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技术的又一重大进步

克隆技术的又一重大进步

一、克隆技术又有重大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肖慧瑶[1](2020)在《培养初中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非形式推理能力,即个体对有争议的、结构不良的问题提出观点并运用理由论证观点具有合理性或不合理性的推理能力。新课标提出发展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而良好的非形式推理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社会责任感的发展。同时,非形式推理是公民的一项生活技能,提高非形式推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培养学生的非形式推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生物课程中存在许多有趣的开放性议题,对开放性议题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非形式推理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可以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深入了解、讨论生物社会性科学议题,因此本研究将综合实践活动与非形式推理能力培养结合,尝试设计一个专门培养非形式推理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尝试结合非形式推理理论课程和社会性科学问题课程两种教学模式,设计了“非形式推理理论教学—社会性科学议题相关生物知识教学—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主题辩论”为活动流程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非形式推理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前,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对来自广州、深圳、梅州、河源的一线初中生物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初中生物课堂培养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现状,以及利用“非形式推理理论教学—社会性科学议题相关生物知识教学—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主题辩论”为综合实践活动流程培养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可行性。为验证本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有效性,利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进行教学实践研究。于2019年10月—11月,以河源市某中学初二年级同一位生物教师任教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对实验班学生开展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对照班开展1课时知识讲座和3课时的自主学习。采用《非形式推理相关能力自评问卷》、《克隆技术知识测试卷》评测了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水平和克隆技术生物学相关知识水平,结合两次生物月考成绩,分析了本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本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非形式推理能力,实验班平均分由95.81提升至105.62,P<0.01。其中“论证能力、说理能力、问题兴趣、反驳能力”4个因子的得分达到了显着性差异。(2)本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议题有关生物学知识,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分从4.79提升到了6.17(满分8分),P<0.01。(3)活动前后对照班和实验班生物学业成绩无显着性差异,但是实验班学生的生物成绩提升幅度较对照班学生的生物成绩大,说明本综合实践活动在短期内不能显着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业成绩。由此得出结论:“非形式推理理论教学—社会性科学议题相关生物知识教学—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主题辩论”为流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活动主题有关的生物学知识。

王涛[2](2020)在《KDM4A和GSK126对猪克隆胚胎的体细胞重编程及体外发育潜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动物克隆技术在加快猪的种质遗传改良、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和异种器官移植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这使猪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模式动物,但是猪克隆的效率非常低下,相关实验材料成熟卵子无法大量获取,而且克隆技术体系掌握不易且仍有待继续完善改进,这极大地限制了猪克隆技术的生产应用。目前,在小鼠上已有报道证实克隆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异常是导致克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有关猪克隆胚胎ZGA的情况还不清楚,因此继续深入探究猪克隆胚胎在ZGA时期转录及表观遗传模式的异常,并以此为切入点寻找提高猪克隆效率的有效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猪正常体内受精胚胎和克隆胚胎在转录水平以及表观修饰上的差异,发现组蛋白修饰H3K9me3和H3K27me3大量富集导致了异常的ZGA,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通过H3K27me3编写酶的抑制剂GSK126和过表达KDM4A提高猪克隆胚胎的体细胞重编程及体外发育潜能的有效策略,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猪克隆胚胎的临床应用。此外,猪克隆胚胎构建所需的成熟卵子长时间暴露于体外环境下会遭受严重的氧化应激伤害,导致体外老化(In Vitro Aging,IVA)。鉴于褪黑素具有高效的抗氧化应激作用,而其在猪卵子IVA上的研究甚少,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探究褪黑素对缓解猪卵子IVA的作用机理寻找有效方法提高猪IVA卵子的质量,为后续获得高质量的克隆胚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具体结果如下:1)猪克隆胚胎的发育存在ZGA延迟现象,并且在ZGA时期存在异常的转录谱,部分ZGA起始基因激活失败,还有部分供体细胞基因未能被成功转录抑制,这些异常都与猪克隆胚胎的重编程效率低下密切相关。2)猪4细胞期克隆胚胎的基因组重编程抗拒区(Reprogramming-Resistant Regions,RRRs)和记忆保留区(Memory-Preserved Regions,MPRs)上均富集有高水平的H3K9me3和H3K27me3修饰,导致克隆胚胎ZGA时期基因表达异常,说明H3K9me3和H3K27me3修饰的异常富集是猪ZGA时期重编程的主要障碍。3)猪克隆胚胎中的H3K4me3修饰在RRR和MPR上较少富集,并不是主要的体细胞重编程障碍。此外,猪4细胞期克隆胚胎RRR和MPR上较少富集蛋白编码基因,但是富集了很多重复序列如LINE和LTR,说明RRR和MPR主要分布在开放程度较低的异染色质区域。4)联合注射KDM4A和KDM6A两种m RNA能有效擦除4细胞期克隆胚胎中的H3K9me3和H3K27me3修饰,过表达KDM4A能够显着提高克隆胚胎的体外发育潜能,但过表达KDM6A对克隆胚胎的体外发育潜能没有促进作用。5)通过KDM4A m RNA注射联合GSK126处理48 h后,能有效擦除猪4细胞期克隆胚胎中的H3K9me3和H3K27me3修饰,10个ZGA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着提高,而且克隆胚胎的体外发育潜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说明过表达KDM4A和GSK126联合处理对于促进猪克隆胚胎的发育潜能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6)褪黑素能够通过维持形态正常、缓解氧化应激水平、降低自噬及早期凋亡水平和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稳定来提高体外老化卵子的质量,进而显着提高其胚胎发育潜能。

王儒[3](2020)在《生命技术伦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生命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发展。众所周知,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生命技术也是如此。它的出现为全人类带来了福祉,促进了人类的自我繁衍和家庭的传承、促进了人类的优生、并且为以后的医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它同样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现有的生命技术主要包括: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克隆技术、基因编辑技术。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中,代孕会对现有伦理关系造成冲击。其中包括代孕的商业化,子女与代孕母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代孕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的模糊。精子库的滥用也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主要有精子的商品化问题、精子库的不当使用会出现近亲结婚、给家庭带来影响以及“名人”精子库问题。试管婴儿技术使用不当会造成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在某种程度上会对母体和胎儿产生危害。克隆技术中对克隆人的争议一直不断,克隆人虽然还没实现,但其成为事实也会给各方面带来伦理问题。主要有克隆人会损害人的尊严、对传统的自然生殖造成冲击、对社会伦理关系造成挑战、还会造成人的基因多样性丧失。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也伴随着出现了很多伦理问题,主要有基因编辑技术危及了人的本质、造成基因的歧视、破坏了自然进化规则,同时“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会对其自身健康造成损害,还可能会导致社会阶层分化等。若要使生命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需要我们积极应对生命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并从其问题中找到解决方案。本文从伦理原则、法律、道德和管控机制出发,探索生命技术伦理问题的应对之策。从伦理原则上,遵循公正原则、责任原则和自主性原则。从法律上,主要有建立健全生命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对生命技术发展的规范作用、加大法律处罚力度。从道德上,主要有加强科技工作者和技术接受者的道德教育、用道德规范和正确价值观制约生命技术、加强生命技术伦理知识的普及。从管控机制上,主要有加强生命技术应用机构的管理、加强生命技术使用范围与对象的管理和加强社会舆论对生命技术的监督。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旨在减少生命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使生命技术合理发展,保证其实现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陈丽[4](2020)在《基于CRISPR/Cas9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靶向克隆技术的建立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基因组信息被揭示,通过对这些基因组信息的分析发现,目前已发现的天然产物仅仅只是微生物天然产物宝库的冰山一角,微生物基因组中还蕴藏着巨大的潜能等待挖掘。为了更加高效的挖掘微生物天然产物,特别是对于那些难以建立遗传操作系统或者是实验室无法培养的微生物而言,在基因组时代的今天,异源表达天然产物基因簇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天然产物挖掘策略。因此,开发更加多样化、操作快速、简便的天然产物基因簇克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associated protein)基因编辑系统和体外包装系统相结合的一步法克隆技术,并应用该技术进行天然产物基因簇的靶向克隆,为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本策略利用Cas9蛋白将靶标片段从基因组DNA精确切割,然后经体外包装蛋白的包装侵染最终获得靶标基因簇。为了验证该靶向克隆策略,本研究以源于Streptomyces thiolactonus NRRL 15439的Tu?3010生物合成基因簇(27.4 kb)和源于Micromonospora inyoensis DSM 46123的西索米星(Sisomicin)生物合成基因簇(40.7 kb)为例,用来检测克隆片段大小接近噬菌体体外包装系统极限时的克隆效率。基于体外包装介导的一步法靶向克隆技术,我们分别从随机挑选的菌落中通过一轮PCR扩增,快捷、高效的克隆到了Tu?3010生物合成基因簇和西索米星生物合成基因簇,克隆效率分别为18%和54%。这两个案例表明,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体外包装克隆策略的有效克隆范围虽然与噬菌体体外包装容量(30-45 kb)一致,但是该克隆策略具有精准、耗时短且操作方便等特点,对于中等大小微生物天然产物基因簇的克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们将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体外包装克隆策略与本实验室前期开发的In vitro CRISPR/Cas9 editing(ICE)基因编辑技术偶联使用,在体外对Tu?3010基因簇中的调控基因stu R进行了同框缺失和启动子重构编辑。此外,运用该技术对M.inyoensis DSM 46123基因组中的另一个未知化合物生物合成基因簇thp进行了启动子重构编辑。异源表达结果表明,stu R对Tu?3010的合成具有正调控作用,但对其进行启动子重构却未对Tu?3010的合成造成明显影响;thp基因簇的启动子重构未能成功激活基因簇的表达。本研究还尝试将体外包装介导的靶向克隆策略与Gibson Assembly技术或是TAR(Transformation associated recombination)克隆技术偶联使用,克隆来自M.inyoensis DSM 46123的一个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生物合成基因簇tln(64.3 kb),此部分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

杨殿锋[5](2019)在《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旨在探讨当代社会视域下,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正反面影响,探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作出的学说建构和理论解答,考究西方社会关注人的发展、其学术影响具有典型性的学者针对这一论题给出的思考和破解路径,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提供的有益启示,通过这几个方面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使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相关问题能有一个较为前位的明晰、解答和讨论。论文整体进路上,采取正反合的路线,分别从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抑制作用和问题的克服路径方面完成论文的阐述与铺陈。问题和靶向上,着重思考和解答当代科学技术是如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又是如何影响和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西方学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分别就破解此问题给出哪些有益启迪,通过对这些问题力所能及的思考和研究,以期对这一论题的学术探讨能有所裨益。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力和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科学技术的内涵、外延、角色以及人们对它的理解并不相同,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梳理性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确立的未来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最终形成这个整体性概念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古典哲学时期都对其给予内涵拓展,这些内容应当对马克思确立这一完整概念具有一定影响,需要对其进行线条性研究;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它们之间应当具有内在耦合的同一性关系,需要进行探讨性研究,从而为整个论文的展开和铺陈提供概念、背景和立论基础。马克思十分注重自然科学领域的每项新进展对其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这是这篇论文探究科学技术作用的重要方法论指导。当代社会展现出科学技术门类众多、发展迅猛、成果丰硕的特点,从信息技术革命、智能化革命、生命科学革命、能源和环境科学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五个方面,精细撷选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无人驾驶、3D打印、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科学等十余项具有代表性、革命性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分别探讨其对于丰富人的物质生活、拓展人的交往空间、变革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构社会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新表象,特别是呈现出的技术融合、颠覆性影响、社会大变革等新特征,研究和探明当代科学技术究竟在哪些方面、通过何种方式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难点在于以哲学的视角洞察最新技术成果所产生的正向作用,而非一般性探讨科学技术的相关意义。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即异化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需要在学术层面展开不间断地研究和讨论,这对于形成相对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进而培厚科学人文精神应该具有积极作用,这是撰写这篇论文的一个重要思考。论文试图从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着眼于问题的存在、表象、特征、根源等方面对科学技术异化进行探索性思考和研究,以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全新的研究考量与思路建构;着眼于每个方面,从概念辨析、哲学渊源、现实状况、学术思考等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从历史、文化、道德、伦理、观念等视角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使研究建立在尽可能浑厚的学理基础上,尽力探明这一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难题所涉及的相关方面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经典作家,对于科学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和它的革命杠杆作用进行的具有理论原点意义的独创性研究,特别是为人类确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勾画出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论文的整个论题作为马克思主义论域下的研究内容,需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学说中寻求理论原点上的发现和启示,重点突出其对科学技术异化、劳动异化、人的解放、真正的共同体等内容的理论研究,以期从整体脉络和理论进路上对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有较为独立的思考,并使这一论题所欲探讨、评析和解答的问题有一结论式的回应。西方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反思相对较早、形成思想较为系统、给出答案较为丰富,需要撷取代表性强的流派和学者,对他们立论的出发点、给出的突破点、存在的褊狭点予以探寻和研究,以探讨他们对于科学技术异化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给出怎样的回应、哪些有益的启迪以及存在哪些共同缺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诸多精华,其哲理对于消解与科学技术异化有关的全球性纷争、生态环境破坏、能源资源紧缺等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与治理意义,需加以阐发并提供启示性见解。

卜庆廷[6](2019)在《基于恰塔努加链霉菌的聚酮类底盘细胞构建与评估》文中提出链霉菌是微生物药物主要生产菌,富含各类药物合成元件和合成前体,具备完整的抗性/耐药机制,是药物异源合成的优良底盘;其富含次级代谢基因簇,是天然活性产物的宝库。基于工业菌构建链霉菌底盘细胞,创建人工合成体系,有望创新遗传育种技术,从“一菌一药、产物多组分”变革为“一底盘多药、单一组分”的新模式,服务于新颖天然产物挖掘和微生物药物优质高产,是微生物制药领域的重要创新。恰塔努加链霉菌L10(Streptomyce schattanoogensis L10)是生产纳他霉素(natamycin,PKS)的工业菌(产量高达16g/L),基因组为9Mb,含32个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簇,大部分是聚酮类。恰塔努加链霉菌L10中酰基供体丰富,具有高效调控网络,遗传稳定性强、遗传操作简单,有望开发为高效的聚酮类底盘细胞。本课题基于比较基因组学、泛基因组学及功能基因组学技术,建立了系统分析链霉菌基因组中必需基因和冗余基因的方法。通过antiSMASH、IslandViewer4、ISsaga2对L10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定位了冗余基因元件如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簇(BGCs)、基因组岛(GIs)、可移动元件(MGEs)的分布,表明冗余基因元件主要分布在染色体末端(60%的次级代谢基因簇、73.5%的基因组岛、74%的插入序列);通过全基因组比对和泛基因组分析,将L10基因组明确划分为高度保守的核心基因区(6.0Mb)和两个亚端粒区(左右分别为2.0Mb和1.0Mb)两部分;通过全蛋白质组多重比对分析(OrthoVenn)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L10基因组中约有2700个必需基因,绝大部分与细胞基本构架、初级代谢(如糖代谢、TCA循环、氨基酸代谢)、DNA功能(复制、转录、翻译)、细胞分裂等基本生命活动相关,其余的约5500个基因则主要是与次级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致病性相关基因、可移动元件及噬菌体相关基因;综合必需基因、冗余基因的功能及分布,准确界定了两个大片段的冗余基因区域(1.3Mb和0.7Mb),为理性设计工业链霉菌底盘细胞提供了依据。课题优化了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用于大规模删减冗余基因区,构建了链霉菌简约基因组。基于链霉菌通用载体pSET152和pKC1139构建了 一系列链霉菌中通用的loxP或loxP突变位点快速整合载体,可广泛应用到其它链霉菌中。鉴于硫链丝菌素诱导型启动子tipAp的本底表达高、硫链丝菌素对大部分链霉菌的毒性,优化了 Cre酶诱导表达质粒pALCre,用己内酰胺诱导型启动子nitAp替换了tipAp构建了 pNitCre,只需用0.1%的ε-己内酰胺便可诱导Cre酶的高效严谨表达,且己内酰胺对绝大部分链霉菌不具有毒性,因此,也可广泛应用到其它链霉菌中。利用上述技术,我们实现了 L10中两个大片段冗余基因区域的高效缺失,构建了两个基因组简化的恰塔努加链霉菌底盘细胞(L320和L321)。同时,完善了基因簇捕获技术,实现了 3个基因簇的直接克隆或组装,推动了链霉菌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的发展。同时,本课题对恰塔努加链霉菌底盘细胞L321进行了系统的评估。与L10相比,L321展现出遗传稳定性增强、转化效率提高、次级代谢谱简化、异源蛋白和次级代谢产物表达能力增强、胞内能量(ATP)和还原力(NADPH/NADP+)水平提高等优良性能,且底盘细胞L321菌丝比较分散,不会在发酵过程中形成沉淀,有利于工业化生产。以L321为基础,通过进一步遗传改造,阻断了主要副产物-氧化偶氮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获得了次级代谢谱更加简化的底盘L325,最终表明L321和L325适合于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异源合成,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楚小庆[7](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何若川[8](2018)在《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克隆技术在医药生产、畜牧生产、生物学理论研究、疾病治疗、濒危动物的保护上,有着巨大的魅力,通过长期的研究,克隆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沈风雷[9](2015)在《生命科技发展对生命权利僭越问题研究 ——基于生命伦理学视域》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工程、克隆与干细胞技术、器官移植等生命科技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福音,大量的疑难杂症被攻克,从而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让人类的生命变得更加健康、美好。但是,生命科技在带来这些美好成果的同时,随着人们无节制的欲望和对生命奥秘没有控制的探索与研究,也带来了令人恐惧的恶果:基因优生学、生殖性克隆、非法器官买卖、非法窃取人类胚胎干细胞等等。一方面生命科技的强大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正是它的强大使得生命科技对生命权利逐渐造成了僭越,使人变成了被技术操纵的对象,人类存在所系的“自然性”被摧残,人的尊严正逐渐沦丧。为防止生命科技如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生命伦理学便应运而生。它是对生命科技这只“潘多拉盒子”的良性约束,旨在让生命权利和生命科技之间尽可能地和谐相处、相互促进,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前人的基础上寻找本文的立足点和研究方法。从生命伦理学视域应当如何看待生命科技发展对生命权利的僭越,它们彼此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辩证关系,我们应当以什么方式来处理这种僭越,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对生命科技、生命权利的内涵、特点及发展进行一般性概述,结合对生命权利的伦理分析,认为生命科技发展对于生命权利的僭越有着其必然和自身的矛盾,但僭越是否是单方面的因为生命科技发展而导致,值得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其次,针对生命科技发展对生命权利的僭越,分别从人类基因组、辅助生殖技术、克隆与干细胞技术、器官移植、安乐死与人工饲养等五个方面进行伦理分析。通过介绍这些生命科技的基本概念、状况和影响,并辅助以实例,从生命伦理学视域对它们僭越的现象进行了探讨,实现对人类从生到死之间生命权利的细致分析。从而把生命科技所带来的好处与对生命权利造成的僭越细致的展现出来,以便我们对其有一个更为清晰、多元化且深刻的认识,在僭越长存的实质下,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再次,从道义论和结果论两种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僭越,以马克思主义生命伦理学的辩证思想为指引,探寻适度僭越的性质和意义,为重铸生命科技和生命权利的关系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以善、美、尊重、公正、公平等作为适度僭越的指引原则是一个较为理性的选择,这既不会压制生命科技的发展,更不会因此而侵犯过多的生命权利。最后,生命伦理学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涉及到生命世界的方方面面。通过宣传让公众能够理解并且参与进来,通过法律法规进行强制性的保障,通过生命教育让我们的未来一代变得更加美好。凡此,才能让适度僭越得以真正的实现,才能真正体现生命科技与生命权利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达到扞卫生命权利的目的。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得出结论,生命科技发展对生命权利的僭越是不可避免也不可能消除的,只有通过适度僭越的方式来实现双方的动态平衡。也就是说,我们应当运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生命科技对生命权利的僭越。

陈首珠[10](2015)在《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历史视野上考量技术与伦理的关系对于技术伦理问题的解决是有益的。人类的技术与伦理关系的历史演变历经了古代的“以道驭术”、近代的“道术分离”、现代的“道术冲突”的过程,时至今日,技术与伦理的矛盾不仅依然没有得到有效协调,而且表现出愈加尖锐的趋势。现代学者针对不同技术领域涉及到的不同技术伦理问题进行单一视角、单一变量的分析和论证,而这种仅依靠技术行为本身或伦理精神要求的单一纬度,难以实现找寻技术进步与伦理规范两者之间的协同与平衡。当代技术的发展依然面临着技术与伦理关系的矛盾,若要能走出传统技术伦理的困境,必须进行新的实践即“技术-伦理实践”。这种新的实践形态要求某项技术在开发伊始就始终考虑、研究相关技术伦理问题。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也曾最早谈及该实践形态,他指出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就是该实践形态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付诸实践。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当代技术伦理问题的协调解决必须诉诸于新的技术-伦理实践。本文包含了六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导论,涵盖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价值、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重难点及创新点等。第二部分,通过对“与技术相分离的伦理道德实践形态”、“与伦理道德相分离的技术实践”的分析,引出并论证了“技术-伦理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的到来。第三部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古代中西方技术与伦理之间关系问题,详实介绍了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历史生成过程,即三个阶段: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第四个部分,对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分别从当代工程技术-生态伦理、医疗技术-生命伦理、网络技术-信息伦理等方面分析并论证了不同技术与伦理之间关系的技术-伦理实践模式。第五个部分,对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包含了原因分析、过程分析、结果分析等。第六个部分,围绕着旨在协调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而展开,进行了协调矛盾的可能性分析,提出了实现当代技术-伦理的协同建构的理论构想-—当代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并探讨了该理论付诸实践的具体措施。最后,本文以纳米技术为例,探究了当代纳米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的实践路径。为了实现当代技术与伦理的协同发展,必须建立在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指导基础之上,不断开展新的实践探索。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将成为人类成功协调解决当代技术与伦理之间矛盾关系的新的实践形态。

二、克隆技术又有重大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克隆技术又有重大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培养初中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
        1.1.2 非形式推理能力是公民的一项生活技能
        1.1.3 生物学科培养非形式推理能力具有优势
        1.1.4 综合实践活动为非形式推理能力培养提供平台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相关概念
        2.1.1 综合实践活动
        2.1.2 非形式推理能力
        2.1.3 生物社会性科学议题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理论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研究法
        2.3.2 半结构化访谈法
        2.3.3 问卷调查法
        2.3.4 实验研究法
第三章 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3.1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可行性
        3.1.1 教师访谈
        3.1.2 实习学校的内部环境分析
    3.2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设计
        3.2.1 设计意图
        3.2.2 培养非形式推理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设计
        3.2.3 教学模式
        3.2.4 议题的选择
        3.2.5 教学安排
    3.3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实施
        3.3.1 实施对象
        3.3.2 实验控制
        3.3.3 实施时间
        3.3.4 测量工具
        3.3.5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第四章 活动实施效果的结果与分析
    4.1 结果与分析
        4.1.1 活动对学生生物学业成绩的影响
        4.1.2 活动对学生克隆技术生物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
        4.1.3 活动对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影响
    4.2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学生非形式推理相关能力自评问卷
附录2 克隆技术知识测试卷(A卷)
附录3 克隆技术知识测试卷(B卷)
附录4 对照班克隆技术讲座教学设计
附录5 克隆技术相关观点教学资料
附录6 部分学生的心得体会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的会议

(2)KDM4A和GSK126对猪克隆胚胎的体细胞重编程及体外发育潜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研究问题由来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动物克隆技术
        1.2.2 合子基因组激活(ZGA)
        1.2.3 克隆胚胎的表观修饰重编程异常
        1.2.4 提高克隆效率的策略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2 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制备
    2.3 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
        2.3.1 猪卵巢采集
        2.3.2 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Complex,COC)挑拣及培养
        2.3.3 配制Tyrode’s lactate-HEPES-PVA medium(TLH-PVA)
    2.4 猪体细胞核移植显微操作针制备
        2.4.1 拉针
        2.4.2 断针
        2.4.3 磨针
        2.4.4 洗针
        2.4.5 拉尖
        2.4.6 打弯
    2.5 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orcine Fetus Fibroblast,PFF)培养
        2.5.1 细胞培养基配制
        2.5.2 PFF培养及SCNT前的处理
    2.6 猪体细胞核移植
        2.6.1 相关培养液配制
        2.6.2 挑拣成熟卵
        2.6.3 显微操作盘制备
        2.6.4 去核——盲吸法
        2.6.5 注核
        2.6.6 电融合
    2.7 孤雌激活
    2.8 克隆胚胎mRNA注射
        2.8.1 基因克隆
        2.8.2 体外转录
        2.8.3 克隆胚胎mRNA注射
    2.9 卵子早期凋亡检测
    2.10 ROS水平检测
    2.11 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检测
    2.12 谷胱甘肽(GSH)检测
    2.13 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2.14 免疫荧光染色
    2.15 微量样品总RNA提取
    2.16 cDNA第一链合成
    2.17 实时定量PCR
    2.18 低细胞量RNA-seq
    2.19 PFF普通转录组测序
    2.20 ULI-Ch IP-seq
        2.20.1 所需溶液配方
        2.20.2 N-ChIP
        2.20.3 KAPA建库
    2.21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测序样品质量检测
    3.2 猪克隆胚胎pre-ZGA时期存在异常的基因转录
    3.3 猪4细胞期克隆胚胎重编程抵抗区和记忆保留区的发掘
    3.4 阻遏性组蛋白修饰H3K9me3和H3K27me3 是猪克隆胚胎pre-ZGA起始期的重编程障碍
    3.5 猪4 细胞期克隆胚胎记忆保留区异常富集组蛋白修饰H3K9me3和H3K27me3
    3.6 通过过表达KDM4A来促进猪的体细胞重编程
    3.7 过表达KDM4A联合GSK126 处理进一步促进了猪克隆胚胎的发育潜能
    3.8 褪黑素缓解卵子老化并促进胚胎发育
        3.8.1 确定褪黑素处理体外老化卵子的最佳浓度
        3.8.2 褪黑素提高体外老化卵子孤雌胚胎的发育能力
        3.8.3 褪黑素缓解体外老化卵子的氧化应激水平
        3.8.4 褪黑素降低体外老化卵子的早期凋亡水平
        3.8.5 褪黑素延缓体外老化卵子线粒体膜电位降低
        3.8.6 褪黑素降低体外老化卵子的自噬水平
4 讨论
    4.1 克隆胚胎重编程不完全
    4.2 异常组蛋白修饰H3K9me3和H3K27me3 是体细胞重编程的主要障碍
    4.3 去除异常组蛋白修饰H3K9me3和H3K27me3 有利于克隆胚胎的体细胞重编程
    4.4 技术革新和组合策略提高克隆重编程
    4.5 褪黑素维持体外老化卵子质量并提高其胚胎发育潜能
5 小结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生命技术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生命技术及其发展
    2.1 生命技术相关概念
        2.1.1 生命技术定义
        2.1.2 生命技术类型
    2.2 生命技术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2.2.1 生命技术产生背景
        2.2.2 生命技术发展历程
    2.3 生命技术发展的意义
        2.3.1 促进了家庭的传承和人类的自我繁衍
        2.3.2 促进了人类的优生
        2.3.3 为医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持
3 生命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3.1 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
        3.1.1 代孕会对伦理关系造成冲击
        3.1.2 滥用精子库会导致社会伦理关系混乱
        3.1.3 试管婴儿会对母体和胎儿以及人口性别比例带来危害
    3.2 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
        3.2.1 克隆人损害了人的尊严
        3.2.2 克隆人对自然生殖造成冲击
        3.2.3 克隆人对社会伦理提出挑战
        3.2.4 克隆人会造成人的基因多样性丧失
    3.3 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
        3.3.1 基因编辑技术危及了人的本质
        3.3.2 基因编辑技术会带来基因歧视
        3.3.3 基因编辑技术破坏了自然进化规则
        3.3.4 “基因编辑婴儿”对婴儿本身和社会造成冲击
4 生命技术伦理问题的应对
    4.1 生命技术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4.1.1 公正原则
        4.1.2 责任原则
        4.1.3 自主性原则
    4.2 应对生命技术伦理问题的法律措施
        4.2.1 建立健全生命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
        4.2.2 加强法律对生命技术发展的调控作用
        4.2.3 加大法律的处罚力度
    4.3 应对生命技术伦理问题的道德措施
        4.3.1 加强科技工作者和技术接受者的道德教育
        4.3.2 用道德规范和正确价值观制约生命技术
        4.3.3 加强生命技术伦理知识的普及
    4.4 强化生命技术管控机制
        4.4.1 加强生命技术应用机构的管理
        4.4.2 加强生命技术使用范围与对象的管理
        4.4.3 加强社会舆论对生命技术的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4)基于CRISPR/Cas9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靶向克隆技术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天然产物及其挖掘策略
    1.2 微生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策略
        1.2.1 基于基因组文库构建的克隆策略
        1.2.2 基于同源重组系统的克隆策略
        1.2.3 基于CRISPR/Cas9 系统的克隆策略
    1.3 概述大片段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拼接及编辑相关技术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质粒
        2.1.3 引物
        2.1.4 培养基和溶液
        2.1.5 工具酶及试剂盒
        2.1.6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微生物的培养及菌种保藏
        2.2.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3 大肠杆菌转化实验
        2.2.4 酿酒酵母LiAc法转化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实验
        2.2.5 碱裂解法提取大肠杆菌质粒DNA
        2.2.6 大肠杆菌中克隆重组质粒DNA的少量快速提取及筛选
        2.2.7 PCR扩增体系及反应条件
        2.2.8 放线菌基因组DNA的大量提取
        2.2.9 大肠杆菌与链霉菌属间接合转移
        2.2.10 sgRNA体外转录
        2.2.11 DNA体外编辑技术ICE
        2.2.12 包装侵染实验
        2.2.13 链霉菌的发酵、提取与检测方法
第三章 体外包装介导的靶向克隆技术的建立
    3.1 一步法靶向克隆天然产物基因簇方法的设计
    3.2 靶向克隆临近体外包装容量下限的stu基因簇
        3.2.1 克隆载体的处理
        3.2.2 sgRNA的设计
        3.2.3 基因组DNA的预处理及sg RNA引导的靶向切割
        3.2.4 stu基因簇的定向克隆
    3.3 靶向克隆临近体外包装容量上限的sis基因簇
    3.4 体外包装介导的靶向克隆技术在天然产物挖掘中的应用
        3.4.1 放线菌基因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4.2 thp基因簇的克隆
        3.4.3 thp基因簇的异源表达
        3.4.4 基于西索米星定向合成庆大霉素单组份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体外包装介导的靶向克隆技术与体外编辑技术的偶联使用
    4.1 stu基因簇中途径专一性调控基因的体外编辑
        4.1.1 调控基因stuR的同框缺失
        4.1.2 调控基因stuR的启动子重构
    4.2 thp基因簇的启动子重构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体外包装介导的靶向克隆技术与DNA片段拼接技术的偶联使用
    5.1 tln基因簇的克隆
        5.1.1 tln基因簇的序列分析及靶向克隆策略
        5.1.2 tln基因簇的分步克隆
        5.1.3 tln基因簇的拼接克隆
    5.2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5)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的基本涵义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涵义与嬗变
        一、科学技术的概念渊源
        二、科学技术的角色演变
        三、科学技术的价值论说
    第二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起源与演进
        一、人的发展论题的产生与内涵
        二、文艺复兴对人的价值的彰显
        三、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的发展思想的拓展
        四、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一性
        一、科学技术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技术的必要条件
        三、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耦合
第二章 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层影响
        一、互联网:丰富人的社会交往
        二、大数据:实现数字化生存
        三、区块链:重构人类信任机制
    第二节 智能化革命的深层影响
        一、人工智能:改变生活方式
        二、无人驾驶:出行的“进化”
        三、3D打印:一场制造革命
    第三节 生命科学革命的深层影响
        一、克隆技术:攻克人类重大疾病
        二、基因工程:延长人的生存链
    第四节 能源和环境科学革命的深层影响
        一、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新材料:打破资源依赖
        三、生态科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五节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层影响
        一、主要特征:技术的融合
        二、深层效应:颠覆性影响
        三、生成功能:社会大变革
第三章 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一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产生:蕴藏于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历史必然性
        二、现实合理性
        三、主客对立性
    第二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表现:寓示着人本意蕴的缺失
        一、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二、挑战人的生命权利
        三、扭曲主体道德价值
        四、威胁社会伦理底线
    第三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特征:呈现出人类挑战的加重
        一、领域扩大化
        二、危害深重化
        三、挑战全球化
        四、治理艰难化
    第四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源:揭示出人的本质的否定
        一、工具理性背离科学理性
        二、人类欲望湮没人文精神
        三、外在表象否定人的本质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超越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与人思想的时代发掘
        一、科学技术:历史杠杆与革命力量
        二、异化扬弃:类本质的回归
        三、人的解放: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四、真正的共同体:世界历史的界标
    第二节 西方科学技术哲学主张的批判性借鉴
        一、技术之思:沉沦与超越
        二、批判理性:唤醒与重塑
        三、向度调适:替代与构建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的当代弘扬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恰塔努加链霉菌的聚酮类底盘细胞构建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和术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底盘细胞研究现状
        1.2.1 底盘细胞的概念
        1.2.2 核心基因组
        1.2.3 构建较小基因组的策略
        1.2.4 较小基因组菌株的应用
    1.3 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1.3.1 同源重组技术
        1.3.2 双链断裂修复重组技术
        1.3.3 位点特异性重组技术
        1.3.4 转座重组技术
    1.4 基因簇克隆技术研究进展
        1.4.1 基因组大片段的直接克隆
        1.4.2 TAR克隆
        1.4.3 Rec介导的克隆
        1.4.4 Cas9介导的大片段克隆
        1.4.5 TAR-CRISPR
    1.5 基因组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1.5.1 基因组注释及可视化技术
        1.5.2 全基因组比对技术
        1.5.3 生物合成基因簇(BGCs)分析技术
        1.5.4 基因组岛(GIs)分析技术
        1.5.5 可移动元件(MEs)分析技术
        1.5.6 内源CRISPR/Cas分析技术
        1.5.7 直系同源基因(COGs)分析技术
        1.5.8 泛基因组(Pan-genome)分析技术
    1.6 开发工业链霉菌底盘的必要性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7.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7.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7.3 研究路线
        1.7.4 本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L10基因组生物信息分析与冗余基因区定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菌株
        2.2.2 软件/数据库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基因组测序与注释
        2.3.2 复制起始位点(oriC)分析
        2.3.3 全基因组比对分析
        2.3.4 生物合成基因簇(BGCs)分析
        2.3.5 基因组岛(GIs)分析
        2.3.6 可移动元件(MEs)分析
        2.3.7 直系同源基因(COGs)分析
        2.3.8 内源CRISPR/Cas分析
        2.3.9 泛基因组(Pan-genome)分析
        2.3.10 大片段冗余基因区的界定
    2.4 总结与讨论
第三章 基因组大片段编辑技术的优化及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菌株
        3.2.2 质粒
        3.2.3 引物
        3.2.4 培养基
        3.2.5 仪器设备
        3.2.6 常用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大肠杆菌质粒抽提(庄盟质粒抽提试剂盒)
        3.3.2 DNA片段PCR扩增
        3.3.3 高质量链霉菌基因组DNA的抽提
        3.3.4 质粒DNA限制性酶切和连接
        3.3.5 DNA片段凝胶回收(Magen胶回收试剂盒)
        3.3.6 大肠杆菌超级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
        3.3.7 大肠杆菌菌落PCR技术
        3.3.8 大肠杆菌-链霉菌属间双亲本接合转导
        3.3.9 恰塔努加链霉菌孢子的收集与保存
    3.4 实验结果
        3.4.1 通用型含有loxP或突变体lox位点的穿梭载体的构建
        3.4.2 Cre酶诱导型表达载体的优化改造及其适配性研究
        3.4.3 Cre/loxP系统介导的恰塔努加链霉菌单基因簇敲除
        3.4.4 Cre/loxP系统介导的恰塔努加链霉菌大片段敲除
    3.5 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 构建的聚酮底盘细胞的系统评估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菌株
        4.2.2 质粒
        4.2.3 引物
        4.2.4 培养基
        4.2.5 仪器设备
        4.2.6 常用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本章所用分子生物学遗传操作方法同3.3
        4.3.2 质粒的构建
        4.3.3 大肠杆菌大型质粒的抽提
        4.3.4 大肠杆菌-链霉菌属间三亲本接合转导
        4.3.5 链霉菌重组蛋白的表达
        4.3.6 链霉菌总蛋白的提取
        4.3.7 SDS-PAGE蛋白电泳
        4.3.8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4.3.9 链霉菌发酵液HPLC检测
        4.3.10 链霉菌生长曲线测定
        4.3.1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放线紫红素产量
        4.3.1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indigoidine产量
        4.3.13 酵母TAR克隆星形孢菌素基因簇
        4.3.14 Red/ET技术直接克隆基因簇
        4.3.15 大肠杆菌Re/ET技术改造载体骨架或基因簇
        4.3.16 恰塔努加链霉菌发酵
        4.3.17 RNA提取及基因组DNA的消解
        4.3.18 反转录与qRT-PCR技术
        4.3.19 胞内ATP和NADPH/NADP~+测定
    4.4 实验结果
        4.4.1 生长曲线测定
        4.4.2 次级代谢谱分析
        4.4.3 外源蛋白表达能力分析
        4.4.4 胞内能量(ATP)与还原力(NADPH/NADP~+)分析
        4.4.5 外源基因簇表达能力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4.4.6 链霉菌形态相关表型分析
        4.4.7 转化效率分析
        4.4.8 底盘细胞L321的优化
        4.4.9 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组装技术
    4.5 总结与讨论
第五章 研究成果及展望
    5.1 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微生物底盘细胞研究进展及展望(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相关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8)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克隆技术的理论基础
二、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
三、克隆技术的应用问题
四、结语

(9)生命科技发展对生命权利僭越问题研究 ——基于生命伦理学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
        2. 国内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思路
        1. 研究方法
        2. 论文思路
    四、创新点和解决的问题
        1. 创新之处
        2. 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生命权利的内涵及特点
    第一节 生命权利的概念和范围
        一、权利的定义
        二、生命权利的概念和范围
    第二节 生命权利的发展史
        一、古代发展史
        二、中世纪之后的发展史
    第三节 生命权利的伦理认识
        一、生命权利的伦理原则
        二、生命权利的生命伦理学理论
        三、伦理认识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 生命科技发展与生命权利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生命科技发展概况
        一、生命科技发展的内涵和领域
        二、生命科技的发展和本质
    第二节 生命科技发展的伦理分析
        一、伦理道德和生命科技的冲突
        二、理性与正当性的对峙
    第三节 生命权利的伦理分析
        一、理性与伦理的需要
        二、科学认识生命伦理的使然
    第四节 生命科技和生命权利的关系
        一、发展生命科技是生命权利的内在要求
        二、僭越的产生来源于双方不对称的发展
第三章 生命科技发展对生命权利的僭越问题
    第一节 生命密码的破解
        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概况和现状
        二、人类基因组研究对生命权利的影响
        三、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引发的伦理与僭越问题
    第二节 生命繁衍的人工化
        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概念和现状
        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对生命权利的影响
        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与僭越
    第三节 克隆与干细胞移植技术带来的迷茫
        一、克隆、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概念和现状
        二、克隆、干细胞移植技术对生命权利的影响
        三、克隆、干细胞移植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和僭越
    第四节 供不应求的器官
        一、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概念和现状
        二、人体器官移植技术对生命权利的影响
        三、人体器官移植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和僭越
    第五节 生和死的干涉
        一、临终关怀和安乐死的概念和现状
        二、临终关怀和安乐死对生命权利的影响
        三、临终关怀和安乐死带来的伦理冲突和僭越
第四章 生命科技发展对生命权利僭越的伦理分析
    第一节 生命和生命科技的伦理价值思考
        一、生命的价值认识
        二、生命科技发展的技术性与价值性
    第二节 道义论和结果论下的僭越和它的辩证分析
        一、道义论下的僭越
        二、结果论下的僭越
        三、辩证看待僭越——适度僭越
    第三节 适度僭越的性质和意义
        一、适度僭越的性质
        二、适度僭越对生命权利的再强化
        三、适度僭越的必要张力
    第四节 僭越的伦理指引原则
        一、追求“善”、“美”为前提的僭越
        二、僭越的尊重原则
        三、僭越的公正、公平原则
第五章 引导生命科技发展与保障生命权利的现实举措
    第一节 加强对生命伦理学的动态研究
        一、加强生命伦理学动态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建设生命伦理体系,为生命科技发展提供可行规范
    第二节 适度僭越下国家对生命权利与生命科技发展的责任
        一、国家负有对生命权利保障的责任
        二、国家对生命科技发展的责任
    第三节 适度僭越下的社会保障
        一、做好引导生命科技发展的动态宣传
        二、宣传的路径与媒介研究
    第四节 适度僭越下的法律保障
        一、有关生命权利与生命科技发展的法律现状
        二、重铸生命伦理,建立生命伦理与法律的动态联系
    第五节 用生命教育来确保适度僭越下的生命科技发展永不停歇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二、国内外生命教育的现状
        三、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技术-伦理实践”概念:一种新实践形态的提出
    第一节 与技术相分离的伦理实践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
        二、伦理实践的内涵
        三、伦理实践的功能
    第二节 与伦理相分离的技术实践
        一、弗兰西斯.培根的实践哲学
        二、技术实践的概念
        三、技术实践的特点
    第三节 技术—伦理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的内涵
        一、实践形态界说
        二、技术—伦理实践的缘起
        三、技术—伦理实践的概念
第三章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历史上对技术与伦理关系的思考
        一、中国古代的技术伦理思想
        二、古代西方的技术伦理思想
    第二节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孕育阶段
        一、中国“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孕育阶段的理论分析
        二、西方“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孕育阶段的理论分析
        三、“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孕育阶段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萌芽阶段
        一、中国“技术—伦理实践”形态萌芽阶段的理论基础
        二、西方“技术—伦理实践”形态萌芽阶段的理论基础
        三、“技术—伦理实践”形态萌芽阶段的案例分析
    第四节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形成阶段
        一、形成阶段的理论分析——以克隆技术为例
        二、克隆技术的伦理困境
        三、人类协调克隆技术伦理问题的对策
第四章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典型模式分析
    第一节 当代工程技术—生态伦理的实践模式
        一、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二、当代工程技术的生态伦理纷争
        三、“工程规划(?)生态伦理(?)项目建设”实践模式
    第二节 当代医疗技术—生命伦理的实践模式
        一、生命伦理思想概述
        二、当代医疗技术的生命伦理纷争
        三、“医疗技术(?)生命伦理(?)技术进步”实践模式
    第三节 当代网络技术—信息伦理的实践模式
        一、信息伦理思想概述
        二、当代网络技术的信息伦理纷争
        三、“网络技术(?)信息伦理(?)网络新技术”实践模式
第五章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当代技术与伦理的差异性
        二、当代技术的高风险
        三、当代社会伦理精神的缺失
        四、科学的技术伦理观的或缺
        五、价值的多元化
    第二节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过程分析
        一、伦理规范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力
        二、伦理难以为技术划禁区
        三、技术伦理机制存在缺陷
    第三节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结果分析
        一、单弱不协调的社会形态
        二、双弱不协调的社会形态
        三、单强不协调的社会形态
第六章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应对路径
    第一节 协调问题的可能性分析
        —、协调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理论依据
        二、协调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事实依据
    第二节 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构建
        —、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内容及模型
        二、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组成要素
        三、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目标
        四、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具有普世价值
    第三节 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实践过程
        一、组建相关技术的伦理委员会
        二、加强过程管理,建立伦理监督机制
        三、加强伦理建设,强化技术主体的伦理责任
        四、加强科技立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五、加强多方合作,构建良好的社会伦理秩序
        六、吸收公众的智慧,构建公共参与决策机制
    第四节 当代技术—伦理协同建构:以纳米技术为例
        一、纳米技术—伦理问题
        二、纳米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的可行性分析
        三、纳米技术—伦理的协同建构的目标与限度
        四、纳米技术—伦理的协同建构的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克隆技术又有重大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培养初中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D]. 肖慧瑶. 广州大学, 2020(02)
  • [2]KDM4A和GSK126对猪克隆胚胎的体细胞重编程及体外发育潜能影响的研究[D]. 王涛.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生命技术伦理问题研究[D]. 王儒.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4]基于CRISPR/Cas9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靶向克隆技术的建立及应用[D]. 陈丽. 武汉大学, 2020(03)
  • [5]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D]. 杨殿锋.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基于恰塔努加链霉菌的聚酮类底盘细胞构建与评估[D]. 卜庆廷. 浙江大学, 2019(03)
  • [7]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8]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研究[J]. 何若川. 科技风, 2018(02)
  • [9]生命科技发展对生命权利僭越问题研究 ——基于生命伦理学视域[D]. 沈风雷.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
  • [10]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研究[D]. 陈首珠. 东南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克隆技术的又一重大进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