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的感觉像春天(论文文献综述)
魏德儒[1](2021)在《中小学生音乐素养测评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我国着名教育家包雷鸣曾指出:"音乐素养具体指的是对于音乐的认知、欣赏以及感受能力。"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音乐素养并不是简单的唱歌跳舞,而是建立深刻的感知力和审美观,健全独立人格的同时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将培养音乐素养的过程作为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一环能够有效地升华中小学生的精神品格,笔者认为音乐素养的提升和培养并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艺术特长生之间,更应该让每一名普通的中小学生在校内一系列艺术活动实践之中加以锻炼,在艺术的熏陶之中增强其对艺术的审美感受和鉴赏能力。
维维[2](2020)在《组合家庭“兄妹”相爱,继母死亡真相煎熬了13年》文中研究表明组合家庭,一对没有血缘的兄妹产生爱情、偷尝禁果,引发了一场悲剧:继子彭程失手,致坚决反对兄妹相爱的继母坠楼身亡。惊恐的彭程隐瞒了真相,带着对继母的愧疚,以全身心的爱呵护着成为妻子的妹妹。直到身患肝癌,终于吐露真相。这对兄妹夫妻,该何去何从?隐藏继母死因,爱在愧疚里2009年5月6日,北京市大兴区亦庄,26岁的彭程单膝跪地,向25岁的妹妹李玉洁求婚":青葱年少时,我们相爱。风雨多年,现在,嫁给我好吗?"
刘瑾[3](2019)在《长沙高新区“音乐专项测评”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2011年国家教育部办公厅颁发《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强调:“教育行政部门要把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实行检查、督促,促进‘体育、艺术2+1项目’健康发展。”(1)在此国家大力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发展的宏观引领之下,长沙高新区教育局自2014年起尝试每年对本区小学生进行体育与艺术学科的测评(以下简称“体艺素质测评”),目前“体艺素质测评”已开展五年有余,现已正式纳入教育局每年对区属学校的绩效考核,成为持续促进高新区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其中作为“体艺素质测评”之中的“音乐专项测评”,也日益引起学校、学生以及家长的重视。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主要是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视域、现有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予以阐明;第一章是笔者根据亲身参与长沙高新区“音乐专项测评”的经历以及与相关研究对象的调查、访谈后对该项目的总体阐述,包括测评的评价内容、实施步骤、评价方式以及历年的成绩分析等;第二章是根据对测评实施过程及历年成绩对长沙高新区“音乐专项素质测评”进行的利弊分析,一方面是对“音乐专项测评”自施行起对于被测学生、被测学校及音乐教师以及高新区教育局的价值体现,另一方面是对目前“音乐专项测评”在整体方案设计及具体操作层面所显现的不足分析;最后一章是笔者根据当前国内各省市及地区进行的艺术测评及相关成果,加之结合长沙高新区的实际教育情况,对“音乐专项测评”提出的相关参考建议以及作为亲历者参与真实测评现场的相关思考,旨在以全局、整体的视角为长沙高新区“音乐专项测评”的更好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朱丹[4](2019)在《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演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家对音乐教育日益重视,在下发政策的层层推进下将音乐教育推向了“春天”,同时让人们对音乐素质“评什么、考什么”、“怎么评、怎么考”的困惑也逐渐走向澄明之境。本文将梳理新课改以来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的脉络发展,整体框架包括绪论、理论基础、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的初步发展阶段、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的过渡完善阶段、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的深化实施阶段以及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的反思与建议等6个章节。总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选题时限及基本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个部分为理论基础。我国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的演进,如同沾染厚厚的一层“理论的河泥”的历史长河,在不停地奔流,歌德曾说过:“理论本身对它自己是没有用处的,但它却使我们相信各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本文将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评价观、音乐审美教育、综合艺术课程观等角度阐释音乐素质考评深厚的理论基础。第三个部分为音乐素质考评演进的三个阶段的时间纵线,按“先立、后破、再深化”的逻辑演进思维,再通过对每个阶段的“音乐课程标准”牵引下的“评什么”、“怎么评”的第一个层面,以及“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影响下的“考什么”、“怎么考”的第二个层面的深入分析,两线两面纵横交错而成,全面梳理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从无到有、从虚到实、从理念到实践、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的逻辑演进路线。第一个阶段是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的初步发展时期。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在这10年里,音乐课程评价首先乘着“改革”的东风进行了改革。同时,先前“应试教育”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已不再适用“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吁求也亟待解决。我国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种新型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它是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制度保障,也是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考评发展的背景与契机。“综合素质评价”下级维度“审美与表现”是有关艺术的考评,这也是首次将与艺术有关的评价镶嵌到考试制度中。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2003年《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对所有的必修课程进行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再仅仅只是注重文理课程的学业考试,也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实验等列入到高中学业水平的考查项目。在新课程进程的十年里,音乐课程评价学生音乐素质考评基本处于“新理念、旧方法”的状态,而有关学生音乐素质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也属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此时对音乐素质的考评仅仅只是处于“立意”的阶段,还在政策理念的把握之中,在中小学实施与实践中还尚缺“火候”。第二个阶段是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完善时期。新课程改革十年年来的反思与审视、实施表明新课程改革的前十年是“穿新鞋、走老路”,国家政策的理念并未落实到实践上。我国在2010年国家三步走战略规划的关键时间节点,颁布了第一个十年教育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称为纲要)。随即,为贯彻落实《纲要》的精神,结合新课改前十年的经验,于2011年修订了《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11版课标》,《11版课标》有关音乐课程评价最大的修订则是更加的突出“学生评价”。国家在2004年提出了“体育艺术2+1”项目,直至2010年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下,教育部提出将“体育、艺术2+1项目”的测评结果列入到综合素质评价中,丰富了综合素质评价艺术素质考评内容。此阶段的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处于“破意”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深化实施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及“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我国2017年发布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要素》。2017年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修订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关于音乐考试制度方面,音乐素质考评得到了质的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提出,填补了我国有关艺术素质评价制度的空白,标志着国家对艺术学科考评的意识已经从宏观层面转向实质性的行为指导,随之各省也都在推进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第四个部分则是推进愿景,笔者就当下音乐素质考评进入中高考体系的争鸣进行辩证的分析,并提出对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发展的建议。
禹风[5](2019)在《圆舞浜黑蜀葵》文中提出第一章斯德哥尔摩的天如此湛蓝。秦陡岩右手遮在额头上,眼睛往前看,他看见阳光下北欧城市黄色的石头建筑,缺乏游人的宁静街巷。换岗的皇宫卫兵懒洋洋骑在白骏马上,从他身边经过。头一抬,蓝色天宇澄净无云,完全与秦陡岩熟悉的灰色天空不同。怎么形容这天空?好比横陈一个金发碧眼北欧女郎,让人一下子想不起圆脸扁身材的家乡妹。一只鲜红热气球滑入视野,航行高天。秦陡岩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朱亚梅[6](2017)在《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历史回顾及现实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古至今,写作学一直是最重要的学科门类之一。然而,写作教学的现状存在诸多弊端。本文之所以选叶圣陶,是因为叶圣陶与朱自清、夏丏尊等人志同道合,破旧立新,具有开创价值。叶圣陶对写作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长达70多年,他的写作教学思想对今天解决写作教学中的问题仍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回顾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探寻其思想渊源,并揭示其对当今教学的意义和启示。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论述研究的必要性,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案。第一章,主要从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论述。第二章,探寻渊源,主要包括时代、社会和个人三方面原因。第三章,了解当前中学生的写作学情,将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与学情结合,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结语,总结全文,揭示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现实应用意义。
朱前珍,姜有荣[7](2017)在《2017年浙江卷高考优秀作文选评》文中认为【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注意】(1)题目自拟。(2)不得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专家解析】本题命题材料源自作家卢新华《读三本书,走归零路》(初发《光明日报》2015.12.10,《新华文摘》2016年第5期转载)。作者认为,人要读好"三本大书",观点较为全面,有利于提升学生核
杨茂华[8](2017)在《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以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业是巩固和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广泛实施,单元作业设计显得更加重要。现今单元作业基本是基础知识多,语言实践少;书面作业多,综合运用少;限定作业多,自主选择少。单元作业设计没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符合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单元作业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习得。另外,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单元作业设计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外对单元作业的内容、类型、数量的研究较多,但是对单元作业的设计研究甚少。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进行研究,提高单元作业设计质量,从而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指导,使其更加科学、有效。基于上述思考,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梳理国内外关于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现状,为论文的撰写明确方向;第二部分主要对单元作业设计进行概念界定,夯实论文的理论基础,同时确立论文整体框架;第三部分是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现状和成因分析,通过部分案例分析,发现现今单元作业设计的局限性,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也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从单元作业设计目标,单元作设计内涵,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单元作业设计类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论文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探讨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在单元作业设计时要从文本、学生两方面确定目标;从阐释性内容、记忆性内容、理解性内容和体验性内容四个方面细化单元作业设计的内涵;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主要包括学习课程标准、深入解读教材、依据评价量表确定作业内容和组织形式几个方面;从基础性、拓展性、探究性三个方面丰富单元作业的类型。经过研究,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思路更加清晰了,能够从作业目标、内容、标准、类型等方面进行设计;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评价量表更加具体化;而且单元训练目标在单元作业设计中更加凸显了。这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价值,让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变得更加合理、科学、多元。
王美琦[9](2016)在《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调查研究 ——以长春市X初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长春市初中生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长春市自2005年起尝试中考改革并启动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在中考改革背景下的综合素质评价发展至今已近十年,作为项目之一的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在体育正式列入中考科目后,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在连续三年的九年级教学工作中,对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调查研究,发现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能够直观的反映出九年级学生的音乐素质能力以及对待音乐基础教育的需求的评价,它能够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因此笔者在对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音乐基础教育的发展给予肯定的同时,对调查中发现的现象提出一些的思考,以期为长春市综合素质评价的落实提供参考意见,也为长春市初中生音乐基础教育的发展思路尽一份绵薄之力。
李路青,周国华[10](2015)在《“短话长说”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提出为了让学生学会"短话长说",笔者尝试设计了一次作文教学。学生获益匪浅,笔者思考颇多。一、语言游戏,玩中探门道课堂片断:师:先玩个语言游戏,请同学们以"我喜欢你"为话题自由说话。要求是:不跑题,说长话。生1:妈妈,我喜欢你。因为你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生2:吕老师,你给了我丰富的知识,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我喜欢你。生3、同桌,我喜欢你。我作业不会时,你给我辅
二、考试的感觉像春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试的感觉像春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生音乐素养测评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音乐教育审美观对于中小学生音乐素养测评所产生的作用 |
二、目前中小学校音乐素养测评所存在的问题 |
(一)测评方式单一 |
(二)学校层面关注度不足 |
三、对于中小学生音乐素养测评的探索 |
(一)中小学生音乐素养测评的多元化发展 |
(二)学校增加音乐素养测评的综合内容 |
四、对于中小学生音乐素养测评的实践 |
(一)落实日常性音乐素养测评 |
(二)完善中小学生音乐素养测评制度 |
(三)借鉴国外音乐素质测评经验 |
五、结语 |
(2)组合家庭“兄妹”相爱,继母死亡真相煎熬了13年(论文提纲范文)
隐藏继母死因,爱在愧疚里 |
13年痛苦煎熬,癌症来袭吐露真相 |
大义妻子的抉择:救你的命救你的灵魂 |
(3)长沙高新区“音乐专项测评”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基于国家的政策支持 |
(二) 源于长沙高新区的跟进 |
(三) 来自个人的行动研究 |
二、研究视域 |
(一) 研究对象说明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一) 关于“体育、艺术2+1项目”的研究 |
(二) 关于中小学音乐评价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长沙高新区“音乐专项测评”的调查 |
第一节 高新区音乐教育概述 |
第二节 高新区“音乐专项测评”的调查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工具和方法 |
三、调查内容 |
第二章 长沙高新区“音乐专项测评”的分析 |
第一节 “音乐专项测评”的价值体现 |
一、对被测学生 |
二、对被测学校及音乐教师 |
三、对高新区教育行政部门 |
第二节 “音乐专项测评”存在的不足 |
一、整体方案设计层面 |
二、实践操作层面 |
第三章 长沙高新区“音乐专项测评”的改进与思考 |
第一节 “音乐专项测评”的改进 |
一、拓展评价内容 |
二、建立科学具体的评价标准 |
三、丰富评价方式 |
第二节 音乐专项测评”的思考 |
一、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有效评价实现测评的良性发展 |
二、通过教师更新观念实现评价实施的真正转变 |
三、通过学校内部改革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国家政策的指引 |
二、恰逢时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时限、对象的说明及基本概念界定与解读 |
一、研究时限、对象的说明 |
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发展、演进研究 |
二、关于中小学生音乐考试与评价的研究 |
三、关于音乐教育及课程标准的发展、演进研究 |
四、关于考试制度的发展、演进研究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简述 |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我国新课程评价改革理念的渗透 |
第二节 多元智能理论 |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述 |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考试与评价体系的渗透 |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教育评价观 |
一、后现代主义教育评价观简述 |
二、后现代主义教育评价观对学生音乐素质考评的影响 |
第四节 音乐教育审美观 |
一、音乐教育与审美 |
二、音乐素质考评之“评美” |
第五节 综合艺术课程观 |
一、综合艺术课程观简述 |
二、音乐素质考评之“综合艺术评价” |
第二章 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初步发展阶段(2001—2010) |
第一节 背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 |
一、新课程评价改革的转向 |
二、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吁求 |
第二节 音乐课程评价改革影响下学生音乐素质考评的特点 |
一、学生音乐素质考评方法从一元到多元 |
二、学生音乐素质考评内容从单一到多样化 |
第三节 学生音乐素质考评在考试与评价制度中初步建立 |
一、形同虚设:综合素质评价之审美与表现 |
二、政策理念:高中音乐学业水平考查 |
三、创新之举:音乐列入高考内容-以山东省为例 |
第四节 学生音乐素质考评10年整体实施情况 |
一、学生音乐素质评价——“新理念、旧方法” |
二、音乐考试与评价制度——“雷声大、雨点小” |
第三章 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过渡完善阶段(2010—2014) |
第一节 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 |
第二节 两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的比较 |
一、评价建议之“变” |
二、评价建议之“不变” |
第三节 学生音乐素质考评在“考试与评价制度”中取得的进步 |
一、“体育、艺术2+1”测评结果列入综合素质评价 |
二、华丽退幕:音乐退出山东省高考内容 |
第四章 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深化实施阶段(2014—) |
第一节 背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与新招考的启动 |
第二节 2017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学生音乐素质考评的特点 |
一、学生音乐素质考评以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为主 |
二、学生音乐素质考评内容更加清晰、全面 |
三、学生音乐素质考评方式更具体、可操作性强 |
四、学生音乐素质考评结果与运用更合理、实际 |
第三节 音乐素质考评在考试与评价制度中开始全面实施 |
一、艺术素质测评范式 |
二、中学音乐学业水平考查 |
三、综合素质评价之艺术素养 |
四、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走向澄明之境 |
第五章 推进愿景: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的反思与建议 |
第一节 推进:争鸣与辩证 |
一、对“艺术素质进中高考”的争鸣 |
二、对“艺术进中高考”的辩证 |
三、“艺术进中高考”实施的辩证 |
第二节 愿景:对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发展的建议 |
一、落实日常性学生音乐素质考评 |
二、完善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试与评价制度 |
三、借鉴国外的经验——以美国的MCAs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与作者附言 |
附录 |
硕士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与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一、主持的课题 |
二、参与的课题 |
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圆舞浜黑蜀葵(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6)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历史回顾及现实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回顾 |
第一节 叶圣陶写作教学理论观 |
一、“应需”的写作目的观 |
二、“有为”的写作动机观 |
三、“求诚”的写作内容观 |
四、“写生”的写作训练观 |
五、又“通”又“好”的写作评价观 |
第二节 叶圣陶写作教学实践观 |
一、教师谨慎命题 |
二、教师下水作文 |
三、师生批改作文 |
第三节 叶圣陶写作教学方法论 |
一、写作什么 |
二、怎样写作 |
三、怎样训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渊源探寻 |
第一节 传统的批判与继承 |
一、理论上对传统的批判与继承 |
二、实践上对传统的破旧与立新 |
三、方法论上对传统的“拿来”与摒弃 |
第二节 现实的关注与发展 |
一、新旧交替,针砭写作教学时弊 |
二、关注现实,反拨写作教学乱象 |
三、且行且思,推动写作教学发展 |
第三节 自身体验与同人借鉴 |
一、丰富的写作经验 |
二、成功的家庭教育 |
三、同人群体的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实践应用研究 |
第一节 实践起点:中学生写作现状观察与分析 |
一、写作态度调查与研究 |
二、写作习惯调查与分析 |
三、训练过程分析与研究 |
第二节 学习指导:对学生写作的实践指导 |
一、激起写作动机 |
二、书写真话真情 |
三、培养修改能力 |
四、融合语文素养 |
第三节 教学实施:教师教学的实践引领 |
一、教师命题的生本角度 |
二、“下水作文”的示范引领 |
三、写作批改的多元个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初中生写作态度、习惯养成及训练过程调查问卷 |
后记 |
(8)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以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单元作业设计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单元 |
2.1.2 单元整体教学 |
2.1.3 单元作业设计 |
2.2 单元作业设计的价值和原则 |
2.3 多元智能理论对单元作业设计的启发 |
2.4《语文课程标准》对单元作业设计的要求和建议 |
第3章 单元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
3.1 上海市MH区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
3.2 单元作业设计的局限性 |
3.3 单元作业设计诸多弊病之成因分析 |
第4章 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
4.1 解读单元作业设计目标 |
4.1.1 文本对学生的教育价值 |
4.1.2 提升学生潜在与前在语文能力 |
4.2 细化单元作业设计内涵 |
4.2.1 阐释性内容 |
4.2.2 记忆性内容 |
4.2.3 理解性内容 |
4.2.4 体验性内容 |
4.3 明确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
4.3.1 教研组共研讨,集思广益 |
4.3.2 深入解读教材,确定目标 |
4.3.3 合理进行取舍,选择内容 |
4.4 丰富单元作业设计类型 |
4.4.1 基础性作业设计 |
4.4.2 拓展性作业设计 |
4.4.3 探究性作业设计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预期实施的效果 |
5.1.1 单元作业设计的思路清晰化 |
5.1.2 单元作业设计评价量表具体化 |
5.1.3 单元目标在单元作业设计中凸显 |
5.2 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调查研究 ——以长春市X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二、研究问题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一) 关于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文献 |
(二)关于中小学音乐评价的文献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综述法 |
(二) 调查法 |
(三) 分析法 |
五、研究意义和创新性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性 |
本论 |
一、概念界定与相关理念概述 |
(一) 审美 |
(二) 表现 |
(三) 初中 |
(四) 综合素质评价 |
(五) 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索质评价 |
二、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调查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工具和方法 |
(三) 调查内容 |
1.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
1.1 音乐“审美”评价的内容 |
1.2 音乐“表现”评价的内容 |
2.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步骤 |
2.1 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命题阶段 |
2.2 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考核阶段 |
2.3 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公示阶段 |
3.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法 |
3.1 音乐“审美”测试的评价方法 |
3.2 音乐“表现”测试的评价方法 |
4.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成绩研究—以长春市X初中为例 |
结论 |
一、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优势 |
(一) 利于学生升学,选拔综合素质人才 |
(二) 利于学校重视音乐课 |
(三) 利于学生重视音乐学习 |
(四) 利于素质教育的普及 |
二、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改进 |
(一) 拓展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
(二) 改进评价的方法 |
(三) 教师与音乐课堂有效的教学 |
(四) 社会与家长关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2014年中考音乐学科题库 |
附录二:2015年中考音乐检测复习题 |
附录三:2015年长春市X初中“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单节选 |
后记 |
(10)“短话长说”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游戏,玩中探门道 |
二、片断训练,练中用技巧 |
三、拓展全文,内容显奇效 |
四、考试的感觉像春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生音乐素养测评的探索与实践[J]. 魏德儒. 艺术评鉴, 2021(12)
- [2]组合家庭“兄妹”相爱,继母死亡真相煎熬了13年[J]. 维维. 分忧, 2020(05)
- [3]长沙高新区“音乐专项测评”的行动研究[D]. 刘瑾.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演进研究[D]. 朱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5]圆舞浜黑蜀葵[J]. 禹风. 当代, 2019(02)
- [6]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历史回顾及现实应用研究[D]. 朱亚梅. 苏州大学, 2017(04)
- [7]2017年浙江卷高考优秀作文选评[J]. 朱前珍,姜有荣. 读写月报, 2017(31)
- [8]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以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D]. 杨茂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9]长春市初中音乐“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调查研究 ——以长春市X初中为例[D]. 王美琦.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10]“短话长说”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李路青,周国华. 青少年日记,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