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专业态度记录生活(论文文献综述)
石贤平[1](2021)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司法部虽然制定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但评估标准未能涵盖刑事侦查、审查起诉、刑事审判、死刑复核等全部环节,且相应的评估配套机制和法律保障措施尚未建立,因而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尚未构建完成。探讨如何构建以及构建一套什么样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来对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是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面临的首要问题。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不但能够配合刑事诉讼机制改革实现司法程序正义,也能够提升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实现司法实质正义。与此同时,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具有正当性与可行性。正当性的主要体现是评估指标体系既是刑事法律援助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履行义务的客观需要,也是法治评估的拓展与评估标准进一步完善的必然趋势。评估指标体系还能够促使政府履行好刑事法律援助义务、增加政府决策的可信度、合法性以及增强政府对决策的调控能力。可行性主要体现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包括宪法、国际公约、政策法律等法源依据,尤其是《法律援助法》的颁布实施,同时还具有评估试点工作的实践基础,在国家评估标准、评估组织和评估人员保障、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构建条件。考察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现状后发现,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几个阶段,2019年司法部出台《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及其评估说明是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里程碑事件,从此中国有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国家标准。尽管这一标准离评估指标体系尚有距离,但至少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这一标准的出台也使得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运行模式增加为两种:一种是司法行政部门主导的行政管理评估的运行模式;另外一种是以最高人民法院主导的司法裁判评估的的运行模式。两种模式下的指标体系构建理论既有相同点也有较大区别。此外,从H省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试点工作的运行现状看,其自行制定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在评估试点运行中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仍存在诸多障碍,其中理念障碍是首要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理念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对评估指标体系在推进刑事法律援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重要性引起足够重视,导致评估标准制定时民事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评估指标设置不仅合理,指标体系运用上也较为随意,对评估结果基本不用等。机制障碍主要表现在尚未建立独立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遴选机制、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方法、尚未建立评估异议审查制度和评估结果运用制度,评估经费未纳入专门经费序列等。究其原因主要是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不凸显与刑事法律援助高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案件受理标准不合理与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司法改革矛盾突出,律师参与刑事法律援助的积极性不高与刑事法律援助案件需求量大的矛盾突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普遍不高与人民群众对司法正义的追求矛盾突出等。通过中外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中外评估指标既具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两者均有较为明确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评估对象均主要体现在承办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服务质量上,同行评估制度被很多国家广泛采用,多数国家建立了大案要案的特别管理制度等。中外评估指标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主体各有不同,评估的事前与事后质量监控不同,评估反馈机制与投诉机制完善程度不同等。因此,中国在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要注意借鉴吸收域外经验,探索建立和完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机制,设置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动态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评估模式和设置专门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和监督机构等。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在以人民为中心和平等保护原则的指引下,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和技术构造性原则,满足全部评估指标构建要素的前提下,解决由谁来评估、什么时候评估、评估哪些阶段、在哪里评估等评估适用问题,构建出一套能够有效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保证受援人的合法权益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后需要确保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有效运行。这需要在推进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现代化理念转型的前提下,首先对指标体系提供运行机制保障,多措并举地推进评估指标体系现代化,不断完善运行配套制度。此外,要对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运行提供法律保障,要在中国法律援助立法中正确定位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将保障评估指标体系有效运行作为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认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刘刚[3](2021)在《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不断强化“以本为本”并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本科”教育的背景下,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迫切需求。教育变革的时代需求使得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研究成为重要议题。该研究不仅是教学学术理论由舶来品进入到中国大学教学实践的理论转换过程,更是在教学学术能力研究的实践化推进中实现大学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素质提升的探索。本研究遵循“以理论研究而探索概念的本质属性与实践样态”“以质性研究而探索核心能力的框架结构与构成要素”“以质性研究而探索影响因素的现实筛选与归纳分类”“以量化研究而验证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与影响因素”“以能力要素与影响因素而提出本土化提升策略”的逻辑思路。首先,在对国内外已有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对抽象、模糊且相关性高、容易混淆的三组基础性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与多维度区分。并对“教学学术”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基于内涵属性之本质特征与基于实践过程之现实样态的挖掘,澄清了教学学术的核心特征:实践性——本质特征、学术性——标志特征、公共性——价值特征;呈现了教学学术的现实形态:教学之前——知识与观念形态、教学之中——经验与个体形态、教学之后——成果与共同体形态;基于内外维度的发现,构建了教学学术概念模型。基于实证的质性研究,发现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具有类型化特征,呈现内在取向上的明显差异:实践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专业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整合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继续探究发现,三种类型教学学术能力的教师在价值、知识、方法和交流等四个维度上具有区分性特征。更进一步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的探索中发现,其结构并非呈现单一的平面性,不同具体能力在整体能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差异,具有不同功能与性质,整体呈现出由内向外的层次性特征。基于此发现,本研究构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体包括价值、观念、知识、方法、人际、技术等六个层次,每一层次由不同的能力要素构成,总共包括十四种能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有四个创新性特征:兼顾整体结构的层次与具体而呈现立体性;区分不同能力的功能与地位而深化结构性;强调社会传统的价值与人际而凸显文化性;强调发展变革的技术元素而揭示时代性。基于重要性、普遍性以及典型性等三个原则,本研究对复杂的教学学术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形成了两类影响因素系统的解释框架。第一种基于影响的实体性存在而划分为教师个人、教师群体和学校组织三个影响因素系统,第二种基于各因素在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形成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而提出,分为主体能动性因素系统和条件保障性因素系统。在前期质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预调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正式调查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所提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调查发现,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水平在性别、学历、地区上没有显着差异,但在教龄、职称和学校平台等因素上存在差异。在具体影响因素方面存在着大学教师热情不高、相关组织机构重视不够、评价管理制度不合理、条件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核心结构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探索,本研究从教师的观念体系、知识能力系统、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教学科研团队、教育教学管理政策制度以及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整体而言,通过主体自身的发展改变和外部环境的改善支持,能够使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进而推进大学的育人使命得以完整和切实的实现。
曹越[4](2021)在《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驱动的新技术与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各类移动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开始由PC端向移动端迁移,因此移动情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与线下实体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本地生活O2O服务成为继电子商务之后新一个万亿级市场,移动O2O开始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拓展到教育、医疗、养老、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大大加速了全社会的整体数字化进程。作为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线上线下交互的新型商业模式,移动O2O能够充分发挥手机的便携性、位置的可追踪性、高互动性等优势,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优质服务。技术进步带来了信息资源的爆炸性增长和信息异质性、复杂性的激增,然而个体的认知容量和信息处理能力却是有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当代网络用户面临着严重的信息超载问题以及巨大的信息搜寻压力,因此如何提高信息搜寻效果、改善信息搜寻体验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传统的基于PC端的网络信息搜寻相比,移动O2O情境下的信息搜寻场景和内容更加复杂,且在用户的需求动机、搜寻渠道、方式与策略等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表现出独特的行为特征与内在逻辑,可见有必要对其展开针对性研究。然而,对于这种融入了线下场景的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目前学者们尚未给予足够的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理论成果有待补充。故而,本研究以移动O2O情境为切入点,将用户线上与线下的信息搜寻行为有机融合,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整体理论模型及行为的“动机—过程—结果”展开系统性研究,以揭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探寻其影响因素及相应的作用机制,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和优化策略,为移动O2O平台和商家改进信息服务及推荐系统、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全面梳理信息搜寻经典理论、模型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扎根理论与深度访谈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过程、内在机理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全局视角出发,构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从产生信息需求到结束信息搜寻行为的全过程及行为机理,包括信息需求认知、信息搜寻渠道选择、信息搜寻策略选择、信息筛选与评价和信息搜寻结果五个阶段;并总结归纳了会对该过程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包括个体特征、信息素养、感知成本、感知风险和情感因素等主观影响因素,以及情境因素、技术因素、社群影响、任务特征和产品特征等客观影响因素。新模型能够较好地体现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拓展了信息搜寻研究情境,是对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有益补充,也为后续定量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2)从搜寻动机角度出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挖掘用户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外生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影响机制。在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和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作为参考,引入信息需求、感知成本、感知风险、情感因素等新变量,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借助SPSS 21.0,Smart PLS 3.0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信息需求、努力期望、情感因素和社会影响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意向的正向影响显着,而感知风险则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搜寻意向、便利条件和搜寻能力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只有在三者兼备的条件下,信息搜寻行为才会发生。(3)从搜寻过程角度出发,通过用户实验方法探索了个体特征与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过程的影响。采用半受控形式的用户实验方法,在尽量还原真实移动O2O情境的前提下,邀请了48位被试者完成4个模拟情境下的信息搜寻任务,并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录屏大师APP)辅以出声思考法采集信息搜寻行为数据。然后以个体特征和任务特征作为自变量、信息搜寻行为指标作为因变量采集相应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考察在不同任务情境下、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用户如何选择信息搜寻的渠道、方式和策略,探索相应的行为规律。其中个体特征通过大五人格特征量表(NEO-FFI)进行测度,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与尽责性五个维度,任务特征则通过复杂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有助于移动O2O平台与服务提供商针对不同任务情境和用户群体改进搜索系统和交互界面、优化信息资源提供方式,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信息推荐以及更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4)从搜寻结果角度出发,基于信息增益理论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在文献回顾与用户访谈的基础上,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提取出涵盖用户、信息、技术、环境与渠道五个维度的一共57个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得到313个有效样本。然后运用信息增益理论对各个影响因素与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借助SQL软件计算各因素的信息增益值并进行排序,由此识别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16个关键影响因素(包括便捷性、信息有用性、个性化需求满足、位置相关性、经济性、需求认知能力、产品/服务差异性、信息筛选能力、信息时效性、信息技术能力、周边环境、商家服务态度、渠道信任度、界面友好性、可操作性和信息形式)。在此基础上利用SVM算法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预测模型,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分类精确度达到了86.79%,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由此也验证了通过信息增益理论识别出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移动O2O平台和实体商家角度出发,兼顾用户、政府和行业监管方等多个视角,分别提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策略和优化策略,以期为促进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提升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效果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参考。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铭[6](2020)在《纪录片《人间世》的话语建构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6月,上海卫视播出的纪录片《人间世》收获无数好评,并获得多个国际纪录片奖项。时隔两年,《人间世》第二季于2019年1月1日在东方卫视和网络平台同步上线,凭借对医患场域的真诚纪录和对现实的观照,播出后热度不减。这是医疗纪录片制播的胜利,也是纪录片话语建构和呈现获得的胜利。从创作语境来看,《人间世》的创作离不开医患冲突事件频发、医疗改革尚未完成的社会背景以及现有医疗纪录片创作困境的深层次动因。作为系列纪录片,《人间世》第一季是对医患关系的沉浸式体验,第二季跳脱出了医患关系,对社会现实进行了观照。在《人间世》的话语建构上,主流话语的文化书写、精英话语的理性表达与大众话语的影像言说三足鼎立。借助梵·迪克的话语分析法,《人间世》的话语建构策略包括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宏观层面主要通过初级命题、微观命题等构成的多层级命题框架结构实现,微观层面主要通过影像修辞、剪辑修辞、声音修辞来进行建构与呈现。《人间世》在话语建构策略上的成功运用,帮助受众在对生命认知的“共鸣”中建立认同,深刻感受主流文化的价值、死亡文化的重构与生育权的困境,并通过传统风俗的现代观念置换与疾病隐喻的社会疗愈价值,在对传统文化的“想象”中重塑观念。
张晓娜[7](2020)在《基于幼儿学习路径的教师专业发展 ——以数独游戏中教师观察与支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愈加受到关注。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作为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必然对其提出了新的诉求,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学会在幼儿游戏及一日生活中,观察、了解、发现并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但纵观国内外研究,教师观察与支持水平总体不高,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开始关注到教师观察对幼儿学习与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开始展开观察,但总体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教师在展开观察后,不知如何对幼儿行为进行分析和解读,另一方面,教师即便是展开观察,进行详细记录与解读,仍不知如何基于观察,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持,教师缺乏将观察与支持相结合的意识,教师观察与教师支持间存在断层。如何将教师观察与教师支持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学习路径中强调教师要把握幼儿的发展路径和思维进阶,明确幼儿“现在在哪里”和“即将去往何处”。学习路径将教师研究与教师实践相联系,将幼儿与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相联系,将教师与幼儿相联系。帮助幼儿教师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进程的同时,关注到幼儿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体差异性,从而满足每个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兴趣与需求,创设幼儿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帮助教师获得专业的提升与发展。本研究中以学习路径作为理论基础,以1名幼儿园一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12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聚焦于幼儿的数独游戏过程,借助15次观察,探究幼儿在数独游戏中的行为表现,以及教师在幼儿游戏进程中基于对幼儿观察而展开的支持行为。通过对话与访谈,了解研究对象在研究中的所感所思。本研究主要包含三个过程阶段:一、在研究前期,探究研究对象在幼儿游戏中的观察和支持能力现状;二、研究中期,借助数独游戏中的学习路径研究,探究研究对象在幼儿数独游戏中观察和支持行为变化;三、研究后期,回到研究对象所在班级自然的游戏环境,探究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的迁移。本研究结论如下:1、学习路径紧密连接教师、幼儿与游戏三者间的关系,有效连接教师观察与教师支持;2、学习路径帮助教师关注到幼儿个体差异性,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创设“最近发展区”;3、学习路径帮助教师关注幼儿主体性,彰显儿童视角;4、学习路径提升教师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性;5、提升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是实现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一环。
冷金岩[8](2020)在《场域-惯习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习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也体现着实践导向,其中社会工作实习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培养环节,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在现实情境下,实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选择。因此本研究试图深描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实习过程,围绕“专业实习教育如何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认知与实践选择”这一问题,揭示实习过程中背离实习目标的现象以及原因。实习过程并非是一个独立的、割裂的过程,它与教育场域的理论教育息息相关。基于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通过对13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深度访谈发现,学生在教育场域和实习场域均遭遇了不同的困境。在实习前,学生处于教育场域,这一场域由政府、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政府快速推动社会工作教育发展,但同时由于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多数教师通过“边教边学”等方式建构专业知识体系。学生在教育场域中,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和本科实习形成了专业惯习。但这种专业惯习停留在理想化的状态;在实习中期,学生进入实习场域。这一场域由社会工作机构管理者、一线社会工作者和实习生共同构成。管理者在管理主义和专业主义的双重影响下作出决策,并影响一线社会工作者和实习生的行动逻辑。一线社会工作者则由于环境和自身专业能力不足等原因形成了低专业性和低自主性的服务态度。实习生的实习态度则伴随着实习进程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由于场域的变化,各个主体之间的资本、惯习发生冲突,实习生面对种种困境,发展出不同的行动策略;在实习后,当实习生再次回到教育场域后,实习生对实习过程进行反思,并重新认识专业惯习。通过对实习过程的研究,能够以小见大地反映出社会工作实务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进一步反思当前社会工作实习、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弊病,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场域、实习场域以及场域间的互动提出优化建议。
阿尔祖古丽·奥斯曼[9](2020)在《社会工作介入x中职学校学生厌学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人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对教育相关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越发明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新发展时期,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这种压力也传导给了学生,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精神上或者是行为上的厌学问题。厌学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倦怠,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讨厌学习的行为。比如:上课迟到,早退普遍存在,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正,与老师作对心理较强,对自己放任自流,缺乏长远的目光。即使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有普遍厌学情绪的群体中也难以实施,所以转变中职厌学情绪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厌学行为原因分析,主要是由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其次是社会工作介入厌学问题的介入优势,阐释本文主要选择的介入方法,社会工作作为助人自助的学科可以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的方法介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厌学问题,介入之前因为在此学校实习,在学校进行了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对学生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通过厌学量表获得了客观的数据,然后根据学校学生存在的行为上的问题,选择案主后,依据案主的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服务,主要是利用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方法进行干预,最后对进行的实务总结出了经验并提出了1.学校尽快建立与开展社会工作服务2.家长应该更多的支持学校的工作3.中职学生应转变学习态度4.学校要试图改变自己的血神管理工作方法,最终取得了可见的效果。
李慧星[10](2020)在《基于转换思想的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创新研究》文中提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主要包括物理理论知识与物理实验,其中物理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充分凝练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进一步肯定了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对三维目标进行了升华,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体现。并结合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转换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将复杂的实验简单化,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感知物理现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以新课程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提高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技能为目标,结合优秀物理教师的访谈建议,调查了解到在课堂上开展物理演示实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物理课堂气氛、增加教师个人魅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但是在校园中,物理演示实验实施的效果依然有一些不足之处,存在效率低、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注重对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优化策略方面的研究就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调查研究了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情况及学习情况的现状,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分析形成重理论轻实验现象的原因,提出并总结了物理演示实验的一些教学策略:(1)结合物理演示实验高效导入新课,(2)设计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能力,(3)规范演示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效率,(4)教师做实验时讲演配合。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物理实验提出了创新演示实验教学的策略与建议。教师方面的创新策略:(1)加入大量有趣味的、启发性的实验,(2)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3)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4)增加低成本创新性的物理实验,(5)增加可视化的物理实验,(6)鼓励学生总结、反思实验操作,培养创新意识。学校方面的创新策略:(1)注重小学科学的开展与实施,(2)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对教师实验能力的培训,(3)开放实验室,定期举行实验展览活动。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反思与展望,期望为今后物理演示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用专业态度记录生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专业态度记录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1)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规范分析法 |
(二)实证检验法 |
(三)比较分析方法 |
五、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评析 |
一、概念解读 |
二、相关概念界分 |
第二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石 |
一、法治指数理论 |
二、有效辩护理论 |
三、控辩平衡理论 |
四、指定辩护理论 |
第三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司法正义价值分析 |
一、配合刑事诉讼机制改革实现司法程序正义 |
二、提升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实现司法实质正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正当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正当性分析 |
一、刑事法律援助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履行义务的客观需要 |
二、法治评估的拓展与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进一步完善的必然趋势 |
三、行政管理模式下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分析 |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 |
一、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法源依据 |
二、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践基础 |
三、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条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现状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发展沿革 |
一、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发展阶段 |
二、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规范评述 |
三、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评述 |
第二节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运行模式 |
一、行政管理评估的运行模式 |
二、司法裁判评估的运行模式 |
三、两种模式下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理论的异同 |
第三节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运行现状:以H省试点工作为例 |
一、H省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基本概况及其评估指标 |
二、H省500 个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基本数据样态及主要指标评估得分情况 |
三、对H省500 个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结果的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障碍及其成因 |
第一节 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障碍 |
一、理念障碍 |
二、机制障碍 |
第二节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障碍成因分析 |
一、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目标不凸显与刑事法律援助高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
二、案件受理标准不合理与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司法改革矛盾突出 |
三、律师参与刑事法律援助的积极性不高与刑事法律援助案件需求量大的矛盾突出 |
四、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普遍不高与人民群众对司法正义的追求矛盾突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外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比较与借鉴 |
第一节 中外评估指标相似性分析 |
一、均有较为明确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 |
二、评估对象均主要体现在承办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服务质量上 |
三、同行评估制度被很多国家广泛采用 |
四、多数国家建立了大案要案的特别管理制度 |
第二节 中外评估指标差异性分析 |
一、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主体各有不同 |
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事前与事后质量监控不同 |
三、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反馈机制与投诉机制完善程度不同 |
第三节 域外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经验借鉴 |
一、建立和完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机制 |
二、探索设置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动态评估指标体系 |
三、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评估模式 |
四、设置专门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和监督机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机理 |
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要素 |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范畴 |
第二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内容 |
一、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一级指标设置 |
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设置:以一审审判阶段为研究对象 |
第三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运行保障 |
一、推进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现代化和运行能力现代化的理念转型 |
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运行机制保障 |
三、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运行的法律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中文专着(含外文译着) |
(二)中文论文类(含案例,报刊,文件) |
二、外文文献 |
(一)英文专着 |
(二)英文文献 |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议稿)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介 |
二、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 |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
3.2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3.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类型化特征及多维比较 |
3.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层次性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筛选以及分类 |
4.2 基于实体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3 基于作用性质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检验 |
5.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模型验证 |
5.2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提升策略 |
6.1 教师价值观念体系的变革性重构 |
6.2 教师知识能力系统的终身性建构 |
6.3 教师发展机构作用的实质性发挥 |
6.4 教学科研团队组建及持续性合作 |
6.5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导向性激励 |
6.6 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的有效性保障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问题和局限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课堂观察及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分析提纲 |
附录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预调研版本) |
附录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正式版本) |
附录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概念界定 |
1.4.1 移动O2O |
1.4.2 信息搜寻 |
1.4.3 信息搜索与信息搜寻的区分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信息搜寻行为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1.2 认知理论 |
2.1.3 人机交互理论 |
2.2 信息搜寻行为经典理论与模型 |
2.2.1 问题解决理论 |
2.2.2 意义建构理论 |
2.2.3 ASK理论 |
2.2.4 信息搜寻行为模型 |
2.3 国内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综述 |
2.3.1 国内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
2.3.2 国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
2.3.3 信息搜寻研究述评 |
2.4 移动O2O研究综述 |
2.4.1 移动O2O概述 |
2.4.2 国内外移动O2O研究现状 |
2.4.3 移动O2O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模型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分析 |
3.1.2 研究方法介绍 |
3.2 数据收集 |
3.2.1 样本选择 |
3.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2.3 数据分析工具 |
3.3 编码过程 |
3.3.1 开放性编码 |
3.3.2 主轴性编码 |
3.3.3 选择性编码 |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5 模型构建与阐释 |
3.5.1 信息搜寻行为过程 |
3.5.2 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 |
4.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分析 |
4.2 研究模型与假设 |
4.2.1 “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 |
4.2.2 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 |
4.2.3 研究模型构建 |
4.2.4 研究假设提出 |
4.3 研究方法设计 |
4.3.1 问卷设计 |
4.3.2 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3 多重共线性与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4.4.4 模型验证 |
4.5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过程的实验研究 |
5.1 研究问题 |
5.2 研究设计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样本选择 |
5.2.3 实验任务设置 |
5.2.4 研究变量测度 |
5.2.5 实验流程设计 |
5.3 研究结果分析 |
5.3.1 个体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
5.3.2 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
5.4 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6.1 研究设计 |
6.2 数据采集 |
6.2.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影响因素集 |
6.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6.3 基于信息增益理论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和模型构建 |
6.3.1 信息增益值计算 |
6.3.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6.3.3 关键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6.4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
6.4.1 支持向量机(SVM)建模 |
6.4.2 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
6.5 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与优化策略 |
7.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策略 |
7.1.1 触发用户信息需求 |
7.1.2 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
7.1.3 改善信息搜寻环境 |
7.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优化策略 |
7.2.1 提高信息质量 |
7.2.2 提升服务质量 |
7.2.3 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3.1 研究局限性 |
8.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过滤式问卷 |
附录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3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4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纪录片《人间世》的话语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人间世》的创作语境与制作传播 |
第一节 《人间世》的多维创作语境 |
一、风险社会中医患冲突频发 |
二、医疗改革在争议中稳步推进 |
三、现有医疗纪录片的伦理困境 |
第二节 《人间世》的创作及传播 |
一、珠玉在前:第一季对医患关系的沉浸式体验 |
二、青胜于蓝:第二季对医患外社会现实的观照 |
第二章 《人间世》的多元话语呈现 |
第一节 引领与推动:主流话语的文化书写 |
一、健康中国战略的复刻式投射 |
二、医患和解的策略性再生产 |
第二节 解说与我说:精英话语的理性表达 |
一、编导对医患场的缝合性书写 |
二、真实医学的有限效力再现 |
第三节 创新与改观:大众话语的影像言说 |
一、病患个体价值的立体化图解 |
二、苦痛家属的生存状态认知 |
第三章 《人间世》的话语建构策略 |
第一节 多层级命题的话语框架建构 |
一、《人间世》的分集文本图式结构 |
二、文本的表层骨架:从初级命题到宏观命题 |
三、文本的内部组织:从初级命题到微观命题 |
第二节 微观话语的多样化修辞策略 |
一、视像修辞:显露深层意蕴 |
二、剪辑修辞:传达隐性情感 |
三、声音修辞:弥合镜头裂缝 |
第四章 《人间世》话语建构的社会文化功能 |
第一节 在对生命认知的“共鸣”中建立认同 |
一、主旋律声音的凸显与遮蔽 |
二、对死亡记忆的消解与重构 |
三、生命孕育权的自由与异化 |
第二节 在对传统文化的“想象”中重塑观念 |
一、传统风俗的现代观念置换 |
二、疾病隐喻的社会疗愈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基于幼儿学习路径的教师专业发展 ——以数独游戏中教师观察与支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一、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对教师观察能力的新期许 |
二、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提升存在困境 |
三、幼儿学习路径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幼儿学习过程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概述 |
二、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的研究动态 |
三、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的现实问题 |
第二节 基于学习路径的研究与应用 |
一、学习路径含义及构成要素 |
二、数学领域学习路径的研究进展 |
三、基于幼儿学习路径的培训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第三节 数独游戏 |
一、数独游戏的起源与发展 |
二、数独游戏进入教育视野 |
三、数独游戏与数学过程性能力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 |
二、幼儿学习路径 |
三、数独游戏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个案研究法 |
二、具体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材料 |
第五节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的提升历程 |
第一节 研究前期—F老师在真实教育现场中观察与支持能力现状 |
一、初识F老师,听F老师如何说 |
二、进入教育现场,看F老师如何做 |
第二节 研究中期—F老师在数独游戏中的观察与支持能力变化 |
一、对数独游戏中学习路径的初次探讨 |
二、F老师在学习路径下的观察与支持能力 |
三、对数独中学习路径的再次探讨与完善 |
第三节 研究后期—F老师在真实教育情境中观察与支持能力的迁移 |
一、真实教育现场中,看F老师观察与支持能力如何迁移 |
二、研究后期,听F老师如何说 |
第五章 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提升的过程分析 |
第一节 教师“视线”由幼儿游戏结果转向幼儿游戏过程 |
第二节 教师对游戏材料中蕴含的学习与发展深入解读 |
第三节 教师关注幼儿差异性,个别化支持在行动 |
第四节 教师采用多样化、多渠道方式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 |
第五节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反思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
第六章 研究结果 |
第七章 教育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教育启示与展望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场域-惯习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习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实践导向 |
2、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挑战 |
3、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社会工作实习:问题与进路 |
2、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运用与反思 |
3、文献评析 |
(四)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1、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的概念及其内涵 |
2、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的本土应用 |
3、该理论与本研究的关联 |
4、主要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对象 |
(六)论文结构与研究框架 |
二、社会工作理论教育场域的分析 |
(一)多主体共同塑造理论教育场域 |
1、政府:专业教育发展的推动者 |
2、教师:非专业学科背景的教育者 |
3、学生:高情感认同的求知者 |
4、场域界定及其力量关系对比 |
(二)学生专业惯习的形成 |
1、理论教育中的惯习 |
2、经验积累中的惯习 |
(三)专业资本的形成与行动策略 |
1、身体化的文化资本 |
2、制度化的文化资本 |
3、客观化的文化资本 |
4、资本的缺憾 |
本章小结 |
三、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场域的分析 |
(一)专业实习场域的构建 |
1、社会工作机构管理者:管理主义与专业主义 |
2、一线社会工作者:低专业性与自主性 |
3、学生:新鲜感、匆忙感与倦怠感 |
4、场域界定及其力量关系对比 |
(二)惯习的冲突 |
1、学生和管理者:专业惯习和行政惯习 |
2、学生和督导:专业惯习与权力惯习 |
3、学生和一线社工:专业惯习和非专业惯习 |
4、学生和服务对象:专业惯习与本土文化惯习 |
(三)实习中三种策略的生成 |
1、消极应付型策略 |
2、专业迂回型策略 |
3、本土经验型策略 |
本章小结 |
四、实习结束后的场域困境与惯习反思 |
(一)两个场域的困境 |
1、理论教育场域的“放养式管理” |
2、专业实习场域的多重压力 |
3、场域间的冲突 |
(二)惯习反思 |
1、对专业性的认识 |
2、去理想化的实务态度 |
(三)行动策略 |
1、不做社工 |
2、社工作为保底职业 |
本章小结 |
五、场域—惯习视角下专业实习的优化路径 |
(一)理论教育场域 |
1、优化课堂教学,培育专业惯习 |
2、细化实习目标,明确实习导向 |
3、完善实习制度,强化校内支持 |
(二)专业实习场域 |
1、尊重多元惯习 |
2、给予全面支持 |
3、弥合目标冲突 |
(三)场域间的互动连结 |
1、理论实务结合,丰富实习模式 |
2、加强校地合作,建设实训基地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社会工作介入x中职学校学生厌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方法 |
1.3.2 访谈法 |
1.3.3 参与式观察法 |
1.3.4 问卷调查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思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界定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中等职业教育 |
2.1.2 厌学 |
2.1.3 社会工作 |
2.2 相关理论界定 |
2.2.1 认知行为理论 |
2.2.2 社会支持理论 |
2.2.3 生态系统理论 |
第3章 社会工作介入x中职学校厌学现状 |
3.1 关于x学校介绍 |
3.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3 厌学表现 |
3.3.1 行为表现 |
3.3.2 心理表现 |
3.4 中职学校学生厌学原因分析 |
3.4.1 自身层面原因 |
3.4.2 家庭层面原因 |
3.4.3 学校层面原因 |
3.4.4 社会层面原因 |
3.5 社会工作介入中职学校学生厌学问题优势 |
3.5.1 社会工作介入厌学问题的优势 |
3.5.2 社会工作介入厌学问题的工作方法选择 |
第4章 社会工作介入中职学生厌学问题的实务 |
4.1 个案工作介入中职学生厌学问题 |
4.1.1 前期准备 |
4.1.2 案主介绍 |
4.1.3 初次面谈 |
4.1.4 需求评估 |
4.1.5 设定目标和计划 |
4.1.6 介入过程 |
4.1.7 个案评估 |
4.1.8 结案与跟进 |
4.2 小组工作介入中职生厌学问题研究 |
4.2.1 小组筹划 |
4.2.2 小组目标 |
4.2.3 小组问题评估 |
4.2.4 小组活动过程 |
4.2.5 小组评估 |
4.2.6 跟进 |
4.3 社会工作介入中职学生厌学问题效果评估 |
第5章 社会工作介入中职学生厌学问题反思与建议 |
5.1 反思 |
5.1.1 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反思 |
5.1.2 实务过程中表现反思 |
5.1.3 结案后跟进时间有限 |
5.2 建议 |
5.2.1 中职学生应该转变学习态度 |
5.2.2 学校尽快建立与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
5.2.3 家长应该更多的支持学校的工作 |
5.2.4 学校试图改变学生管理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厌学量表 |
附录 B-访谈提纲 |
致谢 |
(10)基于转换思想的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的理论综述 |
2.1 2017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1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师观、学生观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启示 |
2.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4 物理中的转换思想 |
第3章 高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现状调查研究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及方法 |
3.3 问卷的结构 |
3.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1 学生问卷分析 |
3.4.2 教师问卷分析 |
3.4.3 教师访谈问题及内容的分析 |
第4章 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过程及创新研究 |
4.1 物理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 |
4.1.1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4.1.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4.1.3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
4.1.4 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
4.2 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过程遵循的原则 |
4.2.1 趣味性原则 |
4.2.2 直观性原则 |
4.2.3 规范性原则 |
4.2.4 科学性原则 |
4.3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策略 |
4.3.1 结合物理演示实验高效导入新课 |
4.3.2 设计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能力 |
4.3.3 规范演示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效率 |
4.3.4 讲演配合增加师生互动 |
4.4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 |
4.4.1 教师方面 |
4.4.2 学校方面 |
4.5 演示实验教学案例(人教版必修一) |
4.5.1 教案设计思路 |
4.5.2 教学过程 |
4.5.3 实施效果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物理实验学习情况调查 |
附录B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调查 |
致谢 |
四、用专业态度记录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 [1]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石贤平. 吉林大学, 2021(01)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D]. 刘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4]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D]. 曹越. 吉林大学, 2021(01)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纪录片《人间世》的话语建构研究[D]. 刘铭.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幼儿学习路径的教师专业发展 ——以数独游戏中教师观察与支持为例[D]. 张晓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场域-惯习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习过程研究[D]. 冷金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社会工作介入x中职学校学生厌学问题研究[D]. 阿尔祖古丽·奥斯曼. 新疆大学, 2020(07)
- [10]基于转换思想的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创新研究[D]. 李慧星.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