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信贷博弈模型及其均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任萍[1](2020)在《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存货质押融资博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而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迫在眉睫。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其中,融资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本文运用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存货质押融资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在委托监管和统一授信模式下,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融资决策,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这对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的研究对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本文以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银行与物流企业决策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供应链金融、存货质押等相关理论,分析供应链金融的资金缺口,分析三种融资模式及差异点;重点分析了存货质押的业务模式及参与主体的风险,指出存货质押面临的问题;就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了委托监管和统一授信模式下的存货质押博弈模型。在委托监管模式下,针对物流企业与借款企业合谋的问题进行分析,建立了奖惩机制下的融资决策模型。分析表明,只有当物流企业承担一定的风险比例时,银行对物流企业的奖惩才有效,借款企业投资的项目风险越高,银行则需设立更高的奖励因子。本文还分析了统一授信模式下存货质押各主体的融资决策,建立了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针对物流企业的逆向选择风险,建立了信号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企业根据质押物变现率先决定质押率,银行再决定融资利率,对银行和物流企业都比较有利。另外,银行可以收取较高的保证金,以防范物流企业的逆向选择风险,因为当保证金超出均衡值时,风险较高的物流企业为保障自身利益将会拒绝与银行合作。
徐黎明[2](2016)在《中国农业保险的政府行为、利益博弈及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环节对金融服务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层次和质量,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农业保险是国际社会对农业适度保护的一种通用惯例。农业保险不仅是农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为国际社会非价格农业保护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经济改革中的重大任务,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农业保险是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和社会管理手段。自2004年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加快农业保险发展进程、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各项举措和要求。特别是2013年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使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得以正式确立。2014年,国务院颁布“新国十条”,为农业保险指明发展方向。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中央财政补贴险种的保险金额应该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强调“加大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力度”、“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等切实扩大农险规模的措施。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承保农民近2亿户次。农业保险在抗灾减灾、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建设过程中,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明显滞后,成为“四化”同步发展的短板。我国工业反哺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家或地方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均衡,农村建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为谁而建,由谁来建”的基本问题,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在农业灾害损失严重、农业风险分散机制欠缺的双重制约之下,农业保险的保障功能未能在农村地区充分体现,甚至少数地区出现保险市场萎缩现象。要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就要不断地调整、完善、优化农业保险制度和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农业保险需要迈入规范化、多样化和精细化时代,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优化运行机制、加强产品创新,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在“十三五”开篇布局之年,中央提出:“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因此,系统分析农业保险的政府行为、利益博弈,推进农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生产数量和质量效益并重、提高农民福利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从政府行为、利益相关者、福利经济和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农业保险市场失衡表象下的农业保险模式演进及影响其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农业保险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关系,分析财政补贴与农民经济福利增长的关系,提出完善政府支持农业保险实现可持续、集约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建议。一是通过对政府经济学理论、博弈均衡理论和制度经济理论的基本运用,基于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和正外部性下的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现状,分析农业保险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取向,建立利益相关者博弈均衡模型,探索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利益均衡治理机制。从社会福利和政府规制外部性着眼,提出必须通过诱导性的制度变迁,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发展模式和合作监督机制,实现农业保险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二是从湖北农业保险的发展实践案例分析为抓手,通过对政府财政补贴和农民收入、保费收入的回归分析,考察了政府农业保险保费的财政补贴对投保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结论是,政府财政补贴对农民积极投保有激励作用。同时,发现了农业保险制度模式中政府行为的合理边界。结合对湖北农业保险发展中的实践困境和原因分析,为合理界定政府在农业保险市场的作用与行为方式奠定实践基础。三是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实出发,提出互助合作型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和合作监督机制、利益平衡机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农业生产区域结构差异化需求的特殊性,提出农业保险进一步发展的可操作性的制度层面的措施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运用广义博弈论理论,推导出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均衡结构,论述了政府在农业保险利益博弈均衡中的作用,提出建立利益均衡治理机制;(2)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农业保险中政府行为的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基于湖北省农业保险发展案例的分析,讨论了政府在农业保险制度中的合理作用与行为方式。(3)从社会福利和政府规制外部性的视角,促进开放的农民合作组织建立,提出必须通过诱导性的制度变迁,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发展模式和合作监督机制。
章竟[3](2013)在《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公司治理完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企业契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别研究和探讨了公司治理在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下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本文认为广义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部分,企业社会责任包含刚性社会责任、约束社会责任和自愿社会责任三个不同层次。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响应刚性社会责任的要求,公司外部治理保证约束社会责任和自愿社会责任的履行。随着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会发生“自愿社会责任→约束社会责任→刚性社会责任”的转化,公司治理在企业社会责任这种转化的影响下,产生由外部治理向内部治理的转变。在理论层面,本文首先对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文献研究资料进行梳理,总结已有成果的可借鉴之处,探讨其存在的不足。然后,本文引入泽尼瑟克企业社会责任四阶段模型,考察不同社会责任阶段下的公司治理特点,并运用经济博弈理论分析三个不同层次企业社会责任困境下的公司治理特征,探讨公司治理在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下的变动规律。在实践层面,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已经走过百年以上的探索历程,在公司治理响应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许多深刻教训。本文首先回顾公司治理在典型社会责任事件影响下的改变和发展路径,然后以美国“市场主导”治理模式和德国“利益相关者主导”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治理模式如何适应不同文化价值观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要求,总结其成功经验,分析其存在不足,为我国公司治理的完善策略提供实践层面的支持。最后,本文回顾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历程,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公司治理制度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公司治理变量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数量变动关系,并最终提出刚性社会责任、约束社会责任和自愿社会责任影响下的我国公司治理完善策略。
曾小平[4](2011)在《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信用及信用秩序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之一,是经济交往的重要保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交易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的本质就体现为信用经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初级阶段,如何构筑适应我国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研究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对建设我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本论文以美国为研究对象,在界定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历史沿革、主要内容、发展模式及其选择的制度环境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马克思信用体系理论及近现代西方信用体系理论,考察了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及其特点,与德、日比较了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模式,在借鉴美国社会信用体系主要经验、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基础上,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周斌[5](2011)在《银行并购及其规制博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上百年的企业并购史中,企业并购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银行并购的特殊性及其影响的复杂性使得一般企业并购理论并不能充分地对其进行解释,而银行并购实践的超前发展又对银行并购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立足于企业并购理论及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破现有企业并购理论的研究框架,从银行主体及业务特色范畴来研究银行并购问题在理论上有创新意义。现代经济学更突出理性人在经济分析中的价值和地位,侧重研究行为过程。博弈论侧重于对多个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和规律的分析特点使得博弈论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加深了经济学的分析。因此,本文应用博弈论来对银行并购及其规制问题进行规范研究。本文首先在概述银行并购的界定与类型、银行产业组织的基础上总结银行并购动因理论。针对并购对银行产业的垄断效应,政府应该对银行并购有相应的规制,本文进一步阐述了相关的并购规制理论。本文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从产业方向的角度,针对银行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建立博弈模型,分析银行并购的利益驱动机制;二是针对并购的关键因素——并购价格,分别建立博弈模型分析银行协议收购和拍卖竞标这两种并购方式中并购价格的达成机制;三是分析并购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进而建立博弈模型分析银行并购的规制问题。基于横向并购的规模经济效应,建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在规模经济制约条件下,如果银行的规模经济指数满足一定的条件,银行之间会发生横向并购。而且,随着行业内银行数量的逐渐增加,使得银行产生并购动机的规模经济指数也逐渐增大,换言之,行业内银行数量越多,银行之间的并购就越容易发生。基于纵向并购的交易成本效应,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的结论是,处于完全垄断的提供中间产品的银行纵向并购(前向)处于古诺寡头垄断竞争中的生产最终金融产品的银行后,中间产品的市场价格将不会因此而改变,但是最终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却得以降低。进一步的探讨则发现,在存在市场圈定的条件下,下游银行的市场地位可以不完全相同,纵向并购银行是否有利可图,并形成行业均衡结构,既要取决于最初银行业中上下游银行的数量,也取决于下游市场结构和下游银行的市场地位。基于范围经济效应,建立完全信息下四个银行分别两两间进行混合并购从而形成两个银行关于两种金融服务提供量的多维博弈模型,并在假设两种金融服务具有可替代性关系的情况下,进一步分析两个银行对两种金融服务联合考虑提供量的多维博弈,其均衡结果要优于不混合并购的均衡结果。从而银行进行混合并购是能获得额外利益的。针对银行协议并购的动态博弈分析发现,无限期完全信息下,谈判双方会轮流出价,直到自己出价被对方接受或自己接受对方出价为止;而无限期不完全信息下,目标银行根据一定的条件提出不同的出价,并购银行则根据自己对时间的偏好程度选择接受或不接受。谈判期间收益的存在,增加了目标银行经营管理层的讨价还价能力,谈判的结果会对目标银行更加有利。而在目标银行保留价值未知的情况下,理论上只要并购银行多次以最小额加价的方式去与目标银行谈判,最终总会有一个价格令目标银行满意,从而保证收购成功。当存在多个并购方相互竞争时,相对于单一并购方,并购方的策略会有很大的变化。在采取密封式第一价格拍卖竞价的情况下,目标银行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对外公布的最低报价会严格大于其私人价值,而并购银行将会采取“隐瞒报价”策略,即并购银行的报价将严格低于其私人价值。并购对社会福利会产生影响,银行并购后的社会福利与并购前后银行数量有关:如果并购前银行数量不低于某个上界值,则并购前银行数量越多,并购后的社会福利越大,说明这个阶段银行之间竞争是低效率的,政府应当鼓励银行并购;如果并购前银行数量不多于某个下界值,并购后的社会福利要小于并购前的社会福利,这意味着并购前银行规模已经较大,再继续并购只会带来规模不经济或者由于银行业的高度垄断致使金融服务价格偏高造成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大超过生产者剩余的增加,此时政府应该限制或者禁止银行并购;如果并购前银行数量位于下界值和上界值之间的区间,则随着并购后银行数量的变化,并购后的社会福利相比并购前的社会福利可能大,也可能小。政府制定并购规则实际上是向银行发出了有关规制成本的信号,银行会以此来判断实施并购的收益。建立信号博弈模型来研究银行并购的规制问题,根据政府规制成本的高低和公布并购规则的宽严程度,博弈的结果出现三种均衡:分离均衡,公布并购规则这一信号可以真实地反映政府的规制成本,高规制成本的政府会选择宽松的并购规则,低规制成本的政府会选择严格的并购规则;混同均衡,规制成本高、低的政府都发出相同的信号——严格的并购规则,银行可能实施并购也可能不实施并购;准分离均衡,高规制成本政府选择严格的并购规则,低规制成本政府以一定的概率选择严格的并购规则,银行的期望收益和均衡策略会随这个概率的变化而变化,并随机选择并购或不并购。
李敏[6](2009)在《纵向控制视角下的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关系分析》文中提出纵向控制理论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性理论之一,由于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外界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对纵向控制理论研究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议。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处于起飞阶段,对各项纵向控制策略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引入价格折扣激励机制的纵向控制策略对零售商服务水平、零售价格以及厂商利润的影响,并结合中国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关系案例分析了这些激励机制对中国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关系的影响,并针对相应的现象结合模型加以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纵向控制理论相关研究的成果,尤其是对纵向控制策略的外部性以及纵向控制形式做了相关综述。(2)根据弹性定价策略,将批发价格折扣与零售商的服务水平相结合,分析了引入价格激励机制的纵向控制策略,对零售商服务水平以及厂商利益的影响,证明在纵向控制情况下,实施批发价格折扣可以相应地降低零售价格,提高服务水平,这对消费者来说也是有益的,而且这种激励策略本身就可以消除恶性竞争和搭便车等外部性,更有利于汽车市场的稳定和社会福利的提高。(3)结合中国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关系案例分析价格激励机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并根据相应的问题做针对性分析,这对于中国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关系的和谐发展以及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4)针对中国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关系现状,结合模型和案例分析,对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激励机制的有效运用提出针对性建议。
许清正[7](2009)在《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健全的金融体系可以起到充分动员资金、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分散风险的作用,并促进资本的形成。正因为如此,金融也被发展中国家看作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然而,现实往往与愿望并不一致,从全球范围来看,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已经成为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难题,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如何破解农村金融供给困境,如何避免农村“金融空洞”,成为发展经济学家和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论文以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仔细分析了农村金融与非农村金融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农村金融供给问题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之间的差异。文章概括出了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相对供给不足、绝对供给不足等一系列概念和定义,并在此基础之上从三个层次确定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标准和涵义,为解释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做了必要的概念准备。关于农村金融供给,至今缺乏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传统的三大农村金融供给理论都只是从农村经济环境中抽离出某一部分特征予以分析,没有考虑到农村金融的本质特征,导致他们对农村金融供给困境的解释缺乏说服力,给出的政策建议效果甚微。本文认为,农村金融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和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所内含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公共性与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和产业弱质性等农村经济特征相互交织,导致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具体的说,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农村金融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在此基础上区别了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信贷配给与农村金融自身性质所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村金融供给必然是一个政府—市场互动的过程,任何单一的供给机制都无法独立完成农村金融供给的任务,随后,文章在政府—市场互动的框架下分别考察了影响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信贷配给均衡线的各种因素及其微观作用机制。本文的结论认为,在目前的农村金融供给过程中,中小金融机构、小组贷款和小额信贷等分别是较为适宜的金融机构组织和签约方式,但它们仅能在边际上推动总供给曲线右移并能在解决信贷配给方面起到较大的作用,但要彻底破解农村金融供给困境,必须通过政府的体制改革、制度建设和其它配套措施来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这也是达到农村金融总供求均衡的根本途径。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指出了本论文选题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意义,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和创新点等。第二章为理论综述,主要梳理了三部分研究成果,即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农村金融供给理论和微观金融组织理论。第三章提出了研究农村金融供给的基本框架。在对农村金融基本特征、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做了仔细的界定和分析之后,文章建立了一个农村金融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并提出了政府—市场互动的分析框架。第四章是对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研究。从本章开始,后续三章分别在总供求模型的基础上考察影响市场均衡点的各个因素。本章建立了基于成本视角的金融机构组织模型,比较了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效率及其对推动农村金融供给的作用。第五章是对金融信贷合约的研究。在非对称信息的框架下主要比较了现代金融合约和小额信贷之间的区别,分析了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各种优势及其局限。第六章考察了影响农村金融总需求曲线的各种因素,重点分析了政府对农村产品价格和生产函数的干预方式,以及此类干预对提高农村部门投资收益率的作用机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收益率的提高最终将推动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增加。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文章从三个层面确立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标准和含义,为农村金融供给研究建立了参照系;第二,文章提炼出了农村金融的根本性质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公共性与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分析;第三,文章概括出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相对供给不足和绝对供给不足等概念,并将其运用到对各类农村金融市场均衡的分析当中;第四,文章建立了农村金融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系统的考虑了影响农村金融供求均衡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第五,文章提出了政府—市场互动的农村金融供给框架,并在此框架下详细讨论了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职能分工和作用机制;第六,文章建立了一个基于成本视角的金融机构组织模型,分析了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中的供给效率。
张燕[8](2009)在《汽车消费信贷中银行与消费者的博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费信贷作为消费信用形式之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信贷手段促进消费品购销的重要方式。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其消费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同时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他们对汽车的需求量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信贷方式进行汽车消费。但在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机制不完善,信用程度不高等原因,致使银行进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时面临较大的风险,不愿意参与汽车信贷业务。为此,本文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建立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模型,并且在完全完美信息情况下进行博弈均衡分析,理论上讨论汽车消费信贷违约率、坏账率高和银行"惜贷少贷"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市场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前银行等信贷机构控制信用风险的有效手段。
朱闽[9](2008)在《高校助学贷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改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学贫困生就学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高校助学贷款政策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旨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特别是有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重大决策,自1999年推行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经济资助体系中最具效率及发展前途的重要形式。但是,随着高校助学贷款实践的不断深入,高校助学贷款的政策性与银行经营的商业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助学贷款违约率较高、商业银行惜贷现象普遍、信贷供给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基于这一现实,对高校助学贷款失效的机理分析,探讨完善我国高校助学贷款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高校助学贷款政策和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博奕论和层次分析法,考察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发展状况及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助学贷款失效的生成机理即相关利益主体间的风险博弈、有效信用评价体系的缺失和助学贷款制度体系的缺陷,进而就如何构建我国高校助学贷款长效机制,提出进一步完善高校助学贷款政策、法律体系,明确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加强高校助学贷款风险控制,架构高校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努力营造讲诚信的社会环境等对策建议。
蔡立雄[10](2008)在《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文中指出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制度变迁,变迁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化。市场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含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所有领域深刻变化,各种制度变迁是市场化动态演进的具体体现。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市场化水平不同,人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制度的形成来自于利益最大化的人的行为选择。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中介。本文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及其绩效进行系统的考察,探索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所带来各利益相关方行为的变化以及由此所诱发的农村制度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总结农村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为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1978年的中国农村制度变迁表面上是饥荒引起,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土地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差异的存在,市场交易使这种差异显性化,为获取这种差异带来的潜在收益使制度变迁得以扩大和维持,这是农地制度变迁的个人需求因素。与此同时,集体化监督成本的高昂和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下的低效率也使集体和国家有参与获取公共领域价格差的需求,这是农地制度变迁的组织和国家需求因素。制度变迁的供给因素在于市场化条件使个人和组织的选择集合扩大、知识的增长、技术进步、组织成本改变与政治支持的变化使制度供给成本下降或收益增加。需求和供给的合力使制度变迁成为多方一致的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相对价格差异进而导致制度变迁,反过来制度变迁使生产要素从低收入领域转入高收入领域,形成正反馈促进了要素的进一步市场化,从而推动中国农村市场经济进一步高级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不仅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而且由于各地区改革进程和发展条件的差异,各地区市场化水平是不平衡的,农村经济各部门、各方面的市场化进程也是不均衡的。市场化的演进不是单调递增或平滑演进,在某些时间会出现跳跃,如1998年与1997年相比,市场化指数净提高3.76%,在某些年份也可能出现指数下滑现象,如1999-2000年市场化下降了0.68%;各指标的市场化演进速度也是不同的,表现为非平衡性特征,农村经济的货币化水平较高,表现为高水平均衡;而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与政府职能转换和市场环境建设是农村市场化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对2002-2004年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横向测度中发现: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普遍偏低,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乡镇企业发展不足、劳动力的市场化水平不高、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发展有限、农村市场环境建设水平较低等;政府多予少取政策对农村市场化发展有重要作用,为此政府在推进农村市场化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支持机制。根据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理论,制度变迁表现为制度失衡与制度均衡交替出现的过程,当制度变迁发生时,旧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断,新制度的代替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秩序,因而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从长期来看表现为阶段性的跃进过程;由于路径依赖和知识积累、集体学习的渐进性与持续性,制度变迁条件的积累与局部的小规模的制度变迁可能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同时并存的过程。农业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产业,它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气候等自然环境,具有在一个比较广阔的空间内分散分布和多变性的特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必须适应自然力作用过程,农业的产业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的制度或组织特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组织主要包括家庭、合作经济组织和非合作性经济组织,家庭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组织形式;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兴起是农户为应对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的一种制度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生产物;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户基于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为削弱工业对农村的产品垄断而产生的又一种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市场化与制度变迁绩效的基本衡量标准是帕累托标准,它更强调是农户在市场化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绝对收益地位的改善,可以分成两个维度进行测量,一个效率维度,二是公平维度。在利用前沿生产函数对第一产业生产效率的衡量中,本文发现,市场化对第一产业生产效率的改进起主要作用,而教育因素与技术效率的改进无明显相关。在对公平的测算中,从绝对收益的改善上看,农户的收入水平提高与市场化水平有正相关关系,农村市场化的发展还大量减少了农村的绝对贫困化程度;从农村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看,农村市场化的发展在初期缩小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而在市场化发展的中后期,扩大了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教育性因素与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提高有正相关关系,越是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工资与教育的相互诱致机制越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市场化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所进行的又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市场化发展使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发生变化、各经济主体对风险的防范要求更强烈、对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有更高的期待,由此诱致相对价格变化,使制度变迁成为多方一致的意愿,而经济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加入WTO所产生的倒逼机制使这种变迁成为可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多方利益一致的结果,在实施过程中特别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按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办事,顺势而为,防止这场变迁落入高成本、低收益的强制性变迁陷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关键在于培育更高级的市场经济主体——新农民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
二、消费信贷博弈模型及其均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费信贷博弈模型及其均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存货质押融资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博弈论 |
2.2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
2.2.1 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 |
2.2.2 供应链金融的研究现状 |
2.3 存货质押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
2.3.1 存货质押相关概念 |
2.3.2 存货质押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供应链金融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分析 |
3.1 供应链金融企业运作模式分析 |
3.1.1 供应链中企业资金流缺口分析 |
3.1.2 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的融资模式 |
3.2 存货质押模式分析 |
3.2.1 委托监管模式 |
3.2.2 统一授信模式 |
3.2.3 物流银行模式 |
3.3 存货质押各主体风险分析 |
3.4 存货质押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委托监管模式下存货质押融资决策分析 |
4.1 物流企业道德风险问题博弈分析 |
4.1.1 问题描述 |
4.1.2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
4.1.3 模型建立与求解 |
4.2 奖惩机制下博弈分析 |
4.2.1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
4.2.2 模型建立与求解 |
4.2.3 算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统一授信模式下存货质押融资决策分析 |
5.1 存货质押Stackelberg博弈分析 |
5.1.1 模型描述 |
5.1.2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
5.1.3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5.1.4 算例分析 |
5.2 物流企业逆向选择问题博弈分析 |
5.2.1 模型描述 |
5.2.2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
5.2.3 模型建立与求解 |
5.2.4 均衡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农业保险的政府行为、利益博弈及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一) 国外农业保险研究分析 |
(二) 国内农业保险研究状况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路线 |
(三) 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 农业保险 |
(二) 农业保险的功能 |
(三) 农业风险 |
二、理论基础 |
(一) 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理论 |
(二) 政府支出理论 |
(三) 农业保险的福利经济学运用 |
(四) 制度经济学理论 |
(五) 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保险制度与政府行为 |
一、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
二、中国农业保险的政府补贴概况 |
三、中国农业保险制度与地方政府行为 |
(一) 中国农业保险的组织经营与政府行为 |
(二) 中国农业保险的政府行为评价 |
四、外国农业保险制度与政府行为 |
(一) 美国农业保险制度与政府行为 |
(二) 日本农业保险制度与政府行为 |
(三) 法国农业保险制度与政府行为 |
(四) 印度农业保险制度与政府行为 |
五、中外农业保险政府行为的思考 |
(一) 国外农业保险政府行为的共性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
(二) 基于中国国情特殊性的政府行为选择 |
(三) 基于国外农业保险补贴经验的中国问题解决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保险的利益博弈均衡分析 |
一、农业保险的利益相关者 |
(一)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
(二) 农业保险的利益相关者 |
二、农业保险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一) 农业保险中农民利益行为 |
(二) 农业保险中政府利益行为 |
(三) 农业保险中保险人利益行为 |
三、农业保险利益相关者的广义博弈 |
(一) 广义博弈论的基本内涵 |
(二) 农业保险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取向 |
(三) 农业保险的市场博弈机制 |
(四) 农业保险的市场博弈均衡的影响因素 |
四、农业保险监管中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平衡 |
(一) 我国农业保险监管中的多元利益 |
(二) 我国农业保险监管中的多元利益冲突 |
(三) 我国农业保险监管中的利益平衡机制构建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农业保险的福利效用 |
一、福利经济学与农业保险 |
(一) 福利与福利经济学 |
(二) 农业保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
二、政府行为与农业保险的经济福利关系 |
(一) 无政府行为下的农业保险市场 |
(二) 政府行为下的农业保险市场 |
三、中国农业保险政府补贴的问题 |
(一) 农业保险形成的保险补助累退效应问题 |
(二)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对象风险控制问题 |
(三) 农业保险政府补贴不满足结构性需求问题 |
四、湖北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福利绩效分析 |
(一) 农业保险补贴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实证研究 |
(二) 湖北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调查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湖北农业保险发展案例研究 |
一、湖北省农业的自然风险 |
二、湖北省农业保险概况 |
三、湖北省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效果分析 |
四、湖北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与原因 |
(一) 湖北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 |
(二)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
五、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构想 |
一、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
二、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选择依据 |
(一) 制度创新的现实基础 |
(二) 制度创新的基本因素 |
三、政府在农业保险制度中的定位与职责 |
(一) 政府的基本定位 |
(二) 中央政府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职责 |
(三) 地方政府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职责 |
四、政府规制的外部性与建构 |
(一) 农业保险的政府规制外部性 |
(二) 农业保险的政府规制建构 |
五、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的完善 |
(一) 目前财政补贴制度的特点 |
(二) 完善目前中国财政补贴制度的重点 |
六、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模式与机制设想 |
(一) 符合国情的农村互助合作保险制度模式 |
(二) 农业保险监管中的合作治理机制 |
(三) 合作治理的骨干:主体的多维性 |
七、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农业保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
(一) 健全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框架 |
(二) 满足利益相关者博弈均衡结构,完善财政补贴方式 |
(三) 提高农业保险福利绩效,创新保险管理与保险品种 |
三、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公司治理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动态 |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动态 |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动态 |
三、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动态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以及论文的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三、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公司治理 |
二、企业社会责任 |
第二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
一、企业源泉理论 |
二、企业的性质理论 |
三、企业边界理论 |
四、企业内部关系理论 |
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股份公司理论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公司治理理论 |
一、现代契约理论 |
二、完全契约理论下的委托-代理理论 |
三、不完全契约理论下的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研究 |
第一节 社会责任四阶段模型下的公司治理演变 |
一、泽尼瑟克的企业社会责任四阶段模型 |
二、企业社会责任四阶段模型下的公司治理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公司治理的博弈分析 |
一、经济博弈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二、“约束社会责任”博弈下的公司治理 |
三、“刚性社会责任”博弈下的公司治理 |
四、“自愿社会责任”博弈下的公司治理 |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公司治理的理论再思考 |
一、基于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再思考 |
二、基于企业契约理论的再思考 |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再思考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公司治理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经验分析—以美国和德国为例 |
第一节 典型社会责任事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一、远洋贸易风险、道奇诉福特公司案与股东权益保护 |
二、马萨诸塞车祸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
三、“密尔沃基冷藏运输公司案”与“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
四、“恶意收购”浪潮与利益相关者治理实践 |
五、“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与“累积投票制度” |
六、“安然事件”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
第二节 美国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
一、美国公司治理的结构与特征 |
二、美国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
三、美国企业社会责任对美国公司治理的影响 |
四、美国公司治理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启示 |
第三节 德国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
一、德国公司治理的结构及特征 |
二、德国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
三、德国企业社会责任对德国公司治理的影响 |
四、德国公司治理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启示 |
第五章 中国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下的中国公司治理 |
一、中国公司治理的历史发展 |
二、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下的中国公司治理 |
第二节 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假设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及分析过程 |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二、模型与变量设计 |
三、模型分析过程 |
第四节 模型结果分析 |
一、模型结果 |
二、结果分析 |
三、模型分析总结 |
第六章 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中国公司治理完善策略 |
第一节 刚性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中国公司治理完善策略 |
一、刚性社会责任对公司内部治理的影响 |
二、刚性社会责任对公司外部治理的影响 |
三、刚性社会责任视角下中国公司治理完善策略 |
第二节 约束社会责任视角下中国公司治理完善策略 |
一、约束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二、约束社会责任视角下中国公司治理完善策略 |
第三节 自愿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中国公司治理完善策略 |
一、自愿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二、自愿社会责任视角下中国公司治理完善策略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社会信用体系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研究 |
1.2.3 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国际比较的研究 |
1.2.4 关于对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研究 |
1.2.5 关于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1.4.1 结构安排 |
1.4.2 各章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与有待深化的内容 |
1.5.1 主要创新 |
1.5.2 有待深化的内容 |
第2章 社会信用体系的一般分析 |
2.1 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界定 |
2.1.1 信用 |
2.1.2 社会信用体系 |
2.2 社会信用体系的起源与发展 |
2.2.1 易货与信用的萌芽 |
2.2.2 从借贷信用到契约信用 |
2.2.3 从契约信用到社会信用体系 |
2.3 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内容 |
2.3.1 个人信用体系 |
2.3.2 企业信用体系 |
2.3.3 政府信用体系 |
2.4 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及其选择的制度基础 |
2.4.1 社会信用体系代表性模式 |
2.4.2 社会信用模式选择的制度基础 |
2.5 社会信用体系模式与制度匹配的实证分析 |
2.5.1 指标设计 |
2.5.2 数据收集与特征描述 |
2.5.3 研究方法 |
2.5.4 数据处理 |
2.5.5 研究结论 |
第3章 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综述 |
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
3.2 马克思的信用体系理论 |
3.3 近代西方经济学的信用体系理论 |
3.3.1 信用媒介论 |
3.3.2 信用创造论 |
3.3.3 信用调节论 |
3.4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信用体系理论 |
3.4.1 制度经济学 |
3.4.2 信息经济学 |
3.4.3 博弈论与信用 |
第4章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历史考察 |
4.1 自然经济时期:社会信用体系的萌芽 |
4.2 货币经济时期: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 |
4.2.1 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背景 |
4.2.2 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特征 |
4.3 信用经济时期: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 |
4.3.1 社会信用体系形成的背景 |
4.3.2 社会信用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 |
第5章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内容与特点分析 |
5.1 征信系统 |
5.1.1 企业征信系统 |
5.1.2 消费者个人征信系统 |
5.2 信用服务系统 |
5.3 信用监管系统 |
5.4 信用保障与支持系统 |
5.4.1 相关法律体系 |
5.4.2 不良信用惩罚机制 |
5.4.3 信用教育与科研 |
5.5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特点 |
5.5.1 信息公开的法制保障机制 |
5.5.2 对信用产品和评级结果的自觉而广泛的运用 |
5.5.3 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 |
5.5.4 征信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
5.5.5 市场主体较强的信用意识促进了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 |
第6章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模式与德、日比较分析 |
6.1 美国:私营信用体系模式 |
6.1.1 美国私营信用体系模式的主要特点 |
6.1.2 美国私营信用体系模式的优点 |
6.1.3 美国私营信用体系模式的缺点 |
6.2 德国:公共信用体系模式 |
6.2.1 德国公共信用体系模式的主要特点 |
6.2.2 德国公共信用体系模式的主要优点 |
6.2.3 德国公共信用体系模式的主要缺点 |
6.3 日本:混合信用体系模式 |
6.3.1 日本个人征信体系呈“三足鼎立” |
6.3.2 日本信用信息的保护 |
6.4 美德日社会信用体系模式比较 |
6.4.1 美、德、日三国信用体系的共同点 |
6.4.2 美、德、日三国信用体系的差别 |
第7章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
7.1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
7.1.1 中国传统信用的产生 |
7.1.2 鸦片战争前旧中国的信用制度 |
7.1.3 鸦片战争后旧中国的信用制度 |
7.1.4 新中国建立后的信用制度 |
7.1.5 当前中国的信用失范问题 |
7.2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条件与制度环境 |
7.2.1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道德基础 |
7.2.2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制环境 |
7.2.3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宏观经济环境 |
7.2.4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金融环境 |
7.3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与发展对策 |
7.3.1 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的模式选择 |
7.3.2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 |
致谢 |
(5)银行并购及其规制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银行并购动因理论进展 |
1.2.2 并购定价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体系结构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和体系结构 |
1.3.2 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博弈论 |
2.1.1 博弈论对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
2.1.2 博弈类型及博弈均衡 |
2.2 银行并购及其动因理论 |
2.2.1 银行并购 |
2.2.2 银行产业组织 |
2.2.3 并购动因理论 |
2.3 银行并购规制的理论基础 |
2.3.1 产业组织理论 |
2.3.2 政府规制理论 |
3 银行横向并购博弈分析 |
3.1 银行横向并购与规模经济 |
3.1.1 规模经济 |
3.1.2 适应规模经济要求的银行业务特点 |
3.1.3 银行横向并购的规模经济效应 |
3.2 银行横向并购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
3.2.1 横向并购基本假定及经济模型 |
3.2.2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
4 银行纵向并购博弈分析 |
4.1 银行纵向并购与交易成本 |
4.1.1 交易成本 |
4.1.2 纵向并购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
4.2 银行纵向并购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
4.2.1 纵向并购博弈基本假设 |
4.2.2 纵向并购博弈纳什均衡求解 |
4.3 银行纵向并购博弈扩展:基于市场地位的纵向并购 |
4.3.1 基于市场地位的纵向并购博弈描述 |
4.3.2 博弈模型 |
4.3.3 博弈均衡分析 |
5 银行混合并购博弈分析 |
5.1 银行混合并购与范围经济 |
5.1.1 范围经济 |
5.1.2 适应范围经济要求的银行业务特点 |
5.1.3 银行混合并购的范围经济效应 |
5.2 银行混合并购多维博弈分析 |
6 银行并购定价博弈分析 |
6.1 单一并购方的并购谈判博弈 |
6.1.1 并购谈判博弈模型基本假定 |
6.1.2 完全信息并购谈判博弈分析 |
6.1.3 不完全信息并购谈判博弈分析 |
6.2 并购谈判博弈扩展 |
6.2.1 谈判期间目标银行收益变动 |
6.2.2 保留价值非共同知识 |
6.3 多个并购方的拍卖竞价博弈 |
7 银行并购规制博弈分析 |
7.1 并购规制的理论基础 |
7.1.1 政府规制的起源与定位 |
7.1.2 政府规制的经济模型 |
7.2 并购规制的反垄断机理 |
7.2.1 垄断的经济学分析 |
7.2.2 并购的垄断效应 |
7.2.3 并购的动态福利效应 |
7.3 并购规制博弈分析 |
7.3.1 非对称信息下政府规制 |
7.3.2 并购规制信号博弈分析 |
8 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后记 |
论文摘要 |
(6)纵向控制视角下的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第2章 纵向控制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纵向关系中的外部性 |
2.2.1 双重加价 |
2.2.2 道德风险问题 |
2.2.3 品牌内竞争效应 |
2.2.4 搭便车效应 |
2.3 零售商竞争时的承诺问题 |
2.4 纵向控制的形式 |
2.4.1 转售价格控制 |
2.4.2 独占区域 |
2.4.3 独占交易 |
2.4.4 搭售 |
第3章 考虑服务效应的纵向控制策略模型 |
3.1 策略性行为 |
3.2 价格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
3.3 服务效应的纵向控制模型 |
3.3.1 模型的建立 |
3.3.2 最优策略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独占区域模型及其均衡分析 |
4.1 独占区域的概念 |
4.2 独占区域策略的相关研究 |
4.3 独占区域模型 |
4.3.1 模型的建立 |
4.3.2 均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关系案例研究 |
5.1 中国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纵向控制工具类型 |
5.2 价格联盟事件 |
5.3 制造商激励零售商提高服务质量 |
5.4 限区域独家特许连锁经营模式 |
5.5 中国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关系的综合分析 |
5.5.1 上下游市场结构不完善 |
5.5.2 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关系不协调 |
5.5.3 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没有共同目标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关系发展建议 |
6.1 构建诚信市场 |
6.2 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理分工 |
6.3 提高服务水平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值得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理论渊源及其意义 |
1.2.1 二元结构理论 |
1.2.2 舒尔茨的理论 |
1.2.3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
1.2.4 公共品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四节 研究对象的限定及说明 |
第五节 理论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的相关研究 |
2.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1.2 农村金融供给理论 |
2.1.3 金融组织理论 |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研究 |
2.2.1 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增长 |
2.2.2 农村金融的供给方式研究 |
2.2.3 农村地区微观金融主体的研究 |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政府—市场互动与农村金融供给:一个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农村金融的性质及特点 |
3.1.1 农村金融的定义 |
3.1.2 农村金融的特征 |
3.1.3 农村金融供给与中小企业融资 |
第二节 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 |
3.2.1 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及其特征 |
3.2.2 农村金融的需求分类 |
3.2.3 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 |
3.2.4 何为农村金融供给不足? |
3.2.5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宏观视角的农村金融供给模型 |
3.3.1 模型设定 |
3.3.2 模型求解 |
3.3.3 比较静态分析 |
3.3.4 对农村金融供给情况的讨论 |
第四节 农村金融供给与政府—市场互动:一个分析框架 |
3.4.1 农村金融的内在冲突 |
3.4.2 农村金融供给的原则和目标 |
3.4.3 两种极端化的农村金融供给路径 |
3.4.4 政府—市场互动的农村金融供给模式 |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农村金融供给(Ⅰ):金融机构的结构体系 |
第一节 规模视角下的金融机构体系 |
4.1.1 基本概念 |
4.1.2 金融机构的结构体系与中小企业融资 |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与农村信贷供给 |
4.2.1 农村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模型 |
4.2.2 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应用分析 |
4.2.3 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应用分析 |
第三节 中小金融机构的局限与农村金融机构的政府—市场互动 |
4.3.1 中小金融机构的局限性分析 |
4.3.2 政府—市场互动与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 |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农村金融供给(Ⅱ):信贷合约设计 |
第一节 信贷合约基本理论与信贷配给的发生 |
5.1.1 信贷合约的相关基本概念 |
5.1.2 对称信息下的信贷市场均衡 |
5.1.3 非对称信息下的信贷市场均衡 |
5.1.4 信贷合约理论与农村金融供给 |
第二节 微型金融的作用机理及其经济效果 |
5.2.1 小额信贷的提出与兴起 |
5.2.2 小额信贷的运作机理 |
5.2.3 小额信贷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改进 |
5.2.4 微型金融发展对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 |
第三节 合约创新的局限与政府—市场互动的供给模式 |
5.3.1 微型金融与小组贷款的局限性 |
5.3.2 政府—市场互动与信贷合约的创新 |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农村金融供给(Ⅲ):相关配套制度 |
第一节 基于投资回报率的农户贷款模型:一个分析框架 |
6.1.1 农户贷款意愿模型 |
6.1.2 两市场分离模型 |
第二节 农业补贴、价格调整与农村金融供给 |
6.2.1 农业补贴与农村金融供给 |
6.2.2 粮食流通、农产品价格改革与农户的融资需求 |
6.2.3 要素价格变动与农户的融资需求 |
第三节 公共财政及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金融供给 |
6.3.1 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金融供给 |
6.3.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金融供给 |
第四节 农业组织演进与农村金融供给 |
6.4.1 农业组织形式对农村金融供给的影响 |
6.4.2 当前我国农业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 |
6.4.3 一种可行的改革方向——新一代合作社 |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汽车消费信贷中银行与消费者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汽车信贷市场中的完全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
1.1 贷款申请发放阶段银行与消费者的博弈 |
1.1.1 基本假设 |
1.1.2 建立汽车消费信贷模型及均衡分析 |
1.2 贷款归还阶段银行与消费者的博弈 |
1.2.1 基本假设 |
1.2.2 建立汽车消费信贷模型 |
1.2.3 博弈模型均衡分析 |
2. 结论及建议 |
(9)高校助学贷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的框架结构 |
(二) 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助学贷款长效机制构健全的理论概述 |
一、高校助学贷款概念的界定 |
(一) 高校助学贷款的内涵 |
(二) 高校助学贷款的特征 |
(三) 商校助学贷款实施的重要性 |
二、高校助学贷款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学术界研究综述 |
(二) 国内学术界研究综述 |
第三章 高校助学贷款实施困境及其形成机理 |
一、高校助学贷款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高校助学贷款开展初见成效 |
(二) 高校助学贷款实施困境的具体表现 |
1、助学贷款违约率较高 |
2、商业银行惜贷现象普遍 |
3、信贷供给结构不合理 |
二、高校助学贷款失效的机理分析 |
(一) 相关利益主体间的风险博弈 |
(二) 有效信用评价体系的缺失 |
(三) 助学贷款制度体系的缺陷 |
第四章 国外高校助学贷款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高校助学贷款的运作模式 |
(一) 美国模式 |
(二) 日本模式 |
(三) 韩国模式 |
(四) 澳大利亚模式 |
二、发达国家高校助学贷款带给我们的启示 |
(一) 创立多元的高校助学贷款方式 |
(二)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
(三) 组建专门的高校助学贷款管理机构 |
(四) 完善高校助学贷款奖罚机制 |
第五章 构建高校助学贷款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高校助学贷款政策、法规体系 |
(一) 改善政策环境 |
(二) 完善法律法规 |
二、明确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
(一) 银行的权利与义务 |
(二)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
(三) 政府的权利与义务 |
三、加强高校助学贷款风险控制 |
(一) 严格助学贷款风险内部控制 |
(二) 强化助学贷款风险外部监管 |
四、构建高效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
(一) 要建立信用评价基础数据系统 |
(二) 健全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
(三) 加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
五、努力营造讲诚信的社会环境 |
(一) 积极营造讲诚信的杜会环境 |
(二) 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
(三) 建立诚信档案,加强学生的还贷约束 |
(四) 完善助学贷款奖罚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逻辑思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逻辑思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制度 |
1.2.2 制度安排、制度结构 |
1.2.3 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与制度变迁 |
1.2.4 农户 |
1.2.5 经济市场化 |
1.3 基本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制度经济学及其对农村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文献评述 |
2.1 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 |
2.2 制度的经济功能 |
2.3 制度产生与演化的逻辑 |
2.3.1 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
2.3.2 制度为何而产生 |
2.3.3 制度变迁的一般知识基础 |
2.3.4 制度变迁的主体与模式 |
2.3.5 制度变迁的原因与动力 |
2.3.6 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 |
2.3.7 制度变迁的方式 |
2.3.8 制度变迁的过程、时滞与路径依赖 |
2.4 制度经济学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理论中运用和发展 |
2.5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运用和发展 |
2.5.1 关于农户行为的研究 |
2.5.2 制度变迁依据的研究 |
2.5.3 制度变迁效率的研究 |
2.6 现有研究的不足 |
3 市场化、价格差异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 |
3.1 经济市场化及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1.1 经济市场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
3.1.2 经济市场化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2 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中介 |
3.2.1 市场化的发展改变了要素或产品的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相对价格 |
3.2.2 相对价格的变化改变了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 |
3.3 在转型经济中,政府是制度变迁的第一驱动力和保障力量 |
3.4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理论考察 |
3.4.1 市场化与农村制度变迁:过程描述与理论解析 |
3.4.2 市场化与农村制度变迁:比较与分析 |
4 对中国农村市场化发展的测度 |
4.1 现有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测度的研究评述 |
4.1.1 市场化水平测度的理论 |
4.1.2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测度研究的进展 |
4.1.3 目前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定量分析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
4.2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指标体系构建 |
4.2.1 主要经济指标选取 |
4.2.2 各项经济指标的分值分配及计算方法 |
4.3 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的具体计算方法 |
4.4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测定(1996-2005年) |
4.5 2004年各地区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相对进程 |
5 中国农村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 |
5.1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演进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 |
5.1.1 农村市场化的启动阶段(1978-1984年) |
5.1.2 大力引进市场经营机制阶段(1985-1988年) |
5.1.3 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徘徊阶段(1989-1991年) |
5.1.4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0年) |
5.1.5 农村市场化的深化与完善阶段(2001年至今) |
5.2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与制度变迁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
5.2.1 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5.2.2 农村市场化与制度变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变迁方向 |
6 中国农村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与制度选择 |
6.1 人的行为与制度的起源和变迁的一般描述 |
6.1.1 制度人的行为假设 |
6.1.2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制度的起源与变迁 |
6.1.3 制度约束下的人的行为 |
6.2 农地产权制度和经营制度可能选择集与收益成本分析 |
6.2.1 农业的制度属性 |
6.2.2 农地产权制度 |
6.2.3 农地经营制度 |
6.3 中国农村经济主体的制度选择与行为 |
6.3.1 农户的制度选择与行为 |
6.3.2 农村经济组织的制度选择与行为 |
6.3.3 政府的农村制度选择与行为 |
6.3.4 中国农村制度中利益冲突与协调 |
7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
7.1 主要新制度经济学家关于制度供求的基本理论 |
7.2 影响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需求因素分析 |
7.2.1 市场规模的变化 |
7.2.2 技术进步 |
7.2.3 各经济主体对收入预期的改变 |
7.3 诺斯与樊纲模型的改进与影响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供给因素分析 |
7.3.1 知识的积累 |
7.3.2 技术进步 |
7.3.3 组织成本变化 |
7.3.4 政府支持的变化 |
7.4 制度变迁理论的修正与补充——时滞与路径依赖 |
7.4.1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的时滞 |
7.4.2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7.5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
8 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变迁 |
8.1 农户间合作与农村经济组织 |
8.1.1 农户间的合作行为与合作效益 |
8.1.2 合作与农村经济组织 |
8.1.3 国际农业经济组织及其发展的考察 |
8.2 市场化与中国农村传统的非正式组织的演进 |
8.2.1 关于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进的一个争议 |
8.2.2 农村宗族制度的主要功能 |
8.2.3 1949-1978年的中国宗族制度的演化轨迹 |
8.2.4 1978年后中国农村宗族制度的演化轨迹 |
8.3 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变迁 |
8.3.1 家庭经营组织 |
8.3.2 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
9 以市场化为基础的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 |
9.1 经济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9.1.1 帕累托效率及其对农村制度变迁的启示 |
9.1.2 经济效率的测量方法 |
9.1.3 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关系 |
9.1.4 公平的计量 |
9.2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绩效的基本描述 |
9.2.1 基本情况与可能的解释 |
9.2.2 近三十年中国农村分省经济增长特征与影响因素描述 |
9.3 制度变迁与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
9.3.1 生产函数设定 |
9.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9.3.3 估算与结果 |
9.4 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分解 |
9.4.1 1978-2005农村不平等的测度 |
9.4.2 收入来源结构及其对不平等的影响(1984-2005) |
9.5 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村反贫困 |
9.5.1 制度变迁与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反贫困的成就 |
9.5.2 市场化与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 |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场新的大规模制度变迁 |
10.1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的理论问题评述 |
10.2 经济市场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条件和原因 |
10.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
10.2.2 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提出与实施的基本条件 |
10.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原因 |
10.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10.3.1 在理论上,有效率的制度变迁主要是一种诱致性变迁 |
10.3.2 建国以来农村有效率的制度变迁主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 |
10.3.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应采取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 |
10.4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培育新农民、新组织 |
10.4.1 培育新农民 |
10.4.2 培育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
10.5 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分析 |
10.5.1 生产方面 |
10.5.2 生活方面 |
10.5.3 城乡统筹情况 |
11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11.1 结论 |
11.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附录一: 陈宗胜计算的中国农业市场化程度 |
附录二: 程国强计算的中国农业市场化指数 |
附录三: 习近平计算1998年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 |
附录四: 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类 |
附录五: 部分地区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消费信贷博弈模型及其均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存货质押融资博弈研究[D]. 任萍.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2]中国农业保险的政府行为、利益博弈及制度创新研究[D]. 徐黎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3]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公司治理完善研究[D]. 章竟.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1)
- [4]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研究[D]. 曾小平. 吉林大学, 2011(05)
- [5]银行并购及其规制博弈分析[D]. 周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01)
- [6]纵向控制视角下的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关系分析[D]. 李敏. 东北大学, 2009(06)
- [7]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研究[D]. 许清正. 南开大学, 2009(07)
- [8]汽车消费信贷中银行与消费者的博弈分析[J]. 张燕. 网络财富, 2009(01)
- [9]高校助学贷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 朱闽. 福建师范大学, 2008(09)
- [10]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D]. 蔡立雄. 西北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