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处方书写的错误(论文文献综述)
严大鹏,陈继涢,裘齐宁,叶岩荣[1](2021)在《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情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回顾性探讨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原因,同时研究相应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188份不合理用药医嘱相关医嘱信息,通过研究不合理类别,发现其存在相关规律。结果 PIVAS常见不合理医嘱类型主要有给药浓度错误(25.00%)、载体选择错误(28.19%)、药物间配伍禁忌(23.94%)、给药频次错误(5.85%)、系统录入错误(17.02%)。不合理医嘱主要涉及药物品种有氯化钾注射液、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不合理医嘱所属科室主要有普外科(23.94%)、肝肿瘤内科(20.21%)等。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作为全院成品输液集中调配场所,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应是每位药师首先应该关注的重点,PIVAS审方药师应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自身业务知识水平,保障临床、患者的用药安全,促进我院合理用药率的有效提升。
汪英,江华,陈晓卫[2](2021)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形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6月-2020年4月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长期医嘱99 090份,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并探讨有效干预措施。结果 99 090份长期医嘱中不合理处方120份(0.12%),不合理用药处方类型为溶媒用量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超说明书用药、配伍禁忌、给药频次错误、给药途径不合理及未达到治疗剂量。结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需药师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干预,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利用诸多渠道了解药物最新动态,认真总结积累经验,提升药师工作效率,保证输液合理性、患者用药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以减少不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梁琼[3](2021)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现状调查》文中提出目的分析2017年10月—2020年10月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情况。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7年10月—2020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PIVAS中所有含细胞毒性药物的用药医嘱,共计28 357份。其中PIVAS设置有药师审核、药品调剂、排药核对、配制、配制复核、发药复核等常规工作环节,其中药师审核相关信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查阅收集,其他工作环节相关信息在由药师负责的"用药错误记录本"中查阅收集。筛选出该时间段内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情况,将其分为9级,其中A级为第一层错误;B~D级为第二层错误;E~H级为第三层错误;I级为第四层错误。用药错误还可分为处方开具错误与调配错误。根据错误内容,用药错误还可分为溶媒错误(溶媒用量错误、溶媒品种错误、溶媒规格/数量错误)、处方不完整、静脉给药方法错误、细胞毒性药物的用量/品种/规格错误。结果 28 357份用药医嘱中,用药错误共发生88例次,其中处方开具错误占78.41%(69例次,包括配伍不合理、超剂量用药、溶媒不合理等),调配错误占21.59%(19例次,主要是药品核对环节、药品发放环节错误,其中药品发放环节导致的错误均由病房护士发现并退还药品,尚未造成伤害),均为B级错误;溶媒错误占71.59%(63例次,包括溶媒用量错误34例次、溶媒品种错误21例次、溶媒规格/数量错误8例次),处方不完整占2.27%(2例次),静脉给药方法错误占12.50%(11例次),细胞毒性药物的用量/品种/规格错误占13.64%(12例次)。用药错误排名前五位的细胞毒性药物分别为紫杉醇、氟尿嘧啶、顺铂、表柔多星、吉西他滨,分别占29.55%、12.50%、6.82%、4.55%、4.55%,且以溶媒错误为主。结论福建省立医院PIVAS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时有发生,均为B级错误,且以处方开具错误为主,内容涉及溶媒错误,其药物主要分布在紫杉醇、氟尿嘧啶、顺铂、表柔多星、吉西他滨。
柳波[4](2021)在《肠外营养处方审核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依据循证医学的方法,全方位收集完成国内外肠外营养安全性及合理性的评价指标,汇总形成肠外营养指标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完成肠外营养处方审核模型系统,为临床开发和应用肠外营养处方审核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方法:通过Pub Med、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关于肠外营养处方安全性及合理性评价指标,整理汇总形成肠外营养处方安全性与合理性评价指标知识库,利用信息技术将上述知识库开发形成肠外营养处方审核模型系统。通过该系统对我院的100份TPN处方进行安全性及合理性的综合测评,了解我院TPN的使用情况。结果:(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了肠外营养安全性评价知识库,包括TNA电解质相容性指标体系表和TNA使用人群和疾病用药的配伍禁忌。(2)结合建立的肠外营养合理性评价知识库,本课题创建了TNA合理组方计算步骤流程。(3)将知识库开发形成肠外营养处方审核模型系统,依托该系统实现自动化、全方面的肠外营养处方审核。(4)应用该系统可实现对TPN处方进行快速审核,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应用确实能快速准确地发现TPN处方所存在的缺陷及不足。结果显示100份TPN处方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师应持续加强TPN组分和配比、电解质浓度等指标的审核,同时医生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在审核系统的辅助下制定个体化的TPN给药方案。结论:评价指标知识库的建立是开发信息化肠外营养处方审核模型系统的基础,架构完善的PN信息系统可促进临床肠外营养精准化合理治疗,提高工作效率。
许秀荣[5](2020)在《奥硝唑注射液处方工艺研究和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甲硝唑和奥硝唑为第一代和第二代临床上使用的硝基咪唑类药物,奥硝唑为第三代,这类药物主要对厌氧菌感染,原虫、滴虫感染等起作用。它的原理是通过分子中硝基在没有氧气条件下转化为氨基,或以自由基的方式[1],断裂掉受体螺旋组织构造,隔断其转录复制。它的最大优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分部普遍,渗透力特别好,安全疗效好[2-3],不良反应小,临床开发前景非常好。本研究主要有奥硝唑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处方工艺研究,还对比了原研药物,能够为后续生产提供较为可靠的生产工艺,也提供了有效的质量标准,而且也为药品的申报注册奠定了有利的基础[3]。目的:1.筛选奥硝唑注射液的规格、辅料用量、pH值范围及灭菌温度,并进行小试研究。2.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有关物质研究和含量检测。3.建立气相色谱法用于辅料乙醇和丙二醇含量检测。4.对小试三批进行方法学验证,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5.使用自制样品进行影响因素研究。6.研制的小试样品也进行了临床配伍试验研究。方法:1.处方摸索,考察性状、有关物质、溶液颜色、细菌内毒素、pH值、含量、无菌等,研究干扰处方的因素[3,31-32],找到合适处方和工艺。2.本论文研究方法依据是《中国药典》2015年版,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有关物质研究和含量检测。3.对小试样品进行方法学验证,有性状、有关物质、鉴别、细菌内毒素、pH值、溶液颜色、无菌、含量等[31-32],整理奥硝唑注射液的质量标准。4.使用小试样品进行影响因素考察,初步确定制剂的稳定性。5.对小试样品进行临床配伍试验研究,配伍稳定性的考察,主要做了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和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试验。结果:1.确定了奥硝唑注射液的规格、处方及制备工艺:规格为0.5g/3ml,1g/6ml;辅料为每 1ml 中含乙醇 270mg~330mg,丙二醇480mg~586mg;pH值范围为5.5~6.5;灭菌条件为121℃,热压灭菌15min。2.对奥硝唑注射液有关物质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对奥硝唑注射液含量的液相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流速每1分钟1.0ml,检测波长设置为318纳米,柱温30℃。3.制定了本品的质量标准,明确了质量评价方法。4.对小试样品进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40℃和60℃条件下,性状、溶液颜色、pH值、有关物质、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符合规定;光照条件下,产生光降解杂质,其余检测项无明显变化;冻融试验条件下,性状、溶液颜色、pH值、有关物质、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符合规定。初步确定了样品的放置条件和稳定性。5.本品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都能在2小时内稳定。结论:1.确定了最好处方和工艺,并进行了小试样品制备。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有关物质和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辅料乙醇和丙二醇含量,结果能准确检测数据。3.对自制的小试样品进行了质量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规格的三批小试质量稳定可靠。4.对小试样品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除了在光照条件下,有关物质有所增加外,其余条件下检测性状、溶液颜色、pH值、有关物质、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表明本品稳定性良好,但放置过程中应避光。5.对小试样品进行了临床配伍试验研究,表明本品配伍稳定性良好。
周芬,史英[6](2020)在《住院病区静脉滴注药品处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了解住院病区使用静脉滴注药品的情况,分析不合理处方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9月期间,每月抽取处方1000张,累计12 000张,分类汇总后进行处方点评。结果:12 0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237张。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185张,溶媒不合理34张,配伍禁忌9张,药物相互作用4张,重复用药3张,给药途径错误2张。结论:在静脉滴注药品不合理处方中,用法用量、溶媒不合理占比较大;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重复用药、给药途径错误处方数量虽然占比较少,但是需要运用药学知识综合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需要药师在处方审核中加以注意。
陈芬,李秀池[7](2020)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对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审核干预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检查法收集审方药师登记的2014年7月-2018年6月不合理用药医嘱干预数据,分析不合理用药现状。结果:2014年7月-2018年6月干预的不合理医嘱共9 815张,占总医嘱量的0.17%(9 815/5 773 238),其中有8 208张得到了修改,占不合理医嘱总量的83.63%(8 208/9 815);不合理用药医嘱类型包括其他用药不适宜36.96%(3 628/9 815)、溶媒选择不适宜20.61%(2 023/9 815)、浓度不适宜15.08%(1 481/9 815)、剂量不适宜13.63%(1 338/9 815)、联合用药不适宜7.38%(725/9 815)、配伍禁忌2.61%(256/9 815)等。其他用药不适宜包括溶媒或药品剂量明显错误、无溶媒输入、相似药品品种错误、已停医嘱未作废等。结论: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静脉配制药物不合理用药总体情况发生率较低,审方药师对住院患者的长期静滴医嘱不合理用药现象能及时发现,并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干预、登记、总结分析,可以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李正富,秦霞[8](2020)在《住院输液医嘱前置审核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提高药师对输液医嘱干预能力,发挥药师自身价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5年—2017年的5500271组住院输液医嘱的前置审核记录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医嘱前置审核工作对住院输液医嘱质量的影响。结果:2015年—2017年,经处方审核管理系统(pivas mate系统)和药师双重审核的住院输液医嘱总的不合理医嘱拦截率为2.1%,2015年—2017年,不合理医嘱拦截率分别为1.68%、1.95%、2.79%。不合理医嘱类型主要为书写不规范或录入错误、溶媒限制、无适应症给药等。结论:实施医嘱前置审核,可有效提高住院输液医嘱安全合理性,同时提高药师处方审核干预能力。
韩莉莉,丁盼盼,邵华,马姝丽[9](2020)在《儿童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分析。方法通过药师审核住院患者静脉用药医嘱,对静脉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医嘱进行收集、归纳和分析。结果常见不合理医嘱可以分为溶媒选择不当、药物浓度不当、药品选用不当、用药禁忌和处方录入错误。结论对静脉配置中心常见错误医嘱进行整理、分析和干预,降低了住院患者处方的错误率,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方琦[10](2020)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于合理用药的评价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不合理用药致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日益严重,其中以注射剂最为突出。本文旨在通过药师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这一平台干预住院患者静脉用药的实践研究,探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干预前后静脉用药医嘱合理性情况的对比,评价药师干预静脉用药医嘱的效果,为制定相关整治措施提供依据,探讨促进合理用药的方法。通过对医师、药师、护士、行政以及信息五方面进行干预,抽取样本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5年—2018年接收的住院患者静脉用药医嘱共计2522778条,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以及差错率的对比分析。经过为期4年的干预,样本医院静脉用药总量有了一定的下降,分析不合理用药类别发现,溶媒选择不合理医嘱下降53.0%,用法用量不合理医嘱下降29.6%,存在配伍禁忌的医嘱下降43.6%,用药浓度不合理医嘱下降38.0%。2017年,基于新医保目录的更新,样本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提高了医嘱审核标准,2017至2018年,超出医疗保险限定支付范围的不合理医嘱共计188条。研究期间,PIVAS总体差错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审方、贴签、摆药及冲配差错率分别下降73.7%、54.2%、30.7%以及26.7%,冲配破损率下降78.9%,排批次及分装差错率没有明显改善。本文运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了样本医院临床护士和医师对于PIVAS的认可度调研。临床护士组对于PIVAS整体认可度得分为4.39±0.78分,认可度较高的项目为“PIVAS减少护士职业暴露”“第三批送药效率”以及“患者输液反应发生率减少”,认可度较低的项目为“第一批送药效率”和“药师解决临床护士问题的情况”。46.9%的医师认为PIVAS审方药师对于医嘱的审核完全按照规范,没有任何异议,部分医师认为PIVAS药师未能根据最新治疗指南或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审方。药师面对临床医师的咨询,有84.0%的疑问能够在2小时之内给予反馈,疑问基本解决率为9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以及药师的药学干预对于合理用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研究也发现,目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于医嘱合理性的审核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仅仅停留在对当前药物本身的审核上,未能根据患者生理病理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医嘱审核,患者既往用药对当前治疗方案的影响也未能纳入审核标准,需要进一步改进。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因素,提高医嘱审核的标准,同时加强药师团队的能力培养,才能更好地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处方书写的错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处方书写的错误(论文提纲范文)
(1)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合理医嘱类型 |
2.2 不合理医嘱涉及药品类型 |
2.3 不合理医嘱涉及科室排名 |
3 讨论 |
3.1 给药浓度错误 |
3.2 载体选择错误 |
3.3 药物间配伍禁忌 |
3.4 给药频次错误 |
3.5 系统录入错误 |
4 结论 |
(2)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3.1 溶媒用量不合理 |
3.1.1 抗菌药物溶媒用量不合理分析: |
3.1.2 其他药物溶媒用量不合理分析: |
3.2 溶媒选择不合理分析 |
3.2.1 中药注射剂溶媒使用分析: |
3.2.2 糖尿病患者选用溶媒的注意事项: |
3.3 配伍禁忌分析 |
3.4 超说明书用药分析 |
3.5 给药频次错误分析 |
3.6 药物未达到治疗剂量分析 |
3.7 给药途径不合理分析 |
(3)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发生情况 |
2.2 各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发生情况 |
3 讨论 |
(4)肠外营养处方审核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肠外营养处方安全性评价知识库的建立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评价方式 |
2 结果 |
2.1 纳入研究概况 |
2.2 文献质量等级和指标认可度 |
2.3 电解质浓度 |
3 结论 |
第二章 肠外营养处方合理性评价知识库的建立 |
前言 |
1 知识采集方案 |
1.1 知识采集的途径 |
1.2 知识采集的标准 |
1.3 知识采集的结果 |
2 TNA合理组方计算步骤流程设计 |
2.1 TNA合理组方计算步骤流程设计的过程 |
2.2 TNA合理组方计算步骤流程设计的结果 |
3 应用肠外营养处方合理性评价指标集进行病例分析和组方计算 |
第三章 肠外营养处方审核模型的构建与实现 |
前言 |
1 肠外营养处方审核要点 |
2 信息化肠外营养处方审核逻辑 |
3 肠外营养处方审核功能模块设计 |
3.1 采用B/S(Browser/Server)架构设计模式 |
3.2 系统框架设计 |
3.3 系统功能模块 |
第四章 肠外营养处方审核模型的应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3.1 我院临床TPN使用的基本情况 |
3.2 典型不合理TPN处方案例分析 |
4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肠外营养混合液水相相容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奥硝唑注射液处方工艺研究和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奥硝唑注射液处方工艺研究 |
1.1 仪器与材料 |
1.1.1材料 |
1.1.2 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规格与处方的确定 |
1.2.2 处方研究 |
1.2.3 工艺研究 |
1.3 结果 |
1.3.1 规格与处方确定 |
1.3.2 处方研究 |
1.3.3 工艺研究 |
1.4 小结 |
2 质量研究 |
2.1 有关物质质量研究 |
2.1.1 仪器 |
2.1.2 材料 |
2.2 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 |
2.2.1 确定奥硝唑及杂质的检测波长 |
2.2.2 奥硝唑有关物质方法具体研究过程 |
2.2.3 结果 |
2.3 辅料乙醇和丙二醇含量研究 |
2.3.1 仪器 |
2.3.2 材料 |
2.3.3 色谱条件 |
2.4 辅料乙醇和丙二醇含量方法学验证 |
2.4.1 辅料乙醇和丙二醇含量方法具体验证过程 |
2.4.2 结果 |
3 质量标准的建立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仪器 |
3.1.2 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性状 |
3.2.2 鉴别 |
3.2.3 检查 |
3.2.4 乙醇和丙二醇含量 |
3.2.5 水分 |
3.2.6 细菌内毒素 |
3.2.7 无菌 |
3.2.8 可见异物 |
3.2.9 含量 |
3.3 结果 |
3.3.1 性状 |
3.3.2 鉴别 |
3.3.3 检查 |
3.3.4 乙醇和丙二醇含量 |
3.3.5 水分 |
3.3.6 细菌内毒素 |
3.3.7 无菌 |
3.3.8 可见异物 |
3.3.9 含量 |
3.4 质量标准 |
3.5 小结 |
4 奥硝唑注射液的影响因素考察 |
4.1 仪器与器材 |
4.1.1 仪器 |
4.1.2 材料 |
4.2 影响因素试验方法 |
4.2.1 高温试验 |
4.2.2 光照试验 |
4.2.3 冻融试验 |
4.3 结果 |
4.3.1 高温试验 |
4.3.2 光照试验 |
4.3.3 冻融试验 |
4.4 小结 |
5 临床配伍稳定性试验 |
5.1 仪器与器材 |
5.1.1 仪器 |
5.1.2 材料 |
5.2 配伍试验方法 |
5.3 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6)住院病区静脉滴注药品处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用法用量不适宜 |
2.2 溶媒不合理 |
2.3 配伍禁忌 |
2.4 药物相互作用 |
2.5 重复给药 |
2.6 给药途径错误 |
3 讨论 |
(7)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合理用药医嘱干预总体情况 |
2.2 溶媒选择不适宜 |
2.3 浓度不适宜 |
2.4 剂量不适宜 |
2.5 配伍禁忌 |
2.6 重复用药 |
2.7 给药途径不适宜 |
2.8 联合用药不适宜 |
2.9 其他用药不适宜 |
2.9.1 错误医嘱 |
2.9.1. 1 溶媒或药品剂量明显错误 |
2.9.1. 2 无溶媒输入 |
2.9.1. 3 相似药品品种错误 |
2.9.1. 4 已停医嘱未作废 |
2.9.2 在本次统计中发现有些药品按照说明书要求配制时出现不适宜现象 |
3讨论 |
(8)住院输液医嘱前置审核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语 |
(9)儿童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溶媒选择不当 |
2.2 药物浓度不当 |
2.3 药品选用不当 |
2.4 用药禁忌 |
2.5 处方录入错误 |
3 讨论 |
3.1 病区宣讲 |
3.2 HIS系统提醒功能 |
3.3 药师审核 |
4 结论 |
(10)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于合理用药的评价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合理用药及药师作用 |
2.1 合理用药概念 |
2.2 合理用药标准 |
2.3 临床不合理用药产生的原因 |
2.3.1 环境因素 |
2.3.2 人员因素 |
2.3.3 管理因素 |
2.3.4 社会因素 |
2.4 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
第三章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
3.1 基本概念 |
3.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3.3 建立意义 |
3.3.1 优化用药流程,保障用药安全 |
3.3.2 避免药品污染,减少职业暴露 |
3.3.3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
3.3.4 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
3.4 PIVAS的建设与标准 |
3.4.1 PIVAS的筹建模式 |
3.4.2 PIVAS的管理模式 |
3.4.3 PIVAS的选址及规模 |
3.4.4 PIVAS的净化要求 |
3.5 样本医院PIVAS情况 |
第四章 PIVAS对合理用药的实例分析 |
4.1 资料来源 |
4.2 评价指标 |
4.2.1 合理性评价指标 |
4.2.2 用药差错评价指标 |
4.3 干预措施 |
4.3.1 提高行政监管力度 |
4.3.2 提高药师审方水平 |
4.3.3 强化医师用药培训 |
4.3.4 规范护士无菌操作 |
4.3.5 加强信息自动化建设 |
4.3.6 优化PIVAS工作流程 |
4.4 PIVAS整体情况分析 |
4.4.1 PIVAS服务病区情况 |
4.4.2 PIVAS接收医嘱情况 |
4.5 PIVAS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 |
4.5.1 整体情况 |
4.5.2 溶媒选择不合理 |
4.5.3 用法用量不合理 |
4.5.4 配伍禁忌 |
4.5.5 用药浓度不合理 |
4.5.6 超出医保限定支付范围 |
4.5.7 其他不合理医嘱 |
4.6 PIVAS差错情况分析 |
4.6.1 整体情况 |
4.6.2 审方环节差错 |
4.6.3 调配环节差错 |
4.6.4 冲配环节差错 |
4.6.5 分装环节差错 |
4.7 PIVAS的临床认可度调查 |
4.7.1 问卷设计及评价指标 |
4.7.2 调查问卷回收率 |
4.7.3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
4.7.4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 |
4.7.5 临床护士认可度统计分析 |
4.7.6 临床医师认可度统计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4.1 总结 |
4.2 讨论 |
4.3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处方书写的错误(论文参考文献)
- [1]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情况研究[J]. 严大鹏,陈继涢,裘齐宁,叶岩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21(24)
- [2]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分析[J]. 汪英,江华,陈晓卫.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31)
- [3]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现状调查[J]. 梁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30)
- [4]肠外营养处方审核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 柳波. 大理大学, 2021(09)
- [5]奥硝唑注射液处方工艺研究和质量研究[D]. 许秀荣.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住院病区静脉滴注药品处方分析[J]. 周芬,史英.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0(06)
- [7]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J]. 陈芬,李秀池. 中医临床研究, 2020(15)
- [8]住院输液医嘱前置审核实践[J]. 李正富,秦霞. 北方药学, 2020(04)
- [9]儿童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J]. 韩莉莉,丁盼盼,邵华,马姝丽.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02)
- [10]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于合理用药的评价分析研究[D]. 方琦.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论文; 肠外营养论文; 临床药师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药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