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弧烧伤40%Ⅲ度并感染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云[1](2021)在《MEBT/MEBO配合叠瓦式加压包扎治疗四肢Ⅱ度烧伤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随机分组对照试验,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配合叠瓦式加压包扎治疗四肢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四肢Ⅱ度烧伤患者用SPSS21.0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抗生素预防感染、MEBT/MEBO处理创面;治疗组换药后予弹力绷带叠瓦式加压包扎患肢,对照组换药后予普通绷带无压力包扎患肢。入院后至入院第7天,每8小时换药1次,治疗第7天后,每12小时换药1次。14天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创面渗出、疼痛、创面愈合率等情况,记录治疗第5天残疱疱液量、残疱面积,统计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3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创面愈后3月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完成57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29例。(1)在减少渗出和缓解疼痛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渗出、疼痛评分均成下降趋势,治疗组在治疗第3天和治疗第7天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第14天时两组无明显差异。(2)第5天残疱疱液量、残疱面积方面,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第7天、第14天后创面愈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4)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5.68天,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5.83天,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差异不明显。(5)两组患者治疗14天后临床疗效情况,两组治疗疗效相近,其中治疗组显效率为82.14%,对照组显效率为75.86%。(5)创面愈合后3月后,两组患者创面均无瘢痕增生,治疗组出现色素沉着7例,对照组出现色素沉着9例,两组色素沉着情况无明显差别。(6)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MEBT/MEBO配合叠瓦式加压包扎与MEBT/MEBO普通包扎疗法治疗四肢Ⅱ度烧伤,在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后色素沉着、瘢痕增生方面疗效相当。(2)MEBT/MEBO配合叠瓦式加压包扎可减少烧伤早期创面渗出、缓解创面疼痛,减轻患者痛苦。
胡正帅[2](2021)在《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对于烧伤患者手术时机的提示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肌红蛋白与肌酸激酶在不同手术时机的患者血液中差异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确定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对于更加有效选择手术时机的帮助作用。方法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安医大一附院治疗的烧伤患者共37例,根据烧伤性质分为电烧伤及普通烧伤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伤后入院时、手术后第3天时内血清Mb、CK进行检测记录,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烧伤种类及面积)、入院后首次及术后3日以内血清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检测结果、手术次数(手术术式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具体选择,包含切削痂清创术、植皮术、扩创截肢术等。)、住院天数、出院时情况。并根据患者手术总次数、住院天数、出院时情况综合评定预后,将预后分为“优、良、中”三等。1)比较电烧伤、普通烧伤组内不同手术时机(入院距手术天数)患者Mb、CK术前术后值,行正态性检验及使用相应两配对样本差异性的检验方法;2)比较电烧伤、普通烧伤组间不同手术时机患者Mb、CK变化率、入院值及年龄、住院天数、预后等基础信息,行正态性检验及相应的两独立样本差异性检验方法;3)分析电烧伤、普通烧伤两组患者Mb、CK变化率与手术时机的关系,绘制散点图并行相关性分析;4)分析电烧伤、普通烧伤两组患者Mb、CK变化率与预后关系,并行符合标准的相关性检验。结果(1)电烧伤、普通烧伤组内不同手术时机(入院距手术天数)患者Mb、CK变化值不符合正态性分布,行术前术后患者Mb、CK检测值Wilcoxon符号秩检验。P<0.05具有显着差异性。(2)电烧伤、普通烧伤组组间烧伤患者年龄、手术时机(即入院至首次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次数、Mb、CK变化值行正态性检验,其中手术时机、住院天数、手术次数、Mb、CK变化值均不符合正态分布P<0.05,行Mann-Whitney检验,年龄符合正态性分布P>0.05,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血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变化值,手术时机,手术次数均有差异,而两组间年龄,住院天数及预后均无明显差异。而针对普通烧伤组与电烧伤组间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入院值进行进一步分析:对两组间患者术前的血清肌红蛋白进行比较,P>0.1,无明显差异;而两组间肌酸激酶术前值比较,P<0.01,具有差异性。(3)对电烧伤、普通烧伤组间不同手术时机患者Mb、CK变化率绘制散点图,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手术时机≥4天时,CK、Mb减少率与手术时机呈负相关,手术时机<4天时,CK、Mb减少率与手术时机呈正相关,P均<0.05,相关系数r均>|0.5|,相关具有显着性,且本研究中CK、Mb减少率于入院至手术天数为4天时达最高。同时CK、Mb减少率之间在全体样本中存在显着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r>|0.5|。(4)电烧伤、普通烧伤两组患者Mb、CK变化率与预后间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存在相关性,Mb、CK减少率越高,预后越好。结论(1)电烧伤、普通烧伤患者术后较术前血清Mb、CK明显降低,手术有利于Mb、CK降低。(2)烧伤手术时机的选择与Mb、CK变化有关系,本研究中手术时机为4天时Mb、CK变化率最大,改善程度最大,大于4天时变化率与手术时机负相关、小于4天时与手术时机正相关。(3)电烧伤、普通烧伤Mb、CK减少率均与患者预后有关,减少率越高,预后越好。(4)Mb、CK升高的烧伤患者中,手术时机为4天时,患者的预后最好。
杨倩[3](2019)在《MEBO联合rhEGF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与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并在临床上观察其相对于单用MEBO治疗与单用rhEGF治疗在烧伤创面中的临床疗效差异,从而探寻一种更适合的治疗方案,以减轻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创面的愈合,同时为MEBO与rhEGF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相关的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按中华烧伤学会制定的烧伤深度“三度四分法”,面积大小“九分法”诊断标准,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手外科病区就诊的Ⅱ°烧伤患者90例作为受试对象。将全部纳入对象完全随机分为3组,依次为:MEBO组、rhEGF组、联用组,每组30例。rhEGF组治疗患者直接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MEBO组治疗患者直接创面涂MEBO湿润烧伤膏,。联用组治疗患者先用rhEGF溶液局部均匀喷湿创面,待创面吸收后再涂抹MEBO。分别比较三组创面愈合的时间、创面的愈合率、瘢痕形成以及色素沉着情况,得出相关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基本资料的比较rhEGF组、MEBO组以及联用组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烧伤面积、致伤因素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资料符合统计学要求(P>0.05)2.愈合时间的比较在对三组患者的观察治疗过程中,共90例患者,失访5人:其中rhEGF组失访2人,MEBO组失访1人,联用组失访2人。在剩下的85例患者中,三组患者浅Ⅱ°创面的愈合时间分别为:rhEGF组8.66±1.63d,MEBO组9.58±1.31d,联用组7.64±1.21d。三组患者深Ⅱ°创面的愈合时间分别为:rhEGF组16.54±2.29,MEBO组18.13±2.75 d,联用组15.85±1.71 d。对于浅Ⅱ°创面和深Ⅱ°创面,三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用组<MEBO组<rhEGF组。3.治疗疗效的比较三组患者共85例,其中41例浅Ⅱ°创面,44例深Ⅱ°创面。三组患者用药7d后浅Ⅱ°创面痊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三者痊愈率有差异。三组患者深Ⅱ°创面用药14天后,联用组创面痊愈率明显高于rhEGF组和MEBO组,而rhEGF组与MEBO相比,尚不能认为二者创面痊愈率有差异。深Ⅱ°创面用药21天后,联用组创面痊愈率明显高于rhEGF组和MEBO组,而rhEGF组与MEBO相比,尚不能认为二者创面痊愈率有差异。4.瘢痕及色素沉着情况85例患者中,41例浅Ⅱ°创面中:MEBO组有2例色素沉着,rhEGF组有1例色素沉着,联用组未见明显色素沉着,三组均未见明显瘢痕形成。44例深Ⅱ°创面中:rhEGF组有2例色素沉着,2例瘢痕形成明显,MEBO组有3例色素沉着,1例瘢痕形成,联用组有2例色素沉着,1例瘢痕形成。结论:在治疗Ⅱ°烧伤创面时,联合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有效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提高痊愈率,且明显优于单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或单用美宝湿润烧伤膏。
吴凡[4](2019)在《下肢复合组织缺损治疗中不同保肢方法的应用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工业化及交通的发展,肢体严重损伤患者的比例不断上升。据统计:2011年我国肢体严重创伤患者约400万人次。其治疗十分棘手。当保肢治疗困难时,部分患者面临无法避免的截肢治疗。残肢皮瓣的应用可以降低患者的截肢平面,使膝关节得以保留,改善了患者佩戴假肢后的功能,也属于保肢治疗的一种。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及Ilizarov技术的广泛应用,保肢治疗的适应证不断拓宽。应用游离或局部皮瓣结合外固定支架牵拉成骨的方法,患者的复合缺损得以重建,下肢功能得到挽救。临床上缺少下肢复合组织缺损保肢治疗方法的比较和中远期随访。本文详细阐述了足底残肢皮瓣在保膝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多种保肢治疗的方法,并通过回顾性研究及随访研究,比较了不同下肢复合组织缺损治疗方法的远期效果。方法:1.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采用足底残肢皮瓣进行保膝治疗患者病史资料。进一步通过随访研究收集患者膝关节功能、皮瓣感觉恢复。评价足底残肢皮瓣在下肢严重创伤患者保膝治疗中的应用。2.通过病例系统收集下肢严重创伤后复合组织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复合组织瓣组;B组:皮瓣联合骨迁移组;C组:短缩延长/软组织和骨共同迁移组。同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MESS评分、足底感觉、创面大小、手术次数、并发症以及远期随访治疗,包括疼痛(VAS评分)、生活能力(SIP评分)等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3.通过回顾性研究,从下地负重时间、手术次数、治疗总费用、DMRC功能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等方面,比较保膝治疗与保肢治疗在远期效果上的差异。结果:1.从2013年7月至2016年1月,共11例下肢严重创伤患者采用足底残肢皮瓣进行保膝治疗,患者年龄从16-59岁,平均年龄34.4岁。共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为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的部分皮瓣坏死,经过换药治疗获得愈合,9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恢复感觉,所有患者佩戴膝关节假肢后正常行走。2.通过病例系统收集了从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下肢严重创伤患者,共55例患者入组,其中A组21例;B组28例;C组6例。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6%、25%、以及50%。每厘米骨缺损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36天、29天、31天。2年远期随访中,各组平均视觉疼痛评分(VAS评分)分别为2.67、2.78、2.67。各组平均疾病影响生活评分(SIP评分)分别为10.5、11.7、11.5。3.通过对11名截肢后保膝治疗患者与55名保肢治疗患者的比较研究,得到以下结果:保膝组患者从初次手术到下地负重的平均时间为6.4月,平均手术次数为1.7次,住院总费用2.8万元,两点辨别觉平均距离为46.0mm,DMRC平均分为5.6分,患者满意度平均分为3.6分;保肢组患者平均下地负重时间11.8月,平均手术次数2.8次,住院总费用4.2万元,两点辨别觉为47.1mm,DMRC评分平均为6.6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3.9分。结论:足底残肢皮瓣具有耐磨性好、血供稳定、感觉重建、以及供区损伤小等优点、在适应症允许的情况时是作为保膝治疗的首选术式。而在下肢严重创伤的复合组织缺损治疗中,局部或游离皮瓣结合骨迁移技术具有最短的治疗周期,并发症相对较少。短缩延长技术则适用于在短缩情况下不影响患者肢体远端的血供及感觉情况下。软组织和骨的共同搬运技术适用于创面缺损较小的患者,且需要患者具有良好的医从性。截肢后保膝治疗治疗周期短、短期内花费少、功能恢复较好。保肢治疗虽治疗周期长、功能恢复欠佳,但患者满意程度较高。
申文姣[5](2018)在《基于职业精神的高职课程发展研究 ——以护理专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进一步加快,作为我国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主体,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方面面临着重要挑战,其中,如何培育学生职业精神,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也是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的关键目标。本文将以高职护理专业为例,研究基于职业精神培养的高职课程发展问题。正文主要从五大部分展开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了国内外高职课程的发展历程、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的发展,以及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职业精神融入高职课程发展的意义,其次,从哲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三大理论基础阐述了职业精神融入高职课程的可能性。第三部分,以高职护理专业为例,通过对湖南省十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老师进行实地访谈,对当前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的现状有了大体了解,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以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外科护理学)为例,对基于职业精神的高职专业课程发展进行案例分析,呈现基于职业精神培养的高职专业课程的基本形态;第五部分,从构建课程目标体系、重组高职课程内容结构、确立课程内容实施倾向和完善职业精神评价方式四大方面提出了对职业精神融入高职课程发展的相关策略。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以高职护理专业为例,对湖南省十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外科护理学》这门核心课程基于职业精神进行了案例呈现,在此基础上提出职业精神融入高职课程发展的相关策略,力求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权,陈刚,黄贵和[6](2017)在《小儿严重电击伤合并脏器损伤外科治疗一例报告》文中认为目的报告1例小儿严重电击伤合并脏器损伤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整理2016年7月18日本院小儿外科接收的1例电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者临床诊断情况和外科治疗体会。结果该名患儿入院时病情危重,通过多次多学科治疗,患儿创面显着好转,生命体征平稳,腹部肠瘘创口缩小,且电击烧伤创面植皮成活并逐渐愈合。结论小儿电烧伤损伤重、伤残率高且并发症多,加强对其的治疗和预防及术后心理辅导非常重要。
漆晓琼[7](2017)在《中药外用制剂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烧烫伤的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药外用制剂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轻度中度烧烫伤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外用制剂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各烧烫伤类型的治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显着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用制剂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显着,值得推广应用。
曾凡杰[8](2017)在《小切口联合负压创面技术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急症,其致死率致残率较高。但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毒蛇咬伤容易被忽视。我国每年被毒蛇咬伤人数众多,造成的影响巨大。目前抗蛇毒血清的使用被认为是毒蛇咬伤的特效治疗,在临床应用中这种治疗虽然有效但有较多局限性,许多地区存在用药短缺的情况,而且蛇毒血清使用容易引起不良反应。蛇毒毒素吸收的速度和总量是决定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咬伤部位切开排毒必须在很短时间内实施,且这种单个切口和利用重力自然引流的方法排出毒素含量非常低,毒素的继续吸收会加重局部和全身毒性反应。如果不能在毒蛇咬伤早期尽快采取有效方法排除毒液、控制毒素吸收,就容易引起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导致对机体的更大伤害。目前我国治疗毒蛇咬伤的方法基本起步于民间,没有相应的共识或指南。大多数医疗机构采用的是内科综合对症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存在诸多不足。牙痕处切开方式治疗容易造成肌腱、神经及血管的损伤,增加切口感染率,而预后并没有显着提高。负压创面技术在创伤等领域应用逐渐成熟,优势在于其能有效的引流因局部炎症渗出或组织坏死产生的渗出液、细胞成分,清除这些物质对局部造成的持续影响,加速局部炎症消退。但国内少有将其应用于毒蛇咬伤救治领域。在我国中医拔罐在治疗毒蛇咬伤方面应用较早并且效果较好,其与负压创面技术在原理上存在共通之处。据此,我们设计了此项研究,将负压创面技术和中医拔罐思想结合应用在毒蛇咬伤救治上,并采用小切口的微创方法,探索技术方案的方法流程,并观察该项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目的:探讨毒蛇咬伤后采用小切口联合负压创面技术治疗的方法,探索毒蛇咬伤后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分析毒蛇咬伤后肢体肿胀和全身炎症反应相关因子的变化规律,评价小切口联合负压创面治疗对毒蛇咬伤患者患者肿胀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探索毒蛇咬伤早期治疗新思路。方法:选择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确诊为蝮蛇咬伤住院患者50例。根据纳入标准入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根据分组情况实施相应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行患肢近端皮肤多个小切口手术后予以负压吸引,同时采用传统内科综合治疗。入院时记录患者一般性指标。治疗前(0h),治疗开始后第6、12、24、48、72小时分别测量患肢不同平面3个部位患肢周径值与对应健侧肢体周径,计算患肢周径与相应健侧肢体周径差值。同时在各时间点抽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6、TNF-α、IL-10、Endocan浓度。记录并比较患者在院期间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住院天数。结果:1.肢体中部、近端肿胀程度与伤后就诊时间存在正相关,伤后就诊时间越晚,肢体肿胀越严重(r=0.313、0.331,p=0.028、0.020);患者伤情分级与伤后就诊时间存在正相关,伤后就诊时间越晚,伤情分级越高,伤情越严重。2.在不同时间点测量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肢体周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3.在院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44±0.89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7.71±1.70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少于对照组。4.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对照组与观察组IL-6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对照组与观察组TNF-α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5.在不同时间点测量测量对照组与观察组IL-10浓度和Endocan浓度,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IL-6水平与伤后就诊时间和伤情分级相关性均不明显;治疗前TNF-α水平与伤后就诊时间存在负相关性,与伤情分级存在正相关性,伤后就诊时间越早,TNF-α水平越高,伤情分级越高,TNF-α水平越高;治疗前IL-10水平与伤后就诊时间存在负相关性,伤后就诊时间越早,IL-10水平越高;治疗前Endocan水平与伤后就诊时间和伤情分级均存在正相关性,伤后就诊时间越晚,伤情分级越高,Endocan水平越高。结论:1毒蛇咬伤患者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和全身炎症反应,伤情随伤后就诊时间延长而加重,蛇伤后第一时间到医疗机构救治在毒蛇咬伤急救中有着重要意义。2毒蛇咬伤治疗中可采用不同平面患肢与健肢对应部位周径差评价肿胀程度。采用小切口联合负压创面技术可以明显加速患肢肿胀消退,缩短住院时间,近期疗效明显。3毒蛇咬伤后患者治疗前IL-6,TNF-α,IL-10,Endocan可以较直观反应全身炎症情况。采取小切口联合负压创面治疗可有效控制局部炎症介质释放并加速缓解全身炎症反应,4采用小切口联合负压创面技术救治毒蛇咬伤不会增加在院期间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反而可以尽早减轻皮肤张力,缓解局部压迫,引流局部坏死组织和细胞因子。因此毒蛇咬伤后给予小切口联合负压治疗是安全有益的。
母晓凤,刁勇[9](2015)在《基于生物膜的伤口护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生物膜在伤口中存在并导致伤口延迟愈合已达成共识,如何清除伤口内的生物膜成为伤口护理的重点[1]。本文总结了生物膜阻碍伤口愈合的各种可能机制,如上皮和肉芽组织的形成受损、对抗菌药物及宿主免疫反应的敏感性降低等,并对有效处理生物膜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包括清创和适当的抗菌治疗,提出基于生物膜的伤口护理(biofilm based wound care,BB-
胡仁传[10](2014)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文中指出1.根据实地调查和标本的采集与鉴定结果,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然后查阅药用植物书籍、编目与志要等,统计得出:罗城县药用植物共有1382种(包括种下单位,下同),隶属210科,748属;其中药用蕨类植物共有41科、64属、128种,药用裸子植物7科、11属、15种,药用被子植物共有162科、673属、1239种。罗城县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高。2.罗城县药用植物优势科有菊科、茜草科、蝶形花科、蔷薇科、兰科、大戟科、唇形科、禾本科、桑科、马鞭草科、水龙骨科、紫金牛科、百合科、葫芦科、荨麻科,共含有542种,占本区药用植物总种数(1382种)的37.77%。优势属有榕属、紫金牛属、悬钩子属、蓼属,共含药用植物56种,占本区药用植物总数4.05%。罗城县药用植物主要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所含物种1098种,占本区药用植物总数的79.45%。3.从资源类型、植物性状、药用部位及药用功效四个方面对罗城县药用植物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罗城县药用植物绝大部分为野生物种,共1246种,占全县药用植物总数的90.16%;植物性状以草本居多,共680种,占本区药用植物总数的49.20%;药用部位以全株(全草)为主,共636次,占本区药用植物部分总频次(1816次)的35.02%;药用功效类型以清热解毒类最多,共661种,占本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47.83%。4.罗城县仫佬族传统药用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共有464种,隶属133科353属,其中药用蕨类植物共有15科、17属、23种,药用裸子植物共有6科、7属、7种,药用被子植物共有112科、329属、434种。5.罗城县仫佬族传统药用植物优势科现象不明显,仅菊科(28种)和蝶形花科(23种)具有较多的物种,主要以单种科和寡种科为主,共含有175属、213种,分别占罗城县仫佬族传统药用植物总属数(353属)和总种数(464种)的49.58%、45.91%。同时,在属的层面上,主要以单种属和寡种属组成,共有337种,占罗城县仫佬族传统药用植物总种数的72.63%。体现了仫佬族对药用植物的使用并非局限于某些植物类群,对药用植物的选择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广泛性和多样性。6.仫佬族医生在治疗疾病时,不仅具有‘一药多病”,而且还具有“一病多药”的现象,对于药用植物的使用具有深入而独特的见解。仫佬族医生所使用的药用植物以治疗皮肤病(118种,占仫佬族传统药用植物总数的25.43%)、风湿(86种,18.53%)、感冒咳嗽(74种,15.95%)、拉肚子(73种,15.73%)、跌打损伤(68种,14.66%)为主,都是当地发病率较高的疾病。7.仫佬族传统药市主要以清热解毒类药材为主,约40种;其次为跌打损伤类,约30种;同时,在不同季节还有各种不同功效类型的药材出售。端午药市是仫佬族全年药材交易最旺盛的一次集会,种类多达100余种,主要以药浴植物(48种)为主。8.通过样地、样带/样线调查,罗城县国家重点调查的药用植物共有103种,其中,在样地调查中出现49种,仅在样带/样线中出现的有54种。在样地调查中,草本样方出现的重点调查的物种最多,出现频率最高的为白茅(出现频率0.1824),千里光(0.1108)次之;灌木样方出现的物种也较多,共16种,主要以络石(0.1892)、金樱子(0.1514)、菝葜(0.1297)的出现频率较高,资源储量也较高:乔木样方出现的物种较少,仅5种,而且出现频率低。9.罗城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共有59种(包括栽培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12种(国家Ⅰ级1种,国家Ⅱ级11种),区级保护植物47种(其中兰科植物40种)。罗城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受破坏严重,应及时加大保护措施。10.根据野外实地调查情况,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对罗城县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受威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建议。同时,依据对仫佬族访问调查的实际情况及相关数据,对仫佬医药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建议,拟为政府部门提供参考。
二、电弧烧伤40%Ⅲ度并感染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弧烧伤40%Ⅲ度并感染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MEBT/MEBO配合叠瓦式加压包扎治疗四肢Ⅱ度烧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烧伤的认识 |
1.1 定义 |
1.2 流行病学资料 |
1.3 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
1.4 治疗方法 |
2 祖国医学对烧伤的认识 |
2.1 病名沿革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2.4 中医治疗 |
3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的概述 |
4 压力治疗的临床应用 |
4.1 压力治疗用于慢性下肢静脉疾病 |
4.2 压力治疗用于肢体淋巴水肿 |
4.3 压力治疗用于烧伤后增生性瘢痕 |
4.4 压力治疗的外力装置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及分度 |
1.3 病例标准 |
1.4 不良反应及处理预案 |
1.5 伦理学要求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程及观察时间点 |
2.4 观察指标 |
2.5 安全性指标 |
2.6 统计学处理 |
2.7 病例脱落处理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两组患者烧伤创面面积、深度及部位情况比较 |
3.3 两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比较 |
3.4 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
3.5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四肢Ⅱ度烧伤病理学特点 |
4.2 MEBT/MEBO的作用机制 |
4.3 湿润烧伤膏(MEBO)的药物组成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4.4 包扎与压力治疗烧伤创面讨论 |
4.5 临床指标情况分析 |
4.6 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 |
5 本课题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5.1 本课题的创新点 |
5.2 本课题的不足 |
5.3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治疗烧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对于烧伤患者手术时机的提示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大面积烧伤患者手术治疗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3)MEBO联合rhEGF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所需药品及材料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2.2 愈合时间的比较 |
2.3 治疗疗效的比较 |
2.4 瘢痕及色素沉着情况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下肢复合组织缺损治疗中不同保肢方法的应用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言 |
1.1 下肢严重创伤及评估 |
1.2 影响保肢成功率的因素 |
1.3 下肢严重创伤术后患者功能、社会心理、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
1.4 关于下肢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 |
1.5 下肢严重创伤后复合组织缺损的治疗 |
1.6 残肢皮瓣的定义以及其在下肢严重创伤中的应用 |
1.7 课题的提出 |
1.8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下肢严重创伤保膝治疗中足底残肢皮瓣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方法 |
2.2.1 研究人群 |
2.2.2 皮瓣的设计 |
2.2.3 手术方法 |
2.3 结果 |
2.4 参考病例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2.7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下肢复合组织缺损保肢治疗的应用与比较 |
3.1 引言 |
3.2 方法 |
3.2.1 研究人群 |
3.2.2 数据收集与评估 |
3.2.3 手术技术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4 参考病例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3.7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保膝治疗与保肢治疗的中远期随访比较 |
4.1 引言 |
4.2 方法 |
4.2.1 研究人群 |
4.2.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5)基于职业精神的高职课程发展研究 ——以护理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职业精神 |
二、课程 |
三、课程发展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职业精神融入高职课程发展的意义与理论基础分析 |
第一节 职业精神融入高职课程发展的意义 |
一、职业精神融入课程发展是促进学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职业精神融入课程发展是丰富高职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 |
三、职业精神融入课程发展是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职业精神融入高职课程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二、社会学基础:韦伯关于“天职”的理论 |
三、心理学基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三章 职业精神融入高职课程发展的现状分析—以护理专业为例 |
第一节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现状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的实施 |
第二节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职业精神素养的基本情况 |
二、基于职业精神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现状 |
第三节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基于职业精神培养角度 |
一、课程目标情感目标缺乏 |
二、课程内容结构实践课程比例偏低 |
三、课程实施方式涉及职业精神较为单一 |
四、职业精神培养标准缺乏标准评价体系 |
第四章 基于职业精神的高职课程发展案例设计:以《外科护理学》课程为例 |
第一节 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 |
一、《外科护理学》课程目标理念 |
二、职业精神融入《外科护理学》课程目标的建构 |
第二节 课程内容结构提高实践课程比例 |
第三节 课程实施多种类运用教学方式 |
一、课程实施理念 |
二、课程实施方式 |
三、基于职业精神以模块二为例示范教学过程 |
第四节 课程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
一、理论知识评价 |
二、技能操作评价 |
三、情感态度评价 |
第五节 总结与反思 |
第五章 职业精神融入高职课程发展的策略 |
第一节 构建职业精神融入高职课程的目标体系 |
一、高职课程目标以职业精神为取向 |
二、高职课程目标制定由“抽象”走向“具体” |
第二节 重组职业精神融入高职课程的内容结构 |
一、平衡专业知识,拓展人文知识 |
二、调整课程结构,优化实践课程内容 |
三、改革思政课程内容,加强专业针对性 |
第三节 确立职业精神融入高职课程的实施倾向 |
一、关注学生需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
二、创新职业精神教学方法,拓宽教育途径 |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
第四节 完善职业精神融入高职课程的评价方案 |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二、职业精神评价体系标准化 |
三、职业精神评价方法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6)小儿严重电击伤合并脏器损伤外科治疗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史摘要 |
1.2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中药外用制剂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烧烫伤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价标准[2]: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小切口联合负压创面技术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临床伦理 |
第二章 小切口联合负压创面技术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毒蛇咬伤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生物膜的伤口护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膜的特征 |
2 生物膜与慢性伤口 |
3 抗生物膜伤口护理策略 |
3.1 清创术 |
3.2 抗菌治疗 |
4 小结 |
(10)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国内药用植物资源现状 |
1.2 广西药用植物资源现状 |
1.3 罗城县药用植物资源现状 |
1.4 我国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
1.5 罗城县仫佬族医药研究概况 |
1.6 罗城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2.2 地质与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植被概貌 |
2.5 仫佬族概况 |
2.6 仫佬族医药 |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收集 |
3.2.2 野外调查 |
3.2.3 民间访谈调查 |
3.2.4 室内整理 |
第四章 罗城县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与特征 |
4.1 罗城县药用植物种类组成 |
4.1.1 科的组成 |
4.1.2 属的组成 |
4.2 罗城县药用植物资源类型分析 |
4.3 罗城县药用植物性状特征 |
4.4 罗城县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分析 |
4.5 罗城县药用植物药用功效类型分析 |
第五章 罗城县仫佬族传统医药调查分析 |
5.1 仫佬族传统药用植物种类组成 |
5.1.1 科的组成 |
5.1.2 属的组成 |
5.2 疾病类型及对应药用植物种类数组成特点 |
5.3 仫佬族民族医药特色 |
5.3.1 诊病 |
5.3.2 采药、加工与保存 |
5.3.3 治病与用药 |
5.4 传统药市 |
第六章 罗城县重点调查药用植物 |
6.1 调查方法 |
6.1.1 代表区域 |
6.1.2 样带/样线设置 |
6.1.3 样地设置 |
6.1.4 样方套设置 |
6.2 罗城县重点调查药用植物 |
第七章 罗城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
7.1 罗城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组成 |
7.2 建议列入保护植物名单的药用植物种类 |
第八章 罗城县药用植物资源与仫佬医药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
8.1 罗城县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
8.1.1 开发利用现状 |
8.1.2 存在的问题及受威胁原因 |
8.1.3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
8.2 仫佬医药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
8.2.1 仫佬医药现状 |
8.2.2 仫佬医药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8.2.3 仫佬医药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建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药用植物编目 |
附录(二):罗城县未发现分布的仫佬族传统药用植物编目 |
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电弧烧伤40%Ⅲ度并感染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MEBT/MEBO配合叠瓦式加压包扎治疗四肢Ⅱ度烧伤的临床研究[D]. 王云.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2]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对于烧伤患者手术时机的提示作用[D]. 胡正帅.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MEBO联合rhEGF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倩. 延安大学, 2019(09)
- [4]下肢复合组织缺损治疗中不同保肢方法的应用及比较研究[D]. 吴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基于职业精神的高职课程发展研究 ——以护理专业为例[D]. 申文姣.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小儿严重电击伤合并脏器损伤外科治疗一例报告[J]. 陈权,陈刚,黄贵和. 中国处方药, 2017(11)
- [7]中药外用制剂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烧烫伤的疗效评价[J]. 漆晓琼. 内蒙古中医药, 2017(10)
- [8]小切口联合负压创面技术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研究[D]. 曾凡杰. 第三军医大学, 2017(04)
- [9]基于生物膜的伤口护理研究进展[J]. 母晓凤,刁勇.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5(02)
- [10]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D]. 胡仁传.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