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黑龙江省东部水稻冷害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喆[1](2020)在《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是寒地粳稻最主要的生产区,其高产稳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而低温冷害作为黑龙江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受低温影响,黑龙江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水稻生长过程中分蘖期的发育是其关键时期,温度对于分蘖期的影响十分重大;如果在该时期遭遇低温冷害,对水稻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将导致植株生长迟缓、分蘖数量下降严重、叶片中叶绿体数量降低、光合作用减弱、有效穗数和总粒数减少,最终导致产量减少。本试验所采用的试验材料是东农428和松粳10号,通过模拟自然条件下低温冷害的方式来对其生长发育进行相关的研究,采用的是冷水胁迫方式。主要对在不同天数的冷水胁迫下研究寒地粳稻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叶片超微结构、功能叶片及根系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内源激素、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以及寒地粳稻产量形成规律,明确寒地粳稻生理特性对冷水胁迫的响应机制,丰富寒地粳稻耐冷性研究。本试验结果如下:(1)分蘖期冷水胁迫显着抑制水稻生长。与D0(对照)相比,松粳10和东农428的株高以及分蘖数受分蘖期冷水胁迫的影响,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受影响程度越大。5天冷水处理对水稻株高及分蘖数的影响不显着,10-15天下冷水处理延长株高和分蘖生长时间。分蘖期冷水胁迫下东农428株高及分蘖数下降幅度低于松粳10,随胁迫时间延长其差距不断增大。(2)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期下寒地粳稻根长密度、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均下降,且降幅随冷水胁迫时间增加而增大,处理间存在差异。东农428冷水胁迫5天寒地粳稻上述指标差异不显着;松粳10和东农428冷水胁迫10-15天下显着下降。分蘖期冷水胁迫下东农428根长密度、根体积、根表面积下降幅度低于松粳10,随胁迫时间延长其差距不断增大。(3)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根系活力下降,且降幅随冷水胁迫时间增加而增大,处理间存在差异。冷水胁迫5天寒地粳稻上述指标差异不显着;冷水胁迫10-15天下显着下降。分蘖期冷水胁迫下东农428根系活力下降幅度低于松粳10,随胁迫时间延长其差距不断增大。在冷水结束后,东农428根系活力增幅高于松粳10。(4)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功能叶片和根系MDA、O2-、H2O2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随冷水胁迫时间延长而上升,处理间存在差异。东农428功能叶片和根系中MDA、O2-、H2O2含量均低于松粳10,东农428功能叶片和根系中SOD、POD、CAT活性均高于松粳10,且随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差距增大。在冷水结束后,与东农428相比,松粳10功能叶片和根系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幅度更快,MDA、O2-、H2O2含量下降幅度更慢。寒地粳稻功能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比根系应激反应更快,受损程度更低。(5)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功能叶片和根系Pro、SS、SP含量显着增加,且增幅随冷水胁迫时间增加而增大,处理间存在差异。东农428根系Pro和SS的积累量在各处理下与松粳10差异不显着,但其根系SP含量在各处理中与松粳10差异显着。东农428功能叶片Pro、SS和SP在各处理下与松粳10差异显着。在冷水结束后,与东农428相比,松粳10功能叶片和根系渗透调节物质下降幅度更快,且功能叶片Pro、SS、SP含量比根系更为显着。(6)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叶片超微结构遭到破坏,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破坏程度愈严重,处理间存在差异。各冷水处理下,东农428均比松粳10叶片超微结构损害程度较轻,尤其在冷水处理10-15天,松粳10叶绿体结构破坏严重,嗜锇粒增多,淀粉粒消化,而东农428在冷水处理15天才出现上述情况,且叶绿体中保存少量淀粉粒。(7)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叶面积指数指数显着下降,且随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下降。同时寒地粳稻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Pn、Tr、Gs、Ci均降低,降幅也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处理间存在差异。可以看出,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参数、光合素含量变化具有同步性。可知,叶面积指数显着降低是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8)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功能叶片和根系IAA、GA3、ZR的含量显着下降,随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下降,而ABA的含量显着升高,随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着升高,处理间存在差异。东农428功能叶片和根系ABA上升幅度低于冷敏感型松粳10,而功能叶片和根系IAA、GA3、ZR比松粳10下降幅度要小。可知,寒地粳稻内源激素变化幅度不同,含量变化可缓解低温对寒地粳稻的伤害,其中松粳10抗氧化能力较弱。(9)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各生育时期地下部根、地上部茎、叶、穗干重、总干重、群体生长率、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贡献率随冷水胁迫时间延长显着降低,各处理间差异显着。分蘖期冷水胁迫下东农428比松粳10地下部干重、地上部干重和总干重的降幅小。(10)与D0相比,分蘖期冷水胁迫寒地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下降,且降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东农428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降幅均低于松粳10,其中松粳10和东农428产量降幅范围分别是13.39%~42.99%和8.33%~36.9%。分蘖期冷水胁迫使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有效穗数的下降。东农428耐冷性较松粳10强的原因是冷水胁迫下东农428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使得东农428功能叶片和根系清除活性氧及产物的能力更强,增强植株耐冷性,受损害程度更低,从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更强,使得光合产物生产能力较大,干物质积累量较大,最终导致产量降幅低于松粳10。
石延英,郭尔静,张镇涛,朱茜,杨晓光[2](2020)在《东北三省水稻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及障碍型冷害的时空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东北三省1981—2017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生育期资料,结合水稻障碍型冷害指标,分析东北三省水稻生长季特别是孕穗-开花期光、温、降水资源以及障碍型冷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7年,东北三省水稻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呈暖干变暗趋势,≥10℃活动积温和日照时数增幅分别为73.5℃·d·(10 a)-1和17.7 h·(10 a)-1,降水量减幅为8.9 mm·(10 a)-1。水稻孕穗期,农业气候资源呈暖干变暗趋势,日平均温度升幅为0.27℃·(10 a)-1,日照时数和降水量降幅分别为2.06 h·(10 a)-1和1.90 mm·(10 a)-1;水稻开花期,农业气候资源呈暖湿变暗趋势,日平均温度增幅为0.12℃·(10 a)-1,日照时数减幅为0.83 h·(10 a)-1,与孕穗期相反,水稻开花期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增幅为1.35 mm·(10 a)-1。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稻障碍型冷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在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发生频率和强度存在显着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期间,黑龙江省孕穗开花期发生障碍型冷害次数最多,强度最高,吉林省次之,辽宁省最少。
王晓煜[3](2018)在《东北三省水稻产量差与效率差解析》文中研究指明东北三省是中国粳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粳稻的50%以上,东北水稻生产对保证国家口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东北三省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着的地区之一。目前东北水稻产量远低于其潜在产量,如何利用有限耕地生产更多的水稻已经成为东北水稻生产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东北三省水稻为研究对象,根据行政区划和黑龙江省积温带划分标准将研究区域分为Ⅰ区辽宁省、Ⅱ区吉林省、Ⅲ区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和Ⅳ区黑龙江第三四积温带4个亚区,基于1981—2016年气候资料、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实测资料和统计资料,综合运用ORYZA(v3)水稻模型、数理统计方法及GIS技术,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稻不同层次产量潜力时空分布特征,明确各层次产量差,揭示限制水稻产量提升的主要因子,分析各产量水平的资源利用效率及效率差,为提升东北三省水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在作物品种不变的前提下,过去36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总辐射变化对水稻光温潜在产量影响均为负效应,其影响为每10年分别减少228.6 kg ha-1、143.7 kg ha-1和66.4 kg·ha-1,而散射辐射变化对产量有正效应,提高产量12%左右;考虑品种更替条件下,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辐射变化对水稻潜在产量有正面影响,平均每10年分别增加449.2 kg·ha-1、683.1 kg ha-1和677.8 kg ha-1,散射辐射对产量有正效应,提高产量11~13%。未来气候变化且品种不变情景下,2020-2050年水稻潜在产量平均每10年减少57 kg·ha-1。(2)1981—2016年水稻光温潜在产量、高产高效产量、模拟农户产量和农户实际产量平均为12978 kg·ha-1、9969 kg·ha-1、7355 kg·ha-1和6409 kg ha-1,光温潜在产量呈明显的经向和纬向分布特征,即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递减。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区水稻光温潜在产量、高产高效产量、模拟农户产量和农户实际产量每10年分别增加519 kg ha-1 237 kg ha-1、906kg·ha-1和1494 kg·ha-1。(3)1981—2016年,东北水稻光温潜在产量与农户实际产量之间的产量差整体呈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的趋势,该产量差平均为6569 kg·ha-1,约占潜在产量的51%,过去36年呈降低趋势,每10年降低210kg·ha-1;水稻光温潜在产量与高产高效产量之间的产量差平均为3009kg·ha-1,约占潜在产量的23%,每10年增加384 kg ha-1;水稻高产高效产量与农户实际产量之间的产量差平均值为3560 kg·ha-1,占水稻潜在产量的28%,每10年增加663 kg·ha-1。(4)东北三省水稻光温潜在条件下、高产高效条件下和模拟农户条件下光能利用率和热量资源利用率整体呈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各区域光温潜在条件下利用率>高产高效条件下利用率>模拟农户条件下利用率。近36年全区光能利用率整体呈增加趋势,热量利用率整体呈轻微减少的趋势。各区域光照资源有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Ⅰ区>Ⅲ区>Ⅱ区>Ⅳ区;热量资源有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Ⅳ区>Ⅱ区>Ⅰ区>Ⅲ区。(5)过去36年全区水稻高产高效条件和模拟农户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增加趋势,农户栽培管理措施对水分利用效率的限制由高到低依次为:Ⅰ区>Ⅳ区>Ⅱ区>Ⅲ区;过去36年水稻高产高效条件和模拟农户条件下氮肥偏生产力均呈增加趋势,农户栽培管理措施对氮肥利用效率的限制由高到低依次为:Ⅳ区>Ⅲ区>Ⅰ区>Ⅱ区。
张轶[4](2018)在《种植范围变化下的东北水稻低温冷害风险及其指数保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东北稻米品质优良,市场需求大,随着气候变暖为东北地区水稻扩种提供了一定的热量条件。为明确基于热量资源的东北水稻潜在扩种区域,评估可种植区域低温冷害风险,探索低温冷害保险产品研发方法,开展本项研究。本研究采用1981-2010年东北地区104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和5 km×5 km格点气象数据,基于80%气候保证率,分析了1980s、1990s和2010s水稻热量资源空间变化、水稻潜在种植范围变化及水稻熟型空间转化。在水稻潜在种植范围内,依据水稻低温冷害指标,结合32个农气站点生育期和格点气象数据,研究水稻延迟型冷害的典型年份转移矩阵、发生频率空间分布和各省份年际波动变化;在推算最近邻K分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水稻孕穗期和开花期的基础上,分析了障碍型冷害风险。以吉林省蛟河市为例,设计了障碍型冷害指数保险。主要结果如下:(1)1981-2010年,东北地区≥10℃积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104.4℃·d/10a;除辽宁省南部和中部及黑龙江省漠河站,水稻生育期长度变短外,其余地区延长。由于积温增加和生育期延长,2000s与1980s相比,水稻可种植区域扩大了4.70%;不可种植区域缩小了59.45%,同时,水稻潜在种植区内极早熟和早熟范围减少,中晚熟和晚熟种植区向北向西扩大。(2)东北地区水稻延迟型冷害发生频率和发生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然而有些年份部分地区仍存在冷害加重的现象,其中1981、1990、1999和2010年冷害等级转移矩阵显示,部分格点从无冷害转变为轻度冷害、中度冷害甚至是重度冷害。30年中,轻、中、重度3个等级的延迟型冷害,以重度延迟型冷害发生的频率最高且范围最大,1980s重度冷害发生频率达到100%发生的区域占1.78%,2000s所有等级冷害发生范围最小且频率最低。(3)东北地区水稻障碍型冷害风险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开花期冷害风险高于孕穗期。按照冷害风险水平从0到5依次加重,1980s、1990s、2000s水稻孕穗期和开花期平均风险水平分别为2.60、2.50、2.11和2.79、2.68、2.42。各省份障碍型冷害风险由大到小依次为内蒙古东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4)选择冷害风险较大的蛟河市,设计障碍型冷害指数保险。基于冷害发生频率与减产率的关系,按照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售价,孕穗期和开花期障碍型冷害保险的合理费率应分别为1.5%2.3%和4.8%6.9%。基于积温和生育期长度定义的潜在种植区,可以基本满足水稻生产的热量需求,同时扩大种植时应考虑延迟型和障碍型冷害风险导致的产量和收入损失。为了转移风险和降低收入损失,冷害保险也是一项重要的减灾策略。未来有关东北地区水稻扩种的研究不仅仅要考虑总体热量资源和冷害风险,还应考虑水资源、耕地和环境容量多重约束下,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唐鹏钦[5](2018)在《基于空间信息重构技术的东北三省作物种植结构时空演变研究》文中认为作物种植结构是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东北三省长时间序列栅格尺度上作物种植结构时空演变的难题,基于交叉信息熵理论,构建了基于作物统计数据的空间信息重构模型SPAM-China,对东北三省1980-2010年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四大作物统计面积进行了空间重构,开展了作物种植面积空间分布、时空变化、重心迁移及结构调整等相关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作物空间信息重构模型SPAM-China。综合考虑我国作物种植特点和影响因素,开展了融合多源数据和多影响因子的区域作物空间信息重构技术研究,基于交叉信息熵理论,构建了以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集、耕地灌溉数据、经济社会数据、气候气象数据等多源数据为基础数据的适合我国作物种植特点的作物空间信息重构模型。(2)东北三省作物种植面积空间分布增加显着。1980-2010年,水稻、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63万公顷、690万公顷、224万公顷,空间栅格数量分别从1987个增加到5249个、6526个增加到8029个、6703个增加到7214个;小麦是唯一一个种植面积减少的品种,面积98万公顷,空间栅格数量从4061个减少至743个。(3)东北三省作物种植面积时空变化特征明显。1980-2010年,东北三省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空间不断扩张,时空变化趋势呈现不同特征。从栅格面积变化类型看,水稻、玉米、大豆在10年间隔期内,单个栅格内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一般在700ha以内,面积减少一般在300ha以内;小麦种植面积减少主要集中在300ha以内,面积增加栅格数量较少。从作物种植面积的经纬度变化看,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区域主要位于东经119°至135°、北纬41°至48.5°之间,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区域主要位于东经125.5°至131°、北纬47°至50°之间,小麦种植面积减少区域主要位于东经122.5°至133.5°、北纬43.0°至49.0°之间。(4)东北三省作物种植面积重心全部北移。水稻面积重心北移1.71度,从125.47°E和42.91N°移至126.14°E和44.62°N,玉米面积重心北移0.16度,从125.13°E和44.12N°移至125.11°E和44.28°N,大豆面积重心北移1.87度,从126.47°E和44.88N°移至127.81°E和46.75°N,小麦面积重心北移1.77度,从127.26°E和46.78N°移至125.84°E和48.55°N。(5)东北三省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显着变化。1980-2010年,东北三省作物种植结构由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变化为玉米>大豆>水稻>小麦,以玉米为主导作物的东北三省作物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加强,水稻成为重要品种之一。空间栅格内的作物种植结构类型也发生明显变化,玉米—大豆—小麦型、水稻—小麦型、水稻—大豆—小麦型、水稻—玉米—小麦型4类作物种植结构基本消失。
陈浩[6](2017)在《中国东北地区水稻时空分布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粮食安全是影响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不仅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压力,同时也受到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正确理解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提出农业适应政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明晰其水稻种植的时空分布特征,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而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开展该地区水稻时空特征分析及影响机理研究,有利于阐明宏观尺度水稻动态变化的机理机制,调整和优化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结构,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我国东北地区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县级水稻统计数据、中国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等多源信息构建水稻空间分配模型,模拟获取1980、1990、2000和2010年4期空间分辨率为10km的水稻种植分布数据;并从经纬度、高程、重心迁移等角度定量分析水稻分布的地理空间特征;结合气候因素(积温、降水、冷害),探究水稻分布变化对其空间响应关系;最后结合社会经济因素,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定量解析各影响因素对水稻面积变化的影响机理。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1980—2010年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增长了近5倍,核心种植区向东北方向迁移。从纬向上来看,水稻种植核心纬度由北纬39°—46°N推移向北至41°—47°N,经度上则由122°—127°E向东推移至131°E,同时还呈现向200 m以上的较高海拔地区扩展的趋势,水稻分布重心由42°58’51”N,124°56’41”E向东北(47.53°)迁移至44°46’8”N,126°34’53”E,迁移距离238.26 km,其中1980s水稻迁移速率最快,移动距离最长。(2)过去30年间,东北地区水稻时空分布变化与积温空间变化趋势相一致,且面积扩张与冷害事件减少相关。该地区≥10℃积温呈现出随经度和纬度的升高而减少的趋势,水稻面积变化较大的积温带集中在28003400℃·d,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扩展与积温带向北推移趋势基本一致。东北地区降水量呈东南多西北少的空间分布形势,并在近30年出现下降趋势。降水量小于350 mm的区域内出现扩张,且区域内水稻面积出现了显着增长的态势,考虑到东北地区水稻种植以地下水、地表水灌溉为主,因此东北水稻面积的迁移特征与区域降水变化的时空响应关系并不密切;东北地区轻度、中度、严重水稻冷害发生频次均呈减少趋势,其中严重水稻冷害频次变化最为显着,各年代水稻面积出现增长的区域,其水稻冷害发生频率都出现了下降趋势,由此可见,东北地区水稻面积增长与该地区水稻冷害减少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3)水稻种植强度与水稻种植面积增长呈最强正效应,由此可见,农户的种植意愿对水稻的种植面积影响最为关键,气候因素中≥10℃积温是与水稻面积增长正效应程度仅次于水稻种植强度的驱动因素,而城市化水平、地膜使用量以及冷害发生频率则与水稻面积具有负效应。对水稻面积增长贡献率最高的因素是水稻种植强度,其次是化肥施用量。而农业产值比重、城市化水平、生长季内光照等对水稻面积增长具有反向作用。
王士强[7](2016)在《寒地水稻孕穗期耐冷性差异及外源物质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温冷害是我国黑龙江省地区水稻减产的最主要气候因素之一,其中以孕穗期最为敏感,此期发生冷害将导致结实率大幅度下降,甚至绝收。鉴此,为减轻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伤害,本试验以当地的主栽粳稻品种及苗头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气候箱和恒温冷水灌溉法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并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对其进行耐冷性鉴定。在此基础上,探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1.孕穗期低温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存在品种(系)差异。低温条件下,耐冷性强水稻品种(系)的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实粒/叶、粒重/叶、收获指数,茎鞘物质输出和转化率的变化幅度要明显小于耐冷性弱的品种。2.低温条件下,适当浓度芸苔素内酯(BRs)、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DA-6)和6-苄基腺嘌呤(6-BA)可促进水稻生长。和对照相比,两个品种(空育131,KYl31和垦鉴稻6号,KJD6) BRs, DA-6及6-BA处理可显着提高抽穗和成熟期水稻穗、茎鞘和叶片干重,粒叶比、叶面积指数,干物质转运量、输出率和转化率,降低茎和鞘占植株干重比例。3.低温处理下,耐冷性7和9级水稻品种(系)的颈穗弯曲度、每穗干重、着粒密度、杆长、节间长、倒一和倒二叶披垂度的冷水反应指数(CRI)小于1,且比1和3级品系更容易受到冷水胁迫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相对结实率与实粒数、千粒重、产量、每穗干重、着粒密度和颈穗弯曲度CRI值呈极显着正相关,表明品种(系)的耐冷性强弱与穗部性状在低温反应的变化密切相关,即品种(系)的耐冷性越弱,颈穗弯曲度、每穗干重、着粒密度对低温反应越敏感。适当浓度的BRs、DA-6和6-BA可减轻低温胁迫对两品种穗长、穗颈长、杆长的影响,其中对KJD6穗颈长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杆长和穗长。4.低温处理可明显降低水稻籽粒粒长、粒宽,糙米率、精米率、最高黏度和崩解值,但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起浆温度和消减值有所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相对结实率与实粒数、产量和冷胶黏度CRI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崩解值和回复值CRI值呈显着正相关,表明耐冷性强品种(系)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及最高黏度对低温反应迟钝。适当浓度BRs、DA-6及6-BA可提高两品种稻谷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外源物质对碾米品质影响均为整精米率>精米率>糙米率。5.耐冷性弱品种(系)植株氮磷钾含量易受到低温胁迫的影响。低温条件下,水稻叶片磷含量增加外,植株氮、磷和钾含量均低于对照。相关分析表明,产量CRI值与茎磷和钾含量(r茎磷=0.39*;r茎钾=0.42*)、鞘和叶片氮含量CRI值呈显着正相关(r叶片氰=0.43*;r叶片氦=0.36*)。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缓解低温对水稻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其中BRs效果最佳,其次是DA-6和6-BA。6. BRs、DA-6和6-BA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低温对水稻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BRs、DA-6和6-BA处理的SOD及POD活性,SS,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而MDA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7.低温条件下适度BRs、DA-6和6-BA可提高水稻产量,主要表现为每穴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尤其是每穗粒数及结实率。3种外源物质的最佳浓度有所差异,BRs、DA-6和6-BA分别为2mg/L、2 mg/L和20 mg/L。另外在模拟2006和2009年黑龙江省孕穗期冷害下,3种外源物质不同程度增加两品种株高、穗长、倒l、倒2、倒3节间长、每穴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
王彤彤,王连敏[8](2013)在《我国寒地水稻障碍型冷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寒地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障碍因子温度对水稻孕穗开花期造成的障碍型冷害,就黑龙江省水稻障碍型冷害的发生规律、鉴定方法、评价指标及方法等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与延迟型冷害相同,障碍性冷害的发生具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加重的趋势;冷水鉴定时要充分考虑试验材料生育期的差异,避免因不同材料接受的冷温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以冷积温来评价水稻障碍型冷害是量化指标体系的一大进步。以7月10日至8月10日作为水稻障碍型冷害温度的敏感时期,准确把握障碍型冷害临界温度,以及不同冷敏感品种的播种面积是准确评估障碍型冷害发生的关键。黑龙江省水稻障碍型冷害的研究应在资源耐寒鉴定的基础上,借助分子辅助手段,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创造耐寒性强的优良水稻品种。
陈书强,杨丽敏,赵海新,杜晓东,薛菁芳,周通,王翠,潘国君[9](2012)在《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粳稻生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黑龙江省地处寒地稻作区,每年受低温冷害影响,水稻减产幅度较大。针对现阶段寒地稻作区水稻低温冷害研究现状,从冷害诊断、监测预警、抗冷品种选育、培肥地力、栽培措施、冷水增温技术、化控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提出水稻低温冷害防御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寒地水稻防御低温冷害发生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孙雯[10](2011)在《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在目前全球变暖趋势愈发显着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已不容忽视。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占据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国家人民多以水稻作为主要食物来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据世界的第二和第一位。水稻在中国的产量超过了谷物类总产的40%。由于气候变化本身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以及中国水稻生产的地域性,气候变化给水稻生产带来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以不到全球10%的农田,承载了全球近20%的人口,气候变化对其水稻生产的影响将直接关乎世界近1/5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毫无疑问,粮食安全将成为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可预期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忽视的问题;如何保证粮食安全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化分析方法,分析气候变暖给中国地区水稻生长发育及水稻生产带来的影响,以求为确定水稻的种植区域、合理安排农作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气候变化、水稻物候等观测及模拟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等统计方法及模型模拟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从时间、空间上阐明了水稻安全生长季变化及生长季内关键生育期极端温度胁迫的变化情况,同时在此基础上修正水稻光温生产潜力模型,评估中国历史及未来水稻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为:(1)1961-2008年间,水稻安全生长季长度阶段性变化明显,延长趋势主要出现在1985以后。水稻安全生长季在东北单季稻区,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及华南双季稻区都有显着的延长趋势,分别为9d/10a、6d/10a、7d/10a和7d/10a。东北稻区安全生长季长度的增加是由安全播种期和安全成熟期的变化同时引起的,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多是由于安全播种期的提早引起的。安全播种期的提前比安全成熟期的推迟更为显着,对生长季延长的贡献也大于安全成熟期。空间上,水稻安全生长季最长出现在云贵高原地区,最短出现在东北地区北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全生长季长度的变化最为明显,增加均超过10d。(2)1961-2008年间,不同种植区水稻关键生育期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的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总体而言,气候变暖背景下低温冷害逐渐减少,而高温热害并无增加。其中,低温冷害减少主要表现在育秧期和抽穗开花期,孕穗期无明显变化特征。水稻各种植区中,只有东北单季稻区,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和华南双季稻区三个地区的低温冷害出现减少趋势,低温冷害指数在育秧期的减少幅度分别为0.6/10a、1.2/10a和1.6/10a,在抽穗开花期的减幅分别为0.2/10a、0.3/10a和0.4/10a。冷害减缓趋势开始显着的时间呈现出从北向南逐渐推迟的格局,育秧期东北单季稻区和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起始于80年代中期,而华南双季稻区从90年代中期才开始显着;抽穗开花期起始时间在东北单季稻区、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和华南双季稻区分别为7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水稻种植区高温热害并未出现增加趋势,仅有长江双季早稻区的高温热害在2000s出现的次数较为频繁,但近两年又有所缓和,因此无法断定该区的高温热害的变化趋势。通过在县级和省级尺度上对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与水稻单产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抽穗开花期极端温度胁迫指数(△TSI)升高1则会造成水稻减产291kg ha-1,而在育秧期极端温度胁迫指数(△TSI)同样升高1会水稻仅减产165kg ha-1。(3)1961-2050年间,水稻各种植区光温生产潜力的变化有所不同。东北单季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和华南双季稻区1961-2008年光温生产潜力明显增长,其中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增幅较大,每年约增加150kg ha-1;与此相反的是,四川盆地光温生产潜力每年减少75kg ha-1,减少趋势显着。未来40年间,东北、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三个单季稻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均表现出极其显着的上升趋势,在A2和B2情景下的增长趋势分别为每年136kg ha-1、79kg ha-1、116kg ha-1、85kg ha-1和每年91kg ha-1、67kg ha-1、118kg ha-1、89kg ha-1。空间上看,1981-2050年间光温生产潜力在东北稻区由北向南呈阶梯状增加,在南方稻区从沿海向内陆呈环状逐渐递减。最高的值出现在云贵高原西南地区及华南的部分地区,最低值则出现在东北稻区的北部。水稻单产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在1961-2008年间增加趋势极其显着,但在2011-2050年间增幅则较小。空间上,水稻单产在不同阶段的分布特征不同。1981-2008年,在东北稻区由周边向中部呈环状逐渐增加,在南方稻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增,最高的单产出现在四川盆地。未来40年水稻单产在东北地区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阶梯状递增,在南方地区则呈高低相间的带状分布。最高的单产出现在东北稻区西南部和四川盆地东部,最低的则出现在两个双季稻区。本研究主要结论:1961-2008年间,水稻安全生长季总体变长,延长趋势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其中安全播种期的提前比安全成熟期的推迟更为显着,对生长季延长的贡献也大于安全成熟期;关键生育期低温冷害有所减少而高温热害并未增加,冷害减少主要出现在育秧期和抽穗开花期;光温生产潜力的变化在各个种植区各有不同,主要表现为1961-2008年间东北单季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和华南双季稻区光温生产潜力增加而四川盆地降低,2011-2050年间所有稻区的光温生产潜力都表现出升高趋势。2011-2050年间水稻单产总体趋势增加,但增幅较小。
二、2002年黑龙江省东部水稻冷害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黑龙江省东部水稻冷害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低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 |
1.2.2 低温胁迫对水稻抗逆生理的影响 |
1.2.3 低温胁迫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4 低温胁迫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调查与取样方法 |
2.3.1 株高调查记录 |
2.3.2 分蘖数调查记录 |
2.3.3 根系形态与根系活力取样方法 |
2.3.4 各生理指标取样方法 |
2.3.5 内源激素与叶片超微结构取样方法 |
2.3.6 叶绿素取样方法与光合参数调查 |
2.3.7 叶片面积指数与干物重 |
2.3.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 测定方法 |
2.4.1 根系形态 |
2.4.2 根系活力 |
2.4.3 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 |
2.4.4 内源激素 |
2.4.5 叶绿素 |
2.4.6 叶片超微结构 |
2.5 计算方法 |
2.6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株高的影响 |
3.1.2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分蘖动态变化的影响 |
3.1.3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根系形态的影响 |
3.2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逆生理的影响 |
3.2.1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2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2.3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2.4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1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地上部及根系的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3.2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茎鞘物质的输出率和贡献率的影响 |
3.3.3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群体生长率的影响 |
3.4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1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生理特性的影响 |
4.3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干物质转运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
4.4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东北三省水稻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及障碍型冷害的时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1.3.1 ≥10 ℃活动积温 |
1.3.2 气候倾向率 |
1.3.3 开花期极端降水日数及年数占比定义 |
1.3.4 障碍型冷害指标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
2.2 水稻孕穗和开花期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
2.3 东北三省水稻障碍型冷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3 结 论 |
(3)东北三省水稻产量差与效率差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影响研究进展 |
1.2.2 作物产量差研究进展 |
1.2.3 作物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
1.2.4 ORYZA模型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资料来源 |
2.2.1 气象数据 |
2.2.2 作物数据 |
2.2.3 土壤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ORYZA(v3)模型所需气象资料的计算 |
2.3.2 时间变化趋势 |
2.3.3 模型评价方法 |
2.3.4 气候变化对产量影响 |
2.3.5 产量差及限制因子 |
2.3.6 资源利用效率 |
2.3.7 气候资源有效率 |
2.3.8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ORYZA(v3)模型对东北水稻模拟的有效性验证 |
3.1 ORYZA(v3)模型简介 |
3.2 ORYZA(v3)模型在东北三省参数初始化 |
3.2.1 气象数据 |
3.2.2 水稻品种参数 |
3.2.3 土壤参数 |
3.2.4 管理模块参数 |
3.3 ORYZA(v3)模型在东北三省参数校正及有效性验证 |
3.3.1 ORYZA(v3)模型参数调试 |
3.3.2 ORYZA(v3)模型对东北水稻生育进程和产量模拟效果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东北三省水稻潜在产量的影响 |
4.1 东北三省水稻生长季内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
4.1.1 历史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
4.1.2 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
4.2 历史气候变化对水稻潜在产量的影响 |
4.2.1 品种不变条件下气候变化对东北水稻潜在产量的影响 |
4.2.2 品种更替条件下气候变化对东北水稻潜在产量的影响 |
4.3 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水稻潜在产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水稻产量差及限制因素解析 |
5.1 东北三省水稻各级产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
5.1.1 光温产量潜力时空分布特征 |
5.1.2 高产高效产量潜力时空分布特征 |
5.1.3 模拟农户产量时空分布特征 |
5.1.4 农户实际产量时空分布特征 |
5.2 水稻光温产量潜力与农户实际产量之间产量差时空分布 |
5.2.1 空间分布特征 |
5.2.2 时间变化趋势 |
5.3 水稻光温潜在潜力与高产高效产量之间产量差时空分布 |
5.3.1 空间分布特征 |
5.3.2 时间变化趋势 |
5.4 水稻高产高效条件下产量与农户实际产量潜力之间产量差时空分布 |
5.4.1 空间分布特征 |
5.4.2 时间变化趋势 |
5.5 东北三省水稻产量差限制因子解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北水稻效率差及限制因素解析 |
6.1 水稻光能利用率的时空分布特征 |
6.1.1 各级产量的光能利用率 |
6.1.2 光照资源有效率 |
6.2 水稻热量资源利用率的时空分布特征 |
6.2.1 各级产量的热量资源利用率 |
6.2.2 热量资源有效率 |
6.3 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 |
6.3.1 各级产量的水分利用效率 |
6.3.2 水分利用效率差及影响因素 |
6.4 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 |
6.4.1 各级产量的氮肥利用效率 |
6.4.2 氮肥利用效率差及影响因素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讨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种植范围变化下的东北水稻低温冷害风险及其指数保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作物种植界限及分布的研究进展 |
1.2.2 作物冷害风险研究进展 |
1.2.3 天气指数保险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 |
2.2.1 气象数据 |
2.2.2 农气站点生育期数据 |
2.2.3 水稻生产和灾情数据 |
2.2.4 高程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水稻热量资源时空分布及熟型划分 |
2.3.2 热量资源要素保证率 |
2.3.3 气候倾向率 |
2.3.4 水稻延迟型冷害指标 |
2.3.5 水稻障碍型冷害指标 |
2.3.6 气象减产率 |
2.3.7 地学统计方法 |
第三章 东北地区热量资源分布与水稻扩种潜力 |
3.1 水稻扩种的定义 |
3.2 水稻热量资源时空分布 |
3.2.1 ≥10℃活动积温和水稻生育期空间分布 |
3.2.2 水稻热量资源趋势性特征分析 |
3.3 基于热量变化的水稻种植时空分布 |
3.3.1 水稻潜在不可种植区范围变化 |
3.3.2 水稻熟型时空分布变化 |
第四章 东北地区水稻延迟型冷害风险评估 |
4.1 不同等级延迟型冷害趋势分析 |
4.1.1 延迟型冷害等级类别转移变化 |
4.1.2 延迟型冷害趋势性分析 |
4.2 延迟型冷害时空变化分析 |
4.2.1 1981-2010年不同等级延迟型冷害时间变化 |
4.2.2 延迟型冷害风险空间区划分析 |
第五章 东北地区水稻障碍型冷害风险评估 |
5.1 孕穗期与开花期生育期推算 |
5.2 孕穗期与开花期障碍型冷害风险空间分布 |
5.2.1 孕穗期障碍型冷害风险分布 |
5.2.2 开花期障碍型冷害风险分布 |
5.3 水稻孕穗期和开花期多年冷害风险距平 |
5.4 各省水稻障碍型冷害风险时间波动分布 |
第六章 吉林省蛟河市障碍型冷害指数保险 |
6.1 蛟河市区域概况 |
6.2 蛟河县历年障碍型冷害风险区划 |
6.3 蛟河县障碍型冷害指数保险研究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基于空间信息重构技术的东北三省作物种植结构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是关乎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 |
1.1.2 作物种植结构演变解析是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科学基础 |
1.1.3 长时间高精度作物种植结构数据是作物种植结构演变研究的基本前提 |
1.2 作物空间信息重构研究进展 |
1.2.1 基于统计数据的方法 |
1.2.2 基于遥感识别的方法 |
1.2.3 基于模型模拟的方法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数据 |
2.1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1 农业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2.1.3 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显着 |
2.2 研究数据 |
2.2.1 作物统计数据 |
2.2.2 作物适宜性数据 |
2.2.3 市场可达性数据 |
2.2.4 农业资源分布数据 |
2.2.5 结果对比数据 |
第三章 作物空间信息重构模型构建 |
3.1 交叉信息熵理论 |
3.2 空间分配优化理论 |
3.3 模型总体框架 |
3.4 模型设计与实现 |
第四章 东北三省水稻空间分布及时空变化特征 |
4.1 水稻种植面积空间分布特征 |
4.2 水稻种植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4.3 水稻种植面积重心迁移 |
4.4 结果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东北三省玉米空间分布及时空变化特征 |
5.1 玉米种植面积空间分布特征 |
5.2 玉米种植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5.3 玉米种植面积的重心迁移 |
5.4 结果对比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东北三省小麦空间分布及时空变化特征 |
6.1 小麦种植面积空间分布特征 |
6.2 小麦种植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6.3 小麦种植面积的重心迁移 |
6.4 结果对比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东北三省大豆空间分布及时空变化特征 |
7.1 大豆种植面积空间分布特征 |
7.2 大豆种植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7.3 大豆种植面积重心迁移 |
7.4 结果对比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东北三省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
8.1 研究方法 |
8.1.1 种植结构类型定义 |
8.1.2 种植结构类型转换 |
8.2 种植面积空间分布 |
8.2.1 种植面积空间分布 |
8.2.2 种植面积比例空间分布 |
8.3 种植结构类型的空间分布 |
8.3.1 种植结构类型 |
8.3.2 种植结构类型变化 |
8.3.3 种植结构空间分布 |
8.4 种植结构类型变化特征 |
8.5 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8.5.1 市场需求 |
8.5.2 经济效益 |
8.5.3 比较优势 |
8.5.4 政策支持 |
8.5.5 自然因素 |
8.6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中国东北地区水稻时空分布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概况 |
1.2.1 作物种植分布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
1.2.2 作物种植分布对自然因素响应研究进展 |
1.2.3 作物种植分布对社会经济因素响应研究进展 |
1.2.4 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方案 |
1.3.1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数据 |
2.2.1 水稻空间分配模型数据 |
2.2.2 模型验证数据 |
2.2.3 水稻分布重心模型数据 |
2.2.4 空间面板模型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水稻空间分配模型 |
2.3.2 水稻空间分配模型结果对比验证 |
2.3.3 水稻地理分异特征统计 |
2.3.4 水稻分布重心迁移模型 |
2.3.5 农业气候要素保证率的求算方法 |
2.3.6 气象要素插值方法 |
2.3.7 积温、降水的带状划分 |
2.3.8 水稻低温冷害类型及等级划分 |
2.3.9 水稻低温冷害等级气象指标 |
2.3.10 空间相关性检验 |
2.3.11 空间面板模型 |
第三章 水稻种植分布的地理空间特征 |
3.1 水稻种植分布数据精度验证 |
3.2 水稻种植分布总体趋势 |
3.3 水稻种植分布的纬向特征 |
3.4 水稻种植分布的经向特征 |
3.5 水稻种植分布的高程特征 |
3.6 水稻种植分布的重心迁移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稻种植分布的自然因素特征 |
4.1 水稻种植分布的积温特征 |
4.2 水稻种植分布的降水特征 |
4.3 水稻种植分布的冷害特征 |
4.3.1 冷害发生频次 |
4.3.2 冷害发生空间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稻种植分布综合驱动因素分析 |
5.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5.2 空间面板模型结果 |
5.2.1 区域人为因素 |
5.2.2 区域经济因素 |
5.2.3 区域社会因素 |
5.2.4 生产投入因素 |
5.2.5 区域气候因素 |
5.2.6 农业政策因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讨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寒地水稻孕穗期耐冷性差异及外源物质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黑龙江省气候特点及水稻冷害发生的规律 |
1.2 水稻冷害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
1.2.1 冷害的概念 |
1.2.2 水稻冷害的类型和特征 |
1.3 低温伤害引起的生理功能变化 |
1.3.1 低温冷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2 低温冷害对养分元素的影响 |
1.3.3 低温冷害对膜脂过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4 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4.1 低温冷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1.4.2 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5 外源物质调控 |
1.5.1 芸苔素内酯对植物抗寒作用 |
1.5.2 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对植物抗寒作用 |
1.5.3 6-苄基腺嘌呤对植物抗寒作用 |
1.5.4 脱落酸(ABA)、Ca~(2+)和水杨酸(SA)对植物抗寒作用 |
1.5.5 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植物抗寒作用 |
1.5.6 过氧化氢(H_2O_2)对植物抗寒作用 |
1.5.7 其他外源物质对植物抗寒作用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孕穗期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系)的耐冷性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低温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2.2 低温对水稻株型特征的影响 |
2.2.3 低温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2.2.4 低温胁迫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生产的相关性分析 |
2.2.5 低温胁迫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2.3.2 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株型特征的影响 |
第三章 孕穗期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系)耐冷性与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低温对水稻抽穗期营养生理特征的影响 |
3.2.2 低温对水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
3.2.3 低温胁迫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营养生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3.2.4 低温胁迫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营养生理特性的影响 |
3.3.2 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外源物质增强寒地水稻耐寒性的作用途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BRs、DA-6和6-BA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2 BRs、DA-6和6-BA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3 BRs、DA-6和6-BA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孕穗期低温胁迫下外源物质对寒地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4.3.2 孕穗期低温胁迫下外源物质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3 孕穗期低温胁迫下外源物质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五章 外源物质增强寒地水稻耐寒性的生理特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BRs、DA-6和6-BA对营养生理特性的影响 |
5.2.2 BRs、DA-6和6-BA对水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
5.2.3 BRs、DA-6和6-BA对水稻叶片抗性相关物质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孕穗期低温胁迫下外源物质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
5.3.2 孕穗期低温胁迫下外源物质对寒地水稻营养生理特性的影响 |
5.3.3 孕穗期低温胁迫下外源物质对叶片抗性相关物质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 |
6.1 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及外源物质调控 |
6.2 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株型特征的影响及外源物质调控 |
6.3 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及外源物质调控 |
6.4 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营养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外源物质调控 |
6.5 孕穗期低温胁迫下BRs、DA-6和6-BA对叶片抗性相关物质的影响 |
6.6 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及外源物质调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我国寒地水稻障碍型冷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障碍型冷害发生的时空规律 |
2 水稻障碍型冷害发生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2.1 花药长度 |
2.2 相对冷敏指数 |
2.3 空壳率 |
2.4 日平均温度 |
2.5 冷积温 |
3 水稻孕穗期障碍型冷害的鉴定方法 |
3.1 鉴定设施 |
3.1.1 冷水鉴定圃场法 |
3.1.2 人工环境鉴定法(人工气候箱和人工气候室) |
3.2 敏感期的外部诊断方法 |
3.2.1 距抽穗天数为标准的鉴定方法 |
3.2.2 依据叶枕距为标准的鉴定方法 |
4 水稻耐冷育种的应用 |
5 障碍型冷害防御技术 |
5.1 选用耐寒品种 |
5.2 加强水层管理 |
5.3 科学施肥 |
6 展望 |
(9)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寒地水稻冷害发生规律及其类型和特征 |
2 寒地水稻低温冷害的诊断 |
3 水稻低温冷害监测预警 |
4 防御水稻低温冷害的技术措施 |
4.1 选育耐冷早熟高产品种 |
4.2 稻田培肥地力 |
4.3 栽培措施 |
4.3.1 适时早播和移栽 |
4.3.2 大棚旱育壮秧 |
4.3.3 测土配方施肥, 控制氮肥施用, 增施磷钾硅肥 |
4.4 增加灌溉水温 |
4.5 应用化控技术 |
5 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
(10)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全球变暖与极端温度 |
1.1.2 中国水稻生产 |
1.1.3 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暖与作物生长季 |
1.2.2 气候变暖与作物高、低温胁迫 |
1.2.3 气候变暖与作物光温生产潜力 |
1.3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问题提出 |
1.3.2 研究目的、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2.1 研究区域 |
2.2 数据来源 |
2.2.1 气候数据 |
2.2.2 物候数据 |
2.2.3 产量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关键研究内容的定义及定量 |
2.3.2 时空变化分析 |
2.3.3 时间序列分析法 |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水稻安全生长季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安全生长季的计算 |
3.1.2 实际生长季 |
3.1.3 数据空间化处理 |
3.2 水稻安全生长季变化 |
3.2.1 水稻安全播种期变化 |
3.2.2 水稻安全成熟期变化 |
3.2.3 水稻安全生长季长度变化 |
3.3 水稻安全生长季与实际生长季长度变化 |
3.4 小结 第四章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水稻生长季极端温度变化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水稻关键生育期的极端温度 |
4.1.2 极端温度胁迫指数的确定 |
4.2 不同生育期低温冷害的年际变化 |
4.2.1 育秧期 |
4.2.2 孕穗期 |
4.2.3 抽穗开花期 |
4.3 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的年际变化 |
4.4 极端温度胁迫的年代际变化 |
4.4.1 低温冷害 |
4.4.2 高温热害 |
4.5 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6 小结 第五章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水稻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变化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水稻光温生产潜力估算模型及改进 |
5.1.2 未来水稻产量估计——基于改进的光温生产潜力模型 |
5.1.3 数据空间化处理 |
5.2 2011-2050年水稻安全生长季变化 |
5.3 1961-2050年水稻光温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
5.3.1 时间变化特征 |
5.3.2 空间分布特征 |
5.3.3 改进模型与原模型估计结果的比较 |
5.4 1961-2050年水稻实际(预估)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5.4.1 时间变化特征 |
5.4.2 空间分布特征 |
5.4.3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温度导致的产量损失估计 |
5.5 小结 第六章 讨论 |
6.1 水稻安全生长季变化的利用 |
6.2 极端温度 |
6.2.1 极端温度与气候变化的一致性 |
6.2.2 极端温度强度的量化 |
6.3 水稻光温生产潜力 |
6.4 不确定性 |
6.4.1 安全生长季判定指标的选取 |
6.4.2 极端温度计算 |
6.4.3 未来光温生产潜力估算的误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
四、2002年黑龙江省东部水稻冷害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王喆.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2]东北三省水稻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及障碍型冷害的时空特征[J]. 石延英,郭尔静,张镇涛,朱茜,杨晓光.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5)
- [3]东北三省水稻产量差与效率差解析[D]. 王晓煜.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1)
- [4]种植范围变化下的东北水稻低温冷害风险及其指数保险研究[D]. 张轶.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5]基于空间信息重构技术的东北三省作物种植结构时空演变研究[D]. 唐鹏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6]中国东北地区水稻时空分布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D]. 陈浩.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5)
- [7]寒地水稻孕穗期耐冷性差异及外源物质调控研究[D]. 王士强. 沈阳农业大学, 2016(10)
- [8]我国寒地水稻障碍型冷害研究进展[J]. 王彤彤,王连敏. 自然灾害学报, 2013(04)
- [9]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J]. 陈书强,杨丽敏,赵海新,杜晓东,薛菁芳,周通,王翠,潘国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2(06)
- [10]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D]. 孙雯.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