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校院系资料室改革的基本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刘亦师[1](2021)在《新中国早期的清华大学校园规划研究(1949—1966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后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清华大学先后经历的两小两大4次规划为研究对象,在综述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史料综论其规划背景、设计机构、规划内容等,着重评述1954年和1960年两版总体规划的目标、原则、方法及其实施,其中1960年版总体规划堪称彼时清华乃至全国校园规划的集大成者。同时阐述历次规划间的差别与联系,论证苏联教育模式和规划思想对我国校园空间规划的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校园规划是毛泽东时代校园规划的集大成者,其发展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的短暂过渡、全面学苏和自辟蹊径三个阶段,通过校园规划在空间形态上体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教育体制的巨大变革,折射出那一时期新中国的国家建构过程。
杨迪森[2](2019)在《重庆市S高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文中指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于校园的后勤管理,纷纷采用了新式的公共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引入市场机制,社会参与。而我国高校在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是将高校的后勤系统当成福利型或供给型的部门。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这样的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高校教育发展,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就是要“突破陈旧观念的束缚,使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于是,我国的高校在20世纪末,也陆续开展了各自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新时代后勤管理服务体系。本文选取了重庆市一所知名且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对该校关于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自从2000年S高校开始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向着“管理科学化、保障制度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迈进,在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保障服务等方面,虽然通过社会化改革,在初期阶段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现阶段学校的后勤管理状况,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或者跟上新时期国家对高等院校教育事业的要求了,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对后勤进一步深化社会化改革进行相关研究。本文借鉴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对其后勤系统经历的社会化改革进行深入剖析,从着手改革的大背景开始入题,在梳理了S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总体进程之后,归纳其在深化改革中所呈现的特点,通过相关调查分析,找出其现阶段面临的主要困境与问题,剖析了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为之后针对这些问题能对症下药打下基础,从而能合理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目的在于推动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促使S高校后勤管理体系尽快跟上新节奏,继续提高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质量。同时,也是为了给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环境,从而使其能给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
李奕[3](2019)在《权力制衡视野下的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要求构建符合高职教育性质特点的现代高职院校管理制度,而建立健全治理结构则是公办高职院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主要借鉴权力制衡理论,结合对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的认识,剖析其现行治理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冲突,提出优化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设想。本文分四章对公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问题进行论述,概述于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和权力制衡。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是在依法治校背景下分析其治理结构问题的基础。权力制衡既是分析公办高职院校现行治理结构的工具,也是优化治理结构的理论支撑。本研究将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作为逻辑起点,以权力制衡理论为工具对优化高职院校治理结构进行研究。第三章:深入分析当前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首先,介绍了四川省高职教育和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的基本情况;其次,利用自编问卷对选取的五所公办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第三,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汇总和分析,总结目前公办高职院校治理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第四,从权力制衡的视角,提出了优化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框架设计。第四章:提出优化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制度构想。本章对公办高职院校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学术机构和监督机构的性质定位和运行机制进行论述,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内部治理结构,集中体现了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赵庆军[4](2018)在《能力本位视域下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为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国家教育部将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抓手。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11月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2003年6月19日又颁布了《普通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两个《标准》的颁布成为指导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文件。在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经历十余年的今天,随着各方面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反衬出当前一段时间内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对滞后,暴露出来的首要问题就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不能很好的适应和满足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经过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后,仍不能掌握符合“新课标”教学理念要求的、符合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践要求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特别是对于如何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和如何上好一节《体育与健康》课程也是马马虎虎、一知半解。究其根本原因就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和滞后现象。本研究是在能力本位教育理论视域下,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改革为研究对象。首先以基础教育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切入点,以影响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为根本,结合新的体育课程改革,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横向上将天津师范大学14、15级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天津师范大学14、15级人才培养改革前后发生的变化;纵向上与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和京、津、冀其他6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进行对比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体育学院)。重点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最终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1结论:天津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于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建议:应该在《课程方案》的指导下,同时借鉴京、津、冀其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地将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培养。2结论:天津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基本上能够满足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京、津、冀其他几所高校相比形成了“立德树人、师范素养、育人为本、体格与人格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但是对英语和计算机两门工具课要求规格不高。建议:严格执行《课程方案》的要求,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等级和计算机二级等级的要求。或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稍有所降低,如达到英语四级425 分的80%或70%。3结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职责是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优秀师资,天津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并未提及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建议:以基础教育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为本,借鉴天津体育学院和河北体育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的经验,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阶段改革对人才的需求。4结论: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总体呈现出通识性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学时偏少,而专业选修课程学时偏多的现象,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协调、不均衡现象。建议:大量压缩专业选修课程学时,适当增加专业必修课程和通识性课程学时,以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5结论:自1999年开始的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改革已经经历十余年,然而天津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包括京、津、冀其他5所体育类高校)至今并未开设体育新课程改革类相关课程,与基础教育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脱节及培养滞后现象。建议:在专业必修课中增设《体育新课程改革》、《体育课程改革新论》。以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要求。6结论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高水平运动队“融合创新”教学改革方法得当、措施有效、理念先进、任课教师及学生的评价很高,通过专项技能训练教学课程的学习,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专项训练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但学生对专项选修形式仍有异议。建议:体科院教学办、竞训中心教学管理人员深入到一线任课教师及学生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根据任课教师及学生意见重新修订改革指导原则及实施办法。7结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专业实习实践工作体系完整、组织得当、安排合理、有序,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教学、训练水平。但在学生中期见习后的总结工作上不够严格。建议:加强中期见习后的总结工作,学生及时发现理论知识、教学管理及运动技能方面的欠缺,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学习,任课教师有针对性的加强教学,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实习奠定扎实基础。
李静[5](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至今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剧烈变革的历史时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研究型大学纷纷推行学院制,先后撤销了教研室这一建制。即使有些高校保留了教研室这一架构,但也基本名存实亡。以教研室为主要形式的基层教学组织的弱化,使得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青年教师缺乏指导,高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响。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的发展,如何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基层教学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历史研究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同时,以X大学为个案,调查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组织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发现,目前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存在组织权力缺失、组织功能分化、组织管理制度缺失、合作教研文化缺失、跨学科基层教学组织缺失等问题。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教育职能偏侧以及发展模式切换是影响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渐进式微的主要原因。针对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当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可以从组织权力、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等方面入手进行组织重构。此外,厘清基层教学组织与院系、教师发展中心、“双一流”建设以及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关系是未来研究的展望。
樊颜丽[6](2015)在《我国西部地方高校学分制实施研究 ——以陇东学院为例》文中提出学分制是目前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制度。由于这种制度具有选择的灵活性、学习的自主性、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学习过程的指导性、学习内容的宽广性等特点,因此受到世界上许多高校的关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也加快了与世界接轨的步伐。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入,中国高校掀起了新一轮学分制改革的高潮。21世纪初,全国展开了以学分制为主要特征的高校教学体制改革。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将或已经实施了不同形式的学分制。基于此,本文从教育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出发,以地方高校——陇东学院为例,来研究该校的学分制实施现状,通过对该校自学分制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为了更好的阐述学分制的实施情况,首先总结和概括了学分制的内涵与本质:学分制的起源与发展;我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我国学分制的类型等。其次对我国高校学分制实施现状进行分析,从宏观上把握实施学分制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个学年学分制的典型案例——陇东学院,分别从培养方案、教学管理文件等方面来介绍该校学年学分制的实施情况进行阐述,进而针对西部地方高校陇东学院学分制改革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进一步展开学分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最后,借鉴我国学分制推广所取得的成绩,结合西部地方高校实际,提出改进和完善学分制的改革对策和构想。总之,对我国高校成功推行学分制进行一定的探讨,将对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改革、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培养复合型的高级人才特别对西部地方高校学分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林伟红[7](2015)在《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治校理念是大学在教育探索及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对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它反映了学校决策层对教育现实的理解程度以及把握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治校理念集思想性、实践性、发展性于一体,对大学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的兴衰。本研究是围绕大学治校问题而进行的历史探究。研究对象为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本治校,之所以选这二十年,一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受严重创伤,这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是如何复苏的;二是因为湖南师范大学是一所“三无学校”—无底子、无码头、无名气,主要领导人也都是土生土长的,不是出身名校,更不是院士等头衔;三是湖南师范大学在这段时间里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特别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可以称得上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神话”。这段“传奇神话”很多人知晓,但却鲜有人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一所普通师范院校的崛起,从这一个案更能反映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巨大进步;一所起点低、起步晚的大学,她的巨变也许更能说明大学发展的一些本质问题。它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贡献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研究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人物访谈法、史论结合法,对湖南师范大学的人本治校理念及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是一个历史研究,首先是历史性,其次是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挖掘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本治校经验给当下的大学管理和改革提供借鉴,因而首先是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历史研究,把它置于历史背景之中,分析它与前、与后之间的联系,然后是经验探讨,且以历史研究为主,以经验探讨为辅。湖南师范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她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人是大学立足和发展的根本。在学校里面,“以人为本”也是相对的,师生员工中的“以生为本”,教职员工中的“以师为本”,大学的活动中心是教学与科研;大学的目标中心:人才培养。湖南师范大学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引进博士,延揽知名教授,提升现有教师和有效昭示人才;推行来去自由政策,来者欢迎,去者欢送,首创师资建设日和加强机关建设为“来去自由”提供有利的支持;善用和创造条件,把握和抓住机遇,积蓄雄厚的师资力量。在人本治校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并着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尽力完善公共服务基础建设、鼓励学术交流、竭力支持学术出版、大力发展图书馆、营造和谐的环境等方面来促进教师的发展。在“以生为本”方面,通过弘扬师范本色、坚守教学中心、着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来实现学生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因为实行人本治校而取得了显着的成就。首先是一支壮观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不仅数量充足,而且结构合理,形成老中青学术梯队;教师队伍不仅质量优良,而且层次提升。其次,教师们信守本职,潜心教学与研究,不仅取得了显着的教学成就,也收获了卓越的科研成果。其三,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提升了校园的文化品位,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擢升了教师整体素养。其四,由于学校的人本治校理念及相应的政策及举措取得了实效,科研成就享誉学界,教学成绩卓尔不群,学校享有良好的声誉。借鉴历史为了立足当下,走向未来。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20年的办学发展史阐释了大学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着力创造条件实施人本治校。湖南师范大学的成功告诉我们:改革出活力这是基本思路,去官本,立人本是核心,人才强校是战略,一心为校的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湖南师范大学的不足则提醒我们:政府放权,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大学的方式是实现人本治校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是实施人本治校的一个有力的保障。
俞泳,岑伟,王珂,李彦伯,钱锋[8](2012)在《同济建筑规划设计教育60年 历任院长(系主任)访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采访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1位历任院长(系主任),以其任职期间的时代背景与教育理念、学院的重大教学措施与实施效果、以及所发生事件的影响,呈现了学院从初创积累、调整充实到快速发展的过程,以及历任院长(系主任)对学院自身和整体学科发展的贡献。
郭平[9](2012)在《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作为传承和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组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大学将承担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传承与创新文化的重要使命。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课题。本文以现代大学制度为视域,以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为中心,以大学内部治理运行机制为切入点,力图深入分析和论证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这对矛盾,对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成因、演变与现状,阐明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确立深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基本命题,提出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构架。力图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式构建,达到对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中具体实践的指导。基本思路是:建立“董事会(理事会)框架内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健全“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师生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形成“党委政治权力、校长行政权力、教授学术权力、师生民主权力”的协调运行机制。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国内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透视。首先进行归纳总结,将国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划分为三种模式进行分析。其次,分析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要素的现状与大学“去行政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大学及其本质进行探讨。二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架构。分析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阐述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董事会(理事会)框架内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三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党委领导。分析我国公办大学内部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必然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健全完善党委领导的运行机制的路径。四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校长治校。分析校长治校是大学内部治理的关键,校长治校的机理分析,大学理念与校长治校模式,健全校长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五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教授治学。分析教授治学的历史演进,教授治学的内涵与本质,我国大学落实教授治学的必要性,落实教授治学机制的路径。六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保障。分析大学章程的内涵与特征、大学章程对于大学治理的意义,分析大学章程中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提出通过大学章程完善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陈金江[10](2010)在《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文中指出无论在任何国家抑或任何领域,精英总是社会的中坚与脊梁,起着引领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作用。倘若一个社会丧失了或无法培养精英群体,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培养精英一直以来都是大学最重要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也是评判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出精英也是大学变革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大学中,培养精英也上升为一个国家战略问题,正如着名的“钱学森之问”——中国大学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此背景之下,自改革开放之后,许多中国大学陆续在本科阶段新建了一类特殊组织来开展培养精英的改革试点工作。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这批组织逐渐“升格”为学院,成为各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这批组织被称之为“本科精英学院”,其实践探索对中国大学精英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科精英学院作为一种探索性的组织,它是伴随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以培养本科精英人才为导向的一种特殊机构,其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边界的教育组织形式,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权力与组织优势。概而言之,本科精英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运行模式”。案例研究法适合对本科精英学院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对本科精英学院运行过程中五对关系的描述,即传统与现代、行政与学术、形式与内容、点上与面上、有形与无形,形成五个不同特点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单案例分析报告,分析总结出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交叉混合模式”、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通识教育模式”、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的“大学科模式”、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自由教育模式”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的“主动实践模式”。每一所大学的本科精英学院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运行模式”。在单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跨案例分析报告。本科精英学院作为一种探索性的特殊组织,其组织目标是通过探索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其组织结构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边界的教育组织形式,而是一个跨专业院系的教学管理机构;其组织权力的来源主要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学术权力为辅助的权力模式。通过对每一所案例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的总结归纳,本科精英学院的运行都遵循了以下三个核心要素:一是突破传统专业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从“以专业为本”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本”,通过整合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方法,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探索各种新型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形成学术优势积累。依靠强有力的行政驾驭,集中全校学术优势资源,在学术力量的参与下,营造一种有形和无形学术氛围,为本科精英人才的脱颖而出奠定学术基础。三是渐进式的持续变革。以办学传统与学科优势为依托,在局部范围内不断探索实践,在历史经验积淀的基础之上,继续推动组织变革的同时,在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实践。本科精英学院的创办和运行虽然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合目的性以及合规律性,但仍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本科精英学院的组织自主权问题,二是精英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问题。这就需要从制度设计上固化本科精英学院被赋予的特权,真正让教学改革的特区“特”起来,同时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深层次本科教学改革。
二、我校院系资料室改革的基本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校院系资料室改革的基本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2)重庆市S高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及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及文献综述 |
1.2.3 文献小结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公办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办高校(教育事业单位) |
2.1.2 高校后勤部门 |
2.1.3 后勤社会化改革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劳动教育思想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多元主体治理理论 |
3 重庆市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特点及成效 |
3.1 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 |
3.1.1 改革背景 |
3.1.2 改革历程(三阶段) |
3.1.3 后勤管理系统概况 |
3.2 后勤多元管理模式的探索(改革特点) |
3.2.1 成立新校区管委会 |
3.2.2 多校区多元运营管理 |
3.2.3 与社会力量统筹合作 |
3.3 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效 |
3.3.1 工作机制的创新 |
3.3.2 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加强 |
3.3.3 后勤管理职能的转变 |
4 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存困境及原因分析 |
4.1 对S高校人员结构及财政资产的相关调查 |
4.1.1 S高校管理队伍结构的调查 |
4.1.2 S高校工勤队伍结构的调查 |
4.1.3 S高校财政收入与资产发展状况的调查 |
4.2 后勤多元主体管理的现存困境 |
4.2.1 后勤社会化缺乏可持续性 |
4.2.2 公益性与经营性的“两难” |
4.2.3 平摊式的全方位改革 |
4.2.4 后勤管理人才匮乏 |
4.2.5 监管体系不够完备 |
4.3 原因分析 |
4.3.1 政府层面 |
4.3.2 学校层面 |
4.3.3 社会化层面 |
5 重庆市S高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
5.1 政府方面 |
5.1.1 积极主导与宏观调控 |
5.1.2 政策配套与制度保障 |
5.1.3 深入调研与完善监管 |
5.2 高校方面 |
5.2.1 继续探索开放的后勤服务体系 |
5.2.2 深化后勤与其他部门的教育合作 |
5.2.3 后勤制度建设与完善权力运行机制 |
5.2.4 借鉴多样的社会化途径 |
5.3 社会化方面 |
5.3.1 准确定位与良性竞争 |
5.3.2 规范准入机制与区别对待 |
6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权力制衡视野下的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公办高职院校 |
1.2.2 治理结构 |
1.3 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 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和权力制衡 |
2.1 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 |
2.1.1 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 |
2.1.2 国家行政授权主体 |
2.1.3 学术组织 |
2.2 公办高职院校权力制衡 |
2.2.1 权力的内涵及特征 |
2.2.2 权力制衡理论概述 |
2.2.3 权力制衡理论的适切性 |
3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 |
3.1 四川省高职教育发展概况 |
3.2 四川省高职院校治理的基本情况 |
3.3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府校关系不协调,自主办学受限制 |
3.3.2 党政分工不明确,权力边界不清晰 |
3.3.3 政学关系不平衡,学术自治难实现 |
3.3.4 民主监督不健全,师生权利难保障 |
3.3.5 校企合作不完善,制度建设待加强 |
3.4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实施框架 |
3.4.1 权力制衡: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设计原则 |
3.4.2 四维制衡: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权力体系 |
3.4.3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框架设计 |
4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优化设计 |
4.1 建立党委主导的董事会决策制度 |
4.1.1 董事会的职能定位 |
4.1.2 董事会的产生方式 |
4.1.3 董事会的运行方式 |
4.1.4 董事会的保障措施 |
4.2 探索校院(院系)二级管理体系改革 |
4.2.1 管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
4.2.2 大处室制:校(院)级管理机构的优化 |
4.2.3 权力下移:校院(院系)管理体系的优化 |
4.3 公办高职院校学术机构改革 |
4.3.1 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地位 |
4.3.2 学术委员会的职能范围 |
4.3.3 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机制 |
4.3.4 学术委员会的保障措施 |
4.4 公办高职院校民主管理与监督机构改革 |
4.4.1 监督委员会的性质地位 |
4.4.2 监督委员会的职能范围 |
4.4.3 监督委员会的运行机制 |
4.4.4 监督委员会的保障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能力本位视域下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综述 |
2.1.1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2.1.2 人才培养的概念 |
2.1.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西弗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C2+I2=ALL的人才培养理念 |
2.2.2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针对学生不同学段对教师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 |
2.2.3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
2.3 国内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
2.3.1 人才培养是体育教育专业能够长久发展的关键 |
2.3.2 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新时期应用型体育人才的根本保障 |
2.3.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要途径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比较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人才培养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
4.1.1 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人才培养改革指导思想 |
4.1.2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为指引 |
4.1.3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 |
4.1.4 能力本位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理念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
4.1.5 能力本位视域下的基础教育阶段对体育教师能力的要求 |
4.2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视域下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调查分析 |
4.2.1 能力本位视域下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符合程度调查分析 |
4.2.2 能力本位视域下的天津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满意度调查分析 |
4.2.3 能力本位视域下的天津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满意度调查 |
4.2.4 能力本位视域下的天津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必要性调查分析 |
4.3 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4.3.1 天津师范大学“双融合+双创新”人才培养改革 |
4.3.2 天津师范大学改革前后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比分析 |
4.3.3 天津师范大学与京、津、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比分析 |
4.3.4 京、津、冀6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
4.4 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
4.4.1 天津师范大学改革前后的人才培养规格对比分析 |
4.4.2 天津师范大学与京、津、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对比分析 |
4.4.3 天津师范大学与京、津、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对英语与计算机要求分析 |
4.5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合格体育师资的根本保障 |
4.5.1 京、津、冀6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分析 |
4.5.2 总学时数、总学分数分析 |
4.5.3 京、津、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对比分析 |
4.5.4 公共课(通识性课程)总学时、学分设置情况分析 |
4.5.5 专业课程学分、学时设置情况分析 |
4.5.6 毕业论文设计学分设置情况分析 |
4.6 教育实习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要途径 |
4.6.1 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育实习实践情况分析 |
4.6.2 京、津、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时间及学分安排 |
4.6.3 京、津、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及组织形式安排 |
5 结论与建议 |
6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一 学生问卷 |
附件二 专家问卷 |
附件三 访谈提纲 |
(5)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总体研究情况 |
二、高校教研室的研究 |
三、高校教学团队的研究 |
四、高校课程组的研究 |
五、评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组织 |
二、基层教学组织 |
三、高校教研室 |
四、教学团队 |
五、课程组 |
六、高校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和内容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产生 |
一、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兴起 |
二、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探索 |
三、高校教研室遭到严重破坏 |
第二节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恢复 |
一、高校教研室的恢复 |
二、高校教研室职能的分化 |
三、学科组的出现 |
第三节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渐进式微 |
一、高校教研室大量被撤销 |
二、高校教研室权力淡化 |
三、高校教研室职能削弱 |
第四节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回归与创新 |
一、高校教研室的回归 |
二、教学团队的出现 |
三、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的自发探索 |
第三章 X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发展个案研究 |
第一节 X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前基层组织的发展 |
二、新中国成立后基层教学组织的发展 |
第二节 X大学基层组织结构设置的现况 |
一、“学院-教研室”模式 |
二、“学系”模式 |
三、“学院-系所中心”模式 |
第四章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现存问题及原因探析 |
第一节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现存的问题 |
一、组织权力的缺失 |
二、组织功能的分化 |
三、组织管理制度缺失 |
四、合作教研文化缺失 |
五、跨学科基层教学组织缺失 |
第二节 基层教学组织渐进衰微的原因探析 |
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
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四、高校职能的偏侧 |
五、发展模式的切换 |
第五章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重构策略及未来展望 |
第一节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重构策略 |
一、组织权力 |
二、组织结构 |
三、组织制度 |
四、组织文化 |
第二节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未来展望 |
一、与院系之间的关系 |
二、与教师发展中心的关系 |
三、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 |
四、与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科研成果 |
(6)我国西部地方高校学分制实施研究 ——以陇东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基本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概述 |
2.1 学分制的含义及本质 |
2.2 学分制的产生与发展 |
2.3 我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 |
2.3.1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学分制 |
2.3.2 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分制 |
2.4 我国学分制的类型 |
3 我国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现状 |
3.1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分析 |
3.1.1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是适应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 |
3.1.2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 |
3.1.3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是教育得以发展的必然选择 |
3.1.4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是对“因材施教”重要理念的深入贯彻 |
3.2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可行性分析 |
3.2.1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实行学分制的前提 |
3.2.2 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增强为学分制实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3.2.3 教育经费的投入为学分制的实行提供了基础的保障 |
4 陇东学院学分制的实施现状调查 |
4.1 陇东学院概况 |
4.2 学分制教学培养计划 |
4.2.1 学分制教学培养计划目标 |
4.2.2 学分制教学培养计划指导思想 |
4.2.3 学分制教学培养计划模块 |
4.2.4 学分计算办法 |
4.2.5 在校大学生正常毕业、提前毕业与延期毕业 |
4.2.6 课内总学时 |
4.3 学分制教学相关文件 |
4.3.1 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 |
4.3.2 成绩考核及管理办法 |
4.4 学分制实施效果分析 |
4.4.1 问卷调查 |
4.4.2 调查问卷的设置 |
5 陇东学院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学生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
5.1.1 学生对学分制认识存在很大缺陷 |
5.1.2 学生对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存在意见 |
5.1.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 |
5.2 教师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
5.2.1 教师没有很好的熟悉学分制 |
5.2.2 教师对当前现有的评价体系不满意 |
5.2.3 教学管理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
6 陇东学院学分制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传统观念制约 |
6.2 现实条件制约 |
6.3 当前制度制约 |
6.4 教学管理制约 |
7 陇东学院实施学分制的对策探讨及对西部其它地方高校的启示 |
7.1 实施学分制的对策探讨 |
7.1.1 转变传统的思想理念 |
7.1.2 改革教学管理的外部条件 |
7.1.3 完善教学管理的内部条件 |
7.1.4 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及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 |
7.2 实施学分制对西部其它地方高校的启示 |
7.2.1 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促进学校师生转变观念 |
7.2.2 不断补充和丰富教学资源,更好的完善选课制 |
7.2.3 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的作用 |
8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陇东学院学实施分制实效性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1.6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的基础 |
2.1 人本是如何生成的 |
2.1.1 人是什么 |
2.1.2 人本的生成 |
2.2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嬗变 |
2.2.1 1978之前:半人的时代 |
2.2.2 1978年之后:逐渐进入人的时代 |
2.2.3 “九五”期间:“211工程”的实施 |
2.3 湖南师范大学的办学环境 |
2.3.1 十年挫折后的湖南师范大学 |
2.3.2 湖南师范大学的发展回顾 |
2.3.3 湖南师范大学的发展处境 |
2.3.4 湖南师范大学的人本简概 |
第三章 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师本理念与治校实践 |
3.1 湖南师范大学的师本理念:教职员工中,“教”字第一 |
3.2 湖南师范大学的师本治校实践 |
3.2.1 实施人才战略 |
3.2.2 推行来去自由政策 |
3.2.3 积蓄雄厚的师资力量 |
3.2.4 转换运行环境与机制 |
3.2.5 搭建平台促教师发展 |
第四章 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本理念与治校实践 |
4.1 湖南师范大学的生本理念 |
4.1.1 学生:发展中的人 |
4.1.2 师生员工中:“生”字第一 |
4.2 湖南师范大学的生本治校实践 |
4.2.1 弘扬师范本色 |
4.2.2 坚守教学中心 |
4.2.3 着力大学素质教育 |
4.2.4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第五章 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的成效 |
5.1 壮观的师资队伍 |
5.1.1 数量充足,结构改善 |
5.1.2 质量优良,层次提升 |
5.2 突出的教研成就 |
5.2.1 显着的教学成就 |
5.2.2 卓越的科研成果 |
5.3 丰硕的素质教育成果 |
5.3.1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
5.3.2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
5.3.3 擢升:教师整体素养 |
5.3.4 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 |
5.4 良好的学校声誉 |
5.4.1 国内:学校声誉不断上升 |
5.4.2 国际:学校声誉不断扩大 |
第六章 借鉴历史展望未来 |
6.1 值得借鉴的经验 |
6.1.1 治校思路:改革出活力 |
6.1.2 治校核心:去官本,立人本 |
6.1.3 治校战略:人才强校 |
6.1.4 治校关键:一心为校的领导班子建设 |
6.1.5 治校保障:较完善的法律法规 |
6.2 仍需反思的问题 |
6.2.1 政府过多干预的障碍 |
6.2.2 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问题 |
6.2.3 “人才战略”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9)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国内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透视 |
一、国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及其模式 |
(一) 校外利益集团组成的董事会治理模式 |
(二) 校内利益代表组成的权力机构治理模式 |
(三) 校内外结合的权力机构治理模式 |
二、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历史演变 |
(一) 我国近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萌芽 |
(二) 民国时期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发展变革 |
(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 |
三、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分析 |
(一) 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迁的特征 |
(二)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要素的现状 |
(三) 我国大学“去行政化”问题 |
四、基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大学本质 |
(一) 大学的异化 |
(二) 大学的本质 |
第二章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构架 |
一、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
(一) 系统理论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
(二) 治理理论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
(四) 管理理论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
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功能及其实现 |
(一)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功能的内涵 |
(二)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功能的基本特点 |
(三)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功能的表现 |
(四)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功能的实现路径 |
三、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 |
(一)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 |
(二) 董事会(理事会)制度是现代大学内部的重要标志 |
(三)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总体设计 |
第三章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党委领导 |
一、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必要性 |
(一) 我国《高等教育法》确认的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 |
(二) 符合高校治理的普遍规律的内部领导体制 |
(三) 内涵丰富、制度优越的高校内部领导体制 |
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教育法律法规之间表述上的模糊与冲突 |
(二) 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运行中的矛盾与障碍 |
(三) 党委权力与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三、健全高校党委领导的运行机制 |
(一)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本思路 |
(二) 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
(三) 探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多元模式 |
第四章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校长治校 |
一、校长治校的机理分析 |
(一) 校长在学术权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校长在治校中的角色分析 |
(三) 校长治校中的权力影响 |
二、大学理念与与校长治校 |
(一) 关于大学理念 |
(二) 理念引领:大学校长治校之道 |
三、完善校长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 |
第五章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教授治学 |
一、教授治学的历史性和必要性 |
(一) 国内外大学教授治学的历史演进 |
(二) 我国公办大学教授治学的必要性 |
二、教授治学的内涵与本质 |
(一) 教授治学的内涵 |
(二) 教授治学的本质 |
三、教授治学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一) 建立和完善教授委员会 |
(二) 建立和完善学术委员会 |
第六章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保障 |
一、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 |
(一) 大学章程的内涵 |
(二) 大学章程的特征 |
(三) 大学章程对大学治理的意义 |
二、大学章程中的内部治理结构 |
(一) 国外大学章程中的内部治理结构 |
(二) 港澳台地区大学章程中的内部治理结构 |
(三) 我国公办大学章程中的内部治理结构 |
三、通过章程制定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
(一) 案例:南方科技大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探索 |
(二) 案例:YB大学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探索 |
结语 |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及其创新之处 |
二、论文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完善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10)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价值 |
1.3 相关概念说明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2 竺可桢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交叉混合模式 |
2.1 竺可桢学院的创办历程及原因 |
2.2 竺可桢学院的主要做法 |
2.3 竺可桢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2.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3 复旦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模式 |
3.1 创办复旦学院的动因分析 |
3.2 复旦学院的主要做法 |
3.3 复旦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3.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4 匡亚明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大学科模式 |
4.1 创办匡亚明学院的动因分析 |
4.2 匡亚明学院的主要做法 |
4.3 匡亚明学院的实施效果及其主要经验 |
4.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5 元培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自由"教育模式 |
5.1 创办元培学院的动因分析 |
5.2 元培学院的主要做法 |
5.3 元培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5.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6 启明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主动实践模式 |
6.1 创办启明学院的动因分析 |
6.2 启明学院的主要做法 |
6.3 启明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6.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我校院系资料室改革的基本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早期的清华大学校园规划研究(1949—1966年)[J]. 刘亦师. 建筑史学刊, 2021(03)
- [2]重庆市S高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D]. 杨迪森. 重庆大学, 2019(05)
- [3]权力制衡视野下的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李奕.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4]能力本位视域下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D]. 赵庆军. 天津师范大学, 2018(12)
- [5]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研究[D]. 李静. 厦门大学, 2017(07)
- [6]我国西部地方高校学分制实施研究 ——以陇东学院为例[D]. 樊颜丽.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7]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研究[D]. 林伟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6)
- [8]同济建筑规划设计教育60年 历任院长(系主任)访谈[J]. 俞泳,岑伟,王珂,李彦伯,钱锋. 时代建筑, 2012(03)
- [9]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 郭平. 西南大学, 2012(11)
- [10]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D]. 陈金江.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