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公共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论唐代公共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一、论唐代公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阮乔[1](2021)在《《健与美》杂志报道中的女性身体审美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健与美》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第一本健身主题刊物。早期《健与美》的内容以健康保健和健身健美启蒙为主,而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健美运动和大众审美情趣的风向标。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健与美》对于受众生活方式的构建、审美情趣的养成以及中国健身健美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作为一项以塑造形体为目标的运动,女性健身健美的发展由于受到身体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难以融入主流的文娱生活。《健与美》作为宣传该运动的传统阵地,所传达的身体观念对女性健身健美运动的促进和女性身体意识的开化都有积极意义。研究时代背景下《健与美》反映的女性身体观念,不仅能发掘我国健身健美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好促进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同时能够对女性建立独立的身体意识、实现健身和身体的“以人为本”提供参考方向。从女性角度进行研究,原因在于女性是健身健美运动和产业中相对特殊的群体,体现在女性的身体观念和审美观念容易走向极端,所受文化桎梏更加明显。天然的生理劣势使女性容易被“物化”,进而成为审美的对象而非主体,不健康的审美观念长期占据主流。本文以《健与美》杂志中与女性有关的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女性健身健美运动为线索,通过文本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从女性健美运动在中国的启蒙、比基尼与中国女性的身体冲突、女性身体审美观的演变和女性身体审美的第一性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认为:(1)女性健美须从两个不同方向看待。大众健身所能达到的肌肉发展程度通常被广泛接受,适量肌肉让女性形体更接近人体美学标准。女性竞技健美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性别意识,不能从传统的审美角度看待,而应关注竞技体育的精神层面,两种发展方向不应混淆也不应完全割裂。(2)比基尼是女性健美的竞技需要,也是展示女性身体美的最好包装。女性敢于展示身体美是身体观念的革新,社会广泛接受比基尼是审美观念和文明程度的进步。(3)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里,虽然女性的身体观和审美观逐渐开放和多元,但在不同时期都与男权意识引导的社会观念存在冲突。从八十年代追求身体解放的不被理解,到经济快速发展期的减肥压力,再到如今的身材焦虑和健身压力,《健与美》始终扮演着中和的角色。(4)《健与美》始终把健康作为身体观和审美观的底线,将不健康的所谓“审美”视作“审丑”,坚决反对违背身体发展规律的身体观。在健康的基础上,《健与美》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审美观念,鼓励带有个人意志的身体发展观,试图构建健康、多元、个性的审美文化圈。《健与美》创刊至今的发展脉络与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进步是相互联系的,40年来,《健与美》之于女性健身健美起到了启蒙、引导和帮助的作用。虽然如今杂志的审美引导力在互联网媒体的包围下已浸微浸消,但不影响其在现代中国身体观念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朱丽桦[2](2021)在《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呈现与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文化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河南是坐拥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的历史文化大省,其历史形象无疑具有巨大的发掘和推广价值。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她浩瀚的数量和精美的篇章都标志着我国文化的巨大成就,唐宋诗词中有大量描写当时河南都市的篇章,为研究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河南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在历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的河南拥有璀璨的文明、发达的经济以及多样的政权,也正因为如此,河南形象研究不断地进入人们的研究范围之中,它的研究局限于传播学中的传播载体研究、近代以来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研究等,而古诗中河南形象的呈现与传播研究还比较缺乏。作为文化传播研究和河南形象研究的丰富与补充,唐诗宋词中河南形象的呈现与传播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运用文献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方法,以唐诗宋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诗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呈现与传播。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是唐宋时期河南的基本状况进行概述,其中包括地理、经济、文化以及城邑发展状况,旨在了解唐宋时期河南历史沿革与人文生态,由此来深入发掘唐宋时期孕育诗歌的环境;第二章主要是研究唐诗中河南都市形象的呈现,结合其不同的时代背景分别整理了唐诗中初唐、盛唐、安史之乱以后整体的河南都市形象:初唐止戈务本,民生恢复,都市渐兴,这一时期的唐诗中呈现出春风得意、诗酒流连的河南都市形象;盛唐天下太平,息武营民,国富民殷,文化昌盛,唐诗中便呈现出昂扬向上、生机勃勃的盛世景象;晚唐烽烟四起,民生凄苦,文化凋敝,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洛阳等河南地区都市城邑发展下滑的开始,这一时期的河南都市形象是岌岌可危、乱世流离的,但是晚唐的洛阳远离政治中心反而获得一丝平静成为众文人的养生之所;第三章主要研究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呈现,依据宋的时代背景,将其划分为北宋、南宋。北宋词中呈现出来的更多追求享乐的社会风貌,包括有恢宏气派的宫廷生活,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还有热闹非凡的民俗节日等;而南宋的汴京早已没有了先前的繁华盛景,成为大多数文人笔下怀念的旧都,在南宋词中呈现更多的也是凄凉故都的形象;第四章主要研究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有音声传播、书写传播以及书册传播三种主要方式;第五章研究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主要传播主体:帝王、文人以及歌妓。在历代爱好文艺的帝王的引领下,宴饮之风盛行,也正是这股风加速了诗词的传播。文人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途径来展示、宣传自己的同时也使得诗歌能够广泛传播。歌妓制度对诗词的传播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最后一章分析了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传播空间,主要分布在书肆、驿站、寺庙道观以及勾栏瓦舍等地。唐诗宋词多样的传播方式、传播主体、传播空间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河南都市形象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加速了诗词的传播速度、加深其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以至于唐诗宋词能够流传到现在,为我们研究唐宋时期河南都市形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范雨欣[3](2021)在《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建立至今已走过60余年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显示了重要的学科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管理思潮的出现,各学科发展成果的交互影响,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亦经受着一次次时代的洗礼,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的来临,使学科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在档案学理论深化、外界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熏陶、档案工作政策的指引、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档案编研实践创新等多方面影响下其势必进行创新发展,体现出时代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的发展脉络,系统研究学科发展的整体状况,并结合目前档案文献编纂活动的发展态势对学科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式研究,提出在新时代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发展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紧扣时代脉搏,本着顺势而变的学科发展诉求不断增强学科体系的整体性、独立性、开放性与实践指导性,提升学科自身的价值和扩大学科的影响力,始终保持学科健康有序地发展。

姚路嘉[4](2020)在《中国登山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登山是极具社会影响、经济价值与象征意义的一项体育运动。在中国,登山起源于远古先民“山岳有灵”观念下的为祭祀而登的祭山传统,此后又发展出为获得审美体验而登、为修行而登、为休闲娱乐而登的各种登山形态。近代面对新的变局,中国登山积极吸收西方现代登山运动发展成果,融入时代潮流,衍生出了为救国而登、为育人而登、为文明而登的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在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后奥运时代,登山又以为“站起来”而登、为“富起来”而登、为“强起来”而登的新面貌发挥着自身的积极影响。登山与中国古代封天祀地、山水寄情、登高抒怀、隐逸修行等种种文化元素产生关联,又在近现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登山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国家、社会、民生交织共进,承载着远超自身体量的符号象征和意义。当前关于中国登山的系统性的历史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本文以中国登山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结合实地调研与系统分析、逻辑分析法,通过史料整理,结合相关访谈与实物资料,系统研究登山运动发展的史实脉络,深入分析不同时期的登山观念与登山实践,阐发其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与未来趋势,进而明晰其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传承民族攀登精神,为登山事业发展提供文化资源与智力支持。研究结论认为:第一,中国登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的山岳崇拜活动。出现了祭祀登山、登山赏景、入山修行等形式。古代山岳攀登呈现出寓“家国”于登山、寓“进取”于登山、寓“修身”于登山的特征;第二,近代登山成为适应工业社会的一项体育运动、一种教育过程以及一种现代文明的休闲娱乐方式。登山在中国的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其价值和功能逐步被人们所体认,为此后登山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登山运动在建国初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登山运动首先经历了“为站起来而登”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实施与深入,登山走向“为富起来而登”,为创造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贡献力量。在后奥运时代特别是体育强国战略实施的新时期,登山成为建设体育强国,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助力。现代中国登山的发展,体现出“献身国家事业,高扬英雄主义”、“注重改革创新,助力国民经济”、“紧随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发展”三大时代特征;第四,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登山事业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实现新的跨越;第五,登山运动是传统文化与国家记忆传承的重要载体,起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积极作用;第六,攀登精神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激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助力,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激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助力;最后,登山事业是兼容并包、功能多元的社会活动,为其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未来中国登山将与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精准扶贫、边疆治理等事业深度对接,创造出更大的社会影响。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尤春雪[6](2020)在《个体化社会下“剩女”成因的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进入了个体化社会,而社会的转型也对身处其中的人产生了影响,其中越来越壮大的“剩女”群体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剩女”一词自出现之日起,就被大众热议。近年来“剩女”群体不断壮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关注。单身女性在男权文化的建构下被污名化,在社会中面临身份焦虑与认同焦虑,而且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本文结合个体化社会到来的大背景,以上海市的大龄单身女性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和文献法收集资料,对“剩女”的成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发现社会转型在宏观层面上极大地解放了女性,同时教育给了女性发展自己的机会,女性的独立性得到增强,社会地位与话语权也得到了加强;与此同时,传统婚恋观念与刻板印象并没有随之变化,个体化社会与传统观念的碰撞,使“剩女”面临婚姻挤压。个体化社会中的女性开始“为自己而活”,她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开始关注自身身份,更加注重个人自由;性别意识增强,秉承“宁缺毋滥”的择偶观,对男性主导的婚姻模式提出质疑;社会信任程度下降,缺少对婚姻的信心。“剩女”的出现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要缓解这一问题,也应采取全面措施。社会应正确看待“剩女”的出现,营造对女性友好的氛围,培养理性婚恋观念;“剩女”也应该树立理性婚恋态度,调整择偶心态,正确理解婚姻家庭对社会、对个人的意义,重新建立对婚姻的信心。本文以个体化社会理论为基础,希望从新的视角为女性消除焦虑、走出困境寻找解决路径。

钟伟春[7](2020)在《基于综合大学视野的唐代国子监性质及其办学状况研究》文中指出国子监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绵延千余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晚期进行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唐代国子监不仅是唐代具有综合大学性质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更是中国古代高等学校办学的典范。本文通过对唐代国子监综合大学性质的考辨、办学状况的分析以及办学特色的凝练,为我国建设一流大学提供办学之传统教育智慧借鉴。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在对相关史料进行翔实爬梳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现代高等教育学和现代课程论等理论,对唐代国子监的建立与发展情况、办学历史、办学性质、办学状况以及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与探讨。首先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以及文教政策等几个方面对唐代国子监的建立与发展背景进行分析,并从筹备规划、选址建校、组织建设等方面探讨其建立与发展情况。之后分“前世”、“今生”、“未来”三个时间段对国子监的发展变迁史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其次通过回溯中、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得出如下理论认识:(一)综合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学科(知识)分化的产物,也是科学研究深化的产物;(二)高级性、高深性、专业性、研究性以及文理综合性是综合大学的本质属性。之后以此为标准和分析框架,对唐代国子监的性质进行详尽考辨,发现它完全具备了综合大学的五个基本特性,是我国唐代国家中央综合大学。接着重点对唐代国子监的招生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活动、教学管理、教师管理以及学生毕业出路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具体、深入、全面、详细的梳理与分析,再现唐代国子监当年的办学盛况。此后为了更好地把握唐代国子监综合大学的性质,将其与欧洲中世纪巴黎大学从学科、课程以及办学层次三个方面细致地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最后在清晰、客观地把握唐代国子监办学历史、办学性质和办学状况的基础上发现:国家举办、分“科”授业、教学周详以及恢弘开放是唐代国子监的办学特色。

周辰[8](2020)在《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文中认为近代中国城市格局体系的演变,由不同城市的发展路径所决定。近代中国在西方入侵的背景下,被动卷入世界市场体系,原有的社会秩序亦遭受冲击。经济因素逐步取代政治、军事因素成为推动城市近代转型的根本动力,形成了政治城市衰落、经济城市崛起的格局体系。保定作为直隶省城,是一座地处京畿腹地的内陆城市,近代以前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近代以来发展相对落后。保定依靠行政力量开启了近代化转型的历程,城市经济的发展并非内在需求的产物,而是政治权力推动的结果,其变革属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属于行政导向型发展路径,在我国近代城市转型中具有典型意义。近代以前的保定,因军事而兴起、因政治而显赫,成长路径符合我国传统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政治、军事优先发展。政治、军事地位的提升亦强化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由北宋时期边境的军镇发展为清代直隶首府。保定的经济功能主要为政治、军事功能提供服务,属于权力控制型经济,商品经济成长动力不足,对外贸易能力有限,经济结构畸形。近代保定在官方的强力推动下开启了近代转型的道路,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官员、军阀的个人权威是推动城市变革的主要力量,保定的经济延续着依附军事政治的传统。保定在社会变革中呈现出“绝对发展”与“相对衰落”并存的特点,城市在工业、金融业、交通与通讯、商业等领域具备了早期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新兴经济城市相比,保定经济成长的动力不足,发展相对缓慢。近代保定区域市场在传统政治力量与近代经济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迅速成长,通过分析商人结构、商品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体系网络结构,可以窥见其并未成长为经济类型的城市,仍然是消费功能为主的传统政治军事城市。保定市场在近代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演变过程,商业腹地因天津经济地位的擢升与新式交通工具的建设而空前扩大,亦因交通枢纽的丧失而有所削弱。保定城市地位由政治功能决定,经济功能依附于政治功能,城市区域地位与行政地位紧密相连。近代以来,经济因素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保定市场地位有所提升,经济功能的不足弱化城市的政治功能,其区域中心位置被天津所取代。商会组织是保定近代商业转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官方与民众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以国家行政推动为主要动力。官方与商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家权威、中央集权程度,其互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家权威相对薄弱时期,官方借助商会等民间力量维持统治秩序,双方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契约”关系,商会广泛参与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官方起到了制衡作用;当国家集权程度较高时,官方极力压制社会力量,商会沦为了官方的附庸机构,无所作为。保定商会属于行政高度管控的地方性商业组织,其成长路径与城市功能属性密不可分,商会组织的成立与改组、各类重大社会活动的开展均与官方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对官方存在较强的依附性。在保定商会与其他商会的互动中,社会属性多而经济属性较少,彰显城市政治地位崇高、经济能力不足的特点。关于保定的成长路径,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权力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行政权力是推动保定城市转型、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改革避免了保定走向没落的命运;但是官方权力过大也会损害民众的合法权力,抑制区域经济成长的活力。

霍司佳[9](2020)在《曲阜大乘寺唐五台山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针对曲阜大乘寺唐五台山碑的个案研究。该石碑外形特殊,碑首以圆雕的手法表现出五台山,其上分布有浮雕的菩萨、建筑、云龙等形象,是研究唐代五台山图像与信仰的重要材料。然而,除零星的着录外,迄今未见对该碑的详细讨论。文章在深入分析图像和碑文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碑首部分从平面五台山图向立体五台山形转化背后蕴藏的问题。第一部分是对碑首的图像志研究和碑文的释读,并初步判断出碑首先于碑文产生。第二部分将碑首看作一件早期五台山图的实物遗存,分别围绕图像的传播、改造和接受展开讨论。经过分析,可知碑首图像的底本可能来自泰山灵岩寺。在底本的基础上,石碑设计者运用多种图像组合,进一步突出五台山的圣山形象。而具有祥瑞图性质的五台山图的传播,体现出这类视觉对象在民众观念层面联结唐帝国的作用。第三部分则关注五台山碑的视觉和物质命题,包括立体山岳的观看和石碑媒介的意义等。本文认为,五台山碑设计者的首要目的是塑造一座圣山。借助多种视觉手段,地方寺院中的民众得以树立起属于他们的五台山。在这件突破了传统石碑形象的石刻上,图像与视觉的重要性超越了文字。这是宗教需求、时代风尚和环境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

柳雅婧[10](2019)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广府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以文艺出访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结束以来,文化对国际形势和国家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不仅成为推动国家和城市政治、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直达人心的重要力量。因此,将特定的文化现象置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当今跨文化传播及相关理论进行考察,以广州的文艺出访团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深度访谈、参与观察方法,梳理了广府文化的起源、价值和当前发展的现状特点;以广州开展的文化出访活动和外事活动实例为考察依据,对广府文化尤其是文艺出访团的对外传播策略进行了剖析,初步描绘出当前广州文艺出访团的主要传播方式为体验式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主要的传播途径为依托友城朋友圈和借助华人华侨之力。在上述内容的考察基础上,提出了在广州的文艺出访团对外传播过程中,政府层面和文化出访团主观方面的不足之处:政府层面主要存在权责分工不合理、财政支持不足、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传播内容和受众,以及文化交往的持续性不足的问题;文艺出访团中主要存在跨文化适应能力不足、过度依赖政府、文化创新性不足、传播渠道单一的问题。最后从文化维度理论的角度,提出对于广州文艺出访团对外传播的对策。从长期导向维度来看,政府应该进行整体统筹规划、整合传播渠道、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持续打造文化品牌,通过公关活动策划并制造热点;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角度来看,应该更加注重受众细分和互动反馈、充分利用华人华侨资源、推动市民层面的人际传播;从不确定性规避的角度来看,要丰富传播内容,并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播。

二、论唐代公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唐代公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健与美》杂志报道中的女性身体审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健身”概念界定
        1.3.2“健美”概念的界定
2 文献综述
    2.1 健美发展史和《健与美》研究
    2.2 身体观念的历史研究
    2.3 女性健美发展研究
    2.4 女性健美观念研究
    2.5 社会学视域下的身体观念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女性健美的派别之争
        4.1.1 “优美型”与“肌肉型”的初现
        4.1.2 女性健美发展之辩
        4.1.3 两种派别的分化发展
    4.2 比基尼在中国的正常化
        4.2.1 人体雕塑的裸露内涵
        4.2.2 “三点式”的处女秀
        4.2.3 从备受争议到常态化
    4.3 社会身体观念的演变
        4.3.1 健美新启蒙时期——唤醒自我意识
        4.3.2 减肥热时期——对抗“以瘦为美”
        4.3.3 消费主义时期——拒绝身体焦虑
    4.4 女性身体审美观的底线
        4.4.1 “审美”与“审丑”
        4.4.2 健康基础上的多元化审美
5 结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2)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呈现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述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与难点
    七、概念界定
第一章 隋唐时期的河南历史沿革与人文生态
    第一节 隋唐时期河南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隋唐时期河南的政治经济发展
    第三节 河南地域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唐宋时期河南地区都市城邑的发展
第二章 唐诗中的河南都市形象呈现
    第一节 唐诗在河南的创作背景
        一、初唐时与河南都市相关诗歌的创作背景
        二、盛唐时与河南都市相关诗歌的创作背景
        三、中晚唐时与河南都市相关诗歌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唐诗中河南的都市形象
        一、春风得意、诗酒留恋的初唐印象
        二、黄金时代的盛世咏叹
        三、乱世流离中的时代记忆
        四、战后恢复的洛阳成为众文人晚年所归
第三章 宋词中的河南都市形象呈现
    第一节 有关河南都市的宋词创作背景
        一、北宋时期有关河南词章的创作背景
        二、南宋时期有关河南词章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宋词中的河南都市形象
        一、“万国仰神京”:北宋时期的繁荣富庶
        二、“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南宋时期的凄凉故都
第四章 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传播方式
    第一节 唐诗宋词的音声方式传播
        一、吟诵
        二、歌唱
    第二节 唐诗宋词的书写方式传播
        一、手抄传播
        二、题写传播
    第三节 唐诗宋词的书册方式传播
第五章 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传播主体
    第一节 帝王的游赏宴饮应答与示范
    第二节 文人的相互唱和、抒怀与行卷干谒
        一、通过举荐人才传播
        二、行卷干谒、自我宣传
    第三节 歌妓的“乞词”、传唱与推广
        一、官妓“乞词”与传唱
        二、家妓的唱词劝饮与声妓自乐
        三、市井妓的弄管调弦
第六章 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传播空间及其传播影响
    第一节 “辐凑访求”:以书肆为主的传播
    第二节 声讫四海:以驿站为主的传播
    第三节 遇寺题诗,听者填寺:以寺庙道观为主的传播
    第四节 盈盈仙子,骈闻于此:勾栏瓦舍间的传播
    第五节 唐诗宋词对河南都市形象传播的影响
        一、促进了诗词的繁荣发展
        二、发挥了诗词的娱乐功能
        三、记录了河南的都市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档案文献编纂学称谓及学科体系架构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档案文献编纂学称谓的演变
        一、文献公布学
        二、文献编纂学
        三、档案史料编纂学
        四、档案文献编纂学
        五、档案编纂学
        六、档案编研学
    第二节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体系架构的演变
        一、借鉴移植期的学科体系架构
        二、完善成熟期的学科体系架构
        三、创新发展期的学科体系架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理论内容和功能的拓展
    第一节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理论内容的拓展
        一、档案文献编纂基本原理研究的拓展
        二、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史研究的拓展
        三、编纂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研究的拓展
    第二节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功能的拓展
        一、助推社会记忆的建构
        二、助推我国文化市场建设与繁荣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学科的再生长及与新相关学科的融合
        一、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自身的再生长
        二、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与新相关学科的广泛深度融合
    第二节 应用理论研究与编纂实践的密切结合
        一、新型编纂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二、编纂成果传播渠道的研究与实践
        三、编纂成果形式与编纂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中国登山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以“事件”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二、以“地域”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三、以“人物”、“人群”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访谈法
        三、实地考察法
        四、逻辑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登山在古代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第一节 山岳有灵: 为祭祀而登
        一、崇山观念的孕育与产生
        二、作为神秘仪式的祭山与封禅
    第二节 山川宜赏: 为审美而登
        一、山岳审美价值的发掘
        二、登山赏景与登高抒怀
    第三节 山中宜修: 为修行而登
        一、“山中宜修”观念的由来
        二、道士入山修行与僧人登山行脚
    第四节 山水之乐: 为享乐而登
        一、宋明以来社会观念的转变
        二、作为休闲生活的山岳攀登
    第五节 中国古代登山的历史特征分析
        一、登高小天下: 寓“家国”于登山
        二、山高人为峰: 寓“进取”于登山
        三、山中有真意: 寓“修身”于登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对西方登山运动的借鉴与自我探索
    第一节 “不容外族探险”: 为救国而登
        一、对西方探险文化的吸收与借鉴
        二、近代中国登山探险家的探索
    第二节 培育“体国经野之心”: 为育人而登
        一、对户外教育理念的吸收与借鉴
        二、近代中国户外教育的探索
    第三节 倡行“新风尚”: 为文明而登
        一、对“文明”的崇尚与学习
        二、近代休闲登山在中国的实践
    第四节 近代中国登山的特征分析
        一、倡导体育救国,融入时代洪流
        二、注重登山育人,融入教育过程
        三、提倡文明观念,促进健康休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中国登山运动的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只为国旗飘扬: 为“站起来”而登
        一、“为国攀登”的登山运动发展指导思想的确立
        二、两次珠峰攀登的历史壮举
    第二节 参与“两个文明”建设: 为“富起来”而登
        一、改革开放事业引领下的登山运动新思路
        二、山峰对外开放、商业登山与驴友论坛的初兴
    第三节 走向伟大复兴: 为“强起来”而登
        一、新时期的登山运动发展观
        二、特殊时期的珠峰攀登与户外产业的新超越
    第四节 现代中国登山发展特征分析
        一、献身国家事业,高扬英雄主义
        二、注重改革创新,助力国民经济
        三、紧随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登山未来展望
    第一节 创新发展视域下的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创新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创新发展为内核,实现登山事业动能新旧转换
    第二节 协调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协调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协调发展为网络,挖掘登山经济社会效益
    第三节 绿色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绿色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绿色发展为灵魂,打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第四节 开放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开放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开放发展为视野,加强国际交流推进路带建设
    第五节 共享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共享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共享发展为主旨,依托山岳空间实现共建共享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本研究搜集的旧刊物中的相关登山史料
    A1 《爬山运动在欧洲》
    A2 《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涉水》
    A3 《幽山莫梯纪游》
    A4 《各种不同的旅行》
    A5 《伟大的祖国山河》
    A6 《黄山之游》
    A7 《识得庐山面目真》
    A8 《龙潭山》
附录B 本研究搜集的旧书籍中的相关史料
    B1 《埃菲尔士峰探险记》
    B2 《西北的探检事业》
    B3 《西北的地理环境与探检生活》(一)
    B4 《西北的地理环境与探检生活》(二)
    B5 《世界最高峰的探险——科学没有战胜自然》
附录C 本研究访谈过程中收集的口述资料
    C1 和进海先生
    C2 尹逊平先生
    C3 扎西次仁先生
    C4 林伟宁女士
附录D 本研究调研过程中搜集的档案文献材料一览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6)个体化社会下“剩女”成因的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有关个体化社会的研究综述
        1.3.2 有关“剩女”的研究综述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剩女”
        1.4.2 个体化
        1.4.3 主体意识
        1.4.4 性别意识
        1.4.5 社会信任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1.1 研究思路
        2.1.2 研究方法
    2.2 样本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第3章 个体化社会中促进“剩女”形成的宏观因素
    3.1 社会给女性的婚姻自主权增加
        3.1.1 封建社会女性的婚姻自主权近乎于无
        3.1.2 近代社会女性的婚姻自主权开始增加
        3.1.3 个体化社会女性的婚姻自主权大大增加
    3.2 社会发展程度的加深
        3.2.1 社会主流观念更加多元化
        3.2.2 社会分工对性别的限制减弱
        3.2.3 择偶梯度对女性择偶的限制增强
第4章 个体化社会中促进“剩女”形成的微观因素
    4.1 主体意识的加强
        4.1.1 自主地位的提升
        4.1.2 自我价值的增强
        4.1.3 个人自由需求的增长
        4.1.4 婚姻使命感的淡化
    4.2 性别意识的增强
        4.2.1 性别平等观念的强化
        4.2.2 择偶观念更加精致
        4.2.3 平等婚姻模式的诉求上升
    4.3 社会信任降低
        4.3.1 本体性安全感被削弱
        4.3.2 人际范围缩小,人际关系趋于冷漠化
        4.3.3 对婚姻的信心下降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与建议
        5.2.1 社会层面
        5.2.2 个人层面
    5.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5.3.1 创新
        5.3.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综合大学视野的唐代国子监性质及其办学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综合大学的研究
        二、关于唐代国子监的研究
        三、关于唐代国子监与欧洲中世纪巴黎大学的比较研究
        四、现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内容
        二、概念界定
    第四节 理论依据与研究思路、方法
        一、理论依据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唐代国子监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唐代国子监的建立与发展背景
        一、战乱平息,政治局势稳定
        二、经济复苏,科学文化繁荣
        三、守成以文,文教政策既定
    第二节 唐代国子监的建立情况
        一、唐代国子监的筹备规划
        二、唐代国子监的选址建校
        三、唐代国子监的组织建设
    第三节 唐代国子监的变迁史
        一、唐代国子监的“前世”
        二、唐代国子监的“今生”
        三、唐代国子监的“未来”
第三章 唐代国子监的综合大学性质分析
    第一节 高级性
        一、政治地位显赫
        二、学术地位尊崇
        三、法律制度保障
    第二节 高深性
        一、课程内容艰深
        二、修业期限漫长
    第三节 专业性
        一、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教育的实施
        三、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四节 研究性
        一、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二、研习学问为己任
    第五节 文理综合性
        一、文科
        二、理科
        三、文理综合性
第四章 唐代国子监的办学状况
    第一节 唐代国子监的招生制度
        一、招生方针与招生原则
        二、招生计划
        三、入学程序及具体实施办法
        四、学生待遇
    第二节 唐代国子监的课程设置
        一、通识课程
        二、专业课程
        三、基础课程
        四、实践课程
    第三节 唐代国子监的教学活动
        一、释奠讲学
        二、教学方法
        三、学生修业年限
    第四节 唐代国子监的教学管理
        一、考试管理
        二、假期管理
        三、学业管理
    第五节 唐代国子监的教师管理
        一、学官的种类、编制及职责
        二、学官的选任
        三、学官的考核与评价
    第六节 唐代国子监的学生出路
        一、入仕为官
        二、继续求学
        三、另谋他路
第五章 唐代国子监的办学特色
    第一节 国家举办,发展稳定
    第二节 分科授业,精准教学
    第三节 教学周详,主辅兼习
    第四节 恢弘开放,国际特色
第六章 附论:唐代国子监与中世纪巴黎大学办学比较
    第一节 学科、课程的比较
        一、儒学教育与神学教育比较分析
        二、律学教育与法学教育比较分析
        三、文学教育比较分析
        四、算学教育比较分析
        五、医学教育比较分析
    第二节 办学层次的比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创新性与不足
第一章 保定区位特征与近代以前的经济开发
    第一节 保定地理环境特征
        一、保定的地理位置
        二、保定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保定行政区划沿革
    第三节 近代以前保定的经济开发
        一、保定城市人口及结构变迁
        二、近代以前保定农业的开发
        三、近代以前保定手工业的发展
        四、近代以前保定商业地位的嬗变
        五、保定城市布局与经济空间的形成
    第四节 保定经济地位擢升及其原因
        一、保定与北京的互动关系
        二、城市功能的转化
        三、交通枢纽地位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保定城市经济的转型
    第一节 保定城市经济的近代转型
        一、工业的近代转型
        二、交通、通讯业的近代转型
        三、金融业的近代转型
        四、商业的近代转型
    第二节 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及轨迹
        一、保定城市经济的发展路径
        二、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阶段性
        三、保定城市经济空间的变化
    第三节 北洋集团与保定近代转型的关系
        一、北洋集团政治变迁与保定近代化发展
        二、北洋集团经营保定的原因
        三、北洋集团对保定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四、行政权力对保定近代化的双重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近代转型中的保定区域市场
    第一节 保定市场的商人与行业结构
        一、保定市场的商人籍贯分布
        二、商人地域与行业分布
        三、保定市场的商人与商业结构
    第二节 保定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
        一、保定商品的类型划分
        二、保定市场的网络体系
    第三节 保定市场功能定位的演变
        一、服务于北京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以前)
        二、服务于天津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至20世纪30年代)
        三、转运地位下降的冀中经济中心城市(20世纪30年代左右)
    小结
第四章 经济转型中的保定城市地位变迁
    第一节 施坚雅模型与“核心区”概念的梳理
        一、施坚雅理论及其缺陷
        二、“核心区”概念的修正
    第二节 近代以前保定区域地位的演变
        一、边缘区的核心区
        二、河北中部地区的核心区
        三、直隶地区的核心区
    第三节 保定与直隶(河北)区域城市体系
        一、保定与直隶(河北)市场体系的演变
        二、保定与直隶(河北)城市体系——以核心区为视角
        三、保定经济及城市地位变迁的动因
    第四节 近代天津、保定城市地位的转换
        一、西方势力的冲击是近代天津崛起的根本原因
        二、清政府官方决策是津、保政治地位转换的推动力
        三、近代保定的衰落与城市功能嬗变
        四、保定与天津近代化启动方式的差异
    小结
第五章 商业组织与保定城市经济——以保定商会为中心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行业组织的转型
        一、会馆、行会的兴衰及功能演变
        二、制度变迁与保定商会的产生
    第二节 保定商会的社会经济功能
        一、调解商业纠纷
        二、陈述诉求意见
        三、参与地方市政管理
        四、参加与组织商品赛事活动
        五、参与爱国运动
    第三节 近代保定商会网络体系的构建
        一、合作与依附: 保定商会与国内商会的互动
        二、积极维权: 保定商会与上级商会的互动
        三、间接交易: 保定商会与外国商团的互动
    第四节 保定商会与政府的联系
        一、政府是保定商会创立及改组的倡导者
        二、政府是保定商会的实际控制者
    小结
余论 权力控制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一、制度变迁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二、新时期保定城市的功能定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曲阜大乘寺唐五台山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图像与碑文
    第一节 碑首的图像志研究
    第二节 碑文释读
    第三节 图文关系的初步分析
第二章 五台山碑与早期五台山图
    第一节 基本图式及其获得
    第二节 图像组合的再设计
    第三节 地方民众对五台山图的理解与接受
第三章 塑造圣山
    第一节 观山与礼山
    第二节 石碑意义的再思
    第三节 唐代寺院中的“公共艺术”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10)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广府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以文艺出访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二)广府文化研究现状
        (三)跨文化传播
        (四)文艺传播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观察(研究)设计
        (五)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府文化对外传播发展历程
    一、广府文化对外传播起源与发展
        (一)广府文化对外传播的起源
        (二)广府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特点
    二、广府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实作用
        (一)服务于整体外交战略布局
        (二)塑造国家和城市形象,提升国际威望
        (三)传播本土文化,促进相互理解,达成文化认同
        (四)扩大贸易往来
    三、广府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意义
第三章 广府文化对外传播策略分析
    一、多元协同的对外传播主体
        (一)决策者
        (二)实施者
    二、塑造文化语境的对外传播方式
    三、体现集体主义的对外传播途径
    四、瞄准目标受众的对外传播技巧
第四章 广府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对外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层面文化对外传播的不足
        (二)文艺出访团对外传播的问题
    二、广府文化对外传播的解决对策
        (一)坚持长期导向,整合资源深远规划
        (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结合,重视受众,深度挖掘现有资源
        (三)规避不确定性,丰富传播内容与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论唐代公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健与美》杂志报道中的女性身体审美观研究[D]. 阮乔.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2]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呈现与传播研究[D]. 朱丽桦. 兰州大学, 2021(02)
  • [3]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发展研究[D]. 范雨欣.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中国登山史研究[D]. 姚路嘉.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个体化社会下“剩女”成因的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D]. 尤春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基于综合大学视野的唐代国子监性质及其办学状况研究[D]. 钟伟春.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8]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D]. 周辰. 苏州大学, 2020(06)
  • [9]曲阜大乘寺唐五台山碑研究[D]. 霍司佳.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10]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广府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以文艺出访团为例[D]. 柳雅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论唐代公共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