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是汽车消费者的福音(论文文献综述)
陈儒丹[1](2014)在《解开“囚徒困境”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博弈论方法和中国问题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博弈论中最基本的"囚徒困境"模型为理论出发点来描绘各国在经贸交往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图景,试图说明为什么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可以起到解决"囚徒困境",增进国际社会各个成员以及整体福利状况的作用。有鉴于此,具体到中国的对外经贸法律关系处理这一问题,应该意识到一个国家所扮演的多重利益角色,进而以一种更加务实的,更加积极的方式参与到国际经济活动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去。
李薇薇[2](2012)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长期以来在“比较优势理论”和“技术借用理论”指引下“以市场换技术”的汽车产业政策使得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生产基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中变成附庸,最终没能形成自主的核心专利、优势品牌和技术标准。尽管目前全球车市上传统动力汽车的霸主地位依旧牢不可破,但是面对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困局,汽车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业内共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虽然目前已有众多技术方案,但尚未达到完全定型的阶段,核心专利群还有待完善,该领域的国际技术标准体系还未成形。从现状来看,中国汽车企业之“弱”并不在制造,“弱”在知识产权,只有立足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才能实现“路径创造”的效果。因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完全有机会依靠自身技术能力完成主导设计,尽可能多地拥有相关产业领域中核心技术或“必要专利”,努力将其通过法定程序制定为同行业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竞争战略。本文拟构建多层次、多维度、攻防兼备的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揭示并激励其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专利与自主品牌的创新与扩散的“催化剂”的功能。首先阐述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创新战略与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基础;再以改进的SWOT分析结论作为构建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选择模型的实践分析基础。笔者立足于前述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综合分析的结论,提出绿色知识产权战略是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双重困局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实之选。在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循环系统各阶段须体现“环保公益”的考量,因循新能源汽车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实施路径,分别构建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战略和绿色商标战略,此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鉴于新能源汽车专利现状,我国自主车企须将绿色环保内核作为其战略科学制定的基础和有效实施的动力,以激励高质量绿色专利产出为目标探讨绿色技术研发中模仿创新路径,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后发跨越目标,开放合作创新模式下应灵活运用绿色专利公开与共享策略,实现创新资源的聚集和整合效应。同时将环保因素作为合理抗辩事由以应对未来商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专利侵权纠纷和“标准”陷阱。加强绿色专利信息管理、绿色专利资产管理和绿色专利风险管理,实现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运营能力提升的目标。绿色消费趋势下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依据,不是绿色专利而是绿色商标及其营销宣传。本文建议确定统一“绿色”标准,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自主设计绿色商标,树立绿色品牌意识。从立法、行政和司法层面对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和环保声明进行严格审查与规制,杜绝“漂绿”营销行为,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造真正的、可靠的绿色消费环境。本文最后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典型代表——比亚迪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证分析,提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战略的“绿色”转型是走出发展困境的现实之选,构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预案。这对于充分挖掘我国自主车企研发的后发优势,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刘静[3](2011)在《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存在的立法缺失及原因 ——由丰田召回事件引发的法律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大幅增长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汽车安全问题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缺陷汽车产品关系着公共的安全和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利益,国际通行做法便是建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以制度约束企业行为监督汽车生产企业注重产品质量。自2000年“三菱事件”之后,以2004年3月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审议通过,于3月15日正式颁布并于2004年10月1日起首先从M1类车辆正式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为标志,我国在缺陷产品召回立法上走出了重要的一步。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已经日益不能满足保护汽车消费者权益的需求,丰田事件的发生更证明了我国有必要全面地健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以及《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先后公布,正体现出我国对这一领域立法的重视,正积极探索和推进缺陷汽车产品制度。我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2006年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加大缺陷产品召回力度,逐步扩大对食品等缺陷产品的召回范围。”这为我国开展缺陷产品管理提供了工作思路和行动方向。本文着力于对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法律上的立法缺失及原因进行探析,主要通过分析丰田事件中外有别的根源,进一步找到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的障碍和困难,在借鉴国外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成功做法和经验的同时结合我们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完善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一些措施和方法。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简要介绍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涉及的主要概念,如汽车产品、缺陷、召回等。当然,我国目前对这些相关的概念定义还有待加强其科学性,与国际上的界定相比还有很多不科学之处,但不在此文做详细论述。随后对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立法现状进行了梳理。从2004年颁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一直到目前正在制定过程中的《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其颁布的社会背景以及主要需要关注的地方还有意义等,都做了一定的回顾。第二部分是对丰田事件的国际性做法对比和分析,探讨区别对待的根源所在。相同的车型,相同的汽车生产厂商,相同的安全缺陷问题,相同的消费者,却在不同的国度里受到区别对待。丰田在美欧市场和中国市场的不同做法,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事件,引发了大量关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法律讨论。丰田的做法诚然令人气愤,但冷静下来之后,透过丰田现象,我们不得不反省自己的维权意识,反省我们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理性面对这一事件暴露出的中国汽车消费者缺少足够的维权意识,折射出的中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缺陷等问题,将促使我们从企业、市场、社会、政府等层面,从信息化、经济学、法律等角度进行反思。并进一步学习和科学地借鉴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系列法律和制度设计,去深入思考和探讨我国的缺陷汽车产品制度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真正实现其立法目的和功能。丰田召回事件的根源,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即法律机制存在问题、监管者的责任缺失、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分析。由于目前我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才经过六年左右的实践,召回立法层次低不利于提升召回的强制力,原则性过强缺乏细致的具体操作性指导也使现有召回规定面临执行尴尬。法律机制上的不健全,加上召回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从汽车生产商、汽车销售商乃至消费者,对汽车召回都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参与汽车召回的积极性还处于比较低的状态。为此,我们要加大对广大消费者的宣传,让广大消费者真正的了解并接受认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汽车召回并不代表汽车存在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而且召回次数的多少也与车企在设计、制造上的技术水平成必然联系。汽车召回大部分是为了改进某一批次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通过召回对缺陷进行维修、更换部件等。这是汽车生产企业对公共安全和消费者权益负责任的做法,是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另外,我们也要对汽车生产企业进行宣传,使企业的召回应对体系更加完善,使其管理者对汽车召回的认识上升到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负责,为企业自身信誉和社会形象负责,从长远的角度去正确理解并接受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存在的立法缺失及原因。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法律体系框架已然确立,但在实际运作中不能落实到位,其公正性、权威性和实效性面临很多尴尬和问题。在丰田召回等事件中,其立法中的不足和亟待改进的必要性显而易见。总体来讲,目前我国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方面欠缺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撑。具体来说,目前中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层次过低而且惩罚力度不够,缺乏权威的汽车缺陷鉴定机构以及合理有效的汽车缺陷鉴定程序,主管部门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商,有关的信息收集网络亟待建立和完善,种种因素导致了中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实践中施行的低效率。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缺失,一方面源于当时的市场经济水平和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源于对缺陷产品召回这一全新的法律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立法经验。正应验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不足,可以从社会变迁与法律发展、召回规定制定的经济基础、法律环境、社会根基等多角度去分析。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正式法的保守性和稳定性特点,正式法的立法和颁布是一项严肃的事情,不可能频繁更改,其修订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朝令夕改的话也会破坏法律的稳定性、权威性。中国现阶段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时期,我们要清楚的看待某一部法律得要在社会转型的视野下,辩证的看到中国的法律体系构建和实践运作中的缺失。第四部分从比较研究的角度,介绍了国外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情况,包括召回相关的法律体系构成、主管召回的部门、召回实施的流程等内容。缺陷汽车召回制度起源于美国,目前实行汽车召回制度的还有日本、韩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从以美国为代表的政府强制汽车厂家召回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汽车厂家自愿召回两种制度的比较分析中,可以得到对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启示,对建立我国完善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体系具有借鉴作用。通过分析比较主要国家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具体内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主要有以下一些可以借鉴的完善措施:规范相关立法;加大召回的惩罚性赔偿力度;完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鉴定过程的立法与管理;做好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三包”规定的协调;创建汽车召回保险;明确车辆检验机构的责任;加强汽车缺陷鉴定能力,优化汽车缺陷鉴定程序;同时加强主管部门和企业的沟通协商,建立和完善有关信息收集网络等等。“召回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日积月累,中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完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律和制度的渐进过程。希望经历丰田事件之后,我国国家对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改革可以加快进程,同时我们也期待《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的尽快通过,也期待国家在法律层面给与消费者更多的保护。
王娜[4](2011)在《论我国惩罚性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以中美法律比较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一种带有私法外壳的公法责任制度。它是一项产生于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的判例,其在发展过程中适用范围不断的发生变化,并且是一项不断受到批评和颇有争议的制度。近年来,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开创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之先河,突破了侵权法中传统的补偿性赔偿制度之局限,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个巨大进步,为我国在侵权责任法领域制定惩罚性赔偿制度奠定了基础。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一般理论。对惩罚性赔偿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其功能、价值及构成要件;辨析了惩罚性赔偿与相关概念之间存在的区别。第三部分,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介绍了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历史发展、赔偿金数额的计算,以及对这一制度的合理性争议。通过这一部分,使大家对美国惩罚性赔偿的历史发展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第四部分,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详细的分析了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第五部分,完善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议。首先,论证了扩大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具有理论与现实的价值与意义。其次,对相关立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最后,应适度扩大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其他领域的适用范围。如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环境侵权、医疗纠纷、虚假广告等都有必要制定惩罚性赔偿制度。从而弥补民事责任制度中补偿性赔偿的不足与缺陷。第六部分,结论。虽然我国还没有建立全面而成熟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但是,我国关于该制度的立法、理论及司法实践,已经为我国全面建构惩罚性赔偿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温晓芸[5](2009)在《论《反垄断法》对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文中提出我国汽车制造与经销企业普遍存在的价格限制、地区销售限制、零部件供应限制和独家总经销商制度,一直存在侵害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涉嫌"行业垄断"的问题。广大汽车消费者如何依据《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获得买车、修车的更多方便和更多实惠,成为汽车消费者维权的当务之急。想要切实保护汽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反垄断法相配套的相关法规的完善尤为重要。
谭瑞松[6](2006)在《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2002年以来,微型乘用车的市场需求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呈现出独特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产生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我国能源短缺、环境不断恶化与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研究微型乘用车的发展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战略为研究核心,提出了适宜微乘车企业实施的竞争战略的多种选择,以及支持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实施竞争战略的宏观对策建议和以微乘车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对策建议。 对于上述理论的提出主要基于现有的相关理论及本文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本文全面、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了企业竞争战略相关理论,对于本文结论得出有重要基础作用的相关理论包括:企业竞争优势相关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这些理论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主要运用构建模型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微型乘用车产品、行业特征以及产业竞争规律、市场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刻地研究。表现在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弹性的研究,行业竞争结构,价格竞争作用规律,技术进步作用规律及优势资源作用规律的挖掘,以及微乘车市场状况、技术状况、相关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微乘车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来自于自主研发技术弱势、品牌劣势,完善政府管理以及重复性建设。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只有在制定和实施竞争战略的过程中遵循产品、产业特征、产业竞争规律,及时进行战略调整适应竞争变化,才能获取竞争优势。 再次,从直接来源、本源、以资源为基础的中观层面三个角度挖掘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我国的宏观环境因素:能源短缺、自然环境恶化,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燃油价格上涨给微型乘用车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环保、节能的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一些微乘车企业在整个汽车产业中异军突起。然而,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只青睐具有优势资源的微乘企业,也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资源、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最后,微型乘用车产品和行业特征以及企业竞争战略的特征决定了微型乘用车竞争战略应是具有环境适应性、动态性的。一方面,微乘车自身的快速发展是宏观环境状况培育的;另一方面,企业竞争战略是以宏观环境为基础的,因此,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战略的环境决定性是必然的,环境适应性
王代林[7](2006)在《2006车市猜想:价格战?政策市?》文中研究说明岁末新春,汽车市场有喜。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在今年3月底前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在行驶线路和出租汽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这其实对小排量车一贯热销的川内车市来说,或许算不上真正的利好。 因为年关飘红几成定局。成都汽车商会
陈新华[8](2005)在《中国中产阶层的状况分析与前景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社会分层理论对当代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深入研究,掌握了西方中产阶级的相关问题,并借此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了我国中产阶层的现状,认为我国中产阶层既有中产阶层的一般特征,还有自己的特殊性。中国的中产阶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反映了在新时期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结构的分化、重新整合。尽管中产阶层的壮大使我国社会结构初现现代性特征,但由于其短暂的历史及其它因素使得它并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作者从历史高度,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认为我国中产阶层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并就如何培育和引导中产阶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提出了一定的措施与建议。
李毅[9](2005)在《我国汽车销售模式的探讨 ——兼论北方公司销售模式的选择》文中提出十八世纪以来,随着制造业的发展,现代汽车工业在西方各主要工业化国家相继发展起来并形成了完善的销售维修服务体系。与西方各主要工业化国家相比,由于受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影响,我国的汽车工业直到解放后才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艰难地起步,加上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我国汽车的销售、维修及售后服务等在近四十年的时间内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销售服务模式,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全方位开放,我国的汽车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汽车市场相继出现了汽车交易市场、汽车 4S店、汽车超市、汽车工业园、汽车大道等名目繁多的销售模式。这些汽车销售模式究竟孰优孰劣,是近几年来业界争论的焦点,特别是曾一度在西方各主要工业化国家盛行的汽车 4S 模式,前几年在我国汽车零售行业备受推崇。可是,经过近几年的试验,人们发现汽车 4S模式并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的、更不是最好的汽车销售模式,各种销售模式各有千秋。汽车经销商究竟采用哪种销售模式,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所在。 本文力图通过对近些年来我国汽车市场的各种销售模式的优劣性的分析比较,探讨不同的汽车产品,针对不同的消费群,汽车经销商应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及自身实力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汽车销售模式。同时,通过对笔者所在的成都北方公司现有的销售模式以及成都北方公司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分析,探讨北方公司的销售模式选择。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对世界汽车工业的发端、发展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回顾,并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以及与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比较中国作为新兴的汽车市场所存在的差别。 第三部分重点对我国现有的汽车销售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各种销售模式的历史沿革、各种销售模式的具体做法以及各种销售模2式的优劣性,并对各种销售模式作出了总体评价,明确提出各种销售模式各有千秋,不存在谁比谁好的观点。第四部分通过对成都北方车辆有限责任公司的介绍以及对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选择不同的汽车销售模式所表现出的不同销售业绩的比较,并通过对成都北方作 SWOT 分析,指出了成都北方现有销售模式的局限性及其对策。第五部分介绍了欧美汽车零售市场的新趋势以及我国汽车零售市场的一些新变化,意在说明不管是特定的汽车经销商还是我国的汽车市场,都需要多元化的汽车销售模式。本文在选题上紧密联系实际,紧扣当前的市场热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在分析问题时运用了营销竞争理论,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文章在运用营销理论的同时,还综合运用了汽车业界及媒体人士和汽车行业协会的一些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段时间以来,业界对汽车的销售模式一直争论不休,究竟孰优孰劣,业界也没有定论,而就在这场争论中,各种销售模式都得到了蓬勃发展,这恰好印证了笔者提出的我们的市场需要多元化的销售模式的论断。相信这一论断对汽车经销商及我们的汽车零售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汽车销售模式,汽车交易市场,汽车 4S 店,汽车超市,汽车大道,成都北方。
吴兰玉[10](2005)在《论公共关系视角下的企业品牌塑造》文中认为科技的发展使得品牌的权利已经由生产商手中转移到了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之中。品牌不再是由生产者的品牌管理部门负责了,品牌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有了呼吸的自由和为了生存而必须进行的改变。全球市场一体化,这是一个人人均能分明感受到的趋势。但这对所有市场竞争者来说未必都是福音,因为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强者博弈、名牌对决之上,即跨国公司及其所拥有的品牌之间的竞争,由此塑造强势品牌是大势所趋。本文在翻译了丰富的外文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最近新的公关理论的发展来探讨公共关系在企业品牌塑造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从时代变革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加速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揭示了共性时代和个性时代广告和公关应该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其次,从公共关系与广告的比较优势出发阐述了公关在企业品牌塑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再次,本文力求从所接触的最新的公关理论为企业品牌塑造寻找理论依据; 最后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本文着重从塑造性公关、生态性公关、危机公关三个层面阐述了塑造企业品牌的公关实践。通过这些分析,不仅重树了公关在品牌时代的地位,还给企业品牌塑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二、加入WTO是汽车消费者的福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是汽车消费者的福音(论文提纲范文)
(1)解开“囚徒困境”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博弈论方法和中国问题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囚徒困境”模型与国际经济交往 |
三、解开“囚徒困境”与理解国际经济法律制度 |
四、国际经济法律制度与中国 |
五、结论 |
(2)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4 研究对象、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2 我国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分析 |
2.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理论 |
2.2 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战略理论 |
2.3 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选择模型—以改进型SWOT分析为基础 |
3.1 SWOT分析法在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中的运用 |
3.2 新能源汽车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
3.3 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战略的SWOT分析 |
3.4 依据改进型SWOT分析的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模型构建 |
3.5 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技术创新的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战略 |
4.1 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创造战略 |
4.2 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运用战略 |
4.3 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保护战略 |
4.4 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管理战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品牌创新的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战略 |
5.1 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创造战略 |
5.2 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运用战略 |
5.3 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保护战略 |
5.4 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管理战略 |
5.5 本章小结 |
6 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预案——以比亚迪为例 |
6.1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战略的SWOT分析 |
6.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战略选择 |
6.3 比亚迪构建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和主持的科研项目 |
(3)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存在的立法缺失及原因 ——由丰田召回事件引发的法律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概述 |
1.1 基本概念 |
1.2 我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立法现状 |
2. 丰田召回事件的根源分析 |
2.1 丰田召回的国际性比较 |
2.2 丰田召回事件的根源分析 |
2.2.1 法律机制存在问题 |
2.2.2 监管者的责任缺失 |
2.2.3 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薄弱 |
3.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缺失及原因 |
3.1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缺失 |
3.1.1 法律体系构造粗糙 |
3.1.2 威慑力不足 |
3.1.3 召回的相关配套机制欠缺 |
3.1.4 监管部门权责不清 |
3.2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立法缺失的原因 |
3.2.1 社会变迁与法律发展 |
3.2.2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经济基础 |
3.2.3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环境 |
3.2.4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社会根基 |
4. 发达国家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机制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4.1 发达国家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法律机制及异同 |
4.2 对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完善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论我国惩罚性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以中美法律比较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和方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一般理论 |
2.1 惩罚性赔偿的含义及功能 |
2.2 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 |
2.3 惩罚性赔偿的价值分析 |
2.4 惩罚性赔偿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 |
3.1 美国惩罚性赔偿的历史发展 |
3.2 惩罚性赔偿的数额计算 |
3.3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争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 |
4.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 |
4.2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中惩罚性赔偿制度 |
4.3 《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 |
4.4 《侵权责任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议 |
5.1 扩大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5.2 对相关立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 |
5.3 扩大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其他领域的适用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论《反垄断法》对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垄断及其危害 |
二、汽车消费者与消费者权益 |
三、汽车行业的垄断行为 |
(一) 限制销售价格 |
(二) 限制跨地区卖 (买) 车 |
(三) 零部件控制 |
四、对汽车行业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 |
(6)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1.3.1 论文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竞争优势观 |
2.1.1 资源学派的竞争优势观 |
2.1.2 学习学派的竞争优势观 |
2.1.3 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竞争优势观 |
2.2 企业竞争战略相关理论 |
2.2.1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 |
2.2.2 企业竞争战略的含义 |
2.2.3 企业竞争战略的特征 |
2.2.4 企业竞争战略的分类 |
2.3.5 主要战略模型及观点 |
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1 传统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2 现代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型乘用车产品、行业特征及市场竞争规律研究 |
3.1 微型乘用车产品特征 |
3.1.1 微型乘用车物理特征 |
3.1.2 微型乘用车技术特征 |
3.1.3 微型乘用车经济特征 |
3.2 行业特征 |
3.2.1 效益特征 |
3.2.2 市场结构特征 |
3.2.3 产品差异化特征 |
3.2.4 行业壁垒特征 |
3.2.5 产业生命阶段定位 |
3.3 微型乘用车市场竞争规律 |
3.3.1 价格竞争的作用规律 |
3.3.2 技术进步的作用规律 |
3.3.3 伯特兰德博弈均衡价格和最大市场需求 |
3.3.4 规模经济作用下的生产临界值 |
3.3.5 优势资源在企业竞争中的核心和主导作用 |
3.3.6 从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过渡的规律 |
3.4 微型乘用车产品、行业特征及市场竞争规律综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微型乘用车行业发展状况 |
4.1 我国微型乘用车市场状况 |
4.1.1 微型乘用车产销状况 |
4.1.2 微型乘用车市场价格状况 |
4.1.3 微型乘用车品牌与技术来源状况 |
4.1.4 微型车企业效益状况 |
4.1.5 微型乘用车市场结构状况 |
4.2 微型乘用车技术发展状况 |
4.2.1 关键部件技术状况 |
4.2.2 关键技术发展状况 |
4.2.3 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
4.3 跨国汽车公司对我国投资状况 |
4.4 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
4.4.1 石油工业 |
4.4.2 交通建设 |
4.5 我国微型乘用车发展状况综述 |
4.5.1 我国微型乘用车市场状况综述 |
4.5.2 我国微型乘用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
4.5.3 微型乘用车行业面临的挑战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主要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战略比较分析 |
5.1 哈飞集团竞争战略 |
5.1.1 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
5.1.2 研发策略 |
5.1.3 竞争战略规划 |
5.2 重庆长安竞争战略 |
5.2.1 竞争战略选择 |
5.2.2 竞争策略组合 |
5.3 上汽五菱竞争战略 |
5.3.1 研发战略 |
5.3.2 文化战略 |
5.3.3 文化再造 |
5.4 奇瑞竞争战略 |
5.4.1 营运低成本战略 |
5.4.2 成本领先与差异化整合战略 |
5.5 竞争战略选择的主要经验 |
5.5.1 有效的战略管理是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 |
5.5.2 文化融合关系到重组的成败 |
5.5.3 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分析 |
6.1 竞争优势直接来源分析 |
6.1.1 微型乘用车物理特征优势 |
6.1.2 中国经济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状况有利于微型乘用车的发展 |
6.1.3 微型乘用车企业自身具有的竞争优势 |
6.1.4 我国经济资源状况决定微型乘用车行业具有成本优势 |
6.2 竞争优势本源分析 |
6.2.1 竞争优势的本质 |
6.2.2 RS因果关系链及演化过程模型 |
6.2.3 资源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环节 |
6.2.4 竞争优势来源三维分析与竞争战略 |
6.3 以资源为基础的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中观层面 |
6.3.1 学习能力 |
6.3.2 技术能力 |
6.3.3 创新能力 |
6.3.4 服务能力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战略制定与选择 |
7.1 竞争战略制定 |
7.1.1 竞争战略制定的要素 |
7.1.2 竞争战略制定的过程 |
7.1.3 竞争战略实施的规则 |
7.2 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战略定位 |
7.2.1 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优劣势比较分析 |
7.2.2 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战略角色 |
7.2.3 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战略目标 |
7.3 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战略选择 |
7.3.1 生态定位战略 |
7.3.2 生态设计战略 |
7.3.3 自主创新战略 |
7.3.4 价格战略 |
7.3.5 品牌战略 |
7.3.6 柔性战略 |
7.3.7 文化战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战略绩效评价 |
8.1 竞争战略绩效的评价原则 |
8.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8.2.2 指标的选取和诠释 |
8.3 综合评价方法 |
8.3.1 评价方法选择 |
8.3.2 评价方法确定 |
8.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8.4.1 评价对象选择 |
8.4.2 关键步骤结果 |
8.4.3 评价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战略实施的对策 |
9.1 宏观对策 |
9.1.1 引导微型乘用车产业集群战略调整 |
9.1.2 完善法规推动微型乘用车产业发展 |
9.1.3 实施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为微乘车提供技术支持 |
9.1.4 培育汽车消费信贷环境 |
9.2 微观对策 |
9.2.1 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管理以培育微乘企业持续竞争力 |
9.2.2 实施技术创新战略以全面提升微乘企业技术能力 |
9.2.3 通过管理创新增强微乘企业柔性 |
9.2.4 积累优势人力资源以提升人力资源储备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国中产阶层的状况分析与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 |
第四节 研究单位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产阶层与社会分层理论 |
第一节 社会分层理论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当代西方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趋势 |
第三节 中产阶层的界定及其构成、特征与功能 |
第三章 现阶段我国中产阶层的状况分析 |
第一节 建国50 年来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进程 |
第二节 现阶段中国中产阶层的界定、构成 |
第三节 我国中产阶层的演进 |
第四节 我国中产阶层的特征分析 |
第四章 对我国中产阶层的前景展望 |
第一节 我国中产阶层发展前景光明 |
第二节 我国中产阶层成长道路曲折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关于壮大和培育中产阶层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详细摘要 |
(9)我国汽车销售模式的探讨 ——兼论北方公司销售模式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国际汽车业的发展及趋势 |
一、汽车的发明 |
二、世界汽车业的发展 |
三、新世纪世界汽车业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
一、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历程 |
二、现状分析 |
三、与国外的比较 |
第三章 我国汽车的销售模式分析 |
一、我国汽车销售模式的历史沿革 |
二、各种销售模式的具体做法 |
三、各种销售模式的优劣 |
第四章 成都北方的销售模式分析 |
一、成都北方简介 |
二、成都北方的销售模式分析 |
三、成都北方的销售模式的局限性及其对策 |
第五章 汽车零售市场呼唤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欧美汽车零售市场的新趋势 |
二、我国汽车零售市场的新变化 |
三、我国汽车零售市场需要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备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论公共关系视角下的企业品牌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1.3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2 企业品牌概说 |
2.1 品牌的基本概念 |
2.2 品牌资本的构成要素 |
2.3 企业品牌塑造的重要性 |
2.4 企业品牌塑造的手段 |
3 公共关系在品牌塑造中的比较优势 |
3.1 公共关系概说 |
3.2 公共关系在品牌塑造中的比较优势 |
4 公共关系理论中的品牌思想 |
4.1 公共关系基本假设中的品牌指向 |
4.2 传播管理学派中的品牌思想 |
4.3 关系管理学派中的品牌思想 |
4.4 整合营销学派中的品牌思想 |
5 公共关系实践对企业品牌的塑造 |
5.1 品牌创建中的塑造性公关 |
5.2 品牌维系中的生态性公关 |
5.3 品牌危机中的化解性公关 |
6 结束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加入WTO是汽车消费者的福音(论文参考文献)
- [1]解开“囚徒困境”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博弈论方法和中国问题视角[J]. 陈儒丹.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01)
- [2]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研究[D]. 李薇薇.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8)
- [3]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存在的立法缺失及原因 ——由丰田召回事件引发的法律思考[D]. 刘静.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4]论我国惩罚性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以中美法律比较为视角[D]. 王娜. 延边大学, 2011(04)
- [5]论《反垄断法》对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J]. 温晓芸. 消费导刊, 2009(06)
- [6]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 谭瑞松.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7]2006车市猜想:价格战?政策市?[N]. 王代林. 四川日报, 2006
- [8]中国中产阶层的状况分析与前景展望[D]. 陈新华. 苏州大学, 2005(12)
- [9]我国汽车销售模式的探讨 ——兼论北方公司销售模式的选择[D]. 李毅. 西南财经大学, 2005(04)
- [10]论公共关系视角下的企业品牌塑造[D]. 吴兰玉.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