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BD全新规划今春破壳(论文文献综述)
秦婷婷[1](2019)在《清代壮族诗人张鹏展研究》文中指出张鹏展,广西上林县留仙村人,主要活动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有文名政声。其编纂《峤西诗抄》,着有《谷贻堂全集》、《读鉴释义》等,是清代广西着名壮族文人,在清代诗坛、广西诗坛都具有重要影响。论文对张鹏展诗歌进行了辑录和校注,并在此基础上对张鹏展及其诗歌创作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张鹏展所作诗歌较多,但亡佚甚夥,今仅存百余首,加之存处较为分散,故对张诗进行辑录和校勘,以尽量减少讹误,较大程度地展示诗歌原貌;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典故以及整体句意等,进行了详细、准确的注释,以便读者深入了解其诗意。研究部分,主要对张鹏展家世、生平做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准确考证其生年、字号等;对其与刘定逌、韦天宝、李秉礼等同期着名文人的交游和思想进行了考述;诗学观方面,张鹏展认为诗歌创作当以性情为主,情志并重,与高密派诗学密切相关;所编《峤西诗抄》,辑录广西文人诗歌,其编纂目的、选人选诗标准等,皆与其诗学思想密切相关;在诗歌创作方面,其所用题材较为丰富,在艺术上既有对前人诗句的巧妙化用,史实、典故、白描手法等的运用,又在宗唐人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古朴淡雅、自然直率的诗风。
刘利侠[2](2011)在《清初咏物诗研究》文中认为在清诗研究中,有很多尚待开发的领域,清初咏物诗研究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清初顺治至康熙四十年约六十年间的咏物诗创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人性、艺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涵。本文的结构分上编“总体论”和下编“作家论”,由绪论和正文九章构成。上编中之绪论,主要揭示论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该论题的研究现状。第一章,考察咏物诗的源流和传统。主要从咏物诗的产生、艺术手法的演变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节为咏物诗探源,指出咏物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体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南风》、《卿云》等古逸诗。原始歌谣中的《弹歌》,是最古老的咏物诗。《诗经》的赋比兴传统和《易经》中的“观物取向”、“立象以尽意”,都对咏物诗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咏物诗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与生俱来的亲密,是由农耕民族的性质决定的。第二节围绕赋、比、兴的艺术传统展开,讨论其产生、内涵以及在咏物诗艺术表现中的主导作用和发展演变。第三节从儒、释、道三家的自然观中论,分析其所赋予咏物诗的不同审美内涵和人文精神。第二章,清初咏物诗思想通论。本章将清初咏物诗作者分为遗民、贰臣、承平诗人三个创作群体进行研究。第一节,讨论清初咏物诗中的遗民精神。首先对清初遗民咏物诗的思想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清前尤其是宋代遗民咏物诗的思想进行对比,揭示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第二节,讨论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在对清前贰臣咏物诗思想略作考察之后,选取清初贰臣中最具代表性的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三家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当下贰臣文学研究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进行了反思。第三节,探讨承平诗人的咏物诗,从宦海沉浮和润饰太平两方面,选取宋琬、施闰章、王士禛、朱彝尊等人的咏物诗创作展开分析。第四节,对清初咏物诗思想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第三章,清初咏物诗艺术研究。第一节为清初咏物诗题材论。从清初咏物诗的题材概况、时代特征和对传统咏物诗题材内涵的丰富和深化三方面展开讨论。第二节,将清初咏物诗的艺术特征归纳为如下三方面:比兴为上的艺术追求、“人情”与“物理”的完美结合、体物与抒情兼顾的典故运用。第三节,讨论清初咏物诗的审美意识,指出清初咏物诗的审美,经历了“立象以尽意”、“物我合一”和“澄怀味象”三个阶段。第四章,清初咏物诗学研究。清初诗学受到社会动乱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儒家现实主义精神的回归;其次,清代又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后阶段,具有数千年文学创作的丰厚积淀,诗歌传统的艺术精神也无疑得到继承和强调。王夫之诗学是诗歌现实精神与艺术美的统一。他于文学讲求“匡维世教”,于咏物崇尚“比兴”,同时又提出“内极才情,外周物理”的艺术追求。其关于情景关系所作的探讨,是对古代诗歌抒情性和艺术性的高度总结。王士禛的“神韵说”,是承上启下的诗学观。从含蓄蕴藉地抒情,超远平淡地写景,到最终无病呻吟、言之无物,正好阐释了康熙年间诗歌的发展趋势。康熙御制的《佩文斋咏物诗选》,以诗教为先,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但因此对咏物诗文学特质的论述,打破了前人将咏物诗与齐梁宫体诗相提并论的偏颇,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这部咏物诗选集,对于了解古人的咏物诗观念意义重大,其体例也多被后来的选本所继承。下编中之第五章,为王夫之咏物诗专论。《落花诗》是王夫之的代表作,以其强烈的政治意识而着称。第一节缘此展开,从诗学观念和情感诉求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作品中蕴含的政治内涵作出分析。第二节,从创作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三方面,对王夫之咏物诗和屈骚所蕴含的共同文学品质进行发掘,揭示在共同的地域文化哺育下两位末世英才人格与追求上的暗合与默契,以及传统民族精神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在新时代所绽放的异彩。第六章,钱谦益咏物诗专论。咏棋诗是牧斋独具特色的诗歌题材,不仅记录了其在抗清各个时期的情感历程,且围棋特殊的文化和哲学内涵,正是对其人格性情的最佳阐释。此外,钱谦益尚有红豆诗、雁字诗、落叶诗和咏柳诗等,都具有探讨的价值。第七章考察吴伟业“梅村体”诗歌中的咏物诗,揭示其中极为突出而往往被评论家所忽视的生命意识。“梅村体”将咏物诗篇幅拉长,其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都有极大的丰富和创新。本章选取其《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和《白燕吟》作了思想和艺术的集中探讨。第八章,王土禛咏物诗专论。王士祺被称为开一代风气的“骚坛宗主”,不论其在诗坛或政坛所取得的成就,都与《秋柳诗》有极大的关系。对于《秋柳诗》解读,历来各执一词,本章于此也试加分析。《秋柳诗》的出现,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哀婉悲情的基调、怀旧伤今的主题,赢得了遗民诗人的赏识;其含蓄蕴藉的表达和温柔敦厚的美感,则与康熙所倡的诗教观念相契合。可以说,此诗既是对清初遗民诗主题和情感的继承和总结,也蕴含着新的时代精神。王士禛入仕之后诗风大变,从意气奋发到歌颂升平,最终变为无病呻吟,了无趣味,被后人称为“一代宗师才力薄”。本章对其“神韵”观在咏物诗中的表现也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晚年的创作进行了平议。第九章,探讨清初三位重要遗民诗人的咏花诗。咏花是清初遗民咏物诗中最为普遍的题材,其中既包含着遗民共同的心理诉求,也表现出不同创作者的个性特征。归庄通过逐花、看花的疏狂,忘记现实痛苦,实现眼前美好的生命体验;余怀“看花诗”则具有一种浓重的伤感和怀旧情绪,表现对旧朝繁华的赞美和对青春放浪生活的留恋。屈大均诗中的梅、菊,在更多时候则是其人格象征和生命的体验。
方立松[3](2010)在《中国传统水车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水车,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翻车”和“筒车”,是一种能从江湖河塘等地表水中不间断持续汲水的大型农业机具,主要用于高地提水、低田排水。由于某种程度上,传统农业是灌溉农业,所以车灌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我国南方稻作区,水车是家家必需之物。人们用它进行排灌,来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和区域水利条件,达到符合发展农业生产的要求。通过排灌,一方面扩大水田灌溉面积,实现增产,另一方面减轻水旱灾害损失,达到保产。传统水车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产生时间早。距今有一千八九百年,比西方水车早一千五百年。二是种类繁多,形制复杂,动力多样。为适应各地水文、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传统水车因地制宜发展、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翻车有手摇翻车、脚踏翻车、牛转翻车、水转翻车,筒车有水转筒车、驴转筒车、高转筒车、水转高车。动力除人力外,还有畜力、水力、风力。传统水车是中国传统灌溉器具的代表。三是应用广泛、推广力度大。不仅在南方稻作区普及,而且扩张到北方,还远播海外。四是经济效益显着。水车技术的进步,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巨大。传统水车最早为东汉末年毕岚创制、三国马钧改良,时称翻车,为后世龙骨水车之前身。翻车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从江湖河渠中汲水的新纪元,预示着灌溉史上水车时代的到来。翻车随南迁的移民来到南方,成为南方水田排灌的重要器具。唐宋时期,随着南方经济中心的确立,翻车在南方日益普及,尤其在平原水乡大显身手,为南方稻作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筒车产生于唐代,是一种依靠水流转动的灌溉器具。水力的利用,是水车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宋以后,筒车开始兴盛,在南方一些山地丘陵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推广,成为山地灌溉之利器。宋元时期,传统水车经过不断演进、定型,渐成体系。明清时期,传统水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两极化现象:一种是小型化的拔车;一种是大型化的风力翻车和兰州水车。风力的出现把传统水车技术推向了第三个高峰。近代以来,传统水车发展停滞不前,在先进的新式排灌机具面前渐显颓势,虽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改良,性能有所改善,但终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被新动力排灌机械取而代之,于八九十年代渐渐消失在田间地头,垄断了近两千年农田排灌的水车时代就此终结。传统水车内部结构复杂,制作工艺难度大,“关楗颇多,必用木匠可易成造”,它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造物智慧,内含深刻的古代中国人的设计思想,即随地所宜;工役俱省;善假于物,凭智巧先;一器多用。通过对传统水车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材料工艺、视觉设计等的解剖和分析,可以了解传统水车的技术信息,而对每一种水车的工作原理图、三视图、整体结构图、局部图等的大量绘制,则使水车形象更直观和具体。传统水车是人们生产生活重要的汲水工具,用途广泛,它不仅普遍运用于灌溉与排涝等农业生产领域,而且在济漕保运、沿海制盐等非农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水车虽功效显着,但在实际应用中灌溉能力、灌溉效率存有差异。总体上,无论从能力还是效率上,筒车为最高,其次是风力翻车和畜力翻车,再次是脚踏翻车,最后是手摇翻车。明清时期是传统水车推广力度最大、应用最普及的时期,这不仅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如蓄、引、提一体化;水车与各种水利设施紧密配合;水车作为灌溉过程的终端技术得到重视和应用;一些地方官把水车作为惠民措施积极推广等。这一时期传统水车分布区域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国东南、中南、西南、北方等广大区域里都有水车应用与推广的大量文献记载,特别在江浙、两湖、两广、四川等地,不仅各式水车都有用武之地,而且形成了区域特色。随着稻作区的扩大,水车在北方也得到了大力推广,尤以京津地区和西北兰州地区最为典型。传统水车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缩影,它在风力出现后并未进一步发展到机械动力,而长时期陷入停滞时期。用技术传播理论分析水车技术传播链中给体(木匠)、中介体(地方官员)、接收体(农户)三个主要环节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封建社会里三者关系中的先天性不足,即给体和接受体过于弱小,中介体过于强大。官强民弱使水车发展缺乏自身内在动力。传统水车对社会与百姓生活的渗透与影响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水车所有权和水车资源调剂,反映了水车拥有权背后的农村社会阶层属性和传统社会的人际特征。关于水车的各种传说以及水车生活形成的种种习俗与禁忌,揭示了千百年来水车对百姓生活、信仰、价值观的影响,如稻作区广泛存在的水车崇拜是一种龙崇拜,反映了中国人世俗信仰和实用的价值观;在水车上的写字习俗寄托了农家对水车带来丰收的美好愿望;水车号子、女人车水、水车鼓是水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习俗,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江南农家特有的车水生活原貌。水车与文化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水车对生产生活的渗透是深层次的,形成了特有的水车文化现象;另一方面,水车文化反映了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和价值取向。从机械史角度来看,水车结构复杂,有连杆曲柄结构、轮轴齿轮机构、链结构、自动调节结构等,体现了中国古代机械的特点,反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和成就,主要表现在技术的创新性、综合性、互补性上;从动力上看,由人力、畜力逐渐上升到水力和风力自然能的应用,几乎达到我国古代动力应用的最高峰,代表了我国古代在动能利用上的卓越成就;在精耕细作农具体系中,水车作为水田农具体系之子系统,代表了中国古代灌溉器具的最高水平,难以替代,它与耕种等其他农具系列互相配合,发挥各自作用,共同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中国传统水车在属于它的那个时代,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是传统水车技术的发源地。唐以后水车不断外传,东传朝鲜、日本,南传东南亚,西传西方。传统水车的外传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是古代中国对世界农业文明的独特贡献,在中外科技交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传统水车原先的灌溉功能消失后,人们把它作为旅游景观来开发,把它当作农业时代的符号在现代媒介中显现,传统水车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重新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力,凸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我们研究水车的目的,不是推崇传统水车体现的技术内涵和技术高度,不是返回到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状态下,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而是寻觅传统的历史遗产对于现代社会的有益启示,毕竟现代科技的进步已使它逐渐成为一道景观。这种启示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技术的进步只有结合自然环境才能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二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能源;三是传统水车的核心文化价值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李钢[4](2008)在《历史时期中国蝗灾记录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集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古以来,蝗灾就与水灾、旱灾并称我国的三大农业灾害。三大灾害及由其所引发的饥荒、瘟疫、战乱等社会危机无疑都给我国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带来破坏,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同时这些自然灾害与社会危机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与各种灾害危机作斗争的艰苦而卓绝的历史。可以说,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是一部炎黄子孙长期同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危机的斗争史。水灾、旱灾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它们的成灾原因和发展趋势跟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已有大量的学者对水、旱灾害做过细致的研究。相对于水、旱灾害,蝗灾的研究凸显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大量蝗灾主要是飞蝗猖獗所致,特别是东亚飞蝗。飞蝗作为一种有着很强的自主迁飞能力的昆虫,它能主动选择性取食,因此它的活动性很强,它的成灾原因较为复杂,已有的各类研究目前存在较大分歧。其次,历史蝗灾的研究涉及历史、生物、地理等多学科,单纯从某一学科进行的研究很难得出全面系统的结论,因此历史蝗灾的研究需要从多学科渗透集成的角度出发,这是一大难点。再者,蝗灾的发生与气候环境的关系要比水旱灾害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复杂,很多情形下蝗灾的爆发可能是受到了潜在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探寻蝗灾与气候的关系就需要深入细致地做更多工作。从上述角度出发,论文在全面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各类与蝗灾相关的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分种类、按朝代、划区域建立了真实可靠的中国历史蝗灾记录数据库,同时尽可能多的获取了螟虫、粘虫等其他主要昆虫灾害的历史记录,并做了对比分析。基于蝗灾数据库,探究了我国历史蝗灾随时间变化的发生动态与特征,主要涉及飞蝗代次、受灾县次、蝗灾等级以及蝗灾与水早关系等多个方面。针对我国的三大飞蝗,分种类、划区域探讨了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划存在的不一致性,并就甘肃、陕西、安徽、江苏四省做了次级蝗区的细化。基于蝗灾数据库和各级蝗区的划分,建立了多条历史蝗灾序列,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蝗灾的周期。选取蝗灾序列与战乱、瘟疫、雨土、江南米价、淮河洪水等进行对比,得出了基本的结论。将蝗灾年表与华北、华东冷、暖冬次年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蝗灾与冬半年温度之间并无明显的因果关系,并从昆虫生理学和生态学角度作了解释。选取蝗灾序列与从冰芯、树轮、石笋以及历史文献中重建或者集成的温度和降水序列以及ENSO指数序列等作了对比分析。认为蝗灾的发生跟温度关系不明,跟降水呈反相关,蝗灾序列可以作为反应气候(农业)干旱的重要指标,最后据此对我国将来可能开展的相关研究作了总结和展望。应该说,本研究是基于历史文献资料,采用地理环境方法,应用生命科学解释而做出的一项集成研究,主要结论和观点如下:(1)选取的研究时段是自历史文献最早记录蝗灾的707BC至近代开始大量使用农药前夕的1949AD期间,将历史蝗灾记录按飞蝗的三个亚种分区域收集整理,获得了我国有飞蝗发生的27个省区(含台湾)的4346条蝗灾记录,涉及各类历史文献1241册。同时还获取了592条其他昆虫灾害的历史记录。三种飞蝗在各自时间长度里的平均灾年频次由高到低分别是东亚飞蝗、西藏飞蝗和亚洲飞蝗。(2)采用网络检索法获取《二十五史》等规范性史料中的蝗灾记录,极大地提高了文献检索效率和准度,避免了人为翻阅可能出现的疏漏。(3)绘制了中国历史文献传承过程中所经历的“八胜”和“十厄”波动图,凸现了我国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连续性和不均一性。针对夏、商、周、秦等不同朝代的历法岁首建月不同的问题做了讨论。此外,还绘制了历代三大飞蝗灾害发生的百年频次图。(4)论文区分了蝗灾与螟、粘虫等其他虫害在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差异,并列举了代表性的记录。其中,“螣(蚮)、螽、蝝、蝗、蝻”代表蝗灾,“螟”代表螟虫灾害,“贼、蜮、好蚄、青(黑)虫”等代表粘虫灾害,还有“蟊”代表地下食根虫害等等。就蝗灾而言,除了整理出研究所需的大量常规蝗灾记录以外,论文还整理出了24条“抱草瘟”记录,以及部分特殊蝗灾记录(天敌灭蝗)。(5)根据蝗灾记录的特点,分别从昆虫分类学、自然地理区划、飞蝗发生时间以及飞蝗亲水性生境等角度提出了我国蝗灾的几种初步分类方案。综合考虑蝗灾的持续时间、扩散范围、破坏程度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多方面,将我国历史蝗灾划分为4个等级层次,即Ⅰ出现级、Ⅱ干扰级、Ⅲ危害级、Ⅳ灾难级,并绘制了蝗灾等级综合标准划分表。(6)区分了发生在甘肃省境内的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记录,区分了跨越秦淮线的陕西、安徽、江苏三省的东亚飞蝗记录,划分了次级蝗区。同时,对蝗虫代次、蝗灾月份、蝗灾等级、受灾县次以及蝗灾与水旱关系作了研究,将同一省区南、北次区以及不同省区之间的蝗灾序列作了对比。(7)综合考虑地理区划以及蝗灾发生的源、汇特点,将东亚飞蝗区(主要在东部季风区)划分为核心区、北区、南区和全区四种空间范围,针对不同区域分别建立了蝗灾等级10a移动平均序列、蝗灾等级10a累加序列、蝗灾年10a频数序列,并且选择部分区域做了小波分析,以寻找蝗灾发生的周期。此外,分别研究了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的历史记录特征,并建立了对应的蝗灾序列。(8)考虑到蝗灾发生后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分别将蝗灾与战乱、瘟疫、雨土、米价、洪水等对比,发现10年尺度上的中国历史战乱年频数、瘟疫年频数与东部季风区的蝗灾年频数变化趋势相当一致,预示了战乱、瘟疫与蝗灾的频繁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蝗灾年频数与象征干冷气候背景的雨土年频数对应良好,但只能预示蝗灾与偏干气候的一致性,并不能代表其温度特征;安徽蝗灾与淮河洪水不重年的结果反证了蝗灾与干旱的一致性。米价上涨年份多数出现在蝗灾大范围发生年份之后一至数年,这也基本符合史实。(9)通过构建华北、华东历史时期的冷、暖冬次年表与蝗灾年表进行查重对比,发现在126a冷冬次年里出现了89a蝗灾年,在85a暖冬次年里出现了64a蝗灾年;蝗灾年和冷、暖冬次年的重叠概率分别为89/126=0.7063和64/85=0.7529,二者仅相差0.0466。认为,上年冬季(或者说冬半年)的冷暖状况不能对次年蝗灾的发生与否做良好的区分,因此蝗灾序列不能用来反映上年冬半年气候的冷暖状况。对此,论文从昆虫生理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加以了解释。(10)有针对性的选取蝗灾序列与国际公认的几条气候序列作了对比,发现核心区蝗灾与ENSO有遥相关,核心区及北区蝗灾与温度对应仍旧不好,北区蝗灾与华山树轮降水呈局部时段的反相位对应。最后经过综合分析,论文认为,蝗灾序列可以作为一种反应夏半年(4-9月)干旱的代用指标。
陆昀[5](2001)在《CBD全新规划今春破壳》文中研究指明自去年8月,北京市朝阳区举办了北京CBD商务节之后,北京商务中心区的热度正在逐日上升,其土地价格已有所攀升。商务中心区建设纳入北京“十五”规划,政府将占该区域面积63.8%的企业全部外迁用以建设新商务
二、CBD全新规划今春破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BD全新规划今春破壳(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壮族诗人张鹏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张鹏展及其主要着述 |
二、张鹏展诗歌收录概况 |
三、张鹏展研究现状、意义及方法 |
第一章 张鹏展的家世、生平与交游 |
第一节 张鹏展的家世 |
一、张氏家族迁移说 |
二、曾祖张鸿翮及叔祖张鸿? |
三、祖父张友朱 |
四、父亲张滋和母亲廖氏 |
五、兄张鹏衢与张鹏超 |
六、鹏展三子——鼎、衡、铭 |
七、其他 |
结语 |
第二节 张鹏展的生平 |
一、字号、生卒年 |
二、生平概述 |
第三节 张鹏展的交游考略 |
一、恩师刘定逌 |
二、南崧之徒 |
三、“带江园”黄体正 |
四、寓桂李氏兄弟 |
五、朱鹤年 |
第二章 张鹏展思想述论 |
第一节 张鹏展的孝德观念 |
一、至孝事双亲 |
二、德行启后辈 |
第二节 张鹏展的为政理念 |
一、清廉无私 |
二、心忧黎民 |
三、唯才是举 |
第三节 张鹏展的教育思想 |
一、学在实践,求真笃实 |
二、忠孝廉节,德育诸生 |
第三章 张鹏展与《峤西诗抄》的编纂 |
第一节 编纂目的与选录标准 |
一、编纂目的 |
二、选录标准 |
第二节 高密诗派对《峤西诗抄》选录的影响 |
一、高密诗派对《峤西诗抄》选录诗人的影响 |
二、高密诗学对《峤西诗抄》选录诗作的影响 |
第三节 《峤西诗抄》选录诗歌的主要类别 |
一、离别类 |
二、咏怀类 |
三、酬唱赠答类 |
四、游记类 |
五、行旅类 |
六、咏史类 |
第四章 张鹏展的诗学观 |
第一节 诗歌创作当以性情为主 |
一、实景传达真性情 |
二、休言物变,性情为一 |
三、以情为主,情志合一 |
第二节 崇尚诗人与诗气的契合 |
一、气与人相合,人与诗相契 |
二、“精气”与“春气”之论 |
第三节 张氏诗学与高密诗学的关联 |
一、“师古亦能变古” |
二、“崇实、浮黜”与祛“躁妄、矫饰、浮靡、熟俗” |
三、为“清苦者”发声 |
第五章 张鹏展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张鹏展诗歌的题材内容 |
一、怀古咏史诗 |
二、拟古诗 |
三、题画诗 |
四、写景咏物、即景抒怀诗 |
五、行旅诗 |
六、酬和诗 |
七、其他诗 |
第二节 张鹏展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一、自然化用前人诗句 |
二、喜用历史典故题材 |
三、以白描之笔描摹意象 |
四、诗宗唐人,兼罗诸家 |
五、诗歌风格 |
余论 |
张鹏展诗歌校注 |
凡例 |
古剌泉 |
杨椒山先生故宅 |
容江夜泊怀辛大 |
家某明府之西安 |
蒋四云亭刺史归太仓 |
拟古七首 |
春日 |
清风 |
江楼怀人 |
东方三大图 |
辛未除夕与同人饮于四照楼和东坡寄子由韵馈岁 |
别岁 |
守岁 |
丁丑三月蒙恩赐人参恭纪 |
丁丑东崖十四弟希吕挑得教职南旋书以志别 |
送黄春庭散馆归班旋粤 |
朱八野云,年六十,野云与余同岁,且同日生,伊年五十六始举一子,予亦以是年得一儿,野云例选少尉,不愿仕,眈精绘事 |
留仙村杂咏——莲花寺钟 |
璃霞日出 |
廸麓 |
小蓬莱 |
松亭 |
金斗 |
送谢芷川先生之任四川渠邑 |
夏日同周藕塘、曹芝轩、李小松、钱添林、顾雪宕逰万柳堂纪事分韵得斗字扁字 |
唐慕渠世叔归《青湘集》选三十韵 |
清明用张曲江元韵 |
上巳和乌五元韵 |
李郎中芸圃村居图 |
自题蕉窗听雨小照 |
代题李郎中芸圃村居 |
李松甫我园 |
题廖候麓桐阴读易图 |
丙寅九月廿一日,李芸甫邀至笑阁赏菊,时在坐李云甫、吴橡村家东麓、王春城、万某并余七人以菊花须插满头,归余得须字 |
题俞衰一秋声读易图 |
题罗绣亭南涧图 |
题陈汉池味谏图 |
刘星湶灌园图 |
题某年伯读书饮酒图 |
题材寒江蟹舍图 |
题藤阴小憩图 |
题汤应求后雕图 |
董家堤遇雪 |
鱼花行 |
温观察殉难 |
盘石溪 |
癸未八月陈研凹惠寿诗兼致缎轴反缎次元韵 |
题杨华农少府戴笠出山图 |
十六夜偕汤谦山、郑榕塘步月至曾紫光参府迎秀堂畅饮,适梁宜亭、陈兆瑞亦同至,共援笔分体赋诗得田字 |
题吴渭川赞府橹摇背指菊花开小照 |
题陈石鏚观察榆关试马图小照 |
涵九彭大翁寿 |
昆仑关 |
山心塘 |
听夜泉 |
送淮阴丁明府 |
秋杪江亭有作 |
陈处士书斋 |
送顾某下第归越 |
同卢校书游新兴寺 |
过横山顾山人草堂 |
过湖南羊处士别业 |
至桂林与郑榕塘访桂 |
经漂母墓 |
涿州道中 |
赵州留别何不园刺史 |
安阳道中 |
转斗湾阻风 |
合江亭 |
浔江遇雨 |
蝉 |
舟过松林滩 |
得八兄秋闱喜捷 |
刘司户祠 |
黄鹤楼 |
衡阳留别范大青子 |
苍梧夜泊 |
秋日登楼 |
桃源洞口 |
庚午奉命典试山左闱中用蒋司马韵 |
落叶 |
为吕祟如题水花蛱蝶图 |
樊城晓发 |
槐庭 |
将放榜仍用前韵 |
秋日偕宗弟廷仰廷鉴游白鹤观七律二首 |
镆鎁关 |
猪头山 |
题赵萃园《春江泛櫂图》四绝 |
听荷小阁 |
附录 |
一、赋 |
二、颂 |
三、奏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清初咏物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总体论 |
绪论 |
一、本论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咏物诗的发源与传统 |
第一节 农耕背景与原始思维下的咏物诗探源 |
一、农耕背景下中国诗歌的"物性根基" |
二、原始歌谣中的两类咏物诗 |
三、《易经》对咏物诗的影响 |
第二节 赋、比、兴与咏物诗的艺术传统 |
一、赋、比、兴及其诗学意义 |
二、赋、比、兴对咏物诗艺术手法的开创 |
三、咏物诗艺术手法的发展和演变 |
第三节 儒、释、道与咏物诗的文化传统 |
一、"诗言志"与"比兴为上"——从儒家诗学观说起 |
二、从"观物取象"到"格物穷理"——儒家功利性审美与咏物诗 |
三、"物我为一"和"以情观物"——道家的感性美学与咏物诗 |
四、"见山三阶段"——禅宗对咏物诗审美境界的开拓 |
第二章 清初咏物诗思想通论 |
第一节 咏物诗中的遗民精神 |
一、遗民咏物诗的思想传统 |
二、清初遗民咏物诗的思想内涵 |
三、宋明遗民咏物诗思想的比较 |
第二节 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 |
一、贰臣心理及清前贰臣咏物诗传统 |
二、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 |
三、贰臣心理的人文关怀 |
第三节 宦海沉浮与润饰太平 |
一、宋琬的狱中悲吟 |
二、施闰章的故园之思 |
三、王士禛的盛世之音 |
四、朱彝尊的宦游与酬唱 |
第四节 清初咏物诗思想的发展趋势 |
一、从复明之志到悼亡和缅怀 |
二、从人格自赏到困惑与思考 |
三、从渴望突破到盛世情怀 |
第三章 清初咏物诗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清初咏物诗的题材 |
一、题材概况 |
二、题材的时代性特征 |
三、题材内涵的丰富和深化 |
第二节 清初咏物诗的艺术手法 |
一、比兴为上的艺术追求 |
二、人情与物理的完美结合 |
三、切题抒情的典故运用 |
第三节 清初咏物诗的审美意识 |
一、立象尽意 |
二、物我合一 |
三、澄怀味象 |
第四章 清初咏物诗学研究 |
第一节 清前咏物诗学观照 |
一、先秦汉魏六朝咏物诗学 |
二、唐代咏物诗学 |
三、宋代咏物诗学 |
四、金元咏物诗学 |
第二节 《佩文斋咏物诗选》编者的咏物诗学观 |
一、御选与宏阔缜密的体例 |
二、广泛的咏物诗观念——兼论咏物诗的界定 |
三、对咏物诗诗教价值的发掘 |
第三节 王夫之的咏物诗学观 |
一、王夫之的"内极才情,外周物理"论 |
二、王夫之的情景论 |
第四节 王士禛的咏物诗学观 |
一、"神韵说"的提出与诗学内涵 |
二、"神韵说"观照下的咏物诗评 |
第五节 叶燮的咏物诗学观 |
一、"理"、"事"、"情"的诗学内涵 |
二、妙于事理的咏物观 |
下编 作家论 |
第五章 王夫之咏物诗研究 |
第一节 王夫之《落花诗》的政治情怀 |
一、"匡维世教"、"外周物理"的诗学支持 |
二、摇落、萧索的政治背景与"情"、"物"的"相值相取" |
三、《落花诗》政治意识探析 |
第二节 王夫之咏物诗的屈骚传统 |
一、"发愤抒情"的创作模式 |
二、忠贞、执着的精神特质 |
三、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及其他 |
第六章 钱谦益咏物诗研究 |
第一节 钱谦益咏棋诗研究 |
一、钱谦益的咏棋诗创作 |
二、钱谦益咏棋诗的思想内涵 |
三、钱谦益咏棋诗中的人生境界 |
第二节 钱谦益的其他咏物诗 |
一、钱谦益《初学集》中的咏物诗 |
二、钱谦益《有学集》中的咏物诗 |
第七章 吴伟业咏物诗研究 |
第一节 "梅村体"咏物诗中的生命意识 |
一、感怀今昔,系一代之兴废 |
二、物是人非,叹人生之无常 |
三、悲天悯人,对战争的强烈批判 |
四、命运多舛,对文人命运的悲观体验 |
五、仕与隐的两难,生命价值的追问 |
第二节 "梅村体"咏物诗艺术探析 |
一、引小物以寓大旨的《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 |
二、从袁凯《白燕》到梅村《白燕吟》 |
第八章 王士禛咏物诗研究 |
第一节 《秋柳诗》新解 |
一、《秋柳诗》的解读困境 |
二、《秋柳诗》新解 |
三、《秋柳诗》创作心态探析 |
第二节 《秋柳诗》的文学史意义 |
一、吉川幸次郎的"新美"说 |
二、《秋柳诗》与时代精神的契合 |
三、社会影响与政治收益 |
第三节 王士禛咏物诗的"神韵"之美 |
一、"神韵说"的内涵及形成 |
二、《秋柳诗》的神韵之美 |
三、王士禛早期其他咏物诗中的"神韵" |
四、王士禛中后期咏物诗平议 |
第九章 清初遗民代表诗人咏花诗研究 |
第一节 归庄、余怀的"看花诗"研究 |
一、归庄、余怀看花诗的创作 |
二、归庄、余怀"看花诗"的思想内涵 |
三、归庄、余怀"看花诗"的遗民意识 |
第二节 屈大均的咏花诗研究 |
一、屈大均及其咏物诗创作 |
二、屈大均顺治十六年的咏梅诗 |
三、屈大均后期的咏梅诗 |
四、屈大均咏菊诗探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中国传统水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概述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传统水车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汉唐时期传统水车的产生 |
一、传统水车概念 |
二、前水车时期的灌溉用具 |
三、汉代翻车的产生 |
四、唐代筒车的产生 |
第二节 宋元时期传统水车的演进与定型 |
一、翻车的种类 |
二、筒车的种类 |
三、翻车的普及与筒车的兴盛 |
第三节 明清时期水车体系的完善 |
一、水车的小型化 |
二、水车的大型化 |
三、水车认识的深化 |
第四节 近代以来传统水车的衰微 |
一、近代传统水车发展之停滞 |
二、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水车的改进 |
三、当代传统水车的衰退 |
第二章 传统水车的设计与制作 |
第一节 水车设计思想 |
一、随地所宜 |
二、工役俱省 |
三、善假于物,凭智巧先 |
四、一器多用 |
第二节 传统水车形制 |
一、翻车形制 |
二、筒车形制 |
第三节 传统水车的制作与架设 |
一、翻车制作与架设 |
二、筒车制作与架设 |
第三章 传统水车的应用功效 |
第一节 灌溉功能 |
第二节 排水功能 |
第三节 济漕、制盐与其他功能 |
第四节 灌溉效率 |
一、翻车灌溉效率 |
二、筒车灌溉效率 |
第四章 传统水车的应用与推广 |
第一节 传统水车应用与推广的自然条件 |
一、气候 |
二、水稻生长期灌溉 |
三、灌溉次数与天数 |
第二节 传统水车应用与推广的社会条件 |
一、人口的增加与迁移 |
二、土地的垦辟与利用 |
三、水利兴修 |
四、官府作为 |
第三节 传统水车应用与推广的主要区域 |
一、东南地区 |
二、中南地区 |
三、西南地区 |
四、北方地区 |
第四节 影响传统水车推广与发展的因素 |
一、水车技术传播的先天性障碍 |
二、社会环境的制约 |
第五章 传统水车经济与文化 |
第一节 水车的所有及其经营 |
一、官府公有 |
二、家族共有 |
三、家庭所有 |
四、水车资源调剂与社会关系 |
第二节 水车传说与风俗 |
一、水车传说 |
二、水车风俗 |
第三节 水车风情 |
一、女人车水 |
二、水车鼓 |
三、车水号子 |
第六章 传统水车的历史地位、外传与价值嬗变 |
第一节 传统水车的历史地位 |
一、在技术史上的地位 |
二、在农具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传统水车在国外的传播 |
一、传统水车的东传 |
二、传统水车的南传 |
三、传统水车的西传 |
第三节 传统水车的价值嬗变 |
一、传统水车的视觉之美 |
二、情感寄托与农业时代的符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目录 |
致谢 |
(4)历史时期中国蝗灾记录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综述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飞蝗的生物地理学特征 |
2.1 飞蝗的类型与分布 |
2.2 飞蝗的生物学特征 |
2.3 影响飞蝗分布与成灾的因素 |
2.4 2008年三大飞蝗发生趋势介绍 |
第3章 我国历史蝗灾记录特征 |
3.1 蝗灾史料来源 |
3.2 中国历代蝗灾的记录情况 |
3.3 历史蝗灾与其他虫害的区分 |
3.4 中国农业害虫科技史 |
第4章 飞蝗灾害的分类定级与划区讨论 |
4.1 历史蝗灾记录的初步分类方案 |
4.2 历史蝗灾记录的初步定级方案 |
4.3 不同飞蝗亚种的划区讨论—甘肃 |
4.4 地理界线上的划区讨论—陕西、安徽、江苏 |
第5章 我国历史飞蝗灾害序列的建立 |
5.1 东亚飞蝗灾害序列的建立 |
5.2 东亚飞蝗灾害的发生周期—小波分析 |
5.3 亚洲飞蝗灾害记录特征与序列建立 |
5.4 西藏飞蝗灾害记录特征与序列建立 |
第6章 全球对比与集成分析 |
6.1 蝗灾与其他历史灾害和社会危机的对比 |
6.2 蝗灾与冬半年温度关系辨析 |
6.3 东亚飞蝗灾害序列与气候序列的对比 |
6.4 蝗灾序列的环境意义及解释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兰州大学期间情况 |
致谢 |
附录: 中国历史蝗灾信息分省汇总表 |
四、CBD全新规划今春破壳(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壮族诗人张鹏展研究[D]. 秦婷婷.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2]清初咏物诗研究[D]. 刘利侠.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3]中国传统水车研究[D]. 方立松.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4]历史时期中国蝗灾记录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集成研究[D]. 李钢. 兰州大学, 2008(12)
- [5]CBD全新规划今春破壳[N]. 陆昀. 中华工商时报,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