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文地质学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席海雨[1](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岐山剖面奥陶系平凉组旋回地层学研究》文中指出奥陶纪是古生代构造-气候环境与生命演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地球历史上温室地球最盛期。奥陶纪开始全球性区域地质构造运动逐渐加剧,早古生代板块构造和古地理格局初步形成,气候环境发生多次转变。在奥陶纪早期-中期处于温室地球环境,海洋生物发生大辐射,晚期进入冰期,发生生物大灭绝。这些事件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或在成因上有间接的联系,但是具体的协同演变过程迄今还不是很清楚,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高精度的地质年代标尺。近二十年来,利用旋回地层学等方法,新生代和中生代地质年代的精度分别已经达到2万年和40万年。但古生代特别是早古生代的地质年代的精度还很低。奥陶纪由于温室气候和冰期气候转换,沉积地层中保留的天文轨道旋回信号比寒武纪和志留纪的地层中明显,是利用旋回地层学等方法开展高分辨率地质年代研究的理想时段。我国学者在奥陶纪旋回地层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基本上完成了华南地区典型剖面的奥陶纪旋回地层研究,但对北方地区的研究还比较少。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是我国北方地区奥陶系发育比较齐全、出露广泛的地区,前人对该套地层的岩石组合、沉积特征、生物地层及火山灰夹层的锆石U-Pb年代学等开展了大量研究,为开展高分辨率旋回地层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利用旋回地层学方法,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岐山剖面奥陶系平凉组上部进行高密度磁化率、色度样品采集与测量,结合前人锆石U-Pb年代测量结果及地层年代厘定划分,建立了采样剖面的天文年代标尺,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岐山剖面平凉组厚约600m,岩性以深水斜坡相的粉砂岩为主,夹粗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剖面顶部和底部沉积韵律明显。单旋回层厚0.3-2.4m,一般1.2-2m,由浅灰绿、浅灰黄、浅灰棕色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单层岩石厚度2-30cm,岩层发育平行层理,并可见等深流沉积。在剖面顶部约36米的地层中,识别出了26个沉积韵律层。2、分别在剖面平凉组顶部(厚36.5m)和底部(厚30.3m)按照2-10cm间隔,采集样品3715块进行磁化率和色度测量。上部(平凉组a段,采样间隔2cm为主,样品1493块)低频质量磁化率(χlf)值4×10-8m3/kg-16×10-8m3/kg,平均值10.55×10-8m3/kg,下部(平凉组b段,采样间隔5cm,样品516块)χlf值3.57×10-8m3/kg-19.4×10-8m3/kg,平均值为12.7×10-8m3/kg。上部和下部磁化率值变化处于一个量级,数值随厚度的周期性波动较为明显。选取平凉组a段4.15-28.15m进行色度测量结果显示,亮度(L﹡)值介于60-75之间,平均值为68.83;红度(a﹡)在0-5之间,平均值为2.39;黄度(b﹡)值介于7.5-20之间,平均值为15.16。色度数值在剖面上周期性波动明显,且L﹡与a﹡呈负相关、L﹡与b﹡、a﹡与b﹡呈正相关关系,反映岩石处于深水环境,没有受到明显的构造活动的扰动。利用相关系数方法(Correlation Coefficient)对磁化率数据进行沉积速率评价,发现上部和下部沉积速率大体一致,变化在1.6-2.6cm/kyr之间。这些都说明磁化率和色度可以用来研究剖面的天文轨道旋回信号。3、时间序列分析显示,磁化率在平凉组a段存在2.34m和1.65m、0.58m、0.35m和0.3m的旋回周期,分别对应短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周期,利用短偏心率135kyr对数据进行深度-时间转换,识别出135kyr、86kyr、31kyr、19kyr、17kyr的天文旋回周期,其中短偏心率周期16个,计算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持续约2.16Ma。剖面b段存在1.88m和1.25m、0.47m、0.28m和0.23m厚的旋回周期,利用短偏心率135kyr周期的深度-时间转换后,识别出133kyr、87kyr、36kyr、20kyr和17kyr的旋回周期,也存在16个短偏心率周期,浮动天文年代标尺为2.128Ma。4、根据平凉组顶部斑脱岩锆石U-Pb测年结果以及底部平凉组马家沟组界限年龄的厘定,a段采样段的年代大致为455.875-453.715Ma,b段采样年代为458.4-456.272Ma。根据上下两段沉积速率及浮动天文年代标尺推算,岐山剖面平凉组的年代为458.4 Ma-453.7Ma,位于桑比阶内,这一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平凉组的地质年代。
张欣妍[2](2019)在《西柳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S2-S3段旋回地层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柳研究区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中部的蠡县斜坡以北,在冀中坳陷中其面积最大,且油气资源最为富集。由于岩性油藏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的复杂使西柳10断块仍具有很大的挖掘价值。其陆相断陷盆地构造活动强烈,导致地层记录的保存有所缺失,对地层精细划分造成障碍,故此本文利用高频旋回研究地层的方法,结合西柳地区周备的测井、岩性数据和前人研究等资料保障为研究前提,对西柳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S2-S3段开展旋回地层研究,在时间域上加以划分,以满足油田开发阶段研究精度的要求。本文选择了气候变更明显,油气储藏充足的沙三段到沙二段地层作为研究层段,通过研究旋回地层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以与气候变化关系紧密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作为替代指标,对经过环境校正等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和一维小波变换,确定其中主要受天文轨道驱动的周期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西柳地区沙河街组沙二段至沙三段地层主要受斜率和偏心率旋回周期驱动,其中识别出的40ka斜率周期、95ka短偏心率周期以及405ka长偏心率周期,平均旋回地层厚度分别为12.41m、29.38m、113.25m,旋回个数分别为约46个、19.5个以及4.2个。总体来说95ka短偏心率驱动的旋回地层存在最为广泛,故依据95ka短偏心率周期曲线对西柳地区S2-S3段进行了五级层序地层划分。西柳地区沙河街组沙二至沙三段平均经历了 1.75Ma,平均沉积速率大约为0.307m/ka,且各单井目的层段的平均沉积速率差异不大,大部分都能稳定对比,而在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古环境变化受到过剥蚀、改造作用的层段显示出非稳定对比。
彭诚[3](2019)在《松辽盆地科探井古环境古气候测井分析方法及其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测井提供了地下数千米地层原位、连续、高分辨率的多种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参数信息,是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档案。松辽盆地科学钻探井包括松科1井南孔、北孔与松科2井东孔,采集了全球最连续、最完整白垩纪陆相沉积地层的岩心与测井资料。为了更加准确、有效地利用测井资料提取古环境古气候信息,本文基于松辽盆地科探井测井、岩心与录井资料,探讨测井响应机理,提取古环境古气候敏感的测井指标,建立古环境古气候的测井分析方法。本文针对青山口组(湖泊沉积环境)与泉头组(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地层,分析不同沉积环境下地层组份含量变化对测井响应的影响。频谱与小波分析方法被用于识别测井曲线中的天文旋回信号,分析测井参数对天文驱动气候的敏感性。功率谱分解分析被用于了解测井垂向分辨率对不同厚度旋回信号的敏感性。本文选用长偏心率(405kyr)周期对测井曲线进行天文年代校准,估算沉积速率。地球化学测井被用于分析青山口组沉积时期的古环境演化。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厘清了天文驱动气候影响测井响应的机理。对于湖相沉积地层,地层电阻率受粘土矿物与有机质含量的控制,与古气候的相对应关系取决于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对于河流与三角洲沉积地层,粘土矿物是连接测井响应与古气候的重要桥梁。在这类地层中,受粘土矿物含量控制的测井参数可用于天文旋回分析。2)建立了测井旋回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建议通过测井响应主控因素分析与主控因素连续性分析来优选对古气候敏感的测井参数。3)论证了元素俘获能谱测井的Al/Ti曲线可作为古湖泊生产力的替代指标,Ca元素测井与TOC曲线的重叠分析可用于揭示湖泊古水深的变化。4)提出了利用阵列感应测井开展地层旋回信号的多分辨率扫描检测的方法。测井曲线的垂向分辨率对地层中不同厚度的天文旋回信号的敏感性不同,阵列感应测井提供了多种垂向分辨率的电阻率资料,联合用于地层天文旋回的分析能够提升探测的精度。5)松辽盆地泉头组地层的电性结构记录了偏心率、斜率和岁差旋回信号,说明其沉积过程受天文驱动气候控制,松科2井东孔泉头组的持续时间约为5.65Ma。该研究形成了一套分析陆相地层古环境古气候的测井方法,为松辽盆地白垩纪高分辨率古环境古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
谭有晨[4](2019)在《电絮凝—多相芬顿/超声体系处理切削液有机废水的研究》文中提出现如今,随着机械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润滑、防锈、冷却、除油清洗和防腐蚀等性能的切削液被广泛的、大量的使用,其带来了切屑液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必须采用合适的工艺对其进行有效地处理才可以排放。本实验针对深圳市某精密仪器机械加工厂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切屑液废水,选用电絮凝法进行破乳预处理,自制多相芬顿负载型催化剂CuO/CeO2,采用多相芬顿/超声体系对电絮凝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工艺的降解效果,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实验。采用电絮凝法对高浓度切削液废水进行破乳预处理,以缓解后续处理工艺的降解难度。在阴极采用316不锈钢、阳极采用铝板、极板间距为4cm、初始pH值为8、反应时间为70min和电流密度为20mA/cm2的条件下,切削液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以有97.4%,处理效果好,反应速率高。然后进行3水平4因素的正交实验,发现各因素对CODCr去除率影响水平依次为:反应时间<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通过考察不同载体和方法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对CODCr的去除效果,并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 SEM、XRD和BET等物质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以CeO2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CuO/CeO2,其表面氧化物形状规整、分布均匀且比表面积有150m2/g。而且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发现:在焙烧温度为400℃、CuO负载量为7%和焙烧时间为3h的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CuO/CeO2可以有34%的CODCr去除率;当反应时间为240min时,铜离子溶出量为1.212mg,仅有1.29%的溶出比,催化剂稳定性好;在回收五次之后,催化剂的回收率仍有95%,且仍有较好的CODCr去除率。采用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CuO/CeO2和H2O2所构成的多相芬顿体系处理电絮凝出水,发现该体系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要明显好于CeO2/H2O2体系和单独H2O2体系。在初始pH值为8、搅拌速度为400r/min、初始温度为室温(25℃)、H2O2投加方式为匀速投加、反应时间240min、催化剂的投加量为2g/L和H2O2投加量0.6mol/L的条件下,多相芬顿体系可以有50%的CODCr去除率以及70%的色度的去除率。采用多相芬顿体系和超声技术构建的多相芬顿/超声体系进一步深度处理电絮凝出水,发现该体系比单独的多相芬顿体系和超声体系有更好的处理效果。在反应时间180min、初始温度为室温(25℃)、H2O2投加方式为匀速投加、初始pH值为8、催化剂的投加量为1.6g/L、超声频率为800KHz和H2O2投加量0.5mol/L的条件下,多相芬顿/超声体系可以有65%的CODCr去除率,同时色度的去除率能够达到80%。本研究发现,采用电絮凝-多相芬顿/超声体系联用技术处理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切削液废水,最终可以使得CODCr去除率达到99.09%,处理效果良好,为处理高浓度切削液废水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郎君[5](2018)在《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全球各国的快速现代化建设,使得人们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十分迫切,常规能源的开发和供给已不能满足我国的高速发展进程,对全球的不可再生资源的研究表明,页岩气是最有可能完成对常规油气资源接替的能源之一。但目前针对页岩气的研究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针对页岩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划分较困难,在以生物地层进行地层格架划分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层段中都有保存完好且有指示性的带化石,并且受井下取心资料的限制,大多数层段难以开展这方面工作,这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基础性问题,亟需解决;其次,页岩气的勘探成本高,不能盲目进行勘探开发,而我国针对富有机质页岩的演化和聚集规律的研究程度及对有利区的识别精度还未达到领先水平,若能解决这些问题,对页岩气有利区的预测及勘探工作将更加有利。近十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扬子区的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的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是我国页岩气勘探领域的主要目标层位,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工作,尤其是建立高精度的、连续的天文年代标尺以及后续的等时地层对比及三维地层格架的建立,这些都为今后的油气勘探有利层位的选择以及勘探方向部署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所以针对上述问题开展本次研究工作。依据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结合信号分析学、古生态学、地层学及地球化学分析开展对滇黔北探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五峰组-龙马溪组的旋回地层研究工作。由天文轨道周期特有的比例关系为原型构建了一套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的米氏周期识别方法,并选取工区内具代表性的3口井为研究对象,以GR曲线为原始数据通过预处理、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手段对目的层段展开旋回研究,并结合Y2井的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及地球划分分析测试结果综合探讨,得到如下结论和认识:(1)研究区内选取的3 口井均识别出保存完好的米兰科维奇轨道周期记录,分别提取周期曲线得到Y1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9.61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32.25 m/Ma,Y2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10.12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25.28 m/Ma,Y3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9.92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26.6 m/Ma。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与最新国际地质年代表对应层段时间近似,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适应性。(2)本次分析处理的三口井中,每口井龙马溪组上段以岩性或沉积物颗粒大小进行岩性旋回划分后,得到的旋回个数均对等于该层段所识别的偏心率轨道长周期个数,每个周期期间沉积一套粗粒-细粒沉积岩,说明龙马溪上段地层的岩性韵律层受长偏心率轨道周期的影响与控制,该结论也再一次证实了本次研究手段的可适用性及精确性。(3)通过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并结合目的层有机碳含量分布关系及轨道周期曲线得出,当偏心率周期由小变大时,气候由暖期进入冰期,TOC显示低值,该时期目的层中鉴定出的生物种属分异度低;当偏心率周期由大变小时,冰期结束,地球气候系统进入大暖期,TOC呈现高值,且在此层段鉴定出的生物种属分异度较高;在晚奥陶-早志留世界线处,目的层表现为轨道偏心率由小到大再到小的趋势,气候整体呈现出由暖期进入冰期再到暖期的规律,周期曲线的频繁波动也指明了在此期间气候的强烈频繁变换,也正因如此,在此期间大量生物发生集群绝灭事件,种属分异度低。(4)将轨道周期结合有机碳同位素指标及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结果得出,由有机碳同位素曲线的变化可知目的层沉积期间海平面呈现由高到低再到高的趋势,这与我们之前通过轨道偏心率得出的结论一致,偏心率有小到大再到小的变化,导致气候由暖到冷再到暖,使得原始冰盖从消融到扩张再融化,对应海平面的变化;结合有机碳含量变化曲线,能够清晰看出有机质聚集规律,暖期,TOC高值,海平面上升,有机碳同位素负漂,对应着轨道偏心率周期由大到小的变化,该时期利于有机质聚集;冰期,TOC低值,海平面下降,有机碳同位素正漂,对应着轨道偏心率周期由小到大的变化,该时期不利于有机质聚集;通过对微量元素比值的频谱分析,也找寻到了米氏周期的存在,轨道周期的变化作为原始驱动力影响着有机质的富集,体现在沉积物、古氧化还原环境、地化指标等方面。
张献文[6](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下白垩统环河组旋回地层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旋回地层学的发展为地层对比、天文年代标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陆相地层中旋回信号的识别、旋回信号的重现性、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是旋回地层学及天文年代学研究的难点问题。鄂尔多斯盆地发育比较连续的中生代河湖相沉积,是开展陆相沉积物旋回地层研究的理想地区。盆地西南缘下白垩统志丹群自下而上由宜君组、洛河组、环河组组成,为一套河湖相-沙漠相沉积的碎屑岩系,厚度420.361135.22m,是开展陆相沉积物旋回地层学研究的理想材料。本文通过对盆地西南部5个煤炭勘探区25个钻孔下白垩统环河组岩芯资料和自然伽玛测井数据分析,划分了环河组的沉积相,在此基础上利用天文轨道旋回理论,对7个钻井自然伽玛值进行了旋回地层学和天文年代学分析,并对旋回重现性进行了简单的讨论。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环河组为一套浅灰绿色灰色浅灰红色细碎屑岩,厚度149.41718.42m,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薄,沉积环境为三角洲相和湖相,进一步分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滨浅湖亚相和半深湖亚相。2、对7个钻井的自然伽玛值旋回地层研究表明,研究区地层沉积明显受到天文轨道周期控制,在5个钻井(4401、NK613、NK301、2801、701)中识别出了岁差、倾斜率和偏心率周期,但在2个钻井(Z504、N701)中只识别出了岁差和倾斜率周期,总体显示研究区环河组良好的记录了天文轨道旋回信号。不同钻井识别出的旋回地层厚度(对应的理论周期时间长度)存在差异,分别为岁差周期1.042.04m(16ka22ka)、倾斜率周期2.145.31m(28ka57ka)、短偏心率周期6.0113.20m(100ka136ka)、长偏心率周期19.9641.66m(400ka)。不同位置厚度周期的差异可能是不同沉积环境的沉积速率差异造成的。3、对研究区西部、中部及东部三个钻井4401(三角洲前缘亚相)、NK613(滨浅湖亚相)和N701(三角洲前缘亚相)环河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研究显示,4401井环河组包含11.5个的400ka长偏心率周期、34.5个135Ka短偏心率周期81个57Ka倾斜率周期和209个岁差周期,浮动天文年代持续时间4.6Myr,平均沉积速率为13.41cm/ka;NK613环河组包含11.5个400ka长偏心率周期、80个57Ka倾斜率周期,209个岁差周期,浮动天文年代持续时间4.6Myr,平均沉积速率5.91cm/ka;N701井以49Ka的倾斜率周期最明显,包含51.5个49ka倾斜率周期和113个22ka岁差周期,浮动天文年代持续时间2.52Myr,平均沉积速率6.97cm/ka。西部和中部两个钻井环河组都记录了11.5个400ka长偏心率周期,具有较好的旋回信号重现性,但在东部的N701井,没有识别出长、短偏心率周期,是否是地层岩性差别还是其他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但用倾斜率周期估算的地层年代,比西部中部短,可能在东部存在沉积地层的缺失。
言语[7](2017)在《湖相泥页岩天文地层周期测井识别及应用研究 ——以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为例》文中认为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的成功掀起了全球非常规油气大规模勘探开发研究的热潮,这对泥页岩地层精细划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传统的勘探开发过程中一般将泥页岩地层看作一个整体不再进行详细划分,这就忽略了其内部的旋回性,显然无法满足非常规储层勘探开发的需求,因此引入米兰科维奇理论作为泥页岩沉积地层划分的基础,旨在寻找米氏旋回控制下的气候变化规律进而预测有利的页岩油气储层。本文以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半深湖-深湖相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测井与地质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利用取芯井的岩芯观察、元素分析、地化指标、物性参数及测井等资料,对目的层段泥页岩地层进行天文地层划分,并建立天文地层与气候变化、有机质丰度等指标演化规律之间的关系,结合天文周期控制下物性发育特征进一步指出有利的储层层段。(1)通过国内外大量文献调研理清了天文地层学的发展历史,归纳总结了天文地层学当中易混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明确了天文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及发展方向,指出研究测井信息与多尺度天文地层旋回间的关系,有助于厚层细粒泥页岩地层精细划分;(2)利用岩芯照片、元素分析以及干酪根类型演化特征等指标对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整体气候环境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可知研究层段下部为较干冷气候环境,而上部气候相对温暖湿润;(3)通过数值实验模拟测井信号,并利用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等多种信号处理方法对模拟信号进行分析,能够识别模拟曲线中不同级次旋回的分界面及旋回所对应的尺度值和频率,为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天文地层分析提供了依据;(4)利用功率谱分析和小波多尺度分解等方法对实测测井曲线进行分析,将优势旋回所对应的尺度值对伽马曲线进行分解,将分解的结果与天文轨道理论曲线相比对,进行天文调谐,建立了沙三下亚段泥页岩地层千年界别的年代地层格架;(5)利用伽马能谱中铀元素与偏心率之间的关系,寻找伽马能谱曲线与古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探索了利用伽马能谱曲线反演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方法,得知铀元素含量越高气候越暖湿;(6)最后,通过元素资料分析天文地层周期下古气候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与孔隙度、有机碳含量等影响油气储层质量的重要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偏心率值大的层段储层品质参数较好,是有利的泥页岩储层段,预测沙三下亚段中第10、11、14个偏心率周期为最有利的页岩油储层,为厚层泥页岩中甜点预测开辟了新的途径。建立的一套厚层泥页岩天文地层识别与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泥页岩进行地层划分,并提高了泥页岩地层内部年代地层确定的精度,为非常规页岩油气地层的精细划分、对比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天文周期与气候变化、储层质量参数之间的关系,对泥页岩有利储层预测与评价具有重要的价值。
闫建平,言语,彭军,李尊芝,耿斌,赖富强[8](2017)在《天文地层学与旋回地层学的关系、研究进展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旋回地层学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许多地质学领域的问题,尤其是为百万年级别及以下级别的地层划分提供了新的途径;但由于旋回地层学的概念没有突出地球轨道参数对地层旋回性的影响,不能与其他驱动力导致的地层旋回相区别而产生了一些混淆,故有学者提出了"天文地层学"。通过调研大量文献,总结了天文地层学的内涵、发展过程及与旋回地层学的关系,指出利用测井时频分析、谱分析、数字滤波等方法研究天文地层学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提取与地球轨道参数相关的地层响应信息,进而能够对百万年级别及以下级别的地层年代加以确定。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深入,天文地层学研究将进一步向具有更高精度的亚米兰科维奇旋回尺度发展,以适应当前厚层泥页岩油气勘探与开发在地质分层上的需要。
李雪君[9](2015)在《以汉、英“水”的语义对比研究为例看跨文化交际背景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教学》文中研究指明语言与文化之间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理解一种语言,就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伴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开始渐渐的对异域文化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渴望互相沟通交流。语言的不同,意味着所代表的文化将存在巨大的差异。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透过词汇可以窥见民族文化的状况。其较之语音、语法更具有文化负载力,在庞大的词汇系统中,有部分词汇能够直接客观反映该语言国家的独特文化,这便是文化负载词。学习一种语言就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在这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掌握直接影响着跨文化交际。比如“风水”、“香火”一词,外国学习者如果单从字面来看,根本无法正确理解,而对中国人来说看似简单,无须解释也能自通其意,但是要将其汉译英解释给外国人听,却不知如何说起。诸如此类的文化负载词还有很多,不论在汉语亦或英语中都包含了各自所有的多种含义以及丰富独特的文化涵义,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这一类的文化负载词往往会给交际带来困难。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负载词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清楚的解释词语的基本语义,还要加强学生对文化附加义的理解,这是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基于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文化负载词“水”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汉、英权威词典,以大量的数据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力求详尽地搜集整理归纳汉英“水”的不同语义并作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之处,并将汉语中“水”特有意象的文化负载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文化阐释,探索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及成因,以此为启发,尝试提出一些对文化负载词教学的浅见,希望对学习者学习词汇、了解词汇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及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所帮助。
陶海洋[10](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认为《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二、天文地质学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文地质学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岐山剖面奥陶系平凉组旋回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旋回地层学的研究进展 |
1.1.1 旋回地层学研究历史 |
1.1.2 古生代旋回地层学研究进展 |
1.1.3 旋回地层学在奥陶纪的应用 |
1.2 奥陶系年代地层框架 |
1.2.1 奥陶系概况 |
1.2.2 奥陶系年代框架研究进展 |
1.2.3 中国奥陶系年代框架研究 |
1.3 论文概况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鄂尔多斯盆地地理地质概况 |
2.1.1 鄂尔多斯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
2.1.2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
2.1.3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地层对比 |
2.2 剖面平凉组地层特征 |
2.2.1 剖面概况 |
2.2.2 剖面沉积环境分析 |
2.3 平凉组年代框架与实测地层层序 |
2.3.1 年代框架 |
2.3.2 平凉组地层层序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1 样品的采集与测量 |
3.1.1 样品的采集 |
3.1.2 样品的测量 |
3.2 旋回地层学理论基础与地质年代学意义 |
3.2.1 主要天文周期 |
3.2.2 天文轨道旋回与沉积环境演变的作用机制 |
3.2.3 旋回地层学的地质年代学意义 |
3.2.4 磁化率、色度指标在旋回地层学中的应用 |
3.3 旋回地层学研究方法 |
3.3.1 古气候代用指标选取与采样 |
3.3.2 数据预处理 |
3.3.3 频谱分析 |
3.3.4 建立天文年代标尺 |
第四章 剖面磁化率和色度测量结果与分析 |
4.1 磁化率测量结果分析 |
4.2 色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岐山剖面平凉组旋回地层学分析 |
5.1 晚奥陶世地球轨道周期与剖面沉积速率估计 |
5.1.1 晚奥陶世地球轨道周期 |
5.1.2 剖面沉积速率的估计 |
5.2 磁化率旋回地层分析 |
5.2.1 平凉组a段磁化率旋回地层分析 |
5.2.2 平凉组b段磁化率旋回地层分析 |
5.2.3 平凉组色度(a段)旋回地层分析 |
5.3 岐山剖面平凉组对比研究和岩层韵律与天文轨道作用力的探讨 |
5.3.1 岐山剖面平凉组对比研究与年代探讨 |
5.3.2 岩层韵律与天文轨道作用力的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西柳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S2-S3段旋回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项目支撑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第3章 沉积与地层特征 |
3.1 沉积相标志 |
3.1.1 岩石学标志 |
3.1.2 测井相标志 |
3.2 单井连井相分析 |
3.2.1 单井相分析 |
3.2.2 连井相分析 |
3.3 地层划分对比 |
第4章 旋回地层理论研究 |
4.1 旋回地层与米兰科维奇旋回 |
4.1.1 岁差(precession) |
4.1.2 斜率(obliquity) |
4.1.3 偏心率(eccentricity) |
4.2 30-40Ma理论轨道周期 |
4.3 旋回地层研究的替代指标 |
4.3.1 野外露头剖面识别法 |
4.3.2 时间序列分析法 |
4.3.3 数据选取及采样 |
4.4 旋回地层分析方法研究 |
4.4.1 数据预处理 |
4.4.2 频谱分析 |
4.4.3 一维连续小波分析 |
第5章 西柳地区沙河街组旋回地层分析 |
5.1 XL109井沙河街组二、三段旋回地层识别 |
5.1.1 XL109井数据预处理 |
5.1.2 XL109井频谱分析 |
5.1.3 XL109井小波分析 |
5.1.4 XL109井旋回周期分析 |
5.2 10-142 井沙河街组二、三段旋回地层识别 |
5.2.1 10-142 井数据预处理 |
5.2.2 10-142 井频谱分析 |
5.2.3 10-142井小波分析 |
5.2.4 10-142井旋回周期分析 |
5.3 西柳地区沙河街组S2-S3段旋回地层系统分析 |
5.3.1 10-99X井米氏旋回研究 |
5.3.2 10-8井米氏旋回研究 |
5.3.3 10-75 井米氏旋回研究 |
5.3.4 10-1 井米氏旋回研究 |
5.4 西柳地区S2-S3段旋回地层划分与对比 |
5.4.1 西柳地区S2-S3段旋回地层划分 |
5.4.2 西柳地区S2-S3段旋回地层对比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松辽盆地科探井古环境古气候测井分析方法及其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的发展 |
1.2.2 测井古环境古气候替代指标 |
1.2.3 天文旋回分析方法 |
1.2.4 松辽盆地古环境古气候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松辽盆地地质背景与科探井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构造背景 |
2.3 地层特征 |
2.4 科探井概况 |
2.4.1 钻孔情况 |
2.4.2 测井情况 |
第三章 测井旋回地层学分析方法 |
3.1 米兰科维奇旋回基本理论 |
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3.2.1 数据预处理 |
3.2.2 频谱与小波分析 |
3.2.3 相关特征分析 |
3.2.4 滤波与调谐 |
3.2.5 天文目标曲线 |
3.3 Fischer图解 |
3.4 岩心深度误差对天文旋回分析的影响 |
3.4.1 松科2井东孔岩心空间归位结果分析 |
3.4.2 深度误差对频谱分析的影响 |
3.5 分形分析 |
3.5.1 曲线分形分析方法 |
3.5.2 沉积速率对测井曲线分形特征的影响 |
3.5.3 测井曲线分形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松辽盆地白垩纪地层古环境古气候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4.1 测井响应特征 |
4.2 古环境古气候变化的测井响应机理 |
4.2.1 自然伽马与伽马能谱测井 |
4.2.2 电阻率测井 |
4.2.3 孔隙度测井 |
4.2.4 元素俘获能谱测井 |
4.3 测井天文旋回分析的研究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古环境古气候测井替代指标 |
5.1 古环境测井替代指标 |
5.1.1 古湖泊生产力测井替代指标分析 |
5.1.2 水体环境测井替代指标分析 |
5.1.3 古水深测井替代指标分析 |
5.2 天文驱动古气候测井替代性指标 |
5.2.1 多分辨率电阻率测井天文旋回分析 |
5.2.2 测井垂向分辨率对天文旋回检测的影响 |
5.2.3 泉头组天文年代学与沉积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电絮凝—多相芬顿/超声体系处理切削液有机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机械加工切削液废水概述 |
1.1.1 机械加工切削液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
1.1.2 机械加工切削液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
1.2 机械加工切削液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切削液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
1.2.2 切削液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
1.2.3 切削液废水的联合处理方法 |
1.2.4 其它处理方法 |
1.3 电絮凝技术 |
1.3.1 电絮凝技术概况 |
1.3.2 电絮凝技术的特点及原理 |
1.3.3 电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芬顿技术 |
1.4.1 传统均相芬顿技术 |
1.4.2 均相类芬顿技术 |
1.4.3 多相芬顿技术 |
1.4.4 CeO_2的性质及CuO/CeO_2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1.5 超声技术 |
1.5.1 超声技术概况 |
1.5.2 超声技术的特点及原理 |
1.5.3 超声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6 芬顿/超声技术 |
1.6.1 芬顿/超声技术的概况 |
1.6.2 芬顿/超声技术的特点及原理 |
1.6.3 芬顿/超声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7 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7.1 课题来源 |
1.7.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3 课题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电絮凝预处理实验 |
2.3.2 催化剂活性实验 |
2.3.3 多相芬顿实验 |
2.3.4 多相芬顿/超声实验 |
2.4 实验分析方法 |
2.4.1 COD_(Cr)测定方法 |
2.4.2 铜离子测定方法 |
2.4.3 pH测定方法 |
2.4.4 色度测定方法 |
2.5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5.1 比表面积测定(BET) |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5.3 X射线衍射(XRD) |
3 电絮凝法预处理高浓度切削液废水研究 |
3.1 高浓度切削液废水预处理实验研究 |
3.1.1 盐析破乳实验 |
3.1.2 酸析破乳实验 |
3.1.3 混凝破乳实验 |
3.1.4 电絮凝破乳实验 |
3.1.5 不同方法的破乳效果对比 |
3.2 电絮凝法预处理切削液废水单因素实验 |
3.2.1 电极材料 |
3.2.2 极板间距 |
3.2.3 电流密度 |
3.2.4 反应时间 |
3.2.5 初始pH |
3.3 电絮凝法预处理切削液废水正交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催化剂制备筛选及优化 |
4.1 催化剂的制备筛选 |
4.1.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4.1.2 催化剂的筛选及表征效果 |
4.2 催化剂CuO/CeO_2影响因素研究 |
4.2.1 CuO负载量 |
4.2.2 焙烧温度 |
4.2.3 焙烧时间 |
4.3 催化剂稳定性 |
4.3.1 铜的溶出情况 |
4.3.2 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5 多相芬顿体系实验研究 |
5.1 不同体系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 |
5.2 多相芬顿体系影响因素研究 |
5.2.1 反应时间 |
5.2.2 催化剂投加量 |
5.2.3 H_2O_2投加量 |
5.2.4 H_2O_2投加方式 |
5.2.5 初始温度 |
5.2.6 初始pH |
5.2.7 搅拌速度 |
5.3 本章小结 |
6 多相芬顿/超声体系实验研究 |
6.1 不同体系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 |
6.2 多相芬顿/超声体系影响因素研究 |
6.2.1 超声频率 |
6.2.2 反应时间 |
6.2.3 催化剂投加量 |
6.2.4 H_2O_2投加量 |
6.2.5 H_2O_2投加方式 |
6.2.6 初始温度 |
6.2.7 初始pH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旋回地层学及国外发展简史 |
1.2.2 旋回地层学国内发展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 |
1.5 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环境及勘探现状 |
2.2 构造背景 |
2.2.1 区域构造 |
2.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层 |
第3章 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
3.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 |
3.1.1 岁差(precession) |
3.1.2 斜率(obliquity) |
3.1.3 偏心率(eccentricity) |
3.2 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方法 |
3.2.1 野外剖面旋回识别法 |
3.2.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3.3 米氏周期理想模型研究 |
3.3.1 序列长度 |
3.3.2 数据间隔 |
3.3.3 理想模型建立 |
3.4 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米氏旋回研究 |
3.4.1 目的段岩石地层特征 |
3.4.2 Y2井五峰—龙马溪组米氏旋回研究 |
3.4.3 Y1井五峰—龙马溪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
3.4.4 Y3井五峰—龙马溪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
小结 |
第4章 轨道周期控制下的生物化石地层延限 |
4.1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生物地层系统 |
4.2 生物种属的识别与描述 |
4.3 生物地层划分 |
4.4 生物带与TOC指标及米氏周期响应关系 |
小结 |
第5章 有机质聚集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
5.1 有机质丰度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
5.2 古氧化还原环境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
5.3 海平面升降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
5.4 轨道周期调控下的有机质聚集模式 |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下白垩统环河组旋回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旋回地层学的原理与应用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概况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盆地构造背景 |
2.3 盆地沉积演化 |
2.4 中-新生代地层 |
第三章 环河组地层序列、磁性地层年代与沉积环境 |
3.1 环河组地层序列 |
3.2 环河组磁性地层年代 |
3.3 环河组沉积相 |
3.3.1 测井曲线特征与沉积相划分 |
3.3.2 单井沉积相分析及纵向剖面变化 |
3.3.3 沉积相横向变化 |
第四章 自然伽玛测井数据旋回识别方法 |
4.1 数据选择与预处理 |
4.1.1 数据选择 |
4.1.2 数据预处理 |
4.2 频谱分析与显着性检验 |
4.2.1 频谱分析方法 |
4.2.2 短时傅里叶变换与小波分析 |
4.2.3 频谱结果的显着性检验 |
4.3 轨道调谐 |
第五章 140~125Ma期间理论天文周期 |
5.1 偏心率理论天文周期 |
5.1.1 偏心率频谱分析结果 |
5.1.2 偏心率理论变化曲线 |
5.2 倾斜率理论周期 |
5.3 岁差理论周期 |
5.4 理论轨道周期比值关系 |
第六章 环河组旋回地层学研究 |
6.1 旋回地层识别 |
6.2 旋回特征对比 |
6.3 浮动天文年代标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湖相泥页岩天文地层周期测井识别及应用研究 ——以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天文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
1.3 天文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天文地层学研究进展 |
1.3.2 天文地层学的研究方法 |
1.3.3 天文地层学的应用 |
1.3.4 天文地层学的发展方向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采取的技术路线 |
1.4.3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沉积环境分析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2.2 区域构造演化史 |
2.3 沾化凹陷地层特征及沉积体系 |
2.4 沉积环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文地层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湖相泥页岩地层中的天文地层旋回信息 |
3.2 测井识别天文周期的理论基础 |
3.3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3.3.1 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 |
3.3.2 最大熵谱估计法 |
3.3.3 小波分析理论基础 |
3.4 测井模拟信号的适应性分析 |
3.4.1 模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
3.4.2 小波多尺度分解及功率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湖相泥页岩天文地层周期识别与划分 |
4.1 地层中天文周期的测井识别 |
4.1.1 测井曲线的去噪处理 |
4.1.2 频谱分析提取优势周期 |
4.2 目标曲线及天文调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文地层周期划分的应用 |
5.1 米兰科维奇控制下沉积环境演化特征 |
5.1.1 伽马曲线在古气候反演中的应用 |
5.1.2 结果分析与比较 |
5.2 天文周期控制的有利储层预测 |
5.2.1 元素比值法恢复古环境变化 |
5.2.2 有利储层的预测 |
5.3 实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认识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研项目 |
(8)天文地层学与旋回地层学的关系、研究进展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旋回及旋回地层学 |
1.1 旋回及旋回地层 |
1.2 旋回地层学研究进展 |
2 天文地层学及其与旋回地层学的关系 |
2.1 天文地层学的兴起 |
2.2 天文地层学研究进展 |
2.3 天文地层学与旋回地层学的关系 |
3 天文地层学的研究意义及其发展方向 |
3.1 测井资料在天文地层学研究中的作用 |
3.2 天文地层学的研究意义 |
(1)有助于建立天文年代标尺 |
(2)有助于提高地层划分的时间分辨率 |
(3)能够为精确年代对比提供依据 |
3.3 天文地层学的发展方向 |
(1)亚米兰科维奇旋回(ka级别) |
(2)厚层泥页岩地层的精细划分 |
(3)系统的天文地层周期测井识别方法 |
4 结论 |
(9)以汉、英“水”的语义对比研究为例看跨文化交际背景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3 研究成果及其综述 |
1.3.1 语言学中对 “水”的隐喻研究 |
1.3.2 传统 “水文化”与 “水崇拜”研究 |
1.3.3 文学作品中的 “水”意象 |
1.3.4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 “水” |
2 对文化负载词的界定及分类 |
2.1 文化负载词的界定 |
2.2 文化负载词的分类 |
3 汉英语言中 “水”的不同语义对比分析 |
3.1 汉字 “水”及其参构词语的语义整理分析 |
3.1.1 汉语词典中汉字 “水”的释义 |
3.1.2 汉字 “水”所参构词语的语义及词条整理分析 |
3.2 英语 “Water”的语义整理分析 |
3.3 汉英 “水”的语义比较分析 |
3.3.1 词义基本对等 |
3.3.2 词义同中有异 |
3.3.3 词义相互空缺 |
3.4 本章小结 |
4 对汉语中文化负载词 “水”的文化内涵阐释 |
4.1 “水”在汉语中特有的比喻义 |
4.1.1 “水”喻女人 |
4.1.2 “水”喻人性或如水般不受外界影响的心境 |
4.1.3 “水”喻情绪或感情 |
4.1.4 “水”喻事物产生或发展的前提条件 |
4.1.5 “水”喻纯净、明白、不浊的事物 |
4.1.6 “水”喻母亲 |
4.1.7 “水”喻眼睛 |
4.2 浅谈 “五行”之 “水” |
4.2.1 “五行”浅说 |
4.2.2 “五行”之 “水” |
4.3 浅谈 “风水”学中的 “水” |
4.3.1 “风水”之 “水”的界定 |
4.3.2 “风水”学中 “水”的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5 以 “水”为例看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文化负载词的教学 |
5.1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文化负载词的教学 |
5.1.1 对比分析方法 |
5.1.2 体验式教学方法 |
5.1.3 任务型教学方法 |
5.2 对教师的要求 |
5.2.1 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力以及适度原则 |
5.2.2 认清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客观、公正、真实的传播中国文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6.3 本文继续研究的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汉字 “水”的语义整理 |
附录二:英语 “Water”的语义整理 |
致谢 |
(10)《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研究回顾 |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
一、 清末新政简介 |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
一、 发展教育论 |
二、 振兴实业论 |
三、 改革政治论 |
四、 传统文化论 |
五、 外交形势论 |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无奈的抉择 |
三、 冷静的纠偏 |
四、 未尽的结局 |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
一、 世界政局变化 |
二、 国内军阀混战 |
三、 各类主义纷呈 |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
一、 作者队伍概况 |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
六、 杂志内容特色 |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
二、 栏目变化分析 |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
四、 启示 |
附表十五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天文地质学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岐山剖面奥陶系平凉组旋回地层学研究[D]. 席海雨. 兰州大学, 2020(01)
- [2]西柳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S2-S3段旋回地层学研究[D]. 张欣妍.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3]松辽盆地科探井古环境古气候测井分析方法及其关键问题研究[D]. 彭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4]电絮凝—多相芬顿/超声体系处理切削液有机废水的研究[D]. 谭有晨.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D]. 郎君.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6]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下白垩统环河组旋回地层学研究[D]. 张献文. 兰州大学, 2018(11)
- [7]湖相泥页岩天文地层周期测井识别及应用研究 ——以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为例[D]. 言语.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9)
- [8]天文地层学与旋回地层学的关系、研究进展及其意义[J]. 闫建平,言语,彭军,李尊芝,耿斌,赖富强. 岩性油气藏, 2017(01)
- [9]以汉、英“水”的语义对比研究为例看跨文化交际背景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教学[D]. 李雪君.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5)
- [10]《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