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后期心绞痛1例

透析后期心绞痛1例

一、透析过程后期出现心绞痛1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宁[1](2021)在《大剂量碘克沙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非离子型二聚体等渗碘对比剂碘克沙醇,是目前唯一在临床上获准血管内应用的等渗碘对比剂,具有对心脏和血管内皮刺激性小、肾脏毒性小、临床安全性高、患者舒适度好、对循环系统干扰性少等诸多优点。受到国内外众多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的认可和推荐。既往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了其良好的肾脏安全性,特别是合并糖尿病和(或)肾功能不全的高风险患者使用时,发生肾脏功能损害的风险更低。出于对比剂肾毒性的担忧,大部分研究大都评价指南推荐使用对比剂剂量内的碘克沙醇对肾功能的影响,鲜见大剂量碘克沙醇对肾功能的影响的评价。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人们对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认识和干预越来越多,由于复杂冠脉病变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往往需要大剂量对比剂,因此有必要对PCI术中使用大剂量对比剂的肾脏安全性进行评估。本研究通过对比PCI术中使用大剂量碘克沙醇(>300ml)患者术前、术后肾功能变化情况,评估大剂量碘克沙醇对肾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本临床试验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通过临床病历系统筛选2015年10月—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四所医院心脏病中心在PCI术中使用大剂量碘克沙醇(>300 ml)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整理患者住院及门诊病历和相关手术资料,分析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功能损伤(Contrast 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出676例PCI术中使用大剂量(>300ml)碘克沙醇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排除25例符合排除标准的患者后,最终纳入651例患者。2.全部纳入患者中CI-AKI发生率为3.5%(23/651),合并糖尿病患者中,CI-AKI发生率为3.9%(8/204)。所有纳入患者中,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KD 4期)患者术后行血液透析治疗,余纳入患者均未发生因病情需要紧急行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无少尿或无尿情况出现。3.按使用碘克沙醇剂量分为300-500ml组和>500ml组,全部纳入患者中,两组之间CI-AKI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9%vs 1.7%,P=0.405);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两组之间CI-AKI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3%vs 2.3%,P=0.469)。4.在全部纳入患者中,e GFR<60 m L/min/1.73 m2患者CI-AKI发生率为2.6%(2/76),根据Mehran评分风险分层,各分层之间CI-AKI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低危5.1%vs中危2.6%vs高危3.3%vs极高危4.3%,P=0.332);在合并糖尿病患者中,e GFR<60 m L/min/1.73 m2患者CI-AKI发生率为6.9%(2/29),根据Mehran评分风险分层,并没有低危患者纳入,其他各分层之间CI-AKI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中危3.8%vs高危3.5%vs极高危5.9%,P=0.77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全部纳入患者中,女性(OR:4.044,P=0.004)及慢性肾脏病(OR:9.556,P=0.005)是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贫血(OR:7.524,P=0.033)及慢性肾脏病(OR:30.942,P=0.046)作为独立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而对比剂剂量并不是CI-AKI的危险因素。结论:PCI术中使用大剂量碘克沙醇(>300ml),CI-AKI发生率并不高。

徐桐[2](2020)在《“化瘀解毒”法防治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化瘀解毒”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可能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防治效果。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9月到2020年2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的筛选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并拟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7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中药干预组给予具有“化瘀解毒”功效的肾康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水化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前6h至术后12h应用常规水化治疗,中药干预组则在常规水化基础上,于术前0-6h、术后6-12h应用肾康注射液。记录两组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以及于术前、术后72h、术后1周观察两组患者血瘀证评分、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指标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间指标改善情况。结果:1.对照组CIN发生率为6.67%,中药干预组CIN发生率为3.33%,两组组间CIN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患者术后72h Scr、BUN均有所升高(P<0.05),但此时中药干预组的增长幅度(ΔScr、ΔBUN)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中药干预组Scr、BUN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Scr、BUN相较于术后72h均明显降低(P<0.05),此时中药干预组Scr、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与术前相比,中药干预组增长幅度(ΔScr、ΔBUN)也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术后72h血瘀证评分相较于术前均显着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血瘀证评分相较于术后72h均显着降低(P<0.05),此时中药干预组血瘀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化瘀解毒”法能够有效改善PCI术后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的情况,对造影剂产生肾脏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2.“化瘀解毒”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CI术后患者的血瘀症状。

王高坤[3](2019)在《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防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随着目前诊断水平和介入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增强CT和心脑血管介入诊疗的广泛开展,造影剂肾病(CIN)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是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第三大常见原因,约占12%,而在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该比例可高达44%,且发病率远远大于肾功能正常患者。患者一旦发生造影剂肾病,不仅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甚至肾脏移植。因此,CIN是冠状动脉造影(CAG)后重要的并发症,并促使我们重新考虑造影剂对肾脏的影响。目前临床上除加强水化外,暂无其他有效的药物可以有效预防CIN。尼可地尔是一种杂合化合物,来源于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通道)开放剂和一氧化氮(NO)供体,对冠状动脉微小血管有明确舒张作用,能够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心肌灌注量。在日本及欧洲国家,它被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和急性心力衰竭。肾脏中大量的肾小球本质上也是微小血管球,在某些方面与心脏微循环系统相似。国外已有动物试验证实静脉用尼可地尔对小鼠造影剂处理后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口服尼可地尔来预防造影剂肾病在临床上也有相关研究,但结果却并不统一。而静脉用尼可地尔对CIN的预防尤其是对肾功能不全患者CIN的预防在临床上缺乏相关研究。研究目的:探讨静脉用尼可地尔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造影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及其对肾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心脏介入中心行冠脉造影(CAG)或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CAD)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150例,按照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75例)和试验组(7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0.9%Nacl水化处理:术前12h至术后24h按照1.0ml/(h·kg)持续静滴0.9%Nacl溶液。试验组术前12h至术后24h按l.0ml/(h·kg)液速持续静滴尼可地尔注射液(配制方法:48mg尼可地尔注射液加入500ml0.9%Nacl溶液中)。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基线资料;记录两组患者造影前、造影.后24h和48h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根据MDRD公式估算两组术前、术后24h、48h的肌酐清除率(eGFR);记录术中各组造影剂用量及介入治疗情况及术后48h内两组出现CIN情况;记录两组试验过程中不良反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Sex)、年龄(Age)、身高(Hight)、体重(Weight)、体重指数(BMI)、有无高血压(hypertension)、糖尿病(Diabetes)、有无烟酒史、基础用药史(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二甲双胍等)以及Mehran评分、术前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清除率(eGFR)、术中造影剂用量、PCI率、发生不良反应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内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较造影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对照组较术前增加明显(Scr 90.88±18.28 vs.105.46±31.86 umol/L,P=0.029;Cys-C 1.28±0.45 vs.1.52±0.76 umol/L,P=0.006;urine β2-MG 0.063±0.064 vs.0.104±0.043 umol/l,P=0.009)。而两组患者术后 48h 内肌酐清除率(eGFR)却未见明显改变(P>0.05)。虽然术后两组在48h内eGFR未体现出差异,但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指标物胱抑素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却有明显的差异(P<0.05),则可说明注射用尼可地尔术后48h内对患者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入组的150例患者中共出现8例造影剂肾病,其中对照组出现CIN7例(9.33%),试验组CIN1例(1.33%),两组间CIN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3%vs 1.33%,p=0.029<0.05),静脉用尼可地尔降低了试验组患者CIN的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肌酐清除率(eGFR)≤60 mL/min/1.73m2(OR=3.882,95%CI=1.488~10.127,P=0.016),糖尿病(OR=1.432,95%CI=0.617~4.573,P=0.027)、造影剂量≥150mL(OR=5.996,95%CI=2.307~15.169,P=0.001),Mehran评分>6 分(OR=1.243,95%CI=0.423~3.674,P=0.013)均是术后 48h 内发生 CIN 的危险因素,而尼可地尔(OR=0.158,95%CI=0.086-0.912,P=0.034)是术后 48h 内预防 CIN的保护因素。研究结论:静脉用尼可地尔能够减轻造影剂对肾脏的损伤,并能有效预防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4](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认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王东芳[5](2018)在《急诊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证素特征及八珍汤的疗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直接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以下简称PCI)是现代治疗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梗的主要治疗方法,造影剂肾病是造影剂使用后出现的介入术后并发症,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药物。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常伴随其他危重症出现,往往预后不良,导致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增加,心血管远期不良事件上升,成为临床棘手的问题和研究关注的热点。中医学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和治疗处于起步阶段,提出了中药和中成药等进行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国是心血管疾病大国,老龄化人口增加,造影剂危险因素人群的增长,使造影剂肾病发病率逐年增长。中医药可发挥辨证论治,发挥个体化治疗优势,辅助内科常规治疗,提高对造影剂肾病的整体防治效果。研究目的1.收集602例行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其中发生造影剂肾病患者153例,从总结分析中医证候、证素出发,开展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寻找和发现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特征、临床表现、疾病进程、转归预后,从中医角度提出诊断性的证素归纳,探讨和总结造影剂肾病发病的病性和病位特征分布,为临床中医治疗进行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2.根据第一部分得出的结论,应用补气化瘀,调和气血,顾护脾胃达到扶正驱邪的思路,在内科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八珍汤治疗造影剂肾病,通过对70例急诊冠脉介入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的小样本临床试验,评价八珍汤联合内科标准治疗对造影剂肾损害的改善作用,为临床治疗造影剂肾病提供借鉴。第一部分 急诊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证素分布研究研究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急诊内科心脏介入室诊断为冠心病并行急诊冠脉介入诊疗术的住院病人共602例。2.诊断标准2.1冠心病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o-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参见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相关指南和诊断标准。2.2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标准根据2012年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The European Society of Urogenital Radiology,ESUR)对比剂安全委员会发布。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以下简称CIN)是指经介入诊疗技术后,在血管内注射造影剂2~3天内,因造影剂使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伤,表现为血清肌酐(Scr)水平较术前基础水平升高25%或者绝对值增加0.5mg/dL(上升44.2μmol/L,注:肌酐单位:lmg/dL=88.4umol/L),并排除其他肾脏损害的因素,视为有诊断意义。3.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评分应用Mehran评分。4.统计方法本研究选用Epidata3.1软件,根据设计的临床信息采集表建立数据录入库,收集患者住院和手术期间临床基本信息、收集中医四诊信息,填写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证素分类标准:根据朱文锋的《证素辨证学》,构成各证的证素由病性证素和病位证素两个基本单元构成,病性证素分虚性和实性两类。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检验,假设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水准:α=0.05),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p<0.01认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描述性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及标准差描述,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均数±标准差,非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计数资料采用频数、例数或百分比、构成比(%)描述。差异性统计:计量资料假设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假设检验用卡方检验,并根据样本量和四格表要求决定应用标准卡方或精确概率法检验(Fisher检验)。相关性分析:无序变量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等级变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行急诊PCI术的冠心病患者602例,其中男性患者421例(69.93%),女性患者181例(30.07%)。患者年龄最大96岁,最小28岁,平均63.55±12.73岁,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最大值为34.60Kg/m2,最小值为15.78Kg/m2,平均值为 25.38±3.10Kg/m2。2.既往史情况高血压:214例(35.55%),2型糖尿病:261例(43.36%),血脂异常:155例(25.75%),脑血管病史:111例(18.44%),既往心肌梗死:126例(20.93%),心律失常:92例(15.28%),慢性肾功能不全:65例(10.80%),贫血:39例(6.48%)。3.线性回归分析年龄、性别、舒张压、血红蛋白、血钠、尿素氮、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β2微球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比容、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既往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史、外周动脉疾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相关因素纳入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95%CI)发现血清肌酐、尿素氮、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外周动脉疾病等有统计学意义。4.急诊冠脉介入发生造影剂肾病中医证候分型602例行急诊PCI术患者中153例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IN)。CIN人群中医辨证分型如下:心血瘀阻证4例(2.61%),气虚血瘀证76例(49.67%),痰阻心脉证14例(9.15%),气滞血瘀证2例(1.31%),气阴两虚证38例(24.84%),心肾阴虚证6例(3.92%),阳气虚衰证11例(7.19%),阴寒凝滞证1例(0.65%),心肾阳虚证1例(0.65%)。5.证素分布情况153例(CIN)患者根据所表现的各种症状、体征,收集四诊信息,经辨证,发生CIN的患者病位证素主要为脾、肺、胃、心、肾(出现频次超过50%,频次由高到低依次列出),其中单个病位证素有6例患者,2个病位证素有11例患者,3个及3个以上病位证素的有126例患者,未能有效判断病位证素的有10例。发生CIN的患者病性证素主要为气虚、血瘀、气滞、湿、阴虚、痰及血虚,其中4个病性证素有1例患者,5个病性证素有1例患者,6个及6个以上病性证素的有151例患者,无未能有效判断病性证素患者。研究结论急诊PCI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病几率偏高,需重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CIN发病相关。造影剂肾病可能为一个独立疾病。造影剂肾病发生初期为气虚血瘀占多数,病位主要在脾。造影剂肾病治疗需趁早,截断正虚招致毒邪留恋态势。第二部分 八珍汤改善造影剂肾损害的临床研究研究方法1.病例选择病例来源于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月10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急诊内科心脏介入室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70例患者。2.诊断依据同第一部分。3.统计方法同第一部分。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行急诊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考虑造影剂肾病发病率和观察过程中的剔除与脱落因素,共纳入患者共70例,其中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评价两组在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β2微球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情况。治疗组:内科标准治疗+八珍汤,治法名称:补气养血化瘀法。方剂名称:八珍汤(随症加减)熟地黄15g、当归15g、白芍10g、川芎12g、人参10g、炙甘草10g、炒白术15g、茯苓15g。服用方法:每日1剂,水冲服,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7天。药物来源:望京医院中药免煎颗粒药房。对照组:内科标准治疗。研究结果临床疗效评价:采用SPSS 23.0软件应用配对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对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给药前后和组间分析比较,结合数据认为,治疗组更有助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恢复至正常水平。通过协方差分析,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比治疗组高10.693μnmol/L(95%CI:6.678~14.708,P<0.001),可认为加用八珍汤有助于降低血清肌酐水平。对照组尿素氮水平比治疗组高0.450mmol/L(95%CI:0.089~0.811,P=0.015<0.05),提示加用八珍汤有助于降低尿素氮水平。同时,对照组血β2微球蛋白水平比治疗组高0.471mmol/JL(95%CI:0.289~0.654,P<0.001),提示加用八珍汤有助于降低血β2微球蛋白水平。总体结果显示,治疗组加用八珍汤后对肾损害的保护作用较对照组更加显着。八珍汤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达到对肾损害的改善作用。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治疗组治疗后超氧化物酶平均值为140.826U/mL,中位数为141.70U/mL;对照组平均值为131.573 U/mL,中位数为133.500 U/mL,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13,P=0.003),治疗组应用八珍汤联合内科标准治疗更有利于SOD水平提高。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同组治疗前后比较,经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Z=4.559,P=0.001(p<0.01),提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加入中药治疗后,患者胸闷、倦怠乏力、纳差等症状改善明显。研究结论在前期证素观察基础上,病性证素为气虚、血瘀,病位主要在脾,选用八珍汤补气化瘀,调和气血,顾护脾胃以扶正祛邪。试验证明:加用八珍汤联合内科标准治疗后,对造影剂肾病患者的肾损害具有改善作用,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实现。此外患者不适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从伤寒论不可下,不可汗法启示,造影剂肾病的发病人群治疗不可驱邪太过,结合中医解药毒方法,得出:需要在造影剂肾病的早期进行扶正驱邪治疗,并展望和法作为治疗早期造影剂肾病的基本中医治法。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6](2016)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文中提出1冠心病概述1.1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1.2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位于主动脉窦的左、右开口。左冠状动

二、透析过程后期出现心绞痛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透析过程后期出现心绞痛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大剂量碘克沙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全部纳入患者不同剂量组比较
    3.2 全部纳入患者CI-AKI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3.3 糖尿病亚组不同剂量组比较
    3.4 糖尿病亚组CI-AKI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功能损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化瘀解毒”法防治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点及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造影剂肾病预防治疗研究研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1 冠心病概述
    1.1 冠心病的定义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1.3.1.1隐匿型冠心病
        1.3.1.2稳定型心绞痛
        1.3.1.3缺血性心肌病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2.1.1 β受体阻滞剂
        2.1.2 硝酸酯类药物
        2.1.3 钙通道阻滞剂
        2.1.4 其他治疗药物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2.2.2 氯吡格雷
        2.2.3 替格瑞洛
        2.2.4抗凝药物
        2.2.5 β受体阻滞剂
        2.2.6 他汀类药物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1 诊断
        3.2.2 鉴别诊断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3.3.1 低危患者
        3.3.2 中危患者
        3.3.3 高危患者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3.4.2. 2 溶栓治疗
        3.4.2. 3 抗栓治疗
    3.5 调脂治疗
    3.6 其他治疗 (表3-5)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3.7.1 一般治疗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4.1 概述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4.3.1 临床评估
        4.3.2 负荷试验
        4.3.3 左心室功能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4.3.6 冠状动脉造影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4.4.2 循证药物治疗
        4.4.3 血运重建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5.2.2 炎性因子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5.5.1 β受体阻滞剂
        5.5.2 硝酸酯类药物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5.5.4他汀类药物
        5.5.5 尼可地尔
        5.5.6 钙通道阻滞剂
        5.5.7 其他药物
        5.5.8 中成药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6.3.1 动态心电图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6.4.1 预防
        6.4.2 治疗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7.1.1 概述
        7.1.2 降压治疗原则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7.1.4 血压目标管理
        7.1.5 药物推荐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7.2.1 概述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7.2.2. 1 发病机制
        7.2.2. 2 诊断及评估
        7.2.2. 3 药物治疗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7.2.3. 1 发病机制
        7.2.3. 2 诊断及评估
        7.2.3. 3 药物治疗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7.4.1 概述
        7.4.2 一般药物治疗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7.4.2. 3 二尖瓣反流
        7.4.2. 4 二尖瓣狭窄
        7.4.2. 5 三尖瓣反流
        7.4.2. 6 三尖瓣狭窄
        7.4.3 抗凝治疗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7.5.1 概述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7.5.3 具体治疗方案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7.5.3. 4 其他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7.6.1 概述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7.6.2. 1 抗凝治疗
        7.6.2. 2 溶栓治疗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1 概述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7.8.1 概述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7.9.1 概述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7.1 0. 1 概述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7.1 0.2.1 定义
        7.1 0.2.2 分期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7.1 0.3.1. 2 抗凝治疗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7.1 0.3.2 他汀类药物
        7.1 0.3.3 抗缺血治疗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7.1 1. 1 概述
        7.1 1. 4 诊断
        7.1 1. 5 治疗
        7.1 1.5.1 一般治疗
        7.1 1.5.2 抗缺血治疗
        7.1 1.5.3 调脂治疗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7.1 2. 1 概述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7.1 2.2.2 诊断
        7.1 2.2.3 治疗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7.1 2.3.2 诊断
        7.1 2.3.3 治疗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7.1 3. 1 概述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7.1 4. 1 概述
        7.1 4. 2 药物选择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7.1 4.2.2 他汀类药物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7.1 4.2.6 抗凝药物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7.1 4. 3 注意事项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7.1 4.3.2 他汀类药物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7.1 5. 1 概述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8.1.1 概述
        8.1.2 临床诊断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8.1.3. 1 阿司匹林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8.1.3. 5 其他药物
        8.1.4 预后及随访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8.2.1 概述
        8.2.2 筛查
        8.2.3 诊断
        8.2.4 调脂药物治疗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8.2.4. 5 联合治疗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3.1 冠状动脉痉挛
        8.3.1. 1 概述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8.3.2 冠状动脉肌桥
        8.3.2. 1 概述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8.3.3. 1 概述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9.1.1 心血瘀阻
        9.1.2 痰浊内阻
        9.1.3 气滞血瘀
        9.1.4 气虚血瘀
        9.1.5 寒凝血瘀
        9.1.6 瘀热互结
        9.1.7 气阴两虚
        9.1.8 心肾阳虚
        9.1.9 心肾阴虚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9.2.1 抗血小板作用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5)急诊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证素特征及八珍汤的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造影剂肾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造影剂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文: 中医证素研究对本论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概述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急诊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证素分布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手术操作
        1.6 术后医疗和护理
        1.7 术前造影剂肾病评分
        2. 研究方法
        2.1 信息采集
        2.2 观察指标
        2.3 数据管理
        2.4 统计学分析
        附:相关概念
        附: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情况
        3.2 既往史
        3.3 入院诊断
        3.4 手术介入情况
        3.5 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情况
        3.6 临床资料分析
        3.7 基于单因素的CIN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3.8 基于多因素的CIN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3.9 载脂蛋白ApoE基因型分布
        3.10 中医证型分布
        3.11 CIN中医证素分布
        3.12 证素人群分布讨论
        4. 讨论
        4.1 急诊PCI术后CIN发病率较高
        4.2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与CIN发病相关
        4.3 造影剂肾病可能为一个独立疾病
        4.4 证素病性以气虚血瘀为主,病位主要在脾
        4.5 CIN治疗需趁早,截断毒邪留恋态势
        4.6 CIN证素特征结果少的原因
        4.7 发生CIN的患者ApoE基因分型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八珍汤改善造影剂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及样本量确定
        2.2 治疗方案
        2.3 治疗周期、随访及观察时间点
        2.4 观察指标
        2.5 安全性指标
        2.6 研究终点
        2.7 疗效评价
        2.8 安全性评价
        2.9 安全性评价内容与安全性措施
        2.10 统计分析
        附: 技术路线图
        附:定义和概念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3.2 两组疗效评价比较
        3.3 药物安全性观察情况
        3.4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比较
        4. 讨论
        4.1 结合统计结果讨论分析
        4.2 刍议从“解药毒”角度探讨治疗CIN当用和法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结论、创新点、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和展望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供本院博士论文评审用)

(6)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冠心病概述
    1.1 定义
    1.2 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
    1.3 临床分型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5 危险因素及预防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
        2.1.1 β受体阻滞剂
        2.1.2 硝酸酯类药物
        2.1.3 CCB
        2.1.4 其他治疗药物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2.2.2 氯吡格雷
        2.2.3替格瑞洛
        2.2.4 β受体阻滞剂
        2.2.5 他汀类药物
        2.2.6 ACEI或ARB
        2.2.7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理用药指南
    3.1 定义
    3.2 危险分层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3.3.1 诊断
        3.3.2 鉴别诊断
    3.4 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3.4.2 STEMI的治疗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3.4.2.2溶栓治疗
        3.4.2. 3 抗栓治疗
        3.4.2. 4 抗心肌缺血
        3.4.2. 5 调脂治疗
        3.4.2. 6 其他治疗
        3.4.3 UA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治疗
        3.4.3. 1 一般治疗
        3.4.3. 2 抗缺血治疗(具体推荐见表1)
        3.4.3. 3 抗血小板治疗(表2)
        3.4.3. 4 抗凝治疗
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合理用药指南
    4.1 诊断与鉴别诊断
    4.2 病情评估
        4.2.1 临床评估
        4.2.2 负荷试验
        4.2.3 左心室功能
        4.2.4 心肌缺血成像(SPECT)
        4.2.5 冠状动脉CTA
        4.2.6 冠状动脉造影
    4.3 治疗原则
        4.3.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4.3.2 循证药物治疗
        4.3.3 血运重建
    4.4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4.4.1 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4.4.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5.1 定义
    5.2 病因与机制
        5.2.1 内皮功能不全及MCD
        5.2.2 炎性反应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5.2.5 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5.3临床表现
    5.4 诊断及鉴别诊断
    5.5 药物治疗
        5.5.1 β受体阻滞剂
        5.5.2 CCB
        5.5.3 硝酸酯类药物
        5.5.4 ACEI
        5.5.5 他汀类药物
        5.5.6 其他药物
    5.6 非药物治疗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 定义及分型
        6.1.1 完全SMI
        6.1.2心肌梗死后的SMI
        6.1.3 心绞痛伴SMI
    6.2 可能机制
    6.3 诊断
        6.3.1 动态心电图
        6.3.2 心电图运动试验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6.3.4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6.4 预防及治疗
        6.4.1 预防
        6.4.2 治疗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的用药治疗原则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7.1.1 概述
        7.1.2 药物选择
        7.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7.1.2. 2 目标管理
        7.1.2. 3 药物推荐
        7.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7.2.1 概述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7.2.2. 1 发病机制
        7.2.2. 2 诊断及评估
        7.2.2. 3 药物治疗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7.2.3. 1 发病机制
        7.2.3. 2 诊断及评估
        7.2.3. 3 药物治疗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7.3.1 概述
        7.3.2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
        7.3.3 规范抗栓治疗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7.3.3. 1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
        7.3.3. 2 NSTE-ACS合并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7.3.3. 3 STEMI合并心房颤动行直接PCI患者的抗栓治疗
        7.3.4 NOAC
        7.3.4. 1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7.3.4. 2 直接因子Ⅹa抑制剂
        7.3.5 注意事项
    7.4 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
        7.4.1 概述
        7.4.2 一般药物治疗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7.4.2. 3 二尖瓣反流
        7.4.2.4二尖瓣狭窄
        7.4.2. 5 三尖瓣反流
        7.4.2. 6 三尖瓣狭窄
        7.4.3 抗凝治疗
        7.4.3. 1 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7.5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
        7.5.1 概述
        7.5.2 流行病学
        7.5.3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7.5.3.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是否需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7.5.3.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TIA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7.5.4 一般治疗
        7.5.4. 1 抗血小板治疗
        7.5.4.2降压治疗
        7.5.4. 3 他汀类药物治疗
        7.5.4.4其他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7.6.1 概述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7.6.2. 1 初始抗凝治疗
        7.6.2. 2 溶栓治疗
        7.6.2.3长期抗凝治疗
        7.6.3 ACS合并急性肺栓塞
        7.6.4 PCI合并急性肺栓塞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1 概述
        7.7.2 COPD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7.7.3 冠心病合并COPD的药物治疗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7.7.3. 3 他汀类药物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7.8.1 概述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PPI联用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7.8.2. 2 PPI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7.8.4. 2 药物治疗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异常
        7.9.1 概述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7.9.4 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用药原则
        7.9.5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1)非特异性抗炎药:代表药物为复方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异甘草酸镁等。
        (2)解毒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谷胱甘肽、硫普罗宁。
        (3)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代表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
        (4)抗氧化类药物:代表药物为水飞蓟宾。
        (5)利胆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7.9.9 其他冠心病常用药物对肝功能异常患者的影响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
        7.1 0. 1 CKD的定义和分期
        7.1 0.1.1 CKD的定义
        7.1 0.1.2 CKD的分期
        7.1 0. 2 冠心病合并CKD患者的药物治疗
        7.1 0.2.1 抗栓治疗
        7.1 0.2.2 他汀类药物
        7.1 0.2.3 抗缺血治疗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7.1 1. 1 概述及流行病学
        7.1 1. 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7.1 1. 3 临床特点
        7.1 1. 4 诊断
        7.1 1. 5 治疗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7.1 2. 1 概述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7.1 2.2.1 流行病学
        7.1 2.2.2 一般治疗
        7.1 2.2.3 特殊治疗推荐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7.1 2.3.1 流行病学
        7.1 2.3.2 一般治疗
        7.1 2.3.3 特殊治疗推荐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7.1 3. 1 概述
        7.13.2药物治疗推荐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7.1 4. 1 概述
        7.1 4. 2 药物选择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7.1 4.2.2 他汀类药物
        7.1 4.2.3 ACEI或ARB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7.1 4.2.6 抗凝药物
        7.1 4.2.7 CCB
        7.14.2.8α2受体激动剂
        7.1 4. 3 注意事项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7.1 4.3.2 他汀类药物
        7.1 4.3.3 ACEI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8 冠心病特殊类型的用药治疗原则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8.1.1 概述
        8.1.2 临床诊断
        8.1.2. 1 KD合并CAL的诊断
        8.1.2. 2 AHA制定的CAA分类
        8.1.3 药物治疗
        8.1.3. 2 大剂量IVIG
        8.1.3. 3 CAA治疗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治疗
        8.1.3. 5 其他药物
        8.1.4 预后及随访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8.2.1 概述
        8.2.2 诊断
        8.2.3 调脂药物治疗
        8.2.3. 1 调脂治疗原则
        8.2.3. 2 调脂药物开始时间
        8.2.3.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8.2.3.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3.1 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
        8.3.1.1疾病概述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8.3.2 冠状动脉肌桥
        8.3.2. 1 疾病概述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8.3.3. 1 疾病概述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9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9.1 冠心病一级预防常用药物
        9.1.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
        9.1.2 调脂治疗的常用他汀类药物
    9.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9.3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9.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四、透析过程后期出现心绞痛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剂量碘克沙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 赵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化瘀解毒”法防治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D]. 徐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防研究[D]. 王高坤.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4]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5]急诊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证素特征及八珍汤的疗效评价研究[D]. 王东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6]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6)

标签:;  ;  ;  ;  ;  

透析后期心绞痛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