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优99”秋制种高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刚,王保军,王业文,赵胜利,陈耀楠,闫理峰,王俊义[1](2015)在《中熟杂交籼稻中优360高产制种技术》文中提出中优360是陕西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杂交籼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特点。根据中优360父母本特征特性及多年的制种实践探索,总结出其高产制种技术。
李彬,应建恺,赵光武[2](2015)在《三系杂交籼稻种子活力测定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三系杂交籼稻种子活力的评价方法,以分别产自湖南14份、四川38份三系杂交籼稻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标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低温胁迫发芽率、干旱胁迫发芽率、盐胁迫发芽率、老化发芽率、田间出苗率等指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金科优651、丰优1号、内香8156、泰优99、T优109等品种活力显着较高;五丰优316、Q优6号、川农优527、川优8377、泸优58等品种活力显着较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制种区标准发芽率、发芽势、低温胁迫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呈显着正相关,四川制种区低温胁迫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存在显着正相关。因此,建议将低温胁迫发芽作为三系杂交籼稻种子活力测定的有效方法。
杨家胜,张琼芳[3](2012)在《钟山县1950—2011年水稻品种演变及其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调查记录了钟山县60多年来水稻生产应用品种的演变过程,揭示品种更新对提高产量水平以及稻米品质方面产生的明显效应,并分析种子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优势品种相对较少,同质化品种较多;二是种子市场品种繁多,选择品种无所适从;三是品种过度更新,品种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四是生产应用品种过多,难以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稻米品牌。提出在新品种推广应用方面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张志奖,李瑶,颜满莲,蔡耀辉,毛凌华,李永辉,聂元元,颜龙安[4](2011)在《优质超高产杂交晚籼“荣优225”高产制种技术》文中认为介绍了优质超高产晚籼组合"荣优225"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本刊编辑部[5](2011)在《为了大地的丰收——记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曹立勇研究员》文中指出现为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的曹立勇博士,1966年8月出生于杭州市萧山区。他长期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育成的杂交水稻国稻1号、国稻3号、国稻6号等15个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6000多万亩,增创社会效益60亿多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李晏军[6](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研究表明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毛一剑,李春生,张小惠,吴荣梁,孔宪琴,张克勤[7](2010)在《水稻中优9号秋制高产制种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中优9号亲本的特征特性,结合2年秋制制种生产实践,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配套技术措施,以为其制种提供参考。
李文正,朱明玉,贾先勇,杨先跃,朱传霞,邵家忠[8](2008)在《中优117特征特性及其制种技术》文中指出中优117是湖南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优质不育系中9A与自选的强优恢复系常恢117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品种农艺性状好,生长优势强,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先后通过湖南、贵州、广东韶关等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对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李金保,李俏[9](2002)在《中优99秋制高产技术》文中提出2 0 0 1年江西宁都县田头镇秋制中优 99共计 2 3 .5hm2 ,平均单产 4.89t hm2 ,最高单产 5 .48t hm2 。总结了其主要高产技术措施
李金保[10](2001)在《“中优99”秋制种高产技术》文中研究表明
二、“中优99”秋制种高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优99”秋制种高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熟杂交籼稻中优360高产制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中优360亲本特性 |
1.1 恢复系R360特征特性 |
1.2 中9A特征特性 |
2 高产制种技术 |
2.1 制种地域的选择 |
2.2 合理安排播差期 |
2.3 稀播匀播, 乳苗移栽 |
2.4 父母本合理配比, 母本插足基本苗 |
2.5 加强大田肥水管理, 促进苗架平衡生长 |
2.6 做好花期预测, 巧用“九二〇”, 适时赶粉 |
2.7 综合防治病虫害, 除杂保纯, 适时收获 |
(3)钟山县1950—2011年水稻品种演变及其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品种演变 |
2近年主要推广新品种及应用效益 |
2.1水稻生产品种快速多样化 |
2.2优质高效新品种获得快速普及 |
2.3两系杂交水稻生产得到稳步发展 |
2.4超级杂交水稻获得逐步推广 |
2.5应用品种熟期结构发生改变 |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4)优质超高产杂交晚籼“荣优225”高产制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 |
1.1 父本“R225” |
1.2 母本“荣丰A” |
2 主要制种技术 |
2.1 因地制宜, 确定适宜的制种区域 |
2.2 准确确定播差期, 保证安全抽穗扬花和父母本花期相遇 |
2.3 狠抓秧田管理, 适当延长秧龄, 培育多蘖壮秧 |
2.4 加强肥、水管理, 注意病虫害防治, 构建健壮的高产群体结构 |
2.4.1 重施基肥, 早施分蘖肥, 看苗补施穗肥, 以农家肥为主 |
2.4.2 科学管水 |
2.4.3 综合防治病虫害 |
2.5 及时搞好花期预测, 确保父母本花期理想相遇 |
2.6 适时适量喷施“920”, 配合施用营养调节剂, 提高异交结实率 |
2.7 及时收割, 确保种子发芽率 |
2.8 严格除杂, 确保种子纯度 |
(6)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 历史文献法 |
(二) 历史逻辑法 |
(三) 统计分析法 |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
1.5 科研激励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
1.5 超级稻推广 |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
1.3 国际培训概况 |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
2.3 饥饿的启迪 |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论文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
致谢 |
(7)水稻中优9号秋制高产制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本特征特性 |
1.1 中恢9332的特征特性 |
1.2 中9A的特征特性 |
2 主要秋制高产制种技术 |
2.1 选择最佳扬花期 |
2.2 合理安排播差期, 确保花期相遇 |
2.3 采用2段育秧, 培育父本高产苗架, 营造花粉优势 |
2.3.1 采用沙床2段育秧的方式培育父本壮秧。 |
2.3.2 适时移栽, 确定合理栽插规格。 |
2.3.3 合理施肥促进父本生长。 |
2.3.4 抓住关键时期, 做好病虫害防治。 |
2.4 围绕“增穗, 防倒”, 培育母本丰产苗架 |
2.4.1 选种消毒。 |
2.4.2 培育母本壮秧。 |
2.4.3 小苗移栽, 合理密植。 |
2.4.4 科学肥水管理, 防止母本倒伏。 |
2.4.5 病虫害防治。 |
2.5 及时预测和调节花期 |
2.6 合理喷施“九二○”赶好花粉 |
2.7 把好“三关”, 确保种子质量 |
(9)中优99秋制高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本生物学特性 |
2 秋制高产关键技术 |
2.1 掌握安全扬花期, 安排好父母本播种期 |
2.2 营造父母本丰产苗架 |
2.2.1 培育父母本多蘖壮秧 |
2.2.2 合理行比, 提高移栽质量 |
2.2.3 加强大田肥水管理 |
2.3 花期预测与调节 |
2.4 科学喷施“九二○”与微肥 |
3 防治病虫, 重防黑粉病 |
四、“中优99”秋制种高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熟杂交籼稻中优360高产制种技术[J]. 李小刚,王保军,王业文,赵胜利,陈耀楠,闫理峰,王俊义. 陕西农业科学, 2015(11)
- [2]三系杂交籼稻种子活力测定及评价方法研究[A]. 李彬,应建恺,赵光武. 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 2015
- [3]钟山县1950—2011年水稻品种演变及其效应[J]. 杨家胜,张琼芳. 广西农学报, 2012(05)
- [4]优质超高产杂交晚籼“荣优225”高产制种技术[J]. 张志奖,李瑶,颜满莲,蔡耀辉,毛凌华,李永辉,聂元元,颜龙安. 江西农业学报, 2011(04)
- [5]为了大地的丰收——记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曹立勇研究员[J]. 本刊编辑部.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2)
- [6]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7]水稻中优9号秋制高产制种技术[J]. 毛一剑,李春生,张小惠,吴荣梁,孔宪琴,张克勤.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2)
- [8]中优117特征特性及其制种技术[J]. 李文正,朱明玉,贾先勇,杨先跃,朱传霞,邵家忠. 湖南农业科学, 2008(04)
- [9]中优99秋制高产技术[J]. 李金保,李俏. 杂交水稻, 2002(06)
- [10]“中优99”秋制种高产技术[J]. 李金保.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