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领导活动报道工作的“三项原则”

做好领导活动报道工作的“三项原则”

一、搞好领导活动报道“三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叶颖[1](2018)在《戏剧主义修辞观之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 ——以“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促使我国政府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创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而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传播活动,但现有情况表明,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尚待提高。随着互联网媒体日益表现出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互联网对外传播也逐渐走到外宣舞台中央,以汉译外为必要手段、以网络外文报道为表现形式的互联网媒体新闻外译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理想途径,并越来越得到学界的关注,也成为本研究的核心研究对象。不过,纵观国内外现有的新闻翻译研究,多数网媒新闻外译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并未充分体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开展新闻外译的差异,也未能将传播与翻译这两个新闻外译的必经过程紧密结合,而本研究不仅将探讨新闻外译过程,也将探究承载译文的平台及译文传播效果。在理论支撑方面,与传播学和翻译学都密切相关的新修辞学虽已进入外宣翻译研究者的视野,但其与新闻外译直接结合的研究仍相对匮乏。至于研究方法,当前翻译研究中“人文派”论证方法与“科学派”实证方法都有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但考察传播效果所高度依赖的调查分析法在当前的新闻外译研究中仍较为少见。最后,就研究成果而言,目前新闻翻译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促进了该领域的平衡发展,但互联网新闻外译领域尚未有成果能够综合互联网站的翻译机构、译文载体和传播媒介三种属性,多角度展示互联网新闻外译,这对该领域本身的理论提升与研究进步形成一定掣肘。鉴于现有的新闻翻译研究成果表明新修辞学在该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肯尼斯·伯克修辞理论与新闻外译结合的研究又相对稀少,研究者梳理了西方修辞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及现有的肯尼斯·伯克修辞思想研究,发现新修辞学与外宣翻译高度契合,应能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外宣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而伯克修辞思想大大拓展了传统的修辞观念,其应用范围更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扩大,适用于本研究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也有利于跨学科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托。初步明确研究对象与支撑理论后,研究者逐层拆解与框定“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与“戏剧主义修辞观”这两个核心术语,以利于伯克的核心修辞概念“戏剧主义”随着研究问题的呈现而在三个层面上促进“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的研究。在厘定核心术语的内涵之后,研究者依据对外传播的发展历程归纳出现阶段对外传播的要求与目标,并以此为根本指导思想,从学者观点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对外新闻翻译应当遵循的原则与策略,结合互联网对外传播的独特性揭示当前互联网新闻外译研究的重要方向:一是受众研究应获得更多关注;二是开展受众研究则应切实践行分众化研究,以提升其有效性。依据这一结论,同时考虑到城市形象对国家形象建构的意义,基于对外传播中较为可行的“直接受众-间接受众”传播模式及国际传播对于上海的重要性,研究者选取“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为个案,首先针对客居上海、使用英语的外国受众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以下发现:(1)多数受访者有意将上海网作为在沪期间的主要消息来源,但许多受访者在填写问卷之前对其一无所知;(2)相对于政治要素显着的硬新闻,受访者更青睐题材与内容相对轻松、文化性突出的软新闻;(3)部分新闻标题表意不清,削弱了读者的阅读兴趣;(4)图片虽是受读者青睐的报道支持手段,新闻本身是否提供了客观、真实、具体的新闻事实更为受众所关注;(5)受众并未因所谓“负面新闻”而表现出对上海或中国的负面印象,这既表明受众对中国的理解在加深,也说明平衡报道确有必要。针对上述发现,本研究对“上海网新闻英译”进行了“戏剧主义五位一体”分析,在宏观效果上指出作为修辞者的上海市对外传播部门仅以“行为者”和“行为”为修辞动机,而未能以戏剧主义五要素中的“目的”为修辞动机,这就割裂了五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片面凸显行为者与行为的重要性,其实质是要求行为者主要依照修辞者的意志开展行为而不考虑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目的。这一发现本质上强化了前文所总结的对外新闻翻译工作原则与策略的必要性,初步表明译者作为“行为者”的核心角色,也提醒对外传播有关部门应将受众意识提升到政策高度,为“行为者”创造良好的客观行为条件。明确宏观效果不佳的情况及其原因后,本研究在中观层面上利用伯克的戏剧主义语篇理论——即“篇章是基于五要素的内在关系而形成的统一体而非表面上的词句组合”——分析了作为修辞行为的原文篇章与译文篇章。中观层面的研究发现,由缺失、受众、修辞局限构成的修辞情境是修辞行为的直接场景与决定因素,译者作为新闻外译的首要行为者,要顺应各种修辞局限,以解决特定修辞情境的分歧为目标,针对受众需求发挥“辞屏”作用,通过合理的认同手段达成使受众认同于译文的目的,然而译者行为的外在环境缺陷制约了“辞屏”作用的发挥,使“认同”不易达成。由于这样的译者行为涉及多种社会因素,是典型的社会实践,与修辞批评形影相随的批评话语分析也成为认识这一行为的理想方法,其中“再情景化”概念又恰恰符合翻译是“从原文修辞情境向译文修辞情境的转化”这一事实。据此,本研究基于相关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二元再情景化”分析模式,并规定了各个步骤的分析内容。遵循全文以“戏剧主义五要素”为基础的写作逻辑,借助中观层面的分析成果,本研究对新闻标题、硬新闻、软新闻和图片新闻英译四类文本展开具体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原文与译文五要素分析,必要时指出修辞动机;(2)寻找特定修辞情境的“分歧”,明确其对译者运用“辞屏”及认同策略的影响;(3)利用“二元再情景化”分析具体文本,以深化对译者行为的认识并依据分析结果适时改进这一模式。通过微观文本分析可见,译者会依据其所理解的翻译修辞情境分歧调用“辞屏”、采取“基于同情的认同”和“无意识认同”等内容认同手段与“规约形式”等形式认同手段,促使受众认同于译文,力求填补修辞情境的缺失;“二元再情景化”模式则揭示了文本之外的更多译者行为场景要素,丰富了对网媒新闻外译完整过程的认识,而具体文本分析中的新发现也促进了对原有模式的调整与改善。鉴于本研究三个层面的分析均表明“场景”这一要素的重要性最为显着,贯穿网媒新闻外译的全过程,本研究将提升网媒新闻外译质量的核心策略归纳为:始于场景、忠于场景、成于场景。“始于场景”是指主管网媒新闻外译的相关政府部门应以受众需求为本,主要在新闻外译团队的决策自由度、目标受众调查研究、新闻原文质量把关三个方面为网媒新闻外译创造有利的宏观条件,这是顺利开展后续的翻译与译文展示工作的必要前提。“忠于场景”则指译者的行为与决策需要以三种“场景”为基本导向:一是承载核心信息的原文;二是原文修辞情境与译文修辞情境及两者的差异所造成的翻译修辞情境“分歧”;三是展现最终译文的特定网络媒体及其传播需求与条件。最后,“成于场景”指的是包括编辑、外籍专家和网站技术人员在内的新闻外译团队应尽力配合译者,使译文的标题、配图、正文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易于为受众所接受,为译文传播创造理想的网络环境,必要时也不妨尝试用超链接提供新闻背景等创新手段,力求从各个方面使新闻译文达成预期的传播效果,进而逐渐提升网媒新闻外译的整体质量,为对外传播大局贡献力量。综合以上内容可见,本研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修辞学、尤其是肯尼斯·伯克的修辞思想在新闻外译领域的应用,强化了修辞学与外宣翻译之间的学科联结;同时,基于批评话语分析构建“二元再情景化”模式也进一步提升了翻译研究、尤其是新闻外译研究的跨学科性;此外,个案研究方式既助推上海自身对外传播效果的提升,也为其他同类网站的新闻英译提供了研究路线指引,相关研究结果也可能得到进一步推广,以促进互联网对外传播效果的全面提升。

邹琪[2](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研究指明“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杜茂林[3](2017)在《“和战之间”中共的政治传播框架与机制研究 ——以《新华日报》与《解放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1945年8月15日,为期十四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渴望和平建国的呼声响彻神州大地。然而,在如何建国以及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等问题上,国共两党存在着根本上的冲突。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在“七大”上明确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与国民党在政治军事上展开了全方面的较量。这其中就包括在新闻传播事业上的博弈。本研究试图回顾1945年8月15日到1946年6月26日这段时期的新闻报道,借机观察中共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开展政治传播活动,建构政治认同,进而使得形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笔者特意选取了分别代表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去解析中共的政治传播活动。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主要剖析了政治传播的概念,指出了有关这一时期研究中的不足,介绍了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以及笔者在本论文中试图回答的问题,即中共在这段时期的政治传播中“说了什么”、“为什么说”,“如何说”。正文总体上分作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这一时期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从而为国共在新闻事业上的较量提供必要的背景舞台。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本论文的第二章。第二部分,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新华日报》与《解放日报》的报道文本,论述两份党报的政治传播主体、政治传播内容和政治传播的客体,回答它们“说了什么”和“如何说”这两个问题,并且从合法性的角度,分析了它们的传播战略和策略分别是什么。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本论文的第三、四章。第三部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结合第二部分的成果,着重探讨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两份党报政治传播的异同,回答“为什么说”的问题。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论文的第五章。第四部分,着重阐述本研究的结论,说明中共的政治传播给我们带来的经验与启示,以应对愈发复杂的国际国内的舆论形势。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论文的第六章。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在1945年8月15日——1946年6月26日这段时期,始终紧紧围绕“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开展党的新闻传播工作,并根据自己的所处环境和形势变化调整政治传播的策略,以获得国内民众的政治认同,争取政党领导权。总之,中共的政治传播通过文本符号、话语建构等方式,传播了中共所主张的政治文明、政治价值及其意识形态。由于《新华日报》与《解放日报》存在的共同媒介体制模式,因此他们的传播战略和遵循的相关原则是一致的,只不过,两份党报身处社会政治环境的不同,又决定了在策略上和报道的文风上有所区别。本论文发现,尽管在革命时期,中共建立起来的类似“极化多元主义”的媒介体制模式,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在这一模式下,中共党报逐渐形成的“政治家办报”、“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富有战斗性精神”和“统一战线”等理念,仍然为我们当下党的政治传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涂甲乙[4](2016)在《《人民日报》“三讲”与“三严三实”报道的话语对比研究》文中认为“三讲”教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不同时期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在加强党的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的同时,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从而更好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本文拟从文本、话语视角对《人民日报》关于“三讲”教育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报道的话语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总结我国主流媒体关于党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报道的共性,探究不同历史语境下党性党风教育报道的时代变化,为全国省市党报进行党性党风教育报道提供借鉴,为今后改进和创新党性党风教育报道提供依据。本文重点研究《人民日报》“三讲”教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个党性党风教育的新闻报道文本和话语,从报道话语的整体特征和具体特征分析入手,探讨其与社会环境、媒介环境、政治环境等宏观要素的具体联系。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是话语分析理论和新闻领域的框架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主要方法是话语统计分析、典型样本分析,再结合具体历史环境,进一步研究党报关于党性党风教育相关报道的变化规律,从而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在章节的安排上,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二章从文本宏观视角对比分析《人民日报》关于“三讲”与“三严三实”报道的总体规律;第三章从话语微观视角对比分析《人民日报》关于“三讲”与“三严三实”报道的话语特点,进而分析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第四章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新形势新任务下党性党风教育报道的具体策略。总的来说,从《人民日报》关于“三讲”与“三严三实”报道中,提炼我国主流媒体关于党性党风教育报道的话语规律,是贯穿全文的逻辑主线。

滕晓华[5](2016)在《高职校园环境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衔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水平也日新月异,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具有高等职业技能的技术人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教育环境。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构成,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隐寓在学校教育环境和实践活动中,被受教育者自主体验、习得良好品德经验的教育性因素。学校教育性环境主要是指校园环境,校园环境范围广泛,类别划分不一,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学校师生的教学生活都在其中,同时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的实践活动载体。研究高职校园环境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改革与创新方向之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汲取国内外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论述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概念、特征、功能、原则,并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索研究了如何将校园环境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效衔接。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高职校园环境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理论概述。首先对高职院校、校园环境、课程、隐性课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接着是对高职校园环境构成特征以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特征、功能进行论述,最后研究了高职校园环境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关系。第二部分,是高职校园环境对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本地两所高职院校就学校校园环境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设计、发放、回收了调查问卷,到进行实地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就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对形成的原因做具体、科学的分析,为下一部分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三部分是高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校园环境有效衔接对策研究。主要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与校园环境有效衔接对策。具体的从构筑“系统育德”顶层设计、两者衔接的原则、衔接路径,以及在校园物质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管理制度环境、网络虚拟环境等四个层面有效衔接对策。

金强[6](2016)在《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基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事件以来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合作组织个成员国的新闻报道做了整体性梳理,具体运用新闻框架、议程设置、发展传播学等理论给予专业性多角度解析,在梳理总结有益经验的同时,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与深层次问题。中国媒体在报道主体和前端控制中,既要有内外报道政策的考量,又要有伊斯兰文化禁忌的观照,除了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的固有专业要求之外,中国媒体还要准确反映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共同关切,并在宏观上做好信源控制和热点控制,微观上做好表达控制和有害信息管控。涉外报道的经验可以反哺给对外报道,两者也可实现更好联动。与涉外报道标准不同,官媒对伊斯兰国家报道更看重冲突性和反常性,而穆斯林民间媒体更看重重要性和接近性。加强国际国内报道文本表达的协调性,应进一步规避西式表达,慎重对待翻译稿件,重视使用直接引语,并坚持独立采制。报道中应避免跨宗教词汇混用,标题拟制和改写应忠于事实,避免误导受众。商业网站在使用伤亡照片时应加技术处理,并应加强人文关怀,避免伤害受众。较之西方媒体,中国媒体表达了更多中立立场,但在部分热点问题上自觉不自觉地也与西媒保持了某种事实上的呼应关系。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弱势媒体面对西方强势媒体应验了“羊群效应”,从众报道行为导致多次“塌方式”报道偏差。相关报道通过对冲式、二传手式、转圈式、隐蔽式和多信源式等五种转载方式对接外媒,总体上仍存在外媒依赖症;而语言问题、签证问题、人员配备数量问题、记者换班问题以及官媒驻外记者站的分散性问题等共同影响了采制能力的提升。普通民众、大学生、穆斯林知识分子、非穆斯林知识分子、一般媒体工作人员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华留学生等六类人群普遍认为宗教因素对采制和理解相关报道至关重要,并希望进行更多的独立自主报道。与报道相关的信息流动,存在“不闭环”和“不对流”情况;“沉默的螺旋”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新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新情况。由于存在效果测定难度,难以有效减轻话语疲劳症、文化隔膜症、翻译误读症和宣传恐惧症等。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存在自说自话情况。提升国家的整体话语权,应加强舆论场协调并有效整合现有评论力量。舆论领袖越来越多使用社交媒体来发表观点,应更加重视联合平台建设,保障舆论领袖及时准确顺畅地进行更加国际化的舆论表达。“一带一路”战略为改善相关报道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政府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媒体进一步指点了方向。伊斯兰国家是中国提升对外国家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对现有报道的优劣势分析,创新报道思维、加大报道力度,提升报道效果。

吕光璐[7](2014)在《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传媒业的飞速发展,广大收视群众对精神视觉需求日益提高,电视行业的竞争也步入了一个以品牌竞争为主的时代。品牌战略成为构成电视媒体竞争力的重要内涵,成为赢得竞争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大连新区电视台为研究对象,运用媒介品牌战略管理、新闻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等相关理论,对该台的发展现状及品牌战略分析和选择进行了阐述,并对品牌战略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共分为六章。首先是导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其中重点介绍了电视品牌战略的概念、构成及其作用;另外,对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此外,在对品牌战略环境及必要性的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目标及选择思路;进而,从提高品牌战略效能、频道栏目的品牌化制作、品牌推广的实施、技术支持保障等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的实施策略;最后,针对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本文为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在具体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思路,并为其他同级别电视台品牌化建设的有效实施起到借鉴作用。从而有利于电视媒体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燕志华[8](2014)在《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文中认为党报是中国当代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在新闻议程设置、热点话题参与、主流价值观塑造、重大事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华日报》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异常发达的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江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展开的,是国内着名的省级党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新华日报》为例,对其头版的历史、现状以及各个新闻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党报反映的社会变迁具有“时AI写作意”的特征,同时对党报及其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论文属于个案研究,通过对《新华日报》头版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在论证党报的“写意”特征之外,也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党报头版的政治性是否掩盖了新闻性?头版会议和领导人报道占据多大的比例?从党报的头版能否研究社会变迁?党报是否关注民生?是否有足够的舆论监督,以及是否有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体人物的报道有什么样的特点?党报的话语风格有什么变迁?等等。论文选择了《新华日报》从1978年起16年、总共1300多个头版为研究范畴,分别以农业、民生、舆论监督、头版头条、话语风格、个体人物报道频率、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为重点进行了内容和变迁分析。此外,对科技、文化、交通、环境、社会、教育、外交、卫生等要素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变迁、社会传播、议程设置、“把关人”、文化堕距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抽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此前对党报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纯粹的新闻视角、党报议题设置以及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本文是以变迁的视角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多项主题要素进行考察,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认为:党报是以“写意”方式概括性地反映社会变迁。论文还认为,《新华日报》头版在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博弈中,后者占据了上风;通过对头版新闻要素的统计,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头版的民生报道渐渐增多,并成为报道的重点;舆论监督不足,但开始强化;个体报道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党报“意识形态焦虑”;话语模式从政治话语走向平民话语,等等。此外,论文指出党报影响力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化不足,提出党报必须警惕“传播失灵”的危机。认为党报未来要发展,必须进行转型。

梁国利[9](2014)在《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研究》文中提出“只要我们还活着,就要同道德这样的价值问题打交道”。(J·P·蒂洛)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无论在社会的哪个角落,都离不开道德的影响和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具理性得到推崇,价值理性受到轻视。物质丰富,精神贫瘠;经济高歌猛进,道德低吟滑坡。信仰的迷茫、价值的颠覆、诚信的缺失、精神的颓废,无时不刻都在困扰着人们。卢梭认为“社会的进步会唤醒个人的利益而窒息内心里的人道”。越来越多的权力寻租、贪污腐败、道德沦丧等事件正在印证着这一颇受质疑的论断。人们往往习惯于将某某方面或某某人出现的问题归咎为“社会的影响”。社会确实影响着我们,我们也在影响着社会。大学作为教育机构,是被动地接受社会的消极影响,还是主动地积极地影响社会?这是大学应该思考的问题,更是作为“社会道德风向标”的大学校长需要思考的问题。其实大学的功能早已不言自明地确定了大学不是社会的“跟风者”,而应是社会的“引领者”。若使大学成为“引领者”,大学必须是能够对社会发挥引领作用、产生积极影响的组织。若使大学成为这样的组织,就需要大学校长出于道德的目的,对大学实施道德领导,以达至道德的目标。本研究正是始于这样一种承诺:也许我们所努力进行的改革应该从道德之维聚焦于更好和更全面地理解并增强大学校长的人格作用和领导实践。本研究的基本框架为:首先,从社会背景入手,分析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的影响和大学自身的道德境遇。其次,从伦理学角度对“道德”和“领导”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全新定义“道德领导”,在此基础上首次定义“大学校长道德领导”,并深入分析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的内涵和特征。第三,从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组织的道德属性、大学的道德使命以及大学与道德的背离等方面入手,阐明了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第四,从古代“德政”的思想及治理历程、当代“以德治国”的理论、我国在选拔任用干部上的要求、国外伦理理论、学校道德领导理论以及领导理论变迁中的不断坚持和国内外大学校长任职条件的必然要求等几方面,分析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的理论基础。第五,分析了大学校长实施道德领导的前提条件,并对大学校长实施道德领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内在”和“外在”的深入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校长实施道德领导的保障措施。研究大学校长的道德领导绝不是为了揭短。研究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必须正视问题。本研究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大学校长如何实施道德领导,而在于如何让大学校长实施道德领导。道德是实践的智慧,领导是行动的哲学。大学是道德共同体,大学需要道德领导,道德领导需要制度保障和人性提升。道德领导是人性与制度在实践和行动中的互动过程。只有完善这个过程,大学校长的道德领导才能实现。

殷晓锐[10](2012)在《社会变迁与《人民日报》改版研究(1978-2012)》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日报》改版进行研究,在时代变迁的视角下考察报纸改版的变化与趋向。文章主要从内容、形式、版面三个方面探讨《人民日报》的革新与变化。其一,在内容上,不断扩版增加信息量、遵循新闻规律提高新闻质量,报道题材更为贴近群众实际生活,焦点难点、网络热点等也成为报道的重要方面。其二,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文体更为多样,交叉融合的新文体成为报纸与新媒介形式竞争的特色;新闻语言更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一改往日僵硬面孔,呈现出清新活泼的文风;逐渐脱离“假大空”的陈述方式,而是注重在平时说理、交流互动中达成共识,注重刻画细节、突出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采用多元化的叙事手段。其三,报纸版面形成了庄重大气的风格,版式设计更为精致,版面编排更具有现代化、国际化气息。《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是我国新闻宣传工作中的核心媒体,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各个历史阶段,《人民日报》积极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服务于改革稳定发展的大局,随着时代变迁不断革新内容形式和手段,发挥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的重任,为社会建设事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媒介格局剧烈变革的互联网时代,《人民日报》还将面临国内外的严峻挑战,时代在不断变迁,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重点也在不断调整,《人民日报》还需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以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提出的新需求。

二、搞好领导活动报道“三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领导活动报道“三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戏剧主义修辞观之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 ——以“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源起
    1.2 理论框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新闻翻译及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研究
        2.1.1 研究对象
        2.1.2 理论支撑
        2.1.3 研究方法
        2.1.4 研究成果
    2.2 外宣翻译研究的西方修辞视角
    2.3 肯尼斯·伯克戏剧主义修辞思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核心概念释义
    3.1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
        3.1.1 翻译何为?
        3.1.1.1 “翻译”的多义性
        3.1.1.2 翻译的语言学属性
        3.1.1.3 翻译的传播学属性
        3.1.1.4 翻译的方向性
        3.1.1.5 小结
        3.1.2 “对外新闻翻译”之界定
        3.1.3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界说
        3.1.4 小结
    3.2 戏剧主义修辞观
        3.2.1 “戏剧主义”:解码修辞动机
        3.2.1.1 行为与动作
        3.2.1.2 辞屏
        3.2.1.3 五位一体
        3.2.2 “修辞情境”:从分裂走向凝聚
        3.2.3 “认同”:修辞所归,取效之径
        3.2.4 小结
第四章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全景与焦点
    4.1 现阶段对外传播的要求与目标
        4.1.1 对外传播:定义与范畴
        4.1.2 对外传播:探索中进步
        4.1.3 对外传播:时代的要求
        4.1.4 小结
    4.2 对外新闻翻译:原则与策略
        4.2.1 对外新闻翻译工作原则
        4.2.2 对外新闻翻译工作策略
        4.2.3 小结
    4.3 互联网对外传播的发展与特点
    4.4 互联网背景下新闻外译的新趋势
第五章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之戏剧主义初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宏观效果分析
    5.1 个案选取缘由
    5.2 个案实证调查操作
        5.2.1 调查核心内容
        5.2.2 调查形式设计
        5.2.3 调查结果呈现
    5.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3.1 问卷调查结果的五位一体分析:理据
        5.3.2 问卷调查结果的五位一体分析:过程
        5.3.3 问卷调查结果的五位一体分析:发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戏剧主义修辞观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中观概览
    6.1 基于戏剧主义的语篇理论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的契合点
    6.2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之戏剧主义五要素透视:从原文到译文
        6.2.1 新闻原文与译文戏剧主义五要素解析
        6.2.1.1 新闻原文戏剧主义五要素解析
        6.2.1.2 新闻译文戏剧主义五要素解析
        6.2.1.3 小结
        6.2.2 戏剧主义修辞观视角下的新闻译者
    6.3 基于修辞情境的“二元再情景化”模式初探
        6.3.1 “再情景化”发端
        6.3.2 “再情景化”、话语及翻译
        6.3.3 翻译研究的“再情景化模式”
        6.3.4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的“二元再情景化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戏剧主义修辞观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微观细探
    7.1 新闻标题英译:“意”“趣”为上,须论“长短”
    7.2 新闻正文英译:“软”“硬”相异,“认同”有别
        7.2.1 硬新闻英译:调整修辞动机,传递认同信息,切忌场景扭曲
        7.2.2 软新闻英译:提炼故事精要,提升认同手段,提起阅读兴趣
    7.3 图片新闻英译:图文相系,认同共举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回顾与发现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2)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和战之间”中共的政治传播框架与机制研究 ——以《新华日报》与《解放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政治传播的研究综述
        1.3.2 政党政治传播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样本选择及其范围
        1.5.3 研究的创新点
        1.5.4 信度检测
第2章 “和战之间”中共政治传播环境的基本概述
    2.1 抗战结束后的中国命运
    2.2 抗战结束后的各方势力
        2.2.1 国共两党对峙
        2.2.2 第三条道路的活跃
        2.2.3 美苏在远东的博弈
    2.3 “和战之间”的阶段划分
        2.3.1 抗战胜利初期
        2.3.2 重庆谈判时期
        2.3.3 国共双方停战时期
    2.4 各方政治势力的主要传播载体
第3章 《新华日报》——中共国统区的政治传播研究
    3.1 政治传播的主体的特征
        3.1.1 多渠道构建
        3.1.2 重要的权威人士
    3.2 政治传播内容的媒介呈现
        3.2.1 报道主题的分布与选取: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3.2.1.1 抗战胜利初期的主题选择:受降、外交与和平谈判
        3.2.1.1.1 努力争取受降权
        3.2.1.1.2 积极塑造外交角色
        3.2.1.1.3 应对蒋介石电邀毛泽东的舆论战
        3.2.1.2 重庆谈判时期的主题选择:政治为主,军事更具特色
        3.2.1.3 国共双方停战时期的主题选择:内战之责在于国民党
        3.2.2 报道类别:人物/事件报道的分布与选取
        3.2.2.1 事件:无处不在的国共军事冲突
        3.2.2.2 人物:对蒋介石的态度
        3.2.3 报道体裁的分析:新闻与评论的紧密配合
        3.2.3.1 政治新闻的要素分析
        3.2.3.1.1 时效性:迅速及时
        3.2.3.1.2 接近性:贴近国统区
        3.2.3.1.3 典型性:反复集中报道
        3.2.3.1.4 真实性:“较场口事件”:国共党报的直接较量
        3.2.3.2 政治评论的文风分析:情感共鸣式的政治沟通
        3.2.3.3 少量的政治广告
        3.2.4 报道类型的考察
        3.2.4.1 占主流的解读式报道
        3.2.4.1.1 个案解读:政治协商会议的解读式报道
        3.2.4.2 控诉式报道的阶段变化
    3.3 政治传播中报道对象的媒介建构
        3.3.1 人物政治归属和报道倾向型的交互分析:被负面报导包围的国民党
        3.3.2 人物社会关系归属和报道倾向型的交互分析:二元对立的两个阶级
        3.3.3 人物形象的框架分析
        3.3.3.1 毛泽东的形象
        3.3.3.2 美苏的形象
        3.3.4 事件地域归属和报道倾向型的交互分析:国统区的多角度呈现
    3.4 政治传播效应:政治合法性的建构策略和效果
        3.4.1 建构策略
        3.4.1.1 人民与民主的共建
        3.4.1.2 苦难的控诉和成就的赞美
        3.4.1.3 统一战线中的团结与斗争
        3.4.1.3.1 团结:与团结对象的政治沟通
        3.4.1.3.2 斗争:《新华日报》与《大公报》舆论场上的剑拔弩张.
        3.4.2 建构效果
    3.5 小结——议题建构的战略和策略
第4章 《解放日报》——中共解放区的政治传播研究
    4.1 政治传播主体的特征
        4.1.1 无处不在的新华社
        4.1.2 政治家的作用
    4.2 政治传播内容的媒介呈现
        4.2.1 报道主题的分布与选取
        4.2.1.1 抗战胜利初期的主题选择:控诉“蒋伪”合流
        4.2.1.2 重庆谈判时期的主题选择:重点报道“重庆谈判事件”
        4.2.1.3 国共停战时期的主题选择:残忍的国民党军
        4.2.2 报道类别:人物/事件的分布与选取
        4.2.2.1 事件:政治教育模式下的“一二·九”运动的报道
        4.2.2.2 人物:报道对象众多
        4.2.3 报道体裁的分析:73.4%的政治新闻
        4.2.3.1 政治新闻的要素分析
        4.2.3.1.1 时效性:迅速及时
        4.2.3.1.2 接近性:文风上的直白通俗
        4.2.3.1.3 典型性:指导工作的需要
        4.2.3.1.4 真实性:据理力争
        4.2.3.2 少而精的社论
        4.2.3.3 政治广告:犀利的政治漫画
        4.2.4 报道类型的考察
    4.3 政治传播中报道对象的媒介建构
        4.3.1 人物的政治归属和报道倾向型交互分析:多元化策略下的共产党
        4.3.2 人物的社会关系归属和报道倾向型交互分析:二元对立的两个阶级
        4.3.3 人物形象的框架分析
        4.3.3.1 蒋介石的标签化报道
        4.3.3.2 孙中山的特殊意义
        4.3.4 事件的地域归属和报道倾向型交互分析:国统区与解放区统筹兼顾
    4.4 政治传播效应:政治合法性的建构策略和效果
        4.4.1 建构策略
        4.4.1.1 打造民主生活的样板
        4.4.1.2 报刊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4.4.1.3 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4.4.1.4 个案解读:收复东北地区过程中中共的合法性建构策略
        4.4.2 建构效果
    4.5 小结——政治传播的战略和策略
第5章 两份党报政治传播异同的比较及其形成原因
    5.1 《新华日报》与《解放日报》政治传播异同的比较
    5.2 《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政治传播异同的形成原因
        5.2.1 媒介体制模式
        5.2.2 政治社会环境
第6章 “和战之间”中共党报政治传播的经验启示
    6.1 坚持“政治家办报”理念
    6.2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6.3 坚持党报的战斗性作风
    6.4 建立新闻界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人民日报》“三讲”与“三严三实”报道的话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概念简述
    1.3 研究现状
        1.3.1 “三讲”教育及其宣传报道研究现状
        1.3.2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及其宣传报道的研究现状
        1.3.3 政治思想传播研究现状
        1.3.4 话语理论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1.4.4 研究可行性
第2章 《人民日报》“三讲”与“三严三实”相关报道文本宏观比较
    2.1 文本数量与版面分布
    2.2 文本体裁
    2.3 文本题材
第3章 《人民日报》“三讲”与“三严三实”相关报道话语微观比较
    3.1 结构
    3.2 措辞
    3.3 引语
    3.4 修辞
    3.5 话语与社会变迁
第4章 党性党风教育报道的启示
    4.1 坚持党性原则,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4.2 突出报道重点,着力塑造典型
    4.3 创新方式,提升亲和力和感染力
    4.4 注重与受众互动,让受众成为传播者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高职校园环境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学者研究状况
        1.3.2 国内学者研究状况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高职校园环境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高职院校
        2.1.2 校园环境
        2.1.3 课程
        2.1.4 隐性课程
        2.1.5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2.2 高职校园环境的构成与特征
        2.2.1 高职校园环境的构成
        2.2.2 高职校园环境的特征
    2.3 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特征与功能
        2.3.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特征
        2.3.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功能
    2.4 高职校园环境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衔接关系
        2.4.1 校园环境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衔接释义
        2.4.2 高职校园环境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载体
第3章 高职校园环境衔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3.1 调查设计
    3.2 调查结果分析
    3.3 衔接存在的问题
        3.3.1 物质环境文化内涵不足,缺乏现代职教特点
        3.3.2 文化环境精神内涵欠缺,未能体现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精神
        3.3.3 以“学生为本”意识不足,欠缺“全员育德”理念
        3.3.4 网站内容未能与时俱进,新媒体平台运用重视不够
    3.4 成因分析
第4章 高职校园环境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效衔接的路径与对策
    4.1 基于“系统育德”的顶层设计理念
        4.1.1 树立全员育德理念
        4.1.2 树立全方位育德理念
        4.1.3 树立全过程育德理念
    4.2 衔接原则
        4.2.1 社会政治性原则
        4.2.2 主体间性原则
        4.2.3 以人为本原则
    4.3 高职校园环境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衔接路径
        4.3.1 校园物质环境路径—构建物质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4.3.2 校园文化环境路径—营造文化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4.3.3 校园制度环境路径—建设制度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4.3.4 网络虚拟环境路径—开发网络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4.4 高职校园环境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衔接对策
        4.4.1 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布局,打造高职特色实训基地
        4.4.2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结构,强化校园文化载体功能
        4.4.3 完善校园管理制度环境,突出隐性教育主体作用
        4.4.4 占领网络虚拟环境平台,延伸隐性教育课程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6)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1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厘定与关系梳理
1.1 “伊斯兰国家”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特征
1.2 911 事件后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话语特征与“伊斯兰恐怖论”
    1.2.1 西方话语构建下的伊斯兰世界与“恐怖主义”界定的逻辑对立
    1.2.2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形象建构与“伊斯兰恐怖论”
1.3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关系梳理
    1.3.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建交情况与外交关系特征
    1.3.2 “一带一路”战略与对伊斯兰国家合作的新局面
1.4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媒体交往与合作
    1.4.1 伊斯兰国家的媒体发展概况与对华交往情况
    1.4.2 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媒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5 911事件后的报道分期及本研究的媒体考量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传播者与传播控制分析
2.1 传播主体分析
    2.1.1 传播组织与传播机构分析
    2.1.2 传播工作者分析
2.2 传播法律法规与宗教禁忌分析
    2.2.1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分析
    2.2.2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分析
    2.2.3 伊斯兰教的基本禁忌与报道注意事项
2.3 微观控制分析
    2.3.1 表达控制分析
    2.3.2 屏蔽控制分析
2.4 宏观控制分析
    2.4.1 报道的信源控制分析
    2.4.2 热点与热度控制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内容与文本话语分析
3.1 报道的主要内容特征分析
    3.1.1 常规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1.2 宗教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1.3 战争及冲突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2 报道规范与报道伦理分析
    3.2.1 报道中的价值判断与信息选择分析
    3.2.2 报道中的“羊群效应”与“破窗”现象分析
    3.2.3 报道中的新闻失实与新闻想象问题分析
    3.2.4 报道中的题材偏好与报道失衡问题分析
3.3 报道的文本话语分析
    3.3.1 报道文本的表达方式分析
    3.3.2 报道文字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3.3 报道的立场和倾向性分析
3.4 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使用“恐怖”和“惊悚”的图片而不加修饰
    3.4.2 涉及伤亡图片未经技术处理而直接呈现
    3.4.3 报道缺乏原创图片或配图牵强
    3.4.4 选用图片缺乏宗教人文关怀
    3.4.5 商业网站过多转载猎奇和揭丑类负面图片
3.5 视频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媒介渠道与报道能力分析
4.1 报道的信源与渠道类型分析
    4.1.1 外媒渠道分析
    4.1.2 大陆官方媒体渠道及其报道量分析
    4.1.3 伊斯兰国家事主国媒体渠道分析
    4.1.4 中国穆斯林民间媒体渠道分析
4.2 报道与评论能力分析
    4.2.1 官方媒体向伊斯兰国家派驻记者站能力分析
    4.2.2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资料配置能力分析——以新华网为例
    4.2.3 新闻采制难度与报道风险分析
    4.2.4 原创评论能力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受众和效果分析
5.1 报道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5.1.1 受众的基本特点与舆情生成分析
    5.1.2 受众调查与结果分析
5.2 报道的传播效果测定
    5.2.1 传播效果测定的基本情况
    5.2.2 “沉默的螺旋”在传播效果中的体现
    5.2.3 传播效果测定难度与测定行为缺失
    5.2.4 传播中的“不闭环”与“不对流”现象分析
5.3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5.3.1 议程设置的差异性分析
    5.3.2 从搜索引擎结果看议程设置
    5.3.3 从新闻评奖与评选看议程设置
5.4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意见领袖分析
    5.4.1 舆情的差异性与舆论制衡分析
    5.4.2 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作用机理分析
    5.4.3 意见领袖的平台建构与串场作用分析
5.5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提升对伊斯兰国家的报道效果
5.6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2章 电视品牌相关理论基础
    2.1 电视品牌及其构成
        2.1.1 电视品牌的内涵
        2.1.1.1 品牌内涵
        2.1.1.2 电视品牌的内涵
        2.1.2 电视品牌的构成
    2.2 电视品牌战略及其构成
        2.2.1 电视品牌战略的内涵
        2.2.2 电视品牌战略的作用
        2.2.3 电视品牌战略的构成
    2.3 电视品牌战略的发展前景
第3章 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电视台发展概况
    3.2 品牌发展现状
    3.3 品牌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3.3.1 管理制度不健全
        3.3.2 节目设置不合理
        3.3.3 采编人员专业化水平不足
        3.3.4 市场经营能力相对薄弱
第4章 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发展战略的分析和选择
    4.1 内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4.1.1 外部环境分析
        4.1.2 内部环境分析
    4.2 发展战略目标
        4.2.1 短期目标
        4.2.2 中期目标
        4.2.3 长期目标
    4.3 品牌发展战略的选择
        4.3.1 品牌立台
        4.3.2 品牌策划
        4.3.3 品牌评估
        4.3.4 品牌推广
第5章 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发展战略实施策略
    5.1 品牌效能提高策略
        5.1.1 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效能
        5.1.2 完善品牌战略机制
    5.2 频道栏目的品牌化制作策略
        5.2.1 传播内容的品牌化
        5.2.2 表达方式的品牌化
        5.2.3 栏目包装的品牌化
        5.2.4 塑造明星化主持人
    5.3 品牌推广与延伸策略
        5.3.1 品牌的横向延伸
        5.3.2 品牌的纵向延伸
    5.4 技术保障策略
        5.4.1 节目制作保障
        5.4.2 播出传送保障
        5.4.3 技术质量保障
第6章 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发展建议
    6.1 满足受众与市场需要 提升品牌忠诚度
    6.2 丰富品牌产品 拓宽品牌延伸渠道
    6.3 立足地方特色 吸收同行业经验
    6.4 增强媒体互动 营造品牌宣传氛围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详细摘要

(8)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纸媒与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记录器”
        1、西方报纸与社会现实
        2、新闻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报纸
        3、报纸叙事与社会转型
    二、中国特色的党报事业
        1、党报产生及社会属性
        2、党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党报效应”
        4、读者群的社会分层
    三、时代“写意”:党报头版反映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式
        1、党报反映变迁的逻辑
        2、党报新闻:时代“写意”
        3、头版的“历史人格化”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一、媒体与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变迁理论
        2、传播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
        3、政治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二、国内党报研究成果梳理
        1、研究的热点
        2、党报头版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3、党报研究典例:人民日报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抽样法
        2、文献法
第三章 新华日报历史变迁与社会特质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1、新华日报的历史和发展
        2、新华日报的特质
        3、历史地位及现实成就
    二、头版及议程设置
        1、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2、“头版难题”
        3、议程设置与现实挑战
    三、头版的导向与社会
        1、意识形态导向
        2、改版与变化
        3、版面与社会的折射
第四章 头版新闻要素分类与分析
    一、党报头版头条
        1、地位及重要性
        2、头条与政治领导人报道
        3、头条新闻的内容与分类
    二、头版历年的新闻要素统计分析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
        2、1989—1993年:从“六四”到“南巡”
        3、2000—2003年:进入WTO时代
    三、头版会议新闻的统计及变迁
        1、头版央地会议的“新闻拼图”
        2、头版会议新闻的变与不变
        3、党报会议新闻的“传播失灵”
第五章 新华日报头版与农业
    一、农业:党报头版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1、农业在头版中的位置
        2、关于农业和土地关系的新探讨
    二、从农村到城市
        1、“农民话语”与“城市社会话语”
        2、城市社会的来临
        3、“农民的终结”及中国本土化争议
第六章 新华日报头版“个体”人物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西方社会学视野下的个人与社会
        2、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之下的个体与集体
        3、“个人”的现代性蕴含
    二、头版个体出现的频率
        1、“公”与“私”的宣传
        2、个体新闻出现的频率和变化
        3、“典型人物”的政绩化倾向
第七章 新华日报头版的“新闻维稳观"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内在特征
        1、头版政治性与新闻性的隐性冲突
        2、头版领导人的形象诉求
        3、重大新闻的隐晦传播特征
    二、“新闻维稳观”的操作模式
        1、“六四事件”的新闻策略
        2、“基辛格角”的形成与传承
    三、“新闻维稳观”的未来发展
        1、“喉舌论”的极端化发展
        2、“维稳观”的三阶段
        3、新闻维稳的关键在于正确“发声”
第八章 新华日报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传统
        1、舆论监督的历史形成
        2、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3、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成效
    二、舆论监督的流变
        1、从强力到困境
        2、“打死老虎”现象
        3、“内参”的现状与未来
    三、前景与路径选择
        1、舆论监督与宣传部门的“和谐”
        2、党委政府“撑腰”与舆论监督的困境
        3、评论成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新武器
第九章 新华日报头版新闻话语形式
    一、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话语”辨析
        2、话语模式
        3、话语折射
    二、党报话语的表达模式与风格
        1、《人民日报》国家话语的表达策略
        2、《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叙述模式
    三、新华日报的新闻话语的变迁
        1、头版通讯标题的话语模式
        2、头版通讯内容的话语模式
        3、权威话语主体:从官员到专家
第十章 思考与前瞻
参考文献
后记

(9)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大学校长的相关研究
        1.2.2 对国内现有校长道德领导研究的总体分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核心概念的厘定与内涵特征
    2.1 道德领导
        2.1.1 道德
        2.1.2 领导
        2.1.3 道德领导
    2.2 大学校长道德领导
        2.2.1 大学校长道德领导
        2.2.2 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的内涵
        2.2.3 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的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的内在必然性
    3.1 大学的本质与特征
        3.1.1 大学的本质
        3.1.2 大学的特征
        3.1.3 小结
    3.2 大学是道德共同体
        3.2.1 大学道德属性的先天性
        3.2.2 大学构成要素的道德属性
        3.2.3 大学运行的道德属性
    3.3 大学承载着道德使命
        3.3.1 对国家和社会的道德使命
        3.3.2 对文化的道德使命
        3.3.3 对自身发展的道德使命
    3.4 大学与道德的现实背离
        3.4.1 科层制与大学组织属性的背离
        3.4.2 校长个人价值取向与职业价值取向的背离
        3.4.3 大学行政管理与初衷的背离
        3.4.4 大学精神与道德的背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的理论探源
    4.1 国内理论
        4.1.1 古代“德政”思想
        4.1.2 当代“德治”理论
        4.1.3 选拔任用干部上的要求
        4.1.4 大学校长的任职条件
    4.2 国外理论
        4.2.1 伦理思想
        4.2.2 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研究
        4.2.3 领导理论变迁中的不断坚持
        4.2.4 大学校长的任职条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的前提条件和影响因素
    5.1 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的前提条件
        5.1.1 要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当校长
        5.1.2 校长本人要有道德认知
        5.1.3 校长本人基本的道德判断
    5.2 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的影响因素
        5.2.1 制度体制的影响
        5.2.2 传统文化的影响
        5.2.3 商品经济的影响
        5.2.4 权力本身的影响
        5.2.5 品性人格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的保障措施
    6.1 保障措施
        6.1.1 加强大学制度建设
        6.1.2 实行校长职业化
        6.1.3 提升文化品位
        6.1.4 积极推进民主治校
        6.1.5 加强在职校长的教育与监督
    6.2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10)社会变迁与《人民日报》改版研究(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抽样分析法
        二、文献研究法
第一章 1978-1991《人民日报》改版研究
    第一节 本阶段《人民日报》改版背景及进程
        一、改革开放为传媒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二、方针政策的调整为新闻改革提供了保障
        三、相关探讨促使新闻改革不断深化
        四、本阶段《人民日报》的改版进程
    第二节 报道内容有所丰富
        一、信息量增加
        二、报道面逐步拓展
    第三节 报道形式逐渐丰富
        一、报道文体多样化
        二、新闻语言艰难的蜕变
        三、陈述方式尚为空泛
    第四节 版面趋向庄重简洁
第二章 1992-2002《人民日报》改版研究
    第一节 本阶段《人民日报》改版背景及进程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传媒发展获得新契机
        二、传媒大众化浪潮的兴起对党报带来严峻挑战
        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成为新闻工作的主要导向
        四、本阶段《人民日报》改版进程
    第二节 报道题材更注重贴近实际
        一、注重服务性
        二、注重趣味性
        三、注重调查分析
        四、新闻价值提炼有所不足
    第三节 报道形式不断创新
        一、报道文体新变化
        二、新闻用语趋向简洁准确
        三、陈述方式更为客观平衡
    第四节 版面大方美观
第三章 2003-2012《人民日报》改版研究
    第一节 本阶段《人民日报》改版背景及进程
        一、社会转型为党报改革带来契机
        二、相关政策为传媒发展提供保障
        三、多元竞争为党报发展带来挑战
        四、本阶段《人民日报》改版进程
    第二节 报道题材不断拓展
        一、增加国际新闻
        二、增设新媒体版
        三、突出民生题材
        四、拓展评议话题
    第三节 报道形式丰富灵活
        一、交叉融合的新文体出现
        二、新闻语言更富表现力
        三、平等互动的陈述方式
    第四节 版面清新大气
结语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传媒改革相互作用
        一、社会变迁决定传媒的变革
        二、传媒不断革新推动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党报改革之路仍艰
        一、舆论监督亟需加强
        二、国际传播能力仍显不足
        三、“三贴近”仍需“走转改”
结束的话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搞好领导活动报道“三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戏剧主义修辞观之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 ——以“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为个案[D]. 叶颖.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2]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3]“和战之间”中共的政治传播框架与机制研究 ——以《新华日报》与《解放日报》为例[D]. 杜茂林.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4]《人民日报》“三讲”与“三严三实”报道的话语对比研究[D]. 涂甲乙. 南昌航空大学, 2016(03)
  • [5]高职校园环境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衔接研究[D]. 滕晓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6(04)
  • [6]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D]. 金强. 河北大学, 2016(02)
  • [7]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研究[D]. 吕光璐.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3)
  • [8]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D]. 燕志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9]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研究[D]. 梁国利. 东北大学, 2014(03)
  • [10]社会变迁与《人民日报》改版研究(1978-2012)[D]. 殷晓锐. 南京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做好领导活动报道工作的“三项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