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观察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盛野[1](2021)在《慢性肺病中医康复实践框架的初步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查阅慢性肺病(CLD)、肺康复(PR)以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的文献,应用文献整理与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归纳CLD中医康复的相关组成要素,初步探讨CLD中医康复实践框架,以期为中医PR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撑。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整理与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CLD、PR以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等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探析中医康复应用于CLD的相关诊疗信息,并将以上信息录入Excel表格,利用频次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内在规律,依据相关文献、指南和个人经验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探讨,归纳CLD中医康复实践框架的相关组成要素,初步探讨出CLD中医康复的实践框架。结果:根据文献研究结果,纳入346篇相关文献,建立Excel表归纳整理了CLD中医康复的9类组成要素。其中包含9类相关成员(患者、家属、康复治疗师、临床医师、护师、药剂师、心理医师、社会志愿者以及领导组织)、2大类、10小类康复干预疗法(内治干预疗法、外治干预疗法)(中药制剂内服、饮食药膳、中医药液雾化、中药外治、运动训练、呼吸导引、推拿、刮痧、拔罐以及中医情志调理)、4项基本原则(标准化与个体化、信息系统化、整体观与辨证化以及预防前瞻化)、专业人员素养、资源配置、服务方式、平台建设、相关政策法规以及CLD中医康复实践框架的4个有序化阶段(诊疗信息收集阶段、诊疗信息评估阶段、康复干预阶段以及跟踪回访阶段)。结论:本研究在整理CLD、PR以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文献基础上,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初步探讨出了CLD中医康复实践框架。CLD中医康复实践框架内包含丰富的组成要素:CLD中医康复基本原则、康复相关成员、专业人员素养、康复干预疗法、相关政策法规、康复资源配置、康复平台建设、诊疗服务方式以及有序化康复流程。
李春艳[2](2021)在《远程监控调节家用无创呼吸机改善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症状有效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WHO预计2030年其将成为第五大致残病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室内室外环境污染的增加,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该病在全球呈逐年迅猛上升的趋势[1-4]。COPD患者常常因为呼吸道感染、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下降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急性加重住院治疗。当慢阻肺患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时,其行动能力将受到限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死亡。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家用无创呼吸机可有效改善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症状。由于其简便、有效等优点在患者家庭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Vasiliki等进行的1年无创通气对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观察显示: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在无创通气的前3个月明显提高[5]。韩其政等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进行1年随访研究,已证实实行长期家庭无创通气病人的再住院率、再插管率、死亡率均明显下降[6]。因此临床工作者认为对于伴有II型呼吸衰竭、反复急性加重、有明显夜间低通气、吸氧不能耐受的COPD病人长期家庭无创通气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和降低病死率。但由于患者及家属常常不具备呼吸机使用的专业知识,无法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实时的呼吸机参数调整,尤其是舒适性参数的调节,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机不能耐受的情况,实际上这部分患者没有达到有效利用家庭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呼吸功能减少住院次数的目的。因此,亟待需要一种可以实施精确调整呼吸机参数的设备,以保证无创呼吸机全时段有效工作,改善患者症状。基于上述现实问题,本研究将使用一款家用无创呼吸机,可无线接入移动互联网方便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远程评估,远程调节呼吸机参数,使患者实时获得最佳辅助通气效果。因此,我们从患者血气分析、炎症标志物、生活症状评分、肺功能等指标状况对患者进行评估,旨在评估该新型家用无创呼吸机是否可以改善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症状。目的:探讨远程监控调节家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自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募70名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最终入组60例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通过随机数字法,按照1:1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两组均予慢阻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辅以远程监控调节家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每日使用时间至少5h(建议午休或夜间休息时使用),对照组通常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2-3L/min),或根据病情适当调节氧流量,每日使用时间至少12h,(建议午休或夜间休息时使用)。两组受试者随访1年。在入组后的第4、8、12月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血清炎性因子、生活质量评分及一年内住院次数、6分钟步行距离、心衰标志物、肺功能等指标。研究结果:1.对照组、观察组各组内第4月、第8月、第12月与入组时比较,其CAT评分、m MRC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D)、动脉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血氧饱和度(Sa O2)与入组时比较,均有改善(p<0.05)。2.经过1年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各组内一年内住院次数、心衰标志物(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入组时比较,均有改善(p<0.05)。3.经过1年治疗后,观察组CAT评分、m MRC评分、Pa O2、Pa CO2、Sa O2、6MWD、一年内住院次数、BNP、PCT、CRP、IL-6、IL-8、TNF-α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4.肺功能FEV1、FVC在治疗1年后,两组组内的FEV1、FVC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年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监控调节家用无创呼吸机有效改善了慢阻肺患者的症状、延缓慢阻肺的进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闫子琪[3](2021)在《慢阻肺患者的医疗实践研究 ——基于兰州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主要危害老年人口健康的慢性疾病,基于目前全球的老龄化趋势,慢阻肺造成的影响和负担日益加重。但与这种影响不相称的是人们对慢阻肺患者的日常生活却知之甚少,慢阻肺往往与人的生活习惯有着较大关系且现代生物医学对慢阻肺的治疗效果有较大限制,因而慢阻肺的医疗实践与社会文化因素联系较强。因此,从人类学社会文化研究的角度介入慢阻肺患者的医疗实践和防治有其必要性。本文通过在兰州L医院的田野调查对慢阻肺患者的医疗实践进行研究,呈现了慢阻肺患者的疾病认知、疾痛叙事以及行动策略。一方面展现慢阻肺患者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试图探寻慢阻肺患者的疾病认知慢阻肺的早期发现与治疗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疾病认知和疾病带来的影响下,患者采取了何种行动策略。最终结合患者的医疗实践与相关研究为慢阻肺疾病和患者的防治及照护提出建议。本文基于人类学对医疗实践的研究,紧扣医疗、健康与文化的脉络,主要探讨了三个议题。首先,慢阻肺患者的病因观。慢阻肺患者的病因观受到现代生物医学与地方性知识的影响,同时也反映着这些患者真实的身体感受与经验,这种多重影响下疾病认知也影响着患者医疗行动的选择。其次,慢阻肺患者的疾痛叙事。慢阻肺导致患者的身体不受控制、心理抑郁、家庭与工作社交关系紧张,致使其生活呈现失序的状态。这种失序的状态充斥在慢阻肺患者的疾痛叙事中。最后,慢阻肺患者的行动策略。在其疾病认知以及个人与生活失序的情况下,慢阻肺患者尝试种种策略去恢复秩序。有人无法适应环境或者空气污染选择换个地域生活并戒烟,有人心理抑郁转向修行寻求力量,有人生活没有意义从帮助病友中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从个体改变到集体互助、从生物医学到灵性修行,慢阻肺虽然击垮了患者的身体与生活,但却不能击碎他们生的希望。结合患者的医疗实践以及关于慢阻肺的相关研究,本文为慢阻肺疾病及患者提出防治与照护建议,一方面需要发挥社会文化的力量,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社会支持与正式照护的力量,这应当成为我国未来推进建设健康中国以及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内容。通过对慢阻肺患者的医疗实践的研究,我们发现:第一,在人类学疾病认知的研究中,地方性知识、身体感受与生物医学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患者疾病认知的形成。在对地方性知识影响疾病认知进行探讨时,还要关注地方性知识背后的形成过程,其中蕴含着地方社会区域历史的发展过程。第二,在照护研究中,正式照护与非正式照护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论。本文认为应当仍然以非正式照护为基础,正式照护作为非正式照护的补充。只有当非正式照护力量不堪重负时,才在非正式照护的基础上引入正式照护。第三,对疾病的理解尤其是治疗需要多元因素共同作用,单纯依靠现代生物医学的临床治疗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将社会文化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尤其是在慢性疾病的预防、照护与疗愈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建生[4](202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康复指南》文中提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是慢性呼吸系统常见、多发的重大疑难病,疾病负担巨大。肺康复是慢阻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肺康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遵循中医肺系疾病特点,采用中医康复技术与方法,预防肺系病证进展,保护身心功能,以回归社会的综合康复措施。为更好指导慢阻肺中医肺康复临床实践,在世界中联肺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下,成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康复指南》研制专家组,按照国际循证指南研制规范,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经过专家咨询和现场讨论,形成本指南。指南内容主要包括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疾病证候类型、疾病评估、中医康复技术、附录7个部分。中医康复技术包括7大类11项技术,包括简化太极拳、八段锦、六字诀、穴位贴敷、针刺、艾灸、呼吸导引术等。明确每项康复技术的技术要点(时间、频率、疗程等)、适用人群、使用药物、常用穴位、操作方法等内容。同时规定了慢阻肺中医康复术语和定义、中医肺康复、西医肺康复、疾病证候类型、中医康复技术的基本内容。该指南适用于呼吸科、康复科及其相关科室的医生、技师和护理人员对慢阻肺患者进行的中医康复临床实践。该指南发布将有助于提高慢阻肺中医康复技术的规范化,提高康复疗效和水平。
盛海燕,高丽云,朱宜青,朱永磊,任秋红,周婷婷[5](2020)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护理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护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护理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乌英嘎[6](2020)在《七味葡萄散结合西医治疗COPD对肺功能及疗效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施蒙西医结合治疗,并应用不同的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估,重点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而为更好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诊治效果及改善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及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三临床医院(赤峰市第二医院)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组间的配对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采取ICS+LABA+LAMA联合七味葡萄散联合治疗,对照组则采取ICS+LABA+LAMA联合治疗,共治疗一个月。观察治疗前和1个月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1秒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1秒率(FEV1/FVC用力肺活量)和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st,6MWT),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modified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稳定期患者自我评估测试(assessment test,CAT)和生活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估。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对资料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结果,分析以上相关指标的变化和临床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本次研究的入选对象共有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资料包括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50~62岁,平均年龄(58.12±8.47)岁,病程4~10年,平均病程(6.12±1.84)年,病情严重程度:Ⅲ级28例、Ⅳ级12例;对照组患者包括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2~65岁,平均年龄(59.40±6.82)岁,病程4~10年,平均病程(5.85±1.73)年,病情严重程度:Ⅲ级26例、Ⅳ级14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相关配对因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纳入研究的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40.00%,有效率为52.50%,无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30.00%,有效率为47.50%,无效率为22.50%,总有效率为77.50%,组间的总有效率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EV1%、FEV1/FVC、PEF等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EV1%、FEV1/FVC、PEF等肺功能相关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更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以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中治疗前后及组间的PEF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RC、CAT和6MWT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RC、CAT和6MWT指标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的mMRC和CAT指标亦优于治疗前(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6MWT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后的mMRC、CAT和6MWT相关指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经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呼吸症状评分为(69.59±9.11)分、活动能力评分为(71.19±8.92)分、疾病影响评分为(90.92±9.23)分,以及总分为(80.21±7.34),治疗后患者的呼吸症状评分为(30.59±5.84)分、活动能力评分为(44.54±5.34)分、疾病影响评分为(62.28±5.29)分,总分为(47.52±4.11),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呼吸症状评分为(68.91±9.03)分、活动能力评分为(70.74±8.11)分、疾病影响评分为(90.44±9.17)分,以及总分为(80.30±7.30),治疗后患者的呼吸症状评分为(48.29±6.91)分、活动能力评分为(55.29±6.69)分、疾病影响评分为(72.29±7.11)分,以及总分为(55.23±5.82)分,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积分明显更低于对照组以及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对照实验的研究结果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经蒙西医结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范丽敏[7](2020)在《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探讨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的调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测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炎症因子表达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气虚证证候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探讨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康复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对象来自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肺病科门诊的74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设计的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六字诀训练,训练标准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编的《健身气功·六字诀》,训练方案为30min/次、1次/日、5日/周,共6个月,训练时长以累积量计算。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局指标包括:(1)中医证候积分,采用气虚证症状分级量化表评估;(2)外周血和诱导痰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3)外周血和诱导痰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采用qPCR法测定;(4)呼吸困难程度,采用mMRC问卷评估;(5)运动耐力,采用6MWT评估;(6)生活质量,采用CAT量表评估。按照PP分析和ITT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六字诀对其影响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4例合格研究对象,干预结束后共57例完成本研究,其中试验组剔除2例、脱落8例,完成27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6例,完成30例。因此,对试验组27例、对照组30例进行PP分析;对试验组37例、对照组37例进行ITT分析。1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指数、病程、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家庭氧疗)和结局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血和痰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表达、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2干预效果评价2.1中医证候积分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气虚证总分及主、次症评分较干预前均显着下降,其中试验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对照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气虚证总分及主、次症评分和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提示试验组患者气虚证总分(3(2-4))、主症评分(3(2-3))较对照组患者气虚证总分(4(3-5))、主症评分(3(2-4))呈下降趋势,临床总有效率(66.7%)高于对照组(53.3%),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2.2炎症因子表达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血和痰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表达水平较干预前均下降,其中试验组患者血IL-10、血TNF-α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分别为0.000、0.012,对照组患者血IL-8、痰IL-8、血IL-10、痰IL-10、血TNF-α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分别为0.003、0.028、0.000、0.035、0.001,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血IL-8、血IL-10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6、0.030,其他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血和痰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免疫因子表达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血和痰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水平较干预前均下降,其中试验组患者血Notch1mRNA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为0.003,痰Notch1mRNA表达水平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Notch1mRNA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为0.000,痰Notch1mRNA表达水平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血和痰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2.4呼吸困难程度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mMRC分级较干预前均显着下降,其中试验组患者P值为0.010,对照组患者P值为0.041,ITT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mMRC分级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为0.028,对照组患者mMRC分级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mMRC分级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提示试验组患者mMRC分级改善程度(0级占比11(40.7%)、1级占比12(44.4%)、2级占比4(14.8%))较对照组(0级占比10(33.3%)、1级占比12(40.0%)、2级占比7(23.3%)、3级占比1(3.3%))有更明显的趋势,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2.5运动耐力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6MWD较干预前均显着增加,其中试验组患者P值为0.000,对照组患者P值为0.000,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6MWD、6MWD增加值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值分别为0.030、0.000,ITT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干预后6MWD增加值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值为0.001,6MWD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生活质量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CAT总分及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均显着下降(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4、0.004、0.000、0.000,对照组患者P值均为0.000,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CAT总分及睡眠、精力评分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值分别为0.045、0.003、0.010,同时提示试验组患者在家务活动(1(1-2))、外出信心(2(1-2))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家务活动(2(1-2))、外出信心(2(1-3))呈下降趋势,ITT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干预后CAT总分及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提示试验组患者在咳嗽(2(1-2))、气喘(3(2-3))、睡眠(2(2-3))、精力(2(2-3))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咳嗽(2(2-3))、气喘(3(2-4))、睡眠(3(2-3))、精力(3(2-3))呈下降趋势。结论1、六字诀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COPD患者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有助于患者体内维持促炎和抗炎平衡,改善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2、六字诀训练可帮助COPD患者改善其气虚证证候、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黄倩[8](2020)在《引入互联网的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的影响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COPD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评定并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的COPD患者肺功能状态、营养状态、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从而比较传统的基础护理模式和引入互联网后的综合护理模式的干预疗效,为临床COPD患者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护理新思路。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综合护理组(引入互联网的综合护理干预组),各48例COPD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COPD患者常规运动护理、饮食指导与护理、患者康复环境护理和病情观察等护理干预措施。除了常规护理组的干预措施以外,综合护理组(引入互联网的综合护理干预组)给予呼吸运动护理(包括缩唇运动和腹式呼吸运动)、解决患者运动无耐力的护理、心理辅导与护理、氧疗护理、健康宣教以及标准化护理流程指导下的护理研讨,同时结合医院的护理管理平台,将护理干预工作系统化和标准化。在护理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分别对COPD患者肺功能、营养状态、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和满意度进行评估和比较,从而观察比较传统的护理干预模式和引入互联网以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护理疗效差异。结果与干预之前相比,对COPD患者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营养状态、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护理3个月以后,引入互联网的综合护理干预组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营养状态、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作用显着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发现,无论是哪种护理模式,COPD患者的满意度均在护理后有所提升,这将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结论相比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引入互联网的综合护理模式能更好地改善临床上COPD患者的肺功能、营养状态、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同时,引入互联网的综合护理模式由于其系统化和标准化,改善作用更为显着,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使用。
李兴燕[9](2020)在《循经穴位按摩干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指导下,观察循经穴位按摩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的便秘症状的改善效果;同时观察该干预方法对痰热壅肺型AECOPD合并功能性便秘患者肺部症状的改善效果;分析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与肺部症状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试验研究,采取分层区组随机化的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痰热壅肺型AECOPD合并功能性便秘的患者66例,进行随机分组,借助SAS统计分析系统的PROCPLAN过程语句,给定种子数,按照1:1的比例将66例受试者的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循经穴位按摩。于入组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运用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和肺部症状评分表收集研究对象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及肺部症状得分;每天记录排便次数,运用Bristol粪便量表记录粪便性状,如干预三天后患者仍未排便,或排便困难,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灌肠或促排便药物以助排便,并记录使用促排便药物或灌肠等情况;干预一周后再次运用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和肺部症状评分表收集研究对象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及肺部症状得分,并评价便秘疗效及肺部疗效。结果66例患者全部完成临床试验,其中试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干预前,对照组与试验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是否吸烟、是否饮酒的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便秘自评量表得分为29.55±3.21分,肺部症状得分为14.55±3.34分,对照组便秘自评量表得分为28.61±2.45分,肺部症状得分为14.12±2.86分,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及肺部症状得分的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试验组便秘自评量表得分为9.06±3.67分,肺部症状得分为7.88±2.63分,对照组便秘自评量表得分为22.76±3.63分,肺部症状得分为10.24±2.96分,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显示,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和肺部症状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常规治疗护理和循经穴位按摩均可缓解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的便秘症状及改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肺部症状。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且干预后肺部症状得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便秘疗效、肺部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便秘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循经穴位按摩对缓解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的便秘效果优于便秘常规治疗护理,且该干预方法在患者肺部症状改善方面效果优于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无灌肠人次,试验组患者用药次数使用促排便药物人次数比对照组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循经穴位按摩干预方法可减少患者使用促排便药物的次数。两组患者便秘疗效与肺部症状疗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与肺部症状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性,再次验证“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结论1.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均得到改善,且试验组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认为循经穴位按摩对改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有效;2.两组患者肺部症状均得到改善,且试验组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肺部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认为循经穴位按摩可改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的肺部症状;3.循经穴位按摩干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操作安全,可供推广;4.本研究再一次验证“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
张洁[10](2020)在《老年COPD患者关键要素置顶法中医健康教育方案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突出中医健康管理干预的健康教育内容模块并结合“二八”法则,将关键要素置顶,形成老年COPD患者关键要素置顶法中医健康教育方案。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运用5W1H分析法对COPD健康教育指南、文献等进行内容分析,遴选老年COPD患者中医健康教育方案内容。(2)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某三甲中医院呼吸科12名医务工作者进行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重要内容进行凝练、分组,提炼主题,以了解老年COPD中医健康教育现状及应用情况,补充完善老年COPD患者中医健康教育方案内容。(3)首先遴选10名专家,召开专家会议法,就以上基础形成的老年COPD中医健康教育方案(草案)进行论证,形成德尔菲专家咨询表,随后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计算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系数、判断系数、协调系数,统计分析各条目的变异系数,提取20%的内容作为关键内容,其余为一般内容,形成关键要素置顶的中医健康教育方案。结果:(1)经文献循证研究,共纳入3篇指南,18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通过5W1H分析法对指南及文献进行分析,整合归纳了如起居调理、饮食调理、情志调理、中医传统运动、中医特色适宜技术及其他(包括疾病病因、症状的认识,自我评估,识别和管理恶化的措施等)等6方面内容。(2)在质性研究中,共提炼出有关老年COPD中医健康教育现状的5个主题。中医健康教育的内容应涉及药物使用、起居、饮食、呼吸功能锻炼、中医特色技术、情志调理、氧疗、戒烟等8个方面。(3)经专家会议及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了老年COPD中医健康教育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34项具体内容。根据其均值评分,选取前20%的内容,形成了老年COPD中医健康教育关键内容(8项内容涉及起居、饮食、情志、运动、中医特色技术等5方面)及老年COPD关键置顶法中医健康教育内容。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0%、7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91.55%、91.05%,两轮专家咨询后各条目变异系数波动较小,均<0.3,其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的Kendall’s W分别为0.143、0.246、0.309,P值均<0.01,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研究构建了包含起居、饮食、情志、中医传统运动、中医特色家庭适宜技术等5方面调理内容的老年COPD患者中医健康教育方案;确定了方案中的关键要素,形成了关键要素置顶法中医健康教育方案。关键要素的确定经文献、访谈、专家会议以及德尔菲专家咨询等过程确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协调系数、各条目内容变异系数等结果表明本方案的构建具有较高的可信性与可靠性,方案条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观察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观察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肺病中医康复实践框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康复科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远程监控调节家用无创呼吸机改善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症状有效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摘要 |
前言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2.研究结果 |
3.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COPD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慢阻肺患者的医疗实践研究 ——基于兰州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慢性病的人类学研究 |
(二)照护的人类学研究 |
(三)慢阻肺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伦理说明 |
(一)文献研究 |
(二)田野调查 |
(三)研究与写作伦理说明 |
第一章 慢阻肺的全球图景及L医院概况 |
第一节 慢阻肺的全球图景 |
一、慢阻肺的全球分布 |
二、中国的慢阻肺现状 |
第二节 L医院概况及科室日常医疗实践概况 |
一、L医院概况 |
二、科室空间结构 |
三、科室人员构成 |
四、科室日常工作 |
第三节 住院患者及家属概况 |
一、患者基本情况 |
二、家属的日常活动 |
三、患者的日常生活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慢阻肺患者的病因观 |
第一节 病因观与身体感知 |
第二节 病因观与地方性知识 |
第三节 认知不足导致的疾病 |
小结 |
第三章 慢阻肺疾痛叙事中的失序 |
第一节 身体失序 |
一、渐进性身体失控 |
二、突发性身体失控 |
第二节 心理失序 |
第三节 生活失序 |
一、工作与社交中断 |
二、紧张的家庭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慢阻肺患者的医疗行动策略 |
第一节 个体策略 |
一、寻找诗意的栖居 |
二、戒断危险因素 |
第二节 集体互助 |
第三节 替代医疗 |
小结 |
第五章 慢阻肺疾病的防治实践及其建议 |
第一节 系统性早期医学筛查 |
第二节 慢阻肺的综合预防措施 |
一、戒烟与慢阻肺综合宣传 |
二、文化嵌入疾病预防 |
三、政治经济地位与疾病预防 |
第三节 完善患者照护体系 |
一、非正式照护 |
二、正式照护 |
小结 |
结论 |
一、身体经验、地方性知识与生物医学 |
二、正式与非正式照护 |
三、慢性病医疗实践中的文化考量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康复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适用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3.2 肺胀病 |
3.3 中医肺康复 |
3.4 西医肺康复 |
4 疾病证候类型 |
5 疾病评估 |
6 中医康复技术 |
6.1 简化太极拳 |
6.2 八段锦 |
6.3 六字诀 |
6.4 穴位贴敷 |
6.4.1 传统穴位贴敷 |
6.4.2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 |
6.4.3 舒肺贴 |
6.5 针刺 |
6.6 艾灸 |
6.6.1 传统艾灸 |
6.6.2 益肺灸 |
6.6.3 热敏灸 |
6.7 呼吸导引术 |
(5)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护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学对慢性阻塞性性肺病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2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护理 |
2.1 中医护理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研究现状 |
2.1.1 拔罐疗法 |
2.1.2 耳穴埋籽 |
2.1.3 艾灸疗法 |
2.1.4 中药外治 |
2.2 中医辨证施食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研究现状 |
2.3 中医情志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研究现状 |
2.4 中医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研究现状 |
2.5 中医预防保健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研究现状 |
3 小结 |
(6)七味葡萄散结合西医治疗COPD对肺功能及疗效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引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资料收集方法 |
1.4 资料方法 |
1.5 评价指标及效果 |
1.6 伦理原则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纳入与失访 |
2.2 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特征 |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FEV1%、FEV1/FVC、PEF等肺功能情况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RC、CAT和6MWT相关指标比较 |
2.6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
讨论 |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分析 |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
1.2 西医、蒙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认识 |
2 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疗效结果 |
3 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改善的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病因病机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进展 |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现状 |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相关因素进展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探讨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的调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COPD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 气虚是COPD稳定期患者的主要病机 |
1.2 COPD患者体内“气”的强弱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
2 西医学对COPD病理机制的认识 |
2.1 慢性炎症引起的免疫失衡是COPD进行性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 |
2.2 Notch信号通路活化是介导COPD免疫炎症反应的重要机制 |
2.3 炎症因子的协同作用是COPD免疫炎症反应加重的重要因素 |
3 “虚则补之”治则可能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改善COPD患者免疫功能 |
4 六字诀的作用机理 |
4.1 六字诀参与调节机体内“气”的强弱 |
4.2 六字诀参与调节机体内免疫炎症反应 |
4.3 前期研究基础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
5 研究假说提出 |
6 本研究创新点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计 |
2.2 随机分组和隐藏 |
2.3 干预方法 |
2.4 评价指标 |
3 统计学分析 |
3.1 一般资料 |
3.2 结局指标 |
3.3 ITT分析和PP分析 |
4 质量控制 |
4.1 实施前的质量控制 |
4.2 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5 伦理原则 |
5.1 自愿原则 |
5.2 有益原则 |
5.3 保密原则 |
5.4 公平回报原则 |
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研究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比较 |
2.1 一般资料干预前比较 |
2.2 结局指标干预前比较 |
3 干预效果评价 |
3.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
3.3 两组患者免疫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
3.4 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比较 |
3.5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比较 |
3.6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调护作用 |
1.1 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气虚证的调护作用 |
1.2 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的调护作用 |
2 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探讨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调护作用 |
2.1 六字诀对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表达水平的调节效应 |
2.2 六字诀对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水平的调节效应 |
结论 |
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引入互联网的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的影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1.1 COPD的研究现状 |
1.1.1 COPD流行病学特点 |
1.1.2 COPD患者常见的合并症 |
1.1.3 COPD的病理改变 |
1.1.4 COPD发展和进展的因素 |
1.1.5 COPD造成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 |
1.2 COPD的国内外护理现状 |
1.2.1 基础护理的概念 |
1.2.2 基础护理的现状 |
1.2.3 基础护理的研究进展 |
1.3 综合护理干预 |
1.3.1 传统的护理干预 |
1.3.2 综合护理干预 |
1.3.3 基于互联网的综合护理干预 |
2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病例诊断标准 |
2.1.3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治疗方法 |
2.2.2 观察指标 |
2.2.3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一般资料统计 |
2.3.2 COPD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的肺功能状态 |
2.3.3 COPD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的营养状态 |
2.3.4 COPD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 |
2.3.5 COPD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 |
2.3.6 COPD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 |
2.3.7 生活质量评估 |
2.4 讨论 |
2.4.1 COPD护理升级为综合护理模式的必要性 |
2.4.2 引入互联网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优势 |
2.4.3 引入互联网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从各方面促进COPD患者机体恢复 |
2.4.4 通过转化医学的角度分析该护理模式的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
2.5 结论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知情同意书 |
附录 B SAS焦虑自评量表 |
附录 C 抑郁自评量表(SDS) |
附录 D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
附录 E 自我护理能力的量表ESCA |
附录 F CAT量表 |
(9)循经穴位按摩干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功能性便秘普遍存在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成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疾病 |
(三) 痰热壅肺是AECOPD的临床常见证型 |
(四)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COPD合并功能性便秘的重要理论基础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操作性定义 |
(一) 点按法 |
(二) 揉法 |
(三) 肺胀 |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
一、功能性便秘的中医分型 |
二、功能性便秘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 |
(一) 中医中药治疗 |
(二) 西医药物治疗 |
(三) 生物反馈治疗 |
(四) 其他治疗 |
三、循经穴位按摩的应用现状 |
四、小结 |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剔除、脱落标准和终止试验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类型 |
(二) 样本量计算 |
(三) 随机分组方法 |
(四) 对照方法 |
(五)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六) 干预方法 |
(七) 观察指标 |
(八) 资料的收集 |
(九) 质量控制 |
(十) 科研伦理 |
(十一) 统计分析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一、样本流失情况 |
二、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资料的基线比较 |
(一)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二)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基线比较 |
(三) 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肺部症状得分的基线比较 |
三、干预后效果评价 |
(一) 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组内比较 |
(二) 两组患者肺部症状得分组内比较 |
(三) 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肺部症状得分干预后组间比较 |
(四) 两组患者便秘疗效、肺部症状疗效、便秘疗效总有效率组间比较 |
(五) 两组患者应用促排便药物的组间比较 |
(六) 两组患者便秘疗效、肺部症状疗效相关性分析 |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与结论 |
一、研究讨论 |
(一) 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
(二) 常规治疗护理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症状的影响 |
(三) 常规治疗护理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肺部症状的影响 |
(四) 循经穴位按摩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症状的影响 |
(五) 循经穴位按摩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肺部临床症状的影响 |
(六) 循经穴位按摩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使用促排便药物的影响 |
(七) 功能性便秘与肺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八) 安全性讨论 |
二、研究结论 |
第六部分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一、研究的局限性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老年COPD患者关键要素置顶法中医健康教育方案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相关概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2.1 文献回顾 |
2.2.2 半结构式访谈 |
2.2.3 专家会议及德尔菲专家咨询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检索 |
2.3.2 半结构式访谈方法 |
2.3.3 专家会议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5 伦理学原则 |
2.6 技术线图 |
3 结果 |
3.1 文献回顾情况 |
3.2 半结构式访谈情况 |
3.3 专家会议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情况 |
4 讨论 |
4.1 纳入文献分析 |
4.2 老年COPD中医健康教育开展现状及提高策略 |
4.3 老年COPD患者关键要素置顶法中医健康教育方案的构建 |
4.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4.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老年COPD健康教育方案的文献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观察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肺病中医康复实践框架的初步探讨[D]. 盛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远程监控调节家用无创呼吸机改善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症状有效性的研究[D]. 李春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2)
- [3]慢阻肺患者的医疗实践研究 ——基于兰州的田野调查[D]. 闫子琪. 兰州大学, 2021(02)
-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康复指南[J]. 李建生. 世界中医药, 2020(23)
- [5]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护理的研究进展[J]. 盛海燕,高丽云,朱宜青,朱永磊,任秋红,周婷婷.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12)
- [6]七味葡萄散结合西医治疗COPD对肺功能及疗效影响[D]. 乌英嘎.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7]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探讨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的调护作用[D]. 范丽敏.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引入互联网的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的影响效果研究[D]. 黄倩.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9]循经穴位按摩干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D]. 李兴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老年COPD患者关键要素置顶法中医健康教育方案构建研究[D]. 张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