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销售档案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玉龙,方晶莹[1](2021)在《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价值的组织机制考察——以顺鑫农业为例》文中认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而言并非只是大量数据的引入和信息沟通的便利,它对企业的组织机制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组织的两项基本职能(计划职能和控制职能)入手,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价值的组织路径。顺鑫农业自2014年开始实施大量的数字化转型举措,本文以该公司为案例,剖析了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在财务业绩、非财务业绩以及市场业绩三方面带来的改善,对读者理解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价值的具体路径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付贺,刘玥[2](2021)在《饲料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和解决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科技档案是企业储蓄科学技术资源的重要方式,是企业独有的知识财富。饲料企业做好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对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凭证和参考资料。本文简要概括了饲料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并对其在科技档案工作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推进饲料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陈圆[3](2021)在《档案服务业企业业务经营范围划分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郭宏泽[4](2021)在《哈尔滨地区老字号企业档案利用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商业发展历程中,诞生了无数具有深厚文化、杰出商品工艺或优质服务的企业,该类企业传承至今被称为老字号企业。老字号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优秀文化和传统工艺,能够对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哈尔滨地区拥有包括中华老字号企业、龙江老字号企业以及哈尔滨市老字号企业在内的百余家老字号企业。笔者认为老字号企业档案具有较高的文化、经济、凭证价值,对老字号企业档案的利用能够对老字号企业的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和企业事务管理产生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对老字号企业档案的多元价值进行分析,运用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以及实地调研法探究哈尔滨地区老字号企业档案利用现状,分析哈尔滨地区老字号企业档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老字号企业档案利用中存在的老字号企业档案资源分散、老字号企业档案多元价值体现不均衡、老字号企业档案利用方式单一等问题,以老字号企业档案利用在文化、经济、法律凭证等方面为企业带来的收益为导向,构建哈尔滨地区老字号企业档案利用策略。
陆晓山[5](2020)在《会计信息在欧盟反倾销调查中的价值研究 ——以G公司参与2018欧盟反倾销调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始终保持了对世界主要经济体出口贸易顺差。与此同时,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各国纷纷加大对进口产品贸易壁垒的设置,以增强对国内相关产业的保护,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反倾销是在WTO体制下被允许采取的保护措施,中国是制造产业大国,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企业出口遭受主要经济体反倾销调查,据WTO统计,每年针对中国企业出口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占全球调查总数的近三成。反倾销调查是对出口企业出口活动是否存在倾销行为的信息收集与论证的过程。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指出,会计信息的生成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益相关方能够就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判断。从反倾销的基本理论、调查程序以及调查问卷可以看出,会计信息作为具有独特的质量特征的信息,在反倾销应诉中具备明显的优势。会计信息在反倾销调查应诉过程中,无论从反倾销会计信息预警、应诉、举证和抗辩等各个环节都起到绝对的核心作用。出口企业递交信息的质量决定了反倾销应诉的结果。中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会计信息的利用状况并不理想。无论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化程度,还是会计档案的管理方面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另外,传统会计信息的范围主要局限在企业内部信息、财务信息等,在融合外部信息、管理信息、决策信息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而这些外部信息、管理决策信息的欠缺使得传统会计信息在反倾销应诉决策中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指出,产生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会计实务中的执行力。随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报告准则趋同,已经在制度层面为中国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扫清了障碍。然而受中国企业传统的治理结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影响,中国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的主动性不强。再加上外部中介机构监督能力不强,非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无论从审计的报告格式与内容不能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范,严重影响国内中介机构审计报告公信力。外部中介监督能力不足是中国会计信息质量相对滞后的又一主要因素。传统会计信息运用到反倾销应诉中的另一个障碍还在于中国的反倾销会计人才的缺失,反倾销会计人才需要综合会计、国际贸易、外语等多方面知识,才能够将传统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反倾销规范的格式与要求进行呈现。而由于反倾销会计人才的缺失,致使传统会计信息在反倾销应诉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反倾销应诉是会计信息的综合运用,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呈现。在反倾销诉讼中企业能否主动积极应诉,能否取得预期的结果是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分不开的。本文简要介绍了G公司2018年参与欧洲电动自行车反倾销案预警、应诉、举证与抗辩具体步骤与方法,认为要提升会计信息在反倾销应诉中的作用,首先需要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内部会计信息基础上的内部经营决策机制。再者,在传统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外部信息,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的预警机制,能够从企业的经营策略、产品定价等方面一开始就对反倾销做好预防工作。第三,要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会计从业者的反倾销应诉基本知识的培训,提升反倾销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尤其要加强对反倾销司法诉讼中有关会计信息运用的研究,用判例法的形式逐步完善倾销调查机构的程序与内容,打破反倾销调查机关自由裁量权的不合理认定。第四,出口企业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无论从内部生产、运营、成本核算、会计计量,还是会计档案诸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应诉效率,节省应诉成本。最后,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在反倾销应诉中的作用,还需要政府与行业部门转换服务职能,增强行业协调能力。为降低应诉企业诉讼成本,行业协会应该加强行业反倾销预警、反倾销诉讼培训,提升行业人员应对反倾销作业的整体能力,增强行业应对外贸风险的应变能力。
吴强[6](2020)在《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三聚氰胺事件以来,中国奶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乳品生产国。近年来,涉及乳品质量安全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乳品质量安全隐患普遍存在,乳品质量目标与产能目标冲突,乳品质量提升与奶业持续发展的矛盾突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但质量控制水平与成本不协调、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是关键。国内外理论与实践表明,实施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是改善乳品质量、协调质量与产能目标,促进奶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依据供应链管理、认知行为、协同学、外部性及信息不对称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协同度、Logit-ISM、结构方程、演化博弈、委托代理和模拟仿真等模型方法,从概念界定、现状描述、协同度测算、影响因素确定、形成机制剖析、实现机制解析和对策建议等方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由奶牛养殖场户(简称奶农,全文同)、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组成的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相关问题。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供应链环境下影响乳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有投入品来源(采购)、检疫检验、环境维护、设施配置、生产档案和员工培训等6方面。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基本问题包括:含义是奶农、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间在投入品来源(采购)等6方面配合得当、协同一致,共同维护乳品质量、提高乳品供应链竞争力;模式包括横向层面协同和纵向层面协同;目标由状态目标和结果目标两部分构成,结果目标是状态目标的外在表现,状态目标是结果目标的内在基础;标志是奶农、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间质量控制行为配合得当,乳品质量指标得到有效保障;决策参量有质量预防水平、质量检验水平、质量成本分摊、质量收益分配和质量缺陷惩罚等,各决策参量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关联,共同影响乳品质量水平和供应链整体收益。利用来自全国10省份590家奶农、224家乳品加工企业和750家超市的问卷调查数据,首先从投入品来源(采购)等6方面描述性分析了奶农、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质量协同控制的认知、行为及其协同状况,然后利用复合协同度模型测算了乳品供应链质量控制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三方对于投入品来源(采购)等6方面的重要性认知处于良好协同状态,对于投入品来源(采购)等6方面的质量控制标准的认知处于低度协同状态;三方在投入品来源(采购)、检疫检验和环境维护等3方面的质量控制行为处于良好协同状态,但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质量控制行为协同状况欠佳,在设施配置和档案管理方面的质量控制行为协同状况较差。总体来看,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有序度要高于养殖和销售环节,各环节间的协调性、配合性和同步性还较差,仍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乳品供应链质量控制处于初级协同阶段。基于590家奶农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ISM模型实证分析了奶农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递阶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原奶质量标准认知、饲料质量标准认知、饲养环境标准认知、稳定销售渠道、提升原奶价格、风险分摊、信息共享、信任程度和政府鼓励支持对奶农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有显着影响。其中,政府鼓励支持、原奶质量标准认知、饲料质量标准认知、饲养环境标准认知是表层直接因素,稳定销售渠道、提升原奶价格是中层间接因素,受访者文化程度、养殖规模、风险分摊、信息共享、信任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基于750家超市的问卷调查数据,依据“经营能力、内部动力、外部推力、合作伙伴关系—中间合力—协同意愿”的分析思路,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超市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能力、内部动力、外部推力、中间合力和合作伙伴关系对超市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有着不同程度的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经营能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外部推力,然后依次是合作伙伴关系和内部动力。结合乳品供应链的结构特征和运行规律,从动力因素、促进因素、保障因素、传导过程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剖析了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得出结论: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提升质量、规避风险、增加收益是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动力因素,通过质量信息流和行为信息流的传导作用,实现质量协同控制的目标;个体素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信息共享、相互信任是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促进因素,发挥加快质量协同控制进程的作用;政府监管、第三方检测、内部监管、市场秩序是保障因素,具有引领质量协同控制轨迹的作用。基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视角,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和模拟仿真技术分析并印证了乳品供应链中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质量协同控制的演进过程、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双方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低收益率与高溢出率均会导致市场失灵。当奶农采取高级预防策略和乳品加工企业采取高级检验策略收益率较低时,(基本预防,基本检验)将是双方质量控制博弈的稳定策略,此时,政府应给予采取高级控制策略方足够的补贴,以激励双方实施质量协同控制;当奶农采取高级预防策略或乳品加工企业采取高级检验策略收益率提高,但溢出率较高时,另一方将采取“搭便车”行为,则(高级预防,基本检验)或(基本预防,高级检验)将是双方质量控制博弈的稳定策略,此时,政府应该加大处罚力度,迫使“搭便车”行为者进行质量协同控制;政府补贴对奶农的效用更为明显,政府惩罚具有“正强化”和“负强化”双重作用。综合运用最优化原理、博弈论、委托代理模型和模拟仿真技术,分析并印证了信息对称、单边信息不对称和双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乳品供应链中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的最优质量控制策略,以及双方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质量预防水平隐匿时,乳品加工企业将采取“质量预防不足”策略;当质量检验水平隐匿时,超市将实施“质量检验过度”策略;当质量预防水平和质量检验水平均隐匿时,乳品加工企业的“质量预防不足”与超市的“质量检验过度”同时存在;合理的供应链利益分配合同设计,可促使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实施质量协同控制。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4个方面:一是提高认知水平与行为能力,改善质量控制行为;二是健全运行机制,促进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三是增强乳品加工企业的综合能力,强化内部监管与服务能力;四是营造良好协同环境条件,提升质量协同控制水平。
安玉莲[7](2020)在《鸡肉供应链中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的质量协同控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鸡肉口感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以来是人们喜爱的佳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鸡肉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伴随着鸡肉需求量和产量的快速增长,鸡肉质量安全问题普遍存在,影响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也影响着肉鸡养殖行业的发展及竞争力的提升。导致鸡肉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很多,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看,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活动不规范,肉鸡养殖场(户)与屠宰加工企业间不能实现质量协同控制是关键。本文依据供应链质量管理理论,借鉴畜产品供应链质量控制课题组(1)前期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系统分析、统计分析、结构方程计量模型分析、熵变模型分析、微分博弈分析和数据模拟仿真等方法,在论证供应链环境下鸡肉质量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质量协同控制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从现状描述性分析、影响因素计量分析、形成与实现机制、实现条件和对策建议等方面,研究了鸡肉供应链中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机制的相关问题。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依据鸡肉的生产工艺流程,阐明了供应链环境下鸡肉质量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标准与关键特性,提出并论证了鸡肉供应链中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概念与内涵、目标与标志、层次与内容。研究结果表明:鸡肉供应链是一种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环境下的鸡肉具有产品整体属性,其质量标准除具有食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外,还有品类指标、营销指标、诚信指标和服务指标;为保障鸡肉质量,必须开展覆盖从养殖到屠宰加工最后到销售环节的全过程质量协同控制;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内容涉及环境维护、投入品来源、检疫检验、档案管理、动物福利和设施配置等方面。利用来自于9省的836份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肉鸡养殖场(户)和屠宰加工企业对质量控制标准重要性的认知、质量控制水平现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肉鸡养殖场(户)与屠宰加工企业质量协同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肉鸡养殖场(户)与屠宰加工企业对质量控制标准重要性认知协同水平较高,对质量标准的了解程度以及所采用的质量标准协同状况较差;屠宰加工企业的在环境维护等6个方面的质量控制水平总体上优于肉鸡养殖场(户),双方质量协同控制状况较差。肉鸡养殖场(户)与屠宰加工企业质量协同控制水平受经营特征、环境特征和协同控制认知特征显着的正向影响;肉鸡养殖场(户)的标准认知特征、经营特征、决策者特征及环境特征对协同控制认知特征有显着的正影响;肉鸡养殖场(户)经营特征和决策者特征对标准认知特征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运用因果分析、图析分析和耗散结构理论中的熵变模型,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剖析了肉鸡养殖场(户)和屠宰加工企业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与实现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肉鸡养殖场(户)与屠宰加工企业实施质量协同控制的动力来自于降低风险、提高质量、增加收益,信息流和价格发挥传导作用,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成熟的消费理念、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自主的行业协会发挥促进作用,健全的管理制度、严格的质量标准、充分的信息共享、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监管体系发挥保障作用。动力机制和传导机制构成主导机制,促进机制和保障机制构成辅助机制;增加负熵流和减少正熵流是促进两环节质量协同控制水平不断提高、实现质量协同控制效应的根本途径。借鉴供应链质量控制问题相关研究成果,考虑供应链环境下鸡肉质量形成的动态性,运用微分博弈模型和数据模拟仿真技术,分析并验证了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以及双方协同合作博弈模式下,肉鸡养殖场(户)与屠宰加工企业的最优质量控制水平,明确了双方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协同合作博弈模式下,肉鸡养殖场(户)和屠宰加工企业的质量控制水平与鸡肉供应链的最优值函数均大于分散博弈模式下的质量控制水平与最优值函数;当且仅当供应链总体利润分配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肉鸡养殖场(户)和屠宰加工企业的个体利润达到帕累托最优,双方实现质量协同控制。基于前文研究结论,从肉鸡养殖场(户)、屠宰加工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和消费者五个层面提出了促进肉鸡养殖场(户)与屠宰加工企业实现质量协同控制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肉鸡养殖场(户)应该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提升经营特征,完善企业制度,同时加强与屠宰加工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屠宰加工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惩罚机制和协同度评价体系;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行业支持政策,尽快完善鸡肉产品质量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理顺监督管理体系,完善质量追溯制度;行业协会应出台协会质量标准,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督职能;消费者应该培养成熟的消费理念,提高维权意识和社会监督意识。
冯文敏[8](2020)在《广西人才市场人事档案外包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事档案是用人单位在党的组织建设、人事管理、人才服务等工作中形成的,反映个人真实履历的历史记录材料。人事档案是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和评鉴人才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政策约束严格、细节要求繁多、工作环节琐碎等特点,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由于干部管理工作遵循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国家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使得各组织人事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高。日常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要把人力资源核心工作做好已实属不易,再想顾及人事档案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组织希望把一些非核心的事务性工作外包给专业机构管理,并且都取得了显着成效。人事档案工作涉及的事务性工作较多,很多用人单位也希望把该项工作外包。广西人才市场是隶属于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属的二类事业单位,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自行开发了系列的人事档案服务产品。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档案外包管理及服务营销策略的研究,以STP和7Ps营销理论为依据,使用PEST、SWOT、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对当前广西人才市场的人事档案外包业务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找出当前营销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优化,并做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最终得到适用于广西人才市场的人事档案外包服务营销策略。
胡平[9](2020)在《ERP条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要实现ERP系统数据快速、准确的录入,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案是使用自动识别技术,其中,条码技术是最为实用、性价比较高、成本较低的一种技术;条码系统借助条码技术,能将企业的各类数据条码化,并准确、高效、及时地采集到ERP系统中,从而简化了 ERP系统数据输入输出流程。本系统是浪潮新一代ERP产品——GS Cloud中的条码系统,使用领域驱动和面向对象技术进行分析设计。系统需求和架构模型使用UML建模语言描述,系统的概念模型使用E-R图描述。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方式开发,前端基于Angular,后端基于 Spring Boot,并支持 SQL Server、Oracl e 和 PostgreSQL数据库。本系统遵从“重配置,轻应用”理念,抽象提取了条码相关需求,划分出条码编码管理、条码打印管理、条码采集管理、条码档案管理、条码特定领域应用、条码应用基础设置六大功能模块,系统的使用者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员和各领域业务岗用户,比如库管员、设备管理员、车间工人等,其中系统管理员对各系统配置项进行设置,各领域业务岗用户使用条码系统提供的功能完成日常业务办理。本系统提升了ERP系统数据录入效率,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本系统目前已交付恒天宝丽丝、广州自来水、山水集团以及几家军工行业的涉密用户使用,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张庆恒[10](2020)在《基于GSP标准的药品综合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se)是药品监管工作的思想与认识基础;我国药监部门正在推动药品监管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和自动化进程,在促进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可以提升药品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当前在部分药监机构的药品安全体系中存在服务能力差、信息化程度不足、监管运营成本高企等问题,且难以真正体现GSP的核心理念。因此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进行基于GSP标准的药品综合监管系统的开发工作。药品综合监管系统基于B/S架构开发,在B/S架构中对浏览器以及服务器组件的职责作出规定,便于系统维护工作的开展。系统开发中应用到Hibernate+Spring Boot 框架形式,Hibernate 框架中通过 SessionFactory、Transcation组件体现事务处理的全过程,在应用反射机制基础上保证系统透明性;Spring Boot框架以监控业务数据为基本特征,通过Pojo组件返回对任务的监控结果。SQL Server数据库的应用与Spring Boot框架相对应,在监控数据动向的基础上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药品综合监管系统实现药品经营管理、药品生产管理、监管站管理、知识库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药品经营管理模块实现了 GSP销售管理、GSP日常管理、诚信管理等功能;药品生产管理模块实现了成品明细管理、日常管理、电子档案管理、质量报告管理、诚信管理等功能;监管站管理模块实现了账号管理、工作情况上报、监管站考核、农村家宴管理等;知识库管理模块实现了品种信息验证、生产厂家备案验证功能;系统管理模块实现菜单管理,连锁店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本单位用户及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系统应用后起到健全药品监管体系的作用,有助于提升药品销售单位的管理品质与效率,增强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以及服务水平;在应用信息化形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药品监管过程中的成本消耗,发挥GSP标准的核心理念,保证药品监管管理体系的规范化。
二、产品销售档案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品销售档案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价值的组织机制考察——以顺鑫农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顺鑫农业及其数字化转型 |
(一)顺鑫农业简介 |
1. 白酒酿造 |
2. 猪肉业务 |
3. 房地产开发业务 |
(二)顺鑫农业的数字化转型 |
1. 智慧农业 |
2. 智慧养殖 |
3. 食品溯源 |
4. 智慧营销 |
(三)顺鑫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机制 |
三、顺鑫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绩效 |
(一)财务绩效分析 |
1. 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 |
2. 偿债能力的变动趋势 |
3. 价值创造能力的变动趋势 |
(二)非财务绩效分析 |
1. 核心业务销售规模 |
2. 研发创新能力 |
3. 技术和品质水平 |
(三)市场绩效分析 |
四、结论与启示 |
(2)饲料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和解决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饲料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
2 科技档案管理对饲料企业运营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
3 饲料企业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凸显的主要弊端 |
3.1 思想上不够重视 |
3.2 管理上不够规范 |
3.3 硬件坏境上不齐全 |
3.4 提供利用上不够有效 |
4饲料企业强化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
4.1逐步增强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意识 |
4.2 建立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
4.3 持续强化科技档案管理硬件环境建设 |
4.4 全力提高科技档案利用效率 |
5 结论 |
(4)哈尔滨地区老字号企业档案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老字号企业档案相关概述 |
第一节 老字号企业档案的概念与分类 |
一、老字号企业档案概念 |
二、老字号企业档案分类 |
第二节 老字号企业档案的多元价值 |
一、老字号企业档案的文化价值 |
二、老字号企业档案的经济价值 |
三、老字号企业档案的凭证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哈尔滨地区老字号企业档案利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哈尔滨地区老字号企业档案利用现状调研 |
一、调研目的及对象 |
二、调研方法 |
三、调研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哈尔滨地区老字号企业档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老字号企业档案资源保管分散 |
二、老字号企业档案的多元价值未深入挖掘 |
三、老字号企业档案利用方式单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哈尔滨地区老字号企业档案利用策略 |
第一节 构建哈尔滨地区老字号企业档案资源体系 |
一、保护老字号企业珍贵历史档案 |
二、制定老字号企业档案整理标准 |
三、拓宽老字号企业档案征集渠道 |
第二节 利用老字号企业档案推广企业文化 |
一、强化老字号企业档案编研,凝练企业文化 |
二、多种渠道举办老字号企业档案展览 |
三、开发老字号企业档案文创产品 |
第三节 利用老字号企业档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
一、编研老字号企业品牌档案,推广企业形象 |
二、解读老字号企业工艺档案,传承制造工艺 |
三、整合老字号企业经营档案,革新经营理念 |
第四节 利用老字号企业档案维护企业权益 |
一、利用老字号企业档案解决法律纠纷 |
二、利用老字号企业档案辅助企业认证 |
三、保存老字号企业社会责任档案,保护企业形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5)会计信息在欧盟反倾销调查中的价值研究 ——以G公司参与2018欧盟反倾销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我国面临反倾销贸易壁垒的现实情形 |
二、中国遭遇高比例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及文章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及不足 |
一、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反倾销案件中的会计相关理论 |
一、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信息观 |
二、反倾销调查中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第三章 反倾销调查与会计信息 |
第一节 反倾销的概念与会计信息 |
一、反倾销的几个基本概念 |
二、反倾销基本概念下的会计信息 |
第二节 欧盟反倾销调查程序与会计信息 |
一、反倾销调查的启动 |
二、反倾销调查的实施 |
三、调查的裁决与披露 |
四、欧盟反倾销调查程序图 |
第四章 反倾销调查中会计信息价值分析与应用基础 |
第一节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应对反倾销调查质量现状及原因 |
一、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应对反倾销调查质量现状 |
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现状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反倾销调查会计信息价值分析 |
一、反倾销调查中会计信息的预警价值 |
二、反倾销调查中会计信息的应诉价值 |
三、反倾销调查中会计信息的举证价值 |
四、反倾销调查中会计信息的抗辩价值 |
第三节 企业会计信息反倾销调查中的应用基础 |
一、反倾销会计信息的价值实现需要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
二、反倾销会计信息的价值实现需要企业扩大会计信息收集范围 |
三、反倾销会计信息的价值实现需要提升会计人员的能力 |
四、反倾销会计信息的价值实现需借鉴会计信息化技术 |
五、反倾销会计信息价值实现还需要强化政府、行业协会的统筹协调能力 |
第五章 G公司应诉反倾销调查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欧盟电动自行车反倾销案件介绍 |
一、欧盟电动自行车反倾销案件背景 |
二、欧盟电动自行车反倾销案经过 |
第二节 G公司参与反倾销调查会计信息应用机制分析 |
一、会计信息为载体的反倾销会计信息预警机制 |
二、会计信息为载体的反倾销应诉会计信息应诉机制 |
三、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平台的反倾销会计信息举证机制 |
第三节 G公司反倾销调查会计信息抗辩介绍 |
一、市场经济调查中会计信息的运用抗辩介绍 |
二、替代国(Analogue country)选择会计信息运用抗辩介绍 |
三、损害认定与个别税率调查中的会计信息运用抗辩介绍 |
第四节 G公司反倾销案例经济后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供应链质量控制的研究 |
1.2.2 关于食品(农产品)供应链质量控制的研究 |
1.2.3 关于畜产品供应链质量控制的研究 |
1.2.4 关于乳品供应链质量控制的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
2.1 乳品与乳品供应链 |
2.1.1 乳品的概念与内涵 |
2.1.2 乳品的质量安全标准 |
2.1.3 乳品供应链的结构与特征 |
2.2 供应链环境下乳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
2.3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基本问题 |
2.3.1 质量协同控制的概念 |
2.3.2 质量协同控制的内涵 |
2.3.3 质量协同控制的目标与标志 |
2.3.4 质量协同控制的模式与内容 |
2.4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决策框架 |
2.4.1 质量预防水平 |
2.4.2 质量检验水平 |
2.4.3 质量成本分摊 |
2.4.4 质量收益分配 |
2.4.5 质量缺陷惩罚 |
2.5 本章小结 |
3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认知、行为与协同度分析 |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数据情况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样本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 |
3.2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认知与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3.2.1 质量协同控制认知状况描述性分析 |
3.2.2 质量协同控制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3.3 乳品供应链质量控制协同度的测算 |
3.3.1 模型构建、序参量选取及数据整理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1 奶农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1.2 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 |
4.1.3 估计结果与讨论 |
4.2 超市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2.2 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 |
4.2.3 模型估计与检验 |
4.2.4 估计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机制分析 |
5.1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条件与机制框架 |
5.1.1 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条件 |
5.1.2 质量协同控制的机制框架 |
5.2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主导机制 |
5.2.1 动力因素对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作用 |
5.2.2 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传导过程 |
5.2.3 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路径 |
5.3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辅助机制 |
5.3.1 促进因素对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作用 |
5.3.2 保障因素对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6 乳品供应链中养殖与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机制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问题描述与博弈主体策略 |
6.1.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经济逻辑 |
6.1.3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的基本假设 |
6.2 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质量协同控制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6.2.1 演化博弈收益矩阵 |
6.2.2 复制动态方程与均衡点 |
6.2.3 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
6.2.4 演化稳定策略形成机理分析 |
6.3 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 |
6.3.1 补贴机制下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 |
6.3.2 惩罚机制下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 |
6.4 数值模拟仿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乳品供应链中加工与销售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机制分析 |
7.1 问题描述与研究假设 |
7.2 信息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7.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7.3.1 乳品加工企业的质量预防水平隐匿 |
7.3.2 超市的质量检验水平隐匿 |
7.3.3 质量预防水平和质量检验水平均隐匿 |
7.3.4 基于内部惩罚和内外部损失分摊契约的比较分析 |
7.4 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 |
7.5 数值模拟仿真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促进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对策建议 |
8.1 提高认知水平与行为能力,改善质量协同控制行为 |
8.2 健全运行机制,促进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 |
8.3 增强综合能力,强化内部监管与服务能力 |
8.4 营造良好协同环境条件,提升质量协同控制水平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鸡肉供应链中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的质量协同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供应链质量控制研究 |
1.2.2 食品(畜产品)供应链质量控制研究 |
1.2.3 鸡肉供应链质量控制研究 |
1.2.4 已有观点与主要不足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
2.1 鸡肉供应链 |
2.1.1 鸡肉整体产品概念 |
2.1.2 鸡肉的质量标准与关键质量特性 |
2.1.3 鸡肉供应链的结构、特征 |
2.2 供应链环境下鸡肉质量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
2.2.1 鸡肉质量的形成过程 |
2.2.2 鸡肉质量的影响因素 |
2.3 养殖和屠宰加工环节在鸡肉质量形成中的作用 |
2.3.1 肉鸡养殖场(户)的作用 |
2.3.2 屠宰加工企业的作用 |
2.4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基本问题 |
2.4.1 质量协同控制的概念与内涵 |
2.4.2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内容 |
2.4.3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目标与标志 |
2.4.4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策略的含义与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3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描述性分析 |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数据特征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数据来源 |
3.1.3 样本数据特征 |
3.2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分析思路与判断依据 |
3.2.1 质量协同控制认知比较分析的思路及判断依据 |
3.2.2 质量协同控制活动比较分析的思路及判断依据 |
3.3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认知状况的比较分析 |
3.3.1 质量控制标准重要性的认知比较 |
3.3.2 质量控制标准了解程度的比较 |
3.4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活动的比较分析 |
3.4.1 采用质量标准的比较 |
3.4.2 环境维护质量控制的协同状况 |
3.4.3 投入品来源质量控制的协同状况 |
3.4.4 检疫检验质量协同控制状况 |
3.4.5 动物福利质量协同控制状况 |
3.4.6 档案管理质量协同控制状况 |
3.4.7 设施配置质量协同控制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4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1.1 理论分析 |
4.1.2 研究假说 |
4.1.3 变量说明 |
4.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4.2.1 信度检验 |
4.2.2 效度检验 |
4.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4.4 模型最终估计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与实现机制分析 |
5.1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机制分析框架 |
5.2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主导机制 |
5.2.1 动力机制 |
5.2.2 传导机制 |
5.3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辅助机制 |
5.3.1 保障机制 |
5.3.2 促进机制 |
5.4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机制 |
5.4.1 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
5.4.2 熵变模型构建 |
5.4.3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过程分析 |
5.4.4 减少系统内部正熵,逐步实现质量协同控制目标 |
5.4.5 增加负熵流,实现促进机制 |
5.4.6 减少正熵流,实现保障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微分博弈分析 |
6.1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
6.2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微分博弈模型 |
6.2.1 Nash非合作微分博弈模型 |
6.2.2 屠宰加工企业主导的Stackelberg主从微分博弈模型 |
6.2.3 协同合作微分博弈模型 |
6.2.4 比较分析 |
6.3 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与模拟仿真 |
6.3.1 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 |
6.3.2 质量协同控制的模拟仿真 |
6.4 本章小结 |
7 促进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对策建议 |
7.1 肉鸡养殖场(户)自身的对策建议 |
7.1.1 提高决策者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 |
7.1.2 扩大养殖规模,改善经营特征 |
7.1.3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质量行为 |
7.1.4 加强与屠宰加工企业交流沟通 |
7.2 屠宰加工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7.2.1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协同 |
7.2.2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 |
7.2.3 制定质量协同控制评估体系 |
7.3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7.3.1 加大行业政策支持,改善外部环境 |
7.3.2 健全法律体系,确保有法可依 |
7.3.3 理顺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水平 |
7.3.4 完善鸡肉质量可追溯制度 |
7.4 行业协会层面的对策建议 |
7.4.1 制定协会质量标准 |
7.4.2 加强协会信息披露的职能 |
7.4.3 加强监督和行业内部惩罚制度 |
7.5 消费者层面的对策建议 |
7.5.1 培养成熟的消费理念和安全购买能力 |
7.5.2 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 |
7.5.3 积极参与社会监督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鸡肉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调查问卷:养殖场(户) |
附录二 :鸡肉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调查问卷:屠宰加工企业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广西人才市场人事档案外包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STP理论 |
2.2 服务营销7Ps理论 |
2.3 STP理论与7Ps理论的应用关系 |
第三章 广西人才市场人事档案外包服务营销环境分析 |
3.1 广西人才市场及人事代理部概况 |
3.1.1 广西人才市场概况 |
3.1.2 人事代理部概况 |
3.2 人事档案外包服务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文化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3.3 行业竞争分析 |
3.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3.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3.4 替代品的威胁 |
3.3.5 行业内竞争者 |
3.4 人事档案外包服务微观环境分析 |
3.4.1 广西人才市场内部分析 |
3.4.2 消费者分析 |
3.4.3 竞争者分析 |
3.4.4 媒体公众分析 |
3.5 SWOT分析 |
第四章 广西人才市场人事档案外包服务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人事档案外包服务营销现状 |
4.1.1 营销战略现状 |
4.1.2 产品情况 |
4.1.3 定价情况 |
4.1.4 渠道情况 |
4.1.5 促销情况 |
4.1.6 人员情况 |
4.1.7 有形展示情况 |
4.1.8 服务过程情况 |
4.2 人事档案外包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
4.2.1 目标市场选择严重偏差 |
4.2.2 产品优势难以体现 |
4.2.3 价格与服务质量匹配度不够 |
4.2.4 促销策略缺乏宣传规划 |
4.2.5 营销渠道单一 |
4.2.6 员工服务意识和配合度不高 |
4.2.7 有形服务策略细节缺失 |
4.2.8 缺少服务过程管理 |
第五章 广西人才市场人事档案外包服务营销策略优化 |
5.1 STP营销战略优化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服务营销策略优化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促销策略 |
5.2.4 渠道策略 |
5.2.5 人员策略 |
5.2.6 有形展示策略 |
5.2.7 服务过程策略 |
第六章 实施服务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
6.1 强化人事档案外包管理的可行性宣传 |
6.2 增强人事档案外包服务效能 |
6.2.1 挖掘客户需求 |
6.2.2 提供定制服务 |
6.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
6.3.1 提升员工的职业认同感 |
6.3.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
6.4 加强数字档案安全管理 |
6.5 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9)ERP条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研发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概述 |
2.1.1 条码系统项目背景 |
2.1.2 条码系统项目说明 |
2.1.3 ERP系统概述 |
2.1.4 条码系统目标和解决的问题 |
2.2 业务流程分析 |
2.2.1 编码初始流程 |
2.2.2 采购流程 |
2.2.3 销售流程 |
2.2.4 生产流程 |
2.2.5 库存盘点流程 |
2.3 功能用例分析 |
2.3.1 条码编码管理业务 |
2.3.2 条码打印管理业务 |
2.3.3 条码采集管理业务 |
2.3.4 条码档案管理业务 |
2.3.5 库存条码应用 |
2.3.6 条码应用基础设置 |
2.4 非功能性需求 |
第3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概要设计 |
3.1.1 系统总体框架 |
3.1.2 技术架构设计 |
3.1.3 应用架构设计 |
3.2 系统详细设计 |
3.2.1 系统静态建模 |
3.2.2 系统动态建模 |
3.3 数据结构设计 |
3.3.1 概念模型设计 |
3.3.2 逻辑结构设计 |
第4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4.1 系统实现 |
4.1.1 条码系统入口 |
4.1.2 条码编码管理实现 |
4.1.3 条码打印管理实现 |
4.1.4 条码采集管理实现 |
4.1.5 条码档案管理实现 |
4.1.6 库存条码应用实现 |
4.1.7 条码应用基础设置实现 |
4.2 系统测试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基于GSP标准的药品综合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研究背景 |
1.2 系统研究现状 |
1.3 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需求概述 |
2.2 系统角色分析 |
2.3 功能性需求分析 |
2.3.1 药品经营管理分析 |
2.3.2 药品生产管理分析 |
2.3.3 监管站管理分析 |
2.3.4 知识库管理分析 |
2.3.5 系统管理分析 |
2.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第3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技术架构设计 |
3.1.2 功能架构设计 |
3.1.3 网络架构设计 |
3.2 系统详细设计 |
3.2.1 药品经营管理设计 |
3.2.2 药品生产管理设计 |
3.2.3 监管站管理设计 |
3.2.4 知识库管理设计 |
3.2.5 系统管理设计 |
3.3 数据库设计 |
第4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4.1 系统实现 |
4.1.1 药品经营管理实现 |
4.1.2 药品生产管理实现 |
4.1.3 监管站管理实现 |
4.1.4 知识库管理实现 |
4.1.5 系统管理实现 |
4.2 系统测试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产品销售档案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价值的组织机制考察——以顺鑫农业为例[J]. 杨玉龙,方晶莹. 中国管理会计, 2021(04)
- [2]饲料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和解决对策[J]. 付贺,刘玥. 中国饲料, 2021(20)
- [3]档案服务业企业业务经营范围划分与应用研究[D]. 陈圆. 辽宁大学, 2021
- [4]哈尔滨地区老字号企业档案利用策略研究[D]. 郭宏泽.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会计信息在欧盟反倾销调查中的价值研究 ——以G公司参与2018欧盟反倾销调查为例[D]. 陆晓山.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6]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吴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7]鸡肉供应链中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的质量协同控制机制研究[D]. 安玉莲.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8]广西人才市场人事档案外包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冯文敏. 广西大学, 2020(07)
- [9]ERP条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胡平. 山东大学, 2020(12)
- [10]基于GSP标准的药品综合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庆恒. 山东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