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师上讲台一道世界性难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建[1](2020)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内涵上观点高度一致,而在其莫衷一是的外延列示中,唯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被普遍尊崇,足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学界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的坚守。新时代历史方位所展现的现实域场和发展意涵,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时代新人的时代使命。完成这一新时代使命,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其更为鲜亮的实践性指向和高度清晰的、具体的而又针对新时代意涵的可操作化运行机制,切实推进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的贯彻落实。“两化”,即“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冯契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而提出的“补充”口号。这里的“理论”主要是指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党规党法如政治规矩等;“方法”主要指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而来的各种方法和方法论;“德性”主要指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较高的认知和觉悟程度,如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在品质和品格等。“两化”的“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这一运行机制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意蕴,对于克服现实中诸如人们对理论联系实际之难的慨叹,只知“联系”之重要而对如何联系的懵懂,对知行统一的不自觉却步,为人与为学的两立,科学与人生的脱节,以致“两面人”等现象,继而使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和规范作用,均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显着的实效性。鉴此,论文主题主旨确定为:把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细化和具体化为“两化”原则,即把“两化”提升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不断革命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厚基因。冯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绵延数千年的名实之辩、知行之辩的认识论思想解析,对理想人格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两化”原则的提出提供民族文化启示,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对“两化”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合法性、必然性和必要性的阐释,新时代“学哲学、用哲学”活动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所展现的把理论化为方法和德性的宏大实践叙事,分别给予“两化”原则以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两化”原则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八个统一”“六要”“思政课的实践性”等新要求,对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灌输论”理论、“生命线”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等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涵。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所昭示的实践辩证法对“两化”原则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进行理论鉴临能够说明:在“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运行机制上的缺失、敷衍、断裂、梗阻和得过且过,将导致“理论”向“方法”“德性”转化的不可能,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两立”。在“两化”运行机制的认知和践行方面,在以“两化”原则为指导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场域方面,广大思政学人应尽快建立起高度的专业自省、职业自觉和实践自为意识。
陈清华,刘思佳,张雷[2](2020)在《坚持综合治理 打造徐矿特色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模式》文中研究说明将超前预防、过程控制、精准治理、科技创新作为"破译"冲击地压灾害的有效"密钥",为矿井安全生产筑起了一道坚实防线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煤矿开采向深部转移,冲击地压逐步上升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最重大灾害之一。面对冲击地压防治难题,徐矿集团通过与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将超前预防、过程控制、精准治理、科技创新作为"破译"冲击地压灾害的有效"密钥"。张双楼煤矿作为徐矿集团徐州本部唯一的生产矿井,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创新性地总结出煤矿冲击地压综合治理模式,为矿井安全生产筑起了一道坚实防线,成为徐矿冲击地压防治的典型代表。
陈翠萍[3](2019)在《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的“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关键的素养,它可以跨越不同的学科,是指接受相应阶段的学习后形成的适应社会需要和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加剧,而国家之间最激烈的竞争莫过于对人才的竞争,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以往我国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能力,而随着核心素养大浪潮的到来,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才的培养应该由知识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如何使教育界深入了解核心素养以及在实际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关键在于转变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模式以培养核心素养需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不同具体的培养策略也不尽相同。“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将情景导学、自学展示、合作探究、精讲梳理以及巩固达标五个环节蕴含于“学”、“讲”、“练”三步之中。对于教育理念的更新、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以历史核心素养为研究对象,以“三步五环节”这种教学模式来探讨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本论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结合当今教育界热点以及自身教学实践确定选题背景以及意义,搜集、整理大量文献,了解核心素养、历史核心素养、“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分析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框架。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中历史核心素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包括:一是对核心素养概念界定、构成的阐述。二是阐述“三步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实施程序、相关原则等。然后,通过对学校的实地观察,了解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并进行分析。三是阐述在“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是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阐述基于“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培养策略。第四部分笔者采用在赣州市S县GY中学的一节实际教学案例,阐述“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具体的运用策略。第五部分简略概括本文的基本思路,针对“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操作策略做理论上的概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刘隽颖[4](2019)在《教学成为学术之道: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制度重构》文中认为大学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永恒的话题。当前本科教学质量遭受严重质疑,但教学改革却步履维艰,其背后反映出教学处于失魅状态,难以吸引教师的热情与投入,教学工作的地位岌岌可危。大学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直接设计者、推动者,挖掘这一群体在教改中面临的真实处境有助于为透析教改难点、构建保障制度提供启发。本研究从大学教师视角出发,遵循质性研究范式,借鉴“教学学术”和“新制度主义”两大理论基础,前者阐释了教学工作的学术性,指明研究性教学是协调教研冲突的有效途径,这与我国本科教改的内在要求相契合,其四维研究体系提供了较为全面分析教师教学工作的透镜;后者将文化同样纳入制度研究的范畴,并提供了制度分析的具体框架。通过对不同程度投身本科教改的大学教师代表、辅以教学管理者和学生的访谈,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大部分教师在教改工作中面临着“四面危机”:就教学学术的合法性维度而言,很多教师对本科教改持观望态度,教改难点得不到有效的反思和交流,教学更像是一段“踽踽独行”而非共同体的财富,部分教师甚至对教学抱有“但求无过”的心理,教学远未成为一种“学术”;就教学学术的主体间性维度而言,教师和学生群体彼此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开展教学改革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待检验,师生之间尚未成为“教学共同体”;就教学学术的关联性维度而言,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结合有着现实困难,而“中国式”科研给教师们带来了莫大压力,多以经济收益为直接导向的社会工作也对教学造成了“伤害”,教学在学术工作中日益边缘化;就教学学术的保障性维度而言,教师发展中心面临发展困境,高校的教改支持和激励政策不够,最关键的是高校教师晋升制度中教学评价缺位,最终大学教学学术文化日益失落。可见,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困境根源在于,教师教改投入和成效无法在晋升考核中得到认可和回报,教学成为学术之道缺乏根本的制度保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大学教学学术制度与文化建设对我国教改推进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尽管美国不同类型高校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知不尽一致、研究型高校同样面临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实处境,但美国大学教师在本科教学实践中都遵循着严格的基本规范、保证教学投入。这背后,教师评价制度发挥着导向作用。加州州立大学的教师评价中教学“至关重要”,是最为核心的评价部分,而对科研成果的要求比较宽泛;加州大学教师评价中教学“不可或缺”,是晋升终身教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在教学评价上,美国大学注重教师、学生、同行等多元主体参与,并更加尊重专家意见;在量性数据和质性材料中更关注后者反映出的教师教学成长;同时保证评价的程序正义。美国大学形成了自身的教学学术文化,这一文化起始自研究生教育阶段对教学学术能力的训练、见诸于规章制度中的教学规范、扩散于院-校两级教学交流平台,最终彰显在对卓越教学的认同。基于斯科特的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我国大学教学改革面临着三重制度缺位:其一,大学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规制作用失灵,主要原因在于教学的“底线”要求过低而遮蔽了其学术性、教学管理制度的约束效力不强、教师考核中教学“隐身”;其二,教学改革的规范性要素激励不足,主要体现在缺乏对教学改革效果的有效评价、在教师晋升中简单关注教学奖项、教学改革的奖励幅度与辐射范围有限;其三,本科教学改革的组织文化远未形成,重视本科教学且有所作为的领导为数不多、基层学术组织的教研职能日益消退、校级教学学术支持机构的作用尚未彰显。借鉴美国以及本土一些院校的成功经验,可以有针对性地从三方面构建起本科教学改革的保障制度:一是在教学规章中凸显教学的学术性。在教学工作规程中提升“底线”要求、明确教改要素和相关保障、完善对教学失职行为的惩处问责机制。二是在教师考评时向优秀教学改革成果倾斜。教学评价应当关注其实际效果而非教学奖项、在学评教基础上更加尊重同行专家意见、在校内强化教学改革的物质奖励与职称激励。三是通过院-校两级交流平台塑造教学学术文化。在院系内部形成基层学术组织开展教研活动的常规机制、校级教师发展中心充分发挥教学学术支持服务职能、在博士生教育中融入教学学术认知。通过制度重构,推进我国本科教学改革,使教学回归学术之道。
王平祥[5](2018)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文中提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是大学的基本价值和存在的最重要理由。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灵魂和核心,围绕立德树人,关键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尽管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宏伟目标深入发展推进而备受关注,但本科人才培养仍存在很多不足,首当其冲的就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本研究紧紧围绕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探讨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是什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调整和改革?通过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研究型大学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方向,改革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肩负起为社会发展与民族进步培育社会精英的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调研访谈等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辩证统一的价值取向及引导、激励、调控和评价作用与功能。在此基础上,对50所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显示“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创新性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等表述趋向一致,但存在着培养目标高远宽泛、表述杂乱、缺乏引领、价值失衡及趋同性强的问题,并从管理体制、教育理念、精英教育和通识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具体原因。同时,比较研究了50所世界知名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发现其立意高远、富有个性,凸显了基础宽厚、追求创新、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学术取向、个体取向、社会取向、人类取向和向善取向特征。结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双一流”建设宏观背景,本文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必须基于基本国情和研究型大学自身特点,坚守研究型大学使命和办学理念,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推进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向素质教育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向主体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向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目标转变等三个战略性转变。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机制等策略和建议。
蒿楠[6](2017)在《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区域实证研究 ——基于豫中地区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办学自主权是学校在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自主确立办学目标、规划学校发展,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在学校人事、财务以及招生事务上拥有一定自主空间的专门权力。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是当前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但长久以来,实践中公办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足、自主能力欠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不仅束缚了教育活力的释放,也影响着育人质量的提升。因此,深入调研当前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真实状况,全面探讨其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在区域视角下展开聚焦于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实证研究,力图解决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其一,建构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研究的分析框架;其二,描述豫中地区中小学校的自主程度以及学校内部权力运行的现状;其三,剖析豫中地区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四,基于调查发现探讨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保障机制。鉴于此,本研究在对"办学自主权"的核心概念进行透视、分解的基础上,建构了以"权力主体"、"权力要素"、"主体间关系"与"保障机制"为要点的四维分析框架,并以此为理路,展开了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实证调查、相关问题的分析与保障机制的探讨。具体言之,本论文在三个主要模块下,共展开了八章的研究:模块一:学理阐释。模块一以研究的学理阐释为定位,具体包括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该模块首先对中小学"办学自主权"进行内涵解读与概念检视,并在政府本质与职能相关理论、学校运行与发展相关理论与治理理论的关照下,借助政治学"权力分析方法"的启发、糅合研究关注的具体问题、针对中小学的办学实践,提出了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研究的分析框架。模块二:实证调查。模块二以研究的实证调查为主线,具体包括了第四章"实证研究设计与调研工具检验"与第五章"调查发现与数据分布"。该模块首先基于研究分析框架进行实证研究的设计,进而检验并确立了以调查问卷和非结构化访谈提纲为主的调研工具,以此在豫中地区展开了实证调查。通过深入豫中地区的3个地级市市辖区、3个县级市、1个县及其下辖的乡镇地区,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3467份,访谈学校领导、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人员等共计28人,并实地走访了 8所不同特质的中小学校进行相关案例的采集。随后,本研究借助SPSS20.0软件以因素分析、描述性统计、线性回归分析、差异性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对学校自主的"五因素"进行了探索和验证,对当前豫中地区中小学校在人事、财务、招生、课程教学、发展规划等各项事务中的自主程度以及学校内部权力运行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全方位描述,就学校自主"五因素"对于办学自主权的整体认知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对不同类型学校在学校自主"五因素"及办学自主权其他相关问题上存在的差异性进行了检验。模块三:分析与结论。模块三以问题的分析与结论的呈现为归属,具体包括了第六章"相关问题分析"、第七章"保障机制探讨"与第八章"结语"。该模块在结合学理阐释与实证调查发现的基础上,展开了对于中小学办学自主权"权力主体的分析"、"权力要素的分析"与"主体间关系的分析",并以此提炼目前豫中地区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主要问题:其一,"中小学"的法人资格定位存在一定模糊性;其二,中小学校的"权力清单"尚不清晰,且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其三,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尚未切实植入中小学校的土壤;其四,学校间存在显着差异,部分学校尚不足以承担起"办"的责任;其五,以多主体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学校内部管理的民主机制尚未健全。鉴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系统性思维和现实性考量、针对豫中地区的教育实践现状,提出了以推进地方性立法为引领,以学校教师的区域性招聘制度、学校经费的地方性财政投入制度与基于学校差异的"弹性化"学校管理制度等制度层面的革新为依托,以学校内在民主机制的健全、内在活力的唤醒与章程建设的完善等学校层面的"内省式"保障为落脚点的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保障机制。总体而言,本研究在建构分析理路、展开实证调查与深入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对于理论工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意义上的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未来研究的改进与深化需要在更为严密的抽样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并以个案研究与行动研究进一步挖掘深层性问题。
唐永桥[7](2017)在《基于“几何思维水平”的初中学生几何学习现状的调查 ——以昆明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几何学习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主要的作用。这项研究运用荷兰数学教育家范希尔夫妇的“几何思维水平”理论去评估昆明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的几何学习现状,提出初中阶段几何教学建议。这项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测试法、访谈法、个案法,重点研究两个问题:首先,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昆明市WH区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几何学习的现状,了解学生的真实几何思维水平,探讨形成几何思维水平差异的原因;其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该中学八年级学生中随机选取6名学生做个案研究,通过个案研究、结合文献综述提出几何“学”与“教”的建议。这项研究的主要结论为:该中学八年级学生达到范式几何思维水平二的占30%,水平三的占48%,水平四的占22%,与全国相关调查研究的结论类似,男、女学生几何思维水平无明显差异。通过个案研究,提高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的主要方法有:首先,增加对“图形与几何”元认知知识的掌握。在教学几何证明与几何计算时,注意从直觉思维入手,努力分析题目中已知条件和待求证结论之间的关系,尝试找出条件与结论之间的桥梁,再根据逻辑思维,按照相应几何证明或几何计算的书写格式进行证明或计算;其次,提高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主要要做好四点:(1)制定学习计划、按计划学习;(2)专时专用、讲求学习效益;(3)独立钻研、善于思考;(4)自主学习。关于“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建议主要有:第一,注重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讲解;第二,加强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对概念的深入理解是发展“四基”的基础;第三,利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四边形、圆的问题;第四,教学时注意对知识的分类与归纳;第五,注重培养学生看图、画图能力,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观,提高几何推理能力;第六,几何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
蔡明山[8](2016)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现有教育公平的研究中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关注不够。已有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也主要是关于公平问题的,对公平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制度、实践中的理念为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公平理论。采用诠释哲学、文本分析、话语分析、个人主义方法论、关系论等研究方法;在研究思路上主要是一种宏观考察,以高等教育系统论和公共性理论为基础,以理论演变、重大政策和制度变革实践为视角,探讨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不同内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理论的正当性和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国应然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对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应从问题研究的范式向理论研究范式转变,从“公平与效率之争”和“精英与大众之争”的话语范式向把公平作为一个开放性话题的研究范式转变。在西方,经历了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脉络,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分配正义的公平理论、平等主义的公平理论和竞争公平的公平理论三大体系。从西方传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演变逻辑:从高等教育特权化到高等教育平民化的公平理念。新中国高等教育政策文本与变革实践中自觉践行的公平理念包括:一是平等主义的公平理念。主要是对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保障,如“工农”、“大众”话语范式、“半农半读”和“半工半读”教育形式的举办和对少数民族的倾向性与优惠性高等教育政策;地域平等主义理念;女性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实质建构。在平等主义理念变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以“教育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为话语范式的不当做法。改革开放后,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平等主义理念呈现了法制化特点: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理念法制化;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受教育权得到法制保障。地域平等理念发展成为地域公平理念并体现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中,主要是扩大地方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和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职能、扩大地方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二是分配正义的公平理念。包括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待遇、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对待、提升和改善弱势群体竞争条件等为内容的分配正义意义上的公平理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扩招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既可以从平等主义的角度理解为一种结果意义上的公平理念,也可以从分配正义的角度理解为一种扩大受教育机会的公平理念。作为中国本土生长的一种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公平共享主要是一种分配正义的公平理念。三是竞争公平的理念。高等教育竞争公平的理念,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丰富和完善,内容包括:机会的公平,即从权利平等向机会平等和机会公平转变;选择的公平,即开放性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公平选择等为内容的公平理念;保障多样性价值的公平理念,包括包容多元文化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的确立、面向农村举办高等教育等;旨在扩大受教育机会的成人高等教育和其它教育形式;面向天赋不足者或技能有所长者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确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等。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作为一种理论,应具有正当性和理论善的品格,同时作为一种倾向于行动的理论也应具有时代适切性。在对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中国应然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认识:一是同等情形同等对待。具体内容为受教育权平等保障、优惠性对待、特殊群体和特定高等教育类型特殊对待。二是尊重差异与多样性保障。这主要是一种高等教育个体公平的理论,包括选择的公平、促进社会流动和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流动的公平、符合个体和特殊群体所需的公平。三是竞争的公平。包括从机会平等到机会公平的竞争公平理念的转变,具体体现为同等对待、规则公平和正当竞争;扶持优势群体;奖励优势群体;各得其所的发展机会;组织公平竞争;禁止抢夺的公平竞争基本秩序的维护;倾向于提升弱势群体竞争能力的公平等。
王春晖[9](2015)在《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的文化育人观认为,文化相对于人具有能动性,可以塑造人。文化将自身蕴含的元素传递给浸染在文化当中的人,长久以后,人便会形成一种与文化相一致的精神取向。这就是文化的育人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后文均简称“哈军工”)在办学中形成的哈军工文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丰碑文化,研究、利用哈军工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对于新时期改革创新德育工作的手段和方法,满足德育主体日益提高的德育需要,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总结了哈军工的历史地位与贡献,分析了哈军工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基础、文化来源和核心要素等,依据改进德尔菲法得出了哈军工文化的构成要素和整体框架,对哈军工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在系统研究哈军工文化的基础上,论述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首先,论述了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的优势、内涵和德育机理。列举了哈军工文化在高度忠诚的报国精神、“四严三老”的作风、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德育优势。分别论述了哈军工的精神、学术、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的德育机理及其在引领导向、精神塑造、凝聚激励、行为约束等四方面的德育价值内涵。其次,论述了哈军工文化在丰富德育内容、深化德育方法、优化德育环境等方面的德育价值表现。最后,针对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不足和成因,提出了哈军工文化德育价值弘扬应该坚持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服务国防现代化的两个目标定位以及应当坚持的原则和规律,紧密围绕育人,提出了弘扬策略,包括专项研究哈军工文化、精准定位文化育人切入点,深入宣传哈军工文化、把握精神塑造的主动权,整合哈军工精神与学术文化资源、贯穿育人全过程,挖掘哈军工行为与制度文化的元素、实现多层次教育和约束,打造承载哈军工物质文化的载体、找到与德育实践教育的结合点等。
贾佳[10](2015)在《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大学在本质上并非只是横向移植西方大学模式的一类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于一体的社会机构,而是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区别于任何其他国家大学机构的文化实体。以此为据,可将“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界定为以中国文化为根基,以“文化传承者”为实践主体,所形成的使中国大学之为中国大学的根本性特征。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机制——“中国文化——‘文化传承者’——中国大学”为分析框架,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近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对“文化传承者”文化性格的历史考察,以捕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外在表征及其得以延绵至今的内在因素,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站在历史的视角,本文梳理、分析和归纳了自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在社会变迁中的发展脉络,不仅注重对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即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的描述;更注重对“活”着的中国文化,即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文化传承者”所持有的文化观念与大学观念的分析,以及在他们影响下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典型特征的归纳;还涉及对各历史时期几所具体中国大学的文化解释。所研究内容涵盖了晚清、民国、建国头十七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四个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社会背景、具体表征以及形成机制。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特征为基本依据,本文对中国大学发展阶段大致归纳如下:从中国大学诞生到清朝灭亡是“中国式大学”阶段,此时期的中国大学主要为维护晚清政权而设,受晚清士大夫控制,文化性格最为浓厚,主要以“忠君尊孔”、“学仕一体”以及“经学为本”为鲜明特征;整个民国时期是“中国的大学”阶段,在民国大学校长的主导下,此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呈现出一种比较“好”的发展态势,表现出“厚德载物”、“有容纳大”、“文实并包”以及“天下为公”等典型特征;建国头十七年是“中国特色的大学”阶段,由于政治权力的强行介入,中国大学的革命性与政治性尤强,主要特征是“以民为本”、“以党治校”以及“思想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正在酝酿与形成一种理想的可能性模式——“大学的中国模式”,并且初步呈现出了“以人为本”、“人文立身”以及“宁静致远”等较好的文化发展趋向。目前中国大学正处于由“中国特色的大学”到“大学的中国模式”的过渡性阶段。通过历史性论证,足以证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内发”而“人为”,自晚清以来大体未有中断,虽则其间屡有“转折”与“变通”。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时代合理性与历史局限性兼具。对于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研究,除却“同情之理解”更有必要进行价值澄清,以拨正裹挟于历史浪涛中的各种扭曲特征或其偏激倾向。通过历史性省思: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在形成过程中主要涉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以及知识分子与政府等特殊矛盾;同时在本质上,各历史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特征万变不离其宗,皆可在“道德本位”、“人文精神”以及“士的传统”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得到诠释。由此而论,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经验在于协调各种特殊矛盾兼以最大可能的坚持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汲取历史的经验并结合现实的需要,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理想建构不但必要而且可能。理论上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就是各种优秀的中国文化特质的集合体;“大学·学者·政府”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特殊场域,而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理想建构的关键因素。如果说,“好”的文化信仰是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内在灵魂,那么大学、学者与政府之间的独立与协作则是中国大学坚守灵魂的外部工具。当自由的学者主导中国大学,目的就会支配手段,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可能,大学的中国模式可待;当政府凌驾于学者之上操纵中国大学,所谓的文化性格难免陷入泛政治化的窠臼,距离真正的中国大学愈远。
二、名师上讲台一道世界性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名师上讲台一道世界性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评析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重点、难点 |
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新思考 |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使命 |
2.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基本遵循和落脚点 |
2.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 |
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提出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 传统文化渊薮及对提出“两化”原则的启示 |
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1 “化理论为方法”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2 “化理论为德性”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3 “两化”的基本环节和运行机制公式解析 |
4.4 “两化”的辩证性、普适性和艰巨性辨正 |
5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 |
5.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 |
5.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实践证成 |
6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6.1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八个统一”要求 |
6.2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六要”要求 |
6.3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实践性”要求 |
7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 |
7.1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化研究 |
7.2 “两化”原则运用于“灌输论”理论的深化研究 |
7.3 “两化”原则运用于“生命线”理论的深化研究 |
7.4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深化研究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坚持综合治理 打造徐矿特色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守“一条底线”,确保认识到位 |
二、构建“两维体系”,确保管理到位 |
1. 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
2. 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
三、夯实“三大保障”,确保投入到位 |
1. 专项经费保障 |
2. 装备系统保障 |
3. 人员队伍保障 |
四、突出“四个导向”,确保培训到位 |
1. 以目标导向确定教学内容 |
2. 以需求导向配强师资队伍 |
3. 以效果导向丰富培训方式 |
4. 以问题导向提高实操技能 |
五、落实“五强措施”,确保防治到位 |
1. 强化设计 |
2. 强化监测 |
3. 强化卸压 |
4. 强化支护 |
5. 强化防护 |
(3)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的“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
(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趋势 |
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一)本文研究方法 |
(二)本文内容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在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概述 |
一、“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
二、“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内涵 |
三、“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框架 |
第二节 “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在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分析 |
一、历史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 |
二、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以赣州市S县为例 |
三、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
四、完善“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的需要 |
第三节 “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在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可行性分析 |
一、教师角度 |
二、学生角度 |
三、学校角度 |
第二章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 |
第一节 情景导学环节的运用策略 |
第二节 自学展示环节的运用策略 |
第三节 合作探究环节的运用策略 |
第四节 精讲梳理环节的运用策略 |
第五节 巩固达标环节的运用策略 |
第三章 课程设计案例:“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 |
第一节 课程设计背景 |
第二节 课程设计案例:《太平天国运动》 |
一、“学” |
二、“讲” |
三、“练” |
本章总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教学成为学术之道: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制度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学改革 |
二、教学学术 |
三、制度 |
第三节 现有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图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理论基础:“教学学术”与“新制度主义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学术”的发展及其四维研究体系 |
一、“教学学术”: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领域 |
二、“教学学术”四维研究体系的构建 |
三、大学教学改革要求教学成为学术之道 |
第二节 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分析 |
一、从制度研究到新制度主义 |
二、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流派 |
三、理查德·斯科特及其新制度主义分析 |
四、新制度主义视角下对大学组织的基本认识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数据分析:我国大学教师本科教改中的“四面危机” |
第一节 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一、样本选择 |
二、数据收集 |
三、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合法性维度:教学远未成为一种“学术” |
一、教师的观望:“改或不改?” |
二、教改实施:困惑与难点相随 |
三、教学是一段“踽踽独行” |
四、教学但求“无过” |
第三节 主体间性维度:师生仍未成为“教学共同体” |
一、师生之间“心存芥蒂” |
二、教学改革改善着师生关系 |
三、学生学习效果有待提升 |
第四节 关联性维度:教学在教师学术工作中边缘化 |
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现实困难 |
二、“中国式科研”带来的莫大压力 |
三、社会工作可能会“伤害”教学 |
第五节 保障性维度:教学学术制度缺失与文化失落 |
一、教学学术支持机构“形同虚设” |
二、大学教学改革保障制度缺失 |
三、大学教学学术文化尚未形成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域外观察:美国大学教学学术的制度保障与文化塑造 |
第一节 美国不同类型大学教师的本科教学认知 |
一、加州州立大学教师:“教学是首要事业” |
二、加州大学教师:“教学是基本职责” |
三、美国教师本科教学认知分化的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美国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实践与投入 |
一、规范、明晰的教学准备材料 |
二、多样、综合的课堂组织形式 |
三、多元学业评价与保证学业指导 |
第三节 美国大学教师考核制度中的教学评价 |
一、加州州立大学:教学评价在教师考核中“至关重要” |
二、加州大学:教学评价在教师考核中“不可或缺” |
三、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中的专家权威与程序正义 |
第四节 美国大学教学学术的文化塑造 |
一、教学学术能力的养成初始自研究生教育阶段 |
二、教学学术规范的形成见诸于教学规章制度文本 |
三、教学学术理念的扩散得益于院-校两级教学交流 |
四、教学学术文化的确立彰显在对卓越教学的认同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研究结论: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制度困境与重构 |
第一节 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三重制度缺位 |
一、教学基本规制性要素作用失灵 |
二、教学改革规范性要素激励不足 |
三、教学改革的组织文化远未形成 |
第二节 我国本科教学改革保障制度的重构 |
一、在教学规章中凸显教学的学术性 |
二、在教师考评时向优秀教改成果倾斜 |
三、通过院-校两级交流平台塑造教改文化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反思 |
第一节 对大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
一、本科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需要重新审视 |
二、大学教师队伍的生存境遇值得引起关注 |
三、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亟待提升 |
四、大学教学改革需要有制度和文化的支撑 |
第二节 对质性研究过程的反思 |
一、研究起点:研究者对教学事业的个人情感 |
二、研究过程:与大学教师进行一场真诚对话 |
三、研究场域:在本土与异域的文化冲突之间 |
四、研究结果:研究者与研究课题的共同成长 |
本章结语 |
研究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若干理论问题 |
2.1 研究型大学应当发展一流本科教育 |
2.2 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与功能 |
3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 |
3.1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概况 |
3.2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特征 |
3.3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案例研究 |
4.1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案例描述 |
4.2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背景与依据 |
4.3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过程 |
4.4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 |
4.5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性辨析 |
5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启示 |
5.1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特征 |
5.2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5.3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康奈尔大学案例研究 |
5.4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借鉴与启示 |
6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突破与超越 |
6.1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 |
6.2 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
6.3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调整 |
6.4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相关学术会议 |
附录2:50所我国研究型大学校训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
附录3:50所世界一流大学使命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核心内容 |
附录4: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调查访谈提纲 |
(6)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区域实证研究 ——基于豫中地区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办学自主权 |
二、中小学办学自主权 |
三、保障机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 |
二、研究范式 |
三、研究采用的具体方法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五、论文结构安排 |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研究创新 |
一、研究价值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
一、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引发对于学校自主权的探讨 |
二、基于实践需求大力强调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落实 |
三、政府职能变革引起对于学校自主权的再度关注 |
第二节 境外相关研究概览 |
一、以教育分权化为主题的研究 |
二、以校本化思潮为主题的研究 |
三、强调由"赋权"转向"增能"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一、已取得的研究进展 |
二、待完善的研究空间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理论基础及其适切性的探讨 |
一、政府本质与职能的理论界说 |
二、学校运行与发展的理论视界 |
三、凸显"整合意义"的治理理论 |
第二节 分析框架的提出 |
一、政治学"权力分析方法"的启发 |
二、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调研工具检验 |
第一节 基于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 |
三、问卷设计 |
四、访谈设计 |
五、抽样方案 |
第二节 调研工具的检验 |
一、问卷施测前的探讨与修正 |
二、问卷的初次检验与修正 |
三、问卷的二次检验与信效度分析 |
第五章 调查发现与数据分布 |
第一节 样本描述与样本检验 |
一、样本描述 |
二、样本检验 |
第二节 数据分布与结果分析 |
一、学校的自主程度现状及其他相关问题的描述性统计 |
二、学校自主"五因素"对办学自主权整体认知的回归分析 |
三、学校内部权力运行情况相关问题的描述性统计 |
四、不同样本分组在学校自主"五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
五、不同样本分组在办学自主权整体认知上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数据结论归整 |
第六章 相关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权力主体的分析 |
一、公办中小学的法律地位分析 |
二、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权力来源分析 |
三、中小学办学自主权权力主体的特殊性分析 |
第二节 权力要素的分析 |
一、人事自主权 |
二、财务自主权 |
三、招生自主权 |
四、课程教学自主权 |
五、发展规划自主权 |
第三节 主体间关系的分析 |
一、政府角色之于学校 |
二、学校角色之于政府 |
三、家长角色的意涵解读 |
四、社会组织参与学校评估监测的价值所在 |
第四节 主要问题归纳 |
一、"中小学"的法人资格定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
二、中小学校的"权力清单"尚不清晰,且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 |
三、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尚未切实地植入中小学校的土壤 |
四、学校之间存在差异,部分学校尚不足以承担起"办"的责任 |
五、以多主体参与为特征的学校内部管理民主机制尚未健全 |
第七章 保障机制探讨 |
第一节 法律层面的保障 |
一、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尚需填补《学校法》的空白 |
二、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保障亟待《学校法》的出台 |
三、推进地方性立法是当前较为可能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制度层面的保障 |
一、学校教师的区域性招聘制度保障 |
二、学校经费的地方性财政投入制度保障 |
三、基于学校差异的"弹性化"学校管理制度保障 |
第三节 学校层面的"内省式"保障 |
一、以内部民主机制的健全保障办学自主权的合理使用 |
二、以内在活力的唤醒激发秩序之下自主能力的生成 |
三、以章程建设为统领维护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外环境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对于分析框架建构与运用的基本结论 |
二、对于现状描述的基本结论 |
三、对于相关问题分析的基本结论 |
四、对于保障机制探讨的基本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一、抽样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
二、对于学校案例的研究不够深入 |
三、对已获得研究资料的运用不够充分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规模 |
二、以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进一步挖掘深层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区域实证研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校长(校级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3: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教育行政部门人员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几何思维水平”的初中学生几何学习现状的调查 ——以昆明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与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假设 |
1.4.2 研究的计划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与方法 |
2.2 几何发展简史与几何教学价值 |
2.3 初中几何知识特点分析 |
2.4 国内外关于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研究的概况 |
2.4.1 国外关于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研究的概况 |
2.4.2 国内关于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研究的概况 |
2.5 国内外关于几何教学研究的成果 |
2.5.1 学生学习结果评价 |
2.5.2 几何课程的设置 |
2.5.3 教学研究 |
2.6 人教版第三学段“图形与几何”教材编排分析 |
2.7 文献评述 |
2.7.1 国内外已有几何思维水平研究的启示 |
2.7.2 国内外已有几何思维水平研究的成果 |
2.7.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2.8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3 研究的方法 |
3.4 研究工具说明 |
3.4.1 测试卷的设计 |
3.4.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5 研究的基础理论 |
3.5.1 几何思维水平 |
3.5.2 几何教学阶段 |
3.5.3 皮亚杰学习理论 |
3.5.4 元认知理论 |
3.6 研究的伦理 |
3.7 小结 |
第4章 调查研究 |
4.1 调查的过程 |
4.2 数据的搜集 |
4.2.1 试卷回收情况 |
4.2.3 评价方式 |
4.3 数据的分析 |
4.3.0 测试卷的信度分析 |
4.3.1 数据总体分析 |
4.3.2 性别与几何思维水平之间的关系 |
4.3.3 班级之间的几何思维水平比较 |
4.3.4 测试卷的分析 |
4.4 教师访谈与分析 |
4.5 调查的结论 |
4.6 小结 |
第5章 个案研究 |
5.1 个案的选择 |
5.2 6个学生的个案描述 |
5.2.1 2 位水平四学生的个案描述 |
5.2.2 2 位水平三学生的个案描述 |
5.2.3 2 位水平二学生的个案描述 |
5.3 讨论 |
5.3.1 个案的总体分析 |
5.3.2 几何学习的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讨论 |
6.1“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原则 |
6.2“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思考 |
6.2.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设计与实施 |
6.2.2“中点四边形”的设计与实施 |
6.3“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案例分析 |
6.3.1“图形的性质”模块教学案例分析 |
6.3.2“图形的变化”模块教学案例分析 |
6.3.3“图形与坐标”模块教学案例分析 |
6.4 从中考看“图形与几何”的教学 |
6.5“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建议 |
6.5.1“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建议 |
6.5.2“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建议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对研究的反思 |
7.3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人教版教材“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分析细目表 |
附录B 几何思维水平测试卷 |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D 研究过程中的照片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理论背景:公平作为一个永恒性和开放性话题 |
二、历史与现实背景:新中国高等教育公平实践及其问题 |
三、学科背景: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问题及其理论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进展与文献综述 |
一、现有研究成果 |
二、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第五节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正当性与时代适切性 |
一、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正当性 |
二、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时代适切性 |
第二节 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内涵 |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与理念类型 |
三、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范式的转换 |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基础 |
二、高等教育公平研究范式的转变 |
第四节 高等教育公平共识 |
一、为什么需要公平共识 |
二、什么是高等教育公平共识 |
三、高等教育公平理念共识的内容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和演变逻辑 |
第一节 公平理论的发展和演变逻辑 |
一、分配正义公平理论的演变脉络 |
二、平等主义理论的演变脉络 |
三、保障自由竞争的公平理论的演变脉络 |
第二节 西方有关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流派 |
一、西方有关教育公平的理论流派 |
二、现代西方不同高等教育思想流派的高等教育公平审视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中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 |
一、“精英”、“大众”和“普及”话语中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
二、高等教育三阶段论中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大政策中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历史文本的分析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平等主义理念的演变 |
一、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保障 |
二、高等教育地域公平理念的形成 |
三、女性高等教育平等受教育权的实质建构 |
第二节 高等教育公平共识性理念的确立 |
一、高等教育公平法治共识的确立 |
二、高等教育选择公平理念的确立 |
三、高等教育多样性公平理念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度变革行动中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实质公平理念的确立与实践 |
一、恢复高考与高考改革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理念的追求 |
二、高等教育扩招与扩大受教育机会的结果公平理念 |
第二节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地域公平理念 |
一、高等教育地域公平的理论内涵 |
二、院系大调整与高等教育地域公平理念 |
三、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凸显的公平理念 |
第三节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公平共享理念的形成 |
一、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共享的含义 |
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公平共享理念的形成 |
三、倾向于促进弱势群体公平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改革行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应然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之理论框架的现实基础 |
一、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公平问题 |
二、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影响产生的公平问题 |
第二节 中国所需要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内涵 |
一、同等情形同等对待:关系论范畴的公平理念 |
二、尊重差异与保障多样性:个体公平理念的理论内涵 |
三、竞争的公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理论来自实践 |
二、理论来自问题 |
三、理论为了行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后记—经历、体会与致谢 |
(9)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支撑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及方法 |
2.1 文化学理论 |
2.1.1 大学文化学理论 |
2.1.2 文化选择理论 |
2.1.3 文化传播理论 |
2.2 德育理论 |
2.2.1 德育价值理论 |
2.2.2 德育内容理论 |
2.2.3 德育方法理论 |
2.2.4 德育环境理论 |
2.3 管理学理论方法 |
2.3.1 德尔菲法 |
2.3.2 层次分析法 |
2.3.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2.4 其他研究方法 |
第3章 哈军工与哈军工文化概述 |
3.1 哈军工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地位 |
3.1.1 哈军工的历史贡献 |
3.1.2 哈军工的历史地位 |
3.1.3 党中央领导对哈军工的评价 |
3.2 哈军工文化的形成 |
3.2.1 哈军工文化形成的国际和国内背景 |
3.2.2 哈军工文化形成的思想基础 |
3.2.3 哈军工文化的主体、次主体及附属文化来源分析 |
3.2.4 哈军工文化在办学实践中的蕴育、形成与升华 |
3.2.5 哈军工文化形成的核心要素——陈赓的办学思想 |
3.3 哈军工文化的构成 |
3.3.1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的产生 |
3.3.2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的相关性及因子分析 |
3.3.3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的权重 |
3.3.4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的结构及功能分析 |
3.3.5 哈军工文化构成框架 |
3.4 哈军工文化的内涵分析 |
3.4.1 哈军工精神文化的内涵 |
3.4.2 哈军工学术文化的内涵 |
3.4.3 哈军工行为文化的内涵 |
3.4.4 哈军工制度文化的内涵 |
3.4.5 哈军工物质文化的内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分析 |
4.1 哈军工文化与德育的关系 |
4.1.1 哈军工文化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 |
4.1.2 哈军工文化是德育实践的最佳载体 |
4.1.3 德育实践是哈军工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依托 |
4.1.4 哈军工文化与德育互通渗透 |
4.2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优势 |
4.2.1 高度忠诚的报国精神 |
4.2.2 “四严三老”的作风 |
4.2.3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 |
4.2.4 至真至善的工学境界 |
4.2.5 严格规范的军人养成 |
4.3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1 哈军工精神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2 哈军工学术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3 哈军工行为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4 哈军工制度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5 哈军工物质文化的德育机理 |
4.4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的内涵分析 |
4.4.1 引领导向价值 |
4.4.2 精神塑造价值 |
4.4.3 凝聚激励价值 |
4.4.4 行为约束价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表现 |
5.1 丰富德育内容 |
5.1.1 对基础性德育内容的丰富 |
5.1.2 对主导性德育内容的丰富 |
5.1.3 对拓展性德育内容的丰富 |
5.2 深化德育方法 |
5.2.1 对说理教育法的深化 |
5.2.2 对情感陶冶法的深化 |
5.2.3 对意志磨练法的深化 |
5.2.4 对行为实践法的深化 |
5.3 优化德育环境 |
5.3.1 对触摸型德育环境的优化 |
5.3.2 对引领型德育环境的优化 |
5.3.3 对参与型德育环境的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的弘扬 |
6.1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现状 |
6.1.1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载体 |
6.1.2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成绩和不足 |
6.2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目标定位 |
6.2.1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6.2.2 以服务国防现代化为目标 |
6.3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原则 |
6.3.1 实事求是的实践原则 |
6.3.2 可持续的发展原则 |
6.3.3 动态的继承传扬原则 |
6.4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规律遵循 |
6.4.1 按序重构规律 |
6.4.2 互补互促规律 |
6.4.3 连锁传感规律 |
6.5 服务育人弘扬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的对策 |
6.5.1 专项研究哈军工文化精准定位文化育人的切入点 |
6.5.2 深入宣传哈军工文化把握精神塑造的主动权 |
6.5.3 整合哈军工精神与学术文化的资源贯穿育人全过程 |
6.5.4 挖掘哈军工行为与制度文化的元素实现多层次教育和约束 |
6.5.5 打造承载哈军工物质文化的载体找到与德育实践教育的结合点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哈军工培养出的院士名录 |
附录2 :哈军工培养出的将军名录 |
附录3 :哈军工培养出的高等院校的校长、党委书记名录 |
附录4 :哈军工及哈军工人创造的“共和国第一”的科研成果 |
附录5 :文献分析法得出的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 |
附录6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第一轮专家意见征询调查表 |
附录7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专家打分情况汇总表 |
附录8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专家打分统计情况表 |
附录9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专家意见的集中、离散、协调程度计算结果 |
附录10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相关系数矩阵 |
附录11 :利用SPSS计算结果得出的成分矩阵 |
附录12 :利用SPSS计算结果得出的旋转成分矩阵 |
附录13 :利用SPSS计算结果得出的解释的总方差 |
附录14 :利用SPSS计算结果得出的成分转换矩阵 |
附录15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5和主因子经最大方差旋转后的载荷结构 |
附录16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重要程度专家意见评分调查表 |
附录17 :哈军工文化一级子系统重要程度比较表 |
附录18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权重值及排序情况表 |
附录19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载体中国家珍贵文物分布统计表 |
(10)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相关概念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的文化寻根 |
第一节 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一、中国文化的要义 |
二、中国大学的堂奥 |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社会基础 |
一、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根基 |
二、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现实基础 |
第三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
一、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之基 |
二、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桥梁 |
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之果 |
第二章 晚清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兴起 |
一、洋务运动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萌芽 |
二、戊戌变法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诞生 |
三、清末新政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发展 |
四、晚清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总特征 |
第二节 晚清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
一、晚清士人与中国文化 |
二、晚清士人与中国大学 |
三、晚清士大夫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三节 晚清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京师大学堂为例 |
一、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理念 |
二、京师大学堂的制度设计 |
三、京师大学堂的文化符号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发展 |
一、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二、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三、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四、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发展的总特征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
一、民国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化 |
二、民国知识分子与中国大学 |
三、民国大学校长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北大、清华、西南联大为例 |
一、北京大学文化性格解析 |
二、清华大学文化性格解析 |
三、西南联大文化性格解析 |
小结 |
第四章 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变革 |
一、“全面苏化”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二、“双百方针”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三、“大跃进”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四、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发展的总特征 |
第二节 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
一、执政党人与中国文化 |
二、执政党人与中国大学 |
三、毛泽东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三节 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
一、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学理念 |
二、中国人民大学的制度设计 |
三、中国人民大学的文化符号 |
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繁荣 |
一、思想解放时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二、经济时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总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
一、新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化 |
二、新知识分子与中国大学 |
三、大学校长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
一、华中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 |
二、华中科技大学的制度设计 |
三、华中科技大学的文化符号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省思与建构 |
第一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省思 |
一、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类型 |
二、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特征 |
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经验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理想建构 |
一、为何建构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 |
二、如何建构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 |
三、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是什么 |
第三节 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逻辑 |
一、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需要什么样的学者 |
二、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
三、政府在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中应该何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名师上讲台一道世界性难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D]. 王新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坚持综合治理 打造徐矿特色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模式[J]. 陈清华,刘思佳,张雷. 中国煤炭工业, 2020(08)
- [3]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的“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D]. 陈翠萍.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4]教学成为学术之道: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制度重构[D]. 刘隽颖. 厦门大学, 2019(08)
- [5]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 王平祥.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6]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区域实证研究 ——基于豫中地区的调查分析[D]. 蒿楠.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基于“几何思维水平”的初中学生几何学习现状的调查 ——以昆明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为例[D]. 唐永桥.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8]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D]. 蔡明山.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6)
- [9]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D]. 王春晖.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1)
- [10]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