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感官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感官在物理教学上的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贤[1](2021)在《惯性定律的历史探讨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文中提出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而此定律是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发展得到的。第一运动定律或惯性定律的来源有其漫长的历史,最初是由中世纪冲力学说——物体不必靠接触而能继续保持运动开展出来;经过伽利略认为物体自斜面自然下滑后,能沿着地球表面不停地运动;笛卡尔扩充了此观点,认为物体在不受任何“干扰、阻止”下,物体将持续地运动下去,且会沿着直线方向,清晰地引入运动“状态”的概念;最后牛顿在其《原理》一书中,首次指出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维持不变,这也是现代或教科书中所称的惯性定律。牛顿惯性定律基本上不是一般所言,在于描述“惯性”的意义,或做为决定惯性坐标的依据。他在《原理》中有三处清晰地使用了他的惯性定律,来论证书中两个重要的最初的命题。在探讨此论述中,可以清晰地明白与体会惯性定律的内涵,能正本清源,不至于迷惘在大量非牛顿本意的揣测文献中。在探讨惯性定律长期发展下的历史脉络,与掌握住牛顿本人对此定律的运用里,一方面,除了可提供有关惯性定律的正确来源出处,提升教学者的思维层次;另一方面,更期望能浅移默化地落实在惯性定律的有效教学上。由此,再进一步通过对应的教学设计案例,并进行实践与分析,显示融入惯性定律学史于教学上,不仅对高中生的上课积极性、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且也可提升学生发现与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正确的思考方法,奠定未来从事物理研究的扎实基础。

韩悦[2](2021)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这也是当今“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最终目标。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物理模型的构建与探究几乎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也对物理模型的构建与掌握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物理模型教学不但能够帮助他们构建物理学科思维,更能有效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物理模型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是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积极寻找改进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应用的策略,不断充实和完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体系。为此,本文先梳理了物理模型教学的相关文献,以此为研究重点,利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继而通过实际教学案例说明怎样在物理模型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希望可以为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物理模型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杜欣然[3](2021)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在高一力学教学上的有效整合》文中提出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是物理教学中主要的学习方式,二者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接受学习可以使学生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系统性知识,探究学习可以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两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各有优势和不足,在课堂中二者经常会结合使用。但在现今学校教育中接受与探究往往没有达到一个有效的结合,如课堂中教师“注入式”教学、教师过分干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形式化等情况。这些现象说明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很多时候并没有达到优势互补,因此如何使这两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发挥各自优势,达到最佳整合,对于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立足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在高一力学教学中进行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有效整合,实现两种教学方式的互补,结合二者的优点,削弱不足,在保证系统性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又能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分为六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在物理上整合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设计具体的研究思路。第二、三部分为理论部分,首先对接受学习、探究学习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效整合的理论基础,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等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为策略提出和实践部分,首先分析了在物理教学使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达到最佳整合应遵循的几个原则,接着提出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在高一力学教学上的有效整合策略,主要分为四点:(1)立足教学内容,寻找接受与探究的最佳结合点策略;(2)基于学生情况,寻求接受与探究的平衡点策略;(3)注重情境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建构策略;(4)优化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策略。接着在实习学校选取实践班级进行教学实践,将以上四个策略应用于教学中;最后进行教学实践的数据分析,数据表明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在高一力学教学上的有效整合策略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以及提高学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有显着效果。第六部分对本次论文进行总结,希望论文提出的教学改进策略能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并分析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和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苏晓玲[4](2021)在《动画支架对大学生物理问题解题成绩和解题路径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支架与教育的有机融合,已成为当前主流学习资源形式之一。动画支架是一种基于多媒体信息的表征方式,通过视觉和听觉能够将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可视化,是一种更加直观形象的问题表征方式,在物理学科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过去的文献指出物理问题解决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错误,从而更好地提高解题正确率,并掌握问题背后的原理概念。然而目前通过媒体支架辅助学生物理问题解题路径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媒体支架的设计对物理问题解题路径的影响研究。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法,基于多媒体学习理论设计和开发了动画支架,并对上海某师范类院校选修物理的本科生进行动画支架辅助授课,通过力学推理量表、动画支架辅助、学生辅助态度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探究动画支架对于不同认知水平学生在不同阶段物理解题上的影响,最后分析学生对支架辅助态度与学习成绩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动画支架对不同难度的物理题目都具有显着性的辅助效果,同时随着题目难度和复杂程度提高,动画支架辅助效果更好。(2)对于不同物理技能水平学生而言,高水平学生之间的物理成绩没有显着差异,而中等和低水平学生都具有显着性差异。(3)学生动画辅助态度与学生解题成绩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4)动画支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原理选择、公式运用,但对于数学运算环节的辅助效果不明显。最后,本研究除了对物理教学与解题中媒体支架设计提出具体建议,该研究亦为后续对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了实践经验。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莎[6](2020)在《可视化教学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了许多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力学,是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最先接触的物理知识,也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和核心,而可视化教学是时代进步和教育更新下的产物,对于提高力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有一定帮助,它涉及到的教学方式新颖,教学资源多样,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十分容易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本研究针对如何在高中物理力学课堂中有效结合可视化教学方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利用问卷法、访谈法,调查当前高中物理力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教师的教学情况,发现主要问题有:力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可视化教学普及较少。同时基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于学科的要求,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情境教学理论以及脑科学等理论指导之下,归纳出高中物理力学可视化教学的主要形式,分别是:建立物理模型;科学实验探究;多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并提出五大应用原则:科学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原则、过程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以及反馈性原则。接着将可视化教学渗透到力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新课导入、重难点知识讲解、归纳总结等课堂环节将可视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别制定应用策略,以“冲量”、“力的合成”、“牛顿运动定律”为教学主题,撰写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最后通过设置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方式展开教学实践,用传统教学和可视化教学两种方式分别在选取的班级内进行教学,通过调查问卷以及访谈,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的变化,通过课堂检测分析学生成绩的变化,以表格及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检验,对研究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研究目的:探索可视化教学在力学课堂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改进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研究结论:实践教学前后,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课堂小测成绩以及学期综合测试成绩都优于对照班。在力学课堂中运用可视化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在力学课堂中应用可视化教学初步取得成效。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利用编制的问卷调查当前课堂现状并检测了可视化教学在力学课堂中的成效;选取优势较大的可视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实践;针对教学环节提出实用性较高的课堂应用策略并制作相关案例。

宁曦莹[7](2020)在《“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理在人们的心中普遍以“物理难学”“物理很枯燥”“物理就是纯理科”等类似的刻板印象出现。物理中的人文素养很少被人们发现,更少被人们加以重视。其实,在物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之美学素养,存在多种多样的“物理美”。为实现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物理的思维能力,以舒缓人们对于物理的“社会焦虑症”,让高中物理教学美味盎然,由传统走向现代化,文章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论文第一章介绍“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现状等。在第二章中深入挖掘物理学与美学的内涵,探索其相互关系,发现物理学中的美学特点,探讨蕴含在物理学之中的规律之美、思维之美、情境之美、实验之美。第三章着重通过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探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物理美”的交流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同一性原则、渗透性原则。通过对一线物理教师的访谈研究其实施途径。通过物理语言的表达、教学载体的设计、物理实验的演示、物理学史的讲述、物理习题的设计,在高中物理课堂内对学生进行美育。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等在物理课堂外对学生进行美育。第四章例举出“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案例,并对学生进行相关访谈对实施现状进行反馈。第五章为研究成果、反思与展望。通过“物理美”在实际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表明,“物理美”可以实现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物理的思维能力。让发掘“物理美”、了解“物理美”、运用“物理美”作为陶冶学生欣赏美、向往美、追求美之情操的切入点,从而令学生主动走进物理学科、爱上物理世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环节较少,这一现状还需物理工作者尤其是高中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学生对“物理美”有着向往和追求,需要物理教师适当的引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审美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物理中的美,提倡审美式的教学。当学生的审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当学生处于发现和创造的审美氛围之中的时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会从内心接受物理之美、欣赏物理之美、追求物理之美。本研究仅是从一些方面对“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限的探讨,但物理美学素养的培养还任重而道远。

王芸[8](2020)在《高中物理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视频教学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是新时代将新课程理念落实的推进,也是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及时代进步与发展对教师有效利用新型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出的要求。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微视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借笔者教育实习的机会,开展了高中物理微视频教学资源利用现状及优化策略的理论、现状及应用研究,突出了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尝试界定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内涵,针对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特点,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的优势和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利用调查方法,对高中物理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教师对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理解认识,教师对微视频教学资源利用和开发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师对微视频教学资源及其使用情况的评判这三个维度的调查研究,反映高中物理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对高中物理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现状研究提供一手资料。第三部分基于微视频教学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利用现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建议及优化策略,其中包括:具体分类、获取途径、加工方法、利用原则和利用策略。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郑静慧[9](2020)在《漫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学物理学科的特点、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指导,致力于巧妙利用漫画为中学物理教学开拓新途径从而丰富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将漫画服务于中学物理课教学从而提高中学物理课教学效率的探索。漫画是一种受到大多数青少年喜欢的艺术,它是一种表述手段,可以用来反映各种信息,比如反映事物、理念、思想、情感等,而物理漫画就是将物理概念、规律、实验等以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物理漫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物理漫画运用于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物理漫画进行教学,将物理漫画与物理课堂教学巧妙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物理知识、思维、方法等,完成中学物理教学任务。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物理漫画起到的作用,将物理漫画引入中学物理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重点讨论漫画在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类型。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的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将漫画引入学科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的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为第2章的物理漫画教学的概述,主要介绍了漫画的概念,并为物理漫画、物理漫画教学下定义,同时还论述了利用物理漫画进行中学物理教学的优点;第三个部分包括三个章节,其中第3章主要论述了物理漫画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原则,第4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漫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类型,包括物理课堂的导入、物理概念的教学、物理规律的教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第5章为根据前面所论述的物理漫画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物理漫画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运用类型而进行的利用漫画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最后一个部分是第6章的总结与展望,也就是针对以上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且还提出将漫画引入中学物理教学的缺陷以及改进方法。

况炜[10](2020)在《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将图像应用于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不仅可以通过节点概念的连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概念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分析物理概念中各个量之间的深层次逻辑,归纳物理规律,促进有意义学习。本文主要研究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方面的特点和应用问题,作为物理概念规律一直在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部分,但也是教学中学生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目前对图像法的研究尽管多,但是更多是针对于物理解题和物理实验探究部分,所以对应用图像法进行概念规律的教学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文中所指的图像是概念图和函数图。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教学实践法,对物理图像在概念规律教学中的应用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通过将有意义学习理论、双重编码理论、数形结合的表征理论等联系教学实践对图像法应用在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阐明了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对图像法的认知、理解、运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应用图像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看法。提出了一些促进物理概念规律有效教学的建议,对物理教师进行物理概念规律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研究主要结论表明图像法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在物理概念的表征、物理规律的理解归纳、物理量之间变化关系的表达上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物理学科教学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但由于时间等关系,本文并未对整个中学物理教学做深入全面的研究,这有待于后续进行深究。

二、感官在物理教学上的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官在物理教学上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惯性定律的历史探讨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况
        1.2.1 国外研究现况
        1.2.2 国内研究现况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教育重演论
        2.1.1 主要观点
        2.1.2 启示
    2.2 建构主义理论
        2.2.1 主要观点
        2.2.2 启示
    2.3 科学发展理论
        2.3.1 主要观点
        2.3.2 启示
第3章 惯性定律的来源、发展与内容
    3.1 希腊时期的动力学理论
    3.2 中世纪时期的冲力——惯性的源头
    3.3 伽利略的观点——圆惯性
        3.3.1 伽利略惯性定律出处之一
        3.3.2 伽利略惯性定律出处之二
    3.4 笛卡尔的叙述
        3.4.1 笛卡尔的惯性定律
        3.4.2 惠更斯的惯性定律
    3.5 牛顿外力概念的提出
    3.6 牛顿第一定律的出处与描述
    3.7 小结
        3.7.1 回顾惯性定律的发展过程
        3.7.2 引起惯性定律模糊的几个原因
        3.7.3 惯性概念与固有力概念
第4章 牛顿及后人如何使用惯性定律
    4.1 牛顿本人如何使用惯性定律
        4.1.1 牛顿惯性定律的首次使用
        4.1.2 牛顿第二次使用惯性定律——证明命题Ⅰ
        4.1.3 牛顿第三次使用惯性定律——命题Ⅱ
        4.1.4 小结
    4.2 牛顿之后物理学家对惯性定律的使用
        4.2.1 牛顿的绝对与相对空间——转动的水桶实验
        4.2.2 马赫的惯性与非惯性坐标系
        4.2.3 二十世纪前物理学家对惯性定律的描述
        4.2.4 西方教科书对惯性定律的描述
第5章 融入惯性定律历史于教学实境中的调查
    5.1 调查目的
    5.2 调查对象
    5.3 教师部分的情况调查
        5.3.1 调查内容
        5.3.2 调查情况分析
    5.4 学生部分的情况调查
        5.4.1 调查内容
        5.4.2 调查情况分析
第6章 惯性定律的教学实践
    6.1 国内高中物理教材对惯性定律的描述
        6.1.1 国内高中物理教材对惯性定律主要观点的呈现
        6.1.2 高中物理教材的模糊之处和建议
    6.2 国内一般教师对惯性定律的教学情况
    6.3 融入物理学史的惯性定律的教学设计
        6.3.1 融入物理学史的惯性定律的教学思路
        6.3.2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案例
第7章 惯性定律的教学实践效果
    7.1 教学效果研究
        7.1.1 目的
        7.1.2 实验对象
        7.1.3 计划
        7.1.4 实验过程
        7.1.5 学生访谈
    7.2 教学建议
        7.2.1 收集与阅读史料以提升教师对物理知识的思考深度
        7.2.2 整合史料以适应学生学习水平
        7.2.3 巧妙设置问题情境
        7.2.4 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教学效果评估问卷
附录3:后测试卷
附录4:教学设计
致谢

(2)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核心素养与物理模型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核心素养理论
        一、核心素养概念与内涵
        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物理模型理论
        一、物理模型概念
        二、物理模型分类
        三、物理模型特点
        四、物理模型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物理模型教学内涵
    第一节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物理模型教学概念
        一、物理模型教学概念
        二、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物理模型教学概念
    第二节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物理模型教学优点
        一、有利于物理观念和思维的发展
        二、有利于探究精神和责任态度的养成
        三、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
        四、有利于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一、高中生物理模型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二、高中教师物理模型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第二节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存在问题及成因探析
        一、学生缺乏知识储备,对物理模型的认识片面
        二、教师缺乏系统培训,物理模型教学频率较低
        三、教师忽视对学生的模型构建引导
        四、物理模型教学缺乏软硬件支撑资源
        五、物理模型教学缺乏全面的评价体系
    第三节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夯实学生理论基础,重新审视物理模型及其作用
        二、加强教师物理模型教学能力培养
        三、加强模型构建引导,营造学生主体新课堂
        四、丰富物理模型教学软硬件支撑资源
        五、完善物理模型教学制度,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案例
    第一节 针对不同物理模型的教学案例
        一、针对对象模型的教学案例——以质点模型为例
        二、针对过程模型的教学案例——以自由落体模型为例
    第二节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注意事项
        一、物理模型教学应与其他教学方式并存
        二、物理模型教学中理论知识与构建方法同等重要
        三、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看待物理模型
        四、要注意物理模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在高一力学教学上的有效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接受学习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2.2 探究学习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2.3 接受与探究结合学习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
    2.1 接受学习的概念
        2.1.1 接受学习的定义
        2.1.2 接受学习的特点
    2.2 探究学习的概念
        2.2.1 探究学习的定义
        2.2.2 探究学习的特点
    2.3 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比较
        2.3.1 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区别
        2.3.2 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联系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 有意义学习理论
第4章 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在高一力学教学上的有效整合策略
    4.1 立足教学内容,寻找接受与探究的最佳结合点策略
        4.1.1 根据知识分类的不同选择接受与探究的比例
        4.1.2 根据知识的学科地位调整接受与探究的比例
    4.2 基于学生情况,寻求接受与探究的平衡点策略
        4.2.1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教学方式
        4.2.2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调整教学方式
        4.2.3 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教学安排
    4.3 注重情境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建构策略
    4.4 优化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策略
        4.4.1 用局部探究代替全面探究
        4.4.2 多用问题链启发式探究
        4.4.3 设置“实验窗”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
第5章 案例研究
    5.1 实践过程
        5.1.1 实践目的及原则
        5.1.2 实践对象及过程
        5.1.3 实践工具
    5.2 案例设计
        5.2.1 《自由落体运动》案例分析
        5.2.2 《力和重力》案例分析
        5.2.3 《牛顿第三定律》案例分析
    5.3 实践结果与数据分析
        5.3.1 物理成绩数据分析
        5.3.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问卷调查表(教师版)
附录 B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问卷调查表(学生版)
附录 C 高中物理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表
附录 D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实验班)
附录 E 《力和重力》教学设计(实验班)
附录 F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实验班)
致谢

(4)动画支架对大学生物理问题解题成绩和解题路径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1.1.2 动画支架具有独特优势
        1.1.3 学生物理问题解题路径应该被重视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问题及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媒体支架
        1.4.2 物理解题成绩
        1.4.3 物理问题解题路径成绩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多媒体学习理论
        2.1.2 梅耶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2.2 多媒体支架与物理教学
        2.2.1 多媒体支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研究
        2.2.2 动画支架辅助物理学习的国内研究
        2.2.3 动画支架辅助物理学习的国外研究
    2.3 物理问题解题过程的国内外研究
        2.3.1 物理问题解题过程的国内研究现状
        2.3.2 物理问题解题过程的国外研究现状
    2.4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流程
    3.4 研究工具
        3.4.1 物理力学推理量表
        3.4.2 物理单元测试题
        3.4.3 物理解题动画支架
        3.4.4 物理解题过程评分标准
        3.4.5 学生动画支架辅助态度问卷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3.6 预研究
    3.7 正式研究
        3.7.1 研究对象
        3.7.2 教学实施
第4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4.1 动画支架对学生在不同难度的物理问题的解题成绩的影响
    4.2 动画支架对不同物理认知水平学生的解题路径成绩的影响
    4.3 在动画支架辅助下,学生的动画支架辅助态度与物理解题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4 学生对动画支架辅助态度问卷分析
    4.5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与限制
参考文献
附录A 物理力学推理量表
附录B 物理单元测试题
附录C 课堂动画支架
附录D 学生主观体验态度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可视化教学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概念界定
        1.3.1 可视化
        1.3.2 可视化教学
        1.3.3 物理可视化教学
    1.4 研究意义与方法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概况
        2.1.1 国外可视化研究概况
        2.1.2 国外可视化教学研究概况
        2.1.3 国外物理教学可视化的研究概况
    2.2 国内研究概况
        2.2.1 国内可视化研究概况
        2.2.2 国内可视化教学研究概况
        2.2.3 国内物理教学可视化的研究概况
第3章 有效开展可视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3.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3.2 现代教育理论
    3.3 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
    3.4 情境教学理论
    3.5 脑科学
第4章 可视化教学在高中物理力学课堂中的调查
    4.1 调查设计
    4.2 调查对象与实施
    4.3 调查目的与内容
    4.4 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
        4.4.1 调查数据
        4.4.2 调查结论
第5章 高中物理力学可视化教学课堂的特点和原则
    5.1 高中物理力学体系分析
    5.2 高中物理力学可视化教学课堂的主要形式
        5.2.1 建立物理模型
        5.2.2 科学实验探究
        5.2.3 多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
    5.3 高中物理力学可视化教学课堂设计的要点
    5.4 高中物理力学可视化教学的原则
第6章 高中物理力学可视化教学课堂的应用探究
    6.1 可视化教学在力学新课导入中的应用探究
        6.1.1 传统课堂新课导入的方法
        6.1.2 可视化教学在力学新课导入中的应用策略
        6.1.3 可视化教学在力学新课导入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6.2 可视化教学在力学重难点中的应用探究
        6.2.1 传统课堂对重难点的处理方法
        6.2.2 可视化教学在力学重难点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6.2.3 可视化教学在重难点学习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6.3 可视化教学在力学归纳总结中的应用探究
        6.3.1 传统课堂归纳练习的方法
        6.3.2 可视化教学在力学归纳总结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6.3.3 可视化教学在力学归纳总结中课堂的应用案例分析
    6.4 可视化教学应用于力学课堂的检验
        6.4.1 检验对象的确定
        6.4.2 实践情况调查
        6.4.3 实践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部分访谈记录
    附录4 反馈调查问卷
    附录5 课堂小测习题
    附录6 对照班及实验班期末物理测试成绩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1.2 研究目标及方法
    1.3 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二章 物理学与美学
    2.1 物理学的内涵
    2.2 美学的内涵
    2.3 物理学与美学的契合性
    2.4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美”及其特点
        2.4.1 物理规律之美
        2.4.2 物理思维之美
        2.4.3 物理情境之美
        2.4.4 物理实验之美
第三章 “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1 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
        3.1.1 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
        3.1.2 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1.3 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3.1.4 提高物理的思维能力
    3.2 高中物理美育的原则
        3.2.1 交流性原则
        3.2.2 体验性原则
        3.2.3 统一性原则
        3.2.4 渗透性原则
    3.3 教师访谈
        3.3.1 访谈目的
        3.3.2 访谈内容
        3.3.3 访谈结果
    3.4 高中物理美育的途径
        3.4.1 在高中物理课堂内进行美育
        3.4.2 在高中物理课堂外进行美育
第四章 教学案例
    4.1 案例——《自由落体运动》
    4.2 学生访谈
        4.2.1 访谈目的
        4.2.2 访谈内容
        4.2.3 访谈结果
第五章 成果与展望
    5.1 成果
    5.2 反思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师访谈记录
附录二 教学案例——《全反射》
附录三 学生访谈记录
致谢

(8)高中物理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原因
        (一)教学资源更新的需要
        (二)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和专业提升的需要
        (三)物理课堂质量提升的需要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对微视频的研究
        (二)对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可行性分析
        (一)学生视角
        (二)教育教学改革视角
        (三)社会视角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高中物理微视频教学资源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关于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认知的理论
        (二)关于视频资源的理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物理教学资源
        (二)微视频教学资源
    第三节 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理论
        (一)微视频教学资源的优势分析
        (二)微视频教学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第三章 微视频教学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利用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工具
    第三节 现状调查
    第四节 调查结论
第四章 微视频教学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利用优化策略
    第一节 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具体分类
        (一)根据来源分类
        (二)根据使用环节分类
    第二节 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
        (一)自制
        (二)自行下载
        (三)资源共享
    第三节 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加工方法
        (一)剪辑
        (二)配音解说
        (三)转码
    第四节 利用原则
        (一)学生:激发兴趣原则
        (二)教学设计:精练适时原则
        (三)老师:辅助原则
    第五节 利用策略
        (一)教师
        (二)学校
        (三)家长
        (四)教育学习交流平台
        (五)教育部门
第五章 微视频教学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利用优化实例
    第一节 电学部分:欧姆定律
    第二节 磁学部分:几种常见的磁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教师开发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水平测评问卷(教师卷)
    附录2 教师开发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水平测评问卷(学生卷)
    附录3 访谈提纲
致谢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9)漫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物理漫画教学的概述
    2.1 漫画与物理漫画
        2.1.1 漫画
        2.1.2 物理漫画
    2.2 物理漫画教学
        2.2.1 物理漫画教学的概念
        2.2.2 物理漫画教学的依据
        2.2.3 将漫画引入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优点
        2.2.4 关于物理漫画教学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 物理漫画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1 中学物理漫画教学的指导思想
    3.2 中学物理课程中漫画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
第四章 漫画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类型
    4.1 物理课堂的导入
    4.2 物理概念的教学
    4.3 物理规律的教学
    4.4 物理实验的教学
第五章 利用漫画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
    5.1 中学物理漫画教学设计的内容
    5.2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5.2.1 《认识运动》教学设计
        5.2.2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5.2.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教学设计
        5.2.4 《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10)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图像法
        2.1.2 物理图像法
    2.2 图像法的理论基础
        2.2.1 有意义学习理论
        2.2.2 双重编码理论
        2.2.3 数形结合的表征理论
3 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的问卷和访谈分析
    3.1 有关图像法的问卷分析
        3.1.1 问卷的制定
        3.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1.3 调查数据分析
        3.1.4 总结与分析
    3.2 有关图像法的教师访谈分析
        3.2.1 教师对图像法的看法和使用现状
        3.2.2 教师在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的教学现状
        3.2.3 学生在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 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的功能
    4.1 构建概念图表征物理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联
    4.2 利用图像,有效复习,促进知识的长效记忆
    4.3 通过构建物理函数图象,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4.4 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与归纳
5 图像法在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5.1 实践假设
    5.2 实践内容
        5.2.1 实践对象
        5.2.2 实践教材
    5.3 实践中应用图像法的教学案例
        5.3.1 图像法新课教学案例——《弹力》
    5.4 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5.4.1 实践前测结果分析
        5.4.2 实践后测结果分析
    5.5 实践结论
6 图像法在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6.1 依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图像
    6.2 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主构图
    6.3 注重构图的层次性和简明性
    6.4 注重图像描述的准确性
    6.5 教师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规范作图、识图、用图
7 总结与反思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像在高中物理概念规律学习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附录B 调查问卷统计表
附录C 高中物理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D 教师访谈实录
致谢

四、感官在物理教学上的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惯性定律的历史探讨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D]. 陈国贤.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2]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D]. 韩悦.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在高一力学教学上的有效整合[D]. 杜欣然.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动画支架对大学生物理问题解题成绩和解题路径成绩的影响研究[D]. 苏晓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可视化教学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 张莎.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7]“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宁曦莹.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高中物理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 王芸.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9]漫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郑静慧.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10]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况炜.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感官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