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条件下水泥土强度的室内试验研究

高含水条件下水泥土强度的室内试验研究

一、高含水量条件下水泥土强度室内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少平[1](2021)在《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及其本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海洋强国战略”提出和“海上丝路”建设推进,海岸与近远海的海相粘土“被迫上岗”。因海相粘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压缩系数高、抗剪强度低和渗透系数低等特点,使其无法直接用于工程建设,故需对其进行加固方可作为工程结构,其中水泥加固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加固方法之一,水泥加固海相粘土的热-水-化-力(THCM)特征参数演化是其加固效果的关键问题,但目前针对该问题尚无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监测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等多种手段,首先探究了不同水泥含量、养护温度以及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接着揭示了多因素对THCM特征参数影响规律与影响机制;然后系统分析了多因素作用下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与关联机制;最后推导了能够全面、准确反映固化海相粘土力学特性的本构模型。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首次将柱形试验引入固化海相粘土试样制作与特征参数监测,通过室内试验与监测试验获取不同水泥含量条件下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随着水泥含量增大,参与水化反应的水泥数量增多:溶于孔隙溶液离子增加,导致峰值电导率(C)增大;同时固化过程消耗更多的水,使得体积含水量(H)降低,从而基质吸力(H)增大;因更多水泥水化释放更多热量,故内部温度(T)增大;与此同时,更多水化产物形成并填充体系孔隙,提高了土体强度(M)、抵抗变形的能力(M)和整体稳定性(M),同时导致渗透系数(H)减小和热传导系数(T)增大。(2)揭示了不同养护温度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随着养护温度增大,直接提高试样内部温度(T),加快水化速率,释放更多离子,从而使峰值电导率(C)增大,到达峰值电导率时间更短;高温加快试样水分的消耗,从而降低体积含水量(H),增大基质吸力(H);高温促进水化产物的形成,导致孔隙率降低,结构更加致密,强度(M)和抵抗变形能力(M)增强,渗透系数(H)减小,热传导系数(T)增大。(3)确定了使固化海相粘土单轴抗压强度(UCS)值达到最大值的最佳施工含水率(22%)。含水率增大直接引起体积含水量(H)增大,基质吸力(H)降低;含水率低于最佳施工含水率时,随含水率的增大,使更多水泥参与反应,水化产物增加,导致UCS(M)、加州承载比(CBR)(M)、峰值温度(T)、热传导系数(T)、峰值电导率(C)均增大,渗透系数(H)减小;高于最佳施工含水率时,则随含水率增大,UCS(M)、CBR(M)、峰值温度(T)、热传导系数(T)、到达峰值电导率(C)的时间均减小,但渗透系数(H)随之增大。(4)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与关联机制的研究表明:由于水泥水化作用,一方面导致了电导率变化,改变了释放热量影响内部温度,由此消耗了试样水分降低体积含水量、增大了基质吸力并引起了UCS变化;另一方面形成了水化产物填充空隙,引起UCS、CBR、渗透系数、热传导系数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考虑水泥含量、养护温度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关联规律的影响发现:水泥含量与养护温度提高增加水化产物填充空隙,使热传导系数与渗透系数交点以及基质吸力与UCS交点皆到来更早。基于此,本文获取了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同时演绎图,建立了多场性能交互作用理论原型。(5)基于扫描电镜(SEM)试验,观察了固化海相粘土固化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化特征,发现固化海相粘土加固机制主要包括水泥水解水化作用、水化产物与土颗粒间相互作用(离子吸附交换和团粒作用、凝结硬化、碳酸化以及硬凝反应),并以此建立了水泥土加固的结构形成模型。(6)推导并建立了不同条件下固化海相粘土应力应变关系,基于此,建立了养护温度-时间耦合、水泥含量-时间耦合、初始含水率-时间耦合以及养护温度-水泥含量-时间耦合的综合本构模型。将该模型嵌入COMSOL Multiphysics固体力学模块,由此开展的不同条件固化海相粘土应力应变关系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十分吻合,说明该模型是可靠的。

王艺程[2](2021)在《流态固化土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对于公路加宽中间分隔带换填、桥台台背回填压实度不足等因为空间狭小难以回填压实的工程问题,本文拟利用“流态固化土”这一新型材料来解决这种工程难题,流态固化土具有高流动性,自密实的性质,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施工难题且可以利用原位挖方弃土具有良好经济和环保效益。本文的配合比研究先对如何控制流态固化土的流动性能做出探讨,此外还探究了粉煤灰和中路固化剂这两种材料对流态固化土性能的影响。而后基于配合比研究的试验成果对流态固化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试验研究,最后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流态固化土在路基工程中的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水固比可以较好的控制流态固化土的流动度,灰土比对流动度的影响并不显着;粉煤灰可以改善流动性能,但是若粉煤灰替代水泥量过大会使得流态固化土的强度降低;中路固化剂可以增加流态固化土的强度,但是随着掺量的增加固化剂对其强度增强作用有所减弱,中路固化剂的掺量对流态固化土的流动性能的作用并不显着。(2)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中探究了养护龄期、液固比、灰土比对流态固化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流态固化土的强度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强度的增长速率逐渐减缓,流态固化土的强度随着灰土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液固比的增大而减小;在CBR试验、劈裂试验、抗压回弹模量的试验研究中探究了无侧限抗压强度与上述三种试验指标的关系,研究表明流态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CBR值、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之间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在直剪试验中探究了灰土比对粘聚力c值及内摩角φ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四类土灰土比与粘聚力c值的线性相关关系较好,而灰土比对内摩擦角φ值的影响的规律则并不明显;在干湿循环及抗冻性能试验中探究了流态固化土在不同次数的干湿循环作用及冻融作用下的强度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灰土比的增大,四类土的抵抗干湿循环及冻融循环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干缩试验中探究了流态固化土失水率,干缩应变、干燥收缩系数随龄期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失水率和干缩应变均是随着龄期的增大而减小,而干燥收缩系数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3)通过对流态固化土在路基工程中的数值模拟研究得出应用流态固化土换填相对于传统回填方式压实度不足的情况,提高了换填部分的路基土的回弹模量,降低了底基层的最大拉应力,但是若考虑流态固化土的收缩作用,则会增大底基层的最大拉应力。若收缩量过大使得新老路基土接触不紧密,也会增大底基层最大拉应力。

刘青[3](2020)在《软土层旋挖施工孔壁稳定性分析及防塌孔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极大推动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在大型地下商城、城市轨道交通和地下停车场等建设过程中,势必面临着大量桩基工程,其复杂程度和施工难度都在不断地提高。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深厚软弱土层条件,其中大多为淤泥质软土,在该地层进行旋挖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孔壁发生缩颈、塌孔等工程问题。为了有效解决旋挖钻机在高灵敏性软弱土层中成孔出现的塌孔、缩颈等问题,工程中常采用高压旋喷桩对桩孔周边的软弱土层进行预加固,然后再使用旋挖钻机配合泥浆护壁进行成孔。该工程措施目前理论研究远滞后于工程实践,本文针对这一工程措施,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及数值分析手段开展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水泥土加固区域孔壁力学分析模型,求解孔壁应力及位移理论解。将高压旋喷桩加固区域等效为圆形孔壁衬砌,运用弹塑性力学基本原理对模型在不同状态下进行受力分析,通过摩尔-库伦屈服准则和塑形流动法则求出水泥土加固区应力与位移解析解,以及水泥土加固区破裂半径,为不同土层条件下水泥土加固厚度确定提供理论指导。(2)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三轴剪切室内试验,研究了养护环境、水泥掺入量、龄期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在淤泥箱养护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标准养护条件下强度值的0.86倍;水泥土强度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提高;并根据试验结果,统计了不同水泥掺量、龄期下水泥土强度参数值,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和数值模拟相关计算参数取值参考。(3)通过FLAC3D软件建立旋挖施工孔壁受力分析三维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孔壁水平位移和塑性区特征,进一步确定不同桩径、桩长条件下水泥土最佳加固厚度,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公式对比分析,得到修正系数k,以便理论分析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

谢家文[4](2020)在《复合水泥土力学性能与渗透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地下空间的开发必然要涉及到基坑开挖、地基处理等大量岩土工程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不断推动土力学理论、测试技术、计算技术、施工设备、施工技术以及土工材料的发展。水泥土是应用较早的传统土工材料之一,然而纯水泥土材料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对大强度、高抗渗、微扰动控制等方面提出的高性能要求。对此,本文将具备独特性质的水泥基外掺剂掺入到不同母土中制成复合水泥土,针对其力学性能和渗透特性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并基于室内和室外试验数据提出水泥土强度的经验公式,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水泥土的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表明:母土种类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较大,具备“粒状·骨架”结构的粉砂土水泥土和粉土水泥土,其强度相对较高,淤泥质粘土水泥土难以形成稳定的空间网架结构,强度相对较低;水泥土的强度与水泥掺入比和养护龄期呈正相关。(2)通过复合水泥土的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表明:石膏对淤泥质粘土水泥土的强度改性效果最好,最大能提高221%,且对早强也有一定帮助,但对粉砂土水泥土的强度提升效果相对较差,甚至不利于粉土水泥土的强度增长;GS 土体硬化剂对淤泥质粘土水泥土的强度提升最大能达到581%,甚至替代等掺量的水泥能使水泥土强度最高提升至原来的2.33倍,对粉土和粉砂土的水泥土强度也有一定程度提升;沸石粉对淤泥质粘土水泥土的强度近乎无影响,且会降低粉土水泥土的强度,但在合适配比下能够提高78%粉砂土水泥土的强度;S复合添加剂最大能提高32%淤泥质粘土水泥土的强度,最大能提高15%粉砂土水泥土的强度,且对粉土水泥土的强度无影响。(3)通过水泥土的室内渗透试验,表明:淤泥质粘土水泥土的渗透系数随水泥掺入比增大而减小,水泥掺入比大于7%时,渗透系数约小于7×10-8cm/s;粉土水泥土在水泥掺入比为4%时渗透系数最低,约为2×10-6 cm/s,高水灰比使得粉土水泥土的渗透系数随水泥掺入比增大而增大;粉砂土水泥土的渗透系数随水泥掺入比增大而减小,水泥掺入比大于9%时,渗透系数约小于2×10-7 cm/s。(4)通过复合水泥土的室内渗透试验,表明:石膏相较于其他外掺剂能够显着提高不同母土水泥土的抗渗性,GS 土体硬化剂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淤泥质粘土和粉砂土的水泥土抗渗性,沸石粉能够提高粉砂土水泥土的抗渗性,但会降低淤泥质粘土和粉土的水泥土抗渗性,S复合添加剂对水泥土抗渗性近乎无影响。(5)基于室内强度试验数据,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标准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与水泥掺入比、粘土含量、粉土含量以及粉砂土含量这几种因素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提出经验公式,又依托于水泥搅拌桩和TRD工法水泥土现场取浆试验,将强度的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引入针对不同工法的修正系数η(水泥搅拌桩的修正系数η为0.6~0.7,TRD工法的修正系数η为0.4~0.5),修正后的经验公式为:(?)

杨佳南[5](2020)在《养生条件差异性对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对于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养生,室内实验室的标准养生温湿度是恒定的(例如规范规定的北方20℃、湿度90%以上),材料一直处于恒温恒湿的标准养生状态中。而施工现场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实际养生温湿度是随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特别是寒区的公路施工(例如哈尔滨地区的公路施工期在5-10月),日昼夜温差比较大,月与月之间的温湿度差异也很大。因此,在相同的养生时间内,实验室标准养生条件下形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力学性能与实际工地养生条件下形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力学性能是不同的。为了能在室内模拟室外实际养生,本论文提出了日阶段温湿度的概念,日阶段温湿度是将每天24个小时的温湿度划分为几个阶段,同一阶段的温湿度采用该阶段小时温湿度的加权平均值。以确定的不同地区的日阶段温湿度为养生条件在室内对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工地养生进行模拟,从而与标准养生条件下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力学性能进行对比,进而评价半刚性基层材料工地养生与室内标准养生的差异性。由于黑龙江地区温湿度差异较大,故将黑龙江地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以哈尔滨市为代表,北部以漠河县为代表。本文在以水泥稳定碎石及水泥稳定土为基层材料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干缩、温缩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哈尔滨地区以两部分为养生条件的室内模拟工地养生7天的强度要比室内标准养生7天的强度分别高出12.7%、15.2%,劈裂强度要高出22%、27.7%,且室外养生5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劈裂强度就已经达到了室内标准养生的强度;漠河地区以两部分为养生条件的室内模拟工地养生7天的强度要比室内标准养生7天的强度分别高出23.6%、25%,劈裂强度要高出14.8%、24%,且室外养生5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劈裂强度就已经达到了室内标准养生的强度;两种材料下的室外5的收缩系数也与室内标准养生7天的收缩系数大致相同。试验结果表明室外养生5天即可达到室内标准养生的强度,且变化的温湿度更有利于强度的形成。研究结果对评价工地与室内标准养生差异性对半刚性基层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有一定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张怀鹏[6](2019)在《水泥搅拌桩在昆明地铁泥炭质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起于西山公园,终于东部客运中心,沿途设置春雨路站、人民西路站、东风西路站、东风东路站、太平路站等车站,全长23公里。研究区的石咀车辆段,场区区域地貌属滇东高原盆地区,为低山丘陵与湖盆岸坡过渡地貌,地形较平缓。场地特殊岩土主要为软土和人工填土,以泥炭质土层最有代表性。为保证石咀车辆段稳定、安全,设计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该段内软土的加固处理。研究区泥炭质土呈灰黑色,可塑状为主,局部软塑状,结构疏松,主要由未完全腐化植物残骸组成,具有容重低、含水高、孔隙比高、压缩性强等特点,物理、力学性能差。场区泥炭质土对水泥搅拌桩成桩效果影响巨大,以往施工经验表明该土层中水泥搅拌桩成桩效果较差。为确保地铁施工及运营安全,本文针对依托工点泥炭质土特性,开展系统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以期为该工点及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水泥搅拌桩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论文首先查明研究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石咀车辆段泥炭质土的分布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提出了包括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及压缩模量等在内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论文开展了不同水泥掺量条件下的泥炭质土压缩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通过对比不同养护时间下的试验结果,并结合现场施工效果,总结了影响泥炭质土与水泥浆结合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水泥浆配合比、养护龄期、外加剂掺入比等,提出其取建议值。论文通过Plaxis数值模拟技术,对研究区水泥搅拌桩加固效果进行了研究,验证了相关参数取值建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桩体参数能够满足研究区对地表沉降量的控制要求。论文成果良好解决了昆明泥炭质土层中水泥搅拌桩成桩效果差的问题,特别可为昆明地铁的后续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参考。

刘雨冰[7](2019)在《不同土质条件深基坑防渗帷幕水泥掺量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与城市用地资源的紧张是当前工程建设的一大矛盾,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了热点,深基坑工程开始朝着高深度、高难度、大规模的趋势发展。深基坑支护体系中广泛应用的三轴搅拌桩与高压旋喷桩等,作为地下结构中用于提高地基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软土地基变形、阻止基坑侧壁及基坑底地下水流入基坑,最终形成一道连续的防渗帷幕,其基本材料由水泥土组成,因此在工程领域中常将其称为防渗帷幕水泥墙。在工程建设中,防渗帷幕最重要的力学指标即为其渗透系数。渗水是贯穿深基坑施工、使用及交付过程中最重大的问题,而近年来有关污水进入土壤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影响的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防渗帷幕能将污染土体围封,使得污染土体与外界环境隔离,达到阻止污染物扩散的功能性越来越受到了重视。然而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场地条件复杂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尚未有防渗效果的明确判断标准,因而为了研究防渗帷幕的止水效果,通常是通过研究防渗帷幕基础材料水泥土的强度指标,侧面分析和评估防渗帷幕的功能性,从而指导实践工程。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实际需要,防渗帷幕水泥土的配比可以说是不可胜举。为了研究不同土质条件下深基坑防渗帷幕水泥掺量的优化研究,本文依托于杭州市数个工程项目,一方面以软粘土为母土代表,设计不同的水泥土配置方案,模拟不同土质条件,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试验及直剪试验,探究了不同配置水泥土在不同龄期下的强度及其变化;另一方面以复合土为母土代表,对工程现场水泥土展开渗透试验,对加固后土体的渗透系数进行了总结;此外,首次提出了置换土的置换率公式,并依托于黄山市某工程项目,利用理论置换率公式进行了工程项目置换率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对比总结,验证了推导公式的合理性及可靠性,以帮助工程人员对工程施工现场有更全面的把控。本文在结合实践工程项目的背景下,通过试验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水灰比及水泥掺量的变化都将会直接影响水泥土的力学强度,本文研究范围内,水泥土的力学强度与水灰比成反相关,与水泥掺量呈正相关;(2)在水泥土中掺入外加剂,本文研究范围内,如膨润土、沸石粉、标准砂,均能使得水泥土的强度得到增强,并且其强度随着外加剂掺量的增加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但不同外加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对水泥土的增强效果也有所不同;(3)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和直剪试验建立了大量的数学模型,以深化对不同配置条件下水泥土性能变化的认识;(4)本文研究范围内,基于TRD工法工艺的技术条件下,工程建设施工的防渗帷幕水泥土墙的渗透系数可以达到10-7cm/s的数量级;(5)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得到工程现场外运置换土的置换率关系:(?)

何坤[8](2019)在《冻融作用下地铁隧道周围水泥改良黏土的静动力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在极其复杂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下,水泥土加固与人工冻结联合工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隧道盾构始发、接受端头施工和已运营地铁隧道的抢险等,冻融作用下地铁隧道周围水泥改良前后黏土的静动力特性鲜有对比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室内静三轴试验、动三轴试验、SEM试验以及MIP试验,对比研究冻融作用下地铁隧道周围水泥改良前后黏土的静动力特性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静三轴试验重点考虑了掺入比、围压、冻结温度因素,对比研究冻融作用下地铁隧道周围水泥改良前后黏土的静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比是决定土体破坏类型、强度和刚度特性的主要因素,在围压为170 k Pa和冻结温度为-30℃时,素土和低掺量的水泥土(Mbr≤5%)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明显的应变硬化型,表现为塑形破坏;而掺入比为10%和15%水泥土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随着轴向应变增大出现明显的峰值,峰值后强度明显降低,呈应变软化型,表现为脆性破坏;掺入比为7%试样的破坏类型介于脆性破坏和塑形破坏之间。土体的静强度随着掺入比、围压的增加和冻融作用下冻结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冻融作用下,对于围压分别为170k Pa的试样,3%、5%、7%和10%水泥土试样最终破坏强度值比素土分别增大了0.41倍、1.05倍、2.03倍和2.26倍。静三轴试验还得到了素土和不同掺入比下水泥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素土和低掺量的水泥土(Mbr≤5%)在加载的初始阶段,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试样发生塑性应变,割线模量逐渐下降,即呈现刚度软化现象。但随着轴向应变的继续增加,曲线渐逐平缓,衰减现象不太明显。对于掺入量为7%和10%的水泥土在加载初期,割线模量随着轴向应变增加而增大,呈现刚度硬化现象,但当应变达到一定值后,割线模量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而下降。(2)动三轴试验中,素土或不同掺入比水泥土存在临界动应力,当动应力小于临界动应力时,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累积塑性应变趋于稳定;而当动应力大于或等于临界动应力时,累积塑性应变迅速增大,且试样很快发生破坏。振动荷载作用下,掺入比为7%水泥土的累积塑性应变很快达到一稳定值,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有效平均主应力和动应力幅值是土体累积塑性应变发展两个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当动应力幅值相同时,随着有效平均主应力的增大,土体的累积塑性应变将减小;而当有效平均主应力相同时,随着动应力幅值的增加,土体的累积塑性应变不断增大。为了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因素,定义CSR来衡量它们对土体累积塑性应变发展的影响,即土体的塑性应变是随着CSR值增加而逐渐累积。并基于Monismith计算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参数拟合。试样的割线模量随着掺入比的增加而增大,对于试样的刚度发展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累积应变较小时,曲线出现快速上升阶段,达到峰值后,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割线模量迅速下降,最后下降趋于缓慢,刚度软化曲线可以用E=aln(ε)+bε+c来拟合。冻融作用下素土和水泥土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拟合动应力-动应变曲线效果显着。(3)在SEM图像中,素土的结构单元体以边-面或边-边形式接触较多,形成孔隙率较高的架空结构,少量粒状体相对独立,悬浮在试样横截面上。水泥水化后生成的纤维状或针状凝胶硅酸盐水化物将黏土的结构单元体包裹起来以及填充了黏土的孔隙,形成了块状凝聚体以及网状胶结。有效平均主应力越小,动应力幅值越大,土体结构单元体的相互叠加得更加紧凑,颗粒之间的孔隙也逐渐被压缩,相当于整个微观结构进行了“调整”和“重组”。试样孔隙的形状系数随着孔隙直径的增大而趋于下降,说明试样孔隙的直径越大,孔隙形状越狭长。素土和水泥土试样的孔径主要分布在01μm。循环应力比CSR越大,试样孔隙的孔径越集中。孔隙面积累积分布曲线在孔隙面积小于0.5μm2部分较为陡峭,说明素土和水泥土的孔隙以微小孔隙为主。针对素土试样,随着循环应力比CSR的增大,曲线越向左下方倾斜,说明微小孔隙所占比例增大。试样的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得到的分形维数值在1.251.35之间。素土和水泥土试样孔隙的分形维数与循环应力比CSR和累积塑形应变呈现出良好的二次函数关系。对于素土试样,其孔隙的分形维数D随着循环应力比CSR的增加先是下降而后增加,而对于水泥土试样的孔隙分形维数,其随着循环应力比CSR的增大而逐渐增加。素土和水泥土试样孔隙的分形维数随着累积塑形应变的增加而增加。(4)在MIP试验中,素土和水泥土试样在进汞过程中进汞压力存在阈值,当进汞压力小于阈值时,进汞量增长缓慢,而当进汞压力达到阈值时,随着进汞压力的增加,试样的孔隙迅速被汞液填充。土体孔隙半径与进汞压力是一一对应的,随着进汞压力的增加,试样的进汞孔径逐渐减小。试样的孔径主要分布在10nm至1000nm之间。在不同的有效平均主应力下,素土和水泥土的大于某孔径的孔隙体积百分比曲线区别不大;素土试样的孔隙百分比曲线增长速率随着动应力幅值的增大而降低。在不同的有效平均主应力下,素土和水泥土孔隙的累计比表面积变化不大;在不同动应力幅值下,动应力幅值越大,素土试样的累计比表面积的终值越小,而水泥土试样孔隙的累计比表面积终值区别不大。对于素土而言,动应力幅值越大,土体孔隙的最可几孔径越小;水泥土试样在不同动应力幅值下孔分布曲线近似重合,说明水泥土加固效果显着,在现有的循环应力荷载作用下,试样的孔隙特征变化不明现,故曲线出现重叠现象。素土和水泥土孔隙地热力学分形模型具有统一的分形特征,所得到的分形维数值在2.52.9之间。

陈林[9](2019)在《水泥固化淤泥强度早期预测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水环境综合治理、航道维护、港口建设都会产生大量淤泥。这类淤泥工程性质差,直接利用价值低,弃置会占用大量空间且易产生二次污染。用水泥等固化剂对淤泥进行处理形成水泥固化淤泥(简称CSM)并将其用作填方工程的填料,是一种理想的处理巨量淤泥的方式。CSM作填料时需要关注其强度特性,目前通行的工后强度检验方式不适合作为高速率施工下CSM的质量控制方法。受混凝土早期质量控制技术启发,本文旨在研究CSM的强度发展特性和养护温度对CSM强度发展的影响规律,进而提出针对CSM进行早期质量控制的强度早期预测方法。本文通过室内十字板剪切试验(简称VST)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简称UCT)对CSM的强度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CSM在养护初期存在强度发展几乎停滞的凝结阶段,进入硬化阶段后强度迅速增长;高养护温度会缩短CSM凝结阶段的持续时间,提升CSM强度发展速率;CSM在不同养护温度下的中晚期强度不存在传统水泥胶结材料中出现的“交叉效应”现象,更高养护温度下会发展出更高的极限强度,这主要是与CSM中存在的火山灰反应有关。在明确CSM强度特性的基础上,选择双曲线函数作为CSM在标准养护温度下的强度发展表征函数,与标准养护温度下CSM全过程强度发展的试验数据吻合度较高。通过引入与温度相关的两个参数——时间因子T??和强度因子Tη?,建立了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CSM强度发展过程之间的关联关系,提出了同时考虑养护温度和养护时间耦合影响的CSM全过程强度综合表征模型。采用该综合表征模型对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强度增长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时间因子T??和强度因子Tη?仅与水泥、淤泥的类型相关,与固化淤泥的配合比(含水率、水泥掺量等)无关。结合CSM全过程强度综合表征模型并参考基于成熟度理论的混凝土强度早期预测方法,提出了CSM强度早期预测方法及其具体实施流程。该预测方法可以利用高养护温度条件下的CSM早期(≤3 d)强度发展试验数据预测正常养护温度条件下CSM晚期(≥28 d)强度。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SM强度早期预测方法的精度较高(误差小于20%),可用于CSM填方工程的早期质量控制。

毛志鹏[10](2019)在《宁波软土区旋喷桩-微型钢管桩组合体的传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旋喷桩-微型钢管桩组合体是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区地基加固的组合桩型,由微型钢管桩和高压旋喷桩组合而成。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现场原型桩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旋喷桩-微型钢管桩组合体在整体抗压、微型钢管桩抗压、抗拔及水平受荷四种加载模式下的传力机制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以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为基础,获得了模型桩在不同加载模式下的应力分布和破坏形式。(2)通过现场原型桩试验,获得了试验场地土层物理参数、旋喷桩桩身强度、旋喷桩-微型钢管桩组合体的桩顶荷载-位移曲线。(3)在现场原型桩试验的基础上,建立旋喷桩-微型钢管桩组合体的数值模型,分析讨论了微型钢管桩-旋喷桩界面、旋喷桩-土体界面的参数设置,以及旋喷桩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问题,并通过室内、外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4)对旋喷桩-微型钢管桩组合体在4种不同加载模式下的传力机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水平受荷时,组合体的水平临界荷载主要由旋喷桩的桩径控制;微型钢管桩竖向承载时,荷载主要通过微型钢管桩-旋喷桩界面的黏结力传递至旋喷桩,该黏结力主要分布在微型钢管桩的上端部(长度为10Ds)和下端部(长度为10Ds);组合体整体抗压时,荷载主要通过微型钢管桩底端的黏结力传递至旋喷桩;组合体竖向承载时,在组合体桩顶、微型钢管桩桩底附近的旋喷桩、微型钢管桩-旋喷桩界面以及旋喷桩-土体界面均有可能会发生破坏。此外讨论了不同尺寸的微型钢管桩对组合体传力机制及承载性能的影响。(5)通过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组合体中微型钢管桩-旋喷桩界面的黏结力分布形式进行了合理分析和假定,并给出了组合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证明了该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二、高含水量条件下水泥土强度室内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含水量条件下水泥土强度室内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及其本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相粘土的研究
        1.2.2 固化土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1.2.3 固化土中特征参数演化规律研究
        1.2.4 单轴压缩条件下本构模型研究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固化海相粘土试验设计
    2.1 试验材料
        2.1.1 海相粘土
        2.1.1.1 研究区典型海相粘土试验取样
        2.1.1.2 海相粘土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2.1.2 I类型波兰特水泥(PCI)
        2.1.3 粉煤灰和矿渣
        2.1.4 蒸馏水
    2.2 试样制备与养护
        2.2.1 试样制备
        2.2.2 试样养护
    2.3 试验方案
        2.3.1 不同固化剂含量固化海相粘土试验
        2.3.2 不同养护温度固化海相粘土试验
        2.3.3 不同初始含水率固化海相粘土试验
    2.4 试验内容
        2.4.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4.2 加州承载比(CBR)试验
        2.4.3 渗透试验
        2.4.4 pH值测试
        2.4.5 热传导试验
        2.4.6 微观试验
        2.4.7 监测试验
    2.5 试验创新与优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固化剂含量下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3.1 温度(T)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3.1.1 温度演化规律研究
        3.1.2 热传导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3.2 水力(H)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3.2.1 渗透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3.2.2 基质吸力演化规律研究
        3.2.3 体积含水量演化规律
    3.3 化学(C)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3.3.1 pH值演化规律研究
        3.3.2 电导率演化规律研究
    3.4 力学(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3.4.1 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演化
        3.4.2 应力应变关系演化
        3.4.3 弹性模量E50 演化
        3.4.4 CBR值演化
        3.4.5 垂直变形规律研究
    3.5 水泥含量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影响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养护温度下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4.1 温度(T)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4.1.1 温度演化规律研究
        4.1.2 热传导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4.2 水力(H)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4.2.1 渗透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4.2.2 基质吸力演化规律研究
        4.2.3 体积含水量演化规律
    4.3 化学(C)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4.3.1 电导率演化规律研究
    4.4 力学(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4.4.1 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演化
        4.4.2 应力应变关系演化
        4.4.3 弹性模量E50 演化
        4.4.4 CBR演化
    4.5 THCM特征参数关联性及其机制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初始含水率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5.1 力学(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5.1.1 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演化
        5.1.2 应力应变关系演化
        5.1.3 变形模量E50演化规律研究
        5.1.4 CBR值演化
    5.2 温度(T)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5.2.1 温度演化规律研究
        5.2.2 热传导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5.3 水力(H)特征演化规律
        5.3.1 渗透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5.3.2 基质吸力演化规律研究
        5.3.3 体积含水量演化规律
    5.4 化学(C)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5.4.1 电导率演化规律研究
    5.5 THCM特征参数关联性及其机制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及其机制研究
    6.1 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6.1.1 热-化(T-C)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6.1.2 水-热(T-H)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6.1.3 水-力(H-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6.1.4 热-水-力(T-H-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6.1.5 热-水-化(T-H-C)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6.1.6 水-化-力(H-C- 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6.1.7 热-化-水-力(T-H-C-M)特征参数同时演绎图
    6.2 水泥含量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关联规律影响及其机制
    6.3 养护温度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关联规律影响及其机制
    6.4 初始含水率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关联规律影响及其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固化海相粘土微观结构演化与固化机制分析
    7.1 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7.2 固化海相粘土固化过程
    7.3 固化海相粘土微观结构演化
        7.3.1 养护时间的影响
        7.3.2 水泥含量的影响
        7.3.3 养护温度的影响
        7.3.4 初始含水率的影响
    7.4 固化海相粘土孔隙分析
        7.4.1 养护时间影响
        7.4.2 水泥含量影响
        7.4.3 养护温度影响
        7.4.4 初始含水率影响
    7.5 固化海相粘土固化机制
        7.5.1 固化海相粘土中水泥的水化与凝结
        7.5.2 水泥与土的作用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固化海相粘土单轴压缩本构关系研究与数值分析
    8.1 单轴压缩条件下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
    8.2 单轴压缩条件下变形破坏宏观特征分析
    8.3 单轴压缩损伤本构关系建立
        8.3.1 基本原理
        8.3.2 固化海相粘土本构模型建立
        8.3.3 不同水泥含量、养护温度及含水率条件下固化海相粘土本构模型
        8.3.4 养护温度-时间、水泥含量-时间及含水率-时间耦合的固化海相粘土本构模型
        8.3.5 水泥含量-养护温度-时间耦合的固化海相粘土本构模型
    8.4 多因素作用下固化海相粘土数值分析与本构模型验证
        8.4.1 数值模拟方法选取与软件简介
        8.4.2 建立几何模型
        8.4.3 边界条件
        8.4.4 参数取值与网格划分
        8.4.5 本构模型验证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流态固化土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固化材料作用机理
    2.1 水泥作用机理
    2.2 粉煤灰作用机理
        2.2.1 粉煤灰的胶凝作用机理
        2.2.2 粉煤灰对流动性的改善机理
    2.3 土壤固化剂作用机理
第3章 配合比研究
    3.1 概述
    3.2 试验方法
        3.2.1 试件制备及成型
        3.2.2 流动度试验
        3.2.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3 试验原材料
    3.4 试验土样的基本性能试验及分类
        3.4.1 基本性能试验
        3.4.2 试验土样基本性能试验结果
    3.5 配合比影响因素
        3.5.1 水固比及灰土比对流动性能的影响
        3.5.2 粉煤灰对流态固化土性能的影响
        3.5.3 中路固化剂对流态固化土性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
    4.1 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
        4.1.1 龄期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4.1.2 灰土比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4.1.3 液固比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4.2 CBR试验
        4.2.1 试验方法
        4.2.2 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4.3 间接抗拉试验
        4.3.1 试验方法
        4.3.2 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4.4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4.4.1 试验方法
        4.4.2 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4.5 直剪实验
        4.5.1 试验方法
        4.5.2 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4.6 干湿循环试验
        4.6.1 试验方法
        4.6.2 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4.7 抗冻性能试验
        4.7.1 试验方法
        4.7.2 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4.8 干缩试验
        4.8.1 试验方法
        4.8.2 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态固化土在路基工程中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概述
    5.2 相关有限元基本理论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1 模型尺寸
        5.3.2 模型参数
        5.3.3 网格划分
        5.3.4 分析步及荷载设置
    5.4 计算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软土层旋挖施工孔壁稳定性分析及防塌孔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软土的基本特性
        1.2.1 软土的定义及分布
        1.2.2 软土的工程特性
    1.3 旋挖钻孔灌注桩发展现状
        1.3.1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1.3.2 旋挖钻孔灌注桩优点及施工出现的问题
    1.4 常见孔壁加固措施
        1.4.1 孔壁加固方法
        1.4.2 存在的问题
    1.5 高压旋喷桩研究现状
        1.5.1 高压旋喷桩加固机理
        1.5.2 高压旋喷桩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水泥土预加固孔壁稳定性分析
    2.1 引言
    2.2 水泥土预加固施工工艺
    2.3 水泥土加固区受力分析
        2.3.1 水泥土加固区力学模型及假定
        2.3.2 水泥土加固区受力状态
        2.3.3 孔壁受力基本方程
    2.4 水泥土加固区应力及位移弹塑性解
        2.4.1 弹性区
        2.4.2 塑性区
    2.5 水泥土加固区破裂半径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泥土强度试验
    3.1 引言
    3.2 试验准备
        3.2.1 试验目的
        3.2.2 试验材料
        3.2.3 养护环境
        3.2.4 试样制备
    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3.1 试验内容
        3.3.2 试验仪器
        3.3.3 试验过程
        3.3.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3.4 三轴压缩试验
        3.4.1 试验内容
        3.4.2 试验仪器
        3.4.3 试验过程
        3.4.4 三轴压缩试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旋挖钻孔灌注桩孔壁稳定性分析
    4.1 引言
    4.2 数值分析软件介绍
    4.3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4.4 未预先加固情况下泥浆护壁孔壁稳定性分析
    4.5 不同桩径水泥土加固厚度对孔壁稳定性的影响
    4.6 不同桩长水泥土加固厚度对孔壁稳定性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与结论
    5.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复合水泥土力学性能与渗透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泥土的强度研究
        1.2.2 水泥土的渗透性研究
        1.2.3 复合水泥土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内容及方案
    2.1 试验材料及性质
        2.1.1 试验用土的基本土性
        2.1.2 试验用水泥的基本特性
        2.1.3 试验用外掺剂的基本特性
    2.2 复合水泥土试件的制备与养护
        2.2.1 复合水泥土的配合比设计
        2.2.2 复合水泥土试件的制备方法
        2.2.3 复合水泥土试件的养护方法
    2.3 试验方法
        2.3.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3.2 柔性壁渗透试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合水泥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1 复合水泥土无侧限抗压试验概况
        3.1.1 抗压试验模具选择
        3.1.2 抗压试验用仪器
        3.1.3 抗压试验步骤概述
    3.2 无侧限抗压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标准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3.2.2 石膏复合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3.2.3 GS复合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3.2.4 沸石粉复合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3.2.5 S复合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水泥土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4.1 复合水泥土渗透试验概况
        4.1.1 渗透试验模具选择
        4.1.2 渗透试验用仪器
        4.1.3 渗透试验步骤概述
    4.2 渗透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母土为淤泥质粘土的复合水泥土渗透试验结果
        4.2.2 母土为粉土的复合水泥土渗透试验结果
        4.2.3 母土为粉砂土的复合水泥土渗透试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土强度经验公式的提出及验证
    5.1 水泥土强度经验公式的提出
    5.2 工法概述
        5.2.1 水泥搅拌桩
        5.2.2 TRD工法
    5.3 现场取浆测试
        5.3.1 施工现场水泥土浆取样方法
        5.3.2 测试结果
    5.4 测试结果对经验公式的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养生条件差异性对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水泥稳定碎石及水泥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1 原材料性能
        2.1.1 水泥
        2.1.2 土
        2.1.3 集料
    2.2 级配设计
    2.3 最佳水泥用量的确定
    2.4 粉煤灰产量的确定
        2.4.1 试验方案与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工地养生日阶段温湿度的确定
    3.1 日阶段温湿度的确定方法
    3.2 气候数据与分析
        3.2.1 黑龙江省南部的温湿度分布
        3.2.2 黑龙江省北部的温湿度分布
    3.3 日阶段温湿度的确定
        3.3.1 黑龙江省南部日阶段温湿度的确定
        3.3.2 黑龙江省北部日阶段温湿度的确定
    3.4 日阶段温湿度的修正
        3.4.1 黑龙江省南部温湿度修正
        3.4.2 黑龙江省北部日阶段温湿度的修正
        3.4.3 工地覆盖修正
        3.4.4 修正后的日阶段温湿度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工地养生与室内标准养生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
    4.1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
        4.1.1 试验方法
        4.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劈裂强度试验
        4.2.1 试验方法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收缩特性试验
        4.3.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干缩试验结果分析
        4.3.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温缩试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工地养生与室内标准养生的水泥稳定土的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
    5.1 水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
        5.1.1 试验方法
        5.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 水泥稳定土劈裂强度
        5.2.1 试验方法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水泥土收缩特性试验
        5.3.1 水泥土干缩试验结果分析
        5.3.2 水泥土的温缩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依托工程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养生差异性的实际应用
    6.1 项目介绍
        6.1.1 项目概况
    6.2 试验路铺筑
        6.2.1 养生
    6.3 试验结果分析
        6.3.1 无侧限抗压强度
        6.3.2 劈裂强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水泥搅拌桩在昆明地铁泥炭质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炭质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1.2.2 水泥搅拌桩加固机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与气象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气象特征
        2.1.3 水文特征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4.1 地震
        2.4.2 区域构造特征
        2.4.3 研究区构造特征
    2.5 水文地质特征
        2.5.1 地表水及地下水分布特征
        2.5.2 水土腐蚀性
    2.6 特殊地质
    2.7 不良地质
        2.7.1 砂土液化
        2.7.2 岩溶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泥炭质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3.1 研究区泥炭质土分布及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3.2 影响水泥搅拌桩性能的泥炭质土特性
    3.3 研究区泥炭质土有机质含量测定
        3.3.1 试验方法
        3.3.2 试验原理
        3.3.3 试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泥炭质土水泥浆结合性能试验研究
    4.1 水泥土固化作用机理
        4.1.1 水泥的水化作用
        4.1.2 水泥与土颗粒的相互作用
    4.2 水泥土压缩试验
        4.2.1 试验方法
        4.2.2 试验结果
    4.3 水泥土剪切试验
        4.3.1 试验方法
        4.3.2 试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昆明地铁石咀车辆段水泥搅拌桩加固数值模拟
    5.1 Plaxis软件简介
    5.2 水泥搅拌桩加固计算模型设计
    5.3 计算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不同土质条件深基坑防渗帷幕水泥掺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水泥土应用的发展历史
    1.3 水泥土的研究现状
        1.3.1 水泥土的强度研究
        1.3.2 水泥土的渗透研究
        1.3.3 水泥土的外加剂研究
        1.3.4 水泥土的微观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室内试验用基本土的物理性质探究
    2.1 试验用基本土的选配方法
        2.1.1 试验用基本土的选取原则
        2.1.2 试验用基本土的选取来源
        2.1.3 试验用基本土的重塑方法
    2.2 试验用基本土的土力学性质试验
        2.2.1 比重试验及结果
        2.2.2 颗粒分析试验及结果
        2.2.3 界限含水率试验及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塑水泥土的配置概况
    3.1 重塑水泥土的配比细化
    3.2 重塑水泥土的制备方法
    3.3 不同配制条件下的各重塑水泥土观感分析与描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塑水泥土的抗压试验
    4.1 重塑水泥土抗压试验概况
        4.1.1 抗压试验模具选择
        4.1.2 抗压试验用仪器
        4.1.3 抗压试验步骤概述
    4.2 无侧限抗压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配比条件下的重塑水泥土抗压试验破坏描述
        4.2.2 水灰比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4.2.3 水泥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4.2.4 水泥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压强度影响的验证
        4.2.5 膨润土及其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4.2.6 膨润土对失效水泥颗粒正向补偿作用的提出与探讨
        4.2.7 沸石粉及其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4.2.8 标准砂及其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塑水泥土的直剪试验
    5.1 重塑水泥土直剪试验概况
        5.1.1 直剪试验模具选择
        5.1.2 直剪试验用仪器
        5.1.3 直剪试验步骤概述
    5.2 直剪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配比条件下的重塑水泥土抗压试验破坏描述
        5.2.2 水灰比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5.2.3 水泥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5.2.4 水泥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剪强度影响的验证
        5.2.5 膨润土及其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5.2.6 沸石粉及其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5.2.7 标准砂及其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现场防渗帷幕水泥土墙的渗透试验
    6.1 防渗帷幕种类概述
    6.2 TRD工法概述
        6.2.1 TRD工法原理
        6.2.2 TRD工法施工工艺
        6.2.3 TRD工法与传统工艺比较的主要技术特点
        6.2.4 TRD工法技术总结
    6.3 防渗帷幕水泥土的渗透试验概况
        6.3.1 现场试验用土取样制样方法
        6.3.2 渗透试验用仪器
        6.3.3 渗透试验测试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程现场外运置换土的置换率关系推导
    7.1 外运置换土的置换率研究意义概述
    7.2 置换率推导涉及符号说明
    7.3 置换率推导过程及结果
    7.4 实际工程项目置换率测定与推导
        7.4.1 测试项目工程概况
        7.4.2 施工参数概述
        7.4.3 工程项目理论与实际置换率的测算及对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冻融作用下地铁隧道周围水泥改良黏土的静动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本文创新点
2 冻融作用下水泥改良黏土的静力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静三轴试验设计
    2.3 水泥改良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与静强度
    2.4 刚度软化规律
    2.5 本章小结
3 冻融作用下水泥改良黏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动三轴试验设计
    3.3 水泥改良黏土的累积塑形变形
    3.4 刚度软化规律
    3.5 动应力-动应变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冻融作用下水泥改良黏土动力特性的微观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扫描电镜试验
    4.3 压汞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水泥固化淤泥强度早期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2 养护温度对CSM强度发展的影响研究
    2.1 室内试验
    2.2 CSM早期强度发展特性
    2.3 养护温度对CSM早期强度发展的影响规律
    2.4 养护温度对CSM中后期强度发展的影响规律
    2.5 本章小结
3 考虑养护温度影响的CSM全过程强度发展表征模型
    3.1 表征标准养护下CSM强度发展的双曲线模型
    3.2 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CSM强度发展的表征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CSM强度早期预测方法
    4.1 混凝土强度早期预测方法
    4.2 适用于CSM的强度早期预测方法
    4.3 CSM强度早期预测方法的试验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附录2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10)宁波软土区旋喷桩-微型钢管桩组合体的传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2.1 模型试验研究
        1.2.2 现场试验研究
        1.2.3 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组合体模型的室内试验研究
    2.1 组合体模型的静载荷试验
        2.1.1 模型试验概况
        2.1.2 模型试验槽加载方案设计
        2.1.3 模型桩的应变测点布设方案
        2.1.4 模型试验材料性能测试
        2.1.5 模型桩的制作及埋设方法
        2.1.6 试验加载方案
    2.2 组合体模型的试验结果分析
        2.2.1 钢棒竖向抗拔模型试验
        2.2.2 钢棒竖向抗压模型试验
        2.2.3 模型桩整体抗压模型试验
        2.2.4 钢棒水平受荷模型试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组合体承载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
    3.1 现场试验概况
        3.1.1 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2 试桩参数
        3.1.3 试桩的平面布设
    3.2 组合体的施工方法与质量检测
        3.2.1 组合体的施工方法
        3.2.2 组合体的质量检测
    3.3 试验加载方案
        3.3.1 加载模式
        3.3.2 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3.4 试验结果分析
        3.4.1 旋喷桩芯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3.4.2 微型钢管桩水平受荷时组合体的承载力
        3.4.3 组合体整体抗压承载力
        3.4.4 微型钢管桩抗压时组合体的承载力
        3.4.5 微型钢管桩抗拔时组合体的承载力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组合体数值模型建立及其准确性验证
    4.1 建立组合体的数值模型
        4.1.1 组合体的数值模型概述
        4.1.2 组合体材料属性
        4.1.3 组合体界面参数
    4.2 数值模型的准确性验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组合体传力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微型钢管桩水平受荷时组合体的传力机制
        5.1.1 位移场分析
        5.1.2 桩身弯矩分布
        5.1.3 应力场分析
        5.1.4 微型钢管桩的外径影响分析
    5.2 整体抗压时组合体的传力机制
        5.2.1 微型钢管桩和旋喷桩的应力分担比分析
        5.2.2 组合体界面的传力机理
        5.2.3 组合体的轴力分布规律
    5.3 微型钢管桩抗拔时组合体的传力机制
        5.3.1 旋喷桩的受力机理
        5.3.2 微型钢管桩的受力机理
        5.3.3 组合体的破坏形式
    5.4 微型钢管桩抗压时组合体的传力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组合体的竖向承载力计算研究
    6.1 竖向荷载作用下组合体的受力模型
    6.2 竖向荷载作用下微型钢管桩-旋喷桩界面的黏结力分布假设
        6.2.1 组合体整体抗压模式
        6.2.2 微型钢管桩竖向承载模式
    6.3 竖向荷载作用下组合体的轴力计算
        6.3.1 组合体整体抗压时的轴力计算
        6.3.2 微型钢管桩竖向承载时组合体的轴力计算
    6.4 竖向荷载作用下组合体的承载力计算
        6.4.1 组合体整体抗压时的承载力计算
        6.4.2 微型钢管桩抗压时组合体的承载力计算
        6.4.3 微型钢管桩抗拔时组合体的承载力计算
        6.4.4 承载力计算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高含水量条件下水泥土强度室内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及其本构模型研究[D]. 黄少平.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流态固化土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王艺程. 吉林大学, 2021(01)
  • [3]软土层旋挖施工孔壁稳定性分析及防塌孔措施研究[D]. 刘青.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4]复合水泥土力学性能与渗透特性试验研究[D]. 谢家文.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5]养生条件差异性对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的影响[D]. 杨佳南.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6]水泥搅拌桩在昆明地铁泥炭质土中的应用研究[D]. 张怀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7]不同土质条件深基坑防渗帷幕水泥掺量优化研究[D]. 刘雨冰.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8]冻融作用下地铁隧道周围水泥改良黏土的静动力特性研究[D]. 何坤.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9]水泥固化淤泥强度早期预测方法[D]. 陈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 [10]宁波软土区旋喷桩-微型钢管桩组合体的传力机制研究[D]. 毛志鹏.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高含水条件下水泥土强度的室内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