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长安城的一些布局特征与初唐诗歌的审美特征

隋唐长安城的一些布局特征与初唐诗歌的审美特征

一、隋唐长安城若干布局特点与初盛唐诗歌美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陈瑜[1](2019)在《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这一课题旨在以涉及唐代商业题材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唐诗史料为文本支撑,围绕商业——商人——士人——诗歌这一主线,系统分析唐代商业题材诗歌的整体风貌以及商业与诗歌间的深层关联,综合呈现多元立体的文学生态,重新定位其在唐代诗歌史以及古代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通过介绍研究缘起阐明本文的选题依据,再从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两方面论证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考论了关涉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对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予以分析和肯定的基础上,亦对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论析;最后根据研究目的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考察范围、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了唐代商业与诗歌的内在联系,对唐代国内商业的发展轨迹予以了动态呈现。本章辐射商业中商业店铺和商业市场两个核心要素,择取最具时代新变和商业特色的代表性内容,以唐诗作品为切入点开展镜像分析,一是以“酒肆”一隅管窥唐代的商业店铺全貌,审视与探讨了诗歌的气质风貌与诗歌意象;二是以“坊市”“夜市”“草市”“花市”为例,对唐代商业市场的发展轨迹予以剖析,并深入挖掘诗中展现的时代特色与社会风尚。通过点面结合地论述,将商业题材诗歌的研究从经济考略纵深到人文视野。第三章聚焦于反映唐代国际商贸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商胡”主题,从诗歌入手考述“商胡”的族属来源及来华路线,探寻“商胡”在华的行动轨迹与聚居之地,展现了唐朝国际贸易兴盛发达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共融的景象。本章还着重对唐诗中的“商胡”的文学书写和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阐述,唐代诗人以局部侧写和全景素描的方式诗意渲染了“商胡”的诡谲体貌,新颖艺术的书写模式有助于唐诗题材、内容和技巧的拓展;对“商胡”重利轻身的冒险精神、慧眼识宝的超凡能力、重义好德的美好品德的多角度观照丰富了“商胡”的立体形象;对乡国梦遥的愁闷“商胡”的形象刻画则以思乡为契合点,通过“同化”体验的建构寻求彼此情感上的“同”以弥补胡汉间文化上的“异”,表现了唐人进步的民族观。唐诗中的“商胡”形象书写蕴含对异质文明的诗意呈现、审美体验、文化反思和历史回溯,视角独特,意蕴丰赡。第四章对唐诗中的“士”“商”关系予以重点阐发,通过深入剖析士商关系的嬗变轨迹和心态成因,论述士人阶层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与情感。综观整个唐代社会,“士”对“商”的非难始终占据主流,这种思想根源有四:一是义利观下的“士志于道”与“逐利惟是”的价值取向差异;二是士人视角下的“贾雄农伤”的政治忧思;三是封建伦理家庭观标准下的情感批判;四是官商勾连背景下士不如商的激愤。随着人道主义精神的高涨和身迹相合的心路发展,“士”与“商”的联系日渐加强,二者关系有所缓和与松动,“士”能对“商”的生活处境做出复杂多面的反映,“士”关注到“商”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与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在诗歌中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仕宦类商贾”的感叹中又抒发出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与赞扬。第五章着眼于商业发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研究。第一节总结了商业发展对诗歌艺术风貌的影响,一是创作突破得益于关注重点的变换与文风倾向的转变;二是创作群体中妓女与商人成为新兴创作力量;三是创作体式的选择深受歌诗传唱审美导向的影响;四是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第二节以唐诗中的花卉新变为例探讨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作为潮流观察员的唐代诗人们敏锐地捕捉到唐诗中出现的花卉种植新变,深入剖析了唐代统治者赏花逐异与游幸娱乐日重、新贵族慕上习气与竞奢攀比成风、士大夫醉心于园林雅趣与花木娱情、方外人着力于寺观美化与心性修行的时人心态,将这些新兴现象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呈现于诗作之中,丰富了唐代诗歌的表现内容。第三节以“瑟瑟”的色彩转喻为例探讨外来商品对唐诗语汇的影响。“瑟瑟”是波斯、南诏和西域诸国官方进贡与贸易交流的珍稀商品,随着其在上层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逐渐被文人纳入到诗歌语汇之中。唐代诗人自白居易而降,有意识地将“瑟瑟”进行色彩转喻,用以代替“碧”所涵盖的青、绿、蓝等不同层次的颜色,将其转喻为江水碧色、茶末鲜色、衣饰丽色、松竹青色等色相,为诗歌创造出丰富多变的色彩层次和新鲜个性的艺术境界,更创造性地将其与“猩猩红”对比,形成一对特定的意象组合,固化为诗歌中色彩对仗的修辞格式。唐代外来商品凭借诗人敏锐的审美体验、大胆新奇的意象转喻和生动夸张的艺术表现,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接受广泛。

罗曼[2](2019)在《唐诗中的青门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门是都城长安的东方门户,也是长安城迎来送往最频繁的出入口,青门经由文人书写从一个地理坐标变成一个文学意象,唐诗中的青门书写不仅能管窥长安城都市风貌,更是观照广大文士心路历程的一个合宜视角。本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梳理青门意象的形成理路。青门原是汉长安城东南门霸城门的代称,后用以广泛指称长安东大门,人们在此出入往来,迎送筵饯,因此青门备受人们关注且成为文人长期书写的对象。唐前是青门意象的形成期,青门仅作为典故或地标出现在诗文中;唐代则是青门意象的扩张期,唐人笔下的青门意象包罗万象,意涵丰富;而唐后的青门书写则渐趋固化,成为“怀旧伤别”类型化叙事的文化符号。第二章通过数量统计和文本细读深入分析青门诗歌的面貌。唐代青门诗歌共计142篇,在唐初、盛唐、大历、元和与晚唐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风格特征;青门诗歌按照类型可分为青门送别、青门述怀、青门冶游和青门哀挽四大类,送别及述怀诗真实地记录和展示了广大文士的生存状态、精神困境和心路历程,冶游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世俗化、娱乐化倾向,而哀挽诗不仅寄托了诗人们的哀悼与思念,也表现了唐人向死而生的积极的生命观。唐诗中的青门书写最具典型性的是白居易和贾岛诗歌,他们在长安的居所和活动范围与青门关系甚密,他们笔下的青门诗歌折射出他们内心深处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第三章引入“文学空间”这一概念,关注青门书写的空间拓展。诗人们以青门为窥视点环顾四周,描摹了青门内外活色生香的都城图景,展示了唐长安城公共领域的繁荣;以青门为起点,构建了“青门—长乐驿—灞桥驿”青门道送别空间,传达了亲友离别的深情厚谊;以青门为始发点,想象友人东去、南下、北上的远行轨迹,延伸了青门大道的行旅空间;以青门为基点,创造了打破时空界限的青门记忆空间,投射了远离京阙的文人对长安的深沉依恋。

李娜[3](2018)在《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文中指出本研究是基于文学本位的跨学科研究,在细读唐代诗文总集、别集的基础上,结合考古资料、史书、政书、类书、方志、佛藏、道藏等文献,通过检索梳理、综合归纳,以文史图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分析在唐代文学中留有大量印记的十一种外来代表植物的书写境况,探究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关系,同时以此为窗口审视唐人对待外来植物的态度、接受心理,唐时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图景,乃至唐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状况。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绪论部分,叙述选题缘起,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尚需拓展的空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论文开展的分论点与方向,对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研究的价值等作出阐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外来植物沿丝路传入的路径,将其分为陆上与海上两类,又另辟佛教外来植物专章,选取胡麻、蒲萄、石榴、苜蓿、芜菁、甘蔗、刺桐、木绵、娑罗、菩提、贝多等作为个案,在细读文本,辨析正名、异名、冠名、错认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十一种外来植物在唐代文学中的呈现境况,并附加因错认、冠名的七叶树、多罗、海石榴等三种外来植物,解析其在唐代文学中出现的位置、并联搭配的物象、使用的情境,分析其在初盛中晚不同时期的文学中的变化特点,全面细致地还原并绘出外来植物进入唐代文学的真实图景。第四章在此前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展开探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二者有着密切深入的双向互馈关系,一方面,丝路外来植物文化作为背景影响着创作者的认知,而外来植物在中国本土的生长状态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创作者的视野、情感与心灵,激发其创作灵感,成为其创作的源泉,作为其表现对象与素材,丰富其内容、思想与情感,与它物及融入的诗人情感共构出唐诗别样的意境,让唐诗充溢着一种鲜活的异域情韵。另一方面,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情境与生态景观,其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心理,其累积的衣食住行医药文化,均藉由唐代文学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亦对外来植物作以本土化的选择与模塑,赋予其诗意化的美名,如诗如画的中国化气韵,中国化的风韵,从而让其更丰富、灵动,更具美感,具有了包容中外、兼容二美的文化内蕴。当丝路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它不仅被再现着,也被表现着,唐代文学创作者会通过亲见后的直观描写再现眼前物,也会将个体的情感、认知注入其中,甚至通过文献载录想象着这种来自异域并未亲见的事物,还会在追忆中为其涂抹上朦胧唯美的色彩,于是当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后,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在唐人眼中、心目中辗转后的样子,从而别具风采,焕发出别样的光华。可以说唐诗与丝路外来植物在特定时空下的相遇,交汇时即绽放出动人的光芒,当唐人遇见丝路外来植物,凝视中激发了创作的火花与灵感,丝路外来植物装点着唐代文学的风景,而唐代文学也充实着丝路外来植物的意蕴,使其不仅是过去的文化载体也是当时的文化承载者,不再是无意识的物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被人格化的物,不仅是异域的、外国人的也是唐代本土的、唐人的,不仅是个体的也是卓具代表性的,是与唐代的天空、阳光、风雨,唐代的人与物关联的,增添了更丰富文化内蕴的诗意的精灵。论文能独辟蹊径,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唐代文学中的11种外来植物书写细节作以分析,包括其在唐诗中的位置,搭配、对仗、连接等物象组合与对接,构成的诗境与意蕴等,并以此分析其在唐诗中的具体作用,唐人对其的本土化重塑,乃至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融的具体方式与呈现情境。阐释唐人选用特定外来植物异名,以外来植物冠名之名入唐代文学等现象,亦进一步分析其中所透露的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被唐人接受的态度、心理、中西方文化交流意蕴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作出系统、细化分析,令研究时现闪光点与创新点。

王珊[4](2018)在《隋唐至宋初关中地域山水画形态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山水画发展至隋代,基本上有了可见的、完全独立的面貌,其影响深远。而作为隋唐都城长安的所在地,关中地域价值对于整个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性及意义被凸显出来。岁月的流逝、朝代的更迭、人文的变迁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古代地域的精确性,但这种模糊的“地域”观念已经固定,并逐渐转化为对其地域文化界定的标志,深植在人们心中,并对艺术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以一个绘画实践者的角度对山水画形态进行思考,特别是将地域概念作为切入点,以关中地域为描述背景,以隋唐至宋初为时间轴,跨越山水画形态初创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挖掘早中期山水画地域研究意识重要性的同时,从物质载体与展观方式、形式语言、审美观念、艺术精神四个层面入手,重点选择中国山水画发展至隋唐的赋彩山水画形态及贯穿于中唐至宋初的水墨山水画形态展开分析,试图论证地域对山水画形态的影响以及时代背景下的政治、文化与地域相互作用的关联价值。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态之一,拥有完整的、独特的自我文化性格。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在寻求中国山水画形态变迁原因的过程中,将着眼点更倾向于研究中国山水画形态自身的内部结构的调节机制及生成系统。运用绘画形态学的方法对山水画艺术进行研究,让我们能够由表及里、分层次、更加清晰地看到其内在结构构成与形态流变。而传统意义上按照时间序列分类别研究山水画,并不能完全揭示其机制内部的运行规律及衍变成因。更重要的是不能系统地从创作实践的方法论角度提供思路。不同形态之间各构成要素性质与价值不尽相同,但是,中国山水画之所以能够整体接续着向前发展,说明其形态内部的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融合性与创造的活性,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兼容外来的、具有积极拓变意义的影响因素,依照山水画特有的机制运转规律创建新的山水画形态。本文对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形态描述和结构分析目的在于:溯源中国山水画与自然间相互生发的最根本的关系。并且,对这一深层机制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探究地域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影响下的中国山水画形态规律,来寻找其形态流变的渊源、创作动因及实践意义。

叶汝骏[5](2018)在《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袁枚《随园诗话》云:“唐人最重五律。”五律在唐诗体裁系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唐诗近体中率先完成定型的一体,也是联结古、近两大体裁系统的枢纽性诗体。同时,五律还是唐人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体,而唐代则可谓五律艺术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再者,唐代科举试诗主要采用五言六韵的近体诗,而五律正是其必备的基础,这便决定了五律在唐人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故可以说,五律是唐代的第一诗体。本文通过对唐代五律历史演变过程的系统梳理,.初步还原了唐代五律艺术发展的真实状况,归结出了唐人五律的独特艺术追求。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提出“唐诗文体学”的概念,并分析了该研究的重要意义、现状及不平衡性,指出今人对于唐代五律的研究与其地位与成就严重不符的情况。绪论还介绍了唐代五律的数量、分期等基本情况,并深入分析了古今学者对于唐代五律的研究现状及其动向。正文部分,第一至五章从纵向的史的角度对唐代五律的历史演变轨迹进行系统梳理。与以往学者多从时限角度进行机械划分不同,本文以诗歌艺术性的总和一一“体”一一为视角,将唐代五律划分为齐梁体、初唐体、盛唐体、大历体、杜甫体及元白体、张籍体、贾岛体等若干发展阶段。具体而言,第一章论述唐体五律初步剙构的首个阶段,即从齐梁体到初唐体的演变过程,并指出初唐体五律存在“以律行律派”和“以古行律派”二元分野的格局。第二章论述形成唐体五律正宗、经典作品的主要阶段一一盛唐体,指出盛唐诗人的一些审美选择对后世五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章论述登峰造极、轨范千古的杜甫体五律,杜甫以一人之力,掀起了唐代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第四章论述大历体五律的艺术特征与发展状况,在这一堪称五律首次独盛的阶段,五律的若干特征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转变。第五章论述贞元以后的五律,此际的五律受元白体、张籍体、贾岛体等多种美学范式的共同影响,尤以贾岛体的影响最为深刻。第六章进一步从横向对比的角度归结出唐人五律的独特艺术追求:一是通过唐体五律与齐梁体五言新体诗的对比,揭示出唐人五律的艺术进步;二是通过初盛唐五律与中晚唐五律的对比,揭示出唐人五律美学追求的转变;三是通过梳理唐代五律“以古行律派”与“以律行律派”的消长演变,揭示出“以古行律”的五律成为唐代五律高格的原因;四是通过五律与七律在表现原理、主导风格等方面的对比,进一步揭示出唐人五、七言律的艺术分工问题。余论部分还就与唐代五律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延伸探讨。

郝鹏展[6](2017)在《公共空间、城市传播与社会控制 ——基于隋唐长安城的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公共空间是上世纪中期出现在哲学和政治学领域的概念,随后得到多个学科借鉴和发扬。现代公共空间主要是指城市居民自由出入、不受限制共同使用的公用空间,以及这种空间中人们的交往交流和社会生活。随着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文化成为了包括历史城市地理学在内的众多学科关注的热点。本文的研究主要从城市及社会研究领域中的公共空间出发,不仅仅将城市公共空间看作一个用于表达社会发展过程的媒介,更重要的是进入空间的人们,以及展现在其上的参与、交流与传播。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城市空间中不存在现代意义的公共空间,但中国特殊的城市空间结构其实形成了独有的一套类公共空间体系。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的重要节点,其不仅处于都城从坊里型向街市型的转折点,而且其奠定了以南郊——宗庙、社稷为轴线都城空间生成典范。因此,本文借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结合近百年来对长安城研究的丰硕成果,从历史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相结合的视角对长安城公共空间进行分析和解读。本文选取隋唐长安城的街道、园林和寺观三种不同层面的空间的公共化进行论述,讨论都城公共空间的布局、演变和结构,进而探讨公共空间的功能和影响,力图展示不同层面公共空间系统背后的统治权威、城市传播和社会控制的相互交织,分析长安城公共空间中的仪式和象征,意象和文化以及传播与控制等功能和意义。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第二、三、四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空间公共化的建构与演替。此部分按照要素论述隋唐长安城不同层面公共空间的构建、演替以及公共活动的多彩和特征。从街道、园林和寺观不同的公共空间系统进行具体分析和展示。以国家各种祭祀礼仪仪式为主的街道公共空间活动是儒家宇宙观作为国家礼仪在公共空间上的展示,在城市建设的时候就是作为国家礼仪实施的空间和载体而存在的。在皇家曲江赐宴百官、进士游赏曲江、万民同乐曲江的层层助推之下,曲江已经远远超出了园林的性质,集聚了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社会全阶层,更具现代意义上公共化的意味,并且逐渐演变成为了长安城乃至中国古代都城中独一无二的公共空间模式。寺观公共空间成为了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在政治化主导的城市空间格局下的隐性发展的城市公共空间。寺观将民众的娱乐需求、寺观的社会需求以及国家的统治需求相结合,相互促进和交织,最终形成了长安城中具有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独特公共空间发展模式。第五、六章为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公共空间的功能与影响。此部分分别从公共空间与城市传播和公共空间与社会控制两个层次分析入手,结合公共空间的仪式、象征和符号等分析以及城市社会地理学等理论探讨长安城中三种公共空间体系的功能和社会意义,构建具有中国传统社会特色的空间社会功能,特别是“权力——空间”的分析,从社会、文化等层面展示封闭结构下长安城公共空间的社会影响。长安城的象征意义和围绕长安城形成的文化共识,就是不同的公共空间传播圈层结构中逐渐被积累和叠加起来的。围绕长安城的公共空间形成的传播体系,不仅通过空间仪式化的过程,建构着唐王朝统治的合法性,也通过空间的符号化过程,建构着整个帝国的社会共识和文化认同,同时通过空间的世俗化过程,维系着整个城市的社会生活发展。象征意义的仪式化公共空间和世俗化公共空间分别在社会控制体系中起到不同作用,并且随着国家权威的弱化,曲江和寺观为代表的举行民间的各种世俗化礼仪空间在国家控制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显性和隐性的社会控制模式相互交织发挥作用,共同承担着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的作用。第七章为结论。通过对隋唐长安城空间公共化的研究,本文在街道的交通功能之外、在曲江的园林功能之外、在寺观的宗教功能之外,逐渐明晰了三种相互交融又相互区别的公共空间体系,即都城建设之初就确立的以街道为代表的在政治主导下的仪式化公共空间体系,科举制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曲江为代表在文化主导下的象征化公共空间体系,以及城市社会生活推动下产生的在宗教掩盖下的寺观世俗化公共空间体系。通过对长安城公共空间社会功能的研究,本文得出了街道、曲江和寺观三种不同的传播圈层结构和显性、隐性两种不同的社会控制模式。这种以长安为核心的传播圈层和社会控制的博弈和勾连、弥补和融合不仅共同演绎和建构了隋唐长安的共同体意识和精神文化符号,而且社会各阶层对长安城公共空间的认同和共识、争夺和利用,成为了城内民众打破封闭的城坊空间结构而聚集和流动的诱因,更成为上承秦汉、下启唐代之后形成的中国特有的宗教神秘色彩和世俗化结合的庙会公共空间的缘起和基础。这不仅在建构中国古代城市特有的公共空间体系上探索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历史城市地理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并力图构建“历史城市社会地理学”的新方向。

周雪[7](2017)在《王维与杜牧长安诗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安是唐代的都城,是唐代文人宦游干谒和诗酒唱和的重要舞台,通过唐人的诗文,可以一窥古代长安的风貌。本文选取盛唐诗人王维和晚唐诗人杜牧的长安诗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呈现唐都长安在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从盛唐到晚唐这一百多年来的历时性变化。绪论部分主要界定了王维及杜牧长安诗的范围,考察了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及方法。第一章为长安都市景观比较,从长安全景、宫殿建筑、家宅私园、宗教建筑四个方面进行。论文试图在充分研读王维、杜牧长安诗的基础上,通过补充相应的历史、地理资料,复原唐代长安的都市景观、描绘出唐代长安人的生活空间。第二章为长安城市生活比较,既有王维、杜牧自身在长安为官从政时,早朝寓直等办公情形的缩影,也介绍了普通长安居民的生活百态。长安城从来都不是一堆空旷冰冷的建筑,正是这些长安人的喜怒哀乐,让城市有了跳动的脉搏和鲜活的生命。第三章为王维与杜牧的长安情结比较。一方面,二者的长安情结共同表现为在长安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作为生于长安长于长安成年后却常年在外为官的长安人,杜牧的长安情结还表现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冯兵[8](2016)在《二十世纪以来隋唐五代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隋唐五代城市史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者来自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城市规划、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关注重点有城市经济、坊市制度、城址选择、城市规划、城市布局、城市居民和城市考古等方面。区域城市与单体城市渐趋成为研究热点。已有研究虽成绩不俗,但研究视角与内容亦存在不足。其主要表现是:资料整理与利用不足;理论探索与建设缺乏;个案、区域与总体研究失衡。避免城市史研究精细碎片化,扩大宏观性视野,推进系统化、总体性研究,当为之后隋唐五代城市史研究的主要方向。

张兰芳[9](2015)在《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领域涌现出的无数名家杰作之所以为人敬仰,缘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人类艺术史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新创造。追求独创性风格,历来是创作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对风格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也是众多理论研究者所关注的热门论题。目前,关于古代艺术风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各门类艺术的具体研究或断代研究上,而将古代各门类艺术视作一个整体,从宏观层面对其共性风格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至今付诸阙如。基于此,本文从宏观层面对古代各门类艺术所具有的共性风格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必要。古代艺术风格的形成,对影响古代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作了系统性分析研究。本文认为风格的形成与事物发生的原因之间具有共通性,可从地点、时间、人物三个维度予以思考。风格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创作主体通过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呈现出的稳定而独特的整体风貌与艺术特色,由此提出地理环境、时代环境和创作主体是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艺术风格是三者融会贯通、共同作用的结果。古代艺术风格的类型,从类型学意义对古代艺术风格类型作了研究。本文在对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发展脉络梳理概括的基础上,发现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之间具有类型化的趋向,划分的依据与角度不同,所得风格类型也不同。由此提出从“形”、“意”、“文”、“法”、“气”五个方面来建立古代艺术的基本风格类型:简约与繁丰、含蓄与明快、素朴与华丽、谨严与疏放、阴柔与阳刚,以实现多重审美角度下对古代艺术风格的全面观照。古代艺术风格的特征,对艺术风格的一般特征和品评特征作了研究。风格一般特征是各门类艺术都具有的共性特征,任何层面的艺术风格都必然具备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变异性以及归属性特征;对风格品评特征的概括,基于古人对风格品评的重视,常采用“以物譬喻”、“分级品第”的方式品评作家、作品风格,由此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话语系统,风格品评的意象化、品第化特征,代表了古人认识与理解风格特征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古代艺术风格的发展,对风格发展的规律、路径及对后世创作的影响作了研究。本文认为古代艺术风格不断承传发展,符合辩证法发展规律,这一基本规律就是“通变”;由于不同时代创作主体始终秉持“师古”、“师造化”、“师心”的发展路径,推动艺术风格在保持历史继承性的同时不断发展嬗变。古代艺术风格影响后世艺术创作是必然的,且历时越久,风格面目越多,为后世所提供的资源储备与典型范式也就愈加丰厚,受顾颉刚“层累说”思想启发,本文提出古代艺术风格以“层累”态势影响后世艺术创作,且主要通过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展开,体现为内容的衍生、演变与形式的延续、拓展。

杨贺[10](2015)在《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研究》文中认为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是在唐前诗歌人物描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且对后世诗歌人物形象描写影响深远。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整体研究包括五个方面:历史渊源、人物形象的描写类型、描写技巧、艺术演进和艺术成就。唐前诗歌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发展分为先秦两汉和魏晋南北朝两期。先秦两汉诗歌中人物形象类型和技巧较单一。汉武帝以后的诗歌受政教礼仪束缚,除了少数作品,大多数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不够丰满。魏晋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类型逐渐多样化,描写人物的技巧也变得灵活多样,且开始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画。南北朝后期,诗人们多采用铺排手法、抓特征法以及细节描写和细腻委婉的心理描写等手法,对人物的“形”、“神”进行传神描摹,诗歌出现很多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发展到唐代,诗歌中人物的类型多元化,艺术意蕴更加丰富,描写手法更加多样。唐诗中的人物形象,不仅能够充分表达诗人的情感意志,且具有丰厚的生活底蕴,饱满的精神气质。唐诗中的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反映着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发展在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各不相同。初唐诗歌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继承齐梁宫体的基础上又彰显出新变的特点。盛唐诗人在诗歌中刻画出了立体化的人物形象,并极大地丰富了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艺术意蕴。中唐诗人刻画人物形象重赋法铺陈和白描,以及人物内在精神的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世俗化和类型化的倾向。晚唐诗歌人物形象描写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唐诗中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为后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人物素材,其描写经验也影响着后代文学人物的刻画。唐诗人物形象浓郁的抒情意味和浪漫主义的意蕴也影响了后世文学人物形象的刻画。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研究的局部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唐诗人物形象描写与绘画艺术的关系,不同诗歌体裁对人物形象描写的制约,着名诗人的个案和比较研究。唐代诗画并兴,这两种艺术相互影响,并在美学趣味和艺术技巧上相互融合。受不同诗体形式的制约,唐诗不同体裁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手法亦不同。不同诗人因艺术个性的不同,刻画出的人物形象也不尽相同。李白天性豪放不羁,而李颀秉性温柔敦厚,故李颀刻画盛唐名士形象采史传笔法写人,多重写实;而李白重主观抒情,多采用写意手法。中唐韩愈在自我形象刻画上师承杜甫,他一改往昔诗歌中浪漫主义的自我书写方式,而采用一种纯写实的方式进行。张籍继承古乐府的传统刻画女性形象,而自居易的新乐府中的女性形象则吸收了史传类散文、唐传奇人物形象描写技巧。

二、隋唐长安城若干布局特点与初盛唐诗歌美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隋唐长安城若干布局特点与初盛唐诗歌美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评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唐诗中的商业镜像
    第一节 “笑入胡姬酒肆中”之店铺
        一、空前兴盛的“酒家楼”
        二、异域风情的“春酒店”
        三、“胡姬当垆”与“青门送别”
    第二节 “花市香飘漠漠尘”之市场
        一、城邑“坊市”的变迁
        二、乡村“草市”的繁盛
        三、专营“花市”的勃兴
第三章 唐诗中的“商胡”印记
    第一节 “商胡”的族属来源
        一、西域昭武九姓商人
        二、周边少数民族商人
        三、其他海外诸国商人
    第二节 “商胡”的行迹探寻
        一、“商胡”的北上行迹
        二、“商胡”的南地留痕
    第三节 “商胡”的形象书写与文化意蕴
        一、“商胡”体貌的诗意渲染
        二、“商胡”品性的多重观照
        三、“商胡”情感的同化体验
        四、“商胡”书写的文化意蕴
第四章 唐诗中的“士”“商”关系
    第一节 “士”对“商”的非难
        一、义利观念下价值取向的批判
        二、士人视角下贾雄农伤的忧思
        三、伦理精神下家庭情感的背离
        四、官商勾连下士不如商的激愤
    第二节 “士”对“商”的同情
        一、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的关注
        二、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的感慨
        三、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的叹息
        四、形迹相合的同情之源的剖析
    第三节 “士”对“商”的羡慕与赞扬
        一、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
        二、对“商”爱国热情与诚信经营的赞扬
第五章 唐代商业对诗歌的影响
    第一节 商业发展对诗歌风貌的影响
        一、诗歌创作的动态演变与特色分析
        二、创作队伍中孕育出新兴创作力量
        三、创作体式取决于传唱的审美导向
        四、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
    第二节 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以“花卉新变”为例
        一、花卉诗歌蕴含的时代新变
        二、花卉诗歌展现的社会生活
        三、花卉诗歌书写的价值内涵
    第三节 外来商品对诗歌语汇的影响——以“瑟瑟”诗为例
        一、“瑟瑟”本源考述
        二、“瑟瑟”释义辨正
        三、“瑟瑟”在唐诗中的色彩转喻及意象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唐诗中的青门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起及意义
    2.重要概念释义
    3.相关研究现状
    4.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文化学视野下的青门
    1.1 作为地理坐标的青门
        1.1.1 何处是青门?
        1.1.2 唐前青门的位址迁变
        1.1.3 青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2 作为文学意象的青门
        1.2.1 唐前青门意象的沉积与奠定
        1.2.2 青门意象在唐代诗文中的指涉
        1.2.3 唐后青门意象的类型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诗中的青门“映像”
    2.1 青门诗歌的整体分析
    2.2 青门诗歌的内容阐释
        2.2.1 青门送别
        2.2.2 青门述怀
        2.2.3 青门冶游
        2.2.4 青门哀挽
    2.3 青门诗歌的个体研究
        2.3.1 白居易的长安居所与青门写照
        2.3.2 贾岛“原东居”的诗性世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青门书写空间的拓展
    3.1 青门内外:以“青门”为窥视点的都市图景
        3.1.1 宫室楼阁—以花萼、勤政楼为代表的政治空间
        3.1.2 酒肆商邸—以常乐、新昌坊为代表的商业空间
        3.1.3 园林别业—以曲江、乐游原为代表的娱乐空间
        3.1.4 寺院道观—以青龙、慈恩寺为代表的休闲空间
    3.2 青门道:以青门为起点的饯送空间
        3.2.1 “青门—长乐驿—灞桥驿”青门道的形成
        3.2.2 青门道的地理空间与诗歌空间
        3.2.3 饯送空间延伸与文人情思流转
    3.3 青门行远:以青门为始发点的交通轨迹
        3.3.1 “长安—洛阳”两京道与宦游空间
        3.3.2 “长安—荆襄”南道与贬谪空间
        3.3.3 “长安—幽蓟”北道与游幕空间
    3.4 青门记忆:以青门为投射点的空间依恋
        3.4.1 空间依靠:青门记忆所承载的长安旧梦
        3.4.2 空间认同:青门记忆所寄托的魏阙之志
    本章小结
结语:青门诗歌的文化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丝路学相关研究综述
        (二)植物学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概念界定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目标
        1.研究思路
        2.主要内容
        3.研究目标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外来印记与本土融汇:陆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一、唐代文学所涉胡麻修道、饮食渊源
        二、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生活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一)碑铭中的修道象征符号:唐文的胡麻单一书写
        (二)服食传奇、语言比类与地方小吃:笔记小说的胡麻多样书写…
        (三)道教或隐逸象征、饮食与生态:唐诗的胡麻多元重塑
        1.绵延江南的胡麻花开
        2.叙及日常的胡麻饭食
        3.作为象征的胡麻符号
        4.寺院繁盛生长的胡麻
        5.和合相思比兴与民俗象征语义
        结论
    第二节 仙化、日常化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书写
        一、唐代文学蒲萄书写众多且极富创造力的原因
        二、传奇与日常、转引与新创、语用延伸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多元书写
        (一)排名榜与仙化故事:唐人笔记的蒲萄多样化叙述
        (二)史事转引、日常生活、类比与意蕴附加:唐文的蒲萄书写……
        1.蒲萄类比、衬托之用
        2.视作祥瑞的蒲萄图景叙述
        3.作为典故的史事转引
        4.蒲萄衣食住行之用
        5.附加的蒲萄象征意蕴
        6.太庙祭祀的珍稀贡品
        7.蒲萄的西域生长图景
        (三)生态与日常、它物类比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蒲萄本土模塑…
        1.蒲萄生态图景铺绘
        2.他物吟咏的映衬、联想与托物言志意蕴附加
        3.融入日用的蒲萄物象
        4.用作喻体的葡萄
        结论
    第三节 外来承袭与本土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书写
        一、唐代文学石榴书写的客观生态境况与文化背景
        1.石榴的外来音译名、本土化异名及冠名它物之名
        2.石榴的引入与生长空间蔓延
        3.石榴的文化意蕴
        4.唐代类书石榴事类
        二、承袭与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多样书写
        (一)从背景到中心、从日常到幻化、意蕴附加:唐代笔记、小说的石榴多元书写
        1.作为背景点缀的石榴叙写
        2.作为叙事中心的石榴书写
        (二)专咏、点缀或冠名:唐文的石榴本土化书写
        1.承袭与偶创、本体退隐与社会意蕴附加:专咏中的石榴叙写…
        2.人间石榴裙、仙界石榴与测咏石榴逸事:唐文中的石榴点缀…
        3.以石榴冠名的山石榴叙写
        (三)冠名之咏、本体铺绘与日常书写:唐代诗词的石榴多元书写…
        1.以石榴之名:唐诗中的石榴冠名现象及其文化交流意蕴……
        (1)唐诗中的山石榴
        (2)唐诗中的海石榴
        (3)以石榴冠名的原因与文化交流意蕴
        2.生态图景、日常之用、意蕴附加:唐诗的石榴多元书写……
        (1)石楠花与石榴花异文辨析
        (2)唐诗的石榴专咏
        ①榴锦、红榴别称
        ②石榴与它物并构的生态图景
        ③唐诗中的石榴组接
        ④石榴的意蕴附加
        ⑤石榴、石榴红之比及其意蕴
        ⑥石榴裙、石榴酒、石榴羹
        结论
    第四节 生态、日常与文化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苜蓿书写
        一、生态、日常与文化内蕴附加:唐代笔记的苜蓿多重情境书写……
        二、简略点及与深隐内蕴:唐代碑志传主生平中的苜蓿影迹
        三、苜蓿天马组合与苜蓿饭的象征意蕴:唐诗的苜蓿多元书写
        1.苜蓿与天马、榴花共构的生态图景及文化意蕴
        2.多愁的或艰辛的苜蓿:融入叠加文化的苜蓿意象
        结论
    第五节 外来退隐与本土凸显: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一、唐代文学芜菁书写的叠加意蕴背景溯源
        1.芜菁的传入与蔓延
        2.芜菁的本土化异名
        3.葑菲之采比喻与本土文化意蕴附加
        二、典故承袭、饮食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一)语用延伸、意蕴附加与饮食之用:唐代笔记的芜菁叙写
        (二)葑菲之采的承袭:唐文的芜菁单一书写
        (三)外来印记的退隐与本土意蕴的凸显:唐诗的芜菁书写
        1.承袭《诗经》的葑菲之采比喻
        2.芜菁花开、戴芜菁民风与迎春花之比
        3.种芜菁典故及固化象征意蕴
        4.芜菁之喻的语用延伸
        5.种芜菁之典的饮食之用
        6.葑的茭白与葑田之指
        结论
第二章 美的发现、诗意重塑与本土意蕴附加:海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诗意重塑、日常之用与意蕴附加:唐诗的木绵书写
        一、瘴花之称、南地风物代表与生态图景铺绘
        1.遥想中的南地代表风物与生态情境描绘
        2.亲见的惊艳与木绵生态情境铺绘
        二、木绵絮填充的保暖品与木绵花刺绣
        1.昆仑儿的木绵裘
        2.融入中土生活的木绵印记
        (1)日常生活的木绵褥
        (2)刺绣中的木绵元素
        (3)生活中的木绵衣
        结论
    第二节 发现的惊艳与风物代表:唐代文学的刺桐书写
        一、形色细描与各地形态辨析:唐代笔记的刺桐书写
        二、诗意极写、灵境虚设与代表风物意蕴附加:唐诗的刺桐书写…
        1.刺桐形色、生态的诗意呈现
        (1)专咏的刺桐生态情境实况极写与灵境想象
        (2)点及诗作的岭南生态情境一隅与南国风物代表
        2.亲见或遥想的惊艳:南国路与南国的风物代表
        结论
    第三节 意蕴附加、日常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一、唐代文学甘蔗书写的叠加文化意蕴溯源
        二、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一)珍馐佳果与甘蔗汁功用:唐代笔记的甘蔗点及
        (二)化之自我的社会意蕴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甘蔗书写
        (三)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诗的甘蔗多元书写……
        1.南方风物标志与生态图景呈现
        2.甘甜美味、消食解酒的蔗浆饮、蔗浆饭
        3.南方的蔗糖交易
        4.典故的引入与习练射箭技艺的标的物
        5.语用的延伸:以甘蔗为比
        结论
第三章 外来宗教印记与本土意蕴附加:佛教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佛教意蕴印记与本土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一、唐代文学菩提树书写的叠加文化背景
        1.从毕钵罗树到道树、不起树:菩提树的诸多异名及意蕴……
        (1)音译的菩提树异名与意译的树王、不起树
        (2)菩提树的道树之称
        2.被误认的贝多树(思惟树)、娑罗树
        二、外来佛教印记与象征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一)佛典与史书的拼接、剪贴:唐代笔记的菩提树书写
        (二)外来佛教故事转引与夸说类比、代指象征新创:唐文的菩提树书写
        1.唐文中的菩提树
        2.唐文中的道树
        (三)唐诗中的菩提树(附非其果实的菩提子)
        1.唐诗中的觉树
        2.唐诗中的菩提树
        3.唐诗中的菩提
        4.唐诗中的道树
        5.唐诗中的菩提子
        结论
    第二节 佛教文化印记、本土之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娑罗树书写
        一、唐代文学娑罗树书写的叠加佛教文化意蕴背景
        (一)与唐代文学相关的娑罗树别称释义与误称辨析
        1.高远林、坚林之称
        2.娑罗双树(双林)之名
        3.鹤林(鹤树)之称
        4.娑罗的七叶树之误
        (1)七叶树与娑罗之误源流考
        (2)唐诗中的七叶树
        (二)历代叠加的“娑罗树”佛教文化意蕴
        1.“娑罗树”的佛教象征意蕴
        2.“娑罗树”下的佛教事迹与演绎传奇
        3.祥瑞演绎中的娑罗幻象与生态图景
        4.娑罗树的佛教法事之用
        5.娑罗树的佛教奥义类比
        二、外来意蕴承袭、异名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娑罗书写…
        (一)转引与拼接:唐人笔记的娑罗生态图景叙写
        (二)从“娑罗”到“双树”“双林”“鹤树”“鹤林”:唐诗的“娑罗”异名选择与书写
        1.唐诗中的娑罗
        2.唐诗中的“双树”“双林”
        3.唐诗中的“宝树”
        4.唐诗中的鹤树与鹤林
        (三)双树、鹤林之名选择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娑罗树书写…
        1.生态情境描绘与本土儒家内蕴汇入:唐文中的娑罗
        2.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树
        3.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林
        4.佛事追忆、鹤林寺之名与代指象征:唐文中的鹤林
        5.唐文中的鹤树及其对仗物象
        6.唐文中的坚林(坚固林)及其对仗物象
        (四)唐代诗文选择鹤树、双树、坚林之名的原因
        结论
    第三节 三花、贝叶的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树书写
        一、历代累积的贝多文化意蕴与生态书写
        (一)贝多的迁移与域外生长记录
        (二)贝多的本土生态图景书写
        (三)贝多异名辨析
        1.贝多即贝叶棕之辨
        2.贝多的三花之称
        3.贝多的菩提之误与“六年树”“佛树”之称
        4.贝多的多罗树、贝多罗之误与多罗即贝叶棕
        二、生态情境与贝叶经的象征符号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书写……
        (一)形色书写与语用延伸:唐代笔记的贝多书写
        1.贝多本体的详说与三种树木总称之说
        2.从它比到以贝多为比
        (二)佛境营造、佛境代指与三花题咏:唐诗的贝多书写
        1.贝多、三花的异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贝多书写
        (1)专题吟咏的贝多树生态图景书写
        (2)佛教生活典型物象与佛境塑造象征符号
        (3)贝叶+经(书、纸)或翻(写)+贝叶结构中的贝多经符号意蕴
        ①贝多经与它物对仗、联结共构的禅境
        ②僧人形象塑造的典型情境:翻写贝叶经
        ③翻看贝叶的佛门皈依与佛经代指
        ④教鹦鹉贝叶的相思传递与寂寥心境
        (4)语用的延伸:贝多之比与代称、象征
        2.唐诗的三花题咏
        3.唐诗的多罗书写
        (三)三花、贝叶、贝多、贝树之名与佛典代称:唐文的贝多书写…
        1.唐文中的贝叶
        (1)贝叶与外来佛教事物之对
        (2)贝叶与中国本土物象之对
        (3)贝叶之文与碑石刻文之比
        2.唐文中的三花
        3.唐文中的贝多
        4.唐文中的贝树
        结论
第四章 外来与本土的交融: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外来植物与文学溯源
    第二节 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一、外来元素的新奇烛照:丝路外来植物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一)作者视野的扩大与异域元素、内容的融入
        (二)异域元素的汇入与新意境的生成
        (三)新语汇与喻它或它喻等新喻体的融入
        (四)从亲见、遥想到追忆感怀:帝国繁华或零落的情感寄托……
        二、本土选择与再造: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模塑
        (一)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本土化选择与再造
        1.本土化异名的选择
        2.本土化诗意美名的再造
        3.如诗如画的气韵贯注
        4.与物合一后人格化情韵的模塑
        (二)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象征意蕴赋予
        1.帝国、都市繁华的象征物
        2.地方风物代表的象征意蕴
        3.宗教文化的代表符号意蕴
        4.儒家伦理的象征意蕴附加
        (三)唐代文学对外来植物的仙化、传奇化重塑
        三、庄周梦蝶的迷惑:唐代文学与外来植物的交互影响
        1.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的生态全景勾勒或铺绘
        2.衣食、医药文化的反映与丰富
    结论
参考文献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隋唐至宋初关中地域山水画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缘起:对中国山水画创作实践的思考
    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创新之处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山水画的地域研究意识
    第一节 关中地势与山水气象——地域的自然因素影响
        一、终南山
        二、照金
    第二节 关中文脉与山水气质——以诗歌为载体论地域的人文因素影响
        一、唐、宋诗与关中山水意象
        (一)、唐、宋诗歌中的关中气象
        (二)、唐、宋诗歌中的秦岭意象
        二、唐代论画诗与山水画
        (一)、唐代题画诗与论画诗
        (二)、唐代论画诗的山水画史料价值
        三、王维的山水诗与山水画
        (一)、王维的山水诗风
        (二)、王维山水画变革与山水诗风关系考
    小结
第二章 隋唐至宋初关中地域山水画形态发展的历史契机
    第一节 关中地域山水画形态描述
        一、承前——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态的萌芽与古拙
        二、契机——隋、唐至北宋初期形态的确立、拓变与成熟
        (一)、确立
        (二)、拓变
        (三)、成熟
        三、启后——对后世山水画的意义
    第二节 隋唐至宋初山水画思潮与形态
        一、绘画思潮——写真与写意
        二、绘画形态——赋彩与水墨
    小结
第三章 隋唐至宋初山水画形态构成
    第一节 中国山水画形态的结构系统
        一、形——物质载体、展观方式与形式语言
        (一)、物质载体与展观方式
        (二)、形式语言
        二、态——美学观念与艺术精神
        (一)、美学观念
        (二)、艺术精神
    第二节 隋唐至宋初山水画形态物质载体与展观方式的构成
        一、物质载体的构成
        二、展观方式的构成
    第三节 隋唐至宋初山水画形态形式语言的构成
        一、赋彩形式语言构成
        二、水墨形式语言构成
    第四节 隋唐至宋初山水画形态美学观念的构成
        一、气韵
        二、意境
    第五节 隋唐至宋初山水画形态艺术精神的构成
    小结
第四章 追寻“真实”——回溯早中期山水画艺术创作的根本源泉与动因
    第一节 自然的“真实”
    第二节 艺术的“真实”
    第三节 意象的“真实”
    小结
第五章 地域背景下山水画形态研究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山水画地域性研究的当代意义
    第二节 山水画形态研究对于创作的指导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获奖
致谢

(5)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唐诗文体学”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一、多元完备的唐诗体裁系统
        二、“唐诗文体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唐诗分体研究的不平衡性
    第二节 唐代五律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兼谈五律与唐代科举试诗之关系
        二、唐代五律的数量问题
        三、唐代五律的分期问题——以“体”为视角
    第三节 唐代五律研究述评
        一、古人关于唐代五律的讨论
        二、历代唐诗选本选评唐代五律的情况
        三、唐代五律的整体研究
        四、唐代五律的个案研究
        五、问题与展望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总体目标
第一章 从齐梁体到初唐体——唐体五律的初构
    第一节 形式变革的前夜: 齐梁体五言新体诗
        一、齐梁体的主要美学特征
        二、齐梁体五言新体诗在初唐前期的统治地位
        三、形式变革的推毂者: 宫廷诗人的五言新体诗
        四、齐梁馀习的澄汰者: 在野诗人的五言新体诗
        五、齐梁体在初唐以后的萎缩与蜕变
    第二节 形式变革: 五律的率先定型及其诗歌史意义
        一、形式变革的理论准备
        二、篇制的选定: 八句体诗的源流及其美学优势
        三、属对的规范: 诗歌律化的第一步
        四、声律的调制: 诗歌律化的第二步
        五、五律率先定型的重大诗歌史意义
    第三节 初唐体五律之正格: “以律行律派”
        一、初唐体五律的两大派别及其地位
        二、沈宋的五律及“沈宋体”成为律诗别称的原因
        三、杜审言等人对五律艺术发展的贡献
        四、“以律行律派”的艺术特征
    第四节 初唐体五律之别调: “以古行律派”
        一、先驱: 初移风会的“四杰”五言新体诗
        二、“五言律祖”陈子昂与“以古行律派”的创辟
        三、“以古行律派”的艺术特征——以陈子昂五律为中心
第二章 盛唐体——五律的正宗与典范
    第一节 初、盛之交诗人与五律的美学转向
        一、张说与“以律行律派”的式微
        二、张九龄与“以古行律派”的兴起
        三、苏颋等其他初、盛之交诗人的五律
    第二节 王孟诗派与五律正宗美学风范的确立
        一、王维:前杜甫时代五律的首位集大成者
        二、王维与孟浩然五律艺术风貌之差异及其成因
        三、近孟之清淡古雅: 储光羲、常建、刘眘虚等
        四、近王之清空流丽: 祖咏、綦毋潜、卢象等
        五、王孟诗派何以成为五律的正宗?
    第三节 盛唐体五律的多元协奏
        一、李白: 盛唐“以古行律派”的造极者
        二、高适与岑参五律的艺术分野
        三、王昌龄等其他盛唐诗人的五律
    第四节 盛唐诗人的审美选择对后世五律的深远影响
        一、“以律行律”与“以古行律”的选择
        二、典丽、清远与雄浑的选择
        三、山水田园与边疆塞漠的选择
        四、盛唐体五律的主要艺术特征
第三章 杜甫体——唐代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
    第一节 杜甫与五律“诗世界”的全面开启(上)
        一、描写与表现领域的极大扩展与深化
        二、风格的千汇万状及其沉郁本体
        三、“以律行律”与“以古行律”的高度统一
    第二节 杜甫与五律“诗世界”的全面开启(下)
        一、由炼字看写景造境艺术的别出心裁
        二、句式结构的脱弃陈规
        三、谋篇布局的开阖变化
        四、五律组诗的层次安顿
        五、格律声韵的戛戛独造
    第三节 从“唐调”到“杜调”: 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
        一、从兴会到着意
        二、从自然到精工
        三、从浑圆到严整
        四、从活泼到沉着
    第四节 登峰造极,轨范千古: 杜甫体五律的地位与意义
        一、数量与质量的双双造极
        二、“杜集大成,五言律尤可见者”
        三、五律一体真正的“立法者”
        四、非有唐一代所能限者
第四章 大历体——诗运转关之际五律的承与变
    第一节 大历体五律的美学动向
        一、大历诗人的择体意识与五律的首次独盛
        二、越盛唐接齐梁: 取法渊源的反省与回归
        三、移风骨于情致: 审美趣向的转移与内化
        四、窃占青山白云: 题材内容的萎缩与固化
        五、“以律行律派”的回归与五律的精致化
    第二节 韦应物等与“以古行律派”的相对式微
        一、“韦苏州律诗似古”
        二、清旷夷犹,可继王孟
        三、韦应物与王孟五律之比较
        四、李益等人的五律:古意犹存,不为律缚
    第三节 盛而逗中的典型:“钱刘”的五律
        一、刘长卿的五律: 诗运转关的标本
        二、钱起的五律: 初露中唐面目(附郎士元)
        三、“钱刘”五律之比较
    第四节 大历体五律的其他代表
        一、京洛士大夫诗人群体的五律
        二、江南士大夫诗人群体的五律
        三、方外诗人群体的五律
        四、皎然的五律: 清机逸响,机锋犹近
第五章 元白体、张籍体和贾岛体——唐体五律的分化
    第一节 贞元以后五律的阶段性特征
        一、复古风潮与中唐后期五律的再度转向
        二、三大美学楷范的确立与贾岛体的风靡
        三、科举试诗导向的强化与晚唐五律的繁荣
    第二节 贾岛的时代: 作为晚唐五律首要美学楷范的贾岛体
        一、贾岛: 唐代五律最后的创辟者
        二、贾岛之同道: 孟郊、无可等人的五律
        三、苦吟磨镌、清真奇僻: 贾岛体五律的美学特征
        四、贾岛体何以成为晚唐五律的首要美学楷范?
        五、晚唐前期贾岛体五律的主要追随者
        六、晚唐后期贾岛体五律的主要追随者
    第三节 元白体、张籍体与中晚唐五律
        一、元白体五律: 平易近俗,浅切流利
        二、元白体未能跻身五律经典风格之原因
        三、元白体与中晚唐五律浅俗的一派
        四、张籍体五律: 平易近雅,清淡闲远
        五、张籍体与中晚唐五律清雅的一派
        六、姚合五律: 出入三派,尤近张籍
    第四节 流风之外: 韩愈等人的五律
        一、韩愈的五律: 面目与其古体迥异
        二、刘禹锡的五律: 诗衢广博,格高调远
        三、温庭筠与李商隐五律之比较
        四、马戴等人的五律: 风调高华,力追盛唐
        五、贞元至大中时期其余派外诗人的五律
    第五节 唐音余响: 五代十国的五律
        一、李煜等五代十国诗人的五律
        二、独步丛林的齐己五律——兼及诗僧偏擅五律之原因
第六章 唐人五律的艺术追求
    第一节 唐体五律对齐梁体五言新体诗的美学变革
        一、针对齐梁声病之体的形式美学变革
        二、针对齐梁绮艳之格的内容与风格美学变革
        三、章法结构由一线贯下到转折顿挫
        四、结尾方法由就题收束到宕开一笔
    第二节 五律由初盛至中晚的美学嬗变
        一、由追求气象到下细工夫、作小结裹
        二、由追求整体的平衡到着意于中二联的营构
        三、意象化进程与情景关系的变迁
        四、中晚唐五律“三四句多作一串”
    第三节 “以古行律”与唐代五律高格的确立
        一、“以律行律派”和“以古行律派”的消长与演变
        二、唐人“以古行律”的主要方法
        三、“以古行律”的盛行及其成为唐代五律高格之原因
    第四节 唐人五律与七律的艺术分工
        一、五律与七律表现原理的差异
        二、七律的兴起对五律艺术发展的影响
        三、附论: 影响唐代五律发展的其他因素
结论
余论
    一、五言律诗美学特质探论——兼论“中和”审美理想与古典诗歌之关系
    二、论唐代的仄韵五律——兼论仄韵律诗的归属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公共空间、城市传播与社会控制 ——基于隋唐长安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一、公共空间概念的产生和理论演变
        二、有关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的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
        一、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 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结构
第二章 街道空间的公共化
    第一节 长安城的街道概况
    第二节 国家层面的街道公共化利用
        一、国家祀典仪式:宣示正统性的礼仪化空间
        二、徇街、献俘与迎送:警示与维护统治的政治化空间
        三、迎经像与迎佛骨:凝聚共同体的展示型空间
        四、长安城的祈雨活动
        五、街道节日狂欢和游观聚集
    第三节 民间层面的街道公共化利用
        一、权贵的街道炫示空间
        二、官吏的街道炫耀空间
        三、榜贴与街议:民众的街道信息传递和舆论效应
    小结
第三章 园林空间的公共化
    第一节 曲江:长安城园林的代表
    第二节 皇家曲江赐宴
        一、皇家在曲江赐宴群臣的变化过程
        二、曲江皇家赐宴的盛况
    第三节 进士曲江宴集
        一、进士及第和进士团——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二、进士曲江大会及各种宴会
    第四节 文人觅诗与节日游观
        一、莫倦蓬门时一访,每春忙在曲江头——文人觅诗
        二、曲江初碧草出青,万毂千蹄匝岸行——节日游观
    第五节 城内其他园林
    小结
第四章 寺观空间的公共化
    第一节 从街道、门楼向寺观的转移——公共政治空间构建
        一、宗教空间在都城空间布局上的显现
        二、寺观作为公共政治空间的出现
    第二节 舍宅为寺——寺观园林空间的扩展
        一、长安城的舍宅为寺
        二、长安城舍宅为寺的寺观空间特点
    第三节 俗讲与戏场——寺观公共娱乐空间
        一、俗讲——劝即此日申间劝,且乞时时过讲院
        二、戏场——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三、寺院俗讲和戏场的空间构成
    第四节 寺观的习业、交友、赏花等公共交往空间
        一、文人寓居寺院与寺观的公共交往空间
        二、居民寺院赏花与寺观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
    小结
第五章 公共空间与城市传播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仪式传播
    第二节 礼仪空间与仪式传播——无眼犹有耳隔墙,南郊坛上礼百神
        一、长安城政治礼仪空间的仪式传播
        二、长安城仪式传播圈层
    第三节 长安意象与曲江情结
        一、长安的城市意象——生作长安草,胜为边地花
        二、曲江情结和长安文脉
        三、曲江文化的传播圈
    第四节 寺观世俗化空间的传播圈
    小结
第六章 公共空间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权力
    第二节 长安城时空秩序的形成和显性社会控制
        一、长安城时空秩序的形成与管控
        二、长安城礼仪秩序的构建与对官僚阶层的规训
        三、以长安城为中心的显性社会控制模式
    第三节 长安城空间的公共化演变与隐性社会控制
        一、曲江的公共化与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二、寺观的世俗化与宗教和国家权力的结合
        三、以长安为中心的隐性社会控制模式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公共空间理论与长安城
    二、长安城公共空间的构建与演替
    三、长安城公共空间的功能与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王维与杜牧长安诗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绪论
第一章 王维与杜牧长安诗中都市景观比较
    第一节 长安全景比较
        一、长安城格局概貌的比较
        二、长安城四季风景的比较
        小结
    第二节 宫殿园林
        一、皇家宫苑的比较
        二、公共园林的比较
        小结
    第三节 私家园林
        一、王公贵族园林的比较
        二、文人士子园林的比较
        小结
    第四节 宗教建筑
        一、佛教寺庙的比较
        二、道教道观的比较
        小结
第二章 王维与杜牧长安诗中城市生活比较
    第一节 为官从政
    第二节 节日欢宴
    第三节 平民生活
    第四节 休闲娱乐
第三章 王维与杜牧的长安情结比较
    第一节 王维的长安情结
    第二节 杜牧的长安情结
    第三节 王维与杜牧的长安情结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9)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风格”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三、研究现状与主要论题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土地各以其类生——自然地理的印记
        二、声以俗移——人文地理的影响
        三、江山之助与艺术风格
    第二节 时代环境
        一、时代治乱与艺术风格
        二、经济兴衰与艺术风格
        三、主流思想与艺术风格
        四、统治者干预与艺术风格
    第三节 创作主体
        一、从类型化风格到个性化风格
        二、主体个性与艺术风格
        三、“文如其人”的再思考
第二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类型
    第一节 占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演进
        一、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萌芽先秦、两汉
        二、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形成——魏晋六朝
        三、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衍展:唐至明
        四、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总结:清
    第二节 五对基本风格类型
        一、简约与繁丰
        二、含蓄与明快
        三、素朴与华丽
        四、谨严与疏放
        五、阴柔与阳刚
第三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特征
    第一节 古代艺术风格的一般特征
        一、独特性
        二、多样性
        三、稳定性
        四、变异性
        五、归属性
    第二节 古代艺术风格的品评特征
        一、风格品评的意象化
        二、风格品评的品第化
第四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发展
    第一节 古代艺术风格发展的规律
        一、“通变”的哲学基础
        二、“通变”的理论阐释
        三、“通变”规律的本质:“通”与“变”的辨证统一
    第二节 古代艺术风格发展的路径
        一、师古:尚“古”的文化传统
        二、师造化:求“真”的现实基础
        三、师心:创“新”的开拓精神
    第三节 古代艺术风格对后世创作的影响
        一、“层累说”的启示
        二、影响的两种方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10)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古典诗歌人物形象艺术问题
    二、选题理由及其意义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点
上编
    第一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渊源
        第一节 唐前诗歌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背景
        第二节 唐前诗歌人物形象的描写类型及意蕴
        第三节 唐前诗歌人物形象描写的艺术成就
        小结
    第二章 唐诗人物形象的描写类型
        第一节 唐诗人物形象的社会身份类别及新变
        第二节 诗人自我形象描写及新变
        第三节 典故类人物形象的描写及新变
        小结
    第三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演进
        第一节 转折期的初唐诗歌人物形象描写
        第二节 发展期的盛唐诗歌人物形象描写
        第三节 新变期的中唐诗歌人物形象描写
        第四节 多元期的晚唐诗歌人物形象描写
        小结
    第四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技巧
        第一节 人物描写的一与多
        第二节 人物描写的虚与实
        第三节 人物描写的动与静
    第五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成就
        第一节 形神兼备的写人艺术
        第二节 多姿多彩的艺术效果
        第三节 影响深远的艺术魅力
        小结
下编
    第六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与绘画
        第一节 唐前诗画相融的艺术渊源及意义
        第二节 唐人物诗与人物画题材的互融
        第三节 唐诗人物描写艺术对人物画艺术技巧的借鉴
        小结
    第七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诗体差异
        第一节 唐近体诗的人物形象描写艺术
        第二节 唐古体诗的人物形象描写艺术
        小结
    第八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个案研究
        第一节 李白诗歌人物形象描写艺术
        第二节 杜甫诗歌人物形象描写艺术
        第三节 白居易诗歌人物形象描写艺术
    第九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比较研究
        第一节 李白、李颀诗中盛唐名士形象描写之比较
        第二节 杜甫“自我形象”描写对韩愈之影响
        第三节 张籍、白居易诗中女性形象描写之比较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四、隋唐长安城若干布局特点与初盛唐诗歌美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D]. 陈瑜. 吉林大学, 2019(02)
  • [2]唐诗中的青门书写[D]. 罗曼. 西北大学, 2019(12)
  • [3]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D]. 李娜. 西北大学, 2018(01)
  • [4]隋唐至宋初关中地域山水画形态研究[D]. 王珊. 西安美术学院, 2018(01)
  • [5]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D]. 叶汝骏.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6]公共空间、城市传播与社会控制 ——基于隋唐长安城的研究[D]. 郝鹏展.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7]王维与杜牧长安诗比较研究[D]. 周雪.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08)
  • [8]二十世纪以来隋唐五代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冯兵. 云梦学刊, 2016(05)
  • [9]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D]. 张兰芳. 东南大学, 2015(08)
  • [10]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研究[D]. 杨贺.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隋唐长安城的一些布局特征与初唐诗歌的审美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