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谈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蔡琳,刘金伟,陈睦锋[1](2021)在《一种基于单质点体系隔震结构简化设计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基于基础隔震结构建立的单质点模型,提出了一种简化的隔震层设计计算方法——等效线性化位移法,通过输入目标参数进行迭代的等效线性计算,使隔震层位移状态收敛于系统的稳态工作点,以该位移为基础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同时给出了该方法的实用参数计算公式,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参数影响性分析提高该方法的适用性。并以某6层框架基础隔震结构为例以及单质点模型分别进行时程分析,经对比,本文提出的设计计算方法结果与前两者时程分析结果接近,显示本文方法具有简便且计算结果准确度高的特点,适于实际工程应用。
李凡[2](2020)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斗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斗拱以其独具特色的结构体系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成为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典型构件,同样在现代仿古建筑中也不可缺少。但是由于自身材料特性的限制,在耐腐蚀、耐火性、耐久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修复困难。所以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仿古建筑中的斗拱已不再使用木结构,而是采用了混凝土材料。考虑到材料特性的差异,安装工艺与古代木结构也存在着差异,故斗拱的一些力学性能与破坏形态也会随之改变。本文采用实际工程中的斗拱与混凝土柱的连接方式,开展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来研究斗拱节点的抗震性能,并对斗拱薄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明确其破坏形态,可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本文共设计了 5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斗拱试件,并开展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不同轴压比及斗拱上部不同配重进行参数分析。得到了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及延性和耗能性能,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斗拱节点处的破坏机理和节点区域的应变分布,并且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斗拱节点的破坏主要是由于栌斗为素混凝土的自身开裂引起的。试件的滞回曲线饱满,装配式混凝土斗拱节点处结构的塑性变形能力充分发挥,其耗能性能突显,轴压比越大,试件的刚度退化就越明显。通过数值仿真模拟计算,对装配式混凝土斗拱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将试验所得结果与将有限元结果加以比对探究,二者趋于一致,认为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栌斗节点进行了参数分析,并进一步对掺入3种不同钢纤维体积含量的栌斗进行加固处理,进而研究装配式混凝土斗拱节点抗震性能的数值仿真计算,着重研究了栌斗的破坏形态、应力应变云图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钢纤维在一定程度上对栌斗塑性应变的发展可以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使得栌斗处的抗拉强度与抗剪强度都能得相应的提高。掺入一定量的钢纤维不仅能提高栌斗的抗震性能,同时也能使装配式混凝土斗拱的整体抗震性能得以提高。
熊锐[3](2020)在《BRB加固的多层框架中学教学楼抗震韧性评价》文中指出随着韧性城市概念的提出,对众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单栋建筑在抗震性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中小学教学楼的地震可恢复性、减少震后损失使其尽快恢复正常使用功能的要求也被广泛提出,但相应抗震韧性评估的研究较少。在汶川地震后,我国规范将中小学教学楼由标准设防提升到重点设防,原先的中小学建筑需要进行加固设计,BRB屈曲约束支撑作为中学教学楼中常用的加固方案。本文以BRB加固前后多层框架的中小学教学楼为研究对象,从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层面做出一些探讨,论文工作及主要结论如下:1、对某8度设防的中学教学楼进行减震加固设计,在ETABS中建立原结构和BRB加固后的分析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和易损性分析获取结构的易损性曲线并评估原模型和加固模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与原结构相比,采用BRB减震加固能有效的降低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但是对于降低楼层峰值加速度则不明显。2、采用FEMA P-58的评估方法,建立该中学教学楼的性能模型,比较加固前后不同地震强度作用下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以及人员伤亡。结果表明:BRB模型在整体上的修复费用要远低于普通的框架结构,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的修复,但是对于加速度比较敏感的构件,相应的修复费用比例增加;修复时间明显降低,位移敏感的构件修复时间大大减少,但对加速度敏感的构件修复时间略有增加。3、结合《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将评级指标细化,对两个模型韧性评级。评价结果显示:原模型由于修复费用过大,韧性不足,对于加固模型,在修复费用和修复时间指标上体现比较好的韧性,但在人员伤亡方面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采用BRB加固方案通过降低修复费用以及缩短修复时间来提高抗震韧性。
孙赛赛[4](2020)在《钢管混凝土异型拱桥地震反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钢管混凝土异型拱桥由于具有刚度大、构造美观、跨越能力强、受力性能优异、耐久性突出等优势,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钢管混凝土拱桥作为桥梁类型中的一种,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震过程中它的破坏不仅造成交通中断,而且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其抗震性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拱桥建设的不断发展,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跨度变得越来越大,而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性能研究和分析更为严格和复杂。为了保障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开展对大跨径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响应和抗震性能分析研究,使之能够准确地认识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响应和抗震性能是迫切需要的,但该领域的研究仍然充满了挑战。为研究大跨度钢管混凝土异型拱桥的抗震性能,本文以伊通河大桥主桥—260米跨度钢管混凝土异型拱桥工程实例为分析研究对象,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异型拱桥在地震动激励下的结构内力和位移响应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归纳总结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概况,探讨现阶段桥梁抗震分析研究技术发展状况和适用于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使用的分析方法。同时,阐述了桥梁地震反应分析各种理论与计算方法;(2)依据实际工程,釆用ANSYS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探讨了钢管混凝土异型拱桥各构件和结构的建模方法,计算了拱桥的自振特性,通过动力特性响应分析来检验建立的桥梁模型的质量系统、阻尼系统、刚度系统、边界条件系统等是否正确,还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对结构的地震反应特点和规律进行判断分析,为桥梁结构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奠定基础;(3)在动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加速反应谱法对桥梁在E1、E2两概率水准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利用CQC反应谱组合方法,进行单桥向:顺桥向、横桥向、竖桥向以及两方向组合情况下:纵桥向+竖向、横桥向+竖向的地震响应分析;对比分析单向地震波及耦合地震波激励下对钢管混凝土异型拱桥关键部位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得出结构地震效应的变化规律;(4)根据加速度反应谱,人工合成地震波,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该钢管混凝土拱桥在人工合成地震波一致激励下的响应分析,探究多维度的地震动输入下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时程响应分析,总结此类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规律,研究桥梁结构在地震下的结构薄弱环节;综上所述,通过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模态分析和不同方向、不同空间上的地震耦合效应的研究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在抗震上的薄弱环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今后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一些参考价值。
石楷锋[5](2016)在《某超限框筒结构的外框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筒体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具有结构抗侧刚度大,受力合理,使用空间灵活等特点,特别适合超高层建筑结构。而框架核心筒结构因其同时具有框架和剪力墙的优点,在办公类建筑中使用颇为普遍。本文以某超限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采用PKPM结构软件建模和结构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整体结构以及结构中的外框柱进行研究和探讨:1.对整体结构采用了satwe程序进行了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项计算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布置合理,能够达到“小震不坏”的抗震设防目标;2.在对结构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对结构二道防线剪力分担比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以核心筒剪力墙为主要抗侧力体系,外框架剪力分担比也满足规范要求,能够保证外框柱发挥第二道防线的作用;3.针对结构中的外框柱进行了设防烈度下的抗震性能设计,设计结果能够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4.针对结构中的外框柱还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设计,设计结果能够满足性能化要求;5.对整体结构采用pushover进行了推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和抗倒塌能力良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6.在对整体结构推覆的基础上,对结构中带穿层柱的一榀框架进行了推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穿层柱不会先于其他柱出铰。综合以上探讨研究,框架核心筒中外框柱作为第二道抗震防线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变形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其作为第二道抗震防线的作用,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朱永[6](2013)在《悬索桥索塔横系梁延性抗震性能计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悬索桥索塔(含横梁)的抗震设计和计算中,一般不考虑构件的延性,而是按照强度进行设计和计算。在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往往导致索塔(特别是横梁)的截面尺寸很大,且配筋非常困难。为此,本文针对悬索桥索塔横梁(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开展其截面延性的计算分析研究,初步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横梁的延性抗震性能。本文专门针对悬索桥预应力空心矩形截面横系梁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一方面通过OpenSees软件对横梁截面进行了力——位移滞回曲线的分析,探讨了截面配筋率、普通钢筋配筋率、预应力钢筋配筋率、预应力度、箍筋等因素对截面曲率延性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UCfyber截面分析软件讨论了以上各种因素以及不同截面形式对横梁截面曲率延性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横梁延性的计算结果,采用origin绘图软件进行数值拟合和分析,提出了一个悬索桥索塔预应力混凝土横梁截面的曲率延性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式中包含了总配筋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强度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两座实桥的应用表明,本文提出横梁截面曲率延性系数简化计算公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陈来稳[7](2013)在《轻型节能RCS组合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文中指出轻型节能RCS组合结构是采用蜂窝钢梁与焊接环式复合箍筋柱由高强螺栓连接组合而成,是一种新的结构形式。本文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就轻型节能RCS组合结构基于性能的计算模型、弹塑性Pushover分析以及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进行焊接环式复合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低周反复荷载作用的试验,分析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等,重点研究在不同轴压比、配箍率等条件下的抗震性能的变化,用以模拟研究底层柱在不同情况下的抗震性能。2、进行7个外伸式端板连接蜂窝钢梁-焊接环式箍筋柱节点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不同螺栓的数量、排列方式和螺栓直径的节点的受力机理、破坏形态以及抗震性能。3、采用SAP2000分析软件,对实际结构的1/2缩尺模型进行MODEL分析和Pushover分析,并结合轻型节能RCS组合节点拟静力试验和焊接环式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该组合结构的不同荷载分布模式下结构的位移反应、塑性铰发展及失效模式。4、在轻型节能RCS组合结构弹塑性Pushover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工程实际中结构设计的各个设计阶段的研究,探讨了基于性能的结构实用抗震设计方法,并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引入了轻型节能RCS组合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中。
李静,贾鹏,程浩[8](2013)在《框架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加速度反应谱及计算简析》文中研究指明大量的地震灾害的研究报告表明竖向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能造成较大的影响,相对于水平地震我国对竖向地震作用的研究还有待加强。本文简单地介绍了三种应用较为常见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并将其中的反应谱法与静力法做了简单的比较;阐述了对结构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峰比值(V/H)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
苏光辉[9](2012)在《基于材料特性的仿古建筑斗栱节点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栱,栱与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栱,也作枓栱。古代建筑斗栱节点均使用木质材料,现代仿古建筑中开始出现混凝土、金属等材料制作的仿古斗栱节点。由于材料的不同,由其构成的斗栱节点在力学性能上也会出现不同,最终会影响整体结构的内力分布和力学性能。目前国内外学者大都针对木制斗栱节点进行各方面的研究,而对于其他材料斗栱节点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文从材料方面针对斗栱节点的力学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对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做了介绍,并对于古建筑中重要的部分斗栱节点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做了详细的介绍,对斗栱节点国内外研究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分析,了解了斗栱的研究现状。第二,以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文庙大殿斗栱为原型并参照清式斗栱的基本构造按照1斗口=40mm的比例进行木制斗栱模型设计制作,通过对该模型进行力学试验,得到了木制斗栱的材料性能(落叶松木),木制斗栱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并对该节点各构件的应变进行了测试得出了各构件的荷载-应变曲线,同时通过动力学试验得到该斗栱节点的阻尼特性和自振频率。这些测试结果不仅能够为其它材料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提供翔实的参数,而且还可以为以后类似的模型试验提供参考。第三,在研究了斗栱节点的结构模型和计算模型后,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试验模型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试验和数值分析可知,斗栱节点的竖向挠度,随着静力荷载的增加而增加;当荷载作用斗栱节点时,斗栱节点昂构件顶面受拉,且应变与荷载基本呈线性关系,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构件对荷载的变化是不同的。第四,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斗栱节点的数值模型,分别对木制斗栱节点、混凝土斗栱节点和钢斗栱节点进行了力学性能分析,发现混凝土材料的斗栱节点承载能力最差,钢材料的斗栱节点承载能力最大;斗栱节点大斗构件的受力特性与材料无关;斗栱节点正心万栱的受力状态和材料有一定的关系,其中混凝土斗栱节点和钢斗栱节点的受力状态相似,均有明显的带状应力区出现,整个应力分布呈“W”型,而木制斗栱节点则在相同区域出现“M”型。第五,通过不同材料斗栱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可知,三种材料斗栱节点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滞回力方面,钢斗栱节点的最大,混凝土斗栱节点最小;钢斗栱节点的滞回曲线比木制斗栱节点的滞回曲线饱和度低,说明钢斗栱节点的塑性变形能力比较强。
张梦龙[10](2012)在《高烈度地区悬索桥主塔的横梁结构形式对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依托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云南强震山区千米级大跨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针对高烈度地区的悬索桥主塔,开展了主塔横梁结构形式对其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高烈度地区的依托工程,在横向地震作用下,主塔下横梁的横向抗剪性能较弱,不利于结构“强剪弱弯”延性设计效果的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一,通过改变横梁截面尺寸或形式的方法,直接提高横梁的抗剪承载力。研究表明,将传统的单箱单室截面改为单箱双室截面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其二,通过在主塔底部施加增设不同形式的横梁(一字型、X型、K型)的方法,减小既有横梁的剪力,来达到间接提高横梁抗剪承载力的目的。研究的结论是,增设X型的效果最好,一字型横梁的效果次之,K型横梁不可行。本文的研究表明:综合技术和经济方面,在提高本文依托工程横梁抗剪承载力的四大类方案中,将横梁的截面形式由传统的单箱单室截面改为单箱双室截面的方法效果最好。
二、略谈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基于单质点体系隔震结构简化设计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等效线性化位移法 |
2 工程概况 |
3 等效线性化位移计算 |
4 等效线性化位移法参数分析 |
5 隔震层的设计与计算 |
5.1 隔震层的选型布置与验算 |
5.2 动力时程分析 |
6 对比验证 |
7 结论 |
(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斗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斗拱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
1.2.1 斗拱的起源与发展 |
1.2.2 斗拱的分类与结构组成部分 |
1.2.3 斗拱的功能与作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
1.3 斗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仿古建筑研究现状 |
1.4 仿古建筑中木斗拱的优缺点及连接方式 |
1.4.1 木质斗拱的优缺点 |
1.4.2 木质斗拱的连接方式 |
1.5 传统结构木斗拱到现代混凝土斗拱的过渡 |
1.5.1 木质斗拱与混凝土斗拱之间的区别 |
1.5.2 装配式混凝土斗拱的连接方式 |
1.6 关于装配式混凝土斗拱的预期成果与研究 |
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斗拱节点抗震试验研究 |
2.1 简述 |
2.2 本次试验的目的 |
2.3 试验试件的设计 |
2.3.1 试件尺寸和参数设计 |
2.3.2 试件的制作 |
2.4 试验方案 |
2.4.1 加载装置 |
2.4.2 数据采集 |
2.5 试验现象 |
2.5.1 Z-1试验现象 |
2.5.2 Z-2试验现象 |
2.5.3 Z-3试验现象 |
2.5.4 Z-4试验现象 |
2.5.5 Z-5试验现象 |
2.5.6 破坏形态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斗拱节点抗震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滞回曲线 |
3.2 骨架曲线 |
3.3 延性 |
3.4 刚度退化 |
3.5 耗能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4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斗拱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概况 |
4.2 本构关系 |
4.2.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4.2.2 钢筋本构模型 |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1 单元选取 |
4.3.2 材料模型 |
4.3.3 相互关系 |
4.3.4 边界条件、加载方法 |
4.3.5 网格划分 |
4.4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4.4.1 斗拱构件应力云图分析 |
4.4.2 滞回曲线对比 |
4.4.3 骨架曲线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体积率的钢纤维对栌斗开裂的影响 |
5.1 构件模型设计 |
5.1.1 Max.Principa云图分析 |
5.1.2 PEMAG云图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BRB加固的多层框架中学教学楼抗震韧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结构减震加固设计和地震响应分析 |
2.1 引言 |
2.2 结构体系概况及抗震性能评估 |
2.3 屈曲约束支撑减震方案 |
2.4 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
2.5 结构的易损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FEMAP-58的地震损失分析 |
3.1 FEMAP-58方法介绍 |
3.2 案例分析 |
3.3 教学楼结构基于强度的性能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4 多层框架教学楼加固前后的抗震韧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案例评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钢管混凝土异型拱桥地震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钢管混凝土拱桥及其研究现状 |
1.2.1 钢管混凝土拱桥发展概况 |
1.2.2 拱桥抗震分析和减震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理论 |
2.1 静力法 |
2.2 反应谱法 |
2.2.1 反应谱分析基本理论 |
2.2.2 反应谱组合方法 |
2.3 时程分析法 |
2.3.1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运动方程 |
2.3.2 Newmark-β积分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管混凝土异型拱桥模型建立及动力特性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钢管混凝土异型拱桥ANSYS建模 |
3.2.1 主梁及前、后斜腿单元模拟 |
3.2.2 主副拱圈及稳定拱圈单元模拟 |
3.2.3 吊杆、系杆单元模拟 |
3.2.4 支承条件模拟 |
3.3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3.3.1 结构自振特性的基本原理 |
3.3.2 动力特性分析方法 |
3.3.3 模态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桥梁加速度反应谱计算分析 |
4.1 加速度反应谱 |
4.2 结构抗震反应谱分析 |
4.2.1 三向正交地震动独立作用下结构内力及应力响应分析 |
4.2.2 三向正交地震动独立作用下结构位移响应分析 |
4.3 多维地震动输入作用下结构的反应谱分析 |
4.3.1 多维地震动输入下结构内力及应力分析 |
4.3.2 多维地震动输入下结构位移响应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一致激励下拱桥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
5.1 引言 |
5.2 关于地震动的选取 |
5.3 人工地震波的合成 |
5.3.1 生成地震动功率谱 |
5.3.2 强度包络函数 |
5.3.3 人工合成地震波 |
5.3.4 人工合成地震波结果 |
5.4 一致激励下的时程分析 |
5.4.1 纵向地震动输入 |
5.4.2 横向地震动输入 |
5.4.3 竖向地震动输入 |
5.4.4 纵向+竖向地震动输入 |
5.4.5 横向+竖向地震动输入 |
5.5 反应谱与时程结果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某超限框筒结构的外框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抗震设计理念发展简述 |
1.3 框架核心筒结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关于框架核心筒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关于框架核心筒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屈服机制 |
1.4.1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受力性能 |
1.4.2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合理屈服机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震反应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
2.1 概述 |
2.2 小震下的弹性计算方法 |
2.2.1 抗震设计反应谱 |
2.2.2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
2.3 大震下的弹塑性分析方法 |
2.3.1 引言 |
2.3.2 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 |
2.3.3 Pushover分析曲线的建立 |
2.3.4 能力谱方法 |
2.3.5 Pushover分析注意事项 |
2.3.6 Pushover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实例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抗震性能目标 |
3.3 结构弹性分析 |
3.3.1 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
3.3.2 结构二道防线剪力分担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实例设防烈度下外框柱抗震性能设计 |
4.1 地震参数的选取 |
4.2 结构外框柱设计 |
4.2.1 底部加强区外框柱设计 |
4.2.2 非底部加强区外框柱设计 |
第五章 工程实例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 |
5.1 罕遇地震作用下外框柱的等效弹性抗震性能设计 |
5.1.1 地震参数的选取 |
5.1.2 大震不屈服判别 |
5.1.3 大震下竖向构件受剪截面验算 |
5.2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5.2.1 PUSH简介 |
5.2.2 分析原理 |
5.2.3 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评估 |
5.2.4 结构构件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外框柱中长短柱的受力性能研究 |
6.1 带穿层柱构件抗震性能评估 |
6.2 加强短柱抗震延性方法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抗震加强措施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悬索桥索塔横系梁延性抗震性能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概述 |
1.1.2 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简述 |
1.1.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 |
1.2.1 国外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 |
1.2.2 国内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 |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桥梁延性抗震设计理论 |
2.1 引言 |
2.1.1 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历史 |
2.1.2 延性抗震理论提出的背景 |
2.2 延性的基本概念 |
2.2.1 延性的定义 |
2.2.2 延性的指标 |
2.3 截面曲率延性系数 |
2.3.1 受弯构件的截面曲率延性系数 |
2.3.2 偏心受压构件截面曲率延性的分析 |
2.4 延性对桥梁抗震的意义 |
2.5 延性抗震设计方法简介 |
2.6 能力保护设计 |
第三章 基于 opensees 的预应力横梁滞回性能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 |
3.3 OpenSees 简介 |
3.4 模型及材料本构关系 |
3.4.1 纤维梁柱单元模型 |
3.4.2 混凝土材料模型 |
3.4.3 钢筋材料模型 |
3.4.4 预应力筋材料模型 |
3.5. 横梁滞回性能数值分析 |
3.5.1 普通钢筋配筋率的影响 |
3.5.2 预应力钢筋配筋率的影响 |
3.5.3 预应力度的影响 |
3.5.4 总配筋率相同情况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对滞回曲线的影响 |
3.6 结论 |
3.7 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四章 基于 UCfyber 的预应力横梁弯矩-曲率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 |
4.3 UCFyber 简介 |
4.4 模型及材料本构关系 |
4.4.1 纤维梁柱单元模型 |
4.4.2 混凝土材料模型 |
4.4.3 钢筋材料模型 |
4.5 横梁弯矩-曲率性能数值分析 |
4.5.1 纯普通钢筋截面中普通钢筋配筋率的影响 |
4.5.2 纯预应力钢筋与纯普通钢筋配筋率的影响 |
4.5.3 预应力钢筋截面相同配筋条件下预应力大小的影响 |
4.5.4 普通钢筋配筋率相等条件下预应力钢筋配筋率对截面的影响 |
4.5.5 预应力钢筋配筋率相等条件下普通钢筋配筋率对截面的影响 |
4.5.6 截面总钢筋配筋率相等条件下不同钢筋配筋率对截面的影响 |
4.5.7 截面总钢筋配筋率相等条件下不同截面形式的影响 |
4.6 空心矩形截面和中间加腹板的空心矩形截面的剪力比较 |
4.7 结论 |
第五章 延性系数公式的建立及验算 |
5.1 模型建立 |
5.2 延性系数公式的拟合 |
5.3 延性系数公式的验算 |
5.4 延性系数公式在厦漳大桥横系梁中的运用 |
5.4.1 横梁设计参数 |
5.4.2 主要材料及性能 |
5.4.3 模型及验算结果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研究工作及主要结论 |
6.1.1 通过 opensees 软件得到的分析结果 |
6.1.2 通过 UCfyber 软件得到的分析结果 |
6.2 论文研究得出的延性系数公式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Ucfyber 截面分析材料模型 |
附录 B:钢筋混凝土空心矩形横梁滞回性能 OpenSees 程序 |
附录 C:专业制图和数据分析软件 Origin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7)轻型节能RCS组合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地震的危害及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地震的危害 |
1.1.2 研究背景 |
1.2 Pushover 分析方法用于 RCS 组合结构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静力弹塑性 Pushover 分析方法在国外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2 静力弹塑性 Pushover 分析方法在我国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结构静力弹塑性 Pushover 方法的基本原理 |
1.3.1 静力弹塑性 Pushover 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 |
1.3.2 荷载-位移曲线 |
1.3.3 静力弹塑性 Pushover 分析方法的理论及相关公式的推导 |
1.3.4 能力谱法实现步骤 |
1.3.5 静力弹塑性 Pushover 分析方法的水平加载分布模式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章 轻型节能 RCS 组合结构构件及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轻型节能 RCS 组合结构节点试验 |
2.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2.2 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案 |
2.2.3 试验现象 |
2.2.4 实验结果整理 |
2.3 焊接环式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 |
2.3.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3.2 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案 |
2.3.3 试验现象 |
2.3.4 实验结果整理 |
第3章 轻型节能 RCS 组合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3.1 SAP2000 有限元软件 Pushover 分析的理论基础 |
3.1.1 等效线性体系原理 |
3.1.2 寻找目标性能点的方法 |
3.1.3 SAP2000 中的弹塑性推覆分析实现步骤 |
3.2 轻型节能 RCS 组合结构的 Pushover 分析研究 |
3.2.1 模型建立 |
3.2.2 结构底部剪力-顶点位移的关系 |
3.2.3 不同加载模式结构塑性铰分布 |
3.2.4 结构层间剪力及层间位移角的分布 |
3.3 轻型节能 RCS 组合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 |
3.3.1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控制目标 |
3.3.2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控制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轻型节能 RCS 组合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设计原则 |
4.3 基于结构性能的综合抗震设计方法 |
4.3.1 轻型节能 RCS 组合结构概念设计 |
4.3.2 轻型节能 RCS 组合结构抗震等级与性能水准的确定 |
4.3.3 轻型节能 RCS 组合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
4.3.4 轻型节能 RCS 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
4.3.5 轻型节能 RCS 组合结构的非结构构件验算 |
4.4 结构性能设计的社会保障体系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 个人简历 |
2 参与课题 |
3 论文发表 |
(8)框架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加速度反应谱及计算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方法介绍 |
1.1 底部轴力法 (静力法) |
1.2 竖向地震时程分析法 |
1.3 反应谱计算法 |
1.4 静力法与反应谱法的计算对比 |
2 竖向加速度反应谱 |
结语 |
(9)基于材料特性的仿古建筑斗栱节点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发展历程 |
1.2 古建筑斗栱的形成与衍变 |
1.2.1 斗栱的形成 |
1.2.2 斗栱的演变 |
1.3 斗栱的研究现状 |
1.3.1 斗栱的建筑文化角度研究 |
1.3.2 斗栱的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 |
1.3.3 斗栱节点的国外研究 |
1.4 本文研究课题的提出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木质斗栱节点试验模型的设计与分析 |
2.1 试验模型材料的选取 |
2.1.1 试件模型材料木材简介 |
2.1.2 影响结构木材强度的因素 |
2.1.3 试件模型材料的力学性能 |
2.2 试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2.3 模型试验方案 |
2.3.1 模型试验目的 |
2.3.2 木制斗栱节点静力试验 |
2.3.3 木制斗栱节点的动力特性试验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静载试验测试结果 |
2.4.2 动力学实验测试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斗栱节点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有限元软件 ABAQUS 简介 |
3.2 斗栱节点受力特性分析 |
3.3 斗栱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斗栱节点力学性能数值分析 |
4.1 木制斗栱节点力学性能数值分析 |
4.1.1 木材的破坏准则和本构关系 |
4.1.2 木质斗栱节点静力学数值分析 |
4.2 混凝土斗栱节点力学性能数值分析 |
4.2.1 混凝土材料破坏准则与本构关系 |
4.2.2 混凝土斗栱节点静力学数值分析 |
4.3 金属斗栱节点力学性能数值分析 |
4.3.1 金属材料破坏准则与本构关系 |
4.3.2 金属斗栱节点静力学数值分析 |
4.4 不同材料斗栱节点力学性能数值分析结果对比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斗栱节点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
5.1 木质斗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
5.2 混凝土斗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
5.3 金属斗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
5.4 不同材料斗栱节点抗震性能数值分析结果对比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高烈度地区悬索桥主塔的横梁结构形式对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悬索桥概述 |
1.1.1 概述 |
1.1.2 发展历史及现代悬索桥 |
1.2 桥梁地震研究 |
1.2.1 桥梁抗震设计的地震作用理论及抗震设计方法 |
1.2.2 抗震设计方法 |
1.2.3 桥梁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式 |
1.2.4 结构抗震的延性设计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研究背景 |
2.1 工程背景 |
2.2 抗震设防目标、标准及地震动参数 |
2.3 建模说明及动力特性分析 |
2.3.1 建模说明 |
2.3.2 动力特性分析 |
2.4 计算分析方法 |
2.5 主塔下横梁截面抗剪验算 |
2.5.1 验算内容和方法 |
2.5.2 验算过程及结果 |
第三章 悬索桥主塔横向结构形式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3.1 悬索桥主塔横向结构形式 |
3.2 横梁截面尺寸和形式改进方案 |
3.2.1 抗震设计要求 |
3.2.2 改进方案及效果分析 |
3.3 增设一字型横梁方案 |
3.3.1 改进方案介绍 |
3.3.2 改进方案的效果分析 |
3.4 增设 X 型横梁方案 |
3.4.1 改进方案介绍 |
3.4.2 改进案效果分析 |
3.5 增设 K 型横梁方案 |
3.6 各类改进方案结果比较 |
3.7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略谈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基于单质点体系隔震结构简化设计方法的研究[J]. 蔡琳,刘金伟,陈睦锋.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21(03)
- [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斗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李凡.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BRB加固的多层框架中学教学楼抗震韧性评价[D]. 熊锐.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钢管混凝土异型拱桥地震反应分析[D]. 孙赛赛. 吉林大学, 2020(08)
- [5]某超限框筒结构的外框柱研究[D]. 石楷锋. 安徽建筑大学, 2016(05)
- [6]悬索桥索塔横系梁延性抗震性能计算分析[D]. 朱永.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3)
- [7]轻型节能RCS组合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D]. 陈来稳. 华侨大学, 2013(08)
- [8]框架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加速度反应谱及计算简析[J]. 李静,贾鹏,程浩.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01)
- [9]基于材料特性的仿古建筑斗栱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 苏光辉. 天津大学, 2012(08)
- [10]高烈度地区悬索桥主塔的横梁结构形式对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D]. 张梦龙. 重庆交通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