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花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遗传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文[1](2021)在《遮光对哈密瓜黄绿叶突变体Cmygl-1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叶色突变体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叶绿体结构和发育的重要材料。本研究旨在探明哈密瓜黄绿叶突变体Cmyg1-1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特性,为进一步解析叶色突变的机制机理奠定基础。【方法】本试验以哈密瓜黄绿叶突变体的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遮光处理,设置4种不同光照强度水平:(不遮光,A)、(轻度遮光,B)、(中度遮光,C)、(深度遮光,D)。测定和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突变体的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抗氧化能力、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1.B处理下突变体的生长最好,表现为株高、茎粗和单株干、鲜重、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显着高于其它3个处理,而A处理和D处理下突变体的生长受抑明显。野生型在A处理下生长最好,且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呈现显着下降的趋势。2.B处理下突变体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程度最低,表现为丙二醛(MDA)和H2O2含量及O2.-产生速率均显着低于其它处理,POD(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其它处理。突变体在A处理下的抗氧化能力最弱,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程度最高。3.B处理下突变体的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转运能力最高,表现为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片淀粉含量显着高于C和D处理,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显着高于其它3个处理。突变体在D处理下的的LSP最低,表明突变体在深度遮光下光能利用效率低,光抑制显着;A处理下野生型的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值最低,表明野生型在未遮光下对光利用效率最高,有机物质的消耗能力最低。4.从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来看,B处理下突变体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PSII反应中心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值均显着高于其它3个处理。而突变体在PSII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o/RC),PSII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o),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o/CSo),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o/CSo)的值在C和D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说明突变体在轻度遮光下(B处理)能优化PSII反应中心的能量分配、并提高PSII反应中心活性和电子传递能力。【结论】突变体在轻度遮光下(B处理)下叶绿素含量较高,活性氧积累少,膜脂过氧化程度和质膜损伤小,PSII反应中心活性和电子传递能力高,因此有利于突变体植株的生长。而在不遮光(A处理)下,突变体的PSII受体侧遭到破坏、电子传递受阻,导致强光下捕获的过剩光能不能被有效利用,诱导活性氧积累,引起氧化损伤,生长受到抑制。
刘明秀,王泓丁,张宇娜,张帮燕,刘松,李韵佳,党江波,何桥,梁国鲁,郭启高[2](2021)在《三倍体枇杷与其四倍体和二倍体亲本光系统活性差异》文中提出为探寻三倍体枇杷光合作用效率及光系统活性的特点,于2018—2019年的3、7、12月,连续两年对两个杂交三倍体F1代B431×GZ1和B431×GZ23,及其四倍体母本B431、二倍体父本GZ1、GZ23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进行了测定及JIP-test分析。结果表明:三倍体枇杷F1代的Pn在3、7、12月均显着高于各自二倍体父本;但与四倍体母本在7月的差异不显着,在3、12月与四倍体母本的差异因杂交组合的不同而异,其光合差异主要与非气孔限制因素有关。同时,三倍体F1代与四倍体母本的大部分荧光参数差异不显着,但与二倍体父本相比,其光能的吸收(ABS/CSm)、捕获(TRo/CSm)能力强、热耗散(DIo/CSm)比例低,从而维持较高的电子传递性能(ETo/CSm)、促进PSⅡ与PSⅠ之间的电子传递(REo/CSm)、维持相对较高的性能指数(PIabs)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因此,三倍体枇杷较强的光系统活性及调节能力是其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原因之一。
郭健[3](2020)在《松嫩平原羊草叶色渐变群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的连续变化,导致基因频率或表型的渐变,形成一变异梯度系列的种群称为渐变群。渐变群性状既有表型的数量性状的差异,也有受基因控制的遗传分化。表型与基因型的变化是否同步,是渐变群的重要研究内容。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欧亚大陆东部草原区常见的重要建群种和优势种之一,在天然草原经常见到明显的叶色变异。目前对羊草叶色变异的研究以典型的灰绿型和黄绿型为主,而对于中间的绿型还缺乏研究。本研究以松嫩平原地区的羊草灰绿型、黄绿型和绿型3个叶色渐变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天然草原羊草叶色渐变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同质园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征、分株表型特征和种群数量特征,系统地分析其分子、生理、表型、种群四个水平上的特性差异,继而揭示羊草叶色渐变群的分化机制。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植物渐变群的研究理论,还可为进一步开展羊草不同叶色的起源与进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为羊草优质品种培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在分子水平上,天然草原羊草3个叶色渐变群的遗传多样性具有显着差异。其中,灰绿型和绿型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显着高于黄绿型。灰绿型和黄绿型之间的基因流最低,遗传距离最大,遗传分化水平最高;绿型和黄绿型之间的基因流最高,遗传距离最小,遗传分化水平最低。在聚类分析中,灰绿型和黄绿型分为两个不同的组,而绿型多数被分到黄绿型组。3个叶色的遗传距离与实际地理距离间均没有显着相关性,但在期望杂合度上,绿型与土壤总磷含量呈显着正相关,黄绿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一定程度的基因流和环境因子的选择作用是羊草叶色渐变群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2)在生理水平上,同质园条件下羊草3个叶色渐变群的光合生理特性具有显着差异。其中,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含水率均以灰绿型显着高于绿型或黄绿型。在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双峰”曲线中,灰绿型峰值显着高于绿型和黄绿型,且以黄绿型最低。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以绿型最高,黄绿型最低,二者之间差异显着。CO2饱和点和CO2补偿点均以黄绿型显着高于绿型和灰绿型。光系统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叶片性能指数和光合酶活性均以灰绿型显着高于绿型和黄绿型。在生理特性的聚类分析中,3个叶色渐变群分为不同的组。在遗传分化基础上,羊草3个叶色渐变群在生理上发生了明显的同步分化。(3)在表型水平上,同质园条件下羊草3个叶色渐变群的分株表型特征具有显着差异。其中,营养株总叶面积、株高、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分株生物量、茎生物量分配均以黄绿型最大,绿型最小,并且二者之间均差异显着;生殖株叶生物量、花序生物量、小穗数、小花数、叶生物量分配均以黄绿型最大,绿型最小,并且二者之间均差异显着。在聚类分析中,3个叶色型营养株没有完全按照叶色分组,生殖株则完全按照叶色分为3个不同的组。在遗传分化基础上,羊草3个叶色渐变群只在生殖株表型上发生了明显的同步分化。(4)在种群水平上,同质园条件下羊草3个叶色渐变群的数量特征既具有一定的趋异性,也具有相同动态与规律性。其中,营养繁殖速率以黄绿型大于绿型和灰绿型,但随着生长季的进程,3个叶色型的营养繁殖数量动态均极好地符合指数函数增长规律。在分株组成中,灰绿型和绿型均有4个龄级,黄绿型有5个龄级,但3个叶色型的年龄谱中均以1龄分株数量及其生物量占比最大,均呈增长型龄级结构。3个叶色型的根茎由3个龄级组成,其长度与生物量的年龄谱均以2龄根茎占比最大,呈稳定型龄级结构。芽、苗库密度均以绿型和黄绿型显着大于灰绿型,但在生长季末期,3个叶色型的芽库构成均以根茎芽占优势,苗库构成均以分蘖节苗占优势。在种群生存与发展上,羊草3个叶色渐变群采取了相同的生态策略。本研究发现了羊草3个叶色渐变群在分子、生理以及表型水平上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分化,其中,灰绿型与黄绿型之间分化水平最高,灰绿型与绿型之间分化水平较高,绿型与黄绿型之间分化水平最低。天然草原绿型羊草在遗传聚类中没有独自成组,而多被分到黄绿型组,由此证实羊草存在叶色渐变群,灰绿型与黄绿型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型,但中间过渡的绿型尚未形成稳定的生态型。
俞兰兰[4](2019)在《棉花芽黄突变体叶片功能及转录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棉花芽黄突变体在苗期真叶即表现出黄化现象,芽黄突变因其可以作为育种时的指示性状,大幅节约人力成本而引起育种家的广泛关注。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光合作用受叶色突变影响。因此,叶色突变体是研究光合作用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棉花野生型植株为对照,研究了棉花芽黄突变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探究棉花芽黄突变产生的生理机制和芽黄突变对棉花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取棉花芽黄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的第一片真叶进行转录组测序,从基因表达水平分析棉花芽黄突变体变异机制。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绿素含量测定表明,棉花芽黄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新生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叶片,仅为野生型棉花的49%,31%和45%。随着叶片生长发育,芽黄突变体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升高。在植株生长发育后期,芽黄突变体转绿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野生型叶片无显着性差异。80%丙酮色素提取液的全波长扫描结果显示芽黄突变体与野生型叶片在色素组成上没有明显差异,在色素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叶绿体超微结构显示,芽黄突变体叶片的叶绿体数目少、叶绿体发育存在缺陷;而野生型叶片的叶绿体发育完全,类囊体发育完善,细胞内含物丰富。芽黄突变体黄叶、黄绿转换叶、转绿叶和野生型叶片的总蛋白提取结果表明芽黄突变体叶片与野生型叶片在蛋白种类上没有明显差异。芽黄突变体与野生型叶片的气孔分布及开闭情况显示,芽黄突变体下表皮气孔开放程度高于野生型叶片。2、芽黄突变体叶片与野生型叶片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苗期光合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棉花芽黄突变体叶片净光合速率Pn高于野生型叶片,可能与气孔以及芽黄突变体叶片的光能吸收能力和PSⅡ光化学效率高于野生型叶片有关;棉花芽黄突变体耗散过剩光能为热的能力高于野生型可能与气孔和蒸腾速率有关;芽黄突变体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测定结果显示,芽黄突变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大致相同,芽黄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除个别时间点外,均高于野生型,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趋势与三者不同,芽黄突变体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除个别时间点外,均低于野生型;芽黄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光响应曲线测定结果表明,芽黄突变体对光的响应高于野生型,芽黄突变体的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均低于野生型,芽黄突变体的饱和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均高于野生型,棉花芽黄突变体与野生型叶片的气孔导度均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且在0-2000μmolm-2s-1的范围内,芽黄突变体的气孔导度均高于野生型;芽黄突变体叶片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光能吸收性能指数PI(abs)、光能反应中心系数10RC/ABS和非光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猝灭系数)Kn均高于野生型叶片,并且芽黄突变体在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 Ⅱ反应中心潜在活性Fv/Fo均高于野生型叶片。3、芽黄突变体与野生型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共检测到65,126个表达基因,其中已知的基因为59,775个;共筛选到6768个DEGs,在芽黄突变体中上调表达4002个,下调表达2766个。共有4891个DEGs被映射到GO数据库的2450个GO terms中,其中生物过程类别中有富集了 1331个GO terms,细胞组分类别中富集了 318个GO terms,分子功能类别中富集了 801 个 GO terms,各占 54.3%、13.0%和 32.7%。KEGG分析把2784个DEGs注释到了 134个代谢通路中,显着富集的前三个代谢通路:植物-病原菌互作、植物MAPK信号通路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代谢通路包含926个DEGs。在卟啉与叶绿素代谢通路中,编码叶绿素合成通路中的谷氨酸酯-1-半醛2,1氨基变位酶、Mg-dechelatase和叶绿素a加氧酶的基因在芽黄突变体中差异表达,可能与芽黄突变有关。在光合作用通路中编码光能捕获和电子传递相关蛋白的基因下调表达,包括编码PSⅡ核心天线的叶绿素结合蛋白CP43和CP47的PsbC与PsbB、编码电子传递的PSⅠ P700叶绿素a载脂蛋白A1、A2的PsaA和PsaB,影响芽黄突变体叶片光合作用的光能捕获和电子传递;编码PS Ⅱ能态猝灭关键蛋白PsbS蛋白的基因在棉花芽黄突变体中上调表达,说明芽黄突变体耗散过剩光能为热的能力增强。
李想[5](2019)在《大白菜黄化突变基因Brpem1精细定位及表达特性分析》文中认为叶色突变是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变异现象。利用不同方法已在多种植物中创制并鉴定出叶色突变体,尤以黄化突变最多,在突变表型特征、生理机制、遗传特性及突变基因定位克隆等方面都有研究。多数黄化突变体表现为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光合速率下降,导致减产甚至植株死亡。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pekinensis)原产于中国,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为二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广泛栽培的一种蔬菜作物。自2011年大白菜基因组测序结果发布以来,大白菜的基因组研究进入了功能基因组时代,通过人工诱变创制突变体来分析阐明基因的功能,是功能基因组的重要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60Co-γ射线诱变花蕾并结合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获得了一份稳定遗传的大白菜黄化突变体pem1(plant etiolation mutant 1)。在对突变体pem1生理及遗传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突变基因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功能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白菜黄化突变体pem1的形态特征、光合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黄化突变体pem1全生育期植株黄化,叶球变小。与野生型‘FT’相比,突变体pem1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着降低,光合速率下降,叶绿素的荧光动力学参数显着降低,表明突变体pem1中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影响了植株光合作用。突变体pem1的叶绿体退化,类囊体垛叠较为稀疏,叶绿体形状不规则并且有明显的大淀粉粒出现。2.大白菜黄化突变基因Brpem1的精细定位黄化突变体pem1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突变性状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SSR分析,将黄化突变基因Brpem1定位于A03号染色体的SSRlx-49和SSRlx-69两个标记之间,与突变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32 cM和0.17 cM。对比大白菜基因组序列信息,定位区间的物理距离为25.88 kb,内含7个基因。通过对定位区间内全部7个基因的克隆测序,发现与野生型‘FT’相比,只有Bra024218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有一段30bp的缺失。Bra024218的拟南芥同源基因AT4G28210的注释功能为胚胎缺陷(EMBRYO DEFECTIVE 1923,EMB1923),且影响叶绿体发育,遂预测Bra024218为黄化突变基因Brpem1的候选基因。3.大白菜黄化突变候选基因Bra024218的表达模式分析突变基因序列变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FT’相比,在黄化突变体pem1中Bra024218基因启动子区域30bp的缺失区段上,有一个启动子核心元件CAAT框,缺失区域可能是启动子的一个核心区域。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候选基因Bra024218在根、茎、叶、花蕾、花和荚果中均有表达,在突变体中的表达量明显减弱。候选基因Bra024218在各发育时期叶片中的表达量也都显着减弱。GUS分析表明,候选基因Bra024218在所有组织中也都有表达,但在突变体中的表达较弱。突变体中的GUS酶活性也显着下降。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候选基因只在叶绿体中表达。4.大白菜黄化突变体pem1叶绿素缺失原因黄化突变体pem1与其野生型‘FT’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出的大量显着性差异表达的基因中,有333个基因与叶色突变是相关的。在突变体pem1的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中,18个基因显着下调表达。对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中间产物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含量下降,一些关键产物含量显着降低。编码叶绿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降。在差异表达基因中,编码FtsHi蛋白的基因显着上调表达,其可能影响到突变体pem1叶绿体的发育。编码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调表达,可能影响到突变体pem1的捕光能力。
朱志勇[6](2019)在《花龟竹的表型和光合生理研究》文中提出花龟竹(Phyllostachys edulis‘Mira’)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类珍稀奇异新品种,是我国优质的观赏植物。秆、枝、叶均具有黄色纵条纹,秆下部龟甲状,形态优美,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观赏价值。本研究通过对花龟竹进行表型性状调查,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再进行光合生理研究,与龟甲竹(Phyllostachys edulis‘Heterocycla’)之间的差异做比较分析,揭示花龟竹独特的表型性状和光合生理特征,旨在为其引种、繁育、对竹类同类型秆色变异机理及应用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以进一步来定向培育或筛选应用优良的观赏竹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龟竹秆高2.3~4.5 m,胸径1.4~5 cm,地径3.4~8 cm,变异节数7~25个,叶长4~12 cm,叶宽0.6~1.6 cm,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和比叶面积(SLA)分别为0.5024和215.67,生物量为0.54,株高、胸径、地径、SLA与龟甲竹相比偏小,表明当前环境下植株整体较龟甲竹偏小。通过表型调查,花龟竹竹秆具有独特龟甲花纹和黄绿条纹图案,是良好的园林观秆观叶的珍稀奇异观赏竹类。(2)叶色变异的细胞超微结构发现,龟甲竹绿色叶片细胞中叶绿体数量多,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含量丰富,而花龟竹叶片淡黄色区域仅部分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绿秆表皮下组织细胞中叶绿体含量多于黄秆,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清晰可见,黄秆表皮下组织细胞仅少量细胞含有叶绿体且无片层结构,因此秆、叶色变异与是否有发育完整的叶绿体及其数量有关。(3)花龟竹的光补偿点(LCP)为7.54μmol·m-2·s-1,光饱和点(LSP)为1213.25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为9.19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d)为0.354,而其CO2补偿点(Γ)、饱和胞间CO2浓度(Cisat)、光合能力(Amax)和初始羧化效率(CE)分别为79.39μmol·mol-1、2283.39μmol·mol-1、21.14μmol·m-2·s-1和0.0579;光合日变化出现“午休”现象,日变化光合速率(Pn)均值为7.42μmol·m-2·s-1,短期CO2浓度倍增对花龟竹气体交换下的光合速率和光合日变化下的光合速率均有促进作用。花龟竹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量子产额(Fv/Fm)为0.6671,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为0.4013,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为49.79。与当地龟甲竹作对照,花龟竹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光合日变化、CO2倍增条件下的光响应曲线和光合日变化、荧光动力学曲线、快速光曲与龟甲竹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关键性光合生理参数(Pnmax、Amax、Fv/Fm、ФPSⅡ、ETRmax等)两者之间亦无显着差异。整体表明花龟竹与龟甲竹叶片光合速率差异不显着且都一定的耐阴性和对强光的适应性,主要不同点在于花龟竹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能量耗散以非调节性能量耗散为主,而龟甲竹叶片的能量耗散以调节性能量耗散为主。
李星星[7](2018)在《抗寒种衣剂对棉花幼苗抗低温生理效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新疆特色优势作物,但由于早春低温频繁发生,致使缺苗断垄严重,进而导致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制约棉花产业发展,生产中通常采用种子包衣予以解决。为研究低温胁迫下抗寒种衣剂对棉花幼苗生长的调节效应,本文以“新陆早57号”为供试材料,用种衣剂包衣棉种,在棉苗第2片真叶完全展开时设置10、18℃两个不同低温胁迫温度和0天(CK)、1天、2天、3天四个不同持续时间处理,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和低温胁迫时间对棉花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线粒体呼吸代谢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揭示抗寒种衣剂对棉花幼苗低温胁迫的缓解效应,为系统阐明棉苗抗低温生理机制提供科学理论基础,也为抗寒种衣剂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抗寒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棉苗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逐渐降低,而种衣剂包衣可提高低温下棉花幼苗光合色素Chla、Chlb、Car含量,提高CO2的固定能力和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包衣棉苗在10℃下处理3 d后Pn、Tr、Gs比未包衣分别高33.71%、52.00%、96.63%,Ci降低了15.15%,ABS/RC、TRo/RC、ETo/RC分别增加了0.41%、2.97%、4.27%,Ψo、ΦEo、PIabs分别增加了0.18%、2.25%、19.32%。说明抗寒种衣剂可提高棉苗光合色素含量、调节光合器官对光能吸收、捕获、转化的分配,增强低温胁迫下幼苗保护作用。2抗寒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温度胁迫可改变棉苗细胞的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而抗寒种衣剂包衣处理可降低棉苗MDA含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减轻细胞膜损伤,提高棉苗耐寒性。10℃处理3 d后,包衣棉苗叶片和根系与未包衣相比Pro、SP含量分别增加了1.65%、5.46%和6.83%、13.16%,保护酶活性在处理3 d后达到最高,其中10和18℃处理2 d后包衣棉苗叶片与未包衣相比POD、CAT活性分别提高了3.63%、22.50%和12.89%、8.54%,根系分别提高了7.36%、41.41%和1.41%、2.71%,其中种衣剂在10℃的缓解效应大于18℃。3抗寒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幼苗线粒体呼吸途径及电子传递途径的影响低温影响TCA途径和COX电子传递途径,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TCA和COX两种途径所占的比例降低。在10℃处理3 d后包衣棉苗叶片和根系TCA、COX所占比例比未包衣高20.30%、31.45%和21.47%、27.61%,18℃下分别高12.95%、5.62%和49.26%、23.69%。说明种衣剂包衣处理能保护棉苗线粒体的功能,维持持较高的TCA、COX途径所占的比例和ATP含量,调节EMP-TCA向PPP和COX向AOX转变的比例,提供还原力NADH产生更多的ATP能量供棉苗直接利用,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降低逆境环境对棉苗的伤害。
李传宗[8](2018)在《中棉所63杂种优势及其对高温逆境的响应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棉所63是抗病和抗虫的强优势杂交棉,具有丰产性,是长江流域的主推品种,推广面积现已达2000多万亩。近年来长江流域7、8月份常常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高温胁迫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最终造成棉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然而,中棉所63杂种优势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于2016-201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东场试验基地(36°06’N and 114°21’E),以中棉所63及亲本为材料,分别设计了大田和盆栽试验。大田试验以空间统计学方法为基础通过网格法取样和空间插值方法,分析了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iPAR)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棉花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得出了中棉所63杂交种超亲优势的形成机制;盆栽试验研究了高温胁迫下中棉所63及亲本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作用以及生理指标的差异,得出了中棉所63杂交种抗高温胁迫的生理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中棉所63杂交种冠层iPAR呈“V”字型变化趋势,株型较紧凑,冠层横向和纵向光分布均匀,群体上中下部均能接受适宜的光辐射。父本冠层荫蔽,冠层中下部透光性差,不利于中下部成铃和吐絮。母本较中棉所63杂交种株型松散,果枝较长,导致冠层下部较荫蔽,不利于下部果枝成铃的生长和吐絮。最终,中棉所63杂交种籽棉产量均显着高于其亲本。2.高温胁迫下,中棉所63杂交种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率,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光化学猝灭、非荧光猝灭、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均高于其父、母本。在高温胁迫期间中棉所63的Fv/Fm维持在0.80以上,Yield值在0.600.65之间。qP值呈现先下降在增长的趋势,qP值一直高于其父、母本。NPQ值随高温胁迫时间增加,先下降后增长,变化幅度小于其父、母本。ETR值一直维持在50以上,明显高于其父、母本。3.高温胁迫下,中棉所63杂交种的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趋势较亲本表现的更为平稳,下降幅度较小;中棉所63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低于亲本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中棉所63的净光合速率显着高于其亲本。4.在高温胁迫下,中棉所63杂交种可溶性蛋白含量、脱落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中棉所63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脱落酸含量以及长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亲本;中棉所63及亲本的丙二醛含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且中棉所63的丙二醛含量一直低于中棉所63亲本。综上所述,中棉所63杂交种的合理株型结构与光截获,及其较高的抗高温胁迫能力是表现超亲优势的生理基础。
刘球[9](2018)在《外源多胺对红椿抗旱的调节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椿(Toona ciliata)是楝科香椿属落叶大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是湖南林业优先重点发展的珍贵用材树种之一。红椿作为重要的高档家具和装饰装璜用材树种,栽培前景广阔,市场需求迫切。湖南地区的6~9月容易出现季节性持续干旱,然而红椿生长旺盛期也是6~9月。为了有效地防御季节性持续干旱对红椿苗圃幼苗造成伤害,提高红椿幼苗造林成活率和抗旱能力,本研究从渗透调节系统、抗氧化酶系统、叶绿素荧光特性、叶片解剖结构以及TcSAMDC基因克隆和表达等多个方面入手,深入系统地研究外源多胺修复和防御红椿幼苗干旱伤害的机制,筛选出红椿抗旱的最佳多胺试剂和最佳试剂浓度。研究结果如下:(1)外源多胺对红椿干旱胁迫修复调节响应研究通过对24个指标的观测和分析发现,在对照、干旱胁迫和外源多胺修复调节处理之间,各指标值均呈现出显着(P<0.05)或极显着差异(P<0.01)。①3种外源多胺对轻度干旱胁迫修复调节如下:外源Put对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和Yield等指标的修复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d对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Fm、ETR、qP、qN和TcSAMDC基因表达等指标修复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m对MDA含量和F0修复调节效果最佳。②3种外源多胺对中度干旱胁迫修复调节如下:外源Put对相对含水量、POD活性、叶绿素含量、Yield和ETR等指标的修复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d对相对电导率、SOD活性、qP和TcSAMDC基因表达等指标修复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m对MDA含量、F0、Fm和qN等指标修复调节效果最佳。③3种外源多胺对重度干旱胁迫修复调节如下:外源Put对MDA含量、POD活性和qN等指标的修复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d对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F0、Fv、Fv/Fm、上表皮厚度、叶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和TcSAMDC基因表达等指标修复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m对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Fm、Yield、ETR、qP、叶脉厚度和下表皮厚度等指标修复调节效果最佳。④基因克隆和测序:本实验完成了红椿TcSAMDC基因的克隆并测序出该基因的部分序列,经NCBI数据库比对可知,所得产物确实为红椿TcSAMDC基因片段。(2)外源多胺预处理对红椿干旱胁迫防御调节响应研究通过对16个指标的观测和分析发现,在对照、干旱胁迫和外源多胺防御调节预处理之间,各指标值均呈现出显着(P<0.05)或极显着差异(P<0.01)。①3种外源多胺预处理对轻度干旱胁迫防御调节如下:外源Put对SOD活性、叶绿素含量、Yield、ETR、qP和NPQ等指标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d对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Fm等指标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m对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等指标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②3种外源多胺预处理对中度干旱胁迫防御调节如下:外源Put对相对含水量、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F0、ETR和qP等指标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d对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m对叶绿素含量和Fm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③3种外源多胺预处理对重度干旱胁迫防御调节如下:外源Put对游离脯氨酸含量、POD活性和F0等指标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d对相对含水量、SOD活性、ETR和NPQ等指标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m对相对电导率、MDA含量、Fm、Fv和Fv/Fm等指标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3)主成分分析①通过对24个观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外源多胺对红椿干旱胁迫修复调节指标体系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高达86.21%。第1主成分主要体现红椿幼苗的膜系统、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响应,第2主成分主要体现红椿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片保水能力响应,第3主成分主要体现红椿幼苗的光合能力、保水能力和水分运输能力响应。②通过对16个观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外源多胺预处理对红椿干旱胁迫防御调节指标体系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高达87.83%,第1主成分主要体现红椿幼苗的渗透调节系统、膜系统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响应,第2主成分主要体现红椿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响应,第3主成分主要体现红椿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响应。(4)最佳试剂和最佳浓度筛选①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外源多胺调节红椿抗旱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可知,3种外源多胺的抗旱综合调节能力优劣顺序为Spd>Put>Spm,说明外源Spd对红椿抗旱的综合调节能力最高,为3种参试多胺中的最优多胺。②在0.1mmol/L、0.5mmol/L、1mmol/L和2mmol/L4种浓度中,1mmol/L的外源Spd浓度为对红椿抗旱调节的最佳试验浓度。
季浩[10](2017)在《不同生育期及高温对玉米和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粮食及饲料作物,是中国第一大农作物。全世界玉米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总产量居三大谷物之首,是近百年来全球种植面积扩展最大、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最快的大田作物。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棉纺织品出口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对玉米和棉花生产的影响日益突显,温度过高会对玉米和棉花的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产物积累和产量形成都造成不良影响。据预测本世纪末气温将增加至少1.1-2.1℃,未来发生不可预测的周期性高温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持续增强。未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将显着升高,极端天气和高温事件呈增加趋势。培育耐高温棉花和玉米品种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意义。但是,耐高温高光效种质资源评价技术尚不完善。叶绿素荧光参数主要反映光合系统(PS Ⅱ)原初光化学反应和光合机构结构状态变化。叶绿素荧光参数能反映光合系统的“内在性”特点。目前叶绿素荧光参数在玉米和棉花上所做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了不同的玉米和陆地棉品种(系),在不同生育期对叶片进行叶绿素荧光参数测量,研究田间环境温度和离体高温处理对玉米和棉花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建立耐高温高光效品种的评价技术,在全部47个荧光参数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荧光参数,以便快速鉴别玉米和棉花耐高温高光效品种。本研究结果如下:1.35℃和40℃高温处理玉米离体叶片后,呈现上升趋势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有24个,分别是:Area、Fo、F1、F2、F3、Fo/Fm、dV/dto、dVG/dto、PSIo、PHI(Eo)、PHI(Do)、Sm、N、Sm/T(fmax)、Kn、ABS/RC、TRo/RC、ETo/RC、DIo/RC、ABS/CSo、ETo/CSo、DIo/CSo、DIo/CSm、PSIo/(1-PSIo)。呈现下降趋势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有21个,分别是:Fm、F4、F5、Fv/Fo、Vj、Vi、PHI(Po)、SumK、Kp、RC/Cso、RC/CSm、ABS/CSm、TRo/CSm、ETo/CSm、SFI(abs)、10RC/ABS、PHIo/(1-PHIo)、PI(abs)、PI(cso)、PI(csm)、D.F.。2个叶绿素荧光参数高温处理前后差异不明显:Tf(max)、TRo/CSo。在苗期(三叶期)35℃处理后,处理前后差异达5%显着水平的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有 13 个,分别是:Area、Fo/Fm、Fv/Fo、PHI(Po)、PHI(Eo)、PHI(Do)、Sm、N、ABS/RC、TRo/RC、DIo/RC、10RC/ABS、PHIo/(1-PHIo)。处理前后差异达 1%极显着水平的参数有 11 个,分别是:F4、F5、Vj、Vi、PSIo、Sm/T(fmax)、ETo/RC、RC/CSo、ETo/CSo、RC/CSm、PSIo/(1-PSIo)。其中在扬花期40℃条件处理下,处理前后差异达5%显着水平的参数有3个,分别是:F3、F4、ETo/CSm。处理前后差异达1%极显着水平的参数有 37 个,分别是:Area、Fo、Fm、F1、F2、F5、Fo/Fm、Fv/Fo、dV/dto、dVG/dto、Vi、PHI(Po)、PHI(Do)、Sm、N、Sm/T(fmax)、Sum K、Kn、Kp、ABS/RC、TRo/RC、ETo/RC、DIo/RC、RC/CSo、ABS/CSo、DIo/CSo、RC/CSm、ABS/CSm、TRo/CSm、DIo/CSm、SFI(abs)、10RC/ABS、PHIo/(1-PHIo)、PI(abs)、PI(cso)、PI(csm)、D.F.。表明40℃高温处理较35℃更能反应出高温处理前后的参数的变化差异。2.测定了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全部叶绿素荧光参数:苗期(三叶期)(5月25日)在47个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10个中表现较优;拔节期(6月7日)在其中的21个叶绿素荧光参数中表现较优;小喇叭口期(6月21日)在其中的38个叶绿素荧光参数中表现较好;小喇叭口后期(6月23日)在其中的38个叶绿素荧光参数中表现较好;大喇叭口期(6月26日)在其中的38个叶绿素荧光参数中表现较好;大喇叭口后期(6月30日)在其中的40个叶绿素荧光参数中表现较好;抽丝期(7月18日)在其中的11个叶绿素荧光参数中表现较好;抽丝后期(7月22日)在其中的16个叶绿素荧光参数中表现较好;成熟期(8月1日)在其中的18个叶绿素荧光参数中表现较好。由此可见,整个喇叭口期(即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后期)在大多数参数上均有良好的表现。可将喇叭口时期确定为玉米叶绿素荧光参数最佳测量时期。3.大田高温会使棉花叶片的以下22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呈上升变化趋势:Area、Fv/Fo、PHI(Po)、PSIo、PHI(Eo)、Sm、Sm/T(fmax)、SumK、Kn、Kp、ETo/CSo、RC/CSm、TRo/CSm、ETo/CSm、SFI(abs)、10RC/ABS、PHIo/(1-PHIo)、PSIo/(1-PSIo)、PI(abs)、PI(cso)、PI(csm)、D.F.。大田高温会使棉花叶片的以下19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呈下降变化趋势:Fm、F1、F2、F3、F4、F5、Fo/Fm、dV/dto、dVG/dto、Vj、PHI(Do)、ABS/RC、TRo/RC、DIo/RC、RC/CSo、ABS/CSo、TRo/CSo、DIo/CSo、DIo/CSm。大田高温对棉花叶片的影响所产生的趋势仍不明显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是以下6个:Tf(max)、Fo、Vi、N、ETo/RC、ABS/CSm。本研究建立了玉米和棉花耐高温高光效品种评价技术指标,明确了玉米和棉花叶片在高温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趋势,也理清了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玉米和棉花不同生育期上的数值水平和变化趋势。本研究对耐高温高光效种质资源评价技术的完善,对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玉米和棉花品种高温胁迫后和日常测量中使用方法的确立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还从全部47个指标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能够反映玉米和棉花品种叶片光合系统耐高温能力的叶绿素荧光参数PI(abs),可作为选择抗高温高光效玉米和棉花品种的辅助指标。玉米品种中耐热性较好的品种有苏玉31号、T2和苏玉29号,PS Ⅱ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现较好的品种有苏玉23号、郑单958和T1。棉花PS Ⅱ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现较好的品种中棉所41号、新陆中37号和泗杂3号。
二、棉花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遗传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棉花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遗传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遮光对哈密瓜黄绿叶突变体Cmygl-1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植物叶色突变体 |
1.1.2 植物叶色突变体的分类 |
1.1.3 植物叶色突变体的来源 |
1.1.4 植物叶色突变体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1.2 遮光对叶色突变体的影响 |
1.2.1 遮光对叶色突变体叶绿素含量和生长的影响 |
1.2.2 遮光对叶色突变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1.2.3 遮光对叶色突变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1.2.4 遮光对叶色突变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5 遮光对叶色突变体荧光特性的影响 |
1.3 植物叶色突变体应用前景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及处理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生长指标测定 |
2.3.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3.3 生理指标测定 |
2.3.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2.3.5 光合特性测定 |
2.3.6 叶绿素荧光特性测定 |
2.4 数据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遮光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 遮光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2.1 H_2O_2含量与O_2.~-产生速率 |
3.2.2 丙二醛(MDA)含量 |
3.2.3 抗氧化酶活性 |
3.3 遮光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对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
3.3.2 对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3.3.3 对光响应特征参数的影响 |
3.3.4 对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3.3.5 对叶片淀粉含量的影响 |
3.4 遮光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3.4.1 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4.2 对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
3.4.3 对基础荧光参数的影响 |
3.4.4 对PSII反应中心活性参数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遮光处理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分析 |
4.2 遮光处理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抗氧化能力分析 |
4.3 遮光处理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光合特性分析 |
4.4 遮光处理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2)三倍体枇杷与其四倍体和二倍体亲本光系统活性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三倍体枇杷及其亲本的光合参数 |
2.3三倍体枇杷及其亲本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 |
2.4三倍体枇杷及其亲本的JIP-test参数分析 |
3讨论 |
3.1不同倍性枇杷的气孔导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不同倍性枇杷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差异 |
(3)松嫩平原羊草叶色渐变群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植物渐变群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3 植物光合生理特征研究进展 |
1.2.4 无性系植物分株表型特征研究进展 |
1.2.5 无性系植物种群结构研究进展 |
1.2.6 羊草叶色渐变群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物种介绍 |
2.2 野外样点概况 |
2.3 同质园实验设计 |
2.4 研究方法 |
2.4.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2.4.2 光合生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
2.4.3 分株表型特征的研究方法 |
2.4.4 种群数量特征的研究方法 |
2.4.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天然条件下羊草叶色渐变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
3.1 遗传多样性 |
3.1.1 期望杂合度的比较 |
3.1.2 香农多样性指数的比较 |
3.1.3 均匀度的比较 |
3.2 遗传结构和基因流格局 |
3.2.1 分子变异率分析 |
3.2.2 遗传分化系数与基因流的比较 |
3.2.3 种群间与种群内基因多样性的比较 |
3.2.4 遗传距离与遗传一致度的比较 |
3.2.5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
3.3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遗传聚类分析 |
3.3.1 主成分分析 |
3.3.2 非加权组平均法聚类分析 |
3.3.3 邻接法聚类分析 |
3.4 遗传多样性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5 讨论 |
3.5.1 遗传多样性及其进化关系分析 |
3.5.2 遗传分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同质园条件下羊草叶色渐变群生理特性研究 |
4.1 叶片的光合生理特征 |
4.1.1 气体交换参数的比较 |
4.1.2 光合日动态的比较 |
4.1.3 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 |
4.1.4 光合速率对CO_2浓度的响应 |
4.1.5 叶绿素荧光特征的比较 |
4.1.6 光合酶活性的比较 |
4.2 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及变化规律 |
4.2.1 光合色素含量的比较 |
4.2.2 光合色素含量与叶龄的关系 |
4.3 基于光合生理的叶片功能性状 |
4.3.1 功能性状的比较 |
4.3.2 功能性状与叶龄的关系 |
4.4 叶片光合速率与其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5 光合生理特征的聚类分析 |
4.5.1 主成分分析 |
4.5.2 聚类分析 |
4.6 讨论 |
4.6.1 光合特征日变化探讨 |
4.6.2 特定环境因子对光合特征的影响 |
4.6.3 自身因素对光合特征的影响 |
4.6.4 叶绿素荧光特征探讨 |
4.6.5 生理分化的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同质园条件下羊草叶色渐变群分株表型特征研究 |
5.1 分株表型特征 |
5.1.1 营养株表型特征的比较 |
5.1.2 生殖株表型特征的比较 |
5.2 分株表型特征聚类分析 |
5.2.1 营养株聚类分析 |
5.2.2 生殖株聚类分析 |
5.3 讨论 |
5.3.1 营养株的生长和物质分配策略分析 |
5.3.2 生殖株的生长和物质分配策略分析 |
5.3.3 分株表型分化的成因分析 |
第六章 同质园条件下羊草叶色渐变群数量特征研究 |
6.1 营养繁殖特征及其规律 |
6.1.1 种群密度与高度的比较 |
6.1.2 营养繁殖规律的比较 |
6.2 物质生产与生物量分配 |
6.2.1 地上生物量的比较 |
6.2.2 地下生物量的比较 |
6.2.3 根冠比的比较 |
6.3 不同构件年龄结构 |
6.3.1 分株年龄结构的比较 |
6.3.2 不同龄级分株生产力的比较 |
6.3.3 根茎年龄结构的比较 |
6.3.4 不同龄级根茎贮藏力的比较 |
6.4 冬眠构件数量特征 |
6.4.1 芽库密度的比较 |
6.4.2 苗库密度的比较 |
6.4.3 芽库密度与生长时间的关系 |
6.4.4 苗库密度与生长时间的关系 |
6.5 讨论 |
6.5.1 营养繁殖规律的异同分析 |
6.5.2 种群生存与发展策略的异同分析 |
6.5.3 冬眠构件组成及形成规律的异同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4)棉花芽黄突变体叶片功能及转录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叶色突变体研究概况 |
1.1.1 叶色突变体的来源与分类 |
1.1.2 叶色突变的分子机制 |
1.1.3 叶色突变的应用 |
1.2 棉花芽黄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
1.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叶色突变体研究中的应用 |
1.4 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植物光合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棉花芽黄突变体生理特性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表型鉴定 |
1.2.2 叶片色素组成差异分析与叶绿素含量测定 |
1.2.3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测定 |
1.2.4 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
1.2.5 叶片气孔观察 |
1.2.6 叶片蛋白提取 |
1.2.7 蛋白单向SDS-PAGE电泳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芽黄突变体的表型特征 |
2.2 叶绿素含量测定与叶绿素组成差异分析 |
2.3 叶片SPAD值差异分析 |
2.4 叶绿体超微结构 |
2.5 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差异分析 |
2.6 叶片蛋白单向SDS-PAGE电泳差异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棉花芽黄突变体叶片光合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光合作用参数测定 |
1.2.2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合作用特征分析 |
2.1.1 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光合速率分析 |
2.1.2 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分析 |
2.1.2.1 环境因子的日变化 |
2.1.2.2 光合速率日变化 |
2.1.2.3 气孔导度日变化 |
2.1.2.4 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日变化 |
2.1.2.5 蒸腾速率日变化 |
2.1.3 光合作用光响应分析 |
2.2 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
2.2.1 光合性能指数 |
2.2.2 PSⅡ活性 |
2.2.3 活性反应中心吸收、捕获、传递和耗散的能量 |
2.2.4 单位面积反应中心数量及其吸收、捕获、传递和耗散的能量 |
3 讨论 |
3.1 光合作用特征分析 |
3.1.1 苗期与蕾期叶片净光合速率等参数分析 |
3.1.2 光合日变化 |
3.1.3 光响应曲线 |
3.2 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
3.2.1 光合性能指数 |
3.2.2 PSⅡ活性 |
3.2.3 活性反应中心吸收、捕获、传递和耗散的能量 |
3.2.4 单位面积反应中心数量及吸收、捕获、传递和耗散的能量 |
4 结论 |
第四章 棉花芽黄突变体叶片转录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测序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总RNA提取 |
1.2.2 mR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1.2.3 测序数据分析 |
1.2.4 基因表达量分析 |
1.2.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1.2.6 GO富集 |
1.2.7 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质量评估 |
2.1.1 原始数据过滤 |
2.1.2 数据比对 |
2.1.3 随机性、覆盖度与饱和度 |
2.1.4 转录本长度分布 |
2.2 基因表达量分析 |
2.3 新转录本预测 |
2.4 差异表达基因检测与聚类分析 |
2.5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
2.6 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2.7 光合色素代谢与光合作用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 讨论 |
3.1 光合色素合成 |
3.2 光合作用与光合作用天线蛋白 |
3.3 光合作用产物积累 |
4 结论 |
全文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文章发表情况 |
致谢 |
(5)大白菜黄化突变基因Brpem1精细定位及表达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语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化叶色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
1.1.1 叶色突变体的来源 |
1.1.2 叶色突变体的类型 |
1.1.3 黄化叶色突变的生理机制 |
1.1.4 黄化叶色突变的遗传特性 |
1.1.5 黄化叶色突变基因的克隆 |
1.1.6 黄化叶色突变的生化机制 |
1.1.7 黄化叶色突变的分子机制 |
1.1.8 黄化叶色突变体的利用 |
1.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大白菜黄化突变体pem1 的创制和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生长参数的测定 |
2.1.3 农艺性状及结籽率的测定 |
2.1.4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2.1.5 光合作用参数的测定 |
2.1.6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2.1.7 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
2.1.8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黄化突变体pem1 的筛选 |
2.2.2 黄化突变体pem1 形态特征 |
2.2.3 黄化突变体pem1 生长曲线 |
2.2.4 黄化突变体pem1 农艺性状及结籽率 |
2.2.5 黄化突变体pem1 光合色素含量 |
2.2.6 黄化突变体pem1 光合特性 |
2.2.7 黄化突变体pem1 叶绿素荧光参数 |
2.2.8 黄化突变体pem1 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大白菜黄化突变基因Brpem1 的精细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遗传分析 |
3.1.3 定位群体的构建 |
3.1.4 DNA的提取及PCR |
3.1.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1.6 SSR标记的开发 |
3.1.7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1.8 候选基因预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黄化突变体pem1 的遗传特性 |
3.2.2 黄化突变基因的初步定位 |
3.2.3 黄化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 |
3.2.4 黄化突变候选基因预测 |
3.2.5 共分离验证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大白菜黄化突变候选基因Brpem1 的表达模式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RNA提取及qRT-PCR分析 |
4.1.3 启动子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
4.1.4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与检测 |
4.1.5 转基因拟南芥GUS染色 |
4.1.6 转基因拟南芥GUS酶活性测定 |
4.1.7 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 |
4.1.8 原生质体提取及烟草注射 |
4.1.9 候选基因系统进化树构建 |
4.1.10 拟南芥突变体表型鉴定及叶绿素含量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候选基因时空表达模式 |
4.2.2 候选基因启动子作用元件及核心区域预测 |
4.2.3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
4.2.4 GUS染色检测结果 |
4.2.5 GUS酶活性分析结果 |
4.2.6 亚细胞定位结果 |
4.2.7 候选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 |
4.2.8 拟南芥同源基因AT4G28210 的突变体鉴定 |
4.3 小结 |
第五章 大白菜黄化突变体pem1 的转录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RNA提取 |
5.1.3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5.1.4 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5.1.5 功能富集分析 |
5.1.6 叶绿素生物合成中间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及相关基因分析 |
5.1.7 qRT-PCR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测序序列统计与质控 |
5.2.2 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 |
5.2.3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5.2.4 与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5.2.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 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5.2.6 黄化突变体pem1 叶绿素缺乏生化机制 |
5.2.7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5.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花龟竹的表型和光合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花龟竹表型调查 |
2.1 调查地概况 |
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2.1 种质性状 |
2.2.2 生物量的测定 |
2.2.3 竹鞭形态特征 |
2.2.4 竹笋形态特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花龟竹种质基础性状 |
2.3.2 生物量 |
2.3.3 竹鞭形态特征 |
2.3.4 竹笋形态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花龟竹秆、叶色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1.4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分析 |
3.2.2 茎秆细胞超微结构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花龟竹光合作用 |
4.1 试验地概况 |
4.2 试验地材料 |
4.3 试验方法 |
4.3.1 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响应的测定 |
4.3.2 光合作用对CO_2浓度响应的测定 |
4.3.3 CO_2浓度倍增下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响应的测定 |
4.3.4 光合日变化的测定 |
4.3.5 倍增条件下光合日变化的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4.4.2 光合作用对CO_2浓度的响应 |
4.4.3 CO_2浓度倍增下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4.4.4 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
4.4.5 短期倍增CO_2浓度下光合特征日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花龟竹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
5.2.2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特征 |
5.3.2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
5.3.3 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花龟竹的表型 |
6.1.2 花龟竹的秆、叶色变异细胞学基础 |
6.1.3 花龟竹的光合生理特性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抗寒种衣剂对棉花幼苗抗低温生理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参数 |
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抗寒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抗寒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抗寒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幼苗线粒体呼吸途径及电子传递途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棉所63杂种优势及其对高温逆境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冠层光截获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高温胁迫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1.2.3 高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4 高温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棉所63杂种优势机理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 |
2.1.2 棉花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的调查 |
2.1.3 棉花生育期内冠层PAR测定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中棉所63花铃前期iPAR在冠层的空间分布规律 |
2.2.2 中棉所63花铃期PAR在冠层的空间分布规律 |
2.2.3 中棉所63吐絮期PAR在冠层的空间分布规律 |
2.2.4 中棉所63冠层iPAR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 |
2.2.5 中棉所63LAI变化规律 |
2.2.6 中棉所63冠层iPAR与LAI相关性分析 |
2.2.7 中棉所63冠层iPAR与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重的相关性 |
2.2.8 中棉所63冠层iPAR与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干物重的相关性 |
2.2.9 中棉所63杂交种及其父母本籽棉产量比较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高温胁迫对中棉所63及其亲本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
3.1.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高温胁迫对中棉所63杂交种及其亲本Fv/Fm和Yield的影响 |
3.2.2 高温胁迫对中棉所63杂交种及其亲本qP和NPQ的影响 |
3.2.3 高温胁迫对中棉所63杂交种及其亲本ETR的影响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高温胁迫对中棉所63及其亲本光合作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
4.1.2 试验测定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高温胁迫对中棉所63及亲本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的影响 |
4.2.2 高温胁迫对中棉所63及亲本光合作用的影响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高温胁迫对中棉所63及其亲本的生理生化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
5.1.2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方法 |
5.1.3 脱落酸的测定方法 |
5.1.4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方法 |
5.1.5 丙二醛的测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高温胁迫下中棉所63及亲本可溶性蛋白比较 |
5.2.2 高温胁迫下中棉所63及亲本脱落酸比较 |
5.2.3 高温胁迫下中棉所63及亲本超氧化物歧化酶比较 |
5.2.4 高温胁迫下中棉所63及亲本丙二醛比较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高温胁迫对中棉所63及亲本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3.2 高温胁迫对中棉所63及亲本脱落酸含量的影响 |
5.3.3 高温胁迫对中棉所63及亲本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影响 |
5.3.4 高温胁迫对中棉所63及亲本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外源多胺对红椿抗旱的调节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植物抗旱机理研究进展 |
1.1.1 植物阶段性抗旱研究进展 |
1.1.2 植物生理特性与抗旱 |
1.1.3 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与抗旱 |
1.1.4 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性与抗旱 |
1.1.5 植物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基因与抗旱 |
1.2 多胺对植物逆境胁迫影响研究进展 |
1.2.1 多胺 |
1.2.2 植物体内多胺的合成与分解 |
1.2.3 多胺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
1.2.4 多胺与植物抗旱 |
1.3 红椿研究进展 |
1.3.1 红椿种群结构 |
1.3.2 红椿生长和遗传特性 |
1.3.3 红椿苗木繁育 |
1.3.4 红椿栽培技术 |
1.3.5 红椿生理特性 |
1.3.6 红椿污染修复功能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目的意义 |
1.4.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细胞渗透调节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细胞渗透调节的修复响应研究 |
2.1.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细胞渗透调节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响应研究 |
2.1.3 数据处理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细胞渗透调节的修复响应 |
2.2.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细胞渗透调节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响应 |
2.3 小结 |
2.3.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细胞渗透调节的修复研究小结 |
2.3.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细胞渗透调节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研究小结 |
3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抗氧化酶系统的修复响应研究 |
3.1.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抗氧化酶系统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响应研究 |
3.1.3 数据处理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抗氧化酶系统的修复响应 |
3.2.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抗氧化酶系统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响应 |
3.3 小结 |
3.3.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细胞抗氧化酶系统的修复研究小结 |
3.3.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细胞抗氧化酶系统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研究小结 |
4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绿素荧光特性的修复响应研究 |
4.1.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叶绿素荧光特性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响应研究 |
4.1.3 数据处理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绿素荧光特性的修复响应 |
4.2.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叶绿素荧光特性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响应 |
4.3 小结 |
4.3.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修复研究小结 |
4.3.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研究小结 |
5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解剖结构的修复调节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地概况 |
5.1.3 试验设计与处理 |
5.1.4 试验指标测定与方法 |
5.1.5 数据处理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处理下红椿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适应性变化 |
5.2.2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主脉厚度的修复调节 |
5.2.3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上表皮厚度的修复调节 |
5.2.4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下表皮厚度的修复调节 |
5.2.5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叶肉组织厚度的修复调节 |
5.2.6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栅栏组织厚度的修复调节 |
5.2.7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海绵组织厚度的修复调节 |
5.2.8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比值的修复调节 |
5.3 小结 |
6 红椿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TcSAMDC)基因克隆及表达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地概况 |
6.1.3 试验设计与处理 |
6.1.4 试验步骤 |
6.1.5 数据处理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引物设计结果 |
6.2.2 红椿SAMDC基因克隆结果 |
6.2.3 TcSAMDC基因测序及序列比对 |
6.2.4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TcSAMDC基因表达的影响 |
6.2.5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SAMDC基因表达的修复调节效果比较 |
6.3 小结 |
7 外源多胺调控红椿抗旱机制综合分析 |
7.1 分析方法 |
7.1.1 红椿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7.1.2 主成分分析 |
7.1.3 逐步回归分析 |
7.1.4 外源多胺调控红椿抗旱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红椿各指标相关关系 |
7.2.2 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外源多胺调控红椿抗旱的指标体系 |
7.2.3 逐步回归分析 |
7.2.4 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外源多胺调节红椿抗旱能力 |
8 外源亚精胺(Spd)对红椿抗旱调节的最佳浓度筛选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不同浓度外源Spd对红椿干旱胁迫的修复调节研究 |
8.1.2 不同浓度外源Spd对红椿干旱胁迫的防御调节研究 |
8.1.3 数据处理与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不同浓度外源Spd对红椿干旱胁迫的修复调节 |
8.2.2 不同浓度外源Spd对红椿干旱胁迫的防御调节研究 |
8.3 外源Spd抗旱调节最佳浓度筛选 |
8.3.1 筛选方法 |
8.3.2 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筛选外源Spd抗旱调节最佳浓度 |
8.4 小结 |
9 讨论和结论 |
9.1 讨论 |
9.1.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9.1.2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9.1.3 外源多胺对红椿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9.1.4 红椿叶片TcSAMDC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
9.1.5 外源多胺调节红椿抗旱的机制研究试验浓度设置的合理性探讨 |
9.2 结论 |
9.2.1 外源多胺对红椿干旱胁迫的修复调节响应研究 |
9.2.2 外源多胺预处理对红椿干旱胁迫的防御调节响应研究 |
9.2.3 外源多胺调控红椿抗旱机制综合分析 |
9.2.4 外源Spd对红椿抗旱调节的最佳浓度筛选 |
9.3 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 |
9.3.1 创新点 |
9.3.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表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不同生育期及高温对玉米和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
1.2 我国气候变暖趋势 |
1.3 玉米与棉花的种植现状 |
1.4 高温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5 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现状 |
1.6 高温胁迫下的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参数 |
1.7 展望 |
1.8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苗期和扬花期玉米叶片耐高温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温对玉米离体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2 玉米品种的果穗性状和产量性状 |
3 讨论 |
3.1 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
3.2 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耐高温特性关系 |
第三章 玉米叶片不同生育期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最高温变化规律 |
2.2 不同生育期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
2.3 玉米品种的果穗性状和产量性状 |
3 讨论 |
3.1 不同生育期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
3.2 叶绿素荧光参数与高光效特性关系 |
第四章 高温气候条件下不同生育期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最高温变化规律 |
2.2 不同生育期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
2.3 棉花的光响应曲线与光合速率 |
2.4 高温期棉花花器官的相关特性 |
2.5 棉花品种的考种性状和产量性状 |
3 讨论 |
3.1 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
3.2 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耐高温高光效特性关系 |
全文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专利申报情况 |
致谢 |
四、棉花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遗传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遮光对哈密瓜黄绿叶突变体Cmygl-1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D]. 徐文.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三倍体枇杷与其四倍体和二倍体亲本光系统活性差异[J]. 刘明秀,王泓丁,张宇娜,张帮燕,刘松,李韵佳,党江波,何桥,梁国鲁,郭启高. 园艺学报, 2021(01)
- [3]松嫩平原羊草叶色渐变群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化机制研究[D]. 郭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
- [4]棉花芽黄突变体叶片功能及转录组研究[D]. 俞兰兰.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大白菜黄化突变基因Brpem1精细定位及表达特性分析[D]. 李想.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6]花龟竹的表型和光合生理研究[D]. 朱志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7]抗寒种衣剂对棉花幼苗抗低温生理效应的研究[D]. 李星星.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8]中棉所63杂种优势及其对高温逆境的响应机制[D]. 李传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9]外源多胺对红椿抗旱的调节响应研究[D]. 刘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1)
- [10]不同生育期及高温对玉米和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研究[D]. 季浩.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