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处不在的统计研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武西锋[1](2021)在《同案同判的实证研究 ——以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同案同判是一项重大法理学命题,与司法公正这一法律终极价值遥相呼应,在统一法律适用等司法改革背景下,研究同案同判对推动中国法治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哲学框架内证成同案同判,赞成者与否定者各执己见,总体而言属于“形而上”的研究进路。这些研究虽然深化了理论认识,但是存在一些弊端,不仅日渐陷入“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争执乃至质疑之中,而且无力刻画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的真实面貌,对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是否成立提供了极其受限的解释,进而也极大削弱了同案同判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本文采取了“第三条道路”,将同案同判放置在真实的司法诉讼场景中,以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中心展开实证研究,采用定量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立。在研究推进上,首先,同案同判具有深刻的理论意蕴和极其丰富的内涵,因此必须为实证检验确定合理路径。采取拆分策略将“同案”拆分为多个可检验可测定的单一概念,形成了诸多待检验的相同事实维度。综合司法解释规定的法定理由、司法实践中判决说理和既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合理确定观察维度,即自变项。通过随机抽样获取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的数据,建立了由1680个有效案例组成的数据库,形成了实证研究的数据基础。其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同案同判展开多维度的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在所确定的大部分观察维度上同判得以成立。再次,差异是社会的本质存在,对没有实现“同判”的少数观察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并给予解释和评价。接着,探讨实证研究发现的政策启示和理论意义。政策意义在于,通过重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性质和主要原则、数额酌定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司法实践中同案同判的实现程度。理论意义在于,实证研究发现不仅回应了当今的理论争议乃至质疑,同时丰富和发展了同案同判理论。最后,还尝试从制度主义视角探寻同案同判得以成立的原因。研究发现,在受害者年龄、性别、赔偿标准、原(被)告是否聘请律师、原(被)告对事故发生所负责任、被告赔偿能力(以肇事车辆保险情况为替代变量)等事实维度以及历时态上,因变项(精神损害抚慰金)没有显着差异。换言之,在这些观察维度上同案同判得以成立。但与此同时,地域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且差异程度与各省市国民经济总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异基本吻合。可以说,同一省市内同案同判普遍成立,但在全国范围内呈“省差”格局。精神损害抚慰金对伤残等级极为敏感,不同伤残等级获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差异显着。但是这种差异是一种合理性存在,是“不等者不等之”的表现,实质上另外一种平等,不同的精神痛苦就应当得到不同的赔偿数额。还发现,伤残赔偿金对精神损害抚慰金具有一定的正向“锚定”效应,即如果原告获赔的伤残赔偿金较高,相应的他(她)很可能获得较多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些研究发现反映出我国法官在判决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时的尴尬处境。精神痛苦本质上不可直接测定,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仅规定了应当考虑的六种“酌定”因素,但另一方面司法改革通过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等制度设计,不断要求同案同判。两难处境之下的法官自发地诉诸于第三方机构的权威性文件,以身体伤害严重程度(伤残等级鉴定)作为评估精神损害的有效替代,从而尽量客观地维持判决结果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这些研究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同案同判,说明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具有成立的现实可能性,由此回应了各种“怀疑论”,扞卫了法律原则。事实制造差异,差异确实存在,但关键在于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事实差异?正确的立场是,应当以原则来看待差异。当前关于同案同判的理论争议乃至质疑,都存在单一线性思维的问题,要么只坚持法律原则而止步于事实差异,要么因过分注重事实差异而放弃对法律原则的坚持。只有以法律原则的立场来看待事实差异,才能既坚持了法律原则,又正视了事实差异,且在正视中发展同案同判理论。就实证检验结果而言,这些差异并未对检验产生实质性的显着影响,这表明同案同判仍是一项值得维护的法律原则。这些差异不仅没有动摇同案同判的根基,反而在概率论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同案同判。同案同判并不排斥个案的事实差异,但是对个案差异具有消融性。对法律事实相同的案件,只要裁判结果没有显着差异,同案同判这一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即可现实成立。我们既不能因为对同案同判的价值认同而对事实差异视而不见,也不能因为事实差异而否认同案同判这一重大法律原则,而应当始终从原则的立场来看待事实差异。唯有如此,方可协调理论和实践之张力,也才能有效回应各种争议乃至怀疑。实证研究已表明,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具有成立的现实可能。其原因何在?回到同案同判的价值命题来看,首先是同案同判所蕴含的丰富道德价值为其提供了正当性辩护,更为直接和重要的原因是同案同判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已经被大量的制度所规范。当前,我国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引领,以重要的纲领性法治文件为统帅,由大量的司法文件建立起来的指导性案例制度、类案检索制度和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制度等制度体系,蕴含了积极的有为司法理念,极大压缩了法官在类案审理中的自由裁量空间,共同释放的制度合力不断塑造和维系着同案同判。
吴芳芳[2](2021)在《谷歌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策略 ——《基因开关》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工具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点有目共睹,优秀的翻译工具也因此受到语言服务商的肯定,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翻译实践。诚然,机器翻译还有进步空间,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机器翻译的译文还不足以达到客户要求。而逐渐兴起的译后编辑可以有效修正机器翻译的勘误。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模式(MTPE)既能保留机器翻译的高效,又能保有人工翻译的质量。因此,在世界各地,许多语言服务商已经广泛使用该模式进行翻译。本文是一篇采用MTPE模式进行翻译实践而产出的实践报告,源文本是一本名叫《基因开关》(The Switch)的科普类书籍。根据赖斯和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该文本属于科普性文本,同时兼具感召功能。源文本涉及大量生物学知识及术语,行文严谨、逻辑清晰,适合采用MTPE模式进行翻译。因此,笔者在SDL Trados翻译软件的帮助下,利用谷歌机器翻译引擎Google Translate预翻译文本,然后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和校对。基于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在翻译多维质量标准MQM模型的指导下,从准确性和流畅性两个角度总结了谷歌翻译的错误类型,包括欠额翻译、未翻译、错误翻译、错误语法、理解困难;并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从准确性和流畅性角度给出译后编辑的策略,包括补充、替换、重组句子结构、调整语序、重写,并辅以例句加以解释说明。
李佳[3](2021)在《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案例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和教育理念实施,强调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如何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设计教育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课题通过探索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和教学模式,设计优化培养教学案例,以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探索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对学生从创新思维需求度、创新思维形式认知度、创新思维方法了解运用和创新思维培养影响因素四个维度,对教师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综合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创新思维培养策略,构建创新思维培养策略在产品情感化设计中的培养体系。(2)设计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案例。根据创新思维培养策略在产品情感化设计中的关联关系,依据产品情感化设计流程分别设计对应模块的教学案例:“调查与分析”、“设计定位”、“设计提炼”和“视觉表现”。另外,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探索出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3)对教学案例的效果进行了教学实证研究。选取某高校工业设计专业75名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按照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案例,对照班学生则按照传统的教学计划完成课程安排。设计了《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测验问卷》应用于教学实验的前测与后测,通过对比分析及问卷访谈调查,验证了本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设计对于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显着效果。本课题是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所做的研究,但仍有不足之处。创新思维作为一种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也是长期的,课题中涉及到的教学实验样本采集较少,所呈现的教学案例还有待完善和深入,需要进一步的推广实践,而工业设计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还应从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张瑞敏[4](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变革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拉开了对人类社会生活深度影响的大幕。在大数据背景下,人们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都可以被“数据化”,这些被数据化了的现象及行为能够依托大数据技术被采集、存储、分析和利用,大大超越了传统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为更为精准地了解需求、把握动态、提供服务、预测发展等提供了强大支撑。正如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工作中,数据信息在了解人们行动轨迹、助力精准定位密切接触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党和国家对大数据高度重视,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背景下,大数据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社会子系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不能忽视大数据的重要性。因为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技术,还是一种信息资源和思维理念,它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了良好机遇。具体而言,首先,作为信息技术的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优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极大地改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呈现方式,使其变得更加生动和更富有穿透力、感染力。其次,作为资源的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生动、多元的信息资源,突破了传统信息资源在“量”和“质”方面的局限性。再次,作为思维理念的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全新的观念和工作思路,突破了传统简单化、统一化及线性的思维模式,为精准思政、个性化思政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引。总之,大数据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大数据又是一柄双刃剑,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与挑战,由此也引发一些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的质疑与否定。面对这些问题,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就要继续深化对大数据的理论认知,以及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及创新策略等方面的研究。由此,本研究聚焦大数据这一时代背景,深入探讨大数据如何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本研究共分六个部分,分别对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进行了思想资源上的追溯、现实境遇上的考量、价值契合上的探讨、风险困境上的分析、内在要求上的厘清以及创新策略上的谋划:第一,在对大数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等基本概念和范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数据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西方社会政治统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追溯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的理论依据及思想资源,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合理性证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更加有理、有力。第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现实境遇进行了分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深受大数据影响,发生数字化转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及环境等要素受到大数据的冲击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两方面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及微观环境的变革。同时,由于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中运用和接受的不平衡性,导致了一系列新的矛盾问题的产生。此外,由于大数据的自身特征,在彰显巨大价值的同时,也带来“思维受限”、“精神迷失”、“数据奴役”等风险问题。对这些现实境遇的澄清,有助于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第三,以大数据的功能特点和价值优势为着眼点,通过反思与透析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制约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求,阐释了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契合之处以及为其带来的新机遇,从而论证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可行性。第四,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数据的运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阐释了问题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这些原因也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的主要挑战和障碍,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在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时“找准症结,靶向治疗”。第五,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大数据应当遵循的原则及要求。面对这一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不仅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创新目标,以有针对性地运用大数据优势。还要明确创新过程中的“守正”因素,以坚守正确的创新方向。同时,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外部风险,为充分运用大数据提供保障。树立良好的大数据意识,以更好地指导创新实践的开展。厘清“相关”与“因果”,“数据依赖”和“数据依托”,“数据使用”和“伦理关切”等方面的关系问题,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的理性因素。第六,从观念变革、内容优化、方法改善、管理机制完善以及保障体系健全五个方面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路和策略。这五个方面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融合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从这五个方面着手,有助于从不同维度形成合力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的开展。
王玲玲[5](2020)在《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背景下,翻译需求迅速增长,而翻译引擎也是不断更新换代,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点而备受语言服务商的青睐。即便如此,机器翻译的实际翻译质量也还是难以与人工翻译相媲美,不足以达到客户的要求,而近年来兴起的译后编辑则有效弥补了机器翻译的不足。如今,许多语言服务商已经开始大规模采用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MTPE)的模式。本文是一篇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实践报告,源文本是一本名叫《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The Sense of Dissonance:Accounts of Worth in Economic Life)的社会学书籍。由于所选文本为信息型文本,用词严谨,逻辑清晰,术语较多且部分术语重复率较高,适合采用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方法进行翻译。因此,笔者选择了谷歌机器翻译引擎Google Translate预翻译所选文本,然后将其导入SDL Trados翻译软件中,在语境理论的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和校对。基于本次翻译实践,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笔者从词法、句法及语篇三方面总结分析了机器翻译的错误类型,并基于语境理论的指导,从上述三方面给出了译后编辑的方法,辅以大量例句加以解释说明。文末笔者也提供了一些研究建议,希望本文能为研究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徐维炯[6](2020)在《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技术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对技术的依赖也是与日俱增。在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当下,技术教育的必要性日益显着,技术意识作为人类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并影响着技术主体如何认识、学习、使用和发展技术。技术意识的提升,既顺应了教育变革新潮流,又能为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做保障,更是推动了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从研究问题出发,本研究围绕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的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两大主题展开。首先,对技术意识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梳理;接着,基于技术意识研究理论分析建构技术意识测评维度并研制测评项目库;再次,通过取样调查和数据分析检验并确定技术意识测评问卷;而后,通过大样本数据分析呈现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现状;最后,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及文献研究提出技术意识提升策略。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文献梳理,从心理学、社会学、神经科学等理论视角建构了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测评的双向维度框架和技术主体关注模型,依据维度模型研制了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测评项目库。专家及教师对项目内容适切性、表述清晰度进行评审,保证了问卷内容效度。(2)借助SPSS、AMOS等软件依次对三次取样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因素分析、验证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等,确认了由技术认知倾向、技术行为倾向、技术情感倾向三个层面九个因子共34个项目构成的技术意识问卷,能测评和衡量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的心理特质或行为倾向。(3)大样本(n=1063)调查结果显示: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整体状况较为理想,就技术意识纵向三个层面而言,技术认知倾向较为理想,其次是技术情感倾向,技术行为倾向较为薄弱,就技术意识横向七个因子而言,学生最为缺乏的是对技术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差异分析显示:“学校及住宿周边有无便于参观的科技场所”、“父亲职业与技术相关程度”两个变量对学生技术意识三个层面较多因子上有显着影响。(4)基于文献梳理探究意识生成机制,结合调查研究结果提出技术意识培养多维目标和技术意识提升影响因素模型,提出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提升具体策略:学校层面要完善技术意识教学机制,包括教学方法的探索、教师素养的提升以及拓宽学生技术实践途径等;家庭层面重在培养理性的技术情感和品质,比如提升技术教育认同感、将技术实践生活化等;社会层面则要创造优质的技术社会氛围,加强技术文化建设与宣传、树立正确的技术伦理导向等;个人层面则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储备丰富的技术知识、养成良好的技术习惯等。
陈志芳[7](2019)在《大数据背景下心理因素的统计识别与测度研究 ——基于行为经济学研究框架的视角》文中指出上个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行为经济学将行为人的心理因素及其相关心理学规律纳入经济学的研究,不仅很好地解释了主流经济学的一些“异象”,而且也大大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视域。以噪声交易理论、前景理论、心理账户为代表的行为经济理论,主要通过心理因素来描述个体的行为选择,探求经济现象背后的作用机理,特别是探求现象背后人的行为及其对现象的作用机理与影响;同时,对不确定条件下行为人的决策展开研究,以增强经济学的解释能力。然而,由于行为人心理因素识别的障碍,致使其所涉变量的测度与样本数据的获取极其困难,理论结论难以提供相应的经验证据,这种状识一方面制约了行为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却极大的限制了行为经济学的现实应用价值。为了克服这一障碍,行为经济学家借鉴物理学或工程实验的思想与方法,构建出一套能获取单因素(包括心理因素)作用效应的科学方法,即实验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心理因素样本数据获取的局限,而且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观察与计算,经济学家同时也发现一系列行为人经济选择过程中的未解之谜,进一步推进了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可是,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解决样本数据的获取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其中主要体现在:(1)实验设计要求高,现实的环境条件往往不易获得满足;(2)实验成本过高,实验过程控制困难;(3)实验结果(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差,所获数据并不能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心理因素,就像证券投资交易中实盘交易与模拟交易那样,实验样本实质上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对照样本的心理因素。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我们克服实验经济学中的上述缺陷带来了希望与机遇,大数据以其海量、完整、多样化、复杂可变的数据结构为我们提供了行为人的选择路径与结果,尤其是它提供的音频、视频、活动轨迹以及经济选择特点等能反映行为人心理因素的非结构数据为我们将其结构化造创了条件,一旦非结构数据结构化成为可能,统计学便在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中就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带来的契机,构建大数据下的行为经济统计分析体系与架构对于推进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就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在于要率先解决行为经济学中心理因素的识别与测度。众所周知,统计分析之所以能被应用于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得益于它有一套科学完善的估计与推断技术,而能实现统计估计与推断的前提在于有相应的样本数据,如果说统计学的进步与发展是统计估计与推断技术的创新,倒不如说是对样本数据的适应性研究,传统的统计分析之所以在行为经济学研究中缺乏建树,并不是因为估计与推断技术的缺乏,而是无法获取能与之相匹配的样本数据(主要是心理因素数据)。对统计学研究而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彻底改变了数据的经济内涵,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带来的样本数据(结构性数据)可得性的变革,当原先不可得的行为人心理因素数据变得易得时,即便是现有的统计分析方法与技术毫无进展,统计分析的价值也会获得显着提升。本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试图系统探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获取与行为经济研究相关的心理因素结构性样本数据,并将其应用于行为经济学研究。本文在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依照行为经济学研究中所涉及心理因素的属性与内涵,密切结合数据挖掘技术与心理因素生理化的研究思路,并充分利用生理特质所提供的结构性数据特点,实现对行为经济学研究中主要心理因素的统计识别与测度,并将其纳入现有的统计分析框架,应用于居民或投资者消费决策或股价预测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大数据时代带给统计分析的改变。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所引爆的信息革命,层出不穷的各类低成本记录与存储设备的广泛应用,正在颠覆传统的统计数据内涵,当统计分析赖以生存的数据基础发生重大变化时,它会给统计分析和统计学科带来什么?本部分试图从分析范式、分析工具、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四个方面去寻求答案。2.大数据时代的行为经济学研究。统计分析作为实证研究的工具,实证分析又是检验经济理论的有效手段,在大数据背景下,当统计与统计分析发生重大变革时,它又会给经济理论带来什么?本部分内容试图依据统计分析的变革来论述经济行为人经济选择数据与生理特征数据的易得性,并通过对生理与心理因素相互关系的考察来论证心理因素数据的替代与转换,阐述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分析与行为经济学的融合,这种融合将使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可能跨越实验经济学。3.大数据背景下行为经济统计分析的实现路径。大数据背景下,实现统计分析与行为经济学的融合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开发与大数据数据特征相一致的统计分析模型,另一是将非结构性数据结构化,并将其纳入现有的统计分析体系。本文以专业分工创造效率为前提,综合经济可行与技术可行两个方面对统计学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路径选择进行了论证,其论证结论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4.大数据背景下心理因素特征变量的提取与测度。基于行为经济学研究框架的视角,通过对行为经济学中基本理论(噪声交易理论、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所涉及心理因素的分析,本文对应提取了如下心理因素特征变量:情绪、偏好、注意力和安全感;并通过对这些心理因素特征变量经济的内涵与特点的考察,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这些心理特征变量的统计识别与测度,从而化解了行为经济学实证分析的样本数据障碍。5.作为对大数据背景下行为经济统计分析的应用,本文最后选择了两个与行为人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一个是基于网购的消费者人格识别与消费决策分析,另一个是基于网络评论数的投资者关注对股价的预测。两个实证分析案例表明,大数据背景下心理因素的识别与测度不仅可行,而且与之相关的行为经济统计分析有效。经过梳理、分析、论证与实证研究,本文得到如下基本结论:(1)大数据时代将跨越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心理因素样本数据的可得性障碍,统计学,特别是数据挖掘技术将引导经济学研究范式转向数据驱动型的研究;(2)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统计学家有可能将诸如音频、视频乃至实时的行动轨迹等非结构性数据纳入统计分析范畴,形成更具包容性的统计分析方法与技术,这种更具包容性的统计分析方法与技术不仅能提升统计分析判断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而且还能极大扩展它的应用范围;(3)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家构建行为经济统计分析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开发适用于多数据结构的统计分析模型,另一则是寻求更广泛的数据来源和探寻将非结构性数据转换成结构性数据的相关方法与技术,并将其纳入传统统计分析体系。相比较而言,后者更为现实与经济;(4)行为经济学中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特征提取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心理特征变量,这些变量主要包括情绪、偏好、注意力、安全感,大数据背景下,它们不仅可以识别,而且是可测的;(5)利用行为经济统计分析不仅能实现对消费者人格(投资者关注度)识别和分类,而且运用它能更准确预测消费者行为选择和证券市场股价的变动。本文的创新主要有如下四点:一是根据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特点,提出了行为经济统计分析的实现路径,即适合更多数据类型的模型选择路径与非结构性数据结构化的路径;二是基于两账户心理决策模型和两状态马尔科夫链理论,从经济分析的角度论证了数据转换路径较模型选择路径的优势;三是系统分析了主要心理因素,情绪、偏好、注意力、安全感的统计识别与测度;四是从理论上构建了基于大五人格的消费决策模型和基于投资者关注的股价变化过程,并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大数据背景下行为经济统计分析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谢继华[8](2018)在《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据是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过程中不断演进的一种客观存在,伴随着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大数据更是信息爆炸积累到了一个引发变革的程度的产物,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个体在互联网上既是数据的消费者又是数据的生产者,大规模生产、分享、应用数据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数量大、类型多、速度快、价值密度低等重要特征使其成为宝贵的信息资源,彰显着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在高校,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人都是大数据的制造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分析对象。在大数据蓬勃发展,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科学高效、合理合法地利用大数据,挖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仅关乎青年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毫无疑问,大数据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背景和丰富可靠的教育方法及技术手段,提高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大数据所带来的网络环境、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也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加了新的压力。因此,立足于大数据视阈,识别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利用大数据来科学发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构建大数据视阈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从而顺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规律和新要求,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为当前不得不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论文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案例与实证分析,文献分析和大数据技术等方法,将大数据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探讨在大数据视阈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方法,发现和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进而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文在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并进一步采取结构化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进行了层层分解的深入研究。具体包括:首先,论文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等基本范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思想资源、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诠释和归纳总结。论文指出马克思主义为大数据运用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价值导向、逻辑起点、功能导向和建设方向,大数据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大数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和传播的技术手段。其次,论文在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可能。论文指出,当前及未来社会,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环境变化翻天覆地,高校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显现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在面临大数据重大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有待创新、方法有待提升、技术有待进步。因此,在大数据视阈下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来自时代的召唤,也是来自现实的要求。第三,论文在分析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构建的基本思路、任务、目标及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系统构架。论文指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由内及外由理念、机制、路径和载体等要素所构成,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及功能。大数据视阈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从这四个层面展开。第四,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论文指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是系统创新的核心,是引导其他几个层面创新的关键。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应着力于树立全域育人理念、树立聚焦与再现的价值理念,以及树立定制化与定量化交融的理念。第五,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针对不同成因、动机以及复杂相关性所形成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依赖,论文首先从思维突破、制度优化、自适应动态分析等角度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在大数据视阈下高校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依赖”突破的最佳或最短路径的求解;其次,从教育内容层面的聚类筛选、识别界定,资源层面的动态配置,再到最后方法层面的协同联合,从理论到案例,从观念到实施,层层递进,利用大数据更新快、预测强、精准聚合、多维共享等特点,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更生动、易接受、效果好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实现从“数据读心”到“留身入心”,再到“知心交心”,最后引导学生“修养有心”,将路径创新落实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阵地中。第六,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论文指出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架构、大数据技术突破与创新,以及大数据技术、互联网与新媒介的有机对接来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最后,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论文通过对“兴趣簇”和“贡献值”的分析,提出了“激励相容”和“绩效促进”的激励机制;通过对教育评估、反馈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动态评估反馈”机制;通过对技术安全、伦理道德、个人隐私等的分析,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安全保障机制。综上所述,论文在基于理论研究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系统构架,并依次对其理念创新、路径创新、载体创新和机制创新等系统层面进行层层剖开、详细论述,以期能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有益的支撑和借鉴。
李音[9](2017)在《普适计算环境下智能洁牙产品的交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口腔健康问题作为个人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与此同时,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也使得信息技术逐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物联网,智能硬件等新型技术的支持使得许多具有监控,管理,分析等功能的智能洁牙产品应运而生。这些智能洁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同时连接智能硬件以及个人移动设备来实现其指导刷牙,管理数据的功能。而在实际的刷牙场景中,携带额外的个人移动设备作为数据的显示管理终端对用户来说并不符合其自然的行为模式,甚至会干扰用户正常的刷牙流程,带来额外的人机操作负担,也使得这些信息数据不能发挥其本身的价值。本论文引入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普适计算环境下的人机交互理论作为文中的概念设计实践——“牙管家”智能洁牙产品的指导理论。通过对课题理论背景及相关资料的学习研究,笔者总结了在普适计算环境下适用于智能健康产品的交互设计的相关方法,进一步定位研究对象及内容;通过观察法,问卷法等用户调研方法,笔者调研了家庭用户对于口腔健康的看法与行为习惯,以及对于智能洁牙产品的使用需求;通过S.E.T.法及用户画像,笔者分析了智能洁牙产品的用户所处的宏观环境及微观使用情境、用户的使用痛点及在普适环境下的交互设计方法的运用。本论文将前沿交互设计研究课题与口腔健康这一市场需求关注点相结合,并将课题研究的方法论运用于产品概念设计的具体实践中。在满足家庭用户对于口腔健康管理需求的同时,也为后续相关智能产品的交互设计研究提供了框架性的参考价值。
孙露[10](2017)在《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及其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素养成为未来公民所需要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为了反映这一需要,以提高学生统计思维、推理与素养为目标的统计课程已成为许多国家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于学生统计思维发展的评估也成为近年来统计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小学阶段统计内容与要求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且文献中较少有针对小学生统计思维的研究,本研究聚焦于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探讨学生的发展水平、阶段性、特征及其错误认知等,并通过一个短期的教学实验将其与具体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问题:问题1: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的现状如何?问题2:小学生统计思维的认知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问题3:统计思维认知特征框架指导的短期教学活动能否增进3年级学生统计思维的水平?基于文献中统计思维内涵的梳理,本研究选取了“统计过程”、“变异”、“对数据的需要”和“对数据的质疑”四个维度共12个要素对学生的统计思维发展进行探讨。通过对安徽省、江苏省1541名1-6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其中23名学生的访谈,选取SOLO分类评价法作为标记认知水平的模型对学生的问卷回答进行分析,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对学生的统计思维发展进行了刻画,构建出一组用于评估学生统计思维水平的小学生统计思维认知特征框架。同时,考虑到框架也具有对编制课程、指导教学的作用,本研究在开发性研究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小学生统计思维认知特征框架设计了 8节统计学习活动,对一所城区学校3年级的一个班级开展了短期的教学实验,旨在探寻教学实验对学生统计思维发展的影响,以及促进学生变化的活动形式及其特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运用SOLO理论对学生回答进行分析,小学生统计思维可以分为特质的(I)、过渡的(T)、定量的(Q)和分析的(A)四个水平。从统计思维整体来看,1年级学生水平相对较低,表现为特质的(I)和过渡的(T)水平,2-4年级主要处于过渡的(T)水平,5-6年级大多处于定量的(Q)水平。具体到各维度而言,学生在“统计过程”维度上的水平明显要高于其他三个维度。(2)通过对小学生统计思维整体以及各维度、层面、要素发展规律较为系统地描绘,可以发现:小学生表现出在不同要素下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但相同的是,学生在5-6年级这一阶段均表现出平缓发展或停滞发展的状态。(3)就统计思维整体水平而言,男女生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城区学校学生的统计思维水平明显要高于乡镇学校学生。但具体到各维度与层面来看,部分学段或年级学生的统计思维水平在性别和学校类型上均差异显着。(4)试题的情境类型对于学生在统计思维同一要素上的表现具有显着影响;数据的不同类型也会影响学生在“分类和表示数据”层面上的表现。(5)小学生在统计思维认知过程中表现出9种共性的错误认知,其中“读取显示时对标题意识的不足与缺乏”是小学阶段最为常见的错误类型。通过访谈发现,学生不恰当地读取显示是引起多种错误产生的重要原因。(6)基于统计思维认知特征框架的短期教学活动能够增进3年级学生统计思维总体水平;但具体到各维度来看,“分类和表示”以及“变异”两方面水平无显着性提高。短期教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克服部分错误认知,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表现出较好的情感与态度。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分别对小学统计课程与教学提出了四条建议。在统计课程设计方面,建议课程设计者:(1)把握学生认知发展的快速时期,合理并均衡地设计统计课程内容;(2)认识到读取显示的基础性,多角度地设计相关活动;(3)利用真实数据与情境,设计围绕具体任务的统计学习活动;(4)基于学生原始想法,整体构建统计量系列课程。在统计教学方面,建议教师:(1)丰富自身的统计学科教学知识,科学有效地开展统计活动;(2)深层次地把握教材内容,促使学生多角度地感知统计;(3)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统计任务,培养学生对数据的亲切感;(4)强调数据与情境的联系,提高学生统计思维认知发展水平。
二、无处不在的统计研究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处不在的统计研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同案同判的实证研究 ——以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
1.同案同判的语义分析 |
2.同案同判的理论证成 |
3.同案同判的实证研究 |
4.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体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法实证研究的总体定位 |
(二)法实证研究的基本格局 |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创新 |
(一)论文的框架结构 |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同案同判的理论意蕴与检验路径 |
第一节 同案同判的理论意蕴 |
一、挑战的两个命题 |
二、同案同判的理论意蕴 |
三、基于拆分的检验策略 |
第二节 实证检验的方法路径 |
一、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界定 |
二、实证研究的科学哲学基础 |
三、定量实证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三节 实证检验的法律事实路径 |
一、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实践性理由 |
二、数据来源 |
三、作为相同法律事实的“同案” |
第二章 同案同判的实现程度 |
第一节 检验指标的数据分布 |
一、年度分布和审理法院覆盖 |
二、原告方检验指标分布 |
三、原被告共有的检验指标分布 |
四、描述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二节 实现同案同判的法律事实维度 |
一、历时性同判 |
二、受害者男女性别同判 |
三、受害者年龄同判 |
四、当事人责任同判 |
五、被告赔偿能力同判 |
第三节 未实现同案同判的法律事实维度 |
一、地域差异较大 |
二、伤残赔偿金对抚慰金有锚定效应 |
三、不同伤残等级的抚慰金存在显着差别 |
三、赔偿标准与抚慰金的特殊关系 |
第三章 同案同判差异的生成机制 |
第一节 因果统计原理 |
一、回归分析的概念和步骤 |
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回归分析 |
三、回归方程的检验 |
第二节 差异的主要原因 |
一、原告身体伤残等级是内在决定性原因 |
二、省际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是重要的外部原因 |
三、伤残赔偿金是补充性原因 |
四、对其他未形成原因事实维度的补充说明 |
第四章 同案同判的实现对策和理论发展 |
第一节 明定权利性质与赔偿原则 |
一、明定抚慰金的权利独立性 |
二、重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酌定原则 |
第二节 抚慰金同案同判的酌定标准体系 |
一、酌定基准制度 |
二、累加递增制度 |
三、原告过错递减制度 |
第三节 以原则看待事实差异 |
一、同案同判的原则立场 |
二、同案同判的理论发展 |
第五章 同案同判实现的原因 |
第一节 同案同判的内在正当性 |
一、法律原则的道德维度 |
二、道德为法律提供正当性辩护 |
第二节 同案同判的制度规范 |
一、制度主义的基本框架 |
二、公平正义为内核的制度规范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译着类 |
(三)中文论文类 |
二、外文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一、作者简介 |
二、科研成果 |
(一)论文成果 |
(二)参与课题 |
后记 |
(2)谷歌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策略 ——《基因开关》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Part One Practice-based Research |
1 Introduction |
1.1 Procedure of the Project |
1.2 Source of the Project |
1.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and the Book |
1.2.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An Overview of the Machine Translation |
2.2 Introduction to Google Translate |
2.3 Definition of Post-editing |
2.4 A 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4.1 Domestic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4.2 Foreign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5 Introduction to Text Typology |
3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translation |
3.2 Post-editing |
4 Error Categories and Analys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QM Model and Post-editing Methods |
4.1 The Model of Multidimensional Quality Metrics |
4.1.1 Background of the MQM Model |
4.1.2 Content of the MQM Model |
4.1.3 The Rationality of Using the MQM Model |
4.2 Error Classifi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QM Model |
4.3 Error Analys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QM Model and Post-editing Methods |
4.3.1 Accuracy |
4.3.1.1 Mistranslation |
4.3.1.2 Untranslated Content |
4.3.1.3 Under-translation |
4.3.2 Post-editing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uracy |
4.3.2.1 Replacement |
4.3.2.2 Supplementation |
4.3.3 Fluency |
4.3.3.1 Grammar |
4.3.3.2 Unintelligibility |
4.3.4 Post-editing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luency |
4.3.4.1 Reorganizing the Sentence Structure |
4.3.4.2 Adjusting the Word Order |
4.3.4.3 Rewriting |
5 Conclusion |
5.1 Implications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Part Two Translation Project |
(3)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案例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呼吁创新人才培养 |
1.1.2 市场对产品创新设计的需求 |
1.1.3 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对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创新思维研究现状 |
1.2.2 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研究 |
1.3 研究问题与目标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方法研究 |
2.1 创新思维研究 |
2.1.1 创新思维的涵义 |
2.1.2 创新思维的基本形式 |
2.1.3 创新思维方法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调查研究法 |
2.2.3 案例教学法 |
2.2.4 课堂观察法 |
2.2.5 市场调研、分析方法 |
2.2.6 数据分析方法 |
2.3 情感化设计概述 |
2.4 理论基础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多元智能理论 |
2.5 执行工具 |
2.5.1 SPSS统计分析软件 |
2.5.2 问卷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对学生创新思维需求度的调查 |
3.3.2 对学生创新思维形式认知度的调查 |
3.3.3 对学生创新思维方法了解运用的调查 |
3.3.4 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影响因素的调查 |
3.3.5 对教师进行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的调查 |
3.4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分析 |
3.4.1 创新思维能力比较薄弱 |
3.4.2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
3.4.3 学习积极性不高 |
3.4.4 教学体系需要完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
4.1 创新思维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
4.1.1 创新思维形式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
4.1.2 创新思维方法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
4.2 构建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策略体系—以产品情感化设计为指导 |
4.2.1 创新思维培养策略在产品情感化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 |
4.2.2 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产品情感化设计流程步骤 |
4.3 教学案例设计前期分析 |
4.3.1 教学目标分析 |
4.3.2 学习者特征分析 |
4.3.3 教学过程分析 |
4.4 教学案例设计 |
4.4.1 “调查与分析”模块教学案例设计 |
4.4.2 “设计定位”模块教学案例设计 |
4.4.3 “设计提炼”模块教学案例设计 |
4.4.4 “视觉表现”模块教学案例设计 |
4.5 教学模式设计 |
4.6 教学案例效果评价设计 |
4.6.1 课堂观察评价 |
4.6.2 问卷与访谈调查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实践研究 |
5.1 实验设计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对象 |
5.1.3 测试工具 |
5.2 实验实施 |
5.2.1 实验前测 |
5.2.2 实验过程 |
5.2.3 实验后测 |
5.3 实验统计 |
5.3.1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测差异性分析 |
5.3.2 实验班实验前测与后测差异性分析 |
5.3.3 对照班实验前测与后测差异性分析 |
5.3.4 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 |
5.4 实验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问卷 |
附录 B 对教师进行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 C 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测验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4)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
第三节 大数据基本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释义 |
一、大数据的概念分析与发展动因 |
二、大数据特征及价值 |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意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第一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数据科学中数据与其代表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 |
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重视“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的思想 |
四、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数据”运用的理念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数据研究的思想呈现 |
一、注重以“事实驱动”的方法论萌芽 |
二、“取实予名”的理念表征 |
三、对“以数为据”思想的践行 |
第三节 西方政治统治和社会实践中重视数据的理念梳理 |
一、西方“万物皆数”的哲学起源 |
二、数学文化在西方的形成 |
三、西方政治统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数据应用 |
第二章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境遇分析 |
第一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变化 |
一、“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
二、“数据治国”成为政治治理新手段 |
三、“数字化模式”成为社会发展新目标 |
四、“数据化生存”成为文化发展新生态 |
第二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形势变革 |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方式“灵活化” |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存状态“数字化” |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元化” |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体“信息化” |
第三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呈现新矛盾 |
一、思维固化与思维变化之间的矛盾 |
二、对新技术的消极质疑与积极适应之间的矛盾 |
三、认知渠道单一化与情感表达多元化之间的矛盾 |
第四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遭遇新风险 |
一、“算法黑箱”带来思维受限的风险 |
二、数据爆炸带来“精神迷失”的风险 |
三、大数据“入侵”带来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的风险 |
四、大数据扩张带来“数据奴役”的风险 |
第三章 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的新机遇 |
第一节 大数据破解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制约 |
一、大数据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 |
二、大数据开启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交互新境界 |
三、大数据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形式 |
第二节 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相契合 |
一、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需求的多样性相契合 |
二、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多元性相契合 |
三、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变的时代性相契合 |
第三节 大数据带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契机 |
一、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战略资产 |
二、大数据为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供有力支撑 |
三、大数据为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性贡献关键力量 |
第四章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图景 |
第一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取得的成果 |
一、相关理论研究有了一定基础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
三、大数据研究机构层出不穷 |
四、大数据实践应用取得一定成效 |
第二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的普及率不高 |
二、可挖掘的数据源不足 |
三、大数据的共享不通畅 |
四、大数据的取舍之道不明晰 |
五、大数据运用中存在伦理困境 |
第三节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所呈现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数据意识淡薄 |
二、大数据平台建设不足 |
三、大数据技术瓶颈 |
四、大数据人才短板 |
五、大数据法律规章及制度体系不健全 |
第五章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 |
第一节 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目标 |
一、充分融入大数据理念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
二、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 |
三、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 |
第二节 坚守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 |
一、强化“以人为本”原则 |
二、坚持“守正性”原则 |
三、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第三节 应对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外部风险 |
一、应对思维受限的风险 |
二、应对“精神迷失”的风险 |
三、应对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的风险 |
四、应对“数据奴役”的风险 |
第四节 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大数据意识 |
一、大数据资源意识 |
二、大数据价值意识 |
三、大数据应用意识 |
第五节 把握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几对关系 |
一、思考“相关”与“因果”的关系 |
二、澄清“数据依赖”和“数据依托”的关系 |
三、明确“数据使用”与“伦理关切”的关系 |
第六章 促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及对策 |
第一节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变革 |
一、树立数据化理念 |
二、树立精准化理念 |
三、树立个性化理念 |
四、树立协同化理念 |
第二节 调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及实施方式 |
一、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
二、融入大数据应用能力的教育 |
三、依托大数据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方式 |
第三节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一、经验型和实证型研究方法相结合 |
二、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
三、传统载体与大数据载体相结合 |
第四节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大数据管理机制 |
一、制定科学的决策机制 |
二、构建良好的运行机制 |
三、完善明确的约束机制 |
第五节 完善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提供大数据技术保障 |
二、完善大数据人才队伍保障 |
三、健全大数据伦理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Part One Practice-based Research |
Chapter 1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1.3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1.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
1.5 Project Objective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Translation |
2.2 Definition of Post-editing |
2.3 A 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3.1 Domestic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3.2 Foreign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Chapter 3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Pre-translation Work |
3.1.1 File Processing |
3.1.2 Term Base |
3.1.3 Selection of MT Engine and CAT Tool |
3.2 PE Process |
3.3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4 Case Study of MT Errors |
4.1. Lexical Errors |
4.1.1 Under-translation |
4.1.2 Mistaken Form/Format |
4.1.3 Mis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
4.2 Syntactic Errors |
4.2.1 Improper Word Order |
4.2.2 Mistranslation of Phrases |
4.2.3 Mistranslation of Clauses |
4.2.4 Mis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
4.3 Discourse Errors |
4.3.1 Redundancy |
4.3.2 Inappropriate Collocation |
4.3.3 Confused Logic |
4.4 Summary |
Chapter 5 PE Methods |
5.1 Context Theory |
5.2 PE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
5.2.1 Replacement |
5.2.2 Supplementation |
5.2.3 Omission |
5.3 PE Methods at Syntactic Level |
5.3.1 Segmenting and Reorganizing Sentence Structure |
5.3.2 Adjusting Word Order |
5.4 PE Methods at Discourse Level |
5.4.1 Using Cohesive Means |
5.4.2 Rewriting |
Chapter 6 Conclusion |
6.1 Implications |
6.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Part Two Translation Project |
Term Base |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教育变革: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
1.1.2 日常诉求: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
1.1.3 时代呼唤:推进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 |
1.2 研究综述 |
1.2.1 意识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
1.2.2 技术的组成要素 |
1.2.3 技术意识的相关研究 |
1.2.4 技术意识的旁系研究:科技意识与工程意识 |
1.2.5 学生对技术的态度:技术意识测量的向标 |
1.2.6 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1.3 核心概念辨析 |
1.3.1 意识与思维 |
1.3.2 技术意识、技术态度与技术素养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第2章 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研究理论分析 |
2.1 普通高中生的身心特征 |
2.1.1 高中生大脑的发育 |
2.1.2 高中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
2.1.3 高中生情感意志的发展 |
2.2 技术意识研究的社会学基础 |
2.2.1 技术是什么:米切姆的技术形态 |
2.2.2 技术控制主义:技术发展的方向 |
2.2.3 技术伦理学:技术的道德规约 |
2.3 指向不同对象的意识研究 |
2.3.1 指向不同对象的意识的内涵要素 |
2.3.2 指向不同对象的意识的实证调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测评工具研发 |
3.1 量表维度建构及项目研制 |
3.1.1 教师开放问卷调查 |
3.1.2 技术意识维度建构 |
3.1.3 技术意识项目研制 |
3.1.4 量表修改与初稿确定 |
3.2 量表第一次试测与分析 |
3.2.1 样本来源 |
3.2.2 项目分析 |
3.2.3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2.4 确定第二次测试问卷 |
3.3 量表第二次测试与分析 |
3.3.1 样本来源 |
3.3.2 项目分析 |
3.3.3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3.4 确定第三次测试问卷 |
3.4 量表第三次测试与分析 |
3.4.1 样本来源 |
3.4.2 项目分析 |
3.4.3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4.4 验证性因素分析 |
3.4.5 信效度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发展状况分析 |
4.1 描述统计 |
4.1.1 基本信息 |
4.1.2 技术认知倾向 |
4.1.3 技术行为倾向 |
4.1.4 技术情感倾向 |
4.2 差异分析 |
4.2.1 技术意识三个层面的差异比较 |
4.2.2 个人变量差异比较 |
4.2.3 家庭变量差异比较 |
4.2.4 学校变量差异比较 |
4.2.5 社会变量差异比较 |
4.3 回归分析 |
4.3.1 建立虚拟变量 |
4.3.2 基本信息对技术认知倾向的回归分析 |
4.3.3 基本信息对技术行为倾向的回归分析 |
4.3.4 基本信息对技术情感倾向的回归分析 |
4.3.5 技术意识各层面路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提升策略研究 |
5.1 技术意识生成的内在机制 |
5.2 技术意识培养的多维目标 |
5.3 技术意识提升的影响因素 |
5.4 技术意识提升的主要对策 |
5.4.1 学校层面:完善技术意识教学机制 |
5.4.2 家庭层面:培养理性技术情感品质 |
5.4.3 社会层面:创造优质技术社会氛围 |
5.4.4 个人层面: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
第6章 结语与反思 |
6.1 主要结论 |
6.2 反思与展望 |
附录 A 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相关调查(教师卷) |
附录 B 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测评量表(意见稿) |
附录 C 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测评量表(初测) |
附录 D 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测评量表(二测) |
附录 E 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测评量表(三测)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大数据背景下心理因素的统计识别与测度研究 ——基于行为经济学研究框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分析框架及结构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工作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变革 |
2.1.1 大数据时代及其特点 |
2.1.2 大数据时代带给科学研究的变革 |
2.1.3 大数据时代带给经济实践的变革 |
2.2 大数据时代与统计学 |
2.2.1 大数据与统计学 |
2.2.2 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的发展 |
2.3 大数据背景下心理因素识别 |
2.3.1 心理因素识别方法 |
2.3.2 统计识别方法 |
2.4 大数据背景下的心理因素统计测度与应用 |
2.5 简要评述 |
第3章 大数据背景下心理因素统计识别与测度——基于行为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思考 |
3.1 行为经济学实证研究中的基础性障碍 |
3.1.1 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因素 |
3.1.2 心理因素在行为经济学的应用实例 |
3.1.3 传统行为经济学实证研究中的障碍 |
3.2 实验经济学与样本数据 |
3.2.1 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实证研究 |
3.2.2 对实验经济学获取样本数据的简要评价 |
3.3 大数据背景下心理因素统计识别途径 |
3.3.1 行为选择结果识别 |
3.3.2 图像与音视频数据识别 |
3.3.3 智能移动终端识别 |
3.3.4 活动轨迹识别 |
3.4 大数据背景下心理因素统计测度 |
3.4.1 来自于结构性数据的直接测度 |
3.4.2 非结构性数据向结构性数据转换的间接测度 |
3.5 大数据背景下行为统计分析路径选择 |
3.5.1 模型选择路径的经济分析 |
3.5.2 数据转换路径的经济分析 |
3.5.3 两条路径的比较与选择 |
第4章 大数据背景下的心理因素特征变量提取与统计测度 |
4.1 情绪的特征提取与统计测度 |
4.1.1 情绪的内涵 |
4.1.2 情绪的特征提取 |
4.1.3 统计测度——情绪指数 |
4.2 偏好的特征提取与统计测度 |
4.2.1 偏好的内涵 |
4.2.2 偏好的特征提取 |
4.2.3 统计测度——边际替代率与排序 |
4.3 注意力的特征提取与统计测度 |
4.3.1 注意力的内涵 |
4.3.2 注意力的特征提取 |
4.3.3 统计测度——关注度指数 |
4.4 安全感的特征提取与统计测度 |
4.4.1 安全感的内涵 |
4.4.2 安全感的特征提取 |
4.4.3 统计测度——安全感指数 |
第5章 心理因素统计识别与测度的实证分析——基于消费者人格识别与消费决策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消费决策过程分析 |
5.2.1 经典经济学中消费者决策过程 |
5.2.2 基于心理账户的消费者决策过程 |
5.2.3 在心理账户理论中加入值函数的消费者决策过程 |
5.3 消费者人格识别与消费决策 |
5.3.1 基于计划和随心两种人格的消费决策 |
5.3.2 基于大五人格的消费决策过程 |
5.4 基于网购数据的消费者人格识别与消费决策分析 |
5.4.1 样本与指标的选择 |
5.4.2 消费者人格与消费选择的统计分析 |
5.4.3 基于网购数据的消费者人格识别与消费决策的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心理因素统计识别与测度的应用研究——基于股吧评论数的投资者关注度对股价的预测 |
6.1 研究背景 |
6.2 大数据背景下的投资者关注度 |
6.2.1 基于互联网数据的投资者关注度研究股价的文献综述 |
6.2.2 大数据背景下投资者关注度量化指标选择 |
6.2.3 投资者关注度的研究假设 |
6.3 股价变化过程分析 |
6.3.1 市场有效性 |
6.3.2 股价变化过程 |
6.3.3 基于投资者有限关注的噪声交易模型 |
6.4 基于股吧评论数的投资者关注对股价的预测 |
6.4.1 样本与指标的选取 |
6.4.2 投资者关注与股票价格运行的统计分析 |
6.4.3 基于股吧评论数的投资者关注度对股价预测的实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
后记 |
(8)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基本范畴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网络思政教育及其相关研究 |
1.2.2 大数据及其相关研究 |
1.2.3 大数据视阈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主要内容和拟创新之处 |
1.4.1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想梳理 |
2.1 中国古代思想教育中关于数据研究的思想资源 |
2.1.1 “数”到“数量”再到“数据”的认知 |
2.1.2 对数据注重运算与发明相关工具的方法实践 |
2.1.3 数据研究与人际结合,探究事物之根,彰显哲学智慧 |
2.2 西方社会思想教育中关于数据研究的思想资源 |
2.2.1 “万物皆数”到“逻辑演绎” |
2.2.2 致力算法与探索记“数”系统 |
2.2.3 数据研究开启理性认识科学方法论 |
2.2.4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数据研究方法 |
2.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关于数据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恩格斯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方法论的形成与发展 |
2.3.2 列宁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思想的继承与创造 |
2.3.3 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思想的认识与贡献 |
2.3.4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关于数据研究的理论意义启示 |
第三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基础 |
3.1 高校传统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状况及特点 |
3.1.1 高校传统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特点 |
3.1.2 高校传统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 |
3.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及特征 |
3.2.1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
3.2.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 |
3.2.3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
3.3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
3.3.1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时代机遇 |
3.3.2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
第四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系统构建思路 |
4.1 构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基本设想 |
4.1.1 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
4.1.2 基本原则 |
4.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
4.2.1 理念 |
4.2.2 机制 |
4.2.3 路径 |
4.2.4 载体 |
4.3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4.3.1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结构 |
4.3.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功能 |
第五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 |
5.1 树立全域育人理念 |
5.1.1 实现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
5.1.2 实现数据支撑与“享、碰、推、嵌”的有机结合 |
5.1.3 实现“资源整合”和“部门循环”的有机结合 |
5.2 树立聚焦与再现的价值理念 |
5.2.1 实现“让数据多跑腿”与“让育人少弯路”的结合 |
5.2.2 实现核心引导、管理少数、服务多数的有机结合 |
5.2.3 实现数据可视化叙事与育人过程再造的结合 |
5.3 树立定制化与定量化交融的理念 |
5.3.1 实现数据对接和数据量化有机结合 |
5.3.2 实现从工业化课堂教育到个性化定制教育的转变 |
5.3.3 实现从定性化教育经验积累到定量化教育引导 |
第六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
6.1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依赖”突破 |
6.1.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突破 |
6.1.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优化 |
6.1.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自适应 |
6.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路径创新 |
6.2.1 教育内容的聚类筛选、识别界定及案例实践 |
6.2.2 教育资源的动态配置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
6.2.3 内容实施的协同联动及案例实践 |
第七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 |
7.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平台架构 |
7.1.1 搭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载体硬件平台 |
7.1.2 搭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载体系统平台 |
7.1.3 搭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载体共享平台 |
7.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技术突破 |
7.2.1 突破前端采集壁垒,开源高校网络思政数据入口 |
7.2.2 突破中端数据分析,延展高校网络思政数据深度 |
7.2.3 突破后端产品匮乏,打造高校网络思政数据生态 |
7.3 大数据技术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介的有机连接 |
7.3.1 构建“大思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 |
7.3.2 创建基于网络行为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
第八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 |
8.1 大数据视阈下主体参与节点的激励机制构建 |
8.1.1 大数据视阈下主体参与节点的激励机制构建 |
8.1.2 基于“兴趣簇”分析的“激励相容”机制 |
8.1.3 基于“贡献值”分析的“绩效促进”机制 |
8.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评估反馈机制探索 |
8.2.1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模型构建 |
8.2.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反馈机制 |
8.3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保障机制 |
8.3.1 构建技术安全保障机制 |
8.3.2 完善伦理道德保障机制 |
8.3.3 完善个人隐私保护机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普适计算环境下智能洁牙产品的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相关背景 |
1.1.1 社会文化背景下不断增长的口腔保健需求 |
1.1.2 物联网技术背景下的智能口腔护理概念 |
1.1.3 普适计算理论背景下的新型人机交互模式 |
1.2 课题研究现状与目的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目的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普适计算环境下的交互设计研究 |
2.1 计算模式的发展及其人机交互特点 |
2.2 普适计算的概念和特性 |
2.3 普适计算的研究内容及应用 |
2.3.1 普适计算理论的研究内容 |
2.3.2 国内外普适计算理论的应用 |
2.4 普适计算和传统计算环境中人机交互的对比 |
2.4.1 传统计算环境的图形界面隐喻 |
2.4.2 普适计算环境的人机交互特点 |
2.5 普适计算环境下的人机交互研究内容 |
2.5.1 基于多通道输入的显性交互 |
2.5.2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隐性交互 |
2.5.3 动态变化的人机交互系统 |
2.5.4 基于物理空间的人机交互接口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普适计算环境下健康产品的交互设计策略 |
3.1 智能洁牙产品的交互设计 |
3.1.1 口腔洁牙产品的设计趋势总结 |
3.1.2 智能电动牙刷产品的交互模式 |
3.2 普适环境下的健康产品交互设计方法 |
3.2.1 以任务为导向的传统健康产品的交互设计方法 |
3.2.2 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方法 |
3.2.3 基于情境分析法研究物理空间中的用户心智概念模型 |
3.2.4 基于新型交互技术搭建信息空间中的人机交互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洁牙产品的需求调研及分析 |
4.1 智能洁牙产品的需求调研介绍 |
4.1.1 调研内容 |
4.1.2 调研方法 |
4.2 需求调研设计与实施 |
4.2.1 国内家庭不同人群的口腔健康的数据统计研究 |
4.2.2 对家庭成员口腔健康的行为和观点研究 |
4.3 需求分析及归纳 |
4.3.1 宏观情境及趋势分析 |
4.3.2 用户群使用情境分析 |
4.3.3 用户角色归纳及分析 |
4.3.4 对智能电动牙刷的使用需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提案 |
5.1 基于普适环境的智能口腔保健系统交互框架 |
5.2 硬件外观原型设计及语义说明 |
5.2.1 智能电动牙刷外观设计 |
5.2.2 智能镜外观及功能设计 |
5.3 软件界面原型设计 |
5.3.1 智能镜端应用交互流程及原型设计 |
5.3.2 移动设备端应用功能及原型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及成果总结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6.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信息社会对公民统计素养的需要 |
1.1.2 国际统计教育改革的趋势 |
1.1.3 统计课程教学与教师教育研究的滞后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统计思维内涵解析 |
2.1.1 统计与统计思维 |
2.1.2 相关概念辨析 |
2.1.3 本研究中统计思维的内涵与维度划分 |
2.2 统计思维框架的研究述评 |
2.2.1 基于专业人员实际问题解决的统计思维模式提炼 |
2.2.2 聚焦统计过程对学生统计思维发展的刻画 |
2.3 学生统计思维水平的研究述评 |
2.3.1 小学生统计思维水平的相关研究 |
2.3.2 中学生统计思维水平的相关研究 |
2.4 有关变异的相关研究述评 |
2.4.1 变异的内涵 |
2.4.2 描述变异的层次结构框架 |
2.4.3 有关变异的相关实证研究 |
2.5 统计思维其他方面的研究述评 |
2.5.1 有关对数据的需要研究 |
2.5.2 有关对数据的质疑研究 |
2.5.3 有关上下文情境的研究 |
2.6 有关统计思维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述评 |
2.6.1 有关教学策略的建议 |
2.6.2 有关课程设计的建议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测试问卷的建立 |
3.1.1 预测试卷设计的说明 |
3.1.2 预测测试题的修订 |
3.1.3 正式问卷的构成 |
3.1.4 评分标准的研制 |
3.1.5 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
3.2 主研究 |
3.2.1 样本选取 |
3.2.2 测试问卷调查 |
3.2.3 访谈 |
3.3 教学实验 |
3.3.1 研究目的 |
3.3.2 样本选取 |
3.3.3 实验设计 |
3.3.4 实验安排 |
3.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3.4.1 数据的编码 |
3.4.2 数据的分析 |
第4章 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的量化研究 |
4.1 小学生统计思维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
4.1.1 小学生统计思维总体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
4.1.2 统计过程维度及其各层面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
4.1.3 变异维度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
4.1.4 对数据的需要维度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
4.1.5 对数据的质疑维度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
4.2 小学生统计思维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 |
4.2.1 小学生统计思维的总体认知发展 |
4.2.2 小学生统计思维四个维度的认知发展 |
4.3 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 |
4.3.1 特征变量对学生统计思维总体水平的影响分析 |
4.3.2 男、女生统计思维水平的差异分析 |
4.3.3 城区与乡镇学校学生统计思维水平的差异分析 |
4.4 问题情境与数据类型对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的影响 |
4.4.1 不同问题情境对于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的影响 |
4.4.2 不同数据类型对于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小学生统计思维水平的现状 |
4.5.2 小学生统计思维认知水平的发展趋势 |
4.5.3 不同性别小学生的统计思维发展差异 |
4.5.4 不同学校类型小学生的统计思维发展差异 |
4.5.5 情境与数据类型对小学生统计思维水平的影响 |
第5章 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的质化研究 |
5.1 小学生统计思维各维度各层次水平回答的情况 |
5.1.1 统计过程维度回答情况 |
5.1.2 变异维度回答情况 |
5.1.3 对数据的需要维度回答情况 |
5.1.4 对数据的质疑维度回答情况 |
5.2 小学生统计思维认知特征框架的构建 |
5.2.1 统计过程维度框架的构建 |
5.2.2 变异维度框架的构建 |
5.2.3 对数据的需要维度框架的构建 |
5.2.4 对数据的质疑维度框架的构建 |
5.3 小学生统计思维中的错误认知分析 |
5.3.1 统计过程维度中表现出的错误认知类型 |
5.3.2 变异维度中表现出的错误认知类型 |
5.3.3 对数据的需要维度中表现出的错误认知类型 |
5.3.4 对数据的质疑维度中表现出的错误认知类型 |
5.4 本章小结 |
5.4.1 小学生统计思维认知发展轨迹 |
5.4.2 与儿童统计思维框架的比较 |
5.4.3 几种常见的错误认知类型 |
第6章 统计思维认知特征框架指导教学的探索 |
6.1 教学设计与思路 |
6.1.1 理论视角 |
6.1.2 教学设计思考 |
6.1.3 教学活动内容简介 |
6.2 研究结果分析 |
6.2.1 前、后测成绩的比较 |
6.2.2 前、后测学生回答水平的分析 |
6.3 寻找促进学生变化的教学活动及其特征 |
6.3.1 来自实验教学中的活动特征 |
6.3.2 来自学习任务单中的活动特征 |
6.4 对统计课程内容设计与教学的启发 |
6.4.1 对小学统计课程内容设计的启发 |
6.4.2 对小学统计教学的启发 |
6.5 本章小结 |
6.5.1 教学实验的结论 |
6.5.2 教学实验的启示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对本研究的总结 |
7.1.1 统计思维内涵的梳理 |
7.1.2 调查测试问卷的建立 |
7.1.3 主研究 |
7.1.4 教学实验 |
7.2 对课程与教学的启示 |
7.2.1 对课程设计的建议 |
7.2.2 对教师及其教学的建议 |
7.3 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7.3.1 本研究的不足 |
7.3.2 继续研究的课题 |
附录 |
附录A.1 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的预研究问卷(第一学段) |
附录A.2 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的预研究问卷(第二学段) |
附录B.1 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测试问卷(第一学段) |
附录B.2 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测试问卷(第二学段、实验前测) |
附录B.3 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测试问卷(实验后测) |
附录C 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测试问卷评分标准 |
附录D 统计过程维度各层面不存在性别差异总体水平卡方检验结果 |
附录E 统计过程维度各层面不存在学校类型差异总体水平卡方检验结果 |
附录F.1 教学实验学习任务单(好热的夏天) |
附录F.2 教学实验学习任务单(上学的方式) |
附录F.3 教学实验学习任务单(认识身上的小尺子) |
附录G 教学实验活动照片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无处不在的统计研究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同案同判的实证研究 ——以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中心的考察[D]. 武西锋. 吉林大学, 2021(01)
- [2]谷歌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策略 ——《基因开关》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D]. 吴芳芳. 浙江大学, 2021(08)
- [3]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案例设计与研究[D]. 李佳.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4]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张瑞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D]. 王玲玲. 浙江大学, 2020(08)
- [6]普通高中生技术意识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D]. 徐维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大数据背景下心理因素的统计识别与测度研究 ——基于行为经济学研究框架的视角[D]. 陈志芳.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8]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谢继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9]普适计算环境下智能洁牙产品的交互设计研究[D]. 李音.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10]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及其教学研究[D]. 孙露.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