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B/T5009-1996标准中存在的错误(论文文献综述)
冯华炜[1](2021)在《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病原菌特征及中草药免疫防控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水产养殖在确保我国粮食、营养和金融的安全中扮演着“中坚角色”。然而,集约化养殖下,病害发生给辽宁省大菱鲆、海参和鲤鱼等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养殖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抗生素类药物是防治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主要方式,但是抗生素药物引起的耐药性、药物残留问题,不符合当前无抗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控要求。在此背景下,为加强水产经济动物疾病的防控,本文从“重点疾病的特征病原菌表征”、“计算机辅助中草药药物毒性预测”、“复方中草药的免疫防控应用”这三个角度出发,开展两个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基于微生物组表征养殖大菱鲆突眼病眼部病原菌特征和养殖海参腐皮综合症皮肤病原菌特征,并基于集成学习策略构建有机化合物生殖毒性预测模型对中草药毒性进行初步预测,为后期基于这些特征病原菌筛选安全有效的中草药进行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指导。第二部分,以海参和鲤鱼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已开发的适用于海参和鲤鱼的两种复方中草药配方在辽宁省进行了应用推广,为指导辽宁省海参和鲤鱼的实际生产提供更实用的技术支撑和实践依据。论文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针对人类的研究表明,定居在宿主眼部的共生菌群可以与宿主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眼部菌群的变化与眼部疾病的发生也有关系。但是尚未有研究针对鱼类疾病与眼部微生物的关系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首次采用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对大菱鲆突眼病感染与其眼部微生态的关系进行研究以表征其眼部特征病原菌。研究结果显示,健康大菱鲆和患病大菱鲆之间的眼部微生物群存在显着差异,且患病大菱鲆比健康大菱鲆具有更低的微生物多样性。作为特征属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存在于健康大菱鲆的眼部,其丰富度的增加可能与患病大菱鲆眼部微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和KEGG代谢功能异常有关。同眼部与肠道微生物群一样,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对宿主健康的维持也很重要,其菌群平衡的破坏往往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尚未有研究探讨皮肤微生物与海参腐皮综合症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本研究首次通过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对海参腐皮综合症感染与其皮肤微生态的关系进行研究以表征其眼部特征病原菌。结果表明,患病海参的皮肤微生物多样性显着低于健康海参的皮肤微生物多样性,且这种变化可能与细菌组成的变化有关。对两组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组成和功能通路的比较结果显示,健康海参和患病海参的皮肤微生物组成存在显着差异,Sulfitobacter、Roseovarius、Ruegeria、Vibrio、Tropicibacter和Leisingera等6个属为患病海参皮肤的特征属,其丰度的增加与微生物群落KEGG代谢通路的变化有关。水产养殖用中草药可能具有一些潜在毒性。计算模型可以通过减少动物试验来准确预测这些药物的毒性。目前,本课题组已开发了3个高预测性能的化合物致癌性、肝毒性和致突变性集成预测模型,尚未开发高预测性能的化合物生殖毒性预测模型。因此,本研究以文献中收集的1823个化合物作为数据集,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极限梯度提等机器学习算法结合9种分子指纹,构建27个预测化合物生殖毒性的集成模型。其中最佳的集成模型为Ensembl-Top12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准确率和AUC值分别为86.33%±0.08%和0.937±0.001,在外部验证集中的准确率和AUC值分别为84.38%和0.920。与已有模型相比,EensemblTop12模型具更高的预测性能。采用最佳集成模型Eensembl-Top12,以及本课题组已有的3个毒性预测模型,对前期已筛选好的6个单味中草药的生殖毒性、致癌性、肝毒性和致突变进行预测,结果显示4个模型均可用于中草药毒性的初步评估。单味中草药毒性预测结果显示,本人前期采用四株海参腐皮综合症特征病原菌筛选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基本安全无毒,可用于池塘养殖海参的免疫防控应用。因此,本研究将复方中草药配方I在辽宁省大连市、葫芦岛市、锦州市、盘锦市、营口市和绥中县等6个市县的24个海参养殖场进行了大规模应用推广。应用结果显示,复方中草药配方I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抗病力、改善养殖水质、改善海参体壁氨基酸含量、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等功能。目前,复方中草药配方I共推广应用无药残海参苗种繁育规模14.19万立方米,平均增产24.53%,总体经济效益提高了1.1亿元。单味中草药毒性预测结果显示,前期筛选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I基本安全无毒,可用于池塘养殖鲤鱼的免疫防控应用。复方中草药配方II对基于大菱鲆突眼病和其它鱼类常见疾病的四株特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显示,该配方对这四株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将该复方中草药配方II初步投喂50亩鲤鱼池塘的结果显示,复方中草药配方II显着提高了鲤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将鲤鱼的存活率提高了7.59%,增重率提高了22.94%,饵料系数降低了1.59%。此外,复方中草药配方II还显着提高了鲤鱼血清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等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力。进一步将复方中草药配方II在鲤鱼中地应用面积扩大至300亩后,结果显示应用期间复方中草药配方II显着降低了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量和病害发生率,平均增产15.3%,经济效益增加了35万元。综上所述,本文完成了如下工作:(1)首次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揭示了大菱鲆突眼病与眼部微生物之间的关系;(2)首次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揭示了海参腐皮综合症与皮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3)开发了具有更高预测性能的化合物生殖毒性预测模型,并将其用于中草药毒性的初步评估;(4)将已开发的适用于海参工厂化育苗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和适用于淡水鱼养殖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I首次在辽宁省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韩雍[2](2021)在《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检测果蔬中的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文中指出苯并咪唑类(Benzimidazoles,BMZs)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常见的内吸杀菌剂,是当前果蔬生产中检出率最高,残留量最大的一类农药。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为代表的仪器分析法不能实时反映BMZs残留,检测时滞对果品安全存在隐患。纳米荧光检测技术以其快速灵敏的优势得到快速发展。有机荧光量子点(Quantum Dots,QDs)-碳点(Carbon Dots,CDs)已被用于食品营养功能成分和危害物的荧光检测,但是食品体系异常复杂,CDs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灵敏度、选择性都面临严峻挑战。基于各种杂化纳米材料(Hybrid nanocomposites)的比率荧光传感器(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sensor,RFS)的开发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制备功能化CDs,筛选具有BMZs灵敏响应的荧光CDs,用于构建CDs比率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BMZs农药残留多菌灵(MBC)和甲基硫菌灵(TM),探讨传感器识别机理和在食品基质的抗干扰机制,为CDs在食品检测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保障果蔬食品安全提供技术依据。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依据BMZs农药分子特性,以柠檬酸为碳源,选择含有苯环、长脂肪链、多氨基等配体,利用一锅煮水热法(180℃,2-4h)制备了多个功能化CDs:三乙烯四胺修饰的CDs(TETA-CDs)、铜掺杂三乙烯四胺修饰CDs(ETA-CDs/Cu)、半胱氨酸修饰的CDs(Cys-CDs)、1-(2-吡啶偶氮)-2-萘酚CDs(PAN-CDs)、5-氨基间苯二甲酸(AA-CDs)、二苯氨基脲修饰的CDs(SD-CDs)。开展CDs表征及CDs与BMZs分子结合性能评价,筛选对BMZs有荧光响应的CDs。结果表明,具有芳香环配体的CDs(PAN-CDs)对多菌灵(MBC)和甲基硫菌灵(TM)等相对惰性小分子BMZs农药残留具有荧光响应,为后期传感器构建提供基础。2.以PAN-CDs为基础,加入Cu2+,采用一锅煮-水热法制备Cu2+激发的双发射荧光碳点(PAN-CDs/Cu),用于构建灵敏检测TM的比率荧光传感器。结果表明,在TM浓度为0.10-20.00μmol/L范围内,PAN-CDs/Cu荧光发射的比率值(F416/F481)与TM浓度呈线性响应,检测限(LOD)达到2.90×10-6μmol/L,回收率为88.33-101.09%,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61-5.06%,该传感器在复杂基质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通过检测机理分析表明,TM可被CDs/Cu通过π-π堆积识别,通过金属离子配位螯合CDs/Cu的Cu2+,引起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xcited 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ESIPT)和配体-金属(Ligand-to-Metal)电荷转移的双发射CDs/Cu的同步荧光猝灭,实现了TM的选择性检测。3.以PAN-CDs为基础,利用DPA敏化Tb3+荧光,通过两者浓度比例混合实现多发射荧光,选择灵敏响应的双发射构建比率荧光传感器PAN-CDs&DPA-Tb灵敏检测MBC。该传感器的荧光比率(F363/F544)在MBC浓度0-0.091 mmol/L范围内呈线性响应,检测限为3.0×10-3μmol/L,回收率为92.22-106.0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0.14-1.69%,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复杂基质中BMZs农药残留的检测。通过检测机理分析表明,MBC与PAN-CDs&DPA-Tb通过π-π堆积识别,进而发生电子转移(ET)以及内滤效应(IFE)同时促进荧光响应,实现了该传感器的选择性灵敏检测MBC。4.前一章试验发现MBC的具有内滤作用,本章主要利用MBC自身荧光,结合对MBC响应的单发射Ui O-67,用于简便构建比率荧光传感器检测MBC。在MBC浓度为0-47.6μmol/L的范围内,Ui O-67传感器的比率荧光与MBC浓度相关系数为0.997,检出限(LOD)为3.0×10-3μmol/L,回收率为90.82-103.4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3%,表明该传感器在检测食品样品中的MBC残留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检测机理分析表明,基于传感器Ui O-67的BPDC残基和MBC苯环的π-π堆积是比率荧光传感器特异性识别MBC的主要因素,并导致Ui O-67依赖于电子转移(PET)的荧光猝灭,另外MBC自身荧光对Ui O-67通过内滤作用实现猝灭。上述三个检测方法均符合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要求的检测灵敏度,不同传感器对MBC和TM表现出不同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以铜离子(Cu2+)激发CDs比率荧光传感器对TM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LOD值达到2.90×10-6μmol/L,但是该传感器检测范围较窄,适合极低浓度的TM残留检测。铽(Tb3+)参比CDs比率荧光传感器和MBC耦合Ui O-67比率荧光传感器具有简单易实现的优点,对MBC显示出优良的选择性检测,优于现有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同时具有更大的检测浓度范围,适合于常规条件下的MBC快速检测。此外,因TM易转化为MBC,在实际应用中,以铽离子(Tb3+)参比CDs比率荧光传感器和MBC耦合Ui O-67比率荧光传感器对MBC检测意义远高于铜离子(Cu2+)激发CDs比率荧光传感器对TM的检测目的,因此,这荧光传感器更具有现实利用价值。
朱勇,付岩[3](2021)在《浅析农产品中测定400种以上农药残留常用的6个液质标准》文中研究指明国标23200系列中400种以上农药残留测定的液质方法有4个(GB 23200.11、GB 23200.12、GB 23200.13、GB 23200.14),还有农产品常用的GB/T 20769、GB/T 20770,涉及多种农产品或食品,其中6个标准除共同的340种农药外,还有不少为每个标准所特有。同时,每个标准又有定性鉴别与定量测定的区别,不是所有涉及的农药品种都能定量检测。只有把每个标准里所涉及的农药品种搞清楚,才能更准确地使用标准,而且在使用时不超过标准允许的范围,才能符合各项法律法规对出具正确数据的要求。
陈彩虹,张大练,肖付刚,崔媛媛,黄惠敏[4](2021)在《简述食品检测中的难疑点及矛盾》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食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检测技术日新月异,检测标准规范不断更新变化,检测标准中存在一些矛盾和不一致的地方。另一方面,标准与监管监督规范文件的不一致,也会引起使用人的差异理解,文章对以上这些问题总结疑难点并提出一些建议。
赵明超[5](2021)在《黑米花青素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及其营养价值评价》文中提出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养活了世界上超过半数的人口。白米是稻米最常见的消费形式,但是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某些国家和地区人们也经常会吃有色米,例如黑米和红米等。黑米是一种稀有的水稻种质,富含具有抗氧化特性的花青素。科学研究已经证实黑米及其提取物可以帮助人类预防或缓解肥胖、高血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骨质疏松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由于黑米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黑米也可以保护肝脏和肾脏免受损伤。所以黑米是一种有益身体健康的功能性食品,也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科研人员的青睐。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类黄酮物质。高等植物中类黄酮的生物合成和调控途径已经被大量研究,但是水稻中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以本室从国内收集的45份黑米品种和从全世界收集的533份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控制黑米种皮花青素形成的调控因子。此外,以黑米品种黑帅及其种皮无花青素突变体AM22为材料分析了黑米和白米营养成分的差异,并通过小鼠耳肿胀炎症模型评价了黑米的生物活性。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45份黑米和533份水稻种质资源糙米的花青素含量。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到位于第3号染色体和第4号染色体上的2个决定糙米花青素积累的显着关联位点。基于本实验室对花青素合成及调控途径多年的研究,确定第3号染色体上距离关联位点~303kb处的R2R3-MYB转录因子OsMYB3以及第4号染色体上距离关联位点~538kb处的bHLH转录因子Kala4为候选基因。通过烟草荧光素酶互补实验和水稻原生质体双分子荧光素酶激活实验证实OsMYB3、Kala4和OsPAC1两两互作并可以结合成三元复合体激活花青素生物合成结构基因的表达,如OsCHS、OsCHI、OsF3H、OsF3’H、OsDFR和OsANS。同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敲除OsMYB3、Kala4或者OsPAC1,黑米中花青素均会急剧减少,表明了这3个基因在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上的重要作用,初步解析了水稻种子中花青素生物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2.从本实验室创建的黑米品种“黑帅”的甲基磺酸乙酯(EMS)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了黑帅的白米突变体AM22。利用水稻RICE6K育种芯片比较分析了AM22和黑帅全基因组近6000个SNP或Indel标记,未发现任何差异,确定了白米突变体AM22是黑帅的近等基因系。通过组分分析比较了黑帅和AM22糙米的一般组分、维生素、各种脂肪酸、氨基酸和矿物质共47个主要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整体上黑帅和AM22的主要营养组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具有抗氧化特性的多酚类物质进行分析表明:黑帅和AM22糙米中均不含原花青素;黑帅糙米含有较高水平的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O-葡萄糖苷两种花青素,但AM22糙米中没有检测到花青素的存在;AM22种子中酚类化合物大量减少。我们还测定了米糠和米糠油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谷维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黑帅和AM22种子中谷维素没有显着差异。3.利用UPLC-MS/MS检测平台分析了黑帅和AM22糙米的代谢组特征。结果表明,黑帅和AM22糙米中含有的次生代谢物存在显着不同,两者间共检测到257种差异代谢物,在AM22中有208种是含量下调的代谢物,49种是含量上调的代谢物。利用KEGG代谢通路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大多数差异代谢产物被富集到花青素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或者苯丙素生物合成这5个主要的合成路径。总得来说,AM22中包括花青素在内的大部分黄酮类物质显着下调。黑帅和AM22未成熟种子的转录组分析显示,AM22中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上的6个主要的结构基因OsCHS、OsF3H、OsF3’H、OsDFR、OsLDOX和OsUFGT均显着下调,与AM22中代谢组分析的结果一致。4.AM22是黑帅的花青素突变近等基因系,是研究黑米与白米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的理想材料。我们利用化学试剂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炎症模型来评价黑米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掺入黑帅糙米的饲料具有显着的抗炎症活性,而掺入同等比例的AM22糙米的饲料没有明显的抗炎症效应。对试验小鼠耳组织的转录组分析表明,黑米的抗炎作用至少与小鼠中32个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有关,我们进一步用Western blotting证实了其中的4个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蛋白与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显示,炎症相关的DEGs编码的蛋白质是相互作用的,且NF-κB在互作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表明了黑米可能通过下调炎症相关的TNF、NF-κB和MAPK信号通路以及一些白细胞因子和相关受体及其重要下游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来发挥抑制作用。
胡文涛,陈玲,朱君,王伟,叶湖[6](2020)在《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报告质量问题及改进对策》文中指出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是市场监管部门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检验报告是所检样品安全状况的证明材料,是行政执法的重要依据。瑕疵的报告会导致后续执法不畅,严重影响了市场监管部门及承检机构的公信力,因此检验机构对报告的质量高度重视。本文结合报告质量检查工作发现的问题,重点关注检测数据溯源性差,报告信息缺失或有误,检测方法错误,检验结论错误这4个方面相关实例,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后果,分别从落实岗位责任,分工协作,提高专业水平,严把审核关,提升个人能力及职业素养这5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保证报告质量,保障核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祖述冲[7](2020)在《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针对我国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林区6个不同产地采集的红松籽开展了红松籽资源评价研究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在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评价方面:其资源形态特征,红松籽的平均籽长、籽宽、籽厚、长宽比、长厚比、籽壳厚是确定红松籽筛分、脱壳的技术参数,平均千粒重干重、平均含水率是确定红松籽运输和储存的技术参数,平均出仁率可评估红松籽原料的优劣和预期产量;其资源化学特征,红松籽仁的平均含油率为63.71%,是目前已知含油量较高的油料之一;红松籽仁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91.94%,皮诺敛酸的平均含量为14.98%;其资源禀赋特征,营造25年结籽的人工红松林,不仅比需80年结籽的天然红松林结籽周期短,而且单产产量高、千粒重重,嫁接苗植苗培育人工红松林6年结实,超过野生红松籽千粒重,皮诺敛酸含量优于野生红松籽;说明人工红松籽的资源禀赋优势可充分满足红松籽油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在红松籽油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方面: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提取率最高,过氧化值最低。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人工红松籽仁出油率升高、皮诺敛酸含量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油渣中的残油率降低。工艺放大实验,出油率为60.80%,是目前出油率最高的红松籽油提取工艺;不同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迷迭香提取物能够有效提高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抗氧化性结果显示,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能力以及Fe2+还原力,酶解红松籽油均比传统加工红松籽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单因素法优化得到红松籽油包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红松籽油固化率为70.95%,含油率为26.88%,激光粒度仪、FTIR、1H-NMR、DSC、TGA、XRD、SEM检测结果表明:与β-环糊精晶体结构相比包合物呈低结晶态,热稳定性与β-环糊精相似;工艺放大实验,所得红松籽油固化率为69%、含油率为27%;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检测结果显示,包合物组与红松籽油相比,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皮诺敛酸脂肪酶浓缩法和尿素包合的最优纯化工艺结果显示,皮诺敛酸的纯度为93.51%,得率为13.56%。3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有:(1)应用资源属性特征理论和方法对人工红松籽和野生红松籽进行资源评价研究,说明人工红松籽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可满足红松籽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应用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并工艺放大实验,人工红松籽仁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出油率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皮诺敛酸含量高,油渣残油率低,证明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是先进的制油工艺;(3)应用β-环糊精法固体包合红松籽油并进行工艺放大实验,固化率和含油率均为最高,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也明显提高;(4)应用脂肪酶浓缩和尿素络合纯化综合法纯化红松籽油中的皮诺敛酸,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皮诺敛酸的纯度和得率均为最高。本论文研究开展的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方面的资源评价为红松籽精深加工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研制出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红松籽油中高纯度皮诺敛酸纯化工艺,为我国红松籽精深加工提供了先进技术。
王秀君,潘裕红,刘汉霞,卜丹丹,苏秀茹,王静,卢行安[8](2020)在《乳粉中矿物质成分测定的国际能力验证结果分析》文中提出婴幼儿配方乳粉是根据不同时期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特点设计的产品,既包含提供能量的脂肪、蛋白质等成分,也包括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元素。近几年,政府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的有力措施,大幅提高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准入门槛和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1-3]。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年来一直
于泽轩[9](2020)在《城轨车站机房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也在快速发展。城轨交通能够实现快捷、安全、舒适运送旅客,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通信与信号系统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发挥关键的作用。空间中存在的电磁骚扰会对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确保通信设备机房内的电磁环境满足要求十分重要。本文进行了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通信系统设备机房的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的需求性分析,并介绍了系统的功能性设计,从而明确了系统的开发方向与实现的功能。本文结合某城市11个地铁车站通信设备机房实地勘测的结果设计了系统硬件架构,并调研了市场上不同公司仪器的关键指标与性能。经过分析,所选择的仪器设备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本文以LabVIEW编程软件为开发平台设计了系统的软件架构,介绍了仪器仪表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统计模块和数据存取与Web发布模块4个核心模块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仪器仪表模块主要实现与上位机进行实时通信,并自动采集监测数据。数据处理模块主要实现原始数据的处理和曲线绘制。数据统计模块主要实现监测数据的数学统计、曲线统计以及预警信息统计。数据存取与Web发布模块主要实现监测数据的存储与回溯,并进行上位机界面的Web发布。本文设计与优化了系统的上位机操作界面。界面分为实时监测界面与历史数据回溯界面。所设计的界面具备较好的易操作性、友好性以及可读性。本文介绍了所开发系统的验证试验。验证试验场地为北京交通大学电磁兼容研究所的半电波暗室。本试验通过比较场强探头所测得的参考值与系统监测得到的结果是否满足合理的误差范围来判断所开发系统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场强监测探头与测量天线的布置点位参考场均匀性校准试验的采样点位。试验场地与仪器参考辐射抗扰度试验。但本验证试验的内容却不同于上述两个试验。经过验证,所开发的系统的监测结果能够满足有效性与可靠性。所开发的系统能够长期实时监测通信系统设备机房的电磁环境敏感区域。本系统能够标记与记录超过安全限值的频点及其所对应的幅值和当前时刻,使用户能够及时发现异常的电磁环境数据信息,确保通信设备机房的空间电磁环境能够满足要求。
梁冠路[10](2020)在《广西食品监管职业化检查制度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关乎国家稳定、人民幸福,是各国政府重要职责。国外已构建从末端产品检验转向以预防和风险防控为主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其中职业检查员制度是发挥预防作用的重要手段。我国以往已建立的兼职检查员队伍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其作用效果受到较大局限,基于此,本课题在所在单位的支持下,开展广西食品监管职业化检查制度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制度的起草和实施,总结经验和效果,为进一步改善广西食品安全状况发挥积极作用。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起草制订及颁布《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职业检查员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对兼职检查员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职食品生产职业检查员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聘任管理、人员管理等相关内容,为选聘职业检查员提供了依据。2017年先后聘用了12名职业检查员,为开展食品生产检查提供了人员保障。起草制订并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体系检查工作规范(试行)》。通过结合食品生产企业的风险点分析,对职业检查员在开展工作时的职责划分、工作程序、检查内容、纪律要求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范,并相应制定检查工作表。工作规范的颁布使得专职检查员的工作具备依据和可操作性。根据食品行业的风险特征,以高风险的乳制品企业作为实施职业检查员制度的实践探索。经过对广西18家乳制品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分别在企业生产许可条件保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检验能力、不安全产品追溯工作职责履行等4个方面开展检查,共计检查出问题项221个,经过职业检查员的持续跟踪整改,乳制品企业生产状况不断改善,2018年全区产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产品0个,不合格率0%。实施职业检查员检查制度对改进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具有明显效果。对比了建立职业化检查制度后,食品监管部门在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方面的变化,表明执行职业化检查制度后,广西食品监管工作效能得到有效提升,企业检查覆盖面提高,对企业形成强大震慑。经过制度的建设和试行实践表明,职业化检查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项有效预防监督措施,具有推广的价值,同时也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二、GB/T5009-1996标准中存在的错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B/T5009-1996标准中存在的错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病原菌特征及中草药免疫防控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2.1 研究思路 |
0.2.2 主要内容 |
0.3 主要创新点和尚待研究的问题 |
0.3.1 主要创新点 |
0.3.2 尚待研究的问题 |
第二篇 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大菱鲆和海参的病原菌特征及用于中草药生殖毒性初步预测的集成模型构建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组学及其应用 |
1.1.1 微生物组学概述 |
1.1.2 微生物组学分析策略 |
1.1.3 微生物组学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
1.1.4 微生物组学在水产动物疾病中的应用 |
1.2 机器学习及其应用 |
1.2.1 机器学习方法概况 |
1.2.2 机器学习在微生物组学研究的应用 |
1.2.3 机器学习在化合物毒性预测中的应用 |
第2章 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突眼病感染大菱鲆眼部的病原菌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设计与样本采集 |
2.2.2 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 |
2.2.3 序列数据处理 |
2.2.4 数据分析和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分布情况 |
2.3.2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差异 |
2.3.3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组成差异 |
2.3.4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功能差异 |
2.4 讨论 |
2.4.1 大菱鲆突眼病发生对眼部微生物群多样性的影响 |
2.4.2 大菱鲆突眼病发生对眼部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 |
2.4.3 大菱鲆突眼病发生对眼部微生物群功能的影响 |
2.5 结论 |
第3章 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腐皮综合症感染海参的皮肤病原菌特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设计与样本采集 |
3.2.2 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 |
3.2.3 序列数据处理 |
3.2.4 数据分析和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分布情况 |
3.3.2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差异 |
3.3.3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组成差异 |
3.3.4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功能差异 |
3.4 讨论 |
3.4.1 海参腐皮综合症发生对皮肤微生物群的影响 |
3.4.2 海参腐皮综合症发生对皮肤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3.4.3 海参腐皮综合症发生对皮肤微生物群功能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4章 化合物生殖毒性集成预测模型开发及其在中草药毒性评估中的初步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数据集 |
4.2.2 分子指纹计算 |
4.2.3 特征选择 |
4.2.4 模型构建 |
4.2.5 模型评估 |
4.2.6 模型应用域分析 |
4.2.7 模型对中草药毒性的预测评估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特征选择结果 |
4.3.2 模型的预测性能 |
4.3.3 最佳模型的应用域 |
4.3.4 最佳模型与已有模型的比较 |
4.3.5 最佳模型对化合物分类的结果分析 |
4.3.6 化合物指纹特征相关的生殖毒性 |
4.3.7 模型对中草药多个毒性的预测结果 |
4.4 结论 |
本篇小结 |
第三篇 两种复方中草药配方对水产经济动物海参和鲤鱼的免疫防控应用研究 |
第5章 文献综述 |
5.1 水产经济动物养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5.2 水产养殖用中草药种类及活性成分 |
5.3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
5.4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
5.4.1 评估水产动物非特异性能力的免疫因子 |
5.4.2 单味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
5.4.3 复方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
5.5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5.6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问题 |
第6章 海参用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生长、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影响及推广应用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的抑菌试验 |
6.2.2 实验和应用推广地点 |
6.2.3 投饲管理与实验设计 |
6.2.4 样本收集与制备 |
6.2.5 生长性能测定 |
6.2.6 非特异性免疫力测定 |
6.2.7 养殖水质的监测 |
6.2.8 抗病力测定 |
6.2.9 体壁氨基酸含量测定 |
6.2.10 抗生素残留量测定 |
6.2.11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的抑菌效果 |
6.3.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最佳投喂比例的探索 |
6.3.3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生长性能的影响 |
6.3.4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
6.3.5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养殖水质的影响 |
6.3.6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抗病力的影响 |
6.3.7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在辽宁省海参养殖场的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
6.3.8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养殖海参体壁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6.3.9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应用后养殖海参的抗生素残留情况 |
6.4 讨论 |
6.4.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在海参养殖中的作用 |
6.4.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辽宁省海参养殖中的应用意义 |
6.5 结论 |
第7章 淡水鱼用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对池塘养殖鲤鱼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应用初探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的抑菌试验 |
7.2.2 应用地点与实验设计 |
7.2.3 投饲管理 |
7.2.4 样本收集与制备 |
7.2.5 生长性能测定 |
7.2.6 非特异性免疫力测定 |
7.2.7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的抑菌效果 |
7.3.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对鲤鱼生长性能指标的影响 |
7.3.3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对鲤鱼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
7.3.4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投喂后鲤鱼生长性能与免疫性能的关系 |
7.3.5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在养殖场的应用 |
7.4 讨论 |
7.4.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在鲤鱼养殖中的作用 |
7.4.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在沈阳市初步应用的意义 |
7.5 结论 |
本篇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检测果蔬中的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药残留概况 |
1.2 苯并咪唑类农药的应用 |
1.2.1 应用现状 |
1.2.2 潜在危害 |
1.3 苯并咪唑类农药的检测方法 |
1.3.1 常用检测方法 |
1.3.2 局限性及发展趋势 |
1.4 荧光量子点及其检测应用 |
1.4.1 荧光检测技术 |
1.4.2 荧光量子点概况 |
1.4.3 在检测领域的应用 |
1.4.4 在食品检测中的局限 |
1.5 碳点及其检测应用 |
1.5.1 光学性质 |
1.5.2 荧光响应机理 |
1.5.3 制备方法 |
1.5.4 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1.5.5 在食品检测中的局限 |
1.5.6 比率荧光检测技术及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苯并咪唑类农药选择性荧光响应碳点的制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碳点的制备 |
2.2.2 碳点的荧光响应 |
2.2.3 碳点的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碳点的荧光响应 |
2.3.2 碳点的表征 |
2.3.3 荧光响应碳点 |
2.4 小结 |
第三章 铜离子激发碳点的比率荧光法检测甲基硫菌灵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剂 |
3.1.2 碳点的制备 |
3.1.3 碳点的表征 |
3.1.4 检测模型构建 |
3.1.5 检测性能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碳点的表征 |
3.2.2 检测模型构建 |
3.2.3 检测性能 |
3.3 检测机制 |
3.4 小结 |
第四章 铽参比碳点比率荧光检测多菌灵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主要试剂 |
4.1.2 材料的制备 |
4.1.3 材料表征 |
4.1.4 检测模型构建 |
4.1.5 检测性能 |
4.1.6 实际样品检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材料表征 |
4.2.2 检测模型构建 |
4.2.3 实际样品检测 |
4.3 检测机制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多菌灵耦合Ui O-67 的比率荧光传感器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主要试剂 |
5.1.2 合成Ui O-67 |
5.1.3 材料表征 |
5.1.4 检测模型构建 |
5.1.5 检测性能 |
5.1.6 实际样品检测 |
5.2 结果分析 |
5.2.1 材料表征 |
5.2.2 检测模型构建 |
5.2.3 实际样品检测 |
5.3 检测机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6.3.1 碳点在食品检测中的优势和局限 |
6.3.2 碳点在食品检测中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浅析农产品中测定400种以上农药残留常用的6个液质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 6个液质标准在日常使用时存在的困难 |
1.1 6个标准的基本情况 |
1.2 6个标准使用不便之处 |
1.2.1 适用品种受限带来的不便之处 |
1.2.2 缺少对照索引带来的不便之处 |
1.2.3 名称没有统一带来的不便之处 |
1.2.4 同分异构体不全带来的不便之处 |
2 6个标准的农药品种异同 |
2.1 6个标准的农药品种相同之处 |
2.2 6个标准的农药品种不同之处 |
3 小结 |
(4)简述食品检测中的难疑点及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1 食品检验的重要性 |
2 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难题和问题 |
2.1 标准中检测方法整合难 |
2.2 标准中检测方法的新旧更替不及时 |
2.3 不同的标准对同一名词的定义不同 |
2.4 大部分检测标准中有明确的检测食品范围,实际工作中文件、标准、合同等指明某食品使用某一检测方法,而被检样食品类别和标准规定的食品类别不一致 |
2.5 新旧标准更替审批时间长 |
2.6 企业标准制定时可依据的标准不全面 |
2.7 专业名词的定义术语混乱 |
3 食品检测问题解决建议和意见 |
(5)黑米花青素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及其营养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黑米研究现状 |
1.1.1 黑米的起源 |
1.1.2 黑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
1.2 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调控 |
1.2.1 类黄酮生物合成 |
1.2.2 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录调控 |
1.2.3 MYB转录因子 |
1.2.4 bHLH转录因子 |
1.2.5 WD40重复蛋白 |
1.2.6 水稻中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转录调控 |
1.3 生物强化的水稻研究进展 |
1.4 代谢组学在植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药品和试剂 |
2.1.3 菌株和载体 |
2.1.4 动物和饲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植物材料种植 |
2.2.2 糙米组分分析 |
2.2.3 HPLC测定花青素 |
2.2.4 LC-MS测定代谢组 |
2.2.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2.6 黑帅和AM22转录组分析 |
2.2.7 总酚和谷维素的测定 |
2.2.8 双荧光素酶转录激活实验 |
2.2.9 烟草BIFC实验 |
2.2.10 CRISPR/Cas9敲除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
2.2.11 水稻叶片基因组DNA的抽提和PCR检测 |
2.2.12 小鼠耳肿胀炎症模型的建立和给药 |
2.2.13 小鼠耳组织RNA提取和转录组分析 |
2.2.14 Western blotting |
2.2.15 基因信息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米种皮花青素形成的分子基础 |
3.1.1 水稻资源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3.1.2 水稻种子花青素含量性状的GWAS |
3.1.3 烟草中荧光素酶互补实验 |
3.1.4 OsMYB3+Kala4+OsPACl复合体的转录激活作用 |
3.1.5 OsMYB3的亚细胞定位 |
3.1.6 利用CRISPR/Cas9敲除材料证明OsMYB3、Kala4和OsPAC1的基因功能 |
3.1.7 OsMYB3、Kala4和OsPAC1敲除材料的花青素合成结构基因表达量检测 |
3.2 白米突变体AM22的筛选和培育 |
3.3 黑帅和AM22的主要营养组分分析 |
3.4 多酚类代谢物的测定分析 |
3.4.1 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3.4.2 总酚含量的测定 |
3.5 黑帅与AM22的谷维素含量的比较 |
3.6 黑帅和AM22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鉴定 |
3.6.1 代谢物聚类分析 |
3.6.2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6.3 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分析 |
3.6.4 差异代谢物营养成分分析 |
3.7 黑帅和AM22未成熟种子的转录组分析 |
3.8 黑米抗炎症作用的评价 |
3.8.1 TPA和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 |
3.8.2 转录组分析揭示黑米抗炎作用的机制 |
3.8.3 喂食黑米后TPA诱导时炎症相关的蛋白表达受到了抑制 |
4 讨论 |
4.1 黑米形成的分子机制 |
4.2 OsMYB3的基因功能 |
4.3 黑米营养成分及代谢物分析 |
4.4 黑米抗炎分析 |
4.5 黑米的应用前景分析 |
4.6 代谢组学的应用分析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成分分析检测国家标准 |
附录B: 引物信息 |
附录C: 黑帅和AM22种子中的差异代谢物 |
附录D: TPA诱导的耳肿胀实验中BR和WR组所有的DEGs |
附录E: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试剂配方 |
附录F: 作者简介 |
致谢 |
(6)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报告质量问题及改进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检验报告要求及存在的问题 |
2.1 检测数据溯源性差 |
2.2 报告信息缺失或有误 |
2.3 检测方法错误 |
2.4 检验结论错误 |
3 保障报告质量的对策 |
3.1 落实责任,规范原始记录管理 |
3.2 分工协作,保障信息完整准确 |
3.3 提高水平,选择适用检测标准 |
3.4 严格把关,保证检验报告质量 |
3.5 加强培训,提升人员职业素养 |
4 结语 |
(7)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红松籽资源评价与红松籽精深加工对我国红松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 |
1.1.1 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加工利用正在向由以原料粗加工为主向以原料精深加工为主的的战略方向转变 |
1.1.2 红松籽精深加工将有利促进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1.2 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 |
1.2.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
1.2.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
1.2.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
1.3 红松籽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中的一个新油种 |
1.3.1 食用植物油概述 |
1.3.2 红松籽油概述 |
1.4 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工艺研究 |
1.5 红松籽油包合物工艺研究 |
1.5.1 喷雾干燥法 |
1.5.2 物理吸附法 |
1.5.3 复合凝聚法 |
1.5.4 乳液聚合法 |
1.5.5 分子包埋法 |
1.6 皮诺敛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
1.6.1 低温结晶法 |
1.6.2 分子蒸馏法 |
1.6.3 精馏分离法 |
1.6.4 吸附分离法 |
1.6.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
1.6.6 脂肪酶浓缩法 |
1.6.7 尿素络合法 |
1.7 课题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1.7.1 解决的问题 |
1.7.2 研究意义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2 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的资源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红松籽的采集 |
2.3.2 红松籽资源形态特征测定 |
2.3.3 红松籽资源化学特征测定 |
2.3.4 红松籽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2.4 结果和分析 |
2.4.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
2.4.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
2.4.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与理化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红松籽的预处理 |
3.3.2 红松籽仁含油量计算 |
3.3.3 红松籽油提取率计算 |
3.3.4 红松籽粕残油率计算 |
3.3.5 不同工艺对红松籽油提取率影响 |
3.3.6 固体酶制剂的筛选 |
3.3.7 红松籽油提工艺单因素优化 |
3.3.8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 |
3.3.9 红松籽油脂肪酸成分检测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红松籽仁的含油量 |
3.4.2 不同红松籽油提取工艺的出油率、提取率及籽粕残油率 |
3.4.3 提取酶的选择结果 |
3.4.4 松籽油的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单因素优化 |
3.4.5 松籽油提取最优工艺验证 |
3.4.6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脂肪酸成分分析) |
3.4.7 红松籽油的脂肪酸成分检测 |
3.5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技术方案 |
3.5.1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
3.5.2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
3.6 本章小结 |
4 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过氧化值及丙二醛检测方法 |
4.3.2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 |
4.3.3 红松籽油贮藏实验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结果 |
4.4.2 温度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4.3 光照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4.4 空气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红松籽油的体外抗氧化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清除DPPH自由基 |
5.3.2 清除ABTS自由基 |
5.3.3 Fe~(2+)还原能力 |
5.3.4 清除羟(~-OH)自由基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5.4.2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
5.4.3 Fe~(2+)还原力分析 |
5.4.4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6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制备及检测方法 |
6.3.2 单因素优化实验方法 |
6.3.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 |
6.3.4 红松籽油包合物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 |
6.4.2 红松籽油包合物最优工艺验证 |
6.4.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结果 |
6.4.4 生物利用度检测结果 |
6.5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技术方案 |
6.5.1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
6.5.2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
6.6 本章小结 |
7 红松籽油中皮诺敛酸(PLA)纯化制备工艺与结果验证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红松籽油游脂肪酸的制备 |
7.3.2 PLA脂肪酶浓缩法制备 |
7.3.3 PLA含量测定 |
7.3.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制备 |
7.3.5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 |
7.3.6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 |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4.1 PLA标准曲线 |
7.4.2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
7.4.3 PLA脂肪酶浓缩法结果验证 |
7.4.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
7.4.5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结果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8)乳粉中矿物质成分测定的国际能力验证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能力验证方案设计 |
1.2 样品制备与均匀性、稳定性检验 |
1.3 结果评价原则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参加实验室概况 |
2.2 测定结果统计总体情况 |
2.3 不同检测方法结果满意情况分析 |
2.3.1 前处理方法 |
2.3.2 测定方法 |
2.3.3 标准方法和非标准方法 |
2.4 不满意结果分析及建议 |
3 结论 |
(9)城轨车站机房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电磁环境监测标准研究现状 |
1.2.2 电磁环境监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设备机房电磁环境分析 |
2.1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简介 |
2.1.1 地铁通信系统组成 |
2.1.2 地铁无线通信系统 |
2.2 城轨通信系统设备机房电磁环境现场勘测 |
2.2.1 电磁环境现场勘测仪器设备 |
2.2.2 电磁环境现场勘测选点与布置 |
2.2.3 典型车站电磁环境测量数据分析 |
2.2.4 勘测车站电磁环境测量数据对比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城轨车站机房电磁环境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3.1 城轨车站电磁环境监测系统需求性分析 |
3.1.1 系统设计原则 |
3.1.2 系统功能需求 |
3.2 城轨车站机房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功能设计 |
3.3 城轨车站机房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4 城轨车站机房电磁环境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3.4.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3.4.2 系统软件顶层设计 |
3.4.3 系统软件层次设计 |
3.5 城轨车站机房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综述 |
3.6 本章小结 |
4 城轨车站机房电磁环境监测系统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 仪器仪表控制模块 |
4.1.1 虚拟仪器软件架构 |
4.1.2 频谱分析仪控制 |
4.1.3 电场测量天线轴切换控制 |
4.2 数据处理模块 |
4.2.1 原始数据块拆分与整合 |
4.2.2 数据处理与显示 |
4.2.3 频谱数据拼接 |
4.3 数据统计模块 |
4.3.1 数学统计 |
4.3.2 曲线统计 |
4.3.3 预警信息统计 |
4.4 数据存取与Web发布模块 |
4.4.1 数据存储 |
4.4.2 数据读取 |
4.4.3 Web信息发布 |
4.5 本章小结 |
5 城轨车站机房电磁环境监测系统验证 |
5.1 验证试验场地 |
5.2 验证试验仪器设备 |
5.3 验证试验布置 |
5.4 验证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广西食品监管职业化检查制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际上职业检查员制度的建立情况 |
1.2 我国检查制度的建立情况及存在缺陷 |
1.3 中国乳制品企业政策与产业变化 |
1.3.1 构建全面严格的乳品行业监管制度 |
1.3.2 监管政策出台加速,进一步整顿市场秩序 |
1.3.3 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国产品牌做大做强 |
1.3.4 规范国内乳制品流通渠道 |
1.3.5 鼓励创新,产品多元化 |
1.4 广西乳制品行业概述 |
1.4.1 广西乳制品抽检情况 |
1.5 课题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建立职业化检查制度的依据与构想 |
2.1 试点职业化检查背景 |
2.2 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职业检查员管理办法(试行)》 |
2.2.1 起草过程 |
2.2.2 起草难点 |
2.2.2.1 经费及聘用问题 |
2.2.2.2 任职人员所应具备的资质 |
2.2.3 修改完善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职业检查员管理办法(试行)》 |
2.3 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体系检查工作规范(试行)》 |
2.3.1 起草过程 |
2.3.2 起草难点 |
2.3.2.1 检查程序的设置 |
2.3.2.2 检查表格内容的制定 |
2.3.3 修改完善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体系检查工作规范(试行)》 |
2.4 食品生产职业检查员的组建 |
2.4.1 发布招聘公告 |
2.4.2 笔试 |
2.4.3 面试 |
2.4.4 培训 |
2.4.5 职业化检查员队伍情况分析 |
2.5 广西职业化检查员队伍的意义及特殊性 |
第三章 职业化检查制度在乳制品企业的试行情况及影响 |
3.1 广西乳制品行业体系检查基本情况 |
3.2 乳制品行业体系检查内容 |
3.3 生产许可条件保持情况概述 |
3.3.1 部分企业具体问题示例 |
3.4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概述 |
3.4.1 部分企业具体问题示例 |
3.5 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具体问题示例 |
3.6 标签标识管理具体问题示例 |
3.7 企业问题数量情况 |
3.8 分析与讨论 |
3.8.1 体系检查挖掘分析乳制品行业问题 |
3.8.2 促进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 |
3.8.3 提升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关键在基层 |
3.9 建议 |
3.10 对广西乳制品企业的影响 |
3.10.1 督促企业规范管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3.10.2 提升行业对于法规标准的认知能力引导企业规范管理 |
3.10.3 乳制品抽检不合格率情况 |
3.10.4 对企业起到促进作用 |
第四章 职业化检查对监管部门的影响 |
4.1 工作方式上的改变 |
4.1.1 监管手段力量增强,在高风险品种企业开展体系检查 |
4.1.2 运用检查员队伍撰写行业分析报告为下一步监管提供重点 |
4.2 工作效率上的改变 |
4.2.1 节省抽调人员时间,省级直接下达任务效率更高 |
4.2.2 职业检查更有效,监管深入且彻底 |
4.3 工作效果上的变化 |
4.3.1 专人收集整理检查资料,问题跟踪整改更到位 |
4.3.2 制定《自治区本级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计划》扩大职业化检查范围 |
4.3.3 注重提升执法效能,从严提出工作新要求 |
第五章 结论 |
5.1 职业化检查制度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
5.1.1 职业化检查写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条例》 |
5.2 持续推广职业化检查制度存在的问题 |
5.2.1 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
5.2.2 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流失风险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职业检查员管理办法(试行) |
附录2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体系检查工作规范(试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GB/T5009-1996标准中存在的错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病原菌特征及中草药免疫防控应用[D]. 冯华炜. 辽宁大学, 2021(02)
- [2]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检测果蔬中的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D]. 韩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浅析农产品中测定400种以上农药残留常用的6个液质标准[J]. 朱勇,付岩. 浙江农业科学, 2021(01)
- [4]简述食品检测中的难疑点及矛盾[J]. 陈彩虹,张大练,肖付刚,崔媛媛,黄惠敏. 中国调味品, 2021(01)
- [5]黑米花青素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及其营养价值评价[D]. 赵明超.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6]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报告质量问题及改进对策[J]. 胡文涛,陈玲,朱君,王伟,叶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8)
- [7]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D]. 祖述冲.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8]乳粉中矿物质成分测定的国际能力验证结果分析[J]. 王秀君,潘裕红,刘汉霞,卜丹丹,苏秀茹,王静,卢行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0(08)
- [9]城轨车站机房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开发[D]. 于泽轩.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广西食品监管职业化检查制度的探索与实践[D]. 梁冠路. 广西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