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例糖尿病肠病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73例糖尿病肠病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一、糖尿病肠病73例漏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丹[1](2021)在《2009年至2018年我国2364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前言: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慢性胰腺炎,由Yoshida等人于1995年首次描述,此后逐渐被认识。AIP分为1型和2型,1型AIP主要以血清Ig G4增高,组织学上表现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常伴其他器官受累以及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敏感等为特征。2型AIP组织学表现为单一胰腺器官受累,伴有胰腺组织内腺细胞上皮病变。AI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涉及多种因素如遗传因素或免疫紊乱等。由于部分AIP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与胰腺癌尤其相似,易被误诊为胰腺癌而行手术治疗,因此AI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非常重要。目前关于AIP的病例报道数较少,因此我们系统性总结了中国AIP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AIP的理解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1.资料检索发表于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的中文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词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免疫性胰腺炎、Ig G4相关胰腺炎”,通过人工阅读摘要或全文,纳入所有AIP病例报道相关文献,剔除不合格文献后,最终纳入文献110篇,共计2364例AIP患者。2.方法2.1筛选标准纳入标准:1)文献研究对象全部来自我国大陆的诊断为AIP的患者;2)纳入的研究病例能够获取足够的信息(如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3)来自同一机构的选择不同时间段的文献,来自同一机构同一个时间段的选择综合病例数最多和信息最完整的一篇。排除标准:剔除重复数据、数据不全、病例数<5例、无法统计的病例、个案、综述类、述评类、荟萃分析和译本类文献。2.2筛选流程由2名研究人员对初次检索的文献按照拟定标准进行独立筛选,如有争议,由第3名研究人员进行投票决定。(1)初筛:通过软件和人工筛除重复文献,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筛除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文献:(2)二次筛选:仔细阅读文献内容,严格按照拟定标准排除不宜纳人的文献;(3)三次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一步筛选,避免选择偏倚。2.3资料提取阅读文献后,提取相关数据资料。提取内容包括:(1)基本信息,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2)研究对象,包括性别、年龄、地区、临床表现、合并症、胰腺外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等。2.4统计学方法建立Excel表格,统计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纳入病例的性别、年龄、地域分布、临床表现、既往病史、胰腺外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病理学检查、误诊情况、治疗及预后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表示。结果:1.AIP病例的文献发表情况我国2009年至2010年发表有关AIP文献7篇,2011年至2012年发表8篇,2013年至2014年发表29篇,2015年至2016年发表21篇,2017年至2018年发表35篇,可见发表数量于2013年起明显增加,以后每年发表的AIP相关文章数量变化不大。2.AIP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地域分布2364例AIP患者中男性1777例,女性587例,男女比例为3.03:1。年龄14~87岁,平均年龄为58岁。按地域分布统计发现,报道医院分布于北京420例,湖北234例,山东217例,浙江162例,上海145例,山西144例,辽宁142例,广东117例,江苏111例,新疆85例,湖南72例,福建71例,其他地区均在50例以下。3.临床表现110篇文献记录了2364例AIP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黄疸1412例次(61.31%),腹痛1210例次(52.54%),腹胀不适801例次(34.78%),体重减轻512例次(22.23%)。其他临床表现为乏力103例次(4.47%),皮肤瘙痒75例次(3.26%),腰背部不适、疼痛68例次(2.95%),恶心呕吐62例次(2.69%),腹泻54例次(2.34%),纳差厌食44例次(1.91%),发热31例次(1.35%),消化不良25例次(1.09%),无症状110例次(4.78%)。4.既往史2364例AIP患者中血糖增高或糖尿病420例(17.77%),有急性胰腺炎发作史57例(2.41%),饮酒史24例(1.02%),吸烟史19例(0.80%),药物过敏史1例(0.04%),肺癌病史1例(0.0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0.04%)。5.胰腺外表现2364例AIP患者中1185例(50.13%)有胰腺外表现,主要为胆道系统受累(胆管炎或胆道梗阻)410例(34.60%),淋巴结肿大166例(14.01%),肾脏受累117例(9.87%),胆囊受累79例(6.67%),干燥综合征64例(5.40%),涎腺炎和泪腺炎53例(4.47%),腹膜后纤维化42例(3.54%),肺脏受累32例(2.70%),脾脏受累32例(2.70%),颌下腺受累28例(2.36%),溃疡性结肠炎28例(2.36%),类风湿关节炎26例(2.19%),系统性红斑狼疮24例(2.03%),自身免疫性疾病18例(1.52%),胸腹腔积液17例(1.43%),唾液腺受累13例(1.10%),桥本甲状腺炎8例(0.68%),过敏性哮喘5例(0.42%),强直性柱炎4例(0.34%),米库利茨病4例(0.34%),过敏性鼻炎4例(0.34%),血小板减少3例(0.25%),原发胆汁性肝硬化2例(0.17%),血管炎2例(0.17%),垂体炎2例(0.17%),克罗恩病1例(0.08%),尿崩症1例(0.08%)。6.实验室检查因纳入的病例部分未完善所有实验室检查,因此各项检查指标的基数不一致。以检出率高低为序,依次为Ig G4升高74.14%(903/1218),CRP升高73.68%(56/76),Ig G升高71.41%(652/913),血沉加快67.34%(134/199),总胆红素升高62.44%(532/852),ALT、AST升高50.83%(276/543),CA19-9升高43.85%(453/1033),类风湿因子阳性率42.04%(95/226),γ球蛋白升高41.83%(128/306),抗核抗体阳性38.46%(230/598),血清淀粉酶升高20.74%(217/877)。7.影像学表现2364例患者中行腹部超声362例次,CT 1543例次,MRI和(或)MRCP 1670例次,ERCP 209例次,PET-CT 122例次,EUS 261例次,腹部X线30例次。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肿大1108例(46.87%),局限性肿大517例(21.87%),其中胰头肿大265例(11.21%),胰尾肿大54例(2.28%),胰体肿大5例(0.21%),体尾部肿大51例(2.16%),头及尾部肿大2例(0.08%),胰头及胰体部肿大1例(0.04%),未标明肿大部位139例(5.88%)。其他主要表现为胰周假包膜607例(25.68%),胰腺钙化73例(3.09%),胰腺占位68例(2.88%),胰腺假性囊肿37例(1.57%),胰腺萎缩13例(0.55%)。8.病理学表现2364例AIP患者中837例(35.41%)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外科手术活检316例,EUS下穿刺活检165例,CT引导下胰腺穿刺活检133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54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39例,受累器官活检47例,未说明活检方式83例。最终有病理学表现并以此确诊的有740例(31.30%)。9.误诊情况2364例AIP患者中282例被误诊(11.92%),其中203例(71.99%)被误诊为胰腺肿瘤,21例(7.45%)被误诊为胆管癌及壶腹癌,18例(6.38%)被误诊为胰腺炎,40例(14.18%)被误诊为其他疾病。10.治疗及预后1312例AIP患者有明确的治疗方式。其中1092例(83.23%)行单纯激素治疗,132例(10.06%)行激素联合手术治疗,88例(6.70%)行单纯手术治疗。予以激素治疗的患者共1224例(93.29%),包括口服泼尼松(起始剂量10~60mg/d)或甲泼尼龙(起始剂量60~120mg/d),治疗4-12周后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5mg/d,920例(70.12%)患者有效用药后症状好转或者缓解,随访时间为0.5~138个月,其中61例(4.65%)患者复发,因停药后复发21例(1.60%)。12例激素治疗效果不佳者行胆总管支架置入术。220例(9.31%)接受手术,其中行ERCP减黄14例,胆管引术减黄10例,术后黄疽改善11例。2例术后发生胰瘘,2例术后手术切口脂肪坏死液化合并感染,1例术后胆漏,2例术后腹腔感染。1例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1年死亡,1例因心脏疾病死亡,1例于随访13个月时死于感染。结论:结果显示男女比例为3.03:1,年龄为14~87岁,平均年龄58岁,可见我国AIP好发于中年男性,高发于华北、华中以及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AIP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胀不适、梗阻性黄疸和体重减轻等,与典型急性胰腺炎的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较为迅速的病情进展有明显区别。AIP胰腺外多器官受累较常见,本组高达50.13%,包括胆道系统、淋巴结、肾受累,干燥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桥本氏甲状腺炎等。实验室检查中血清Ig G4升高最为多见。有43.85%患者CA19-9水平轻度升高。42.04%患者自身免疫标志物类风湿因子阳性,提示AIP与免疫紊乱有一定关联。影像学检查仍是诊断AIP最重要的手段,CT、MRI、EUS检查及超声造影已被广泛应用于AIP的诊断。胰腺呈弥漫性肿大占46.87%,呈局限性肿大占21.87%。AIP的首选治疗为糖皮质激素,可使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强的松龙0.6~1.0mg·kg-1·d-1或强的松40mg,1次/d,连续4周,以后逐渐减量。绝大多数AIP患者对类固醇激素治疗反应好,总体临床预后佳。

林越[2](2020)在《以单发皮损为首发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4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统一的诊断标准,误诊并不少见。皮损可单发、多发,单发者较为少见,临床更易误诊。本研究通过分析以单发皮损为首发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临床特点、合并疾病、组织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旨在提高专科医生和相关专业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报道2015-2019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4例以单发皮损为首发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误诊病例,检索2010-2019年在PUBMED、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发表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资料较为完整的以单发皮损为首发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164例,整理患者临床资料,使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我院收治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13岁-47岁。2.诱因:2例无明显诱因,2例由轻微外伤诱发。3.临床特点:面部2例,下肢2例,皮损初为单发的红斑、丘疹、脓疱或局部红肿,破溃后形成疼痛性溃疡,部分边缘隆起、潜行性破坏。4.诊疗经过:2例首诊皮肤科,2例首诊外科,均误诊为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完善组织病理等检查后确诊,给予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好转。二、文献复习164例患者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75例,女89例,男:女--1:1.2。年龄1岁-90岁,以40岁-70岁高发(56.7%)。男女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4.3±19.2岁、47.6±18.2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2.诱因:44.5%有发病诱因,以手术创伤(28.0%)最常见,其次是其他外伤(14.6%)、药物(1.8%)。3.临床表现:好发部位依次为下肢、躯干、头面部、外阴、上肢(45.1%、24.4%、15.2%、7.9%、7.3%)。溃疡型、增殖型、大疱型、脓疱型分别占比94.5%、2.4%、2.4%、0.6%。所有患者均自觉不同程度疼痛,23.8%出现同形反应,19.5%伴发热。4.合并系统性疾病:53.1%合并系统性疾病,以炎症性肠病(18.9%)及血液系统疾病(1 6.5%)多见,大多数患者在系统性疾病基础上发生坏疽性脓皮病。合并系统性疾病比例在50岁-60岁年龄组最高(66.7%),男女患者间无明显差异(P=0.575),手术创伤诱发的患者与系统性疾病相关性低(P=0.003)。合并肿瘤多为血液系统肿瘤,实体肿瘤较少,且多见于男性(P<0.001)。5.误诊:误诊率64.0%,最易误诊为细菌感染。头面部、躯干、上肢、外阴、下肢的误诊率分别为80.0%、57.5%、91.7%、76.9%、5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首诊非皮肤科误诊率明显高于皮肤科(P<0.001)。首诊误诊患者最后确诊主要依靠排除其他疾病、完善病理检查及免疫治疗有效。6.辅助检查:不具特异性,但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尤其组织病理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7.治疗:最常用药为糖皮质激素,严重病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环孢素、人免疫球蛋白、生物制剂等其中一种或几种联合治疗,继发感染者给予相应敏感抗生素治疗。8.皮损愈合时间:疗程信息完整的68例愈合病例中,首诊确诊23例,平均皮损愈合时间104.2±93.8天;首诊误诊45例,平均皮损愈合时间172.9±162.7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9.预后:20.0%复发,6.7%死亡,多死于感染或合并系统性疾病。结论1.以单发皮损为首发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好发年龄40岁-70岁,男女比例为1:1.2,男性发病年龄大于女性。2.易由手术创伤诱发,典型皮损为疼痛性溃疡,但不具特异性。3.超过半数患者合并系统性疾病,以炎症性肠病及血液系统疾病多见。合并肿瘤的患者多为男性,且以血液系统肿瘤多见,实体肿瘤较少。4.误诊率高,最易误诊为细菌感染,首诊非皮肤科误诊率明显高于皮肤科。对疾病认识不足、忽略相关检查等均易造成误诊、漏诊。5.结合临床及时完善皮损组织病理等相关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6.早期确诊,早期干预可缩短皮损愈合时间。

刘浩[3](2019)在《玫瑰痤疮临床特征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玫瑰痤疮患者临床资料及患病相关因素研究,探讨玫瑰痤疮的临床特症及可能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的玫瑰痤疮患者,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189例作为病例组。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体检科的体检人员,依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纳入181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搜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洗脸频次、睡眠时间等)和临床情况(家族遗传史、便秘、过敏史等),病例组临床特征资料中玫瑰痤疮类型,皮疹类型及皮疹分布由负责问卷调查医生通过对玫瑰痤疮患者的皮肤专科情况检查及病情进行填写。及时录入数据,整理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玫瑰痤疮的临床特征分析:1)玫瑰痤疮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80,且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2)以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最常见占47.9%,其次为丘疹脓疱型占比39.2%,两者共占87.1%;3)常见皮疹类型依次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炎症性斑块、结节;4)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与丘疹脓疱型在口颏部、面颊部皮损分存在差异(P<0.05);5)面部常见症状依次为干燥、灼热、刺疼、肿胀、瘙痒,在皮肤干燥、刺痛和肿胀症状中,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与丘疹脓疱型存在差异(P<0.05);6)玫瑰痤疮加重因素依次为高温环境、日晒、辛辣饮食、饮酒、情绪变化、化妆品及季节变化。2玫瑰痤疮危险因素分析:1)单因素分析,玫瑰痤疮家族史、性别、便秘、洗脸水温、日晒时间可能是玫瑰痤疮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2)多因素分析,将在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玫瑰痤疮阳性家族史(OR=3.028,95%CI 1.4836.182,P<0.05)、便秘(OR=2.292,95%CI 1.1744.477,P<0.05)、性别(OR=1.890,95%CI 1.1693.056,P<0.05)、洗脸水温高(OR=1.756,95%CI 1.0143.042,P<0.05),日晒时间(OR=1.792,95%CI1.1292.842,P<0.05)。结论1玫瑰痤疮女性多发,发病年龄集中在30-50岁,临床类型以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及丘疹脓疱型最常见。2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与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在皮疹分布及临床症状方面存在差异。3玫瑰痤疮加重因素依次为高温环境、日晒、辛辣饮食、饮酒、情绪变化、化妆品及季节变化。4玫瑰痤疮阳性家族史、女性、便秘、日晒时间≥1小时、洗脸水温高可能是玫瑰痤疮患病的危险因素。图6幅;表10个;参184篇。

欧阳红涛[4](2000)在《糖尿病肠病73例漏误诊原因分析》文中认为

朱佳丽[5](2021)在《小檗碱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E1、E2型UC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小檗碱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E1、E2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病房、胃镜中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9例,将其按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4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来院24小时内空腹抽取静脉血送化验,同时给予基础治疗,如调节肠道菌群、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试验组在给予美沙拉嗪的同时加口服小檗碱,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及指标的变化。观察指标有:IL-2、TNF-α、CD4+/CD8+、UCAI。实验期间,由研究者每周电话随访入组患者有无特殊不适,根据详细状况决定患者能否继续本实验。嘱患者分别于治疗2周和4周来我院复查便常规。治疗4周后复查患者IL-2、TNF-α、CD4+/CD8+指标,进行UCAI评分,应用SPSS22.0将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病程类型等基本资料比较,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组间具有可比性。2.对照组治疗前与后CD4+/CD8+(1.99±2.10vs1.51±0.35)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与治疗后CD4+/CD8+(1.83±0.72vs1.52±0.21)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后比较试验组与试验组IL-2(34.24±14.48vs63.29±34.32)、TNF-α(42.15±22.43vs75.95±50.42)、UCAI(50.74±24.11vs76.94±33.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试验组IL-2(-42.53±19.41vs-8.87±11.42)、TNF-α(-50.20±30.30vs-15.79±31.82)、CD4+/CD8+(-0.32±0.62vs-0.48±1.99)、UCAI(-88.46±26.12vs-60.38±19.78)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2周时,两组总有效率为51.69%,其中试验组有效率70.45%,对照组有效率35.56%,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4周时,两组总有效率84.27%,其中试验组有效率95.45%,对照组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试验组与对照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9.53±5.66vs12.26±6.35)、住院费用(6543.26±4366.09vs8004.75±3465.79)比较,试验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通过电话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有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轻微头痛,不影响实验,故认为加用小檗碱治疗UC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檗碱联合美沙拉嗪用于治疗轻中度E1、E2型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IL-2、TNF-α,改善肠道炎症反应;降低CD4+/CD8+比值,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小檗碱联合美沙拉嗪比单用美沙拉嗪疗效更显着,可更加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着降低患者UCAI评分、减少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医疗经济负担,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连岩岩[6](2020)在《78例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病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MPMT)患者的发病特点、中医证型、治疗情况等临床数据,探讨MPMT的发病特点,分析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从而提高对MPMT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海泰电子病历系统和扫描电子病历系统获取肿瘤科2014年4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MPMT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MPMT患者一般信息、现病史、既往病史、诊断信息、中医证型、治疗等,随访患者生存状态。应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的差异通过卡方检验或费舍尔精确检验进行评估,应用Kaplan-Meier方法估算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多因素分析以识别与死亡相关的独立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78例MPMT患者,包括男性41例,女性37例,男女发病比例约为 1.11:1。2、78例MPMT患者第一原发恶性肿瘤确诊中位年龄58岁(33~85岁),女性中位年龄57岁(33~75岁),男性中位年龄61岁(41~85岁),统计分析表明第一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男女年龄分布存在差异(P=0.011);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确诊中位年龄64.5岁(38~86岁),女性中位年龄64岁(38~80岁),男性中位年龄66岁(43~86岁)。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SMPMT)患者确诊中位年龄55.5岁(43~86岁),异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Meta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MMPMT)患者确诊中位年龄 66 岁(38~83 岁),MMPMT与SMPMT患者发病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04)。69例(88.46%)患者确诊MPMT时年龄超过50岁,50例(64.10%)患者确诊MPMT时年龄超过60岁。3、第一原发恶性肿瘤与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确诊中位间隔时间30个月(0~348个月)。本研究中患者在确诊第一原发恶性肿瘤后的2年内有39例(50%)患者确诊MPMT。78例患者中包括MMPMT患者56例,SMPMT患者22例,MMPMT:SMPMT发病比例为 2.55:1。双原发恶性肿瘤(Doub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DPMT)66 例,三原发恶性肿瘤(Tr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TPMT)10 例,四原发恶性肿瘤(Quadru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QPMT)2 例。4、78例MPMT共涉及170个恶性肿瘤病灶,其中位于消化系统50个,呼吸系统44个,泌尿系统20个,妇科系统17个,乳腺14个,头颈部14个,血液系统7个和其他系统4个。其中消化系统多原发恶性肿瘤1 1例,多原发肺癌4例。超过一半的肿瘤病理类型为腺癌(64/170,37.65%)和鳞癌(30/170,17.65%),腺癌在第一、第二、第三原发恶性肿瘤中占比分别为38.46%(30/78)、41.03%(32/78)和16.67%(2/12),鳞癌在第一、第二、第三原发恶性肿瘤中占比分别为16.67%(13/78)、15.38%(12/78)和33.33%(4/12),腺癌较鳞癌更常见。5、78例MPMT患者中医证型包括痰瘀互结证20例、气虚痰阻证14例、气滞痰阻证14例、气滞血瘀证10例、气阴两虚证6例、气虚血瘀证4例,湿热瘀阻证4例、气血两虚证3例、阳虚寒凝证3例。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性别、MMPMT与SMPMT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第一原发恶性肿瘤确诊中位年龄与中医证型分布相关(P=0.004),表现在气虚痰阻证和气阴两虚证分布存在差异,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发病中位年龄与中医证型分布相关(P=0.001),表现在气虚痰阻证和气阴两虚证分布存在差异。分析治疗因素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关系,结果表明仅第一原发恶性肿瘤化疗与中医证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2),表现在气虚痰阻证、气滞痰阻证和气滞血瘀证分布存在差异。对MPMT患者中医证型与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2)。6、随访成功的73例MPMT患者总生存期在2个月~173个月之间,中位生存时间28 个月。1 年、2 年、5 年生存率分别为 71.23%(52/73)、53.42%(39/73)、15.07%(11/7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MPMT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第一原发恶性肿瘤未行手术治疗(P=0.025)和第二原发恶性肿瘤未行手术治疗(P=0.001)。Cox比例风险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第二原发恶性肿瘤未行手术治疗(P=0.010)是影响MPM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MMPMT 明显多于 SMPMT,DPMT 较 TPMT 和 QPMT 常见。2、患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肿瘤的患者发生MPMT的风险更高,腺癌和鳞癌是MPMT最常见病理类型。3、MPMT患者最常见中医证型为痰瘀互结证、气虚痰阻证和气滞痰阻证。4、应加强恶性肿瘤患者随访工作,尤其是确诊后的2年内,对于新出现的癌灶应注意与复发癌、转移癌相鉴别,警惕MPMT的发生。5、临床中要高度重视手术治疗对于MPMT患者的重要性,对于有手术机会的MPMT患者,在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应积极行手术治疗以延长有效生存期。

刘露露[7](2020)在《333例回盲部溃疡性疾病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临床上回盲部溃疡较为常见,常因疾病种类多且不易区分导致误诊或延误诊疗。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回盲部溃疡的症状及检查结果,得出其特有的临床特点,为该类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结肠镜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回盲部有溃疡的病例共333例,对其在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结肠镜和病理学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到333例病例,确诊的病例有277例,包括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非特异性溃疡、回盲部癌、结肠癌伴回盲部溃疡、淋巴瘤、肠白塞病、感染性溃疡、药物性溃疡、缺血性肠病,分别有73例、79例、39例、24例、16例、6例、19例、10例、4例、6例、1例。将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肠结核患者发热、盗汗、T-spot和PPD皮试阳性、肺部受累、环形溃疡、淋巴结钙化/坏死/增强具有相对特异性;出现腹部及肛周瘘口、节段性病变、纵行溃疡、肠道粘膜结节样和铺路石样改变、累及粘膜下层有利于克罗恩病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以粘液脓血便、弥漫的不规则溃疡、病变范围广较为多见。末段回肠溃疡则以克罗恩病和肠结核多见。恶性溃疡以黏膜组织增生基础上的溃疡多见,其次表现为巨大溃疡,周围粘膜明显呈结节样增生。高龄且近期服用NSAID者可能为药物性溃疡。白塞病多为单发巨大溃疡,约50%合并口腔和/或外阴溃疡。结论:回盲部良性溃疡性疾病明确诊断较困难,但因不同疾病在症状特点、影像学特征、内镜及活检等方面均存在各自特别之处,诊断时需要临床医生将临床经验和各类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错综复杂的表现中找到确诊疾病的关键线索。

惠煜晴[8](2020)在《96例嗜酸性胃肠炎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是一种较少见的免疫介导的慢性消化道炎性疾病,以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胃肠道各层为特征,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EGE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被误诊漏诊。本文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96例EG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0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诊断的96例EGE,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特点、影像学表现、内镜、组织病理学、治疗及预后。结果1.一般资料:96例EGE患者中男性患者多见,男女比例1.4:1,平均年龄为43.0±11.2岁,年龄介于30~50岁者最多见,共47例(49.0%)。其中黏膜型81例(84.4%),浆膜型+黏膜型15例(15.6%),黏膜型患者平均年龄高于浆膜型+黏膜型患者。2.过敏史及诱因:既往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史者24例(25.0%);合并有其他变应性疾病者12例(12.5%)。有1例女性患者,2次发病均为妊娠期。3.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痛(87.5%)、腹胀(46.8%)、腹泻(20.8%)、恶心呕吐(28.1%),少数表现为黑便或血便(7.3%)、发热(2.1%)。4.实验室检查:75例(78.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浆膜型+黏膜型患者较黏膜型患者升高更显着(P<0.05),黏膜型患者以轻中度升高为主,浆膜型+黏膜型患者以重度升高为主;7例(7.3%)Hb降低,8例(8.3%)ALB降低;45例完善血清IgE检测,升高者28例(62.2%),且未发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血清IgE水平间有相关性;68例完善食物过敏原检测,有阳性结果者44例(64.7%),最常见过敏原为鸡蛋;15例浆膜型+黏膜型患者腹水为渗出液,病理均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51例完善骨髓细胞学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46例(90.2%)。5.影像学检查:68例行腹部CT,无异常者20例(29.4%),常见异常表现为消化道管壁增厚19例(27.9%),腹腔淋巴结肿大18例(26.5%),浆膜型+黏膜型患者较黏膜型患者CT更易表现为消化道管壁增厚(P<0.05)。6.内镜:90例行胃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者17例(18.9%);73例行结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者43例(58.9%)。内镜下最常见异常表现为糜烂、充血水肿。7.组织病理:十二指肠、回盲部、回肠末端处取活检病理阳性率较高。8.治疗:激素治疗组68例(70.8%),非激素治疗组28例(29.2%,其中氯雷他定9例,酮替芬1例,抑酸对症18例),临床症状均改善。激素治疗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非激素治疗组下降更显着。9.预后:成功随访69例,复发18例(26.1%),复发时多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再次升高,激素治疗仍有效。结论1.EGE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腹痛为最常见症状。2.多数患者伴有外周血EOS计数升高;未发现外周血EOS计数与血清IgE水平间有相关性;浆膜层受累患者外周血EOS计数升高水平较黏膜型患者更显着。3.于十二指肠、回肠末端及回盲部处取材活检更易获得阳性病理结果。4.激素及氯雷他定治疗效果良好,但均存在复发可能,复发时多伴有外周血EOS计数再次升高。

陈桂菊[9](2020)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并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9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进行比较。以期进一步提高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认识,并探讨二者异同。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9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124例住院IC患者和107例住院活动期UC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等。整理并分析124例IC的临床资料,并与107例U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IC的人口学因素:124例IC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82例(男女比例0.51:1);发病年龄最小27岁,最大85岁,平均(61.27±11.44)岁,其中小于50岁22例(17.74%),50岁及以上102例(82.26%),60岁及以上73例(58.87%)。2.基础疾病:IC患者存在一种及以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或疾病的有84例(67.74%);腹部手术史31例、便秘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例、急性左心衰1例、银屑病6例。3、临床特征:124例IC患者中温暖季节和寒冷季节发病例数分别是51 例(41.13%)和 73 例(58.87%);111 例(89.52%)急性起病,慢性起病急性加重者13例(10.48%);118(95.16%)例有腹痛及大便急迫感,血便116例(93.55%),110(88.71%)例腹痛后依次出现便血,其中54例依次出现腹痛-黄色大便-血便(43.55%),8例仅有腹痛(6.45%),6例以血便为唯一表现(4.84%);主要阳性体征为左侧腹部及下腹部压痛72 例(58.06%),反跳痛 14 例(11.29%)。4.辅助检查:结肠镜检查发现IC病变部位以脾曲、乙状结肠、降结肠为主,累及上述三个部位之一及以上共111例(89.52%),直肠9例,横结肠47例,升结肠21例,盲肠7例;病变与周围粘膜界限清楚,多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渗血、溃疡、肠腔狭窄、表附白苔等;124例IC患者中30例行CT检查,24例表现结肠壁增厚水肿,强化不均匀,伴不同程度的周围脂肪间隙毛糙,11例不同程度的腹盆腔积液。27例行CTA检查,15例(55.6%)可见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粥样斑块。5、转归及随访结果:124例IC患者中122例好转出院,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自动出院。随访60名患者,随访率48.39%,时间2个月到9年,5例(8.33%)明确复发。6、IC与UC的比较:①IC组发病年龄显着大于UC组(P<0.05)。②IC组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慢性便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显着高于UC组(P<0.05)。③IC多起病急,病程短,而UC多起病缓,病程长;IC组腹痛、单纯血便、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较UC组高,而UC组腹泻、粘液血便、里急后重发生率较IC组高(P<0.05)。④IC组白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高于UC组(P<0.05);UC组血小板显着高于IC组(P<0.05)。⑤UC组结肠镜下表现为粘膜粗糙颗粒状、血管纹理模糊的例数显着多于IC组(P<0.05);IC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与周围粘膜界限多清楚,而UC多呈弥漫性、连续性分布;UC组累及直肠、乙状结肠的例数明显多于IC组(P<0.05)。⑥病理学检查UC组隐窝炎或隐窝脓肿,坏死或糜烂的例数显着多于IC组(P<0.05)。结论:1、老年女性是IC的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腹部手术史可能与IC有密切关系;寒冷季节可能是IC的诱发因素。2、急性起病可能是IC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痉挛性腹痛、大便急迫感和便血,尤其是突发腹痛后依次出现便血可能是IC相对特异的临床表现之一。3、结肠镜检查是诊断IC的重要手段,镜下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渗血和溃疡等,病变多与周围粘膜界限清楚;降结肠、乙状结肠和脾曲好发;病理改变缺乏特异性。4、CT检查对IC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CTA可发现腹腔血管粥样斑块,直接提示动脉硬化的存在,腹部平片对IC与其它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或许有意义。5、IC总体治疗效果良好,复发率低,预后良好。6、IC好发于老年女性,而UC好发于中青年。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可能与IC有密切关系,而与UC无明显关系。7、急性起病、痉挛性疼痛和单纯血便是IC的重要特点,而缓慢起病、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是UC的临床特点;血小板计数可能对鉴别活动期UC和IC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对鉴别UC和IC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结肠镜下直肠受累、病变呈弥漫性、连续性分布,粘膜颗粒状、血管纹理模糊可能是肠镜下UC有别于IC的重要特征,组织学表现隐窝炎或隐窝脓肿可能是UC区别于IC的重要病理学特征。

赵安琪[10](2019)在《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研究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包括肛窦炎、肛周脓肿及肛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结合目前临床相关资料讨论初步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影响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为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干预及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提供参考资料。研究方法:本研究实行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比病例对照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03月14日至2019年02月13日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确诊为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包括肛窦炎、肛周脓肿及肛瘘)成人患者20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就诊于该医院肛肠科、体检中心及患者家属,且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以内的居民2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一对一面对面调查问卷的方式,由调查人员协同被调查者如实填写问卷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主要是文化程度、身高、体重)、工作情况(主要是职业、工作姿势、工作持续时间)、生活情况(主要是饮食情况、烟酒习惯及体育锻炼)、排便情况(主要包括排便频率、大便形状)、个人史(主要是肛门坠胀史、血糖控制情况)、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健康知识知晓等内容。将问卷调查表进行整理后,用SPSS22.0软件分析资料,计数资料采用样本频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卡方检验或配对卡方检验,并计算比值比(OR)及OR的95%可信区间(95%CI),检验水准α为0.05,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192对(384份),经统计分析后发现:调查对象“一般情况”中文化程度及肥胖(OR=2.491)、职业与工作姿势、“生活情况”中蔬菜、水果及辛辣饮食摄入、吸烟(OR=1.384)、饮酒(OR=1.663)和较少体育锻炼(OR=1.5)、“排便因素”中排便频次及大便形状、大便异常、精神心理因素、“个人史”中肛门坠胀(OR=2.391)、血糖水平控制差(OR=2.866)与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研究结论:肥胖(BMI≥25kg/m2)、文化程度、工作姿势、生活习惯、大便情况、精神心理因素、个人史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肥胖、文化程度低、长时间坐姿及站姿的单一工作方式、不良生活习惯(辛辣饮食、吸烟、饮酒、少量锻炼)、大便异常(主要是大便次数或形状改变)、高度精神心理压力、个人血糖控制差、长期肛门坠胀等可能是其危险因素;而适度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良好蔬菜水果摄入等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心情舒畅、控制好血糖水平、及时治疗肛门坠胀则可能是成人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保护因素;对于性激素,则可能影响肛腺的生理功能而导致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目前居民对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认识较差,未来可通过媒体等措施加强对肛肠疾病的相关知识科普力度,提升居民预防疾病和就医意识;与此同时,加强医生对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知识的掌握,及时诊治,以期干预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

二、糖尿病肠病73例漏误诊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肠病73例漏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09年至2018年我国2364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
    2.2 资料提取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中国AIP病例文献发表情况
    3.2 中国2364 例AIP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地域分布
    3.3 2364 例AIP患者的临床表现
    3.4 AIP患者的既往病史
    3.5 AIP患者的胰腺外表现
    3.6 AIP患者的实验室检查
    3.7 AIP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3.8 AIP患者的病理学检查
    3.9 AIP患者的误诊情况
    3.10 治疗及预后
第四章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IGG4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以单发皮损为首发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4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病例报道
文献复习
讨论
结论
创新性与局限性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玫瑰痤疮临床特征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因素
        1.1.3 资料收集方法
        1.1.4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玫瑰痤疮临床特征分析
        1.2.2 玫瑰痤疮的危险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玫瑰痤疮的临床特征分析
        1.3.2 玫瑰痤疮的危险因素分析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玫瑰痤疮的研究进展
    2.1 前言
    2.2 玫瑰痤疮几种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2.2.1 玫瑰痤疮与咖啡
        2.2.2 玫瑰痤疮与饮酒
        2.2.3 玫瑰痤疮与肥胖
    2.3 玫瑰痤疮与系统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2.3.1 玫瑰痤疮与精神性疾病
        2.3.2 玫瑰痤疮与神经性疾病
        2.3.3 玫瑰痤疮与心血管疾病
        2.3.4 玫瑰痤疮与肿瘤性疾病
        2.3.5 玫瑰痤疮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2.3.6 玫瑰痤疮与炎症性肠病
    2.4 饮食管理在玫瑰痤疮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4.1 日常生活中一些饮食对玫瑰痤疮的影响
        2.4.2 膳食纤维及益生菌对玫瑰痤疮的影响
        2.4.3 omega-3 脂肪酸和锌对玫瑰痤疮的影响
        2.4.4 玫瑰痤疮合并症的饮食管理
    2.5 皮肤影像学检查在玫瑰痤疮中的应用
        2.5.1 平行偏振光摄影在玫瑰痤疮中的应用
        2.5.2 皮肤镜在玫瑰痤疮中的应用
        2.5.3 VISIA成像在玫瑰痤疮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玫瑰痤疮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研究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糖尿病肠病73例漏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5)小檗碱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E1、E2型UC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诊断及入组标准
        2.1.2 分度及分型标准
        2.1.3 疗效及有效性评价
    2.2 研究方法
    2.3 实验设备与方法
        2.3.1 实验设备
        2.3.2 实验药物
        2.3.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基线资料比较
    3.2 炎症因子分析
        3.2.1 治疗前后同期组间比较
        3.2.2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3.3 免疫指标分析
        3.3.1 治疗前后同期组间比较
        3.3.2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3.4 UCAI评分分析
        3.4.1 治疗前后同期组间比较
        3.4.2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3.5 临床疗效评价
    3.6 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小檗碱联合美沙拉嗪降低轻中度E1、E2 型UC炎症指标
    4.2 小檗碱联合美沙拉嗪降低轻中度E1、E2型UC患者UCAI评分
    4.3 小檗碱联合美沙拉嗪调节轻中度E1、E2 型UC免疫功能
    4.4 联合用药可以显着提高有效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
第五章 结论
本研究的优缺点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小檗碱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78例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多原发恶性肿瘤西医研究进展
        1 概述
        2 概念及诊断标准发展
        3 流行病学
        4 发病原因及机制
        5 治疗和预后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恶性肿瘤中医研究进展
        1 概述
        2 中医对恶性肿瘤病名的记载
        3 恶性肿瘤病因病机
        4 近现代肿瘤病机学说
        5 中医体质学说与恶性肿瘤
        6 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7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排除标准
        1.4 研究方法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统计结果
        2.2 中医证型相关分析
        2.3 生存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发病情况
        3.2 病因分析
        3.3 中医证型
        3.4 中西医结合治疗
        3.5 预后分析
    4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7)333例回盲部溃疡性疾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回盲部溃疡的诊断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8)96例嗜酸性胃肠炎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嗜酸性胃肠道疾病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9)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并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124例IC的临床分析
    1 结果
    2 讨论
第二部分 IC与UC的对比分析
    1 结果
    2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缺血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
个人简历
致谢

(10)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来源
        2.1.2 样本量确定
        2.1.3 诊断标准
        2.1.4 纳入及排除标准
        2.1.5 对照组选择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内容
        2.3.1 调查内容
        2.3.2 部分指标标准
    2.4 统计分析
    2.5 研究质量把控
        2.5.1 研究方式偏倚控制
        2.5.2 调查人员质量控制
        2.5.3 调查问卷质量控制
        2.5.4 数据质量控制
        2.5.5 本研究技术路线
3.结果
    3.1 研究对象数量
    3.2 研究对象性别
    3.3 研究对象年龄
    3.4 研究对象具体病种
    3.5 基础情况单因素结果及分析
        3.5.1 肥胖
        3.5.2 文化程度
        3.5.3 工作姿势
    3.6 生活情况单因素分析
        3.6.1 .吸烟史
        3.6.2 饮酒史
        3.6.3 蔬菜水果摄入情况
        3.6.4 辛辣饮食情况
        3.6.5 体育锻炼
    3.7 排便因素
        3.7.1 排便频率
        3.7.2 大便形状
        3.7.3 排便情况
    3.8 精神心理压力
    3.9 个人史
        3.9.1 血糖控制情况
        3.9.2 肛门坠胀
4.讨论
    4.1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4.1.1 基础特征
        4.1.2 生活方面
        4.1.3 排便因素
        4.1.4 心理精神因素
        4.1.5 个人史
        4.1.6 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了解情况
    4.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4.2.1 不足
        4.2.2 展望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机理研究
    1.概述
    2.相关生理及其作用过程
        2.1 肛腺生理结构及功能
        2.2 肛腺感染学说
        2.3 影响肛腺发育的因素
        2.4 影响肛管功能因素
    3.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研究进展
        3.1 疾病初期—肛窦炎
        3.2 发展期—肛周脓肿
        3.3 终末期—肛瘘
    4.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四、糖尿病肠病73例漏误诊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09年至2018年我国2364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吴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以单发皮损为首发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4例并文献复习[D]. 林越. 山东大学, 2020(11)
  • [3]玫瑰痤疮临床特征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D]. 刘浩.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4]糖尿病肠病73例漏误诊原因分析[J]. 欧阳红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12)
  • [5]小檗碱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E1、E2型UC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D]. 朱佳丽. 河北大学, 2021(11)
  • [6]78例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病例分析[D]. 连岩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333例回盲部溃疡性疾病的临床分析[D]. 刘露露.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8]96例嗜酸性胃肠炎临床特征分析[D]. 惠煜晴. 郑州大学, 2020(02)
  • [9]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并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比较研究[D]. 陈桂菊.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10]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初探[D]. 赵安琪.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73例糖尿病肠病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