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一、茵栀黄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云花,马丹,马利敏[1](2021)在《茵栀黄颗粒佐治轻中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肝肾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佐治轻中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肝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05例轻中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梭状二联活菌和光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茵栀黄颗粒佐治,连续治疗5d后,对比两组患儿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SB)、直接胆红素(DB)、经皮胆红素(TCB),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TBA、TSB、DB、TCB、ALT、AST低于对照组,且肾功能指标BUN、Scr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佐治轻中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确切,通过清热利湿、退黄保肝,从而有效改善患儿肝肾功能。

林琳[2](2021)在《加味茵栀方联合推拿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加味茵栀方联合推拿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光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加味茵栀方联合推拿,疗程为3天。通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经皮胆红素值、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23.33%、对照组治愈率为1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经皮胆红素值、中医证候积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运用加味茵栀方联合推拿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退黄疗效更好,可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经皮胆红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临床参考价值。

冯健瑞[3](2021)在《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4)”相关数据挖掘技术对其涉及的中药组方进行用药规律研究,为临床应用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按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万方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 Med这7大数据库,并且手工检索会议论文中有关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时间限定为建库日期至2020年12月。两位经培训过的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文献和收集研究数据,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及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分别进行质量评估和Meta分析,并将纳入文献涉及的中药组方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4)”,探索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用药规律。结果:1.Meta分析:最终获得34篇关于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RCT研究,共有3401例患儿,其中试验组患儿为1700例,对照组1701例。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中药药浴联合常规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单纯常规治疗[RR=1.15,95%CI(1.12,1.18),Z=9.36,P<0.00001];中药药浴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降低总胆红素水平优于单纯常规治疗[SMD=-2.74,95%CI(-2.74,-1.58),Z=7.31,P<0.00001];中药药浴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黄疸天数较单纯常规治疗缩短[SMD=-2.71,95%CI(-3.37,-2.05),Z=8.02,P<0.00001];中药药浴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住院天数较单纯常规治疗减少[SMD=-1.03,95%CI(-1.57,-0.48),Z=3.68,P=0.0002];中药药浴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光疗时间较单纯常规治疗缩短[SMD=-0.95,95%CI(-1.26,-0.64),Z=6.02,P<0.0001];中药药浴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单纯常规治疗少[RR=0.51,95%CI(0.36,0.71),Z=3.94,P<0.0001]。2.用药规律: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组方用药擅用清热类药物、利水渗湿退黄类药物,其所用之药物主要归于肝及脾胃经,性味多以寒、苦、辛为主。茵陈是诸多医家治疗本病最常用的药物,而茵陈、栀子、大黄三者间连用次数最多,是核心药物。结论:1.与单纯常规治疗相比,中药药浴联合常规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总有效率、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退黄天数、住院天数、光疗时间以及不良反应上均有优势。2.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4)”对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中药组方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中药组方中所含药物多具有苦寒之性味,以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法,在清利肝胆湿热的同时兼顾脾胃,善用苦寒的药物实现对湿热之邪的调治,用药体现通过肝脾同治之抑木扶土法实现对肝脾的调治,并根据疾病的变证,结合患儿症状随证治之。

伍思男[4](2020)在《灌肠疗法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现代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灌肠疗法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一般情况及灌肠护理现状。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纳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灌肠疗法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18年10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的一般情况及灌肠护理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纳入129篇研究,文献发表在2014年达到高峰,近4年呈现递减趋势;目前的研究主要以治疗为主(121篇),探讨预防作用为辅(8篇)。129篇文献中有2篇文献未对灌肠液进行具体描述,清洁灌肠用的灌肠液主要有开塞露、生理盐水、温开水3类,中药灌肠液主要有中成药茵栀黄制剂、中药汤剂茵陈蒿汤加减等。灌肠液温度最高的为45℃,最低的为28℃~32℃;部分研究中提及灌肠液的温度为患儿直肠温度±2℃。灌肠器械中包括胃管、肛管或灌肠管、导尿管、吸痰管、头皮针、玻璃注射器等。清洁灌肠灌肠管插入的最大深度以5~7cm最常见;而药物灌肠以10cm最常见。清洁灌肠保留时间最长时间以5~10min最常见;而药物灌肠以保留30min最常见。结论目前关于灌肠疗法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最佳方案仍不明确。仍缺乏科学设计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探讨灌肠疗法最佳操作标准。

杨磊[5](2020)在《清热退黄灌肠方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清热退黄灌肠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清热退黄灌肠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机理,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指导思路。方法:本研究将选取的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30例和中药组30例,常规组予以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中药组则予以中药灌肠联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每个疗程为5天,总共治疗1个疗程,研究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治疗有效率、黄疸消退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等,以及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Y-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水平等血清学指标变化,对两组一般资料及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①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0例,常规组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中药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②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以及常规组在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下降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常规组,提示中药组在改善患儿胎黄中医症候方面有明显优势。③两组治疗后TBIL、IBI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以及常规组在治疗后TBIL、IBIL下降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常规组。④两组治疗后ALT、AST、y-G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以及常规组在治疗后γ-GT下降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常规组。⑤两组治疗后CK、CK-MB、LD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以及常规组在治疗后CK、CK-MB、LDH下降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常规组。⑥两组治疗后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以及常规组在治疗后CRP下降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常规组。⑦中药组患儿住院及光照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退黄灌肠方联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湿热郁蒸证)疗效确切,能显着改善患儿症状,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住院治疗及蓝光照射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中药灌肠作用机理可能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肝循环对药效的影响,从而有效改善肝功能损害,控制机体炎性反应有关,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了临床依据,值得进一步运用和推广。

曹红利,王婷[6](2020)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比较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水平、退黄时间、住院时间、肝功能指标、体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3 d后,观察组患儿的经皮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AST、GGT、AL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周,两组患儿的体质量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1)。结论蓝光照射治疗基础上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能明显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肝功能,退黄时间快、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对于患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田彩蝶,吕健,谢雁鸣,孙梦华[7](2019)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系统检索电子数据库CNKI,WanFang,VIP,Sino Med,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4月,筛选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应用Cochrane评价手册中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最后通过Rev Man 5. 3软件对其效应量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30项研究,总样本量3 923例,试验组1 940例,对照组1 983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试验组总有效率(RR=1. 22,95%CI [1. 18,1. 26],P<0. 000 01)、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MD=-38. 78,95%CI[-48. 38,-29. 18],P <0. 000 01)、退黄时间(MD=-1. 76,95%CI[-2. 10,-1. 41],P<0. 000 01)、日均胆红素下降值(MD=11. 67,95%CI[8. 89,14. 45],P<0. 000 01),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有9项研究报告,主要为腹泻、呕吐、发热、皮疹等症状,不影响治疗效果。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常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但鉴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不高,影响结论的可靠性,建议以后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经科学设计、严格实施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

陈玲园,梁雪艳,李岩[8](2019)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Pubmed、CENTRAL、Medline(Ovid SP)、Embase等外文数据库。收集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与蓝光照射单独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ve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项RCT,共3 747例患儿,所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单独蓝光照射治疗组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组在总有效[RR=1.21,95%CI(1.18~1.24),P<0.00001],痊愈[RR=1.50,95%CI(1.40~1.61),P<0.00001],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MD=-39.15,95%CI(-49.02~-29.28),P<0.00001],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时间[MD=-3.10,95%CI(-3.66~-2.54),P<0.00001]方面差异均具有显着性。尚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不良反应与单独蓝光照射治疗无显着性差异[RR=0.61,95%CI(0.31~1.20),P=0.15]。[结论]相比单独蓝光照射治疗,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微,但仍需要设计更加严格的临床试验加以确认。

韩姗姗[9](2019)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GRADE研究方法,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考当前最佳证据,制定中国《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减少母婴分离,增加人文关怀。方法:1.召开启动会对指南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期探讨,并通过问卷进行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2.运用网络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中成药的检索,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9.1.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查,获得最终目标文献,并形成文献证据登记表和文献特征提取表。3.对于不同的研究类型应用不同的条目/量表进行偏倚评估:对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予AMSTAR-2量表评估;对于RCT予ROB风险偏倚评估,对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予MINORS量表评估。4.运用Revman5.3软件对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获得相应森林图。5.专家共识:1)德尔菲法:遴选不少于30个全国各地正高职称以上的儿科/新生儿科中西医专家,以邮件方式对其展开三轮问卷,统计其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指标,同时针对中成药的推荐意见进行投票表决;2)共识会议:对通过问卷仍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再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6.运用GRADE系统对经循证研究和专家共识达成一致的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形成证据总结表,并综合德尔菲票数、患者利益对中成药作出最终推荐。结果:1.循证研究:最终10种中成药67项研究纳入证据,包括41项茵栀黄制剂研究(口服液23、颗粒18)、9项清肝利胆口服液、4项四磨汤口服液、6项黄疸茵陈颗粒、2项清开灵冲剂、2项茵陈五苓糖浆、1项消炎利胆片、1项黄栀花口服液、1项肝舒乐颗粒。2.专家共识:明确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用人群对象、时机和范围、优势证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相关等描述。3.质量评价:最终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黄疸茵陈颗粒、茵陈五苓糖浆、四磨汤口服液5种中成药纳入GRADE研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总体质量证据等级为C级,其余均为D级。4.形成推荐意见:推荐单独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光疗发生率(1B);推荐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1C),降低黄疸消退失败率(2C),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考虑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失败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效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日均胆红素下降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湿重于热。推荐服用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IV类证据,D级推荐),中医属阳黄,小便不利(专家共识)。暂不建议黄疸茵陈颗粒(2D)、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2D)。结论:依据GRADE系统和共识结果,最终对茵栀黄口服液予以强推荐,对茵栀黄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给予弱推荐,对茵陈五苓糖浆给予D级推荐,暂不推荐黄疸茵陈颗粒和四磨汤治疗新生儿黄疸。

余舒[10](2019)在《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观察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疗效影响,明确该法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优势。2.为运用清胎毒法小儿推拿治疗新生儿黄疸提供临床研究依据,为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提出新的临床思路。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案以随机对照为原则,随机将合格受试者收入两个不同组别,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以“蓝光疗法”治疗5天,治疗后随访1周,试验组在光疗的5天里加用清胎毒法小儿推拿每天治疗1次。分别对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值和证候评分及整体疗效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分析、评价。结果:1.血清胆红素值:两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值相比治疗前均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值之差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试验组血清胆红素值小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评分:两组治疗后证候总评分相比治疗前均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证候总评分之差和主症评分之差试验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次症评分之差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总体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8%,试验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率76.47%,对照组治愈率45.45%,试验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黄疸消退所需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胎毒法小儿推拿结合蓝光疗法可促进新生儿黄疸患儿胆红素代谢,加速胆红素排泄,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清胎毒法小儿推拿结合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促进黄疸证候的改善,安全有效,临床可推广使用。

二、茵栀黄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茵栀黄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茵栀黄颗粒佐治轻中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肝肾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选择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肾功能比较
3 讨论

(2)加味茵栀方联合推拿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的来源
        (二)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2.中医诊断标准
        3.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和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法
        1.对照组治疗方案
        2.治疗组治疗方案
        (三)疗程
        (四)观察指标
        1.安全性指标
        2.疗效指标
        (五)统计方法
    三、评价标准
        (一)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二)疗效评定标准
        (三)安全性评价标准
    四、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1.两组患儿性别比较结果
        2.两组患儿日龄比较结果
        3.两组患儿胎龄比较结果
        4.两组患儿体重比较结果
        (二)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结果
        1.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比较结果
        2.两组患儿治疗前经皮胆红素值比较结果
        3.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结果
        4.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结果
        5.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结果
        6.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比较结果
        7.两组患儿治疗后经皮胆红素值比较结果
        8.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结果
        9.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10 安全性评价
讨论
    一、中医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认识
        (一)历史沿革
        (二)病因病机
        (三)湿热郁蒸证
    二、西医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认识
        (一)发病原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
        2.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低下
        3.胆红素排泄异常
        4.肠肝循环增加
        (二)胆红素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影响
        (三)西医治疗
        1.光照疗法
        2.药物治疗
        (四) 换血疗法
    三、推拿处方分析
        (一)推拿作用机理
        (二)选穴依据
    四、组方用药分析
        (一)组方依据
        (二)组方分析
        (三)药物功效及药理作用分析
        (四)疗效机理探讨
        1.保护肝脏
        2.降低胆红素水平
        3.改善胃肠功能
    五、疗效分析
        (一)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经皮胆红素值、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分析
        (二)总疗效比较分析
    六、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
        1.3 文献筛选管理和资料提取
        1.4 方法学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估
        2.4 Meta分析结果
        2.5 偏倚性
    3 讨论
        3.1 方法学评价
        3.2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3.3 局限性
        3.4 展望
    4 结论
第二部分: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分析软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数据录入与规范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分析
        2.2 药物四气五味和归经统计分析
        2.3 中药配伍关联分析
        2.4 聚类分析
        2.5 复杂网络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综述 新生儿黄疸的中医外治法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灌肠疗法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现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2 检索方法
    1.3 资料提取及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1.1 文献检索结果及基本情况
        2.1.2 期刊文献的发表杂志分布
        2.1.3 研究者领域及地区分布
    2.2 灌肠疗法护理相关情况
        2.2.1 研究纳入对象及研究方向分布
        2.2.2 灌肠液选择
        2.2.3 灌肠液的剂量
        2.2.4 灌肠液的温度
        2.2.5 灌肠器械的选择
        2.2.6 灌肠器械插入深度
        2.2.7 灌肠的时间及灌肠时护理
3 讨论
    3.1 灌肠疗法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现代文献研究一般情况分析
    3.2 灌肠疗法干预新生儿黄疸灌肠疗法护理分析
4 小结

(5)清热退黄灌肠方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及历史沿革
        1.2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1.3 中医辨证治法
        1.4 中医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2. 西医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认识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 诊断及干预标准
        2.3 西医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和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和退出研究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治疗方案
        2.2 研究方法
    3. 观测指标
        3.1 安全性观测
        3.2 疗效观测
    4. 疗效评定
        4.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4.2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5. 统计方法
    6. 结果
        6.1 一般资料
        6.2 临床疗效比较
        6.3 实验室指标
        6.4 住院天数及光疗时间
        6.5 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1. 清热退黄灌肠方的研究
        1.1 组方依据
        1.2 中药灌肠法依据
        1.3 单味药研究
    2. 结果分析与评价
    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4.1 经皮胆红素水平、退黄时间及住院时间监测。
        1.4.2 肝功能指标水平监测。
        1.4.3 患儿体质量监测。
        1.4.4 安全性监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3 d后经皮胆红素水平及退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第1、3周体质量比较
    2.4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7)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1.1 研究类型
        1.1.2 研究对象
        1.1.3 干预措施
        1.1.4 结局指标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评价方法
        1.4.1 筛选文献
        1. 4. 2文献管理与资料提取
        1.4.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1.4.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
        2.4.1 总有效率
        2.4.2 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
        2.4.3 日均胆红素下降值
        2.4.4 退黄时间
    2.5 不良反应情况
    2.6 异质性与敏感性分析
    2.7 发表偏倚分析
3 讨论
    3.1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
    3.2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安全性
    3.3 本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3.4 临床指导意义

(8)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研究类型
        1.2.2 诊断标准
        1.2.3 干预措施
        1.2.4 结局指标
        1.2.5 排除标准
    1.3 文献质量评价和信息提取
    1.4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一般特征
    2.2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主要结局指标——总有效率
        2.3.2 次要结局指标——痊愈率
        2.3.3 次要结局指标——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2.3.4 次要结局指标——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
        2.3.5 次要结局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
    2.4 敏感性分析
    2.5 发表偏倚分析
3 讨论
    3.1 纳入研究质量分析与局限性
    3.2 疗效分析
    3.3 安全性分析
4 结论

(9)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和缩略语
2.0 引言
2.1 研究现状
    2.1.1 流行病学
    2.1.2 机制
    2.1.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1.4 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的原因
    2.1.5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
    2.1.6 诊断
    2.1.7 治疗
    2.1.8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
    2.1.9 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势及不足
2.2 指南制定过程
    2.2.1 构建临床问题
    2.2.2 循证研究
    2.2.3 专家共识
    2.2.4 形成证据概要表
    2.2.5 形成推荐意见
    2.2.6 形成初稿
2.3 讨论
    2.3.1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类分析
    2.3.2 关于中医证型、时机问题
    2.3.3 关于原始研究的设计质量
    2.3.4 关于干预措施的相关问题
    2.3.5 关于结局指标的相关问题
    2.3.6 关于发表偏倚的问题
    2.3.7 关于调查问卷的问题
    2.3.8 关于指南制定方法学问题
2.4 结论
    2.4.1 茵栀黄口服液
    2.4.2 茵栀黄颗粒
    2.4.3 清肝利胆口服液
    2.4.4 茵陈五苓糖浆
2.5 创新点及意义
2.6 不足与展望
    2.6.1 存在不足
    2.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研究内容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脱落、剔除、终止标准
        1.2.5 剔除、脱落、终止病例的处理
        1.2.6 不良事件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分组及样本含量
        2.2 随机方案
        2.3 盲法处理
        2.4 对照设计
    3 治疗方案
        3.1 对照组治疗方案
        3.1.1 蓝光设备
        3.1.2 蓝光照射方法
        3.2 试验组治疗方案
        3.2.1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治疗前准备
        3.2.2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基本方
        3.2.3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穴位定位及操作手法
        3.3 观察指标
        3.3.1 一般观察资料
        3.3.2 疗效指标
        3.4 随访
        3.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6 研究流程
研究结果
    1 两组病例完成情况
    2 两组基线比较
        2.1 两组患儿性别比较
        2.2 两组患儿日龄比较
        2.3 两组患儿胎龄比较
        2.4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比较
        2.5 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主症评分比较
        2.6 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次症评分比较
        2.7 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总评分比较
    3 结果分析
        3.1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比较
        3.2 治疗第三天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比较
        3.3 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总评分比较
        3.4 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主症评分比较
        3.5 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次症评分比较
        3.6 治疗后两组患儿总体疗效比较
        3.7 经治疗后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所需天数比较
        3.8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黄疸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胎黄的认识
        1.2.1 胎禀湿蕴是胎黄的关键病机
        1.2.2 气滞血瘀易导致胎黄难退
        1.3 胎黄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认识
        2.1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1.1 胆红素生成过多
        2.1.2 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低下
        2.1.3 胆红素排泄异常
        2.1.4 肠肝循环导致胆红素重吸收增加
        2.2 胆红素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影响
        2.2.1 胆红素的生理功能
        2.2.2 胆红素的病理影响
        2.3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现代医学治疗思路
    3 试验观察指标的选择
        3.1 血清总胆红素
        3.2 黄疸指数
    4 治疗方法的选择
        4.1 小儿推拿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
        4.2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的处方依据
        4.2.1 清胎毒法的理论基础——谨守病机诊疗模式
        4.2.2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谨守胎黄胎禀湿蕴之病机
        4.3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处方分析
        4.4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对TSB的影响
        4.5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对胎黄证候的影响
        4.6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对总体疗效的影响
    5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四:操作图片示例

四、茵栀黄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茵栀黄颗粒佐治轻中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肝肾功能的影响[J]. 王云花,马丹,马利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19)
  • [2]加味茵栀方联合推拿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D]. 林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研究[D]. 冯健瑞.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4]灌肠疗法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现代文献研究[J]. 伍思男.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07)
  • [5]清热退黄灌肠方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作用的研究[D]. 杨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J]. 曹红利,王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07)
  • [7]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 田彩蝶,吕健,谢雁鸣,孙梦华. 中国中药杂志, 2019(24)
  • [8]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Meta分析[J]. 陈玲园,梁雪艳,李岩.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2)
  • [9]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韩姗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余舒.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