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拓进取 创新求实——惠州分行全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做法(论文文献综述)
冯志峰[1](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文惠普[2](2015)在《河北省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西方,随后在欧洲、日本、香港等地得到迅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西方商业银行获得经营利润的重要途径,在中国,随着经济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日渐富裕,手中的闲置资金越来越多,理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急需寻找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同时,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利率市场化的进行,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的存贷差空间越来越小,急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途径,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在上述两个条件(客户迫切需求理财和银行迫切需要创新)的促进下,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个人金融理财应运而生,河北省建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也随之产生。河北省建行个人理财业务从开业至今,先后从组织架构上建立了个人理财室、理财中心、财富管理中心,进行现场经营;从人员上招聘具有国家理财师资格认证的专业人才补充到理财岗位,并每年选派理财人员去美国进行现场学习与培训,提高理财人员的职业素养;产品种类也从开始的人民币理财,发展到黄金、基金、保险、信贷、信托等多种产品理财,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河北省建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水平在河北省金融系统中始终处于中游状态,迫切需要查明原因,寻找进步的方法,开创新局面。本文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对河北省建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如下:首先介绍了河北省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然后通过与先进理财银行的经营情况比较,找出了河北省建行个人理财业务在理财产品、理财服务、理财人员配置、营销宣传和考核制度等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对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造成问题的根源,发现河北省建行存在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细分不足,产品创新不够,客户关系管理需要加强等几个方面的不足,除此之外,科技水平的支持力度也有所欠缺。再次笔者运用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根据对本行人员的实际访谈情况,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研究,提出了发展河北省建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自己的方法和观点,主要包括下面五个方面:管理层要改变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目标客户市场要进行细分,针对细分客户推出差异化的产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切实搞好服务工作;提高科技水平支持力度,做好后备辅助工作。最后综合得出结论,河北省建行个人金融理财要想改变当下局面,最关键的要从领导层改变经营理念,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重视程度,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配置,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建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上述研究,能够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对个人金融理财做出贡献。理论方面:本文通过对建行河北省分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研究,通过金融理论与业务实践的互相结合,寻找发展、创新个人理财业务的新的方法、新的途径,强化了个人理财业务研究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建设银行个人理财具体业务的研究,由整个宏观理财行业研究转到了微观企业个人理财研究,充实了个人理财业务微观的研究内容。现实方面:通过搜集数据、了解情况、分析问题、找出根源,提出了发展河北省建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自己的方法和观点,对河北省建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刘琼[3](2014)在《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现状研究》文中认为科学研宄是现代研宄生教育形成和发展壮大的基础,是研宄生教育的本质特征和生命力之所在,同时也是研宄生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和必修课程。研宄生培养目标必须通过科研才能实现。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可直接为研究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机会,是研宄生参与科学研宄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内外培养研究生最广泛的方式之一。国外高校研究生导师尤为注重让研宄生参与课题研宄,在科研实践中直接培养研宂生的科研能力。那么,目前我国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宄的现状如何?经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科研活动作为研宂生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其一系列问题己逐渐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但多从间接角度入手。其中,研宄生科研能力、科研道德等方面备受研究者们的青睐。而关于研宄生科研活动状况的直接研究则尤为薄弱,对研宄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宄法、调查研宂法等定量和定性研宄方法,以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宄生为调查对象,对硕士研宄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现状、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研宂,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论文整体分六章进行探讨:第一章为论文的开篇之论。主要是介绍研究背景、研宂意义、研宄方法和研宄思路,提出了要研宄、探讨的问题。第二章为基础理论研究篇。围绕硕士研宄生参与导师课题研宄这一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概述,奠定全文的分析基础。第二章为研究设计篇。对本文的研宄依据进行概述分析,介绍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等实施过程。第四章为实证研宂篇。根据调査数据,对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宄的现实状况进行多维度的实证研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为原因分析篇。分析我国高校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宄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六章为对策建议篇,主要探讨问题的解决路径。在论文前面各章所做的研究.T作的基础上,针对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宄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应对之道。
王元成[4](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杨成章[5](2010)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 ——基于建设模式及其发展要素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纵观历史,人类文明就是一个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过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国民经济逐渐形成了众多产业,而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支柱产业。从全球发展来看,判断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如果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谈不上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这既是一个实践性的命题,也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结论。从世界各国发展史来看,如果一个国家能够正确处理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关系,那么其经济社会就会得到较快发展,迅速跨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相反,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处理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就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现代化发展进程也受到严重阻碍。“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和消费市场。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不仅影响着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而且事关全社会的安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实现。农民收入如果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对于我国来说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部门对此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薄弱环节”。没有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就是一句空话。西部贫困山区由于地处丘陵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恶劣,资源禀赋较差,发展很不平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总体竞争力不强;加之,自解放后我国提倡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的经济总体方针影响,我国农村在较长时间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工农产品价格形成了剪刀差,这样也客观地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人为地造成了东部、中部与西部、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之间较大的差别。同时,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涉农群体事件增多,农民在医疗、养老、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处于劣势,社会矛盾突显。这些特殊情况,迫使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纳入议事日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因此,本文立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新意,借鉴国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其发展要素的述评,在审视国内新农村建设之文献上百个模式的基础上,着力于区域发展类型及其模式发展要素(发展的着力点)的新视角,对东部地区的温州、苏南,南部地区的珠江和西部地区的成渝近郊模式(西部发达地区模式)、地震灾后重建模式(西部特殊新村模式)作了新的研究和透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适应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模式之发展要素作了新的提练和补充。据此,打造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及其发展要素,在吸收其它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不能照抄、照搬,必须以新的视角,以新的理念,以新的思路,来审视,协调、推进,解决“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提出要发展西部贫困山区农村经济,不可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完全靠农民自身的发展解决农村的问题。必需以新农村要素建设,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奠定农村发展基础,改善农村经济发展质态,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进而探索出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模式。要做到这一点也就必需借助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以农村生产要素建设加大对公共产品的提供,加快通道经济建设,以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人才回流,恢复农村的自身造血功能;以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的方向,解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矛盾问题,从而找到西部贫困山区农村脱贫致富的钥匙,实现国家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战略意图。按照文章的研究思路,本文全部内容共分9章来论述我国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从文章结构上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1-3章,这一部分是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进行要素建设的理论基础;第二部份即第4章,是对西部贫困山区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第三部份为第5-9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具体从新农村要素建设研究入手,分析西部贫困山区应该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具体看:第1章是导论。主要论述此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思路、论文的框架结构,以及本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等。第2章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模式及其发展要素相关文献的述评。通过对新农村建设内涵、模式及其发展要素的述评,解决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与全国和过去新农村建设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在什么地方,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以采取什么模式、采取什么具体措施进行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现有关于新农村建设内涵的文献,分析了现有新农村建设新在何处,与过去什么不同,并针对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实际,吸取前人的理论,给出了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其次,通过对国内、国外新农村建设的模式的比对,分析他们在新农村建设的不同方式和措施,找出其共性,归纳出其相同点为我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之所用,并提出在西部贫困山区应该以什么模式进行建设。最后,通过对国际国内农村建设模式的评述,提出以五要素建设的模式,作为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并找出其脱贫之路。第3章是关于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支持。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市场失灵、非营利组织、农村公共产品理论。通过对理论的归纳和论述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了分类,证明了造成西部贫困山区农村日趋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以及城乡之间的结构性失衡的根源就在于我国长期执行的“重工轻农”、“先城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第4章是关于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本章通过对西部贫困山区与全国、东部、中部、东北部等近十年来的经济数据比较发现,西部与东部、中部、东北部的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越来越扩大。认为,要解决西部贫困山区农村现状,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三农”问题的根本,只有从政治、经济体制上,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以及行政手段来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破除偏向于城市居民而把农村人口排斥在外的二元经济制度,才能抓住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源,也才能找到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治本之策的结论。第5章是关于探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保障:财政金融资金支持的问题。农业要发展,资金是保障。本章通过对财政金融支农的概念及国内外关于财政金融支农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的论述,根据国外财政金融支农的实践经验,找出我国西部贫困山区目前财政金融支持的局限性和各自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详细分析,总结出我国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财政金融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6章是关于探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农村经济要发展,产业是方向。本章通过对国际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分析,认为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由于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原因,要在农村发展合组组织化、区域农业化,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有差别的区域政策,形成合力,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等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使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第7章是关于探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通道经济的建设的问题。经济要发展,交通物流是基础。本章通过对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通道建设问题的论述发现,西部贫困山区大都地处大山深壑,有地势偏僻,环境恶劣,经济落后,交通不畅,物流不发达,信息闭塞、资金短缺、资源空置、销路无门等显着特点。交通严重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因此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并提出了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交通通道建设、还包括信息通道和物流通道建设。第8章是探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之根本:农村人才培养的问题。农村经济要发展,人才是根本。本章通过对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人才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发现,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空心化问题较为严重,急需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新农村人才队伍和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因此建议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要创新人才回流的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回乡创业。第9章是探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小城镇建设的问题。农村要发展,城镇是载体。本章通过对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目前大城市的盲目扩张,由于资金、人才等因素制约,大中城市在城市管理体制、方式及公共产品提供方面还存大许多缺陷。而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小城镇的门槛较低,是城市与农村重要的结合点,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最终将缩小城乡差别,打破旧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提出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市县城市,积极发展农村乡镇的观点。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第一、本文立足于新农村建设4个新意,在学术界、实务界已有的,按其产业发展特性和政府作用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的实际情况对原有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以前农村发展模式用新的观点、以区域发展的角度来剖析提炼了每种模式的发展要素,并以此推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模式,如:西部灾后重建新村模式。同时、通过对以前国内五个模式的要素进行了内在分析和比较研究,我们就很容易从其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相同,地域相近的模式中,分析其内在规律,方便归纳和总结,找出其中的共性和特性,从而为本文提炼出以要素建设来进行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新发展模式。第二、对适应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各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进行了新的界定。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模式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发展要素作了拓展,如:在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成渝近郊模式的要素建设、对西部的启示等,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通过乡镇重建、产业重建、农房重建、人才培育、财政金融支持等5大要素分析,总结归纳了西部灾后重建新村建设模式,从而归纳和完善了整个四川灾后重建新村模式的总体构架。第三、要赋予“土地银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融资功能。资金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前人在“土地银行”研究方面,没有考虑到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和物权法的限制,多以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目的,而所谓研究的“土地银行”也仅只是一个中转机构,基本没有银行贷款功能,更没有解决“土地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而本文所谈的“土地银行”是着力于西部贫困山区实际,在集体所有制下,以财政进行担保,对土地进行三权分离,(即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建立集体所有制的“土地银行”,并利用长江上游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补偿基金,进行公开上市发行,以作为农村“土地银行”运行的资本金。同时,以土地经营权进行抵押,加快土地有目的流转,解决土地大量撂荒和龙头企业、农户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研究的“土地银行”是真正的把“土地资源”转化为了“土地资本”,且“土地银行”资金带有政府救助、扶贫的责任,具有真正的普惠性质,能够解决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问题。第四、本文对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和研究了在一般发展模式的支撑要素,应以财政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通道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人才培养五要素支撑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这一般模式发展的新模式。具体看:一是在财政金融支持上,二者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在功能上存在互补进而形成互补关系,是一个系统性整体,二者必须协同支持新农村建设。建设属于社会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农业保险、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农村公共产品,应该以财政手段支持。以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商品流通等属于市场化性质的私人产品建设,应以金融手段支持为主,财政可以适度贴息引进民间资金进入建设。二是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应就地进行小城镇建设,用比较收益的办法,提高待遇,吸引到农村工作的人才,加快人才回流;在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的基础上,建议跨行政区域建设,发展区域农业,保证对龙头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并以龙头企业来带动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在发展的通道上,本文认为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进行通道经济建设不仅仅是交通通道建设,更重要的是物流通道和信息通道建设。只有加强交通通道、信息通道和物流通道的建设,彻底改变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物流不通、人流不旺的局面。才能改变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落后的基础环境;才能筑巢引凤,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的回流;才能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果;才能实现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图。尽管本文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收获,但由于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牵涉面广、实践性强的重大问题,透彻研究该问题,需要具备深厚理论功底、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而笔者受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局限,加之具体的可操作性受政策与环境的限制,论文肯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第一、论文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西部贫困山区农村资金不足的问题。利用当地资源不改变土地属性,构建农村土地银行,加快农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向资本转变,并制定了方案和操作流程,如何施设及效果怎样尚需进一步研究。第二、论文提出了通道经济概念、农村工业化概念,农业区域化概念,就是着眼于西部贫困山区实际情况,找出它们之间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交叉研究。本文只是提出了概念,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是本人今后研究的方向。
王凯[6](2004)在《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开始浮出水面,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前沿领域,有两个方面的主要促进因素,一是教育界权力的不断下移;二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 权力下移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鲜明趋势,国家和政府逐渐由事事亲躬转向宏观调控,校本管理、校本研究、校本课程等的出现皆得益于此。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于世纪之交正式开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学生评价作为改革的一个必要组成,作为课程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方面,作为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块硬骨头,开始得以彰显。“发展性”与“校本”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中的两个关键词,尽管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科研人员在很多的文章、报告中提及,但是,真正对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展开深入研究者却寥寥无几,可以说,这一领域仍是空白。 如何突现出当前学生评价所缺失的发展性是本论文的主轴,而校本化则是论文进行探讨的立足点。论文的核心是就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探讨与构建,而笔者在进行上述探讨之前,在行文中作好了充分的准备,首先细致地而开创性地梳理了学生评价的历史流变,从比较的视角出发汲取了域外的经验;其次,在分层论述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校层面学生评价为管理者服务,为获得利益服务的两个取向,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学生评价之所以异化,之所以脱离学生的实际发展的另一个根本原因,即学生评价的人为赋权问题,开辟性地论述了学生评价之所以忽略了学生本身而异化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甄别和选拔工具,成为一种决定着学生、教师甚至是学校命运的活动的深层原因。分层构建之后是体系的整合,笔者通过分析域外的经验与国内的现状,预见了构建此体系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针对于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共九章。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第一章学生评价概述进一步明确了学生评价的研究领域,区分了学生评价的几种主要类型和几个容易引发歧异的概念,并且对校本和校本学生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章。第二章中,笔者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法对学生评价的历史流变予以了梳理,将整个学生评价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古代的传统考试、近现代的科学测试、当代的科学评价三个阶段,并分别进行了分析。在第二章末尾,笔者就学生评价功能的逐渐健全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学生评价领域彰显发展性功能的过程。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校本学生评价的国别比较,通过对英美两国基础教育校本学生评价的研究,来获取某些启示和警示。 第三部分是第五章。主要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校本的特点,以及校本学生评价的逐渐凸现。然后,在此基础上,透析了校本学生评价的体系,论述了建立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体系应该虑及的方面。 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包括第六、七、八三章。主要分两个层面对建构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体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探讨.所划分的两个层面分别为学校层面的学生评价与课堂学生评价,在对前者进行分析中,笔者首先探悉了当前存在的有碍于学生评价凸现发展性的因素,并对其对策,即建构发展性评价的必要条件进行了论述。建构学生评价共同体、正确看待和应用传统测验以及建构合理的评价方法体系是笔者论述的重点,也是笔者的创新。在课堂学生评价的论述中,笔者从促进学生实际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做了探讨,指出了确立学生在评价中的价值主体地位、建立评价蓝图、构建评价技术与方法库、促进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以及有效地反馈信息的重要性,并且给予了较为详细的技术上的说明。其中,笔者对建立评价蓝图和课堂学生评价工具与方法进行了尤为详细的说明。 第五部分为第九章。对整合校本学生评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从理论和技术上对此体系的特点及运作进行了探讨。
王文峰[7](2000)在《开拓进取 创新求实——惠州分行全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做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中国银行惠州分行党委历来对职业道德建设高度重视,把它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特别是我行被省总工会、省职业道德建设领导小组评为九八年度广东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双十佳"职业道德先进集体候选单位后,新一届党委进一步加大了职业道德建设的力度,抓住职业道德建设的切入点、结合点、激励点把职业道德建设落到实处,在全行上下营造了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我行的两个文明建设。
二、开拓进取 创新求实——惠州分行全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拓进取 创新求实——惠州分行全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2)河北省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论概述 |
1.2.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定义 |
1.2.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种类和特点 |
1.2.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础理论 |
1.3 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情况 |
1.3.2 国内的研究情况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创新点 |
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2.1 境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2.1.1 境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 |
2.1.2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
2.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2.2.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 |
2.2.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
3 河北省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河北省建设银行的基本情况 |
3.2 河北省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 |
3.2.1 个人理财业务的组织架构和营业网点布局 |
3.2.2 个人理财业务的经营销售情况 |
3.2.3 个人理财业务的产品种类 |
3.2.4 个人客户的规模及分层情况 |
3.3 河北省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理财产品方面 |
3.3.2 理财服务方面 |
3.3.3 理财人员配置方面 |
3.3.4 营销宣传方面 |
3.3.5 考核机制方面 |
4 河北省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问题的成因 |
4.1 河北省建行经营观念比较传统 |
4.2 河北省建行经营管理水平需要提高 |
4.3 河北省建行对目标客户的市场细分不足 |
4.4 河北省建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不够 |
4.5 河北省建行的客户关系管理需要加强 |
4.6 河北省建行科技水平的支持力度不够 |
5 河北省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
5.1 管理层改变经营观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
5.2 依据市场细分理论,加强目标客户的细分,推出差异化产品 |
5.3 加强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5.4 奉行“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精心打造客户关系管理 |
5.5 提高科技水平的支持力度,做好后备辅助工作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一)理论 意义 |
(二)实践 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一)文献 研究法 |
(二)调查 研究法 |
四、 研究内容 及研究思 路 |
(一)论文 框架 |
(二)研究 思路 |
第二章 文献 综述 |
一、 概念解析 |
(一)硕士 研究生 |
(二)课题 |
(三)科研 项目 |
二、 国内外研 究现状 |
(一)国外 相关研 究 |
(二)国 内相关研 究 |
(三)对 已有研究 的简评 |
第三章 研究 设计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的理 论基础 |
(一)探 究性学习 理论 |
(二)基 于项目的 学习理论 |
三、 研究实施 |
(一)调查 设计 |
(二)研究 对象 |
第四章 现状 调查及问 题透析 |
一、 关于硕士 生参与导师 课题研 究的认识 与动机 |
(一)对参 与导师课 题研究的 意愿及影 响作用的 认识情况 |
(二)硕 士生参与导 师科研 项目的动 机方面 |
二、 硕士生参与 导师课 题研究的 现状情况 |
(一)导 师科研项 目的参与度 分析 |
(二)硕 士生参与导 师科研 项目的质 量情况 |
(三)导 师指导负 责情况 |
(四)硕 士生在参 与导师科研 项目中 的工作情 况 |
三、 硕士生对 参与导师科 研项目 影响与作用 的评价 |
(一)对 综合素质 的影响 |
(二)科 研成果方 面 |
四、调查结论 |
(一)总体状况 |
(二)在主观认识方面 |
(三)硕士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现状方面 |
(四)硕士生对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影响与作用的评价 |
第五章 原因分析 |
一、社会因素 |
(一)研 究生招生体制存在较大弊端 |
(二)经 费投入不足且分配度不均 |
(三)学 术环境与就业环境不理想 |
二、学校因素 |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
(二)管理与考核机制不完善 |
(三)科研物资建设不完备 |
三、导师因素 |
(一)导师数量不足,师生比矛盾日益突出 |
(二)自身学术水平有限,科研项目数量有限 |
(三)培养观念落后,指导方法不当 |
四、 研究生自 身的因素 |
(一)读研动机不纯,科研动力不足 |
(二)自信心不足 ,意志力薄弱 |
(三)问题意识欠缺,科研基础薄弱 |
第六章 对策及建议 |
一、 政府层面 |
(一)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招生体制 |
(二)加大对科研经费的合理化配置 |
二、 学校层面 |
(一)完善与优化课程设置 |
(二)积极营造学术生态环境 |
(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
(四)建立与完善科研激励机 制 |
三、 导师层面 |
(一)从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素质抓起 |
(二)合理处理课题研究与研究生培养之间的关系 |
(三)重视指导技巧 与指导方式的完善 |
四、 研究生自 身 |
(一)端正科研态度 ,积极参与导师课 题 |
(二)加强自主学习 ,提高参研自觉性 |
(三)正确定位自 己,增强科研信念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
1. 研究目的 |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
3. 研究思路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篇章结构 |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
一、制度性期望 |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
二、道德性期望 |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
三、自我期望 |
四、角色领悟 |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
4. 后续材料工作 |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
1. 省委会议讨论 |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
2. 投票选举 |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
1. 会议通知 |
2. 赴京报到 |
3. 建团会议 |
4. 预备会议 |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
1. 会议议程 |
2. 会议日程安排 |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
六、会议简报交流 |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
2. 简报的特点 |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
1. 大会表决办法 |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
一、代表视察 |
1. 会前集中视察 |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
二、执法检查 |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
三、专题调研 |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五、列席有关会议 |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六、联系人民群众 |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
一、专题培训 |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
1. 履职经验交流 |
2、履职专题研讨 |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
结论与讨论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 ——基于建设模式及其发展要素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的框架结构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模式、要素述评 |
2.1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述评 |
2.2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分类 |
2.3 关于国外农村建设的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述评 |
2.3.1 关于美国的"农场建设"模式 |
2.3.2 关于日本的"造村运动"模式 |
2.3.3 关于韩国的"新村运动"模式 |
2.3.4 关于印度的"喀拉拉邦"模式 |
2.4 关于国内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述评 |
2.4.1 关于温州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述评 |
2.4.2 关于苏南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述评 |
2.4.3 关于珠江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述评 |
2.4.4 关于西部成渝近郊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述评 |
2.4.5 关于西部灾后重建新村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述评 |
3 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支持 |
3.1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3.1.1 市场经济失灵概念论述 |
3.1.2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范围 |
3.1.3 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3.2 非营利性组织理论 |
3.2.1 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概念 |
3.2.2 非盈利组织的特征 |
3.2.3 非盈利组织(NGO)的功能 |
3.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3.3.1 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3.3.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3.3.3 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理论 |
3.3.4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3.3.5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危害性 |
3.4 农村公共产品理论 |
3.4.1 公共产品的特性及其分类 |
3.4.2 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内涵 |
3.4.3 农村公共产品的几种分类 |
4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 |
4.1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
4.1.1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
4.1.2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4.1.3 西部贫困山区基础施设和公共事业的分析 |
4.2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资金支持力度弱 |
4.2.1 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弱 |
4.2.2 金融资金注入力度差 |
4.3 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累积矛盾深 |
4.3.1 自然环境因素制约 |
4.3.2 政治体制等历史因素制约 |
4.3.3 农村公共产品因素制约 |
5 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保障:财政金融资金支持 |
5.1 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
5.1.1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5.1.2 国内外财政支农的比较和启示 |
5.1.3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举措 |
5.2 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
5.2.1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5.2.2 国内金融支农政策的比较和启示 |
5.2.3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举措 |
5.3 新农村建设融资的新举措:成立农村土地银行 |
5.3.1 支撑成立农村土地银行基础理论 |
5.3.2 构建农村土地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
5.3.3 建设农村土地银行的具体操作模式 |
6 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农业产业化经营 |
6.1 发展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
6.1.1 农业产业化支持的政策缺位和越位 |
6.1.2 农业产业化主要生产要素极度缺乏 |
6.1.3 农业产业化发展整体竞争力不强 |
6.2 国内外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经验启示 |
6.2.1 农业产业化发展国际经验 |
6.2.2 农业产业化发展国内比较 |
6.2.3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
6.3 西部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
6.3.1 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之一:成立农村合作组织 |
6.3.2 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之二:发展农村区域农业 |
6.4 发展农业产业化具体措施 |
6.4.1 夯实基础,倡导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6.4.2 加大投入,加强对农业公共物品的供给 |
6.4.3 做强龙头,提高集约化生产经营的水平 |
6.4.4 科学设计,探索合理的利益联结新机制 |
6.4.5 做大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建设 |
6.4.6 合理布局,建设有资源特色的支柱产业 |
6.4.7 发挥合力,加速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组合 |
7 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通道经济的建设 |
7.1 发展"通道经济"的内涵、功能及作用 |
7.1.1 发展"通道经济"的深刻内涵 |
7.1.2 发展"通道经济"的功能 |
7.1.3 发展"通道经济"的作用 |
7.2 发展"通道经济"的存在问题 |
7.2.1 农村交通通道建设的存在问题 |
7.2.2 农村物流通道建设的存在问题 |
7.2.3 农村信息通道建设的存在问题 |
7.3 发展"通道经济"的总体思路 |
7.4 发展"通道经济"的具体措施 |
7.4.1 发展交通通道 |
7.4.2 发展物流通道 |
7.4.3 发展信息通道 |
8 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之根本:农村人才培养 |
8.1 农村人才出现的问题 |
8.1.1 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缺乏,农村政策传导发展受阻 |
8.1.2 农村人力资源存量下降,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实现 |
8.1.3 农业资源利用水平下降,农业发展严重受到影响 |
8.1.4 农村劳动力趋于老龄化,阻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
8.1.5 城乡出现系列社会问题,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 |
8.2 农村人才问题制约因素 |
8.2.1 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异性扩大 |
8.2.2 公共物品供给失衡,农村发展整体性落后 |
8.2.3 生存环境持续恶化,农民增收普遍性困难 |
8.3 农村人才问题解决措施 |
8.3.1 提高比较收益,以高薪吸引人才留人 |
8.3.2 加强组织领导,以正确舆论导向留人 |
8.3.3 增加政府投入,以增加农民收入留人 |
8.3.4 完善农村保障体系,以和谐环境留人 |
8.3.5 构筑人才培养机制,以优质服务留人 |
9 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小城镇建设 |
9.1 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概述 |
9.1.1 农村小城镇的概念界定 |
9.1.2 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分歧 |
9.1.3 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功能 |
9.2 小城镇与新农村的关系 |
9.2.1 小城镇与农村农业发展的关系 |
9.2.2 小城镇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系 |
9.2.3 小城镇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关系 |
9.3 建设农村小城镇的基本思路 |
9.3.1 西部贫困山区发展小城镇的指导思想 |
9.3.2 西部贫困山区发展小城镇存在问题 |
9.3.3 西部贫困山区发展小城镇基本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6)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标索引 |
引言 |
第一章 学生评价概述 |
第一节 学生评价的本质观 |
第二节 学生评价的类型划分 |
一、 按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划分 |
二、 按照评价参照标准化分 |
三、 按照评价方式划分 |
四、 按照评价指向划分 |
五、 按照其他方式划分 |
第三节 几对容易混淆的概念 |
一、 评价与测量 |
二、 学生评价与学生学业评价 |
三、 关于学习的评价与为了学习的评价 |
第四节 校本与校本学生评价 |
一、 学校层面的学生评价 |
二、 寓于课堂之内的学生评价 |
第二章 学生评价的历史流变 |
第一节 古代的传统考试阶段 |
一、 古代中西方的考试 |
二、 口试的萌芽及其发展 |
三、 笔试的产生及其发展 |
第二节 近现代的科学测试阶段 |
一、 科学测试阶段的起因 |
二、 科学测试阶段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三、 科学测试阶段的理论探讨 |
第三节 当代的科学评价阶段 |
一、 科学评价阶段的起因及推动 |
二、 多元化阶段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三、 多元化阶段的理论分析 |
第四节 从学生评价的历史流变看其功能的变化 |
第三章 英国校本学生评价研究 |
第一节 英国校本学生评价的背景分析 |
一、 执政党执政理念的更迭 |
二、 教育改革的新进展:课程2000的制定与实施 |
三、 校本学生评价现状的全国性调查 |
第二节 寓于三级评价体系之内的校本学生评价 |
一、 三级学生评价体系 |
二、 校本学生评价的特色 |
第四章 美国校本学生评价研究 |
第一节 美国校本学生评价的背景分析 |
一、 对标准化测验的批判与绩效责任思想的产生 |
二、 对学生评价的理智批判 |
三、 学生评价的多元化与校本绩效责任制的生成 |
第二节 校本学生评价的各种改革举措 |
一、 对标准化测验的反思与改革 |
二、 对家长参与评价的新探讨 |
三、 对校本质性评价方式的关注 |
四、 对评价反馈的改革 |
第三节 校本学生评价的案例分析 |
一、 学校层面学生评价的教师角色分析 |
二、 课堂学生评价中的教师角色分析 |
第五章 我国学生评价的历史演进及校本化的凸现 |
第一节 我国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历史演进 |
一、 《奏订学堂章程》:我国近代第一部涵盖细致学生评价规定的制度化文本 |
二、 我国测量运动中的学生评价 |
三、 生活教育运动中的学生评价 |
四、 苏联模式下的学生评价 |
五、 改革开放后我国学生评价领域掀起的三次浪潮 |
第二节 校本学生评价的凸现 |
一、 浮出水面的校本 |
二、 校本学生评价的凸现:从制度化走向实践化、实践化走向校本化 |
第三节 校本学生评价的体系透析 |
第四节 对我国校本学生评价的初步思考 |
一、 此校本非彼校本--对中外校本差别的思考 |
二、 旧框架与新思路?全新的体系? |
三、 透析实践所引发的思考 |
第六章 学校层面的学生评价 |
第一节 学校层面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及其成因 |
一、 为管理者服务 |
二、 为获得利益服务 |
三、 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对学校层面学生评价误区的思考 |
一、 考试文化--传统测验主导学生评价 |
二、 不良竞争一学生评价即竞争 |
第三节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如何成为可能 |
一、 建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共同体 |
二、 正确看待及应用传统测验 |
三、 建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评价方法体系 |
第七章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及其构建(上) |
第一节 课堂学生评价简述 |
一、 课堂学生评价的背景与载体--建构性课堂 |
二、 课堂学生评价的组成 |
三、 课堂学生评价的生成性特征及由此构成的挑战 |
第二节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特点及功能 |
一、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特点 |
二、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功能 |
第三节 构建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前提--确立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 |
一、 学生观的转变--从怀疑、打击到相信、珍视 |
二、 凸现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需要谨防晕轮、刻板效应 |
三、 明确学生在评价中的权利 |
第四节 课堂学生评价蓝图的构建与共享 |
一、 课堂学生评价蓝图及其构建 |
二、 师生共享评价蓝图 |
第八章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及其构建(下) |
第一节 课堂学生评价的常用工具与方法 |
一、 课堂学生评价常用工具 |
二、 课堂学生评价的方法--真实性评价 |
三、 形成适切性的评价工具与方法体系 |
第二节 促进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
一、 促进自评与互评所需要注意的几个阶段 |
二、 促进学生自评与互评可借助的几种方式 |
第三节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反馈 |
一、 明确反馈的内髓以及现有的问题 |
二、 以发展性为定位的反馈 |
第四节 建构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案例分析 |
第九章 走向整合的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 |
第一节 三种现状:冲突与对抗、漠视与忽略、附和与盲从 |
一、 附和与盲从 |
二、 漠视与忽略 |
三、 冲突与对抗 |
第二节 沟通与融合的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的几个特点 |
一、 英国对校本学生评价体系的探讨 |
二、 美国对校本学生评价体系的探讨 |
第三节 整合学生评价体系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 两个层面学生评价目的与功能之间的冲突 |
二、 教师与管理者的关系 |
三、 教师的专业发展 |
四、 给予教师的空间 |
第四节 整合校本学生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 |
一、 评价内容与标准的趋同 |
二、 制定学校评价政策与整套学生评价计划 |
三、 设立评价协调者 |
四、 明确评价体系中各成员的绩效责任 |
五、 组织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校外培训 |
结束语: 处于不断变革中的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开拓进取 创新求实——惠州分行全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河北省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文惠普. 河北经贸大学, 2015(07)
- [3]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现状研究[D]. 刘琼.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4]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5]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 ——基于建设模式及其发展要素的视角[D]. 杨成章.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6]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 王凯.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7]开拓进取 创新求实——惠州分行全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做法[J]. 王文峰. 国际金融,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