一、要提高泌尿系感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李彦锋[1](2021)在《男性下尿路症状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文中认为男性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是泌尿外科及男科临床一组常见的症状群,在各年龄段患者中均极为常见。其病因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涉及多个学科多种疾病。临床对其诊治尚存在不系统不规范和诸多困难,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泌尿外科医生对LUTS是认识,规范其诊断评估和治疗,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组织国内20余位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良好影响力的临床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指南和研究进展,
刘锦,邵国杰,周鑫,张佳侠,张晶晶[2](2021)在《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对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效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对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FI)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05至2020-10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疑似泌尿系IFI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血清及清洁中段尿标本。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进行血清G试验,并进行尿真菌培养,以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诊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相应症状转归情况作为诊断IFI的诊断标准,统计G试验、尿真菌培养检测结果,分析二者单独或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本组共135例疑似泌尿系IFI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泌尿系IFI患者52例;尿真菌培养检出泌尿系IFI阳性63例;G试验检出泌尿系IFI阳性64例;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检出泌尿系IFI阳性43例。尿真菌培养共检出真菌63株,假丝酵母菌属61例,其中白假丝酵母菌最多,共45例(71.43%);2例为曲霉菌属。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诊断泌尿系IFI的灵敏度[80.77%(42/52)]、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89.13%(82/92)]与二者单独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诊断泌尿系IFI的特异度[98.80%(82/83)]、准确度[91.85%(124/135)]、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97.67%(42/43)]、约登(Youden)指数(0.796)均高于二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泌尿系IFI时采用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能提高诊断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
刘晓云[3](2021)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PFNA)术后患者,实施康复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分析效果。方法 2018年7月~2020年7月,抽取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入组,均接受手术治疗。依据随机数表法,分常规组(n=30)和实验组(n=30)。常规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和基础性护理,实验组给予系统康复功能锻炼+心理护理。从干预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康复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较常规组,实验组术后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康复有效率较高(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术后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磊,王伟,王建忠,樊松,郝宗耀,梁朝朝[4](2021)在《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尿脓毒症的特点及急诊处理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尿脓毒症的特点及急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8例因上尿路结石致尿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22例;中位年龄54(32~93)岁。均有发热,中位病程3(1~14)d,体温38.5~41.0 ℃。患者急诊入院时收缩压76~138 mmHg(1mmHg=0.133kPa),将收缩压<90 mmHg的患者定义为低血压组;收缩压≥90 mmHg者定义为正常血压组。低血压组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中位值57(32~93)岁;左侧结石7例,右侧5例;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5例、中段2例、下段4例,肾结石1例;结石长径中位值10(6~20)mm;合并糖尿病6例,神经系统疾病1例,近期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史3例。正常血压组16例,男3例,女13例;年龄中位值53(33~76)岁;左侧结石5例,右侧9例,双侧2例;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10例、中段4例、下段2例;结石长径中位值10(8~14)mm;合并神经系统疾病3例,近期有ESWL史3例。两组年龄、性别、结石侧别、结石大小、结石位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糖尿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两组患者均急诊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等,行血、尿细菌培养,评估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同时予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低血压者予扩容,扩容后血压仍低时加用血管活性药物。血压稳定后行集合系统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感染指标及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低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的白细胞[16.34(2.55~41.65)×109/L与13.97(6.23~26.65)×109/L,P=0.577]、CRP[143.0(74.2~200.0)ng/ml与110.0(22.7~200.0) ng/ml,P=0.7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的血小板[65.5(14.0~170.0)×109/L与73.0(17.0~412.0)×109/L,P=0.030]、降钙素原[95.5(26.5~200.0) ng/ml与57.6 (1.0~200.0)ng/ml,P=0.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SOFA评分[8.5(3.0~13.0)分与5.0(2.0~8.0)分,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血压组双J管置入10例,肾造瘘2例;正常血压组双J管置入13例,肾造瘘3例,两组集合系统减压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低血压组有8例入重症监护室治疗。低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12)d与5(3~7)d),P=0.453]。两组经集合系统减压、液体复苏和抗感染治疗等,脓毒症均治愈。结论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尿源性脓毒症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病情急、重、凶险,对其早期识别及干预非常重要。低血压患者较血压正常者有更高的降钙素原和SOFA评分,更低的血小板。及时行集合系统减压、扩容以及早期有效抗感染治疗至关重要。
胡晓芬[5](2021)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留观病例现况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一是研究病例分布、就诊特点、中医及西医治疗等问题,通过这些环节,梳理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就诊及治疗特点的具体情况;二是尝试归纳总结急诊科目前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关于建立更具有实用性、更科学化的急诊科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将来急诊科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纳入入院日期在2011.01.25-2013.01.25之间或2016.01.25-2018.01.25之间所有符合条件的东直门医院急诊留观病例进行分段研究,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将采集到的病例数据整理后录入Epidata3.0软件并建立Exce1数据库,所有数据均用SPSS25.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χ±s)来描述计量资料里的连续数值型变量,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来描述计量资料里的分类变量,构成比和率的比较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若有频数小于5的数据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p<0.01表示有非常显着性的差异,p<0.05表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①本研究共纳入1320份病例,其中入院日期在2011.01.25-2013.01.25之间的共有727例:出院状态为死亡的共有106例(14.6%);纳入病例的平均年龄在76岁左右;80-99岁年龄段的人群共有311例,占比42.8%;就诊季节最多的是春季,总共234例(32.2%),其次是冬季,共有211例(29.0%);就诊时间频次最高的是09-12时,总共157例(21.6%);汉族人数共有683例(94.0%);家庭地址位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共有695例(95.6%);自费病例有42例(5.8%);最少住院天数是1天,最多住院天数是56天,平均住院天数为7天左右;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例共有571例(78.5%),单纯中医治疗共有130例(17.9%),单纯西医治疗总共26例(3.6%);伴随基础疾病最多的疾病种类排名由高到低取前四位依次是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伴有基础疾病的病例共有606例(83.4%);过敏药物中最多见的是青霉素类药物。②入院日期在2016.01.25-2018.01.25之间的共有593例:出院状态为死亡的共有97例(16.3%);纳入病例的平均年龄在77岁左右;80-99岁年龄段的人群共有350例,占比59.0%;就诊季节最多的是冬季,总共218例(36.8%),其次是秋季,总共139例(23.4%);就诊时间频次最高的是09-12时,总共292例(49.2%);汉族人数共有576例(97.1%);家庭地址位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共有564例(95.1%);自费病例有11例(1.9%);最少住院天数是1天,最多住院天数是231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1天左右;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例共有252例(42.5%),单纯中医治疗总共338例(57.0%),单纯西医治疗共有3例(0.5%);伴随基础疾病最多的疾病种类排名由高到低取前四位依次是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伴有基础疾病的病例共有542例(91.4%);过敏药物最多见的是青霉素类药物。(2)入院情况分析:①入院日期在2011.01.25-2013.01.25之间的病例:最多见的就诊原因是“喘”,出现212次;中医诊断最多见的是“喘证”,出现199次;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痰热壅肺”,出现37次;西医第一诊断出现频次最多的是“肺部感染”,共231次;最多见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出现340次。②入院日期在2016.01.25-2018.01.25之间的病例:最多见的就诊原因是“发热”,出现234次;中医诊断最多见的是“风温肺热病”,出现231次;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痰热壅肺”,出现52次;西医第一诊断出现频次最多的是“肺部感染”,共212次;最多见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出现298次。(3)治疗花费分析:①入院日期在2011.01.25-2013.01.25之间的病例:中药饮片的使用率为36.3%;中成药的使用率为87.8%,中成药使用频次最高的是痰热清注射液;开展的中医治疗操作有明确记录的共有7例;住院平均总费用是11874元,床位平均费用是241元,西药平均费用是4625元,中成药平均费用是735元,中药饮片平均费用是131元,检查平均费用是2903元,化验平均费用是1102元,自费药平均费用是2元。②入院日期在2016.01.25-2018.01.25之间的病例:中药饮片的使用率为73.5%;中成药的使用率为98.5%,中成药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参麦注射液;开展的中医治疗操作有明确记录的共有76例;住院平均总费用是26788元,床位平均费用是508元,西药平均费用是7527元,中成药平均费用是1324元,中药饮片平均费用是2496元,检查平均费用是3410元,化验平均费用是3808元,自费药平均费用是50元。(4)中医证候资料分析:入院日期在2016.01.25-2018.01.25之间的病例的中医证候资料在面色、动作反应、肢冷、体倦乏力、神疲懒言、斑、疹、目、黄疸、唇、咽喉、腹部形态、寒热感受、汗出、鼻部症状、咳嗽、喘、哮、痰、口味、口渴、头晕、心悸、腹胀、其他部位疼痛、嗳气、呃逆、饮食、睡眠、大便、小便、舌质、舌形、舌态、舌下络脉、舌苔厚薄、舌苔润燥、舌苔腻腐、舌苔颜色、脉诊等方面的记录情况中,有记录的比例均高于入院日期在2011.01.25-2013.01.25之间的病例。(5)西医检验资料分析:①入院日期在2011.01.25-2013.01.25之间的病例: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值、白细胞值、中性粒细胞比值以及淋巴细胞比值的检测率为93.9%,C反应蛋白值的检测率为80.2%;生化检查中,钾、钠、氯的检测率为90.0%,尿素氮、肌酐的检测率为88.9%,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检测率为87.1%,白蛋白值的检测率为85.7%,总胆红素的检测率为83.9%;血凝检查的检测率为53.9%;血气检查的检测率为48.6%。②入院日期在2016.01.25-2018.01.25之间的病例: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值、白细胞值、中性粒细胞比值以及淋巴细胞比值的检测率为96.3%,C反应蛋白值的检测率为96.3%;生化检查中,钾、钠、氯的检测率为96.6%,尿素氮、肌酐的检测率为95.4%,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检测率为94.4%,白蛋白值的检测率为94.4%,总胆红素的检测率为95.4%;血凝检查的检测率为86.2%;血气检查的检测率为59.5%。结论:(1)急诊科就诊人群老龄化,急诊科医师要提高关于高龄伴随的机体病理状态变化的认识,协调好社会医疗资源分配问题;(2)急诊科与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联系紧密,要重视季节对传染病防治的指示性意义,提高对于公共卫生疾病的预警能力和预警意识;(3)急诊科的发展要同医院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握医院特色、就诊人群特征及就诊疾病谱,结合当前医疗保险政策,重点发展优势病种;(4)在急诊科建设当中,中医治疗比例不断提高,中医中药的临床应用要从数量提升转化为质量提升,制定适用于急诊科的中药饮片疗效评分标准方案,以进行中药饮片的疗效评价研究;(5)急诊留观病例存在其特殊性,急诊科需要产生新的独特医疗评价体系,以适合急诊学科特点、病种特点、危重程度及收治难度等。
王伟伟[6](2020)在《腹腔镜结合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重复肾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合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Hisense computer-assisted surgery,Hisense CAS)在儿童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精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四家医院行腹腔镜下重复肾输尿管切除术的52例(55侧)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术前均行泌尿系统超声、泌尿系统增强计算机断层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urography,CTU)等检查。其中在CTU检查基础上行Hisense CAS三维重建的30例(31侧)患儿作为实验组,未行三维重建的22例(24侧)患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行腹腔镜下重复肾输尿管切除术,收集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正确识别重复肾变异血管情况、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数据资料。结果1.52例患儿中51例行腹腔镜下半肾输尿管切除术,1例中转开放。双侧重复肾患儿分次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均提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所有患儿术后规律随访(5~24)个月。2.根据是否行Hisense CAS三维重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24侧手术)患儿,实验组30例(31侧手术),男性患儿20例,女32例,平均年龄(6.14±2.09)月。左侧重复肾共31例,右侧15例,双侧3例。其中1例为下肾重复肾,余均为上肾型重肾。52例重复肾患儿均合并肾积水、巨输尿管;同时合并膀胱输尿管返流13例;合并输尿管末端囊肿19例。对照组与实验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测别、伴随症状及手术适应证等一般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CAS三维重建图像准确提供重复肾大小、位置、毗邻关系及重复肾血管变异走行等信息,与术中探查情况相符。实验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107.94±12.12)min,术中估计出血量(6.59±3.69)mL;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22.33±14.12)min,术中估计出血量(12.38±5.46)mL,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6、4.811,P<0.05)。实验组初次识别上肾变异血管准确率96.77%(30/31);对照组准确率66.67%(16/2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13±1.61)d,留置血浆引流管病例17侧;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6.54±1.84)d;留置血浆引流20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4/3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91%(9/22),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Hisense CAS三维重建对重复肾输尿管畸形进行诊断性分析、手术规划及术中实时导航,实现腹腔镜下重复肾输尿管的精准切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徐陈[7](2020)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引起经皮肾镜碎石术出血的影响因素,做好预防措施,提高手术安全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430例,所有的患者术前完善泌尿系B超、尿路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泌尿系CT平扫等影像学检查。分别从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病史、泌尿系感染、肾积水程度、肾功能不全、孤立肾;患者的结石情况包括结石形态、结石多少、结石大小、结石位置;手术相关情况包括穿刺通道的大小、穿刺通道的路径、分期手术、手术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出血的危险因素。最终选择糖尿病病史、泌尿系感染、结石形态、结石大小、分期手术、手术时间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30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其中37例患者术中、术后出血≥400ml,出血人数占总人数的8.6%,有15例患者行栓塞治疗好转,栓塞率为3.5%。输血的患者18例,输血率为4.2%。卡方检验结果发现糖尿病病史(P=0.017)、泌尿系感染(P=0.004)、鹿角形结石(P=0.000)、结石大于2cm(P=0.013)、分期手术(P=0.014)、手术时间大于90min(P=0.000)是影响出血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病史(OR=2.596)、泌尿系感染(OR=2.377)、鹿角形结石(OR=4.519)、分期手术(OR=0.120)、手术时间大于90分钟(OR=8.887)是PCNL术中及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史、泌尿系感染、鹿角形结石、手术时间大于90分钟是增加出血的风险因素,分期手术可减少出血的发生。
余学理[8](2019)在《行气利水通淋方治疗泌尿系结石(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泌尿系结石,又称为尿石症,属于中医学“石淋”范畴,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目前一般认为,泌尿系结石的发病与代谢异常、尿路局部异常、遗传因素、饮食结构、气候环境等因素相关。我国南方地区处于热带及亚热带,气候湿热,是泌尿系结石的高发地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有:超声检查、腹部X线、IVP、CT、MRI等。各种检查各有优势,相互补充。泌尿系结石发生于尿路不同位置,其症状可能有所不同,但常以患侧腰腹部绞痛,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为主要症状。如果合并泌尿系感染时,会引起恶寒发热,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结石引起泌尿系统梗阻后,可出现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威胁患者生命。由此可见泌尿系结石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解除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痛苦,是每位泌尿外科医师应尽的义务。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及普及,让泌尿系结石的现代外科治疗向着微创化的方向发展,让很多患者避免了开刀手术的痛苦,成为了现代泌尿系结石外科治疗的主流方法。但微创取石手术也并非适用于处理全部泌尿系结石,例如对于某些无手术指证的小结石或腔镜取石术后残留的结石碎片而言,选择药物排石治疗,则更为适合。中医学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与治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人们的长期实践中,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价格相对低廉,方法简便,为广大群众所推崇。本课题通过研究行气利水通淋方治疗泌尿系结石(湿热下注型)的作用,通过随机对照实验,分析其疗效、不良反应等,客观评价行气利水通淋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共60例病例,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8.3-2019.02期间,在清远市中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通过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运用行气利水通淋方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独运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运用行气利水通淋方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泌尿系结石,可以缩短结石排出时间,增加结石下降距离,降低疼痛评分(VAS评分),降低尿白细胞数目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气利水通淋方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湿热下注型)方面是有效的,安全的,能促进结石排出,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疼痛及泌尿系感染症状。
林东旭[9](2019)在《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预测模型建立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成分为感染性结石的术前相关因素。根据其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术后结石成分为感染性结石的列线图模型,以便于在术前评估感染性结石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KUB/IVU或CT检查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并接受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术、开放手术等)的4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结石标本采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测定结石成分,根据患者结石成分是否为感染性结石分为感染性结石组和非感染性结石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结石成分为感染性结石的预测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感染性结石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评价采用分辨度和符合度两种指标,采用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评价模型的分辨度,内部验证运用Bootstrap法评价模型的符合度,并绘制校准曲线。结果:47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感染性结石组309例,非感染性结石组168例,感染性结石发生率为64.78%。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尿p H(OR=1.995,95%CI1.556-2.558,P<0.001)、血尿酸(OR=0.996,95%CI 0.994-0.998,P<0.001)、结石部位(OR=1.573,95%CI 1.047-2.363,P=0.029)、性别(OR=1.869,95%CI1.259-2.774,P=0.002)、发热(OR=2.391,95%CI 1.232-4.639,P=0.010)是术后为感染性结石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p H(OR=1.927,95%CI:1.484-2.502,P<0.001)、血尿酸(OR=0.997,95%CI:0.995-1.000,P=0.031)、结石部位(OR=1.745,95%CI:1.126-2.703,P=0.013)和发热(OR=2.37,95%CI:1.184-4.744,P=0.015)是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上述四个因素建立预测感染性结石的列线图模型,在建模样本中的一致性指数为0.703(95%CI:0.655-0.751),符合度平均绝对误差值为0.013,该列线图显示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较高的尿p H值、较低的血尿酸水平、结石部位为尿道或输尿管及发热是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上述术前临床独立风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分辨度和符合度,有助于发现高风险人群,实现个体数字化预测。
孟银梅[10](2019)在《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临床病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288例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的病因分布、确诊方法以及临床特点,为FUO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FUO的认识和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且符合FUO诊断标准的28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病因分析,探讨FUO患者的病因分布及其与性别、年龄、热程的关系。数据采用SPSS 2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病因分布288例FUO患者中最终确诊者236例(81.9%),出院仍未确诊者52例(18.1%)。病因分类为: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ID)146例(50.7%),其中肺部感染占23.3%(34/146),败血症占20.5%(30/146),结核病占17.1%(25/146);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CTD)36例(12.5%),其中成人still病占38.9%(14/36);肿瘤性疾病22例(7.6%),以淋巴瘤为主31.8%(7/22);其他疾病32例(11.1%),以药物热最为多见56.2%(18/32)。2.确诊方法分布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为明确FUO病因最主要的方法,有93例(39.4%);其他依次是临床经过或治疗反应59例(25.0%);影像学检查54例(22.9%);组织活检30例(12.7%)。3.性别分布收集的288例FUO患者中,男性140例,女性148例;男性感染性疾病75例,男性结缔组织病11例,男性肿瘤性疾病15例,男性其他疾病11例,男性未确诊者28例;女性感染性疾病71例,女性结缔组织病25例,女性肿瘤性疾病7例,女性其他疾病21例,女性未确诊者24例。女性结缔组织病CTD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男性肿瘤性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年龄分布在明确诊断的病例中,感染性疾病在各年龄阶段中均为首要病因,且显着高于其他各组疾病,但以6085岁年龄组较多见;CTD以3059岁年龄组较多见,肿瘤性疾病以6085岁组多见;FUO的病因构成在不同年龄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449,P=0.036)。5.热程分布288例患者中,热程≤1月者有177例(61.4%),1-2月者63例(21.9%),>2月者48例(16.7%)。感染性疾病在各热程组中均最为多见,但≤1月热程组所占比例最高。随着热程的延长,感染性疾病占的比例有所下降,非感染性疾病占的比例有所上升。不同热程组FUO病因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23.938,P=0.002)。结论1.引起FUO的最常见病因为感染性疾病,其次为结缔组织疾病(CTD)、其他疾病以及肿瘤性疾病。2.感染性疾病仍是FUO首要病因,其中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肺部感染、败血症、结核感染。3.在FUO诊断中,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排在首位,然后依次为临床经过或治疗反应、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4.FUO患者病因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段、热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FUO患者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细致的体格检查、合理利用各种诊查手段及诊断性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明确诊断。
二、要提高泌尿系感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提高泌尿系感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男性下尿路症状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男性LUTS的定义 |
2 LUTS流行病学 |
2.1 LUTS患病率 |
2.2 与LUTS相关的危险因素 |
2.3 LUTS的自然病程 |
3 引起LUTS的常见病因 |
3.1 BPH |
3.2 前列腺炎及精囊炎 |
3.3 泌尿系感染 |
3.4 OAB |
3.5 夜尿症 |
3.6 神经源性膀胱 |
3.7 逼尿肌功能低下 |
3.8 尿道狭窄 |
3.9 膀胱肿瘤 |
3.10 输尿管下段结石 |
3.11 膀胱异物 |
3.12 精神心理异常 |
3.13 其它 |
4 LUTS的病理生理机制 |
4.1 信号通路改变 |
4.2 激素及其受体的变化 |
4.3 神经兴奋性改变 |
4.4 其他机制 |
5 LUTS的诊断评估 |
5.1 病史和症状评估(推荐) |
5.2 体格检查(推荐) |
5.3 实验室检查 |
5.4 辅助检查 |
5.4.1 尿流率测定(可选) |
5.4.2 残余尿测定(可选) |
5.4.3 影像学检查(可选) |
5.4.4 膀胱尿道镜检查(可选) |
5.4.5 尿动力学检测(可选) |
5.4.6 盆底神经电生理(可选) |
5.5 多学科诊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DT)(可选) |
6 LUTS的治疗 |
6.1 观察等待(Watchful Waiting) |
6.2 药物治疗 |
6.2.1 α受体阻滞剂 |
6.2.1 M受体拮抗剂 |
6.2.3 β3受体激动剂 |
6.2.4 抗菌药物 |
6.2.5 抗利尿激素类似物 |
6.2.6 5-ARIs |
6.2.7 PDE5Is |
6.2.8 植物制剂 |
6.2.9 联合治疗 |
6.3 物理治疗 |
6.3.1 电生理治疗 |
6.3.2 低能量冲击波治疗 |
6.3.3 磁疗法 |
6.3.4 微波热疗 |
6.4 传统医学治疗 |
6.4.1 针刺治疗 |
6.4.2 灸法治疗 |
6.4.3 推拿治疗 |
6.4.4 穴位贴敷 |
6.4.5 穴位埋线 |
6.4.6 气功治疗 |
6.4.7 中药辨证治疗 |
6.5 男性LUTS的手术治疗 |
6.5.1 良性前列腺梗阻(benign prostatic obstruction, BPO)的手术治疗 |
6.5.2 OAB的手术治疗 |
6.5.3 尿道狭窄的手术治疗 |
6.5.4 神经源性膀胱的手术治疗 |
6.5.5 其它疾病的手术治疗 |
6.5.5.1 间质性膀胱炎 |
6.5.5.2 膀胱结核(挛缩) |
6.5.5.3 输尿管下段结石及膀胱结石(异物),膀胱癌 |
7 LUTS的患者教育和随访 |
7.1 患者教育 |
7.1.1 科普知识宣讲 |
7.1.2 生活方式指导 |
7.1.3 饮食调整 |
7.1.4 合并用药指导 |
7.2 随访 |
专家共识组成员 |
顾问: |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
秘书: |
(2)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对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效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尿真菌培养 |
1.2.2 G试验 |
1.2.3 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检测结果 |
2.2 真菌鉴定结果 |
2.3 G试验、尿真菌培养单独或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比较 |
3 讨 论 |
(3)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
2.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
2.4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 |
3 讨论 |
(5)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留观病例现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西医急诊医学体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 西医急诊医学的研究方向 |
2. 西医急诊医学体系的特点 |
3. 西医急诊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联系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中西医急诊医学体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 中医/中西医急诊医学的背景 |
2. 中医/中西医急诊医学的发展 |
3.中医/中西医急诊医学的方向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观察指标 |
1.7 统计分析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中医临床资料 |
2.3 西医临床资料 |
3. 讨论 |
3.1 急诊留观病例一般资料 |
3.1.1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比较 |
3.1.2 两组病例就诊季节及就诊时间比较 |
3.1.3 两组病例的家庭地址及医疗付费方式比较 |
3.1.4 两组病例住院天数比较 |
3.1.5 两组病例入院诊断比较 |
3.1.6 两组病例既往病史及伴有基础疾病比较 |
3.1.7 两组病例转归结局比较 |
3.1.8 两组病例就诊原因比较 |
3.1.9 两组病例过敏情况比较 |
3.1.10 两组病例住院期间治疗及费用比较 |
3.2 急诊留观病例临床资料 |
3.2.1 两组病例中医临床证候及西医化验检查比较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和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腹腔镜结合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重复肾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与分组 |
2 病例选择 |
3 辅助检查 |
4 手术方法 |
5 评价指标 |
6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表1) |
2 海信CAS三维重建结果 |
3 手术结果 |
4 围手术期相关数据比较(表2)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7)经皮肾镜碎石术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出血定义标准 |
1.4 手术器械 |
1.5 临床资料 |
2.方法 |
2.1 收集患者临床指标 |
2.2 术前准备 |
2.3 手术 |
2.4 分组 |
2.5 自变量定义及赋值 |
2.6 统计与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行气利水通淋方治疗泌尿系结石(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
1.1.1 流行病学相关研究 |
1.1.2 泌尿系结石形成机制研究 |
1.1.3 泌尿系结石病因研究现状 |
1.1.4 泌尿系结石的诊断 |
1.1.5 泌尿系结石的西医治疗现状 |
1.2 中医学对泌尿系结石(石淋病)的认识 |
1.2.1 古代中医的石淋概念 |
1.2.2 石淋的病因病机 |
1.2.3 石淋的辩证论治 |
1.2.4 中成药治疗 |
1.2.5 针灸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研究病例来源 |
2.2.2 病例采集 |
2.2.3 分组方法 |
2.2.4 西医诊断标准 |
2.2.5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2.2.6 纳入病例标准 |
2.2.7 排除标准 |
2.2.8 病例脱落、剔除标准 |
2.2.9 临床试验终止标准 |
2.2.10 治疗方案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2.4 统计结果 |
2.4.1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2.4.2 治疗结果的比较 |
2.4.3 随访结果 |
2.4.4 不良反应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依据 |
3.2 行气利水通淋方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泌尿系结石(湿热下注证)的理论基础和可行性探讨 |
3.3 研究结论的探讨 |
3.4 本研究结论的不足之处和对未来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清远市中医院泌尿系结石病例调查记录表 |
附录2:分组结果 |
附录3:英文缩略语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预测模型建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患者资料 |
1.1 患者来源 |
1.2 确定可能的预测因素 |
1.3 资料收集 |
2 分组评估指标 |
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患者临床一般资料 |
2 感染性结石影响因素分析 |
3 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临床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中英文术语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 B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要提高泌尿系感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男性下尿路症状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 李彦锋.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1(12)
- [2]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对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效能的影响[J]. 刘锦,邵国杰,周鑫,张佳侠,张晶晶. 武警医学, 2021(11)
- [3]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J]. 刘晓云. 心理月刊, 2021(18)
- [4]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尿脓毒症的特点及急诊处理策略[J]. 赵磊,王伟,王建忠,樊松,郝宗耀,梁朝朝.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1(07)
- [5]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留观病例现况研究[D]. 胡晓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腹腔镜结合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重复肾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王伟伟. 青岛大学, 2020(01)
- [7]经皮肾镜碎石术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治疗[D]. 徐陈.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8]行气利水通淋方治疗泌尿系结石(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研究[D]. 余学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预测模型建立与分析[D]. 林东旭.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临床病因分析[D]. 孟银梅. 蚌埠医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