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丝电接触运动加热温度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培艳,董显,李永,钟素娟,龙伟民[1](2021)在《金属丝运动加热开环自动跟随控制算法的研究和控制电路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金属丝运动加热的应用场合,加热部位与被加热金属丝是相对移动的,为保持金属丝加热温度保持稳定,需要加热功率跟随金属丝运动速度而改变。现有加热温度控制系统多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做为检测反馈元件进行PID运算来实现的,但在金属丝运动加热时被加热金属丝的温度难以准确快速的测量和反馈。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金属丝运动加热的温度与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一种金属丝运动加热的开环自动控制算法和控制电路,并将所设计的算法和电路进行了试验,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
李文初[2](2021)在《电动汽车电池包串联型故障电弧信号特征及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轶男[3](2021)在《细菌界面作用过程的微观解析》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是废水生物处理的主体。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转化、生物膜的形成等重要过程均是以细菌-污染物和细菌-基质表面的界面作用过程为基础而实现的,这些界面相互作用也影响着废水处理的效率。因此,深入研究微生物界面的作用,对于在微观尺度上理解废水生物处理的机制,发展新型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综合运用显微成像学、微生物学、电化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了细菌界面上污染物的降解与吸附过程,并通过方法的突破,在单细胞尺度上研究了细菌在基质表面的粘附与电子转移过程,揭示了细菌界面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电化学活性细菌界面上污染物胞外降解过程的研究。电化学活性细菌(EAB)的外膜既是污染物界面作用的位置也是污染物胞外转化的区域。我们以典型的EAB Geobacter sulfurreduc ensPCA为模式菌株,对偶氮染料甲基橙(MO)进行了生物还原实验。我们发现G.sulfurreducens PCA可有效地将MO还原成胺,且G.sulfurreducens PCA是目前已知的MO还原菌株中脱色效率最高的。质量和电子衡算、荧光探针法和蛋白酶K处理等实验结果表明,G.sulfurreducens PCA对MO的生物脱色是完全的胞外过程。外膜细胞色素C(OMC)是MO还原的关键外膜蛋白。此工作加深了我们对EAB生理过程的理解,对染料废水的生物处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胞外呼吸的污染物降解功能也将拓宽EAB的环境应用。2.EAB细菌界面上污染物吸附过程的研究。充分考虑EAB细菌外膜界面电荷可以调控,可吸附重金属的特点,我们研究了Shewanella oneidensis与Cd(Ⅱ)的相互作用。序批式吸附实验和原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分析表明,还原环境中孵育的S.oneidensis MR-1对Cd(Ⅱ)的吸附容量(22.48mg/gdw,2.2倍)和吸附速率(2.13倍)均优于氧化环境中孵育的菌株。另外,拉曼光谱和突变菌株的实验结果则进一步揭示了 OMC在生物吸附增强中的重要作用。还原态的OMC赋予了S.oneidensis MR-1细胞表面更负的zeta电位,并促进了其与Cd(Ⅱ)的络合。这种Cd(II)生物吸附增强机制在如G.sulfurreducens的其他EAB中也同样存在。此结果加深了我们对微生物重金属吸附的认识,也拓宽了 EAB在重金属污染环境生物修复中的应用。3.单细菌界面粘附强度分析方法的开发。微生物与基质表面粘附过程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开发生物传感器和设计生物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细菌界面的微小尺度与复杂结构,其粘附的机制尚不清楚,粘附强度也缺乏高通量的测量方法。基于这些挑战,我们开发了一种测量细菌粘附强度的单细菌成像方法。与传统方法不同,我们利用干涉等离子体成像技术,追踪单个细菌细胞垂直振动,继而通过振动分析来确定单细胞的界面势能分布,从而测定单细胞的粘附强度。所计算得出的结合常数与细菌宏观的粘附速度具有较好相关性,可作为细菌粘附强度分析的新指标。这种方法为生物膜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且为研究细菌-基质表面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方法。4.细菌界面粘附过程中纳米阶跃行为的研究。细菌粘附作为生物膜形成的前提,在废水生物处理、细菌感染等多个过程中都具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细菌粘附过程中,其初始粘附是最关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菌经历了从可逆粘附到不可逆粘附的转变。然而,由于分析方法的限制,细菌粘附状态转变的具体过程还存在较多未知。我们使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镜,对Sphingomonas wittichii RW1粘附状态转变过程进行了高时空分辨率的成像。通过对图像的分析,我们首次观察到细菌在基质表面的纳米尺度阶梯状粘附过程,表明了细菌从可逆粘附到不可逆粘附的转变是不连续的。此外,我们还探讨了细菌粘附阶梯状转变的机制,并将其归因于胞外聚合物斑块与基质表面之间不连续的相互作用。本章工作揭示了细菌粘附转变中的阶跃行为,对解释细菌粘附过程、调控生物膜形成均具有重要价值。5.基于细菌界面振动的毒性分析方法的开发。快速准确的毒性监测对于水污染事故的早期预警和化学品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方法仍存在着成本高、速度慢的缺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发了等离子体纳米机械传感系统,用于快速评估水质毒性。该技术基于E.coli纳米机械运动的等离子体共振成像,当细菌暴露于毒物之中时,其纳米机械运动将会被抑制,通过将纳米机械运动的幅度与细菌活性进行关联,我们即可实现对水质毒性的快速监测。该技术对阳离子、阴离子型及有机毒物均具有良好响应,所得毒物半抑制浓度和传统方法结果相接近。并且,该技术还具有较强抗干扰性,可用于实际废水的水质监测。该方法有望在水质安全在线预警和化学品毒性评估中得以应用。6.细菌界面电化学活性单细菌成像方法的开发。细菌的电化学活性是其胞外电子传递不可或缺的基础,在能源回收和环境修复等诸多领域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胞外电子传递的具体机制尚不明晰,而单细菌电化学活性的高通量分析手段也十分缺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发了等离子体电化学成像系统(PEIS)来表征模式EABS.oneidensis MR-1的单细胞电化学活性。利用PEIS对折射率变化的高敏感性,我们可对单细菌折射率变化进行成像,从而高通量地获得其电化学活性参数。通过成像分析,我们计算得出了单细菌的表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电子转移数,并发现了细菌粘附强度与电化学活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细菌氧化还原电位与电子转移数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考虑到该方法的易操作性和可扩展性,PEIS有望应用于EAB的快速筛选和胞外电子传递过程的机制研究之中。
邢立成[4](2020)在《弓网电弧的侵蚀机理及环境变量对侵蚀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弓网系统是高速列车运行所需电流的唯一来源。由于接触网硬点、车体震动、滑板表面的颗粒等情况存在,导致弓网离线经常发生,进而产生了弓网电弧。弓网电弧的高温会对受电弓和接触网造成侵蚀,若侵蚀较为严重而导致受电弓滑板或接触线断裂,则将引起列车运行事故。为此本文研究弓网电弧对接触网和受电弓的侵蚀情况,并探讨弓网电弧的侵蚀机理;又结合受电弓滑板表面材料的特殊性,研究了浸铜碳滑板在弓网电弧的作用下表现出的电化学效应;最后探讨了弓网电弧在不同环境变量下的差异。为研究弓网电弧的侵蚀机理,提取弓网电弧的温度及电子密度等参数是必要的。因电弧的温度较高,所以电弧的温度及电子密度等参数的提取采用非接触式的光谱分析法。由于文中研究的接触线和浸铜碳滑板中都含有铜元素,因此对实验采集的电弧光谱可通过铜原子的特征谱线来计算。文中在假设电弧处于热力学平衡态的基础上,采用多谱线斜率法求解弓网电弧的温度;采用Stark展宽法求取弓网电弧的电子密度。之后为了研究弓网电弧的温度及燃弧时受电弓和接触网表面上的热效应,建立了弓网电弧的仿真模型。该模型是在电弧的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中加入接触网的振动参数,并据此模型仿真得到了电弧的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电弧温度与电流、燃弧时间及离线距离等之间的关系。电弧的温度与电弧持续时间,电流成正比例关系,而离线距离更多是延长了电弧持续时间,从而导致了电弧的温度升高。为研究受电弓和接触网的侵蚀机理,首先根据接触线和受电弓滑板侵蚀后的形貌图来判断受电弓和接触网的机械磨损及电弧侵蚀后的形貌。探讨了弓网电弧高温带来的金属接触线熔池效应和碳滑板升华效应,并分析其对受电弓和接触网侵蚀。之后仿真了在弓网电弧热作用下接触网和受电弓接触面的温度分布及接触线熔池及碳滑板升华坑等侵蚀情况。由于碳滑板材料中既有碳原子又有金属原子,因此在电弧的高温烧蚀下,先是经历金属原子的熔化而形成液滴集聚,造成喷溅侵蚀。接着温度继续升高造成金属原子和碳原子的升华,进一步造成材料损失,在碳滑板的侵蚀中,碳原子升华是主要原因。由于碳滑板材料的特殊性,尤其是覆铜碳滑板表面是以碳材料为主要材质,加入金属颗粒组成。文中探讨了碳滑板的电化学效应及由此带来的侵蚀并进行了仿真。其中既有石墨碳质又有金属Cu原子,因此在弓网电弧的作用下会发生类似碳基电容的电化学效应。首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在电弧作用后碳滑板表面的物质结构,文中经过扫描电镜对侵蚀后的碳滑板表面材料进行元素分析,的知侵蚀后的碳滑板表面上包含Cu原子及CuO物质,说明Cu原子在电弧作用下与空气中的O2发生了氧化反应。由此生成的金属化合物在弓网摩擦当中剥落,也是造成碳滑板质量损失的一个原因。本文仿真了金属原子与碳材料之间由自由电子流动而产生的电场,分别仿真了不同Cu原子间距对电场的影响、不同Cu原子和碳材料间距对电场的影响及不同Cu原子个数对电场的影响,考虑到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弓网电弧的燃弧和持续时间有影响,本文分别仿真探讨了接触网覆冰、雾霾、横风、不同离线速度及不同离线距离等情况对弓网电弧的影响,文中通过分析接触网覆冰,不同横风风速,不同离线距离及雾霾等环境变量对弓网电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环境变量对受电弓和接触网侵蚀的影响。得出在不同环境变量情况下,弓网电弧的形态及温度分布情况而影响受电弓和接触网的侵蚀的主要是弓网电弧的高温及燃烧时间。
马一龙[5](2020)在《有机肥发酵翻抛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养殖业也迅速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有机废弃物,如何将这些有机废弃物处理成适合于农业生产的肥料,是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有机肥翻抛设备在有机垃圾的处理中占有重要作用,然而国内的翻抛设备大多数都是国外全套进口或是对国外设备进行仿制,设备价格昂贵,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因此,本文对翻抛设备的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并开发了一种具有较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有机肥翻抛机器人控制系统。本文首先对有机肥好氧发酵的过程进行概述和研究,分析出对发酵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讨论控制影响因素的可行性,整理得出,在有机肥好氧发酵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种菌落,而影响菌落活性并且容易控制的因素是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据此优化了有机肥工艺方案,并根据方案对翻抛机器人提出控制要求。引入BP神经网络,将菌落密度和影响因素分别设置为输入层和输出层,计算出合适的隐含层节点数和其他参数,完成预测模型的设计,使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预测出适合于有机肥发酵的最佳发酵环境,指导后续的控制系统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翻抛机器人总体控制方案,分配具体的IO点数,对PLC及其扩展模块、变频器、传感器等部件进行选型,画出电气原理图,完成硬件设计。根据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对PLC程序进行软件编程,并提出一种可以提高传感器稳定性的方法,开发了一个基于昆仑通泰MCGS的专用上位机监控系统。本文的创新点是将BP神经网络控制理论应用在有机肥发酵参数控制的复杂性问题,翻抛机器人能够依据现场情况和最佳发酵环境进行对比,进而完成对应动作,确保设备的内部环境始终处于有机肥的最佳发酵环境。该控制系统的应用将有效的提升有机肥发酵效率,提高有机肥质量,促进翻抛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黄捷康[6](2020)在《低压配电系统交流串联故障电弧定位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在低压配电线路当中,由于线路老化、环境污染或接触不良等原因,常常会引起串联故障电弧的发生。串联故障电弧发生后,不仅会影响供电质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更严重者会引发电气火灾,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串联故障电弧的研究多集中在电弧特性及电弧识别领域,针对低压串联故障电弧定位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低压配电系统交流串联故障电弧定位方法,对提高低压配电线路故障的检修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前景。利用自行研制的串联故障电弧定位实验平台,开展了不同故障点发生交流串联故障电弧的定位实验,采集了实验回路电源端的电压、电流及负载端的电压、电流信号。对所采集电压、电流信号分别进行了时域和频域特性分析:时域分析提取了所采集回路两端的电压、电流信号的幅值、均值、标准差及波形因子等特征,分析发现负载端电压信号的幅值与故障点的发生位置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频域分析提取了经小波阈值降噪后的负载端电压、电流信号和电源端电流信号的各奇次谐波分量、总谐波畸变率等特征,分析发现负载端电压信号的3次、5次谐波分量和电源端电流信号的总谐波畸变率、负载端电压和电流信号的总谐波畸变率与故障点位置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之后,将与故障点发生位置具有显着规律性的特征量筛选出来作为故障定位的特征向量。最后,选取采取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作为故障电弧定位的工具,并根据数据特征将网络训练分为单组别定位和多组别定位两种训练方式以作对比分析,同时通过逐步试验优化的方法确定了网络参数。网络训练完成后,输入测试样本数据,定位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故障定位方法可以有效的定位串联故障电弧:单组别定位中,平均定位误差在0.4m左右,多组别定位中,平均定位误差在5m左右。该论文有图38幅,表8个,参考文献64篇。
刘大伟[7](2020)在《地采暖地板缓释性能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冬季室内采暖舒适性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于地采暖地板的青睐促进了行业的飞速发展。中国是木质产品的生产、消费及出口大国,其中木质地板的年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面对如此大的应用市场,各国相继出台了规范地板用材、尺寸、甲醛含量、膨胀率等各类标准,但如何评价木质地采暖地板舒适性和节能性,至今国内外尚无一套完善的体系。因此,对地采暖地板性能的检测,成为地板行业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研究木质地采暖地板的缓释性能,首先构建绝热真空腔体,在腔体底部安装一个温度可调的加热块,并且通过温度控制器使加热块温度保持恒定(T0℃),将初始温度为Te℃被测地板块置于加热块上方(Te℃<T0℃),且使两者紧密接触,在腔体顶部安装温度传感器阵列。由于地板块底部吸热,顶部放热,所以温度传感器阵列可以读取腔体内部温度。根据采集的温度,可以分析地板块的热释放规律,进而得到木质采暖地板的缓释性能。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开发木质地采暖地板缓释性能检测仪,即设计绝热真空腔体、加热控制系统即温度传感器阵列系统,进而实现对地板缓释性能的检测。在绝热真空腔体内选取特定的区域,把该区域以长方体进行划分,同时每个小长方体的中心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在该区域内形成温度传感器阵列,实现对绝热真空腔体内任意时刻温度的测量。本文完成真空腔体、加热控制系统、动作逻辑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自主开发了主控制器及传感器阵列控制器的电路设计、PCB板的制作与程序的开发。为使控制器不受干扰,采用光电隔离技术,把输入输出隔离。构建PID运算模块,通过建立结构变量,使得变量集中,易于查找;其次建立PID运算函数,在一个函数体内就可以完成所有的PID计算,使得程序清晰明了,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易维护性都有明显提高。本文提出一种温度并行采集方法,多个温度传感器使用一根总线,减少采集温度所用的时间,采集所有的温度值仅需2.4s,确保系统的实时性。腔体内部安装有75个传感器,由于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少,无法完全获取真空腔内的温度场,所以对没有温度传感器的区域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相应的温度值,进而获得连续完整的温度场,为后续分析木质地采暖地板缓释性能提供数据。本文所提出的对于木质地采暖地板的缓释性能检测方法及设计的检测装置可以预测出检测腔内被测试件放热产生的温度场变化情况,进而可以评价木质地板的缓释性能。此项研究将为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马学韬[8](2020)在《载流轨道电接触表面损伤检测与表征研究》文中提出载流轨道电接触是很多自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工业生产效率,轨道表面的损伤情况是影响电接触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导轨表面在电接触的摩擦等作用下往往会先出现极其微小的损伤,随着损伤逐步扩大,引发设备故障。当故障较为严重时,甚至会威胁人身安全。因此及时判别电接触导轨表面是否发生微小损伤以及确定产生损伤的具体情况都显得极其重要。本文以电接触载流轨道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了导轨表面微小损伤在线监测以及微小损伤离线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整体判断导轨的健康状况。针对电接触导轨表面微小损伤难以识别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导轨振动信号分析的方法。由于导轨振动信号极其微弱,检测损伤难度较大,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结构健康监测的基础上,研究了一套导轨振动信号分析系统。首先准确获取导轨表面的振动信号,然后再利用改进的集合经验模式分解(MEEMD)对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之后再利用多尺度排列熵(MPE)的方法对去噪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后依据MPE数值的变化情况判断导轨是否存在损伤。为了实现对导轨表面微小损伤的定量分析,以离线的方式,研究了基于导轨表面三维点云数据分析的方法。首先,针对导轨表面微小损伤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弦夹角法和周长法相结合的损伤区域提取方法,获得导轨损伤点云数据。然后,为了能够准确获取损伤区域边界,提出了双向最近点搜索法,从而得到导轨表面损伤形貌。最后,为了定量分析导轨微小损伤,提出了点云分区和行列式面积计算模型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导轨损伤参数(损伤体积、质量、面积等)计算,为导轨的健康状况评估提供依据。为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本文设计了能够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载流轨道电接触试验机和导轨表面的三维信息采集系统,为导轨损伤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振动分析的轨道损伤在线识别方法能够准确地判断导轨是否存在微小损伤;基于点云数据分析的轨道损伤离线测量方法能够准确地提取导轨表面的损伤形貌并计算损伤特征,为载流轨道电接触的表面研究提供可靠参考。
苏营[9](2020)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绝缘热交换与热损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发电技术的发展,核电技术的优势也逐渐凸显,核电站采用的水-氢-氢冷汽轮发电机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由于它的容量大,热、电负荷高,加之受转子旋转、振动的影响,其转子绝缘系统比较脆弱。同时,在环保压力下,越来越多的燃煤电厂已经改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与之配套的大容量空冷汽轮发电机有回春之势,而采用单路通风型式的空冷汽轮发电机,定子的温度受转子出风的流量和温度影响,定子侧的温度普遍高于转子侧,而且定子绝缘还承受高电压和机械振动,它的健康状态受到考验。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一台1100MW核电水-氢-氢冷汽轮发电机转子和一台150 MW火电空冷汽轮发电机定子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方面展开研究:首先,依据汽轮发电机的实际结构,提出以复杂风路为前置边界的三维流体与传热的数学模型,进行流体场和温度场的计算与分析。一方面,分析了核电汽轮发电机在绝缘健康状态下的转子绕组、铁心、绝缘和流体的温度分布,流体沿坐标方向的速度分量分布,以及通风沟内表面流体速度和它的散热系数的变化关系;另一方面,考虑到火电空冷汽轮发电机采用单路通风型式,转子周向旋转和气隙轴向进风影响定子径向通风沟进风的流量、温度和方向,因此,建立了计及转子旋转的定-转子耦合的流体与传热计算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各个结构件的温度分布,通风沟内流体的速度分布,以及气隙进风量对定子温度场和径向通风沟流量分布的影响。其次,基于有限体积方法计算了1100 MW核电汽轮发电机转子旋转状态下的温度场,分析了绕组内氢气的入射角度变化、转子铁心附加损耗变化和转子绕组短时强励对流体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以及转子绝缘的热交换情况。由于发电机在电、热、机作用下运行,定子主绝缘可能会产生脱壳间隙,而空气引起的氧化反应会使脱壳间隙逐渐加大,因此,以150 MW火电空冷汽轮发电机定子为例,建立靠近股线侧的主绝缘正常至失效的不同脱壳程度的计算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和流体与传热理论,计算并分析了定子主绝缘沿轴向和周向发生不同程度的非贯通性脱壳情况下,绕组、绝缘、脱壳间隙的空气和铁心的温度分布。通过分析发现,检测绕组两侧铁心温差可以判断绝缘脱壳的现象,对发电机的故障诊断和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计算并分析150 MW空冷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外侧的散热系数分布,拟合出绕组迎风侧散热系数沿轴向的变化曲线,修正了定子绕组迎风侧散热系数表达式。考虑到绝缘的导热性对绕组传热的影响,对采用高导热材料的定子绝缘电场和热场进行分析。由于高导热材料掺杂至绝缘会出现掺杂不均的问题,引起绝缘导热性的不均衡,因此,对高导热粉末在定子主绝缘不同位置掺杂不均匀情况下的电场和温度场进行了分析,为新型主绝缘材料在发电机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为探究电、热不同因子对定子主绝缘脱壳的影响,建立了发电机定子主绝缘热损伤下的电-热-流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发电机定子主绝缘导热系数和脱壳间隙变化对其电场和温度场的影响。根据得出的计算结果,提出计及电-热双因子作用引起的绝缘热损伤的剩余寿命预测,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以绝缘导热系数、介电常数、最大场强和最大绝缘温度为输入样本,绝缘和绕组的平均温差为输出样本来预测剩余寿命,补充了单一因子预测剩余寿命的缺陷,提高了预测精度。通过对汽轮发电机定、转子绝缘的热交换情况、健康状况、新型材料的使用以及绝缘故障情况下的剩余寿命预测的研究,获得的结果可以更好地指导汽轮发电机的安全运行和开发更大容量的发电机。
夏楠[10](2020)在《刀盘部件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刀盘部件作为盾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复杂结构厚板焊接工艺产品。近年来,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盾构机及其刀盘部件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针对目前刀盘部件人工焊接效率低下、质量难以保证、自动化焊接生产实际应用较少等问题,本文根据济南重工省级重点研发项目《盾构机超厚板复杂大型结构件焊接机器人系统》,设计和研发刀盘部件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焊接工作站机械结构整体设计。针对刀盘部件由人工焊接改为机器人焊接的设计需求与工作流程,研究并制定了 6自由度弧焊机器人、2自由度U型变位机与3自由度旋转吊臂构成的1 1自由度焊接工作站机械结构方案,给出了焊接工作站整体布局。2.焊接工作站焊接方案设计。针对刀盘部件焊接质量要求进行焊接工艺选择,采用MAG焊实现厚板多层多道焊接,通过焊接配套设备及DeviceNet通信研究,合理规划了焊接工艺时序,保证焊接质量可靠。3.焊接工作站控制系统设计。结合集散控制系统(DCS)理念,设计了一套完备的焊接工作站控制系统硬、软件及上位人机交互界面方案:以西门子S7-1200PLC作为控制器,规划并配置了控制系统的通信架构,研究了焊接工作站I/O点分配及电气原理图,编写了 PLC、机器人端的控制程序,完成了 HMI、PC端的上位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4.焊接工作站基于视觉的焊接自适应控制。本文研究的焊接自适应控制是闭环焊缝传感、开环焊道规划相结合的复合控制。首先,建立了基于主动视觉技术的焊接工作站焊缝传感精确数学模型;其次,为获取焊接特征点三维坐标,通过研究PnP问题直接线性变换求解算法,提出了一种逆PnP问题的线结构光立体视觉算法,该算法无需借助标定工具便可实现焊接视觉二维图像坐标至机器人三维基坐标的解算,同时给出了提升算法精度的三个具体实施方式;再次,研究并提出了一种焊道规划自适应控制策略,实现了刀盘部件分层焊接自适应控制:最后,对基于斜率法的焊接特征点识别算法进行优化,提升了焊接自适应控制精度。刀盘部件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实现了以刀盘部件为代表的厚板自动化焊接作业,经过长期运行及反复测试,本文设计的焊接工作站现已通过企业内部验收:整体运行稳定、焊接质量可靠、用户反馈良好,有望在近期投入生产使用。
二、钢丝电接触运动加热温度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丝电接触运动加热温度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3)细菌界面作用过程的微观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细菌界面及其功能简介 |
1.2 环境领域细菌界面研究热点简介: 生物膜与胞外电子传递 |
1.2.1 生物膜简介 |
1.2.2 细菌界面粘附过程 |
1.2.3 细菌粘附过程的分析方法 |
1.2.4 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的胞外电子传递过程 |
1.2.5 电化学活性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过程的研究方法 |
1.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成像概述 |
1.3.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简介 |
1.3.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成像 |
1.3.3 单细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成像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PCA细菌界面上的偶氮染料胞外脱色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株与其培养方法 |
2.2.2 染料生物脱色实验 |
2.2.3 细菌的高温灭活和蛋白酶K处理对照实验 |
2.2.4 所用的仪器分析方法 |
2.2.5 偶氮染料脱色位点的荧光显微成像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sulfurreducens MO脱色能力的验证 |
2.3.2 MO脱色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2.3.3 MO脱色反应的电子衡算 |
2.3.4 呼吸链抑制剂对MO脱色的影响 |
2.3.5 G.sulfurreducens对偶氮染料的胞外脱色机制 |
2.3.6 外膜蛋白在G.sulfurreducens MO脱色中的主导作用 |
2.3.7 G.sulfurreducens: 一种新的高效偶氮染料脱色菌株 |
2.3.8 胞外电子传递: 一种新的完全胞外偶氮还原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与重金属离子的界面相互作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与其培养方法 |
3.2.2 模拟氧化/还原环境的构建 |
3.2.3 镉生物吸附实验 |
3.2.4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镜成像分析 |
3.2.5 所用的仪器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还原环境孵育S.oneidensis MR-1对Cd(Ⅱ)吸附的增强作用 |
3.3.2 细菌外膜细胞色素C在生物吸附中的贡献 |
3.3.3 还原环境孵育对于其他电化学活性细菌、非电化学活性细菌Cd(Ⅱ)吸附的影响 |
3.3.4 还原环境孵育后S.oneidensis MR-1吸附增强的机理解释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细菌粘附强度测定新方法:细菌界面振动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种及其生长条件 |
4.2.2 干涉式表面等离子体成像系统 |
4.2.3 传感芯片的表面修饰 |
4.2.4 静态细菌粘附实验 |
4.2.5 细菌和传感芯片的表面物化性质表征 |
4.2.6 细菌-基质表面相互作用的X-DLVO势能计算 |
4.2.7 EPS的结构调控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细菌界面振动的高分辨率追踪 |
4.3.2 细菌纳米振动的模式特征分析 |
4.3.3 细菌振动的聚合物弹性解释 |
4.3.4 细菌界面结合常数:一种评价细菌粘附强度的指标 |
4.3.5 粘附强度评价新指标的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细菌界面粘附过程中的纳米阶跃行为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培养与仪器搭建 |
5.2.2 细菌的酶处理方法 |
5.2.3 单细菌粘附状态转化的等离子体成像分析 |
5.2.4 单细菌垂直位置追踪及位移的阶梯拟合 |
5.2.5 所用的仪器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细菌粘附过程的阶梯状强化效应 |
5.3.2 细菌-基质表面相互作用势能对细菌粘附阶梯状转变的影响 |
5.3.3 EPS在细菌阶梯状粘附增强过程中的作用 |
5.3.4 细菌粘附状态转变的新观点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基于单细胞纳米尺度振动成像的水质毒性快速监测方法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菌株与其培养方法 |
6.2.2 等离子体纳米机械传感系统 |
6.2.3 单细菌的水质毒性监测方法 |
6.2.4 单细菌纳米振动的等离子体成像分析 |
6.2.5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测试 |
6.2.6 实际废水样品的化学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细菌活性相关纳米振动的追踪 |
6.3.2 细菌纳米振动幅度与毒物浓度的关系 |
6.3.3 实际水样分析: 系统抗干扰能力的验证 |
6.3.4 系统在化学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细菌胞外电子传递的等离子体监测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等离子体电化学成像系统的构成 |
7.2.2 菌株及其生长条件 |
7.2.3 等离子体电化学成像系统的电化学测试方法 |
7.2.4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等离子体电化学成像系统 |
7.3.2 微生物的单细胞电化学成像 |
7.3.3 单细胞水平上电化学活性的表征 |
7.3.4 单细胞电化学等离子体成像的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弓网电弧的侵蚀机理及环境变量对侵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弓网电弧侵蚀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2.1 选题意义 |
1.2.2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2.3 本文的创新点 |
2 弓网电弧参数提取及建模仿真 |
2.1 谱法提取弓网电弧参数 |
2.1.1 光谱分析法求取弓网电弧温度 |
2.1.2 光谱分析法求取弓网电弧电子密度 |
2.1.3 弓网电弧的参数提取结果分析 |
2.2 弓网电弧建模及仿真 |
2.2.1 弓网电弧MHD模型建立 |
2.2.2 弓网电弧温度仿真 |
2.3 小结 |
3 弓网电弧对受电弓和接触网的侵蚀 |
3.1 电弧作用下金属接触副的熔池效应 |
3.2 弓网电弧对接触网的侵蚀 |
3.2.1 接触线的磨损形貌 |
3.2.2 接触线的熔池侵蚀 |
3.2.3 接触线熔池仿真 |
3.3 弓网电弧对受电弓的侵蚀 |
3.3.0 受电弓侵蚀形貌 |
3.3.1 受电弓升华侵蚀 |
3.3.2 受电弓侵蚀仿真 |
3.4 小结 |
4 弓网电弧作用下浸铜碳滑板的电化学效应 |
4.1 金属原子及金属氧化物与碳材料间电化学效应原理 |
4.1.1 超级电容器原理 |
4.1.2 碳材料及金属氧化物在超级电容中的应用 |
4.2 浸铜碳滑板电化学效应分析 |
4.2.1 碳滑板微观结构及表面物质分析 |
4.2.2 浸铜碳滑板电化学效应 |
4.3 仿真分析 |
4.4 小结 |
5 环境变量对弓网电弧侵蚀的影响 |
5.1 表面覆冰对弓网电弧的影响 |
5.2 雾霾条件对弓网电弧的影响 |
5.3 弓网离线距离对弓网电弧的影响 |
5.4 弓网相对速度对弓网电弧的影响 |
5.4.1 离线速度对燃弧时间的影响 |
5.4.2 燃弧时间与接触时间的关系 |
5.5 横风对弓网电弧形态的影响 |
5.6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有机肥发酵翻抛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机肥翻抛设备及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
1.2.2 PLC与 HMI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机肥发酵翻抛机器人设计思路及方案 |
2.1 有机肥好氧发酵的发展历程 |
2.2 有机肥好氧发酵的影响因素 |
2.3 有机肥应用前景 |
2.4 有机肥好氧发酵设备的探索 |
2.4.1 有机肥好氧发酵新方案的研究 |
2.4.2 有机肥好氧发酵设备的要求 |
2.5 有机肥发酵翻抛机器人 |
2.5.1 翻抛机器人运动原理及设计方案 |
2.5.2 翻抛机器人轨迹规划 |
2.5.3 各机构的组成与原理 |
2.5.4 翻抛机器人基本参数 |
2.6 有机肥发酵的工艺流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翻抛机器人工艺流程智能控制算法 |
3.1 人工神经网络 |
3.1.1 神经网络的特点 |
3.1.2 神经网络的结构 |
3.1.3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式 |
3.2 BP神经网络原理及结构 |
3.3 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
3.4 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 |
3.4.1 神经网络工具箱 |
3.4.2 神经网络技术的使用 |
3.4.3 使用神经网络工具箱的原则 |
3.5 有机肥发酵环境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设计 |
3.6 预测模型的MATLAB实现 |
3.6.1 网络设置 |
3.6.2 预测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翻抛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系统控制方案 |
4.1.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4.1.2 设计方案的IO点数 |
4.2 翻抛机器人主要部件概述及选型 |
4.2.1 PLC概述 |
4.2.2 PLC的工作原理 |
4.2.3 PLC及扩展模块配置选型 |
4.2.4 传感器选型 |
4.2.5 变频器选型 |
4.3 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设计 |
4.3.1 主电路设计 |
4.3.2 PLC模块设计 |
4.3.3 PLC硬件组态 |
4.4 电源系统的选择 |
4.4.1 逆变器的分类 |
4.4.2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4.4.3 单相电压型半桥逆变电路 |
4.4.4 逆变器选型 |
4.5 变频控制技术 |
4.5.1 变频调速原理 |
4.5.2 变频器控制方式 |
4.5.3 变频器矢量控制原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翻抛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系统调试 |
5.1 翻抛机器人主要程序设计 |
5.1.1 编程软件介绍 |
5.1.2 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 |
5.1.3 传感器采集数据处理程序 |
5.1.4 散料程序 |
5.1.5 无害化处理程序 |
5.1.6 翻抛小车往返程序 |
5.1.7 翻抛程序 |
5.1.8 发酵完成程序 |
5.2 翻抛机器人人机界面设计 |
5.2.1 登录界面设计 |
5.2.2 自动界面设计 |
5.2.3 手动界面设计 |
5.2.4 参数设置界面设计 |
5.2.5 传感器权值修改界面 |
5.2.6 其他界面设计 |
5.2.7 触摸屏与PLC通信设计 |
5.3 系统调试与运行 |
5.3.1 系统调试原则 |
5.3.2 系统调试过程 |
5.3.3 系统实际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低压配电系统交流串联故障电弧定位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2 故障电弧定位理论 |
2.1 故障电弧的分类及产生原因 |
2.2 故障电弧放电理论 |
2.3 故障电弧定位方法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交流串联故障电弧定位实验研究 |
3.1 实验系统 |
3.2 实验方案 |
3.3 实验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交流串联故障电弧定位的数据特征提取 |
4.1 时域特征提取 |
4.2 频域特征提取 |
4.3 本章小结 |
5 交流串联故障电弧定位方法研究 |
5.1 神经网络原理 |
5.2 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故障电弧定位实现 |
5.3 定位结果及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地采暖地板缓释性能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木质地采暖地板的发展 |
1.2.2 木质地采暖地板导热性能研究 |
1.2.3 木质地采暖地板蓄热性能研究 |
1.2.4 材料热缓释性能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缓释性能检测原理及方法 |
2.1 检测方法的提出 |
2.2 绝热真空腔体的构建 |
2.3 绝热真空腔体的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缓释性能检测仪的开发 |
3.1 检测仪整体结构 |
3.2 电控系统的开发 |
3.2.1 电控系统设计 |
3.2.2 单片机的选型 |
3.2.3 主控制器电路设计 |
3.3 主控制器的程序设计 |
3.3.1 通讯协议的设定 |
3.3.2 I/O端口初始化 |
3.3.3 定时器初始化 |
3.3.4 UART的初始化 |
3.3.5 A/D转换函数 |
3.3.6 E2PROM数据读取模块构建 |
3.3.7 温度控制模块的构建 |
3.4 人机交互界面开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缓释性能温度场实时并行采集方法 |
4.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4.2 控制器的设计 |
4.2.1 控制器的电路设计 |
4.2.2 控制器及传感器阵列温度采集程序设计 |
4.3 温度场实时并行采集实测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木质地采暖地板缓释性能分析 |
5.1 非真空环境缓释性能检测 |
5.2 真空环境温度场研究 |
5.2.1 BP神经网络的简介 |
5.2.2 真空绝热腔体温度场建模 |
5.2.3 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8)载流轨道电接触表面损伤检测与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载流轨道电接触表面损伤概述 |
1.3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 |
1.3.1 表面损伤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2 基于振动测试的结构损伤检测概述 |
1.3.3 表面损伤表征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轨道表面损伤检测研究 |
2.1 载流轨道振动信号测量方案 |
2.1.1 高速滑动电接触实验模型 |
2.1.2 载流导轨振动信号测量系统 |
2.2 基于MEEMD的振动信号处理 |
2.2.1 EMD、EEMD和 MEEMD原理简介 |
2.2.2 EMD、EEMD和 MEEMD信号处理结果对比 |
2.3 基于MPE的振动信号特征提取 |
2.3.1 PE及MPE原理简介 |
2.3.2 MPE的参数选择 |
2.3.3 MPE算法的有效性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点云数据处理的轨道表面损伤表征研究 |
3.1 三维点云测量技术简介 |
3.1.1 三维点云测量技术与原理 |
3.1.2 三维点云数据类型 |
3.1.3 三维点云数据预处理 |
3.2 滑动导轨点云数据测量方案 |
3.2.1 数据采集系统整体方案 |
3.2.2 系统各组成简介 |
3.3 基于弦夹角法和周长法的点云特征提取 |
3.3.1 弦夹角法和周长法原理简介 |
3.3.2 点云损伤特征提取方法 |
3.4 损伤参数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轨道表面损伤检测实验分析与结果 |
4.1 测量实验 |
4.1.1 振动信号测量实验平台及过程 |
4.1.2 点云数据测量实验平台及过程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4.2.1 基于MEEMD和 MPE的轨道损伤检测 |
4.2.2 基于弦夹角法和周长法的轨道损伤提取结果 |
4.2.3 轨道损伤参数计算结果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大型汽轮发电机绝缘热交换与热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汽轮发电机绝缘热交换研究现状 |
1.2.1 转子绝缘热交换研究现状 |
1.2.2 定子绝缘热交换研究现状 |
1.3 汽轮发电机绝缘研究现状 |
1.3.1 绝缘系统类型 |
1.3.2 绝缘材料发展 |
1.3.3 绝缘故障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汽轮发电机绝缘热交换规律研究 |
2.1 汽轮发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1 发电机流体流动区域的结构 |
2.1.2 流体域的通风网络模型建立与计算 |
2.1.3 流体与传热耦合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4 数值模型的求解域和边界条件 |
2.1.5 计算模型的剖分 |
2.1.6 铁心、绕组和风摩损耗计算 |
2.2 核电汽轮发电机转子绝缘健康状态下的多物理场 |
2.2.1 转子槽线圈的温度场和流体速度与压力分布 |
2.2.2 转子线圈内氢气在坐标方向的速度变化分析 |
2.2.3 转子通风沟内表面散热系数与流体速度的关系 |
2.2.4 转子径向出风区域内流体速度分量的分布关系 |
2.3 空冷汽轮发电机定-转子耦合模型下的热交换分析 |
2.3.1 通风试验的流体压力和流量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2.3.2 定、转子温升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2.3.3 发电机主要部件的温度分布 |
2.3.4 定、转子径向通风沟内流体的流量分配和流动规律分析 |
2.3.5 气隙进风流量对定子温度场和通风沟流量分配的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汽轮发电机绝缘热损伤下的热交换规律研究 |
3.1 转子通风入射角度对绝缘热损伤的影响研究 |
3.1.1 同入射角度下的通风沟内流体的流动规律分析 |
3.1.2 入射角度对通风沟内氢气压力损失的影响研究 |
3.1.3 不同入射角度下的转子温度变化分析 |
3.2 转子表面附加损耗对转子温度场的影响研究 |
3.2.1 计及转子绕组电阻率变化的温度场计算 |
3.2.2 铜排的轴向温度分布 |
3.2.3 附加损耗变化情况下的转子各部件温升分析 |
3.2.4 线圈电阻率的变化对温度场的影响研究 |
3.3 汽轮发电机转子短时强励下的绝缘热损伤分析 |
3.3.1 转子温升与短时强励持续时间的关系研究 |
3.3.2 转子通风沟内的流体流动状态分析 |
3.4 汽轮发电机定子主绝缘热损伤下的热交换规律 |
3.4.1 主绝缘微脱壳下的定子传热分析 |
3.4.2 主绝缘脱壳扩大后的定子传热分析 |
3.4.3 定子最高温度随主绝缘脱壳程度增加的变化规律分析 |
3.4.4 主绝缘轴-径向脱壳截面温度场分析 |
3.4.5 排间绝缘两侧的绕组温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采用高导热绝缘材料的汽轮发电机定子电场和热场分析 |
4.1 高导热绝缘材料添加方案和电场与热-流耦合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1 绝缘材料高导热粉的添加方案 |
4.1.2 电场与热-流耦合场的数学模型建立 |
4.2 定子径向通风沟和气隙内传热规律研究 |
4.2.1 空气流道内散热系数的解析计算方法 |
4.2.2 空气流道内表面散热系数分布 |
4.2.3 转速对定子空气流道内散热系数分布的影响 |
4.3 采用高导热绝缘材料及其掺杂不均对定子热场的影响 |
4.3.1 高导热主绝缘的定子温度场分析 |
4.3.2 高导热绝缘材料掺杂不均对绕组最高温度的迁移分析 |
4.4 高导热绝缘材料及其掺杂不均对绝缘电场的影响 |
4.4.1 采用高导热主绝缘的电场分析 |
4.4.2 高导热主绝缘掺杂不均对主绝缘电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电-热双因子作用下的汽轮发电机定子绝缘热损伤研究 |
5.1 电-热-流耦合的定子绝缘热损伤数学模型的建立 |
5.1.1 电-热-流耦合场的控制方程 |
5.1.2 定子绝缘热损伤模型的求解域和边界条件 |
5.2 定子在绝缘热损伤下的多物理场研究 |
5.2.1 绝缘不同热损伤程度的电场强度分布 |
5.2.2 绝缘热流随热损伤程度的变化关系 |
5.2.3 通风沟内流体的速度场分析 |
5.3 电-热双因子作用下绝缘热损伤的寿命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刀盘部件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机器人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2 焊接自动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焊接工作站面临的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焊接工作站机械结构设计与实现 |
2.1 机械设计需求与工作流程 |
2.1.1 机械设计需求 |
2.1.2 机械工作流程 |
2.2 系统机械方案设计 |
2.2.1 弧焊机器人选型 |
2.2.2 安装方式选择 |
2.2.3 变位机设计 |
2.2.4 旋转吊臂设计 |
2.3 运动控制集成 |
2.4 整体布局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焊接工作站焊接方案设计与实现 |
3.1 焊接工艺选择 |
3.2 焊接配套设备设计 |
3.2.1 焊接工艺设备 |
3.2.2 焊接视觉装置 |
3.3 焊接坐标系选取 |
3.4 工艺系统的通信 |
3.5 焊接工艺时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焊接工作站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控制系统设计整体架构 |
4.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2.1 PLC控制单元 |
4.2.2 控制系统通信网络设计 |
4.2.3 I/O点分配及电气原理图 |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3.1 PLC控制程序编写 |
4.3.2 机器人控制程序编写 |
4.4 上位人机界面 |
4.4.1 HMI端上位界面 |
4.4.2 PC端上位界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视觉的焊接自适应控制 |
5.1 焊接视觉装置研究 |
5.1.1 焊接视觉装置选型与安装方案 |
5.1.2 摄像机的数学模型 |
5.1.3 线激光三角测量模型 |
5.2 线结构光立体视觉研究 |
5.2.1 PnP问题的求解 |
5.2.2 逆PnP问题的求解 |
5.2.3 立体视觉标定实验 |
5.3 焊道规划自适应控制 |
5.4 特征点识别算法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焊接工作站实现效果及测试分析 |
6.1 焊接工作站实现效果 |
6.2 焊接工作站运行测试 |
6.2.1 焊接工作站硬件功能测试 |
6.2.2 焊接工作站软件及通信测试 |
6.2.3 刀盘部件焊接测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件 |
四、钢丝电接触运动加热温度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丝运动加热开环自动跟随控制算法的研究和控制电路设计[J]. 李培艳,董显,李永,钟素娟,龙伟民. 制造业自动化, 2021(12)
- [2]电动汽车电池包串联型故障电弧信号特征及诊断方法研究[D]. 李文初.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3]细菌界面作用过程的微观解析[D]. 刘轶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弓网电弧的侵蚀机理及环境变量对侵蚀的影响研究[D]. 邢立成.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有机肥发酵翻抛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D]. 马一龙.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6]低压配电系统交流串联故障电弧定位实验研究[D]. 黄捷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7]地采暖地板缓释性能检测方法研究[D]. 刘大伟.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8]载流轨道电接触表面损伤检测与表征研究[D]. 马学韬. 燕山大学, 2020(01)
- [9]大型汽轮发电机绝缘热交换与热损伤研究[D]. 苏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刀盘部件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设计与实现[D]. 夏楠. 山东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