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肿腿蜂属新记录及一新种记述(膜翅目 :肿腿蜂科,肿腿蜂亚科)(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闫家河,刘经贤,生钦海,柏鲁林,夏明辉,杨启萌,王涛,王晶,赵燕,武海卫[1](2021)在《白蜡外齿茎蜂天敌种类调查初报》文中研究指明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 Wei是白蜡树Fraxinus spp.重要枝梢害虫。本文通过对采自20多个省份寄主的室内饲养,共收集到白蜡外齿茎蜂捕食性天敌4种、寄生性天敌11种,对已定名种类的成虫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杨怀文[2](2015)在《我国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利用三十年回顾(上篇)》文中指出本文参阅了从1985—2014近30年有关我国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利用发表的文献,尤其是发表在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的文章。从天敌资源的调查与分类、优势天敌的人工繁殖与释放、与繁殖和释放相关的基础研究、成功的天敌昆虫引进、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期望此文能使读者了解近30年来我国生防前辈所作出的贡献,和后辈继往开来的创新成就;认识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在我国农林业生产曾发挥的作用。由于此文篇幅较长,分上、下两篇发表。天敌资源的调查与分类、优势天敌的人工繁殖与释放归为上篇,与繁殖和释放相关的基础研究、成功的天敌昆虫引进、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策略研究归为下篇。
魏书军[3](2009)在《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与进化及其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线粒体基因组具有基因组小、基因组成稳定、普遍为母性遗传和较少发生重组等特点,成为基因组学和进化研究的理想材料,也为系统发育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分子标记。初步研究表明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在碱基组成和基因排列等方面有其特殊性,然而相对于膜翅目庞大的类群,已测定的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的种类非常有限。因此,对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对揭示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以及研究该类群复杂的系统发育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大规模测序和注释,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手段分析了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与进化,并通过大量的比较分析,阐明了相关的进化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对膜翅目在全变态类昆虫中的位置以及膜翅目内各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测定了膜翅目5个科11个种和长翅目1个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别对每个基因组进行了注释,分析了各基因组的基因组成、基因间隔区、基因排列方式、密码子使用情况、tRNA和rRNA基因的二级结构以及A+T富含区的结构等;发现广旗腹蜂Evania appendigaster线粒体基因组中有一段位于atp8和atp6之间的基因间隔区并可以形成mRNA二级结构,推测该区域是蛋白质编码基因atp8和atp6转录产物切割的信号位点;发现了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线粒体基因组中位于cox1和cox2之间A+T含量极高(99.1%)的一条串联重复序列(1515 bp),推测该区域是由于cox1基因3’末端一段17 bp序列发生滑连错配,并经过一系列独立的串联重复和随机突变、插入和缺失事件形成的;分析了白蜡吉丁虫柄腹茧蜂Spathius agrili、长尾全裂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和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 A+T富含区中与复制/转录相关的元素(Poly-T stretch、[TA(A)]n-like stretch、颈环结构(Stem-and-loop Structure)和位于颈环结构5’端的ATA和3’端G(A)nT结构),首次在六足总纲中从结构上证明了A+T富含区颠倒的现象;发现菜蛾盘绒茧蜂线粒体基因组是目前已知基因重排最频繁的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推测认为其基因排列方式是由3类基因重排事件造成的。(2)发现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中发生重叠的基因很少发生基因重排,而发生重排的基因的两侧通常具有基因间隔区。在atp8和atp6之间以及nad4和nad4l之间通常具有一段基因重叠区,因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较为稳定;发现一段位于trnS1和nad1之间的基因间隔区的保守序列,推测该区域为线粒体基因组复制终止的信号序列(mtTERM);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中trnK和trnS2使用与其它线粒体基因组不同的TTT和TCT做反密码子,发现这两个tRNA基因中非常规反密码子的使用与基因重排具有较高的相关性。(3)通过分析未校正的Pi、非同义替换率与同义替换率的比率Ka/Ks以及Jukes-Cantor校正的非同义替换率与同义替换率的比率Ka/Ks(JC)等进化参数,发现膜翅目线粒体基因进化的速率高于其它全变态类昆虫;在全变态类昆虫中,had6、atp8、nad4l和nad2的进化速率最快,cox1、cox2、cob和had5基因较保守;膜翅目中,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中国红光熊蜂Bombus ingitus、双色麦峰Melipogla bicolor、盖拉头甲肿腿蜂Cephalonomia gallicola、眼斑驼盾蚁蜂Radoszkowskius oculata和樟虫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amphoraphilus的Ka/Ks较高,长尾全裂茧蜂、金小蜂Nasonia longicornis和叶蜂Perga condei的较低。茧蜂科Braconidae内部各亚科的种类之间Ka/Ks差异较大。多数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中发生颠换的次数多于转换。广旗腹蜂和眼斑驼盾蚁蜂发生替换(转换+颠换)的次数最多。(4)膜翅目线粒体基因具有较高的重排速率,基因重排的程度在膜翅目各类群间存在差异,广腰亚目基因排列较细腰亚目保守,叶蜂P.condei已测序列中只发生了1次基因重排事件,而细腰亚目中各种类的基因重排次数在2~18不等;发生重排的基因主要集中在4个重排热点区:A+T富含区-nad2、nad2-cox1、cox2-atp8和nad3-nad5;重排的基因以tRNA为主,蛋白质编码基因和rRNA基因的重排只发生在少数种类中;在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中,移位、倒置、基因洗牌和异位倒置等不同类型的重排事件发生的频率相似;首次提出了异位倒置是由两次重排事件引起的重排机理。(5)在目前已测的六足总纲各目中,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的A+T含量最高,鳞翅目Lepidoptera次之,缨翅目Thysanoptera和等翅目Isoptera的最低。膜翅目中,广腰亚目线粒体基因组的A+T含量较细腰亚目低;但在细腰亚目中,旗腹蜂的A+T含量较低,甚至低于广腰亚目中的种类。(6)膜翅目中茧蜂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碱基组成偏向性发生了颠倒,其A+T富含区与复制/转录相关的元素的颠倒支持了碱基组成偏向性的颠倒是由于基因组复制起点的倒置引起的理论假设。(7)比较分析了133个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发现碱基组成偏向性的颠倒在六足总纲中独立进化了3次,分别出现在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7个种)、虱目Phthiraptera长角羽虱科Philopteridae(2个种)和半翅目Hemi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6个种);单个基因上的A+T偏斜的正负与基因的方向相关,而GC偏斜的正负与基因组复制起点的方向相关;结合最新的复制和转录研究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碱基组成偏向性产生的假说:“不对称性脱氨基化假说(Asymmetric DeaminationHypothesis)”,即复制过程中A脱氨基化多于转录过程,转录过程C脱氨基化多于复制过程。(8)利用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对全变态类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支持膜翅目处于全变态类昆虫的基部位置,以及脉翅类Neuropterida(脉翅目Neuroptera+广翅目Megaloptera)的存在及其与“长翅目Mecoptera+双翅目Diptera”的姐妹群关系;对膜翅目内部各大类群的分析表明细蜂总科Proctotrupidea和小蜂总科Chalcidoidea以及姬蜂总科Ichneumonoidea和针尾部Aculeata(蜜蜂总科Apoidea+(蜾蠃科Eumenidae+胡蜂科Vespidae))为姐妹群关系;在加入旗腹蜂科Evaniidae、肿腿蜂科Bethylidae和蚁蜂科Mutillidae进行分析时,得到了“姬蜂总科+(旗腹蜂科+((肿腿蜂科+蚁蜂科)+(蜜蜂总科Apoidea+(蜾蠃科+胡蜂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支持针尾部的单系性,旗腹蜂科与针尾部的姐妹群关系,姬蜂总科与(旗腹蜂科+针尾部)的姐妹群关系,但发现肿腿蜂科和蚁蜂科为姐妹群关系,表明胡蜂总科Vespoidea(蜾蠃科,胡蜂科,蚁蜂科)是一个并系群;对茧蜂科Braconidae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表明蚜茧蜂亚科Aphidiinae与“圆口类Cyclostomes”为姐妹群关系,小腹茧蜂亚科群Microgastroids与长茧蜂科亚科群Helconoids构成“非圆口类Noncyclostomes”并与“蚜茧蜂亚科+圆口类”构成姐妹群关系。
武辉[4](2007)在《白蜡窄吉丁寄生蜂的生物学特性和繁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是白蜡属树木的毁灭性蛀干害虫,自然分布于东北亚地区,近年来传播到美国和加拿大。目前在国内外一些地区危害较重。为利用天敌控制白蜡窄吉丁的危害,对该虫寄生性天敌的生物学作了研究。测定了白蜡窄吉丁及2寄生性优势天敌白蜡吉丁柄腹茧蜂(Spathius agrili Yang)和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 Yang)在越冬阶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对新种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a pupariae Yang et Yao)的生物学、行为学和繁育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白蜡窄吉丁的过冷却点在-26.38~-23.04℃之间,冰点在-21.72~-11.64℃之间;白蜡吉丁柄腹茧蜂的过冷却点为-26.28℃,冰点为-22.50℃;白蜡吉丁啮小蜂的过冷却点为-24.48℃,冰点为-21.87℃。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探讨了白蜡窄吉丁及其天敌可能的地理分布范围,并认为越冬对种群数量的影响较小。白蜡吉丁肿腿蜂是白蜡窄吉丁幼虫和蛹的一种有效寄生蜂,该蜂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严重,自然寄生率为13.9%,雌性成蜂不补充营养的条件下平均寿命可达27.38±0.43天,雄性成蜂平均寿命为12.43±0.35天。性比(♀:♂)为18.949.5:1,第一代雌性有翅率最高为56.6%。有孤雌生殖现象,其后代全部为雄性。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卵、幼虫、茧蛹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6.89±0.79、17.03±1.42、16.90±1.68和15.31±0.47℃。有效积温分别为33.82±4.13、49.11±7.93、128.88±27.87和277.00±14.15日.度。根据当地的气候预测该蜂每年可发生4.75代,与实际相符。白蜡吉丁肿腿蜂的寄主有白蜡窄吉丁各龄幼虫、合欢吉丁幼虫、苹果小吉丁幼虫和蛹、花椒窄吉丁幼虫、核桃窄吉丁幼虫、麻天牛幼虫、黄粉虫蛹、光肩星天牛低龄幼虫、芦螟幼虫和蛹、复纹狭天牛幼虫、一种苹果天牛幼虫。白蜡吉丁肿腿蜂种的行为学复杂,对寄主有较强的搜索力和攻击力,其搜索机制可能主要是来自于寄主虫粪的气味,与寄主本身发出的气味关系可能不大。该蜂的茧在8±2℃下贮藏74天后,羽化率不到10%。成蜂在8±2℃下贮藏78天后,雄性全部死亡,雌性有滤纸或蜂蜜水保湿的情况下死亡率为5.041.7%,不保湿的情况下死亡率为0,成蜂经过低温贮藏与否对后代的产卵、出蜂量没有显着的差异。用白蜡吉丁蛹做寄主人工繁育该蜂表明,雌蜂一生能产卵3~5次,每次的平均出蜂量为32.9±1.2头。采用虫蜂比为1:2的繁殖方法出蜂量大于的1:1接蜂方法。用酒精处理寄主对产卵、羽化率和出蜂量没有显着的影响。
张翌楠[5](2006)在《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调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目前我国林业界头号有害生物。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其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有效控制松材线虫传播的关键是防治松褐天牛。为此,我们对松褐天牛开展了生物防治研究。本文是我们研究工作的总结。论文第一部分详细论述了前人对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情况,以及在探讨该害虫的生物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我们自己所做的研究工作,包括松褐天牛天敌的调查,主要天敌生物学特性;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松褐天牛的试验研究情况。我们在本项研究中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 1.在国内首次发现松褐天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天牛斑叩甲(Cryptalaus berus)。其幼虫期捕食寄主幼虫28头以上。 2.还首次在国内发现了其它两种松褐天牛的捕食性天敌~~松褐天牛黑叩甲(学名待定)和松褐天牛金环叩甲(学名待定)。前者幼虫期平均取食松褐天牛幼虫24头以上;后者幼虫期平均取食松褐天牛幼虫27头以上。其捕食量大,并可转移坑道、捕食多头松褐天牛幼虫,是很有希望的生物防治松褐天牛的重要天敌。 3.研究出了诱导松褐天牛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昆虫~花斑花绒寄甲大量产卵技术。该项技术打破了这种重要天敌昆虫成虫的产卵、繁殖休眠期,使其在全年都可连续不断地多次产卵,平均每头雌虫年产卵量达2710粒以上。解决了国内外迄今没有解决的人工繁殖该天敌时产卵量少的重大技术难题,为利用这种天敌开展松褐天牛的生物防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在人工大量繁殖花斑花绒寄甲中,找到了优秀的替代寄主,研究成功了利用替代寄主大量繁殖花斑花绒寄甲的技术。在10个月的时间里,成功繁殖出了花斑花绒寄甲成虫20166头,卵25.17万粒。 5.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长期以来被应用于防治松褐天牛幼虫。我们通过室内外试验和对比试验,发现川硬皮肿腿蜂(S.sichuanensis)防治松褐天牛幼虫的效果优于管氏肿腿蜂。 6.通过室内和林间试验,总结出在松褐天牛2龄幼虫时释放川硬皮肿腿蜂、3-4龄时释放花斑花绒寄甲卵或成虫的生物防治松褐天牛技术和方法。防治效果显着,肿腿蜂寄生率达25.45%,花斑花绒寄甲寄生率达54%。 7.研究出了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松褐天牛的技术,包括保护当地林分中的天敌和释放利用天敌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林间天敌的种群数量,达到了尽快、有效地控制松褐天牛的效果。
周娜[6](2006)在《管氏肿腿蜂产业化繁蜂参数的研究》文中提出管氏肿腿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的寄生蜂,现已被用于森林、园林、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等钻蛀性害虫的防治,并取得了显着的防治效果。但管氏肿腿蜂的繁育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许多繁蜂指标的量化尚缺乏系统的实验参数依据,本项研究主要立足于人工繁殖技术缺项和尚未统一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初步总结出相关的结果,以期更为有效地繁殖管氏肿腿蜂,推进其在生物防治中[0]的应用。研究结果如下:1.繁蜂生产中,接蜂时选用的种蜂与寄主的量对繁蜂效果存在不同影响:种蜂量对F1代蜂的平均单管出蜂量无显着影响,对平均千头重和平均体长均存在显着影响;寄主量对F1代蜂的平均单管出蜂量、平均千头重和平均体长存在显着影响。繁蜂生产中,采用规格为12mm×50mm指行管繁蜂,多选用5只青杨天牛幼虫和4~5头种蜂。也可以根据防治实际中目标害虫的虫口密度及单株放蜂数量来确定每管的接入寄主数和种蜂数。2.管氏肿腿蜂成蜂在5~10℃条件下贮藏,0~30天是最佳贮藏时间,30~45天是适宜贮藏时间,45~60天是最长贮藏时间。3.管氏肿腿蜂经过复壮,繁蜂效果在复壮当代和子代得到显着的提高,证明了复壮措施的有效性。4.管氏肿腿蜂茧在5~10℃条件下贮藏,0~10天是最佳贮藏时间,10~20天是适宜贮藏时间,20~30天是最长贮藏时间。5.近亲繁殖的效应会很快体现出来并在后续的3~4代延续,造成管氏肿腿蜂的繁蜂参数劣化。6.管氏肿腿蜂有翅雌蜂具有繁殖能力,但是子代蜂在平均单管出蜂量、平均千头重和平均体长上均弱于无翅雌蜂。
周娜,姚圣忠,胡德夫,宋淑霞,翟金玲[7](2005)在《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与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较系统地论述了肿腿蜂科昆虫的种类与分布,重点阐述了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殖技术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现存的问题和亟需开展的研究方面,以期促进管氏肿腿蜂的研究及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
许再福,何俊华,TERAYAMA Mamoru[8](2002)在《中国肿腿蜂属新记录及一新种记述(膜翅目 :肿腿蜂科,肿腿蜂亚科)(英文)》文中研究说明记述了采自我国辽宁省的肿腿蜂属一新种 :中华肿腿蜂BethylussinensisXu ,HeetTerayama ,sp .nov .,这是我国肿腿蜂属的首次记录。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寄生蜂标本室
二、中国肿腿蜂属新记录及一新种记述(膜翅目 :肿腿蜂科,肿腿蜂亚科)(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肿腿蜂属新记录及一新种记述(膜翅目 :肿腿蜂科,肿腿蜂亚科)(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白蜡外齿茎蜂天敌种类调查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仪器 |
1.2 采集时间和地点 |
1.3 天敌调查与饲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捕食性天敌种类 |
2.2 寄生性天敌种类 |
2.3 主要种类成虫形态特征 |
2.3.1 环足蛀姬蜂Schreineria cingulipes (Forster,1 8 8 8)(图1 a,b)[5].. |
2.3.2 光瘤姬蜂Liotryphon sp. |
2.3.3 何氏双短姬蜂Bicurta hejunhuai |
2.3.4 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 sp.(图2 a,b) |
2.3.5 商河新赛阿金小蜂Neocyrtoptyx shanghensis Xiao et Yan[4](图2 e)和纤新赛阿金小蜂N.exilis Xiao et Yan(图2 f) |
2.3.6 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sp. |
3 讨论 |
(2)我国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利用三十年回顾(上篇)(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生物防治队伍的组建 |
1.2 生物防治项目的设立 |
1.3 天敌昆虫的大规模应用 |
2 天敌资源的调查与分类 |
2.1 全国性的天敌普查 |
2.2 天敌昆虫的分类专着 |
2.3 重要害虫的天敌昆虫资源调查 |
3 优势天敌的人工繁殖与释放 |
3.1 最大规模应用的天敌——赤眼蜂 |
3.2 较大规模应用的寄生蜂 |
3.3 重要捕食性天敌的繁殖与利用 |
3.4 大规模应用的重大林木害虫天敌昆虫 |
3.5 捕食螨的大量繁殖与商品化 |
(3)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与进化及其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与术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基因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 |
1.2 线粒体基因组学 |
1.3 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 |
1.3.1 线粒体的起源 |
1.3.2 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 |
1.3.3 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 |
1.3.4 线粒体基因组的重组 |
1.3.5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1.3.6 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1.3.7 动物线粒体基因的重排及其机理 |
1.3.8 线粒体基因组的碱基组成偏向性 |
1.4 线粒体基因组中的分子标记 |
1.4.1 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 |
1.4.2 基因重排信息 |
1.4.3 RNA二级结构 |
1.4.4 A+T富含区的应用 |
1.4.5 其它潜在分子标记 |
1.4.6 线粒体基因组作为分子标记存在的问题 |
1.5 膜翅目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
1.5.1 膜翅目简介 |
1.5.2 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测序进展 |
1.5.3 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 |
1.6 膜翅目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1.6.1 膜翅目在全变态昆虫中的地位 |
1.6.2 膜翅目高级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 |
1.6.3 茧蜂科的系统发育 |
第二章 基本材料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标本的收集 |
2.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1 主要试剂 |
2.3.2 主要仪器 |
2.4 试验方法 |
2.4.1 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 |
2.4.2 线粒体基因组的注释 |
2.4.3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2.4.4 系统发育分析 |
第三章 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 |
3.1 广旗腹蜂Evania appendigaster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3.1.1 基因组的结构 |
3.1.2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1.3 tRNA和rRNA基因 |
3.1.4 atp8和atp6之间的基因间隔区 |
3.1.5 A+T富含区 |
3.2 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3.2.1 基因组的结构 |
3.2.2 基因排列顺序 |
3.2.3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2.4 tRNA基因 |
3.2.5 rRNA基因 |
3.2.6 A+T富含区 |
3.2.7 串联重复序列区及其进化 |
3.3 白蜡吉丁虫柄腹茧蜂Spathius agrili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3.3.1 基因组的结构 |
3.3.2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3.3 tRNA和rRNA基因 |
3.3.4 A+T富含区 |
3.4 长尾全裂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线粒体基因组基本特征 |
3.4.1 基因组的测序 |
3.4.2 基因组的结构 |
3.4.3 各基因的特点 |
3.4.4 A+T富含区 |
3.5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3.5.1 基因组的结构 |
3.5.2 各基因的特点 |
3.6 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3.6.1 基因组的结构 |
3.6.2 基因重排 |
3.6.3 各基因的特点 |
3.6.4 A+T富含区 |
3.7 黄愈腹茧蜂Phanerotoma flava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3.7.1 基因组的结构 |
3.7.2 各基因的特点 |
3.8 樟虫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amphoraphilus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3.8.1 基因组的结构 |
3.8.2 基因重排 |
3.8.3 各基因的特点 |
3.9 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3.9.1 基因组的结构 |
3.9.2 各基因的特点 |
3.10 盖拉头甲肿腿蜂Cephalonomia gallicola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3.10.1 基因组的结构 |
3.10.2 基因重排 |
3.10.3 各基因的特点 |
3.11 眼斑驼盾蚁蜂Radoszkowskius oculata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3.11.1 基因组的结构 |
3.11.2 各基因的特点 |
3.12 丽新蝎蛉Neopanorpa pulchra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3.12.1 基因组的结构 |
3.12.2 各基因的特点 |
第四章 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膜翅目线粒体基因间的区域 |
4.3 膜翅目线粒体基因密码子的使用 |
4.3.1 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
4.3.2 tRNA基因的反密码子 |
4.4 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的排列与基因重排机制 |
4.4.1 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的排列 |
4.4.2 线粒体基因重排的机理 |
4.5 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速率 |
4.5.1 全变态类昆虫各目线粒体基因的进化速率 |
4.5.2 膜翅目各类群线粒体基因的进化速率 |
4.6 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的碱基组成 |
4.6.1 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的A+T含量 |
4.6.2 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偏向性 |
4.6.3 六足总纲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偏向性 |
4.6.4 六足总纲线粒体各蛋白质编码基因区的碱基组成偏向性 |
4.6.5 偏斜与基因方向和基因组复制起点方向的相关性统计检验 |
4.6.6 碱基组成偏向性产生的机理 |
4.6.7 碱基组成偏向性产生机理的应用 |
4.7 茧蜂科rRNA二级结构及其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意义 |
第五章 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的膜翅目系统发育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不同方法以及不同矩阵得到的系统发育结果比较 |
5.3 膜翅目在全变态类昆虫中的地位 |
5.4 膜翅目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研究 |
5.5 茧蜂科内主要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结果与讨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 |
6.4 今后的研究方向 |
附章 本论文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新种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用于扩增各线粒体基因组的引物序列 |
附录Ⅱ 作者简历及发表的论文 |
(4)白蜡窄吉丁寄生蜂的生物学特性和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白蜡窄吉丁研究进展 |
1.1.1 白蜡窄吉丁的地理分布与寄主 |
1.1.2 白蜡窄吉丁形态特征 |
1.1.3 白蜡窄吉丁的生物学 |
1.1.4 为害特征与传播 |
1.1.5 白蜡窄吉丁的防治方法 |
1.2 寄生性天敌在蛀干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
1.2.1 人工饲养寄生性天敌的方法 |
1.2.2 肿腿蜂的人工繁育和应用研究 |
1.3 本论文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地自然条件和林分状况简介 |
2.2 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 |
2.3 白蜡窄吉丁及其寄生性天敌的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
2.4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生物学特性 |
2.5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人工繁育 |
2.6 白蜡吉丁肿腿蜂在室内变温条件下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白蜡窄吉丁及其寄生性天敌的耐寒性 |
3.1.1 白蜡窄吉丁的过冷却点和冰点 |
3.1.2 天敌的过冷却点和冰点 |
3.2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生物学 |
3.2.1 分类地位和形态特征 |
3.2.2 自然寄生率 |
3.2.3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生物学 |
3.2.4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行为学特性 |
3.2.5 温度对白蜡吉丁肿腿蜂发育的影响 |
3.3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人工繁育 |
3.3.1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卵(幼虫)在寄主体上不同部位的分布 |
3.3.2 白蜡吉丁肿腿蜂年繁育代数及出蜂量 |
3.3.3 两种接蜂方法对子代的影响 |
3.3.4 酒精处理寄主对后代出蜂量和性比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公开或待发表的论文 |
(5)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调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国外的研究概况 |
1.1.1 松褐天牛的研究 |
1.1.2 松褐天牛天敌及生物防治的研究 |
1.1.2.1 病原微生物 |
1.1.2.2 球孢白僵菌 |
1.1.2.3 其它天敌病原微生物 |
1.1.2.4 寄生性线虫 |
1.1.2.5 天敌昆虫 |
1.1.2.6 捕食性鸟类 |
1.1.3 松褐天牛的防治 |
1.1.3.1 物理方法 |
1.1.3.2 化学防治 |
1.1.3.3 化学引诱物剂诱杀 |
1.2 国内研究概况 |
1.2.1 松褐天牛的研究 |
1.2.1.1 松褐天牛的分类地位 |
1.2.1.2 松褐天牛的分布与危害 |
1.2.1.3 松褐天牛的年生活史 |
1.2.1.4 松褐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 |
1.2.1.5 松褐天牛的发生规律 |
1.2.2 松褐天牛的天敌研究 |
1.2.2.1 松褐天牛的病原微生物天敌 |
1.2.2.2 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 |
1.2.2.2.1 花绒寄甲 |
1.2.2.2.2 管氏肿腿蜂 |
1.2.2.2.3 川硬皮肿腿蜂 |
1.2.2.2.4 斑头陡盾茧蜂 |
1.2.3 松褐天牛的综合防治措施 |
1.2.3.1 加强林间管理 |
1.2.3.2 引诱剂的利用 |
1.2.3.3 物理的方法 |
1.2.3.4 化学药剂的应用 |
1.2.3.5 生物防治 |
1.2.3.5.1 天敌昆虫的利用 |
1.2.3.5.2 病原微生物的利用 |
第二章 我国松褐天牛天敌昆虫的调查研究 |
2.1 调查方法 |
2.1.1 幼虫期天敌昆虫的调查 |
2.1.2 卵期天敌昆虫的调查 |
2.2 调查的地点和时间 |
2.2.1 广东省的调查 |
2.2.2 安徽省的调查 |
2.2.3 江苏省的调查 |
2.3 结果和分析(见附图4) |
2.3.1 广东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2 安徽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3 江苏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4 花斑花绒寄甲林间自然寄生率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5 花斑花绒寄甲在松褐天牛坑道中的数量调查结果 |
第三章 松褐天牛天敌昆虫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
3.1 松褐天牛天敌昆虫的分类地位 |
3.1.1 花斑花绒寄甲 |
3.1.2 天牛斑叩甲 |
3.2 松褐天牛及天敌昆虫的形态特征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3.1 松褐天牛形态特征(见附图5) |
3.2.3.2 花斑花绒寄甲(见附图6) |
3.2.3.2 天牛斑叩甲(见附图7,8) |
3.2.3.3 松褐天牛黑叩甲(见附图9) |
3.2.3.4 松褐天牛金环叩甲(见附图10) |
第四章 松褐天牛主要天敌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4.1.花斑花绒寄甲产卵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4.1.1 试验材料 |
4.1.3 结果与分析 |
4.1.3.1 诱导产卵 |
4.1.3.2.引诱物对花斑花绒寄甲产卵效果研究 |
4.1.3.3.人工繁殖的花斑花绒寄甲子_1代产卵量研究 |
4.2.川硬皮肿腿蜂产卵量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叩甲生物学特性研究 |
4.3.1 天牛斑叩甲的捕食能力的研究 |
4.3.1.1 材料与方法 |
4.3.1.2 结果与分析 |
4.3.2.叩甲的捕食量的研究 |
4.3.2.1 材料与方法 |
4.3.2.2 结果与分析 |
4.4 花斑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特性的研究 |
4.4.1 材料 |
4.4.2 方法 |
4.4.3 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与寄主寄生关系的研究 |
5.1 管氏和川硬皮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寄生关系的比较研究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1.1 材料 |
5.1.1.2 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2.1 2头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 |
5.1.2.2 3头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 |
5.1.2.3 5头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 |
5.2 花斑花绒寄甲与寄主的寄生关系的研究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2.3.结果与分析 |
5.2.3.1 花斑花绒寄甲与“保鲜”处理的寄主的寄生关系 |
5.2.3.2 花斑花绒寄甲与两种试剂处理的寄主的寄生关系 |
第六章 花斑花绒寄甲的人工大量繁殖技术 |
6.1 花斑花绒寄甲人工大量繁殖技术路线 |
6.2 花斑花绒寄甲人工大量繁殖技术(结果见附图11) |
6.2.1 诱发成虫产卵饲养技术 |
6.2.1.1 诱导成虫产卵养虫盒的制做 |
6.2.1.2 饲料配制 |
6.2.1.3 诱导产卵木块制作 |
6.2.1.4 诱导成虫产卵饲养过程 |
6.2.2 卵块收集储藏技术 |
6.2.3 卵孵化技术 |
6.2.4 幼虫的接种技术 |
6.2.4.1 替代寄主的筛选 |
6.2.4.2 人工接种技术 |
6.2.5 成虫储藏与饲养技术 |
6.2.5.1 成虫储藏饲养盒制作 |
6.2.5.2 饲料配制 |
6.2.5.3 成虫储藏饲养试验 |
6.2.5.4 成虫储藏饲养过程 |
6.2.6 成虫包装常温储藏技术 |
6.2.6.1 花斑花绒寄甲成虫包装常温储藏试验 |
6.2.6.1.1 材料与方法 |
6.2.6.1.2 结果与分析 |
6.2.6.2 成虫包装常温储藏技术 |
第七章 主要天敌昆虫控制松褐天牛的室内试验 |
7.1.材料与方法 |
7.1.1 川硬皮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 |
7.1.1.1 材料 |
7.1.1.2 方法 |
7.1.2 花斑花绒寄甲 |
7.1.2.1 材料 |
7.1.2.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川硬皮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 |
7.2.2 花斑花绒寄甲 |
第八章 主要天敌昆虫控制松褐天牛的林间释放试验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 |
8.1.2 方法 |
8.1.2.1 释放两种肿腿蜂控制松褐天牛的试验 |
8.1.2.2 释放两种肿腿蜂和花斑花绒寄甲的试验 |
8.1.2.3 立木网罩释放花斑花绒寄甲的试验 |
8.1.2.4 释放花斑花绒寄甲卵的试验 |
8.1.2.5 网罩保护天敌释放花斑花绒寄甲的试验 |
8.1.2.6 释放花斑花绒寄甲成虫的试验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释放两种肿腿蜂控制松褐天牛试验 |
8.2.2 释放两种肿腿蜂和花斑花绒寄甲的试验 |
8.2.3 立木网罩释放花斑花绒寄甲试验 |
8.2.4 释放花斑花绒寄甲卵的试验 |
8.2.5 网罩保护天敌释放花斑花绒寄甲的试验 |
8.2.6 释放花斑花绒寄甲成虫的试验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种类 |
9.1.2 花斑花绒寄甲 |
9.1.3 肿腿蜂 |
9.1.4 叩甲 |
9.1.5 花斑花绒寄甲的人工大量繁殖技术 |
9.1.6 利用几种天敌综合防治松褐天牛技术 |
9.2 讨论 |
致谢 |
附图 |
图1 管氏肿腿蜂形态及特征图 |
图2 川硬皮肿腿蜂形态及特征图 |
图3 斑头陡盾茧蜂特征图 |
图4 野外天敌昆虫调查照片 |
图5 松褐天牛形态图 |
图6 花斑花绒寄甲形态图 |
图7 天牛斑叩甲成虫形态特征图 |
附图8 天牛斑叩甲生物学特性图 |
附图9 松褐天牛黑叩甲幼虫形态图 |
附图10 松褐天牛金环叩甲幼虫形态图 |
图11 花斑花绒寄甲人工大量繁殖技术 |
附图12 室内两种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寄生试验(一) |
附图13 室内两种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寄生试验(二) |
附录 |
(6)管氏肿腿蜂产业化繁蜂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肿腿蜂的种类和分布 |
1.2 管氏肿腿蜂的生物学特性 |
1.3 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
1.4 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
1.5 管氏肿腿蜂人工繁殖技术上待解决的问题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蜂种和繁蜂寄主来源 |
2.2 繁蜂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青杨天牛幼虫与种蜂量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
3.2 成蜂贮藏时间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
3.3 复壮蜂与对照蜂的繁蜂效果比较 |
3.4 茧贮藏时间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
3.5 近亲繁殖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
3.6 有翅雌蜂与无翅雌蜂的繁蜂效果比较 |
4 结论 |
4.1 青杨天牛幼虫与种蜂量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
4.2 成蜂贮藏时间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
4.3 复壮蜂与对照蜂的繁蜂效果比较 |
4.4 茧贮藏时间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
4.5 近亲繁殖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
4.6 有翅雌蜂与无翅雌蜂的繁蜂效果比较 |
附图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
(7)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与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肿腿蜂的种类和分布 |
1.1 肿腿蜂的种类 |
1.2 肿腿蜂的分布 |
2 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
2.1 繁蜂寄主和种蜂的选择 |
2.2 繁殖的最适温湿度 |
2.3 成虫及茧蛹的贮存 |
2.4 蜂种复壮 |
3 生物防治的应用 |
3.1 人工放蜂技术 |
3.2 在森林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3.3 在其他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
四、中国肿腿蜂属新记录及一新种记述(膜翅目 :肿腿蜂科,肿腿蜂亚科)(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白蜡外齿茎蜂天敌种类调查初报[J]. 闫家河,刘经贤,生钦海,柏鲁林,夏明辉,杨启萌,王涛,王晶,赵燕,武海卫. 山东林业科技, 2021(03)
- [2]我国农业害虫天敌昆虫利用三十年回顾(上篇)[J]. 杨怀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05)
- [3]膜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与进化及其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D]. 魏书军. 浙江大学, 2009(10)
- [4]白蜡窄吉丁寄生蜂的生物学特性和繁育技术研究[D]. 武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5]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调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 张翌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12)
- [6]管氏肿腿蜂产业化繁蜂参数的研究[D]. 周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2)
- [7]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与应用研究进展[J]. 周娜,姚圣忠,胡德夫,宋淑霞,翟金玲. 干旱区研究, 2005(04)
- [8]中国肿腿蜂属新记录及一新种记述(膜翅目 :肿腿蜂科,肿腿蜂亚科)(英文)[J]. 许再福,何俊华,TERAYAMA Mamoru. 昆虫学报,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