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维修技术系列讲座 设备粘接维修技术(三) 第三讲 粘接维修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沈哲伦[1](2020)在《基于金属扣合工艺的船舶装备特种修补材料—波浪键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属扣合法作为一种独特的冷修复工艺,完美解决了铸铁件难以焊接的特点,波浪键作为这种工艺的核心,其制备问题即为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制作出具有良好性能的波浪键材料,探索制备波浪键的成形工艺和针对船舶的不同机件的合适的金属材料。本研究对我国船舶装备和海上钻油平台的修复作业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波浪键的制备整体流程的研究,总结出修补材料波浪键的制备要点,为今后国内生产波浪键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同时,将改变以往只能向国外进口波浪键的状况,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维修成本。本课题主要探讨了金属扣合法的修复原理、波浪键材料的选择以及制备工艺。波浪键的制备采用的是冷墩工艺,主要分为切割、表面处润滑理、压力成形三个步骤。课题选用了硬度更高,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更好的304不锈钢进行研究。通过模拟极性酸性环境,对不同的时长下波浪键成品的防腐蚀性能的实验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冷成形工艺的波浪键相比于原材料具有更好的防腐蚀性。同时,利用显微硬度计对原材料和波浪键成品的力学性能作了对比研究发现,304号不锈钢制作的波浪键相比原件的显微硬度提升了5%以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波浪键成品的初始组织进行表征,可以明显看到合金的锻造流线。通过金相分析发现,冷成形工艺可以使304不锈钢的金相发生变化,从而增加其硬度。通过对国外的波浪键进行了元素分析发现,其不含Cr元素,对课题以后波浪键的制造提供了思路。利用Abauq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波浪键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厚度条件下进行模拟,证明适当降低工作温度和增大波浪键厚度能有效降低机件断裂的可能,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应用。且利用电化学腐蚀试验中的极化曲线测试,得到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304不锈钢波浪键比进口波浪键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
晋兆东[2](2018)在《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空间与环境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是土地资源中最容易获取的材料,也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时间最早,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材料,夯筑建筑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以土材作为主要材料的夯筑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穴居居住形态,随着历史的演进,地下建筑逐渐发展为地面建筑,出现了木骨泥墙的墙体结构,再发展到奴隶社会初期土木共构的宫殿建筑,夯筑建筑技术不断完善。随着高台建筑的出现,筑城工艺的进步,夯筑建筑工艺空前发达。在数量巨大的民居当中,在西部广大的农村地区、北部大部分黄土资源丰富的省份和沿海分布广泛的客家聚居地,都发展了以土作为材料进行民居的建造。在长期的地域文化融合过程中,移民的活动和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技术的融合和建筑类型的改变,到上个世纪末期,在我国几乎每个省市相对偏僻的区域都有夯筑建筑的身影,由此可见该类型建筑普遍的适应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巴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内陆,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是长江段的重要连接区域,在地域文化与外来移民文化融合过程中产生并形成了巴渝独有的建筑形式。巴渝传统夯筑建筑也包含其中,既受到中部地区的影响,也受明清移民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夯筑建筑类型。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特色研究以大量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多个建筑实例的调研测绘,立足于区域性的自然与物质空间环境。以巴渝传统夯筑建筑为研究主体,试图探析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独特的建筑类型、空间形态以及构筑技术特色。论文前两章分析了夯筑建筑在我国和巴渝地区的发展概况和历史成果,并总结归纳了其发展的特点;第三章界定了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的环境范围,夯筑建筑总体的类型特征和内部区域分布特点,剖析了自然人文社会环境对于夯筑建筑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相互适应的方式,并用类型学的分类方法,对其材料、结构类型和平面类型特点进行了分析;第四章系统性的分析了夯筑建筑的技术组合与形态特征,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并总结性地对比了巴渝及周边地区同类型建筑的异同点,尝试发现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第五章对巴渝传统夯筑建筑墙体的构筑技术以及装饰艺术特点进行了梳理总结;第六章浅析了夯筑建筑的现状、保护和发展。本文希望能够以点带面,对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特色做一个相对完善的研究和总结,并为保护巴渝夯筑建筑文化与工艺做出一份贡献。
国萃[3](2012)在《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凡高品质建筑一定是精湛的工艺技术的产物,因而工艺技术是塑造建筑品质的必要条件。论文从建筑师的视角讨论了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笔者从中国建筑“重形式轻工艺”的现象出发,引出了中国当前建筑审美判断内在逻辑(工艺技术逻辑)缺失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中国建筑审美理论需要关注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审美判断,即建筑品质。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自然经验主义美学、系统论思想为理论指导,以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历史研究、人物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论文从词源学出发,明晰了“品质”概念的确切含义;从实证主义视角出发,强调了工艺技术在形成建筑审美过程中的作用,完善了以工艺技术为主线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脉络。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系统化地阐释工艺表现在塑造高品质建筑过程中的必要性,唤起实践建筑师对于工艺表现的关注。论文沿着以工具断代法划分的纵向时间轴线和以自然经验主义审美理论为基础展开的横向理论轴线两条线索展开,通过对建筑品质的基本理论研究,明确了建筑品质是工艺经验与判断经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审美判断。建筑师判断建筑品质的基本原则是在特定的媒介条件下,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及其与判断经验的耦合,其中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以精度为主要衡量标准,判断经验则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论文结合历史背景、文化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对建筑活动中影响建筑品质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主客观影响因素协同工作、能动性得到极致发挥是塑造高品质建筑的必要条件的观点。最后,论文通过案例调研、人物访谈等方法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对中国建筑“重形式轻工艺”的现象进行了详细解读,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提升中国当代建筑品质的几点建议。论文从宏观上建构了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建筑审美判断理论,明确了粗放型发展过后中国建筑实践将转向以高品质为目标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建筑工艺技术体系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王道静[4](2011)在《家具五金发展及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件研究》文中提出论文研究家具五金的发展,以及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件。研究家具五金的发展,旨在梳理家具五金发展历程。研究分为传统家具五金和现代家具五金,论文还对现代家具五金产品族的分类、标准化和名词术语进行了研究。在家具五金发展部分的研究,形成了家具五金的理论体系。对传统家具五金的研究始于家具发展历史,从家具发展史的脉络中探寻传统家具五金的痕迹,并通过传统家具的结构研究,探索传统家具结构改进与传统家具五金的发展趋势。对现代家具五金的研究,以“32mm”系统的产生作为切入点,研究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家具五金发展状况。论文总结了现代家具五金发展的各个阶段,国外现代家具五金的发展总结为:萌芽时期、崛起阶段、蓬勃发展阶段、腾飞阶段、蜕变与超越阶段,研究重点是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中国家具五金的发展总结为萌芽时期、抄袭与形成时期、模仿与发展时期、突破与创新时期。通过研究总结家具五金未来的发展趋势,寻找中国家具五金发展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与模式。论文对现代家具五金庞大的家族体系的产品分类、标准化和名词术语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论文研究了国际着名家具五金企业产品图册的分类方法,并制订了新的分类方法。对标准化和名词术语提出了问题并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原则。现代家具五金的产生,或者现代家具结构的变革,源于家具材料的变革和技术支撑。轻质家具材料取代传统的实木和人造板材,是低碳经济时代家具行业发展的目标和趋势。无框蜂窝板作为新型的轻质材料,用于制作家具,需要解决技术、工艺以及结构等系列问题。研究和开发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探索无框蜂窝板家具结构形式,是论文研究的重点。论文的研究从德国IMA公司发布无框蜂窝板封边机开始。论文对无框蜂窝板材料的性能、制造技术,以及国际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阐述,对国际上关于本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分解和剖析,全面深入。论文还通过对现代家具结构的分析,对现代家具五金原理以及五金开发的原则和理论依据的剖析,探索了解决无框蜂窝板家具结构的途径和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五金设计图纸,进行了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件的设计开发的实务研究与尝试。
丁成业[5](2008)在《基于RCM的工程机械维修对策与服务水平的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工程机械维修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工程机械维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维修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并分别针对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和施工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维修对策,提出了将维修管理工程和RCM模式引入工程机械维修中的建议,从而引出RCM服务的概念。为了寻求提高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较为有效的途径,本文讨论了影响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的因素,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其进行了评估,并编制了相应的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评估软件。
申人升[6](2008)在《FBG的金属化封装及其传感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光纤光栅是沿光纤轴向在纤芯内形成周期性折射率调制分布的一种新型光纤无源器件。由于它具有插入损耗低、抗电磁干扰、可进行波长选择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常见的光纤通信元器件主要有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波分复用器(WDM)、上下路波分复用器(OADM)和色散补偿器等。此外,光纤光栅还以灵敏度高、质量轻、体积小、易于阵列和能波长编码等优点,成为传感器领域的新宠。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实现恶劣环境下对高温、高压等参数的测量是目前传感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光纤Bragg光栅(FBG)的发展,概述了FBG传感器中的温度测量、压力测量、温度—应变交叉敏感问题和解调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简要介绍了FBG传感器在桥梁、航空航天、船舶和石油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阐述了FBG的模式理论及其传感原理,介绍了几种主要的FBG制备技术。依据本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利用紫外写入技术和相位掩模法研究并制备了FBG。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的方法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所制备的FBG被成功应用在大厦模型振动实验中,性能优良,充分验证了所制备的FBG适用于传感测量。为了解决FBG与传感机构的有效结合,并实现高温环境下的压力测量,本文采用化学镀镍与电镀锡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FBG的金属化封装。通过实验分析了影响金属涂覆层质量的因素,得出了制作金属化封装光纤Bragg光栅(MFBG)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本文所得到的MFBG制作了应变传感器,并将其成功地应用在实地桥梁的长期健康监测中,传感器性能稳定可靠,为桥梁的健康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据项目中提出的具体测量要求,利用弹性应变筒原理,设计了一种用于高温高压测量的、投入式的、双层金属筒式结构的MFBG压力传感器。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通过计算得出采用不锈钢1Cr18Ni9材料制备的应变筒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理论上可达63MPa。利用参考光栅法,将传感光栅和参考光栅呈垂直方向放置,有效地解决了交叉敏感问题。所制作的MFBG压力传感器实验测得的压力范围为0~42MPa,环境温度为20~230℃,达到了设计要求。最后,提出了一种简易的、基于悬臂梁调谐的、匹配FBG传感器解调方案。分析并设计了整个解调系统,实现了高分辨率检测,降低了系统成本。
温玉清[7](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和综述,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为纲,叙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变迁的整体系统,探寻中国建筑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深厚学术内涵的学科体系其内在基本规律,反思其成败得失,力求对未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参照。作为学术史研究,本文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之时代顺序为叙述理路,结合大量第一手档案史料之整理,基本厘清、还原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各相关学术机构、研究者及其研究情况的历史面貌,并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李健民[8](2003)在《常用维修技术系列讲座 设备粘接维修技术(三) 第三讲 粘接维修实例》文中提出
李健民[9](2002)在《常用维修技术系列讲座 设备粘接维修技术(二)》文中提出 第二讲 粘接维修技术和工艺 一、粘接技术的特点及设备粘接维修的应用范围 1.粘接技术的特点 能把各种不同类别的材料粘接起来,例如铜与铝这类不易焊的金属,玻璃陶瓷、橡胶织物这些不能焊的材料都可以粘接;粘接可以有效消除接合面的应力集中,增强连接件的疲劳寿命。因为胶粘剂是在整个胶接面上连续分布的,所以负荷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粘接面上,而不是像焊接、铆接那样应力集中在少数几个点上;因为胶粘剂是高分子材料,所以粘接处同时具有密 3.粘接维修的技术关键及粘接工艺 假若把粘接体系分成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的话,粘接的三大要素即合理的接头设计、正确的胶粘剂选择、严谨的粘接工艺,就是其软件;而胶粘剂和粘接设备等物质条件就是其硬件。 (1)接头设计 ①结构粘接中,粘接接头是要传递力的,所以必须首先弄清接头受力的类型,即拉伸力、剪切力、剥离力、劈裂力4种力中的哪一种?从粘接的特性来看,胶粘接头承受拉伸力的能力最强,
栗承斌[10](2006)在《天线罩数控专用磨床关键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天线罩是导弹通信和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导弹的关键部件之一。天线罩的制造精度直接影响到武器的制导性能,而一般半精加工后的天线罩不能满足电气性能的要求。天线罩数控专用磨床就是通过对天线罩内廓面的精密测量,获得加工基面,对天线罩内廓进行修磨加工调整几何厚度分布,补偿天线罩电厚度误差来满足天线罩的电性能参数指标。 本文针对天线罩数控专用磨床精密测量、精密修磨的双重功能要求,对测量和修磨一体化的关键控制技术开展研究,并对专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开发。控制系统采用工业计算机和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器组成的开放式数控体系结构,全闭环和半闭环相结合的串级控制方式,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操作面板单元和完善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功能强大的可编程多轴控制器PMAC作为系统的运动控制核心,在控制机床运动的同时不断将机床工作状态信息输送给上位工业计算机,工业计算机根据此信息来进行任务分配管理和监控,二者协同控制完成测量和修磨工作。 天线罩内廓型面的测量属于自由曲面的测量范畴,在分析天线罩这种硬脆材料复杂旋转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对比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运动轨迹,选择动态接触式的测量方法,采用性能出色的触发式测头沿着天线罩内表面上一系列的母线轨迹进行扫描测量,并生成合理的测量路径。测量工作时应用PMAC的位置捕捉功能实现测量过程中的实时、准确的数据采集,并通过预处理计算对测量点进行规划,输出采样点。 应用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相结合的方法,对软件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分为下位机PMAC中的软件程序和上位工控机中的人机交互界面程序两部分。下位机PMAC中的程序主要是实现系统的实时控制,变量初始化,代码解释等功能的程序和进行逻辑控制、I/O控制的PLC程序。上位机的人机界面程序负责系统资源的分配和程序的管理调度,程序分为多个功能模块,通过调用PCOMM32 PRO通讯库函数实现参数设置、测量和磨削加工等功能。 为了避免机床这种一体式双工位测量和加工结构在工作时产生较大的误差,设计了双工位的校准装置,并对校准原理和校准过程进行介绍。为了确保机床精度达到指标,对机床精度进行检测,经过分析并结合软件补偿的方法使机床达到精度要求。 本文所研究的若干关键控制技术已经在中国两家航天部门的设备上应用。
二、常用维修技术系列讲座 设备粘接维修技术(三) 第三讲 粘接维修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用维修技术系列讲座 设备粘接维修技术(三) 第三讲 粘接维修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金属扣合工艺的船舶装备特种修补材料—波浪键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和意义 |
1.2.1 国内外海上油气运输装备维修现状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金属扣合工艺及相关问题 |
2.1 金属扣合修复技术 |
2.2 金属扣合修复技术选用原则 |
2.3 金属扣合工艺分类及特征 |
2.3.1 强固扣合 |
2.3.2 强密扣合 |
2.3.3 加强扣合 |
2.3.4 热扣合 |
2.4 金属扣合修复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波浪键的制备 |
3.1 材料选择 |
3.2 波浪键制备工艺 |
3.2.1 冷成型工艺概述 |
3.2.2 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机床概述 |
3.2.3 波浪键的制造以及遇到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波浪键性能测试与分析 |
4.1 对波浪键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4.1.1 实验流程 |
4.1.2 实验结果分析 |
4.2 波浪键受热有限元仿真 |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2 环境温度对整体工件应力的影响 |
4.2.3 波浪键厚度对整体工件应力的影响 |
4.2.4 结果与分析 |
4.3 波浪键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实验 |
4.3.1 电极制备 |
4.3.2 试验介质的配置 |
4.3.3 动电位极化曲线实验 |
4.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304不锈钢波浪键的应用研究案例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空间与环境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现状 |
1.1.3 主题的界定 |
1.2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 巴渝传统夯筑建筑概况 |
2.1 夯筑建筑的发展概况 |
2.1.1 夯筑建筑的发展起源 |
2.1.2 古代夯筑建筑技术发展历史及成果 |
2.2 夯筑建筑的类型与区域划分 |
2.2.1 夯筑建筑的类型 |
2.2.2 夯筑建筑的区域划分 |
2.3 巴渝地区夯筑建筑的发展与演变 |
2.3.1 巴渝先秦遗址与夯筑技术 |
2.3.2 秦并天下后夯筑技术的普及 |
2.3.3 明清夯筑建筑发展特点 |
2.4 小结 |
3 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的选址布局与类型特点 |
3.1 夯筑建筑的类型分布特点与自然人文环境 |
3.1.1 夯筑建筑类型与分布特点 |
3.1.2 自然环境的影响 |
3.1.3 人文环境的影响 |
3.2 夯筑建筑的选址布局特征 |
3.2.1 夯筑建筑选址布局特征 |
3.2.2 夯筑建筑场地处理方式 |
3.3 夯夯筑建筑的墙体类型特点 |
3.3.1 夯土墙 |
3.3.2 土坯墙 |
3.4 夯筑建筑的结构类型特点 |
3.4.1 全墙承重体系 |
3.4.2 与木结构结合的混合承重体系 |
3.5 夯筑建筑的平面类型特点 |
3.5.1 夯筑住宅 |
3.5.2 夯筑碉楼 |
3.5.3 土楼寨堡 |
3.6 小结 |
4 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的空间形态特点 |
4.1 外立面要素总体特征 |
4.2 外部空间形态特征 |
4.2.1 外部空间形态 |
4.2.2 地域特色的廊式空间 |
4.3 内部空间形态特征 |
4.3.1 多样的内部空间 |
4.3.2 天井与院落的组合空间 |
4.4 案例分析与对比 |
4.4.1 调研案例分析 |
4.4.2 巴渝地区与周边地区夯筑建筑的对比 |
4.5 小结 |
5 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的构筑技术与装饰艺术 |
5.1 夯土建筑的构筑技术 |
5.1.1 准备阶段 |
5.1.2 夯土墙营造流程 |
5.1.3 夯土墙的节点构筑措施 |
5.2 土坯建筑的构筑技术 |
5.2.1 土坯砖的制作 |
5.2.2 土坯墙营造流程 |
5.2.3 土坯墙的节点构筑措施 |
5.3 夯夯筑建筑的屋顶构造与细部特色 |
5.3.1 屋面形式与营造技术 |
5.3.2 屋顶与檐下装饰 |
5.4 小结 |
6 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
6.1 夯筑建筑的现状 |
6.2 夯筑建筑的局限性 |
6.3 夯筑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
6.4 小结 |
7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研究起源:中国当代建筑现象 |
1.1.1 大屋顶现象 |
1.1.2 广州歌剧院现象 |
1.1.3 央视新楼现象 |
1.1.4 中国建筑呼唤“高品质” |
1.2 论文主题:建筑“品质”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关键词解析 |
1.2.3 核心问题与线索 |
1.2.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 |
1.4.1 资料库整理 |
1.4.2 现象分析法 |
1.4.3 案例研究 |
1.4.4 人物访谈 |
1.5 论文框架 |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
第2章 建筑品质的基本概念研究 |
2.1 建筑品质的词源学考察 |
2.1.1 何为“品质” |
2.1.2 何为“建筑品质” |
2.1.3 举例说明建筑品质的研究对象 |
2.2 建筑品质的生成 |
2.2.1 作为开端的需求 |
2.2.2 作为过程的经验 |
2.2.3 工艺经验与表现对象 |
2.2.4 判断经验与感知对象 |
2.2.5 作为媒介的人和工法 |
2.3 建筑品质的影响因素 |
2.3.1 工艺经验的影响因素 |
2.3.2 判断经验的影响因素 |
2.4 小结 |
第3章 建筑品质的经验特征与表达 |
3.1 建筑品质的经验特征 |
3.1.1 前工业社会的经验特征 |
3.1.2 工业时代的经验特征 |
3.1.3 后工业时代的经验特征 |
3.2 建筑品质的表达 |
3.2.1 材料表达 |
3.2.2 工法表达 |
3.2.3 细部设计 |
3.2.4 整体意境 |
3.3 以科伦巴博物馆为例分析高品质建筑的特征 |
3.3.1 建筑概况 |
3.3.2 建筑师:彼得·卒姆托 |
3.3.3 建筑材料:科伦巴砖 |
3.3.4 工法特征:砖砌筑的诗意 |
3.3.5 细部设计:大象无形的细部 |
3.3.6 整体意境:历史遗迹的新生 |
3.4 小结 |
第4章 建筑品质的核心问题与判断 |
4.1 建筑品质的核心问题 |
4.1.1 建筑精度 |
4.1.2 物理精度 |
4.1.3 人体感知精度 |
4.1.4 当代技术体系下的精度问题 |
4.2 建筑品质的判断 |
4.2.1 品质判断的特征 |
4.2.2 建筑品质判断的依据 |
4.2.3 品质判断的原则 |
4.2.4 品质判断的方法 |
4.3 建筑品质的理想模型 |
4.4 小结 |
第二部分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章 影响建筑品质的客观因素分析 |
5.1 材料因素 |
5.1.1 自然材料 |
5.1.2 人工材料 |
5.2 动力因素 |
5.2.1 自然动力 |
5.2.2 机械动力 |
5.3 工具因素 |
5.3.1 手工工具 |
5.3.2 机械工具 |
5.3.3 数字工具 |
5.4 小结 |
第6章 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观因素分析 |
6.1 社会因素 |
6.1.1 建筑活动中的社会角色 |
6.1.2 市民文化与大众审美 |
6.1.3 国家意志与政策引导 |
6.2 行业因素 |
6.2.1 职业精神 |
6.2.2 素质培养 |
6.2.3 行业运营机制 |
6.3 个人因素 |
6.4 其他因素 |
6.4.1 经济规律 |
6.4.2 环境能源 |
6.4.3 工作流程与管理 |
6.5 结论 |
第三部分 社会观察 |
第7章 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品质研究 |
7.1 以清华园建筑为例研究中国近现代建筑演进中的品质问题 |
7.1.1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轨迹的缩影 |
7.1.2 具有工艺连续性的发展进程 |
7.1.3 各个发展阶段的典型建筑案例选择 |
7.2 建筑案例调研及分析 |
7.2.1 图书馆一期、二期工程 |
7.2.2 主楼建筑群工程 |
7.2.3 逸夫图书馆工程 |
7.2.4 医学院工程 |
7.3 中国近现代建筑演进过程中影响建筑品质的问题 |
7.3.1 工艺表达缺失 |
7.3.2 工艺延续性弱 |
7.3.3 政治因素影响 |
7.3.4 建筑技术体系单一 |
7.4 关于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两点思考 |
7.4.1 完善中的现代主义进程 |
7.4.2 满足审美需求的工艺表现 |
7.5 小结 |
第8章 当代中国建筑品质问题调查 |
8.1 十位职业建筑师的访谈 |
8.1.1 访谈对象与内容的确定 |
8.1.2 十位职业建筑师简介 |
8.1.3 访谈的核心问题 |
8.2 当代中国建筑品质现状 |
8.2.1 关键词 1:提升期 |
8.2.2 关键词 2:非技术性 |
8.2.3 关键词 3:差异性 |
8.3 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要因素 |
8.3.1 建筑师的技术展开与工程控制能力有待于提高 |
8.3.2 建筑行业验收与反馈机制有待于完善 |
8.3.3 施工队伍的管理与培训机制亟待改进 |
8.3.4 市场对于建筑精致性的需求不明显 |
8.3.5 先进制造技术与技术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
8.3.6 建筑产业链需要进一步系统化 |
8.3.7 其他因素 |
8.4 提高中国建筑品质的几点建议 |
8.4.1 工艺系统架构 |
8.4.2 工艺设计 |
8.4.3 适宜性技术调整 |
8.4.4 产业链整合 |
8.5 小结 |
第9章 结语 |
9.1 论文研究结论和成果 |
9.1.1 论文研究总结 |
9.1.2 研究成果及现实意义 |
9.2 后续研究 |
9.2.1 有待深化的问题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建筑师访谈实录 |
附录 B 建筑材料与工艺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家具五金发展及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家具五金是家具结构、功能创新与延展的重要依据 |
1.1.2 大规模定制设计推动家具五金的标准化通用化深入发展 |
1.1.3 家具材料的变革引领家具结构、制造工艺和技术的变革 |
1.1.4 制造工艺的变革是家具结构变革以及家具五金发展的源泉 |
1.1.5 家具结构设计与家具五金是现代家具设计管理的重要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有关课题研究概况 |
1.2.2 国内有关课题研究概况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1 理论构建策略 |
1.4.2 设计实践策略 |
1.5 论文研究的限制 |
1.6 论文研究的总体规划 |
1.7 本章小结 |
1.8 本章参考文献 |
2 传统家具五金的发展 |
2.1 中国传统家具五金起源 |
2.1.1 传统家具结构形式 |
2.1.2 传统家具五金起源 |
2.2 中国传统家具五金发展 |
2.2.1 商至三国时期的家具五金 |
2.2.2 两晋至五代时期的家具五金 |
2.2.3 宋、辽、金代与元代时期的家具五金 |
2.2.4 明清家具五金 |
2.2.4.1 明式家具五金 |
2.2.4.2 清式家具五金 |
2.2.4.3 明清家具五金的纹样装饰 |
2.3 中国传统家具五金特征 |
2.4 国外传统家具五金发展 |
2.4.1 国外传统家具五金起源 |
2.4.2 公元5世纪以前——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
2.4.3 2世纪至15世纪——拜占庭、中世纪早期和哥特风格时期 |
2.4.4 15世纪至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
2.4.5 17世纪至18世纪——巴洛克时期 |
2.4.6 18世纪初至18世纪中期——洛可可风格时期 |
2.4.7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新古典主义风格时期 |
2.5 国外传统家具五金特征 |
2.6 传统家具五金发展趋势 |
2.6.1 传统家具五金发展趋势 |
2.6.1.1 科学合理利用现代家具五金 |
2.6.1.2 开发传统家具专用五金 |
2.6.2 传统家具五金配件的应用与开发的原则 |
2.7 本章小结 |
2.8 本章参考文献 |
3 现代家具五金发展 |
3.1 现代家具五金的起源 |
3.1.1 现代家具结构五金缘起 |
3.1.2 现代家具五金产生原因 |
3.2 国外现代家具五金发展 |
3.2.1 现代家具萌芽时期的家具五金 |
3.2.2 60年代——现代家具五金的崛起时期 |
3.2.3 70-80年代——蓬勃发展阶段 |
3.2.4 90年代——腾飞阶段 |
3.2.5 21世纪——蜕变与超越阶段 |
3.2.5.1 德国家具五金 |
3.2.5.2 奥地利家具五金 |
3.2.5.3 意大利家具五金 |
3.2.5.4 美国家具五金 |
3.2.5.5 台湾家具五金 |
3.2.5.6 其他国家家具五金 |
3.3 面向锐变与超越时期的国外现代家具五金发展现状 |
3.4 中国现代家具五金发展 |
3.4.1 民国家具五金 |
3.4.2 50-60年代——萌芽时期 |
3.4.3 70-80年代——引进与形成时期 |
3.4.4 90年代——模仿与发展时期 |
3.4.5 21世纪——突破与创新时期 |
3.4.6 面向突破与创新时期的中国家具五金发展现状 |
3.4.7 发展我国家具五金的建议 |
3.5 现代家具五金发展趋势 |
3.5.1 家具五金将继续反映时代的风格和面貌 |
3.5.2 装饰五金和功能五金将走向统一 |
3.5.3 家具五金将成为家具产品的重要部件 |
3.5.4 家具五金设计理念将继续体现"以人为本" |
3.5.5 "把时间设计到产品中"以提高家具设计与制造功效 |
3.5.6 智能化在家具上的应用将成为家具五金的发展目标 |
3.5.7 基于家具新材料的新型家具五金产品是未来家具五金的研发方向 |
3.5.8 新技术将成为家具五金强有力的支撑 |
3.5.9 配合家具定制,家具五金进入定制时代 |
3.6 本章小结 |
3.7 本章参考文献 |
4 现代家具五金分类及标准化 |
4.1 家具五金分类 |
4.1.1 家具五金分类状况 |
4.1.1.1 1987年ISO国际标准化分类法 |
4.1.1.2 家具五金研发与制造企业产品分类 |
4.1.1.3 家具五金产品分类的问题分析与策略 |
4.1.2 家具五金产品分类 |
4.1.2.1 装饰五金与功能五金 |
4.1.2.2 按照家具五金实现的功能分类 |
4.1.2.3 按照家具种类分类 |
4.2 家具五金标准化与名词术语 |
4.2.1 家具五金标准化的意义 |
4.2.2 国外家具五金标准化状况 |
4.2.3 国内家具五金标准化状况 |
4.2.4 家具五金名词术语现状 |
4.3 家具五金标准化工作内容 |
4.3.1 家具五金标准化内容 |
4.3.2 标准化问题的建议 |
4.3.3 家具五金名词术语规范的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4.5 本章参考文献 |
5 新型板式家具用材——蜂窝板 |
5.1 蜂窝纸板复合材料 |
5.1.1 蜂窝纸板复合材料的结构 |
5.1.2 蜂窝纸板的制作工艺 |
5.1.3 蜂窝纸板性能 |
5.2 有框蜂窝板 |
5.2.1 有框蜂窝板制作 |
5.2.1.1 纸蜂窝板框架制作 |
5.2.1.2 纸蜂窝芯裁截尺寸要求 |
5.2.1.3 纸蜂窝板制作 |
5.2.2 有框蜂窝板特性 |
5.3 轻质无框蜂窝板 |
5.3.1 无框蜂窝板概述 |
5.3.2 无框蜂窝板的制作工艺 |
5.3.3 轻质无框蜂窝板的边部处理工艺以及参数 |
5.3.3.1 后框架封边处理 |
5.3.3.2 无内置框架的厚型装饰封边条封边处理 |
5.3.3.3 加固边框和装饰封边条封边处理 |
5.3.3.4 异形封边条封边处理 |
5.3.4 无框蜂窝板的性能 |
5.4 无框蜂窝板、有框蜂窝板、人造板材的比较 |
5.5 无框蜂窝板作为家具用材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
5.6 本章小结 |
5.7 本章参考文献 |
6 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件实例分析 |
6.1 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件设计与研发实例 |
6.1.1 TOPTEN公司嵌入式连接——嵌装螺母的研发 |
6.1.2 Hettich公司注胶式五金连接件的设计 |
6.1.3 德国Hafele公司TAB系列五金件的研发 |
6.1.4 Zimmer Kunststofftechnik公司的PANFIX100的设计 |
6.1.5 拼板专用五金件研发 |
6.2 应用新技术解决结构连接实例 |
6.2.1 高频加热固定五金件 |
6.2.2 超声波固定五金件 |
6.3 本章小结 |
6.4 本章参考文献 |
7 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件设计实务 |
7.1 板式家具五金连接原理分析 |
7.1.1 板式家具五金结构连接方式 |
7.1.2 板式家具拆装性 |
7.1.3 板式家具五金连接原理 |
7.2 无框蜂窝板家具结构连接的关键问题分析 |
7.3 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件开发的理论导向 |
7.3.1 利用现有的制造设备与制造系统,利用与改造现有家具五金 |
7.3.2 利用现有的制造设备与制造系统,开发新型的家具五金连接形式 |
7.3.3 摒弃现有的技术与设备的束缚,开发全新的家具五金件 |
7.4 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件开发的技术问题分析 |
7.4.1 填充空腔 |
7.4.2 跨越空芯部分 |
7.4.2.1 螺钉与握钉力 |
7.4.2.2 嵌装塞孔螺母 |
7.4.2.3 嵌装连接母体 |
7.4.3 穿透板材 |
7.5 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件应用与开发设想 |
7.5.1 空芯结构板材作实体处理的思考 |
7.5.2 针对空芯腔体的结构连接模式的思考 |
7.6 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件设计 |
7.6.1 型材连接件 |
7.6.2 贯通连接件 |
7.6.3 卡固连接件 |
7.6.4 偏心螺杆 |
7.6.5 嵌装螺母 |
7.6.6 直角连接件 |
7.7 本章小结 |
7.8 本章参考文献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家具五金发展的研究 |
8.1.2 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件设计实务研究 |
8.2 研究展望 |
总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5)基于RCM的工程机械维修对策与服务水平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程机械维修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1.1.2 工程机械维修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历史 |
1.2.2 我国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历史及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我国工程机械现状 |
2.2 工程机械维修制度的发展现状 |
2.2.1 工程机械维修制度的发展历程 |
2.2.2 我国现行的维修制度 |
2.3 工程机械维修组织的发展现状 |
2.3.1 工程机械的维修体制 |
2.3.2 工程机械维修的工艺组织 |
2.4 工程机械维修方式的发展现状 |
2.4.1 维修方式的变化 |
2.4.2 工程机械所采用的几种故障诊断技术 |
2.4.3 工械机械维修的故障分析法 |
2.4.4 工程机械维修方式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 工程机械维修技术人员的现状 |
2.6 工程机械维修评估现状 |
2.7 本章小结 |
3 工程机械维修对策 |
3.1 建立完善的工程机械维修市场 |
3.1.1 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的基本结构 |
3.1.2 建立区域性的RCM服务网 |
3.1.3 建立行业立体维修服务网 |
3.2 重视设备的前期管理 |
3.2.1 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性 |
3.2.2 如何做好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 |
3.3 基于RCM的维修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
3.3.1 针对维修制度的对策 |
3.3.2 针对维修模式的对策 |
3.3.3 针对维修方式的对策 |
3.3.4 针对维修组织的对策 |
3.3.5 针对维修管理的对策 |
3.3.6 针对维修技术的对策 |
3.4 加强维修管理工程的应用 |
3.4.1 维修管理工程的概念 |
3.4.2 维修管理工程的性质 |
3.4.3 维修管理工程在工程机械维修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RCM技术在工程机械维修中的应用 |
4.1 RCM导言 |
4.1.1 RCM简介 |
4.1.2 RCM由来 |
4.1.3 RCM优点 |
4.2 国内外RC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例 |
4.2.1 国外RC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例 |
4.2.2 RC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实例 |
4.3 RCM实施 |
4.3.1 准备实施RCM服务的条件 |
4.3.2 确定用户设备的维修需求 |
4.3.3 设备的分类与分工 |
4.3.4 登记、记录、整理 |
4.3.5 建档 |
4.3.6 监督、监测、管理与反馈 |
4.3.7 总结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评估 |
5.1 概述 |
5.1.1 进行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评估的必要性 |
5.1.2 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评估的目的 |
5.2 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评估方法的确定 |
5.2.1 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评估的内容 |
5.2.2 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评估方法的确定 |
5.3 改进的AHP法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估原理 |
5.3.1 一般的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 |
5.3.2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5.3.3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权重的确定方法 |
5.3.4 单因素模糊评估和一级模糊综合评估 |
5.3.5 多因素、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 |
5.3.6 模糊综合评估的各种数学模型 |
5.4 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评估体系的建立 |
5.4.1 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2 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
5.4.3 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评估标准 |
5.5 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各项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 |
5.5.1 确定各级评估因素集 |
5.5.2 各因素权重确定的方法 |
5.6 工程机械RCM服务水平评估系统的实现 |
5.6.1 编程的自的与意义 |
5.6.2 软件的适用范围 |
5.6.3 软件编制简介 |
5.7 提高工程机械RCM服务企业服务水平的途径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6)FBG的金属化封装及其传感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论 |
1.2 光纤光栅的发展与分类 |
1.2.1 光纤Bragg光栅的发展 |
1.2.2 光纤光栅的分类 |
1.3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及其解调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研究现状 |
1.3.2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解调技术研究现状 |
1.4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的应用 |
1.4.1 桥梁健康监测 |
1.4.2 航天航空 |
1.4.3 船舶 |
1.4.4 石油化工 |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2 光纤Bragg光栅的原理、制作、传感特性及应用 |
2.1 光纤Bragg光栅 |
2.2 光纤Bragg光栅的模式理论 |
2.2.1 耦合模理论 |
2.2.2 转移矩阵法 |
2.3 光纤Bragg光栅的制作技术概述 |
2.3.1 光纤的光敏性 |
2.3.2 光纤的增敏技术 |
2.3.3 光纤Bragg光栅的写入技术 |
2.4 光纤Bragg光栅的制作工艺及特性分析 |
2.4.1 高压低温载氢处理 |
2.4.2 制备工艺优化 |
2.4.3 退火处理 |
2.5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原理及特性 |
2.5.1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原理 |
2.5.2 光纤Bragg光栅的温度特性 |
2.5.3 光纤Bragg光栅的应变特性 |
2.6 应用实例——大厦地震模型实验 |
2.6.1 实验描述 |
2.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 光纤Bragg光栅的金属化封装工艺 |
3.1 光纤Bragg光栅的金属化封装工艺概述 |
3.2 光纤Bragg光栅预处理 |
3.2.1 除油 |
3.2.2 粗化 |
3.2.3 热处理 |
3.2.4 敏化和活化 |
3.3 化学镀镍处理 |
3.3.1 化学镀镍概述 |
3.3.2 化学镀镍药品 |
3.4 电镀锡处理 |
3.4.1 碱性光亮镀锡 |
3.4.2 酸性光亮镀锡 |
3.5 实验与讨论 |
3.5.1 敏化活化的影响 |
3.5.2 化学镀液PH值的影响 |
3.5.3 化学镀液温度的影响 |
3.5.4 电流密度的影响 |
3.5.5 金属化封装工艺条件总结 |
3.6 应用实例——桥梁健康监测 |
3.6.1 桥梁健康监测概述 |
3.6.2 实例说明 |
3.6.3 数据分析 |
4 用于石油井下测量的光纤Bragg光栅压力传感器 |
4.1 压力传感器结构的设计、分析及仿真 |
4.1.1 结构设计及理论分析 |
4.1.2 结构模拟仿真 |
4.2 交叉敏感问题的解决 |
4.3 光纤Bragg光栅的压力传感器系统 |
4.3.1 系统构成 |
4.3.2 实验装置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结构基材对压力测量的影响 |
4.4.2 薄壁内筒的内径和壁厚之比对压力测量的影响 |
4.4.3 温度补偿 |
4.4.4 金属化焊接 |
5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信号解调系统的设计 |
5.1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信号解调方法概述 |
5.2 光纤Bragg光栅调谐特性研究 |
5.2.1 调谐装置——悬臂梁 |
5.2.2 调谐驱动单元 |
5.3 解调系统构成 |
5.4 电控位移台的驱动 |
5.4.1 控制电路 |
5.4.2 硬件控制程序 |
5.4.3 软件控制程序 |
5.5 信号采集与转换 |
5.5.1 信号采集 |
5.5.2 信号转换 |
5.6 软件控制解调程序设计 |
5.6.1 全局扫描法 |
5.6.2 局部扫描法 |
5.7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史学史?” |
二、中国建筑史学核心价值的阐释 |
三、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分期 |
四、已有相关研究回顾 |
五、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方法概略 |
六、创新之处及未尽事宜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先导 |
一、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溯源 |
二、20 世纪初叶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先导概略 |
1 、先导之一:东方学(Orientalism)与欧洲对中国建筑的研究 |
2、先导之二:20 世纪上半叶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 |
3、先导之三: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勃兴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滥觞 |
一、文献传统:《营造法式》的发现和校勘 |
二、匠作传统:中国古代工程籍本的搜集整理 |
三、清代“样式雷”图档的整理研究 |
四、中国古代建筑调查与测绘 |
五、困境与坚守 |
六、式微 |
1、《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及《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 |
2、梁思成着《中国建筑史》及《图像中国建筑史》 |
七、本章小结:中国营造学社学术贡献概述 |
第三章 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研究机构及其学术活动为中心 |
一、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概略 |
1、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
2、高等院校中国古建筑测绘及其研究情况 |
3、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
二、“中国建筑研究室”: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机构之肇端 |
三、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办“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 |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分水岭:“1958 年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学术讨论会” |
五、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四章 196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中心 |
一、核心机构:建研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1958~1964) |
1、创办背景 |
2、研究情况述略 |
3、《建筑理论及历史科学研究中进行调查考察工作的体会》简述 |
4、曲终人散 |
5、恢复及延续 |
二、“建筑三史”: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坐标 |
1、“建筑三史” |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初稿本 |
3、《中国建筑简史》编写过程概略 |
4、“建筑三史”之意义 |
三、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始末 |
1、《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五稿 |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六稿 |
3、《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七稿 |
4、《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八稿 |
5、《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终付梓 |
6、1964 年8 月15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鉴定会议记录 |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其他重要学术成果撷要(1959~1966) |
1、梁思成主持《营造法式》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 |
2、刘敦桢主持苏州古典园林研究 |
3、陈明达、莫宗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着述举要(1959~1966) |
4、天津大学建筑系清代皇家园林测绘及研究 |
5、《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析 |
6、清华大学建筑系主编《建筑史论文集》(1964)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述评——以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中心 |
一、1980 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复兴与转型 |
二、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组织概要 |
三、文化遗产概念引入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拓展 |
四、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重要学术成果述略 |
1、《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
2、《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及《营造法式》研究的深入 |
3、《华夏意匠》 |
4、东方建筑研究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
5、《中国建筑艺术史》 |
6、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 |
7、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期刊概况 |
五、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及着述分类概览 |
1、中国古代建筑通史研究及着述 |
2、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 |
3、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及修缮技术研究 |
4、中国传统建筑理论及建筑文化研究 |
5、中国古代建筑专题研究及着述 |
(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研究 |
(2)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研究 |
(3) 中国古代礼制及祠祀建筑研究 |
(4) 中国古塔研究 |
(5) 中国古代石窟寺研究 |
(6) 中国古代陵寝研究 |
(7)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
(8)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 |
(9) 中国古代桥梁研究 |
(10)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研究 |
六、1980 年代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概述 |
七、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史略——从1935年“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谈起 |
一、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与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35~1948) |
二、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49~1955) |
三、古代建筑修整所与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时期(1956~1965) |
四、“文化大革命”前期的全面停滞(1966~1973) |
五、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时期(1974~1990) |
六、中国文物研究所时期(1990~至今) |
七、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本文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后记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总目录 |
附录二: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出版图书目录 |
附录三:《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目(1951-1965) |
附录四: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所出版的着作目录简录(1959-2002) |
附录五: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室)所发表论文简表(1959-2002 |
附录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及建筑史学分会简表 |
附录七: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大事纪略(1935-2005) |
附录八:中国文物研究所历年古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简表(1949-2005) |
附录九:《营造法式》研究文献(中文)(1919-2002) |
附录十: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项目统计简表(2000-2006) |
附录十一:刘敦桢对《中国建筑简史》第一册的若干意见 |
附录十二:1961 年建筑史编写工作情况报告 |
附录十三:1961 年5 月10 日《中国建筑简史》编写会议记录 |
附录十四:1961 年5 月12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苏联稿和教材稿)讨论会议纪要 |
附录十五:1961 年5 月13 日《建筑历史讨论简报 |
附录十六:1961 年5 月19 日《编史结束座谈会发言记录》(摘要) |
附录十七:1961 年5 月12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一号) |
附录十八:1961 年5 月14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二号) |
附录十九:1961 年5 月16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三号) |
附录二十:1961 年5 月18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四号) |
附录二十一:1961 年5 月23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五号) |
附录二十二:1961 年6 月15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六号) |
附录二十三:刘敦桢先生在修订《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期间信函(共三十九封) |
附录二十四:《卢绳先生学术传略》 |
(10)天线罩数控专用磨床关键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来源 |
1.1.1 导弹天线罩概述 |
1.1.2 导弹天线罩的发展及研究情况 |
1.1.3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2 天线罩修磨的必要性和依据 |
1.3 导弹天线罩数控专用磨床的控制技术 |
1.3.1 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 |
1.3.2 专用修磨机床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 |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天线罩数控专用磨床的控制系统 |
2.1 一体式双工位的测量与加工 |
2.2 控制系统的主体结构 |
2.2.1 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器PMAC |
2.2.2 IPC+PMAC构成的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2.3 双CPU之间的数据通讯 |
2.4 伺服控制系统及其接口单元的设计 |
2.4.1 伺服驱动装置 |
2.4.2 伺服控制方式 |
2.4.3 伺服接口电路与连接设置 |
2.5 控制面板单元的设计 |
2.5.1 控制面板功能 |
2.5.2 I/O控制板实现输入输出 |
2.6 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和抑制干扰 |
3 天线罩内廓面的测量过程控制技术 |
3.1 测量方法的选择 |
3.1.1 自由曲面的测量方法 |
3.1.2 适合天线罩数控专用磨床的测量方式 |
3.1.3 测头装置的选择 |
3.2 测量路径及采样点的规划 |
3.2.1 测量路径的选择 |
3.2.2 测量路径的生成 |
3.2.3 采样点自适应分布 |
3.3 测量数据采集的实现 |
3.3.1 PMAC位置捕捉功能 |
3.3.2 测量数据的采集 |
4 系统软件功能实现 |
4.1 天线罩数控专用磨床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 |
4.1.1 软件设计方法 |
4.1.2 系统开发环境和相关技术 |
4.2 软件系统总体结构和工作过程 |
4.2.1 软件系统总体架构和任务划分 |
4.2.2 软件的工作过程 |
4.3 上位人机交互界面(MMI)的设计及其功能 |
4.3.1 人机交互界面的实现及原理 |
4.3.2 各模块功能介绍 |
4.4 应用程序与PMAC通讯功能的实现 |
4.4.1 PCOMM32 PRO简介 |
4.4.2 PMAC与应用程序建立通讯实现各模块功能 |
4.5 PMAC配置和初始化 |
4.6 修磨加工控制功能的实现 |
4.6.1 修磨加工的执行和实时监控 |
4.6.2 数控代码解释程序 |
4.7 后台PLC管理程序设计 |
4.7.1 PLC程序简介 |
4.7.2 天线罩数控专用磨床中的PLC程序 |
5 双工位的校准和机床控制精度的检测与补偿 |
5.1 双工位的校准调节 |
5.1.1 校准装置的设计 |
5.1.2 校准原理和方法 |
5.2 机床控制精度的检测与误差补偿 |
5.2.1 机床控制精度检测 |
5.2.2 机床精度补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
附录B 部分MMI程序代码 |
附录C 天线罩数控专用磨床实物照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常用维修技术系列讲座 设备粘接维修技术(三) 第三讲 粘接维修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金属扣合工艺的船舶装备特种修补材料—波浪键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沈哲伦.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2]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空间与环境特色研究[D]. 晋兆东. 重庆大学, 2018(04)
- [3]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D]. 国萃. 清华大学, 2012(07)
- [4]家具五金发展及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件研究[D]. 王道静.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5]基于RCM的工程机械维修对策与服务水平的评估[D]. 丁成业.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 [6]FBG的金属化封装及其传感应用技术研究[D]. 申人升.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7]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D]. 温玉清. 天津大学, 2006(06)
- [8]常用维修技术系列讲座 设备粘接维修技术(三) 第三讲 粘接维修实例[J]. 李健民.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3(01)
- [9]常用维修技术系列讲座 设备粘接维修技术(二)[J]. 李健民.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2(12)
- [10]天线罩数控专用磨床关键控制技术的研究[D]. 栗承斌.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