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母鸭夜间管理 促进产蛋量增加(论文文献综述)
陈开丰[1](2019)在《不同笼养条件下山麻鸭生产性能和生理状态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蛋鸭遗传资源丰富,蛋鸭生产与消费居各国之首,但传统的蛋鸭养殖呈现出对水资源的强烈依赖,产业布局和发展有着明显的资源依托性和地域集中性。蛋鸭笼养作为近年来推行的新型养殖模式,其应用与发展前景广阔。本试验选取97日龄山麻鸭母鸭4248只,随机分成5组并饲养于5种不同笼位规格的蛋鸭笼中,每个单体笼纵截面规格相同:笼深36.00 cm,笼高37.00 cm,笼宽分别为:19.50 cm(10笼组)、21.70 cm(9笼组)、24.40 cm(8笼组)、32.50 cm(6笼组)、39.00 cm(5笼组)。各组鸭只在舍内的各阶梯笼层和前后区域均等量分布,除5、6笼组为双笼饲养外,其余组为单笼饲养。研究笼位规格、单笼饲养量、阶梯笼层、舍内区域的不同对笼养山麻鸭生产性能及生理状态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笼位规格与单笼饲养量的不同会造成山麻鸭部分生产性能、生理状态的差异,呈现出随笼位密度的增加,开产日龄与达90%产蛋日龄逐渐推迟,消化器官发育减缓,破蛋率、死淘率、日均采食量和料蛋比增高的趋势。各笼养组间山麻鸭的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各有优劣,子宫部与膨大部组织形态无明显差异,但单笼饲养的8、9、10笼组较双笼饲养的5、6笼组十二指肠肠绒毛更为粗壮密集、排列整齐。综合表明,单笼饲养且笼位宽为24.40 cm的8笼组各项生产性能均最佳,淘汰鸭羽毛洁净、完整,更适用于小型蛋鸭的养殖,笼位宽为32.50 cm的6笼组生产性能最差,在实际生产中应不予采用。2.不同阶梯笼层间山麻鸭的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蛋品质与V/C值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周产蛋率的增长趋势基本相近。上笼层组开产日龄、达90%产蛋日龄极显着早于下笼层(P<0.01),且生殖器官发育和整体蛋品质优于其余笼层。此外,中笼层组山麻鸭的AST、ALP、BUN等血清生化指标要高于上、下笼层,但心脏指数、卵巢重量指数等却较其余笼层低,十二指肠绒毛长度极显着低于下笼层(P<0.01)。3.机械性的纵向负压通风会使得舍内后部区域的各类环境参数差于舍内前部,由此使得后部山麻鸭的早期产蛋性能略差于前部,但并未造成较大差异。试验结果可为笼位规格的制定、不同笼养条件下的精细化管理和环境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后续笼养蛋鸭生产试验的进行和笼养模式的进一步推广。
张云生[2](2018)在《北京鸭RFI性状遗传参数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禽生产中饲料成本可以占到整个饲养成本的70%,饲料成本的不断上涨和畜牧业对环境带来的压力使得饲料转化效率性状的选育仍为育种学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利用动物模型结合平均信息最大似然法(AI-REML),估计了北京鸭饲料转化效率相关性状的遗传参数,揭示了北京鸭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 RFI)与其他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相关,为北京鸭的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应用iTRA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别分析了北京鸭双向选择RFI性状后不同品系之间肝脏、胸肌以及皮脂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以期从蛋白质水平上揭示RFI性状差异形成的分子机制。对4个北京鸭专门化品系的RFI性状进行了连续5个世代的选育,各品系的饲料转化效率和瘦肉率均显着提高,皮脂率显着降低。本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北京鸭14日龄体重(BW14)、42日龄体重(BW42)、采食量(FI)、料重比(FCR)、胸宽(CW)、龙骨长(KL)、胸肌厚(BMD)、胸肌体积(BMV)、RFI和平均日增重(ADG)的遗传力在0.2980.414之间,为中等或中上遗传力。RFI、FCR和FI的遗传力分别为0.41、0.384和0.327。RFI与FCR(0.655)、FI(0.626)呈正遗传相关;与体尺、ADG和肌胃重呈负遗传相关(-0.588-0.286);与BW42没有显着遗传相关(-0.077)。FCR与除RFI和FI之外的各经济相关性状均呈负遗传相关。高RFI群体北京鸭的皮脂重、腹脂重以及皮脂率等性状显着高于低RFI群体;而胸肌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则显着低于低RFI群体。表明RFI性状可以作为北京鸭饲料转化效率、瘦肉率选育的候选性状。2、对4个北京鸭品系RFI性状进行了5个世代的选育,各品系的饲料转化效率和瘦肉率均得到显着提高,皮脂率得到显着的降低。父本父系(A)、父本母系(B)、母本父系(C)、母本母系(D)四个品系饲料转化效率分别下降了0.23,0.26,0.15和0.17。B系胸肌重增重最高,为201.7g,C系腿肌重增重最高,为53.4g。B系胸肌率提高最大,达到4.64个百分点,B系腿肌率提高最大,达到3.34个百分点,C系皮脂率降幅最大,达到9.07个百分点。3、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与高RFI品系北京鸭相比,低RFI品系北京鸭肝脏中高表达的蛋白25个,低表达的蛋白9个;低RFI品系北京鸭胸肌中高表达的蛋白34个,低表达的蛋白21个;低RFI品系北京鸭皮脂中高表达的蛋白34个,低表达的蛋白25个。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肝脏中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糖代谢和应激反应过程;胸肌中差异蛋白主要参与肌肉发育和抗氧化应激等生物学过程;皮脂中差异蛋白主要参与脂肪的合成、代谢和应激反应等生物学过程。4、热休克蛋白家族、过氧化氢酶等蛋白在低RFI品系北京鸭组织中的高表达降低了该品系的应激反应,提高了饲料的转化效率;脂肪酸合酶、载脂蛋白以及围脂滴蛋白等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在高RFI品系北京鸭中的高表达初步揭示了该品系脂肪沉积能力强的分子机制。肌原蛋白、肌动蛋白以及肌酸激酶等肌肉发育相关蛋白在低RFI品系北京鸭胸肌中的高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系胸肌率高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方向。
李晓梅[3](2013)在《蛋(种)鸭的饲养管理》文中研究指明1产蛋鸭的饲养特点我国蛋鸭品种的最大特点就是无就巢性,蛋鸭的产蛋量高,90%以上产蛋率可维持140d左右,整个生产期的产蛋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蛋鸭的这种产蛋能力,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进入产蛋期的母鸭代谢旺盛,为满足其需要,蛋鸭表现出很强的觅食能力,尤其是放牧的鸭群;产蛋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性情温驯,生活和产蛋的规律性强,产蛋时间总是在下半
罗月华[4](2011)在《影响鸭产蛋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蛋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是指近年来在农村蛋鸭养殖生产中出现的以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蛋的大小不均、蛋壳形状异常的产蛋现象。有的蛋鸭群还出现采食量下降,甚至造成死亡的临床现象。总结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引发产蛋下降的非传染性因素1.1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鸭舍、陆地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以及影响蛋鸭采食、嬉戏、产蛋、休息的
赵彤华,王宁[5](2011)在《不同产蛋时期蛋鸭的饲养管理重点及其注意事项》文中研究表明1产蛋初期与前期产蛋初期(150~200日龄)与前期(201~300日龄),工作重点是增加日粮中营养浓度和饲喂次数,满足营养需要,保证鸭群顺利到达产蛋高峰。当产蛋率达50%时,每只鸭每天添加鱼粉10克;产蛋率为
陆桂荣[6](2010)在《樱桃谷鸭规模化饲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樱桃谷鸭为试验动物,通过生产实践确定了优质樱桃谷肉、种鸭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建立了合理的免疫程序和有效的疾病防治方法;通过改进种鸭产蛋后期饲料配方,提高了种鸭产蛋后期的种用性能和养殖经济效益,形成了完善的樱桃谷鸭饲养技术体系,从而为樱桃谷鸭的健康养殖和高效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一:基于江苏省新洋农场禽业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为了南京桂花鸭集团提供优质樱桃谷鸭,积累了樱桃谷肉、种鸭饲养管理实践经验,本论文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总结了一套科学的樱桃谷肉、种鸭饲养管理措施,为优质樱桃谷鸭提饲养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二:(1)取200只樱桃谷雏鸭(不进行免疫),隔日随机抽取16只采血检测母源抗体水平,探索母源抗体水平的下降规律。10日龄前的雏鸭采用颈动脉采血,10日龄雏鸭采取腿部静脉采血,每次随机采血16份,采用1%鸭红细胞悬液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证明:禽流感疫苗首免日龄在5-7日龄范围内;(2)取樱桃谷雏鸭64只,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16只,A组为对照组不免疫,B、C、D组分别于3日龄、6日龄、9日龄颈部皮下注射禽流感油苗(0.5mL/只),从12日龄起每4d抽血一次,检测抗体滴度,研究首免日龄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禽流感疫苗的首免日龄为6日龄有较好的效果;(3)取6日龄樱桃谷雏鸭4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6只,分别在颈部皮下注射禽流感疫苗0.3mL/只、0.5mL/只、0.7mL/只,从12日龄起每4d抽血一次,检测抗体滴度,研究免疫剂量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禽流感疫苗首免剂量为0.5mL/只效果较好。研究三:根据樱桃谷肉鸭的疾病发生规律,结合我们应对常见疾病的经验,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樱桃谷肉鸭疾病防治方法。以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禽类传染病可防不易治的现实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卫生、消毒和防疫注射等综合性措施为宗旨,最大程度地控制和减少危害肉鸭生产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某些恶性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传播。研究四:研究了饲料营养水平对种鸭产蛋后期饲料成本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江苏省新洋农场禽业有限公司50周龄肉用樱桃谷种鸭2群,一群为对照组(A组),另一群为试验组(B组),对照组饲喂未调整配方饲料,试验组饲喂调整配方后饲料,比较种鸭产蛋率、蛋重、种蛋合格率、出雏率等指标的变化。饲养期到种鸭淘汰结束。结果表明:调整配方后每吨饲料可节约成本53元;饲料配方的改进直接影响种鸭的采食量,每只日平均耗料量由245g下降至226g,试验期间20周共节约饲料6160kg,按2.4元/kg计算,降低成本14784元;采食量的降低没有影响种鸭的生产性能,反而有效地控制了种鸭的体重,种鸭的生产性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试验期平均产蛋率提高了0.5%,蛋重下降了3.6g,种蛋合格率提高了0.5%,出雏率提高了0.66%。
张子元,姜小雨[7](2010)在《养鸭窍门有问有答(六)》文中研究说明(上接第8期第18页)问:如何管理肉用仔鸭?答:肉用型仔鸭(或称商品肉鸭)育雏期的管理基本上与种鸭育雏期的管理相同。在育雏期以后的生长——育肥期则与种鸭育成期的管理不同,首先,饲养商品肉鸭主要是追求生长速度快,因此,不能限饲,能吃才能长,在春、秋两季鸭子都会很正常;夏季气温高,鸭子不愿意吃料,必须抓好早晨、晚间天气凉爽的时机,备足充分的饮水和饲料,在这段时间让它们尽量多吃饲料;冬季则要注意防寒保暖。
陈永亮[8](2010)在《如何提高樱桃谷种鸭的种蛋受精率》文中指出1本地区樱桃谷种鸭饲养概况最近两年里,在徐州地区有很多农民参加樱桃谷父母代SM3种鸭的养殖,采用"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由一些主营樱桃谷种鸭的企业提供父母代种鸭苗,同时负责饲料供应、疫病防治、种蛋回收和技术指导等,农户自建鸭舍并承担种鸭的日常饲养和管理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互利共赢的模式切实可行,它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有利于
羿静[9](2009)在《产蛋鸭的饲养管理》文中认为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饲养产蛋鸭是保证母鸭产蛋率的关键。介绍了产蛋鸭的圈内饲养、放牧饲养、养鱼场放养鸭群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林上槐,李海峰,黄东旭,阮美英,孙瑞銮,曾顺平,林惠芳,苏幼琴,彭慈平[10](2009)在《浅谈黑番鸭的饲养管理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黑番鸭是我国地方畜禽优良种质资源,笔者在黑番鸭的主产区古田县黄田玉兴黑番鸭良种场开展黑番鸭本品种选育,并建立了一套饲养管理模式,现将黑番鸭的饲养管理技术作简
二、加强母鸭夜间管理 促进产蛋量增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母鸭夜间管理 促进产蛋量增加(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笼养条件下山麻鸭生产性能和生理状态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蛋鸭生产概况 |
1.1.1 我国蛋鸭产业发展现状 |
1.1.2 我国蛋鸭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2 蛋鸭笼养技术 |
1.2.1 蛋鸭笼养的研究进展 |
1.2.2 蛋鸭笼养的可行性分析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3.1 山麻鸭品种介绍 |
1.3.2 笼养系统的建立 |
1.3.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不同笼位规格对山麻鸭生产性能和生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
2.1 不同笼位规格对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分析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不同笼位规格对山麻鸭蛋品质的影响分析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2.3 不同笼位规格对山麻鸭血清生化指标和部分器官指数的影响分析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3.3 讨论 |
2.3.4 小结 |
2.4 不同笼位规格饲养下山麻鸭消化器官发育和肠道组织形态的比较分析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结果与分析 |
2.4.3 讨论 |
2.4.4 小结 |
2.5 不同笼位规格饲养下山麻鸭繁殖器官发育和组织形态的比较分析 |
2.5.1 材料与方法 |
2.5.2 结果与分析 |
2.5.3 讨论 |
2.5.4 小结 |
2.6 不同笼位规格饲养下山麻鸭产蛋曲线模型研究 |
2.6.1 材料与方法 |
2.6.2 结果与分析 |
2.6.3 讨论 |
2.6.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阶梯笼层山麻鸭生产性能与生理状态比较分析 |
3.1 不同阶梯笼层对山麻鸭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分析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讨论 |
3.1.4 小结 |
3.2 不同阶梯笼层对山麻鸭血清生化指标、器官发育与十二指肠组织形态的比较分析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2.4 小结 |
第四章 笼养山麻鸭舍内不同区域环境参数、产蛋性能比较分析 |
4.1 笼养山麻鸭舍内不同区域环境参数与产蛋性能比较分析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3 讨论 |
4.1.4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北京鸭RFI性状遗传参数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北京鸭育种研究进展 |
1.1.1 我国鸭遗传资源 |
1.1.2 我国肉鸭产业规模 |
1.1.3 北京鸭 |
1.1.4 北京鸭育种历程 |
1.1.5 北京鸭育种进展和发展趋势 |
1.2 饲料转化效率研究进展 |
1.2.1 饲料转化率 |
1.2.2 剩余采食量(RFI)的研究进展 |
1.3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3.1 蛋白质组学分类 |
1.3.2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1.3.3 基于i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3.4 蛋白组学在动物科学上的研究进展 |
1.4 热休克蛋白家族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北京鸭RFI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表型记录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北京鸭体尺、饲料转化效率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
2.2.2 北京鸭体尺、饲料转化效率相关性状遗传参数 |
2.2.3 不同RFI性状北京鸭的屠体性能 |
2.2.4 RFI性状与北京鸭×野鸭F2代群体屠体性能相关性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RFI性状在瘦肉型北京鸭选育中的应用 |
3.1 育种素材与目标 |
3.2 不同品系北京鸭的特点 |
3.2.1 新型瘦肉型北京鸭配套系各专门化品系的生产性能特点 |
3.2.2 四个品系的组合模式 |
3.3 瘦肉型北京鸭选育技术路线与选育方法 |
3.3.1 技术路线 |
3.3.2 选育方法 |
3.4 种鸭的饲养管理 |
3.4.1 育雏期饲养管理 |
3.4.2 生长期饲养管理 |
3.4.3 育成期饲养管理 |
3.4.4 产蛋期饲养管理 |
3.4.5 种蛋的管理 |
3.5 选育进展 |
3.5.1 A系(父本父系)选育进展 |
3.5.2 B系(父本母系)选育进展 |
3.5.3 C系(母本父系)选育进展 |
3.5.4 D系(母本母系)选育进展 |
3.6 瘦肉型北京鸭配套系与国外肉鸭配套系生产性能比较 |
3.7 讨论 |
3.8 小结 |
第四章 高低RFI品系北京鸭蛋白质组表达谱的差异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高低RFI品系北京鸭屠体性能比较 |
4.2.2 高低RFI品系北京鸭肝脏蛋白质组表达谱的差异 |
4.2.3 高低RFI品系北京鸭胸肌蛋白质组表达谱的差异 |
4.2.4 高低RFI品系北京鸭皮质蛋白质组表达谱的差异 |
4.3 讨论 |
4.3.1 高低RFI品系北京鸭肝脏差异表达蛋白 |
4.3.2 高低RFI品系北京鸭胸肌差异表达蛋白 |
4.3.3 高低RFI品系北京鸭皮脂差异表达蛋白 |
4.3.4 热休克蛋白家族在高低RFI品系北京鸭中的表达 |
4.3.5 部分差异蛋白编码基因mRNA表达水平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蛋(种)鸭的饲养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产蛋鸭的饲养特点 |
2 产蛋鸭的环境要求 |
2.1 饲养方式 |
2.2 温度 |
2.3 光照 |
3 产蛋期的划分和管理要点 |
3.1 产蛋初期和前期的饲养管理 |
3.2 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 |
3.3 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 |
4 种鸭的饲养管理 |
4.1 严格选择, 选好种公鸭 |
4.2 适合的公母比例 |
4.3 日常管理 |
5 人工强制换羽 |
5.1 时期的选择 |
5.2 强制换羽的方法 |
5.3 恢复期的饲养管理 |
5.4 人工换羽期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6 不同季节的管理要点和操作规程 |
6.1 春季饲养管理 |
6.2 梅雨季节饲养管理 |
6.3 盛夏季节饲养管理 |
6.4 秋季饲养管理 |
6.5 冬季饲养管理 |
6.5.1 加强防寒保暖 |
6.5.2 及时调整日粮 |
(5)不同产蛋时期蛋鸭的饲养管理重点及其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产蛋初期与前期 |
2 产蛋中期 |
3 产蛋后期 |
4 注意事项 |
(6)樱桃谷鸭规模化饲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文献综述 |
1 我国肉鸭养殖业的起源及种类 |
1.1 我国养鸭业的起源 |
1.2 我国肉鸭的种类 |
2 营养水平对肉鸭生长的影响 |
2.1 肉鸭的能量需要 |
2.2 肉鸭的蛋白质需要 |
2.3 种鸭的营养需要 |
3 我国肉鸭养殖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肉鸭养殖业的现状 |
3.2 我国肉鸭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
4 樱桃谷鸭规模化饲养技术的建立 |
4.1 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 |
4.2 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疾病防治方法 |
4.3 改善饲料营养水平 |
4.4 江苏省新洋农场禽业有限公司樱桃谷鸭饲养技术的探索之路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二、研究内容 |
研究一 樱桃谷鸭饲养管理措施的制定 |
1 樱桃谷肉鸭的饲养管理措施 |
2 樱桃谷肉用种鸭饲养管理措施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樱桃谷肉鸭饲养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治措施 |
1.1 指导思想 |
1.2 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治措施 |
1.3 樱桃谷肉鸭常见主要疾病的防治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樱桃谷肉鸭禽流感免疫程序的确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四 樱桃谷种鸭饲料配方的改进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如何提高樱桃谷种鸭的种蛋受精率(论文提纲范文)
1 本地区樱桃谷种鸭饲养概况 |
2 影响种蛋受精率的主要因素 |
2.1 种鸭与种蛋 |
2.1.1 种鸭选留 |
2.1.2 体重控制 |
2.1.3 公母比例 |
2.1.4 种蛋保管 |
2.2 营养与饲养 |
2.2.1 饲料营养 |
2.2.2 饲养管理 |
2.3 疾病与用药 |
2.3.1 疾病发生 |
2.3.2 药物使用 |
3 提高种蛋受精率的综合措施 |
3.1 合理选留种鸭 |
3.2 加强早期管理 |
3.2.1 合理组群 |
3.2.2 体重控制 |
3.2.3 充足光照 |
3.3 科学日粮饲喂 |
3.3.1 营养搭配 |
3.3.2 料量控制 |
3.4 创造优良环境 |
3.4.1 环境维持 |
3.4.2 加强运动 |
3.5 严格疫病防治 |
3.5.1 卫生防疫 |
3.5.2 场地管理 |
3.5.3 疾病防治 |
3.5.4 合理用药 |
3.6 改进配种技术 |
3.6.1 促进交配 |
3.6.2 人工授精 |
3.7 合理种蛋管理 |
(9)产蛋鸭的饲养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圈内饲养 |
2 放牧饲养 |
3 养鱼池放养鸭群 |
(10)浅谈黑番鸭的饲养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
1.1 温度、湿度、密度、通气状况及光照 |
1.2 适时给雏黑番鸭饮水和喂料 |
1.3 垫料 |
1.4 断喙、剪趾 |
2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
2.1 生长期 (4周龄~10周龄) |
2.2 维持期 (11~24周龄) |
3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
3.1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
3.2 产蛋期限制饲养法 |
3.3 提高公黑番鸭种用性能的措施 |
3.4 种公鸭的选择标准 |
3.5 合理的公母配比 |
3.6 加强保健管理 |
4 鸭群管理 |
5免疫程序 |
四、加强母鸭夜间管理 促进产蛋量增加(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笼养条件下山麻鸭生产性能和生理状态比较分析[D]. 陈开丰.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2]北京鸭RFI性状遗传参数分析及应用研究[D]. 张云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3]蛋(种)鸭的饲养管理[J]. 李晓梅. 水禽世界, 2013(02)
- [4]影响鸭产蛋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 罗月华. 水禽世界, 2011(04)
- [5]不同产蛋时期蛋鸭的饲养管理重点及其注意事项[J]. 赵彤华,王宁.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5)
- [6]樱桃谷鸭规模化饲养技术研究[D]. 陆桂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7]养鸭窍门有问有答(六)[J]. 张子元,姜小雨. 农村养殖技术, 2010(09)
- [8]如何提高樱桃谷种鸭的种蛋受精率[J]. 陈永亮. 水禽世界, 2010(01)
- [9]产蛋鸭的饲养管理[J]. 羿静.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Z2)
- [10]浅谈黑番鸭的饲养管理技术[J]. 林上槐,李海峰,黄东旭,阮美英,孙瑞銮,曾顺平,林惠芳,苏幼琴,彭慈平. 中国畜禽种业,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