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烹饪学院成立葡萄酒研究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刘娅云[1](2021)在《“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文中指出食物,不仅仅是维持人体机能最基础的保障,其饮食文化、餐桌礼仪、宗教禁忌、等级身份等更是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透过食物这扇窗,更能真切地了解当地人是如何就地取材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食物,一步步发展成为人们的地域身份。在食用的过程中,人类又是如何将文化一层一层加诸在食物身上,赋予其更多的象征意义,甚至通过这个“物”来达到心理层面的身份认同。中华文明三千年,小米的驯化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山西一直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其地质地貌沟壑纵横,也为小米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沃土。山西人不仅爱吃醋,也爱吃小米。本研究主要以沁县为田野点,以沁州黄小米为研究对象,从饮食人类学整体论的学科视角出发,主要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作为山西小米代表的沁州黄进行历史的追溯、文化的阐释以及最终所达到的地域认同。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饮食人类学相关研究的回顾发现,食物作为一种中介来探析族群背后的文化性已成为常态。人类学中对于小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学者从人类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本文便从此研究角度出发,以小米作为媒介来探寻其背后的地方文化及身份认同。第一章主要是田野点概括。首先是对山西省的整体情况进行介绍,进而了解山西地区谷子的种植情况。其次是介绍田野之行到达的第一个目的地——山西沁县,介绍了沁县的历史沿革以及初到田野点的所见所闻所思。最后是沁州黄小米的原产地——檀山村,介绍了檀山村的现况以及村名的来源和传说故事。第二章主要是梳理小米的历史。首先是中国小米的历史,包括小米最早被驯化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传播的过程。其次是山西小米的历史,从最早期的人类活动踪迹到流传至今的神农教耕生谷到后期考古文物的出土,来追寻山西小米的起源以及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变化。最后是笔者最终的田野点——檀山村的历史和沁州黄小米的相关传说。第三章主要是从小米的种植、食用、加工三个方面来展现小米的社会生命史。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当地人的地方性知识以及在社会变迁中小米所扮演的角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赋予小米不同的文化意义以及对于小米的不同认知。第四章主要是剖析沁县人如何通过小米这个媒介来达到一种身份认同。从日常的生活惯习着手,折射出漂泊在外的人通过想念家乡的小米粥来达到对于地方认同的阐释。通过本地人一日三餐离不开小米的饮食结构来体现小米对于当地人的重要性,以及外地人移民当地以后如何形成身体上对小米的依赖。通过身体适与不适以及心理的认知从而达到一种对地方文化以及沁县人身份的认同。
梁国庆[2](2021)在《哈尔滨市俄餐发展历史研究》文中指出以传统俄式西餐为代表的哈尔滨市西餐业在国内西餐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哈尔滨俄餐的发展历史贯穿在哈尔滨餐饮史中,餐饮史又融入到近代城市发展史中。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以及个案调研的方法,注重对近代报刊史料的使用和挖掘,对哈尔滨传统俄式西餐兴衰、复苏与哈尔滨近代城市化过程及城市饮食文化进行研究。针对哈尔滨市传统俄餐发展历史,文章通过三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节主要论述哈尔滨传统俄餐的兴衰与复苏。涉及哈尔滨传统俄餐的兴起、兴盛、衰落以及复兴的发展历程。第二章节主要阐述造成哈尔滨俄式西餐百年兴衰的原因。同时涉及对俄式西餐厅发展历程、饮食文化特色和相关变化的探究。第三章节主要探讨俄式西餐对哈尔滨城市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俄餐对哈尔滨居民饮食生活、饮食结构、多元饮食文化的形成以及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均有较大影响。拥有百年发展历史的哈尔滨传统俄餐不仅见证了上个世纪数十万俄侨迁移历史,也见证哈尔滨的城市发展,更见证哈尔滨在中西文化融合中所形成的餐饮文化、移民文化与城市文化。
李新月[3](2021)在《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演变研究 ——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文中提出旅游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当前,我国已经迈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人才质量与结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建设高水平的旅游人才队伍至关重要。“职教20条”、“双高计划”、“高职扩招一百万”等政策的实施,突出职业教育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旅游高职教育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亦如此。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高等教育不断成长,为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培养了大批人才。社会变迁视角下,旅游人才的培养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存在什么问题,有何特色,对当今的旅游人才培养有何借鉴意义,值得去探究。本研究从旅游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切入,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个案,将其历程划分为起步与探索阶段(1979-1995年)、改革与发展阶段(1996-2005年)、提高与深化阶段(2006至今)进行研究,分析各阶段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动因,选取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与师资队伍几个主要要素,探索其发展演变,总结成绩与问题,揭示其人才培养特色。基于此,学习经验,吸取教训,为我国旅游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启示。研究发现: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与完善的,有其自身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构建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方面,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依据产业发展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在课程体系方面,聚焦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方面,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阵地,形成了多样的育人模式;在师资方面,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本着回顾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原则,借鉴其发展,旅游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向国际是必由之路,依托行业是办学思路,服务产业是目的所在。新时期,在文旅融合与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旅游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面临着众多挑战,结合旅游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新时期的挑战与要求,从政府、院校、企业三大主体出发,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为旅游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王絮[4](2021)在《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基因饮食-肥胖科学与节食真相》(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基因饮食——肥胖的科学和节食的真相》一书,从中选取了两万字作为翻译实践材料。报告的目的在于分析翻译过程中笔者所运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及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源文本属于科普文,用词准确、科学,文体正式,目的是将健康减肥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目标读者是对基因饮食和肥胖症感兴趣的各界人士。英国翻译家卡特福德提出了翻译转换理论,他认为翻译中的转换是将源语翻译成目标语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形式的转换。卡特福德将翻译转换分为两大类: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最显着的特点就是语义对等,这对重在传播信息的科普类文本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再现源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的语义对等,在翻译过程中,笔者以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展开此次翻译实践。本报告在翻译源文本、分析翻译转换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科普文本的特点,从层次角度的词汇转换、语法转换和范畴角度的结构转换、词性转换和单位转换对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报告指出翻译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应该放在具体的语境下进行讨论。报告进一步指出运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可以指导科技文本的翻译,具有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的可行性,在形式不对等的情况下,应采用各种转换方法,争取达到形式的最大对等。
星辰[5](2021)在《来一场美食大冒险——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解读》文中研究表明食物的进化史就是一部人类的进步史,从食用蔬菜水果到食用肉类,从吃生食到吃熟食,从粗糙单一的食物到丰富多样的菜品,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美食的探索。随着技术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类的饮食也越来越讲究。今天,人类又对食物进行了哪些新的探索呢?我们不妨先来了解高校里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向思宇[6](2020)在《亲子体验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房山区长阳农场规划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意愿不断释放。伴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现代休闲农业快速发展,以生态、休闲、体验为主题核心的乡村旅游以及休闲农业园越来越成为人们青睐的旅游方式和活动场所。在国家逐渐富裕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父母,自身观念,意识、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对于孩子成长的关注更加系统、全面。“亲子+农业”是顺应家庭亲子这一群体的需求而发展出的新型休闲农业模式,随着亲子教育意识的增强,以及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我国亲子农业市场将成为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从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角度研究阐述了亲子体验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以休闲农业与亲子群体为研究对象,对休闲农业、亲子、体验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总结和归纳其产生背景,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典型模式以及亲子体验理论发展现状,亲与子群体的分类、特征、需求、相处模式以及体验式设计的内容、特性。选取国内外五个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对其项目概况、理念主题、规划布局、功能业态等方面进行阐述归纳和总结分析,提出亲子体验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包括设计原则、景观特性、景观构成要素及其设计方法、具体功能和业态。以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长阳农场规划设计实践为例,从现状资源、定位目标、概念布局、业态功能、专项规划、成果效益六个方面进行规划设计,探索以亲子体验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园的规划设计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
徐仕祺[7](2020)在《新余马洪老酒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当今“健康饮酒”的理念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与白酒不同的是黄酒有营养价值高以及度数偏低的特点,自然而然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与此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黄酒消费人群年龄层逐渐下移,从中老年慢慢转变为青少年,加上中高档黄酒开始在市场走俏,各大黄酒企业在新的市场态势下绞尽脑汁拼命争夺市场份额,以求获得更大销量。然而,黄酒企业若不在产品结构、目标市场定位、销售策略等方面有新的举措,将难以在竞争市场上脱颖而出。本论文以新余市马洪实业有限公司黄酒营销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目前国内外黄酒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对相关研究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国黄酒文化及新余市马洪实业有限公司现经营状况进行了整理;其次通过波特的“五力模型”分别从潜在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威胁、买方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以及同业竞争者的竞争强度等五个方面对马洪老酒市场开展微观环境分析。同时结合实地走访以及企业个案分析,对黄酒市场消费者购买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分析马洪酒业公司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新余马洪实业公司自身的条件,以自己在读MBA所学相关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理论及专业知识,从产品、渠道、价格和促销四个方面,对新余市马洪实业有限公司营销策略优化,并对保障实施该策略的条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本文研究中提出,马洪实业公司应进一步细分顾客市场,重视马洪老酒品牌建设,创新马洪老酒产品,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在渠道建设方面,应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充分利用自媒体工具,线上线下融合,拓宽销售区域。价格策略实行价格歧视,产品差异化定价。在促销策略方面,加强消费者体验,通过与地方旅游部门、商业俱乐部或娱乐组织合作,赋予马洪老酒文化元素,打造马洪老酒特色小镇,造势营销。
郭周卿[8](2020)在《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文中认为现代世界体系中,作为全球化饮品的咖啡在各国家和地区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咖啡文化。咖啡自清末进入中国社会后因其“洋物”属性而长期被放置于中国饮食文化体系的边缘,仅被少数群体所接触和消费,这种“身份区隔”是理解咖啡在中国的文化意涵之背景之一。本文以中国云南省大理市宾川县平川镇的一个彝族村落——朱苦拉为田野对象,考察咖啡这种西方“西来物”从1904年被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偶然引入种植至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生命历程。朱苦拉咖啡社会生命故事的书写,关涉人类学的历史叙述、全球化与本土化、物性与身体感、物的市场化与符号化等多个面向,展现物与社会通过人的生产生活实践而混融一体的历史过程。研究得出以下基本认识:(一)咖啡在传入朱苦拉后百余年间经历了从他者向我者的身份转换,从自在的物质资源向具有“符号价值”的文化资源的角色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咖啡树每年产出的咖啡主要满足传教士群体的日常消费需要,作为传教士世俗生活中的“必需品”,并未以饮品的形式出现在地方民众日常生活中,也未被外界社会知晓和重视,一直处于幽居深山的自然缓慢发展状态。1950年代初期传教士离开朱苦拉后,咖啡因与当时云南省农垦外贸经济的某种“耦合”才逐渐以经济作物的身份在朱苦拉地区发挥经济价值。虽然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学者以“中国咖啡发祥地”之名进行过实地考察,但随后咖啡仍默默无闻数十载,只在朱苦拉地方社会充当“土特产”的角色出现在大众的社会交往生活中,直到21世纪初,才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朱苦拉咖啡“重新被发现”与中国社会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和中国咖啡产业及文化发展的特殊性相关联,其后走向市场化与符号化的重要前提也正是其积攒了百余年的咖啡历史文化。(二)朱苦拉咖啡成为地方资源的过程既是“被发现”、被市场化的过程,也是各方力量凝视、操控和使之符号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关于西方传教士群体的陈年往事的“小历史”借助咖啡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大历史”相勾连;百年咖啡种植历史使得朱苦拉这个偏远民族村落的“小地方”与中国云南咖啡产业乃至世界咖啡版图的“大世界”相对接;在一系列市场化开发行为中,朱苦拉咖啡被学者、专家、政府、市场等多方力量持续包裹着并形成一股合力,也促使其被形塑为一种“文化符号”,各种力量通过对朱苦拉咖啡的符号操纵和运用以实现自身利益诉求,作为“符号”的朱苦拉咖啡的小社会与整个现代市场体系相融入;越来越多关于朱苦拉咖啡的文字书写将咖啡连带朱苦拉地区的历史传说、人物故事放置于更庞大的历史书写框架中。由此显现出物的地方历史与国家历史、地方村落社会与国家大社会、自在历史与书写历史形成某些互动与互构。(三)论文从朱苦拉咖啡的历史叙述与传播轨迹、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咖啡产业市场化开发、市场化对地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且始终秉承一个重要观点,即承认物性的存在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反馈功能。在朱苦拉咖啡市场化进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也必然被卷入到现代市场体系中,咖啡直接或间接的带来地方社会的文化再生产、再结构,以及朱苦拉人生计观念的不断变迁。朱苦拉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传统咖啡加工制饮工艺并就地代代传承,使咖啡成为兼具凉药、茶饮、经济作物、地方土特产等多重身份的物,正是当地人对咖啡的认知观念及身体感规训与把握的结果,造就了朱苦拉咖啡物性的特殊性。在此意义层面,咖啡这种“西来”物在朱苦拉这个“东方”具体社会中实现了新的文化实践与话语表达。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朱苦拉咖啡与国际统一标准体系下的咖啡形成对比并形塑着朱苦拉地方的咖啡文化以及市场消费者的品味需求,事实上这也是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文化发展的某种可能的取向。
王乐[9](2021)在《汉语教材中的饮食词汇教学研究 ——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发展汉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中国文化的输出提供了便捷又广大的平台。以李子柒为代表,千千万万的中国新媒体人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推向新的高度。饮食词汇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载体,在对外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本论文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发展汉语》两套教材中的饮食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对比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研究词汇背后的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饮食词汇的教学。论文共分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说明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梳理了与本论文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通过中西饮食词汇,探究词汇背后的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并阐述了饮食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功能;第三章以图表的形式,对《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发展汉语》中出现的饮食词汇进行了分类,并根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分析了两套教材中饮食词汇的难度等级和编排的异同,提出今后编排饮食词汇时要注意选词的科学性和时代性;第四章以两套教材中出现的饮食词汇为研究对象,按照词性分类,分析了饮食词汇的本义和转义;第五章根据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论,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了"层级、趣味、文化"三大饮食词汇教学原则和"游戏法、集合式词汇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七个教学方法,并针对不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设计了饮食词汇具体教学案例;最后,在词汇卡片设计原理和菜名英译理论的基础上,制定了以省份为划分标准的饮食词汇教辅卡片,以期在饮食词汇的教学和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刘雪婵[10](2020)在《基于数据库的意大利孔子学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意分别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而意大利是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达国家,两国渊源深厚。近年来,“汉语热”持续升温,孔子学院作为汉语推广和文化交流的平台,重要性不言而喻。意大利是欧洲最早开展汉语教学的国家,在欧洲汉语推广中一直发挥着带头作用,其孔子学院也是欧洲孔子学院建设的典范。对意大利孔子学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探析其办学运营现状和特色,发现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这对促进意大利孔子学院未来可持续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基于意大利孔子学院数据库,挖掘大数据,展开研究主题相关的统计分析,同时结合典型分析,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内容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动态、研究设计;第二章,研究背景和孔子学院基本情况;第三章,意大利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情况;第四章,意大利孔子学院文化交流活动和重点项目建设;第五章,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典型分析;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启示;结语。研究发现,意大利孔子学院数量在欧洲居于前列,地理分布广泛,在全意大利“遍地开花”,北部密集程度高于南部。各孔子学院通过下设多个孔子课堂和教学点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汉语教学,有效地推动了意大利汉语学习热潮。孔子学院的承办方多为中意名校,强强合作,发挥名校优势,实现共赢。在“三教”建设方面,意大利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体系较为完善,课程种类丰富,学员数量众多且层次多元化,教育效果较突出;师资队伍由本土教师和中方“输入型”教师共同构成,大部分孔子学院都拥有一支自己的本土教师队伍,两种师资力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但教师流动性较大;通用类教材使用较多,本土教材研发成效显着。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意大利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形式丰富,举办频次较高,活动受众广泛,除常规文化活动外,还举办了许多具品牌效应的精品文化活动;本土师资培训常抓不懈,形式多样;汉语水平考试项目稳步推进,对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发挥了积极的反拨作用,考点建设完备,其中参加HSK考试的人数最多。本文在探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意大利孔子学院的整体特点:发展稳定,成效显着,在欧洲孔子学院体系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启示性;在持续推进意大利“汉语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效应;融入当地、扎根本土是意大利孔子学院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促进中意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孔子学院的精品意识有待提高;本土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等等。最后,提出了促进意大利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因地制宜,扎根本土,扎实推进“三教”本土化建设;突破同质化瓶颈,提升精品意识,建设精品课程,开展精品文化创新项目;结合孔院自身特点和意大利实际需求,推进“中文+”特色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二、美国烹饪学院成立葡萄酒研究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烹饪学院成立葡萄酒研究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起源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进田野:三晋大地上的沁州黄 |
第一节 了望三晋:黄土高原上的金珠粟 |
第二节 初探沁州:五谷中的金珠子 |
第三节 细访檀山:金珠子中的金珠王 |
第二章 发展脉络:沁州黄的历史长河 |
第一节 中国小米的起源与传播 |
第二节 山西小米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三节 檀山村的历史和沁州黄的传说 |
第三章 文化隐喻:沁州黄的社会生命 |
第一节 种之有道:沁州黄的种植传统 |
第二节 食之有方:沁州黄的饮食风俗 |
第三节 延之有路:沁州黄的加工途径 |
第四章 地方认同:沁州黄的人文空间 |
第一节 乡愁是一碗米汤 |
第二节 流淌在血液中的生活习惯 |
第三节 “小米加步枪”的红色记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哈尔滨市俄餐发展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哈尔滨市俄餐的兴衰与复苏 |
第一节 哈尔滨市俄餐的兴起 |
一、哈尔滨市的雏形 |
二、中东铁路修建与开埠通商 |
三、哈尔滨市俄餐的初兴 |
第二节 哈尔滨市俄餐的兴盛 |
一、俄侨移民高潮的到来 |
二、民国初期的哈尔滨市俄餐 |
第三节 哈尔滨市俄餐的衰落 |
一、伪满时期的俄侨处境 |
二、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俄餐 |
第四节 哈尔滨市俄餐的复兴 |
一、改革开放前的哈尔滨俄餐 |
二、改革开放后的哈尔滨俄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哈尔滨市俄餐兴衰原因、特色与演变 |
第一节 哈尔滨传统俄餐百年兴衰原因 |
一、人口流动下俄侨移民带来俄餐 |
二、本土化使俄菜进入寻常百姓家 |
三、拥有得天独厚的原料物质基础 |
四、名师传承人才辈出是内在动力 |
第二节 哈尔滨市俄餐厅发展历程与特色 |
一、马迭尔发展历程与文化特色 |
二、华梅西餐厅发展历程与特色 |
三、塔道斯发展历程与文化特色 |
四、哈尔滨市俄餐厅特色与转变 |
第三节 哈尔滨市传统俄餐地位演变 |
一、由主导走向辅助性和代表性 |
二、由上层群体向大众消费转变 |
三、经营者由俄侨被中国人取代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餐对哈尔滨城市文化的意义 |
第一节 俄餐对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历史意义 |
一、促进了哈尔滨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
二、促进了哈尔滨城市中西文化融合 |
第二节 俄餐对哈尔滨城市文化的现实意义 |
一、哈尔滨俄餐促进居民饮食结构发展 |
二、哈尔滨俄餐促进多元饮食文化形成 |
三、哈尔滨俄餐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3)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演变研究 ——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业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
1.1.2 人才供需矛盾制约旅游业发展 |
1.1.3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新变革 |
1.1.4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综述 |
1.4.1 概念界定 |
1.4.2 文献综述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个案选择 |
第2 章 从上海旅专看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演变 |
2.1 起步与探索阶段(1979-1995 年) |
2.1.1 旅游高职教育产生的背景 |
2.1.2 起步与探索阶段:积极探索 |
2.1.3 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2.2 改革与发展阶段(1996-2005 年) |
2.2.1 旅游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因 |
2.2.2 改革与发展阶段:锐意进取 |
2.2.3 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2.3 提高与深化阶段(2006 年至今) |
2.3.1 旅游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2 提高与深化阶段:内涵式发展 |
2.3.3 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第3 章 上海旅专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启示 |
3.1 上海旅专人才培养的特色 |
3.1.1 培养目标的特色 |
3.1.2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特色 |
3.1.3 教学的特色 |
3.1.4 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 |
3.2 上海旅专对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
3.2.1 面向国际是旅游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 |
3.2.2 依托行业是旅游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 |
3.2.3 服务产业是旅游高职教育的目的所在 |
第4 章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
4.1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与要求 |
4.1.1 旅游高职教育国际化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目标 |
4.1.2 文旅融合给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带来新挑战 |
4.1.3 产教深度融合为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天地 |
4.1.4 新科技革命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 |
4.2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 |
4.2.1 政府层面 |
4.2.2 院校层面 |
4.2.3 企业层面 |
4.3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未来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上海旅专饭店管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沿革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基因饮食-肥胖科学与节食真相》(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Project Description |
Reasons for Selecting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One Process Description |
1.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1.1.1 Source Text Analysis |
1.1.2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
1.1.3 Glossary Building |
1.2 While-translation Work |
1.2.1 Time Arrangement |
1.2.2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1.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
1.3.1 Self-proofreading |
1.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2.1 Literature Review |
2.1.1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Shifts Abroad |
2.1.2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Shifts at Home |
2.2 Introduction to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
2.3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into the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ies |
3.1 Level Shifts |
3.1.1 Lexis Shifts |
3.1.2 Grammar Shifts |
3.2 Category Shifts |
3.2.1 Structure Shifts |
3.2.2 Class Shifts |
3.2.3 Unit Shifts |
Conclusion |
Findings |
Limitations |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5)来一场美食大冒险——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学习内容】 |
【学长体验】 |
【就业简述】 |
【选校参考】 |
1.专业龙头院校(第四轮学科评估A等级院校)中国农业大学、浙 |
2. 实力特色院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项中的院校除外) |
3.其他实力院校(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2项中的院校除外) |
【院校看台】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学习内容】 |
【学长体验】 |
【就业简述】 |
【选校参考】 |
1.专业龙头院校 |
2.实力特色院校(国家级特色专业,1项中的院校除外) |
【院校看台】 |
烹饪与营养教育 |
【学习内容】 |
【学长体验】 |
【就业简述】 |
【选校参考】 |
【院校看台】 |
酿酒工程 |
【学习内容】 |
【学长体验】 |
【就业简述】 |
【选校参考】 |
1.专业龙头院校 |
2. 实力特色院校 |
【院校看台】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学习内容】 |
【学长体验】 |
【就业简述】 |
【选校参考】 |
1.专业龙头院校 |
2. 实力特色院校 |
【院校看台】 |
(6)亲子体验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房山区长阳农场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 |
1.1.2 农业发展变革 |
1.1.3 家庭教育与亲子农业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发展 |
1.3.1 休闲农业相关研究和发展 |
1.3.2 亲子体验相关研究和发展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亲子 |
2.1.2 体验 |
2.1.3 亲子体验 |
2.1.4 休闲农业 |
2.1.5 体验农业 |
2.1.6 休闲农业园 |
2.2 亲与子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亲与子的分类 |
2.2.2 亲与子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
2.2.3 亲与子的需求 |
2.2.4 亲与子活动中的相处模式 |
2.2.5 亲与子中的特殊人群 |
2.3 体验的相关理论研究 |
2.3.1 体验经济理论 |
2.3.2 景观体验式设计的概念 |
2.3.3 景观体验式设计的内容 |
2.3.4 景观体验式设计的特性 |
3 国内外休闲农业园典型案例分析 |
3.1 案例基本概况 |
3.1.1 中国·台湾——飞牛牧场 |
3.1.2 日本·北海道——富田农场 |
3.1.3 加拿大·温哥华——Krause莓果主题体验农场 |
3.1.4 澳大利亚·新威尔士州——猎人谷美酒区 |
3.1.5 中国·成都——三圣花乡旅游区 |
3.2 案例对比分析 |
4 亲子体验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
4.1 亲子体验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的设计原则 |
4.1.1 因地制宜 |
4.1.2 绿色发展 |
4.1.3 以人为本 |
4.1.4 文脉传承 |
4.1.5 科技创新 |
4.2 亲子体验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的景观特性 |
4.2.1 安全性 |
4.2.2 健康性 |
4.2.3 主题性 |
4.2.4 组合性 |
4.2.5 分级性 |
4.2.6 互动性 |
4.2.7 知识性 |
4.2.8 时效性 |
4.3 亲子体验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的设计要素 |
4.3.1 地形地貌 |
4.3.2 水体系统 |
4.3.3 植物配置 |
4.3.4 道路系统 |
4.3.5 铺装材质 |
4.3.6 景观构筑 |
4.3.7 服务建筑 |
4.4 亲子体验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的项目类型 |
5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农场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5.1 现状与资源 |
5.1.1 地理概况 |
5.1.2 自然条件 |
5.1.3 政策背景 |
5.1.4 场地概况 |
5.2 定位与目标 |
5.2.1 产业布局 |
5.2.2 潜在需求 |
5.2.3 总体定位 |
5.2.4 功能定位 |
5.2.5 发展目标 |
5.3 概念与布局 |
5.3.1 规划分析 |
5.3.2 设计策略 |
5.3.3 概念设计 |
5.3.4 结构布局 |
5.4 业态与功能 |
5.4.1 园区入口 |
5.4.2 分区规划 |
5.5 营建与技术 |
5.5.1 亲子体验 |
5.5.2 交通组织 |
5.5.3 水体设计 |
5.5.4 竖向设计 |
5.5.5 植物种植设计 |
5.5.6 生境营造 |
5.5.7 建筑与配套设施规划 |
5.5.8 铺装材料设计 |
5.5.9 夜景照明设计 |
5.6 成果与效益 |
5.6.1 盈利模式 |
5.6.2 节事活动设计 |
5.6.3 定制活动设计 |
5.6.4 效益评估 |
5.6.5 经济技术指标 |
6 成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A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长阳农场规划设计图 |
(7)新余马洪老酒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市场营销4Ps理论 |
2.2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3 文化营销理论 |
3 中国黄酒文化及新余马洪老酒经营状况 |
3.1 中国黄酒历史文化 |
3.1.1 中国黄酒历史的追溯 |
3.1.2 马洪老酒的发展沿革 |
3.1.3 黄酒市场前景 |
3.2 新余市马洪实业有限公司营销现状 |
3.2.1 公司基本情况 |
3.2.2 公司品牌发展 |
3.2.3 公司经营状况 |
3.2.4 公司营销渠道及推广 |
4 马洪老酒市场环境分析 |
4.1 马洪老酒市场微观环境分析 |
4.1.1 潜在新进入者的威胁 |
4.1.2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4.1.3 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 |
4.1.4 替代产品的威胁 |
4.1.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强度 |
4.2 马洪老酒消费者市场调查 |
4.2.1 调查背景及目的 |
4.2.2 调查方式 |
4.2.3 调查结果 |
4.2.4 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
5 马洪老酒营销策略优化 |
5.1 产品策略 |
5.1.1 细分顾客市场,加强品牌建设 |
5.1.2 创新马洪老酒产品 |
5.2 渠道策略 |
5.2.1 拓宽销售区域 |
5.2.2 构建立体渠道 |
5.3 价格策略 |
5.4 促销策略 |
5.4.1 线上线下联动 |
5.4.2 文化造势 |
6 公司实施营销策略的保障条件 |
6.1 政府支持 |
6.2 企业信息化建设支撑 |
6.3 企业组织保障 |
6.4 企业软硬件设施保障 |
参考文献 |
附件:新余市马洪老酒消费者市场调查问卷 |
(8)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物与社会的研究取向 |
(二)作为符号消费的物体系 |
(三)布迪厄资本实践理论 |
(四)学界对咖啡的研究视角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点 |
五、田野点介绍 |
第一章 故事之源: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
第一节 现代世界体系中的物及其历史 |
一、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咖啡的全球传播 |
二、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其反思 |
三、早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洋物”观 |
第二节 咖啡在中国:身份被区隔的历史 |
一、从晚清到民初——:模糊不清的西洋饮品 |
二、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口岸消费的饮品 |
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小资”的标签 |
第三节 开放时代咖啡消费的兴起 |
一、开放时代:情调与有闲的咖啡消费 |
二、嗜好时代:咖啡产业模式多样化 |
三、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
小结 |
第二章 朱苦拉咖啡历史的地方叙述 |
第一节 朱苦拉的历史与生态 |
一、朱苦拉地区的历史叙述 |
二、朱苦拉地区的自然生境 |
三、朱苦拉咖啡的生态适应 |
第二节 传教士将咖啡引种朱苦拉 |
一、历史背景:天主教在清代的传教策略 |
二、关键人物:在云南的天主教传教士 |
三、重要事件:田德能传教士将咖啡引入朱苦拉 |
第三节 咖啡树在朱苦拉地区的权属变迁 |
一、传教士的咖啡树(1904-1952) |
二、村民集体所有的咖啡树(1952-1982) |
三、包产到户的咖啡树(1982-2013) |
四、渔泡江两岸的经济之树(2013至今) |
小结 |
第三章 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 |
第一节 加工工艺层面:从果实到饮品 |
一、朱苦拉咖啡加工制饮工艺的习得 |
二、朱苦拉咖啡的传统制饮工艺的内容 |
第二节 日常生活层面:朱苦拉咖啡的多重身份 |
一、传教士带来的新物种(1904-1952) |
二、值钱的经济作物(1952-1982) |
三、地方土特产(1982-2007) |
第三节 身体感层面:朱苦拉人的咖啡观 |
一、颇有讲究的朱苦拉咖啡 |
二、国际标准体系下的朱苦拉咖啡 |
三、咖啡的物性与符号化要素 |
小结 |
第四章 朱苦拉咖啡的市场化 |
第一节 市场开发 |
一、商业资本进入 |
二、举办咖啡文化论坛 |
三、各媒体拍摄纪录片 |
四、政府聚焦施策 |
第二节 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博弈与冲突 |
一、朱苦拉地方社会传统生计模式 |
二、价格之外:渔泡江两岸咖啡交易中的冲突 |
三、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力量博弈 |
第三节 朱苦拉咖啡的消费:从乡村到城市 |
一、朱苦拉咖啡在村落:手工咖啡产品的出现 |
二、朱苦拉咖啡在宾川:与宾川咖啡文化的交融 |
三、朱苦拉咖啡在昆明:走向品牌化 |
小结 |
第五章 卷入市场后的朱苦拉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朱苦拉社会自我观念的延伸 |
一、朱苦拉人的自我观念 |
二、咖啡成为朱苦拉社会的一部分 |
三、依赖市场后的朱苦拉社会面貌 |
第二节 市场化带来的朱苦拉社会之变 |
一、自我裂变:朱苦拉村落内部 |
二、他者眼光:村落之间的关系 |
三、反观自我:朱苦拉社会生计观念的变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汉语教材中的饮食词汇教学研究 ——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发展汉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现状 |
1.3.1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研究 |
1.3.2 饮食词汇与对外汉语研究 |
1.3.3 教学法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 |
1.3.4 饮食词汇英译研究 |
1.4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饮食词汇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功能 |
2.1 饮食词汇的定义和分类 |
2.1.1 饮食词汇的定义 |
2.1.2 饮食词汇的分类 |
2.2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分析 |
2.2.1 饮食结构的差异 |
2.2.2 饮食观念的差异 |
2.2.3 饮食原料和食材的差异 |
2.2.4 菜肴命名方式的差异 |
2.2.5 社会文化内涵差异 |
2.3 饮食词汇在对外汉语中的功能 |
2.3.1 辅助语言习得 |
2.3.2 辅助语言交际 |
2.3.3 辅助文化传播 |
第三章 汉语教材中的饮食词汇分析 |
3.1 教材分析 |
3.1.1 《新实用汉语课本1-6》饮食词汇分析 |
3.1.2 《发展汉语1-6》饮食词汇分析 |
3.1.3 教材饮食词汇难度等级和超纲词分析 |
3.2 教材对比 |
3.2.1 相同 |
3.2.2 差异 |
3.3 教材编写启示 |
3.3.1 生词量编写启示 |
3.3.2 选词编写启示 |
第四章 饮食词汇的基本义和转义分析 |
4.1 名词类饮食词汇词义分析 |
4.1.1 食物名称类饮食词汇 |
4.1.2 调味品类饮食词汇 |
4.1.3 处所类饮食词汇 |
4.1.4 饮食器具类词汇 |
4.1.5 食物原料类及其他名词性饮食词汇 |
4.2 动词类饮食词汇词义分析 |
4.2.1 烹饪动词语义分析 |
4.2.2 饮食行为动词 |
4.3 形容词性饮食词汇词义分析 |
第五章 对外汉语饮食词语的教学 |
5.1 饮食词汇的教学原则 |
5.1.1 层级原则 |
5.1.2 趣味原则 |
5.1.3 文化原则 |
5.2 饮食词汇的教学方法 |
5.2.1 直接法 |
5.2.2 情景法 |
5.2.3 对比分析法 |
5.2.4 语素义教学法 |
5.2.5 集合式词汇教学法 |
5.2.6 游戏法 |
5.2.7 多媒体教学法 |
5.3 饮食词汇的教学设计 |
5.3.1 初级饮食词汇教学设计 |
5.3.2 中级饮食词汇教学设计 |
5.3.3 高级饮食词汇教学设计 |
5.4 饮食词汇教辅卡片设计 |
5.4.1 设计目的 |
5.4.2 设计理念 |
5.4.3 使用说明 |
5.4.4 饮食词汇英译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发展汉语》饮食词汇难度等级、超纲词分析表 |
附录二:《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发展汉语》重复饮食词汇统计表 |
附录三:中国饮食词汇汉英卡片 |
致谢 |
(10)基于数据库的意大利孔子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动态 |
一、孔子学院研究动态 |
二、意大利汉语教学研究动态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二、意大利孔子学院数据库的构建 |
第二章 意大利汉语教学背景和孔子学院情况 |
第一节 汉语教学背景 |
一、汉语教学历史 |
二、汉语教学现状 |
第二节 孔子学院基本情况 |
一、孔子学院数量及分布 |
二、合作院校及理事会构成 |
第三章 意大利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情况 |
第一节 汉语课程设置 |
一、课程模式及规模 |
二、课程数量及类型 |
三、课程学员及形式 |
第二节 师资与教材 |
一、师资情况 |
二、教材情况 |
第四章 意大利孔子学院文化交流活动和重点项目建设 |
第一节 文化交流活动 |
一、沽动次数 |
二、活动受众 |
三、活动形式 |
第二节 重点项目建设 |
一、汉语水平考试项目 |
二、来华项目 |
三、本土师资培训项目 |
第五章 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典型分析 |
第一节 发挥良好示范效应 |
一、汉语教学方面 |
二、文化活动方面 |
第二节 本土化建设稳步推进 |
一、本土教材建设成效显着 |
二、中意协作特色教学模式 |
三、优化构建本土师资队伍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意大利孔子学院总体特点 |
二、意大利孔子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一、因地制宜,扎根本土 |
二、突破同质化瓶颈,提升精品意识 |
三、拓展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
结语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本文创新点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学位论文类 |
三、期刊类 |
附录 |
致谢 |
四、美国烹饪学院成立葡萄酒研究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D]. 刘娅云.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2]哈尔滨市俄餐发展历史研究[D]. 梁国庆.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演变研究 ——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D]. 李新月.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基因饮食-肥胖科学与节食真相》(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王絮. 兰州大学, 2021(02)
- [5]来一场美食大冒险——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解读[J]. 星辰. 求学, 2021(06)
- [6]亲子体验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房山区长阳农场规划设计为例[D]. 向思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新余马洪老酒营销策略研究[D]. 徐仕祺.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8]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D]. 郭周卿.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1)
- [9]汉语教材中的饮食词汇教学研究 ——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发展汉语》为例[D]. 王乐. 兰州大学, 2021(02)
- [10]基于数据库的意大利孔子学院研究[D]. 刘雪婵.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