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杜佑的《通典》(论文文献综述)
沈蜜,任锋[1](2021)在《制度为什么是通的——作为政书范例的《通典》与国家治理传统》文中研究说明政体思维主导下的二元政制观趋向于突出宪法与一般性制度之间的差别,推崇政体,尤其是民主政体的判准价值,强调宪法塑造政治秩序的决定性作用。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政制被纳入专制政体的范畴类型之中,经受了偏于消极的评论。而作为政书范例的《通典》显示,中国传统强调政制的古今兼容性和系统融合性,同时又与立国原理相配适,制度演进离不开这三方面的配合与制约。基于政制传统的本土化路径,治体论提供了更为恰切的思考框架,透过大一统、礼法秩序等视角揭示出制度何以贯通并演进成为典章,这有利于我们理解国家治理传统的特质和现代启示。
张峰[2](2021)在《唐代史家与历史编纂的创新》文中提出唐代史学在广泛汲取前代史学精华的同时,又注入了时代活力,呈现出反思、总结与创新的特点。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初史家不仅承继了前代正史编纂的优良传统,而且从制度、观念与方法等层面破解了正史编纂中的诸多难题,为后世正史的编纂树立了新典范;二是杜佑注重从现实出发,借鉴历代典志编纂的范式,同时融入时代的思考,表现出对历代典志的融合、创造与超越,开辟了影响深远的典制体史学新格局;三是刘知几撰述《史通》,自觉总结传统史学中的"实录"精神,反思批判阻碍史学发展的因素,为唐以后史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唐代史学承前启后,在中国历史编纂学的长河中有其内在演进逻辑,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创造力。
沈雷[3](2021)在《南朝中央监察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南朝中央监察制度为研究对象,具体可分为对制度沿革的考定,与对制度实际运行的研究两大部分。南朝中央监察制度以御史台和尚书台的“二台”之制为核心,此制度以刘裕霸府时期尚书台获得“风闻奏弹”权为形成标志,此后宋、齐、梁、陈四代基本相沿无变。南朝的“二台”之制,由于各朝的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在各代呈现不同的样态。在弹劾程序的实际运行中,政治性因素愈加重要,决定了弹劾的发起和惩处的执行。第一章,主要介绍刘宋的“二台”之制。以刘宋御史台为基点,追溯御史台组织和诸制度自两汉以来的演变生成。尚书台的监察权也可追溯自两汉,但在东晋末,通过谢灵运弹事,尚书台获得了与御史台相同的监察权限,从而发展为南朝中央监察的“二台”之制。第二章,以刘宋各皇帝为次序分析具体弹劾事件。一方面,弹劾作为行政性行为,主要以具体罪行为对象;另一反面,弹劾亦是官僚系统的控制程序,在实际运行中,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成为达成政治目的的工具。刘宋朝弹劾制度经历了定制,守制,行权到崩坏的四个过程,其与弹劾的政治化过程相同步。第三章,南齐开国初,御史中丞陆澄欲重新确立“二台”平等分掌模式,但未能成功,尚书台仍保有对御史台的监察权。萧鸾以弹劾行为来重新确立官僚组织中礼律规章,故对实施弹劾的江淹有“严明中丞”的评价。第四章,萧梁曾有御史大夫的建置,此官为梁国之官,而非朝官。是曹魏以来禅代模式中,在王国官建置中才出现的“特殊”官职,与御史中丞之职并无关涉。萧梁中央监察仍是二台之制,但监察权开始向御史台集中。梁武帝的改制行为,欲将门阀秩序制度化,纳入到皇权秩序中,使此时期呈现一种特殊的过渡状态。第五章,陈朝的制度基本沿袭萧梁,并无大的改变。二台之制中,尚书左丞的监察权似再度退回到尚书台内,中央监察以御史台为主。在实际弹事中,主要体现为对陈朝宗室的弹劾。
方诚峰[4](2021)在《从唐宋宰相概念论君主支配模式》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官制中本无"宰相"称号,故对宰相概念的讨论应先于实在的宰相制度。唐代杜佑《通典》之"宰相"条、北宋《册府元龟》之"宰辅部"所展现的唐宋宰相概念的基本要素有二:一是"枢机",即"近要之官";二是"总统",即统摄百官百司。二者之中,又以"枢机"为基础。实际上,唐与北宋君主的枢机不限于宰相,还包括学士、宦官、佞幸等,他们共同构成君主支配天下的关键设置。枢机制与委托制,可谓中国古代君主支配天下的两种基本模式。
王维[5](2021)在《思想史视域下的杜佑礼乐观研究——以《通典》为例》文中认为《通典》是唐中期政治思想家杜佑历经三十余年独自撰写完成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该书记叙了上自唐虞三代下至天宝末年的政治经济、礼乐刑法等各项典章制度的变迁历史。当代学者们从中唐史学、制度沿革、经世致用等多个角度对《通典》进行了研究,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杜佑礼乐思想产生的精神依据,揭示杜佑礼乐思想的政治功用及其现实效力,以深化杜佑礼乐观研究。
白悦波[6](2020)在《政术与学术:关于《通典》的创作初衷及其相关问题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一、叙言唐代杜佑(735—812)的名着《通典》堪称中唐史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作。此书不但保存了唐代中期以前有关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史料,更开创了后世以记载典章制度为核心的"典制体"这一新体裁。上述认识和评价,自是今日中国史学史研究者们的公论。
吴凌杰[7](2020)在《唐代帝王丧葬礼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文献校读、图表分析等方法,对唐代帝王丧葬礼制进行了专题探讨,共分五章。笔者认为,唐以前历代帝王丧葬礼制的诸多内容,对唐代帝王丧葬礼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唐初礼制承袭隋代,唐太宗时修撰的《贞观礼》是较为完备的礼典,其中包含了涉及帝王丧葬礼制内容的《国恤》,高宗以后将《国恤》删去,致使唐代官方礼典皆缺帝王丧葬礼制的内容,唐代宗葬礼时,德宗命颜真卿撰修《大唐元陵仪注》作为行事细则,不仅对《国恤》的重塑,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帝王治丧之礼流程繁多,各具特色;唐代告哀使按礼行事,在唐后期复杂多变的局势下扮演了使皇权平稳过渡的重要角色;唐代帝王治丧过程中的丧服,也有礼制规范,呈现出突出宗亲身份、“以日易月”等特点。唐代帝王治葬之礼亦分许多步骤,其中遣奠之前的步骤在长安城内的太极殿和太庙举行,遣奠之后的步骤在长安城外陵墓等地举行,礼制规范,等级森严;考察现存曾被采纳的唐代挽歌,除了歌颂死者丰功伟绩外,还时常蕴含作者的政治倾向。唐代帝王祭祀之礼同样有许多礼仪程序,其中大部分传承周礼又带有唐代礼制的特色,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思想。
刘昕[8](2020)在《《文献通考·四裔考》研究》文中指出《文献通考》是宋元之际的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体通史,成书以来即为学者所重视,其体例之完备、史料之丰富,以及贯穿全“考”的“会通”思想,成为汇集元代以前中国传统文献的瑰宝,其价值自然不言而喻,是研究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最为重要的文献史料之一。两宋时代被视为多民族政权并争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小南北朝”,“四裔”问题被统治者们和士子们广泛关注重视,逐渐形成了从四夷到边防再到外国的“四裔”认知。马端临作为从宋入元的“前朝遗贤”,对“国家”历史文献的保存与整理尤为用心,耗费二十年的时间编成了卷帙浩繁的《文献通考》一书。当然,在历史书写和文献编撰的视角上,马端临《文献通考》未能改变“四裔”问题作为书稿最后一部分的惯例。因此,《四裔考》成为《文献通考》的“尾门”,在《文献通考》二十四考中也并不被重视,但《四裔考》却是对元代以前历代“四裔”文献最为全面翔实和完整系统的文献集成与总结。缘此认识,论文主要对《四裔考》的编纂体例和史料来源进行分析,冀以说明《四裔考》的学术价值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马端临的生平经历影响和造就了《文献通考》的成书,因其“宋代遗民”的身份,马端临选择不入仕潜心着书。保存和记录宋代民族政策和边疆文献是他撰写《四裔考》的初衷。本文还对《文献通考》的成书时间、编纂目的和版本流布进行了分析,并概述了马端临《文献通考》中所展现的编纂思想。《四裔考》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都具有自己的特点,结构特点表现在划分详细、层次清晰、会通因仍三个方面。内容特点表现在《四裔考》中各族裔的撰写基本上包含了历史沿革、文化风俗、周边往来三个方面。“文”、“献”、“考”的体例是《文献通考·四裔考》最大的创新之处,而“考”的内容,亦是《四裔考》的最大价值之一。《四裔考》的史料来源丰富,其史源出处为《通典》、前代正史和一些地理类史籍。《四裔考》引文的编排特点与其编撰体例有着紧密关系,编撰格式的变化反应了引文的性质。将《四裔考》与前代“四裔”文献综合对比,系统阐述《通考》与前代“四裔”文献在体例结构和文本写作两个方面的异同,可以更好的探究“四裔”文献之间的关系。《四裔考》的价值与影响巨大,其学术价值表现在辑佚文献和校勘文献两个方面。以《文献通考》的三个续作为案例研究,说明后世对《文献通考》体例的继承和发展,并对比分析《文献通考》与其“续作”的不同之处。后世对《文献通考》的评价或褒或贬,对这些言论总结,并综合分析《文献通考》的价值。
王志成[9](2020)在《唐代官方交易物价研究》文中提出物价是商品交易的必要组成部分,粮价、布价、盐铁价,不仅是封建王朝经济之命脉,更是直接影响百姓民生的关键因素。官方交易物价作为中央直接控制的物价,它不仅反映出官方对经济环境的控制,而且也关系着民生和财政的平衡。在官方交易物价的形成机制中,其途径、主导作用及影响因素,特别是它与国计民生的关联,都是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唐代官方交易物价的表现形式,唐代的官方货币沿袭前代,以铜钱布帛为官方货币,而钱、帛在官方交易物价中又各有功用:绢帛应用于国用支出、绢马贸易,铜钱的替代物以及稳定铜钱币值。铜钱则用于官方支出、济单贫、稳定物价及盐茶酒等专卖。第二部分是唐代官方交易物价的两类形成途径,一是财政税收中形成的官方物价,包括官市依估、折变及虚实估;二则是商品经济因素下形成的官方物价,包括专卖、常平与和籴、以庸代役、资课、脚直等官方对劳力的定价。第三部分则是唐代官方交易物价的形成机制及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先是总结官方物价形成的主导因素及影响因素,而后是以安史之乱分期前后分别做唐代官方交易物价的形成研究,最后探讨唐代官方交易物价与国计民生间的相互影响。
赵华丽[10](2020)在《隋唐傩音乐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隋唐傩礼是国家众多祭祀礼仪中一个细小因子,是一种“全民大合奏”的集体参与行为。本论文有一个总的研究目的,探究隋唐时期各阶层傩礼的仪式及用乐状况,通过官方制定的宫廷、州县傩,非官方的乡间傩,以人为的法则从上至下地将整个国家组织起来,试图解读傩礼中形而下的礼仪与形而上的鬼神信仰结合的意义。由驱傩礼仪的前后继承性,透视出隋唐傩礼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又是一个前后贯穿形成的线性整体。全文各章节内容大致如下:第一章,对巫、傩、礼的相关概念从源头上找其实质,将隋代之前宫廷、民间的傩礼发展做简要梳理,了解傩礼动态发展的过程。第二章,分析隋唐时期宫廷大傩礼不同阶段的礼仪特点,展现除夕驱傩时宫廷乐舞表演的盛况,宫廷傩礼存在的文化基础。第三章,对比分析州县傩礼与宫廷傩礼的异同,从礼仪规模、乐人、乐器使用等各部分展开;也将敦煌傩礼的特殊性、表演特色做了细致的分析。第四章,隋唐时期的乡间傩作为一种礼俗,自由、灵活性是其本色,本章侧重于探析乡间傩礼与民俗的关系。第五章,延展了唐代傩礼在宋代的继承状况,也分析了对高丽、日本的影响,并对隋唐时期傩礼存在的依据,从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分别论述,阐释隋唐傩礼的价值意义。写作方法上,以傩礼的延续性为经,以隋唐时期的整个傩礼状况为纬,对隋唐时期傩礼在不同社会阶层的仪式表演特色进行分析描述,关注傩礼在整体社会发展中的特点。面对疾疫,现在的我们能建立起“自我安全”的保障体系。古代的人们,也会采用认为可行的驱傩行为,努力对抗自然界对生命的挑战。傩仪式以自身的价值,指引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向,寄托人类生命意识的精神情感,超越地域、民族、宗教间的界限,延续千载,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留存。
二、略论杜佑的《通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杜佑的《通典》(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为什么是通的——作为政书范例的《通典》与国家治理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二元政制观与作为政书范例的《通典》 |
《通典》宪制视野的展开:基于国本原理的古今兼容与系统融合 |
大一统与礼治:国家治理传统的秩序基源与典范模式 |
(2)唐代史家与历史编纂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反思、探索与开新:正史编纂难题的突破 |
二、融合、创造与超越:从典志篇到典制体通史 |
三、审视、批评与总结:历史编纂的理论自觉 |
结 语 |
(3)南朝中央监察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刘宋中央监察制度 |
第一节 御史台沿革 |
第二节 御史中丞诸制考 |
第三节 御史台诸官诸制考 |
第四节 尚书台之监察权 |
小结 |
第二章 刘宋中央监察制度的实际运行 |
第一节 宋武帝朝诸弹事 |
第二节 宋文帝时期诸弹事 |
第三节 宋孝武帝朝诸弹事 |
第四节 前废帝和明帝朝诸弹事 |
小结 |
第三章 南齐中央监察制度及其实际运行 |
第一节 南齐中央监察制度 |
第二节 齐高帝朝诸弹事 |
第三节 齐武帝朝诸弹事 |
第四节 齐明帝朝诸弹事 |
第五节 东昏侯朝诸弹事 |
小结 |
第四章 萧梁中央监察制度及实际运行 |
第一节 萧梁中央监察制度 |
第二节 萧梁诸弹事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陈朝中央监察制度及实际运作 |
第一节 陈朝的中央监察制度 |
第二节 陈诸弹事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从唐宋宰相概念论君主支配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典》与《册府元龟》论“宰相” |
二隋与唐前期的“知政事官” |
1.三省制下的宰相与“枢机” |
2.三省制下的宰相与“总统” |
3.中书门下的成立 |
三中唐以来的“内职”与王朝结构的变化 |
1.佞幸与学士 |
2.南衙与北司 |
四结语 |
(7)唐代帝王丧葬礼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唐以前历代帝王葬礼述略 |
第一节 先秦时期帝王葬礼特点 |
第二节 秦汉时期帝王葬礼特点 |
第三节 魏晋时期帝王葬礼特点 |
小结 |
第二章 考析《大唐元陵仪注》及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唐代礼典的流变 |
第二节 《大唐元陵仪注》的文本与流变 |
第三节 《大唐元陵仪注》的价值与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唐代帝王治丧之礼 |
第一节 治丧礼仪 |
一、初丧之礼 |
二、既丧之礼 |
第二节 告哀使与赴丧人员 |
一、告哀与告哀使 |
二、赴丧人员与酬劳 |
第三节 服丧之制 |
一、宗亲服丧 |
二、诸卿服丧 |
第四节 小、大敛与皇道尊严 |
一、小敛与小敛奠 |
二、大敛与大敛奠 |
三、敛礼与皇道尊严 |
小结 |
第四章 唐代帝王治葬之礼 |
第一节 葬前墓地之选择 |
一、堪舆学与葬地选择 |
二、皇陵形制与特点 |
第二节 治葬礼仪 |
一、将葬筮宅 |
二、启殡朝庙 |
三、荐车马明器及饰棺 |
四、祖奠、遣奠 |
五、挽歌 |
六、葬仪 |
第三节 挽歌与政治隐喻 |
小结 |
第五章 唐代帝王祭祀之礼 |
第一节 葬后丧祭 |
一、虞祭 |
二、祔祭 |
三、小祥、大祥、禫 |
第二节 皇陵祭祀 |
一、皇帝拜陵 |
二、公卿巡陵 |
第三节 庙祭荐享 |
一、庙数与祔庙之争 |
二、享祀与告庙之礼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附录二 代宗葬礼事例年表 |
附录三 唐代帝王葬期一览表 |
附录四 唐代帝陵位置分布一览表 |
附录五 唐代皇帝陵庙损坏史料钩沉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文献通考·四裔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宋及前代“四裔”(四夷)文献部分的研究 |
(二)关于《文献通考》及作者马端临的研究 |
(三)关于《文献通考·四裔考》的研究 |
(四)综合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马端临与《文献通考》 |
第一节 马端临的生平事迹 |
第二节 《文献通考》的成书与版本 |
一、成书时间 |
二、编纂目的 |
三、版本流布 |
第三节 《文献通考》的编纂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通考·四裔考》的编撰体例 |
第一节 《四裔考》的结构特点 |
第二节 《四裔考》的主要内容 |
一、“四裔”的历史沿革 |
二、“四裔”的文化风俗 |
三、“四裔”的周边往来 |
第三节 《四裔考》的体例格式 |
一、编年体通史的编撰体例 |
二、“文”、“献”、“考”的编撰格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献通考·四裔考》的史料来源 |
第一节 《四裔考》的史源出处 |
一、《通典·边防典》是《四裔考》的主要史源 |
二、以前代正史史料为增补内容 |
三、地理类、游记、前代会要等史籍为《四裔考》的重要史料补充 |
四、《四裔考》中宋代史料的取材 |
第二节 《四裔考》引文的编排特点 |
第三节 《四裔考》与前代史籍中“四夷”文献的比较 |
一、与《通典·边防典》的比较 |
二、与前代正史“四夷”传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献通考·四裔考》的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四裔考》的文献价值 |
一、辑佚文献 |
二、校勘文献 |
第二节 后世史籍对《文献通考》体例的继承 |
一、《续文献通考》 |
二、《钦定续文献通考》 |
三、《清续文献通考》 |
第三节 《文献通考》的后世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一 “宋”及前代部分“四裔”文献目录表 |
1.正史类 |
2.会要类 |
3.其他“四裔”文献 |
附录二 《四裔考》中辑录《桂海虞衡志》文献 |
1.辑录自《四裔考五·盘瓠种》: |
2.辑录自《四裔考五·充州》: |
3.辑录自《四裔考五·獠》: |
4.辑录自《四裔考六·南诏》: |
5.辑录自《四裔考七·西原蛮》: |
6.辑录自《四裔考七·交趾》: |
7.辑录自《四裔考八·南丹州蛮》: |
8.辑录自《四裔考八·抚水蛮》: |
9.辑录自《四裔考八·黎峒》: |
致谢 |
(9)唐代官方交易物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唐代官方交易物价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与物价相关的唐代货币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官方交易物价的货币形式 |
一、以绢计价的使用 |
二、以铜钱计价的场合 |
第二章 唐代官方交易物价的形成途径 |
第一节 财政税收中形成的官方交易物价 |
一、官依市估:对民间正常物价的参考与规整 |
二、折变:对民间区域物价的折中 |
三、虚实估:税收中形成的官方物价 |
第二节 商品经济因素下形成的官方交易物价 |
一、专卖:对交易物价的强行控制 |
二、常平与和籴:对民间物价波动的反应 |
三、以庸代役和资课、脚直:唐代官方对人力的定价 |
第三章 唐代官方交易物价的形成机制及影响 |
第一节 唐代官方交易物价形成的机制 |
一、经济治理理念:唐代官方交易物价形成的思想机制 |
二、赋税体系:唐代官方交易物价形成的制度机制 |
三、财政与恶政:唐代官方交易物价形成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唐代官方交易物价对国计民生的影响 |
一、唐前期官方交易物价与国计民生 |
二、唐后期官方交易物价与国计民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隋唐傩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隋唐时期傩的来源 |
第一节 傩的由来和巫、礼文化的关系 |
一、傩的基本概念 |
二、巫、礼与傩的关系 |
小结 |
第二节 隋代之前的傩礼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隋唐时期的宫廷傩 |
第一节 宫廷傩的礼制规定 |
一、隋代一岁三傩的渊源 |
二、唐代傩礼的四次变动 |
小结 |
第二节 宫廷傩的音乐表演形式 |
一、傩礼中的《五方狮子舞》 |
二、宫廷傩礼的常用乐器 |
三、傩礼中乐人的身份 |
四、傩礼中的核心道具 |
小结 |
第三节 宫廷傩存在的文化基础 |
一、礼乐制度的完善 |
二、宗教文化的多元 |
三、经济实力的支撑 |
第三章 隋唐时期的州县傩 |
第一节 诸州县傩礼的规定 |
一、规模递减的等级差异 |
二、州县傩礼的鼗鼓乐器 |
小结 |
第二节 敦煌傩礼的表演特征 |
一、执行州县傩礼的规定 |
二、敦煌傩礼的地域特色 |
第三节 敦煌傩礼的文化动力 |
一、道教、佛教、祆教的盛行 |
二、边乱战争的影响 |
小结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乡间傩 |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京邑坊巷傩礼 |
第二节 诗人笔下朴实的乡间傩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代傩礼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唐朝之后北宋傩礼的沿革 |
一、北宋宫廷大傩仪 |
二、北宋诸州县傩仪 |
三、宋代的乡间傩仪 |
第二节 唐代傩礼对高丽、日本的影响 |
一、高丽傩礼的“拿来式” |
二、日本傩礼的“追赶式” |
小结 |
第三节 隋唐傩礼存在的文化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略论杜佑的《通典》(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为什么是通的——作为政书范例的《通典》与国家治理传统[J]. 沈蜜,任锋. 学海, 2021(06)
- [2]唐代史家与历史编纂的创新[J]. 张峰. 史学理论研究, 2021(05)
- [3]南朝中央监察制度研究[D]. 沈雷.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从唐宋宰相概念论君主支配模式[J]. 方诚峰. 史学月刊, 2021(03)
- [5]思想史视域下的杜佑礼乐观研究——以《通典》为例[J]. 王维.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1(01)
- [6]政术与学术:关于《通典》的创作初衷及其相关问题的考察[J]. 白悦波. 唐史论丛, 2020(02)
- [7]唐代帝王丧葬礼制研究[D]. 吴凌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文献通考·四裔考》研究[D]. 刘昕.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9]唐代官方交易物价研究[D]. 王志成.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10]隋唐傩音乐文化研究[D]. 赵华丽.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