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科普创作的选题构思(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指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宋婧哲[2](2021)在《应急事件中的科普微视频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文中认为微视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介,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如今移动互联中最受瞩目的就是短视频行业。由于它有效的利用了碎片化时间,所以深得用户追捧。科普微视频作为微视频中重要的一个内容类别,它短小精悍,便于传播,因此在科学知识与思想的传播、科学精神的发扬、民众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成为了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创作传播价值与日俱增。为了实现科普微视频的价值,满足大众的科普需求,就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创作思路,改变创作观念和手法。本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这一背景下的科普微视频创作的内容呈现和创作方式,梳理科普微视频的优势与问题,积极探索科学传播的新形式。本文的研究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在绪论部分通过收集大量和科普微视频相关的期刊文献等资料,总结性的叙述了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核心,并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汇总和归纳,总结出本文章的主要理论研究基础。第二章是关于科普微视频和应急事件的相关概念的陈述,叙述了微视频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同时针对其传播的特征与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第三章是对应急事件中的科普微视频的特征与构成的分析,分别从科普微视频在应急事件中的表现特征和科普微视频的组织构建两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关于科普微视频在应急事件中的表现特征方面,着重分析了其传播、形式和内容的特征,并在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这些特征可能导致的问题。在科普微视频的组织构建方面结合了相关的科普微视频的案例,从色彩运用、视觉空间组织、科技美学、剪辑表现、科学趣味的解说这五个创作领域进行分析论述。第四章是关于应急科普微视频的优势和问题的分析。第五章则是对应急科普微视频的发展创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主要注重从发布机制、提升品质内容以及兼顾情感需求和利用社交拓展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才能让应急事件中的科普微视频创作取得更好的发展。
吴睿宇[3](2020)在《数字插画在高校预防艾滋病公众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今移动互联设备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使得现代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结合《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拟定,以及近几年高校学生染上艾滋病机率增长,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就显得极为重要。根据高校预防艾滋病所提出的新要求,借助创新型数字插画设计的微信公众号,能有效增强高校普及艾滋病知识的实效性。论文共分成三个板块共六个章节,第一板块是论文第1章节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笔者发现:国内对于数字插画在高校防艾类公众号中的运用,包括其风格特征的研究不够深入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更深入研究的可能。第二板块包括论文的第2章、第3章及第4章,第2章对数字插画的概念及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归纳总结出一些理论性成果,分析了数字插画的传播特征。第3、第4章结合笔者关于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归纳出所需创作关于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点,并根据笔者绘画风格,展开一系列前期创作分析,探求数字插画与网络媒介之一的微信公众号的联系以及在设计中的表现,以及分析其在防艾类公众号中的可行性及科学性,为后期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板块包括论文的第5章和第6章。第5章是在前期的归纳分析上,将数字插画应用于高校防艾公众号中,详细阐述了公众号的视觉VI系统设计,包括形象以及文章的标题插画、文章插画、排版等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第6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以及研究的展望:数字插画在防艾类公众号还有更多探索的可能性。
胡阳阳[4](2020)在《历史科普图书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自然科普图书出版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人文科普图书出版的研究则少有涉及。人文学科在塑造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都承担着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增强国民凝聚力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以历史科普图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当前我国历史科普图书出版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历史科普图书在当今出版环境下如何获得良性发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历史科普图书鱼龙混杂,选题同质化、内容庸俗化成为制约历史科普图书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优质内容的打造、人才队伍的建设、出版形式的创新、品牌形象的塑造对促进历史科普图书良性发展、营造良好出版氛围层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主要说明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第二章对历史科普图书概念、特征进行了相关界定。第三章从出版主体、选题、作者队伍等层面分析历史科普图书市场现状。第四章是历史科普图书编辑出版存在问题的分析,从作者和出版社角度进行考虑:选题缺乏创新性、内容庸俗化、出版形式单一、作者缺乏创作积极性等。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提出了相应的出版对策,从人才培养、内容、形式、营销等层面提出:加强作者队伍培养,打造优质历史科普内容,营销方式多样化,建立历史科普品牌等。本文对历史科普图书出版现状、问题、对策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历史科普图书出版实践提供借鉴,并且鼓励更多出版社参与到历史科普图书乃至人文科普图书出版中来。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司宇辰[6](2020)在《王晋康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科幻文学开始复兴,以《科幻世界》杂志为阵地,涌现了一批新锐的、有思想的科幻作家,即所谓的“新生代”作家。这些作家包括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这些作家以充实阔大的内容设置,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和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不仅在世纪之交形成了中国的新一波科幻热,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契合了当前中西方科幻文学界广泛的深化主旨、拓宽思路的共识。而这批作家当中,王晋康凭借其饱满的创作激情、显着的“核心科幻”创作理念、深沉苍凉的行文风格、较高的创作产量等尤其引人瞩目,被誉为中国新生代科幻的“基石”和“思想者”。王晋康的科幻小说作品,因浓厚的科学哲理思辨而独树一帜,在选材上与其他专注于呈现天马行空的缤丽环境的作家不同,王晋康的作品以对科技伦理的关注与呈现着称。王晋康善于在其作品中传达对科技发展的理性思考,书写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人性善与恶的纠结,尤其善于探讨科技与伦理产生冲突时人类的遭遇和抉择。本文通过结合王晋康生平经历中的科技情结、创作实践中的“核心科幻”主张及不同创作阶段对人与科技关系的恒常思索等方面,观照王晋康作品中科技伦理问题书写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王晋康小说中对于科技伦理问题与科幻题材的架构,分析其科技伦理观整体构建的三个典型维度:在自然规律和谐性上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反省、对于科技中心主义反乌托邦的构建和崩解的思索以及基于人性关怀对技术万能主义的批判;并在这一语境下讨论王晋康科技伦理书写的问题具现:基因工程与人类生理异化、人工智能与心智升级、灾变下的人类生存实验,分析在具体情境中的科技伦理讨论。在科技伦理问题讨论下,观照王晋康对于科技伦理困境和人文理性思辨的深厚的文学化具现:体现认知主体的尊严与价值的科技从业者形象、科普材料组合与悬疑手法构成的互文语境以及独特的苍凉宏阔的艺术美学特征。最后从王晋康对于中国科幻文学的价值意义上,分析其对于科技伦理主题的关注对于引导科技伦理实践、促进科幻文学体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科幻建构的独特地位。论文期望通过对王晋康科幻小说科技伦理元素的研究,突出分析其作品的科学特征、人文关怀及批判力量,以期为学界有关王晋康科幻文学的研究提供开拓性的探究视角。
荆嘉颖[7](2020)在《“局部气候调查组”知识生产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生产与传播是人类凭借脑力劳动创造并传递知识的过程。按照传播知识的载体来划分,知识生产与传播经历了口耳相传、文字印刷、互联网络三次重要变革。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互联网初期相对简单的技术应用不同,现今的互联网已将多模态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相贴合,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平台。而在知识生产领域,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生产和接受知识的方式与渠道,它以网络大数据为依托,采用海量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运用超链接、图片、视频等新形式,重新解构与建构原有的传统知识,成为现今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新平台。局部气候调查组作为互联网生产与传播科普知识的一股清流,于2016年8月5日发布其第一篇科普推送《一起下潜,海底一万米》,通过长图叙事模式带领人们探索从海平面到深海的科普知识,获得了一致好评,发布当日阅读量就达到10万+,开拓了一条新媒体平台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创新路径。本文以局部气候调查组公众号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新媒介环境下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实践,分析其解构与重构知识的特点,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当下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现状,思考其未来的发展。论文首先分析当前知识生产与传播的背景,探究在复杂的社会语境下知识生产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局部气候调查组微信公众号的知识生产进行详细分析,主要从生产主体、选题特征、形态构建、内容特色四个方面入手,阐明其知识生产的鲜明特征。与此同时,也对局部气候调查组的知识传播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从搭建社会化传播网络、基于用户思维传播知识、逐步强化矩阵式传播三个方面梳理其特色。毫无疑问,局部气候调查组在互联网平台创造出独有的知识景观,它在知识生产与传播方面所做的一系列探索和创新是值得肯定的,但也不能忽视其对科普知识进行解构与建构时暗藏的风险,诸如流行语的滥用、对宏大叙事的解构、视觉化的刺激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知识的泛娱乐化、碎片化和无序化倾向;而互联网平台的知识生产易无意识导致侵权,也易被间接侵权,甚至可能导致知识传播的“奥威尔悖论”。希望本文对局部气候调查组的深入探讨和思考,能够有助于局部气候调查组的健康成长,同时能够促进新媒体环境下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未来发展。
孙亚宁[8](2020)在《健康传播视域下“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研究》文中认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是健康传播的核心目标,伴随受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从早期门槛较高、相对朴素零散的实践活动,渐渐演变为专业性较强的一种传播活动。传播技术的提升更赋予健康传播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播广度及传播深度的延伸,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精准、交互式的健康传播服务成为现实,赋予健康传播更多的时代意义。特别是“一图胜千言,一频胜千图”的短视频,凭借简练精致、创作门槛低以及互动性较强等特点,为健康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丁香医生作为互联网健康传播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大众健康科普平台,以具有雄厚专业资质的丁香园医生团队作为基础打造全媒体矩阵,又以专业内容生产、社群联通互动来完善和发展自身品牌。为尝试探索新的内容形式,搭乘注意力经济东风,丁香医生开始在2018年入驻抖音平台制作短视频,粉丝数量以每个月100万的速度增长,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打造多个爆款,成为健康传播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头部用户。本文以丁香医生短视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抖音作为研究平台,从健康传播视角出发,采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传播内容、渠道、受众以及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梳理,探索其短视频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媒介特点以及发展过程中的优势经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为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在内容形式优化以及互动营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本研究总结出丁香医生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受众圈层未能打开”“未及时抓取用户活跃时间”“较难使粉丝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等问题,同时进行深层原因剖析,发现在“平台流量管控”“短视频制作团队”“UGC助推品牌推广”等方面存在一定客观或主观原因。在内容分析及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基础之上,提出“优化内容比例,完善内容输出”“细分栏目,提供更加精准服务”“优化互动机制,实现健康医疗社区化”等建议,希望基于此为以丁香医生为代表的健康传播短视频平台深入挖掘传播内容、完善传播渠道提供借鉴,进一步优化“以人为本,以生命为基”的健康传播价值取向,在短视频优质内容竞相追逐的当下走出一条专业又趣味的特色科普之路。
陈莉[9](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陈文[10](2020)在《自媒体科普漫画的视觉修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科技部负责人明确表示按照国家“三步走”的发展规划,我国科技创新也将同步发展。第一步,就是要在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第二步,要在2035年让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第三步,到2050年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传播环境的变化,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许多民间科普力量集中在了网络空间中,这些科普自媒体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民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科普形式、内容和渠道逐渐变得丰富多元,尤其是自媒体科普漫画的发展,不仅有效降低了科学的专业门槛,更是进一步扩大了科普范围与效率。本文从视觉修辞的视角出发,对自媒体科普漫画视觉修辞的主体、对象、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一一展开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几个头部科普漫画自媒体发布的科普作品进行分类统计,探究其视觉修辞的使用特征。用文本分析法深入分析科普漫画视觉修辞具体的表现手法以及如何与主题情境达到适切。在修辞效果分析方面,对几大科普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的留言进行合意性和受益性评估分析,用访谈法收集受众的阅读反馈,从侧面印证其修辞解码效果。最后结合自媒体科普漫画在长期的科普创作中形成的编码特征,提出对当下自媒体科普漫画修辞化呈现的思考与启发。通过对自媒体科普漫画的形式修辞、内容修辞和语篇结构的分析探究发现,自媒体科普漫画在形式表达上以独立组图的构图方式为主,长图方式为辅,漫画形象以男性居多,浅色系背景为主;在语言修辞方面,积极修辞的使用超过了消极修辞的使用,使之更契合自媒体传播语境;在图像修辞方面,摹状、拟人、示现、引用占据修辞使用频率前四,呈现出与广告、新闻漫画等平面图像修辞特征的明显不同之处;作为多模态科普语篇,自媒体科普漫画的图文互补性更强,连贯式叙事和递进式说理成为文章结构的首选,科普的话语风格倾向于调侃和鼓励,有效拉近了与用户的社会距离,同时积极与用户交流互动,打造知识圈层,形成良性的科普知识传播链。但是研究同时也发现,受众对科普漫画自媒体发布的信息的认可度与信任度较高,科普漫画的适用人群更广,因此在科普创作中,更应该注意文中数据、资料的真实与科学,通过专业人士或权威机构的审核来为内容做背书。
二、医学科普创作的选题构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学科普创作的选题构思(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应急事件中的科普微视频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2 科普微视频和应急事件相关概述 |
2.1 科普微视频的概念 |
2.2 应急事件的概念界定 |
3 科普微视频的特征和构成 |
3.1 科普微视频应急事件中的表现特征 |
3.1.1 生产及时性 |
3.1.2 传播高效性 |
3.1.3 形式多样性 |
3.1.4 知识聚焦性 |
3.2 科普微视频的组织构成 |
3.2.1 色彩运用 |
3.2.2 视觉空间组织 |
3.2.3 科技美学 |
3.2.4 剪辑表现 |
3.2.5 科学趣味的解说 |
4 应急科普微视频的优势与问题 |
4.1 科普微视频在应急事件中的优势 |
4.1.1 用户广泛 |
4.1.2 通俗易懂 |
4.1.3 全民参与 |
4.2 科普微视频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应急科普发布的时效问题 |
4.2.2 应急科普的科学性问题 |
4.2.3 缺乏统一的科普价值标准 |
4.2.4 表现形式单一 |
5 应急科普微视频的发展变革 |
5.1 科学与艺术相互促进 |
5.1.1 技术驱动变革 |
5.1.2 艺术促进科学的传播 |
5.2 科普视频的传播的发展趋势 |
5.2.1 注重与技术的融合 |
5.2.2 注重与人的融合 |
5.2.3 注重视觉呈现 |
5.2.4 注重表现形式 |
5.2.5 科普微视频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
5.3 科普微视频发展建议 |
5.3.1 完善应急科普微视频生产发布机制 |
5.3.2 生产优质内容 |
5.3.3 结合理性与感性诉求方式 |
5.3.4 运用视觉表达与社交属性 |
5.3.5 丰富的情节内容设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数字插画在高校预防艾滋病公众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研究的目的 |
1.2.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现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内外实践研究现状 |
1.4 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选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章 数字插画在新媒体时代的应用 |
2.1 数字插画概述 |
2.1.1 数字插画的定义 |
2.1.2 数字插画的特征 |
2.1.3 数字插画与传统插画的区别 |
2.2 新媒体概述 |
2.2.1 新媒体的界定 |
2.2.2 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
2.3 新媒体时代下数字插画的现状 |
2.3.1 数字插画在新媒体时代中广泛的应用 |
2.3.2 数字插画在新媒体时代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高校防艾公众号的前期应用现状分析 |
3.1 高校防艾类公众号相关分析 |
3.1.1 高校防艾类公众号的现状分析 |
3.1.2 类似防艾类的科普公众号传播现状分析 |
3.2 受众对于预防艾滋病认知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
3.2.1 受众对于艾滋病了解程度调查 |
3.2.2 受众关于预防艾滋病知识普及力度调查 |
3.2.3 受众的防艾知识认知调查分析 |
3.3 数字插画在科普类微信公众号中的传播优势 |
3.3.1 数字插画对比文字解读 |
3.3.2 数字插画对比摄影照片 |
第4章 数字插画在高校防艾公众号中的设计构思 |
4.1 高校防艾公众号设计构思 |
4.1.1 公众号图形元素数字插画设计构思 |
4.1.2 公众号菜单栏目设计构思 |
4.2 防艾知识科普插画的整体构思 |
4.2.1 防艾知识科普插画的形式创意构思 |
4.2.2 防艾知识科普插画的内容创意构思 |
4.3 高校防艾公众号插画风格选取 |
4.3.1 抽象类表现风格 |
4.3.2 卡通类表现风格 |
4.4 数字插画在高校防艾类公众号中的应用原则 |
4.4.1 确保防艾知识的科学性 |
4.4.2 强调艾滋病的危害性 |
第5章 高校防艾公众号的数字插画后期应用实践 |
5.1 高校防艾公众号数字插画视觉设计 |
5.1.1 高校防艾公众号的VI系统设计 |
5.1.2 高校防艾公众号的卡通形象设计 |
5.1.3 高校防艾公众号的文章插画设计 |
5.2 高校防艾公众号菜单栏目板块设计 |
5.2.1 高校防艾公众号菜单一级界面 |
5.2.2 高校防艾公众号菜单二级界面 |
第6章 结语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历史科普图书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科普图书出版研究综述 |
二、历史类图书出版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历史科普图书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历史科普图书特点 |
一、普及内容的科学性 |
二、普及方式的通俗性和趣味性 |
三、读者对象的大众化 |
第三节 历史科普的重要性 |
一、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
二、培养国民历史文化素养 |
第三章 历史科普图书出版现状 |
第一节 历史科普图书出版趋势 |
一、选题多样化 |
二、出版主体多元化 |
三、出版载体单一化 |
四、作者队伍不断壮大 |
五、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并存 |
一、互联网给历史科普带来挑战 |
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
三、技术发展促进科普方式多样化 |
第四章 历史科普图书出版存在问题 |
第一节 选题缺乏创新性 |
第二节 内容缺乏科学性 |
一、内容庸俗化 |
二、作品与史实不符 |
三、相关历史评价有失客观 |
第三节 出版形式单一 |
第四节 作者缺乏创作积极性 |
第五章 历史科普图书出版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加强作者和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
一、转变人才培养侧重点 |
二、改善人才激励机制 |
第二节 打造优质内容 |
一、选择合适的选题 |
二、加强历史科普素养的锻炼 |
三、关注历史科普图书的社会效益 |
四、加强对历史科普图书出版把关 |
第三节 创新出版形式 |
一、开发历史科普有声书 |
二、推出历史科普微视频 |
第四节 营销方式多样化 |
一、利用社交媒体开展社群营销 |
二、结合移动媒体打造场景营销 |
三、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 |
第五节 打造历史科普图书品牌 |
一、塑造品牌形象 |
二、促进品牌延伸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王晋康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2 王晋康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特征的成因 |
2.1 割舍不断的科学情结 |
2.2 “核心科幻”理念的统摄 |
2.3 对人与科技关系的恒常思索 |
3 王晋康科技伦理观的三个维度 |
3.1 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典型理路 |
3.2 科技中心主义反乌托邦的哲思 |
3.3 科学万能主义的经典批判 |
4 王晋康科幻小说的科技伦理呈现 |
4.1 于“人类异化”中迷失的道德世界 |
4.2 “理智自认”与自我赋权的科技焦虑 |
4.3 灾变中探寻“逆天改命”的时空迷宫 |
5 王晋康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的文学特质 |
5.1 科学思维与文学思维的交织 |
5.2 科学求真与文学设疑的相融 |
5.3 科学理性与文学人文性的交汇 |
6 王晋康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特征的审视 |
6.1 科技主义与伦理道德的冲突 |
6.2 科幻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交融 |
6.3 “科幻基石”与“思想者”的价值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局部气候调查组”知识生产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基础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对象概况 |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前知识生产与传播的背景分析 |
1.1 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文化环境 |
1.1.1 我国网络空间建设导向明确 |
1.1.2 网络文化呈现圈层化趋势 |
1.1.3 网络文化呈现泛娱乐化倾向 |
1.2 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心理环境 |
1.2.1 受众的知识需求 |
1.2.2 受众的分享需求 |
1.3 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媒介环境 |
1.3.1 走向开放的知识生产与传播 |
1.3.2 走向多元的创作主体 |
第二章 局部气候调查组的内容生产特征 |
2.1 局部气候调查组生产主体的特征 |
2.1.1 专业多元化 |
2.1.2 追求话语权 |
2.2 局部气候调查组的选题特征 |
2.2.1 选题广泛,类型丰富多样 |
2.2.2 贴近日常生活,普及性强 |
2.2.3 紧凑热点,突出话题性 |
2.2.4 关注冰点,强调服务性 |
2.3 局部气候调查组知识生产的形态构建 |
2.3.1 标题强调生动引人 |
2.3.2 语言多借流行语和梗来贴近受众 |
2.3.3 长图一镜到底,寓动于静 |
2.3.4 附件补充相关科普知识 |
2.4 局部气候调查组的内容特色 |
2.4.1 借助社会议题引发思考 |
2.4.2 善用流行语具有双重意义 |
2.4.3 通过具象来描述抽象概念 |
2.4.4 利用图文互文辅助叙事 |
第三章 局部气候调查组知识传播特征分析 |
3.1 注重搭建社会化传播网络 |
3.1.1 针对目标用户进行精准推送 |
3.1.2 着力构建及拓展知识社群 |
3.1.3 增强多元传播主体的强连接 |
3.2 基于用户思维的知识传播技巧 |
3.2.1 采用故事性叙述方式 |
3.2.2 解构宏大叙事 |
3.2.3 建构集体记忆 |
3.2.4 营造沉浸式氛围 |
3.2.5 注重强交流互动 |
3.3 逐步强化矩阵式传播 |
3.3.1 线上全媒体平台联合传播 |
3.3.2 线下IP产品拓宽传播渠道 |
第四章 局部气候调查组知识生产与传播带来的思考 |
4.1 建构知识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 |
4.1.1 滥用流行语而引发娱乐狂欢 |
4.1.2 故事化叙事易导致知识含量不足 |
4.1.3 解构宏大叙事带来知识碎片化 |
4.1.4 过度视觉刺激抢夺受众注意力 |
4.2 媒介技术催生知识的无序性 |
4.2.1 降低对知识的利用率 |
4.2.2 引发对知识的信任危机 |
4.3 知识产权易遭受侵犯 |
4.3.1 自身无意识的侵权 |
4.3.2 他人的间接侵权 |
4.4 知识传播或现“奥威尔悖论” |
4.4.1 网络知识传播再现“奥威尔悖论” |
4.4.2 现代网络技术加剧“奥威尔悖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健康传播视域下“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0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0.1 研究背景 |
1.0.2 研究意义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1.3 文献述评 |
1.2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
1.2.1 理论基础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健康传播类短视频概况及产生动因分析 |
2.1 健康传播类短视频概况分析 |
2.1.1 健康传播类短视频概念及发展 |
2.1.2 健康传播类短视频分类及特征 |
2.1.3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个案概况 |
2.2 健康传播类短视频产生动因分析 |
2.2.1 大众健康医疗观念的逐渐养成 |
2.2.2 受众碎片化专业化的信息需求 |
2.2.3 最具趣味性互动性的同类媒介 |
3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传播特征分析 |
3.1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传播内容特征分析 |
3.1.1 样本选取及效度分析 |
3.1.2 内容取向特征 |
3.1.3 技术形态特征 |
3.1.4 叙述方式特征 |
3.2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传播渠道特征分析 |
3.2.1 内容分发渠道 |
3.2.2 营销推广渠道 |
3.3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传播受众特征分析 |
3.3.1 问卷设计及信度检验 |
3.3.2 丁香医生用户人口特征统计 |
3.3.3 丁香医生用户使用习惯统计 |
3.4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传播效果特征分析 |
3.4.1 传播广度及传播深度 |
3.4.2 认知层面的传播效果 |
3.4.3 情感层面的传播效果 |
3.4.4 行为层面的传播效果 |
3.5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传播特征小结 |
4“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存在问题 |
4.1.1 受众圈层难以短时突破,视频包装能力较弱 |
4.1.2 未抓取用户活跃时间,节目固定板块区分度低 |
4.1.3 与粉丝互动程度低,较难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 |
4.2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平台流量集体管控,短视频团队缺乏专业性 |
4.2.2 追随热点事件发布时间,与品牌保持统一VI |
4.2.3 短视频平台交互属性欠缺,忽视 UGC 品牌推广作用 |
5 优化“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的实践思考 |
5.1 优化内容比例,完善内容输出 |
5.1.1 注重内容质量,平衡语言风格 |
5.1.2 提高心理健康、两性健康等关注度 |
5.1.3 吸纳多类型人才,优化视频内容 |
5.2 优化细分栏目,提供更加精准化服务 |
5.2.1 学会“借势”传播,深耕受众圈层 |
5.2.2 细化栏目分支,助推正能量传播 |
5.2.3 内容与形象并举,合理安排发布时间 |
5.3 优化互动机制,推动健康医疗社区化 |
5.3.1 增加话题互动,提升评论区高效反馈 |
5.3.2 链接在线医疗社区,构建健康话题特色 |
5.3.3 发展电商业务,延长产业价值链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理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现状回顾 |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10)自媒体科普漫画的视觉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2章 自媒体科普漫画与视觉修辞的发展概述 |
2.1 自媒体与自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 |
2.1.1 自媒体的定义 |
2.1.2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自媒体发展及其特点 |
2.1.3 自媒体环境中的科学普及 |
2.2 漫画的起源与科普漫画的发展 |
2.2.1 漫画的起源 |
2.2.2 科普漫画的发展 |
2.2.3 自媒体科普漫画的发展 |
2.3 视觉修辞理论 |
2.3.1 修辞学 |
2.3.2 视觉修辞的起源与定义 |
2.3.3 图像视觉修辞的研究 |
第3章 自媒体科普漫画视觉修辞的主体、动机与对象 |
3.1 修辞主体特征 |
3.1.1 年轻化 |
3.1.2 团队作战 |
3.1.3 职业化 |
3.2 修辞动机 |
3.2.1 表述动机:对科普内容的通俗化表达 |
3.2.2 认同动机:获得用户情感认同 |
3.2.3 祈使动机:影响认知和实现内容的增值 |
3.2.4 美感动机:创造性和愉悦性的审美体验 |
3.3 修辞对象 |
3.3.1 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年轻人 |
3.3.2 注重生活品质的中产阶层 |
第4章 自媒体科普漫画中视觉修辞的使用 |
4.1 自媒体科普漫画的形式修辞 |
4.1.1 版式 |
4.1.2 主色系 |
4.1.3 视觉形象 |
4.2 自媒体科普漫画的语言修辞 |
4.2.1 消极修辞的使用 |
4.2.2 积极修辞的使用 |
4.3 作为图像文本构成单元的图形修辞 |
4.3.1 摹状 |
4.3.2 拟人 |
4.3.3 示现 |
4.3.4 引用 |
4.3.5 比喻 |
4.3.6 夸张 |
4.3.7 借代 |
4.3.8 象征 |
4.4 作为多模态语篇构成部分的视觉语段修辞 |
4.4.1 举例 |
4.4.2 打比方 |
4.4.3 积累 |
4.4.4 比较 |
第5章 自媒体科普漫画的视觉修辞效果 |
5.1 编码效果:科普内容同语境的深度融合 |
5.1.1 协调图文关系,统筹语篇布局 |
5.1.2 聚焦社会议题,感知生活冷暖 |
5.1.3 创设交流环境,营造知识圈层 |
5.2 解码效果:整体合意性高,受众群体不同受益性不同 |
5.2.1 用户留言评估 |
5.2.2 受众访谈评估 |
第6章 自媒体科普漫画视觉传播的思考与启发 |
6.1 语言平实,修辞能适应传播情境 |
6.2 形式追求新颖,形象更加丰富 |
6.3 图形修辞以有效表现客观事物为主 |
6.4 图文关系适切,语篇结构清晰 |
6.5 科普主题与社会议题的联动 |
6.6 强化自媒体科普漫画内容的审核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材料与访谈问题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医学科普创作的选题构思(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应急事件中的科普微视频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D]. 宋婧哲.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3]数字插画在高校预防艾滋病公众号中的应用研究[D]. 吴睿宇.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4]历史科普图书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胡阳阳. 苏州大学, 2020(03)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王晋康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研究[D]. 司宇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7]“局部气候调查组”知识生产与传播研究[D]. 荆嘉颖. 山西大学, 2020(01)
- [8]健康传播视域下“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研究[D]. 孙亚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9]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10]自媒体科普漫画的视觉修辞研究[D]. 陈文. 新疆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