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潘益匆,林振浪,王大化[1](2018)在《纳洛酮和苯巴比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干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将主要探讨纳络酮和苯巴比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5-06至2017-06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60例,随机分成4组。4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A组加用纳络酮治疗,观察B组加用苯巴比妥治疗,观察C组加用纳络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4组患儿治疗后分别进行神经学评分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eonatal?behavioral?neurological?assessment,NBNA),同时记录反射时间和肌张力恢复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C组的疗效最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神经学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的神经学评分、反射恢复时间及肌张力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和纳络酮可以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情况,纳络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可促进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梁光明,郑琼,甘晓红[2](2015)在《纳洛酮在新生儿重度窒息中早期应用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方法:将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53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3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纳络酮治疗。比较两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与常规组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纳洛酮能有效地加快患儿复苏,早期应用对防治窒息后脑损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杨富颖[3](2014)在《12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纳络酮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体会。方法:收集126例中重度HIE将其分为治疗组69例,对照组57例,2组均采用同样严格的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纳络酮首次0.4 mg加入10%的葡萄糖30 mL内,持续静脉泵控,(0.01 mg/kg~0.03 mg/kg,每8小时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总有效率73.7%,P<0.01。2组预后比较:治疗组预后不良5例,对照组预后不良13例,治疗组预后优于对照组。结论:纳络酮治疗HIE可使症状消失时间缩短,减轻中重度HIE的并发症,使死亡率明显降低,减少后遗症,改善预后作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着。
吴绮,黄晓华[4](2012)在《不同剂量纳络酮对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络酮对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出现窒息的新生儿88例,随机分为研究Ⅰ组、研究Ⅱ组、研究Ⅲ组以及研究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四组分别采用剂量为0.02mg/kg、0.05mg/kg、0.1mg/kg、0.2mg/kg的纳络酮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Ⅲ组和研究Ⅳ组的呼吸、心率、肤色、原始反射以及肌张力的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研究Ⅰ组和研究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Ⅰ组和研究Ⅱ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Ⅲ组和研究Ⅳ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剂量为0.1mg/kg的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即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晓艳,蒋纪文[5](2008)在《纳络酮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认为
朱卫军[6](2007)在《纳络酮在急救中的应用现状》文中认为
杨彩平,孙海茂[7](2006)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将73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儿意识、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恢复情况及呼吸、循环功能改善情况。结果①2组显效率差异有显着性(χ2=6.88,P<0.05),总有效率差异有显着性(χ2=3.837,P≤0.05);②2组中、重度病例3d内中枢呼吸衰竭消失例数比较差异有显着性(χ2=4.015,P<0.05),3d内循环不良消失例数比较差异有显着性(χ2=4.324,P<0.05)。结论HIE患儿无论其病情程度如何均可加用纳络酮治疗。
刘玉生,尹勇,王建林[8](2006)在《纳络酮临床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纳络酮在临床上有了更多和更广泛的运用,许多新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纳络酮展现了许多新用途,为使医务工作者对其有较全面的了解与掌握,现将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唐延松,栗玉容[9](2005)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窒息42例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纳络酮佐治新生儿窒息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对20002004年我院89例存活的重度窒息的新生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使用纳络酮分为两组。42例为纳络酮治疗组,未使用纳络酮的47例为对照组。两组除按相同窒息复苏程序与常规综合治疗外,治疗组辅以纳络酮治疗。观察患儿脑损伤的临床症状表现变化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测定(NB-NA)评分。结果两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临床症状表现及NBNA评分的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纳络酮不能加速NHIE后临床症状的缓解,对远期预后的改善可能无效。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治疗原则中,综合治疗更为重要,而纳络酮的实际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
彭健,周远茜[10](2004)在《纳络酮在儿科临床急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二、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纳洛酮和苯巴比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四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
2.2 各项症状恢复时间 |
2.3 四组NBNA评分比较 |
3 讨论 |
(3)12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纳络酮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讨论 |
(4)不同剂量纳络酮对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7)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判断标准 |
2 结果 |
2.1 2组中、重度患儿呼吸、循环系统改善情况 |
2.2 2组疗效比较 |
3 讨论 |
(9)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窒息42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1.1 纳络酮组 |
1.1.2 对照组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结果 |
3 讨论 |
(10)纳络酮在儿科临床急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
2 新生儿呼吸暂停 |
3 新生儿窒息 |
4 婴幼儿呼吸衰竭 |
5 婴儿肺炎并心力衰竭 |
6 难治性休克 |
7 辅助治疗不同病因的昏迷 |
8 心肺脑复苏 |
9 重症病毒性脑炎 |
10 流行性乙型脑炎 |
11 急性中毒 |
11.1 四次甲基二砜四胺 (毒鼠强) 中毒 |
11.2 重症氟乙酰胺中毒 |
11.3 急性乙醇中毒 |
11.4 药物中毒 |
11.5 一氧化碳中毒 |
四、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纳洛酮和苯巴比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干预作用[J]. 潘益匆,林振浪,王大化.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04)
- [2]纳洛酮在新生儿重度窒息中早期应用的疗效分析[J]. 梁光明,郑琼,甘晓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01)
- [3]12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纳络酮的应用[J]. 杨富颖. 中国伤残医学, 2014(06)
- [4]不同剂量纳络酮对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效果[J]. 吴绮,黄晓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6)
- [5]纳络酮的临床应用进展[J]. 郑晓艳,蒋纪文. 西南军医, 2008(02)
- [6]纳络酮在急救中的应用现状[J]. 朱卫军. 医药论坛杂志, 2007(20)
- [7]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J]. 杨彩平,孙海茂. 中国综合临床, 2006(06)
- [8]纳络酮临床应用的研究[J]. 刘玉生,尹勇,王建林. 贵州医药, 2006(04)
- [9]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窒息42例疗效观察[J]. 唐延松,栗玉容. 重庆医学, 2005(12)
- [10]纳络酮在儿科临床急救中的应用[J]. 彭健,周远茜. 广西医学, 2004(09)
标签:新生儿窒息论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论文; 新生儿缺氧论文; 新生儿评分论文; 苯巴比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