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关”衡量工作

用“三关”衡量工作

一、用“三贴近”衡量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刘清华[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研究》文中提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了解中国史,不能不提及《人民日报》社论。学习国史、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必修课不仅要修,而且要修得好。《人民日报》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发声,为人民立言,是了解中国史的重要参考资料。自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风雨历程。这40年里,《人民日报》共发表社论1844篇,用文字记录着中国的繁荣辉煌,谱写着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思维愈加活跃,民意表达空间愈加广阔。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中,不乏的是各类信息,但“理性”与“非理性”并存,“好的”与“不好的”信息交织,很有可能带来的后果是缺少在复杂信息环境中明辨是非、激浊扬清、指引并引领正确价值观的“探照灯”。社论,被人们称之为是最具指导性作用的“评论”,恰能满足这种需求,其能够有效地搭载党报这一公平性、权威性平台,很好地进行舆论引导。《人民日报》创刊70多年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党和国家引导舆论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人民日报》社论反映着党和国家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是代表媒体编辑部对当前时事和重大问题有所解释、评论及主张,其最终目的是有效地实现引导广大受众。在进行引导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社论的重要性地位得以凸显,较强的政策性也得以体现出来。本文选取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社论,从1978年12月18日到2018年12月18日,40年里共计1844篇文章,通过分层抽样和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有效样本466篇。通过内容分析、文献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以舆论、舆论引导、马克思主义的舆论引导理论等作为理论支撑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对《人民日报》社论概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社论的内容,分别从社论形式与社论内容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在社论形式分析方面主要对社论的“社标”以及社论所在版面分析;社论的内容分析方面主要是从社论的论题、社论结构、社论文本特征以及社论编辑作者群等角度进行分析。整个分析过程,笔者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的舆论引导理论,探究并得出《人民日报》社论的舆论引导方式:依托《人民日报》平台,提高舆论引导力;构筑社会认同,政策方针“通俗化”表达;发挥“议程设置”功能,凝聚社会共识;发挥舆论领袖作用,观点集束式传达;以及社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思想的特色。《人民日报》社论始终以正面的积极宣传为主,引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最后,基于上述沿着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理论和思想对《人民日报》社论分析的研究成果,笔者将之进一步与我国先进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情况结合进行分析,分别从“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及把握好舆论工作的“时度效”三方面进行分析,使本文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社会现实意义,以推动我国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的形成,这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周吉林[2](2019)在《移动互联环境下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研究》文中认为政务信息的传播与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政务信息传播的主战场也从线下发展到线上,从传统媒体往新媒体延伸。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使得民众对政务信息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而我们的政务信息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却遭遇了种种问题,其中不乏只建不管、态度高高在上、信息公开不及时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从提升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入手。由于目前学术对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还没有做出明确概念界定的情况下,笔者的研究将分为两个部分展开。首先,在绪论中对政务信息的概念、政务信息的传播、新闻传播的亲和力和移动互联环境下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因素等相关研究做出梳理,以寻找出移动互联环境下政务信息传播与亲和力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在绪论的基础上从信息传播的四个阶段:接触,接受,保持,提升来分析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产生过程。然后,通过对产生过程的解析对政务信息的广度、强度、深度、效度做出分析。然后再分析移动互联环境下的相关影响因素。此为本文研究的第一个方面。第二部分落实到实践层面,通过案例分析法对近年来经典的政务信息传播案例做出分析。对目前政务信息传播的现状做出总结,分析成功的案例背后有哪些亲和力相关的因素,而反面的案例中又有哪些没有做到位。并在最后一章,结合之前的分析给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邱大平[3](2019)在《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形象是构成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政治话语外宣翻译是对外传播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因此,基于国家形象视阈研究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中国正逐步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对于中国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实施了文化“走出去”战略,外宣工作不断加强,外宣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国家形象也日益提升。然而,由于中国国际话语权长期以来比较薄弱,国家形象一直处于“他塑”的不利状态,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局面一时还难以得到根本的转变,加之西方频频利用其强大的话语优势对我国进行大肆的“妖魔化”报道,其涉华报道中对我国的歪曲报道、对我国大政方针的误读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国际社会对我国存有较多的误解和偏见,从而影响了国外公众对中国形象的全面了解。因此,中国迫切需要“自塑”国家形象,向国际社会展示其作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让世界更加全面、客观、立体地认识中国。目前,我国对外话语在国际受众中的可接受性不强,主要表现为话语表达方式不地道,传播效果不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形象的对外传播。要实现中国形象的有效传播,积极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便显得尤为重要。外宣翻译是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手段,在加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了解,塑造当代中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政治话语是中国对外话语的关键要素。在所有材料的外宣翻译中,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在对外展示中国形象过程中的影响最为直接。中国政治话语的外宣翻译是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提高我国对外话语的国际接受程度和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增强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质量与效果是关键。翻译策略的定位决定着翻译方法的选择,进而影响着译文的质量和接受状况。所用翻译策略不同,翻译质量与国家形象对外宣传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一直以来,学者们在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究竟是应该以目的语为依归还是应该“以我为主”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为此,本研究从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常见问题和外宣翻译特点入手,基于国家形象视阈,分析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央关于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精神,对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两种策略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中的“二元统一”策略,即在语言形式层面遵循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在政治话语内容、尤其是文化与政治内容的翻译上使用“以我为准”的策略,继而提出了将两种翻译策略统一于翻译实践的理据、方法;接着,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英译实例进行分析和实证,认为使用这种二元统一的翻译策略有助于使译文在体现中国特色的同时又易于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从而实现其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对话的作用,并从中总结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过程中如何将两种翻译策略统一起来的模式。本论文由以下六大部分构成:引言本部分主要概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结构等重要问题。第一章: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现状综述本章首先对与外宣翻译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厘定,然后通过大量的翻译实例阐述了外宣翻译的特征,指出外宣翻译是融准确性与灵活性、政治敏感性、受众关照性以及民族特色性为一体的一种翻译行为,由此认为外宣翻译既要照顾国外受众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使用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通顺地表达,又要坚持一定的政治与文化立场,忠实反映原文的内容,这是本文在后面章节所提出的外宣翻译策略的一个基础。此外,本章还对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进行了初步探讨,依次讨论了中国政治话语的界定、概述了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常见问题,最后,本章对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发现该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极少,且研究中存在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概念混淆、翻译策略使用的具体条件不明确等问题。第二章:国家形象与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国家形象视阈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因此本章使用了大量的文字对国家形象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本章首先对国家形象的相关术语进行了概述和厘定,明确了国家形象的内涵、特点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然后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对外传播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性与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现状,接着进一步论述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在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切入本文的主题做铺垫。最后提出了“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概念: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中不仅要使用“以我为准”的策略,注重中国特色的阐释,也要使用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同时指出在使用“以我为准”的翻译策略时要注意把握正确的“度”,达到二元有机统一。第三章: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理据及相关性分析本章讨论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实现问题,分析了在语言层面、文化与政治层面的翻译应分别侧重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和“以我为准”的策略的理据,并结合国家形象视阈分析了翻译过程中侧重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与实现译文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之间的相关性,论述了侧重使用“以我为准”的策略与反映译文的文化元素与政治立场之间的相关性,最后指出将两种翻译策略统一于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实践可以兼顾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外宣目的和国外读者的接受度,是符合我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工作要求的,认为这是促进我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日趋完善、更好地向外传播中国形象的需要。第四章: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与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为例本章首先对该书内容及其国际影响作了简单的介绍,接着分析了外宣翻译文本与国家形象构建之间的关系,并从书中摘取了大量典型的译例进行分析和阐述,实证了该书是如何将两种策略统一于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实践,使译文既体现出充分的准确性、地道性与可接受性,又忠实反映原文的政治与文化内容和领导人的话语特色,从而对外传播了积极的国家形象。第五章:余论本章简要回顾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进而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思索和展望。本文在论证过程中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统计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的研究方法,结合使用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法,注重观点阐述与译例分析的结合,以定性研究为主,同时辅以适量的数据统计的定量研究,两者互为补充,力图较全面、客观地研究我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问题。论文从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塑造与传播积极良好的国家形象的战略高度研究了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中二元翻译策略的统一,不仅有利于减少和避免各类翻译问题,提高对外话语的质量和接受度,也有助于准确而客观地对外宣传中国形象,形成对外话语的中国特色,服务于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构建,超越了语言学意义上的单纯的语码转换,涉及到了权力话语、文化传播等更为宽阔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杨诗豫[4](2015)在《从《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看新闻“三贴近”原则的体现》文中研究指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自1978年1月1日开播以来,一直以沉稳庄重的风格示人,可以说,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新闻联播》是成功的,但同时,批评的声音也不断涌现,批评的声音主要指向《新闻联播》形式过于呆板,官话套话多,离百姓生活远。针对这样的情况和日益激烈的媒体间竞争,从2011年起,《新闻联播》积极响应“走基层”、“三贴近”,开展了一系列基层新闻报道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就以《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为例,具体分析《新闻联播》是如何践行新闻“三贴近”原则,有哪些转变,又收到了哪些效果,以此揭示新闻“三贴近”原则对当今媒体的重要性。

韦泽[5](2013)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途径》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指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质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诉求和重要突破口。把握"三贴近"的统一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与引导性原则,在教学理念和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方式和评价等方面贯彻"三贴近",能够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朱义华[6](2013)在《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 ——基于哲学视野的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显着增强,大国政治威望的稳步提升,外国政府与民众对中国的关注兴趣与热情也与日俱增,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作为我国目前外宣工作中必不可缺的载体与主要实现形式,外宣翻译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成功与否和国家形象的建构,其重要性亦不言而喻。从本质上来说,外宣翻译具有翻译与传播的双重属性,指的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地域的信息共享与思想交流活动,一种意识形态的国际旅行与传播实践,一种国家形象在国际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性选择与自我建构方式。而外宣翻译研究则相应具备了跨学科、多维度、宽进路的特征,对其之探讨就必须具有相当的包容性、系统性与综合性。这也是本研究之所以选择哲学探索进路的主要缘由。本研究从学科培育的角度出发,以哲学话语体系为理论依据,借鉴前人对译学研究的哲学探讨,基于信息传播的七大要素(即传播主体、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场合与传播效果),按照“三贴近”原则的要求,主要采用定性的描写性研究方法对外宣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尝试建构出了包括外宣翻译研究本体论、认识论、目的论、方法论、价值论与批评观在内的外宣翻译研究理论体系,从而为全面、系统地从事外宣翻译研究架构了颇为科学合理的探索平台。在该体系中,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这是因为:一方面对外宣翻译本质属性、研究对象、特点规律与学科归属的明确与认识是开展外宣翻译研究的基础,也是进而确立外宣翻译研究独立分支学科地位的前提,而这些恰恰是本体论与认识论需要解答的问题;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外宣翻译作为对外宣传的主要载体与实现形式,最终是为了实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近中国的外宣目标与效果,如何来实现?这就需要方法论提供相应的研究方法与实践技巧加以解决。诚然,在外宣翻译研究理论话语体系的搭建中,还需要运用外宣翻译的实际语料来进行分析论证,从而确保了外宣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外宣翻译工作实践的具体开展也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与价值。本研究由九大章节组成,其中第三到第八章为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分别围绕外宣翻译与外宣翻译研究两条主线来展开建构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讨论。本研究各章节既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与自含性,又彼此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组成了本研究从绪论与文献综述到主体再到结论的完整研究框架。第一章为本研究的绪论,主要分析了本研究围绕外宣翻译而展开的背景与动因,本研究拟研究的对象与范围、本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研究的方法与目标以及本研究的框架结构与主要内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外宣翻译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可能之探索进路,并以哲学理论体系为理论依托,建构了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从而为本研究主体部分的展开创造了条件。第三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本体论,主要探讨了外宣翻译与外宣翻译研究的的本质属性或曰本体论解读,涵盖了外宣翻译研究中所涉的主要概念与术语,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的本质,并从翻译学与传播学视角分析了外宣翻译研究的双重学科属性。第四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认识论,首先从术语概念、表现形态、研究对象、特点要求、原则标准等角度介绍了对外宣翻译的全面认识,接着从语言、文化、政治等宏观维度来解读如何认识外宣翻译及其研究,分别考察了语言符号、文化观念与政治意识形态对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的影响。第五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目的论,既探讨了我国对外宣传翻译工作的宏观目标或曰终极目的,又从外宣翻译三大价值主体出发逐一分析了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的价值追求与具体目的。第六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方法论,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了外宣翻译研究之理论切入视角与外宣翻译实践之具体应对策略与变通技巧。第七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价值论,首先探讨了外宣翻译之整体价值追求,然后基于外宣翻译在信息传播、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与外宣翻译研究对学科建设与外宣人才培养上的可能作用回答了两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外宣翻译的作用何在?其研究的意义又何在?第八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批评观,基于翻译批评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外宣翻译具体实例分析为手段,着重探讨了外宣翻译批评话语体系中的指导原则与评判标准。第九章为本研究的结论,首先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论点、学术价值与创新之处,同时也指出了其缺陷与不足,提出了有待深入探讨之论题,并就外宣翻译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以说,外宣翻译研究体系的建构探索是朝改观外宣翻译研究有“实”无“名”的学科现状,大力推进外宣人才的培养,切实提升外宣翻译的成效这一方向而所迈出的基础性一步。本研究的最大贡献与创新之处在于站在学科发展的角度,借鉴哲学话语体系来探索建构涵盖本体论、认识论、目的论、方法论、价值论与批评观在内的外宣翻译研究理论体系。与此同时,本研究也竭力实现在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内部有所创新与突破。比如,在本体论探讨中创新地从词源学角度对“外宣”与“翻译”以及它们在词源上的本质联系进行了探索;在认识论上将隐藏在外宣翻译及其研究背后诸如语言差异、文化习俗、政治意识形态等的隐形推手进行了一一发掘;在目的论上将国家外宣的整体目标与行业与地方外宣的具体目标以及传播主体的特殊目标相结合来讨论;在方法论上既照顾了传统上微观翻译技巧的探讨,也创新地将理论探索进路纳入方法论体系之中;在价值论中创新地探索了外宣翻译研究的学科贡献与对人才培养的实用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外宣翻译的直接效用与经济价值;而在批评观中本研究则尝试搭建了以评价原则为主体的外宣翻译批评话语体系。如此等等,进一步拓展了外宣翻译的研究思路,从而对现有的外宣翻译研究起到了充实、补充的作用。诚然,本研究对外宣翻译研究体系的建构探索仅仅是从学科培育与哲学理论视角出发来回顾、反思、总结外宣翻译研究方方面面的一次尝试与努力,抑或是对笔者多年的外宣翻译理论学习和翻译实战经验的一次全面总结与整体检阅。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学者不吝赐教。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引起学界研究外宣翻译的广泛关注与兴趣,为开展外宣翻译研究与指导外宣翻译实践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理论模型与方法论指导体系,从而为外宣翻译学科大厦的建设增砖添瓦。

汪武全[7](2013)在《深刻解读“走转改” 全力推动“三贴近”》文中研究表明自2011年8月全国新闻界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各媒体根据各自特点,精心策划,推出了一批批走基层的精品力作,掀起了一波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报道高潮。通过"走转改"活动,中国新闻界和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业的宗旨和责任使命进行了重

邓涛[8](2011)在《“三贴近”的历史形成、基本内涵与现实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围绕着"三贴近",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有不少重要论述,这是中央对新闻工作的一贯要求,本质上就是要求达到与老百姓真贴心,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三贴近"原则是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坚持"三贴近"是尊重新闻规律的表现,是实现胡锦涛提出的"五个必须"的先决条件。

邓洪刚[9](2009)在《公共决策“三贴近”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公民意识的普遍提高,我国现阶段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呼声越来越高,实践上,公民参与确实对维护公民权利、维护公共利益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传统政治文化、经济条件、政府决策理念等的限制,我国现阶段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着整体无序、参与渠道单一等问题,如何理解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困境、如何解决公民参与公共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文在对一我国现阶段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公共决策“三贴近”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等,然后介绍了一下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第二章,公共决策“三贴近”相关理论探讨,首先介绍了公共决策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三贴近”概念的来源,公共决策“三贴近”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以及公共决策“三贴近”的意义等基础理论。第三章,我国公共决策“三贴近”缺失现状及原因分析,通过对我国公共决策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决策中枢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信息系统、决策监控系统以及决策程序、运作和方式、决策者决策价值取向及决策内容等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归结为“三贴近”的缺失;分析了公共决策“三贴近”的缺失的原因,并且分析了加强公共决策“三贴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四章,实现公共决策及“三贴近”的途径,主要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决策理念、依据“三贴近”确定公共决策议题、建立完善公共决策公民参与机制、公共决策公众评价机制等四个途径来实现。第五章,结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徐新平,许静[10](2008)在《“三贴近”传统的历史演进》文中研究表明"三贴近"既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宣传思想战线的指导原则,也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党先后提出了新闻宣传通俗化群众化思想,新闻宣传大众化思想,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思想,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以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思想。这些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指导思想构成了"三贴近"传统的演变史。回顾和梳理"三贴近"传统的发展脉络,总结党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历史经验,将有利于我们对"三贴近"原则的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

二、用“三贴近”衡量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三贴近”衡量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一)舆论引导研究现状
        (二)《人民日报》社论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舆论及舆论引导
        一、舆论及舆论引导界定
        二、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理论
    第二节 党报与社论
        一、党报
        二、社论
第二章 《人民日报》社论概况
    第一节 《人民日报》社论简述
        一、《人民日报》社论的创办
        二、《人民日报》社论的制度性特征
        三、《人民日报》社论是媒体舆论功能的重要载体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各时期之社论
        一、1978.12.18-1991:改革开放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
        二、1992-2002:改革开放加速发展阶段
        三、2003-2011:改革开放全面推进阶段
        四、2012-2018.12.18: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时代
第三章 《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的内容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概况
        二、类目建构
    第二节 《人民日报》社论的形式分析
        一、《人民日报》社论“社标”分析
        二、《人民日报》社论版面分析
    第三节 《人民日报》社论论题分析
        一、社论论题来源:广泛而有集中
        二、社论论题类型:重阐释与评论,党的政治宣传
        三、社论论题选择具有层次性:不均衡、不规律的特点
    第四节 《人民日报》社论的结构分析
        一、《人民日报》社论标题
        二、《人民日报》社论开头
        三、《人民日报》社论论证方法
        四、《人民日报》社论结尾的艺术
    第五节 《人民日报》社论文本特征分析
        一、社论语言风格:大气公正,鼓舞人心
        二、社论价值倾向:正面宣传与反面批评
    第六节 《人民日报》社论内容作者群分析
        一、社论作者群:非一人一“笔”定稿
        二、社论作者群有政治家素养:目光四射,勇担重任
        三、社论作者群有理论家头脑: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四、社论作者群贯通杂家之技巧:视野开阔,知识渊博
第四章 《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方法与方式研究
    第一节 依托《人民日报》平台,提高社论舆论引导力
    第二节 贴近群众,政策方针“通俗化”表达
    第三节 主动设置“议程”,引领正确导向
    第四节 发挥舆论领袖作用,观点集束式传达
    第五节 《人民日报》社论的舆论引导特色
        一、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二、“好的”、“不好的”都要“上榜”
        三、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真实、客观、全面
        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思想在我国主流媒体中的践行
    第一节 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流媒体扛大旗
        一、打造主流媒体“公信力”与“权威性”
        二、始终为了人民,落实“三贴近”原则
        三、主流媒体起引导性作用
    第二节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与时俱进跟形式
        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二、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讲究时机与方法
    第三节 坚持“时度效”原则,严把舆论引导工作
        一、“时”,把握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
        二、“度”,综合把握好舆论引导力度
        三、“效”,最终达成有效的舆论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移动互联环境下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政务信息传播与亲和力的关系
    第一节 政务信息传播亲和力的发生机制
        一、接触环节:权威性是政务信息的亲和力发生保障
        二、接受环节:受众需求,政务信息与受众的关系定位
        三、保持环节:提高内容“必读性”,降低受众媒介接触成本
        四、提升环节:聚焦自身特色,提升政务信息亲和力
    第二节 移动互联环境下传播方式和受众的变化
        一、移动互联环境下的传播方式改变
        二、用户的草根属性
        三、基于“熟人”属性的社交化传播
    第三节 移动互联环境下政务信息传播亲和力的要求
        一、广度:打造媒介品牌,扩大政务信息的亲和力范围
        二、深度:深入挖掘政务信息与民众的联系
        三、强度:多样化传播手段,丰富政务信息的亲和力
        四、效度:多向互动传播,提升政府信息的亲和力
第二章 移动互联环境下的亲和力成果探究
    第一节 提升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的发展需求
        一、提升政务信息传播亲和力是我国舆论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政务信息传播中亲和力提升的现实需求
        三、技术发展促进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第二节 保证内容:确保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一、思维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思维
        二、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
        三、细分受众:增加内容的可读性和必读性
        四、高效运营:政务信息与民众生活结合
    第三节 形式创新:提高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一、打通生活服务,拉近政务信息与民众的关系
        二、脱下严肃外衣,展现政务信息的亲和力
        三、读图与短视频:丰富政务信息的传播亲和力形式
    第四节 促进转发:扩散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一、设计活动,让用户感受到亲和力
        二、受众参与,搭建“政府—民众”沟通桥梁
第三章 移动互联环境下政务信息传播亲和力的困境
    第一节 平台:缺乏顶层设计,传播通道受阻
        一、管理机制缺失,损害政府形象
        二、传播思维模式缺陷,沟通渠道受阻
    第二节 内容:缺少深度挖掘,原创内容不足
        一、内容挖掘不深,态度随意敷衍
        二、原创内容不足,缺少自己的特色
        三、形式大于内容,传播效度低
    第三节 运营:专业机制不足,保障缺失
        一、自身定位偏移,亲和力无效提升
        二、专业程度不足,影响发展后劲
        三、缺乏制度保障,限制发展
第四章 政务新媒体政务信息的亲和力提升策略
    第一节 明确定位,完善机制:保证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一、明确自身定位,发展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二、设立机制保证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三、用户思维,增进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第二节 重视内容,创新形式:提升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一、发掘特色内容,确保政务信息的强度和深度
        二、形式创新,提升政务信息的广度和效度
    第三节 专业运营、制度建设:保障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一、转变理念,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二、形成对话互动机制,确保“政府—民众”沟通顺畅
        三、多方联动,充分扩大影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庐阳发布微矩阵”的公众号分析
附录二 政务微信公众号数据分析
附录三 政务微信运营人员访谈记录
致谢

(3)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问题
    0.3 研究意义
    0.4 研究方法
    0.5 创新之处
    0.6 论文结构
第一章 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现状综述
    1.1 外宣翻译相关概念的厘定与外宣翻译研究概述
        1.1.1 宣传与外宣
        1.1.2 外宣翻译
    1.2 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研究
        1.2.1 政治话语的界定及其研究现状概述
        1.2.2 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研究现状概述
        1.2.3 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常见问题
    1.3 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现状
第二章 国家形象与政治话语外宣翻译
    2.1 国家形象:内涵及其他
        2.1.1 国家形象的内涵
        2.1.2 国家形象的特点
        2.1.3 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
    2.2 中国国家形象与对外传播
        2.2.1 对外传播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性
        2.2.2 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现状分析
    2.3 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
        2.3.1 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在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2.3.2 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选择
第三章 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理据及相关性分析
    3.1 语言层面的翻译,侧重目的语取向,采用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
        3.1.1 策略使用的理据
        3.1.2 译文的准确性与国家形象
        3.1.3 译文的可接受性与国家形象
    3.2 文化与政治层面的翻译,侧重源语取向,采用“以我为准”的策略
        3.2.1 采用“以我为准”的翻译策略的理据
        3.2.2 文化元素与国家形象
        3.2.3 政治立场与国家形象
    3.3 两种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
第四章 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与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为例
    4.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简介
    4.2 外宣翻译文本与国家形象的构建
    4.3 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实例与分析
        4.3.1 采用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保证译文语言质量
        4.3.2 使用“以我为准”的翻译策略,突出中国价值和中国理念
        4.3.3 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体现
第五章 余论
    5.1 内容总结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专着等科研成果
在校期间主持或参加的重要课题
致谢

(4)从《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看新闻“三贴近”原则的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三贴近”原则与新闻传播
    第一节“三贴近”原则的背景及内容
        一、“三贴近”原则的背景
        二、“三贴近”的内容
    第二节“三贴近”原则的特点及发展
        一、“三贴近”原则的特点
        二、“三贴近”在我国的发展
第二章 《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体现“三贴近”原则
    第一节 新闻选题——关注百姓生活 引领向上风气
        一、新闻选题的基本内容、标准及分类
        二、“新春走基层”在新闻选题上体现“三贴近”
        三、《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在新闻选题上的创新
    第二节 新闻表达——新闻讲述故事 平民化叙述
        一、新闻叙事的含义方法
        二、“新春走基层”在新闻表达上体现“三贴近”
    第三节 新闻编排——头条留给群众,持续关注民生
        一、新闻编排的含义方法
        二、“新春走基层”在新闻编排上体现“三贴近”
    第四节 新闻视角——“俯视”变“平视”平民视角看民生
        一、新闻视角的含义
        二、“新春走基层”在新闻视角上体现“三贴近”
第三章 《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践行“三贴近”效果分析
    第一节 传播效果有所改善
        一、正面报道题材传递出正能量
        二、负面报道题材的正面运用
    第二节 新闻媒体功能得到完善
        一、走进实际,弘扬正气
        二、走进生活,端正姿态
        三、走进群众,改变语态
第四章 电视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如何践行“三贴近”
    第一节 新闻媒体践行“三贴近”
        一、新闻媒体应为百姓提供事务讨论空间
        二、新闻媒体应做老百姓情感的真正理解者
        三、新闻媒体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践行“三贴近”
        一、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接地气”
        二、新闻主持人应努力践行新闻“三贴近”原则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贴近”的内涵和意义
    (一) “三贴近”的内涵
    (二) “三贴近”的意义
        1.“三贴近”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内在诉求
        2.“三贴近”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二、“三贴近”的原则
    (一) 统一性原则
    (二) 科学性原则
    (三) 引导性原则
三、“三贴近”的实践
    (一) 教学理念和模式“三贴近”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三贴近”
    (三) 学习方式和评价“三贴近”

(6)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 ——基于哲学视野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动因
    1.2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1.3 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4 研究的方法与目标
    1.5 研究的结构与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外宣翻译研究之现状与不足
        2.1.1 国内外宣翻译之研究现状
        2.1.2 国外外宣翻译之研究现状
        2.1.3 现有外宣翻译研究之不足
        2.1.4 外宣翻译研究之可能进路
    2.2 外宣翻译研究之理论架构
        2.2.1 翻译研究之哲学探索进路
        2.2.2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哲学架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本体论
    3.1 外宣翻译及其本质属性
        3.1.1 宣传与翻译之词源学关联
        3.1.1.1 宣传的词源学解读
        3.1.1.2 翻译的词源学解读
        3.1.1.3 宣传与翻译之词源学关联
        3.1.2 对外宣传及其本质属性
        3.1.2.1 宣传及其本质属性
        3.1.2.2 对外宣传及其本质属性
        3.1.2.3 外宣与内宣之别
        3.1.3 外宣翻译及其本质属性
        3.1.3.1 翻译及其本质属性
        3.1.3.2 外宣翻译及其本质属性
    3.2 外宣翻译研究及其学科属性
        3.2.1 外宣翻译研究之本体论思考
        3.2.2 外宣翻译研究的学科属性
        3.2.2.1 外宣翻译研究的翻译学属性
        3.2.2.2 外宣翻译研究的传播学属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认识论
    4.1 外宣翻译术语之辨
        4.1.1 外宣翻译与对外宣传
        4.1.2 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
        4.1.3 对外宣传与对外报道
        4.1.4 对外宣传与国际传播
        4.1.5 对外宣传与国际新闻
        4.1.6 对外宣传与中译外
    4.2 外宣翻译形态之辨
    4.3 外宣翻译之研究对象
        4.3.1 外宣翻译之主体
        4.3.1.1 外宣翻译之政府主体
        4.3.1.2 外宣翻译之译者主体
        4.3.1.3 外宣翻译之审稿主体
        4.3.1.4 外宣翻译之传媒主体
        4.3.1.5 外宣翻译之其他主体
        4.3.2 外宣翻译之目的
        4.3.3 外宣翻译之客体
        4.3.3.1 外宣翻译客体之政治文献
        4.3.3.2 外宣翻译客体之新闻语篇
        4.3.3.3 外宣翻译客体之公示语
        4.3.3.4 外宣翻译客体之专业文献
        4.3.3.5 外宣翻译客体之文化典籍
        4.3.3.6 外宣翻译客体之多模态演艺作品
        4.3.4 外宣翻译之媒介
        4.3.5 外宣翻译之受众
        4.3.6 外宣翻译之情境
        4.3.7 外宣翻译之效果
    4.4 外宣翻译之特点与要求
        4.4.1 外宣翻译之特点
        4.4.1.1 政治敏感性与严肃性
        4.4.1.2 文体正式性与庄重性
        4.4.1.3 内容准确性与灵活性
        4.4.1.4 基调积极性与正面性
        4.4.1.5 中国民族性与特色性
        4.4.2 外宣翻译之要求
    4.5 外宣翻译之原则与标准
        4.5.1 外宣翻译之原则
        4.5.1.1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树立科学态度
        4.5.1.2 以正确立场为方向,维护国家利益
        4.5.1.3 以服务受众为宗旨,注意内外有别
        4.5.1.4 以交流互动为契机,输出文化资本
        4.5.2 外宣翻译之标准
    4.6 外宣翻译与外宣翻译研究之认识维度
        4.6.1 语言维
        4.6.2 文化维
        4.6.3 政治维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目的论
    5.1 外宣翻译与外宣翻译研究之整体目标
        5.1.1 整体目标之历史阐述
        5.1.2 整体目标之今日表达
        5.1.3 整体目标之内部关系
    5.2 外宣翻译之目的
        5.2.1 外宣翻译主体之目的
        5.2.2 外宣译者之目的
        5.2.2.1 外宣译者之“知之”目的
        5.2.2.2 外宣译者之“告之”目的
        5.2.2.3 外宣译者之“好之”目的
        5.2.2.4 外宣译者之“乐之”目的
        5.2.3 外宣受众之目的
    5.3 外宣翻译研究之目的
        5.3.1 外宣翻译研究之理论型目的
        5.3.2 外宣翻译研究之实用型目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方法论
    6.1 外宣翻译之理论研究方法
        6.1.1 传播学视野
        6.1.2 功能论(目的论)视野
        6.1.3 关联理论视野
        6.1.4 其他研究视野
        6.1.4.1 修辞认同视野
        6.1.4.2 建构主义视野
        6.1.4.3 生态译学观视野
    6.2 外宣翻译之实践操作方法
        6.2.1 外宣翻译之宏观翻译策略
        6.2.1.1 归化与异化策略
        6.2.1.2 变通策略
        6.2.2 外宣翻译之具体应对技巧
        6.2.2.1 增译
        6.2.2.2 减译
        6.2.2.3 编译
        6.2.2.4 其他译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价值论
    7.1 外宣翻译之整体价值追求
    7.2 外宣翻译之价值
        7.2.1 外宣翻译之信息价值
        7.2.2 外宣翻译之政治价值
        7.2.3 外宣翻译之经济价值
        7.2.4 外宣翻译之社会文化价值
    7.3 外宣翻译研究之价值
        7.3.1 翻译质量提升价值
        7.3.2 学科建设价值
        7.3.3 人才培养价值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批评观
    8.1 翻译批评概说
        8.1.1 翻译批评的定义
        8.1.2 翻译批评的作用
        8.1.3 翻译批评的原则
    8.2 外宣翻译批评
        8.2.1 外宣翻译批评的特殊性
        8.2.2 外宣翻译批评的原则
        8.2.2.1 传播效果原则
        8.2.2.2 政治准确性原则
        8.2.2.3 文化传真原则
        8.2.2.4 跨文化交流原则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本研究总结
    9.2 本研究的价值与创新
    9.3 本研究之缺陷与不足
    9.4 外宣翻译研究之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7)深刻解读“走转改” 全力推动“三贴近”(论文提纲范文)

一、心系民生, 为民立言
二、转作风是目的
三、改文风是关键

(8)“三贴近”的历史形成、基本内涵与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历史渊源:从毛泽东论新闻宣传开始
其内涵堪称丰富深邃
“三贴近”与媒体改革
坚持“三贴近”的重要意义

(9)公共决策“三贴近”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公共决策“三贴近”相关理论探讨
    2.1 公共决策“三贴近”的基本内涵
    2.2 公共决策“三贴近”的基本特征
    2.3 公共决策“三贴近”的意义
第三章 我国公共决策“三贴近”缺失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我国公共决策“三贴近”缺失现状
    3.2 我国公共决策“三贴近”缺失的原因分析
    3.3 实现我国公共决策“三贴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 实现公共决策“三贴近”的途径
    4.1 树立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
    4.2 依据“三贴近”确定公共决策议题
    4.3 建立完善公共决策公民参与机制
    4.4 建立完善公共决策公众评价机制
第五章 结论
    5.1 本研究取得的成果
    5.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5.3 今后的发展趋势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三贴近”传统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新闻宣传工作的通俗化群众化思想
    1.新闻宣传必须与群众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2.要抓住每个时期的中心问题来扩大党的政治宣传
    3.报刊的内容与形式要充分注意群众的文化程度和兴趣
二 新闻宣传的大众化思想
三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思想
四 新闻宣传的三大作风
五 “三贴近”原则是党的新闻宣传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

四、用“三贴近”衡量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研究[D]. 刘清华.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 [2]移动互联环境下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研究[D]. 周吉林.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3]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D]. 邱大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8)
  • [4]从《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看新闻“三贴近”原则的体现[D]. 杨诗豫.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5]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途径[J]. 韦泽.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8)
  • [6]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 ——基于哲学视野的反思[D]. 朱义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7]深刻解读“走转改” 全力推动“三贴近”[J]. 汪武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3(05)
  • [8]“三贴近”的历史形成、基本内涵与现实意义[J]. 邓涛. 中国广播, 2011(08)
  • [9]公共决策“三贴近”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D]. 邓洪刚.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7)
  • [10]“三贴近”传统的历史演进[J]. 徐新平,许静.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标签:;  ;  ;  ;  ;  

用“三关”衡量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