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参数的计算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亮[1](2021)在《双滚筒永磁分别驱动带式输送机瞬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带式输送机正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针对带式输送机传统的传动型式存在的传动效率较低,起动和制动性能相对较差的问题,提出永磁直驱方式,该传动型式可有效提高传动效率、起动和制动性能,缩短传动链,因此可选择永磁直驱的传动方式。大型带式输送机由于功率过大,经常采取双滚筒驱动,为提高带式输送机永磁直驱系统的工作性能,保证带式输送机工作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起动和制动性能,以双滚筒永磁分别驱动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该研究对象构建动力学模型,再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瞬态电磁场、起动与制动特性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头部双滚筒永磁分别驱动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采取最小张力法、等功率分配法等方法对驱动滚筒的功率进行分配;以经典粘弹性模型为基础,对头部双滚筒带式输送机进行离散化处理,获取整机动力学模型及状态方程。采取退磁模型确定永磁同步电机的剩磁密度和矫顽力之间的关系,利用有限元法对永磁同步电机模型进行计算,考虑环境温度因素的影响,基于Ansoft—Maxwell软件平台建立永磁同步电机二维模型,结合环境温度因素和带式输送机实际运行工况对永磁同步电机的影响,获取带式输送机各工况下和环境温度因素对永磁同步电机瞬态电磁场的影响,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永磁同步电机瞬态电磁场影响较小,负载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瞬态电磁场具有较大影响。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坐标变换,构建永磁同步电机的瞬态数学模型,然后通过传统PI矢量控制、基于滑模速度控制器矢量控制及基于典型二阶系统的矢量控制对永磁同步电机的起动和制动进行研究,通过对拖样机试验平台验证起动和制动特性矢量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典型二阶系统的矢量控制对电机的起动和制动控制效果相对更佳,样机模拟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相似,验证了矢量控制研究起动和制动的正确性。对双滚筒永磁分别驱动带式输送机系统的结构和电路硬件系统,及其启动和制动、综合保护及功率平衡的控制方案进行设计,然后选择合适的起动和制动方式对永磁同步电机与带式输送机进行机电耦合仿真研究,以随机负荷工况为例,获取了该工作状况下永磁同步电机的输出转矩以及转速曲线。结果表明双滚筒永磁分别驱动带式输送机系统电机输出转速与给定转速几乎一致,转矩变化符合给定趋势,表明了该机电耦合模型的功率平衡设计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图53 表8参268
韩京哲[2](2021)在《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带式输送机驱动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带式输送机作为输送行业集机电液一体化的刚柔混合体系统。随着运输量要求的不断增加,使得输送机距离、速度变大,常规的静态化研究思路已经出现弊端,无法研究其启动过程中实际的复杂动态特性。当运量变大时,为减小电机的负荷采用多电机驱动,由于带的粘弹特性和电机传统的直驱动方式等在输送带中产生复杂的动张力波对部分构件造成冲击和因负载的不均匀而导致各电机之间的功率不平衡,无法协同工作甚至发生事故;在对输送机动态特性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未考虑载荷在实际中的实时变化性,不能很好地反映输送机真实的动态特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电机变频矢量控制原理结合虚拟样机技术中的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头部单、双驱动输送机模型;利用联合仿真思想,基于Harrison启动曲线驱动电机带动输送机,对空载、恒定负载以及实时变负载不同启动工况仿真分析。主要研究为:(1)在分析输送机工作性能的基础上,计算输送机的主要运行阻力、驱动力从而选取合适的电机功率、型号等;采用逐点法计算双驱动输送机满载工况下的带特殊点处的张力值,分析张力沿输送方向的变化规律,为后文仿真的结果提供一定的参考性;对输送带的力学特性理论分析,通过设计拉伸实验验证带力学特性的正确性。(2)在研究分析电机的驱动方式以及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矢量变频控制策略,在MABLAB/Simulink中搭建输送机驱动电机的整体仿真模型,结果表明:电机的启动电流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速度能很快响应到目标速度,电机转矩和负载转矩可达到平衡稳定,实现电机的变频软启动。(3)利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在Recu Dryn中建立了头部单、双驱动重锤式张紧的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对多种电机协同控制策略仿真分析,建立交叉耦合控制策略双电机模型。基于Simulink与Recur Dyn联合仿真思想,对头部单,双驱动输送机在空载、恒定负载和时变负载不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和功率平衡性仿真分析。结果显示:输送机在不同工况的驱动过程中,速度能够按照Harrsion启动曲线达到给定速度,分析了速度和张力变化规律,符合实际性;主、从电机速度和转矩输出基本同步一致,达到想要的结果;在两种不同时变负载工况下,证明物料冲击较等差恒负载对带张力变化影响大。
扈峰[3](2021)在《带式输送机安全运行校核及动态特性分析》文中提出带式输送机作为散料运输的主要装备,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随着运速、长度、动量的不断增加,其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重中之重。由于带式输送机一般在完成设计选型后直接进行生产使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由于设计能力不足、安装问题、维护问题导致发生断轴、断带等一系列事故。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仿真研究与现场工程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以某矿主斜井上运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输送机设计、关键部件静力学、动态特性等角度进行分析,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针对带式输送机安全的研究体系,对保障带式输送机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对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带式输送机进行设计选型的校核,校核参数包括输送量、带宽、驱动电机功率、输送带强度、张紧行程、逆止力矩、制动力矩等,将校核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对差异进行分析。同时进行了带式输送机绿色化设计,通过机架与桁架一体化设计实现结构轻量化,通过胶带翻转装置实现运输线路洁净化,保障了带式输送机的绿色运行。对带式输送机机头处的各关键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建立了整机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探究了2000t/h、2500t/h、2800t/h三种不同运量下滚筒、轴、胶带及机架的应力分布规律、位移情况及结构的危险区域,同时进行了应力校核,确保各部件的安全性。对输送带的静、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选取Kelvin-Voigt模型来对输送带进行等效研究,并建立了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方程,为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分析了带式输送机常见的五种理想启动曲线,并在AMESim软件中建立了上运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仿真模型,探究不同启动方式下机头位置的输送带加速度及张力情况,得出S型启动方式是较优的启动方式。同时分析了不同启动时间下机头位置的张力情况,得出120s是较优的启动时间,对带式输送机的启动控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对带式输送机的机架部分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其前六阶的固有频率及对应的振型情况,分析得出机架容易发生振动位移的部位;同时在带式输送机机头位置搭建实验台,对不同工况下的滚筒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并进行频谱分析,得出导致振动的主要频率。
魏晓[4](2021)在《矿用胶带输送机永磁驱动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寨煤矿于2006年完成矿井改扩建工作,其主井安装一台STJ1000/2×630型带式输送机进行原煤运输,输送机驱动系统采用“异步电动机+可控起动传输装置(CST)”方式。该带式输送机系统从矿井改扩建运行至今,运行稳定、系统可靠性较高、软起动及双电动机功率平衡性能较好,基本能够满足山寨煤矿生产能力需求。但是,随着对煤矿在节能降耗、绿色开发和智能开采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该带式输送机系统运行效率低、无调速功能、产品及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被凸显出来。因此,采用带式输送机新技术、新产品来消除旧系统存在的问题非常必要。本文以此为选题,开展相应的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通过对异步电动机+CST驱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充分分析了该系统的优势和劣势,对标煤矿对生产提出的新要求,为改造项目提供了参考信息,为方案设计提出了正确方向。(2)对当前应用于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的相关控制技术和电气设备进行广泛地研究和分析,针对改造前驱动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变频直驱驱动系统方案。(3)结合山寨煤矿当前生产能力需求,对永磁同步电机变频直驱驱动系统方案中的主要电气设备进行了计算和选型,为改造项目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4)根据山寨煤矿对带式输送机运行性能的新要求,对柔性调速和多电动机功率平衡问题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提升带式输送机生产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实施上述改造项目,增强了带式输送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降低了产品及维护成本,提高了带式输送机起动、调速等性能,提升了带式输送机系统的整体节能效果,达到了煤矿对节能降耗、绿色开发和智能开采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张磊[5](2021)在《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机-电耦合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加快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但是目前矿山运输装备的智能化程度仍然较低,成为制约煤矿智能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带式输送机作为煤矿主要运输装备之一,目前主要采用异步电机驱动和液压绞车张紧,存在传动效率低、运行维护困难、张紧响应速度慢等问题,不仅影响煤炭的开采效率与产量,而且也制约了煤矿智能化发展。永磁同步电机可实现对低转速、大转矩负载的直接驱动,具有高效、节能等突出优点,对带式输送机进行永磁驱动改造已发展成为了煤矿智能化运输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永磁驱动与智能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集永磁直驱系统与永磁张紧装置于一体的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并研究了其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与多种矢量智能控制策略,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带式输送机驱动效率、张紧响应速度以及整机协调可控性,从而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智能驱动与动态张紧,促进矿山运输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计算、计算机仿真分析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与验证。首先,以内蒙古某矿水平运输带式输送机为全永磁驱动改造对象,通过对运行阻力与输送带张力及其张紧力计算,确定了全永磁驱动系统设计参数;利用Belt Analyst软件搭建全永磁驱动系统模型验证了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其次,为了构建全永磁驱动系统矢量控制模型,设计了单驱动电机双闭环矢量控制策略、多驱动电机主从控制策略,以及永磁张紧电机模糊PI参数补偿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多种矢量控制模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再次推导了带式输送机机械负载动力学模型方程;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施加多运行工况开展了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电机动态特性与控制策略仿真试验。最后,开展现场试验来验证全永磁驱动系统设计理论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在零速重载启动、负载突变运行等工况下均能快速响应、动态调节,保持了良好的动态特性与抗干扰性;多台电机之间可以实现功率平衡,永磁张紧装置也可以实现张紧力动态调节;整套系统在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仿真试验与现场试验中得到的电机动态特性规律基本一致,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可以年节约电量约24.6%,直接增产约1.35亿元,符合煤矿高产高效与绿色节能的生产要求,具有一定推广使用价值。本论文有图69幅,表10个,参考文献120篇。
郭成凯[6](2021)在《基于RecurDyn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作为特种带式输送机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大运量输送。使用静态分析并加大安全系数的方法去设计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有着较大的局限性,而目前对其动态特性的相关研究较少。仿真分析辅机组在主机上分支的不同位置铺设与辅机组总机长相等而改变台数铺设,对现有大型带式输送机进行中间直线摩擦驱动式的改造及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的初始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优化设计、提升系统可靠性,降低造价与运营成本。本文依据新疆屯泰煤矿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及参考《DTII(A)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对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中的主机进行设计。遵循东北大学宋伟刚教授所着《特种带式输送机设计》中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主机满载工况下辅机的总机长及最低台数。依据相似原理,使用Recur Dyn软件中的皮带滑轮工具包,搭建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使用该软件中特色鲜明的MFBD专利技术,将输送带离散化为四千多个有限元柔性体shell4弹性壳单元,并且各单元间的连接力遵循Kelvin-Voigt模型中的粘弹性力学关系。编写了带式输送机自然停机工况下的各种起动函数,并对比各种起动方式的速度及加速度曲线,选定抛物线加速起动方式对输送机系统进行起动。仿真主机在空载工况与有载工况下的运行,分析其呈现出的各项动态特性,完成对虚拟样机的验证。仿真分析在带式输送机上布置中间直线摩擦驱动的具体优势。仿真并对比在主机上铺设一台5m机长的辅机与铺设两台2.5m机长的辅机时对有载主机动态特性的不同影响。仿真对比两台机长2.5m的辅机铺设在主机上分支不同位置时对有载主机动态特性的不同影响。经过各项仿真,得出在主机上布置辅机确实可以降低主机输送带上的最大张力,也可降低主机对驱动滚筒上有效圆周力的需求。辅机在运行时,其输送带也会对主机输送带造成一定的挤压。在主机上布置辅机,可以有效降低主机驱动滚筒的输出功率,降低的这一部分功率由辅机驱动滚筒输出。输送机系统的有效功率输出由主机总运行阻力而决定。在主机上布置的辅机等机长而台数不同时,辅机台数较多会使主机输送带保持更稳定的运行,以及更显着地降低主机对驱动装置输出功率的需求;辅机机长较长会更明显地降低主机输送带上的最大张力值。在使用Recur Dyn软件设计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时,输入主辅机固定的驱动滚筒角速度曲线,可以通过仿真得到主辅机驱动滚筒的最大输出功率值,为电动机的选型提供帮助。分析等长双辅机在主机上分支的不同布置可知,辅机均布置在靠近主机尾部滚筒时会使主机输送带跑偏程度最轻、主机输送带最大应力值最小及主机驱动滚筒最大实时输出功率最小。从主机输送带应力云图能够得出输送带上应力呈波形分布,也呈波形传递。
杨言[7](2020)在《聚氨酯托辊力学特性分析与参数优化》文中提出带式输送机是矿业工程领域必不可少的高效运输设备。带式输送机运行与托辊的材质、形式、尺寸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会受到其运行阻力、运动噪声和皮带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为能使带式输送机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减少材料多余的浪费以及能量不必要的做功损耗,亟需一种新材料高性能托辊的研制与开发。本论文所研究的托辊将采用聚氨酯与玻纤复合材料作为辊筒和轴承座的材料,采用辊体和轴承座一次模压成型方式。首先通过《GB/T990—1991带式输送机托辊基本参数与尺寸》手册及国家标准先对托辊结构尺寸做出初步设计及选型,利用ANSYS软件对使用聚氨酯的辊筒和轴承座进行静力学仿真,观察最大应力及强度是否在材料本身性能允许范围内,及其应变危险区域,并与现在普遍应用的金属托辊进行质量、强度及形变等方面的对比;然后使用ANSYS对托辊整体进行动力学模态分析,得出托辊自振振型,分析对输送带振动的影响及改善方法;利用Recur Dyn建立带式输送机仿真模型,对整机启动特性进行理论分析;最后以功率消耗最低为目标对托辊的间距进行优化,通过以上研究对托辊结构、质量、及振动方面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该论文有图47幅,表13个,参考文献51篇。
唐晓啸[8](2020)在《基于RecurDyn的带式输送机双驱动起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煤炭工业发展迅速,采煤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伴随着带式输送机大运量、高效化、长距离和高带速的发展,对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中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已成为现代化带式输送机设计选型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对带式输送机双驱动的起动特性进行研究,以韩城某煤矿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分析,在经济性和可靠性要求下,寻求带式输送机系统运行的最佳组合。本文主要研究以下方面:(1)对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用逐点法计算带式输送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输送带运行方向上关键点的张力值;(2)建立离散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利用输送带多体动力学特性,分析常见的四种加速起动曲线对输送带最大张力的影响以及带式输送机头尾滚筒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得出带式输送机无论是在空载还是负载状态下起动,抛物线起动都是比较理想的起动曲线;(3)对带式输送机不同托辊间距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带式输送机特征点张力变化和起动过程中输送带的悬垂度进行分析,仿真得到的结果在理论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确定了 1.2m的托辊间距有利于降低输送带的最大张力,缓解运行过程中输送带的悬垂度;(4)研究了不同拉紧方式对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拉紧装置下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的动态特性,为带式输送机选取合适的拉紧装置提供了依据;(5)研究双驱动安装位置不同对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带式输送机为水平运输时,以头尾双滚筒方式进行起动,可以降低起动过程中输送带的最大张力、减小横向跑偏量、降低驱动滚筒的最大加速度;当上运带式输送机倾角比较大时,采用头部双滚筒驱动可以降低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中输送带的最大张力。
卢洁[9](2020)在《基于幅板应力分析的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焊缝开裂感知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带式输送机是现代最重要的散装物料运输设备之一,它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煤炭、矿山、港口、建材、粮食等领域。滚筒作为带式输送机的主要受力部件,严重影响着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状况。建立正确的驱动滚筒受力模型,对进行下一步结构优化、失效分析起到关键作用,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是确保受力模型正确的必要手段。驱动滚筒失效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焊缝开裂引起的滚筒断裂失效。因此,工作状态下驱动滚筒的焊缝开裂检测问题对提高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论文分析总结了驱动滚筒的分类方式和失效形式,得出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辐板与筒壳焊接处的焊缝开裂问题成为驱动滚筒最常见的失效形式。对驱动滚筒进行受力分析,在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输送带的横向特性,总结提出五种轴向受力模型,给出了驱动滚筒受力时筒壳表面载荷函数表达式。利用ANSYS软件对驱动滚筒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在不同的轴向应力载荷作用下滚筒整体与各部件的应力和变形情况,通过对分析结果进一步研究,确定不同轴向应力模型存在应力差异性和应变可测量性。选取辐板为实验应变测量部件,建立合适的测量路径对不同轴向应力模型的辐板应变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在最大差异化的原则下,选出28个应变测量布点位置。建立基于电阻应变片的应变测量系统,介绍了其组成部件、相关桥路的选择以及应变片的粘贴方法。针对应变测量系统的标定问题,选取悬臂梁标定系统进行数据采取,通过对理论、实验及ANSYS有限元分析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确保应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设计扭矩加载装置实现驱动滚筒静态试验台的搭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实验滚筒轴向受力载荷分布与正态分布σ=0.3模型相符。针对工作状态下驱动滚筒焊缝开裂的检测问题,提出应用应变测量系统进行裂纹检测的方法步骤,并对该方法的检测精度进行确定。总结焊缝开裂的位置分布情况,建立相应不同位置处的带有焊缝裂纹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割旋转处理得到无焊缝裂纹与相应位置焊缝裂纹模型的路径应变对比图,基于最大差异化原则对路径应变对比图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合适的应变片粘贴位置,为复杂受力结构焊缝开裂检测提供新方法。
李成林[10](2020)在《基于永磁电机的带式输送机功率平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带式输送机作为煤矿运输系统的主要设备,需要具备大运量、长距、高速的输送能力。因此,双电机驱动的形式被广泛使用。但随着驱动电机数目的增加,协同驱动的难度也相应增加,出现驱动力不平衡运转的情况,严重时会损坏电机。且目前输送机普遍采用“异步电机+减速器”的形式实现低速大扭矩驱动。其驱动环节较多,导致驱动系统整体效率不高,进而使得维护故障的几率增加,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为此,本文设计了基于低速大扭矩的永磁电机直驱系统,并对其进行功率平衡控制研究。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有:介绍永磁电机的结构,并根据坐标变换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根据带式输送机的工作特性,确定对永磁电机采用id=0的矢量控制策略,并对SVPWM调制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相应的控制仿真模型。进行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分析。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输送机负载数学模型,进一步与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模型建立联系,得到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机电耦合模型。此外,通过对双电机驱动的两种布置形式的速度、驱动力等方面对比,确定本文所要研究的头尾双驱动的布置形式以及控制方案,同时探讨并确定了理想的“S”型软启动曲线。根据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系统具有时滞、时变、多变量控制的复杂性,决定采用模糊PID控制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模糊控制论域固定的缺陷,提出变论域思想,根据输入输出实时调整论域。最后借助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变论域模糊PID控制性能更优。给出永磁直驱系统电控系统的设计,包括主控制器和变频器选型,控制程序设计等。并且通过模拟仿真,表明该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功率平衡精度高等优点,完全满足带式输送机多电机功率平衡控制的要求。同时也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系统机电耦合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图46表13参107
二、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参数的计算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参数的计算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双滚筒永磁分别驱动带式输送机瞬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瞬态特性研究现状 |
1.3.1 瞬态电磁场 |
1.3.2 起动特性 |
1.3.3 制动特性 |
1.4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式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双滚筒永磁分别驱动带式输送机功率分配及动力学模型 |
2.1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布置及圆周力计算 |
2.1.1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布置 |
2.1.2 带式输送机圆周力计算 |
2.2 带式输送机功率分配 |
2.2.1 任意分配法 |
2.2.2 最小张力法 |
2.2.3 等功率分配法 |
2.3 动力学模型 |
2.3.1 模型假设 |
2.3.2 经典粘弹性模型 |
2.4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模型 |
2.4.1 带式输送机离散化处理 |
2.4.2 输送带动力学模型 |
2.4.3 驱动装置动力学模型 |
2.4.4 拉紧装置动力学模型 |
2.4.5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模型 |
2.5 状态方程 |
2.6 本章小结 |
3 永磁同步电机的瞬态电磁场研究 |
3.1 瞬态磁场及退磁模型 |
3.1.1 二维瞬态电磁场 |
3.1.2 典型磁滞模型 |
3.2 环境温度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磁场影响 |
3.2.1 基本假设 |
3.2.2 环境温度对结构参数的影响 |
3.3 瞬态电磁场 |
3.3.1 空载瞬态电磁场 |
3.3.2 满载瞬态电磁场 |
3.3.3 随机负荷瞬态电磁场 |
3.3.4 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起动与制动性能研究 |
4.1 瞬态模型 |
4.1.1 坐标变换 |
4.1.2 瞬态特性 |
4.2 矢量控制原理 |
4.2.1 传统PI矢量控制 |
4.2.2 基于滑模速度控制器矢量控制 |
4.2.3 基于典型二阶系统PI矢量控制 |
4.2.4 SVPWM原理及空间电压矢量 |
4.3 永磁同步电机起制动性能控制研究 |
4.3.1 起动过程研究 |
4.3.2 制动过程研究 |
4.4 样机模拟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双滚筒永磁分别驱动带式输送机系统设计及研究 |
5.1 硬件设计 |
5.1.1 结构设计 |
5.1.2 电路设计 |
5.2 软件设计 |
5.2.1 起动制动控制设计 |
5.2.2 综合保护控制设计 |
5.2.3 功率平衡控制 |
5.3 机电耦合研究 |
5.3.1 起动与制动方式 |
5.3.2 机电耦合仿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带式输送机驱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带式输送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输送机动态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2 输送机虚拟样机的研究现状 |
1.2.3 输送机驱动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输送机力学特性的研究 |
2.1 带式输送机的结构与功能 |
2.2 带式输送机的力分析 |
2.2.1 输送机阻力的运算 |
2.2.2 输送带张力分析及特殊点处张力的运算 |
2.2.3 输送机驱动电机的选型设计 |
2.3 输送带力学特性与模型分析 |
2.3.1 带的力学特性 |
2.3.2 带的数学模型 |
2.4 输送带特性验证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带式输送机驱动电机矢量控制研究 |
3.1 驱动特性分析 |
3.2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 |
3.2.1 异步电机控制策略的分析与建立 |
3.2.2 异步电机的物理模型和静止坐标下动态数学模型 |
3.2.3 坐标变换和旋转坐标下动态数学模型 |
3.2.4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方程建立 |
3.3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模型建立 |
3.3.1 坐标变换模块及各PI调节器的设计 |
3.3.2 转子磁链的估算设计 |
3.3.3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3.4 输送机驱动电机的变频控制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输送机头部单电机驱动特性的研究 |
4.1 多体动力学理论分析 |
4.2 头部单电机驱动带式输送机建模 |
4.2.1 启动曲线的选取分析 |
4.2.2 头部单驱动带式输送机模型搭建 |
4.3 单电机驱动输送机不同载荷工况下的动态特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输送机头部双电机驱动特性的研究 |
5.1 头部双电机驱动特性的研究 |
5.1.1 多电机驱动控制策略分析 |
5.1.2 双电机速度协同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5.1.3 头部双电机驱动的输送机模型搭建 |
5.2 带式输送机头部双电驱动特性研究 |
5.2.1 双电机驱动输送机空、恒载动态特性分析 |
5.2.2 双电机驱动输送机不同变负载动态特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带式输送机安全运行校核及动态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带式输送机滚筒有限元分析法研究现状 |
1.2.2 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带式输送机设计 |
2.1 带式输送机设计主要内容 |
2.2 带式输送机设计校核 |
2.2.1 带式输送机校核背景 |
2.2.2 带式输送机校核过程 |
2.2.3 带式输送机校核结论 |
2.3 带式输送机绿色化设计 |
2.3.1 轻量化设计 |
2.3.2 运输线路洁净化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带式输送机静力学分析 |
3.1 带式输送机三维模型的建立 |
3.2 不同运量下的滚筒部件的静力学分析 |
3.2.1 运量为2000t/h下的滚筒部件静力学分析 |
3.2.2 运量为2500t/h及2800t/h下的滚筒部件静力学分析 |
3.3 不同运量下的机架静力学分析 |
3.3.1 运量为2000t/h下的机架仿真分析 |
3.3.2 运量为2500t/h及2800t/h下的机架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分析 |
4.1 输送带特性与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方程 |
4.1.1 输送带特性 |
4.1.2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方程 |
4.2 带式输送机模型建立 |
4.2.1 带式输送机模型参数计算 |
4.2.2 带式输送机理想启动曲线参数 |
4.3 带式输送机启动动态分析 |
4.3.1 不同启动方式下的输送带加速度分析 |
4.3.2 不同启动方式下的张力分析 |
4.3.3 不启动时间下的张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带式输送机模态与振动分析 |
5.1 带式输送机机架模态分析 |
5.1.1 模态分析基础理论 |
5.1.2 卸载滚筒机架模态分析 |
5.1.3 机头主体机架模态分析 |
5.2 滚筒振动实验 |
5.2.1 实验方案 |
5.2.2 实验过程 |
5.2.3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矿用胶带输送机永磁驱动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煤矿带式输送机的技术现状 |
1.2.1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结构 |
1.2.2 带式输送机驱动电机 |
1.2.3 煤矿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方式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2 煤矿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改造方案分析 |
2.1 山寨煤矿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分析 |
2.1.1 工作原理及机械结构 |
2.1.2 CST系统性能分析 |
2.1.3 存在问题 |
2.2 改造方案对比分析 |
2.2.1 传动结构分析 |
2.2.2 驱动电动机分析 |
2.2.3 调速方式分析 |
2.2.4 冷却系统分析 |
2.3 改造系统构建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矿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3.1 永磁同步电动机DTC控制原理 |
3.1.1 PMSM数学模型 |
3.1.2 DTC控制原理 |
3.2 S形速度曲线建模及实现 |
3.2.1 皮带柔性调速需求 |
3.2.2 速度曲线规划 |
3.2.3 皮带调速特点及速度曲线参数定义 |
3.2.4 速度曲线模型 |
3.3 多机功率平衡实现 |
3.3.1 带式输送机功率不平衡发生原因 |
3.3.2 多电动机实现功率平衡方法 |
3.3.3 主从式转速环功率平衡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4 山寨煤矿带式输送机驱动改造设计 |
4.1 驱动系统主要设备计算与选型 |
4.1.1 现场工况条件 |
4.1.2 永磁同步电动机计算与选型 |
4.1.3 变频器计算与选型 |
4.1.4 循环水冷冷却装置选型 |
4.1.5 电控系统设计 |
4.2 本章小结 |
5 运行情况与节能效果分析 |
5.1 系统运行情况 |
5.2 系统节能效果 |
5.2.1 节电数据统计与核算 |
5.2.2 年节电量与收益分析 |
5.2.3 其它经济收益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机-电耦合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4 本章小结 |
2 带式输送机全永磁驱动系统设计研究 |
2.1 引言 |
2.2 带式输送机全永磁驱动系统设计方案 |
2.3 带式输送机永磁直驱系统设计 |
2.4 带式输送机永磁张紧装置设计 |
2.5 基于Belt Analyst的带式输送机全永磁驱动系统仿真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3 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矢量控制策略研究 |
3.1 引言 |
3.2 带式输送机永磁电机变频调速方式选择 |
3.3 单永磁驱动电机双闭环矢量控制策略研究 |
3.4 多永磁驱动电机主从控制策略研究 |
3.5 永磁张紧电机模糊PI参数补偿控制策略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带式输送机机械负载动力学模型建立 |
4.3 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建立 |
4.4 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现场应用及试验 |
5.1 引言 |
5.2 某矿带式输送机全永磁驱动改造实施 |
5.3 煤矿运输工况下全永磁驱动系统现场试验 |
5.4 经济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RecurDyn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带式输送机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带式输送机的研究现状 |
1.2.3 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带式输送机建模理论 |
2.1 虚拟样机技术 |
2.2 多体系统动力学 |
2.3 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 |
2.4 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 |
2.4.1 AMESim |
2.4.2 ADAMS |
2.4.3 RecurDyn |
2.5 基于RecurDyn的建模理论 |
2.5.1 仿真分析流程 |
2.5.2 输送带建模方法 |
2.5.3 绝对节点坐标法 |
2.5.4 输送带的物理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输送带特性与辅机静力学设计 |
3.1 输送带特性 |
3.1.1 输送带的静态特性 |
3.1.2 输送带的动态特性 |
3.1.3 输送带的力学模型 |
3.2 输送带上张力的常规静态计算 |
3.3 辅机静力学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建模 |
4.1 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的简化 |
4.2 虚拟样机建模及仿真参数设定 |
4.2.1 滚筒与托辊建模 |
4.2.2 主机输送带建模 |
4.2.3 辅机输送带建模 |
4.2.4 主辅带间接触设置 |
4.2.5 输送带与托辊、滚筒的接触设置 |
4.2.6 拉紧装置建模 |
4.2.7 输送物料建模 |
4.2.8 输送物料与主带的接触设置 |
4.2.9 输送带上传感器的布置 |
4.3 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起动方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分析 |
5.1 验证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 |
5.2 线摩擦驱动装置对主机动态特性的影响 |
5.2.1 主机输送带上特征点张力的对比 |
5.2.2 驱动滚筒阻力矩输出曲线的对比 |
5.3 等机长而台数不同的线摩擦驱动装置对主机动态特性的影响 |
5.3.1 主机输送带上特征点张力的对比 |
5.3.2 驱动滚筒阻力矩输出曲线的对比 |
5.3.3 输送带在主机驱动滚筒上打滑的对比 |
5.4 线摩擦驱动装置不同位置的布置对主机动态特性的影响 |
5.4.1 主机驱动滚筒输出功率的对比 |
5.4.2 主机输送带跑偏程度的对比 |
5.4.3 输送带应力云图的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聚氨酯托辊力学特性分析与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托辊的结构及选型 |
2.1 托辊的基本结构 |
2.2 托辊所受载荷的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3 托辊的ANSYS有限元分析 |
3.1 辊筒及轴承座的有限元仿真 |
3.2 对托辊辊轴的静力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托辊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
4.1 托辊动态特性仿真 |
4.2 仿真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聚氨酯托辊优化设计 |
5.1 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
5.2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5.3 托辊优化 |
5.4 托辊的优化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6.1 Recur Dyn动力学理论 |
6.2 带式输送机模型 |
6.3 基于Recur Dyn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带式输送机托辊间距优化 |
7.1 优化准备 |
7.2 输送机功率最小优化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RecurDyn的带式输送机双驱动起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多机驱动起动特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2 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2.1 起动方式的影响 |
2.2 托辊间距的影响 |
2.3 拉紧装置的影响 |
2.3.1 拉紧装置的作用 |
2.3.2 常用的拉紧装置 |
2.4 驱动滚筒的布置形式的影响 |
2.4.1 头部双滚筒驱动 |
2.4.2 头尾双滚筒驱动 |
2.4.3 驱动装置布置形式的最大张力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带式输送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3.1 带式输送机力学模型 |
3.1.1 输送带的特性 |
3.1.2 输送带动力学模型的选取 |
3.1.3 带式输送机模型的动力学方程 |
3.2 Recur Dyn软件介绍 |
3.3 Recur Dyn多体动力学理论 |
3.3.1 坐标系选取 |
3.3.2 相邻刚体的相对运动坐标理论 |
3.4 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3.4.1 带式输送机模型的参数设置 |
3.4.2 三维模型的简化与建立 |
3.5 带式输送机起动方式的选取 |
3.6 本章小结 |
4 托辊间距与拉紧装置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
4.1 托辊间距对双滚筒驱动起动特性的影响 |
4.1.1 托辊间距对输送带起动过程张力的影响 |
4.1.2 托辊间距对输送带悬垂度的影响 |
4.2 固定拉紧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分析 |
4.2.1 带式输送机拉紧力的计算 |
4.2.2 仿真分析 |
4.3 重锤拉紧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分析 |
4.3.1 拉紧力计算与拉紧装置建模 |
4.3.2 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驱动位置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
5.1 水平带式输送机双驱动位置的起动特性分析 |
5.1.1 头部双驱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
5.1.2 头尾双驱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
5.1.3 双滚筒驱动位置的选取 |
5.2 上运带式输送机双驱动位置的起动特性分析 |
5.2.1 工作平面倾斜角度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
5.2.2 头部双驱对上运式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
5.2.3 头尾双驱对上运式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
5.2.4 双滚筒驱动位置的选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基于幅板应力分析的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焊缝开裂感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驱动滚筒的结构及力学特性研究 |
2.1 驱动滚筒的结构 |
2.2 滚筒的分类 |
2.3 驱动滚筒常见的失效形式 |
2.4 驱动滚筒的受力分析 |
2.5 驱动滚筒的焊缝开裂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3 驱动滚筒应力应变特性有限元分析 |
3.1 驱动滚筒的有限元分析 |
3.2 应力应变测点布设方案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驱动滚筒静态应力测试实验 |
4.1 应变测量系统 |
4.2 应变测量系统的标定 |
4.3 实验系统及测试方法 |
4.4 实验数据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焊缝裂纹检测方法的研究 |
5.1 焊缝裂纹模型的建立 |
5.2 检测精度的确定 |
5.3 应变片最佳粘贴位置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永磁电机的带式输送机功率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功率平衡研究现状 |
1.4 永磁电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永磁电机设计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PMSM速度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2 永磁直驱系统矢量控制研究 |
2.1 PMSM的结构及数学模型 |
2.1.1 PMSM的结构 |
2.1.2 PMSM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 PMSM矢量控制策略 |
2.2.1 PMSM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
2.2.2 矢量控制方法 |
2.3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技术 |
2.3.1 i_d=0矢量控制模型结构 |
2.3.2 SVPWM的仿真模型 |
2.3.3 单电机阶跃响应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双机驱动下带式输送机永磁直驱系统控制方案 |
3.1 基于有限元的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模型建立 |
3.1.1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方程 |
3.1.2 输送机动力学方程中参数的计算 |
3.2 带式输送机永磁直驱系统机电耦合系统数学模型 |
3.3 双机驱动带式输送机功率平衡控制方案 |
3.3.1 带式输送机双机驱动方式分析 |
3.3.2 带式输送机双机驱动力和功率配比 |
3.3.3 功率平衡控制方案 |
3.4 几种理想启动曲线 |
3.5 本章小结 |
4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1 PID控制系统 |
4.1.1 PID控制原理 |
4.1.2 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 |
4.2 模糊控制 |
4.3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3.1 模糊PID控制原理 |
4.3.2 输入输出信号模糊化 |
4.3.3 模糊规则设计 |
4.3.4 解模糊化 |
4.4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 |
4.4.1 变论域控制思想 |
4.4.2 伸缩因子的确定 |
4.5 算法仿真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工程实现 |
5.1 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1.1 变频驱动设计 |
5.1.2 变频器的结构原理 |
5.1.3 变频器的选型 |
5.1.4 PLC选型 |
5.2 控制软件设计 |
5.2.1 软启动控制程序设计 |
5.2.2 功率平衡控制 |
5.2.3 带式输送机综保控制设计 |
5.3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参数的计算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双滚筒永磁分别驱动带式输送机瞬态特性研究[D]. 王亮.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带式输送机驱动特性研究[D]. 韩京哲.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带式输送机安全运行校核及动态特性分析[D]. 扈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矿用胶带输送机永磁驱动系统研究与应用[D]. 魏晓.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5]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机-电耦合动力学研究[D]. 张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基于RecurDyn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研究[D]. 郭成凯.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1)
- [7]聚氨酯托辊力学特性分析与参数优化[D]. 杨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8]基于RecurDyn的带式输送机双驱动起动特性研究[D]. 唐晓啸.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幅板应力分析的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焊缝开裂感知方法研究[D]. 卢洁.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10]基于永磁电机的带式输送机功率平衡研究[D]. 李成林. 安徽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