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负荷~(99m)Tc-MAG_3 肾脏动态成像

蛋白质负荷~(99m)Tc-MAG_3 肾脏动态成像

一、蛋白质负荷~(99m)Tc-MAG_3肾动态显像(论文文献综述)

李宇轩[1](2021)在《靶向分子探针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资料: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年轻化。甲状腺癌中有90%以上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无法很好地从131I诊疗中受益。RGD多肽是近年来肿瘤分子探针显像的热门靶点,能特异性识别在恶性肿瘤新生血管表皮细胞上高表达的整合素及其配体,因此放射性核素标记的RGD分子探针能高效、特异的探测肿瘤及转移病灶,可以应用在甲状腺癌诊疗工作中。目的:对于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患者,131I不能起到应有的诊断及治疗作用,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方法对这部分患者进行诊疗。本研究旨在研究99mTc-3PRGD2SPECT/CT显像诊断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灶及其影响因素,并与18F-FDG PET/CT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探讨99mTc-3PRGD2SPECT/CT显像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我院可疑复发/转移的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24例,进行99mTc-3PRGD2SPECT/CT显像。分析显像的影响因素、阳性结果的预测值以及灵敏度、特异度等,并评估靶向药物的疗效;依据随访的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对患者做出临床诊断,分析患者病灶的T/N值与临床诊断的关系。对9例同期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研究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复发/转移灶的差异。结果:24例患者的99mTc-3PRGD2SPECT/CT显像中检出病灶135个,其中肺部病灶占多数(69.6%);病灶的T/N值与病灶部位无关(P=0.071>0.05),但与病灶大小有显着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25,P=0.01<0.05)。通过ROC工作曲线分析计算,99mTc-3PRGD2SPECT/CT显像阳性和阴性结果的最佳临界值是T/N值=2.434,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6%,96%,89.6%,94.2%,86.7%。临床诊断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组病灶的T/N值高于排除复发/转移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不同Tg水平组病灶的T/N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8<0.05)。患者病灶的T/N值与Tg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36,P=0.362>0.05),与Tg的动态变化趋势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0.259,P=0.257>0.05)。经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病灶的大小(F=22.472,P=0.009<0.05)及T/N值(F=27.762,P=0.002<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9例行同期行18F-FDG PET/CT检查的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复发/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7%、84.2%;99mTc-3PRGD2SPECT/CT显像诊断复发/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5%、89.5%;病灶的T/N值与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73,P=0.368>0.05)。结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中,99mTc-3PRGD2SPECT/CT显像与18F-FDG PET/CT诊断复发和(或)转移灶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相近;99mTc-3PRGD2摄取增加表明靶病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与18F-FDG各有优势,互为补充。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可以应用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诊疗工作中,进行甲状腺癌的复发/转移灶的定位及诊断,并评估肿瘤新生血管靶向药物的疗效,帮助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韩静雅[2](2021)在《肿瘤HER2靶向分子影像及其介导靶向化疗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肿瘤的早期特异性诊断、个体化精准治疗和及时的疗效评价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方面。肿瘤分子影像以及基于分子影像的靶向个体化治疗拓展了肿瘤精准诊疗新领域,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家族成员之一。HER2扩增及过表达与肿瘤的高侵袭性、高复发性及高死亡率密切相关,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是肿瘤诊疗的特异性靶点。HER2亲和体(Affibody)与HER2具有高度亲合力,放射性核素标记HER2亲和体及其耦联物在肿瘤精准诊疗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制备18F标记的HER2亲和体靶向分子探针、研究其体外靶向结合特性、荷瘤裸鼠体内分布,并进行荷瘤裸鼠体内分子显像,探讨其用于HER2阳性肿瘤显像的价值。同时将HER2亲和体与细胞毒性药物耦联,观察用HER2靶向亲和体-化疗药物耦联物治疗HER2阳性荷瘤裸鼠肿瘤的效果。并用核素99mTc标记HER2亲和体-化疗药物耦联物进行显像以评价疗效。方法:1.应用Fmoc/t Bu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NOTA-HER2亲和体,应用[18F]Al F法进行标记,制备[18F]Al F-NOTA-HER2分子影像探针,并进行质量控制。将[18F]Al F标记的HER2分子探针分别与生理盐水或5%人血白蛋白37℃条件下共同孵育,观察[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随时间变化的体外稳定性。并行[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在HER2阳性人胃癌NCI-N87细胞及HER2阴性人胃癌MKN74细胞中的摄取率及滞留率的差异;并用醋酸冲洗细胞表面结合的分子探针,研究HER2阳性及阴性细胞对其内化率的差别;同时在体外用过量未标记的NOTA-HER2亲和体将HER2阳性细胞表面的HER2受体阻断,研究阻断组与未阻断组NCI-N87细胞对[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的摄取率的差异,观察HER2阳性肿瘤细胞对[18F]Al F标记HER2分子探针摄取的特性及靶向性。此外,在HER2阳性人胃癌NCI-N87细胞中进行放射性配体-受体饱和结合测定,计算不同浓度梯度下细胞对分子探针的特异性摄取,确定[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的解离常数(Kd),评价[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与HER2阳性肿瘤细胞表面HER2受体的亲和力。2.建立HER2阳性NCI-N87细胞及HER2阴性MKN74细胞荷瘤裸鼠模型。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30min后取血液进行HPLC分析,研究[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的体内稳定性。随机选取肿瘤大小较一致、无坏死的NCI-N87及MKN74细胞荷瘤裸鼠各9只,尾静脉注射[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后在30min、60min及120min分别随机取3只,处死后取肿瘤组织及部分正常器官称重、测量放射性计数,并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观察[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在两组荷瘤裸鼠中的体内生物分布情况及随时间变化探针在裸鼠体内代谢情况。3.随机选取HER2阳性NCI-N87及HER2阴性MKN74细胞荷瘤裸鼠各6只,尾静脉注射[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于注射后30min、60min及120min进行PET显像,观察两组荷瘤裸鼠的肿瘤显像效果,并比较肿瘤与对侧同等大小区域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的比值(Target to nontarget ratios,T/NT)。另随机取3只NCI-N87细胞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过量未标记NOTA-HER2亲和体阻断细胞表面HER2受体,同时注射[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观察肿瘤显像效果并与未阻断组进行对比。4.将HER2:V2亲和体N末端与化疗药物培美曲塞连接,C末端连接短肽-CCCG,合成ZHER2:V2-培美曲塞耦联物,应用HER2:V2亲和体C末端的短肽-CCCG序列为螯合基团,进行99mTc标记,构建99mTc-ZHER2:V2-培美曲塞分子探针。构建HER2阳性肺腺癌A549肿瘤模型,分别用ZHER2:V2-培美曲塞、培美曲塞及生理盐水对动物模型进行治疗,并应用99mTc-ZHER2:V2-培美曲塞SPECT显像、流式细胞分析、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治疗效果。并对各组裸鼠毒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1.[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在30min内即可制备完成,标记率最高可达32.69%,放射化学纯度>98%,在生理盐水及人血白蛋白中孵育4h其放射化学纯度仍在90%以上。HER2阳性NCI-N87细胞在5min、30min、60min和120min对[18F]Al F-NOTA-HER2分子的探针的摄取率、滞留率及内化率明显高于HER2阴性MKN74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HER2阳性NCI-N87细胞对[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的摄取可被6倍及35倍过量未标记的NOTA-HER2亲和体所阻断,阻断前后各时间点的摄取率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00和P=0.000,0.000),表明[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与HER2的结合具有靶向特异性。此外,饱和结合试验得出Kd值为52.25±3.68n M,说明该分子探针与HER2亲和力较高。2.[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在荷瘤裸鼠体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荷瘤裸鼠体内注射标记分子探针后30min,血液中[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放射化学纯度依然大于90%。体内分布实验证实在注射30min、60min、120min后[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在NCI-N87肿瘤组织的分布显着高于MKN74肿瘤组织(P=0.003,0.016,0.010)。除肿瘤组织外肾脏摄取[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较多,表明肾脏为其排泄器官。其余正常非靶器官中分子探针的分布较少,且血液清除较快,适于显像。3.[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PET显像结果与体内分布一致,注射标记的分子探针30min后HER2阳性NCI-N87肿瘤即可清晰显影且在120min内始终显影明显。而在显像时间内HER2阴性MKN47肿瘤始终未见明显显影。HER2阳性NCI-N87荷瘤裸鼠在共同注射过量未标记的NOTA-HER2分子探针及[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后30min、60min及120min PET显像中T/NT比值比未阻断组明显降低(P=0.003,0.016,0.010),表明过量未标记的NOTA-HER2亲和体可以封闭HER2阳性NCI-N87肿瘤组织的HER2受体,证明[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与HER2阳性肿瘤组织的结合具有靶向特异性。4.分别用ZHER2:V2-培美曲塞、培美曲塞及生理盐水对HER2阳性人肺腺癌A549细胞荷瘤裸鼠进行实验治疗,并用99mTc-ZHER2:V2-培美曲塞SPECT显像评估疗效。治疗后14天,99mTc-ZHER2:V2-培美曲塞SPECT结果显示ZHER2:V2-培美曲塞的抗肿瘤效果优于单纯培美曲塞治疗组(P=0.005)。细胞凋亡实验显示ZHER2:V2-培美曲塞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最显着(P=0.015)。H&E染色显像ZHER2:V2-培美曲塞治疗组肿瘤坏死较明显。肿瘤流式细胞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HER2检测结果显示ZHER2:V2-培美曲塞治疗后HER2表达与培美曲塞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602,0.072)。在ZHER2:V2-培美曲塞治疗组裸鼠出现的毒副作用明显小于培美曲塞治疗组。结论:1.[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制备简单,放射化学纯度较高,体内外稳定性好,在体外可与HER2阳性NCI-N87细胞靶向特异性结合,是很有潜力的HER2靶向分子探针。2.在HER2阳性荷瘤裸鼠体内分布显示[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可在肿瘤组织靶向特异性聚集,血液清除率高,靶/非靶比值高,经泌尿系统排泄。3.[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在HER2阳性荷瘤裸鼠动物模型中肿瘤显像效果较好。HER2阳性肿瘤组织显影明显,本底较低,可反映机体肿瘤HER2表达状态,是较好的肿瘤HER2靶向特异性分子探针。4.99mTc-ZHER2:V2-培美曲塞显像可敏感、无创监测ZHER2:V2-培美曲塞的靶向化疗疗效。ZHER2:V2-培美曲塞有较好的HER2靶向抗肿瘤能力,且毒副作用较单纯培美曲塞小。该分子探针集HER2靶向分子显像和靶向化疗于一体。

黄斌[3](2021)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准确评估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分析肾透明细胞癌增强CT的影像组学特征与核素肾动态显像Gates-GFR的相关性。2.探讨保留肾单位术前与术后GFR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分析Gates-GFR评价术前患肾功能的准确性。3.从10种常用的GFR估算公式中筛选出更适合评价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前GFR的公式,探讨影响公式准确性的因素,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列线图。方法:1.回顾性分析单侧肾细胞癌患者56例。纳入标准:(1)单侧肾细胞癌;(2)术前1周之内行增强CT扫描。排除标准:(1)增强CT扫描之前接受过相关治疗;(2)肾畸形:如马蹄肾、盘形肾、乙状肾等;(3)SPECT检查有明显肾积水。将增强CT的DICOM文件上传至影像组学分析平台,对动脉期肿瘤进行ROI区域勾画,以患肾Gates-GFR的正常与受损(<40ml/min·1.73cm2)为二分类结局,提取特征并通过LASSO降维选择特征,建立LR模型,分析影像组学特征识别患肾Gates-GFR正常与受损的能力。2.回顾性收集行单侧保留肾单位术,并于术前1周之内及术后至少3个月行99m Tc-DTPA肾动态显像的患者20例。排除标准同上。记录术前1周之内的患肾Gates-GFR和双血浆法GFR(rGFR),以及术后3个月的患肾Gates-GFR、r GFR和术后6个月的e GFR(由湘雅公式计算)。对术前1周之内和术后3个月的患肾Gates-GFR,术前1周之内的r GFR和术后3个月的r GFR,术前1周之内的r GFR和术后6个月的e GFR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3.回顾性分析302例于我院行核素肾动态显像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同上。以r GFR为参考值,分析各公式e GFR的偏差、精密度、准确度和一致性,从中筛选出准确性最高的公式。以患者|e GFR-r GFR|<r GFR×30%记为e GFR估算准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 GFR估算准确的独立预测因素,并绘制列线图。结果:1.从增强CT动脉期图像中提取出包括纹理特征、一阶特征在内共3个特征,结果发现肿瘤影像组学特征识别g GFR正常或受损的能力较差(AUC=0.685)。2.保留肾单位术前患肾g GFR与术后患肾g GFR,术前总肾g GFR与术后6个月e GFR的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3.各公式结果都倾向于高估实际GFR。其中湘雅公式相较于其他公式,表现出更好的一致性(CCC=0.392)、准确度(P30=69.1,RMSE=18.24)、精密度(IQR=19.5)及较低的偏差(Bias=10.8)。因此我们基于湘雅公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ys C、R评分2个因素与e GFR估算准确有明显相关性(P<0.05)。基于湘雅公式,并根据性别、年龄、Cys C、R评分绘制列线图,ROC曲线(训练组AUC=0.706,验证组AUC=0.652)、校准曲线都表明e GFR适用性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准确性。结论:1.通过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与g GFR的相关分析发现肿瘤影像组学特征识别g GFR正常或受损的能力较差,即肿瘤影像组学特征与g GFR无明显相关性。2.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价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前分肾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术后残余肾功能。3.利用4个影响因素建立的e GFR适用性预测模型有较高准确性,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临床决策。

张庆[4](2020)在《两种新型99mTc标记硝基咪唑类显像剂的制备及体内外乏氧靶向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乏氧是恶性肿瘤普遍存在的一个病理生理特征,乏氧可以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以及对放化疗等多种治疗更加耐受。肿瘤内乏氧情况的检测一直是重要的研究热点。在核医学领域,尽管开发出的用于乏氧显像的放射性药物有很多,但目前用于临床的只有18F-MISO、123I-IAZA、99mTc-HL91等少数几种,而且受化学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等影响,它们作为乏氧显像剂也并非十分理想。更新的、药代动力学更优秀的、肿瘤/本底比值更高的放射性药物尚需进一步开发。近年来探测器等硬件和重建算法的改进使核素单光子显像可定量分析的时代也已到来,在不久的将来,利用SPECT/CT一体机完全可能获得分辨率高、组织结构清晰的肿瘤图像,并可能指导放疗勾划乏氧生物靶区。锝(99mTc)具有众多优点,99mTc标记的乏氧放射性药物可与PET正电子药物优势互补。本课题设计合成一种新型5-硝基咪唑-天冬氨酸酰胺衍生物,研究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99mTc标记方法,进行元素分析验证及物理化性质质控的检测,并从分子水平、体外细胞和小鼠移植瘤模型三个层面进行肿瘤乏氧选择性研究,并与当前SPECT乏氧药物中性能优良而又未在国内进行过研究的2-硝基咪唑类代表99mTc-BRU59-21进行对比研究,为开发结构简单、便于制备、性价比高、乏氧选择性好的SPECT新型放射性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合成5-硝基咪唑天冬氨酸酰胺衍生物(3-氨基-4-[2-(2-甲基-5-硝基-1H-咪唑基)-乙胺基]-4-氧代-丁酸,代号NASn)和2-硝基咪唑HMPAO衍生物(代号BRU59-21),用NMR与MS进行验证。探讨并优化了99mTc核素标记方法。用放射性TLC及HPLC对标记物进行质控并检测标记物的体内外稳定性、脂水分配系数、电荷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异常毒性等一般性质。通过CCK-8法细胞活性检测、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内源性乏氧标志物HIF-1α确定了A549肺腺癌细胞的最佳乏氧培养时间。通过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荷A549肺腺癌裸鼠体内生物分布实验,研究上述两种标记物在乏氧细胞和各组织中的聚集情况以及在正常小鼠体内的血液清除情况,比较两种标记物在瘤体积不同的荷A549肺腺癌裸鼠模型体内分布及SPECT断层显像结果的差异。最后通过肿瘤病理组织切片乏氧标志物哌莫硝唑(Pimonidazole,PIMO)和HIF-1α的免疫组化染色与相同瘤组织切片的放射自显影结果两者对比,定性、定量检测上述两种放射性标记物在肿瘤中的分布是否反映肿瘤的乏氧情况。结果:(1)两种配体化合物的NMR与MS分析显示与设计的结构一致,NASn通过两步法99mTc标记形成[99mTcN]-NASn,BRU59-21直接99mTc标记形成99mTc-BRU59-21,优化了NASn的放射性标记条件,两种标记产物放射性化学纯度均>95%。(2)[99mTcN]-NASn、99mTc-BRU59-21均为电中性化合物,其脂水分配系数logP为1.7和1.38,均为亲脂性。在室温、人血白蛋白37℃、小鼠肝匀浆中37℃三种条件下放置4h,标记物的放化纯均无明显下降。两种标记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8.8%和50.5%。两种标记物74MBq尾静脉注入实验小鼠并持续观察7天,小鼠全部存活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3)A549细胞乏氧培养不同时间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09),以乏氧24 h组细胞存活率最高(96.30±2.79)%。正常氧和缺氧条件下将A549细胞培养不同时间(4h?48h),乏氧状态下培养4h HIF-1a蛋白表达开始增加,到24h达到峰值,48h后其表达有所降低,与常氧条件下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峰值24h 3.69±0.37 vs 1.01±0.04,P=0.000);在12h HIF-1a mRNA表达开始明显增加,24h表达达到峰值,与常氧条件下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3.27±0.32 vs 1.03±0.28,P=0.000)。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加入标记物后l0min,乏氧体系中A549细胞对标记物的摄取百分数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且均高于相应时相常氧体系中细胞对标记物的摄取百分数。99mTc-NASn摄取的达峰时间在60min,99mTc-BRU59-21的细胞摄取达峰时间在120min,分别为(28.51±2.36)%和(24.34±2.65%);摄取值都为常氧状态的5倍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液清除实验表明两种标记物99mTc-NASn、99mTc-BRU59-21在正常小鼠体内的血液清除符合二室代谢模型,消除相半衰期分别为112.47min和61.28min。荷肺腺癌A549裸鼠体内分布数据表明:进入血液后清除较慢,标记物主要经肝肠排泄,还有部分经肾脏排泄。肿瘤摄取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NAsn至120min时摄取达峰值(4.57±0.29)%ID/g,瘤体/肌肉摄取比(T/M)为6.80;NAsn的肿瘤绝对摄取值优于BRU-5921,后者于60min时摄取达峰值(2.66±0.22)%ID/g,T/M为3.54。BRU-5921血液清除更快,60min前肿瘤与血液比值(T/B)都高于NASn(3.09±0.88 vs 1.87±0.67)。荷A549腺癌裸鼠SPECT/CT显像与体内分布结果大致类似,统计检验发现0.5cm和1.5cm两种瘤体积的荷A549裸鼠显像对比,同体积肿瘤两种标记物显像的瘤/本底比(T/N)有统计学意义(1.5cm-5.17土0.68 vs 2.45±0.53,0.5cm-4.53土0.55 vs 2.09土0.48,p均<0.005)。对比相同瘤组织切片HIF-1a免疫组化的结果与显像发现瘤体积越大(1.5cm vs 0.5 cm),HIF-1a表达含量越高(88.23%±4.78%vs 48.62%±3.48%),显像T/N越高(NASn 5.17土0.68 vs 4.53土0.55;BRU59-21 2.45±0.53vs 2.09土0.48),表明两种标记物在肿瘤中均有较好的乏氧选择性。(5)这两种核素标记物摄取与免疫组织化学PIMO的染色均具有显着正相关:放射自显影中的肿瘤99mTc-NASn摄取与PIMO阳性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r=0.861,P=0.000);99mTc-BRU59-21摄取与PIMO阳性的关系(r=0.71,P=0.002)。99mTc-NASn和PIMO之间的相关性高于99mTc-BRU59-21和PIMO之间的相关性(χ2=8.38,P=0.001)。结论:[99mTcN]-NASn、99mTc-BRU59-21均为电中性的脂溶性化合物,几无异常毒性,且在体内外条件下稳定性好。体外细胞摄取及荷瘤动物模型SPECT显像、免疫组化及放射性自显影研究表明二者均具有较好的乏氧选择性。[99mTcN]-NASn相对较慢的血液清除模式和结构内两个乏氧还原基团可能使肿瘤摄取与滞留更佳,值得进一步开发为肿瘤乏氧显像的放射性药物。

张悦[5](2020)在《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校正与临床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放射性核素锝99m标记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是常规的核医学显像检查。本研究旨在:一、建立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标准化检查流程,在质控基础上建立Gates法测定GFR的校正方程,提高准确性;二、探讨Gates法校正后测定GFR作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诊断分期依据的可行性,探讨Gates法校正后测定GFR作为肾功能衡量指标与临床参数、疾病状态及重要靶器官功能损害的关系;三、探讨Gates法分肾GFR测定作为泌尿系肿瘤术前常规检查和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研究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1、回顾性研究2017年8月~2019年7月于核医学科进行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从整个检查过程,图像处理以及Gates法方程建立的参考标准分析Gates法测定GFR的影响因素。建立规范化的质控制度、标准化的检查流程和统一化的图像处理。在此基础上,以国际普遍采用的99mTc-DTPA双血浆清除率法测定GFR为参考标准,建立Gates法测定GFR的校正方程。2、以99mTc-DTPA单或双血浆法测定GFR为参考标准,记为rGFR,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校正后测定GFR记为gGFR,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组(CKD-EPI)血肌酐估算方程法测定GFR记为eGFR,比较gGFR、eGFR与rGFR之间的偏倚、精确度、准确度及相关性。根据提高肾脏病全球预后组织(KDIGO)中CKD诊断分期的规定,GFR<60ml/min/1.73m2且持续三个月以上诊断为CKD,并根据GFR分为5期,比较gGFR、eGFR对CKD诊断分期的差异。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按gGFR以60ml/min/1.73m2为分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特征指标、一般生化指标、肾功能指标、慢性病史及心脏、颈动脉靶器官功能损害情况。3、分肾功能衡量指标:左、右肾GFR和左、右肾相对功能百分比。左、右肾GFR=总肾GFR×左、右肾相对功能百分比。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分肾相对功能百分比之差大于10%且总肾和或分肾GFR低于同年龄段正常参考范围下限。回顾性分析2018年进行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研究各人群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类型、非对称性程度以及发生的影响因素和规律。结果:1、两年时间内核医学科共进行1806例次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首次显像成功率97.7%,失败主要原因是“弹丸式”注射质量不合格。质控项目包括患者、检查设备及显像剂的准备,满针和空针的放射性计数采集,显像剂的注射,图像采集及体位要求七个方面,分别建立了严格统一的执行标准。117例患者99mTc-DTPA双血浆清除率法测定GFR与Gates法测定GFR之间的相关性具统计学意义(r=0.81,P=0.000,95%CI为0.76~0.88),建立的校正方程:校正GFR(血浆法测定GFR)=Gates法测定GFR×1.122-7.160。2、GFR测定方法的比较,gGFR与rGFR的偏倚,精准度,15%、30%准确度及相关系数分别为-3.83,13.5,77.4%,89.3%及0.88;eGFR与rGFR的偏倚,精准度,15%、30%准确度及相关系数分别为-6.59,26.5,70.2%,79.5%及0.46。CKD的诊断分期,按gGFR诊断CKD的比例为27.0%,CKD1~5期分别有147,137,69,28,8例,按eGFR诊断CKD的比例为19.5%,CKD1~5期分别有161,152,52,19,5例,两者CKD分期比较的Kappa值为0.49,分期结果中度一致。Gates法校正后测定GFR的临床应用,按gGFR以60ml/min/1.73m2为分界将研究对象分为肾功能正常和下降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肌酐,尿酸及eGFR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及CKD病史比例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gGFR诊断肾功能下降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下降比例和颈动脉狭窄/供血不足比例明显高于gGFR诊断肾功能正常患者(P<0.05)。3、644例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中,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346例,发生率为53.7%,在各年龄段患者中的发生率差异不大。在常见慢性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7.3%,在泌尿系外科疾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55.6%。182例因一侧肾脏/输尿管恶性肿瘤术前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105例,发生率为56.6%,健肾与患肾相对功能百分比之差为(24.1±10.2)%。结论:1、通过规范化质控建立标准化检查流程和统一化图像处理是保障Gates法测定GFR准确性的基础。在质控基础上,以国际通用的99mTc-DTPA双血浆清除率法测定GFR为参考标准建立校正方程,提高了Gates法测定GFR的准确性。2、Gates法校正后测定GFR是准确的肾功能衡量指标,可以作为CKD诊断分期的依据。Gates法校正后测定GFR与临床指标及疾病状态密切相关,能够早期发现重要靶器官的功能损害。3、Gates法校正后能够准确测定左、右分肾GFR,是一侧肾脏/输尿管肿瘤术前手术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是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研究实用的检查方法。

尤珊[6](2019)在《CT尿路造影测量分肾功能并与同位素肾图对比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是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既往肾小球滤过率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用于评估整体(双侧)肾功能的方法,如菊粉清除率,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评估、双血浆法等;用于估算分肾(单侧)功能的方法,如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Gates法(同位素肾图)、CT肾功能测量(Patlak法)等,分肾功能的测量对肾脏疾病的手术治疗(如肿瘤、结石、感染的手术切除、肾移植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CT增强检查和同位素肾图能够分别提供肾脏的形态和功能信息,通常是手术治疗前的临床常规检查项目。CT肾功能测量能够一站式完成肾脏形态和功能的临床评估,具有潜在的重要临床价值,但是以往Patlak法的CT肾功能测量需要对肾脏进行动态扫描,辐射剂量大,未能应用于临床。因此肾功能测量方法有待改进。本研究目的是开发一种利用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urography,CTU)的影像学资料测量GFR的方法(CT-GFR),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前提下实现分肾功能的测量,并与同位素肾图Gates法测量的GFR(Gates-GFR)进行比较。实验方法是随机纳入36例临床需要进行CTU以及同位素肾图的肾积水患者,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CTU,扫描方案包括平扫期、实质期以及排泄期,实质期是在碘对比剂注射后100秒进行扫描,排泄期则是在碘对比剂注射后600秒(即10分钟)进行扫描。总体CT-GFR是通过排泄期泌尿系统CT值的增加量除以主动脉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下面积得到,然后再根据每侧肾脏的体积和CT强化值来分配单侧肾脏的CT-GFR。将单侧肾脏CT-GFR与单侧肾脏的Gates-GFR进行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绘制Bland-Altman图来评估两者的一致性。这个过程由两位放射科医师独立完成,两名观察者都不知道对方的处理结果和Gates法的结果(盲法),最终结果取两位观察者的平均值。实验结果显示单侧肾脏CT-GFR(45.04±13.91)ml·min-1与单侧肾脏Gates-GFR(51.21±14.76)ml·min-1之间的配对差异是(6.19±5,63)ml·min-1,P<0.001,提示有12.1%系统低估;测量偏差为(±11.03)ml·min-1,说明两种测量方法的偏差小且一致性较高;同时两种测量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7,P<0.001)。结论,我们所提出的CT尿路造影测量分肾GFR的方法与同位素肾图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在评价泌尿系统形态学同时可以准确的评估分肾功能,能够一站式完成肾脏术前的形态学和功能学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凯秀,姜婧晨,张来玮,刘向玲[7](2018)在《肾动态显像Gate’s法肾小球滤过率测定中的健康教育与质控》文中研究表明肾小球滤过率(Renal Glomerular Filtration,GFR)是反映肾脏功能的最重要指标。菊粉全部经肾小球滤过,无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至今菊粉清除率仍是测定GFR的金标准,但是该方法费时及材料昂贵,且需要准确收集患者的血样及尿样等,可作为科学研究方法,但不适于临床应用。肾动态显像Gate’s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准确测定GFR方法,同时获得肾脏血流及功能影像;血浆标本法测定GFR是在肾动态显像基础上的延伸工作,需要准确收集患者的血样及尿样等,在临床上受到限制。临床实践中肾动态显像是一种相对复杂和准备工作较多的检查项目,必然导致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GFR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肾动态显像中Gate’s法GFR测定中的护理健康教育与技术质控等进行梳理和归纳整理。

赵金坤[8](2018)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及其MRI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鼠尾静脉注射同型半胱氨酸溶液(Homocysteine,Hcy)制作大鼠肾纤维化模型,使用以腰大肌信号强度标准化的T2WI信号强度值以及Gd-DTPA,MnO2@BSA动态MRI增强检查参数评估、监测大鼠肾纤维化的程度,并与最终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评价MnO2@BSA增强MRI检查评估、监测肾纤维化进程的可行性,并与常规MRI参数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实验对象为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8只(200g-300g,226±25g),经鼠尾静脉注射4.5mg/kg Hcy溶液,注射Hcy溶液后大鼠死亡6只,麻醉意外死亡3只,剩余29只大鼠完成所有MRI检查并入组分析。在肌注2%戊巴比妥钠(0.15ml/100g体重)麻醉状态下,使用3.0T MRI仪(HD750通用电气医疗公司,密尔沃基,美国)和5.0cm孔径动物线圈(江苏万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Hcy注射前(0d)、注射后1d、2d、3d、6d、11d、16d、20d及27d行横轴位脂肪抑制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fast recovery fast spin echo,FRFSE)T2WI及冠状位Gd-DTPA DCE MRI检查;于Hcy溶液注射前(0d)、注射后1d、3d、6d、11d、16d、20d及27d行及MnO2@BSA增强MRI检查。利用Image J软件(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在T2WI图像上测量双肾门水平皮质(CO)、外髓外带(OSOM)、外髓内带(ISOM)及腰大肌信号强度,利用以上肾脏各带平均信号强度与腰大肌信号强度的比值来校准信号获得标准化信号强度(standardlized signal intensity,SSI)。应用SPSS19.0分析软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时间点之间CO、OSOM、ISOM区域内的SSI值及Gd-DTPA DCE MRI检查及MnO2@BSA增强MRI T1WI CO和髓质(M)SI值。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正常组外,每个时间点随机选取2-4只大鼠处死取双肾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大鼠肾纤维化T2SSI变化特征:Hcys溶液注射前,正常大鼠肾CO(2.48±0.36)与OSOM(2.41±0.36)无法区分,呈中等信号强度;ISOM呈相对高信号(2.91±0.46)。注射Hcys溶液后2d,CO呈带状高信号(3.19±0.098,P<0.05),与OSOM分界清晰。3d时CO信号下降(2.69±0.40),但仍高于正常(P<0.05);而后持续增高(P<0.05);OSOM与ISOM信号变化与CO相同。2.大鼠肾纤维化Gd-DTPA DCE MRI检查特征:造模后1d,肾Kcl开始急剧下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2d Kcl仍持续下降,3d Kcl轻度升高,但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此后维持在一个平台。3.大鼠肾纤维化MnO2@BSA增强MRI检查特征:Hcy注射前,大鼠肾CO、M均明显强化,M强化程度高于CO。Hcy注射后1d,大鼠肾CO、M强化程度均略减低。此后,肾CO、M强化程度均持续增高。造模后大鼠肾M强化程度与造模前大鼠M强化程度的差值代表肾小球对MnO2@BSA的漏出,于造模后3d开始持续增高。4.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Hcy注射后1d-2d,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肾脏各区域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水肿;3d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构紊乱,肾小球结构损伤;11d后,肾小球结构破坏;16d后,肾小球损伤严重,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空泡变性。结论1.经鼠尾静脉注射Hcy溶液可以诱导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其成型快,操作简单。2.MRI检查T2WI校正信号强度值与组织病理学对照分析显示,Hcy诱导大鼠肾损害是一个动态多时相变化的过程,MRI检查T2WI可可靠和敏感的检测肾脏病变。3.Gd-DTPA DCE-MRI增强检查显示造模后1-2d肾Kcl开始急剧下降,于造模后第3天开始维持在一个平台,明显低于正常水平。4.MnO2@BSA增强MRI检查显示造模后大鼠对MnO2@BSA的漏出持续增高,与病理检查所示Hcy肾损伤病变位置主要为肾小球一致。

毛运亮[9](2018)在《尿石症引起的积水肾肾皮质萎缩程度与其分侧肾功能相关性研究及临床价值》文中认为目的:通过CTU影像技术,将测量所得的皮质期尿石症引起的积水肾分侧肾皮质厚度与GFR(利用SPECT肾动态显像技术所测得)进行对比性研究,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计算相关方程,从而利用CTU影像技术,通过测量皮质期积水肾分侧肾皮质厚度用于临床上未行SPECT肾动态显像检查之前早期半定量的对分肾的功能做出评价,以及为尿石症引起的积水肾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甚至外科手术时机和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6年6月-2018年03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病区所收45例确诊为肾积水患者,对其行64排CTU检查,于皮质期测量积水肾分侧肾皮质厚度均值,并于2天内行SPECT肾动态显像检查,利用感兴趣区技术(ROI),计算机根据Gate法公式自动计算总肾GFR和分肾GFR结果。分析,积水肾单侧肾皮质厚度与其单侧肾脏GFR之间的相关性。将GFR≥34 ml/min作为单侧肾脏功能的正常值,根据SPECT肾动态显像检查,所测得的分肾GFR(参照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级标准)将90个肾脏分为3组:肾功能正常组(GFR≥34ml/min,34个);轻度受损组(20 ml/min≤GFR<34 ml/min,32个);重度受损组(GFR<20 ml/min,24个)。利用64排CT影像学技术,测量皮质期上述3组的分侧肾皮质厚度,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样本t检验两种统计方法比较3组间积水肾患者肾皮质厚度的差异,并两两组间进行比较判断其有无统计学意义;应用Pearson法分析肾积水患者分侧肾皮质厚度与其分肾GFR之间的相关性,探讨64排CTU检查测量皮质期积水肾分侧肾皮质厚度对分肾功能的评价及临床价值。结果:1.泄阶段扫描显示输尿管梗阻所有患者,与包括手术和输尿管镜在内的临床结果相比,诊断率为100%。在本研究的45例尿石症患者中,梗阻性输尿管在第一次单次排泄期CT尿路造影中完全显示,97%的病例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其余3%患者在第二次排泄期CT扫描后成功确认为输尿管梗阻。2.测量的90个肾脏的肾皮质厚度分别为:肾功能正常组肾皮质厚度(0.59±0.08)cm,轻度受损组肾皮质厚度为(0.38±0.06)cm,重度受损组肾皮质厚度为(0.25±0.06)cm。3.肾功能正常组、轻度受损组和重度受损组,三组的肾皮质厚度均值的差异(如表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皮质厚度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肾功能正常组与轻度受损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与重度受损组、肾功能正常组与重度受损组两两之间的t值分别为11.59、20.09、8.17,P值均<0.01;三组间比较P值为0.00(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肾功能正常组与轻度受损组肾脏皮质厚度P值为0.000(P<0.05);肾功能轻度受损组与重度受损组肾脏皮质厚度P值为0.00(P<0.05);肾功能正常组与重度受损组肾脏皮质厚度P值为0.00(P<0.05)。4.肾皮质厚度与分肾GFR的符合率:将单肾皮质厚度>0.5cm定为正常值,以肾皮质厚度>0.5cm、0.30.5cm、<0.3cm作为评判肾功能状态的标准,与分肾功能状态GFR进行对照(见表2)。两种分组方法用来判断积水肾患者肾功能的符合率为86%。5.分侧肾脏皮质厚度(利用CTU所测得)与分侧GFR(利用SPECT肾动态显像技术所测得)之间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96(P<0.01)(如表3);分侧肾脏功能GFR对分侧肾皮质厚度的回归方程为Y=140.84x-20.63(t=33.75,P<0.01)。结论:1.泌尿系的CTU扫描检查对尿石症引起的肾积水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2.CTU测量增强期肾皮质厚度从形态学及解剖层面对整个泌尿系进行直观的了解,可对该侧肾脏滤过功能半定量的进行反应,因此对于尿石症引起的积水肾患者来说CTU影像学检查技术是评价肾脏功能(GFR)的有用指标。3.除去年龄影响因素,当分侧肾脏皮质厚度变薄时,其分侧肾脏滤过功能均下降,肾皮质厚度越薄则肾滤过功能受损越严重。4.对于尿石症所致肾积水患者,肾皮质厚度的测量对评价肾滤过功能可能更为准确,可根据肾皮质厚度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对单肾功能做出定量分析。5.SPECT肾动态显像对于尿石症引起的积水肾的分侧肾功能评价准确,灵敏度高,于此同时利用CTU测量所得的肾皮质厚度能够对单肾功能做出有效的评价,对于尿石症引起的积水肾患者,在无条件进行核医学检查的基层医院或者对于肾积水患者的早期,通过对肾皮质厚度进行测量从而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得出分肾GFR值,进而在肾积水诊断早期可以半定量的对分肾功能进行评估,对临床治疗方案甚至手术方案的选择都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姜楠[10](2018)在《糖尿病肾病患者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肾小球滤过率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检测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与血清肾功能指标对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本院住院的65例DKD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分为早期肾病组(N=21例)、临床肾病组(N=21例)和尿毒症组(N=23例)23例,另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99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检测各组患者的GFR,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采用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法测尿素氮(BUN)、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Cystatin C,CysC)、采用酶比色法检测尿酸(Uric Acid,UA),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GFR与血清肾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1.DKD各组BMI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尿毒症组BMI与对照组及早期肾病组均有统计学差异意义,临床肾病组和尿毒症组收缩压与对照组及早期肾病组均有统计学差异意义,DKD三组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2.临床肾病组与尿毒症组SCr、BUN、UA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与糖尿病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与早期肾病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DKD各组总GFR、左、右肾GFR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同时各组间GFR均有统计学差异,临床肾病组与尿毒症组GFR与糖尿病组均有统计学差异,早期肾病组与糖尿病组GFR无明显差异;Cys C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与糖尿病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3.DKD尿毒症组及临床肾病组GFR与血清肾功能指标Scr、BUN、Cys C及UA均呈显着负相关;早期肾病组GFR与CysC呈负相关。4.早期肾病组总GFR在CUTOFF值为88.85时灵敏度高于其他指标,95.2%,特异度84%,临床肾病组总GFR在CUTOFF值为55.77时灵敏度高于其他指标,95.2%,特异度100%,尿毒症组总GFR在CUTOFF值为30.39时灵敏度95.7%,特异度71.4%,但是灵敏度低于Scr。结论:1.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肾小球滤过率反映肾脏功能敏感,能够发现早期DN的肾功能损害。2.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肾小球滤过率与血清肾功能指标相比,具有早期诊断的优势,CUTOFF值88.85时灵敏度95.6%。

二、蛋白质负荷~(99m)Tc-MAG_3肾动态显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蛋白质负荷~(99m)Tc-MAG_3肾动态显像(论文提纲范文)

(1)靶向分子探针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99m)Tc-3PRGD_2 SPECT/CT显像诊断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99m)Tc-3PRGD_2检查方法
        2.3 图像分析
        2.4 Tg动态变化参数计算
        2.5 验证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99m)Tc-3PRGD_2SPECT/CT显像结果
        3.2 ~(99m)Tc-3PRGD_2SPECT/CT显像检出病灶T/N值与病灶部位关系
        3.3 ~(99m)Tc-3PRGD_2SPECT/CT显像阳性结果的预测因子的最佳临界值
        3.4 ~(99m)Tc-3PRGD_2SPECT/CT显像病灶的T/N值与患者临床诊断关系
        3.5 ~(99m)Tc-3PRGD_2SPECT/CT显像检出病灶T/N值与病灶直径关系
        3.6 ~(99m)Tc-3PRGD_2SPECT/CT显像检出病灶T/N值与Tg水平关系
        3.7 ~(99m)Tc-3PRGD_2SPECT/CT显像病灶T/N值与Tg动态变化趋势关系
        3.8 ~(99m)Tc-3PRGD_2SPECT/CT显像结果评估靶向药物疗效
    4 讨论
第二部分 ~(99m)Tc-3PRGD_2 SPECT/CT与18F-FDG PET/CT诊断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效能比较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18)F-FDG PET/CT检查方法
        2.3 ~(99m)Tc-3PRGD_2检查方法
        2.4 图像分析
        2.5 验证标准
    3 结果
        3.1 两种检查方法检出复发/转移灶情况比较
        3.2 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的病灶显像剂浓聚程度情况比较
    4 讨论
不足之处及后续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2)肿瘤HER2靶向分子影像及其介导靶向化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18)F标记HER2 靶向分子探针及体外靶向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18)F标记HER2 靶向分子探针荷瘤裸鼠体内分布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18)F标记HER2 靶向分子探针荷瘤裸鼠体内显像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HER2 亲和体介导靶向化疗的初步探索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18)F]AlF标记分子探针PET肿瘤显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准确评估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肾透明细胞癌特征与Gates-GFR准确性的相关探讨
    一、肾透明细胞癌影像组学特征与Gates-GFR的相关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方法
        1.3 CT特征提取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2.2 特征提取
        3 讨论
        4 结论
    二、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术前患肾Gates-GFR的准确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2.2 配对样本t检验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10种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的适用性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公式准确性分析
        2.2 列线图的构建和验证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影像学方法在预测肾透明细胞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后残余肾功能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两种新型99mTc标记硝基咪唑类显像剂的制备及体内外乏氧靶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1章 两种配体的合成、鉴定、~(99m)Tc标记及质控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试剂
        1.2.2 实验仪器
        1.2.3 实验方法
    1.3 结果
        1.3.1 配体化合物质控
        1.3.2 ~(99m)Tc-配合物的质控
    1.4 讨论
第2章 标记物物理化性质表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与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
        2.2.2 ~(99m)Tc-NASn和~(99m)Tc-BRU59-21 的脂水分配系数lgP测定
        2.2.3 ~(99m)Tc-NASn和~(99m)Tc-BRU59-21 的电荷测定
        2.2.4 ~(99m)Tc-NASn和~(99m)Tc-BRU59-21 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
        2.2.5 标记物的异常毒性检测
    2.3 讨论
第3章 确定A549 细胞的最佳缺氧时间及细胞摄取实验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乏氧培养不同时间对A549 细胞活性的影响
        3.3.2 WB检测结果
        3.3.3 RT-PCR mRNA检测结果
        3.3.4 细胞摄取标记物的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标记配合物的小鼠生物分布及肿瘤乏氧显像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剂与仪器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小鼠标记物药代动力学参数
        4.2.2 生物分布结果
        4.2.3 荷瘤裸鼠SPECT显像结果
        4.2.4 放射自显影与免疫组化结果
    4.3 讨论
结论和展望
    结论
    创新点
    不足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综述
    参考文献

(5)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校正与临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的质控和Gates法测定GFR的校正
    1.1 对象和方法
        1.1.1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质控研究人群
        1.1.2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GFR影响因素研究人群
        1.1.3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GFR校正与验证人群
        1.1.4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方法
        1.1.5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GFR图像处理方法
        1.1.6 ~(99m)Tc-DTPA双/单血浆清除率法测定GFR
        1.1.7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回顾性分析与质控
        1.2.2 肾脏ROI勾画的可重复性研究结果
        1.2.3 肾脏ROI大小对Gates法测定GFR结果的影响
        1.2.4 肾脏深度对Gates法测定GFR结果的影响
        1.2.5 肾脏本底位置对Gates法测定结果影响
        1.2.6 Gates法测定GFR校正方程的建立
        1.2.7 Gates法测定GFR校正方程的验证
    1.3 讨论
        1.3.1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质控的必要性与价值
        1.3.2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GFR的影响因素与校正
    1.4 小结
二、GFR测定方法的比较与临床价值
    2.1 对象和方法
        2.1.1 GFR测定方法比较人群
        2.1.2 CKD诊断及分期人群
        2.1.3 Gates法测定GFR临床价值研究人群
        2.1.4 GFR测定方法
        2.1.5 CKD诊断及分期标准
        2.1.6 临床健康、疾病评价指标及靶器官功能损害诊断标准
        2.1.7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GFR测定方法比较人群特征
        2.2.2 两种GFR测定方法表现的比较
        2.2.3 gGFR、eGFR对CKD诊断及分期的比较
        2.2.4 Gates法测定GFR临床价值研究人群特征
        2.2.5 肾功能正常和下降人群临床指标、慢性病史及靶器官功能损害的比较
    2.3 讨论
        2.3.1 GFR是什么,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
        2.3.2 Gates法测定GFR可以作为CKD诊断及分期的依据
        2.3.3 Gates法测定GFR与临床指标及疾病状态密切相关
        2.3.4 Gates法测定GFR下降是心、脑血管靶器官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2.3.5 GFR与其他临床疾病
    2.4 小结
三、分肾GFR测定与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分肾功能测定与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研究人群
        3.1.2 分肾GFR测定影响因素研究人群
        3.1.3 分肾功能衡量指标与测定方法
        3.1.4 分肾GFR测定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3.1.5 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指标
        3.1.6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644例患者分肾功能测定结果
        3.2.2 一侧肾脏深度对分肾GFR测定结果的影响
        3.2.3 联合双血浆法与肾动态显像测定分肾GFR
        3.2.4 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3.3 讨论
        3.3.1 分肾功能测定与非对称性肾功能损害研究的临床价值
        3.3.2 分肾功能的衡量指标、测定方法与影响因素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肾小球滤过率的测定方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CT尿路造影测量分肾功能并与同位素肾图对比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肾功能测量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一、一般情况
    二、个人经历
    三、发表论文
    四、参加会议
    五、获奖情况
    六、承担或主研课题情况

(7)肾动态显像Gate’s法肾小球滤过率测定中的健康教育与质控(论文提纲范文)

1 检查前准备
    1.1 肾显像前与患者沟通和病史采集
    1.2 肾显像前停用相关药物和检查
2 检查当日准备
    2.1 肾显像前患者排尿和给予充分的水化
    2.2 显像剂的制备
3 肾动态显像的质控
    3.1 99mTc-DTPA注射前后的计数测定
    3.2 静脉选择和“弹丸”式注射
        3.2.1 静脉选择
        3.2.2 给药方式
        3.2.3 显像剂的渗漏
    3.3 显像方法
        3.3.1 显像仪器
        3.3.2 采集体位、条件和步骤[10]
4 显像后数据处理的质控
    4.1 准确勾画ROI
    4.2 肾脏深度的校正
    4.3 GFR获取

(8)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及其MRI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大鼠肾纤维化模型的制作及其与T_2WI的相关性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模型制作
        1.1.3 MRI检查
        1.1.4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1.1.5 病理学检查及分析
        1.1.6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正常大鼠肾及注射Hcy溶液后大鼠肾T_2WI随时间变化趋势
        1.2.2 正常对照组与肾纤维化组大鼠组织学比较
    1.3 讨论
        1.3.1 大鼠肾损伤模型的建立
        1.3.2 大鼠肾纤维化模型的影像学评价与监测
    1.4 小结
二、大分子造影剂增强核磁检查检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
    2.1 对象和方法
        2.1.1 MnO_2@BSA合成所需试剂及合成方法
        2.1.2 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制作
        2.1.3 大鼠肾纤维化模型MRI增强检查
        2.1.4 MRI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2.1.5 病理学检查及分析
        2.1.6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MnO_2@BSA纳米颗粒的合成
        2.2.2 Gd-DTPA动态增强MRI参数与大鼠肾纤维化参数的相关性
        2.2.3 MnO_2@BSA增强MRI参数与大鼠肾纤维化参数的相关性
    2.3 讨论
        2.3.1 肾功能评价新型核磁对比剂的制作
        2.3.2 肾纤维化的增强影像学评价
        2.3.3 本研究不足之处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肾纤维化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尿石症引起的积水肾肾皮质萎缩程度与其分侧肾功能相关性研究及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病例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糖尿病肾病患者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肾小球滤过率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检查方法
    2.6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临床资料
    3.2 糖尿病组GFR与血清肾功能指标的关系
    3.3 GFR与血清肾功能指标ROC曲线
第四章 讨论
    4.1 血清肾功能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4.2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与糖尿病肾病诊断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蛋白质负荷~(99m)Tc-MAG_3肾动态显像(论文参考文献)

  • [1]靶向分子探针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中的应用研究[D]. 李宇轩.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肿瘤HER2靶向分子影像及其介导靶向化疗的实验研究[D]. 韩静雅.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准确评估的相关性研究[D]. 黄斌.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4]两种新型99mTc标记硝基咪唑类显像剂的制备及体内外乏氧靶向性研究[D]. 张庆. 南昌大学, 2020(08)
  • [5]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校正与临床价值研究[D]. 张悦.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CT尿路造影测量分肾功能并与同位素肾图对比验证[D]. 尤珊. 河北北方学院, 2019(01)
  • [7]肾动态显像Gate’s法肾小球滤过率测定中的健康教育与质控[J]. 张凯秀,姜婧晨,张来玮,刘向玲.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S1)
  • [8]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及其MRI评价[D]. 赵金坤. 天津医科大学, 2018(12)
  • [9]尿石症引起的积水肾肾皮质萎缩程度与其分侧肾功能相关性研究及临床价值[D]. 毛运亮. 延安大学, 2018(06)
  • [10]糖尿病肾病患者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肾小球滤过率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D]. 姜楠. 延边大学, 2018(01)

标签:;  ;  ;  ;  

蛋白质负荷~(99m)Tc-MAG_3 肾脏动态成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