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周杰强,张桂莲,邓化冰,明兴权,雷斌,李凡,唐文帮[1](2022)在《水稻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41混播制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杂交水稻制种方式落后、效益低、成本高的问题,制约了杂交稻推广应用。利用小粒型不育系可实现杂交水稻混播、混收、机械分离等全程机械化制种,降低杂交稻制种成本,提高制种效率。本研究以小粒型不育系卓201S、大粒恢复系R141和新组合卓两优141为材料,对其适合机械化制种的农艺性状、异交特性、混播制种及大面积制种实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C815S相比,卓201S株高较矮,穗长较长且直立,包颈粒率、穗萌率、黑粉病、开颖率均低于C815S,对"九二〇"较敏感,且较难落粒,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而R141株高较高,花粉数量大,花期长,且对环境温度较钝感,两者均具有良好的异交特性。卓201S谷粒厚1.71mm,千粒重14.00g,R141谷粒厚2.23 mm,千粒重28.20 g,两者籽粒大小差异显着,通过特定的狭长形筛孔筛子,实现了杂种F1与父本种子的高效分离,杂交种子含父本率为0,杂种损失率为2.31%,种子纯度在生产上达标,可实现机械化制种;与传统制种模式相比,混播制种可使父本基本苗减少85%,母本容量增加20%,制种产量增加21.37%,制种综合效益增加31.4%。父母本较好的农艺性状、异交特性,且粒型大小差异明显,是小粒型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41机械混播制种的优势,可实现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唐文帮,李凡,张桂莲,邓化冰,王峰,明兴权[2](2021)在《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文中指出针对当前杂交水稻形势,介绍了水稻不育系的选育历史,总结了当前我国水稻不育系选育的困难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着重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新育成的卓201S、卓234S、展998S、南3502S等8个适合机械化制种的水稻小粒型两系不育系,选育的系列小粒不育系突出的特点是收获指数高;株型矮壮,叶片夹角小,生物产量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茎秆坚韧,抗倒性好;异交特性好,结实率高。选配的系列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卓两优0985、卓两优141、南两优1998等组合表现高收获指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合轻简栽培,且杂交制种产量高、种子质量好。通过系列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选育实践,以展998S为例总结了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生物学特征,并对今后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选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曾佳,刘玲,谭炎宁,许可,孙学武,欧阳宁,袁贵龙,袁定阳,段美娟[3](2021)在《‘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的混播制种效果初探》文中认为隐性红色颖壳资源是杂交水稻混播制种理想的遗传工具。为选育优质高产适用于混播制种的杂交新组合,本次研究探讨了‘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混播制种的产量影响因素。以‘隆科638S’为母本,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为父本,基于正交设计法设计了3个因素:父本处理方式(抛秧和干处理)、播种方式(机械混直播、人工混撒播)、父母本比例(6:1、9:1、12:1、15:1),母本结实后进行小区测产,并通过五点法随机取5株样本考种,事后采用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混播制种中父母本比例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最佳参数为机械成条形播、父母本比例(6:1)、父本抛秧播种,此时制种产量最高,为4157.85 kg/hm2,异交结实率为66.8%。初步得出结论该组合父母本花期相遇理想,产量高,异交结实率高,基本符合机械化制种的要求。本试验为机械化混播制种提供了数据参考。
王黛君[4](2020)在《水稻小粒突变体sgr1的基因定位研究》文中认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传统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体系因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已成为了制约杂交水稻发展的技术瓶颈。轻型、高效的机械化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已成为杂交水稻研究的主攻方向。利用父母本粒型差异是实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途径之一。隐性性状的小粒母本,配置大粒父本是其最佳策略,既满足机械化分选种子,又不因粒重过小而影响杂交组合的产量。本研究以籼稻品种2338-357的自然小粒突变体sgr1(small grain rice 1)为材料,开展小粒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相关基因研究,旨在促进隐性小粒性状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野生型2338-357相比,sgr1突变体株高变矮,叶色深绿,穗型直立,着粒紧密,籽粒圆小,千粒重为14.36g,粒长5.87mm,粒宽2.34mm。2.遗传分析表明,sgr1突变表型为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sgr1与大粒粳稻品种IRTA129杂交构建F2遗传作图群体,sgr1基因被定位在水稻第5染色体上SSR标记RM18384和RM18432之间。通过扩大作图群体,对其进行精细定位,最终将sgr1基因定位于标记In Del17和InDel20之间44.8kb的物理区间内。在该区间内有一个已知的小粒矮杆基因RGA1(D1)(Os05g0333200),编码异源三聚体G蛋白α亚基。通过测序发现,sgr1突变体中D1基因的第11外显子上存在AAG三个碱基缺失,从而造成所编码的一个赖氨酸的缺失。3.转基因功能互补验证共获得4个独立的功能互补株系,以未转化的突变体sgr1作为对照,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潮霉素检测以及总DNA的PCR分析,发现均有D1基因的整合。
唐文帮,张桂莲,邓化冰[5](2020)在《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技术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居高不下的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已经成为制约杂交稻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现状,总结机械化制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我国当前形势和耕作制度的特点,结合多年育种实践,提出了通过培育小粒型不育系,利用不育系与恢复系种子粒型(主要是粒厚)的显着差异,实现父母本混播混收、收获后机械分离获得杂交种子的全程机械化制种设想。提出了适合机械化制种的小粒不育系应具备的性状特征。按此设想,笔者团队选育出了综合性状优良的小粒型不育系卓201S、南3502S、展998S等,并配组了系列高产、优质的杂交稻组合卓两优581、卓两优141、南两优1998等,成功实现这些杂交稻的高效机械化制种。卓201S等小粒型不育系及其系列杂交组合的育成,是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品种选育的重大突破。
夏玉梅,唐宁,詹祎捷,卜小兰,胡远艺,余木兰,淡俊豪,曹孟良[6](2020)在《杂交水稻混播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制种程序复杂、种子成本偏高是制约杂交水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混播机械化制种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和阐述了一种利用雌性不育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新技术。
许可,袁定阳,谭炎宁,段美娟[7](2018)在《适于混播制种的水稻隐性红颖资源RG-1的发现及其特征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隐性颖壳色泽基因是应用于杂交稻混播制种的理想遗传工具。笔者从一自选恢复系XR0714中发现了1份天然携带红褐色颖壳性状的新资源RG-1。研究发现,RG-1的红颖性状在始穗期就开始呈现,可持续至成熟期;其颖壳中的花青素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对照XR0714,而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RG-1的胚乳色泽及植株生长发育正常;RG-1的红颖性状受隐性细胞核单基因控制,RG-1与XR0714混合后经色选机分离筛选到的正常色泽种子的1次色选率和2次色选率分别达到了99.97%和100%,表明RG-1作为一种新型的色选标记具有应用于杂交稻混播制种的潜力。
张德文[8](2017)在《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英文)》文中提出杂交水稻种植已在全球推广应用,而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偏高、程序繁琐已成为杂交水稻发展的一个瓶颈。笔者从水稻资源创制、品种选育、混播制种技术研究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可机械化混播制种组合"新混优6号"的混播制种技术进行研究,包括除草剂苯达松的用药时期和用药量、父母本的混合比例和不同播种方式比较试验等混播制种技术进行研究和验证,说明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成熟可行,是杂交水稻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赵晓薇[9](2015)在《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效益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是解决规模化制种、降低制种成本、释放劳动力、增加农民收益的重要途径。为了明确机械化制种与传统人工制种的比较效益优势,本研究以湖南省武冈和广东省始兴两个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基地的这两种制种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与传统人工制种技术过程中的平地、插秧、植保、收割、干燥等环节的成本,并对两种制种模式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产生的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如下:1、对两个制种示范基地制种成本分析表明,机械化制种成本在武冈和始兴示范基地分别为34823.85元/hm2和31872元/hm2,而传统人工制种的成本在武冈和始兴分别是34770元/hm2和32032.5元/hm2,二者无明显差别。但是全程机械化制种较人工制种在劳动力投入上大幅度减少,缓解了当前制种劳力紧缺的问题。2、通过对武冈和始兴两基地机械化制种和人工制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的调查分析表明:机械化制种综合经济效益要好于人工制种。尽管制种成本上,二者相差不大,但是,机械化制种产量要高于人工制种225-270kg/hm2,进而导致机械化制种总体收益高于人工制种。同时,机械化制种的规模化生产优势更易于导致综合成本下降,而实现经济收益的大幅度增加。机械化制种较人工制种,在社会效益优势方面表现为:第一,可稳定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保证杂交水稻种子安全有效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第二,可提高杂交水稻制种效率,有效控制生产风险,提高种子质量,促进我国种子产业技术全面升级,提升我国种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带动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机械化制种可实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环境效益优势。综上,本论文研究表明杂交稻机械化制种技术较传统人工制种,在生产成本、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方面都具有相当的比较优势,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同时,本论文对制种技术过程中的农机农艺结合的要求、全程机械化制种的基地单元规模以及对农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张逸妍,彭伟正,杨震,张渊海,胡继松,谢洪科,戴睿礼,程薇[10](2014)在《苯达松敏感基因遗传规律及其在水稻制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水稻苯达松敏感基因研究进展,包括该基因的遗传规律、初步定位、水稻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分子机理、苯达松对敏感植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苯达松敏感基因在水稻制种中应用价值。提出将苯达松敏感基因转移至杂交水稻恢复系是实现杂交水稻制种混播混收的有效途径;创制、挖掘和利用抗/感除草剂基因在实现水稻生产轻简化、机械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41混播制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案 |
1.2.1 小面积不同制种模式试验 |
1.2.2 大面积混播混收制种试验 |
1.2.3 亲本异交特性相关研究试验 |
1.2.4 恢复系花粉量与气温相关性研究试验 |
1.3 测定项目 |
1.3.1 父本抽穗动态、花期花时动态及花粉密度的观察 |
1.3.2 母本抽穗动态、花期花时动态的观察 |
1.3.3 母本柱头外露率、柱头活力与柱头大小测定 |
1.3.4 考种与测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父本R141异交特性分析 |
2.2 母本卓201S异交特性分析 |
2.2.1 穗期与花期动态 |
2.2.2 花时动态观察 |
2.2.3 柱头性状表现 |
2.3 父本R141与母本卓201S的农艺性状与籽粒性状 |
2.4 不同制种模式父母本基本苗与父本花粉密度的比较 |
2.5 不同制种模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
2.6 不同制种模式制种效益的比较 |
2.7 卓两优141大面积机械混播制种实践 |
3 讨论 |
4 结论 |
(2)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不育系选育历史回顾 |
1.1 三系不育系研究 |
1.2 两系不育系研究 |
1.3 不育系配套技术研究 |
1.4 国外水稻不育系研究 |
2 水稻不育系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 |
3 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研究的设想 |
3.1“小粒不育系,高收获指数”的启示 |
3.2 小粒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表现出高收获指数特征 |
3.3 高收获获指数不育系系应具备的生生物学特征 |
4 讨论 |
4.1 收获指指数与生物产产量 |
4.2 不育系系收获指数的的筛选 |
4.3 加强高收获获指数不育系系研究 |
4.4 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应用前景展望 |
(3)‘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的混播制种效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制种产量分析 |
1.4 数据采集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1.6 正交设计 |
2 结果和分析 |
2.2 产量性状考察数据及产量分析 |
2.3 正交试验结果 |
2.5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4)水稻小粒突变体sgr1的基因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论文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稻粒型遗传研究现状 |
1.2.1.1 粒型遗传机理研究 |
1.2.1.2 粒型性状的相关基因研究 |
1.2.2 水稻小粒突变体基因的研究现状 |
1.2.3 水稻基因精细定位与克隆技术 |
1.2.4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研究的现状 |
1.2.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农艺性状的测定 |
2.3 遗传分析 |
2.4 目的基因的定位 |
2.4.1 水稻DNA提取方法 |
2.4.2 SSR分析方法 |
2.4.3 基因定位方法 |
2.4.3.1 连锁分析方法 |
2.4.3.2 基因定位及数据分析方法 |
2.4.4 InDel标记开发 |
2.4.5 候选目的基因预测及测序分析方法 |
2.5 基因功能互补实验程序 |
2.5.1 功能互补载体构建方法 |
2.5.2 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检测 |
2.5.2.1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 |
2.5.2.2 转基因植株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粒突变体sgr1的表型分析 |
3.2 sgr1小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
3.2.1 F_1表型分析 |
3.2.2 F_2表型分析 |
3.3 sgr1基因的初定位 |
3.4 sgr1基因精细定位 |
3.5 候选目的基因预测及测序分析 |
3.6 sgr1基因序列及结构特征 |
3.7 sgr1基因功能互补验证 |
4 结论与讨论 |
4.1水稻小粒突变体sgr1 |
4.2 水稻小粒突变体sgr1在杂交水稻机械制种中的应用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技术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国内外现状 |
2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
2.1 缺少适合机械化制种的组合 |
2.2 缺乏大规模机械化制种的基地 |
2.3 缺乏配套的机械设备 |
3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设想与实践 |
3.1 适合机械化制种小粒型不育系 |
3.2 与小粒型水稻不育系配套的父本及杂交组合的选育 |
3.3 小粒型不育系轻简机械化制种实践 |
4 展望 |
4.1 农艺农机相结合培育适合机械化制种的品种 |
4.2 小粒型不育系是实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可靠途径 |
(6)杂交水稻混播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研究概况 |
2 杂交水稻混播混收机械化制种技术途径 |
2.1 化学杀父法 |
2.1.1 利用显性抗除草剂基因 |
2.1.2 利用对除草剂敏感致死的隐性基因 |
2.2 差异性状分选法 |
2.2.1 利用颜色选择标记基因 |
2.2.2 利用粒形粒重选择标记基因 |
2.3 雌性不育混播制种法 |
3 展望 |
(7)适于混播制种的水稻隐性红颖资源RG-1的发现及其特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测试项目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颖突变体的基本农艺性状观察 |
2.2 红颖突变体的颖壳色泽观察及其色素含量分析 |
2.3 红颖与非红颖种子混合后的色选效果分析 |
2.4 红颖性状的遗传分析 |
3 讨论 |
3.1 杂交稻混播制种对亲本特性的要求 |
3.2 红颖突变体RG-1的混播制种利用优势 |
(8)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Research Background |
Research Progress |
Resource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of Bentazon sensitive gene and glume color marker gene in rice restorer line |
Breeding of male sterile lines containing glume color marker gene |
Variety breeding Heterosis utilization |
Growth period observation |
Heterosis performances of the pioneer combination Xinhunyou 6 |
Study on mixed sowing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Screening of sensitive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sensitive restorer lines Sensitive lethal screening test of different sensitive restorer lines |
Bentazon injury concentration screening test of different sensitive restorer lines |
Optimal parental mixing proportion screening test of Xinhunyou 6 |
Comparative test of the yield of Xinhunyou 6 between mixed seed production and conventional seed production |
Cost and benefit analysis Cost comparison |
Benefit analysis |
Outlook |
(9)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效益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发展历程 |
1.2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主要模式 |
1.2.1 分植机械制种模式 |
1.2.2 混植机械制种模式 |
1.3 国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研究概况 |
1.4 我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现状与问题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调研时间与地点 |
2.2 调研材料 |
2.3 调研内容 |
2.3.1 全程机械化制种各环节的成本调查 |
2.3.2 全程机械化制种的效益分析 |
2.4 研究方法 |
2.4.1 对经济效益的实地调查 |
2.4.2 对社会效益的问卷调查 |
2.4.3 对环境效益的调研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成本分析 |
3.1.1 水田激光平地技术成本分析 |
3.1.2 母本机插秧技术成本分析 |
3.1.3 航空植保技术成本分析 |
3.1.4 无人机辅助授粉技术成本分析 |
3.1.5 父母本机械收割技术成本分析 |
3.1.6 机械烘干技术成本分析 |
3.2 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效益分析 |
3.2.1 经济效益分析 |
3.2.2 社会效益分析 |
3.2.3 环境效益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的优势与缺陷 |
4.2 全程机械化制种对农艺和农机融合的要求 |
4.3 全程机械化制种基地单元规模研究 |
4.4 农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苯达松敏感基因遗传规律及其在水稻制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苯达松敏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
1.1 苯达松敏感基因的遗传规律 |
1.2 苯达松敏感基因在水稻中的初步定位 |
1.3 水稻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分子机理及苯达松对敏感植物的作用机制 |
2 苯达松敏感基因在杂交稻制种技术中的应用 |
3 苯达松敏感基因研究展望 |
四、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41混播制种优势分析[J]. 周杰强,张桂莲,邓化冰,明兴权,雷斌,李凡,唐文帮. 作物学报, 2022(02)
- [2]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J]. 唐文帮,李凡,张桂莲,邓化冰,王峰,明兴权. 中国水稻科学, 2021(06)
- [3]‘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的混播制种效果初探[J]. 曾佳,刘玲,谭炎宁,许可,孙学武,欧阳宁,袁贵龙,袁定阳,段美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21(02)
- [4]水稻小粒突变体sgr1的基因定位研究[D]. 王黛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技术探索与实践[J]. 唐文帮,张桂莲,邓化冰. 中国水稻科学, 2020(02)
- [6]杂交水稻混播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进展[J]. 夏玉梅,唐宁,詹祎捷,卜小兰,胡远艺,余木兰,淡俊豪,曹孟良. 杂交水稻, 2020(02)
- [7]适于混播制种的水稻隐性红颖资源RG-1的发现及其特征特性研究[J]. 许可,袁定阳,谭炎宁,段美娟. 杂交水稻, 2018(04)
- [8]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英文)[J]. 张德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05)
- [9]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效益初探[D]. 赵晓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10]苯达松敏感基因遗传规律及其在水稻制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张逸妍,彭伟正,杨震,张渊海,胡继松,谢洪科,戴睿礼,程薇. 湖南农业科学, 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