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蚕蛹培养基的制备及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周树波[1](2021)在《兰坪虫草多糖联合顺铂增强Lewis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癌症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分析报告指出,肺癌是全球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肺癌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在肺癌患者的治疗中体现了独具特色的疗效,尤其是中药与化疗的联合使用,可增强化疗的敏感性,缓解耐药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为了提高肺癌的诊疗效果,探索中医药与常规西医疗法的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兰坪虫草(Ophiocordyceps lanpingensis)是一种生长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虫生真菌。长期以来,当地少数民族将其作为传统的药食两用真菌,用来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兰坪虫草可以改善小鼠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进一步研究证明多糖可能是兰坪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兰坪虫草多糖A组分(component A of O.lanpingensis polysaccharides,OAP)联合肺癌常用化疗药物顺铂(Cis-dichlorodiammine platinum(II),cisplatin,DDP),用以增强Lewis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活性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兰坪虫草多糖的制备和组分分析兰坪虫草在以美洲大蠊为主要成分的固态培养基中生长成熟,收集菌丝体,干燥后制成兰坪虫草菌粉。兰坪虫草菌粉在用水浸提,然后加入无水乙醇(体系乙醇浓度为75%)在4℃过夜,获得粗多糖沉淀。将粗多糖用水溶解,采用Seavge方法除蛋白杂质。经活性炭脱色后,进行透析,最后冷冻干燥多糖。将冻干的多糖溶解在蒸馏水中,使用DEAE-SepharoseTM Fast Flow柱,用氯化钠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0.1 M氯化钠洗脱液,去离子水中透析72 h,冻干获得的A组分多糖,即兰坪虫草多糖A组分(OAP)。OAP相对分子量约为1.6×104 Da,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这五类单糖组成。2.兰坪虫草多糖联合顺铂增强荷瘤小鼠脾脏的免疫力6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Control)外,其余5组均接种Lewis肺癌细胞,分别为:模型组(Model);兰坪虫草A组分多糖组(800 mg/kg OAP);顺铂组(2 mg/kg DDP);兰坪虫草A组分多糖低剂量-顺铂组(400 mg/kg,OAPL-DDP);兰坪虫草A组分多糖高剂量-顺铂组(800 mg/kg,OAPH-DDP)。当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约为50 mm3时,使用OAP和DDP同时治疗相应组别中的小鼠。OAP每天灌服一次,DDP每两天腹腔注射一次。在给药后的第18天,获取血液样本以及肿瘤组织和脾脏用于相关生理生化参数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OAP与DDP联合用药时,OAP可以缓解DDP化疗导致体重下降的毒副作用,提高化疗小鼠的生存质量。OAP抑制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升高,以及脾脏形态学和病理学的异常改变;还可缓解DDP化疗导致的脾脏指数下降,一定程度恢复脾脏形态学和病理学损伤。进一步分析表明,OAP缓解了荷瘤小鼠脾脏的炎症反应,增加了Th2型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IL-13)的表达,修复DDP化疗诱导的脾脏损伤,维持DDP化疗时脾脏的正常功能。此外,OAP刺激小鼠脾脏表达IL-2和IFN-γ,升高机体血清中IL-2和IFN-γ的含量,进而促进脾脏CD4+T,CD8+T和NK细胞的增殖,增强荷瘤机体的免疫力。3.兰坪虫草多糖联合顺铂增强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增殖标记Ki67和PCNA的表达水平,用TUNEL荧光染色法观察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和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中PI3K/AKT/m TOR/STAT3/HIF-α/PD-L1的m RNA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OAP可以抑制Lewis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与DDP联用时,进一步增强了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活性,具有与DDP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OAP可以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细胞的增殖,减少Ki67和PCNA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同时,OAP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PI3K/AKT/m TOR信号途径的激活,进而抑制STAT3的活化和HIF-1α的表达,降低了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弱化肿瘤细胞PD-1/PD-L1免疫逃逸,最终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曹莉[2](2020)在《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多孢分离法2种菌种分离方式进行蛹虫草菌种制备,采用甘油-琼脂半凝胶法、甘油-营养琼脂半凝胶法、斜面低温保藏法、鲜牛奶法共4种保藏方法进行菌种保藏。通过观察蛹虫草液体菌种、子实体形态,测定子实体产量及其生物活性成分虫草多糖、虫草酸含量,研究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组织分离法、多孢分离法均可成功制备蛹虫草菌种,组织分离法制备的菌种性状更稳定、品质更好。(2)蛹虫草子实体生长30d(天)时为组织分离法制备菌种的最佳分离时期,斜面低温保藏法为最佳保藏方法,在甘油-琼脂半凝胶中添加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蛹虫草菌种品质的下降。该时期制备的菌种培养的液体菌出菌快、菌球匀实、数量多,液体菌培养的子实体转色快且深、长势健壮,出草率高,产量达20.71-21.86g/盒。(3)蛹虫草子实体生长40d时为多孢分离法制备菌种的最佳分离时期,斜面低温保藏法为最佳保藏方法,在甘油-琼脂半凝胶中添加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对蛹虫草菌种品质下降的延缓作用不明显。该时期制备的菌种培养的液体菌较为理想,液体菌培养的蛹虫草较其它时期出草率高、畸形少、产量达20.44-20.64g/盒。(4)组织分离法制备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虫草多糖、虫草酸含量变化小,分别为4.54-6.18%、0.203-0.381%,菌种保藏方法及分离时期对组织分离法制备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的虫草多糖、虫草酸含量无显着影响。(5)多孢分离法制备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虫草多糖、虫草酸含量变化较大,分别为3.54%-7.83%、0.066-0.448%,斜面低温保藏法保藏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虫草多糖含量显着高于其它保藏方法,菌种保藏方法对多孢分离法制备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的虫草多糖含量影响显着。
杨心如[3](2019)在《蛹虫草菌种制备和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进行蛹虫草菌种制备,通过观察和测定各试验组菌丝生长状况、转色性能、子实体生长状况,探索蛹虫草菌种制备的最佳途径。选择不同种类的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氮源(硫酸铵、蛋白胨、酵母粉、尿素),设计不同碳、氮源浓度制作液体培养基培养蛹虫草液体菌,并将液体菌接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蛹虫草的出草实验,通过测定液体菌菌丝干重、蛹虫草子实体鲜重以及子实体和菌糠的多糖、虫草酸含量,研究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对蛹虫草生长及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10 d和15 d时进行组织分离获得的菌种,培养菌丝体时其生长速度快、转色快;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15 d进行组织分离获得的菌种培养的液体菌更细密、粘稠,质量好;在蛹虫草子实体培养40 d时组织分离获得菌种的后代子实体产量显着高于其他生长期(P<0.05),平均虫草产量达22.34 g。2、蛹虫草生长45 d时孢子分离获得的菌种,在PD(Potato Dextrose)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液体菌球小而细密,菌液浓稠;栽培的子实体产量显着高于其他生长期,平均鲜重为20.15 g,且子实体长势好、密度大,粗壮。所以生长45 d的蛹虫草更适合进行孢子分离。3、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碳源和氮源对PD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蛹虫草液体菌菌丝干重有显着影响。当碳源为30 g/L蔗糖和氮源为6 g/L酵母粉时菌丝干重最大,分别为1.01 g/100ml和1.11 g/100ml。PD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碳源和氮源培养的液体菌栽培蛹虫草,蛹虫草产量存在显着差异。添加20 g/L蔗糖作为碳源和10 g/L硫酸铵作为氮源培养液体菌,栽培出的虫草产量最高,平均鲜重分别为24.46 g 和 25.6 g。4、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碳源和氮源培养的液体菌对栽培获得的子实体及菌糠中的虫草多糖及虫草酸含量有显着影响。以10 g/L葡萄糖,12 g/L蛋白胨分别作为液体菌碳源和氮源,栽培的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1.81 g/100g和1.91 g/100g;菌糠中多糖含量较高的是30 g/L蔗糖和12 g/L硫酸铵,分别为0.07 g/100g和0.04 g/100g。以25 g/L麦芽糖和6 g/L蛋白胨分别作为液体菌碳氮源,栽培得到的蛹虫草子实体虫草酸含量较高,分别为4.71%和5.48%;菌糠中虫草酸含量较高的是30g/L的葡萄糖和8 g/L的蛋白胨,分别为2.09%和2.29%。
娄海伟[4](2018)在《蛹虫草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及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文中研究指明蛹虫草是一种着名的食药两用真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成分,已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蛹虫草含有亲水性更强的新型类胡萝卜素,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但由于其含量低,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究其原因是功能基因和生物合成途径未知,严重限制了蛹虫草的推广应用。因此,从分子层面挖掘色素合成相关基因、鉴定基因功能、解析生物合成途径,在此研究基础上有目的地改造蛹虫草菌株,培育高产色素的工程菌株、或构建异源表达工程菌株,这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蛹虫草色素含量低的难题。本文首先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了色素合成相关基因(CCM_04119,即Cm Tns;CCM_05119,即Cm Fhp;CCM_07824,即Cm Mox;CCM_08296,即Cm Hyp)。研究上述基因功能需要完整的分子遗传操作体系,蛹虫草基因组的测序完成,使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优势凸显,因此,本文以Cm Tns作为靶基因,旨在建立高效的蛹虫草反向遗传操作体系(基因敲除和基因回补),为研究蛹虫草基因功能提供有力工具。其次,采用本文建立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研究了Cm Tns、Cm Fhp、Cm Mox、Cm Hyp基因的功能。最后,从蛹虫草基因组中挖掘了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通过基因替换方法研究其功能。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蛹虫草的3个菌丝样品(CM10_WD、CM10_WL、CM10_RL)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的样品(CM10_RL vs CM10_WL)之间有936个(318个上调、618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不同光照培养的样品(CM10_WD vs CM10_WL)之间有1722个DEG(866个上调、856个下调)。蛹虫草转录本与KEGG pathway数据库中的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比对结果表明CCM_06728和CCM_09155基因参与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出4个可能与蛹虫草黄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Cm Tns、Cm Fhp、Cm Mox、Cm Hyp)。(2)通过荧光染色和显微观察,首次确定了蛹虫草的分生孢子、芽生孢子和菌丝均为单核细胞。(3)以蛹虫草菌丝为材料,优化单核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最适条件为:2.00%裂解酶(1.00%lysing enzyme和1.00%lywallzyme)、渗透压稳定剂为0.8 mol/L KCl、酶解温度为32℃、酶解液p H值为6.5、酶解时间为3.0 h、菌丝菌龄为4 d,在此最适条件下,原生质体的产率达到了2.25×107个/g鲜菌丝。再生培养基中的最适渗透压稳定剂为1.0 mol/L的山梨醇,可使原生质体的再生率达到36.5%。(4)建立了蛹虫草的基因敲除系统,首次把split-marker方法成功应用于蛹虫草。草铵膦适合作为蛹虫草的筛选抑制剂,300μg/m L的草铵膦可完全抑制蛹虫草原生质体的生长。构建了含有bar基因表达盒的载体p CAMBIA0390-Bar和Cm Tns基因的敲除载体p CAMBIA0390-Bar-KOTns。采用PCR方法制备了Cm Tns基因的split-marker敲除载体和线性敲除载体,通过PEG介导转化蛹虫草单核原生质体,成功敲除了蛹虫草Cm Tns基因,且split-marker敲除载体的敲除率比线性敲除载体的敲除率高。bar基因在Cm Tns基因敲除株(ΔCm Tns)中可稳定遗传。(5)建立了蛹虫草的基因回补系统。苯菌灵适合作为蛹虫草的筛选抑制剂,2μg/m L的苯菌灵可完全抑制蛹虫草分生孢子的生长。构建了含有ben基因表达盒的载体p CAMBIA0390-Ben和含有Cm Tns基因表达盒的载体p CAMBIA0390-Ben-Com Tns。PEG介导转化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均可实现Cm Tns基因的回补,但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的回补效果更好。(6)通过构建Cm Fhp、Cm Mox、Cm Hyp基因的敲除载体(p CAMBIA0390-Bar-KOFhp、p CAMBIA0390-Bar-KOMox、p CAMBIA0390-Bar-KOHyp)和制备split-marker敲除载体,成功敲除了Cm Fhp、Cm Mox、Cm Hyp基因,并获得了敲除株ΔCm Fhp、ΔCm Mox、ΔCm Hyp。(7)构建了Cm Fhp、Cm Mox、Cm Hyp基因的回补载体(p CAMBIA0390-Ben-Com Fhp、p CAMBIA0390-Ben-Com Mox、p CAMBIA0390-Ben-Com Hyp),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成功把Cm Fhp、Cm Mox、Cm Hyp基因的表达盒分别回补入了ΔCm Fhp、ΔCm Mox、ΔCm Hyp菌株的基因组,获得了回补菌株Com Fhp、Com Mox和Com Hyp。(8)表型分析结果表明,敲除Cm Tns、Cm Fhp、Cm Mox、Cm Hyp基因均会使蛹虫草的颜色表型变浅、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同时也会使蛹虫草的分生孢子产量降低。此外,Cm Tns基因的缺失会导致子实体数量减少、体积变小、菌丝末端膨大且弯曲,Cm Fhp、Cm Mox、Cm Hyp基因的缺失均导致敲除菌株不产子实体。(9)从蛹虫草基因组中挖掘到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克隆Psy基因并替换质粒p AC-BETA上的crt B基因,获得了基因替换菌株Top10-p AC-BETA-Psy,经HPLC检测分析,未检测到β-胡萝卜素,表明蛹虫草Psy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不能把GGPP(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转化成八氢番茄红素。
肖淑媛,宋科[5](2016)在《蛹虫草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蛹虫草又称蛹草、北虫草、北冬虫夏草等,在真菌分类中与冬虫夏草隶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蛹虫草是近年大力推广的名贵药用菌,因它含有丰富的虫草素、虫草多糖、虫草酸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的蛹虫草大多是用大米培养基培育的,其有效成份不高,有的子实体不含虫草素,有的子实体虫草素含量很低,严重影响了蛹虫草的质量和人工蛹虫草的声誉。因为大自然中生长的蛹虫草、冬虫夏草,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子实体)。根据这一特点,本人在教学生产实验的基础上,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在用大米培养基培育蛹虫草的基础上,采用蚕蛹培育取得成功,获取了一套蚕蛹栽培蛹虫草的技术,让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具有野性化特点,其有效成份增高,药用价值更高,因此蚕蛹栽培的蛹虫草可作为野生虫草的替代品,其市场前景较好。
郭明敏[6](2016)在《蛹虫草子实体虫草素、腺苷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蛹虫草是东亚地区最受欢迎的营养滋补品之一,由于相似的化学成分和药用功效被用作冬虫夏草的替代品。蛹虫草中富含多种活性物质,最重要的成分为虫草素。虫草素即3’-脱氧腺苷,是第一个从真菌中分离出来的核苷类抗菌素,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作用,以虫草素为主要成分的新药已在临床上试用于白血病的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已知虫草素的主要来源为蛹虫草,很多企业将虫草素含量列为企业标准。虽然人工栽培蛹虫草子实体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但是产品质量和效果参差不齐。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产品的虫草素含量,而目前检测数据表明绝大多数蛹虫草子实体产品虫草素含量极低。本文通过研究蛹虫草子实体栽培培养基中各种营养因子、生长因子对虫草素含量的影响,对其栽培培养基进行优化,对蚕蛹虫草和小麦培养基子实体的多种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检测了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虫草素含量及虫草素合成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旨在为蛹虫草子实体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结果如下:1.对农业部部颁标准虫草素含量测定方法中样品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发现样品超声提取时间以30min提取效果最佳,显着优于原标准中提取时间3 h,而且节省能源和时间。2.不同浓度蛹粉可显着提高虫草素含量,10%为最适宜添加量。在此浓度蛹粉添加基础上,小麦加鸡蛋的效果最好,其次为小麦,玉米含量最低;奶粉含量从作用效果和节约成本综合考虑,选取浓度为3g/L;蛋白胨浓度可以由原来的10g/L的基础培养基改为6g/L,二者作用效果一致,在生物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3.腺苷和三十烷醇对提高虫草素的含量有正相关作用,二者的最适浓度分别为2mg/mL和3mg/L。铁离子和锰离子均能促进虫草素的产生,添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05%和0.01%;随着最佳浓度锰离子的加入,虫草素的含量可达到对照组的1.4倍。4.对蚕蛹虫草和小麦基质子实体各种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结果表明:蚕蛹虫草的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最高,菌核中除了N含量较高,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均为最低;蚕蛹虫草子实体与小麦基子实体相比,子实体中虫草素、类胡萝卜素、SOD活性和氮含量要优于小麦基子实体,腺苷、多糖、和甘露醇含量则低于小麦基子实体。5.虫草素合成的关键基因cpA与cpB,在发菌阶段到转色和原基形成阶段虫草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与不同生长阶段虫草素含量变化的结论相符合。
张晓莹[7](2015)在《大团囊虫草及其近缘种生物学研究》文中提出大团囊虫草Tolypocladium ophioglossides是线虫草科Ophiocordycipitaceae、弯颈霉属Tolypocladium的真菌,是我国传统的药用真菌。由于野生资源稀缺,近年来国内外对其研究相对较少,缺少系统的生物学研究,其中无性阶段形态、人工培养基及菌株筛选、抗衰老和抗氧化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严重限制了它的深度开发与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对大团囊虫草及其近缘种进行了较系统的生物学研究,包括大团囊虫草及其近缘种系统学研究,大团囊虫草菌丝体及其近缘种的化学成分测定,大团囊虫草菌丝体抗衰老和抗氧化作用研究。大团囊虫草及其近缘种系统学研究。在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金光寺自然保护区采集到寄生于大团囊菌Elaphmyces spp.的3种新鲜野生虫草。根据它们的宏观和显微结构特征,将其分别鉴定为大团囊虫草、头状虫草T. capitatum和多头霉一种Polycephalomyces sp.。从大团囊虫草子座和多头霉一种菌核外壳分离得到了4株纯菌株YFCCB14、YFCCA81、YFCCA151、YFCCA152,将这4个纯菌株与近缘种奇异虫草T. paradoxum(菌株编号:NBRC106958)和膨大弯颈霉T. inflatum(菌株编号:YFCC881A)菌株的形态进行比较,发现与奇异虫草菌株形态较为相似,而与膨大弯颈霉菌株则有明显区别,尤其是瓶梗形态,分离得到菌株的瓶梗为基部向顶部逐渐变细的形态,而膨大弯颈霉的瓶梗基部则明显膨大。通过分别测定野生虫草及菌株的ITS序列,构建弯颈霉属18个种、38条ITS序列的系统树,结果显示,所采集的大团囊虫草及分离得到的4个菌株与NCBI上的大团囊虫草紧密聚为一枝,且遗传距离均为0.000;所采集的头状虫草则与NCBI上的头状虫草紧密聚为一枝,且遗传距离也为0.000。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与形态学观察结果一致,确认采集到的2种虫草分别为大团囊虫草和头状虫草,分离得到4个菌株均为大团囊虫草菌。对4株大团囊虫草菌株和来自日本的NBRC106330菌株进行形态观察测量,并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大团囊虫草菌在宏观和微观形态上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色素的产生、分生孢子和瓶梗形态的差异都较为明显。(FCCA151、YFCCA81和NBRC106330在宏观形态上较为相似,且都会产生色素,通过微观形态观察后发现,YFCCA81和BRC106330的形态更为相似,二者的瓶梗为基部向顶部逐渐变细的形态,YFCCA151的瓶梗基部则较二者而言有明显膨大现象,并且偶尔还会出现分隔。YFCCA152和YFCCB14在宏观形态上与其余3个菌株有明显区别,且二者都不会产生色素,微观形态上,YFCCA152和YFCCB14的瓶梗均为柱形,另外,YFCCA152的各类型孢子大于其余菌株,而YFCCB14的各类型孢子的大小变异大于其余菌株。总之,大团囊虫草菌株的形态变异较大。大团囊虫草及其近缘种的化学成分测定。对大团囊虫草及其近缘种奇异虫草、膨大弯颈霉、头状虫草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其中大团囊虫草菌株的培养采用3种培养基,即PPDA、大米、蚕蛹培养基。利用硫酸-苯酚法测定虫草多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甘露醇、总皂苷、总黄酮、总三萜,利用HPLC法测定虫草核苷类。分析表明,大团囊虫草在不同培养基培养下的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大米培养基培养菌丝体的生物量(1.65g/瓶)、多糖(140.69mg/g)及多数核苷类成分(除肌苷和胸苷外)的含量最高。蚕蛹培养基培养菌丝体的黄酮类(1.69mg/g)、皂苷类(8.02mg/g)、三萜类(26.73mg/g)物质的含量最高。PPDA培养基培养菌丝体的虫草酸(44.72mg/g)含量最高。另外,5个大团囊虫草菌的化学成分含量也有一定差异,其中菌株NBRC106330的生物量(1.57g/瓶)及虫草酸(56.93mg/g)含量最高;菌株YFCCB14的多糖(94.38mg/g)及总三萜(23.73mg/g)含量最高,且多数核苷类成分含量也较高;菌株YFCCA81的生物量(1.32g/瓶)、总黄酮(1.62mg/g)、总三萜(18.16mg/g)及多数核苷类成分含量较高;菌株YFCCA151的总黄酮(1.76mg/g)及总皂苷(7.80mg/g)含量均为最高;菌株YFCCA152的多糖(74.47mg/g)、总皂苷(6.89mg/g)、总三萜(19.49mg/g)及多数核苷类成分含量较高。大团囊虫草及其近缘种的化学成分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头状虫草的虫草酸(328.94mg/g)及总皂苷(9.57mg/g)含量最高;膨大弯颈霉的总黄酮(3.10mg/g)及总三萜(17.62mg/g)含量最高;奇艺虫草的多糖(84.38mg/g)含量最高,且其多数核苷类成分含量较高;大团囊虫草菌株的2’-脱氧尿苷含量(74.06mg/g)最高,而总皂苷、总三萜、2’-脱氧腺苷最低。大团囊虫草菌丝体抗衰老与抗氧化研究。利用果蝇为模型动物,对YFCCB14菌株进行延长寿命实验,以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测定YFCCB14菌株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团囊虫草菌株YFCCB14对果蝇寿命具有很好的延长效果,并且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浓度为0.20%时对果蝇寿命的延长作用最强,但浓度达到0.40%时,则出现了抑制寿命的现象;另外YFCCB14菌株对雌性果蝇的寿命延长效果较对雄性的强。大团囊虫草菌株YFCCB14也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在样品浓度2.00—10.00ng/mL范围内时,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呈线性升高,并在浓度为10.00mg/mL时达到最大值;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则仅在样品浓度为2.00—6.00mg/mL范围内时,随着浓度的升高呈线性升高,而在6.00—8.00mg/mL范围内时,其升高趋势较平缓,并在8.00ng/mL就达到了最大值。综上所述,本论文对大团囊虫草及其近缘种进行了较系统的生物学研究,确定了大团囊虫草和头状虫草的分类地位,明确了它们和奇异虫草、膨大弯颈霉在弯颈霉属中的系统发育关系。描述了大团囊虫草无性阶段的形态特征,揭示了大团囊虫草无性阶段形态变异式样。测定了大米和蚕蛹培养基培养的不同大团囊虫草菌株的化学成分,并比较了它们与头状虫草、奇异虫草和膨大弯颈霉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测定了大团囊虫草菌株YFCCB14的抗衰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和体外抗氧化作用。为今后大团囊虫草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曾洋洋[8](2014)在《虫草多糖的仿生合成及结构与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冬虫夏草由千尸毛“虫”及其头部生长出来的真菌“草”两部分组成。冬虫夏草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许多公司培育冬虫夏草,以满足市场对濒临灭绝的天然虫草的需求。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虫草多糖。因多糖成分复杂,其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宄较少。虫草多糖的生物合成取决于特定生长环境下基因与蛋白的综合表达状况。据报道.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虫草菌表达不一样的基因组:成分分析发现.野生和人工虫草的水溶性组分不同t虫草菌基因组表达与组分的不同进一步扩大了非模板式的多糖生物合成的多样性,从而造成天然虫草的多糖结构特殊,也正是如此虫草多糖的生物功能难以在人工培育中复制。因此,建立天然虫草多糖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进而模拟天然虫草多糖的生物合成是人工培育虫草亟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论文首先对得到的28种天然虫草粗多糖、18种天然虫草纯化多糖、72种人工虫草粗多糖和46种人工虫草纯化多糖进行基本理化性质、活性和结构研究。基本理化性质显示: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天然和人工虫草多糖具有不同的分子量、总糖和蛋白含量:醋酸纤维素电泳分析显示虫草多糖中可能有酸性多糖: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虫草多糖中含硫:天然和人工虫草多糖的主要三种单糖是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但每种单糖的比例在多糖中各不相同。活性研究表明:在测试的164种多糖中,只有5种多糖(两种是九寨沟来源的碱提野生虫草多糖,三种是蛹虫草的酶提组分)浓度为100u g/ml时在H1229上呈现29-38°/。的细胞毒活性;只有部分野生虫草纯化的多糖在BaF3FRlc细胞系中可以促进FGF/FGFR/硫酸多糖信号传导引起的细胞增殖,此结果提示野生虫草含硫酸多糖,这与虫草多糖的元素分析结果一致。为模拟天然虫草多糖的生物合成,我们假设虫体内的盐环境可能会使蛹虫草菌合成与野生虫草具有相类似结构和功能的多糖。我们发现蛹虫草培养基中盐浓度(硫酸钠或氯化钠)与纯化了的多糖抗血管生成活性成正相关。对抗血管生成机理的研究表明,多糖是通过降低VEGF单聚体和二聚体的表达水平、抑制内皮细胞的转移来达到抗血管生成目的。13C-NMR结构研宂表明:空白组和盐添加组的人工虫草多糖的a和3糖苷键比例不同,提示盐引起了多糖结构的巨大变化;同时,加盐培养得到的虫草多糖在糖醛酸区域出现信号‘新建立的稳定同位素还原糖醛酸方法确定了虫草多糖的糖醛酸为半乳糖醛酸。通过LC-MS联用方法,我们首次证明了半乳糖醛酸以聚半乳糖醛酸的形式存在‘通过寡糖的ESI-MS分析,发现虫草多糖中聚半乳糖醛酸可被甲基和乙酰基修饰。此外.联合新建立了34S?硫酸盐的同位素培养标记方法,苯胺和D5-苯胺标记方法及LC-MS分析技术,我们发现虫草多糖含共价硫酸根,因而首次证明陆地真菌多糖可被磺酸化。我们的研宄结果对如何人工培育冬虫夏草及如何评价功效关系具指导意义。
周围[9](2014)在《粘质沙雷氏菌次生代谢产物灵菌红素的生理与生物学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灵菌红素prodiginine是含有三个吡咯环结构的天然红色素家族的统称,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抗疟疾、抗肿瘤及免疫抑制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并可作为天然染料,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由于化学结构的不同,灵菌红素表现出的生物学活性有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从灵菌败血症病蚕血淋巴中分离得到一株产灵菌红素的粘质沙雷氏菌SCQ1。首先,利用SCQ1为家蚕病原微生物的特性,以蚕蛹为主要碳氮源,优化发酵条件提高灵菌红素产量,纯化并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其次,结合灵菌红素的理化性质研究并提出了灵菌红素生理学功能的假说。最后,研究了SCQ1菌株灵菌红素抗细菌、抗真菌、抗癌以及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es, BmNPV)的生物学活性。1.粘质沙雷氏菌SCQ1的分离、鉴定与发酵灵菌红素产量较小,目前国际市场上仅有标准品出售,价格约为500USD/mg,严重制约了其应用开发。本研究从灵菌败血症病蚕血淋巴中分离得到产红色素菌株SCQ1,经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并通过科赫法则进行验证。经单因子试验确定SCQ1菌株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8℃,最适pH为6.5-8.0,发酵时间为56h,最适碳源为甘油,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微量元素中钙元素可提高红色素产量。进一步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分别确定甘油、酵母膏和钙元素的最适范围,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3因子试验,建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分析得到培养基最佳配方为14.25g/L甘油、14.02g/L酵母膏和25.75μmol/L CaCl2,红色素理论最高产量为986.78mg/L。红色素实际产量经验证为974.76±15.33mg/L,是初始发酵培养基的2.04倍。为了降低灵菌红素发酵的生产成本,本研究利用SCQ1菌株为家蚕致病菌这一特性,选择蚕蛹作为主要碳氮源发酵产红色素。通过测量生长曲线发现SCQ1菌株在只含蚕蛹匀浆液的培养基中生长缓慢,发酵时间延长至112h,但红色素产量相对较高,约为667.23±15.33mg/L,因此采用添加碳氮源的方式加速SCQ1菌株的发酵进程。单因子试验确定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碳源为蔗糖,发酵时间为72h。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上述因素的最适范围,Box-Behnken法设计3因子试验,建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分析得到培养基最佳配方为酵母膏6.36g/L,蔗糖4.22g/L,蚕蛹匀浆液16.24g/L,红色素理论最高产量为2,020.66mg/L。红色素实际产量经验证为1,916.08±13.33mg/L,是未优化蚕蛹培养基的2.87倍,是优化后酵母膏甘油培养基的1.97倍。本研究分离得到的粘质沙雷氏菌SCQ1菌株适合发酵蚕蛹生产灵菌红素,产量约为1.9g/L,有希望作为工业发酵菌株,也有利于蚕蛹资源的综合利用。2.灵菌红素的分离、纯化与检测灵菌红素家族包含多种结构类似物,本研究纯化并检测了家蚕灵菌败血症病原菌SCQ1菌株所产灵菌红素的化学结构。试验证实灵菌红素不溶于水,主要存在于发酵液沉淀中,通过甲醇氯仿混合液(95:5,v/v)萃取菌体沉淀可获得灵菌红素粗提物。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1,v/v)为层析液进行薄层色谱检测,红色素Rf值约为0.6左右,与灵菌红素prodigiosin的报道相符。采用柱色谱进行纯化,经真空浓缩,冷冻干燥后得深红色,表面具有绿色反光的高纯度灵菌红素固体。研究显示,灵菌红素在pH2-3的溶液中为紫红色,pH7.2-7.4为橙红色,pH10-12为黄色,其最大吸收峰随颜色的变化发生偏移。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显示所制备的灵菌红素样品纯度约为95.8%,质谱分析显示灵菌红素样品可能存在结构极其相似的同系物。进一步通过高分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确定样品分子量[M+H]+324.2071,与灵菌红素prodigiosin (C20H25N3O)一致。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显示,每克灵菌红素样品中约含38.4μg钙元素,并含有其它痕量元素。试验确定了家蚕病原粘质沙雷氏菌SCQ1所产红色素的主要成分为prodigiosin (CAS No82-89-3),为其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3.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的生理学功能许多微生物能产生含有吡咯结构的次生代谢产物,如prodiginine和tambjamine,但这些代谢产物的生理学功能尚不清楚,未得到合理的解释。本研究通过显色反应定性判断灵菌红素与多种金属离子可在中性pH条件下发生作用,并发现灵菌红素的锌离子配合物具有显着的黄色至橙色荧光效应,推测灵菌红素可络合金属离子,可能与粘质沙雷氏菌对金属离子的耐受性有关。进一步采用平板扩散试验,通过对比无色素SCQ1-W突变株,发现灵菌红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粘质沙雷氏菌对过量Cu2+的耐受性。然而菌体内富集高浓度的金属离子或累积过量的灵菌红素显然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我们研究了灵菌红素的存在形式与分泌方式。结果显示,灵菌红素在粘质沙雷氏菌的菌落中分布不均匀,其中在菌落中心表层可以固体形式析出,整体旱年轮状分布,延长培养时间可观察到灵菌红素分泌至菌落外。进一步发现灵菌红素在菌落内集中分布于类似囊泡的结构中,并首次观察到灵菌红素在特定生长阶段以色素团的形式分泌至菌落外。色素团在培养基表层移动一定距离后破裂,内部包含的灵菌红素缓慢扩散。研究表明灵菌红素并不在菌体内累积,而是通过特殊的方式分泌至体外,可能与金属离子的代谢密切相关。随后,我们发现正常培养条件下,粘质沙雷氏菌分泌至菌落外的灵菌红素,以及外源添加的高浓度灵菌红素不影响菌落生长,表明胞外高纯度的灵菌红素对粘质沙雷氏菌无抑制作用。最后,我们通过添加Mn2+(促进菌体生长)或Cu2+(抑制菌体生长),发现灵菌红素涉及细菌菌落中金属离子的传递。一方面,灵菌红素传递有害的Cu2+至菌落外,菌落接触后生长受到抑制并在边缘处形成凹陷,随后在菌落内部形成中空无菌区域。另一方面,灵菌红素同样可传递有利的Mn2+至菌落外,菌落接触后生长受到刺激并形成明显凸起。上述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有助于提高对金属离子的耐受性,同时有助于金属离子在菌群内的传输与分配。据此,本研究首次提出灵菌红素具有结合并传递金属离子的生理功能,即灵菌红素是粘质沙雷氏菌金属离子储存库的假说,其生理学意义是提高细菌对微量元素的竞争力与环境的适应性。4.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的抗菌与抗癌活性国际上对灵菌红素prodigiosin (C20H25N3O)抗菌活性的报道不一致,可归咎于被测菌株、纯化方法及测试方法差异等多种原因。鉴于部分产灵菌红素微生物可产生抗生素类物质,而大量研究采用灵菌红素粗提物进行抗菌试验,结果可能存在假阳性。本研究采用纯化的灵菌红素,结果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耐药性大肠杆菌等多株临床病原细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均无显着抑制作用。灵菌红素对白色假丝酵母和疣状瓶霉有轻微抑制作用,对新型隐球菌、构巢曲霉和尖端赛多孢子菌无抑制作用。因此,灵菌红素prodigiosin (C20H25N3O)对多种临床病原细菌和真菌均没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活性不值得作为新型抗生素加以开发。根据2012年中国癌症登记年报,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癌症,分别占癌症发病人数的18.74%、12.67%、10.30%、10.04%和7.74%,其中死亡率最高的3种癌症分别是肺癌、肝癌和胃癌。根据文献报道,灵菌红素prodigiosin对不同癌细胞的抗癌活性存在显着差异,而目前尚不知prodigiosin (CAS No.82-89-3)对多个癌细胞系,如对胃癌细胞系MGC803和SGC7901等的活性强弱,也不知其对人体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大小。本研究显示灵菌红素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肝癌细胞系HepG2,胃癌细胞系MGC803及SGC7901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81,8.23,15.62,0.37μmol/L。美国癌症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灵菌红素对60株人癌细胞系的平均半数抑制浓度约为2.08μmol/L。本研究发现灵菌红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半数抑制浓度约为26.93μmol/L,暗示灵菌红素对癌细胞存在选择性细胞毒性。通过连续观察发现灵菌红素可快速进入癌细胞内并大量累积,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发现灵菌红素可诱导癌细胞发生凋亡,但凋亡细胞比例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而死亡细胞比例快速提高。其中灵菌红素为5mg/L时,A549细胞死亡率可从4h的11.2%急剧上升至20h的94.3%。我们的研究发现家蚕病原粘质沙雷氏菌的灵菌红素prodigiosin (CAS No.82-89-3)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毒性较低,证实其对癌细胞具有选择性的细胞毒性,可诱导癌细胞发生凋亡并在短时间内导致癌细胞死亡。5.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抗BmNPV的活性BmNPV是家蚕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可导致家蚕罹患血液型脓病,给养蚕业带米巨大损失。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大面积爆发往往由少数患病个体造成,而病毒多角体的释放是BmNPV在群体内传播的关键环节。体外试验显示,灵菌红素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对BmNPV有独特的抑制作用:低浓度(10nmol/L)时可抑制多角体形成,保护感染细胞不被裂解;高浓度(300-600nmol/L)时可快速杀死感染细胞。尽管细胞存活率差异巨大,试验显示灵菌红素可有效抑制BmNPV多角体的形成。灵菌红素浓度为300nmol/L时,在12h内即可杀死超过70%的感染细胞,24h后导致90%左右的感染细胞死亡。体内试验显示,健康家蚕平均每只经口添饲10mg灵菌红素时不表现出明显的急性毒性,但可导致血液型脓病病蚕提前约48h死亡,死亡个体中仅有17.59%±7.46%可在血淋巴中检测到多角体。据文献报道,灵菌红素可作用于DNA或DNA拓扑异构酶。本研究发现灵菌红素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因而无法与DNA或DNA拓扑异构酶发生直接作用。随后,我们进一步探讨了灵菌红素可能的作用靶标。分析发现caspase3抑制剂Ac-DEVD-CHO对感染细胞无影响,而caspase广谱性抑制剂Z-VAD-FMK可显着抑制多角体形成,暗示BmNPV增殖可能依赖上游caspase的活化。由于caspase可参与调控NF-κB信号通路,而报道显示NF-κB是灵菌红素的作用靶标之一,试验采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BAY11-7082处理感染细胞,发现多角体形成受到抑制,暗示BmNPV的增殖可能依赖NF-κB的活化。试验表明,家蚕病原粘质沙雷氏菌的灵菌红素prodigiosin (CAS No82-89-3)具有抗BmNPV的作用,同时也是首次发现灵菌红素prodigiosin具有抗病毒活性,其作用机制与生产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秀芝[10](2013)在《蛹虫草驯化培养及其防治慢性肾脏病的功效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肾脏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年增高,其疗程长,花费高且愈后差,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本研究拟用实验获得的虫草菌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和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药物的筛选和开发提供实验数据和菌种资源。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它隶属于真菌界、子囊菌门、子囊菌纲、粪壳菌亚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与天然的冬虫夏草属于同一属,其药用成分和功效近似。蛹虫草菌富含虫草多糖、虫草酸、虫草素、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等,能调节人体免疫力,调节肾脏血流量,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本实验通过野生虫草菌的驯化、筛选等技术,获得的3株野生蛹虫草菌种的母种,筛选出优质菌种Cm-T2,对其虫草多糖、虫草素和硒(Se)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该菌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通过对3种固体培养基的研究,发现大米培养基培养蛹虫草效果最好。对其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确定。菌丝培养:温度前3d,1520℃;3d后,2324℃;湿度6070%;避光培养;无需通风。转色催蕾:20℃12h,15℃12h,要有5℃的温差刺激;湿度7080%;散光照射12h,适当通风。出草管理:2025℃;湿度初期7080%,当子实体长至0.5cm时调整为7585%;散射光照14h;定期通风,子实体长至23cm时,封口膜上要扎孔。对3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志愿者(符合全国肾脏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治疗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实验室驯化的虫草菌Cm-T2;B组为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用药前(0d)及用药后24h尿蛋白定量(g/24h)比较分析。实验组(A组)用药前(0d)(0d)、用药30d和60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方差分析:a=0.01,F0.01(2,42)=5.18,F=172.13>5.18)。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0.01,F0.01(1,28)=7.64:F=194.10>7.64;F=254.63>7.64;F=37.10>7.64),用药前(0d)(0d)与用药后30d、用药前(0d)与用药后60d、用药后30d与用药后6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有显着差异。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虫草治疗,在30d的时候蛋白尿的量已明显降低;60d后的数据显示蛋白尿的量同样有明显降低。常规治疗组(B组)用药前(0d)、用药后30d和60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方差分析:a=0.01,F0.01(2,42)=5.18,F=6.29>5.18)。分析治疗前(0d)与治疗后30d、治疗前与治疗后60d(单因素方差分析:a=0.01,F0.01(1,28)=7.64:F=9.15>7.64;F=11.89>7.64),有统计学意义,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有显着差异。治疗后30d与治疗后60d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0.01,F0.01(1,28)=7.64,F=0.14<7.64),说明30d与60d后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没有显着差异,尿蛋白的量已经不再降低。选择A组加用虫草治疗30d以及60d的数据与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30d以及60d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0.01,F0.01(1,28)=7.64,F=12.47>7.64;F=37.96>7.64),结果有显着差异。所以,加用蛹虫草治疗在30d后比单纯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能有效的降低尿蛋白量,并在60d后效果更为明显。本实验结果显示,用实验室驯化的虫草菌能明显降低蛋白尿,用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优选的蛹虫草菌种Cm-T2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因此,该研究为治疗慢性肾脏病药物的开发提供原料和实验数据,以及为进一步开发虫草茶、虫草胶囊等商业产品,以及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提供基础资料。
二、蚕蛹培养基的制备及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蚕蛹培养基的制备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兰坪虫草多糖联合顺铂增强Lewis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癌症的流行病学 |
1.2 肺癌的治疗方式 |
1.2.1 手术治疗 |
1.2.2 化学治疗 |
1.2.3 放射治疗 |
1.2.4 靶向治疗 |
1.2.5 免疫治疗 |
1.2.6 中医药疗法 |
1.3 顺铂的临床应用及其毒副作用 |
1.4 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1.5 虫草的药用研究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兰坪虫草多糖的制备和组分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菌种 |
2.2.2 试剂和仪器 |
2.2.3 兰坪虫草的培养以及菌粉的制备 |
2.2.4 兰坪虫草多糖的制备 |
2.2.5 分子量测定 |
2.2.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
2.2.7 PMP衍生-HPLC测定多糖中单糖的组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3 HPLC分析兰坪虫草多糖的单糖组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兰坪虫草多糖联合顺铂增强荷瘤小鼠脾脏的免疫力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和细胞系 |
3.2.2 试剂和仪器 |
3.2.3 细胞的培养以及小鼠皮下异位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
3.2.4 流式细胞术 |
3.2.5 脾脏RNA的提取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 |
3.2.6 脾脏蛋白的提取及浓度测定 |
3.2.7 脾脏免疫印迹分析 |
3.2.8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 |
3.2.9 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
3.2.10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兰坪虫草多糖改善小鼠的生活状态 |
3.3.2 兰坪虫草多糖改善脾脏的指数,形态学和病理学 |
3.3.3 兰坪虫草多糖抑制脾脏的炎症反应 |
3.3.4 兰坪虫草多糖促进脾脏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增殖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兰坪虫草多糖联合顺铂增强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活性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和细胞系 |
4.2.2 试剂和仪器 |
4.2.3 细胞的培养以及小鼠皮下异位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
4.2.4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 |
4.2.5 肿瘤免疫印迹分析 |
4.2.6 肿瘤病理学检查 |
4.2.7 免疫组化 |
4.2.8 免疫荧光 |
4.2.9 TUNEL分析 |
4.2.10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兰坪虫草多糖抑制肿瘤的生长 |
4.3.2 兰坪虫草多糖抑制肿瘤组织增殖 |
4.3.3 兰坪虫草多糖抑制肿瘤增殖机理的初步探索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2)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蛹虫草概述 |
1.1.1 野生蛹虫草概述 |
1.1.2 人工培育蛹虫草概述 |
1.2 菌种保藏 |
1.2.1 菌种保藏方法 |
1.2.2 菌种保藏条件及保藏效果 |
1.2.3 蛹虫草菌种分离 |
1.3 蛹虫草人工培育 |
1.3.1 谷物培养基 |
1.3.2 蚕蛹培养基 |
1.4 蛹虫草主要生物活性成分 |
1.4.1 虫草多糖 |
1.4.2 虫草酸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蛹虫草菌种分离 |
2.2.2 培养基制备 |
2.2.3 菌种保藏法 |
2.2.4 蛹虫草菌种活化及接菌、培养 |
2.2.5 蛹虫草子实体鲜重测量 |
2.2.6 蛹虫草子实体多糖提取、测定 |
2.2.7 蛹虫草子实体虫草酸提取、测定 |
2.2.8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组织分离法制备菌种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液体菌形态变化的影响 |
3.1.2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3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3.1.4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3.2 多孢分离法制备菌种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液体菌形态变化的影响 |
3.2.2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3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3.2.4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蛹虫草菌种分离方式及分离部位 |
4.2 蛹虫草液体菌种形态与培养基营养配比 |
4.3 蛹虫草菌种保藏 |
4.3.1 蛹虫草菌种保藏方法 |
4.3.2 蛹虫草菌种保藏效果 |
4.4 蛹虫草生物活性成分含量 |
4.5 蛹虫草子实体形态及产量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蛹虫草菌种制备和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蛹虫草概述 |
1.1.1 蛹虫草形态特征 |
1.1.2 蛹虫草生活史 |
1.1.3 蛹虫草生长环境 |
1.2 蛹虫草活性成分及药用价值 |
1.2.1 虫草多糖 |
1.2.2 虫草酸 |
1.2.3 蛹虫草其他活性成分 |
1.3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 |
1.3.1 蚕蛹栽培 |
1.3.2 固体培养基栽培 |
1.3.3 液体菌种培养 |
1.4 蛹虫草的菌种选育 |
1.4.1 人工选择育种 |
1.4.2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培养基配制 |
2.2.2 蛹虫草子实体栽培 |
2.2.3 蛹虫草组织分离法制备菌种 |
2.2.4 蛹虫草孢子分离法制备菌种 |
2.2.5 不同碳氮源培养蛹虫草液体菌 |
2.2.6 蛹虫草液体菌种生物量测定 |
2.2.7 蛹虫草子实体产量测定 |
2.2.8 蛹虫草子实体及菌糠多糖的提取与测定 |
2.2.9 蛹虫草子实体及菌糠虫草酸的测定与提取 |
2.2.10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生长期组织分离法制备菌种 |
3.1.1 PDA菌丝生长情况 |
3.1.2 液体菌培养情况 |
3.1.3 出草情况 |
3.2 不同生长期孢子分离法制备菌种 |
3.2.1 PDA菌丝生长情况 |
3.2.2 液体菌种培养情况 |
3.2.3 出草情况 |
3.3 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蛹虫草的生长状况 |
3.3.1 不同碳氮源培养蛹虫草液体菌生长状况 |
3.3.2 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栽培试验结果 |
3.4 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栽培蛹虫草多糖含量及虫草酸含量 |
3.4.1 不同碳氮源下液体菌对子实体、菌糠多糖含量的影响 |
3.4.2 不同碳氮源下液体菌对子实体、菌糠的虫草酸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蛹虫草的菌种分离方法 |
4.1.1 组织分离法制备菌种 |
4.1.2 孢子分离法制备菌种 |
4.1.3 组织分离与孢子分离的比较 |
4.2 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及栽培试验 |
4.2.1 不同碳氮源液体菌的培养 |
4.2.2 不同碳氮源液体菌的子实体栽培 |
4.2.3 碳氮源的添加对多糖含量的影响 |
4.2.4 碳氮源的添加对虫草酸含量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蛹虫草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及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及中文对照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蛹虫草研究概况 |
1.1.1 蛹虫草简介 |
1.1.2 蛹虫草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生理功能 |
1.1.3 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
1.1.4 蛹虫草组学研究 |
1.1.5 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1.2 丝状真菌的遗传转化方法 |
1.2.1 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法 |
1.2.2 醋酸锂转化法 |
1.2.3 基因枪法 |
1.2.4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
1.2.5 电击转化法 |
1.2.6 脂质体转化法 |
1.2.7 其它方法 |
1.3 蛹虫草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 丝状真菌基因功能研究方法 |
1.4.1 基因敲除 |
1.4.2 RNA干扰 |
1.4.3 过表达 |
1.5 蛹虫草细胞核数的研究概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主要研究内容 |
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蛹虫草转录组测序及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2.1.3 培养基 |
2.1.4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1.5 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蛹虫草菌种活化 |
2.2.2 液体菌种制备 |
2.2.3 蛹虫草菌丝的培养和收集 |
2.2.4 转录组测序流程 |
2.2.5 转录组数据分析流程 |
2.2.6 转录组数据验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蛹虫草菌丝的培养和收集 |
3.1.1 蛹虫草菌种活化和液体菌种的制备 |
3.1.2 蛹虫草菌丝培养和收集 |
3.2 蛹虫草转录组测序和分析 |
3.2.1 蛹虫草RNA提取 |
3.2.2 蛹虫草测序数据过滤 |
3.2.3 蛹虫草参考基因组比对 |
3.2.4 蛹虫草新转录本预测 |
3.2.5 蛹虫草SNP和 In Del检测 |
3.2.6 蛹虫草差异剪接基因检测 |
3.2.7 蛹虫草基因表达量分析 |
3.2.8 蛹虫草差异表达基因检测 |
3.2.9 蛹虫草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析 |
3.2.10 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功能分析 |
3.2.11 蛹虫草色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 |
3.3 qPCR验证基因表达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蛹虫草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和质粒 |
2.1.2 引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溶液 |
2.1.5 培养基 |
2.1.6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蛹虫草分生孢子、芽生孢子、菌丝的制备 |
2.2.2 荧光染色和细胞核观察 |
2.2.3 蛹虫草单核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 |
2.2.3.1 裂解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的选择 |
2.2.3.2 KCl浓度对蛹虫草原生质体产率的影响 |
2.2.3.3 裂解酶浓度对蛹虫草原生质体产率的影响 |
2.2.3.4 酶解温度对蛹虫草原生质体产率的影响 |
2.2.3.5 酶解液pH值对蛹虫草原生质体产率的影响 |
2.2.3.6 酶解时间对蛹虫草原生质体产率的影响 |
2.2.3.7 菌龄对蛹虫草原生质体产率的影响 |
2.2.4 再生培养基中渗透压稳定剂的优化 |
2.2.5 潮霉素和草铵膦对蛹虫草的最小抑制浓度 |
2.2.6 pCAMBIA0390-Bar载体构建 |
2.2.7 pCAMBIA0390-Bar-KOTns载体构建 |
2.2.7.1 CmTns基因及其同源臂的克隆 |
2.2.7.2 pCAMBIA0390-Bar-KOTns载体构建 |
2.2.8 Split-marker方法敲除Cm Tns基因 |
2.2.8.1 Split-marker敲除载体和线性敲除载体的制备 |
2.2.8.2 PEG介导转化蛹虫草原生质体 |
2.2.8.3 CmTns基因敲除株的筛选 |
2.2.8.4 敲除株的遗传稳定性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蛹虫草分生孢子、芽生孢子和菌丝的细胞核数观察 |
3.2 蛹虫草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 |
3.3 再生培养基中渗透压稳定剂的优化 |
3.4 潮霉素和草铵膦对蛹虫草的最小抑制浓度 |
3.5 pCAMBIA0390-Bar载体的构建 |
3.6 CmTns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
3.6.1 CmTns基因及其同源臂的克隆 |
3.6.2 pCAMBIA0390-Bar-KOTns载体构建 |
3.6.3 Split-marker敲除载体和线性敲除载体的制备 |
3.7 原生质体转化和CmTns基因的敲除 |
3.7.1 PEG介导转化蛹虫草单核原生质体 |
3.7.2 CmTns基因敲除株的鉴定 |
3.7.3 敲除株的遗传稳定性 |
4 讨论 |
4.1 蛹虫草细胞核的观察 |
4.2 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 |
4.3 再生培养基中渗透压稳定剂的优化 |
4.4 PEG介导转化蛹虫草原生质体 |
4.5 敲除载体的制备 |
4.6 CmTns基因敲除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蛹虫草基因回补体系的建立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和质粒 |
2.1.2 引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溶液 |
2.1.5 培养基 |
2.1.6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苯菌灵对蛹虫草的最小抑制浓度 |
2.2.2 pCAMBIA0390-Ben载体的构建 |
2.2.3 CmTns基因表达盒的克隆 |
2.2.4 pCAMBIA0390-Ben-Com Tns载体构建 |
2.2.5 PEG介导转化ΔCm Tns菌株的原生质体 |
2.2.6 pCAMBIA0390-Ben-Com Tns转化农杆菌 |
2.2.7 农杆菌介导转化ΔCm Tns菌株的分生孢子 |
2.2.8 回补菌株(Com Tns)的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苯菌灵对蛹虫草的最小抑制浓度 |
3.2 pCAMBIA0390-Ben载体的构建 |
3.3 CmTns基因回补载体的构建 |
3.3.1 CmTns基因表达盒的克隆 |
3.3.2 pCAMBIA0390-Ben-Com Tns载体的构建 |
3.4 CmTns基因的回补 |
3.4.1 PEG介导转化ΔCm Tns菌株的原生质体 |
3.4.2 农杆菌介导转化ΔCm Tns菌株的分生孢子 |
3.4.3 CmTns基因回补效率比较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蛹虫草色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和质粒 |
2.1.2 引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溶液 |
2.1.5 培养基 |
2.1.6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Cm Fhp、Cm Mox和 Cm Hyp基因及其上下游同源臂的克隆 |
2.2.2 敲除载体的构建 |
2.2.3 Cm Fhp、Cm Mox和 Cm Hyp基因的敲除 |
2.2.3.1 Split-marker敲除载体的制备 |
2.2.3.2 PEG介导转化蛹虫草原生质体 |
2.2.3.3 敲除株的筛选 |
2.2.3.4 敲除株的遗传稳定性 |
2.2.4 Cm Fhp、Cm Mox和 Cm Hyp基因表达盒的克隆 |
2.2.5 回补载体的构建 |
2.2.6 回补载体转化农杆菌 |
2.2.7 农杆菌介导转化敲除菌株的分生孢子 |
2.2.8 回补菌株的鉴定 |
2.2.9 表型分析 |
2.2.9.1 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
2.2.9.2 分生孢子产量分析 |
2.2.9.3 栽培出草试验分析 |
2.2.9.4 显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敲除载体的构建 |
3.1.1 靶基因(Cm Fhp、Cm Mox和 Cm Hyp)及其同源臂的克隆 |
3.1.2 敲除载体的构建 |
3.1.2.1 pCAMBIA0390-Bar-KOFhp载体的构建 |
3.1.2.2 pCAMBIA0390-Bar-KOMox载体的构建 |
3.1.2.3 pCAMBIA0390-Bar-KOHyp载体的构建 |
3.1.3 Split-marker敲除载体的制备 |
3.2 靶基因的敲除 |
3.2.1 CmFhp基因敲除株的鉴定 |
3.2.2 CmMox基因敲除株的鉴定 |
3.2.3 CmHyp基因敲除株的鉴定 |
3.2.4 敲除株的遗传稳定性 |
3.3 回补载体的构建 |
3.3.1 基因表达盒的克隆 |
3.3.2 回补载体的构建 |
3.4 靶基因的回补 |
3.5 表型分析结果 |
3.5.1 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结果 |
3.5.2 分生孢子产量分析结果 |
3.5.3 栽培出草试验分析结果 |
3.5.4 显微分析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蛹虫草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功能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和质粒 |
2.1.2 引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溶液 |
2.1.5 培养基 |
2.1.6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蛹虫草Psy基因的克隆 |
2.2.1.1 Psy-E1和Psy-E2 片段的制备 |
2.2.1.2 SJ-PCR融合Psy-E1和Psy-E2 |
2.2.1.3 p MD18T-Psy的构建 |
2.2.2 p AC-BETA-Psy载体的构建 |
2.2.3 β-胡萝卜素的HPLC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蛹虫草Psy基因的克隆 |
3.1.1 蛹虫草基因组的提取 |
3.1.2 Psy-E1和Psy-E2 的扩增和融合 |
3.1.3 p MD18T-Psy载体的构建 |
3.2 p AC-BETA-Psy载体的构建 |
3.3 β-胡萝卜素的HPLC检测 |
4 讨论 |
4.1 蛹虫草Psy基因克隆 |
4.2 蛹虫草Psy基因的功能研究 |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蛹虫草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二)(论文提纲范文)
一、栽培季节选择 |
二、蚕蛹培养基的制作 |
三、蚕蛹培养基灭菌 |
四、 |
五、无菌操作—接种 |
六、栽培管理 |
1、培养室的处理 |
2、菌丝生长 |
3、见光转色 |
4、子实体的生长 |
(1) 驯化场地选择 |
(2) 排蛹 |
(3) 栽培管理 |
七、采收 |
(6)蛹虫草子实体虫草素、腺苷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蛹虫草的生物学特性 |
1.2 蛹虫草的主要有效成分 |
1.2.1 类胡萝卜素和腺苷 |
1.2.2 虫草多糖、虫草酸及SOD酶 |
1.2.3 虫草素 |
1.3 虫草素的研究进展 |
1.3.1 虫草素生物活性研究 |
1.3.2 虫草素的来源 |
1.3.3 虫草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检测方法 |
1.3.4 虫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1.4 蛹虫草虫草素含量影响因子研究 |
1.4.1 液体深层发酵 |
1.4.2 子实体 |
1.5 本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蛹虫草菌株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2.1 材料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3 培养基 |
2.2 方法 |
2.2.1 蛹虫草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2.2.2 蛹虫草菌株的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蛹虫草菌株的分离 |
2.3.2 蛹虫草菌株的鉴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蛹虫草的栽培及子实体虫草素含量测定 |
3.1 材料 |
3.1.1 材料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3 培养基 |
3.2 方法 |
3.2.1 蛹虫草的栽培 |
3.2.2 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测定 |
3.2.3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蛹虫草的栽培 |
3.3.2 子实体中虫草素、腺苷和N~6-(2-羟乙基)腺苷(HEA)含量的测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蛹虫草子实体虫草素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材料 |
4.1.1 材料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 方法 |
4.2.1 不同提取时间对蛹虫草虫草素、腺苷和N~6-(2-羟乙基)腺苷(HEA)含量的影响 |
4.2.2 蛹虫草栽培培养基的优化 |
4.2.3 不同添加物对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影响 |
4.2.4 虫草素含量的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提取时间对虫草素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4.3.2 蛹虫草栽培培养基的优化 |
4.3.3 不同添加物对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蚕蛹虫草与小麦基虫草子实体的相关成分比较研究 |
5.1 材料 |
5.1.1 材料 |
5.1.2 仪器 |
5.2 方法 |
5.2.1 待测样品分类 |
5.2.2 虫草素含量测量 |
5.2.3 腺苷含量测量 |
5.2.4 多糖含量测定 |
5.2.5 甘露醇含量测定 |
5.2.6 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
5.2.7 SOD含量测定 |
5.2.8 氮含量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蚕蛹虫草和小麦基虫草子实体的虫草素含量 |
5.3.2 蚕蛹虫草和小麦基虫草子实体的腺苷含量 |
5.3.3 蚕蛹虫草和小麦基虫草子实体的多糖含量 |
5.3.4 蚕蛹虫草和小麦基虫草子实体的甘露醇含量 |
5.3.5 蚕蛹虫草和小麦基虫草子实体的类胡萝卜素含量 |
5.3.6 蚕蛹虫草和小麦虫草子实体的SOD含量 |
5.3.7 蚕蛹虫草和小麦基虫草子实体的氮含量 |
5.4 小结 |
第六章 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虫草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 |
6.1 材料 |
6.1.1 材料 |
6.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6.2 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虫草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 |
6.2.1 不同生长阶段虫草素含量变化 |
6.2.2 由转录组数据分析虫草素合成过程中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生长阶段虫草素含量变化 |
6.3.2 由转录组数据分析虫草素合成过程中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大团囊虫草及其近缘种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 虫草属分类系统概况 |
2 弯颈霉属简介 |
3 虫草抗衰老及抗氧化作用研究现状 |
4 大团囊虫草研究现状 |
4.1 大团囊虫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
4.2 大团囊虫草培养特性研究 |
5 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大团囊虫草系统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大团囊虫草和头状虫草的鉴定 |
1.2.1.1 形态鉴定 |
1.2.1.2 分子鉴定 |
1.2.1.2.1 DNA的提取 |
1.2.1.2.2 ITS序列比对 |
1.2.2 大团囊虫草菌株形态比较 |
2 结果 |
2.1 大团囊虫草和头状虫草的鉴定 |
2.1.1 形态鉴定 |
2.1.1.1 大团囊虫草 |
2.1.1.2 大团囊虫草菌株(假定) |
2.1.1.3 头状虫草 |
2.1.2 分子鉴定 |
2.2 大团囊虫草菌株形态比较 |
2.2.1 宏观形态比较 |
2.2.2 显微形态比较 |
2.2.2.1 分生孢子的比较 |
2.2.2.1.1 球形孢子比较 |
2.2.2.1.2 椭圆形孢子比较 |
2.2.2.1.3 卵圆形孢子比较 |
2.2.2.1.4 柱形孢子比较 |
2.2.2.2 瓶梗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大团囊虫草及大团囊虫草菌株和头状虫草的鉴定 |
3.2 不同大团囊虫草菌株形态比较 |
第三章 大团囊虫草化学成分测定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培养基 |
1.3 方法 |
1.3.1 实验仪器 |
1.3.2 实验试剂 |
1.3.3 实验方法 |
1.3.3.1 多糖测定方法:硫酸-苯酚法 |
1.3.3.2 虫草酸测定方法 |
1.3.3.3 总黄酮测定方法 |
1.3.3.4 总皂苷测定方法 |
1.3.3.5 总三萜测定方法 |
1.3.3.6 虫草核苷类含量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大团囊虫草菌株在不同培养基培养下的生物量比较 |
2.2 不同大团囊虫草菌株在不同培养基培养下的化学成分比较 |
2.2.1 虫草多糖 |
2.2.2 虫草酸 |
2.2.3 总黄酮 |
2.2.4 总皂苷 |
2.2.5 总三萜 |
2.2.6 核苷类成分 |
2.3 大团囊虫草菌株与其部分近缘种化学成分比较 |
2.3.1 多糖 |
2.3.2 虫草酸 |
2.3.3 总黄酮 |
2.3.4 总皂苷 |
2.3.5 总三萜 |
2.3.6 核苷类成分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大团囊虫草菌株在不同培养基培养下的化学成分比较 |
3.2 大团囊虫草与其3个近缘种化学成分比较 |
第四章 大团囊虫草菌丝体对抗衰老和抗氧化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药品与仪器 |
1.3 方法 |
1.3.1 大团囊虫草菌丝体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
1.3.1.1 果蝇培养基 |
1.3.1.2 动物分组及剂量设计 |
1.3.1.3 数据处理 |
1.3.2 大团囊虫草菌丝体抗氧化活性测定 |
1.3.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1.3.2.2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1.3.2.3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2 实验结果 |
2.1 大团囊虫草菌丝体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
2.2 大团囊虫草菌丝体抗氧化活性测定 |
2.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2.2.1.1 DPPH标准曲线绘制 |
2.2.1.2 样品和Vc的DPPH清除能力测定 |
2.2.2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2.3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大团囊虫草菌丝体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
3.2 大团囊虫草菌丝体抗氧化作用研究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1 大团囊虫草系统学研究 |
2 大团囊虫草化学成分研究 |
3 大团囊虫草抗衰老及抗氧化研究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虫草多糖的仿生合成及结构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虫夏简介 |
1.1. 天然虫夏 |
1.1.1. 虫草分类 |
1.1.2. 虫草的市场价值 |
1.2. 人工养殖虫草 |
1.2.1. 液体培养 |
1.2.2. 人工栽培 |
2. 虫草中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2.1. 虫草多糖的活性研究概况 |
2.2. 虫草多糖的结构研究概况 |
3. 多糖结构研究方法进展 |
3.1. 分子量测定 |
3.2. 单糖组成 |
3.3. 红外光谱分析法 |
3.4. 甲基化分析 |
3.5. 核磁共振分析 |
4. 寡糖的研究方法进展 |
4.1. 寡糖的降解方法 |
4.2. 寡糖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
4.3. 液相质谱联用技术(LC-MS) |
5. 抗血管生成活性 |
6. 以细胞为基础系统研究促 FGF/FGFR 信号的活性 |
7. 基于综述本论文提出的假设及解决手段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天然冬虫夏草中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步骤 |
2.1. 三种来源的天然冬虫夏草中多糖的提取 |
2.2. 总糖含量测定 |
2.3. 蛋白含量测定 |
2.4. 粗多糖的分离纯化 |
2.5. 分子量测定 |
2.6. 元素分析 |
2.7. 高效液相测定虫草多糖的单糖组成 |
2.8. 红外光谱分析 |
2.9. 醋酸纤维素电泳 |
3. 实验结果 |
3.1. 购自四川九寨沟的天然冬虫夏草的多糖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 |
3.2. 购自四川松潘县的天然冬虫夏草的多糖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 |
3.3. 购自青海玉树的天然冬虫夏草的多糖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 |
3.4. 僵蚕的多糖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 |
3.5. 四川九寨沟冬虫夏草的分离纯化 |
3.6. 分子量测定 |
3.7. 红外光谱分析 |
3.8. 高效液相测定虫草多糖的单糖组成 |
3.9. 元素分析 |
3.10. 醋酸纤维素电泳 |
4. 实验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液体培养虫草菌种及其多糖的提取、理化性质分析 |
1. 实验部分 |
1.1. 三种菌种的扩增、培养、发酵及保藏 |
1.2. Paecilomyces hepialid 的扩增、培养及发酵 |
1.2.1. Hirsutella sinensis 的扩增、培养及发酵 |
1.2.2. 11Y-6 的扩增、培养及发酵 |
1.2.3. 菌种保藏及活化 |
1.3. 菌株中总多糖、胞内多糖及胞外多糖的提取 |
1.4. 粗多糖理化性质分析 |
1.5. 粗多糖的纯化 |
1.6. 分子量分析、元素分析和单糖组成分析 |
1.7. 红外光谱分析 |
1.8. 醋酸纤维素电泳 |
2. 实验结果 |
2.1. 三种菌株的形态、培养和发酵 |
2.2. 11Y 菌株的多糖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 |
2.2.1. 多糖的提取 |
2.2.2. 粗多糖理化性质分析 |
2.2.3. 单糖组成及元素分析结果 |
2.2.4. 多糖纯化 |
2.3. 蝙蝠蛾拟青霉 Paecilomyces hepialid 的多糖及理化性质分析 |
2.3.1. 多糖的提取 |
2.3.2. 粗多糖理化性质分析 |
2.3.3. 单糖组成结果 |
2.3.4. 多糖的纯化 |
2.4. 中华被毛孢 Hirsutella sinensis 的多糖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 |
2.4.1. 多糖的提取 |
2.4.2. 单糖组成结果 |
2.5. 三种菌种来源多糖的分子量分析 |
2.6. 红外光谱分析 |
2.7. 醋酸纤维素电泳 |
3. 实验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天然及人工虫草多糖的药理活性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步骤 |
2.1.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 |
2.2. 细胞增殖实验(Cell proliferation assay) |
2.3. 毛细管形成实验(Capillary tube formation assay) |
2.4. 细胞迁移实验(the transwell cell migration assay) |
2.5. 蛋白提取及 Western – blot 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细胞毒实验 |
3.2. 抗血管生成活性 |
3.3. 细胞迁移实验 |
3.4. Western-blot 实验 |
3.5. 生物法检测天然和人工虫草多糖对 FGF / FGFR 信号影响(以 BaF3 FR1c 细胞为基础的模型系统) |
4. 实验讨论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天然及人工虫草多糖结构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寡糖酸降解及寡糖-苯胺衍生物的制备 |
1.2. 薄层层析色谱(TLC) |
1.3. 寡糖的制备及表征 |
1.4. 聚半乳糖醛酸的结构确定 |
1.5. 毛细管液相质谱联用分析寡糖-苯胺衍生物 |
1.6. 毛细管液相质谱联用分析单糖-PMP 衍生物 |
1.7. 1_~H-NMR 和13C-NMR 分析 |
1.8. 甲基化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多糖酸降解条件摸索 |
2.2. 寡糖-苯胺衍生物的制备及 LC-MS 分析 |
2.2.1. 普通苯胺衍生物的比较 |
2.2.2. 同位素法分析样品 |
2.2.3. 虫草多糖中含有共价硫酸根 |
2.3. 寡糖的分离及表征 |
2.4. 聚半乳聚糖的发现和证明 |
2.5. NMR 分析 |
2.6. 甲基化分析 |
3. 实验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待发表、参与发表的文章和专利 |
(9)粘质沙雷氏菌次生代谢产物灵菌红素的生理与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及其产生的色素 |
1.1.1 产色素的微生物 |
1.1.2 微生物色素的应用 |
1.1.3 微生物色素的生理学功能 |
1.2 粘质沙雷氏菌与灵菌红素 |
1.2.1 粘质沙雷氏菌的发现 |
1.2.2 沙雷氏菌的分类及分布 |
1.2.3 灵菌红素的种类 |
1.2.4 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的合成途径 |
1.3 灵菌红素的生物学活性 |
1.3.1 灵菌红素的抗癌活性 |
1.3.2 灵菌红素的免疫抑制活性 |
1.3.3 灵菌红素的抗疟疾活性 |
1.3.4 灵菌红素的抗菌及抗其它原虫的活性 |
1.3.5 灵菌红素的其他应用 |
1.4 杆状病毒的侵染、传播与防控措施 |
1.4.1 杆状病毒简介 |
1.4.2 杆状病毒的侵染策略及方式 |
1.4.3 杆状病毒复制与昆虫细胞内抗病毒机制 |
1.4.4 杆状病毒的传播 |
1.4.5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防控措施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路线 |
第三章 粘质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试剂及溶液的配置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家蚕灵菌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 |
3.2.2 家蚕灵菌败血症病原菌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3.2.3 粘质沙雷氏菌SCQ1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
3.2.4 以蚕蛹为主要碳、氮源的发酵培养基优化 |
3.3 讨论 |
第四章 灵菌红素的分离、纯化与检测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试剂及溶液的配置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灵菌红素的萃取与纯化 |
4.2.2 灵菌红素的检测 |
4.3 讨论 |
第五章 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的生理学功能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主要仪器、试剂及溶液的配置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灵菌红素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 |
5.2.2 灵菌红素的荧光效应 |
5.2.3 粘质沙雷氏菌对金属离子的耐受性 |
5.2.4 粘质沙雷氏菌的菌落显微结构 |
5.2.5 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的分泌方式 |
5.2.6 灵菌红素对粘质沙雷氏菌生长的影响 |
5.2.7 粘质沙雷氏菌利用灵菌红素络合并传递金属离子 |
5.3 讨论 |
第六章 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的抗菌与抗癌活性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主要仪器、试剂及溶液的配置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灵菌红素对多种人体肠道病原细菌无显着抑制作用 |
6.2.2 灵菌红素对多种人体病原真菌无显着抑制作用 |
6.2.3 灵菌红素对多株人体癌细胞系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性 |
6.2.4 灵菌红素诱导癌细胞凋亡 |
6.3 讨论 |
第七章 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抗BmNPV的活性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主要仪器、试剂及溶液的配置 |
7.1.3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灵菌红素对家蚕BmN细胞系安全浓度的筛选 |
7.2.2 BmNPV病毒滴度测定 |
7.2.3 灵菌红素的抗病毒作用 |
7.2.4 灵菌红素抑制BmNPV病毒多角体形成 |
7.2.5 灵菌红素抗BmNPV病毒的时间效应 |
7.2.6 灵菌红素作用靶标的分析与探讨 |
7.2.7 利用灵菌红素选择性的清除BmNPV病蚕 |
7.3 讨论 |
第八章 综合与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
致谢 |
(10)蛹虫草驯化培养及其防治慢性肾脏病的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肾功能与肾脏病 |
1.2 尿蛋白与蛋白尿 |
1.3 蛹虫草研究概况 |
1.4 蛹虫草的药效 |
1.5 蛹虫草与肾脏病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野生蛹虫草菌种的驯化和培养 |
2.2.2 扩大菌种,液体培养,获得二级菌种 |
2.2.3 大米培养基培养虫草 |
2.2.4 蚕蛹体培养基培养虫草 |
2.2.5 大米蚕蛹粉培养基培养虫草 |
2.2.6 虫草药用成分含量测定 |
2.2.7 蛹虫草的临床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培养基的子实体生长情况结果与分析 |
3.2 菌株生长情况的结果与分析 |
3.3 不同菌种生物转化率结果与分析 |
3.4 不同条件的控制对蛹虫草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 |
3.5 蛹虫草药用成分的测定结果 |
3.6 蛹虫草临床志愿者验证和数据分析 |
4 讨论 |
4.1 蛹虫草栽培条件的优化 |
4.2 蛹虫草对肾脏疾病的防治疗效 |
4.3 蛹虫草优质菌种的筛选及其保藏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图版 |
四、蚕蛹培养基的制备及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坪虫草多糖联合顺铂增强Lewis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活性研究[D]. 周树波.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2]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D]. 曹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蛹虫草菌种制备和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D]. 杨心如.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4]蛹虫草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及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D]. 娄海伟. 华南农业大学, 2018
- [5]蛹虫草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二)[J]. 肖淑媛,宋科. 新丝路(下旬), 2016(11)
- [6]蛹虫草子实体虫草素、腺苷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D]. 郭明敏. 沈阳师范大学, 2016(09)
- [7]大团囊虫草及其近缘种生物学研究[D]. 张晓莹. 云南大学, 2015(09)
- [8]虫草多糖的仿生合成及结构与活性研究[D]. 曾洋洋.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9]粘质沙雷氏菌次生代谢产物灵菌红素的生理与生物学活性的研究[D]. 周围. 西南大学, 2014(01)
- [10]蛹虫草驯化培养及其防治慢性肾脏病的功效研究[D]. 张秀芝.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