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告别作为“能指”的文艺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义[1](2021)在《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定以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作为题目,主要考察电子媒介对文学生态产生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绝非任何程度的“外部冲击”可以形容,而是深入到文学生态的内部,真正意义上参与了文学生态的变革。展开来说,主要关注从口头媒介、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变革的过程中文学生态出现的新局面、新现象和新动态,继而深入挖掘隐匿于这些影响背后的深层机理,思考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以应对不利于文学发展的局面。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不拘囿于以电子媒介作为母体直接催生出来的新文学形态,或者与电子媒介有着间接关联的新文学现象,而是以宏观视野考察整个文学生态的变化。对此,本文依托文艺学、媒介学、传播学、符号学、文化学、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在内的多个学科、多种领域的知识,拟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绪论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电子媒介”、“电子媒介时代”及“文学生态”概念进行界定,阐明选题的缘由除了现实依据外,J·希利斯·米勒教授提出的“文学终结论”也是重要原因;第二部分探究选题的背景,即媒介何以可能影响文学生态,对于这一问题,是从媒介的三个主要性质出发——媒介是一种文化偏执、媒介即生产力、媒介带有启蒙性和专制性来探究的;第三部分概括选题研究现状,并且从“量”和“质”的角度分别总结得失之处;第四部分阐明研究理路,阐释论文架构,以及论述创新点。第一章——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在本章起始阶段,论述文学生态的关键词由“文学生产”取代“文学创作”的合理性,以及交代考察文学生产而非文学创作的原因。继而,选取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分别是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建构、文学生产主体的后现代性,以及文学生产客体的媒介化变迁。它们不仅是文学生产活动的结构性成分,而且较为典型地彰显电子媒介之于文学生产的复杂影响。在对当代文学生产方式建构的研究中,主要考察媒介对文学生产方式建构作用的理论依凭,从理论溯源的层面,结合当下的创作实情,分析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在对文学生产主体后现代性的探讨中,一方面,通过对比印刷媒介确立的自律主体,综合后现代文化语境,从而确立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主体的非自律文化身份;另一方面,从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哲学溯源层面,探寻审美转型的发生及其缘由。在对文学生产客体变迁的讨论中,探析文学生产客体从自然、世界到新闻事件的媒介化转变,厘清变迁的原因。第二章——电子媒介与文学文本。本章将研究视角转移到电子媒介对文学文本的影响上来,在本章伊始,对“文本”、“电子文本”概念做出了界定。然后,选择了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和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包括超文本、网络文学和超链接,它们不仅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脑网络与现代文艺交融的产物,而且还直观地反映出文学的电子化和技术的审美化是如何参与到电子诗性的营构中。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具体表现为叙事载体由原子转向“比特”,叙事体制从主客对立转向“主体间性”,叙事立场由精英化转向民间化。电子文本的叙事显示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表现出非理性、非主体性和反抗性的特征。在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中,深入探究由电子媒介驱动的图像文化和复制技术对诗性语言造成危机的深层机理。第三章—一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在本章伊始,论述把文学传播开辟为独立专题的必要性,阐明文学传播在电子媒介时代的双重性质。而后,重点考察两个问题:文学传播的技术化变革与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在对第一个问题的探究中,论证媒介技术会对文学传播发生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考察电子媒介在时空结构、实时能动方面带给文学传播的变化。在对第二个问题的研究中,主要探析注意力的商品化对文学传播产生的影响:首先,探寻注意力商品化的深层机理,涉及到注意力自身的文化性质,对信息生产的决定性地位,以及注意力商品化形成的原因;其次,探究注意力商品化对传统文学传播等级制度的颠覆,以及对新的等级秩序的重构;最后,探讨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价值取向转型的影响。第四章——电子媒介视阈下的文学接受。对文学接受活动的考察,主要划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文学接受的概念、意义与特征,当代文学接受方式的多元化,网络文学欣赏论与网络文学批评论。在第一节中,对“文学接受”概念进行界定,概括文学接受活动的意义,以及罗列文学接受活动的特征。在第二节中,论述在主导传媒的变革下,读“屏”、听书与文学IP产业链驱动下的多样化接受构成了当代文学全新的接受方式,全新的接受方式刷新了公众的思维方式、体验形式与认知模式。在第三节中,考察作为当代文学接受活动之一的网络文学欣赏论,从实时欣赏与自由欣赏两方面谈及两者带来的全新的欣赏心理和阅读情境。在第四节中,探析作为当代文学接受活动之二的网络文学批评论,从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谈起,指出当前阶段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不足,继而通过对比大众批评、传媒批评和学院派批评的优势与劣势,探讨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制定。第五章——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文学消费。对文学消费活动的考察,其缘由不仅在于文学消费是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文学消费凸显了当下的时代语境,它的背后凝结了消费社会、媒介变革、解构思潮和后现代文化等多种力量。本章主要包括三节:文学消费的发生、特征及其原因,文学消费主体的救赎与沉沦,电子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客体。第一节是从文学消费的发生谈起的,阐明文学消费的非理性特征与时尚化特征,继而探究文学消费发生的深层原因。第二节主要考察媒介变革对文学消费主体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救赎与沉沦,即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主体之死”。第三节探究电子媒介对文学消费客体的建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空间增殖、矛盾的调节与加剧。在结语中,从学理层面证明本文以媒介视域审视文学生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概括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生态革命性变化的具体表现,包括涌现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文学生态景观,文学生态的变革负载了技术理性价值,强调与过去的断裂、对传统的颠覆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同时,也总结了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暴露出的问题,并且指出在电子媒介时代,创作主体应该坚守对自由的追求和高雅的文学观念,避免耽溺于电子媒介散发的声色犬马,尽力摆脱消费文化带来的纸醉金迷,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文学经典。
牛旻[2](2021)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漫画是一种综合性大众艺术,突破了传统讽喻漫画的叙事局限性,是造型艺术、镜头语法和叙事文本的同构体,其文化属性与审美机制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数字互联网改变了漫画符号的审美创造与符号消费机制,也改变了其文化参与和跨文化传播机制。在硕大无朋的“超真实”数字拟像世界和符号消费活动中,漫画图像叙事得以在大众文化层面实现泛化,不仅从亚文化靠近主流文化,也承担起更复杂的文化建构职能,在视觉维度以扁平化、风格化、碎片化的图像语言全面介入大众审美,还在数字图像符号消费逻辑的主导下融合了娱乐性与批判性,融合并改变了影视、广告、手机软件等多种图像叙事形态,以角色经济的形态推动着流行文化的视觉革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现代漫画研究为主,兼及其形形色色的泛化形态,综合运用符号学、图像学、文化社会学和传播学方法,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相结合,全面厘清新媒体时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符号消费机制和文化参与机制,进而探寻其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机制,寻找国产漫画凝构风格范式、阐释传统文化、建构时代精神、发挥社会功能的新路径。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尝试准确界定现代漫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索媒介载体与漫画形态的关系,为相关研究建立较为清晰的视角与框架。第二章,从图像学和文化社会学切入,从新媒体时代的漫画生产环境、图像叙事机制、文化拼贴手法和价值取向隐喻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剖析其叙事机制的独立趋势,指出漫画中的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同构,以及传统美学和时代精神的融合。第三章,采取符号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符码再造与消费载体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探明其在大众文化与审美意识建构中的符号编码与解码机制,揭示其符码消费中的弱编码、同构式解码、养成式消费等新特征;揭示现代漫画能在交互式阅读与符号消费中建构群体理性;分析基于现代漫画的视觉文化与概念文化的同构趋势。第四章,采用文化社会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民众形象建构、国家形象建构和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探明漫画丰富的社会功能,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变成多元化图解;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国家形象的建构从宏大的英雄主义叙事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具体分析现代漫画如何对“个人化”、异化等当代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审美表征。第五章,从图像学和传播学切入,通过对比传统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分析现代漫画在新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提出新媒体时代漫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渠道多元、文化折扣弱化、主动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和整合超媒介文本等新特征,据此探明基于现代漫画的文化认同机制,并对中国漫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进行分析与展望。
刘哲伊[3](2021)在《拉康式辩证法下的齐泽克电影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斯拉沃热·齐泽克是国际上着名的学者,一方面,他继承了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拉康精神分析等学说。另一方面,他又对当今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政治现象及宗教感兴趣。齐泽克花了大量的笔墨谈论电影,他注意到电影中有他秉持的哲学智慧,即黑格尔辩证法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相结合的哲学体系。他以该理论作为哲学根基,以此构筑其电影理论。通过对电影理论的重塑,齐泽克回应了后理论者们的诘难并发掘了哲学的活力。本文分为四章来论述齐泽克的电影理论思想。第一章以齐泽克的电影缝合理论作为重点。在齐泽克看来,普遍性并非是一个综合的、统一的整体,它指涉的是拉康的实在界。实在界充满混乱、空洞,是语言分割之前的世界。实在界在象征化的过程中总会留下剩余,剩余是齐泽克理论的关键所在。齐泽克在此基础上重提电影缝合理论,他将传统的缝合理论作了颠覆性的解释。电影作为一个幽灵性的场域,在实现观众与电影的缝合的同时,也要实现个别与普遍的缝合。齐泽克将缝合的重点从外部转向内部,并列举了在电影实践中标准的缝合手法如何被扰乱。作为剩余的例外要被缝合入普遍之中,然而裂隙是存在的,真正的普遍性是空洞的、不确定的、与实在界的空洞是一致的。第二章以电影中的镜头与剪辑作为重点,将特殊性与象征界相联系。对电影镜头进行选取、剪辑、组接等是对材料的规范,这恰好对应了象征界的问题。但是齐泽克认为在规范之外总是存在着实在界的剩余,即不能被纳入规范的他者。这些无法被囊括却又的确存在的特殊的部分就好比电影中那些没有被纳入影片材料的他者。蒙太奇将银幕中的运动-影像组合起来,看似构成一个“整体”,但在可见可感的运动-影像之外,还存在着时间-影像。时间-影像指向无限。无论是塔可夫斯基,还是基耶斯洛夫斯基都尝试运用一定的电影形式去体现真实与无限,如对滤色镜的使用、对电影音乐的选择与运用。第三章通过齐泽克列举的众多电影导演的电影叙事,看出其中内含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此章节指涉个别性与想象界的问题。想象界这一概念与拉康的镜像理论相联系,人类自镜像阶段起就在试图让自我与他异之物相同一。但想象界是一个充满误认与幻觉的领域。主体身处象征界之中,对自我及自我构想的现实有一种完整的想象性认同,但正如前两章所提到的,现实是破碎的。实在界总是在不经意间侵入主体的视野,使主体经历与象征性环境之间联系的悬置。齐泽克所讨论的电影人物及电影主题都在思考主体在历经现实的破碎感之后如何重回象征界,他给出的答案是:不是去穿越幻象,而是重构幻象。第四章将齐泽克的电影理论进行总述,并探讨其在电影发展史上的意义。分析了在后电影时代的背景下电影及电影理论所面对的危机。齐泽克对提高电影及电影理论的地位有着雄心壮志。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终极目的是把被人们遗忘的哲学重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谭诗民[4](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张学文[5](2019)在《索绪尔对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开创的结构语言学,不仅对现代语言学的建立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而且为现代符号学的创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索绪尔是西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语言学转向”的理论先声,对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兴起与发展影响深远。本文着力从索绪尔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剖析这一影响所生成的现代西方形式美学发展的深层机理和内在特征。为此,本文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本论题的研究概况及意义。第一章对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进行了深入全面的阐述。该章首先通过将索绪尔置于语言学的发展史中,凸显了索绪尔对传统语言学的超越。接着,分点论述了索绪尔语言学研究的根本旨趣,以及其对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符号的构成、语言符号的性质、语言系统的两大关系以及符号的二重性等问题的阐发。此外,还探讨了同类西方美学史着作所关注不够的《教程》中索绪尔对历时语言学以及地理语言学的论述,并归纳了索绪尔语言学的理论特色及个性。此后,本文便进入了索绪尔之于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影响问题的探讨,共包含以下几章:第二章:索绪尔对文学审美性研究的影响。俄国形式主义所提出的“文学性”概念集中蕴含了这一时期文学审美性研究的理论精华。索绪尔语言学对于文学性而言,虽然不具有发生学意义,但却是“文学性”这一概念生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没有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滋养,诗学与语言学的联姻、文学性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方案,都不可能发生。第三章: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的文学史论研究的影响。索绪尔语言学中对共时与历时的关系的阐述,使西方形式美学的文学史论研究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在系统观的加入下,文学史的发展呈现为文学审美范式的演进,而文学审美范式演进的实质是形式间的互渗与裂变,它的动力是文学语言、文学形式的“陌生化”。第四章: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作品结构论的影响。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明确地区分了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这为现代形式美学向内转起到了推动作用。韦勒克(RenéWellek,1903-1995)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这一对概念移植到了文学理论当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他的作品结构理论。第五章: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艺术本体论研究的影响。在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的符号形式哲学中,美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扇面。作为一名新康德主义者,卡西尔吸收了索绪尔语言学,开辟了康德人类学未曾关注的语言符号维度,对康德美学进行了拓展和丰富,并对形式美学的艺术本体论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第六章:索绪尔对形式美学审美愉悦价值研究的影响。伴随着二十世纪人类生存境况以及艺术现实的转变,艺术带给人的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解放感,审美愉悦在形式美学中具有了不同的内涵和价值。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的符号学美学鲜明地体现了这样一种突变,而他的符号学美学的建构,正是以索绪尔的语言学为方法论基础的。索绪尔所开创的结构形式美学在现代西方形式美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理论的独特性在于它浓厚的语言论色彩;其局限性在于过于强调语言系统的封闭性,而忽视了语言的开放性和交际性,未能贯通语言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教程》中译本的出版,对我国新时期美学起到了一定的“语言启蒙”的作用,推动了我国美学和文论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西方结构形式美学的理论历程对我国当代文艺美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吴丹[6](2018)在《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新媒介的影响下,社会的转型已经成为不争的文化事实。新媒介的全方位渗透,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更多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世界的感知。在强势的新媒介语境下,文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审美表现形式之一,也必然会发生变化。由此,以新媒介为出发点,研究当下文学自身如何存在以及其存在状况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把文学置于新媒介的视域下进行考察。笔者结合新媒介及其语境延伸所形成的“媒介文化”进行考察,以见出文学得到新媒介助力得以膨胀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商业性市场等因素;第二,对文学转向所产生的文学后果进行研究,考察新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三,对文学主体的转变进行研究。在文学中,无论是作家、作品或是读者,都处于世界之中,都离不开主体。因此,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都来自于主体之于世界的关系之中。基于以上思路,全文的具体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本文对于“文学”、“文学研究”内涵的理解,并对研究对象的范畴进行界定,在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空间及其价值所在。第二,在第一章中通过“走进中心的新媒介”、“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等方面,指出随着新媒介的技术发展,新媒介权力的日益扩展使得大众化的文化语境得以生成,新的文化格局得以形成。第三,通过艺术家←作品→世界这一场域,分析新媒介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自身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认为在新媒介的作用下,文学也呈现出“大众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以“日常生活”为表征。借鉴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本文把当下文学的“日常生活”存在形式分为“文学的自在存在”和“文学的自为存在”两个方面。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及其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在新媒介时代中中国当代文学在“日常生活”的表征下,其实质是激发人的物质“欲望”需求和精神的“欲望”诉求。相应地也反映出新媒介下文学的自由性和不自由性。第四,通过欣赏者←作品→世界这一场域,阐述了文学受众对新媒介的接受方式及产生的心理机制转变,探讨了文学受众脱离了传统阅读的范式而产生新的特征。在这里,阅读的“主体”作为更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此在”,成为“大众受众”中的一员。经过以上具体的探寻、分析,本文认为:第一,从文学自身来看,在新媒介“权力中心”的语境下,“日常生活叙事”已经逐步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一种新的“宏大叙事”,“现实”成为了作家热心注目的问题,“写实”也成为了相对应的叙事策略。同时对这一文学变化,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从“去历史化”到“务实”的转变,这一去魅的本身客观上是否也落入了另一种“魅”的圈套?第二,从文学和新媒介的关系来看,新媒介使文学自身有了全新的维度,促进了文学的形式多样化和个性丰富性。同时也指出,无论新媒介给予文学以多大程度的“自由”,但在大众媒介的笼罩下,文学“写什么”、“怎么写”都不可避免地有着大众媒介的积极参与和呼应。第三,对新媒介下的文学如何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认为文学存在的本质乃是人对自身所在的世界中的反思,新媒介下的文学存在之核心在于生命如何在“自在”之中保留“自为”,在于如何在“自在”和“自为”之中走向人类的“为我们存在”。
张琼洁[7](2018)在《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民间故事价值研究停留在总结、概括价值功能类型层面,存在着越过价值发生过程直接呈现静态结果的局限。问题根源在于实践主体(民众)与认识主体(研究者)站位基点的分离与研究者外位性先验视角。因此,本文拟将民众与研究者同视为实践主体与认识主体,将研究视域从“民间故事”移置于“民间故事活动”,从案牍文本转向“民”的生活世界。价值发生研究的立论前提是打破学术先验视界与传统文本语境割裂研究现状。因此,第一章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定义民间故事活动,探寻它的存在方式,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方法,突破传统的类属分类思维,直面现象本身,将人为分离出去的重新融合连续在一起。用存在论和系统论的眼光将其视为一个兼有体验本体、作品本体、解释本体三元一体的承载着各种价值关系形成与关联的“开放的活的”的“场域”结构。将其定义为人们依寓在世界之中讲述/倾听故事的同时,领会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状态与身心融合一致的活动。接下来在这个活动场域中探究价值发生过程、发生机制、发生逻辑以及观念系统。理论研究的生发点来自社会现实。第二章抽取河北地区三个各具特色的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从个别村庄扩展到整个地区,从特殊个体到定性整体,在诸多现象中发现一个“抽象的形象”。这个“形象”分别来自于平原地区拥有丰富故事资源和广泛故事家群体的“中国故事第一村”耿村;冀中北部山区政治历史的产物清西陵守陵村之一忠义村;冀西南地区太行山地腹宗族村王硇村。此“形象”一经抽出可以作为“理论模型”,在“内在本性”上更符合“实际存在”,引导和开拓后断研究。接下来的两章分别从纵剖面、横断面寻找一种可以有效描述价值发生过程的方法。“发生”有两层涵义:一指涉外在“现实发生”;一指涉内在“认识发生”。价值发生的过程即二者对应发生的过程。合理方法为对民间故事活动进行多层级描述。第三章从纵剖面角度将价值客体、主体对客体的调整与把握、活动中多维主客体价值关系进行文本价值、本文价值、活动价值三个层级的描述,分别对应内在价值-意义-工具价值的内在逻辑。三者关系逐层上升,前层是后层的条件与基础,后层克服了前层的扁平局限,形成活态的立体多维化透视结构。第四章从横断面角度逐一分析发生的诸种价值类型,将各价值类型进行底层基础性价值和高层复合性价值、功利性价值和非功利性价值的分类。分述每种类型价值的发生根源、发生方式及发生机制。认知价值一节主要探讨认知价值的历史性和具体性:一为传递生活生产经验的知识,一为隐喻的诗性认识,一为朴素的历史认识。娱乐价值一节侧重娱乐价值的生理、心理根源,过度娱乐的异化倾向以及寓教于乐、寓美于乐的发展方向。道德价值一节论述了民间伦理、道德、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与大传统伦理道德的对比中,显现民间伦理道德的局限性和超越性。宗教价值一节概括了民间宗教系统观的主要特征,对比祭祀活动和故事活动中差异的鬼神世界以及各自发生同步或错位的宗教价值,着重分析故事活动中宗教价值的本质。审美价值一节指出审美“二相”发生机制,民间故事活动中审美价值如何产生,以及活动主体审美经验的层次划分。第五章着力于价值发生规律与原理的研究。首先,总结诸种价值类型在当下不同的衍变方式,在民间故事活动场域中,各价值不能自为发生,需“假道”审美价值得以实现,并且依据主体的独特需求遵循从“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的反向实现序列。之后,进入到民众思想观念层面,探究民众思维发生逻辑,从历时诗性思维和共时“仪式思维”两个方面得出民众重价值判断,轻事实认知的思维逻辑。最后,试图在与精英哲学的参照中,揭示出民众自有的一套观念系统,说明二者是在一个逻辑起点上成长起来的两种知识与思想系统。继而开启后续思想观念研究。
焦丽梅[8](2017)在《洛特曼文本诗学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洛特曼的文本诗学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文本始终是他反复思考的核心问题,这一发展轨迹可以通过他不同时期的论着清晰地体现出来。早期洛特曼将生物学和信息学理论引入文本学研究,他认为,艺术文本是有生命的活生物体,生命是活生物体最独特的功能,那么艺术文本的生命是什么呢?艺术文本的生命就体现在艺术语言能以极小的篇幅集中惊人的信息量。正是这种生命,使得艺术文本成为一个无尽的信息源,其他类型的文本都无法相比,这就是艺术文本的魅力所在。[1]“请比较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与心理学教科书”:一本教科书无论什么专业的,一般都有20万字左右,它所传达的信息量也都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和时间之内,再经典的教科书,都会被新的教科书所取代。而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如契诃夫的、果戈里的……它的篇幅大概就几千字左右,但它可以向读者提供的信息却是无穷尽的,它的艺术魅力历久弥新,它那独特的审美价值永远无法取代!信息也即意义,一部作品包含的信息量越多,意义就越丰富,它的审美价值就越高。相反,它包含的信息量越少,意义就越小,它的审美价值就越低。因此,“美就是信息”。[2]将文本视为一种结构,是洛特曼始终不渝的一个理念。无论早期的文学文本还是后期的文化文本理论,洛特曼始终是从结构主义这一基点出发的。他认为,艺术文本是一个具有层级性、系统性的整体,在这个整体结构中,某一结构要素只有在与其他结构要素的联系中才有意义,艺术文本整体结构所蕴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该文本中各层次结构要素信息量的总和。为此,洛特曼重点考察文本结构与外文本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而探索整体文学作品的建构过程。他指出,研究任何一个文本都应该在一定的背景中进行,艺术只有在与非艺术现象的对比中才能更好的被读者所理解。艺术作品具有巨大审美价值的主要根源就在于外文本的存在,如果抛开文本与外文本的联系,那么文本将失去意义。这里的外文本指的是文学作品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即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洛特曼的研究方法既分析文学文本的内部结构,又分析文本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外部关系。既跳出了内部研究的窠臼,又避免了外部研究的缺憾,成功地将文学的内部机制与外部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论化,为填平文艺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之间的鸿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的确是文学研究中的一场哥白尼革命。”[3]洛特曼对新型文艺批评理论和方法的重新建构,引起了国际文艺学界和符号学界的普遍关注。在具体构建文学文本理论时,洛特曼主要运用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洛特曼将语言划分为两种模式:第一模式系统和第二模式系统。第一模式系统包括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科学语言、约定俗成的信号语言等;第二模式系统是比自然语言复杂得多的、建筑在自然语言基础之上的交际符号系统。艺术属于第二模式系统。洛特曼指出,艺术语言的内容所传达的信息固然重要,但艺术语言的本身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立审美价值,其中语音及其他语言要素(如韵律等)的运用也负载着审美信息。为此,他提出“对立美学”和“同一美学”的理论,并运用“对立美学”原则去分析诗歌文本意义的结构机制,指出诗歌文本就是意义的生成器。此外,洛特曼十分重视文本的能动性,他认为文本不是某种被动的容器,而是一个发生器。文本本身并不体现涵义,而是生成涵义。但是,生成过程的文本不仅仅在于结构的扩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在于各种结构的相互作用。文本是符号的天池,不同语言在其中交互作用、渗透,进行多层次的组合,进而赋予文本巨大的语义增殖潜力。读者由于着眼点不同,所接受的信息组合也不相同。所以,文本永远比语言更丰富。随着洛特曼学术思想的逐渐探索与成熟,他的文本诗学理论也获得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后期,文本的概念从早期的意义型发展为功能型。为此洛特曼将文本定义为:“文本是完整意义和完整功能的携带者。从这个意义讲,文本是文化的第一要素。”[4]洛特曼指出,文本具有传递信息、生成信息和记忆信息的完整功能。所谓信息传递功能是指信息发送者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双方文化传统背景的不同以及接受者个性因素的差异,导致文本编码与读者解码的不完全等同,因此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信息增殖现象。所谓信息生成功能是指文本是由多种语言构成的,文本系统内部不同子结构之间有对话和游戏的功能,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了文本意义的生成机制。所谓文本记忆功能是指文本具有积累信息、保存历史文化语境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的文化定义能够启示我们把整个历史文化现象看作一个开放的大文本,从而用符号学的方法给予研究。显然,洛特曼后期的文本诗学理论与前期相比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拓展,洛特曼的文本概念由前期的意义型扩展为后期的功能型。20世纪以后,对文学语言的研究突然成为西方文艺学、美学最热点、最显要的问题。但是80年代以后,西方的文论家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的历史不仅仅是语言文本的书写,在语言文本的背后存在着一个与意识形态权力话语密切相关的文化背景。因此说,语言文本首先是文化的文本。如果说,20世纪前半期西方文论界得益于“语言论转向”,那么20世纪后期西方文论界又开始了"文化哲学转向",语言批判逐渐转向了新的文化批判。应该说,洛特曼在研究结构语言学理论的同时,也从未停止过对文化符号学理论的思索与探究。早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洛特曼就逐渐把研究的重心由文学文本转向文化文本。洛特曼力图通过对整体文化语境系统的探讨把握文艺现象,在他文化符号学理论的研究范畴中,不仅包含文学文本、艺术表现等理论问题,与此同时,社会历史、现实生活、文化现象等问题也被囊括其中。洛特曼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各种功能的关联系统的研究进而揭示某一功能的特征。因此说,洛特曼的"文化文本转向"其实就是由语言环境的分析转向了文化语境的分析。综观西方主要的文本理论家,他们对文本理论思想的研究大多不超过3、5年时间,而洛特曼毕生从事文本理论的探索与研究,其研究兴趣极其广泛,吸收了结构语言学、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后现代主义等理论的合理内核并融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生物学、数学、拓扑学、文艺学、美学、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为一体。洛特曼指出,"文本"不仅指用自然语言写成的文字作品,可以说,任何一个被赋予完整意义的客体都可以称为文本。例如,一幅绘画、一部戏剧、一种仪式、一个符号、甚至一个口头传达都可以称为文本。文化本身也是一个文本,整个世界也可以看成一个文本。从文学文本扩展到文化文本,体现了洛特曼深厚的学识和创造性的思考。
陈守湖[9](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认为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刘霞云[10](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提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二、告别作为“能指”的文艺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告别作为“能指”的文艺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背景 |
三、选题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
四、选题的研究理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 |
第一节 “口袋妖怪”:电子媒介与文学生产方式的新变化 |
第二节 文学生产主体的后现代性 |
第三节 文学生产客体的媒介化变迁 |
第二章 电子媒介与文学文本 |
第一节 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 |
第二节 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 |
第三节 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 |
第三章 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 |
第一节 文学传播的技术化变革 |
第二节 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 |
第四章 电子媒介视域下的文学接受 |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概念、意义及特征 |
第二节 当代文学接受方式的多元化 |
第三节 当代文学接受活动: 网络文学欣赏的方式 |
第四节 当代文学接受活动: 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形态与标准 |
第五章 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文学消费 |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发生、特征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文学消费主体的救赎与沉沦 |
第三节 电子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客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媒体演化与漫画转型 |
第一节 漫画与现代漫画 |
一、漫画的基本特征 |
二、现代漫画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前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拟动态视效和讽喻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记载生产活动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路径狭窄单一的有限传播 |
第三节 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镜头叙事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图解时代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纸本大众读物实现广泛传播 |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交互性主导的多元审美创造 |
二、以建构数字符号景观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全网即时通讯实现跨文化传播 |
第二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生产环境的转型 |
一、日本漫画——从制作委员会模式到轻改竞争 |
二、美国漫画——从亚文化视角到固化的商业模式 |
三、中国漫画——从移植风格到寻求独立范式 |
第二节 融合抽象与具象的图像叙事 |
一、镜头语法的独立 |
二、漫符形态的丰富 |
三、世界景观的“超真实”化 |
第三节 商品逻辑主导的文化拼贴 |
一、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合流 |
二、大众文化的视觉符号拼贴 |
第四节 故事文本隐含的价值生产 |
一、对价值观念的融合与重建 |
二、对传统美学的图解与再造 |
第三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 |
第一节 阅读方式:从单向度阅读到交互阅读 |
一、从图文分离到图文融合 |
二、从凝神静观到交互阅读 |
第二节 符码再造:角色形象主导的多元符号消费 |
一、从强制编码到弱编码 |
二、同构式解码与养成式消费 |
三、群体理性的建构 |
第三节 消费形态:从纸媒绘本到泛视觉文娱消费 |
一、漫画与动画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二、漫画与影视剧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三、漫画与电子游戏的融合及符号消费机制 |
第四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到多元化图解 |
一、他者建构的转型 |
二、自我建构的转型 |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建构——从超级英雄到虚拟偶像 |
一、从政治经济形象到文化形象 |
二、从宏大主题阐释到日常生活审美 |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 |
一、对“个人化”社会问题的图解 |
二、对现代都市异化与法治精神的阐释 |
第五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前纸媒漫画时期 |
二、报刊单页漫画时期 |
三、现代漫画时期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传播渠道多元拓宽,跨越贸易壁垒 |
二、强化文化涵容功能,弱化文化折扣效应 |
三、生成通识文化符号,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 |
四、整合超媒介文本,传播文化形象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中国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展望 |
一、明晰定位——“国漫崛起”的商业口号与发展现状 |
二、确立故事——“全龄”和“低幼”的题材取舍 |
三、建构风格——重构“中国动漫学派”的可行性 |
四、选择路径——多维度的漫画传播向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拉康式辩证法下的齐泽克电影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关键词:拉康式辩证法 |
第一章 普遍性与实在界——齐泽克的电影缝合理论 |
第一节 齐泽克的普遍性内涵 |
一、普遍性的断裂 |
二、实在界的剩余 |
三、普遍性与例外 |
第二节 电影与观众的缝合 |
一、幽灵性场域 |
二、观众的想象性认同 |
三、缝合作为指示符码 |
第三节 个别与普遍的缝合 |
一、内部与外部 |
二、主观与客观 |
第二章 特殊性与象征界——电影剪辑及规范之外 |
第一节 剪辑构成的“整体” |
一、素材的选取与组接 |
二、大他者与空白 |
第二节 “整体”之外的剩余 |
一、无法纳入规范的他者 |
二、时间—影像 |
第三节 形式的补充 |
一、色彩的填补 |
二、音乐的幽灵性潜能 |
第三章 个别性与想象界——电影叙事伦理 |
第一节 走向伦理的自我意识 |
一、电影唯物主义 |
二、纪录片:对真实的伤害 |
三、故事片:对伦理的尝试 |
第二节 齐泽克式主体 |
一、能指的主体 |
二、现实与意识形态 |
第三节 幻象与重构 |
一、现实的保障 |
二、两种死亡 |
三、幻象框架的重构 |
第四章 齐泽克电影理论的意义 |
第一节 虚拟与真实 |
第二节 电影之死 |
第三节 大理论与后理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索绪尔对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索绪尔的生平与着述 |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三)本文所关注的问题及研究思路 |
一、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 |
(一)索绪尔结构语言学思想的理论背景 |
(二)结构语言学的理论内涵 |
1.语言研究的目的:语言的一般特征 |
2.语言研究的对象:语言与言语 |
3.语言符号的构成:能指与所指 |
4.语言符号的性质:任意性、系统性、差异性 |
5.系统的两大关系: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 |
6.语言符号的二重性:共时性与历时性 |
(三)语言演变的机制:结构的能产性 |
(四)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理论特色及个性 |
1.主体的显现与隐没 |
2.语言系统的独立性 |
3.共时的阐释模式 |
4.极强的可操作性 |
二、索绪尔对形式美学文学审美性研究的影响 |
(一)科学化诉求——审美性研究的起点 |
(二)对语言学方法的强调 |
(三)审美性的生成:陌生化、隐喻与换喻 |
(四)文学性的根基——语言的美学功能 |
三、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文学史论研究的影响 |
(一)历时研究的新起点 |
(二)体裁、风格的互渗与裂变 |
(三)审美范式演进的动力:陌生化 |
(四)共时与历时的辩证统一 |
四、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作品结构论的影响 |
(一)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 |
(二)艺术品:服务于审美目的的符号结构 |
(三)自足的作品结构 |
五、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艺术本体论研究的影响 |
(一)人·符号·文化 |
(二)语言与神话 |
(三)艺术作为符号形式 |
六、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审美愉悦价值研究的影响 |
(一)符号帝国:新的生存境况 |
(二)作者之死:等待救赎的主体 |
(三)文本的快乐:解放之途 |
结语 |
(一)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与美学的理论特色 |
(二)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与美学研究的理论局限性 |
(三)索绪尔语言学进入中国及其当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媒介:观照中国当代文学的必要视角 |
二、对“文学”与“文学研究”内涵的探讨和反思 |
三、研究的空间和意义 |
第一章 新媒介及其中心权力的生成 |
第一节 走进中心的新媒介 |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 |
第三节 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 |
小结 |
第二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生存模式 |
第一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在存在” |
第二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为存在” |
第三节 文学的“他律性”彰显 |
小结 |
第三章 新媒介下的个性化文学存在 |
第一节 断裂:文学“日常生活”的出场与呈现 |
第二节 新媒介与“80后”:“青春小说”的生发与分化 |
第三节 新世纪写实:“底层”日常生活的现实观照 |
第四节 另一种存在:“民间”的精神之旅 |
小结 |
第四章 新媒介下的女性文学存在 |
第一节 林白、陈染:女性“身体”的出场与言说 |
第二节 “美女作家”:消费下的“身体”坠落 |
第三节 “摒弃”身体的外向女性书写 |
第四节 摄影镜下的女性“声音” |
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受众之存在 |
第一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接受机制 |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心理机制 |
第三节 文学受众阅读方式的转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7)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间故事活动——一个“开放的活的”结构 |
概述 |
第一节 既有理路的局限与反思 |
一、既有理路局限 |
二、问题反思 |
三、站位基点 |
四、据此定义“民”与“民间” |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存在方式 |
一、从“存在是什么”到“如何存在” |
二、民间故事如何存在:分类——融通——再分类 |
三、认识路径 |
第三节 民间故事活动定位 |
一、系统定位 |
二、形态定位 |
第二章 走近当下河北民间故事活动(实证描述) |
概述 |
第一节 冀中平原的历史通衢:故事村耿村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耿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二节 守护皇陵的神圣使命:清西陵的守望者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满族守陵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三节 太行山下的川冀建制:宗族村王硇村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山区宗族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三章 故事活动价值发生多层级描述与分析(发生过程) |
概述 |
第一节 民间故事活动多层次存在 |
一、艺术本体存在方式演变轨迹 |
二、民间故事活动多层次结构 |
第二节 从“存在与价值”到“存在即价值” |
一、价值概念的演化与界定 |
二、传统价值哲学的藩篱 |
三、价值存在于行动中而非观审中 |
四、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层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三节 文本价值 |
一、文本内意群价值 |
二、文本内结构价值 |
第四节 本文价值 |
一、不同本文的田野记录 |
二、主体在本文中的建构过程 |
三、本文中价值的生成 |
第五节 活动价值 |
一、故事活动的要素和功能 |
二、民间故事活动的忠实记录 |
三、活动价值发生描述与路径 |
第四章 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类型的描述与分析(发生了什么) |
概述 |
第一节 价值类型产生与划分 |
一、从符号学角度看价值类型产生与层次 |
二、实践中可能产生的主要价值类型及问题 |
第二节 认知价值 |
一、传递生活生产经验的知识 |
二、隐喻的诗性认识 |
三、朴素的历史认识 |
第三节 娱乐价值 |
一、来处:生理快感和心理快感 |
二、定位:娱乐价值的正位和异位 |
三、去处:上升到美善之中 |
第四节 道德价值 |
一、从伦理到道德 |
二、从道德到教化 |
第五节 宗教价值 |
一、河北民间宗教系统观 |
二、祭祀活动与故事活动中差异的神鬼世界 |
三、祭祀活动与故事活动中宗教价值的同步与错位 |
第六节 审美价值 |
一、审美价值的结构 |
二、民间故事活动审美价值的产生 |
三、活动主体审美经验的层次划分 |
第五章 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机制与原理(怎样发生、何以发生) |
概述 |
第一节 价值发生机制 |
一、发生方式 |
二、发生顺序 |
三、发生模态 |
第二节 思维逻辑 |
一、历时:诗性思维 |
二、共时:“仪式思维” |
三、故事讲述的思维逻辑 |
第三节 观念系统 |
一、内在意识的时空观念 |
二、“民间哲学”中的几个关键词 |
三、一个逻辑起点上的两种知识与思想 |
结语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与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8)洛特曼文本诗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 |
绪论 |
一、洛特曼其人其学 |
二、中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俄罗斯本土研究现状述评 |
(二)欧美国家研究现状述评 |
(三)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洛特曼文本诗学的理论研究视角 |
(一)走向文本的综合研究 |
(二)诗学与科学的遇合 |
四、洛特曼文本诗学的发育语境 |
(一)对形式主义学派的继承与超越 |
(二)与社会批评学派的对峙 |
(三)与审美批评学派的对接 |
五、本论文解读设想与创新点 |
(一)解读设想 |
(二)创新点 |
注释 |
第一章 结构主义作为方法论 |
一、结构主义 |
二、艺术文本的结构 |
(一)文本结构的转换原则 |
(二)“文中文”现象 |
三、文本功能 |
(一)信息生成功能 |
(二)信息传递功能 |
(三)信息记忆功能 |
注释 |
第二章 文学文本 |
一、洛特曼文学文本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对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继承与革新 |
(二)对布拉格学派现代音位学思想的吸纳借鉴 |
(三)对俄罗斯文本语言学的延续与拓展 |
二、艺术语言与信息增殖 |
(一)二级模式系统 |
(二)艺术语言的信息熵量 |
(三)艺术语言的信息交流 |
三、文学文本意义构建机制——对立美学 |
(一)何谓“对立美学”? |
(二)对立美学的结构原则 |
(三)对立美学与“文学性” |
(四)对立美学与“陌生化” |
(五)对立美学与“审美规范说” |
四、诗歌文本 |
(一)韵律的重复与对照 |
(二)词汇的重复与对照 |
(三)诗行的重复与对照 |
(四)语法的重复与对照 |
五、小说文本 |
(一)小说文本的时空对照 |
(二)情节文本和无情节文本 |
(三)人物性格的对立系统 |
(四)多种叙述视角的斗争和共存 |
注释 |
第三章 文化文本 |
一、洛特曼文化文本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对欧陆符号学思想的继承与革新 |
(二)与英美符号学理论的殊途同归 |
二、文化文本的存在空间——符号域 |
(一)符号域边界的移位 |
(二)“核心”与“边缘”的互动 |
三、文化文本的交际模式——对话机制 |
(一)文本的交锋 |
(二)文本对话的未完成性 |
四、历史文化文本 |
(一)历史文本的客体存在 |
(二)历史学家的主体言说 |
(三)历史文本的价值阐释 |
五、民族文化文本 |
(一)民族文化文本的互动 |
(二)民族文化文本的意义创新 |
注释 |
第四章 洛特曼文本诗学理论的跨文化之旅 |
一、洛特曼文本思想与解构主义文本观 |
(一)文本多元意义的建构 |
(二)反对意义虚无 |
(三)反对读者权力至上 |
二、洛特曼文本思想与阐释学文本观 |
(一)文本与阐释的共存 |
(二)文本的对话与交流 |
(三)想象的自由与生命 |
三、洛特曼文本思想与接受美学文本观 |
(一)强调读者主体性 |
(二)重写文本形态史 |
(三)开启接受美学新转向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语境视阈下洛特曼文本诗学理论的价值与意义 |
一、洛特曼在中国 |
(一)中俄文论交流的历史回顾 |
(二)洛特曼文本诗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
二、我国文本“话语”的缺失与反思 |
(一)现当代“文本”话语的缺失 |
(二)当下文本学的理论反思 |
三、洛特曼文本诗学理论对中国文论的启示意义 |
(一)方法论的启迪 |
(二)对中国诗歌研究的启示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告别作为“能指”的文艺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D]. 田义. 扬州大学, 2021(02)
- [2]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D]. 牛旻. 湖北大学, 2021(02)
- [3]拉康式辩证法下的齐泽克电影理论研究[D]. 刘哲伊.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索绪尔对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影响研究[D]. 张学文.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D]. 吴丹. 河南大学, 2018(12)
- [7]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D]. 张琼洁. 南开大学, 2018(03)
- [8]洛特曼文本诗学理论研究[D]. 焦丽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9]“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10]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