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元复合驱采油井用的固体缓释防垢剂(论文文献综述)
王洋洋,刘庆旺,范振忠,王彪,郭昊,王娇[1](2021)在《油田常用阻垢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在采油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油田结垢的问题日益凸显,给原油开采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油田结垢原因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的油田常用阻垢剂的种类和阻垢机理,简述了阻垢剂在油田方面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前景,最后提出一种用于地层水力压裂的磷酸类缓释阻垢剂,供油田相关行业人员参考和借鉴。
张岩[2](2021)在《复合驱清防垢方案调整智能方法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引发的采出系统结垢现象日益严重。通过对大庆油田某采油厂的调研发现,当前三元复合驱采出井结垢预测的准确率较低,致使调整后的清防垢方案实施效果较差,不利于原油的安全稳产。因此,制定精准的清防垢方案是有效实施清防垢作业的重要保障。但在方案调整过程中,方案调整参考数据的共享程度低、数据流转速度较慢,业务信息化水平较低、工作流程复杂,过度依赖专家经验、主观性较强、知识重用性不高,影响清防垢方案的应用实施效果。因此,建立三元复合驱清防垢方案调整模型,设计清防垢方案调整系统,及时有效的自动制定科学、精准的清防垢方案是目前油田清防垢工作的迫切需求,也是保证原油安全稳产的有效措施。针对上述方案调整过程中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三元复合驱的清防垢机理,分析了方案制定与调整的实际工作流程,设计了基于专家系统的三元复合驱清防垢方案调整模型,并对模型组成进行分析和实现。首先,深入研究三元复合驱的清防垢机理,分析方案制定及调整的实际流程,针对方案制定及调整过程,设计清防垢方案调整模型的总体框架,并针对模型组成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其次,对清防垢方案调整的知识进行分析,根据专家经验设计方案调整知识库,构建基于实例和规则推理相结合的综合推理机;再次,根据方案评价的原理及专家经验,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清防垢方案评价方法,同时设计知识库的自动更新过程;最后,设计并实现复合驱清防垢信息管理系统,基于工作流的机制实现清防垢方案的制定、方案调整、方案实施和方案评价。应用结果表明,基于专家系统的三元复合驱清防垢方案调整模型能够较好的实现当前三元复合驱清防垢方案的制定,由系统自动调整并生成的清防垢方案能够及时有效的指导清防垢加药人员进行清防垢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可有效延缓采出系统结垢、或解决已经出现的结垢情况,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仝春玥[3](2020)在《TM油藏成垢机制与治理对策》文中认为TM油藏采出液中含有胶质、沥青质及蜡,油井伴有垢生成;储层渗透率低,垢的产生直接影响油田生产。2016年TM油藏油井检泵36口,其中因垢检泵9口,占总检泵数的25%;2017年油井检泵37口,因垢检泵14口,占总检泵数的37.8%;2018年油井检泵34口井,因垢检泵18口,占总检泵数的52.9%;另外近年来因TM油藏储层结垢,导致注入压力升高,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效果。因此对TM油藏结垢趋势预测、结垢机制、结垢规律以及治理对策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TM油藏油水井与近井地带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油水井结垢趋势预测、结垢对储层渗透率和注入压力的影响及治理对策的研究。基于对TM油藏的结垢历史及结垢现状进行了解,首先对TM油藏油水井水样和垢样进行检测和分析,得到TM油藏水样中主要含有Ca2+、Mg2+、CO32-、HCO3-、SO42-等成垢离子。采用稳定指数法、饱和指数法、Skillman热力学溶解度法,对TM油藏油水井碳酸盐、硫酸盐垢进行结垢趋势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储层敏感性评价和岩心室内模拟实验,探究造成储层渗透率下降和注入压力升高的主要因素,以及分析不同注入水水质对储层结垢的危害。分析认为,在注入清水情况下,储层渗透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垢的产生;如若水质不好固含量较多,则固含量是造成驱替压力上升较快的关键因素。最后针对TM油藏油水井和储层结垢情况,选择恰当的防垢剂与络合除垢剂,以及提出合理有效的治理对策。实验表明,SY固体缓释防垢、防腐效果显着,可以大大提高检泵周期;HY络合除垢剂可以恢复储层渗透率,对结垢的岩层有除垢解堵作用。
印重[4](2018)在《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及除防垢工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为减少强碱对三元复合体系粘度、采出液乳化和结垢带来的不利影响,油田尝试采用弱碱替代强碱即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本文针对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特点,开展弱碱三元复合驱室内和现场试验,确定弱碱体系稳定机制,通过建立结垢预测模型,获得结垢规律和结垢机理,开展站内原油-污水-过滤-深度污水等处理工艺,以及站外管线除防垢技术研究,有效解决弱碱三元体系结垢和除垢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弱碱三元采出液粘度和水相视粘度取决于聚合物含量,粘度随聚合物浓度增加而增加,聚合物对水相的增粘作用使采出液分离速率下降,聚合物分子量低界面张力下降幅度增大。表面活性剂对体系粘度影响不大。三元体系共存时,表面活性剂和碱对水相视粘度影响有所抵消。三元注入液进入地层后,地层中大量的硅铝酸盐,经碱的侵蚀,产生较大浓度的硅酸根离子,并与Ca2+、Mg2+在地层流体中趋于平衡状态。油井温度、压力及动力学条件发生变化,离子平衡状态被打破,产生化学沉淀,并沉积成垢。三元采出系统内垢主要以碳酸钙、碳酸镁和硅酸盐等形式存在。根据所确定的碳酸盐和硅酸盐结垢预测方程,采出液稳定指数4.05.0之间,处于碳酸盐严重结垢和硅酸盐轻度结垢阶段。水质稳定剂的投加量与采出水中可形成碳酸盐的阴阳离子含量直接相关,当钙离子浓度≥30mg/l以及碳酸根含量≥100mg/l时,应当投加水质稳定剂。氟碳涂料对三元采出液的耐蚀性强,腐蚀速率低于0.025mm/a,具有低表面能的特性,可应用于三元采出系统管线防腐防垢。采用酸洗的方式除垢时,酸洗液的最佳组合是HCl7%+HF5%,除垢温度控制在40℃,除垢时间6h。空化防垢技术可用于三元地面系统防垢,液体温度42℃时,空化防垢技术对钙、镁离子的沉降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于1200mg/L浓度硅离子的成垢有明显效果。空化防垢技术对三元复合驱钙、镁、硅的结垢均有不同程度的预防作用,可直接应用于集输系统防垢,效果明显。pH、HCO3-、OH-、粘度和表面活性剂是影响三元污水处理主要因素,破乳和降粘是处理关键技术。三元采出液脉冲电脱水频率与乳化液中水滴振荡的固有频率接近时脱水率最高。二氧化氯可处理三元采出液,加药浓度在40mg/L,处理后的原油粘度下降25.8%。悬浮污泥过滤器能有效的去除三元采出污水中的细小悬浮固体。深度水处理48h过滤周期后,悬浮固体去除率75.7%,含量≤5mg/L,满足深度水水质指标。
陈奕良[5](2017)在《基于增产弹综合热化学作用对三元复合驱堵塞物解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是现阶段大庆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大庆油田实施强碱三元复合驱的区块在生产过程中,结垢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堵塞物主要成分包括石油重组分、聚合物包裹的碳酸盐垢、硅垢等。由于增产弹含能材料燃烧使得燃烧区域附近的水体进入超临界状态,可对石油重组分、聚合物裂解改质,同时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形成酸液,对碳酸盐垢、硅垢酸化溶蚀,达到解堵效果。本论文对三元复合驱的堵塞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由于各种水体、注入三元复合驱、岩石成分中的阴离子与阳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无机沉积物、硅物质聚沉生成的硅酸盐、腐蚀产物、聚合物、部分石油组分及泥沙等共沉积形成的混合物。此外,对本实验室中堵塞物样本进行分析,由水、石蜡块、较复杂胶状物组成,质量分数分别为67.81%、10.18%、22.01%,石蜡块中石油组分饱和烃、芳香烃、胶质、沥青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8.51%、13.12%、6.39%、1.98%。基于增产弹综合热化学作用,实验室模拟含能材料燃烧创造的井下超临界水体和酸液环境,研究了石蜡块在超临界水状态下的热裂解反应,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430℃、反应时间为1 h、水密度0.4g/cm3,并设计动力学模型,拟合度较好;聚丙烯酰胺在超临界水状态下的热裂解反应,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30℃、反应时间2h、聚丙烯酰胺与正二十八烷质量比为1;模拟酸化实验中,最佳酸浓度为:12%盐酸、4%氢氟酸(质量比),两者溶蚀率分别为25.6%、61.5%。综合以上分析结果,采用430℃、反应时间为1h、水密度0.4g/cm3、12%盐酸、4%氢氟酸的工艺条件,对堵塞物样本整体进行解堵实验,石蜡块中石油组分有较好的改质,聚丙烯酰胺浓度较低,酸化溶蚀率达到91.9%,可以认为本实验室堵塞物样本得到较好清除。本文还提出基于增产弹综合热化学作用的三元复合驱解堵技术思想和应用的可行性,进一步验证增产弹对于油井油品改质和堵塞物清除的先进思想与技术。
董海浪[6](2017)在《北二西弱碱化三元复合驱结垢规律研究》文中认为三元复合驱技术(ASP)是由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种化合物按适当比例混合构成的强化采油的新技术,三元复合驱技术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三元复合驱技术包括强碱(NaOH)三元复合驱和弱碱(Na2CO3)三元复合驱,其中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有更多的优势,弱碱三元复合驱能够成为更加具有发展前景的驱油技术。但是,由于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受到结垢问题的困扰,从而影响了它的推广应用。本文应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北二西地区的注入端和采出端垢样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分析该地区弱碱化三元复合驱结垢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取样观察、数据分析注入端和采出端结垢情况。分别从热力学、结晶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等方面对碳酸盐结垢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实验研究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悬浮物、温度、钙离子浓度和配制水质等不同因素对注入端系统成垢的影响。检测分析碱浓度、钙离子浓度、碳酸根离子浓度和硅、铝离子浓度等对采出端系统结垢的影响,从而对北二西地区弱碱化三元复合驱结垢规律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多种除垢方法的除垢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化学除垢剂除垢的方法效果最显着。通过实验对化学防垢剂进行筛选,结果是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DTPMPA)和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EDTMPS)按照1:1的比例进行复配对钙垢的防垢效果比其他防垢剂好,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比其他有机酸对硅垢的防垢效果好。
陈浩[7](2017)在《强碱三元复合驱成垢机理及防垢剂合成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三元复合驱油作技术为三次采油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强碱三元复合驱油的大规模推广,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因其开发生产特征与水驱存在明显差异,也带来不少技术难题。其中,在油层近井地带和采出液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结垢现象,引起油层或管道堵塞,从而诱发生产安全隐患、缩短作业周期、增加生产成本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强碱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推广的阻力。本次研究以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强碱三元复合驱油试验区块作为现场研究对象,结合地质、化学、油田开发等学科理论基础,通过开展岩心组分、采出液水质以及垢样的大量分析,并利用室内模拟实验明确了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成垢机理:在强碱注入地层后,岩石矿物在强碱作用下发生溶蚀作用,形成大量的Ca2+、Mg2+以及Si4+等离子,打破地层水溶液原有离子平衡,驱油体系运移使得地层条件发生改变,Ca2+、Mg2+离子结晶析出,Si4+离子吸附在钙镁晶体表面形成新的硅酸盐垢,起初呈絮状物悬浮于溶液中,最终聚集成垢。防垢剂作用机理的包括螯合作用、晶体畸变作用、双电层作用、静电斥力作用和阀值效应等方面,由三元共聚防垢剂单体性质优选自由基聚合反应为本次实验合成反应原理。结合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开发特征、防垢剂合成工艺要求以及应用推广趋势等方面因素,经多次实验优化,确定了适用于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防垢剂合成配方及条件:药剂的摩尔比确定为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引发剂((NH4)2S2O8+NaHSO3)=0.5:1:0.019:0.0089,引发合成温度为60℃,引发剂滴加时间确定为1.5h,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时间为2h。利用红外谱图分析合成产物,其同时具备三种合成单体的官能团,可明确合成产物是三元共聚产物。结合采出液水质分析结果和油田化学理论确立了将钙镁离子浓度作为防垢剂评价指标,并利用防垢率公式将防垢作用效果量化分析。开展不同水质条件下的防垢剂模拟实验,考察合成防垢剂的防垢效果,室内模拟实验评价结果表明:新型防垢剂能够有效抑制强碱三元复合驱体系垢的形成,并且复配防垢剂的作用效果优于单一类型。
蒋声东[8](2015)在《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结构变化及结垢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开发后期,水驱产量递减加快,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是一种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是油田抑制产量递减,保持稳产的有效办法。但随着三元复合驱在现场试验的展开,逐渐暴露出许多新问题:碱与油层水及矿物反应会导致结垢和伤害油层,结垢问题日趋严重,致使工作强度加大,生产井作业周期延长,生产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油层动用状况和剩余油分布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系统的研究强碱三元复合驱后油层物性变化和剩余油的分布。本文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了三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类型、分布规律及剩余油轻重组分含量;通过微观可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复合驱油体系微观驱替特征;通过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了三元复合驱后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润湿性变化以及结垢情况;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三元复合驱岩心结垢机理、过程及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室内实验结合现场实际研究了三元复合驱化学防垢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共分成三大类共七种类型的剩余油,第一类为束缚态剩余油,包括孔表薄膜状剩余油、颗粒吸附状剩余油和狭缝状剩余油;第二类为半束缚态剩余油,包括角隅状剩余油和喉道状剩余油;第三类为自由态剩余油,包括簇状剩余油和粒间吸附状剩余油。其中,天然岩心束缚态剩余油相对百分比含量比水驱后少13个百分点,说明三元复合驱对于水驱简单的机械冲刷作用驱替不动的束缚态剩余油的驱替效果更好;三元驱后存在的七种类型剩余油仍然以孔表薄膜状为主,三元复合驱后地层中重质油所占比例更大;强碱对地层岩石矿物的溶蚀等作用,形成大量泥质和细小颗粒,产生了水驱中不存在的粒间吸附状剩余油。三元驱替剂对地层的溶蚀伤害比较明显,碱溶反应形成的物质对注入压力及采出液均有影响;三元复合驱后岩心润湿性由亲油向亲水方向转变,有利于原油的流动和驱替:长石和石英、粘土矿物的溶蚀现象比较严重,孔隙中充填颗粒状物质,矿物表面有小块次生石英生成,对驱油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地层中长石等矿物与碱反应生成的Al、Si垢对流体的流动会形成一定的阻碍;地层中大量的硅酸根离子是硅垢形成的根本原因,其成垢的影响因素多,近井地带满足成垢条件导致油井出砂严重;SY-401型新型防垢剂同时对钙镁垢及硅垢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无动力加药方式更适合于普遍应用。这些结论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驱油理论,有助于推动油田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方法的规模化应用进程。
关晓燕[9](2013)在《油田防垢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有效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一种新型的三次采油技术(同时使用了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ASP的复合三元驱油体系),正在日益受到世界各大油田的关注。但是由于采出液中富含有碱性成分,在生产过程中地层矿物质就往往会遭到腐蚀,溶蚀出来的矿物进入采出液被携带出地层。在采出液的集输和处理等操作过程中,地面某些系统出现了严重的结垢现象,这给正常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同时又增加了维修的成本。如何在提高采油率的同时,又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结垢的形成已成为现在各大油田急待解决的难题。目前,人们认为化学防垢剂是解决这一问题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位于马来酸酐类聚合物分子链上的每个碳原子均连接了一个羧基(-COOH),在水溶液中它容易电解出H+,生成一COO-,这样就使分子表面的平均电荷密度增加。同时,由于分子中氢键作用的存在,该类聚合物很容易与溶液中的阳离子螯合生成能量较低的环状络合物,所以马来酸酐类的共聚物均显示出了优异的防垢性能。近年来,随着结垢物组成成分的越来越复杂,防垢也变得越来越难,而多种官能团间的协同效应便适时成为防垢剂的研究热点。使多种功能的化学基团并存于同一共聚物分子中,发挥它们的协同防垢作用,制备出同时具有防硅垢与碳酸垢的多功能防垢剂,不失为解决三元复合驱采油系统结垢问题的好方案。本文以马来酸酐为共聚物主体,引入其它不同单体,采用溶液共聚的方法,制备了四种不同的有机磷羧酸类共聚物防垢剂,并研究了它们的共聚条件和成垢体系(主要是防垢剂的加药浓度、体系的pH值及温度)对硅垢防垢率的影响以及防垢剂的作用机理。1)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酰胺(AM)、聚乙二醇4000(PEG)、次亚磷酸钠(SHP)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四元共聚物防垢剂MAPS。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防垢剂的最佳合成条件,考察了防垢剂用量、体系pH值和温度对防垢剂防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PS的最佳合成条件为:聚合温度85°C,聚合时间4h,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12%(过硫酸铵占75%,亚硫酸氢钠占25%),单体配比n(MA):n(AM):n(PEG):n(SHP)=1:0.8:0.04:0.5。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得的共聚物浓度为50mg/L时,硅垢防垢率达到68.01%,防垢效果较好。对于硅垢,MAPS存在低剂量效应,防垢剂加量为100mg/L时,防垢率达到最大值82.56%,并且MAPS适合于弱碱低温环境使用;对于碳酸钙垢,MAPS表现出优异的防垢性能。2)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酰胺(AM)、柠檬酸(CA)、次亚磷酸钠(SHP)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四元共聚物防垢剂MACS。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防垢剂的最佳合成条件,考察了防垢剂用量、体系pH值和温度对防垢剂防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CS最佳合成条件为:聚合温度85℃,聚合时间4h,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20%,单体配比n(MA):n(AM):n(CA):n(SHP)=1:0.8:1.5:0.5。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得的共聚物浓度为50mg/L时,硅垢防垢率为78.28%,防垢效果很好。对于硅垢,随着防垢剂加量的增加,防垢率增加不明显,并且MACS具有一定的抗碱和抗高温的能力;对于碳酸钙垢,MACS表现出了低剂量效应。3)以马来酸酐(MA)、柠檬酸(CA)、聚乙二醇4000(PEG)、次亚磷酸钠(SHP)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四元共聚物防垢剂MCPS。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防垢剂的最佳合成条件,考察了防垢剂用量、体系pH值和温度对防垢剂防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CPS的最佳合成条件为:聚合温度为80℃,聚合时间为4h,引发剂占单体总质量的20%,单体配比为1:1.5:0.06:0.5。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得的共聚物浓度为50mg/L时,硅垢防垢率为66.75%,防垢效果较好。对于硅垢,MCPS具有溶限效应,当防垢剂加量为100mg/L时,防垢率达到最大值80.37%,并且MCPS抗碱和耐高温性能差;对于碳酸钙垢,MCPS防垢效果良好。4)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酰胺(AM)、烯丙基磺酸钠(SAS)、次亚磷酸钠(SHP)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四元共聚物防垢剂MASS。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防垢剂的最佳合成条件,考察了防垢剂用量、体系pH值和温度对防垢剂防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SS的最佳合成条件为:聚合温度为85℃;聚合时间为3.5h;引发剂占单体总质量的15%;单体配比为1.25:0.8:0.5:0.5。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得的共聚物浓度为50mg/L时,硅垢防垢率为72.48%,防垢效果很好。对于硅垢,MASS表现出溶限效应,当防垢剂加量为100mg/L时,防垢率达到最大值85.4%,并且在pH=8时防垢效果好,但不适于高温环境;对于碳酸钙垢,MASS防垢效果理想。
陈健斌[10](2013)在《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结垢机理及防垢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是油田开发后期的重要技术措施,大庆油田自2009年以来,三次采油区块不再安排聚合物驱,而全面开展三元复合驱,随着三元复合驱的推广使用,在油层近井地带以及采出液中均出现了结垢现象,垢的存在不仅造成生产隐患、降低生产效率、增大生产成本,同时还制约了三元复合驱技术的广泛应用。本论文以大庆油田采油四厂实际情况为例,研究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三元复合驱强碱驱油体系采出液与地层岩石的相互作用,分析了三元复合驱强碱驱油体系采出液的结垢成因,并得出三元复合驱强碱驱油体系采出液的结垢机理。针对三元复合驱强碱驱油体系采出液的成垢特点,确立以化学防垢剂作为三元复合驱强碱驱油体系采出液防垢的技术核心,确定了以自由基聚合的反应原理,设计了合成试验,自行研制出一种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反应单体,(NH4)2S2O8+NaHSO3为引发剂,去离子水为溶剂,适用于三元复合驱强碱驱油体系采出液的三元共聚型高分子防垢剂,通过研究防垢剂主单体摩尔比、引发合成温度、引发剂配比等实验条件对防垢效果的影响,由此得出最佳合成条件:n(MA:AA:AMPS:(NH4)2S2O8+NaHSO3)=0.5:1:0.019:0.0089,,通入氮气0.5h,引发温度60℃,引发剂滴加时间1.5h,继续反应时间2h。以配置的模拟现场注入水及采出液为研究对象,研究建立了三元复合驱防垢剂的评价方法。同时根据三元复合驱现场实验条件,在不同研究体系下评价了防垢剂的防垢效果,实验表明,防垢剂在20mg/L的用量下,综合防垢率达到85%以上。为了验证结垢机理及防垢剂的合成,本论文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傅立叶红外谱图分析等手段进行了分析测试,测试数据表明,得出与上述研究成果相一致的结论。
二、三元复合驱采油井用的固体缓释防垢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元复合驱采油井用的固体缓释防垢剂(论文提纲范文)
(1)油田常用阻垢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油田结垢的原因 |
2 阻垢剂的种类和阻垢机理 |
2.1 油田阻垢剂的种类 |
2.2 阻垢机理 |
3 阻垢剂的发展前景 |
4 新型磷酸类阻垢剂 |
5 结语 |
(2)复合驱清防垢方案调整智能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清防垢方案调整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化学机理的清防垢方案调整方法 |
1.2.2 基于人工智能的清防垢方案调整方法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专家系统的清防垢方案调整模型设计 |
2.1 引言 |
2.2 清防垢机理研究 |
2.2.1 结垢机理研究 |
2.2.2 清防垢机理研究 |
2.3 清防垢方案制定实际流程分析 |
2.3.1 方案制定实际工作流程分析 |
2.3.2 方案调整机制分析 |
2.3.3 方案制定工作流程中的难点 |
2.4 基于专家系统的清防垢方案调整模型设计 |
2.4.1 清防垢方案调整智能化的必要性 |
2.4.2 专家系统对清垢方案设计的适应性 |
2.4.3 模型总体框架设计思路 |
2.4.4 方案调整模型总体框架设计 |
2.4.5 方案调整模型组成 |
2.5 模型可行性分析与重点研究内容 |
2.5.1 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2.5.2 模型重点研究内容分析 |
2.6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复合驱清防垢方案调整知识库及推理机设计 |
3.1 引言 |
3.2 清防垢方案调整知识分析 |
3.2.1 方案调整知识分析 |
3.2.2 方案调整知识分类 |
3.2.3 方案调整知识来源 |
3.3 清防垢方案调整知识库构建 |
3.3.1 知识获取 |
3.3.2 知识表示 |
3.3.3 知识库的构建 |
3.4 清防垢方案调整推理机的设计 |
3.4.1 推理方法 |
3.4.2 推理过程 |
3.4.3 推理机控制策略 |
3.4.4 推理机封装方法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清防垢方案评价 |
4.1 引言 |
4.2 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方案评价的适用性 |
4.2.1 清防垢方案评价原理 |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
4.2.3 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方案评价的适用性 |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清防垢方案评价过程设计 |
4.3.1 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及评价结果集的确定 |
4.3.2 方案评价隶属函数的确定 |
4.3.3 方案模糊评价矩阵的构造 |
4.3.4 方案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 知识库的自动更新过程 |
4.5 实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驱清防垢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2.1 系统设计路线 |
5.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5.2.3 系统应用流程分析 |
5.2.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2.5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配置 |
5.3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3.1 系统基础平台设计与实现 |
5.3.2 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3)TM油藏成垢机制与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水井结垢研究现状 |
1.2.2 储层结垢研究现状 |
1.2.3 防垢剂效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TM油藏油水井结垢机制分析 |
2.1 油水井水样、垢样分析 |
2.1.1 油水井垢样组分分析 |
2.1.2 油水井水组成分析 |
2.2 油水井结垢趋势预测 |
2.2.1 结垢趋势预测方法 |
2.2.2 结垢趋势预测结果 |
2.3 油水井结垢机理 |
2.3.1 结垢的过程 |
2.3.2 影响结垢的内在因素 |
2.3.3 影响结垢的外在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M油藏储层敏感性评价 |
3.1 TM油藏储层岩样分析 |
3.1.1 岩心的制备 |
3.1.2 岩心参数的测定 |
3.1.3 岩心参数测定结果 |
3.2 TM油藏速敏性评价 |
3.2.1 实验装置与步骤 |
3.2.2 实验数据处理 |
3.2.3 实验结果分析 |
3.3 TM油藏水敏性评价 |
3.3.1 实验步骤 |
3.3.2 实验数据处理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M油藏储层结垢及危害 |
4.1 H222区块储层注水实验 |
4.1.1 模拟地层注水实验 |
4.1.2 模拟储层污水回注实验 |
4.1.3 H222区块储层注水实验结果 |
4.2 T305区块储层注水实验 |
4.2.1 模拟地层注水实验 |
4.2.2 模拟地层回注污水实验 |
4.2.3 T305区块储层注水实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防垢手段与现场试验分析 |
5.1 除垢手段及常用防垢剂 |
5.1.1 除垢技术 |
5.1.2 常规防垢剂 |
5.2 TM油藏油水井防垢及治理 |
5.2.1 防垢防腐及杀菌措施条件 |
5.2.2 现场试验 |
5.3 TM油藏储层清防垢实验 |
5.3.1 岩心除垢试验 |
5.3.2 现场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及除防垢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三次采油技术 |
1.2 强碱三元复合驱技术 |
1.3 强碱三元复合驱结垢研究 |
1.4 强碱三元复合驱除垢研究 |
1.5 弱碱三元复合驱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性能评价试验研究 |
2.1 试验区选择 |
2.1.1 试验层系地质特征 |
2.1.2 储层矿物组成及敏感性分析 |
2.1.3 试验区及开发层系确定 |
2.2 弱碱三元体系驱油试验方案 |
2.2.1 聚合物的筛选 |
2.2.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2.2.3 界面活性图的测定 |
2.3 弱碱三元体系性能评价 |
2.3.1 化学剂对弱碱三元体系影响 |
2.3.2 弱碱三元体系稳定性评价 |
2.3.3 弱碱三元体系吸附性评价 |
2.3.4 弱碱三元体系流变性评价 |
2.3.5 油水分离特性评价 |
2.3.6 驱油效果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成垢规律和机理研究 |
3.1 三元复合驱地面管线内堵塞物成分分析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及原理 |
3.2 结垢规律实验研究 |
3.2.1 碳酸盐结垢预测 |
3.2.2 硅酸盐结垢预测 |
3.2.3 硫酸盐结垢机理 |
3.2.4 铁盐形成机理 |
3.2.5 采出液离子成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面管线防垢及除垢技术研究 |
4.1 防垢水质稳定剂评价 |
4.2 氟碳涂料用于弱碱ASP地面管线防垢技术研究 |
4.2.1 防腐防垢原理 |
4.2.2 防腐防垢性能实验 |
4.2.3 防腐防垢现场试验 |
4.3 酸洗配方复配及优化 |
4.3.1 溶垢率影响 |
4.3.2 最佳条件下的溶垢率 |
4.3.3 腐蚀率的测定 |
4.3.4 酸洗配方的优化 |
4.4 空化射流用于弱碱ASP地面管线除垢技术研究 |
4.4.1 空化防垢原理 |
4.4.2 空化防垢室内实验 |
4.4.3 空化防垢装置设计 |
4.4.4 对注入液结垢趋势影响研究 |
4.4.5 空化防垢技术现场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弱碱三元采出液站内处理技术研究 |
5.1 三元采出液原油脱水技术 |
5.1.1 三元采出液的形成和稳定机制 |
5.1.2 三元采出液脱水特点 |
5.1.3 三元采出液脉冲电脱水试验 |
5.2 三元污水氧化法处理技术研究 |
5.2.1 三元污水水质特性 |
5.2.2 二氧化氯浓度的确定 |
5.2.3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 |
5.2.4 二氧化氯处理三元污水反应机理 |
5.2.5 现场试验 |
5.3 弱碱ASP污水处理 |
5.3.1 悬浮污泥过滤器 |
5.3.2 三元驱污水微絮凝悬浮污泥过滤处理 |
5.4 三元采出液深度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与专利目录 |
致谢 |
(5)基于增产弹综合热化学作用对三元复合驱堵塞物解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三元复合驱技术 |
1.2.1 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 |
1.2.2 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现状 |
1.2.3 三元复合驱防垢技术研究现状 |
1.2.4 三元复合驱除垢技术研究现状 |
1.3 超临界水应用 |
1.3.1 超临界水 |
1.3.2 超临界水应用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三元复合驱堵塞物及堵塞原因分析 |
2.1 三元复合驱采出井堵塞物样本 |
2.2 三元复合驱堵塞原因分析 |
2.2.1 硅垢的形成 |
2.2.2 碳酸盐垢的形成 |
2.2.3 共沉积堵塞 |
2.3 三元复合驱堵塞物样本预处理 |
2.3.1 堵塞物样本水分离 |
2.3.2 堵塞物样本油分离 |
2.3.3 堵塞物样本与酸的反应 |
2.4 三元复合驱堵塞物样本各组分分析 |
2.4.1 实验药品 |
2.4.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4.3 堵塞物样本中石油组分分析 |
2.4.4 堵塞物样本中其他组分分析 |
2.4.5 堵塞物样本组分分析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元复合驱堵塞物解堵研究 |
3.1 实验用主要药品、实验仪器及装置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三元复合驱堵塞物样本中石油组分解堵改质研究 |
3.2.1 实验过程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3.3 三元复合驱堵塞物样本中聚合物在超临界水状态下的热裂解实验 |
3.3.1 正交试验设计 |
3.3.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及试验 |
3.3.3 聚丙烯酰胺浓度的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
3.3.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3.5 确定最优工艺条件 |
3.4 三元复合驱堵塞物样本中无机物成分酸化实验 |
3.4.1 酸液类型的选择 |
3.4.2 盐酸浓度的选择 |
3.4.3 氢氟酸浓度的选择 |
3.5 最优工艺条件下解堵效果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增产弹综合热化学作用的三元复合驱解堵技术实现 |
4.1 增产弹技术定义 |
4.2 基于增产弹综合热化学作用的三元复合驱解堵技术 |
4.2.1 基于增产弹综合热化学作用的三元复合驱解堵技术思想 |
4.2.2 基于增产弹综合热化学作用的三元复合驱解堵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北二西弱碱化三元复合驱结垢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
0.3 三元复合驱技术提高采收率原理 |
0.4 三元复合驱应用及其存在的结垢问题 |
0.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
1.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1.2 研究区域沉积特征 |
1.3 研究区成藏特征 |
第二章 北二西弱碱化三元复合驱注入端结垢规律 |
2.1 实验仪器 |
2.2 注入端结垢情况 |
2.3 注入端结垢的成因分析及结垢机理研究 |
2.4 注入端结垢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章 北二西弱碱化三元复合驱采出端结垢规律 |
3.1 采出端结垢情况 |
3.2 采出端垢的成因分析 |
3.3 采出液中各项离子变化与结垢的关系 |
3.4 不同阶段采油井结垢特点 |
第四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化学防垢技术研究 |
4.1 防垢剂的防垢机理 |
4.2 化学除垢剂 |
4.3 三元复合驱钙垢防垢剂筛选 |
4.4 三元复合驱硅垢防垢剂筛选 |
4.5 不同成垢阶段化学控制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强碱三元复合驱成垢机理及防垢剂合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研究现状 |
1.2.2 三元复合驱防垢技术研究现状 |
1.3 常用有机防垢剂 |
1.3.1 高分子共聚物阻垢剂 |
1.3.2 含磷聚合物 |
1.3.3 环境友好型聚合物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强碱三元复合驱体系成垢机理研究 |
2.1 试验区岩心组分分析 |
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水质分析 |
2.2.1 采出液现场水质跟踪监测 |
2.2.2 采出液室内水质分析 |
2.3 三元复合驱驱替剂含量对采出水质影响 |
2.4 现场采出液悬浮物的表征 |
2.5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区块垢样分析 |
2.6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油成垢机理分析 |
2.6.1 成垢机理分析 |
2.6.2 硅垢形成室内模拟 |
2.6.3 硅离子质量浓度对结垢的影响 |
2.6.4 强碱三元复合驱油成垢机理分析 |
第三章 强碱三元复合驱体系防垢剂合成 |
3.1 防垢剂作用机理 |
3.2 防垢剂合成基本原理 |
3.3 引发剂 |
3.4 合成单体优选 |
3.5 防垢剂的合成 |
3.5.1 主要试剂 |
3.5.2 合成步骤 |
3.5.3 合成实验 |
3.5.4 合成条件的优化 |
3.6 红外谱图分析 |
3.6.1 单体的红外谱图分析 |
3.6.2 合成产物的红外谱图分析 |
第四章 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防垢剂效果评价 |
4.1 防垢剂评价方法的建立 |
4.1.1 模拟注入水的配制 |
4.1.2 三元复合驱防垢剂评价方法的建立 |
4.2 防垢剂效果评价实验步骤 |
4.2.1 实验准备 |
4.2.2 实验步骤 |
4.3 防垢剂在不含三元组分条件下防垢效果评价 |
4.4 防垢剂在二元复合条件下防垢效果评价 |
4.5 防垢剂在现场注入水条件下防垢效果评价 |
4.6 防垢剂在现场采出水条件下防垢效果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8)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结构变化及结垢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三元复合驱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化学驱方法概述 |
1.2.2 三元复合驱技术 |
1.3 三元复合驱后储层流体性质研究现状 |
1.4 三元复合驱结垢及防垢去垢研究现状 |
1.4.1 三元复合驱结垢现状 |
1.4.2 三元复合驱防垢去垢采用方法及效果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流体特征研究 |
2.1 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储层流体分布规律 |
2.1.1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工作原理和特点 |
2.1.2 实验材料及过程 |
2.1.3 剩余油分布描述 |
2.1.4 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分析 |
2.1.5 微观剩余油轻重组分分析 |
2.2 三元复合驱微观驱替特征 |
2.2.1 实验步骤 |
2.2.2 微观驱替实验结果 |
2.2.3 剩余油形成机理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强碱三元复合驱储层岩心物性特征变化研究 |
3.1 三元复合驱岩心扫描电镜对比实验 |
3.1.1 实验仪器、材料及步骤 |
3.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 三元复合驱颗粒运移实验 |
3.2.1 实验步骤 |
3.2.2 实验结果 |
3.3 储层润湿性变化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强碱三元复合驱储层结垢研究 |
4.1 储层岩石结垢机理 |
4.1.1 碱与岩石矿物反应机理 |
4.1.2 地层岩石的碱溶反应 |
4.1.3 非硅垢质形成机理 |
4.1.4 硅垢的形成机理 |
4.2 硅垢成垢过程实验 |
4.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2.2 单纯Si~(4+)溶液成垢实验 |
4.2.3 加入Ca~(2+)、Mg~(2+)溶液成垢实验 |
4.2.4 加入聚丙烯酰胺溶液成垢实验 |
4.2.5 加入表活剂溶液成垢实验 |
4.2.6 模拟三元复合体系溶液成垢实验 |
4.3 硅垢形成过程影响因素 |
4.3.1 实验原理及步骤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强碱三元复合驱化学防垢技术研究 |
5.1 三元复合驱防垢剂筛选 |
5.1.1 三元复合驱钙镁垢防垢剂筛选 |
5.1.2 三元复合驱硅垢防垢剂筛选 |
5.1.3 SY-401型防垢剂防垢机理 |
5.2 防垢剂性能评价 |
5.2.1 钙离子含量对防垢剂防垢效果的影响 |
5.2.2 硅离子含量对防垢剂防垢效果的影响 |
5.2.3 防垢剂的用量及使用条件分析 |
5.3 防垢剂的现场应用 |
5.3.1 防垢剂加药工艺 |
5.3.2 现场实际应用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油田防垢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三元复合驱技术 |
1.1.1 三元复合驱技术的产生 |
1.1.2 三元复合驱技术的特点 |
1.2 三元复合驱的结垢问题 |
1.2.1 三元复合驱的结垢原因 |
1.2.2 三元复合驱结垢的影响因素 |
1.2.3 三元复合驱的结垢现状 |
1.2.4 三元复合驱的防垢现状 |
1.3 常用的防垢技术 |
1.3.1 物理防垢技术 |
1.3.2 化学防垢技术 |
1.3.3 工艺防垢技术 |
1.4 防垢剂的研究现状 |
1.4.1 防垢剂的种类 |
1.4.2 防垢剂的作用机理 |
1.5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MAPS四元共聚物防垢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本章概述 |
2.2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硅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1 曲线绘制的原理 |
2.3.2 曲线绘制的步骤 |
2.4 MAPS四元共聚物的制备 |
2.5 共聚反应条件对硅垢防垢率的影响 |
2.5.1 单因素实验 |
2.5.2 正交实验 |
2.6 MAPS四元共聚物防垢剂的性能评价方法 |
2.6.1 溶液的配置 |
2.6.2 硅垢防垢率的测定步骤 |
2.6.3 钙垢防垢率的测定步骤 |
2.6.4 四元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
2.6.5 四元共聚物的作用机理 |
2.7 MAPS四元共聚物防垢剂的硅垢防垢率的影响因素 |
2.7.1 不同浓度的四元共聚物对硅垢防垢率的影响 |
2.7.2 成垢体系的酸碱性对四元共聚物硅垢防垢率的影响 |
2.7.3 成垢体系的温度对四元共聚物硅垢防垢率的影响 |
2.8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8.1 MAPS四元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
2.8.2 合成条件对硅垢防垢率的影响 |
2.8.3 MAPS四元共聚物的硅垢防垢率的影响因素 |
2.8.4 MAPS四元共聚物的钙垢防垢率的测定 |
2.8.5 四元共聚物加入前后垢样扫描电镜图及防垢机理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ACS四元共聚物防垢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本章概述 |
3.2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3.3 MACS四元共聚物的制备 |
3.4 共聚反应条件对硅垢防垢率的影响 |
3.4.1 单因素实验 |
3.4.2 正交实验 |
3.5 MACS四元共聚物防垢剂的性能评价方法 |
3.6 MACS四元共聚物防垢剂的硅垢防垢率的影响因素 |
3.7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7.1 MACS四元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
3.7.2 合成条件对硅垢防垢率的影响 |
3.7.3 MACS四元共聚物的硅垢防垢率的影响因素 |
3.7.4 MACS四元共聚物的钙垢防垢率的测定 |
3.7.5 MACS四元共聚物加入前后垢样扫描电镜图及防垢机理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CPS四元共聚物防垢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本章概述 |
4.2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4.3 MCPS四元共聚物的制备 |
4.4 共聚反应条件对硅垢防垢率的影响 |
4.4.1 单因素实验 |
4.4.2 正交实验 |
4.5 MCPS四元共聚物防垢剂的性能评价方法 |
4.6 MCPS四元共聚物防垢剂的硅垢防垢率的影响因素 |
4.7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7.1 MCPS四元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
4.7.2 合成条件对硅垢防垢率的影响 |
4.7.3 MCPS四元共聚物的硅垢防垢率的影响因素 |
4.7.4 MCPS四元共聚物的钙垢防垢率的测定 |
4.7.5 MCPS四元共聚物加入前后垢样扫描电镜图及防垢机理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ASS四元共聚物防垢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本章概述 |
5.2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5.3 MASS四元共聚物的制备 |
5.4 共聚反应条件对硅垢防垢率的影响 |
5.4.1 单因素实验 |
5.4.2 正交实验 |
5.5 MASS四元共聚物防垢剂的性能评价方法 |
5.6 MASS四元共聚物防垢剂的硅垢防垢率的影响因素 |
5.7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7.1 MASS四元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
5.7.2 合成条件对硅垢防垢率的影响 |
5.7.3 MASS四元共聚物的硅垢防垢率的影响因素 |
5.7.4 MASS四元共聚物的钙垢防垢率的测定 |
5.7.5 MASS四元共聚物加入前后垢样扫描电镜图及防垢机理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结垢机理及防垢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研究现状 |
1.2.1 三次采油技术 |
1.2.2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的现场实验研究 |
1.3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防垢技术的现状及研究 |
1.3.1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结垢现状 |
1.3.2 三元复合驱防垢技术的应用 |
1.4 水处理中常用的有机防垢剂 |
1.4.1 高分子共聚物阻垢剂 |
1.4.2 含磷聚合物 |
1.4.3 环境友好型聚合物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1 三元复合驱结垢机理研究及防垢剂的研制 |
1.5.2 三元复合驱结垢机理及防垢技术的研究思路 |
1.6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三元复合驱强碱驱油体系结垢机理的研究 |
2.1 本章概述 |
2.2 三元复合驱矿场地质特征与油层岩石组成分析 |
2.3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水质分析 |
2.3.1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现场水质跟踪监测分析 |
2.3.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水质室内分析 |
2.4 ASP 含量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水质的影响 |
2.5 三元复合驱现场采出液中悬浮物的表征 |
2.5.1 乳状液的 X 偏光显微镜表征 |
2.5.2 污水中悬浮物颗粒的表征 |
2.6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区块垢样分析 |
2.6.1 垢样采集 |
2.6.2 垢样组成分析 |
2.7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成垢原因与结垢机理归纳 |
2.7.1 成垢原因分析 |
2.7.2 室内模拟硅垢的形成 |
2.7.3 不同硅离子质量浓度体系的结垢研究 |
2.7.4 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硅垢结垢机理归纳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元复合驱强碱驱油体系防垢剂的合成 |
3.1 本章概述 |
3.2 防垢剂作用机理 |
3.2.1 防垢剂的定义 |
3.2.2 防垢剂的作用机理 |
3.3 防垢剂的反应原理、引发剂及合成单体的选择 |
3.3.1 防垢剂的合成反应原理 |
3.3.2 引发剂的选择 |
3.3.3 合成单体的选择 |
3.4 防垢剂的合成 |
3.4.1 主要试剂 |
3.4.2 合成步骤 |
3.4.3 合成实验 |
3.4.4 最佳合成条件的确定 |
3.5 红外谱图分析 |
3.5.1 单体的红外谱图分析 |
3.5.2 合成产物的红外谱图分析 |
第4章 三元复合驱强碱驱油体系防垢剂的效果评价与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 本章概述 |
4.2 防垢剂评价方法的建立 |
4.2.1 模拟注入水的配制 |
4.2.2 三元复合驱防垢剂评价方法的建立 |
4.3 防垢剂的效果评价 |
4.3.1 主要试剂 |
4.3.2 防垢剂在三元复合驱强碱驱油体系下的防垢效果评价 |
4.4 防垢剂防硅垢的效果评价 |
4.4.1 防垢剂对采出水的效果评价实验 |
4.4.2 防垢剂对采出水的效果评价实验 |
4.5 聚合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
4.5.1 实验 |
4.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三元复合驱采油井用的固体缓释防垢剂(论文参考文献)
- [1]油田常用阻垢剂的研究进展[J]. 王洋洋,刘庆旺,范振忠,王彪,郭昊,王娇. 石油化工, 2021(11)
- [2]复合驱清防垢方案调整智能方法研究与实现[D]. 张岩.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3]TM油藏成垢机制与治理对策[D]. 仝春玥.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及除防垢工艺技术研究[D]. 印重.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5]基于增产弹综合热化学作用对三元复合驱堵塞物解堵研究[D]. 陈奕良.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
- [6]北二西弱碱化三元复合驱结垢规律研究[D]. 董海浪.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7]强碱三元复合驱成垢机理及防垢剂合成与评价[D]. 陈浩.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1)
- [8]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结构变化及结垢机理研究[D]. 蒋声东.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3)
- [9]油田防垢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关晓燕.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7)
- [10]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结垢机理及防垢剂的研究[D]. 陈健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