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中彩超在胆总管下段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兴杰,桂普国[1](2021)在《CT胆道仿真内窥镜在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CT胆道仿真内窥镜(CTVC)在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6例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通过手术病理诊断为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与术后结果对比观察螺旋CT薄层扫描、CTVC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诊断结果,分析CTVC在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种检测方法对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显示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胆囊管和三、四级肝内胆管分支显示率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ERCP诊断显示率更高(P<0.05),但ERCP与CTVC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76例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患者,CTVC诊断的结石直径大小与术后手术确诊无明显差别,而且其诊断准确率均高于螺旋CT和ERCP(均P<0.05),三种检测方法对于胆管扩张检出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阴性结石检出数上,CTVC的检出率最高(P<0.05),其中ERCP将6例患者误诊为气泡,2例患者诊断为正常,螺旋CT将23例患者诊断为炎性狭窄可能,有8例患者未诊断出确切异常。螺旋CT诊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ERCP诊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8%,CTVC诊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5%,ERCP的诊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CTVC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ERCP和螺旋CT(均P<0.05)。结论:CTVC虽然诊断耗时多,需要静脉滴注胆影葡胺后再进行CT扫描,但是诊断无创伤,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对于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中的诊断与手术诊断病理结果相符,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
金瑶,陈珍珍,胡铁波,陈露苗,张玉琴[2](2021)在《腹部超声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腹部超声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均接受腹部超声与MRCP检查,以手术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胆总管结石不同位置腹部超声与MRCP两种检查手段检查结果。结果胆总管中上段结石:MRCP诊断的真阳性率略高于腹部超声诊断,但差别不大;胆总管下段结石:MRCP诊断的真阳性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诊断。结论腹部超声与MRCP检查均为胆总管结石的有效诊断手段,腹部超声一定程度上可以准确诊断、定位胆总管中上段结石,同时对于胆总管下段结石辅助MRCP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真阳性检出率。
王海方[3](2021)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转开腹列线图模型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发生中转开腹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预测中转开腹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实现中转开腹风险的量化,为临床医师工作决策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了沧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523例行LC联合LCBDE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腹部手术史、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胆总管直径、胆囊壁厚度、胆囊增大、胆总管结石数量、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等观察指标。根据是否中转开腹分为腹腔镜组452例,中转开腹组71例。通过SPSS25.0统计软件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中转开腹的相对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以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础通过RStudio(1.3.1056)软件建立预测LC联合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转开腹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腹部手术史(c2=3.930,P=0.047)、白细胞>10’109/L(c2=7.298,P=0.007)、中性粒细胞比率>70%(c2=4.267,P=0.039)、总胆红素>17.1umol/L(c2=18.444,P<0.001)、ALP>150U/L(c2=3.877,P=0.049)、胆总管直径>12mm(c2=8.918,P=0.003)、胆囊壁厚度>4mm(c2=9.084,P=0.003)、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c2=9.424,P=0.00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LC联合LCBDE发生中转开腹的相对危险因素。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10’109/L(OR=2.027,P=0.025)、中性粒细胞比率>70%(OR=2.069,P=0.023)、总胆红素>17.1umol/L(OR=2.880,P<0.001)、胆总管直径>12mm(OR=1.844,P=0.023)、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OR=2.505,P=0.00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LC联合LCBDE发生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3.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了列线图预测模型,随后采用Bootstrap1000次重复抽样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校正曲线发现预测模型一致性良好,C-index为0.715(95%CI:0.650~0.78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95%CI:0.650~0.780),说明预测模型准确性高。结论:本研究筛选出LC联合LCBDE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胆总管直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及总胆红素因素成功建立了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手术发生中转开腹能力良好,为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和制定个体治疗策略提供了可靠客观的理论依据。
宋兵[4](2021)在《胆总管下段结石腹部超声检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胆总管下段结石采用腹部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部超声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腹部超声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的准确率,鉴别诊断分析胆总管下段结石与其他胆总管疾病。结果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100例患者均确诊。腹部超声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的阳性检出率为98.0%(98/100),诊断准确率为98.0%(98/100)。胆总管下段结石的影像学特征:胆总管下段呈稳定强回声光团,胆管壁与光团间界限明显;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特征:胆总管扩张为梭形,内部有明显液性暗区,囊肿与近端肝管连接;壶腹癌的影像学特征:胰头右侧及胆总管末端可见不规则低回声肿块;胆总管下段癌的影像学特征:胆总管下段见较高回声,与关闭边界不清。结论以腹部超声检查胆总管下段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诊疗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
孟祥文,顾东华,孙明[5](2019)在《3D MRCP结合薄层T2WI序列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胆总管下段结石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技术以其无创、快速、准确、三维成像及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然而对于小结石、泥沙样结石漏诊率仍然较高,如何在常规MRCP基础上优化序列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2]。有文献报道在常规3D MRCP基础上加入了轴位薄层T2WI序列,以期提高诊断的准确度[3]。本文对3D MRCP结
李娜[6](2019)在《腹部彩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腹部彩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76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前予以腹部彩超检查,观察腹部彩超检查结果、结石位置分布状况与手术验证情况。结果腹部彩超的检出率为93.42%,十二指肠壁间段、胰腺段、十二指肠后段、十二指肠上段的结石定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89%、93.33%、95.00%、93.75%。结论腹部彩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为显着。
夏琼[7](2019)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胆总管下段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 Ultrasound,CEUS)结合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定量分析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梯度(Grad)三个造影参数,在胆总管下段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3月因腹痛、腹胀、黄疸于我院肝胆外科住院,确诊为胆总管下段病变的患者78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及造影检查,观察及记录造影模式,结合TIC分析,分别获得病灶及病灶周边正常胆管壁(距离病灶5mm以上的正常胆管壁)的TIC三组造影参数:达峰时间、曲线下面积、梯度。术后追踪患者的病理结果,78例患者中,有61例有病理结果。根据病理类型分成良性组和恶性组,其中,良性组28人,恶性组33人。同时纳入25名正常志愿者(没有胆总管下段病变的患者)为正常对照组,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获得胆总管壁的三组造影参数。结果1.输入造影剂后,胆总管下段病灶边界、大小等显像更加清楚。2.恶性组中,(1)动脉期表现高增强26例,其中静脉期表现低增强24例,呈等增强2例;(2)动脉期表现等增强4例,其中静脉期表现低增强2例,等增强2例;(3)动脉期及静脉期均表现低增强3例。3.良性组中,(1)动脉期为高增强5例,其中静脉期为低增强1例,等增强4例(2)动脉期为等增强23例,其中静脉期为等增强19例,低增强4例。4.良性组中,胆总管下段病灶与周边正常胆总管壁的造影参数TTP、AUC、Gr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恶性组中,胆总管下段病灶与周边正常胆总管壁的造影参数TTP、AUC、Gr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胆总管下段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比较,超声造影参数TTP、AUC、Gr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三组中,胆总管用于对照的胆管壁超声造影参数TTP、AUC、Gr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超声造影使胆总管下段病灶边界、大小等显像更加清楚。2.胆总管下段良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灌注模式、增强程度不同。3.胆总管下段良恶性病变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值之间存在差异。恶性病变中的达峰时间短于良性病变;而恶性病变中的曲线下面积、梯度大于良性病变。为进一步研究该差异对胆总管下段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依据。
于瀚翔[8](2019)在《维尔纽斯模式对于胆囊结石术前筛查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VUHI模式(胆总管结石风险评估模式)应用于已确诊胆囊结石病人术前筛查胆总管结石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对比VUHI值与腹部B超诊断、血清胆红素浓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浓度、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浓度、碱性磷酸酶浓度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浓度对于胆囊结石病人合并胆总管结石风险的预估效果,旨在通过量化性分析指标提高胆囊结石病人术前是否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提高诊出率,减少因漏诊造成手术方案的误判。同时为因客观因素(体内含有金属植入物及幽闭空间恐惧症等)不能行MRCP及CT的病人探求一种新的辅助检查参考手段。方法:本研究纳入共计561例自2016年6月1号至2018年6月1号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因胆囊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治疗的病人,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共计128例(占比22.3%)。将所有病人的VUHI值、总胆红素浓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浓度、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浓度、腹部B超诊断、碱性磷酸酶浓度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浓度临床资料汇总,计算各自对于诊断CBDS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指数,并进行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后综合分析VUHI值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VUHI值对于胆囊结石病人是否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术前预估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VUHI值≥3.49时对于合并胆总管结石诊断的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88.0%,此时对应的诊断正确指数最大为0.724。另包含5项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浓度,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浓度,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浓度,腹部B超测量下的胆总管最宽处直径及VUHI值)的综合评估对是否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预测概率P≥0.5为截断值,其综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88.2%,正确指数为0.734。结论:VUHI模式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预估效果明显优于同组血液生化指标及腹部B超诊断,对于已确诊胆囊结石病人术前胆总管结石风险的筛查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作用。通过将临床筛查结果进行量化式分析提高尤其是基层医院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术前诊出率,其简便、可靠、不额外增加病人经济负担的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图4幅;表6个;参考文献13篇。
邓壮[9](2019)在《壶腹周围癌的EUS评价及其与MRI、MRCP、CT诊断效能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EUS在壶腹周围癌中的诊断价值,并与MRI、MRCP、CT等影像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影像诊断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为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2月份至2018年5月份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且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壶腹周围癌的患者73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研究EUS、MRI、MRCP以及CT在壶腹周围癌中的诊断符合率、特异性、敏感性,分析EUS、CT、MRI以及MRCP检查壶腹周围癌的影像学征象,比较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73例,其中男性51例(占69.86%),女性22例(占30.14%),患者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29岁,平均为62.03±9.12岁。所有患者行手术病理检查,病理诊断结果均为壶腹周围癌,其中壶腹癌23例(占31.50%),十二指肠乳头癌22例(占30.14%),胰头癌14例(占19.18%),胆总管下段癌14例(占19.18%)。EUS诊断壶腹周围癌的符合率为78.08%,高于CT(66.18%)、MRI 62.5%)、MRCP(55.71%)。EUS与CT对壶腹周围癌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US总体诊断符合率要高于MRI、MRCP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EUS与MRI、MRCP在不同类型壶腹周围癌的诊断符合率,发现EUS的十二指肠乳头癌诊断符合率与MRI、MRCP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43)。胆总管下段癌的诊断符合率与MRCP的诊断符合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ROC曲线结果显示,EUS、CT、MRI、MRCP对胰头癌的诊断效能优于其它三种类型壶腹周围癌,EUS和CT对胰头癌的诊断效能接近,且均优于MRI和MRCP;EUS对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以及胆总管下段癌的诊断效能均优于其它三种诊断方法。EUS对不同类型壶腹周围癌的敏感性为71.43%~86.96%,特异性为88.68%~100%;MRI对不同类型壶腹周围癌的敏感性为54.55%~71.43%,特异性为80.70%~100%;MRCP对不同类型壶腹周围癌的敏感性为41.67%~61.54%,特异性为75.81%~100%;CT对不同类型壶腹周围癌的敏感性为47.62%~84.62%,特异性为87.93%~96.49%。根据不同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EUS诊断效能优于其它三种诊断方法。EUS对于不同类型壶腹周围癌的肿块血供、形态、边缘、是否凸向管腔、回声、胰胆管扩张比、梗阻部位管腔形态进行分析。胰头癌的肿块血供不丰富率(100%)、形态不规则率(100%)、肿块凸向管腔率(100%)、血供不丰富率(100%)均高于壶腹癌(56.5%,43.5%,56.5%)、十二指肠癌(36.4%,22.7%,36.4%)、胆总管下段癌(35.7%,21.4%,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壶腹癌肿块边缘清晰率(56.5%)高于胆总管下段癌(71.4%)和胰头癌(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头癌的回声(低回声率100%)与壶腹癌回声(低回声率13%,等回声率30.4%,偏高回声56.5%)、十二指肠乳头癌回声(低回声率13.6%,等回声率31.8%,偏高回声54.5%)、胆总管下段癌回声(低回声率71.4%,等回声率0%,偏高回声28.6%)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总管下段癌的回声与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回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乳头癌与壶腹癌回声间存在差异,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头癌胰胆管扩张比高于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下段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壶腹癌,P<0.0001;十二指肠乳头癌,P<0.000l;胆总管下段癌,P=0.001)。壶腹癌梗阻部位管腔形态(截断型,30.4%;鸟嘴型56.5%,鼠尾型13.0%)与十二指肠乳头癌(截断型,68.2%;鸟嘴型0%,鼠尾型31.8%)、胆总管下段癌(截断型,57.1%;鸟嘴型14.3%,鼠尾型28.60%)、胰头癌不同(截断型,64.3%;鸟嘴型14.3%,鼠尾型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壶腹癌与十二指肠乳头癌间有显着差异(x2=117.496,P=0.001);结论:EUS诊断壶腹周围癌的诊断符合率,高于CT、MRI、MRCP。EUS、CT、MRI、MRCP对胰头癌的诊断效能优于其它三种类型壶腹周围癌,EUS和CT对胰头癌的诊断效能接近,且均优于MRI和MRCP;EUS对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以及胆总管下段癌的诊断效能优于其它三种影像学方法。EUS检查过程中,肿块的血供、形态、边缘、是否凸向管腔、回声、胰胆管扩张比、梗阻部位管腔形态可作为壶腹周围癌分类的参考依据。
沈鹏[10](2019)在《经胆道超声造影联合注水诊断胆总管术后残石》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经胆道超声造影联合超声注水检查在胆总管术后残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7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留置T管患者37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PTCD)后取石患者12例。患者进行检查前需排除超声造影禁忌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与经胆道超声造影联合超声注水检查(CEUS-SJ),观察并记录注水检查前后胆总管长度,内径,其内有无残余结石,并将检查结果与胆道镜金标准结果进行比较。注水检查前后胆总管显示的长度及内径结果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CEUS-SJ结果与胆道镜探查结果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49例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与CEUS-SJ,胆总管全程显示率分别为18.37%(9/49)、87.76%(43/49);胆总管长度分别为(2.54±1.89)cm,(4.59±2.24)cm,直径分别为(0.65±0.43)cm、(0.93±0.47)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1,4.81,P均<0.01)。注入生理盐水前常规超声检查疑似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4例,注射生理盐水后新增11例疑似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经胆道镜检查13例证实为胆总管结石,2例未见明显结石。注水检查后未见明显结石或胆总管显示不清的患者中,有4例被证实为存在残余结石。以胆道镜结果为金标准,经胆道超声造影联合注水检查的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93.8%,阳性预测0.87,阴性预测0.88,Youden指数0.70,准确率87.8%。Kappa值为0.72。结论:CEUS-SJ可以提高胆总管显示率,显示范围以及胆总管残余结石的检出率,并可作为术后残余结石的筛查手段。
二、术中彩超在胆总管下段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术中彩超在胆总管下段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CT胆道仿真内窥镜在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螺旋CT检查: |
1.2.2 CTVC检查: |
1.2.3 ERCP检查: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三种检查方法胆道显示率对比 |
2.2 三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对比 |
2.3 三种检查方法诊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
2.4 三种检查方法诊断价值对比 |
3 讨 论 |
(2)腹部超声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2 结果 |
2.1 胆总管中上段结石两种检查结果比较(表1) |
2.2 胆总管下段结石两种检查结果比较(表2) |
3 讨论 |
(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转开腹列线图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胆总管下段结石腹部超声检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2] |
1.2.2 排除标准[3] |
1.3 方法 |
1.3.1 仪器 |
1.3.2 检查前准备 |
1.3.3 检查方法 |
1.3.4 诊断依据 |
1.4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2.1 腹部超声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的准确率分析 |
2.2 胆总管下段结石与其他胆总管疾病的鉴别诊断分析 |
3 讨论 |
(6)腹部彩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腹部彩超检查结果与手术验证结果对比 |
2.2 腹部彩超结石位置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 |
3 讨论 |
(7)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胆总管下段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研究对象、材料方法 |
1.1 研究对象、材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仪器 |
1.2 检查方法 |
1.2.1 普通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 |
1.2.2 图像观察和分析 |
1.3 质量控制 |
1.4 分组 |
1.5 统计学分析 |
2.研究结果 |
2.1 病例一般临床资料 |
2.2 常规超声表现及超声造影模式 |
2.3 超声造影数据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造影在胆道系统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维尔纽斯模式对于胆囊结石术前筛查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课题研究 |
1.1 研究目的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临床材料 |
1.2.2 病例入组与排除标准 |
1.2.3 诊断标准 |
1.2.4 手术操作流程 |
1.2.5 仪器型号与检查方法 |
1.2.6 统计学处理 |
1.3 结果 |
1.3.1 病人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
1.3.2 不同CBDS预测因子的预测效果分析及VUHI值的ROC曲线分析 |
1.3.3 综合5 项预测因子的预测效果分析及其综合ROC曲线 |
1.3.4 不同VUHI值检测到CBDS的比例及可能性 |
1.4 讨论 |
1.4.1 腹部超声及血清学生化指标对于诊断合并CBDS的局限 |
1.4.2 VUHI值对于合并胆总管结石诊断的优势 |
1.4.3 对于VUHI值应用于临床的展望 |
1.5 研究的缺陷及不足之处 |
1.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不同方式对胆囊结石病人术前筛查胆总管结石风险临床价值的新进展 |
2.1 背景 |
2.2 VUHI模式 |
2.3 肝功能指标(liver function test,LFT) |
2.4 腹部超声扫描(ultrasound scanning,USS) |
2.5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scanning, CT) |
2.6 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 |
2.7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
2.8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 |
2.9 选择性术中胆管造影(ih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IOC)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导师简介 |
指导教师简介1 |
指导教师简介2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壶腹周围癌的EUS评价及其与MRI、MRCP、CT诊断效能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 |
3.2 不同影像方法诊断壶腹周围癌诊断情况 |
3.3 不同病理类型壶腹周围癌的影像诊断征象 |
4 讨论 |
5 结论 |
6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经胆道超声造影联合注水诊断胆总管术后残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仪器与方法 |
2.3 测量指标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胆系结石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术中彩超在胆总管下段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CT胆道仿真内窥镜在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J]. 李兴杰,桂普国. 陕西医学杂志, 2021(05)
- [2]腹部超声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J]. 金瑶,陈珍珍,胡铁波,陈露苗,张玉琴. 中国乡村医药, 2021(06)
- [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转开腹列线图模型的建立[D]. 王海方.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4]胆总管下段结石腹部超声检查研究[J]. 宋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21(04)
- [5]3D MRCP结合薄层T2WI序列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J]. 孟祥文,顾东华,孙明. 现代实用医学, 2019(11)
- [6]腹部彩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李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85)
- [7]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胆总管下段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D]. 夏琼.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维尔纽斯模式对于胆囊结石术前筛查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分析[D]. 于瀚翔.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9]壶腹周围癌的EUS评价及其与MRI、MRCP、CT诊断效能的对比研究[D]. 邓壮. 浙江大学, 2019(03)
- [10]经胆道超声造影联合注水诊断胆总管术后残石[D]. 沈鹏.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标签:胆总管论文; 胆总管结石论文; 胆囊结石微创技术论文; 超声造影论文; 胆道梗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