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彤,郑爽[1](2021)在《西班牙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山东省内最早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高校,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西班牙语人才。近年来,为如何培养西班牙语应用型人才做出了一系列模式探索: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基于成果导向修订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西班牙语+经贸"的培养特色,构建理论课与实践课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立专业创新学分。旨在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思维,打破高校西班牙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规格不统一的瓶颈,为社会培养"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西班牙语应用型人才,对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积极意义。
戚晓思[2](2021)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文中认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技能上不断提升,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创新突破。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讨论并试图揭示促进其体系保障和建设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系统,将其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系统设计缺陷、全程性困境、优质性欠佳等问题,结合所需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者发现高校音乐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有效实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此实现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的认知与提升。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但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都尚未清晰。这既局限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的发展,又影响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进程。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选取H省不同类型的三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进行详细的个案实施研究;再通过对H省17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的实地调研,访谈45名音乐专业领导和教师,运用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提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找出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及作用,并回收2112份学生调查问卷进行样本描述与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及H省公立本科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主要问题及成因与影响因素作用。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深入探寻H省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音乐学院在其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具体差异,再从H省17所高校音乐学院的广泛调研中归纳出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发现其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质量差异大、研究创作成果少和社会服务较单一。针对其主要问题的内部归因包括: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外部归因包括: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2)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研究分析得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专业教学标准、评估专业教学质量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主要由变革人才培养理念、设置专业特色课程、丰富专业教学模式构成;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构成。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提升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且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为原则,从确立平等地位、优化教学条件、给予相应自主权、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保障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建议,探寻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化、多样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时伟,冀占江,韦雪娇[3](2021)在《理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应用理科专业是新兴专业,该文从教材改革、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体系、考核方式、专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知名度等6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应用理科专业的培养要求,并提出教学改革方案。
范萍[4](2021)在《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反思》文中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职责。师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规格可以表现在实践性、创新性和复合性三个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建设还面临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不够清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相对僵化、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现实困境,可从明确专业目标定位、变革课程与方法体系、推进多方交流互动、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方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蔡子冰[5](2020)在《“体医结合”背景下体艺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需求的研究 ——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的社会背景下,医疗界逐步从传统的治疗研究转向治疗和预防一体的研究,体育干预正是预防最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普及,现阶段社会需要能够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论型人才,对体育运动参与者进行有效的体育医务监督和科学的体育指导。体育院校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类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需求为研究对象,在对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和2017年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的前提下,以担任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教师、2016-2018级本科生、近五年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有效参与调查的任课教师11名、体艺在读本科生353名、体艺毕业生345名。运用因子分析、描述性分析等方法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体育艺术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开设现状,探讨体艺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需求,结论如下:(1)在读体艺学生和体艺毕业生对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理论知识、科学引导运动训练活动的理论知识存在较为相似的需求。对运动时人体机能规律的变化、运动性损伤的预防以及康复指导的理论知识的需求存在的差异性较大。(2)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的运动训练专业(体艺方向)的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有缩减,其他三个专业的运动人体科学类的课程均无缩减,但存在课程数目偏少的情况,且各专业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均偏少。(3)体育艺术学院四个专业的学生中,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知识重要的学生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专业(体艺方向)和舞蹈学专业(舞蹈教育),认为一般且不太重要的学生主要集中在舞蹈表演专业和表演专业。(4)60%以上的在读体艺学生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缺乏重视、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思想陈旧、师生缺乏沟通等主要问题。在毕业生中的调查也存在师生缺乏沟通、课程缺乏重视等问题。(5)体艺毕业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再学习途径是通过同事之间相互探讨、培训、课本自学等方式。且体艺毕业生对自身掌握满意度较大的两个方面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科学引导运动训练活动的理论知识。
陈冠融[6](2020)在《基于校企合作的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着琳琅满目、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民族技艺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技艺人才的培养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环节,也是目前民族文化传承中最大的挑战。传承民族技艺、培养民族传承人才,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履行自身文化职责与使命的应有之义。在民族技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不仅仅限于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本身,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探讨民族技艺在职业教育中如何真正传承到民族技艺的精髓,以及探寻职业教育培养民族技艺人才的可行性,帮助拥有独特的民族技艺才能的培养对象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民族职业教育是民族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能够根据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及就业结构,对当地文化特点、传统工艺加以合理利用,系统、规范的培养民族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技术型人才,对民族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之一,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产学研结合以及校企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由于民族技艺与职业教育结合的时间较短,没有太多实践经验,因此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尤其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大的困惑。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有12个世居民族,还拥有者许多宝贵的民族文化,广西民族技艺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积极推动民族技艺职业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建设了数十个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本研究试图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田野考察法等研究方法,深入首批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对其20年民族技艺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找到其不足和提出改进建议,最终构建起基于校企合作的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保障。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围绕关键词,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继而界定核心概念,并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再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的梳理,理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并确定本文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基于校企合作的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解读,分为理论基础和理论拓展两个部分,理论基础包括利益相关者理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以及民族文化资本化理论;理论拓展主要是从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人才模式的主要特征,以及民族技艺人才的培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基础理论和拓展理论的解读,证实民族技艺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国内外典型模式分析,通过对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新加坡“教学工厂”、我国“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和我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分别从其产生背景、培养目标、培养内容、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并得出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以促进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第四部分是通过田野研究和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民族技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案进行研究,首先,详细描述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的概况和合作企业情况;其次,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内容、考核评价和培养机制五个方面分析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从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培养对象的合作选择、培养内容的合作打造、培养途径的合作创新和就业考核的合作保障五个方面对其培养独特性进行探讨,得出其20年来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有效经验。第五部分是通过对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首先,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包括优势共享原则、市场需求导向原则、模式创新及可操作性原则。其次,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政府、民族技艺行业、企业和学校四个方面都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产生了影响。最后是培养模式的架构,主要包括重视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一专多能”民族技艺人才;积极共商专业设置制度,助推特色人才服务区域经济;注重改革课程设置方式,强化民族技艺“产教融合”;不断优化更新课程体系,创新民族技艺教学内容;逐步完善和规范评价方式,强调民技人才“双证并重”;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机制,适应民族技艺学习特点等。第六个部分是基于案例分析,探讨民族技艺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施保障,主要从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政府方面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质量监管部门,地方教育部门加大对校企合作院校的支持;企业方面要加强行业部门的引导,民族技艺企业要提升自身的文化价值,民族技艺企业要注重自我更新;学校方面要结合区域经济和地方文化定位特色民族技艺专业,培养培养对象的民族责任感和工匠精神,加强民族技艺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最后,指明了本论文还存在调查不深入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仍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测量和评估等不足,还需要日后进行深入的后续研究。
赵兴国,童彦,杨艳俊,庄立会[7](2020)在《地理科学“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和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双重背景下,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应用实践能力的融合培养,从校内平台、校外平台和辅助平台构建地理科学专业"一专多能"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推行"体系引领、软硬结合、案例支撑、示范推广"的建设路径,为地方本科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推进实践育人、提升地理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思路和参考.
向莉[8](2020)在《“武医融合”办学实践与特色研究 ——以三所体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从政策层面上不断强化健康理念,不断加大对健康的重视,使之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因素。然而,社会中观面临慢性疾病频发、老龄化程度加深、运动不足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人民微观层面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却没有真正树立起大健康理念,没有实现“身”、“心”一体;加之社会健康发展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三所体育学院已在进行武医融合实践,形成了特有的办学特色,且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推出猴拳健身操、大舞教学、养生态能拳等系列视频,为“宅家”战士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在抗击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极大地体现了武医融合的优势,但在融合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在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院校如何促进武医融合,培养亦武亦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全民健康服务成为体育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体医融合”、“武医结合”、“武医融合”有关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了解武医结合的历史溯源、实践经验,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通过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三所体育学院的专家、领导进行访问、调研,了解三所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成效、特色、经验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身体验武汉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流程。通过研究,得出了武医融合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体医融合形式,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医融合肩负新的历史使命与重任。提出了体育学院应该基于文化自信,促进武医融合培养亦武亦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全民健康服务。发现了三所体育学院武医融合过程中存在行业壁垒,进而直接影响到三所体育学院促进武医融合的进程;对武医融合的宣传力度不够;双师型资源匮乏;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种类不能很好满足社会需求等问题。搭建了体育学院促进武医融合的办学路径:即破除壁垒,继续加强“融合”的顶层设计;营造武医融合氛围,创建武医融合实践平台;强化学科融合,加大双师型建设力度;研究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谢永顺[9](2020)在《“以本为本”背景下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新思想,教育部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对京津冀地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研究,为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建议。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各培养要素进行调查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虽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做出规定,但内容中“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合程度不够;(2)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规格虽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素质做出了规定,但内容中对学生文化素养、综合素质的规定体现较少;(3)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制度分为入学制度、修业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但培养制度缺乏创新性;(4)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存在专业技术课程、教学技能课程开设较少、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实践能力差等问题;(5)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主要通过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过程性评价内容需要完善。2.本研究根据“以本为本”教育思想对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构建目标、构建思路、构建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其中构建策略如下:(1)培养目标应切实体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2)培养规格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提出要求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内涵教育;(3)培养制度应根据现实需求进行优化,提升培养制度的实用性;(4)培养过程中重视通识课程内容的建设,增加专业方向课程的学时,加强教学实践管理,建立教学实践评价体系;(5)培养评价中重视过程性评价,丰富评价手段,把严毕业生“出口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黎明[10](2020)在《“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以亚洲潜水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休闲潜水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与繁荣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对高质量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成为了培养高质量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亚洲潜水学院的建立更成为了中国第一所开启休闲潜水人才本科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潜水学院,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休闲潜水人才的典范。目前,休闲潜水人才在培养质量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等。因此,如何完善休闲潜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体系,培养出高质量的休闲潜水人才,已成为相关高校培养此类人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所涉及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安排、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环境、教学考核评价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了解教学现状,发现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和培养高质量的休闲潜水人才提出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培养目标竞争力较低、理论培养目标与实际培养情况相脱节、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及目标虚设、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2、课程设置安排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经营管理课程设置不合理、社区体育指导课程不符合就业需求、任意选修课比例偏小。3、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学方法运用不合理。4、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专业实习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及学习需求、校内实践制度缺乏、专业实践环节学分比例偏低、毕业论文设计安排较不合理、潜水外训次数少。5、教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潜水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潜水书籍等文化知识储备欠缺、潜水教学标准不统一。6、教学考核评价方面的问题为:考核评价较注重总结性评价、缺乏严格的考核标准、实践考核次数较少。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优化策略:1、培养目标优化策略为:根据社会需求,全面调整培养目标,拓宽人才服务面向、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尝试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2、课程设置安排优化策略为:合理开发潜水方面的相关课程、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完善相关课程、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3、教学方法优化策略为: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4、实践教学优化策略为:加强专业实习实践基础建设、完善校内实践制度,提高实践学分比例、合理规划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事宜。5、教学环境优化策略为: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完善潜水硬件设施和增加潜水文化储备、完善潜水课程教学标准。6、教学考核评价优化策略为:注重过程考核,采用“N+2”考核模式、采取多样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制定考核评价标准。
二、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西班牙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培养西班牙语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
2 构建“西班牙语+专业”的西班牙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2.1 确立合理化的西班牙语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
2.2 构建多元化的西班牙语专业教学体系 |
2.3 打造项目化的西班牙语专业创新学分 |
3 本校应用型西班牙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
3.1 学生政治素质高、服务意识强 |
3.2 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强 |
3.3 就业率和薪资待遇高 |
3.4 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
4 结语 |
(2)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专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教学保障的政策要求 |
三、质量管理的理论诉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全面质量管理 |
二、高校音乐专业 |
三、人才培养质量 |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内涵 |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演进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启示 |
第二节 研究文献回顾 |
一、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概况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 |
四、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五、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一、已有研究启示 |
二、已有研究局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数据搜集 |
一、访谈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三节 分析方法 |
一、访谈资料的整理 |
二、个案资料的分析 |
三、问卷数据的分析 |
第四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 |
第一节 综合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 |
三、需求导向的专业内涵建构 |
四、扎根本土的教学实践研究 |
五、案例小结 |
第二节 师范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变革 |
三、专业特色的教学范式改革 |
四、师生互动的专业教学新态 |
五、案例小结 |
第三节 理工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边缘专业的学科发展定位 |
三、培养单一的专业方向设置 |
四、发挥主动的培养质量保障 |
五、案例小结 |
第五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 |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
二、培养质量差异大 |
三、研究创作成果少 |
四、社会服务较单一 |
第二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归因 |
一、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 |
二、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 |
三、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 |
第三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归因 |
一、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 |
二、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 |
三、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 |
第六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 |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
二、提供专业教学标准 |
三、评估专业教学质量 |
第二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 |
一、变革人才培养理念 |
二、设置专业特色课程 |
三、丰富专业教学模式 |
第三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 |
一、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 |
二、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 |
三、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 |
第四节 影响因素作用的实证考察 |
一、项目分析 |
二、因子分析 |
三、相关性分析 |
四、差异性比较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及成因的归纳 |
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 |
三、研究的总体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建议 |
一、确立高校教育中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平等地位 |
二、优化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 |
三、给予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相应的自主权 |
四、健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
五、促进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的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理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培养理科应用型人才的方法 |
2.1 编写应用型理科专业的教材 |
2.2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
2.3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2.4 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
2.5 改变课程考核方式 |
2.6 加强与社会的接触,提高应用理科专业的知名度 |
3 总结 |
(4)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师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质内涵 |
(一)实践性是师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养 |
(二)创新性是师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素养 |
(三)复合性是师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定位 |
二、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够清晰,应用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 |
(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相对僵化,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灵活性 |
(三)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复合性素养培养缺乏整合性 |
三、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
(一)明确专业目标定位,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
(二)变革课程与方法体系,提升培养目标达成度 |
(三)推进多方交流互动,提高优质资源利用率 |
(四)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实现过程有序监控 |
(5)“体医结合”背景下体艺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需求的研究 ——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运动人体科学的概念 |
2.1.2 体医结合的概念 |
2.1.3 体育艺术的概念 |
2.1.4 知识需求的概念 |
2.2 体育艺术类专业学生损伤的研究 |
2.3 现状研究 |
2.3.1 运动人体科学类主干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
2.3.2 “体医结合”国内研究现状 |
2.3.3 “体医结合”国外研究现状 |
2.4 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统计分析 |
4.1.1 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必要程度分析 |
4.1.2 各级指标的筛选 |
4.1.3 指标的因子分析 |
4.1.4 体育艺术类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需求分析 |
4.2 体育艺术学院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
4.2.1 广州体育学院各专业体艺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4.2.2 广州体育学院各专业体艺学生培养规格与主要课程分析 |
4.2.3 体育艺术学院人才培养就业意向分析 |
4.2.4 体育艺术学院课程总体结构分析 |
4.2.5 体育艺术学院课程学分、学时分析 |
4.3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设置分析 |
4.3.1 体育艺术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分析 |
4.3.2 体育艺术学院的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学时、学分分析 |
4.4 以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的其课程(学科)分析 |
4.4.1 专项训练课程分析 |
4.4.2 体育艺术专业学生形体训练课程 |
4.4.3 舞蹈动作创编课程 |
4.4.4 体育教学课程 |
4.4.5 各专业以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为科学依据的其他课程分析 |
4.5 体育艺术学院在读学生的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情况分析 |
4.5.1 体艺学生的基本情况 |
4.5.2 体艺学生对运动人体科类课程的学习情况分析 |
4.6 体育艺术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教师队伍情况分析 |
4.6.1 体育艺术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师资队伍分析 |
4.6.2 任课教师对体艺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评价 |
4.7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毕业生反馈情况分析 |
4.7.1 体艺毕业生工作现状情况分析 |
4.7.2 体艺毕业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运用的分析 |
4.7.3 体艺毕业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反馈分析 |
4.7.4 体艺毕业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再学习情况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附录 A 专家问卷 |
附录 B 任课老师问卷 |
附录 C 体艺毕业生问卷 |
附录 D 体艺在读本科生问卷 |
附录 E 专家效度问卷 |
9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基于校企合作的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问题提出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1. 职业教育 |
2. 民族技艺人才 |
3. 校企合作 |
4. 人才培养模式 |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选题意义 |
(四) 文献综述 |
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2. 民族技艺研究 |
3. 民族技艺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研究 |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思路 |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模式理论解读 |
(一) 理论基础 |
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
3. 情境学习理论 |
4. 民族文化资本化理论 |
(二) 理论拓展 |
1. 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2.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
3. 民族技艺人才培养特征分析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国内外典型模式分析 |
(一) 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典型模式 |
1.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
2. 英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
3. 新加坡“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 |
(二) 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1. 产学研合作教育 |
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
(三) 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启示 |
1. 国内外模式特征比较 |
2.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启示 |
四、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产教融合”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模式个案研究 |
(一)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的概况 |
1. 发展历程 |
2. 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 |
3. 师资队伍 |
4. 实训基地 |
5. 管理制度 |
(二)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合作企业 |
1. 企业概况 |
2. 合作缘由 |
(三)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产教融合”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模式 |
1. 校企共议的培养目标 |
2.“产教融合”的培养过程 |
3.“产教融合”的培养内容 |
4.“产教融合”的考核评价 |
5.“产教融合”的培养机制 |
(四)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产教融合”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模式的独特性 |
1. 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 |
2. 培养对象的合作选择 |
3. 培养内容的合作打造 |
4. 培养途径的合作创新 |
5. 就业考核的合作保障 |
五、基于校企合作的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一) 指导思想和原则 |
1. 优势共享原则 |
2. 市场需求导向原则 |
3. 模式创新及可操作性原则 |
(二) 基于案例研究的影响因素分析 |
1. 政府方面 |
2. 民族技艺行业方面 |
3. 企业方面 |
4. 学校方面 |
(三) 培养模式架构 |
1. 重视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一专多能”民族技艺人才 |
2. 积极共商专业设置制度,助推特色人才服务区域经济 |
3. 注重改革课程设置方式,强化民族技艺“产教融合” |
4. 不断优化更新课程体系,创新民族技艺教学内容 |
5. 逐步完善和规范评价方式,强调民技人才“双证并重” |
6. 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机制,适应民族技艺学习特点 |
六、基于案例分析的民族技艺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施保障 |
(一) 政府方面 |
1.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 |
2. 设立校企合作质量监管部门 |
3. 地方教育部门加大对校企合作院校的支持 |
(二) 企业方面 |
1. 加强行业部门的引导 |
2. 民族技艺企业要提升自身的文化价值 |
3. 民族技艺企业要注重自我更新 |
(三) 学校方面 |
1. 结合区域经济和地方文化定位特色民族技艺类专业 |
2. 提升培养对象的民族责任感和工匠精神 |
3. 加强民族技艺类“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地理科学“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以“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目标 |
2 以“两主一辅”融合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内容 |
2.1 校内平台建设 |
2.1.1 室内实验实训室建设 |
2.1.2 学科(专业)教室建设 |
2.1.3 专业专项活动 |
2.2 校外平台建设 |
2.2.1 校-X合作平台 |
2.2.2 专业野外实习基地 |
2.2.3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2.3 辅助平台建设 |
2.3.1 创新科研训练平台 |
2.3.2 专业技能竞赛平台 |
2.3.3 众创空间服务平台 |
3 以“体系引领、软硬结合、案例支撑、示范推广”为实践学平台建设的路径 |
3.1 体系引领重视顶层设计 |
3.2 软硬结合获取多重资源 |
3.3 案例支撑夯实平台建设 |
3.4 示范推广扩大应用范围 |
4 结语 |
(8)“武医融合”办学实践与特色研究 ——以三所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国家对健康理念的宏观导向 |
2.社会中观面临的健康问题日益凸现 |
3.人民微观尚未达到身心一体 |
4.亦体亦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供不应求 |
(二)研究目标 |
1.梳理武医结合的历史溯源 |
2.阐述武医融合的时代意蕴 |
3.识别体育学院武医融合实践的特色 |
4.搭建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办学策略 |
(三)研究意义 |
1.有利于体育学院教学开辟新领域 |
2.有利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3.有利于武医融合在健康促进与非医疗健康干预中发挥作用 |
4.有利于传承武医传统文化,推进现代体医融合实施的进程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1.观点创新 |
2.视角创新 |
3.内容创新 |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 |
1.武医融合 |
2.体医融合 |
(二)理论支撑 |
(三)文献综述 |
1.武医结合的历史溯源 |
2.有关武术与中医的关系研究 |
3.关于“武医结合”的实践研究 |
4.文献评述 |
三、三所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实践成效分析 |
(一)成都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实践成效分析 |
1.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与利用 |
2.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培养了大批既懂武又懂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
(二)上海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实践成效分析 |
1.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继承与发展 |
2.增加学生就业的广度与宽度 |
(三)武汉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实践成效分析 |
1.回应社会健康需求的一个大胆尝试 |
2.实现产、学、用一体化教学 |
四、三所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特色分析 |
(一)成都体育学院促进“武医融合”的特色分析 |
1.课程互通 |
2.第二课堂把薪助火 |
3.社会实践 |
(二)上海体育学院促进“武医融合”的特色分析 |
(三)武汉体育学院促进“武医融合”的特色分析 |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
2.“战疫情,七日练”系列活动 |
五、三所体育学院“武医融合”实践中主要问题分析 |
(一)行业协作壁垒直接影响三所体育学院“武医融合”的进程 |
(二)对武医融合的宣传力度不够 |
(三)双师型资源匮乏 |
(四)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种类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
六、体育学院武医深度融合的发展对策 |
(一)破除壁垒,继续加强“融合”的顶层设计 |
(二)营造武医融合氛围,创建武医融合实践平台 |
(三)强化学科融合,加大双师型建设力度 |
(四)研究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七、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以本为本”背景下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1.1 关于“以本为本”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
1.2.1.2 关于“京津冀地区教育协同发展”相关研究 |
1.2.1.3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2.1 关于“体育教育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
1.2.2.2 关于“体育教育及相关专业改革发展”研究 |
1.2.3 相关概念界定 |
1.2.3.1 “体育教育专业”概念界定 |
1.2.3.2 “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2.1 问卷的设计 |
2.2.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2.2.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2.2.4 问卷的信度检验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对比分析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素构成释析 |
3.1.1 出发点——“以本为本”教育思想 |
3.1.2 支撑点——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 |
3.2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
3.2.1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
3.2.2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规格分析 |
3.2.3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制度分析 |
3.2.3.1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入学制度分析 |
3.2.3.2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修业制度分析 |
3.2.3.3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考核制度分析 |
3.2.4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过程分析 |
3.2.4.1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3.2.4.2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分析 |
3.2.5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评价分析 |
3.3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3.3.1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目标 |
3.3.2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 |
3.3.3 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
3.3.3.1 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培养“又红又专”现代化人才 |
3.3.3.2 制定有特色的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过程体现“四个回归” |
3.3.3.3 不断优化创新培养制度,注重培养制度实用性和科学性 |
3.3.3.4 不断深化培养过程改革,培养“一专多能”高等体育人才 |
3.3.3.5 丰富培养质量评价方式,构建全方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以亚洲潜水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重视本科应用型高校的建设,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及应用教育 |
1.1.2 休闲潜水市场发展繁荣,对潜水人才需求量大 |
1.1.3 高校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研究缺乏且不够完善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研究目的 |
1.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局限性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案例选取理由分析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休闲潜水 |
2.1.2 应用型人才 |
2.1.3 教学体系 |
2.2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2.3 小结 |
2.3 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4 休闲潜水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 |
2.4.1 国外休闲潜水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 |
2.4.2 国内休闲潜水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案例分析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访谈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现状调查 |
4.1.1 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情况分析 |
4.1.2 休闲潜水人才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
4.1.3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方法使用情况分析 |
4.1.4 休闲潜水人才实践教学情况分析 |
4.1.5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环境情况分析 |
4.1.6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考核评价情况分析 |
4.2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状况的评价分析 |
4.2.1 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分析 |
4.2.2 休闲潜水人才课程设置安排的评价分析 |
4.2.3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方法的评价分析 |
4.2.4 休闲潜水人才实践教学的评价分析 |
4.2.5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环境的评价分析 |
4.2.6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考核评价的评价分析 |
4.2.7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总体培养效果的评价分析 |
4.3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1 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
4.3.2 课程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 |
4.3.3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
4.3.4 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4.3.5 教学环境存在的问题 |
4.3.6 教学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
4.4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优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4.1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
4.4.2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4.5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优化策略 |
4.5.1 培养目标的优化策略 |
4.5.2 课程设置安排的优化策略 |
4.5.3 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 |
4.5.4 实践教学的优化策略 |
4.5.5 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
4.5.6 教学考核评价的优化策略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西班牙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为例[J]. 孙晓彤,郑爽.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15)
- [2]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D]. 戚晓思.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3]理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 时伟,冀占江,韦雪娇.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1(04)
- [4]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反思[J]. 范萍.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21(01)
- [5]“体医结合”背景下体艺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需求的研究 ——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D]. 蔡子冰.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6]基于校企合作的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为例[D]. 陈冠融.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地理科学“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赵兴国,童彦,杨艳俊,庄立会.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8]“武医融合”办学实践与特色研究 ——以三所体育学院为例[D]. 向莉.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9]“以本为本”背景下京津冀地区体育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谢永顺.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10]“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以亚洲潜水学院为例[D]. 黎明.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