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诚信教育的理性审视(论文文献综述)
熊龙[1](2021)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文中认为价值观作为个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个人态度、观点和看法等多方面的集合,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生改变,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不断思考与追求。价值观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节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规范、导向、激励和凝聚等多方面的功能,对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目标是促进他们精神层面的发展,把握住人生道路的方向,不断培养他们的人格品质和道德素养,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来看,他们在不同时期的价值观会有着不同的状态,根据价值观形成的状态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重要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次呈现出从低到高的发展变化,形成的价值观也逐渐趋向成熟和稳定。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能够帮助他们辩证地看待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了解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所遭遇到的难题。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维护社会安全稳步发展和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大学生在适应外部环境和满足自我需求之间所做出思考、评判和选择的结果。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需要具备个人需要、自我意识与实践活动三个方面的前提,这些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必要前提条件,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他们内在的一种思想观念体系,个人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意志调节等内在条件在价值观形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使得价值观形成带有主体的一系列特征。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除了考虑内在条件,还应该着重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方面外部条件,这些也都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变化,先是通过对社会事物的初步理解,从而对社会事物产生认同并做出进一步的选择,然后将社会事物的全部信息进行重新整合,这些整合的信息就会逐渐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他们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和内在个人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在两者的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发展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价值观形成也随之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在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价值主体方面更加的突出自我个性,在价值选择方面呈现出内外不统一的矛盾现象,在价值追求方面更加考虑社会现实性。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社会环境和个体自身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多样,其中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因素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社会因素方面主要有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网络信息化的覆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学校因素方面主要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学方式、高校教学内容和高校教师队伍;在家庭因素方面主要有父母的教育方式、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个人因素方面主要有个人的思想认识、生活阅历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外在和内在因素都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深化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是一个多方位的复杂体系,需要将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各个因素的联合作用,以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不断健全教育长效机制,制定相应的教育举措,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格局,发挥整体合力作用,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使大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的健康全面发展。
王南芳[2](2021)在《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反复强调文化自信,而且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并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这六个层层递进的词语来形容文化自信,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也充分说明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化自信的提出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协调,“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在社会转型的巨大变革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尤其在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下,各种各样的不良社会思潮使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剧烈冲击。思想文化领域一旦“根不稳”、“魂不定”,将会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因此,增强文化自信,夯实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砥砺奋进的思想基础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坚定文化自信,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塑造力、生产力、防御力,有助于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价值。实现从文化不够自信到文化自信的转变,必须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艰苦的文化自信培育实践,而关于文化自信培育的研究正是当前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研究文化自信培育是对当前中国文化不够自信的理性审视,也是对党中央坚定文化自信要求的学术回应,既有助于增强我国社会成员的文化自信水平,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又能弥补当前研究的局限,深化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意义十分显着。文化自信培育是指在深刻掌握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依靠一定的社会群体通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方法开展的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以期实现增强我国社会成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的目标,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培育围绕文化育人实践活动展开,与文化自信的重构、重塑、重建的形成机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生长点和落脚点是培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等特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对文化自信培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进行深入系统探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定文化自信要求的需要。文化自信培育的展开始终依靠人、围绕人并服务人。依据人在文化自信培育中地位、任务、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文化自信培育的主体划分为文化自信培育者和文化自信培育对象,这是文化自信培育最基本构成要素。文化自信培育者肩负着教育引导培育对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知识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的神圣使命,必须具备过硬的知识素质、良好的能力素质、健全的人格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虽然文化自信培育具有人民性,应该面向全体中华儿女展开,但也应该有重点,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探讨。因此本文将青少年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重点对象,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对象,网络大流量群体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特殊对象进行深入探讨。文化自信培育者与文化自信培育对象在实践交往中要秉承平等性、亲和性、发展性的交往原则,推动文化自信培育顺利实施。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革命文化自信培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三个方面构成的系统。从结构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是基础内容,革命文化自信培育是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是核心内容。从层次来看,按照从低到高的原则,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可以分为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和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其中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基础层次,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中间层次,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最高层次。从当前的培育状况来看,我国民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得分最高,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得分最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认同、低认知的现实反差,要求我们不仅要紧密联系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的实效性,而且要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层次性原则推动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要素完整、结构协调和层次科学。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是文化自信培育的桥和船。推动文化自信培育实践的完备化、效果的优质化、制度的常态化,必须遵循“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的古训,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研究。随着文化自信培育的显性方法与隐性方法、线上方法与线下方法、内部方法与外部方法的综合使用,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日益呈现协同性、互补性、同构性等特征。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是由哲学方法、原则方法和具体方法构成的层次分明的系统,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相关论述是指导文化自信培育的哲学方法,起到最根本的作用。主导性与多样性相互补的原则、平等性与层次性相协调的原则、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促进的原则、渗透性与协同性相共生的原则、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原则方法,是指导文化自信培育顺利实施的基本准则。用理论点亮文化自信、用实践养成文化自信、用文艺滋养文化自信、用网络传导文化自信、用制度保障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要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文化自信培育环境是指影响文化自信培育活动的一切环境因素的总和。按照范围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按照外延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按照形态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按照作用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积极环境和消极环境。从结构来看,文化自信培育环境是文化自信培育的构成要素,没有它就没有文化自信培育体系的完整性;从功能来看,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感染、导向和强化功能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培育的实效性,没有它就没有文化自信培育目标的达成。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对文化自信培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科学分析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机遇与挑战,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要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环境观的指导,秉承实事求是、方向一致、协同共振、循序渐进的优化原则,努力建设繁荣有序的经济环境、民主法治的政治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温馨乐学的家庭环境、风清气正的学校环境、文明有礼的社区环境、高效健康的工作环境,在有效应对危机中抓住新机、开拓新局,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优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开展下去,有效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方桐清[3](2020)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我国高职院校大都脱胎于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只有四十年。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仍存在大学文化缺失、职业文化不强的客观现实,高等性、职业性都不够使得“类型”和“重要”双不显。文化育人弱化导致立德树人虚化,价值取向不明导致文化育人泛化。而现有研究成果零散,总体缺少基础框架,不足以指导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课题通过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江苏省1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为主要样本,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高职教育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必须实施文化育人,明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高职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予“5B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基层职业性”;我国对高职给予“复姓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高等职业性”。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文化共性,同时具有“职业性”个性价值追求。文化育人定位决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性质,文化育人特性反映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面貌,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对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具有反作用。因此,文化育人定位和特性价值追求的向度即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应然目标。从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的维度分析,其价值取向均有四个向度。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是:以“职业性”特质人才为培养目标,走校企“双主体”文化育人之路,在合作中正视育人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目标的现实不融,规避企业文化中不利于人的道德、理性、真善美形成的文化因子,有效耦合育人文化与企业先进文化,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可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自此至改革开放前,我国职业教育及其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我国高职教育随经济建设中心的确立应运而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对技术精神的双压制、社会文化对育人文化的深融合、外来文化对高职文化的反思间性等影响,形成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特质文化形态。以发展需要、发展规模、发展质量为评判标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递进式发展特征和递进式文化育人价值目标。从对文化育人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实践效度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随递进式发展任务划分为随性、工具性、理性、特性四个发展阶段。四个阶段以经济与高职互动为演进动力,是“适应—调整—再适应”的演进过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虽然仍存在不少现实矛盾,但是从宏观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存在向度摇摆阻碍类型彰显之囧。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实践情况看,弱化并制约其彰显深度、广度和效度的主要问题包括:融入工业文化因素比较泛化、注入企业文化要素比较主观、培养优秀企业精神重视不够、关注文化间性存在盲目性碎片化。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多维因素复合的结果。影响其彰显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彰显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需要从内容、载体、路径、传播方式、文化环境等方面系统化推进。
何美子[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之问”。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重视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的侵袭、个体自我意识的萌发,使得人们遭遇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价值观乃文化之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认同教育。本研究着眼于大学生群体,使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系统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等方法,以文化认同为研究视域,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议题,既拓展了研究思路,又为其提供了学理性依据。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概念的界定与梳理,对其进行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维度的划分,制定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问卷”。通过对上海、武汉、成都、大连地区不同层次的12所高校1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三个维度的1 1个指标,除“行为体验”之外10个指标均显着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三个维度、“四个自信”的认同度以及样本基本情况变量中的7个变量均显着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多因素影响综合模型,并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当前认同的总体状况较好,但仍存在认知认同与行为认同的错位、内涵认同与现状认同的不平衡、主体内部差异等问题,究其原因,包括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本研究聚焦高校,基于价值性、结构性、群体性、阶段性的目标导向,以“分别提高,协同整合”为基本思路,在“大思政”、文化育人以及知行合一的原则下,建立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以及行为认同的“三位一体”立体化教育模式。一是以认知认同的“三性”为主线增强认同的引导力,包括认知认同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连续性三个方面;二是以情感认同的“五融合”为着力点增强认同的驱动力,包括主体融合、情感融合、视域融合、话语融合以及场域融合五个维度;三是以行为认同的“两个实践”为依托增强认同的践行力,包括生活化的实践与社会化的实践两个层面。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经纶[6](2020)在《演化博弈视角下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和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和解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是高校诚信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大学生是高校的教育主体,因而和解之道需教育。本研究以削弱利益预期和加强情境约束为切入点,引入激励与惩罚作为具体调节手段进行跨学科研究,旨在用更为客观的数学逻辑论证诚信知行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合理的和解路径。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意在界定何谓诚信知行冲突,并认识到个体的诚信知行水平会随时间演化发生改变。通过比较研究法进一步溯源诚信知行演化路径,发现我国诚信知行演化路径是以知促行,西方诚信知行演化路径是以行统知,二者对待利益预期与情境约束的态度决定了前者重“自律”、后者重“他律”。不可置否的是,诚信是一种普世道德,它在中西方社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还以传统博弈论的经典案例——激励的悖论为铺垫,指出在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中学生、教师与高校之间存在博弈关系,且一味地惩处学生反致教师更加懒散地对待诚信建设工作。基于世间万物皆非一成不变,所以演化博弈论与本研究相适应。首先,运用数学建模研究法对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并求解分析。其次,经过数值模拟仿真法验证演化均衡点。再次,实验结果印证了博弈方所选策略的初始比例影响演化路径,激励与惩罚可以有效削弱不良利益预期、加强情境约束。最后,本研究从教育的本义、法制教育、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演化博弈四个角度下回应了学界对诚信是否可教以及诚信教育实效性的质疑。通过适选诚信教育内容、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和打造诚信校园文化正视诚信认知教育,以完善诚信奖惩制度、建立诚信联网平台和营造诚信法治环境构筑诚信行为教育。至此,诚信知行教育和解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
石莹[7](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王东明[8](2020)在《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方式。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引发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让大学生创业行为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然成为国家倡导的发展战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配套政策,一时间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然而,在利益多样、价值多元、矛盾多维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的问题逐渐突显,创业成功率极低,亟需对大学生创业实践作出有效的教育和价值引导。大学生创业教育着力于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有着独特的学科特点和内容架构,具有培育大学生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创业价值观、塑造健康人格品质等多重教育功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国家人力资源的优化分配与合理利用、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好坏。开展具有一定实效的创业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将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化过程,这既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逻辑前提,也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社会现实需求,更是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创业教育课程、实践平台、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然而,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鼓励和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还不浓厚等原因,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教育实效性不强、协同保障机制不顺畅、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结构失衡、创业教育功能弱化等问题。现实中的这些问题映射出我国当前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尚未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仍然处于“国家主导、市场驱动、高校实施”的外延式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整体推进、协同联动、多维施策”的内涵式发展格局。面对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迫切需要创业教育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作出强有力的回应,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协同、系统、高效、开放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应有价值。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代诉求和发展趋势,本文以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相关理论、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通过质性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指向和目标原则,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策略与方法,并对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全文共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概述”。第三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第四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指向与目标原则”。第五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策略与方法”。第六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展望”。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和视角审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坚持全面地思考、系统地思考、联系地思考,结合实证调查分析,客观揭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基于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策略:一是强化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撑,二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场域,三是筑牢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四是解决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实现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各层面多维联动,综合施策、协同推进,有效形成育人合力。同时,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需要树立前瞻眼光和战略视野,自觉遵循创业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创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迎合时代诉求,做到“因时而谋、因时而动、因时而进”,积极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化路径,以期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牛娜[9](2020)在《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民、公民素养、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是研究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问题的逻辑起点。网络素养是公民在网络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公民更好适应网络空间环境、更深入进行网络交往活动的前提条件,对公民自由全面发展和新时代我国网络强国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培育公民网络素养是基于网络化的时代要求,基于建设网络强国和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内对公民个体网络交往行为进行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网络素养,实现个体在网络时代自由全面发展,对于公民在网络空间保持独立人格、提高理性判断能力具有推动作用。网络素养通过公民的网络交往行为显现出来。研究公民网络交往行为可以发现,公民在网络交往中具有语言暴力、道德失范、价值观缺失、权利侵犯、主体异化的素养问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可以发现,现实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网络空间的规范缺失和价值观引导不力、网络话语权主体分散化是其素养问题的客观原因;对网络交往虚拟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的不科学认知,从众心理、宣泄心理和娱乐心理的非理性网络交往心理是其素养问题的主观因素。随着网络交往方式在整体层面的扩大和个体层面的深入,公民网络素养问题有可能对公民正常的网络生活和网络空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培育公民网络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路径具有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特征。在客观上,以建立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健全网络空间法律体系、培养网络空间管理人才、正确处理公民网下矛盾的方法来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空间;以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热点话题的正确引导、创建规范的网络社区、构建和谐的网络秩序来加强系统的网络内容建设。在主观上,以塑造公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增强公民的网络法律意识、增进公民的网络认同意识、引导公民的网络价值意识、提升公民的网络自主意识来培育公民正确的网络交往意识;以明确网络空间主权、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把握网络安全风险、遵守网络安全标准来培养公民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张慧[10](2020)在《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组成部分,古往今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尊奉与传承。党在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诚信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倡导公民践行即为我国高度重视建设诚信社会和培育公民诚信品德的例证。作为我国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肩负时代重任并希冀不负众望。但仍存有部分大学生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影响,失信行为时有发生、问题显现,严重影响公民诚信教育效果和国家建设伟业质量。为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和促进国家发展,开展针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研究必不可缺并时不我待。本文以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研究对象,在阐明开展本项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继而借助调查问卷,分析总结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维度下存有的失信问题并探析原因。其后,一方面形成适用于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地实践策略,助力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研究。围绕这一主线,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相关内容做整体概述。界定诚信及大学生诚信教育等核心概念,提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中有关诚信的相关思想奠定本文理论依据,阐明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其次,以实证研究为依据,梳理探究部分大学生存有失信的问题并做出一定的成因分析。基于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大学生整体诚信现状良好,但在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维度下仍存有普遍失信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各方面的失职所致。基于此,笔者从目标指向、主要内容、基本原则等理论层面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体系展开了较为深入系统的阐述,从而为有效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就如何开展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方面,笔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方案。诸如:社会要健全诚信机制,营造守信环境;高校要完善诚信教育内容,践行诚信目标;家庭要发挥诚信涵育功能,夯实教育基础;个人要增强诚信内化意识,提高诚信自律等。
二、高校诚信教育的理性审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诚信教育的理性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概述 |
2.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相关概念释义 |
2.1.1 价值观 |
2.1.2 价值观形成 |
2.1.3 大学生价值观形成 |
2.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目标导向 |
2.2.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核心目标 |
2.2.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高远目标 |
2.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不同阶段 |
2.3.1 价值观形成的发生培育阶段 |
2.3.2 价值观形成的扩展探索阶段 |
2.3.3 价值观形成的适应稳定阶段 |
2.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意义 |
2.4.1 有助于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 |
2.4.2 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全稳步发展 |
2.4.3 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
2.4.4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 |
3.1.1 人的本质理论 |
3.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1.3 意识形态理论 |
3.1.4 实践理论 |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 |
3.2.1 接受理论 |
3.2.2 灌输理论 |
3.2.3 传播理论 |
3.3 其他相关理论的借鉴 |
3.3.1 认知发展理论 |
3.3.2 价值澄清理论 |
3.3.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机理 |
4.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前提 |
4.1.1 个人需要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前提 |
4.1.2 自我意识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观前提 |
4.1.3 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前提 |
4.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条件 |
4.2.1 认知水平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起源 |
4.2.2 情感体验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依据 |
4.2.3 意志调节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保障 |
4.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外在条件 |
4.3.1 政治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制约 |
4.3.2 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熏陶 |
4.3.3 教育力量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引导 |
4.3.4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传播 |
4.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活动 |
4.4.1 对于事物信息的初步理解 |
4.4.2 对于事物信息的自觉认同 |
4.4.3 对于事物信息的理性选择 |
4.4.4 对于事物信息的有机整合 |
4.5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发展规律 |
4.5.1 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 |
4.5.2 内在思想的相互转化 |
4.5.3 内外要素的相互统一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
5.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特征 |
5.1.1 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元化 |
5.1.2 在价值主体上突显出自我化 |
5.1.3 在价值选择上充满矛盾化 |
5.1.4 在价值追求上转向现实化 |
5.2 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分析 |
5.2.1 社会因素的影响 |
5.2.2 学校因素的影响 |
5.2.3 家庭因素的影响 |
5.2.4 个人因素的影响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路径 |
6.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原则 |
6.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
6.1.2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6.1.3 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
6.1.4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
6.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方法 |
6.2.1 传统方法的继承 |
6.2.2 现代方法的运用 |
6.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机制 |
6.3.1 建立科学激励机制 |
6.3.2 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
6.3.3 建立环境育人机制 |
6.3.4 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
6.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举措 |
6.4.1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
6.4.2 加强高校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6.4.3 注重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
6.4.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
6.4.5 占领高校网络媒体的前沿阵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
一、唯物史观视域下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 |
二、交往视域下文化的交流和安全 |
三、共产主义视域下文化建设 |
第二节 列宁的文化理论 |
一、文化革命理论 |
二、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改造理论 |
三、文化领导权理论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概述 |
二、科学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辩证关系 |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 |
四、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
五、借鉴外来文化的精髓 |
六、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七、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
第三章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内涵的厘定 |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
二、自信的内涵和特点 |
三、文化自信内涵的多维解读 |
四、文化自信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和特征 |
一、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二、文化自信培育的特征 |
第三节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关系 |
一、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区别 |
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联系 |
第四章 文化自信培育者和培育对象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者 |
一、文化自信培育者的内涵和特征 |
二、文化自信培育者的作用 |
三、文化自信培育者的素质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对象 |
一、文化自信培育对象的内涵和特征 |
二、青少年是文化自信培育的重点对象 |
三、共产党员是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对象 |
四、网络大流量群体是文化自信培育的特殊对象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的关系 |
一、澄清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关系的误区 |
二、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特征 |
三、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 |
四、正确处理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
第五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要素分析 |
一、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基本要素 |
二、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具体要素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结构分析 |
一、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结构分析的必要性 |
二、基础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 |
三、重要内容:革命文化自信培育 |
四、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层次分析 |
一、第一层次: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 |
二、第二层次: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 |
三、第三层次: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 |
第六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内涵、特点和价值 |
一、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内涵 |
二、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类型与特点 |
三、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价值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原则 |
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互补的原则 |
二、平等性与层次性相协调的原则 |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促进的原则 |
四、渗透性与协同性相共生的原则 |
五、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方法 |
一、用理论点亮文化自信 |
二、用实践养成文化自信 |
三、用文艺滋养文化自信 |
四、用网络传导文化自信 |
五、用制度保障文化自信 |
第七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内涵、类型、特征和价值 |
一、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内涵 |
二、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类型 |
三、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特征 |
四、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重要价值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宏观层面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微观层面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建设 |
一、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基本态度 |
二、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基本原则 |
三、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现实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分析 |
2.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要义诠释 |
2.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
2.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类型定位 |
2.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向度目标 |
2.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 |
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 |
3.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渊源 |
3.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发展阶段 |
3.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宏观成就和向度之囧 |
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现状考察 |
4.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 |
4.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
4.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主要问题 |
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问题归因 |
5.1 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 |
5.2 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 |
5.3 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 |
5.4 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 |
5.5 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 |
6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彰显策略 |
6.1 凝练职业精神标签彰显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核心精神 |
6.2 打造职业文化载体增强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显示度 |
6.3 促进校企文化有效交流打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彰显路径 |
6.4 建立职业文化高效传播机制推进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深化 |
6.5 优化文化育人环境浓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氛围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理论阐释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大学生 |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1.3 文化认同与价值观认同 |
2.2 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辩证关系 |
2.2.1 文化认同是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 |
2.2.2 核心价值观决定文化的根本性质与深层意义 |
2.2.3 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 |
2.3 文化认同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 |
2.3.1 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
2.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
2.3.3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 |
2.3.4 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内在需要 |
2.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维度 |
2.4.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内涵 |
2.4.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要维度 |
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设计 |
3.1 研究框架的构建 |
3.1.1 维度指标设计与操作化定义 |
3.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3 理论模型的构建 |
3.1.4 主体维度的全面分析 |
3.2 预调查问卷的形成与修正 |
3.2.1 预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2 预调查样本的构成 |
3.2.3 统计分析工具 |
3.2.4 预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3.3 正式调查问卷的构成 |
3.3.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总量表设计 |
3.3.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量表设计 |
3.3.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量表设计 |
3.3.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量表设计 |
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证研究结果 |
4.1 正式调研样本的基本情况描述 |
4.1.1 学校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2 家庭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3 个人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正式调研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4.2.1 信度分析 |
4.2.2 效度分析 |
4.3 假设检验 |
4.3.1 量表的相关分析 |
4.3.2 量表的回归分析 |
4.3.3 假设检验结果 |
4.4 理论模型的修正与解释 |
4.4.1 理论模型的修正 |
4.4.2 理论模型的解释 |
4.4.3 实证研究小结 |
5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5.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成效 |
5.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高的知晓度与情感认同度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较高认同度 |
5.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词内涵的较高认同度 |
5.1.4 “四个自信”的较高认同度 |
5.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
5.2.1 认知认同与行为认同之间存在错位 |
5.2.2 内涵认同与现状认同存在不平衡性 |
5.2.3 大学生群体内部存在差异性认同 |
5.2.4 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存在价值认同的危机 |
5.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1 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与主体自觉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
5.3.2 高校“三全育人”的实效性与思想文化主阵地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
5.3.3 国家发展的现实性与大学生的理想性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
5.3.4 世界大变局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
6 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 |
6.1 紧扣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核心目标 |
6.1.1 抓牢价值性目标 |
6.1.2 实践结构性目标 |
6.1.3 发展群体性目标 |
6.1.4 夯实阶段性目标 |
6.2 遵循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原则 |
6.2.1 全面坚持“大思政”的原则 |
6.2.2 全域落实文化育人的原则 |
6.2.3 全程贯彻知行合一的原则 |
6.3 优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施路径 |
6.3.1 以认知认同“三性”为主线增强认同的引导力 |
6.3.2 以情感认同“五融合”为着力点增强认同的驱动力 |
6.3.3 以行为认同“两个实践”为依托增强认同的践行力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演化博弈视角下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和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结构图 |
第二章 诚信知行冲突概述 |
一、何谓诚信知行冲突 |
二、诚信知行演化路径概要 |
(一) 我国诚信知行演化路径 |
(二) 西方诚信知行演化路径 |
(三) 中西方诚信知行演化路径比较分析 |
三、演化博弈论 |
第三章 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的演化博弈分析 |
一、激励的悖论 |
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演化博弈与仿真实验 |
(一) 模型基本假设 |
(二) 模型构建与求解分析 |
(三) 模型仿真模拟实验 |
(四) 实验小结 |
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演化博弈与仿真实验 |
(一) 模型基本假设 |
(二) 模型构建与求解分析 |
(三) 模型仿真模拟实验 |
(四) 实验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的和解之道 |
一、和解需教育 |
二、正视诚信认知教育 |
(一) 适选诚信教育内容 |
(二) 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
(三) 打造校园诚信文化 |
三、构筑诚信行为教育 |
(一) 完善诚信奖惩制度 |
(二) 建立诚信联网平台 |
(三) 营造诚信法治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性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道德 |
1.5.2 道德教育 |
1.5.3 君子人格 |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
2.1 历史演进 |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
2.2 基本特征 |
2.2.1 人文性 |
2.2.2 实践性 |
2.2.3 普遍性 |
2.2.4 内在超越性 |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 融入的必要性 |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
3.2 融入的可能性 |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
4.2 德育内容融入 |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
5.2 德育方法融入 |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
6.1 基本原则 |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
6.2 实施路径 |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内涵阐释 |
(一)创业 |
(二)创业教育 |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 |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相关理论 |
(三)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的价值引领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借鉴 |
注释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与历史成就 |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历史成就 |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大学生创业认知能力不足 |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不显着 |
(三)大学生创业价值观问题突显 |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缺乏有效支撑 |
三、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国家创业政策宣传不到位 |
(二)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不够 |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亟待转变 |
(四)家庭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重视不足 |
(五)大学生创业认知水平存在差异 |
注释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指向与目标原则 |
一、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指向 |
(一)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二)注重“知行合一” |
(三)凸显“个性化”教育 |
(四)强化大学生“核心素养” |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 |
(一)创业精神的培育与塑造 |
(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
(三)创业价值的认知与认同 |
(四)创业文化的传承与创生 |
三、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原则 |
(一)面向全体与分类施教相结合 |
(二)创业教育与价值引领相结合 |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 |
注释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策略与方法 |
一、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策略 |
(一)强化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撑 |
(二)构建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场域 |
(三)筑牢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 |
(四)解决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 |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 |
(一)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
(二)注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养成 |
(三)强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 |
(四)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熏陶 |
(五)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制度保障 |
(六)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舆论宣传 |
(七)突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典型示范 |
注释 |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展望 |
一、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代特征 |
(一)创新与发展同行 |
(二)转型与升级并存 |
(三)矛盾与冲突交织 |
二、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来源 |
(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 |
(二)社会转型迭代升级——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外在动力 |
(三)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未来展望 |
(一)规划展望——将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相结合 |
(二)实施展望——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实施体系 |
(三)文化展望——营造开放包容的创业文化氛围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二)关于网络素养的研究 |
(三)关于公民素养的研究 |
(四)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 |
(五)目前研究存在的缺陷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学理剖析 |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主要概念 |
(一)公民的含义 |
(二)公民素养的界定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内涵 |
二、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基本内容 |
(一)公民网络素养的内部构成 |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外部构成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的理论借鉴 |
(一)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 |
(二)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公民交往行为理论 |
(三)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 |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
(五)其他学科相关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生成发展 |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前提准备 |
(一)技术基础:互联网 |
(二)作用方式:网络交往行为 |
(三)存在场域:网络公共空间 |
(四)重要标志:网络话语权力 |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阶段 |
(一)公民网络素养的萌芽期 |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期 |
(三)公民网络素养的深化期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趋势 |
(一)立于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 |
(二)基于应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
(三)趋于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 |
(四)成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第三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状分析 |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状 |
(一)网络交往内容聚焦:网络公共事件 |
(二)网络交往方式变革:网络公益 |
(三)网络交往价值观体现:多元化的网络价值观 |
(四)网络交往话语空间状况:网络话语权失衡 |
二、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实问题 |
(一)网络交往中的语言暴力 |
(二)网络交往中的道德失范 |
(三)网络交往中的价值观缺失 |
(四)网络交往中的权利侵犯 |
(五)网络交往中的主体异化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问题归因 |
(一)现实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 |
(二)网络空间的规范缺失 |
(三)网络空间价值观引导不力 |
(四)网络话语权主体分散化 |
(五)不科学的网络交往认知 |
(六)非理性的网络交往心理 |
第四章 新时代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重要价值 |
一、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要求 |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一环 |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必要历程 |
(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诉求 |
(五)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需求 |
二、有利于彰显个体成长的价值性要旨 |
(一)提高个体网络品德修养 |
(二)增长个体网络知识见识 |
(三)塑造个体健全网络人格 |
(四)规约个体网络行为 |
(五)实现个体层面的现代化 |
第五章 新时代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路径建构 |
一、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空间 |
(一)建立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
(二)健全网络空间法律体系 |
(三)培养网络空间管理人才 |
(四)正确处理公民网下矛盾 |
二、加强系统的网络内容建设 |
(一)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
(二)加强网络热点话题的正确引导 |
(三)创建规范网络社区 |
(四)构建和谐网络秩序 |
三、培育公民的网络交往意识 |
(一)塑造公民网络道德意识 |
(二)增强公民网络法律意识 |
(三)增进公民网络认同意识 |
(四)引导公民网络价值意识 |
(五)提升公民网络自主意识 |
四、培养公民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
(一)明确网络空间主权 |
(二)感知网络安全态势 |
(三)把握网络安全风险 |
(四)遵守网络安全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概述 |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概念界定 |
(一)诚信的内涵 |
(二)诚信教育的内涵 |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 |
二、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诚信的相关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文化中诚信的相关观念 |
三、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
(一)培养合格公民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应有之举 |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
(三)保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及原因探析 |
一、基由调查问卷所显现的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 |
(一)关于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问卷的基本概述 |
(二)关于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三)当代大学生基本诚信现状 |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
(一)部分大学生存有诚信品质下滑倾向 |
(二)部分大学生所受诚信教育效果不佳 |
(三)部分大学生仍然存有欺瞒家人现象 |
(四)部分大学生自身诚信品德修为不高 |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
(一)社会诚信相关机制尚不健全削弱了约束功效 |
(二)学校诚信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减弱了教育效果 |
(三)家庭诚信教育要素尚不达标偏离了培育目标 |
(四)个人对己诚信要求尚不严格降低了诚信标准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体系 |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指向 |
(一)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诚信认知 |
(二)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诚信理念 |
(三)督促大学生践行内修的诚信品质 |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践诺履约教育 |
(二)求真务实教育 |
(三)以信立身教育 |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理论灌输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原则 |
(二)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
(三)榜样示范与赏罚分明相结合原则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 |
一、健全社会诚信监管机制,营造教育环境 |
(一)制度先行,健全社会诚信保障机制 |
(二)惩恶扬善,加大失信行为惩罚力度 |
(三)氛围熏陶,推进诚信社会建设 |
二、完善高校诚信教育内容,践行诚信目标 |
(一)改弦易张,变革高校诚信教育 |
(二)制度保障,完善高校诚信体系 |
(三)优化环境,营造高校诚信氛围 |
(四)整合资源,强化诚信教育效果 |
三、发挥家庭诚信涵育功能,夯实诚信教育基础 |
(一)讲信修睦,重视家庭诚信教育 |
(二)言传身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
四、增强诚信内化意识,凸显大学生诚信自律能力 |
(一)立身行道,增强诚信责任担当 |
(二)严于律己,树立诚信自律意识 |
(三)淡泊明志,坚定理想信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高校诚信教育的理性审视(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D]. 熊龙. 河北大学, 2021(09)
- [2]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王南芳. 湖北大学, 2021(01)
- [3]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D]. 方桐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 何美子.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演化博弈视角下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和解研究[D]. 王经纶.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8]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 王东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9]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D]. 牛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10]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D]. 张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文化自信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立德树人论文; 个人核心价值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