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文献检索课发展前景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冉[1](2021)在《信息素养类慕课的案例分析及面向学术的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信息素养教育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加之国家对于信息素养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并且,伴随着网络的普及,教育领域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进行着改进和创新,慕课正是在这样的发展变化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在线学习方式。慕课的出现也带动了信息素养课程的发展,各高校开设的信息素养慕课数量不断增加,然而信息素养慕课教学仍然存在着缺乏系统性,教学内容杂乱无章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高校信息素养慕课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国内外对于信息素养、慕课、信息素养慕课的研究情况,了解了当前信息素养慕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其次,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并且在其他研究者对迪克—凯瑞模型、史密斯—雷根模型、肯普模型对比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为依据确定了此次研究的分析框架。然后,本研究将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确定为此次研究的调研平台,并从中选取了十门课程进行调查研究,依据确定的分析框架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十门样本的前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几个大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十门慕课样本进行的对比分析,笔者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由于对于高校而言,学术研究是信息素养课程中最常见的内容,依据前期的调查分析的结果,笔者以学术研究为例提出了信息素养慕课的教学设计改进方案。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信息素养以及慕课的研究现状,对所选择的高校开设的信息素养慕课样本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并且以学术研究领域为例进行了信息素养慕课的教学设计,有利于信息素养慕课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完善,为我国信息素养慕课的发展提供借鉴。
夏宇新[2](2019)在《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研究》文中指出数字化时代下,图书馆传统的职能有了新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服务职能侧重于资源的推广、较宽泛的文检课教育,服务对象主要为高校学生;现在的教学服务要求和高校的用户、课程、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打造无所不在的环境,服务于广大师生,是一种更为全面、深入的教学服务,更为强调教学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普遍认识到服务教学职能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探索图书馆为教学服务的新模式,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应运而生。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调研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网站,了解整个嵌入式教学服务的现状;通过访谈昆明地区10所高校图书馆教学服务的负责人等手段收集师生对嵌入式教学服务的需求及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案例的研究挖掘图书馆在提供嵌入教学服务上的共性和特性,取其精华,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在调研的基础上从分层嵌入、时空嵌入、情境嵌入三个维度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的三维模式。最后,从九个方面提出嵌入式教学服务的保障措施,为嵌入式教学服务保驾护航。在绪论部分,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框架,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情况。在第二部分,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嵌入式教学服务的研究,提出了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含义、价值及核心理念。在实践调研部分,采用网络调查42所“双一流”高校和访谈云南地区10所高校相关负责人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网络调研结果和深入访谈结果的分析,再结合对国内外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嵌入式教学服务的特点、难点和亮点。第四部分提出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多维服务模式,分别为分层嵌入模式、时空嵌入模式、情境嵌入模式,分层嵌入式教学服务模式分别从《信息检索》课程、新生入馆教育、定制培训三方面阐述;时空嵌入式教学服务模式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阐述;情境嵌入式教学服务模式从毕业论文写作情境、毕业求职情境、项目情境、参赛情境四个方面阐述。最后一部分从建立嵌入式教学服务团队、形成多形式的合作机制、建立服务效果评价反馈机制、充分利用技术平台、强化嵌入式服务管理、丰富教参资源、做好嵌入式教学营销、建立嵌入式教学服务档案、加强理论研究和最佳案例推广九个方面为嵌入式教学服务提供保障。
杨帅[3](2017)在《面向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意义]阐述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简称《框架》)对新时期信息素养教育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改革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方法/过程]分析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现状和机遇,从课程内容重设、课程形式转变、教学模式变革、专业人才优势等方面提出信息素养教育改革方向。[结果/结论]提出基于《框架》的信息素养课程重新设计: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重视学生参与度和创造力,鼓励开放思维和批判精神,强调图书馆员与教师和管理人员合作。
孙震[4](2015)在《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期刊论文技术统计分析与教学评价探讨》文中指出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作为素质教育组成部分的信息素养教育,便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运用多种软件和方法对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30年来的期刊论文进行了技术统计分析,并对其教学质量评价做出了初步探讨。我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在文献检索课的基础上、结合西方信息素养教育理念的产物。因此,论文从阐释文献检索课和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内涵和辩证关系入手,分别从文献检索课和信息素养教育两个视角进行研究。首先,论文检索与文献检索课研究主题相关的期刊论文,利用Bicomb和SPSS等工具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得到现阶段存在的与我国文献检索课研究相关的几个研究主题,并对各个研究主题进行逐一论述,以期能客观的探究我国高校文献检索课的研究进展与现状。然后,论文检索与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主题相关的期刊论文,利用Bicomb等软件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多个角度的文献计量分析,利用Cite SpaceⅢ等可视化辅助工具对这些文献进行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的可视化分析,以深入分析我国信息素养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基于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结合竞争情报研究中定标比超分析方法的应用,论文从教学质量评价的角度全面对比国内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现状,。找出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当中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叶小娇,贺俊英[5](2014)在《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文检课教学方法——以药学本科生的文检课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根据药学本科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信息检索需求,文章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分阶段教学的思想,并重点阐述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授课内容和实践操作任务,进一步突出了文献检索课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王艾[6](2012)在《基于移动学习的文献检索教学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目前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内重要的研究方向。移动学习的诞生和发展,为传统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变革。移动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念,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不受时间、空间约束进行交互式学习。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丰富了教学资源共享的途径,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开展移动学习实践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实现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已知的移动学习定义,界定移动学习的内涵,从多个维度总结移动学习的特征和研究方向,着眼于学习理论、学习模式等视角,阐述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技术。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问卷法,以移动学习的应用现状为出发点,对青年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研结果的数据,从移动学习设备、学习资源、学习时间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倾向,为教学设计的具体实践提供实验支持。针对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特点和现状,探讨了课程教学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从教学目标、学习情境、学习资源、教学策略、效果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教学设计,给出了适合该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基于移动学习理论,并结合协作学习模式,设计了教学步骤的流程。将移动学习开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分析了系统角色和功能需求,设计了文献检索教学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开发与实现。
李杉杉,周静珍[7](2010)在《新形势下文献检索课由检索技能型向信息素养型模式转变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我国文献检索课教学活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就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力求实现文献检索教学由检索技能型向信息素养型的转变。
辜清华,邓映虹[8](2009)在《基于Web2.0文献检索课“教”与“学”模式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阶段高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把Web2.0技术中常用的社会性软件应用于文献检索课实际中的几种教学方式,论述了Web2.0相关技术在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
吴淑华[9](2009)在《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现状与创新思考》文中指出本文结合当前网络环境下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现状,对文献检索课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教学进行思考,提出了文献检索课创新教学的发展方向。
郎燕,李英[10](2009)在《浅析终身学习与文献检索教学》文中指出"终身学习"早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就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也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教育界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理念与教育原则。
二、对文献检索课发展前景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文献检索课发展前景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素养类慕课的案例分析及面向学术的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信息素养教育倍受重视 |
(二)慕课引领教育发展趋势 |
(三)信息素养慕课日益普及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三)研究方案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信息素养 |
(二)慕课 |
(三)教学设计 |
二、信息素养慕课的研究现状 |
(一)慕课建设相关的文献综述 |
(二)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文献综述 |
(三)信息素养慕课相关的文献综述 |
三、在线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一)教学设计相关的主要理论 |
(二)在线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
(三)基于教学设计理论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信息素养慕课现状调研 |
一、慕课调研样本选取 |
(一)中国大学MOOC平台介绍 |
(二)样本选取标准 |
(三)样本情况介绍 |
(四)样本分析标准 |
二、信息素养慕课样本分析 |
(一)前期分析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内容 |
(四)教学策略 |
(五)教学资源 |
(六)教学评价 |
三、慕课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
(一)学习者分析欠缺 |
(二)目标不明确聚焦 |
(三)教学内容零散化 |
(四)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
(五)教学资源利用不足 |
(六)教学评价缺乏过程性 |
(七)针对当前问题的改进对策和优化建议 |
第四章 面向学术研究的信息素养慕课教学设计 |
一、设计的总体思路 |
(一)培养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意义 |
(二)面向学术研究的信息素养慕课特点 |
(三)设计理念及主要标准 |
二、前期分析 |
(一)学习需要分析 |
(二)学习者和环境分析 |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设计 |
(一)教学理念 |
(二)教学目标 |
四、教学内容的设计 |
(一)根据目标和场景确定教学内容 |
(二)具体内容的设计 |
五、教学策略的设计 |
(一)教学组织形式 |
(二)教学顺序 |
(三)教学方法 |
六、教学资源的设计 |
(一)教学课件 |
(二)文档资料 |
(三)软件资源包 |
七、教学评价的设计 |
(一)形成性评价 |
(二)总结性评价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2)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 |
1.2.2 国内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网络调研法 |
1.3.3 访谈法 |
1.3.4 案例研究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内涵及其价值 |
2.1 相关概念 |
2.1.1 嵌入式馆员 |
2.1.2 嵌入式教学服务 |
2.2 嵌入式教学服务的核心理念 |
2.3 嵌入式教学服务的价值 |
3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实践调研 |
3.1 “双一流”现状调研 |
3.1.1 调研目的与方法 |
3.1.2 调研过程 |
3.1.3 调研结果分析 |
3.2 昆明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现状认知与需求调研 |
3.2.1 调研范围及调研方式 |
3.2.2 调研结果 |
3.3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典型案例研究 |
3.3.1 国外 |
3.3.2 国内 |
3.4 调研总结分析 |
3.4.1 嵌入式教学服务的特点 |
3.4.2 嵌入式教学服务的难点 |
3.4.3 嵌入式教学服务的亮点 |
4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的多维服务模式 |
4.1 分层嵌入式教学服务模式 |
4.1.1 信息检索课程分层 |
4.1.2 新生入馆教育分层 |
4.1.3 定制培训分层 |
4.2 高校图书馆时空嵌入式教学服务模式 |
4.2.1 教学服务的空间嵌入 |
4.2.2 教学服务的时间嵌入 |
4.3 高校图书馆情境嵌入式教学服务模式 |
4.3.1 毕业论文写作情境 |
4.3.2 毕业求职情境 |
4.3.3 项目情境 |
4.3.4 参赛情境 |
5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的保障 |
5.1 建设嵌入式教学服务团队 |
5.2 多形式合作机制 |
5.3 建立服务效果评价反馈机制 |
5.4 充分利用技术平台 |
5.5 强化嵌入式服务管理 |
5.6 丰富教参资源 |
5.7 做好嵌入式教学营销 |
5.8 建立嵌入式教学服务档案 |
5.9 加强理论研究及最佳案例推广 |
6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访谈提纲 |
附录2 受访记录表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3)面向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
2 高校文献检索课现状 |
2.1 课程设置 |
2.2 教学人员 |
2.3 教学方式和方法 |
2.4 考核评价 |
3 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机遇与改革 |
3.1 文件指导 |
3.2 课程内容重设 |
3.3 课程形式转变 |
3.4 教学模式变革 |
3.5 专业人才优势 |
4 结语 |
(4)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期刊论文技术统计分析与教学评价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阐释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文献检索课 |
2.1.2 信息素养教育 |
2.1.3 文献检索课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关系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近三十年文献检索课研究主题探析 |
3.1 相关研究基本状况 |
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2.1 数据收集 |
3.2.2 数据处理 |
3.3 论文主题聚类及解析 |
3.3.1 聚类分析 |
3.3.2 主题解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
4.1 相关研究基本状况 |
4.2 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
4.3 文献计量分析 |
4.3.1 年代分布 |
4.3.2 学科分布 |
4.3.3 期刊分布 |
4.3.4 机构作者分布 |
4.4 数据可视化分析 |
4.4.1 研究热点词汇分析 |
4.4.2 研究主题聚类分析 |
4.4.3 研究前沿演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探讨 |
5.1 实施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
5.2 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
5.2.1 科学性原则 |
5.2.2 可行性原则 |
5.2.3 客观性原则 |
5.2.4 权威性原则 |
5.3 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指标的确立 |
5.3.1 相关研究基本状况 |
5.3.2 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指标 |
5.4 定标比超法在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
5.4.1 应用价值和意义 |
5.4.2 实施步骤与流程 |
5.4.3 数据收集与比较 |
5.4.4 结果分析与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5)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文检课教学方法——以药学本科生的文检课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教材的选择 |
2 教学内容 |
2. 1 第一阶段: 基础知识学习阶段 |
2. 2 第二阶段: 专业课结合阶段 |
2. 3 第三阶段: 毕业论文写作阶段 |
2. 4 第四阶段: 毕业就业导向阶段 |
3 考核方式 |
4 结语 |
(6)基于移动学习的文献检索教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移动学习理论研究 |
2.1 移动学习理论概述 |
2.1.1 移动学习定义 |
2.1.2 移动学习特点 |
2.2 移动学习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
2.2.4 其它学习理论 |
2.2.5 移动学习相关学习模式 |
2.3 移动学习相关技术 |
2.3.1 硬件终端 |
2.3.2 开发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学习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
3.1 调查研究方案设计 |
3.1.1 调查研究目的 |
3.1.2 调查研究方式 |
3.1.3 调查研究对象 |
3.2 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
3.2.1 学习者基本情况分析 |
3.2.2 移动工具应用情况分析 |
3.2.3 移动学习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3.2.4 移动学习行为倾向分析 |
3.2.5 文献检索课程评价情况分析 |
3.3 调查研究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移动学习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 |
4.1 文献检索课程分析 |
4.1.1 课程基本特征 |
4.1.2 课程现状 |
4.1.3 课程改革方法 |
4.2 基于移动学习的文献检索课程设计 |
4.2.1 课程结构分析 |
4.2.2 课程内容设计 |
4.3 基于移动学习的文献检索教学设计 |
4.3.1 教学设计原则 |
4.3.2 教学目标设计 |
4.3.3 学习情境设计 |
4.3.4 学习资源设计 |
4.3.5 教学策略设计 |
4.3.6 学习效果评价 |
4.4 基于移动学习的文献检索教学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移动学习的文献检索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基于移动学习的文献检索教学系统分析 |
5.1.1 系统角色分析 |
5.1.2 系统需求分析 |
5.2 文献检索教学系统体系结构与功能 |
5.2.1 系统体系结构 |
5.2.2 系统功能模块 |
5.3 文献检索教学系统数据库设计 |
5.3.1 学习资源模块数据库设计 |
5.3.2 交流中心模块数据库设计 |
5.3.3 在线考试模块数据库设计 |
5.4 文献检索教学系统实现 |
5.4.1 系统开发环境 |
5.4.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附录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 |
(7)新形势下文献检索课由检索技能型向信息素养型模式转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检索的教学内容改革 |
2 文献检索的教学方式改革 |
2.1 分层嵌入式教学模式探析 |
2.2 课题研究式教学模式探析 |
2.3 互动合作式教学模式探析 |
2.4 网络交流平台教学模式探析 |
3 文献检索的考核方式改革 |
4 结语 |
(9)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现状与创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在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概述 |
1.1 利用因特网的资源为文献检索课教学服务 |
1.2 利用网络作为文献检索课强有力的教学辅助工具 |
2 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不足 |
2.1 网络在文献检索课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深入、规范 |
2.2 网络在文献检索课的应用应注重人文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
2.3 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 |
3 网络环境下的文献检索课的创新教学 |
3.1 教学理念应创新: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
3.2 教学手段应创新:网络在线教学、自助教学 |
3.3 教学模式应创新: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 |
(10)浅析终身学习与文献检索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终身学习的现状 |
大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
文献检索教学的现状 |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对我国大学生发展终身学习的启示 |
1. 树立“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化”的教育观 |
2. 变灌输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 |
3. 加大实践教学时间 |
4. 提高师资队伍 |
5. 多种方式结合, 形成终身学习的氛围 |
四、对文献检索课发展前景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素养类慕课的案例分析及面向学术的教学设计研究[D]. 李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2]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研究[D]. 夏宇新. 云南大学, 2019(03)
- [3]面向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研究[J]. 杨帅. 情报探索, 2017(03)
- [4]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期刊论文技术统计分析与教学评价探讨[D]. 孙震. 山东理工大学, 2015(04)
- [5]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文检课教学方法——以药学本科生的文检课教学为例[J]. 叶小娇,贺俊英.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4(03)
- [6]基于移动学习的文献检索教学系统研究[D]. 王艾.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2)
- [7]新形势下文献检索课由检索技能型向信息素养型模式转变的探讨[J]. 李杉杉,周静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28)
- [8]基于Web2.0文献检索课“教”与“学”模式的探讨[J]. 辜清华,邓映虹. 河北科技图苑, 2009(03)
- [9]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现状与创新思考[J]. 吴淑华. 图书馆学研究, 2009(02)
- [10]浅析终身学习与文献检索教学[J]. 郎燕,李英.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