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与综合评定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20)在《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搅拌桩技术是国内外最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之一。由于地质地层环境的复杂性,难以预测的水泥土流变特性及施工技术的不确定性都使得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进行了改进,并对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水泥搅拌桩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水泥与软土的相互作用主要分为三个过程:(1)水泥与软土中的水发生水解和水化作用;(2)软土中的黏土矿物与水泥水化物发生反应;(3)离子析出后的硬化反应。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影响因素诸多,包括土体的工程性质、水泥土的掺入比、水泥土的龄期、水泥标号及类型等。其中土体的工程性质与水泥掺入比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施工中应重点分析考虑。(2)基于PH-5D搅拌桩机进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新型设备可根据打桩时钻杆下降的电流值可判断土层的软硬情况,调整不同深度的喷浆压力,避免了浆液的浪费,也能保证软弱土层不会因为钻进速度过快导致喷浆量不足。通过在搅拌桩机上安装的传感器结合物联网技术形成了施工智能监测系统,可实现对水泥土搅拌桩施工的远程监测。(3)将新型化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应用于某航道整治工程软基处理项目,结合钻孔取芯、标贯试验、静载试验对改进后搅拌桩的成桩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由于施工设备的改进及智能化监测的应用,新型水泥搅拌桩机施工的水泥搅拌桩较常规水泥搅拌桩芯样完整性较高、桩身强度更大、离散性更小,能达到设计极限承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4)通过室内试验、现场测试对反射波动测法、电阻率法、地质雷达法等三种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反射波动测法既可通过时域曲线识别桩体缺陷,又能根据波速判断桩体强度,是一种比较好的无损检测方法,但在测试过程中,需针对性的优化测试方法,且要求测试人员具有较高的时域曲线分析能力。电阻率法通过建立视电阻率与桩芯强度的计算模型,可利用现场测井中电阻率值评价桩身强度,是一种实用的定量检测方法。地质雷达只能简要识别桩基位置,但对桩基缺陷及完整性无法识别,不适用于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
徐莉[2](2019)在《探讨水利工程中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技术》文中指出在水利工程中,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应用该检测技术有助于提升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益。基于此,论文联系实际,就水利工程中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以供参考。
罗良繁[3](2019)在《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软土地基强度低,其具有高压缩,含水率高,抗剪强度低等不良性质,容易出现较大的沉降量,对公路建设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对公路建设、施工工艺以及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如何解决处理和改善软土地基,使地基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防止道路在修筑后产生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沉降。本文针对现有软土问题,对特殊路基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进行研究,以供软土特殊路基处治施工提供设计和处治指导。本文通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运营维护等过程中反馈的问题,以及参考文献及相关规范等,将软土路基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对软土路基填筑设计和地基处理设计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了针对软土地区地基填筑和处理的处治方案。针对软土路基填筑设计,对表层处理、强度检测、填筑施工以及路基填筑期间的稳定观测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主要总结了反压护道、置换和深层处理三个方面的处理措施,并对沿河塘、桥头及过渡段等特殊部位的软土路基处理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处理研究;此外,软土路基的道路拼宽处理具有复杂性,主要面临差异沉降路表产生裂缝的问题,本文以软土路基处理研究作为铺垫,主要采取深层的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处理以及轻质填料填筑处理等措施进行软土路基的拼宽处置,并对路基拼宽差异沉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关控制标准和指标。
李凡[4](2019)在《软土地基桩机施工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桩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建设工程的成败,而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存在着软土地质,桩基施工难度较大,施工中存在较多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对软土地基桩机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监管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日程工作。使用传统的监测方法,很难实现实时监控,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易受场地要求、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不利于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本论文从工程的实际应用角度出发,结合传感器、通信、Web开发等技术,设计并开发了软土地基桩机施工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实现了对施工过程桩机运行参数的智能化实时监测,并对监测参数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而对施工质量进行合理评价。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软土地基桩机施工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的总体结构,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服务层和系统展示层。数据采集层通过智能监测终端处理及上传桩基监测数据,数据传输层基于TCP连接的建立完成桩基数据的远程传输,数据服务层负责桩基数据的接收与存储,系统展示层采用B/S架构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2)设计了智能监测终端的总体结构,主要包含数据处理模块,报警控制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实现桩基监测数据的处理、报警及传输功能;为了缓解高并发环境下服务器面临的压力问题,搭建了基于Netty的数据接收服务器,在心跳检测、连接池等方面优化服务器性能,通过集成ActiveMq消息中间件实现实时数据发布。(3)研究了单桩及区域施工质量评价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和聚类权法两种权重计算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单桩施工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采用DBSCAN密度聚类法,过滤低密度区域,发现高密度区域,通过分析坏桩区域的稠密程度,实现桩基区域施工质量评价。(4)引入岭回归和Lasso回归改进线性回归,基于两种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成桩强度的预测分析,其次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成桩强度预测模型,实现成桩强度的预测分析,基于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具有较高的精度。(5)采用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构建云服务平台,运用JavaScript、WebSocket、AJAX等技术进行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开发,并对平台进行了全面的测试,验证了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系统实现了对桩基数据的自动化、网络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具有实时的可视化功能和便捷的信息查询与提取功能,能够满足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监测与分析的需求。
万瑜[5](2019)在《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泥土搅拌桩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软基处理工程,具有施工简单、快速、成本低等突出优点,但长期的工程实践表明,目前的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存在施工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施工过程监控困难、喷浆模式不合理、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导致其应用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不利于水泥土搅拌桩技术的发展。基于此,论文展开了对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研究了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总结提出施工过程中对水泥土搅拌桩质量起控制作用的关键参数为:下钻与提钻速度、喷浆量、水灰比、垂直度和桩长。针对性的选定了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传感器及相关硬件设备,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硬件设备配置和安装使用方法。(2)研究了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的整体运行原理,阐明了变频喷浆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确立了远程监控的实现方法。分析了变频喷浆实施过程中所用内钻杆电流值与喷浆压力设定值的误差产生原因,并基于双向搅拌桩施工时的塑性应力场,提出了修正公式。(3)提出了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工艺,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可以按照预设的程序针对不同土层条件实时改变喷浆量,实现变频喷浆;远程监控对搅拌桩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数据准确;通过取芯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成桩质量,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控制施工可有效保证桩身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且桩身强度均匀,有效节约水泥用量。(4)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对施工过程的进行严格控制,直接保证了搅拌桩施工质量,避免了因工后检测引起的工期延误、经济损失,应用该系统控制施工时,可适当降低工后检测数量。
曾昊[6](2019)在《南益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方案设计与现场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进一步寻找适用于洞庭湖平原地区的软土地基处治方式,选用了南县至益阳高速公路北段的软土地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质构造的复杂性、软基处理深度、施工的简易性和经济性。从排水固结法(塑料排水板)、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等五种方案中,选取较为合适的水泥土搅拌桩和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作为该软土地基的处治方案。论述了南益高速公路北段的软基处理和桩基选型的思路、复合地基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并对处治过后的地基分别进行钻芯试验和低应变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保证两种处治方式的成桩质量能够对增强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起到预期作用。最后对两种处治方式下的软土地基进行静载荷试验,在得出经过理论计算印证的试验结果后,根据试验结果以及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两种处治方式的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来选出较为适合洞庭湖平原地区软土地基的处治方式。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按照相关规范对依托工程的4170根水泥土搅拌桩和408根PHC预应力管庄复合地基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并对两种方案的施工质量、施工工艺、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前者在经济性方面具有优势,但后者加固效果更为显着,得出了应针对实际的地质情况,合理结合两种处治方式最为经济、科学的结论。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岩土层进行的原位试验与岩土试样的室内试验,得到了处理路段中分布较广的软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岩土层的天然地基承载力。(2)据工程勘测地质报告与相关案例经验,对软基处治方案进行分析、必选,从五种处治方案中选择了技术相对成熟、经济成本较低的水泥土搅拌桩和工期较短、处治效果明显的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两种处治方式。(3)分析原位试验与室内试验所得数据,确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与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并分别对他们的承载力与沉降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现场静载荷试验相印证用试验结果来证明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同时可用理论计算得出的相关结论来帮助完善现场试验。(4)根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等规范对47根水泥土搅拌及238根PHC预应力管桩进行钻芯试验与低应变试验,确保桩身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静载荷试验的准确性提供保证。(5)从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经济性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两种处治方式的特点与优势,得出了应当根据实地情况,科学的采用多种处治方法相结合的处理方案为最佳软基处治方式的结论,为如何灵活、合理的使用软基处治方式处理软土地基提供了一些经验与案例。
黄志才,潘丹[7](2018)在《水泥搅拌桩检测的规范方法讨论及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泥搅拌桩是软弱土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对现行相关行业规范中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目前规范和实践中存在的部分主要问题,并结合江汉平原区某项目的搅拌桩检测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控制检测频率、增加标贯试验等针对性措施,以原位检测各项目为主要权重或指标对水泥搅拌桩质量进行综合评定,该方法可较好地反映水泥搅拌桩的整体质量。
陈海涛[8](2017)在《水利工程中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技术探析》文中指出近年来,我们国家不论是在经济亦或是社会层面都取得了非常显着的成就,同时这种发展给国家的各个领域和行业的进步提供了动力,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国家的水利事业发展迅速,相应的施工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对于水利项目来讲,水泥搅拌桩的存在意义非常明显,它是施工工作中非常关键的构成要素。它的质量关乎到项目的总体施工质量。所以,作为水利工作者,当务之急的工作就是要积极开展质量检测工作。作者在这个前提之下,具体分析了水泥搅拌桩质检方法以及相关的内容。其目的旨在更好地促进我们国家的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工作开展的更加顺畅,制造出质量更加完善的桩体,以此来带动国家经济建设工作的发展。
袁耀波[9](2016)在《佛山地区公路软土路基水泥搅拌桩检测及验收问题探讨》文中提出对比目前水泥搅拌桩检测要求,结合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成桩、受力特点和佛山地区检测具体情况,提出了佛山地区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以桩长、完整性(均匀性)和强度为主的质量检测体系,对搅拌桩质量检测项目、频率和评定标准等进行了阐述。
孙蕊[10](2015)在《水利工程中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技术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搅拌桩质量及其评定有效性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采用有效的质量检测技术对其质量进行准确检测与评定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泥搅拌桩质量十分重要。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水利工程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技术中的钻孔取芯检测技术、挖桩检测技术、静力触探检测技术和标贯检测技术、轻便触探仪检测技术和单桩承载力检测技术,并从单桩质量评定与总体质量评定对水泥搅拌桩的质量评定进行了探讨。
二、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与综合评定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与综合评定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
1.2.2 水泥搅拌桩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2.1 水泥与软基作用机理 |
2.2 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造及工程应用 |
3.1 智能化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 |
3.1.1 智能打桩系统 |
3.1.2 智能监测系统 |
3.1.3 数据存储与分析系统 |
3.2 工程概况 |
3.2.1 地质构造 |
3.2.2 工程地质条件 |
3.2.3 水文地质条件 |
3.2.4 软基处理方式 |
3.3 工程应用效果评价 |
3.3.1 标准贯入试验 |
3.3.2 钻孔取芯试验 |
3.3.3 静载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损检测用于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
4.1 反射波动测法 |
4.1.1 测试方法 |
4.1.2 试验方案 |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电阻率法 |
4.2.1 测试方法 |
4.2.2 试验方案 |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地质雷达法 |
4.3.1 测试方法 |
4.3.2 试验方案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几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探讨水利工程中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水利工程中的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技术 |
2.1 挖桩检测技术 |
2.2 钻孔取芯检测技术 |
2.3 轻便触探仪触探检测技术 |
2.4 静力触探检测技术和标贯检测技术 |
2.5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技术 |
3 水泥搅拌桩的质量评定 |
3.1 单桩质量评定 |
3.2 总体质量评定 |
4 结语 |
(3)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软土路基填筑设计 |
1.3.2 软土路基地基处理设计 |
1.3.3 软土路基拓宽改建设计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软土工程特性 |
2.1 软土的定义 |
2.2 软土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土路基填筑设计 |
3.1 路基设计原则 |
3.2 地基表面处理设计 |
3.2.1 清表 |
3.2.2 清表后地基表层临时排水措施 |
3.2.3 土基回弹模量测试 |
3.2.4 表层碾压及压实度测试 |
3.3 路基填筑设计 |
3.3.1 路基填料控制 |
3.3.2 路基填筑厚度 |
3.3.3 路基边坡 |
3.3.4 路基填筑施工的关键控制要点 |
3.3.5 路基填筑观测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
4.1 软土路基处理概述 |
4.2 软土地基处理一般要求 |
4.2.1 适用范围 |
4.2.2 一般规定 |
4.2.3 软基处理的目的 |
4.3 软基处理的分类 |
4.3.1 反压护道 |
4.3.2 置换(地基浅层处理) |
4.3.3 深层软基处理 |
4.4 特殊部位处理设计 |
4.4.1 河塘段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
4.4.2 桥头及过渡段地基处理设计 |
4.4.3 桩承式路堤工程案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土路基拼宽设计 |
5.1 路基拼宽设计原则 |
5.1.1 公路加宽的必要性 |
5.1.2 软土路基扩宽处理面临问题 |
5.2 一般路基拼宽设计 |
5.2.1 新老路基结合方式 |
5.2.2 不同等级公路拓宽 |
5.3 拼宽路基浅层处理 |
5.3.1 轻质填料回填处理 |
5.3.2 铺设土工格室处理 |
5.4 拼宽路基深层处理 |
5.4.1 水泥搅拌桩处理 |
5.4.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处理 |
5.5 软土路堤拓宽处理适用性评价 |
5.6 路基拼宽差异沉降控制指标及标准研究 |
5.6.1 加宽工程差异沉降指标分析 |
5.6.2 高等级公路加宽工程路面功能要求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软土地基桩机施工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施工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桩基施工质量分析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软土地基桩机施工分析 |
2.1.1 软土地基特点及常用的处理方法 |
2.1.2 水泥搅拌桩法 |
2.1.3 水泥搅拌桩法施工工艺 |
2.1.4 桩机施工监测参数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3 系统总体结构 |
2.4 系统相关技术 |
2.4.1 通信技术 |
2.4.2 多并发技术 |
2.4.3 Web实现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监测终端与服务器设计 |
3.1 智能监测终端设计 |
3.1.1 数据处理 |
3.1.2 报警控制 |
3.1.3 数据传输 |
3.2 服务器总体设计 |
3.2.1 服务器总体架构 |
3.2.2 服务器工作流程 |
3.2.3 网络通信模块 |
3.2.4 业务处理模块 |
3.3 服务器测试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桩基施工质量评价技术研究 |
4.1 单桩施工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
4.1.1 单桩施工质量专家经验法评价标准 |
4.1.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1.3 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 |
4.1.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单桩施工质量综合评价实例 |
4.2 桩基区域施工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
4.2.1 桩基区域质量评价标准 |
4.2.2 DBSCAN密度聚类原理 |
4.2.3 区域质量评价实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桩强度预测方法技术研究 |
5.1 基于线性回归的成桩强度预测方法研究 |
5.1.1 线性回归原理 |
5.1.2 工程实例分析 |
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成桩强度预测方法研究 |
5.2.1 BP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
5.2.2 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
5.2.3 BP神经网络训练步骤 |
5.2.4 工程实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桩机施工质量监测与分析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调试 |
6.1 需求分析 |
6.2 开发平台 |
6.2.1 云服务器 |
6.2.2 开发环境 |
6.3 系统总体设计 |
6.3.1 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 |
6.3.2 系统的通信方案设计 |
6.3.3 数据库设计 |
6.4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与实现 |
6.4.1 用户登录 |
6.4.2 GIS可视化 |
6.4.3 实时数据图表显示 |
6.4.4 历史数据查询 |
6.5 系统测试 |
6.5.1 功能模块测试 |
6.5.2 用户界面测试 |
6.5.3 兼容性测试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研究现状 |
1.2.1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设备与施工工艺 |
1.2.2 水泥土搅拌桩质量检测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 |
2.1 技术原理 |
2.2 关键控制参数 |
2.3 设备组成及安装 |
2.3.1 深度传感器 |
2.3.2 电流计 |
2.3.3 电磁流量计 |
2.3.4 测斜仪 |
2.3.5 监控主机 |
2.3.6 在线式自动制浆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运行 |
3.1 系统运行 |
3.2 变频喷浆原理与实现方式 |
3.3 远程监控实现方式 |
3.4 内钻杆电流与喷浆压力修正 |
3.4.1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的应力分布 |
3.4.2 内钻杆电流值修正 |
3.4.3 喷浆压力修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现场试验 |
4.1 现场试验目的及内容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内容 |
4.2 试验方案 |
4.2.1 试验段布置 |
4.2.2 施工工艺 |
4.2.3 成桩质量检测 |
4.3 试验段工程地质条件 |
4.4 钻杆电流-喷浆压力关系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变频喷浆效果分析 |
4.5.2 远程监控效果分析 |
4.5.3 成桩质量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6)南益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方案设计与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1.1 地层岩性 |
2.1.2 水文地质条件 |
2.1.3 特殊性岩土的评价 |
2.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2.2.1 原位试验 |
2.2.2 室内试验 |
2.3 施工工艺对处治方案选择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
3.1 处治基本原则 |
3.2 水泥土搅拌桩方案设计 |
3.2.1 路段概况 |
3.2.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 |
3.2.3 水泥搅拌桩施工桩位图 |
3.3 PHC预应力管桩方案设计 |
3.3.1 路段概况 |
3.3.2 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设计 |
3.3.3 PHC预应力管桩施工桩位图 |
3.4 软基处治方案施工工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试验检测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内容 |
4.2.1 水泥土搅拌桩质量评定检测方法 |
4.2.2 PHC预应力管桩质量评定检测方法 |
4.2.3 静载试验质量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HC预应力管桩与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比对 |
5.1 施工工艺 |
5.2 施工质量 |
5.3 经济性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文献引用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现场试验数据记录表 |
附录D 现场试验数据图 |
(7)水泥搅拌桩检测的规范方法讨论及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现有检测方法 |
1.1 现有规范的方法 |
1.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12) |
1.1.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T D31-02—2013) |
1.1.3《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B 10106—2010) |
1.1.4《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 (JGJ 340—2015) |
1.2 检测指标的选取 |
1.3 其他检测方法 |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桩体芯样检测频率不明确、代表性不足 |
2.2 承载力检测频率不足、荷载试验加载量偏小 |
2.3 桩体上部质量检测值的代表性有局限 |
2.4 其他相关问题 |
3 综合评定法在江汉平原区公路项目中的应用 |
3.1 评定方法 |
3.2 评定项目及标准 |
3.2.1 芯样描述 |
3.2.2 标准贯入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2.3 评定项目权重及方法 |
3.3 可完善改进的方面 |
4 结语 |
(9)佛山地区公路软土路基水泥搅拌桩检测及验收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检测项目的选定 |
2 检测频率的选定 |
3 评定指标的选定 |
3.1 桩身完整性指标的选定 |
3.2 桩身标准贯入击数指标的选定 |
3.3 佛山地区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体系 |
(10)水利工程中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技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水利工程中水泥搅拌桩几种主要的质量检测技术 |
1.1 钻孔取芯检测技术 |
1.2 挖桩检测技术 |
1.3 静力触探检测技术和标贯检测技术 |
1.4 轻便触探仪触探检测技术 |
1.5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技术 |
2 水泥搅拌桩的质量评定 |
2.1 单桩质量评定 |
2.2 总体质量评定 |
3 总结 |
四、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与综合评定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D]. 王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探讨水利工程中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技术[J]. 徐莉.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22)
- [3]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D]. 罗良繁. 长安大学, 2019(07)
- [4]软土地基桩机施工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研究[D]. 李凡. 东南大学, 2019(06)
- [5]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应用研究[D]. 万瑜. 东南大学, 2019(06)
- [6]南益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方案设计与现场试验研究[D]. 曾昊.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7]水泥搅拌桩检测的规范方法讨论及问题分析[J]. 黄志才,潘丹.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08)
- [8]水利工程中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技术探析[J]. 陈海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31)
- [9]佛山地区公路软土路基水泥搅拌桩检测及验收问题探讨[J]. 袁耀波. 公路与汽运, 2016(05)
- [10]水利工程中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技术探析[J]. 孙蕊. 建材与装饰, 20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