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抗战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方[1](2021)在《顺心而为—论抗战时期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文中研究说明
晏雪梅[2](2021)在《湘西抗战文化研究(1937-1945)》文中指出
杨子佼[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抗战史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抗战研究取得长足的发展,涌现出较多令人瞩目的成果。80年代到新世纪初期,学者们注重对湖南抗战史进行长时段宽视野的挖掘,不仅在宏观把握湖南抗战上取得重要进展,也在个案考察上取得可观的成果。进入新世纪后,湖南抗战研究趋向细化,侧重多领域深挖掘,较为全面而真实地还原湖南抗战的诸多细节。近年在中国历史研究的自我发展以及新史学思潮的浸润下,湖南抗战史研究又出现不少研究新动态,随着相关档案、日记、回忆录、图像等珍贵史料不断被整理出版,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多有裨益。但湖南抗战史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在史料整理、路径突破、学术合作等方面有待继续加强。
方华[4](2020)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全体人民精诚团结、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落脚点。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充分肯定了以“文化建设促进人民精神团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显着优势”,作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重要部署,并且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被提升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离不开既有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离不开对党领导文化建设历史及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党领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及当代价值,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引言部分,概括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问题。文章的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和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阐明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部分从理论探索和理论形成两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研究。在理论探索方面,文章梳理了党对于科学化、大众化、民族化文化思想的理论探索,分析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并最终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在理论形成方面,文章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及最终形成进行分析研究,阐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在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事业中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实践进行研究和梳理。分别从党在扩大文化队伍、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进行党内文化建设、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等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阐明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阐明了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经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事业中的价值体现及重要启示。
张少凯[5](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时期,日军侵略给中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众多民众被迫离开家乡,过着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困难生活,形成了西迁难民潮。为解决难民生活上所面临的问题、救济难民,国民政府制定了战时难民救济措施,开展难民救济工作。这一时期,贵州省作为西南抗战大后方的省份,曾遭到日军轰炸、侵略,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贵州省内难民产生。并且由于省外大批难民逃至贵州,导致贵州难民数量暴增,难民除面临着吃、穿、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外,还影响当地社会秩序、治安管理。受制于经济实力,要急需救济大量难民,贵州则需要花费大量物资。但为救济战时难民,贵州省专门设立难民救济机构,制定并实施相关难民救济的具体措施和政策。此外,相关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也在积极救助难民。这一时期,贵州省在救济难民过程中,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加上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未能达到预期救济效果。但战时贵州仍尽力救济难民,解决了难民基本生活困难问题,稳定了社会秩序、为抗战保存了力量、支援了抗战。全面抗战时期,贵州在积极救济难民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卫泉鑫[6](2020)在《集聚与分散:抗战时期内迁重庆工业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战军兴,为保全工业精华,沿海及邻近战区的工矿企业大举西迁,为妥善安置内迁工厂,国民政府制定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工业布局方针。重庆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战时陪都的政治优势吸引了大量工厂内迁于此,在国民政府战时“尽快复工以谋生产”的要求下,内迁工厂在选址决策中尽量靠近重庆市区以谋便利,由此形成了以半岛为中心大规模集聚,以两江沿线为轴向四岸延伸分散的战时工业布局结构。截止1940年底,先后共有二百四十余家厂矿迁至重庆,为尽快复工以保障战时急需,国民政府在重庆市郊谋划了若干个工业区,“充实其动力与运输设备,使各种工业依其性质得有适当萃聚之所”,以母城半岛为中心,在周边先后形成了江北、南岸、沙磁等工业集聚区。工矿集聚一处,共享水电、码头、公路等基础设施,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李家沱工业区就是战时后方新建民营厂矿集聚区的典范。与工业集聚相反,工业分散的移动方向是由工业集结的地理中心向其外围地区扩散。重庆山隔水阻,高低不平的地貌决定了城区发展不可能出现连续匀质的集聚,加之出于战时安全和工业良性发展的考虑,二百余家厂矿依其工业属性分散布置在两江四岸。工厂疏散各地虽有安全隐蔽、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之利,但也面临着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因此,内迁工厂在选址决策中既要尽力分散确保安全,同时又要靠近重庆市区以谋便利。在具体的勘址建厂过程中力图靠近城区,将工厂散布在以半岛为中心的城郊地区。内迁工矿企业大规模集聚重庆城郊是迫于时势需要,利在速成,未必尽合经济条件,但奠定了重庆近现代工业布局的模式。伴随着战事结束,原有的工业布局已不再能满足城市发展目标的需要。通过对战时内迁重庆工业布局的研究,借鉴其合理性的因素,并分析其布局模式的弊端与缺陷,结合重庆市的特有的历史、政治和自然环境特点,将其运用到当代重庆市的工业结构调整中,为新时期重庆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优化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重庆在未来的发展中掌握大局,使区域内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向夏琴[7](2019)在《湘西土家族苗族与抗日战争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湘西土家族苗族同胞纷纷投入抗战行列。本文主要以抗日战争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抗战事迹为研究对象,从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抗战动员和历史贡献为主要研究内容。力图呈现湘西土家族苗族同胞的抗战事迹和参与抗战中的具体表现,归纳并总结出对抗战胜利作出的历史贡献。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湘西地区大力开展征兵宣传动员,发动地方民众自卫力量,号召青壮年积极参军参战,壮大前线作战力量。中国共产党在湘西成立了组织工委,组建抗战机构和专业团体,发动社会团体力量,大力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动员民众支援前线,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着抗战影响的扩大,湘西地方势力开始觉醒与抗议,实行内部自我动员,以革屯军为代表,打出“抗日救国”的旗帜,并受招入编加入国民军正式部队。在国民革命军的带领和安排下,开赴前线,奋勇杀敌。随着战况的日趋紧张,大面积国土沦陷,战事不断向中西部地区扩张。大量机关单位和人口南下向西迁移,流入湘西。湘西成为战时兵员补给,物资转运和难民收容的重要之地。民族危亡时刻,湘西土家族苗族儿女,不仅积极应征入伍,奔赴前线对日作战,还在大后方积极开展支援活动。湘西敞开怀抱接纳内迁单位、组织、企业和个人,设置救济机构,发动社会团体爱心力量,开展难民救济工作。湘西民众参与修建川湘公路、芷江机场等建设,维护抗战交通;转运抗战物资,补给兵员支援前线。湘西地区开展献金运动,为抗战筹集物资和资金。在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引领下,发动群众进行现金捐献、物资捐献和献机运动,从经济上支援前线抗战。此外,还全力配合打赢湘西会战,扭转抗战格局,成为抗战最终胜利的一股坚实力量。抗战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同胞通过各种方式关心抗战、支援抗战、献身抗战,为抗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湖南作为抗战后期的主战场,湖南抗战的胜利离不开湘西土家族苗族同胞的参与和支持。湘西土家族苗族儿女在参与抗战的过程中民族意识迅速觉醒,国家观念迅速增强。他们的参与和付出,壮大了全民族统一战线的队伍,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孙聪[8](2018)在《陈渠珍与湘西近代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渠珍是民国时期湘西政坛的风云人物,有着“湘西王”的美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历史人物。随着历史研究的细微化,越来越多人关注陈渠珍与湘西地区发展的互动。本文主要以微观与宏观的角度相结合来考察陈渠珍对湘西近代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民国初期的中国军阀混乱、社动动荡、自治风行,湘西社会是匪患猖獗、社会失序、发展落后。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陈渠珍依旧推动着湘西由传统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向以工业发展为主体的近代社会的转型。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近代化的视角探讨陈渠珍在湘西近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从政治、经济、文教三个维度展开对陈渠珍与湘西近代化的讨论。政治上,陈渠珍在地方管理中革故鼎新,采取新剿匪办法和建立新式的武装力量,创造安宁的政治环境,稳定湘西;推行自治,扩大民众的参政议政机会和传播民主思想促进湘西政治的近代化。经济上,陈渠珍完善农工商产业结构,优化湘西的经济结构;设立银行、改革币制、发展近代湘西金融业,推动湘西经济的近代化发展。文教上,陈渠珍实行教育改革,推动湘西教育近代化发展;革新民众观念促进民众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虽然,陈渠珍在湘西社会的各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在湘西禁烟和税收上存在着弊端。陈渠珍对湘西的治理与开发,加速了湘西近代化进程。通过对陈渠珍治理湘西历史的考察,以近代化的视角审视陈渠珍与湘西近代化,为当今湘西社会的经济发展、扶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参考。
田德金[9](2018)在《抗战时期湘西献金运动研究(1937-1945)》文中指出全面抗战时期,随着以四川地区为中心的大后方的正式形成,作为大西南大后方的门户,湘西地区战略位置日益重要。为支持抗战大业,加之湘西地区经济落后,战时难民问题凸显,为筹集抗战资金和物资,在湘西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湘西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献金运动,湘西地区的献金运动也成为了湘西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时湘西地区献金运动以1939年9月长沙会战前夕为界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以民众自发献金为主,献金次数少,规模也不大。到第二阶段,随着国民政府不断完善献金运动相关法规办法,湘西献金运动更具有组织性,献金次数明显增加,规模也得以扩大。湘西献金形式大致包括现金捐献、物资捐献和献机运动三种,组织和领导献金运动的机构既有沅陵各界节约献金救国委员会这样的官方背景的机构,也有沅陵学生抗敌委员会、湖南人民抗敌后援会等民间团体。为推进献金运动,政府和民间团体也加强了献金运动的管理,包括规范了献金的收取与汇兑、支配与使用等。从整个献金运动的发展历程来看,湘西献金运动具有参与民众广泛、献金少数民族以苗族居多、劳军献金为主等特点。战时湘西献金运动的开展为抗战大业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和物质支持,鼓舞了前方将士的士气,增强了湘西少数民族同胞的国家意识。但湘西献金运动也存在的明显问题,包括存在摊派现象、民众存在一定的抗捐行为、捐献程序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献金运动成效的发挥。
李银芳[10](2017)在《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1949-1958年)》文中认为建国初期我国教育发展实现了新旧教育的更替,新教育得到了全面复苏和快速发展。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在这一阶段的历史进程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突破。文中截取1949-1958年这一时段,以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国家教育方针和湘西民族地方特色,对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研究。通过对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的原因分析,进入到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出其发展的历史特征,总结其历史影响及功用。全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共有四章。绪论,对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简单阐述,对建国以前湘西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其研究意义,指出其研究不足,从而提出本论文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第一章,对湘西历史和民族进行介绍,再对建国以前湘西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历史概况进行梳理,阐述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接管基础教育的重要举措,分析其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原因。第二章,将(1949-1958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恢复阶段(1949-1952年)、过渡时期(1953-1957年)和巩固时期(1958年)。以中小学教育恢复发展情况、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师待遇提高等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分别对每一阶段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指出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相关评析。第三章,分析说明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分别是科学性、大众性和民族性等特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政府政策与民族地方特色是一个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促进的二元联动综合体。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缩影,其体现的的科学性、大众性、民族性等特征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第四章分析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影响和现代启示。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及民族文化等视角分析其影响及功用。
二、论抗战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抗战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3)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抗战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湖南抗战史研究的发展 |
二、湖南抗战史研究的深化 |
三、湖南抗战史研究的突破 |
四、研究展望 |
(一)加强史料的挖掘与整理 |
(二)寻求研究路径的继续突破 |
(三)完善学术合作 |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 |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专制 |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 |
(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
(二)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三)苏区的文化建设及其经验借鉴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科学化的探索 |
(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文化问题 |
(二)对中国新文化建设道路的思考 |
(三)以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一切学问的基础 |
二、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大众化的探索 |
(一)“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
(二)“左联”对文艺大众化发展的推动 |
(三)由文艺大众化向文化大众化的转变 |
三、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民族化的探索 |
(一)唤醒全民族的民族化文化意识 |
(二)提出文化民族化问题 |
(三)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
四、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任务的提出 |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正式形成 |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
一、壮大革命文化队伍 |
(一)党对革命文化队伍的关怀与领导 |
(二)陕甘宁边区文化团体的蓬勃发展 |
(三)文化团体的历史贡献 |
二、大力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 |
(一)开展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
(二)进行道德建设,引领根据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
(三)指导文艺工作,明确文艺发展方向 |
(四)重视新闻宣传,营造抗日救国舆论氛围 |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 |
(一)深化马列主义理论研究 |
(二)加强哲学研究 |
(三)重视史学研究 |
(四)全面推进其它各领域社会科学研究 |
四、进行党内文化建设 |
(一)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
(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与增强党性修养 |
(三)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五、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 |
(一)党在国统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
(二)党在沦陷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总体评价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
(一)宣传与学习相结合 |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贡献 |
(一)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
(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
(三)创生出民族文化的新样态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创新 |
(二)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坚持文化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价值取向 |
(四)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 |
(一)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相统一 |
(二)将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先进文化的现实发展相统一 |
(三)将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与文化效能相统一 |
(四)将繁荣先进文化的实践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相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贵州自然环境及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贵州自然环境 |
第二节 贵州历史沿革 |
第二章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形成 |
第一节 贵州难民产生的原因 |
第二节 贵州难民群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机构及其政策 |
第一节 国民政府难民救济机构的建立 |
第二节 贵州省难民救济机构的建立 |
第三节 贵州难民救济政策的制定 |
第四章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的具体措施 |
第一节 难民的收容安置 |
第二节 组织和扶助生产自救 |
第三节 难民医疗救助 |
第四节 难民的疏送与遣返 |
第五章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特点及经验教训 |
第一节 贵州难民救济的特点 |
第二节 贵州难民救济的成效 |
第三节 贵州难民救济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集聚与分散:抗战时期内迁重庆工业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史料来源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重难点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东厂西迁:抗战危机下的工业内迁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工业内迁的决策与组织措施 |
一、“东厂西迁”的战略决策 |
二、内迁领导机构的设立与统一 |
第二节 一波三折的厂矿内迁 |
一、民营厂矿的内迁 |
二、军事工业的内迁 |
第三节 战时内迁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 |
一、急战争之所需,以国防为中心 |
二、鉴国情之所变,以西南地区为战时工业中心 |
三、循工业布局之原则,聚散兼顾,因地制宜 |
第四节 抗战时期内迁重庆工厂概况 |
一、内迁重庆工厂统计与分析 |
二、战时内迁重庆的主要行业 |
第二章 大集中:战时内迁重庆工厂云集城郊 |
第一节 北碚工业区的筹划与落空 |
一、筹划北碚工业区的构想 |
二、北碚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
三、北碚工业蓝图的落空 |
第二节 战时工业集聚区的形成 |
一、为谋尽快复工,内迁工厂齐聚重庆市郊 |
二、战时内迁工业集聚区的建设 |
第三节 战时内迁民营厂矿区的典范——李家沱工业区 |
一、李家沱概况 |
二、李家沱工业区的筹划 |
三、李家沱工业区的建设 |
第三章 小分散:战时内迁重庆厂矿沿两江近郊分散 |
第一节 工业分散的必要性 |
一、重庆山水间隔的城市形态 |
二、战时安全需要 |
三、工业良性发展的必要 |
第二节 战时内迁重庆工业的分散布局 |
一、沿两江线型分散 |
二、因地制宜,行业配置均衡分散 |
三、为策安全,尽力疏散 |
第三节 战时内迁重庆工厂近郊分散选址的区位考量——以兵工署第五十厂和钢铁厂迁建委员会为例 |
一、兵工署第五十工厂——毗连峡谷,力求隐蔽 |
二、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多方权衡,交通优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湘西土家族苗族与抗日战争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2.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3.相关概念界定 |
第1章 湘西土家族苗族概述 |
1.1 湘西概况与民族分布 |
1.1.1 湘西的区域概况 |
1.1.2 湘西的地理环境 |
1.1.3 湘西的民族分布 |
1.2 抗战前期湘西土家族苗族的社会简况 |
1.2.1 陈渠珍统治下的湘西后土司时代 |
1.2.2 张治中治湘,推行保甲制和新县制 |
1.2.3 薛岳主湘,发展国民党党团组织 |
1.3 湘西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爱国主义传统 |
1.3.1 明朝湘西土兵抗倭斗争 |
1.3.2 鸦片战争中湘西人民的抗英斗争 |
1.3.3 湘西将士保卫边疆,抗击各国侵略 |
1.3.4 局部抗战时期,湘西同胞的爱国主义事迹 |
第2章 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抗战动员 |
2.1 国民政府在湘西的抗战动员 |
2.1.1 对湘西土家族苗族的征兵动员 |
2.1.2 发挥湘西民众动员自卫力量 |
2.2 中国共产党在湘西的抗战动员 |
2.2.1 动员民众,组建进步团体,开展抗战宣传 |
2.2.2 加强湘西地区抗日救亡统战工作 |
2.2.3 动员湘西民众支援前线作战 |
2.3 湘西革屯军内部的自我动员 |
2.3.1 湘西地方势力的觉醒与抗议 |
2.3.2 革屯军“接受招抚”授编正式军队 |
第3章 湘西土家族苗族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贡献 |
3.1 湘西土家族苗族儿女开赴前线作战 |
3.1.1 抗战期间日寇在湘西犯下的罪行 |
3.1.2 龙山营将士在淞沪浴血奋战 |
3.1.3 嘉善之战湘西子弟兵痛歼日寇 |
3.1.4 大庸县青年开赴抗日前线 |
3.1.5 湘西革屯军参加抗日斗争 |
3.1.6 湘西将士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 |
3.2 湘西土家族苗族在大后方的支援与贡献 |
3.2.1 接纳内迁机关和人口,开展难民救济工作 |
3.2.2 湘西民众捐资捐物,积极开展献金运动 |
3.2.3 修建川湘公路、芷江机场,维护抗战交通建设 |
3.2.4 转运抗战物资和补给兵员,支援前线作战 |
3.3 湘西土家族苗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
3.3.1 组织民训,组建专门机构,宣传抗日救亡 |
3.3.2 组建专业性抗战团体,开展抗战宣传 |
3.4 湘西土家族苗族在湘西会战中支援与贡献 |
3.4.1 湘西土家族苗族民众积极备战 |
3.4.2 湘西土家族苗族民众奋勇参战 |
3.4.3 湘西土家族苗族民众踊跃支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8)陈渠珍与湘西近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湘西近代化的研究 |
二、关于陈渠珍相关问题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近代化”概念的解读 |
二、“时空范围”界定 |
第二章 陈渠珍的个人经历和民国初期的社会环境 |
第一节 陈渠珍传奇的人生经历 |
第二节 民国初期动乱的中国和落后的湘西社会 |
一、民国初期动乱的中国 |
二、民国初期落后的湘西社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陈渠珍的政治改革与湘西政治近代化 |
第一节 地方社会管理中革故鼎新,稳定湘西 |
一、新式的剿匪政策与措施 |
二、建立近代化的武装力量 |
三、转移政治中心形成更有利的控制局面 |
第二节 推行“自治”改革促进湘西政治近代化 |
一、“自治”基本情况 |
二、“自治”在推动湘西政治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陈渠珍的经济改革与湘西经济近代化 |
第一节 完善农工商产业结构,促进近代湘西经济全面发展 |
一、发展农业加速湘西近代农业发展 |
二、兴办工厂与开发自然资源促进湘西工业发展 |
三、繁荣的商业拉动湘西经济市场化 |
第二节 设立银行,改革币制,发展近代湘西金融业 |
一、设立近代金融业的支柱—银行 |
二、从银钱并用到统一纸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陈渠珍的文教改革与湘西教育文化的近代化 |
第一节 实行教育改革,推动湘西教育近代化 |
一、推进各级教育发展建立近代教育体系 |
二、普及教育,扩大民众接受教育机会 |
三、改革教育内容与健全教师队伍 |
四、整顿教育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革新民众观念促进民众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
一、科学教育意识的强化 |
二、中华民族整体意识的初步建立 |
三、社会意识形态中女性地位的提高 |
四、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风气开化 |
本章小结 |
余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抗战时期湘西献金运动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
三、地域界定与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与内容框架 |
(一)资料来源 |
(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湘西献金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献金运动兴起的背景 |
一、湘西地区经济的落后与难民问题的严峻 |
二、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献金宣传 |
第二节 献金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一、献金运动的兴起(1937 年7月-1939 年9月) |
二、献金运动的发展(1939 年9月-1945 年8月) |
第二章 湘西献金运动的组织与管理 |
第一节 献金运动的主要组织 |
一、主要官方机构 |
二、主要民间社会团体 |
第二节 献金运动的组织管理 |
一、献金的收取与汇总 |
二、献金的保管与使用 |
第三章 湘西献金运动的形式与特点 |
第一节 献金运动的主要形式 |
一、现金捐献 |
二、寒衣捐献 |
三、献机运动 |
第二节 献金运动的主要特点 |
一、参与民众广泛 |
二、献金少数民族以苗族居多 |
三、以劳军献金为主 |
第四章 湘西献金运动的成就与问题 |
第一节 湘西献金运动的成就 |
一、为抗战大业提供了一定资金和物资支持 |
二、鼓舞了前方抗战将士的士气 |
三、增强了湘西民众的国家意识 |
第二节 献金存在的问题 |
一、存在摊派现象 |
二、民众存在一定的抗捐行为 |
三、部分商人对献金态度消极 |
四、捐献程序不够健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10)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1949-195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湘西的历史和民族 |
第二节 建国以前湘西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历史概况 |
第三节 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接管基础教育的主要举措 |
一、稳定湘西民族地区社会秩序 |
二、解决湘西民族地区人民温饱问题 |
三、对旧教育进行一一接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 |
第一节 恢复阶段(1949-1952 年) |
一、湘西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基本实现全面恢复 |
二、湘西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53-1957 年) |
一、过渡时期湘西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 |
二、五年计划期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造 |
第三节 巩固时期(1958 年) |
一、湘西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飞跃发展 |
二、基础教育革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 |
第一节 湘西民族地区新式基础教育展现科学性 |
一、新式基础教育发展路径的科学性 |
二、新式基础教育体系完善,为九年义务制打下基础 |
三、新式基础教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
第二节 湘西民族地区新式基础教育显现大众性 |
一、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得到突显 |
二、基础教育的普及率得到提升 |
第三节 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呈现民族性 |
一、经费向民族地区倾斜 |
二、招生政策照顾民族学生 |
三、教学内容突出民族特点 |
四、学校布局与少数民族学生地区分布相适应 |
五、教师队伍建设凸显民族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维持湘西社会稳定 |
第二节 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促进湘西经济复苏 |
第三节 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对湘西民众生活的影响 |
一、提高普通民众的思想觉悟,改变湘西落后的社会观念 |
二、为社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基础知识文化人才 |
三、促进湘西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融合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论抗战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顺心而为—论抗战时期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 刘方.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湘西抗战文化研究(1937-1945)[D]. 晏雪梅. 吉首大学, 2021
- [3]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抗战史研究述评[J]. 杨子佼. 社会科学动态, 2020(10)
-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D]. 方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研究[D]. 张少凯.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集聚与分散:抗战时期内迁重庆工业布局研究[D]. 卫泉鑫.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7]湘西土家族苗族与抗日战争研究(1937—1945)[D]. 向夏琴.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8]陈渠珍与湘西近代化研究[D]. 孙聪. 吉首大学, 2018(02)
- [9]抗战时期湘西献金运动研究(1937-1945)[D]. 田德金. 西南大学, 2018(01)
- [10]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1949-1958年)[D]. 李银芳. 吉首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